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核安全工程论文

核安全工程论文

时间:2023-03-27 16:59:02

核安全工程论文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安全工程 核特色 培养模式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1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Safety Engineering

YE Yongjun, LI Xiangyang, LIU Yingyun, JIANG Fuliang, ZHENG Pingwei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afet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Abstract Since 2008,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as undertaken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Master's degree in the field of safety engineering in 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running schools in recent years, demand-oriented enterprise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clear safety engineering masters in the field of personnel train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ster training program, training mode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and determine the training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five aspects of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training mode and related measures of the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safety engineering in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is feasible and successful.

Keywords master of engineering; safety engineering; nuclear features; training mode; quality control

0 引言

工程T士培养是我国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重大举措。它通过提高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部门在职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企业实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我国在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长期实践证明,这种“进校不离岗”的工程硕士培养方式,避免了传统的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固有的局限性,促进了企业与高校的联系,加快了我国高校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转变步伐,深受委培单位领导和广大科技、管理工作者的欢迎[1-3]。南华大学于2006年首批获得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2007年开始招生,至今已经达8年之久。特别是2008年南华大学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达成为其下属的核厂矿企业培养一批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协议以来,已于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共招收学员138人,安全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得到了实质性的壮大、人才培养特色得到彰显。近年来,南华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围绕如何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培养高素质的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进行了努力探索和实践。

1 发挥学科优势,建设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平台

南华大学是具有鲜明核特色的学校,办学历史悠久,特别在核科学与技术、核燃料与核资源、医疗卫生、安全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已形成较齐全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依托于南华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近年来,为了培养高质量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通过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等央企下属的企业、研究院所的深入交流和合作,打造了以邹树梁教授、丁德馨教授等博士生导师为方向带头人的导师队伍,建设了多个研究生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核设施应急安全技术与装备实验室”、两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生产运作与安全管理”和“核测控与核安全防护中心”、两个南华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铀矿通风与安全环保技术中心”和“AP1000建造安全技术中心”等。这些校企平台的建设,不仅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场所,而且也为学校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企业、研究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2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培养目标达成的基本教学要求,是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依据[4-6]。由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不同企业、科研院所有各自独特的安全生产任务及安全发展战略,从事安全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职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人才培养规划及知识结构的要求。因此,南华大学在制定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采取多种方式同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以及下属的企业、研究院所进行交流,共同制定和修订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如:2010年和2012年,中核集团安全环保质量部原主任孙先荣和副主任费洪澄先后到我校调研究工程硕士培训班的工作,并就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了指导建议。同时,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骨干教师赴三门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考察,同以上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领导和一线员工就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安全要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了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经过多次校企协商和长期的实践,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得到了学员企业的认可。2014年11月,安全环保部主任张金涛在与第四期学员见面会时也对南华大学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肯定。

(1)围绕总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个研究方向和课程模块方便学员选择。南华大学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安全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工程应用研究、安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层次安全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人才。围绕这一总目标,设置了核安全、矿山安全、建筑安全、安全应急管理、安全监测与监控和信息安全等六个研究方向,并设置相应的课程组。为了确保每个研究方向的学员能达成培养目标,整个课程体系不仅包括国家工程硕士学位规定的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同时也设置了可供不同研究方向学员自由选择的非学位选修课,以及为非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员学习和了解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本科专业补修课。课程教学内容基本是以面向工程实际应用为主,不仅有引导学员了解安全科学国际发展前沿的“安全工程前沿进展”课程,也有让学员系统掌握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分析先进方法的“现代安全管理学”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必修课程;还有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开设的“铀矿通风与辐射安全”、“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职业卫生工程学”以及“核安全评价与应急救援”等非学位选修课程。目前,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满足了安全工程专业多学科综合、宽口径培养的人才要求。

(2)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依据国家工程硕士培养的要求,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由学校负责学生的学位课程学习,课程实行学分制,学员应修满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8学分;专业实践为学员必修环节,由学员在企业完成,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学位论文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去解决安全领域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学员取得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要条件。学位论文工作主要由学员在企业完成。

3 依据企业生产需求和学校教学规律,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以适应“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

(1)实行弹性学制。由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工程硕士班学员都是企业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骨干,岗位工作任务较重,目前采用集中6个月左右的时间集中学习学位课程,其他时间在企业一边工作,一边完成工程硕士的相关培养环节,如开题报告、发表学位必须的期刊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等。由于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一些学员会因为工作任务繁忙或其它原因不能按时学习和完成学位论文,所以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目前,工程硕士的学制3年,学习期限2-5年,即最短可2年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对于不能按时完成培养环节的学员,授予学位的时间可延长至5年。

(2)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学员取得入学资格后,学位点将为每个学员指定一名硕士生导师负责学员的培养工作。根据学员选择的研究方向,由导师负责组织相关专业背景的专家成立指导小组(3~5人),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执行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3)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根据实际需求,学位论文的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目前,学校已建立了健全的校内外双导师制,聘请学员所在单位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作为副导师联合指导。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66-03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过去一直定位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1991年国家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旨在改变研究生教育类型单一的不利局面;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进行了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改革,扩大了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比例[1-2]。目前,我国已设置40种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占硕士研究生年招生总数从2009年的11%提高到2015年的50%左右[3]。目前,全国已有51所高校设置了安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人数逐年稳步增加。但是,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1)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与国家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有一定差距;(2)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缺少职业性,与学术型硕士没有区分度或者不明显;(3)师资队伍不足,“双导师制”落实差强人意;(4)生源结构单一、质量相对较低、学生认同度还不太高;(5)校外创新基地还不完善,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

南华大学于2006年获首批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资格,学校在该领域最早开展铀矿山通风与辐射安全、核电安全人因可靠性分析研究,形成了以铀矿冶通风与辐射安全、气载放射性安全监测技术、核电站安全人因工程、核电建设安全技术管理等具有核特色的研究方向。学校拥有“国家核应急教育与培训基地”、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核设施应急安全技术与装备实验室”,“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4]。该专业领域每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人左右,其中一半以上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此外,学校还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合作,每两年联合培养40名左右的安全工程在职硕士研究生,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近年来,学院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虽然处于同一层次,但是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其目的是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5]。

二、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流程,主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6]。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近年来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习创新基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其中培养目标着重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习创新基地着重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要求“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研究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具有定向、调控和评价等功能,处于培养模式的核心地位[7]。本学位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前后经过两轮的修订和优化,修订过程中主要调研了兄弟院校的做法及结合了南华大学的实际情况,使该目标能满足国家和行业需求,特别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需求。南华大学对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安全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工程应用研究、安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层次安全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人才。

第二,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要求掌握现代安全工程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熟悉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生产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火灾与爆炸、公共安全应急等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趋势,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以及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现代生产企业以及各类安全机构服务。

第三,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应该拥有扎实的安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多种能力:(1)有应用自然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2)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安全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进行安全系统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4)有根据安全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5)有多种安全科技训练的综合能力;(6)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安全工程问题的能力;(7)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深层理解;(8)有很强的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包括外语能力;(9)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知识;(10)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对研究生的培养要实现以上全部10项能力确实比较困难,但是要求学生达到以上大部分要求,或者在培养过程中要求相关方注意培养学生以上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置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经过两轮的修订,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课程设置。工程硕士研究生应修满不低于32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为必修,不计入总学分。总体上来说,课程的设置较好地体现了南华大学的核特色。

此外,学院定期举办一些学术讲座,以丰富研究生的知识,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近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校内外专家作了“台湾核电发展与核专业人才培养”、“改变观念,夯实基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铀矿通风技术体系”、 “大气扩散物理模拟技术与进展”、“人因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概述”、“铀矿开采中的辐射安全”和“安全核能源的发展与可替代前景”等学术讲座,这些学术讲座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机补充,进一步彰显了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办学特色。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包括研究生理论课程授课教师及实验指导教师、研究生导师(含校外导师),文中没有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展开讨论和研究。

在近年来,安全工程系结合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先后从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引进和培养了数名安全工程专业以及相近专业(如安全技术及工程、矿业工程、地质学、土木工程、核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博士。安工系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超过80%,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接近50%。毕业于不同高校和专业的博士加入可以优化研究生理论课程的教学队伍,增加师资的多元性,改进教学效果。

在校内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学校有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比如学校在岗位津贴的评聘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导师有一定的要求,学校的关键岗位中的第九级、第十级岗位都要求是硕士生导师,且必须领衔指导一名以上的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安全工程系先后有四名年轻教师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进一步充实了导师队伍,指导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10[49]号)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8]。安全工程系近年来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如中核272有限公司、中建一局等,经费由学科建设平台经费进行资助。近年来,有两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七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六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资格证书,五位教师取得高、中级爆破工程技术人员作业证。在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先后聘请了中核272有限公司、中核北京化冶研究院和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十多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近年来指导十余名硕士毕业,成效显著。

