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顶层设计论文

顶层设计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9:02

顶层设计论文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1

1.顶层设计的概念。

顶层设计源于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强调一项大工程的完成,要以一致的理念、协调的功能、统一的结构和标准化的部件,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十二五”规划中,该理念被首次引入改革领域,站在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点对制约我国未来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顶层判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再度引发关于诸多领域“顶层设计”的畅想,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所关注的焦点。凝练地讲,顶层设计是从全局的角度,以有效的资源,系统地统筹和规划某项任务,从任务的各个方面、层次、要素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战略性设计。

2.校园文化活动顶层思维。

本文论述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教学的狭义概念的行为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激励引导、规范约束等功能,既体现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方面,也体现在技能提升、素质拓展等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者,要站在顶层高度,以顶层思维设计校园文化活动,确保每一项校园文化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有方向、有目标、有成效,消除校园文化活动中的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和偶然性,便于形成长期的文化积淀,成为团结和凝聚广大青年的重要阵地。

二、威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现状分析

1.我院的有益做法。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以主流价值观树立学生高远价值追求。面临校园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冲击,我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与信仰对话”、“三观三热爱”、“忠孝雅诚”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广大青年励志修身,成长成才。二是注重素质培养,以品牌文化活动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我院注重将文化活动和专业特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月、资助文化月、公寓文化节等文化科技活动打造成颇具影响力的校园活动品牌。三是重视能力培养,以社会实践活动促推学生成长成才。我院以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志愿者活动为实践平台,引导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个人成长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2.我院的突出问题。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校园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功能重视不足。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我院团委结合省市和学院党委的指示精神制定了校园文化活动方案。但各系部在落实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未将开展活动所需的工作理念、指导思想乃至学科优势、媒体支持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忽略了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涵养功能。二是对文化活动整体系统性培育不够。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单位设在院团委,从活动的规划、选拔、培育和实践等方面均由团委包办,校园文化活动过多地被视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要完成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则需要整合教育渠道,将其放置在整体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操作,将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校内资源有机整合,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立意的高度,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三是活动项目培育的质量不高。目前,我院对活动项目的培育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战略规划和精心培育,代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较少,品牌活动和精品活动缺乏。四是活动中产生资源浪费、疲于应付现象。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管理,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组织一项活动的现象,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会导致一段时间内活动过于密集,而各系部执行起来疲于应付,影响活动质量。

三、我院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路径

1.高度重视,全员参与,明晰校园文化活动定位。

校园文化活动的准确定位,是校园文化活动制定者结合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经过科学调研而形成清晰的校园文化目标性要求,进而构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活动定位需要学院各部门全员参与,加强优势项目挖掘,发挥地域、学科专业、传统积淀等比较优势,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更应紧扣职业素养教育这一目标,争取学院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经费支持、物质保障上提供有力支撑;争取专业教师的参与、配合与指导,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为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创造良好条件。

2.分层设计、分类指导,凸显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性。谈

到“珞珈文化”大家就会想到武汉大学,提及“未名湖畔宜聆教”大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说起“清华园”就会想到清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学校应在分层、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多元化与全方位建设相结合,探索符合我院校园文化特点和学生文化活动规律的文化活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行业“祖师”鲁班的历史渊源为依托,打造以求实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具有行业特色的“鲁班文化”。通过研究和挖掘鲁班传统文化,以建筑技能节、“鲁班传人”、“鲁班之星”等系列主题活动教育青年形成“不畏艰辛、刻苦学艺、勇于实践、敬业创新”的时代精神。学院在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上也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年龄、思想、心理、学习任务、认识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不仅根据校级、院级、年级、班级分出层次,还根据不同层次的组织团体整合学生活动,体现出各具特色的阶段性,最大程度地锻炼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能力,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覆盖、影响全体青年的作用。

3.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影响力。

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着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文化育人是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价值,学生在组织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因此,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层次就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突出特点,彰显特色,对优势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品牌建设和维护。山东建筑大学的黄河源协会成立于2005年。协会的志愿者们连续9年赴黄河源头,资助沿黄九省的贫困孩子1000多人,并建起全国第一所大学生希望小学———“长燕大学生希望小学”。他们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上万次,黄河源协会曾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社会责任博客等荣誉,协会发起人王聿珩被评为感动山东优秀人物、山东省道德模范、济南市杰出志愿者、全国大学生优秀人物等。近期,学校又在协会的基础上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励志公益社团,建立企业家、大学生、受助对象三位一体的公益平台,实现大学生助人自助。山东建筑大学的成功经验在于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类型,统筹学年学期不同的阶段特点及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实践活动项目。要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致力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态化和品牌化。好的项目坚持做、持续做,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特点,提炼特色,形成了长效机制,品牌自然就形成了。由此,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要求我们在整体规划、梳理整合、宣传推广上下功夫,使活动品牌在全院师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同建设和维护品牌的活动中。

