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缺陷管理论文

缺陷管理论文

时间:2023-03-27 16:52:53

缺陷管理论文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1

1.1业务流程

本系统涉及的用户角色包括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项目经理等软件开发相关人员.一个软件缺陷被发现、报告到这个缺陷被修复、验证直至最后关闭的完整过程称为缺陷的生命周期.本系统定义了提交、激活、挂起、已解决、拒绝、关闭6个缺陷状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人员发现缺陷后录入并提交缺陷;项目经理审查确认后将缺陷置为激活状态,并将缺陷分配给相关开发人员修复;开发人员修复缺陷后交由测试人员验证,确认修复无误后关闭缺陷.此外,缺陷审查时若被认为暂时不需要修复或不具备修复条件,将被置为挂起状态;若认为不是缺陷,将置为拒绝状态.缺陷在不同角色用户之间的流转通过权限控制实现,并通过在公告板实时消息的方式通知相关用户.用户登录后将首先看到与自己相关的消息,以便及时了解并处理软件缺陷.

1.2功能分析根据软件缺陷跟踪管理的实际需求,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实现必要的权限管理.对于不同角色用户应设置不同权限,从而使不同权限用户可以对缺陷执行不同操作,以保证缺陷处理流程的完整性与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2)以项目为单位来组织缺陷数据的记录、存储,以满足多项目测试管理的需求.

3)以特定的格式记录软件测试中所发现的缺陷,可上传附件辅助说明缺陷信息,并对缺陷状态的改变进行有效的跟踪、控制和管理;提供有效的缺陷变更提醒手段,使团队成员能得到即时反馈,以确保每个被发现的缺陷都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4)具备一定的统计分析功能.对系统中已经发现的缺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监控软件开发过程质量,评估软件开发的阶段性成果,并为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5)提供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以满足缺陷数据迁移的需要.基于以上分析,将系统分为4大模块,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如图1所示.

1.3系统架构

经分析比较,系统采用多层DSH架构、MySQL数据库系统来完成系统开发,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及快速开发,同时实现布局复杂、功能强大、操作流畅的页面效果.系统基于B/S模式搭建,以用户浏览器为客户端,服务器端包括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以Spring为核心容器搭建框架基础并管理业务层,以Hibernate实现业务数据持久层,Dorado作为Web展现层框架负责用户界面与操作逻辑.系统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

2系统实现与应用

2.1系统实现

本系统开发环境为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工具使用MyEclipse10,Dorado5.4,应用服务器采用Tomcat6.0,后台数据库采用MySQL5.1.在系统架构中,Dorado负责用户界面与操作逻辑,业务逻辑由Spring,Hibernate框架负责.

1)展现层.系统页面的基本业务布局和展现都基于Dorado提供的常用页面要素和AJAX控件实现,包括不可见类型组件和可见类型组件,表现形式为HTML+JavaScript页面.Dorado的核心是XML表述的View文件,Dorado引擎对View文件进行解释后生成HTML文件并在浏览器运行.用户界面的交互控制也通过Dorado处理.通过编写前台JavaS?cript来实现界面要素逻辑的控制.通过AJAX方式将需要交互的信息同步到后台.Web客户端展现层实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将请求发送给应用逻辑层,调用核心业务逻辑服务.用户使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通过Web应用服务器进行缺陷数据的录入、查询、更新等操作,同时浏览器接收、验证用户的输入并显示从Web应用服务器返回的操作结果.

2)业务层.系统采用Spring作为业务类的核心管理容器,完成业务逻辑服务组件的定义以及用户界面和数据管理层的信息加工.Dorado通过Marmot应用框架实现与Spring的集成.系统服务器端的核心业务逻辑服务包含控制层、服务层,用于接收用户界面发来的请求并将请求结果返回给用户界面,向数据管理层发送用户的数据操作请求并调用数据管理层的相关服务.控制层响应客户端用户界面提交的服务申请,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层应用.控制层采用Dorado的Provide和Resolver为用户页面提供数据,并将页面数据集合DataSet提供给服务层,从而实现控制层与页面的交互.控制层没有任何业务逻辑代码,不负责具体的事务处理.服务层的业务处理异常信息也由控制层接收并处理,返回友好的错误提示信息.服务层封装并实现核心的业务逻辑服务,负责完成具体的事务处理.服务层接收用户界面发来的请求,完成事务处理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界面,并根据需要发送数据操作请求并调用数据管理层的服务.

3)持久层.系统采用Hibernate实现持久层,Marmot应用框架通过Spring实现表示层与数据持久层的沟通,使Hibernate完成数据的持久化,主要表现为XML形式的HibernateMapping文件以及对应的实体类.在Dorado的View中通过添加属性的方式来指定操作的实体,形成统一通用的数据持久代码类,完成数据提供和数据持久化.

2.2关键技术

得益于Dorado在Web表现层开发方面的优势,本系统中相关业务功能可以在一个页面上实现,只需要少量页面就能承载系统所有功能的实现.例如,将项目列表、缺陷列表、当前选中缺陷的详细信息、实时更新的公告板、登录用户基本信息、当前页面相关功能按钮等都设计到缺陷信息页面中,充分利用了Dorado对复杂页面的支持能力.Do?rado能够以秒级效率轻松处理多数据源的复杂页面.复杂页面的实现使得用户可以在1个页面中完成同一业务功能的所有相关操作,而不必在多个页面中跳转,提高了用户业务操作效率.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利用Dorado提供的页面要素和AJAX控件,只需通过轻点鼠标添加组件并配置相关参数,必要时添加少量代码,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轻松地设计实现出美观大方的页面视图,从而减少了系统代码的书写量,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Dorado提供的页面元素功能强大.如数据表格DataTable的全编辑特性使得表格中的任意单元格都可以编辑,单击相应的表头栏即可实现数据排序.该组件还支持表格上部锁定、左部列锁定、锁定列数、可见列数自由调整、多表头组合、鼠标调整列宽与列顺序等特性.这些特性在本系统的缺陷管理、用户管理、项目管理等主要功能页面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而带给用户与众不同的操作体验.

此外,由于Dorado对Ajax技术的全面支持,可以实现页面局部刷新,使用户在复杂页面中执行的单一操作不会引起整个页面全部刷新,减少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减少了系统响应时间,提高了系统性能.本系统中,用户可以在缺陷列表中修改某个缺陷属性值,页面其他部分不会提交刷新;始终显示在页面前端的公告板内容会随着在线用户的操作实时更新,这些数据提交、内容更新操作也是局部实现的.通过Dorado与Spring,Hibernate集成的多层架构,在保证系统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的基础上改善了系统页面交互效果和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业务效率和系统开发效率.

2.3系统应用

本系统已应用于“缺陷跟踪与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及多个大学生创新项目开发管理过程.应用实践表明,本系统能够在不同Windows操作系统下稳定运行,兼容不同浏览器版本,能够帮助软件测试专业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掌握软件缺陷跟踪管理基本流程和基本理念,能够满足小规模软件开发管理中的软件缺陷管理需求.

3结论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财务管理中小企业问题对策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筹资困难,限制了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一般是合伙投资,资金多是业主家庭自己积累或向亲朋好友借的,这使得企业的资金规模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这些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又不健全,基本上还是非公开,信息透明度差,可抵押资产又少,使得的借贷信誉都大打折扣。我国的金融机构也没有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优惠,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又不健全,使得中小企业以贷款形式获得融资成本高,筹资不太容易。这些使得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导致企业规模较小,难以扩大发展。

2.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系统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原动力,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中小企业的规模小,自有资金短缺,筹资困难,对于筹到资金的,又要面临还债的成本风险,企业经营中承受损失的能力有限,这使得企业经营活动偏重于短期,他们总是希望尽快的回收投资,利润最大化基本上是中小企业的唯一目标。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缺乏长期规划,追求短期利润形成,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制定。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相对缺乏,而他们为求得尽快收会投资又需要积极地投资,能力的缺乏使得企业投资往往显得很盲目,投资方向把握不准。造成很多企业不但收不回投资,还落得倒闭的结果。

3.财务控制力差,监管力度差

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对现资管理方法和资本增值方法了解不多,使得企业资金浪费严重。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财务管理人员的资本增值意识薄弱,经营活动中偏重于用现金交易,提早支取,延后结算,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损失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发生坏账呆账的风险加大。中小企业的竞争激烈,大多企业为了争取客户,采用赊账方式,但在催收措施上不力,造成发生呆坏账的几率加大;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周转缓慢。中小企业对存货的监管不力,没有规范适合的存货计划,使得存货有时占用资金较大有时又会发生存货不足的情况,影响资金运营效率;四是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企业定期盘存实施得也不到位,产品保管不力,资产丢失、损坏等时有发生。资金监管不力使得资金闲置、浪费严重,资金周转率低,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4.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业务水平低下

企业管理人员大都还受制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统一,企业的经营者同时又是所有者,企业管理权利集中,这种管理模式势必会影响财务管理的效绩。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识不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对财务管理重视不起来,在机构设置上层次不清,权责不明确,财务管理混乱。同样的原因,受限于企业管理者本身管理能力不高,在对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才聘用和培训上欠缺。财务管理人员还是老套的管理模式,现财方式、管理理念不了解,风险意识薄弱,业务技能不高,缺乏创新能力。这些都使得企业内部管理上职责不清,企业管理效率不高,缺乏创新。