(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近年来学院建设了三个校外实习基地,分别是与中核272有限公司建设的“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与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AP1000建造安全技术中心”校级研究生创新基地、与中核北京化冶研究院合作建设的“铀矿通风与安全环保技术中心”校级研究生创新基地。近年来,有10名学生在基地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且情况较好。近三年来学生在基地完成的论文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近三年来学生在基地完成硕士论文情况一览表

三、成效

近年来,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硕士培养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表现在:

第一,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优化,能满足国家发展和核工业发展的需求。第二,课程体系设置具有明显的核特色,以专家讲座的形式对课程体系形成有效补充。第三,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明显提升,硕士点办学基础得到巩固和加强。目前,安全学科领域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硕士生导师15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军工项目20多项,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签订了横向科研项目近30项,年均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在国内核心专业期刊和国际会议150余篇,出版专著6部。第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取得进展,基地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系统内就业渠道拓宽。2014年有2名学生分别就业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和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2015年有3名学生分别就业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中核深圳凯利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家核电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四、建议

第一,文中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结合国家的需求和学校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进行改革。

第二,结合学校的核特色,对南华大学安全工程全日制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主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外实习基地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第三,该学位点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工作:(1)课程库的开发与建设;(2)实习基地的拓展与巩固;(3)提升导师的科研能力,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为培养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筱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师资队伍结构的

挑战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

[2]杨国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

浅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2).

[3]崔华华,刘信鹏,施晓娟.权力制衡理论视角的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重构[J].研究生教育

研究,2013,(5).

[4]李向阳,蒋复量,旷梅华等.“铀尾矿库退役治理

技术中心”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J].湖南

科技学院学报,2013,(12).

[5]蒋承,罗尧.专业硕士的就业意愿研究[J].北京

大学教育评论,2014,(4).

[6]别敦荣,万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

[7]杨秋波,陈金龙,王世斌.职业能力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目标生成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3).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兴产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叶勇军(1979-),男,湖北浠水人,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副主任,讲师;李向阳(1962-),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南衡阳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南省教育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205)、2011年湖南省教育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192)、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编号:2010ZZ016、2009ZZ050、2009ZZ0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52-03

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已纳入我国能源建设规划,并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已制定了核电发展规划。为适应我国核能开发战略,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安全高效发展培养合格的安全类本科人才,南华大学2010年3月向教育部申报了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并获得批准,同时,在2011年核安全工程专业获批为湖南省特色建设专业,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已将核安全工程纳入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在“十二五”期间南华大学将开启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工作。为了更好地建设好核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全面探讨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如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等,以保证我国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我国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我国核电发展对核安全工程人才需求现状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成为本世纪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然而核电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核电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核能开发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正在运营的核电机组有13台,总装机达到1080万千瓦;正在建设中的机组28台,装机容量达3097万千瓦,在建规模全球第一。截至2010年底,我国核准核电机组32台,总装机容量3486万千瓦,2020年核电装机可达6000万千瓦。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先后核准10个核电项目。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8600万千瓦。

为了保证我国核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的反应堆工程等核类专业技术人才,也急切需要培养保证核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安全专业人才;同核电发展相关联的产业链如铀矿地质及采冶、核燃料生产、乏燃料后处理等厂矿企业也需要配备大批核安全类人才。为了保证我国核工业特别是核电产业的安全高效发展,国家核安全局已于2002年在国内实施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制度,将在与核安全相关的岗位上强力推行持证上岗制度。由于我国核安全人才储备有限,在人才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核电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家对核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如美国平均每堆核安全监管人员为36.5人、法国为33.3人、日本为27.8人,而我国为8.3人,当前我国核安全监管人员的缺口为1200人左右;目前我国取得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资质的人员还不足1800人,人员素质急需提高。因此,为了顺应核电产业链相关厂矿企业对核安全人才的需求现状,进一步完善我国核类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加快核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成立于2003年,是顺应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和需求而诞生与成长的专业,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建设过程中一直以核为特色,2007年该专业分为三个方向(核安全、建筑安全和铀矿冶安全)进行本科人才培养,2008年安全工程专业通过学士学位评估,截至2011年6月,累计向社会输送安全工程专业人才4届共251人。2006年获得首批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开设了两期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进修班,培养了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60人。经过多年在核类人才培养上的探索,核安全工程专业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和科研实力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核类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绩,初步成为在核工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本科专业。在近7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已逐步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办学成果,为专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2011年学校获得了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具备培养安全工程领域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学位的高校,同时,核安全工程专业获批为湖南省特色建设专业,专业建设已步入新的发展轨道。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依托于核工程与核技术、矿物资源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预防医学等专业,在安全科学领域形成了以铀矿通风与辐射安全、铀矿山开采安全技术、放射性三废处理技术以及核设施安全管理与可靠性技术分析研究方向的学科梯队,具有明显核特色的综合性学科。目前,学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拥有教授8人,研究员级高工1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4人;其中9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具有硕士学位,8人分别获得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工程师。近五年该专业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防预研项目3项,国家安监局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重点科技项目1项,国家安监局安全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横向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三大检索36篇。

三、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南华大学现有8个核类专业和18个涉核专业,是我国核类本科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较完整的高校之一,具有核类专业本科人才和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及教学条件,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仍面临以下问题:

1.专业建设没有现成的参照模式

申报核安全工程专业是我校瞄准国家核电建设对核安全类人才需求的战略之举。目前,国内设有安全工程的高校有100多所,没有一所高校开设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只有我校安全工程专业设立了核安全和铀矿冶安全两个涉核的人才培养方向。因此,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在国内其他高校没有可参照的建设模式,必须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践,结合我校学科优势,科学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2.急需建设一支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核安全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依据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的要求,涉及安全工程、核物理、放射化学、核材料、核设备、核仪表、辐射防护、采矿工程、水文地质、法律、核医学、气象等专业或学科。因此,在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整合全校资源或通过逐步引进新教师,依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需要建设一支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3.没有适用于核安全工程专业的教材

由于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开设在国内是唯一的,市场上并没有出版针对该专业的教材。因此,必须结合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岗位培训丛书和核类企业特别是核电站安全专业人才培训教材等,根据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加紧编写相关专业课程教材。

4.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急需建设

核安全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核类企业对核安全类人才技能和实践能力有其特殊要求。因此,专业建设过程中不能完全依托学校其他核类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必须筹措资金加紧建设核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并开设特色鲜明的实验项目;加强同国内核类企业的联系力度,签订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思路

1.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定位

南华大学是原核工业部下属的工科院校,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的专业办学方向,学校应在此大前提下搞好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在目前安全工程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各相关院校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注重从提高教学质量和发挥行业特色两方面办好核安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较深厚的安全科学及技术、辐射防护基础理论知识及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潜能。学生毕业后能在核电站、核燃料加工及废物处理企业、铀矿山、非铀矿山、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工矿企业、研究院所和高等学校等从事核与辐射安全和工业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科研、评价、监督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专业建设全局,按照南华大学和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强化以核为特色的办学方针;依托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和学校核特色专业大平台,加强专业建设与核电发展对安全类人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以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为培养目标,实施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创建“3+1”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核安全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计划在五年的时间内,通过改革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行业一流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全类本科专业。

3.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任务

顺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需求,以学校核特色专业大平台为基础,充分利用学校在核类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以及与中核集团公司共建的机遇,整合校内校外教学资源,实施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4.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

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核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我校多年积淀的办学经验、办学特色与优势及核行业和社会影响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强化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统筹规划学生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思路如下:

(1)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要求,立足于培养具备“行业并重型”知识结构的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分别制订校内学校阶段的培养模式和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阶段的培养模式。依托我校在核科学与技术、铀矿开采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同环保部(核安全局)和核工业集团公司的联系,在核安全工程专业设立核电安全和铀矿冶安全两个人才培养方向,同联合培养企业共同制订好核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及相应的教学内容。

(2)课程体系建设。以核电产业链相关企业安全类人才知识体系结构要求,以《全国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导向,制订出与《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和《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知识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追踪核安全科学前沿的研究方向,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和核科学与工程相关知识有机结合,打造核电安全和铀矿冶安全两个课程体系模块,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四个模块,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整个课程体系涵盖了6个课程系列,即人文系列、数理系列、外语系列、计算机应用系列、通用安全系列、核安全系列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区别好校内和校外培养目标,形成鲜明的核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3)教材建设。依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核类企业安全培训的需求,组建核安全工程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实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课程教材的选用原则、自编教材的编写规划和编写大纲。成立课程教材编写组,实行主编负责制并落实编写计划,确保教材编写质量。教材内容要充分反映本学科和相关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减少陈旧内容,讲求教材的实用性,同时应加强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