4.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推进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运作。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在众多领域内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其实质就是有限资源约束下的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形式对项目的申报、审批、运作、检查和验收等程序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保证工作质量。较优秀的项目在认真审核后脱颖而出,项目执行者在明确的项目目标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资源,策划和组织出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活动办成精品;在充分尊重各基层团组织创造性的同时,也能较好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育人过程的实践者和实施者。

四、结语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 顶层设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反思

一、“顶层设计”理论的内涵

“顶层设计”最初为引进的工程学概念,英文为“Top-down”。 它被定义为从最高端向最低端、从一般到特殊展开系统推进的设计方法。“顶层设计”方法实质上是“将系统理念贯穿于该系统内的各子系统之中,每个子系统同样需要经过提炼的理念并向下一级系统延伸,直到阐明系统的基本要素为止。

目前学界针对“顶层设计”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建筑学、工程学的应用领域,以及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领域。其中,主要是在工程学应用领域内,在这里“顶层设计”就是一个总体规划的具体化。在工程学中如果光有规划,缺乏具体的实现手段,则有可能导致在总体规划之下又出现各自为政、分兵把口的局面,造成资源难以共享,信息难以互联互通的后果。因此传统的“顶层设计”理论着重解决的就是子系统如何有效统一在总规划中,其实质就是如何将系统理念贯穿于整个子系统中的理论。

二、顶层设计理论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顶层设计”是全新的现代科学设计方式,它适用于教育或学校的科学发展设计,同样也适用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划。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阐释顶层设计理论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运用,但在有意无意间,顶层设计理论却逐渐和高校发展规划等同起来。事实上,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明确的是高校的发展目标,规定了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强调宏观性、原则性和前瞻性;而高校的顶层设计,是从其功能和社会角色入手,强调组织的系统化、管理清晰化、措施的可操作性。就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发展规划可以是宏观的、抽象的,但其顶层设计必然是系统的、明晰的、可实施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顶层设计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与我们常说的发展规划是有联系有区别的。

三、“顶层设计”理论视角下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顶层设计理论的特征有三点:一是顶层决定性,即高端决定低端,顶层决定底层,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是顶层设计的灵魂;二是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理论是一个工程学概念,尤为强调系统的作用,它注重母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把系统化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三是过程的可操作性,顶层设计理论不完全是一个抽象概念,作为一个管理体系,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对每一个层级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对顶层目标的完成有清晰的界定,因此它必然要求系统的运转过程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过程可以控制、结果可以反馈。参考这些因素,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认识不统一,缺乏核心理念。

每所高校与思政相关的部门都有各式各样的表述繁杂的教育理念内容,有的相互重叠,有的互不相干,有的甚至相互矛盾,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却不得而知。这就给高校内部各机构教育理念的摩擦创造了条件。

(二)目标众多,终极目标不明晰。

学校思政教育各部门都有相应的目标,诸如德育目标、教学目标、后勤管理目标、特色教育目标等等。这些目标经常变换和更改,而学校思政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却很模糊。由此,基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往往只能清除最直接的二等、三等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却难以详述,给教育工作带来了难以言明的困惑。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缺乏系统整合。

学校内思政教育各部门或多或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无法形成合力;学校发展理念与实际运作游离,理念和目标成了一种虚假的摆设;思政教育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不匹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例如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管理,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有专门的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系统、有财务处学费管理系统、有教务处选课系统、医保系统、住宿管理系统、团组织团员管理系统、党员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分属不同学校机关管理,各系统相互独立甚至不兼容,人为割裂了本应统一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设计缺乏参与主体的广泛认同。

很多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理念、思路、计划和措施并不是在征得广大师生员工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由学校几个领导研究形成的。没有广大师生的知晓和认同,再好的发展理念和计划都难以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甚至会招致巨大阻力和抗拒。因此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参与需要纳入学校发展的系统设计。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诸多现实问题都需要倚重“顶层设计”才能予以解决的。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基于核心理念的系统目标的构建,因此就要求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组织系统和非组织系统的系统设计,并使其最终体现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管理的“顶层设计”中。

本文系苏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项目《顶层设计理论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秦明.学科生态承统棋型的建构和解读闭[J].西安电子料技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7.