二、解决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全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积极的改进措施。不仅要注重外部环境的改善,最重要的还是企业自身内部管理体制及方式的改革和完善。

1.创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的政策环境

企业的运转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符合条件且有发展后劲的中小企业,国家可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给与积极的金融支持。在此基础上,要支持设立商业性或互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方面的支持系统。缓解和分散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风险,改进企业的筹资条件,使企业更容易筹到发展资金。

2.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实现目标的保障条件的关系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但最终目标的实现要有相关保障条件的配合。良好的财务状况是实现目标的条件和保障。但是良好的财务状况需要企业管理者协调好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项关系,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只有规划并实施好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此外,企业在投资前要实事求是的做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调查分析市场情况,确定投资产品的可能产销情况,减少投资盲目性。

3.改变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的学习现代管理方法。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上,要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定的人员上岗资格,及对财务管理人员经常进行在职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的更新观念,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人员管理体制,采用激励措施提高财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竞争上岗。

4.健全财务管理资金控制制度,做好各项资金进出计划

企业应做好资金的支出安排,尽量延长资金的增值时间,对购买物资所需资金尽量采取转账方式,缩短资金的闲置时间。健全产品赊销政策,组织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清欠队伍,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清欠方式加强收款力度,减少坏账损失。要尽量准确的计算物资使用数量,做好物资购进时间、数量等的计划安排,使得物资库存量、进货量、使用量衔接起来。积极地开展清仓查储,定期盘存物资,减少超储和断料的情况发生,减少资金占用损失和物资丢失问题。

参考文献: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3

一、煤炭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物流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虽然有些煤炭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煤业集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了“集中采购、统一结算、直达配送”的物流运作模式,但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煤炭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物流活动还没有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企业缺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内在动力和手段。

2.物流管理缺乏科学性

由于新老体制的更替,很多煤炭企业供应计划与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脱节.可靠性降低:物资采购手段、方法落后,缺乏规范化;库存管理方面仍采用传统的储备资金管理办法,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库存动态等。从煤炭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处理技术来看.相对于物流系统合理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制约了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采购行为不规范、层层设库,使材料积压现象大量存在: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材料及产品多次中转运输,使许多煤炭企业额外支出了大量的运费。

3.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

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在品质要素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如在物资保管保养、回收复用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效果,但在仓库布局、物资存放、装卸搬运环节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不配套的现象。同时,传统仓储管理的落后方式短时间内不易撼动,为现代物流管理手段的引进设置了障碍。企业内部的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最终导致煤炭企业内部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

4.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

虽然极少数大型煤业集团通过ERP系统的上线,实现了集团内部计划上报、审批、采购、供应的计算机管理.并实现了内部信息、库存资源共享。但是.大多数煤炭企业物流缺乏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一方面.一些企业主要考虑到对原有的管理模式的转换.对设备、人员培训的再投入较高.产生被动应用计算机管理物资的状况;另一方面,在解决库存管理问题的过程中,许多煤炭企业尽管已开发了不少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而由于对内部物流管理结构掌握不准确,业务流程不够优化,项目成功的不多。

5.物流成本核算缺乏财务标准,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

“物流冰山说”指明企业财务统计数据中。只能看到支付给企业外部运输的委托物流费用,而实际上这些委托物流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真正的大头是潜藏在海水中的冰山主体,即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比如物流基础设施的折旧费、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与配送、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T人进行装卸等费用都计人了原材料、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科目。目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没有把物流成本明确地列出来,也没有正规的专门负责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和机构,计算方法不标准,因而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

6.物流人才缺乏

企业物流人才缺乏,愿意到煤炭企业来工作的物流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培养的物流人才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结构单一,主要面向社会物流煤炭企业物流领域需要熟悉煤炭行业.又通晓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二、煤炭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1.强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管理的组织化程度在物流活动优化重组中,煤炭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在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将采购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物流职能集成,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物流一体化,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组织、控制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缩短整体供应链中的物流沉淀,加速物流周转.减少不必要的存货风险。在企业外部,按照市场细化的要求,采取强强联合、求同存异、优势互补等多种方式,加快区域化物流配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形成供应链联盟,提高物流管理的组织化程度。

2.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独立的物流经营公司

鉴于我国物流市场还很不成熟、很不规范的现状,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业集团可以采取介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办法。将企业现有物流服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去,成立独立核算的“物流中心”或“物流事业部”,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独立的物流经营公司。新公司为企业自己的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市场上揽业务,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利用率。

3.将弱势业务外包出去,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

据统计,煤炭企业有80%以上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务是由企业自我服务系统和供应商承担的。

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细化,许多企业开始注重物流资源外取,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煤炭企业应改变原来“企业办社会”的经营模式,将所有与运输有关的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而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

4.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化

物流的管理效率体现在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加工过程中。煤炭企业要依托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网上交易系统,并与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采购网和客户服务网对接,建立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物流服务网络,以客户定单信息流带动配送物流的实现。借助于准确的信息传递.将传统的、粗放式的物流送货形式,上升为“门到门”、“库到库”甚至“线到线”的精细物流方式.实现物流信息化。

5.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指标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进行物流管理、使物流合理化的基础在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时,压缩煤炭生产过程中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降低材料成本、采购成本以及运输、仓储、装卸、库房管理费用等物流成本的潜力巨大。因此,煤炭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物流费用会计核算机构,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了解煤炭企业物流成本结构,制定物流活动计划进行调控,正确计算反映物流成本,并评估物流部门对煤炭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注重物流成本效益,科学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超级秘书网

6.进行科学的采购分析,加强库存控制

采购分析需要考虑的基本信息包括所采购物料的成本分析、交货时问和地点、交易的付款期限等等。在采购分析时.首先根据企业生产需要.通过参考过去“一定时间内”物料使用量的平均值和变化幅度,确定未来的需求计划。其次需要考查供应商的历史供货情况,即“一定时问内”供货数量的平均值和变化幅度,制定合理的储备量。物流部门要结合以上两个方面,计算出比较合理的交货周期和经济订购批量。

7.加快物流配送网络建设

加快区域化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建立与形成快速、准确、高效的物流配送机制.充分利用和盘活已有的运力和仓储资源,选点设立配送、分拨中心,搞好煤炭集团内部物资的直达配送。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4

重数据备份管理,轻系统软、硬件管理

根据会计电算化相关管理规定,系统操作员均会按日、月、年进行数据备份。金融机构为确保电算化系统运行安全,甚至还构建了以省或行政区划为管理单位的异地数据备份,历史和当前数据备份均得到应有重视。但不同版本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电算化系统应用软件及其升级补丁往往因缺乏有效管理而散落于各单位负责具体工作的软件工程师手中,很少按规定要求归档保存。而对计算机等实物档案更是缺乏档案管理意识,不同时期的计算机、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如可以运行DOS、WINDOWS95、WINDOWS98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一旦完成升级换代,大都作报废处理。对数码电子文件而言,失去了运行环境,读取就存在一定困难,更难以作为证据加以有效利用了。

重电子文件归档形式,轻归档电子文件鉴定确认

当前,对会计数码电子文件的归档通常是由产生数码电子文件的部门向档案保管部门提供会计核算系统年终数据库数据备份光盘,或是将计算机(服务器)上所有涉及核算系统的文件刻录到光盘上,双方签字后就算完成归档。只重归档的形式,而轻视归档电子文件的鉴定、收集、筛选、分类和确认,同时因各种会计电算化业务系统自动生成备份文件名,以满足数据恢复的需要,因此,电子文件归档也无法按《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归档时所要求的标准规范代码进行标识和登记,所有这些,均可导致对一些毫无利用价值的数码电子文件进行归档保存,形成资源浪费。

重电子档案表面管理,轻电子档案综合利用

当前,会计数码电子档案普遍缺乏有效管理,或是管理水平低下,把诸如简单编制一些电子文件目录等工作称之为电子档案管理,加之电子档案管理规定本身缺乏相关实施细则,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要求电子文件归档一式3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一套异地保存,但对这些电子档案如何封存管理、如何查阅使用、怎样异地管理等并无配套管理办法。由于缺乏符合要求的保管设施,存有数码电子文件的光盘等存储介质随意存放,致使一些存储介质受损而无法利用。此外,因数码电子档案的综合利用具有很强的系统依赖性,通常只能通过联机方式检索、查询和利用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同一版本的电子档案,而对系统升级前的历史数码电子档案,即使是按要求归档,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运行环境而无法读取,造成归档保存的数码电子档案形同虚设,无法利用,从而失去保存这些数码电子档案的价值和意义。由于历史电子档案在利用上的种种不便,实践中很少被利用。