(4)“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师德教育和业务提高并进,学历教育和终身教育并举的方针,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与提高核安全工程专业师资力量,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在整合学校特别是安全工程系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引进具有核专业特别是核知识背景的高层次人才3~5人,聘请一批核电站、核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为核安全专业的校外兼职教师,每年有计划的选送1~2名教师到核电站及相关核工业生产企业轮(顶)岗锻炼,同时派出年轻教师参加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培训和考试,争取3~4年内安全工程系拥有3~4名注册核安全工程师,逐渐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核安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要注意培养或引进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年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而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均比较合理、学术水平高的精干、高效、创新、敬业的师资团队。

(5)核特色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1)实验室建设。为了适应核行业对安全类人才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严格要求,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争取财政部的资金支持,提升实验教学软硬件设施。2011年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的核环境与安全工程实验中心获得财政部300万建设资金,将建设好核安全实验中心(包括核应急与仿真实验室、核与辐射安全实验室、铀矿冶安全实验室和核电厂工业安全实验室),制订好实验项目和相应的实验教学配套资料,加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数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建设过程中,积极争取国家核安全局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支持,参与共同建设核安全实验中心,将核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业内影响较大的具有科研和教学功能的重点示范性实验室。

2)“3+1”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加强同国内核类厂矿企业的联系力度,同国内核科研院所、核电企业、铀矿冶企业和核燃料加工及乏燃料后处理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建立一批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依据实践教学计划,派学生到企业中实训,实行“3+1”的培养模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开展企业师资队伍建设。

(6)核安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为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必须下大力开展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己初步建立了核通风与辐射防护学科体系及技术支持系统,鼓励教师致力于研究多学科交叉的核安全防治技术,发展和形成我国的核安全科学技术。利用南华大学军工核设施退役与治理大楼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退役过程安全评价技术中心建立核设施退役安全研究平台,开展退役过程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退役过程职业危害分析研究、退役工艺设备安全可靠性分析研究和放射性废物处置场所安全稳定性分析研究。采取优厚政策,吸引研究型人才带项目到学院工作,尽快研究出具有先进水平和重大影响的成果,形成品牌效应。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考虑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和科研学分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技论文,提高其综合素质。

(7)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学校、学院行业特色,优化整合有关专业师资力量,依托学院安全技术中心,整合有关专业师资力量,组建特色鲜明的安全技术服务团队。发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班在学院举办的优势,充分利用行业资源,着手成立核安全评价、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论证、职业技能鉴定等中介机构。创造条件让专业教师参与安全培训,鼓励对外从事安全评价、安全分析论证、安全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等中介服务,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五、结束语

核安全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2010年首批批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之一,也是湖南省新批准的特色建设本科专业,是顺应新时期国家核电发展对核安全人才要求的客观产物。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同时作为湖南省新批准建设的特色专业,南华大学既面临学科建设的新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充分认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根据学校安全工程专业以及其他核类专业现有的基础和条件,明确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思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与内容设置创新、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行业一流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全类本科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特色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月巧,王挺,王玉梅.国外核安全监管探讨[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0,(2):74-76.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企业 安全生产 考核机制 指标体系 流程

0 前言

随着企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念引导下,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而安全生产考核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安全生产考核能力能有效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我国安全生产考核理论是基于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尚处于摸索阶段,安全生产考核机制也不够成熟,且多为政府职能机构的安全目标考核,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考核却很少。因此,研究探讨企业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对提高我国企业尤其是集团型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快速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安全生产考核概述

安全生产考核是指运用特定标准和指标,采用科学方法,对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落实完成情况、安全生产经营状况做出综合评判的过程。和绩效考核一样,安全生产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目标、评价体系、考核方法、考核过程及考核结果等多方面内容。当然,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优奖惩,而在于找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善安全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安全生产考核根据考核周期不同可分为年度、季度、月度、旬或周考核,不同周期的考核其深度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因此其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也不同。安全生产考核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考核工作量较大,因此一般较为常用的有年度考核和季度考核。

2 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存在的问题

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是企业自身对安全生产及管理的自我评价,也是发掘问题、整改落实并提高自我安全水平的过程。目前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考核处于起步阶段,考核体系及运行机制仍存在较多问题。

1)企业安全生产考核重视程度不够。大多企业都将安全作为生产的一部分进行考核,由于没有政策的支持和强制实施,企业并不愿意增加资源单独进行安全生产考核。

2)考评人员的组成不合理。安全生产考核考评组基本由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缺少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的参与,考评存在片面化和主观化。

3)考核指标体系缺乏全面性和实用性,这是安全生产考核体系的关键问题所在。指标体系的非系统化容易导致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流于形式,起不到预期的监督管控效果,造成诸多管理乱行为和无作为等现象。

3 考核流程的建立

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一般来说,建立考核体系,首先需要做一个整体的考核规划,明确考评的目的、原则、客体、时间;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拟定考评方法,确定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对参与的考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组织按要求进行打分评定后,得到考评结果并将结果向企业员工公布,提出整改或改进意见:最后开展相关复评工作并提交考评报告,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也为下次考核提供依据。

考核体系的完整性和条理性与否直接影响着考核过程的良性循环。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考核的效果,我们引入PDCA安全管理模式,PDCA是国际通用的管理方法,其循环模式图如图1所示。

PDCA管理是通过企业自查自纠、改进完善的动态循环管理。它不仅适用于整个安全生产考核体系,也适合对考核体系内单个环节的管理和改进。PD-CA管理模式在整个考核体系的应用中,“P”指对安全生产考核体系进行策划,包括制定考核实施规划、收集整理考核资料等;“D”指执行落实策划内容,确定考核指标体系及其量化,考核过程的实施等;“C”指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检查、验证,指出不足之处和提出改进意见;“A”则是对所提出整改内容进行整改,直至达到要求,在复评合格后提交考核报告。PDCA在单个环节尤其是在指标体系内容的确定和指标量化环节中,其作用和效果更为突出。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水平。

为较直观的了解整个考核体系,结合PDCA管理模式,将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流程细化后如图2所示。

4 考核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从企业安全生产考核体系流程图(图2)中可以看出,指标体系的建立和量化是整个考核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编制完善、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安全生产考核的关键工作。

4.1安全生产考核指标的特点

所谓指标,是一种客观定量描述事物状态或属性的参数,考核指标则为能描述考核目的并在某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参数。根据考核目的及实际情况,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具有一定的特点。

1)指标体系中要求考核标准保持一致,能被考核及衡量,以便量化,并能真实反映企业安全工作状况,通过考核推动促进安全工作。

2)各指标权重应能反映安全工作的进步和改善情况,反映当前安全工作重点。为此,评价基准及项目权重应根据安全工作的发展而变化,不能一成不变;考核体系应该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应用。

4.2考核指标体系内容

一般来说,企业安全工作应从“安全工作状况”与“伤亡事故情况”两方面考察。其中,“安全工作状况”有五方面的内容,包括组织与管理、事故预防与工业卫生、安全文化建设、事故调查与档案管理、安全经济指标。因此,考核指标体系应从这些方面进行设计和考核。

为了使体系更加合理和全面,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还应考虑企业在安全技术上的研发所做出的贡献。企业在安全技术方面的研发,可以提升企业的安全科技水平,减少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根据绩效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法要求,笔者建议在评分考核指标体系中应设置加分项。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安全管理内容分析以及企业管理专家经验建议,将安全工作六块组成部分设置35个指标项,其中包括1个加分项。具体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5 考核指标权重的探讨

如上文所述,可以将安全生产考核分为六方面内容。指标项的确定为指标量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指标量化是考核评分的前提。指标量化一方面要求突出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督促企业抓好关键工作;另一方面又不能荒弃某项工作,要兼顾全局。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指标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我国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处于探索性阶段,指标的量化需要科学的分析和实践的论证,因此,作者根据等级尺度评价法和调查研究,结合团队考核理论,试探性的将考核体系的指标权重按其分值大小分为四级,如表2所示。

一级(死亡事故):对于发生事故并造成人员死亡的,企业考核应评为不合格。

二级(总分值为60分):该类指标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决定企业安全生产的成败。“事故预防与工业卫生”与“组织与管理”所属指标项为该类级别。

三级(总分值为35分):该类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除死亡事故外的“伤亡事故”及“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建设”所属指标项为该类级别。

四级(总分值为5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事故调查与档案管理”为该级别。

在确定分级后,可以依据级别所对应分数组织进行评分考核。但为尽量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评分的影响,应在考核前就各指标项对应于所属评分级别分值给与不同程度上的定分标准,如所属三级的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全意识”可划分为很好(2分)、较好(1.5分)、一般(1分)、较差(0.5分)、极差(0分)等,这样参与考核的人员能够较客观的给出评分,降低人为误差。当然,具体的分级给分情况应视各企业实际情况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时应注意与员工的交流,多去现场实际察看,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以确保依据企业实际情况考核评分。考核期间应设立意见箱,以便及时得到各方面的反馈。一般来说,考核结果可分为五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一般(70~79分)、需要改进(60~69)、不合格(60分以下)。考核结果可以用于企业评优,也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安全状况。