[2]徐敦楷.顶层设计理念与高校的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3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要落实“育人为本、教学为重、科研为基、文化为魂”的新诉求,除了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外,自身也要有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在架构国际性人才培养框架方法论的支撑上,应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管理实践中吸取先进经验,要明确国际性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核心知识点、途径、方式等,上下互动,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国际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9-0020-05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不断加快,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提升其国际性,培养出一大批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主动适应一系列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具有国际交往、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不仅是国家重点大学和地方综合性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基点,也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落实教育发展纲要,凝练学科方向、整合资源、设计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当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依照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在规划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提出了国际化命题,但在国际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与培养方式上却没有自身的“顶层设计”。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缺乏全面系统的考虑。新建本科院校要落实“育人为本、教学为重、科研为基、文化为魂”新的诉求,除了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外,自身也要有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在架构国际性人才培养框架方法论的支撑上,应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管理经验中吸取先进经验,要明确国际性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核心知识点、途径、方式等,上下互动,有序有力,以有效提升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国际教育质量。

一、新建本科院校顶层设计的内涵解读

顶层设计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针对某一具体的设计对象,运用系统论的方式,从顶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是联系规划与实践之间的“蓝图”。具体来讲,就是用系统方法,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具体化、程式化,以全局视角,对各要素进行系统配置和组合,统筹考虑理想和现实的技术化统一,精确构建实施的路径和策略。近年来,为打开教育国际化的通路,西方发达国家围绕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就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顶层设计的互动,开展了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学、教育规划学、教育行政学等多学科研究。对国际性人才培养规划中的顶层设计,如何将宏观之于微观,从操作程序的系统性、可控性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内,顶层设计也已被广泛地运用到高校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和谐校园建设等不同的教育管理领域,其理论内涵的整体性战略、缜密的理性思维,强调执行、注重各环节之间的互动与衔接,为引领大学前进的愿景、打通人才培养瓶颈,形成国际性人才培养的完整思路指明了道路,凸显了创新性、应用性、实践性。可以说,在我国运用顶层设计理念推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目标,选择教育国际化战略、制定分阶段实施步骤,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自身功能、角色进行理性设计。并将国家层面的人才战略准确地传送到院校层面使其具体化,已经成为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国际性的焦点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院校,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为《教育规划纲要》)到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定位,用顶层设计的蕴意来解读。新建本科院校为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必须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来构造自身的顶层设计。因为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并未对每一级子系统详细阐释,每个子系统仍需要有自身的延伸与提炼。如果光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没有院校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发展,将会脱离社会需求,一味地为开放而开放、为引进而引进,没有将国际性人才的培养深入到院校教育体系中,仅把注意力放在对宏观层面顶层设计的理解上,缺乏对院校自身人才培养的理念定位和目标定位,是衍生不出院校国际性的核心理念来的,其国际性人才培养内涵的外化条件也是不现实和无法实现的。为什么要强调新建本科院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因为在知识社会的今天,人们生活的半径更大了,教育越来越具有世界普适性,今天一个学生的未来将会与全球联系在一起:教育的国际性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途径来讲,不仅需要从宏观顶层目标出发对人才培养的各要素进行系统梳理,而且要在微观层面围绕核心目标进行递归式设计,使院校人才培养的管理、教学和服务与宏观顶层目标对接起来,彰显出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国际性。

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需要新建本科院校从功利化管理向基于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管理转型,根据培养国际性人才和提升院校国际性之需,研究怎样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克服少数院校人才培养顶层定位不明,微观人才培养实作与宏观顶层目标游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与监控体系不完善所衍生出的诸多矛盾。实践表明,微观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系统布局和整体整合,不可避免地会同宏观顶层设计发生碰撞和冲突。如果不能将宏观之于微观明晰地规划出院校培养国际性人才的自身目标,虽然能把宏观顶层设计的目标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去。但这种微观层次上的落实将会虚化,要么并非一以贯之,中途夭折;要么只及一点,不及其余。顶层设计不容许理念与实践的游离,顶层设计十分强调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通过参照顶层设计的逻辑起点,不难看出,科学地构想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顶层设计思路,不仅是要让新建本科院校国际性的提升在宏观方面具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而且要让新建本科院校在国际性人才培养的微观操作方面,有能力与宏观设计整体有关联并做到一致。将国家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之于院校微观层面的顶层设计,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规划与发展之需,也是厘清人才培养实践中诸多错乱现象之需要。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4

国家投入160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每人每天3元钱营养补助,这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一旦落实起来,则凸显多重问题。

其一,因为中午学校有免费午餐,所以,有些家长就“省”了早餐,有“懂事”的孩子把学校发的煮鸡蛋拿回家给弟弟、妹妹吃。这种营养餐的“贫困”,恐怕需要更长期的顶层设计。

其二,有学校把每月450元的柴火费计算到学生的营养补贴中,明显地挤占了这3元钱。包括克扣、浪费和腐败等在内的管理漏洞,学生能否把国家补贴的3元钱真正吃到嘴里?这也需要一系列监督管理的顶层设计。

其三,就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以农村学校食堂的卫生条件,能否吃出健康,吃得安全,吃到营养?这更需要全社会范畴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就是系统论。3元营养餐这个子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社会母系统中的统筹。所谓统筹,就是通常所说的“保持一致”。不能实现有效控制的原因,是系统的信息不对称。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这新三论的关系即在于此。