重行政公文电子档案管理建设,轻业务系统电子档案管理建设

政府部门、行政机关及大型企业集团因履职和保密需要,行政公文文书管理基本上已实现电子化和无纸化,行政公文文书电子档案管理不仅继承纸质档案管理好的做法,而且通过开发和推广应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使电子文件在归档、存储和档案检索利用等方面更加显示出纸质档案管理无法比拟的优势,得到良性发展。相反,会计核算等业务系统电子档案管理因受系统复杂性、各系统间电子文件兼容性、系统依赖性等因素的制约,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在电子档案管理方面却未有明显起色。以人民银行系统为例,其主要业务系统有会计、支付清算、征信、反洗钱、国库、货币金银、调查统计、账户管理、贷款卡、外汇、同城票据交换等,而这些系统因服务对象不同、处理信息内容不同,大都自成体系,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运行环境也大相径庭,加之受软硬件系统更新换代、应用软件升级等影响,客观上造成各业务系统电子档案在利用上的种种不便。但如从深层次和根源上找原因的话,归结于一点,就是轻业务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因缺乏有效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支撑,大量历史形成的数码电子文件已经成为一种摆设,造成严重浪费。

会计数码电子档案综合管理利用的基本思路

档案之所以具有保存意义,正是因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利用价值,抓好会计数码电子档案的综合利用,就抓住了数码电子档案管理之实。因此,应加强会计电算化实物档案管理,电算化系统升级后,计算机、服务器和数据库等软硬件实物均应与相应的数据备份一同归档,操作员代码和操作口令等一律明码刻写光盘并打印纸质文件一同保管,增加系统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那些过了时效的电子档案,也应当妥善存档,使其发挥应有作用,避免新产生的电子档案重蹈覆辙,乃是当前会计数码电子档案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构建具有非系统依赖的数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要从根本上解决好电子档案的利用问题,使其真正发挥备以查考、作为证据或依据的作用,实现其应有价值,必须构建具有非系统依赖的、具有较强通用性的数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可自成体系,也可在当前电算化系统中增加电子档案管理模块,以彻底摆脱电子档案对特定系统的依赖。其基本思路是:不论电算化系统使用何种数据库,在输出电子文件时均应将其转换为标准数据格式或通用数据格式的电子文件,以供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调用。以会计核算系统为例,因电子文件内容是数字、字母和汉字集合的数码文件,归档时即可选用通用性较强的TXT文本文件。其他数据类型电子文件归档时亦应尽可能使用《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所要求的通用数据格式,以及符合国际开放标准的其他数据格式,如PDF(ISO32000国际标准)等。当需要查询利用历史电子档案时,即可读取标准数据格式电子文件,解决电子档案对特定系统的依赖问题。

(二)尽快研究建设非公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规划

针对目前公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用水平高、非公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严重缺位的现象,行业主管部门应重视非公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研究建设,组织通用非公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该系统应充分考虑电子文件的系统环境依赖性,研究并选择通用性强、符合国际开放标准的数据格式作为存储标准,由国家档案主管部门或各行业主管部门以适当形式予以,以此统一电子档案管理数据格式和应用平台,推进通用非公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该系统应具有一定通用性,不得进行有改变和影响原电子文件的信息加工,并可输出与纸质档案内容相同的加密电子文件和纸质拷贝件,以便使用者作为电子档案利用的依据。

(三)循序渐进稳步推进非系统依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数码电子档案利用的系统依赖性决定了非系统依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不可一撮而就。首先,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将该系统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统筹规划,加强基础研究,设定时间表,稳步推进。业务主管部门在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及新系统研发设计时,均应把电子文件归档、利用作为基本业务需求正式提出,以便在应用软件设计、开发时通盘考虑。对现行业务系统已具备输出标准数据格式功能的,如可输出TXT文本等标准数据格式的,还应采取加密措施,通过制度加以规范。即在完成系统默认数据备份后,再按通用数据格式增加备份,收集资料,以便将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利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还可通过定期读入归档电子文件的办法,逐步实现电子档案系统与在线应用系统的模拟镜像,其区别在于,只查询而不进行计算、统计等数据加工处理。通过移植历史数据信息,最终实现电子档案的实时查询和有效利用,充分体现电子档案的保存价值。

(四)重视信息安全管理,采用通用国际标准的加密方法

非系统依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采用通用和符合国际开放标准数据格式,在方便数据读取利用的同时,也为篡改数据信息留下方便之门。因此,必须强化数据信息安全管理,以防电子文件在传输、复制、归档和利用等环节被篡改。以输出TXT文本文件为例,可选用国际通用的MD5(信息摘要算法)加密,该算法可对一段信息(如TXT文件内容)加密,产生一个32位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信息摘要作为验证码,写在TXT文本的末尾,如文件内容被篡改,系统验证时就会产生与之不同的验证码,由此进行识别。而加密后的TXT文件仍然像加密前一样,可读、可显示,有效防范文件被篡改,确保电子档案安全利用。

(五)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优势,实现电子档案利用便捷化

电子档案管理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在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改变纸质档案的人工查阅模式,实现电子档案的联机实时查询和综合利用,提升查询效率。通过构建非系统依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做好数据移植等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电子档案信息的在线实时查询,实现电子档案查询、利用的便捷化。只有电子档案查询效率高了,利用更加便捷了,才能彻底动摇电算化条件下纸质会计档案仍占主导地位的尴尬局面,充分体现电子档案的保存意义和保存价值。

以无纸化和数据集中为契机,提高会计数码电子档案管理水平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缺陷跟踪 软件测试 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61

Defect Tracking and Test Management Softwar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inking and Practice

MA Junxia, GU Peipei, DENG Lujuan

(Software Engineering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defect tracking and test management" curriculum, the teaching status quo analysis, problem solving course discuss location, course objectives, teaching arrangement,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and applied to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defect tracking; software test;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0 引言

软件测试是控制和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错,因此软件测试应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软件缺陷的跟踪管理在软件开发的每一步都可以进行。而随着软件测试技术应用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基于不同管理等级、运用多种质量控制工具来跟踪管理软件缺陷,已经成为软件项目测试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软件测试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软件缺陷管理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缺陷发现、确认、定位、修改、评审、关闭等行为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①软件缺陷管理教学的目标是在学习了软件测试理论和软件功能、性能测试等技术后,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软件开发不同阶段管理测试工作成果,如何跟踪发现的缺陷以保证其得到妥善处理,如何充分发掘缺陷数据价值,如何改进组织的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规范以实现缺陷预防、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等,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但是到目前为止,以缺陷跟踪和软件测试管理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或社会培训很少,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将其作为软件工程或软件测试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加以介绍。这样的教学安排容易使学生把对测试工作的理解局限在单纯的“找bug”上,不能深入了解和掌握缺陷跟踪和测试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削弱了学生对软件缺陷管理重要性乃至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软件测试专业管理理念。

并且,由于本课程在其它高校以及培训机构没有开设过,可以借鉴的课程建设经验很少,更没有合适的教材可以选用。而缺陷跟踪与软件测试管理的特点是理论抽象、工程实践性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传授和知识阐述为主、实践操作为辅,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教中学,②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适用于本课程的教学。

为此,我院在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方向开发建设了缺陷跟踪与软件测试管理课程,并从2008级学生开始教学实践。从2011年本课程的第一次教学实施至今,教学团队每年都会根据上一年的教学反馈信息,结合行业应用情况变化,对讲授内容及组织方式进行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标准的制定

通过对企业软件测试过程的调研,针对其工作过程、任务和职责进行分析梳理,明确软件缺陷跟踪、分析及软件测试项目设计、执行、管理等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制定了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1.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软件测试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在软件测试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参照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软件评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标准,本课程按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教学,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软件缺陷跟踪处理和测试管理技能以及软件缺陷度量、分析、预防的基本技能,养成满足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2 课程目标

1.2.1 知识目标

(1)软件测试管理知识:了解软件测试流程、策略、方法、技术、工作量估算和风险控制知识;(2)软件缺陷管理知识:了解软件缺陷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现手段、修复策略,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了解软件缺陷管理的理念、等级、模型;(3)软件质量保证知识:了解软件质量基本概念、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软件缺陷的度量、分析、预防知识;(4)工具软件相关知识:了解市场占用率较高的若干软件缺陷管理工具及软件测试管理工具,了解工具软件的特点和应具备的功能,理解企业自主开发工具软件的必要性。

1.2.2 技能目标

(1)设计能力:能够针对具体的测试需求分析设计测试项目,裁剪定义测试流程和缺陷处理流程,定义软件缺陷生命周期,确定测试方法、测试策略等,选用合适的软件缺陷管理工具或软件测试管理工具;(2)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管控软件测试过程,保证测试流程和缺陷处理流程的正常流转;针对不同方式和技术发现的软件开发各阶段可能出现的缺陷,进行正确判断、描述、提交并跟踪处理,保证所有缺陷最终都得到妥善处理;(3)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缺陷度量元及度量方式;能够应用各种软件缺陷分析技术和工具对缺陷度量数据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能够根据缺陷跟踪管理过程和缺陷分析结论,提出适用的软件缺陷预防措施和方法,帮助改进组织的软件工程过程规范;(4)文档能力:能够独立规范撰写和使用软件测试管理和软件缺陷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文档、表格。

1.2.3 素质目标

(1)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2)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根据工作需要更新专业知识、关注专业发展;(4)具有较高工程素养、工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5)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6)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端正的工作态度。

2 教学设计

教学团队借鉴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思想,以情境为载体,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③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项目和工作任务结合,如将缺陷跟踪和测试项目管理的具体职业能力要求与虚拟软件工程项目结合,模拟企业工作岗位,将项目按角色或按阶段划分成多项工作任务,结合工作任务实施教学,带着任务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效突破课程教学难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为:

(1)结合一个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工具开展软件测试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我们目前选用的是上海泽众公司的TestCenter。要求学生使用该软件完成创建项目、组建团队、创建测试计划、创建测试需求等任务,从而理解掌握软件测试过程及其管理流程。在后续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也适时结合工具软件的相应功能来讲授。例如在介绍软件缺陷的生命周期时,可以TestCener或其它缺陷管理软件中具体的功能实现为例来具体讲解。

(2)学生以5~6人的小组为单位,其中一人作为测试经理,其他人为测试员。针对某一常用的开源和商业软件缺陷管理工具,例如BugFree、Mantis、Bugzillia、禅道、QC等,进行简单的功能测试,用TestCenter管理测试过程。要求小组首先通过集体讨论定义测试流程、制定测试计划,然后按照任务分工进行测试,最后提交测试报告。通过完成这样的任务,学生既进一步熟悉了使用TestCener进行软件测试管理的过程,又对其它常用测试管理或缺陷管理工具的使用有所了解,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比较选择合适的工具。

(3)学生以5~6人为一组,分别扮演项目经理、测试经理、开发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角色,从需求分析开始进行一个小项目的开发和测试。要求学生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测试计划等相关文档的撰写、评审,测试和开发工作同步进行,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自选测试管理工具或缺陷管理工具,最后按照测试计划指定的质量标准完成项目开发。要求在不同阶段通过角色交换使每个同学都能承担不同的测试和开发工作。由于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掌握测试管理和缺陷跟踪技能,项目功能实现不是主要目的,因此选用了一些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如计算器、简易的学生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

在课程授课的内容上,该课程主要从六方面进行讲解:(1)软件测试管理。介绍软件测试常规流程、软件测试管理的内容、目标等,并通过一个软件测试管理工具的学习使用,使学生首先对软件项目的测试管理过程产生整体认知。(2)软件缺陷概述。介绍软件质量和软件缺陷的定义、关系,分析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软件缺陷的来源;需要关注的软件缺陷重要信息、软件缺陷的常用分类依据等。(3)软件缺陷管理。阐述软件缺陷管理的目标和理念,介绍缺陷管理的等级定义、软件缺陷的生名周期、软件缺陷的跟踪处理流程、软件缺陷报告及其提交等。(4)软件缺陷发现。从软件工程各阶段介绍软件缺陷发现的不同方法,重点介绍同行评审、产品过程质量保证等。(5)软件缺陷度量。介绍软件度量、软件缺陷度量相关知识及针对度量数据进行的软件缺陷分析方法和技术。(6)软件缺陷预防。从主动预防的角度出发,介绍软件缺陷的预防模型、方法、技术以及其它有助于预防缺陷产生的相关方法。

3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缺陷跟踪与软件测试管理课程的教学实施拓展了软件测试专业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整合、锻炼了学生的软件测试及测试管理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学效果显著,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学院软件测试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如何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具有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进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依然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课题。

*通讯作者:马军霞

郑州轻工业学院第三批青年教师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支持

注释

① 于波,姜艳.软件质量管理实践――软件缺陷预防、清除、管理实用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94.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内翘皮,内直道,离层,13Cr

中图分类号:TG33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066-01

自2004年13Cr钢管实现批量性生产以来,13Cr钢管的内表质量缺陷率及内表缺陷废率一直据高不下。

一、13Cr钢管内表缺陷种类分析

说明:13Cr钢管的内表缺陷主要有:内翘皮缺陷、内直道缺陷、离层缺陷三大类,其中内翘皮缺陷占68.2%。

由历史数据分析,内翘皮缺陷的产生部位主要有两种方式:

1.只在A段有内翘皮缺陷

2.通长均有内翘皮缺陷

理论分析认为:钢管内表形成内翘皮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钢管在穿孔轧制时,孔腔过早形成,穿孔轧制过程中在内表形成撕裂,经后道工序连轧、张减轧制后形成内翘皮缺陷。13Cr钢管内翘皮缺陷的影响因素因素:

穿孔轧制温度的选择-13Cr坯料的加热温度。

穿孔顶前压下率的控制-临界顶前压下率确定。

穿孔过程的交变次数-轧制过程中轴向速度分量的保证。

13Cr钢管内表面A段内翘皮缺陷产生的原因是穿孔轧制过程中轴向速度分量不能保证。

13Cr钢管内表缺陷原因分析-内直道

理论分析内直道产生的原因:

芯棒不良

芯棒表面有缺陷如芯棒表面割伤及纵向凹槽等

荒管在轧制过程种,在连轧机孔型内过充满

13Cr钢管内表缺陷原因分析-离层

理论分析离层缺陷产生的原因:

坯料中有非金属夹杂物

坯料有残余缩孔

严重疏松

二、13Cr钢管内翘皮缺陷的控制

穿孔临界顶前压下率的确定

试验:人工加工一锥形管坯,通过穿孔碾轧后,再进行分段切片,找出孔腔形成时穿孔的顶前压下率。

试验结论:控制临界顶前压下率(6.5%能有效防止在穿孔轧制前管坯中心形成孔腔。

基于13Cr穿孔临界顶前压下率控制基础上的穿孔调整参数的优化

为了保证参数优化调整的基础,规定13Cr必须在穿孔换辊2天内轧制,穿孔辊寿命小于等于6500支。

优化辊距、顶头规格、顶头前伸量等穿孔调整参数,确保顶前压下率控制在6.5%以内。

穿孔轧制过程中轴向速度分量的保证(特别是解决A段内翘皮)

优化了穿孔辊轧制倾角的控制范围。

原为了防止导盘粘钢,在轧制过程中穿孔停喷冷却水,喷导盘剂。此方式极易造成在13Cr在咬入时打滑,轴向速度分量不够。

现对此进行了如下改进:

导盘喷嘴位置由入口侧移到出口侧,防止剂喷溅到轧辊上造成打滑。

年修中实施高Cr钢穿孔配套项目,实现轧制13Cr的过程中,导盘喷剂的同时,轧辊上喷小水冷却。

上述措施实施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13Cr不锈钢的CO2腐蚀行为研究》,2003年06期,石油矿场机械,董晓焕等.

[2] 《镍含量对13Cr型低碳马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1997年第2期,金属功能材料,易帮旺等.

[3] 《晶粒尺寸对22Mn-13Cr-5Ni-0.25N奥氏体钢变形及断裂行为的影响》,2000年第10期,金属热处理,李惠等.

[4] 《从超临界机组的发展透视研发新材料的紧迫性》,2005第4页,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铁材料国际研讨会,陆燕荪.

[5] 《火力发电设备技术手册》,2000年,1-9,机械工业出版社,史习仁等.

[6] 《超超临界锅炉的发展与关键问题》,2003年,No.1:49~57,发电设备,黄莺等.

[7] 《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钢管选材与国产化可行性》,2005年,No.1:37~42,发电设备,杨华春等.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精神科;根源;护理缺陷;对策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的技术、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问题,叫做护理缺陷。凡是给病人带来伤害的都可以称为护理服务质量缺陷,例如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等[1]。很多精神科的病人心理过程不稳定,病人的患病周期较长,病情复杂,思维紊乱,行为举止异于常人,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2]。能否认真处理护理缺陷的发生,是各个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3]。所以,怎样防止护理缺陷的出现,是当前众多医院研究的重要课题。本院从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间对护理工作实行自查和登记制度,对反映出来的护理缺陷进行研究,制定了针对性强的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3讨论

3.1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3.1.1人为因素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但有的护士对工作缺少热情,自我保护意识差,不遵守规章制度。

3.1.2制度缺陷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可是有的管理人员不能准确把握制度的落实情况,或者不能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3.1.3技能缺陷一些刚参加工作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应急能力不足,不能正确估计精神科护理存在的危险,加上患者不能很好的与之交流,引起缺陷的发生。

3.1.4人力不足护理的工作量很大,而护理人员又相对缺乏,导致护理人员超时工作,护理质量下降。

3.2防范对策

3.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4],特别是新参加工作的护士,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

3.2.2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管理人员要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制定缺陷事故报告制度,实行护士长负责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5-6]。护士长有两个工作重点,一是事前对护士的指导,二是事后对护士的考核。

3.2.3分析护理缺陷发生的根源,加强护士的防范意识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因此应该尽可能的看到护士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自己工作改进的同时也可以起到警示别人的作用。护理人员共同对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加以改进,可以阻止危险因素的发展,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的概率[7]。

3.2.4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不断进行对年轻护士的风险教育、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切实提高护士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定期对业务能力进行考核,督促护士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3.2.5工作安排要合理要把有经验的护士和年轻的护士搭配使用,开展人员聘任工作,为将来做好人员培养。对护理有难度的患者、有难度的操作等由业务熟练的骨干人员负责,防范护理缺陷发生[8]。

3.2.6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缺陷事件以“不能正确执行医嘱”为主,比其他原因导致的缺陷高出很多。所以,护士长要不断检查护士工作,认真查找安全隐患,组织护士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9]。

参考文献

[1]邢善勇,郭田荣,王文菊.科护士长业务查房对减少精神科护理评估中缺陷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5):3069-3070.

[2]陆丽华,李保秀,于连丽.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219.

[3]张玉艳.对精神科315例患者冲动护理干预缺陷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545-2546.