6 结束语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安全环保;考核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53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安全环保考核工作是公司快速发展战略需要,可以有效促进安全环保整体管理水平,激励广大干部员工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如果考核方式不适当,则会大大影响公司全年工作成果,科学转变安全环保工作考核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才能引导员工的行为服务于公司安全环保工作目标,达到安全环保考核工作的目的。

一、指标建立从结果性向过程性转变

1.建立结果性考核指标的缺点

结果性指标考核注重的是结果,属于事后管理,是将结果作为管理的原动力。目前,大多数销售企业的年度安全环保考核指标都是控制等级责任事故发生和控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这种指标是工作的方向,指标的完成代表着全年安全环保工作状态。结果管理虽然简单易行,但因其中包含着运气的成分,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重复性,导致结果性指标能否完成有些时候是“靠天吃饭”,缺乏有效的控制力度,无法精确的衡量被考核各单位安全环保工作管理差距,达不到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理念。

2.建立过程性考核指标的优点

过程性指标考核注重的是事前管理、过程控制,追求结果的同时更为注重过程,是以过程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分解 的偏差作为管理的原动力。指标建立是安全环保考核工作的支撑点,其实结果只是一个分数牌,是一个连续过程的累积,只要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步出现差错,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即为过程,成事即为结果,安全环保工作指标建立从结果性指标向过程性指标转变能够提高生产过程中安全环保工作管理水平,达到各个工作环节安全受控,这种转变是必要的、科学的。

二、考核频次从年终向日常转变

1.考核频次只设定为年终考核的缺点

安全环保考核频次只设定为年终考核就会导致对许多可以量化的工作指标只能进行总体评价,不能实现对每月或每季度之间的横向对比,不能通过考核直观反映出年度内各项工作业绩的起伏情况,找不出安全管理中的薄弱时段,不利于管理上的持续改进。而且,对于很多复杂的、需要创造性的日常工作在年终进行考核时常被忽略,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员工工作士气不高、缺乏主动性,降低工作效率。

2.考核频次转向为日常考核的优点

如果说年终考核是“一锤定音”,那么,日常考核便是“天天敲锣”。考核应是常态的,这种常态应该体现在日常上,日常安全环保资料报送及时率、新员工三级教育培训到位率、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整改率、HSE信息系统填报及时率等这些日常工作都应进行考核。安全这根弦任何时间都不能有一丝松懈,时时提醒、处处提醒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只有严考核、严兑现,与经济利益挂钩,才能让员工对安全环保工作的态度从“重视”向“重实”转变,从而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日常的各项安全环保工作都能落到实处,必定促使年终考核结果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考核对象从部门向整体转变

1.考核对象设定为部门的缺点

如对各个部门设定单独的考核指标,由于考核的刚性原则,很容易造成部门“各扫自家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的自保倾向,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员工之间缺乏交流,好的经验不能共享,各部门、各岗位在工作中不能形成合力,甚至某些目标与目标之间还存在冲突,目标完成呈现出此消彼长的不良情况,导致企业的整体安全环保工作目标难以实现。

2.考核对象设定为整体的优点

增加整体考核项或在部分考核项中增加相关部门的职责,则会出现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局面,每个部门、每名员工都向一个目标努力,各抒己见,群策群力,汲取经验教训,分享好的做法,形成安全环保工作良性循环,解决安全环保工作中的各项问题。有效防止了工作计划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完整、连续开展,通过每个小目标的完成,促成整体安全环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四、考核结果从讨论制向积分制转变

1.讨论制确定考核结果的缺点

考核直接对应的就是职位和薪酬的升降,也即我们通常说的位置和票子,既然关乎利益得失,员工一般都会格外关注,不患寡而患不公,要做到公,考核的准确便成为基础。如考核结果缺乏客观判断,仅以讨论形式给予定论,奖罚也就有失公允,勤无褒懒无贬,优不奖劣不惩,就难以服众。更为糟糕的是企业员工的价值判断标准会发生变化,不再努力工作,企业的创造力会枯竭,执行力会下降。

2.积分制确定考核结果的优点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6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责任重大、项目管理复杂的工作,科学规范、扎实有效的技术管理是确保工作按期保质完成的重要手段。以宁夏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为例,梳理此项工作中的技术管理重点,总结项目顺利完成的做法、经验和亮点,并针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提出建议,对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管理;宁夏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陆续修建水库311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2座,小(1)型水库136座,小(2)型水库142座。自1998年国家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以来,宁夏累计完成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6座,还有许多小型病险水库未进行除险加固。这些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且分布在城市、乡镇和村庄上游,一旦突发险情,将会严重威胁水库下游和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防洪安全。病险水库始终是全区防洪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和防洪安全的最大隐患,全面彻底地对其进行除险加固是全区群众十分关注的生命工程、安全工程和民心工程。2009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宁夏紧紧抓住这次良机,全面调查摸清小型水库“家底”,严格筛选病险水库,坚持“求真、求实、求细、求新”的技术管理工作原则,认真抓好项目立项、安全鉴定、鉴定核查、初步设计、技术审查、建设管理和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

一、水库病险特点分析

根据宁夏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安全评价、鉴定及核查意见资料,从工程质量评价、运行管理评价、防洪标准复核、结构安全评价、渗流安全评价、抗震安全评价和金属结构安全评价等7个方面,对61座病险水库的主要病险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水库病害特点和基本规律,针对主要病险对应采取有效措施,把握关键工作环节技术管理的重点和要点。

1.工程质量评价

据统计,宁夏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工程质量评价全部为“不合格”,直观反映出总体水库工程质量较差。突出表现在原始资料缺失、工程外观质量差、坝体干密度合格率低、坝基处理不彻底、建筑物结构老化破损、控制设施功能丧失等,甚至在运行中发生过险情,暴露出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安全。

2.运行管理评价

据统计,宁夏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运行管理评价全部为“差”,整体反映出水库运行、监测、维护工作差。突出表现在水库运行管理责任不落实,运行管理制度和调度规程不完善,水文测报、通信和监测设施不完备,水库日常检查和维护不到位等。

3.防洪标准评价

据统计,宁夏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防洪标准评价结果为:47座水库评价结论为“C”,占总数的77.1%;3座评价结论为“B”,占总数的4.9%;11座评价结论为“A”,占总数的18.0%。“C”类水库大多数分布在宁南山区,区域输沙模数大,汛期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入库,加之水库仅有简易的输水设施,无泄洪排沙功能,大多数水库没有设置溢洪道,泄洪排沙能力差,造成水库淤积严重,结论符合区域和工程特点。

4.结构安全评价

据统计,宁夏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结构安全评价结果为:57座水库评价结论为“C”,占总数的93.4%;4座评价结论为“B”,占总数的6.6%。突出表现在土坝沉降、变形明显,坝体有裂缝甚至滑坡;土坝上下游坝坡稳定不满足规范规定;建筑物基地应力、稳定系数和结构强度不满足规范规定等。

5.渗流安全评价

据统计,宁夏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渗流安全评价结果为:14座水库评价结论为“C”,占总数的22.9%;43座评价结论为“B”,占总数的70.5%;4座评价结论为“A”,占总数的6.6%。“B”类水库大多数分部在宁南山区,水库淤积严重,在坝前和库区形成了深厚的淤积层,减小了坝基和坝体的渗流;同时,水库经过多年运行,坝下涵洞洞身周围土体流失、接触冲刷、固结完成,沉降、变形稳定,渗流通道自愈、闭合,渗流评价得到改善、提高,符合水库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C”类水库分布在贺兰山东麓,筑坝材料多为洪积形成的角砾、细沙、砾石土,坝体渗透系数大,坝基也难以深入相对不透水层,坝基渗透系数大,结论符合工程和区域特点。

6.抗震安全评价

据统计,宁夏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抗震安全评价结果为:9座水库评价结论为“C”,占总数的14.8%;43座评价结论为“B”,占总数的70.5%;9座评价结论为“A”,占总数的14.7%,总体结论同渗流安全评价具有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坝前和库区淤积形成铺盖,增加坝体压重,改善了抗震性能;建筑物沉降变形趋于稳定,提升了建筑物抗震安全评价。