中国式尴尬,眼下比比皆是。国家调控房价,同时加快保障房建设,对全行业健康发展进行顶层设计,需要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执行力。但是,问题则恰恰出在地方政府那里。一直以来,一些地方不断探政策的底线,做中央的文章,将松绑、解禁喊得震天响。这哪里是什么执行力的高低?其实就是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凡此种种“利益冲动”带来利益集团对改革顶层设计的僭越,成为中国深化改革的阻力位。

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摁手印签的那一纸包产到户协议,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底层冲动”,并与党关于改革开放总战略即顶层设计互为支持,互为影响,互为作用,成为中国崛起的共同动力。

底层冲动。13亿中国人希望改变命运,获得财富,活得更有尊严。这种来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即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实就是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最坚实基础。

顶层设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改革的成果分享于人民。接了人民的“地气”,党和政府的国家战略,才是科学、正确和能够实现的顶层设计。

中层过滤。它的要害是对党不忠和对人民不公。当广东佛山“大部制”改出十几个副局长折射出什么的质疑还没有落地,茂名市委原书记罗荫国系列腐败案涉303名干部的“窝案”又发。 如此“过滤”,将顶层设计也弄到无计可施。如是,关于机构改革、反腐败和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改革的天花板。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区域发展;顶层设计;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2.0[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体育担负着传统的强国和健身两大使命。2008年奥运会以后,政府和公众对体育的聚焦点逐渐发生变化,体育在更多地区开始与文化、旅游等领域结合,发挥其在一个地区中增强区域发展实力、增加区域幸福感的作用。体育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中,并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件。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体育也只有融入区域发展才能更有作为,因此,体育嵌入区域发展的路径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对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路径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并阅读国内学者关于体育与区域发展、体育产业、体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专著3本,论文、报告等30余篇。

2.2.2逻辑归纳法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结合体育与区域发展的内在机理,归纳出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路径选择。

3结果与讨论分析

3.1顶层设计的含义

本文在体育和区域发展关系上使用了“嵌入”这一词汇,主要为了更形象地与顶层设计的工程学本意呼应对接。顶层设计最近几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后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在工程学中,顶层设计强调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1-2]

笔者认为,应用于政府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一词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强调政策的前瞻性。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很多政策的制定是后滞修补式的,顶层设计就是要最大限度避免这种事后修补,或者说把事后修补变为提前预防;二是强调政策的系统性。用更宏观、更系统的视野,做好社会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实现真正的和谐可持续。从上述两层意义讲,顶层设计应该是一个宏观系统。目前很多地方将顶层设计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时髦词汇,制定了很多部门发展的微观的“顶层设计”,笔者认为,这样的顶层设计多是地方与部门发展规划的翻版,缺少实际的指导意义。真正的部门顶层设计应该是嵌入式的,将部门的发展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整个顶层设计中的一个组件。体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突破部门设计的瓶颈,嵌入区域发展的大局才能有所作为。

3.2体育在新形势下的功能拓展

体育工作主要由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个部分组成。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体育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更加积极、全面的影响,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体现体育工作的社会价值。

3.2.1体育的社会价值:从社会群体利益向人文本体价值

我国体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后到80年代末期,体育主要是以为丢掉“东亚病夫”帽子,重返奥运赛场,改善国家地位形象为目的,这时期的体育主要强调社会群体利益;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这一时期重点强调体育在增强国民体质方面的意义和作用;第三个阶段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体育的目标以来,体育开始与旅游、休闲、文化、城建有机结合,公众开始更理性、更充满人文关怀地看待竞技运动,体育也不再纯粹以强健体魄为目的,而走向一条更注重用体育元素构建城市“诗意栖居”环境、用体育愉悦身心,寻求“心灵栖息”为目的的多元化发展道路。[3]

恩格斯将人的需求分为“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当前体育社会价值的延展与重构也正遵循了人的需求发展规律,最本我的生存开始淡化,享受和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3.2.2体育的经济作用:从计划体育到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在计划经济时代,体育场馆、体育器材包括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是计划的产物,体育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自我发展,可以称为计划经济下的计划体育。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体育产业化的步伐逐渐加快,成为适应低碳经济和环境科学发展要求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在晋江、深圳等地,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聚集区蓬勃发展,并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和辐射理论,从沿海向内地逐渐渗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和内生动力。[4]

通过上述两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体育已不再仅是体育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体育已经像人体的血管一样,渗透到社会肌体的各个部分,形成一种规模巨大、构成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因此,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也非单靠体育职能部门能够完成,而是要嵌入到区域发展的整体设计中,谋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协调发展,实现体育发展与区域整体发展的良性互动。

3.3区域体育发展规划现状

除国务院对体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外,目前在区域范围内,体育发展的各类规划基本还是由区域内省、市体育局制定。以中原经济区为例,中原经济区上升至国家战略后,河南省体育局制定的《河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是中原经济区内目前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最系统的规划。体育部门的规划存在与其他职能部门缺少沟通的问题,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公用设施等方面缺少有效衔接。