[4]戚惠娟,唐微韵.精神科29起护理缺陷情况分析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436-1438.

[5]丁晓平.精神康复科护理安全的细节管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1,3(1):58-59.

[6]林小青,谢小青.精神科病区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62-5664.

[7]赵志耘,李菲菲.精神科护理存在的伦理缺陷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0,24(8):720-721.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 护理缺陷;分析;管理对策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由于医疗体制、管理体系、服务质量和技术操作方面存在的欠缺、不完善因素而导致医疗损害及误解的事实,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均属于护理缺陷[1]。近年来由于护理工作职能的拓展、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护理人力资源缺乏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等多方面因素,护理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对护理缺陷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护理部通过对近两年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汇总,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探索切实可行的护理缺陷管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全院发生的80例护理缺陷,均来源于科室填写的护理缺陷上报表。

1.2 方法:对80例护理缺陷按照《河南省医院护理管理与工作质量评分标准》中“护理差错事故范围”进行定性,将80例护理缺陷按性质、人员结构、科室、分类分别进行统计。

2 结果

从缺陷的性质看,以一般差错(37例)和疏忽(35例)为主,占护理缺陷的90%,大差错(6例)占7.5%,事故(2例)占2.5%;从护理缺陷发生的人员分布看,护士及助理护士(58例)占72.5%,是缺陷发生的“高危人群”,其余依次是护师(11例)、主管护师(7例)、实习护士(4例);从缺陷发生的科室分布看,普内科(10例)、普外科(9例)儿内科(7例)、妇产科(6例)发生频率最高;从缺陷的分类看,用错药(39例)居缺陷发生之首,占48.75%,其余依次是漏做治疗(13例)、不当的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意外伤害(9例)、药物外渗(4例)、沟通不良(4例)、标本采集错误(3例)、执行错误的医嘱或错误地执行医嘱(3例)、操作失误(2例)。

3 原因分析

3.1 人员因素:由于我院2007年整体搬迁后业务发展迅速,新增年轻护士比例较大,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护士及助理护士占全院护理人员的55%,而她们是临床护理的主力军,鉴于其临床经验不足、理论知识相对缺乏、风险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从而成为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随着临床经验的逐年积累、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更加成熟、工作重心的转移,缺陷发生逐渐减少。

3.2 管理因素

3.2.1 制度执行不力:“三查七对”是有效防范护理缺陷的操作程序,但是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因工作忙碌、责任心不强或经验主义等多种原因导致查对制度流于形式。

3.2.2 人力资源不足:普内科、普外科、儿内科、妇产科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科室”,与这些科室病人周转快、工作量大、高危操作多、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有关。

3.2.3 实习生管理不严:带教不严格,对实习生管理“放手又放眼”是导致实习生出现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

3.2.4 仪器管理不善:发生一例因输液泵设置的输液速度与实际不符导致输液速度过快的护理缺陷,与平时未注意检测仪器的性能和准确性,护士过分依赖仪器有关。

3.3 知识缺乏: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特别是对特殊药物的剂量、药理作用、副作用等相关知识缺乏导致盲目执行医嘱或用错药物。

4 防范对策

4.1 建立并健全各项护理缺陷管理制度

4.1.1 建立护理缺陷和护理安全隐患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当事人及其所在的科室主动上报护理缺陷和护理安全隐患,凡主动上报者不予追究责任(护理事故或严重的护理纠纷除外),及时发现缺陷予以纠正避免不良后果者给予奖励。

4.1.2 建立护理缺陷分析和讨论制度:发生缺陷3天内病区组织召开护理缺陷讨论分析会,分析发生原因和管理上的漏洞,制定整改措施,提出处理结果。对严重问题护理部立即调查,根据情况处理,提出防范措施;对一般问题每月将问题汇总、分析,护士长会议通报。

4.1.3 建立护理缺陷登记制度护理部对每一例上报的护理缺陷详细登记,包括缺陷发生的科室、护士姓名、年龄、工作年限、班次、定性、原因、处理结果。各科室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记录缺陷发生的经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讨论意见等。

4.2 重视护理缺陷管理,实现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4.2.1 重视安全隐患管理“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事故隐患[2]。为了防微杜渐,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医院成立了护理缺陷管理委员会,各科室成立了缺陷管理小组,负责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及处理意见。

4.2.2 重视环节质量控制每年由护理部组织一次护理安全月活动,重点检查护理安全问题;每月由科护士长下科室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平时由护士长和护理缺陷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即时监控。关注细节,重视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护理缺陷管理常抓不懈。

4.2.3 重视护理工作流程再造与流程改进护理部成员轮流到各科室进行跟班劳动,掌握临床一线信息,针对频繁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跟踪调查,查找原因,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及时进行流程再造与流程改进,确保护理工作持续改进。

4.2.4 重视“高危环节”的护理管理监控。高危科室是指易发生护理缺陷的科室,如呼吸内科、普外科、儿科、妇产科等。高危护士是指新调入、新毕业、责任心不强、技术欠佳、有思想情绪的护士。高危病人是指新入院、新转入、疑难危重病人、特殊治疗护理和大手术后的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高危时段是指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和中班、晚夜班、交接班时。高危护理操作是指输液、输血、皮试、发口服药、手术前准备等。针对以上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督查、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4.3 加大护士培训与考核力度,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4.3.1 对全院护士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护理风险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每月由科护士长抽查考核护士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的掌握情况,培养护士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和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4.3.2 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模拟、考试考核、一对一帮助、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从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强化了低年资护士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提高了她们应对风险的能力。

4.4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护理部根据各科室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平均住院病人数以及床护比的要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并设立机动人员5―10名,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随时进行人员调整。各科室采用符合自身工作特点的排班方式,如:弹性排班、二线班、APN排班(APN排班是将不同层级、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护士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排班,以保证每班都有两个以上护士值班的护理排班模式)。个性化的排班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9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单元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的影响。方法:2013年2~5月,我科运用品管圈及PDCA方法对护理文书书写缺陷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应计划和整改措施,对病历进行不定期检查,实施护理文书书写的持续改进。结果: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关键词 :品管圈;护理文书;缺陷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61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reducing the defect rate of stroke unit nursing documents

ZHAO Jing,HAO Gui-zhi

(Guilin People′s Hospital,Guilin541002)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activity on reducing the defect rate in stroke unit nursing document writing.

Methods:We established the QCC group,selected the topic as reducing the writing defects in the stroke unit nursing documents.PDCA cycle method was used in the whole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ss.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riting defects in the nursing documents were analyzed.Corresponding plan and corrective measures were laid down and put into effect.The nursing documents were checked up randomly and would be revised if any defects were found.Thus,the writing quality of the nursing documents was i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Results:After the QCC activity,the defect rate in the nursing document writing decreased.

Conclusion:QCC activity can standardize the nursing document writing, improve the writing quality, and so ,ensure the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Nursing document;Defect

神经内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多,治疗护理任务繁重,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较高,而护理记录是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及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1],为降低卒中单元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在护理部的推动下,尝试运用品管圈管理。品管圈是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联的人员为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自发的组成一个小团体,选定质量改善的主题,以“PDCA-SDCA”管理循环为基础,利用头脑风暴法全员参加,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2~5月我科实施品管圈活动,由科室成员7人组成,选题为“降低卒中单元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并进行圈员的分工,设组长1名,辅导员1名,活动记录者1名,资料收集者3名,数据处理者1名。

1.2方法

1.2.1现状调查2013年2~3月对本科病历质量进行现状调查,固定1名圈员担任病历质控员,按照卫生厅编写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及本院制定的《护理病历书写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护理病历质量检查,负责资料收集,检查本科每月的出院病历,检查护理病历的体温单及医嘱单、健康教育实施单、入院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单、转科交接单、输血单。

1.2.2存在问题(1)体温单记录缺陷。住院号漏项,高温后无降温符号,体温漏画,出院、死亡漏标记,漏身高、体重、血压,尿量统计不规范,呼吸机使用标记错误。(2)医嘱单记录缺陷。临时医嘱护士漏签执行时间或名字,临时医嘱执行时间与医嘱时间不一致。(3)健康教育实施单缺陷。健康教育实施单漏评价时间、入院宣教、疾病指导、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副作用、检查指导、专科指导、出院指导。(4)入院护理评估单缺陷。评估单无上级护士签名和审阅日期,入院方式不同,疼痛评估,跌倒风险评估,压疮风险评估与患者安全措施不符。(5)护理记录单缺陷。记录内容与医师记录内容不符,同一时段病情判断差异,同一时间生命体征不一致;记录措施不当,宣教内容没有体现个体化,内容缺少前后关联;护理记录“入院时间”与体温单“入院时间”不一致;刮涂现象、重抄过等。(6)危重护理记录单缺陷。24 h出入量统计失误,班次漏项观察,体位、管道管理漏项。(7)转科交接单缺陷。无接诊护士签名,漏时间。(8)输血单缺陷。无双签名,无输血过程记录。

1.2.3要因解析针对缺陷组织圈员讨论,从人、事、物三方面用鱼骨图说明书写不规范的因素(图1)