7.金属结构安全评价

据统计,宁夏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金属结构安全评价结果为:2座评价结论为“A”,占总数的3.3%;4座评价结论为“B”,占总数的6.6%;55座水库评价结论为“C”,占总数的90.1%,其中44座水库设计时就没有考虑金属结构,甚至仅设置了简易的叠梁、人工启闭的“浮塞”、小闸门等控制设施,也反映出当年设计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先天不足。综合以上评价,可以总结出本次61座水库的主要病险特点是工程质量不合格,运行管理差,防洪能力不足,结构不安全,金属结构不完善。

二、技术管理的重点和亮点

1.项目立项

抓好项目立项是技术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和重要前提。宁夏小(1)型水库前期工作差,水库原始设计、施工资料严重缺失,给项目筛选、立项工作造成了严重困难。在具体技术管理工作中突出“两个严格”。一是严格项目立项标准,明确项目立项对象是1998年以前未进行过除险加固的小(1)型水库,对在册小(1)型水库全面摸底、认真梳理、严格筛查,提出建议名录,现场进行核实,确保项目立项全覆盖,从规划源头消除病险水库潜在危害。二是严格工作程序,分级负责把关,实行“自下而上(县级初选、市级复核、区级审定),分级负责,层层把关”的工作程序,确保规划内项目符合条件,确有必要,能落地,能实施。宁夏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规划是近年基础工作最为扎实、执行效果最好的水利专项规划之一,充分体现了项目立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安全鉴定

安全鉴定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抓好安全鉴定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难点。在具体技术管理工作中把握好“三个要点”。一要严把安全鉴定资质关口,明确要求区内2家具备安全评价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本次病险水库的安全鉴定工作,确保安全鉴定工作质量。二要明确安全鉴定工作职责,明确要求严格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由大坝主管部门或单位负责委托承担单位进行大坝安全鉴定工作,鉴定承担单位按职责编制现场安全检查报告,提出大坝安全评价报告,起草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三要明确安全鉴定要求,明确由安全鉴定承担单位牵头,会同水库运行单位、水文、地质和专家,按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规定,在现场检查和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据实、保质、按期完成水库安全鉴定工作。

3.鉴定核查

安全鉴定核查是技术管理工作的关键技术关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具体技术管理工作中要掌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掌握好书面核查的“重”和现场核查的“轻”,“轻”“重”均衡,相互促进。书面核查要重点突出对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和《安全鉴定报告书》的内容、计算和复核过程及结果、评价结论的核查,并结合现场核查工作成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专业意见;相比而言,现场核查要侧重水库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查,将现场核查的疑问和问题反馈在书面核查中,加深、完善书面核查。二是掌握好核查意见的“实”和除险加固意见与建议的“虚”。核查意见要形成水库主要病险的确切结论,明确水库安全类别的综合评定意见;相对而言,在明确核查结论后,除险加固意见与建议要宏观,可以针对水库明显存在的主要病险情提出适当、合理的经验性、指导性建议,指导设计单位盯准主要问题,拓展设计思路。

4.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落实《安全评价报告》和安全鉴定及核查意见的最终体现,也是保障工程实施和项目建设管理的坚实基础。在具体技术管理工作中,应确保“四个突出”。第一,突出除险保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消除水库病险情,确保工程安全。在具体设计中采取了4项重要技术措施。一是培厚加固大坝,确保大坝安全。通过培厚加固坝体,重点解决大坝施工质量差、压实度不满足要求的通病,兼顾解决大坝防洪标准低、渗流不安全和抗震安全性差的问题。二是拆除坝下涵洞,消除隐患。坝下涵洞是造成水库病险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提倡报废处理年代久远的坝下涵洞;若利用涵洞则必须进行安全评价并加强运行期观测;新(改)建涵洞,统一采用现浇混凝土箱涵结构,净空高度满足后期检查、维修需要。三是新(改)建溢洪道,确保行洪安全。积极提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新(改)建溢洪道,完善“大坝+输水+泄水”三大建筑物的工程布局,确保泄洪安全,本次新(改)建溢洪道共37座。四是配置安全监测设施,强化安全保障。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是水库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和保障,本次病险水库纳入《宁夏水库安全监测与信息化整合建设方案》,按照“顶层设计、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拼盘资金、集中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原则,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为建设目标,对53座水库安装了水情监测设施,实现了水库日常监测和汛期预警预报的信息共享及水库防汛联合调度,提高水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水库安全运行。第二,突出设计原则。在初步设计中,严格遵循依据大坝安全鉴定和核查意见,重点解决直接关系水库安全运行的挡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基础,两岸坝肩的除险加固任务以及与安全运行有关的闸门、启闭机等设施改造,超出安全鉴定和核查意见的建设任务原则上不得列入初步设计。第三,突出方案比选。多方案比选、优化设计是技术管理工作的最大亮点。针对水库的具体病险情,设计单位充分开展多种设计方案的论证、比选、完善、优化工作,从水文、地质、工程布局、技术措施、施工条件、加固效果、工程占地、环境影响、投资等各方面,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方案比选,推荐最优方案,达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效果显著、投资优化的多目标最优效果。第四,突出据实设计。一是本次工作中由于极个别水库建设年代久远,原始资料缺失,技术参数不详,在规划阶段将其纳入规划,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复核后发现其为小(2)型水库。在具体设计和技术审查阶段据实按照小(2)型水库对待,确定其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及设计洪水标准。二是银川市辖区内的6座水库是贺兰山东麓和银川市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6座水库的设计防洪标准据实按照国务院国函〔2008〕63号批复的银川市城市等级对应的防洪标准执行,不设校核标准。以上两种情况充分体现了技术管理工作既注重坚持原则,又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据实处理具体技术问题。

5.技术审查

技术审查是技术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技术管理工作中采取4项重要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技术工作管理体系,分工负责。自治区水利厅总工程师任技术总负责,主管部门负责技术审查,技术咨询单位、水文局和地质单位作为技术支撑单位,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前期工作,设计单位负责初步设计工作,各负其责,严格落实。二是创新技术管理工作机制,提高效率。技术审查由水利厅会同财政厅联合审查,创新采取部门联席会议、集中封闭办公、打捆集中审查、专题技术研究、专家咨询论证等多种多样并且灵活有效的技术工作方式,强化事前指导、事中控制、事后监管的管理手段,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编制设计大纲,提高设计质量。参照水利部《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结合宁夏实际,出台《宁夏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进一步规范设计工作,明确技术要求,突出设计重点,提高设计质量,一次审查通过率大幅度提高。四是突出审点,确保审查质量。技术审查突出对水文、地质和初步设计文件的全面审查;突出对直接关系坝体安全运行的主要设计方案和除险加固技术措施的审查;突出对工程投资的合理性审查,据统计61座水库主体工程批复投资23.85亿元,占批复总投资28.11亿元的84.85%;把好技术审查技术关口,避免重大设计缺陷,减少设计变更,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6.项目建设管理

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具体技术管理工作中,强化“三大管理”。一是强化管理机制。针对本次工作点多、面广、量大、任务重、时间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强化落实“四制”,集中人才、技术和管理的优势力量,以机制促管理。二是强化管理程序。规范管理行为,严把建设关口,减少无效环节,降低过程风险,确保全过程阳光、规范操作,有序有效有力推进工作进展。三是强化管理力度。为确保本次工作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大力倾斜、合理调配质量监督力量,实行自治区级水利质量监督对本次工作的全覆盖,确保质量监督及时到位,不留死角;全面推行“第三方”检测对本次工作的全过程检测,为工程质量再上一道保险;全面推行安全生产准入制度,在本次工作中率先启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和安全文明工地评审工作;全面推行病险水库督查工作,成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专项督查检查组,开展定期检查、联合检查、重点督查,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多管齐下,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实现了本次工作零事故、零伤亡的管理目标。

7.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具体技术管理工作中,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科学制定验收工作计划。根据工作总体进度要求,结合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和各阶段验收具体要求,科学制定工程验收工作计划,与项目进度计划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二是严格执行验收规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具有其特殊性,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及《水利部关于印发加强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验收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水建管〔2013〕178号)等验收规定和办法,严格执行工程验收规程,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阶段施工或交付使用。三是规范验收行为。强化项目法人验收,对涉及坝体与坝基防渗、关键部位的分部工程验收,必须由项目法人主持验收;抓好蓄水验收,重点对关系水库安全蓄水的工程实体和运行调度规程(方案)及应急预案等进行验收,确保水库初期蓄水安全和后期运行安全。四是创造良好的验收工作环境。加强与项目审批部门的协调,及时受理完成重大设计变更的审批;加强与竣工财务决算审计部门的沟通,实行“集中审计、整县推进”的工作方式,加快项目财务竣工决算审计,为工程验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结论与建议

本次工作的顺利圆满完成,得益于各关键工作环节的技术管理工作扎实有效,除险加固后,消除了水库的病险情,保障了水库安全运行;新增和恢复库容0.81亿m3,提高了水库的防洪能力,有效保护了水库下游290万人、119万亩(1亩=1/15hm2,下同)农田的防洪安全;新增兴利库容0.14亿m3,新增年供水量0.19亿m3,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4.2万亩,提高了灌溉保证程度和抗旱应急能力;彻底改变了水库“空库迎汛”的调度运行方式,增强了水资源利用和调控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几点建议: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能一劳永逸。随着水库运行、泥沙淤积、库容减少、设备老化,将来会不断出现新的病险水库,水库除险加固任重道远。建议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列为长期性项目,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实施。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总体进度要求不宜“一刀切”。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巨大,宁夏冬季漫长,天气寒冷,有效施工期短。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的轻重缓急充分考虑各地气候、有效施工期的不同,合理地提出差别化的总体进度要求。③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应提高工程建设标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投资除主要用于关系水库安全运行的主体工程及必要的设备改造外,建议适当提高工程建设标准,放宽工程管理房、监测设施、调度通信、防汛抢险道路和交通工具的投资限制,甚至可以考虑必要的取水配套设施和水库下游行洪河道的治理工程投资,完善水库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水库信息化管理水平和防汛抢险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

作者:申明平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参考文献:

[1]孙继昌.中国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J].中国水利,2008(20).