另外,目前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多由政府、发改委等部门牵头完成,体育部门参与较少,造成在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关于体育的内容分量较弱且缺少系统性。以《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为例,也仅在第四部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支撑”的“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中,提到承接文体用品产业转移;在“文化支撑体系建设”中,提到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在现代服务业等很多体育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体育依旧游离在区域发展的边缘。

3.4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路径

嵌入的本意是紧紧埋入或者镶入,嵌入式在生物科学和电子科学领域经常出现,用来描述一种组件或子系统与整体或者全系统的关系,这和顶层设计的工程学本意相互呼应。如何使体育有效嵌入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之中,其方法和路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笔者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谈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3.4.1体育本身的发展与壮大是前提

体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和经济、科技、教育等其他行业相比,体育的位置还相对边缘,影响力也不够深远。因此,要将体育提升到关系区域发展的层面,体育本身的发展与壮大无疑是前提和基础。

(1)形成竞技体育的亮点,发挥竞技体育巨大的影响力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高水平的体育文化,不仅是运动员技艺和才华的展示,担负着为国家、地区增光添彩的使命,同时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力。高水平的竞技冠军常常作为形象大使,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世界冠军对一个区域的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项目选择也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发展和壮大竞技体育无疑是增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显示度的有效载体。

(2)形成全民建身的氛围,培养群众体育的广阔市场

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原经济区涉及人口约1.7亿,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有着悠久的体育运动历史和深厚的体育传统文化积淀。中原经济区体育人口众多,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当代体育运动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科学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和自愿参加人数日益增多,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更理性,更相信科学手段的指导和监测,因此,群众体育不但直接关系一个地区民众的身体素质和社会氛围,更对扩大区域内需、拉动区域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

(3)推动体育产业的聚集,发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中原经济区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体育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由于关联度大、辐射力强、附加值高,具有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软实力、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等功能,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原经济区抓住承接沿海地区体育制造业转移的契机,形成体育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不仅将带动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用品制造和流通、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体育传媒等领域的快速增长,同时对旅游、商业、会展、建筑、通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游戏动漫、网络等产业具有显著拉动和辐射作用。[5]

(4)形成积极健康的地域文化,将体育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

现代生活方式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本质特征的总和,包括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日常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物质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体育运动作为城市文化氛围和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正成为吸引人才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向城市聚集的重要诱因和媒介。

中原经济区内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不仅拥有“天下之中”等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少林太极文化的发源地。少林的禅与武,太极的柔与刚,根植中原文化的基土,也深入中原人民的血脉,不仅形成了中原城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时刻影响中原人的处事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原经济区内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抓住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将体育与文化、体育与城市、体育与休闲紧密结合,将体育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发展。[6]

3.4.2加大体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横向联系

在管理学中,有效的管理形式大多是矩阵结构,除了纵向的层级结构外,横向的部门联系系统在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构扁平化成为一种管理的新趋势。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在省市之间、省市内部各部门之间联动机制建立上必将有新方法和新手段。体育部门应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加强区域内体育与其他部门的横向联系,将体育发展规划与其他部门充分对接,在场馆用地预留、基础设施跟进、体育公共服务提供、新农村建设、新型城市化等诸多问题上,与土地、城建、农业等部门提前沟通,提前谋划,避免体育变成体育职能部门的体育。[7-8]

3.4.3加强体育信息化与资源共享支撑体系建设

“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体育事业全面进步的新挑战。如何扩大社会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是体育职能部门实现角色转变和职能重塑的重大问题,体育信息化与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无疑是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

体育信息化和资源共享工作相对建设滞后。中原经济区应借国家政策支持之势,搭建起中原经济区体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将目前分散在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各个行业间的场馆设施、仪器设备、文献数据、人力人才、赛事活动等体育资源进行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资源共聚,通过软件管理和组织管理系统,将这些资源组合抽取,形成不同的服务系统,对包括资源持有者在内的社会公众提供针对,以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用和政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关于体育资源和服务的需求。[9]

4结语

区域顶层设计代表了一个区域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区域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策略,这无疑会影响到包括体育在内的社会的方方面面。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顶层设计,也只有在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下,体育自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进入新时期,体育自身出现了许多问题,体育体制还未彻底理顺,体育运行机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越权越位的现象使职业体育饱受诟病;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尚未构建,公共服务提供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体育产业还是重点开花,并未开枝散叶。

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推动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区分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按两类体育的不同性质来规范政府组织,重建社会组织,扩大市场组织,要做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重构,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壮大体育产业。上述这些问题的深入解决和实现,仅仅依靠体育部门的自身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在整个社会改革和区域发展的大背景和大布局下,顺应区域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顺势而动,顺时而为,统筹协调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化体育改革,推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这也正是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敬琏.顶层设计如何破局[J].商界评论,2013.

[2]梁晓龙.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鲍明晓.体坛热点解读[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谭建湘,等.“十二五”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11,18(04):1-6.