1.2.4对策与实施(1)模拟专科标准病历书写模板。模板包括新入院记录模板、危重记录模板、抢救记录模板等。尤其是新入科和轮转护士,加强培训,利用晨会、护士会、质量控制反馈会时间反复强调学习,并进行考核,相互分享经验;表格式专科健康教育标准流程的实施,结合了临床专科特点,简明扼要、规范,护士掌握较快,深受护士欢迎。(2)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医师共同交流,医护密切配合,互补漏点,努力做到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记录。(3)高年资护士辅导低年资护士。随时解答、指导护士在书写方面的具体问题,培养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并及时整改;采取一对一的指导方式辅以针对性检查辅导,保证护理文件书写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使护理质量管理不再以护士长为主[2],而是全员积极参与实施与改进。(4)与绩效相挂钩。使护士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将其纳入科室绩效工作完成质量考核内,充分发挥护士岗位责任制作用,每月进行考核。(5)圈内一级质控检查。责任护士每天检查责任床位病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在每月圈会上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在品管圈活动中不断PDCA循环,保证护理病历质量有效进行,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

1.3评价方法依据护理部制定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检查项目及评分标准,总分以百分计算,分4个等级。质量考核评分的内容包括:书写总要求20分,体温单30分,医嘱单20分,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30分,对各项内容按不同项目分值标准给予评分。≥95分为优秀;94~90分合格;89~85分为基本合格;85分以下为不合格。2~3月份病历246份,4~5月份病历244份。对2~3月份和4~5月份病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包括计划、实施、确认与处置4个过程[3,4]。表1显示,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中,积极发现问题,寻找缺陷的根源,有计划、有目标地改进工作流程,解决问题,降低卒中单元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提高工作效率,4月份开始护士运用标准病历书写模板和表格式专科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加强环节书写质控,护理文书缺陷率较2~3月份明显下降(P<0.0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品管圈是运用群体智慧,集体力量,团队精神,“PDCA-SDCA”循环改进方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圈员们共同参与商讨,制定计划、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及检讨与反省全过程。针对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圈员群策群力实施整改,实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标。让护士变习惯成为规范,让规范符合标准。通过品管圈活动,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明显提高;它启发了个人潜能,透过团队智慧,群策群力,护士个人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上升,科室凝聚力上升。有利于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使满意度上升,护理病历质量上升,确保护理安全。

护理病历是护理人员对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评价等的系统记录,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型高效的护理病历管理机制和书写模式已经逐步完善,品管圈是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工具。

参考文献

[1]孙育红.手术护理记录单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病案,2012,13(11):25-26.

[2]国秀娣,陆俊,李益民.持续质量改进报告160份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9,8(11):970-972.

[3]中條武志,梁红霞(译).QC小组活动与人才培养[J].中国质量,2008,11:52-56.

[4]蔡意达,盛雅蓉.QC小组活动中的PDCA循环[J].电子质量,2009,1:42-43.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92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10-0087-08

一、引言

自2002年美国《萨班斯法案》颁布和实施以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为企业增强透明度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此背景和趋势下,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对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环境也愈发严格和完善。2005年,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要求企业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同时应披露经独立第三方核实的内部控制信息。2006年,沪深两市分别《内部控制指引》,明确要求自2007年起,上市公司应在年报中对其建立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充分披露。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强制要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步入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阶段的里程碑。2012年2月和9月,财政部分别与其他四部委合签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2号》,以应对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2012年8月,财政部《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主板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时间进度,确保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2014年1月3日,证监会联合财政部制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旨在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质量。

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目的之一便是有效地传达企业真实的内部控制信息,使其具有决策有用性。现阶段正是内部控制信息由自愿披露向强制披露过渡的关键时期,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意义深远。本文以内部控制缺陷为切入点,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内涵界定及其基本机理进行深度剖析。

以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为划分标准,可将上市公司分为存在缺陷和不存在缺陷两类,基于此分类,本文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定义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对外披露了其存在的缺陷,则称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有效性;反之,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并未对外披露此项缺陷,则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有效性。相同地,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未对外披露缺陷,则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有效的,反之,不具有效性(详见图1所示)。

图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本文选取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统计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否具有有效性;以及在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背景

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开始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本文称2012年及以后年度为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阶段。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有何变化,以期探索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基本机理和影响因素。

二、文献评述与假设提出

1文献评述

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存在一定局限性。Doyle等[1]指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大多成立时间较短,企业发展规模较小,成长速度较快,正处于成长阶段或并购重组阶段;此外,这类企业涉及的经营状况通常较复杂,经营业绩较差,普遍存在亏损。但这一研究是建立在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拥有更有效的内部控制这一假设前提之上,而这一假设在样本选取时是无法满足的。Ashbaugh-Skaife等[2]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所具有的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梳理了披露动机的影响因素,指出内部控制缺陷得以披露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为:“一是企业确实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二是发现了内部控制缺陷;三是企业决定公开披露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如图2所示,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发现缺陷与决定披露缺陷)。但其并没有对实际存在缺陷和不存在缺陷的样本公司进行区分,因而得出的关于披露缺陷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的结论也受到了质疑。

图2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条件

借鉴Leone [3]的研究,本文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研究主要从存在缺陷、发现缺陷和披露动机三方面着手。因本文的研究对象均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那么样本公司没有对外披露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没有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二是虽然已经发现缺陷,但企业决定不对外披露已经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研究主要从“发现缺陷”和“披露动机”两个不同且相互独立的角度进行探讨。

2研究假设的提出

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较未披露缺陷的上市公司而言,生产经营活动更复杂,近期内公司管理结构更有可能发生变动,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注册会计师变更频繁且可用于构建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资源较少。然而,如果存在缺陷的公司聘请了更有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亦或有更严格的外部监管环境,或者具有监管程度较高的机构投资者,其更有可能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2]。Rice和Weber[4]的研究指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规模较大,需要外部融资的企业更倾向于隐瞒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相反地,发生亏损的企业、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管理层发生变动或近期内更换注册会计师的企业更倾向于披露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

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制度现实,同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2-4],本文总结出7个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

(1)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否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及其审计质量对企业能否披露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有重要作用 [4]: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司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大,而且聘请专业胜任能力或实力较强的会计师事务所,更容易发现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由于准租收入、声誉溢价、经济依赖性和执业能力优势等原因,事务所规模越大,及时发现并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高[5]。本文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否经四大事务所审计作为审计质量的变量。据此提出:

假设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审计质量正相关。

(2)企业成长速度

内部控制体系需要与企业的发展规模相适应。企业的成长速度越快,原来的内部控制体系越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重新建立与其发展程度相匹配的内部控制体系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 [6-7]。而且,随着企业成长,信息技术和各项工作流程都需要与内部控制体系相辅相成,对内部控制后续完善的程度高。因此,发展速度越快的企业,越无法及时完善原来的内部控制体系,越不容易发现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本文将营业收入环比增长率作为企业成长速度的变量。据此提出:

假设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企业成长速度负相关。

(3)外部融资需求

Ashbaugh-Skaife 等[8]的研究指出,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将导致较高的权益资本成本;同时,Costello和Wittenberg-Moerman[9]指出,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也将面临较高的债务资本成本。基于此,对于短期内有较大外部融资需求的企业来说,其更有动机和理由去隐瞒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以降低外部融资成本。因此提出:

假设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外部融资需求负相关。

(4)财务困境

处于财务困境的企业可能无暇顾及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和完善,投入到内部控制测试中的资金也并不充分,因而可能很难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Lys和Watts[10]的研究表明,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更有误导投资者的动机,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小。同时,发生亏损的企业产生财务诉讼的可能性更大,如果隐瞒不对外披露缺陷,一旦发生诉讼,注册会计师将承担名誉受损的风险。因此,迫于注册会计师的压力,企业更有可能披露缺陷。因财务困境对披露缺陷的影响方向并不明确,故提出:

假设4: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是否处于财务困境相关。

(5)管理层变更

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委托理论,新上任的管理层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减轻委托责任,有动机将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充分的披露,以将此缺陷归谬于上届管理人员,划清与自身的界限。因此提出:

假设5: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管理层发生变更正相关。

(6)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可以反映一个企业受到股东监管的程度。机构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受到外部股东监管的程度越大,管理层隐瞒缺陷的可能性越小,对外披露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大。据此提出:

假设6: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

(7)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委托人往往会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方式,以激励人为自己提供更好的服务,股权激励制度便是减轻委托问题的激励方式之一。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越高,越能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进行经营决策、分享利润、共担风险,从而使其尽心尽力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故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大。

假设7: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第四章第二十二条中判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四条标准为本文选取存在缺陷的样本公司提供了参考。借鉴Sarah 等[4]的研究并考虑到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的可获取性,本文将“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作为判断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的一项标准,具体表现为企业是否进行了财务重述。李万福等 [11]指出,财务重述和违规可以评价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本文借鉴这一观点,将受到违规处罚的上市公司也纳入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样本公司中。

综上,笔者认为发生财务重述或受到证监会等违规处罚的公司具有内部控制缺陷。本文选取2012―2013年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

根据财办会[2012]30号,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推进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央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12年全面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满足一定条件的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2013年全面实施;其他主板上市公司2014年全部实施。在2013―2014年对其财务报告进行了重述(剔除了不影响财务报告目标的财务重述)或受到违规处罚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和相关证券网站手工整理所得,部分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和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2012―2013年存在缺陷的样本公司总数为152,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发生财务重述和受到违规处罚的上市公司数量