[2]杨启贵,等.我国病险水库加固技术现状及展望[J].人民长江,2011(6).

[3]谭界雄,位敏.我国水库大坝病害特点及除险加固技术概述[J].中国水利,2010(18).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7

为进一步规范师徒合同的管理,强化师徒双方责任和义务,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使新工人在合同期内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达到安全独立工作的目的,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传帮带考核办法。

1、组织机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考核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矿山公司成立师徒传帮带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和组织成员构成,具体领导小组名单如下所示。

组长:周茂普

副组长:孟兆龙、高云峰

组成员:江小军、夏**、刘文众、张雷、王明辉、郝万东、晓亚迪、段文婷。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平时工作表现、理论知识水平考核与结业考核答辩三大部分。

1、平时工作表现

由考核小组对师徒合同期内的徒弟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表现,安全知识的学习,安全意识,工作期间是否有“三违”行为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考评。其中安全知识学习情况以生产技术部和机电装备部提供的每月考试情况为基准进行打分,徒弟“三违”情况由安全部负责提供。

2、理论知识水平

以《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为考试范围,由生产技术部、工程安全部和机电装备部各出100道题,由考核小组从中选择一部分题形成试卷,对徒弟进行闭卷考试。

3、结业考核答辩

由公司考核领导组成答辩委员会,组织徒弟进行结业答辩。徒弟根据自己的日常工作情况,理论结合实际,讲述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学习心得体会。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每位徒弟的答辩情况,按综合业务素质、理论学习、岗位技能、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对徒弟进行综合考评。

见附表。

三、奖惩办法

1、考核成绩划分

上述考核内容总分100分,徒弟的综合得分为三项考核内容的得分和。

考核成绩按综合得分依次划分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

其中得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得分在80分以上为良好,得分在70分以上为一般,得分在70分以下为差。

2、奖惩办法

对综合考评成绩前三名的师徒给予一定奖励,综合考评成绩最后一名给予一定的处罚。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8

虽然仅仅20年的时间,但以浙江秦山核电站为代表和缩影,中核集团在中国核电发展史上拓荒与领航的地位无人能撼。

核电是核能和平利用最成功的领域,是安全、环保、经济的清洁能源,是目前现实有效、可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优质能源。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对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核电在满足中国未来能源需求、保护环境、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核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大核电基地。

“六个第一”奠基中国核电发展

从大陆核电零的突破,到实现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从工程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到我国核电出口,在中国核电发展“四大步”的征程中,中核集团以一个又一个第一,为中国核电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CNP300),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实现了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至今已安全运行18年,被誉为“国之光荣”。

第一座自主设计的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2台65万千瓦压水堆机组(CNP650)2004年5月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5%,工程建造和管理实现100%自主化,单位造价仅为1330美元/千瓦,远低于同期国外引进核电站的造价水平,走出了一条我国核电自主发展的路子,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第一座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核电站。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2台70万千瓦核电机组2003年7月全面建成投产,整个工程比计划提前112天,创造了国际上33座重水堆核电站建设周期最短的世界纪录,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并在施工和调试方面创造多项国际重水堆核电站之最。工程造价节省25亿元人民币,提前投产创造的效益达15亿元人民币。总书记称赞,成绩可喜,经验可贵。

第一座单机容量最大的全数字化核电站。田湾核电一期项目2台单机容量为106万千瓦的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是目前国内已运行核电站中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安全性、可靠性与西方正在开发的先进压水堆的目标一致,在某些方面已达到国际上第三代核电站水平。

第一座出口核电站。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厂1号机组工程由中核集团以“交钥匙方式”承建,2000年9月投入商业运营。巴基斯坦从总统到广大人民都盛赞该项目是南南合作的优秀典范,是中巴友谊的象征。2号机组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2008年12月,与巴基斯坦正式签订了恰希玛3号、4号机组商务合同。核电出口成为我国重大高科技出口的典范。

第一座引进法国技术建造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两台90万千瓦机组核电站。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此后,在大亚湾核电站之侧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核电基地。

目前,中核集团投资了我国现有的11台投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910万千瓦,其中控股7台投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512万千瓦,年发电量370亿千瓦时,相当于当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多万吨,为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和减少废物排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球首吃AP1000核电技术“螃蟹”,领航中国核电发展

2009年6月4日,在浙江省三门县猫头山半岛,一下子来了50多个不同国籍的记者,手端相机、肩扛摄像机进行拍摄外景和取镜报道。

吸引他们如此“大动干戈”的,是这里正在建设的浙江三门核电站――全球第一个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项目。

作为我国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建设的自主化依托项目,浙江三门核电站于今年4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两台125万千瓦的AP1000核电机组,总投资约400亿元人民币。1、2号机组分别计划于2013年11月、2014年9月建成并投运。

20多年的自主发展,不论是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还是管理模式的创新等各方面,都让中核集团在中国甚至世界新一轮新能源发展与竞争中,有着厚积薄发的优势。

以“翻版加改进”形式建设的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工程质量和进度均处于受控状态,预计2011年3月商业运行。

福清核电一期工程2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于2008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采用二代改进型成熟技术,综合国产化率达到75%。

秦山一期扩建(方家山)核电工程,于2008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的设计、建造、调试等,由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实施工程总承包。项目采用国产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建成后综合国产化率将超过80%。

海南昌江、湖南桃花江、三门核电项目3-4号机组、福清核电3-6号机组均已获批开展前期工作。辽宁徐大堡、河南南阳、安徽吉阳、浙江龙游和扩搪山、福建莆田等一批核电新厂址开发正在积极推进,为后续新项目开工奠定基础。

如此高密度的在建和拟开工核电项目,让中核集团的核电发展呈现出“井喷”态势。这些项目组成中核集团的核电发展航母编队,在当前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世界新能源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中核集团领航中国核电乘风破浪,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中核集团同时开工的4个核电项目,均处于良好受控状态,装机容量780万千瓦,投资规模达1000亿元,极大地拉动了国内需求,带动了钢材、水泥、设备制造等相关行业,提供了数万个直接工作岗位和大量相关服务产业岗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工程总承包等管理创新,促集团化专业化运作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中核集团在技术创新厚积薄发的基础上,从理念引领和管理促进入手,将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中国核电发展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重大体制创新――工程总承包模式,为其先进的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来自组织结构的整合。随着国家“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政策的出台,核电建设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为适应核电快速发展的局面,加快落实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完成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专业化发展,中核集团推动核工业第二、第四、第五研究设计院的整合,成立了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组织整合形成了职能和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创造出核电建设的“福清速度”。按照中核集团核电发展战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在福建福清核电工程、方家山核电工程、海南核电工程上采用了设计、采购、施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有力地推动核电工程全面进展,特别是福建福清核电工程更是创造了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福清速度”。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中核集团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重大体制创新。该模式便于工程管理人员的统筹安排、培养专业化的工程管理队伍,统筹安排设计和设备采购,减少了接口,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加强了核电风险控制,实现了我国核电设备自主化目标,为促进中核集团核电工程建设的又好又快又安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核动力运行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了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公司,进一步提升核电运行技术服务水平。多年来,核动力运行研究所通过自身努力,在核电运行技术支持与服务能力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提高。在重点保证军工科研任务力量的同时,建成了保障国家核电运行安全的技术支持与后援体系,在核蒸汽发生器设计实验与维修技术、核电无损检测技术、核电仿真技术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运行管理:核安全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

有人分析,中国目前以矿难为代表的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背后,是因为我们的安全生产文化还没有普遍性地成为企业文化,更没有成为代表工业文明高级阶段的工业文化的有效组成部分。