[5]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杜思民.中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J].中州学刊,2012,03:3-5.

[7]冯云廷.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6,03:61-66.

[8]王永生.从经济学的观点论述体育资源共享的利益平衡问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1:75-76.

[9]刘德文.公共体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背景[J].河南社会科学,2012,07.

[10]王一木.中国文化顶层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2,02:186-191.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6

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在即的今天,“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这一概念,表达出我们对推进全面改革的一种新认识。但从实际情况看,人们对“顶层设计”的理解并不一致,甚至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澄清这些误识,无论对准确把握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还是对拿捏改革尺度,都非常重要。

在我看来,“改革的顶层设计”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也不是一个什么都可以随便往里装的筐,而是针对现阶段改革状况提出的战略思考,至少在四个方面应有明确的界定。

顶层设计不是事无巨细的执行方案

在科技领域,一谈到“设计”,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为完成某件事情提供具体的图样、实施方案,总之和落实有关,因而越具体、详尽越好。但是,体制改革意义上的设计却不是这样。尤其顶层设计,更不能如此。顶层设计的确切含义,应当是明确改革方向,划定改革边界,为来自第一线的改革探索留出空间,降低改革的风险。

这首先是因为,我国地域广阔,发展程度不一,各地条件千差万别,即使是常规性工作,尚且不能完全按一个模式进行,更何况改革,尤其是整体性改革。指望制定一个在所有时期、所有情况下对全国所有地方都适用的详细规划,然后大家不折不扣地来执行就行,显然是天真可笑的。其次是因为,全面的、整体性的改革涉及各种最复杂的关系和矛盾,会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不可能设想,我们对所有这些关系、矛盾、因素及其变化都了如指掌,提出一一对应的解决方案。我们曾经假设,因为掌握着科学理论,我们能够通过制定和实施包揽一切的规划,实现生产和需求的完全平衡,并因此而选择了计划经济。在这方面,历史已经给了我们足够深刻的教训。

特别需要指出,如果普通人这样理解顶层设计,可能仅仅是个认识问题;但是,一旦掌握着权力的部门和决策者也如此理解,那就可怕了。按照这样的思路推进顶层设计,最可能的结果是:公权力本来是改革的对象,现在却成了改革的主体,于是,改革变成了权力对社会的包揽和管制,变成了掌权者自娱自乐的游戏。

强调改革有发生这种异变的可能,绝非危言耸听。在实践中,我们已经在一些部门的所谓“改革创新”中看到了这种变形。从这个角度讲,一些学者对“顶层设计”的前景怀有忧虑,甚至进而对这个提法持保留态度,也可以理解。这样的“顶层设计”,本质上反映的是计划经济式的思维。

必须摒弃把顶层设计等同于权力集中的误识,防止把顶层设计看作新一轮权力上收的起点。改革应是上下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中央为改革提供明确的理念、思路、原则和框架;另一方面,地方和基层在给定的条件范围内放开手脚,进行探索。这恰恰是邓小平一直坚持的思路。邓小平强调,党的好政策不是靠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广大党组织、党员和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党把这些好的经验加以概括、总结,才形成了党的正确决策。这一思路,今天我们仍然应当坚持。

所以,在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的同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警惕和防止计划经济思维的复活。

顶层设计不只是中央的事情

对顶层设计认识的另一个误区是,一听到“顶层”这个词,一些人就以为是指最高层,好像顶层设计只是中央的事情。这是不对的。顶层设计是系统论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把要做的事情看作一项系统工程,着眼于把事物的整体性和可操作性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筹思考和规划。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作为一个概念是相对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因此,一方面,一个系统由许多个要素共同组成;另一方面,每个要素本身又是更小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只是在母系统中作为子系统存在罢了。

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把顶层设计视为整体设计、系统设计。每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都可以有自己的顶层设计,都要对顶层设计负起责任。把全党全国作为一个系统,党中央便是顶层设计的责任人;把省、市、县分别看作系统,各省、市、县也应有自己的顶层设计。至于基层,更是一个越来越有必要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治理统筹起来进行考虑的系统。

因此,应该把顶层设计作为下一步地方和基层推进改革的一项基本要求。近年来,由于不断深化的改革的推动,在不少地方和基层的改革尝试中都可以看出,顶层设计的理念在不断强化,顶层设计的原则得到运用。但是,也必须承认,全面而言,改革的状况不容乐观。除了相当一些地方缺乏改革动力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创新停留在就事论事上,停留在一次次“雨过地皮湿”的活动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治标不治本,充其量只能收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效果,甚至往往连这样的效果都没有。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顶层设计理念的普及。

片面地把“顶层”理解为高层,在实践中还往往导致这样一种情况:一些部门出于自己的考虑,加强垂直管理,对地方和基层提出各种要求,作出各种限制,客观结果是拿走了本属于地方和基层的权力,却把更多的责任留给下面,使得地方和基层在本地域范围内的统筹和协调无从谈起,严重挫伤地方和基层推进整体改革尝试的积极性。因此,规范部门的权力,是改革顶层设计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7