2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我国实际国情,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和国有股持股比例等属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关于企业规模。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估中,增加了发现缺陷的可能性;但较为冗杂的管理系统和复杂的经营情况又使其不易发现内部控制缺陷。除此之外,Richardson 等[12]指出规模较大的公司往往社会地位较高,McKeown 等[13]认为迫于压力,注册会计师倾向于接受大客户的各种要求。所以,公司规模也可能影响披露缺陷的动机,大规模的公司更有可能隐瞒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

关于企业年龄。一般来说,企业成立时间越长,内部控制体系越成熟。比如财务报告流程更加完善,岗位设置更加精细,不相容职责确保分离,对内部控制系统出现的问题有更为健全的预警体系和解决能力等,故其发现缺陷的可能性更高。

关于国有股比例。在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下,上市公司的信号显示行为会受产权性质的调节[14],国有股比例对企业是否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国家在进行委托时存在二次,缺乏对人的监督;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较低。可以合理推测,国有股份越高的企业,管理层越不愿意主动对外披露缺陷;另一方面,国有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一般实力较强、规模较大,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方面均有能力去聘请较为优秀的管理者和审计师,这又有益于企业发现缺陷。

综上,本文将审计质量(REVIEW:自我评价报告经四大审计取1,否则取0)、企业成长速度(GROWTH: 当年收入环比增长率)、融资需求(ΔXFIN:发生重述或违规事项后次年的融资活动现金净流量除以总资产)、财务困境(LOSS: 当年的净利润为负取1,否则取0)、管理层变更(MINST_CON:当年管理层变更的取1,否则取0)、高管持股比例(INST_CON)、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N_SHARES)等作为自变量,是否对外披露缺陷(REPORT_ICW)作为因变量,并加入企业规模(SIZE:当年年末的流通股市值,取自然对数)、企业年龄(FAGE:样本公司成立年限)和国有股比例(N_SHARES)等控制变量,构建Logistic模型如下:

REPORT_ICW=β0+β1REVIEW+β2GROWTH+β3ΔXFIN+β4LOSS+β5M_CHANGE+β6INST_CON+β7M_SHARES+β8SIZE+β9FAGE+β10N_SHARES(1)

四、实证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本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定义,表2对以下年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进行了统计。

表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由表2可知,2013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数量较2012年少,但是披露缺陷的较2012年多,有效性的比重由2012年的31707%提高到2013年的47143%。然而,2012―2013年强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152家样本公司中,仅有59家样本公司披露了缺陷,由此判断,我国上市公司现阶段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仍缺乏有效性,有效性的比例仅为38816%。

为了比较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阶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变化,本文以相同的口径统计了2009―2010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以及在2010―2011年对外披露相关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数量,平均只有14729%的公司对其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了相关披露,强制披露阶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较自愿披露阶段提高了24087%。

由此可见,一系列内部控制规范和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使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仍缺乏有效性,仍是现阶段内部控制规范方面的重点。

2回归结果分析

对二元Logistic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模型(1)回归结果

由表3可知,审计质量、企业成长速度、财务困境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四个要素均与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审计质量、财务困境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假设1、假设4和假设6得到证实;企业成长速度与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假设2得以证实。说明外部审计质量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对外披露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大,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更具有效性。

外部融资需求、管理层变更和高管持股比例与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假设3、假设5和假设7未能被证实。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和国有股比例与被解释变量显著正相关,而企业年龄与被解释变量无显著相关性。

笔者认为,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仍处在逐渐完善的阶段,各项制度规定虽陆续颁布和完善,但由于实施时间较短,在上市公司实际执行过程中,管理层尤其高级管理人员未能予以充分重视,所以在上述回归分析中,管理层变更和高管持股比例未能显著影响企业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同时,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至于无论企业是否对外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资本市场对此反映并不强烈,导致企业融资需求与是否披露缺陷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得知,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尚不完善,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对优化资本市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进一步研究

上述实证研究认为发现缺陷和披露动机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路径是一致的,而且发现缺陷和披露动机是互不相干、相互独立的两个因素。但事实上,发现缺陷和披露动机对缺陷披露的影响是有先后顺序的,披露动机对缺陷披露的影响是条件概率事件,即企业在发现缺陷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对外披露缺陷,具体表述如模型(2):

Pr(REPORTICW=1)=Pr(DETECTICW=1)×Pr(DISCLOSEICW=1/DETECTICW=1)(2)

因为企业“发现了缺陷但决定不披露缺陷”这一中间过程无从得知,只有最终没有对外披露缺陷这一结果是可获取的,所以本文仅针对影响披露动机的因素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当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并且已经发现此缺陷时,“决定披露缺陷”这一不可观测的动机与“是否对外披露缺陷”是对等的,即:

Pr(REPORTICW=1)=Pr(DISCLOSEICW=1)(3)

所以,这种情况下披露缺陷的动机模型能够通过“是否对外披露缺陷”来进行估计,找到“存在并且发现缺陷”的样本公司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Hennes等[15]认为财务重述可以根据重述原因进行细化,分为差错重述和违规重述。违规重述是由于故意谎报而导致的财务重述,此类重述中,企业已经发现了内部控制缺陷但是选择不对外披露缺陷。本文借鉴Hennes等[15]的观点,认为受到违规处罚和进行违规重述的上市公司存在且已经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将此类型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披露动机的子样本。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报告均由巨潮资讯网下载,通过统计得知2012―2013年违规重述的上市公司有10家,受到违规处罚的有105家,那么存在并且发现缺陷的样本数量为115家。

根据前述对变量的理论分析,把每个变量归类如下:

DETECTION=SIZE,LOSS,REVIEW,FAGE,GROWTHM_SHARES,N_SHARES(4a)

DISCLOSURE=SIZE,LOSS,ΔXFIN,M_CHANGE,INST_CON,N_SHARES(4b)

本文中,审计质量、企业年龄、企业成长速度和高管持股比例只包含在发现缺陷的模型中,因为没有证据或充分的理论证明这些因素对披露动机有影响;外部融资需求、管理层变更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则只包含在披露缺陷的模型中,同样因为没有理论或充分的依据说明这些因素影响了发现缺陷。建立披露动机的Logistic模型如下:

DISCLOSURE_ICW=β0+β1ΔXFIN+β2LOSS+β3M_CHANGE+β4INST_CON+β5SIZE+β6N_SHARES+ε(5)

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外部融资需求、管理层变更与被解释变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财务困境、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别在5%和10%显著性水平上与披露动机显著相关。进一步研究的结论与前文实证检验的结果一致。

表4针对“披露动机”的Logistic回归结果

五、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以内部控制缺陷为切入点,按照“存在缺陷发现缺陷决定披露缺陷”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主要结论有:首先,以2012―2013年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统计发现仅有38816%的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其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由此得出本文的一大重要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有效性。其次,与自愿披露阶段相比,强制披露阶段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说明一系列内部控制规范和制度的颁布和实施规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最后,审计质量、企业成长速度、财务困境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四个因素都会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本文的主要贡献之一,就学术层面而言,在进行内部控制相关研究时,认为仅仅用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对外披露的相关内部控制信息来评价或企业实际内部控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其内部控制水平。在后续研究中,不应仅依赖企业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应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的主要贡献之二,在实践层面,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有效性的现实,提出应在加强监管和惩罚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奖励制度,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增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使用价值:

首先,明确监管重点,对具有特定特征的上市公司重点监管。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说明:外部审计质量不高、企业成长速度快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隐瞒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应重点对具有这些特征的上市公司进行监管,以防止其不对外披露既存的内部控制缺陷,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其次,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强制要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相应的审计报告,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开始进入强制披露的新阶段。本文证实,执行这一举措确实提高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有效性。此外,政府主管部门有必要引导社会公众等社会监督力量理性看待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

最后,加大惩罚力度的同时,重在探索实施奖励政策。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分析,若加大披露虚假信息的惩处力度,使披露虚假内部控制信息的成本大于其收益,企业将倾向于对外披露真实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政府及监管部门应积极研究制定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在考虑经理层和董事会等管理层以及注册会计师应负法律责任的同时,重在研究制定奖励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企业正确对待及主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切实发挥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和声誉机制的价值导向与有效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Doyle, J, Ge, W, McVay, S 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7, 44(1-2): 193-223

[2]Ashbaugh-Skaife, H, Collins, DW, Kinney, WR The Discovery and Reporting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Prior to SOX-Mandated Audi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7, 44(1-2): 166-192

[3]Leone, AJ Factors Related to Internal Control Disclosure: A Discussion of Ashbaugh, Collins, and Kinney(2007)and Doyle, Ge, and McVay (2007)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7, 44(1-2): 224-237

[4]Rice, SC, Weber, DP How Effective Is Internal Control Reporting under SOX 404? Determinants of the (Non-)Disclosure of Existing Material Weakness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2, 50(3): 811-843

[5]徐晶,余少华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提高盈余质量吗?[J] 财经问题研究,2015, (3): 81-88

[6]Kinney, WR, McDaniel, LS 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Correcting Previously Reported Quarterly Earning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9, 11(1): 71-93

[7]Stice, JD Using Financial and Market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prE-Engageme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awsuits against Auditor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1, 66(3): 516-533