如果这个论断成立,中核集团可以成为国内所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典范:2008年,中核集团创造的47项良好实践被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向国际同行推荐。

目前,中核集团投资的我国现有的11台投运核电机组,多项性能指标进入世界先进值行列,创造了良好的运行业绩和社会效益。

能取得这样良好的运行业绩,是因为中核集团在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自动负反馈功能调节的运行体系,以过程控制为重点,以结果为导向,以追求卓越,持续提升安全业绩为目标。

其中最根本的保障是有效的核电安全管理体系:

――推行纵深防御的核安全理念。核电厂的安全源于核电厂寿期的全过程,中核集团通过掌握核电厂寿期全过程的关键环节,确保了各道事件屏障的完整性,确保了核安全和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建立和完善核电厂质量保证体系。中核集团的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有效保证了核电厂所有安全和质量相关活动都处于受控状态。

――高度重视核安全文化的培育,倡导“核安全是核电厂的生命线”、“安全就是效益”。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了“安全无借口,赢在执行,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安全理念。

中核集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森分析,“核电企业与非核企业的区别,一是核安全是核电企业的生命线,二是工业安全可能导致核安全问题;三是公共安全也可能导致核安全问题;四是辐射安全;五是核应急预案体系。”

所以,“经营企业实际是在经营人气,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对于核电企业来说,文化管理的核心是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培育。如果说安全是核电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么,安全文化则堪称核电企业的灵魂。”

――在核安全、辐射防护安全、工程安全、设备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对核电、核设施营运单位和在建工程,特别强调核安全的重要性,强化责任意识。

――积极开展有效的经验交流活动。积极加大预防性维修工作力度和预兆性维修的力度,提高电厂设备的可靠性。建立电厂十个潜在缺陷(TOP 10)滚动排名和优先处理体系。与世界430余个核电机组均有相应的交流机制,形成良性的事故预防体系。定期邀请国内外同行对电站各领域进行评估和自我评估。通过对核电机组进行同行对标,与业内同行进行比较,找出业内领先水平。

上述诸多措施组成的核电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了核电系统各科研生产活动一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各运行核电厂、核设施运行、检修情况良好,三道安全屏障完整,放射性和非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均远远低于国家限值,未发生任何核事故。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9

工会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我队按照处党委、处工会、文件精神及队党支部安排要求,以党的“xx大精神”为主线,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紧紧围饶企业发展和安全效益这个中心,认真落实责任,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强化职工民主管理、保护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现场管理,做好后勤工作,学习宣传《工会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营造安全氛围,实现了安全生产。1至10月份,全队共生产原煤278350吨,循环率达98%,采面优良品率达96%,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实践“三个代表”抓主工会工作之魂、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今年根据我队的生产发展要求,结合我队实际情况,开展生产学习活动。积极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区对改革发展建功立业,充分发挥群体作战的主力军作用,加快区队建设步伐,不断创新工会工作新局面,是区队工会工作之魂。

(一)是首先在全队职工中开展“学理论、提素质、创新业”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始终把职工教育培训作为搞好安全生产的首要工作,根据各阶段的中心工作安排,不间断地加强职工教育培训。队上经常性地利用“安全学习日”、班前会,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工会法〉〉煤矿“三大规程”、安全宣传教育“十二法”、《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知识,通过事故案例分析、职工道德教育、思想意识开导、安全演讲等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了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改变传统方式,以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针对具体的与本队实际情况相似的事故案例,应用安全技术知识,及时编写了生动形象、发人深省的教材,以班组座谈会的形式,组织职工进行学习讨论,使每个职工都受到了深刻的警示教育,在思想上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向主动接受教育,在行动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化,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学技术、比技能的良好氛围。

(二)是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内容,以学习贯彻《工会法》为契机,强化基层工会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意识。在区队开展了职工道德评议活动,制定了道德考核标准细则,明确了考核内容,利用黑板报,印刷品在职工中广为宣传,完善了相关考核制度,加强考核,及时改进考核中存在的问题,遗漏。

(三)是开展了以“文明在岗位”为重点的活动。对职工普遍进行职业观念教育、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教育,在全队形成“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根据我对的工作实际,建立了道德建设考核目标,管理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规范强化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非碘时期,全队职工从我做起,美化身边环境,改变陋习,在公共场所不乱吐谈、嗑麻子、废弃物 ,从小事做起,点滴做起,形成了人人讲卫生的好面貌,美化了办公环境。

(四)是以文明家庭为细胞,在我队开展了文明家庭“四比”活动,即“比法制观念教育、比家庭邻里团结、比学习进取、比教育子女支持丈夫工作”,在全队上下形成家庭和美的势头,有利地促进全对工作的开展。

(五)是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真正落实到工会工作中来,维护好职工的根本利益,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落实到队伍的管理方方面面。

(1)是抓安全生产,促现场安全管理 为了进一步深化“日学日高、日清日安”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将教育培训向生产过程延伸、渗透在班前会开展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发挥黑板报优势,每日一题学习活动安排;以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检验培训质量,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推动生产现场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在每天的班前会上对每个职工在上一个班的生产过程中,安全质量及操作上存在的问题,一一提出进行培训,让职工以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 在作业现场,队管理人员对职工的违章行为和不规范操作当场予以纠正,并按规程规定进行规范指导;班组长从职工的劳动纪律、工序操作、生产任务、安全技能上进行现场考核打分,按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奖罚,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提升了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增强了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人人持证上岗,自主保安,规范操作,主动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和问题,减少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落实安全责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围绕生产开展各项活动 围绕现场抓管理,围绕责任抓落实,网员与所包各级人员逐级层层签定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人员的责任,明确职责。每月由网长主持召开一次网员安全会议,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严格考核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提出下个月安全工作重点;对在生产过程中因网员责任造成的责任人,按照事故责任追究制,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停工学习、撤消职务等处理。每季度对班组管理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10

各位考生:

根据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7年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的通知》(赣考院自〔2017〕3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专业实践性(实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设计)报名、指导及答辩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2019年12月16日至20日。

二、报名地点

江西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办公楼三楼学历部311、313室(南昌市青山南路596号,乘8路、BRT   2路、108路、126路、237路、35路、820路长班公交到长巷村站下车即到)。

三、报考条件

1.实践技能考核课程:该课程理论考试成绩合格方可报考实践技能考核。首次报考理论课程的新生不得同时报考该专业的实践课程。

2.本科、专科毕业论文(设计):修完本专业计划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方可报考本科、专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与答辩。

四、报考流程

第一步:资格审查

一、考生须提供材料:1.报考实践环节考核的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2.报考本科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大专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准考证、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学考试一栏打印的(带√×)成绩总表(必须修完所有课程,即全部打√)、本人一寸彩色照片一张(论文报名登记表张贴);3.报考专科毕业设计的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学考试一栏打印的(带√×)成绩总表(必须修完所有课程,即全部打√)。

二、审核身份证、大专毕业证原件,提交身份证、大专毕业证复印件、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信网chsi.com.cn/   上打印)、(带√×)成绩总表(没有大专毕业证书的在读专科学生由学校出具学籍证明或学籍电子注册备案表),提供本人常用紧急联系的手机号码。

三、报名编号,发放《论文报名登记表》。

第二步:缴费

实践环节考核费用包括报名费、考核费等。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含毕业设计)每人400元;专科毕业论文答辩(含毕业设计)每人200元;毕业实习报告每人50元;实践环节考核根据专业不同收费标准不同(1.工科类专业每科150元;2.医学类专业每科80元;3.农学、艺术、体育类专业每科60元;4.综合类专业每科50元)。(收费依据:《关于调整我省自学考试有关收费项目及标准的复函》赣计收费字[2003]574号)

第三步:考生选择论文指导老师及论文选题。收取《论文报名登记表》,发放《论文撰写须知和答辩须知》。

第四步:论文撰写及答辩

考生根据《江西财经大学关于自学考试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规定》、《论文撰写须知和答辩须知》的要求完成论文的撰写及答辩工作。

五、报考要求

报考我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专业实践性(实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设计)报名及答辩的考生须本人到江西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报名与缴费,任何人和任何机构组织不得代办。实践性(实习)环节考核、本科论文指导及答辩均由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统一安排,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定稿、送稿、答辩报名、论文答辩等工作。

六、报考专业

本科:会计、金融、法律、英语、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新闻学、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工程造价管理。

专科:会计、计算机及应用、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管理。

七、考核成绩评定与查询

1、成绩评定

实践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及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予补考,但可以参加下次的考核。

2、成绩查询

自学考试实践环节考核成绩统一由   “江西省自学考试数字化管理平台(bysjxzk.jxeea.cn)”管理。主考学校于5月15-25登录平台校验、上传成绩,江西省考试院公布成绩后方可查询。