【关键词】顶层设计;构建;教学效益;作用

武警院校顶层设计作为院校工作的“纲领”,对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指导意义。本文就院校顶层设计的构建与提升教学效益的作用作一粗浅探讨。

一、顶层设计的内涵

“顶层设计”(TOP-DOWN)是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它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设计对象,运用系统论的方式,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不仅需要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设计对象的结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而且十分强调从理想到现实的技术化、精确化建构,是目标意图向工作任务实现的“途径构想”。“顶层设计”理念在西方提出之后,其运用范围很快超出了工程设计领域,逐渐向信息科学、社会学等领域推广,近几年来,开始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并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武警院校教育系统对“院校顶层设计”的概念进行准确定义,也未就“院校顶层设计”的内容研究较少,尚无确切规定。笔者认为“武警院校顶层设计”可以简略地理解为武警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主要包括院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发展规划等内容,关系到“建设什么样的院校”和“如何建设这样的院校”的问题。顶层设计与教学效益具有连带的因果效应,其科学性、合理性程度决定着教学效益最大化能否实现。

二、现行武警院校顶层设计问题对教学效益的影响

武警院校教育尚处在建设发展的起始期,对办学治校规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多数院校顶层设计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受连带关系网影响,教学效益也不同程度地被削减。

(一)“套搬式”顶层设计因推进困难影响了整体教学效益。院校顶层设计强调的是目标与结果的统一,只有采取递进式的设计才能保证合理性与操作性。现阶段武警院校仍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人才缺、效益低等诸多弊端,武警总部基于“维持院校均衡发展”思考,站在职能部门的层面对武警院校顶层设计作出了指导性的定位。但实践中却有相当数量的院校,因对职能部门的意图出现领会偏差,构建院校顶层设计时,“照葫芦画瓢”,套用、搬抄武警总部的指导性要求,没有通过分解武警总部的总体目标形成自身办学定位和可操作的实践活动,使顶层目标成为“有顶层无设计”的空洞口号,从而影响了整体教学效益。

(二)“跟风式”顶层设计因资源浪费导致教学效益缺乏保障。受军队院校改革调整影响,前阶段武警院校考虑最多的是生存发展问题,各院校为了争得主动权,在院校定位上呈现出显著的“跟风式”发展特点,在规模上,通过加大投入,扩地建楼;在目标上,不断翻陈出新,盲目攀比,于是“规模办学”、“争创一流”等脱离实际的想法相继被纳入院校建设规划中,这也造成了武警院校之间的目标趋同,造成教育资源浪费,追求教学效益的过程得不到有力保障。

(三)“书面式”顶层设计因缺乏末端落实降低了教学效益。“战略与执行的统一”是院校顶层设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当院校的顶层目标确立之后,还应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每一步骤、环节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并通过加强过程管控确保目标实现。武警院校在处理顶层设计制定与落实的关系问题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重研究制定,轻贯彻落实”的倾向,在谋划起草院校顶层设计时,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反复修订,而一旦成文出台之后,就进箱入柜“封存”起来,没有真正形成全院教职员工的价值共识和打牢自觉实践的思想基础,因而降低了教学效益。

三、如何构建武警院校顶层设计并作用于教学效益提升

武警院校顶层设计构建,应着重考虑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以及控制功能,确保其具备引领方向的作用,并通过顶层设计执行过程作用于教学效益提升。

(一)找准办学定位,以系统配套的规划促进教学效益形成。院校定位准确与否,决定着一所院校发展的命运,准确的定位可以促进院校可持续发展。武警院校顶层设计在确立办学定位时,应积极克服“依赖、等靠”心理,纠正“上仿下效”的做法,在遵循武警总部指导性意见和院校建设基本规律的同时,依据部队建设形势任务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借鉴和继承国内外军事院校先进的办学经验,结合本校的历史传承、教学任务和具体环境,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审视自身特点,找准院校办学定位,实现准确定位向教学效益提升的逐步转化。

(二)突出办学特色,以重点领域的发展寻求教学效益最大化。办学特色是一所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鲜明个性。武警院校在数量相对较多,经费保障“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唯一的选择是扬长避短,积极发现、挖掘和培植自身优势,形成特色。为此,在构建院校顶层设计时,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实情,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少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做到既不盲目跟风,贪大求全,好高骛远,也要科学预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达到人、财、物的最佳凝合,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优先保障、服务特色学科,力求实现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的最大比。

(三)增强控制功能,以末端工作的落实带动教学效益提升。顶层设计目标的实现取决于高效的控制执行,没有准确到位的执行,再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也是“海市蜃楼”。因此,院校顶层设计确立之后,要进行广泛论证和不断完善,使之成为院校上千的价值共识,并通过修订学院章程、制定发展规划等方式,将目标相对固定下来,避免院校发展走“弯路”,造成资源浪费;院校内部的各部门、各科室队要围绕核心目标,进行递归式的分系统顶层设计,使院校上下的发展目标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的体系,让每个层面、每个过程都有章可循;顶层设计的执行强调科学统筹,注重细节,精细管理,可采用目标管理方式,把目标考核同发展规划的年度评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周而复始的考核评价,巩固顶层设计的执行机制,抓好末端工作落实,带动教学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双战.在武警院校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N ].2009.