[8]Ashbaugh-Skaife, H, Collins, DW, Kinney, WR, Lafond, R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on Firm Risk and Cost of Equ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47(1): 1-43

[9]Costello, AM, Wittenberg-Moerman, R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on Debt Contracting: Evidence from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Repor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0, 49(1): 97-136

[10]Lys, T, Watts, RL Lawsuits against Audito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4, 32(1): 65-93

[11]李万福,林斌,宋璐 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J] 管理世界,2011, (2): 81-99

[12]Richardson, S, Tuna, I, Wu, M Predi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Case of Earnings Restatements[J/OL] http://papersssrncom, 2003-01-30

[13]McKeown, JC, Mutchler, JF Hopwood, W Towards an Explanation of Auditor Failure to Modify the Audit Opinions of Bankrupt Companies[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1991, 10(1): 1-13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11

【关键词】  护理工作;护理缺陷;防范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虽并不十分准确,但足以反映了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内涵的不断拓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被强化[1]。因此,做好护理工作,防范护理缺陷是我们每一位护理人员应该重视而且深思的问题。

1 护理缺陷的定义[2]

明确护理缺陷的定义是防范护理缺陷的前提。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规章与规范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护理缺陷包括护理事故及差错。

1.1 护理事故

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严重质量缺陷。

1.2 护理差错

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的原因或技术原因而发生的,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或虽有不良后果但未构成事故的差错。

2 护理缺陷的原因

分析临床工作中常见护理缺陷的原因是防范护理缺陷的源泉: (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差;(2)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尤其是“三查七对”和床边交接班;(3)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4)履行各班职责不严格,工作中相互依靠、相互推卸;(5)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忙乱,护士工作时缺乏计划性、协调性,人员配制不科学;(6)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3];(7)科室质控员未认真履行指控职责,监控力度不够。

3 护理缺陷的防范措施

制定并落实防范护理缺陷的措施是防范护理缺陷的根本。

3.1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4]。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或专题讲座,从实习护士和新上岗护士岗前培训开始,把普法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士条例》及《护理差错判定标准》,学习中联系实际存在的典型事例分析讨论,以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防患于未然,用法律武装自己,用行为规范自己,用工作让病人满意,防范护理缺陷。

3.2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护理规章制度是对护理人员在为病人服务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等做出的文字规范。护理部及科室让护士熟背所有核心制度,将规章制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纳入护理理论考试的范畴,不定期检查,并与科室及个人质量考评挂钩,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真正落实。让护士牢记查对、抢救、消毒隔离、给药、交接班、分级护理等制度,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将其内容一一融入工作中,用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用实际工作体现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缺陷。

3.3 提高高危人群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低年资护士、新招聘护士是护理缺陷的高发人群[5]。她们工作时间短,基础护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欠缺,对临床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准确判断与处理,应加强严格训练和考核,尤其是“三基三严”训练及“各种急救抢救应急技术”训练。护理部及科室共同监督检查与考核,可以采取形式多样化的方式,如:知识竞赛,操作技能竞赛,专业情景演讲,评选优秀先进等,避免单一的训练和考核模式让她们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甚至抵触情绪,科室与科室之间比,个人与个人之间比,护理部及科室给予适当奖励,增强她们的积极性,提高她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她们慎独的精神情操,让她们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希望,远离护理缺陷。

3.4 提高护理书写质量

护理文书是反映住院患者病情发展过程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写自己所做,做自己所写”这是对护理文书真实、客观、准确的反映,及时、完整是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要求。用护理文书反映护理质量,使护理质量证据化、规范化,成为防范护理缺陷的法制依据。

3.5 加大科室考核力度

科室护士长对科内的工作安排应每月有计划,每周有安排,每日有检查,选派优秀护士协助管理,科室质控员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发现问题责任到人,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给予适当处罚,使当事人深知错误,记忆于心,防范护理缺陷的再次发生。

3.6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士的职业技能及业务综合能力

(1)根据科室内工作量,护士长可抽取每日晨会后15~20min的时间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的学习,提问与讨论,操作示范与简单小结前一天工作或反馈前一天的工作不足,布置当日工作重点。(2)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护理查房,质量考评会,病房工休座谈会,护士长可安排科内年资高的护师或主管护师组织实施,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要求内容接近于临床,实用于临床。(3)鼓励护士进修、函授、科研等,科室可给予一定奖励,增强积极性,减轻护士经济负担,使其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在工作中更系统、更全面的开展工作[6],防范护理缺陷。

3.7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倡导人文关怀

护士长应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工作中公平、公正,组织协调科内所有护理人员间的关系,让大家生活在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里,随时观察了解每一名护士的心理及生理,发现异常及时关心问候并给予帮助,以防对护理工作造成影响,防范护理缺陷。

3.8 充分合理应用人力资源

护士长科学、合理排班,老中少,士师主管护师搭配,理论好的与技术好的搭配,动作慢的与动作快的搭配,性格开朗的与性格内向的搭配,使其在护理工作中大家可以互帮互助,互勉互励,互敬互学,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取长补短,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缺陷。

4 体会

作为一名护士,我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我们的目标是提高护理质量让每一位病人满意。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还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业务能力,只有我们用心工作,用爱付出才能完成神圣而伟大的使命,才能做好护理工作,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才能防范护理缺陷。

【参考文献】

   1 刘红光,杨兆红,崔桂淑.医疗纠纷防范措施探讨. 齐鲁医学杂志,2002,(01):85-86.

2 卫生部司法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汇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4-45.

3 赵光红,刘义兰.护士压力状况的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2,17(9):689.

4 许佩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防范对策.现代临床护理,2005,4(4):53-54.

缺陷管理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76-02

为了解发生护理缺陷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本文将2010年~2011年对本科26例发生护理缺陷的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0年~2011年共发生护理缺陷26例次。

2结果

2.1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

2.2护理缺陷与护理人员在产科工作年限的关系(见表2)

3 讨论

3.1工作责任心不强“三查七对”实施不到位是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护理操作是一项重复率较高的工作,易使护士以习惯性思维方式去判断和处理事情,不遵守操作规程,忽视“三查七对”在各个环节中的落实。本调查结果显示,26例护理缺陷中绝大多数缺陷属内在因素,发错口服药、漏执行医嘱分别占了38.46%、23.08%,二项累计占缺陷总发生率的61.54%,而这些缺陷的发生都与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密切相关。

3.2护理人员在产科工作年限与护理缺陷发生有密切关系。从表2可见,护理缺陷的发生以在产科工作年限为1~2年和10年以上的护理人员为多,其原因为:专科性强、病床周转快、风险较大,另一个原因是在这些人员中,她们有的是新参加工作的,有的是从其他科室轮换来的,她们的临床经验缺乏,专科知识也不够扎实,这是缺陷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她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专科知识丰富,且此阶段的护理人员几乎都有接受大专的教育,理论知识较牢固,所以缺陷在此年限发生率较低。

3.3随着护理职称的提高,缺陷的发生率逐渐减少。从表3可见,随着护士职称的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也在逐渐减少。这说明这些人员可成为护理队伍的骨干力量,她们在工作中能重点发挥质控作用,是年轻护士学习的榜样,所以年轻护士的业务能力及思想素质需要这些护理骨干的培养,以减少年轻护士发生护理缺陷的机率。

4对策

4.1强化制度管理

发生护理缺陷,应该考虑到除了护士自身原因外,还与护理管理和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或不落实有直接关系[1]。因此,完善规章制度,做好“三查七对”工作,是预防护理缺陷发生的关键。在护理管理中,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医护人员从事日常各项医疗护理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医疗质量得到保证。

4.2抓好环节质量管理

我们对发生的各类护理缺陷进行细致分析,针对各类薄弱环节,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规定。调整工作程序,明确职责,从备药、配药、执行等各个细小环节,保证工作落实,要求执行者签上时间和名字,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从管理上加强检查“三查七对”制度化的落实。根据产科具体情况,每天必须查对医嘱1次,无特殊情况护士长必须参加每日的总查对医嘱,使护士长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科室建立“科室问题本”,护士长将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收集防范隐患的实例和差错缺陷实例,随时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责任人、整改要求记录在“科室问题本”上,护理人员必须经常查看该记录本上记录的内容,要求护士阅后签名,相关责任人对自身存在问题的认识态度,认真记录在“科室自查本”上的相应栏目内。科室针对发生的差错隐患和缺陷实例,结合医疗事故条例法规,在每周的例会上,再进行分析、讲评,加强全科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护理缺陷的防范意识,使大家能主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4.3加强业务学习,抓好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培训,过硬的业务素质是避免差错事故发生的保证。本院护理部每月至少组织1次全院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每年组织至少2次理论“三基”考试及护理操作技能考核。科室根据本科实际及护理人员的具体状况,每月开展二次业务学习、护理业务大查房;平时结合护理工作实际组织上小课,定时或不定时抽查考核,在考核中重点对“三查七对”在各个环节中的运用。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工作中的好的经验和存在问题。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护理自考、函授护理大专、本科的学习。不错过护理部安排的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根据护理人员的特点,有计划地选派有责任心、事业心强的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有效的避免差错的发生。

总之,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护理质量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培养、相对稳定的护理队伍是减少护理缺陷的关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