八、具体考核安排见附表

附表1:《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专业实践性(实验)环节考核安排表》

附表2:《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论文撰写与答辩及专科专业毕业设计(实习)考核环节安排表》

江西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9年11月30日

附表1: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专业实践性(实验)环节考核安排表

专业 考核课程 报考时间 考核时间 计算机及 应用

(本科)

操作系统(02327)、C++程序设计(04738)、软件工程(02334)、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04748)、数据结构(04734)、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6) 2019年12月16日至20日 2020年3月21日(周六) 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 C++程序设(04738)、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6)、软件开发工具(04756) 2019年12月16日至20日 2020年3月21日(周六) 计算机网络 (本科)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深圳市 特种作业 人员培训 考核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活动规模的扩大,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呈高发势态。而由于特种作业岗位的危险性较高,与其他行业相比,更易发生人员伤亡及其他安全事故,因此,《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许可条例》都要求,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深圳市经济贸易局在1993年了《深圳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单位管理暂行办法》(深劳护[1993]57号),2002年12月又重新了《关于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工作的通知》(深劳护[1996]46号),对深圳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与考核工作做了一些具体的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深圳市特种作业人员,尤其是电工、制冷、电梯等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中,遇到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如安全培训覆盖面不足、企业安全培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安全培训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两点具体的建议。

一、深圳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与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培训广度和地理分布来看,安全培训覆盖面不足。

近几年的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制冷、电梯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缺乏应有的力度。

另外,从深圳市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办学机构的地理分布来看,具有培训资格的34所学校和培训中心,在深圳各地区的分布十分不平衡,在福田区的有13所,在宝安区的有7所,在南山区的有5所,在龙岗区的有6所,在罗湖区的有2所,在盐田区的只有1所。

其次,从培训自主性看,安全培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深圳市利用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但是,仍然存在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对应参加的安全培训不能按要求参加,导致培训率不足的问题。根据深圳市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简报的披露,近几年,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的人数基本呈现下降的势头。另据调查表明,在深圳的特种行业企业中,35%以上的企业只是象征性地拨付职工教育、培训费,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年均仅20元左右;25%的企业人均教育、培训费人均在20~40元之间;仅5%以下的企业提高了安全培训的投资。

第三,从培训效果看,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实际需要。

通过认真开展各类安全培训工作,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全市广大特种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逐年下降,安全培训的效果显而易见。参加培训人员各个单位的生产情况不同,而培训内容基本按照培训教材进行,相对固定和统一,造成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每年都要参加再培训,再培训的内容往往与初次培训内容类似,无新颖实用的内容,导致参加培训人员学习兴趣不高,也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此外,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单位,按每工种计算,负责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的授课教师应达到各2名以上,负责实际操作训练的实习指导教师2名以上,授课教师具有工程师以上或理工科专业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或教学工作不少于5年,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助理工程师以上或理工科专业的助理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专业工作或教学工作不少于4年。但经笔者调查,一些培训单位还存在授课教师与培训人员师生比严重偏高,培训时间被压缩的现象,这对安全培训质量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提升培训与考核工作质量的三点建议

首先,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的监管。

安全培训机构是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的主要载体,安全培训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培训机构的师资及培训水平,因此,要通过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督促安全培训机构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升安全培训质量。

一是各培训机构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国家和深圳市的要求,配齐、配强师资力量,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师资培训,为安全培训质量提供保障。

二是各培训机构要加强培训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积极探索和学习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和教学等规章制度,抓好安全培训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安全培训管理水平。

三是注重实效,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培训教育模式,丰富安全培训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以电梯工种为例,目前的国家制定实施的电梯安装、维修保养服务方面的标准只有电梯安装的安全规范和验收规范(GB7588-1995,GB10060-1993和GB16899-1997),深圳市于1995年制订和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电梯及自动扶梯安全管理条例》,缺乏电梯安装的质量标准及维修保养的标准。各企业在电梯安装、维修保养中执行的标准不一,难以保证和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相关培训机构可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讲解ISO9000标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使作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不断提高电梯安装、维修保养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快捷性。

其次,加强对安全培训考核的监管。

根据国家和深圳市对安全培训工作实施“考培分离”的原则,安全培训的考核由安监部门来实施。目前,除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分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外,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考核一般是理论考核。由于培训人员数量的众多和考核人员人力的限制,以及考试内容的设置,许多考核都流于形式,几乎只要参加培训,都能通过考核,都能取证,既不利于真正检测参加培训人员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也不利于以后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建立严格的安全培训考核制度,既可以加强培训人员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提高安全知识的目的,使安全培训工作真正有实效。对于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考核,除了现行的理论考核外,可以尝试实地考核,互相考核、现场考核等方式,真正达到安全培训与安全考核的统一,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勇.主要发达国家职业安全培训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对构建我国职业安全培训体系的启迪[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4).

[2]罗云,程五一.现代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彭冬芝.安全教育方法新论[J].电力安全技术,2004,(2).

核安全工程论文范文12

这里,虽然不是金庸笔下的“华山论剑”,却也是一场展示技能的激烈比拼;

……

近期,由国家核安全局指导、中国职工焊接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承办的第一届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技能竞赛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22家核能行业骨干单位的90名优秀焊工选手齐聚一堂、同台竞技,其精湛的技艺和娴熟的技巧,生动展现了大国工匠的风范。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在核能行业,安全的核心就是质量,质量是安全的根本。此次比赛是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基本方针,强化核安全设备制造安装特种工艺人员核安全质量意识,持续推进行业核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焊工学习技能、钻研技术、爱岗敬业的热情。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一次比武,而是对国家核安全要求的一次贯彻,也是一次核安全的排查,是实实在在的安防措施。

为什么会把焊工技能作为此次竞赛对象?国家核安全局核一司人员资质处马桦处长也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所有核建工程中,都离不开焊工,他们在核设施安装、维护的整个过程中都处于关键位置。”她表示,一个焊点,一个焊工,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核设施的安全,所以焊工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尤其重要。此次比赛以焊工为切入点,不仅针对性强,也抓住了关键点。“比赛突出焊工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推动全行业安全、质量意识的提高。”

“核安全文化还需加强,必须要铸‘质量之魂’。”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永强也表示,在核工业建设运营过程中,必须猿职踩第一、质量第一,倡导核安全文化;要确保质量监管体系有效运行,打造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依靠科技的力量推动核工业创新和安全水平,防范于未然。“此次比赛营造尊重技能人才、重视产品质量、持续追求卓越的氛围,为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竞赛由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试题围绕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基本理论知识命题,操作比赛分通用比赛项目和专用比赛项目,全面考核焊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水平。

精心组织,积极备战

“此次竞赛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效果良好。”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提到,竞赛得到了国内核工业领域的高度重视,各单位、各企业积极响应、精心准备,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我们前后准备了两个多月时间,而且公司还开展了层层选拔。”来自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惠州分公司的选手杨鹏说,该公司接到竞赛的通知之后,公司领导层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展现焊工水平,同时也借此机会提升焊工专业技能,该公司在11月中旬专门举行了选拔赛。“员工都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报名人数一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最后不得不进行了限制。”该公司团支部书记提到,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筛选出11名选手代表公司参加比赛。

“公司还专门安排我们进行了集训。”杨鹏提到,集训对选手的综合技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提升,“每天都要做操作笔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教练也会从旁指导,一些平时忽略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收获很大。”

“我们公司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每个车间都进行比赛选拔,根据车间内部考核、平时表现、技术水平等,最终推选出一名代表。”来自大连宝源的选手王民警介绍说。“选出来的选手都进入实验室进行闭关集训。”大连宝源的焊工教练彭洋说,选手们为了竞赛都全身心投入准备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

“每个选手都安排教练进行培训。”来自江苏电建三公司的选手钟桂生表示,公司把竞赛当成了一次重要的议程,全力以赴做好参赛准备。

切磋交流,提升技能

在迸射的火花中,在不绝于耳的“呲呲”声中,焊枪翻转、焊丝游走,参赛选手全神贯注,不时停下来查看效果,敲打、摩擦,零散的零部件很快变成了精美的样品。

比赛现场,无论是结构牢固、外观平整的焊接件,还是按照图纸车出的零件,以及焊接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快速排除,无不展示了选手们良好的业务技能和高素质的职业风采。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共有48名选手分别荣获个人全能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个人单项奖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以及“最佳试件奖”等,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惠州分公司获奖人员中达到25人次,获奖比重高达52%。

“比赛跟平时的工作还是有区别,不论是心理素质还是临场发挥,以及技能的展现,都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杨鹏提到,比赛提供了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也是交流学习的机会,“选手都会观摩获奖的作品,会仔细研究他们是怎么焊出来的,大家还可以交流沟通,互相学习。而且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印象特别深刻,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可以避免下次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