[2]李延保.中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报告[R].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董泽芳.高等教育的生命线[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8

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工程学上的一个用语,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

套用到其他领域,简单说,顶层设计就是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高度。所以说,出版领域也同样适用顶层设计,甚至说,出版社的未来的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出版社的性质所决定。出版社是企业,是文化企业,企业的属性决定了出版社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按照企业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方式来进行。

高建华在《赢在顶层设计》一书中说道:未来10年,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市场环境由大众化消费向小众化市场转变,这种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悄然改变,决定了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然而,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企业发展方向不明、经营战略缺失,导致转型升级陷入“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的困境。这不禁让人想起前些年出版社转企改制过程中流行的一句话:“不转制是等死,转制是找死”。但我们发现,很多早转制的出版企业,及时调整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很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像湖南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就是因为他们早早完成了顶层设计,及时制定了企业的经营战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而更多被动转企的出版社,换汤不换药,企业单位仍然实行事业管理,死气沉沉,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

所以说,出版社未来发展的方向、经营战略,必须按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这就要做好顶层设计,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用前瞻性的预判,进行系统、全方位的规划。

比如,自然科学一直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重点业务板块。“就科学出版板块而言,我们与很多兄弟出版社相比,不敢说处于领先地位,只能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副总编辑刘佩英表示,做好项目顶层设计、注重产品线的延伸是该社科学类图书的两大特色。

提到海天出版社,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花季・雨季》,以《花季・雨季》为龙头的青春读物被公认为我国出版业及图书市场的著名品牌,其优秀的校园文学读物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对这一品牌的不断延展和深度开发,已经成为海天出版社品牌开发战略的主干。

由谁设计?如何设计?

“顶层设计”由谁来设计,如何设计,以及设计的内容是什么,也决定着其成败。某种程度上,由谁来设计改革决定着改革对谁有利。现在,由谁来专司改革的设计,是否有改革的意愿和推动能力,这些都是未知数。

少数人做主,还是全体员工决定?

顶层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自上而下的决策,那决策者就是高层,也就是少数人。但顶层设计的基础是已有的不断的基层探索,所以,设计者其实也就是所有的员工。尤其是在人们的权益意识有了极大提高时,改革不再是把自己的前程交由别人去代表或主宰。既然“我”是社会的一分子,改革涉及“我”的利益,那“我”就有权利发声,改革就需要征询“我”的意见。这可能会增加改革的协调难度,但未必不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因为这样的改革,一旦达成共识,推行起来就非常顺利,所以从长远来看,它的交易成本未必比由少数人来决定改革而引致后续无穷无尽的麻烦要多。

但事实上,改革往往不能是单一的由谁做主,少数人不行,全体人员也不可能,而应该是双方合力的结果。

全体员工决定的并不一定就是绝对正确的,有可能是折中再折中,最后等于实际上没有改变。一般的看法是全体员工的普遍同意就可以了,我们很多决定也是在投票结果上进行的,似乎这就代表了公平代表了民心,但往往普遍同意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普遍同意包括客观的同意和违心的同意,有出于自身的客观的决定,也有照顾面子的同意,更有附和领导的同意,所以,普遍同意不能作为绝对的标准。洛克说:历史表明,人们的普遍同意拥戴过最不虔诚的行径,因此不能作为理性和自然之法令的来源。同样,并不是说大多数人同意就一定是正确的,只能是在尊重大多数人意见的前提下的领导者的决策。

少数人做主不是少数人拍脑袋决定,而是要建立在基层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决策。但是,当碰到阻力时,少数人(其实就是领导层)的决断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如果没有了领导层的决断,往往会使顶层设计最终无法实现。

所以,顶层设计由谁来设计,并不是绝对的,必须是建立在基层的经验和高层的决策基础之上的,是双方合力的成果。

设计的主要内容

买社科类图书,我们首选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或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买计算机类图书,我们选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买考研图书,我们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什么?品牌!这些领域,就是这些出版社的品牌优势所在。

开卷公司对长期保持市场优势以及市场份额上升较快的出版社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坚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注重骨干产品的培育,而这些骨干产品之间往往存在某些类似的属性或继起关系。比如,文学图书零售市场,人民文学出版社坚守中外名家名作、名家新作的思路,长江文艺出版社主打青春文学作品;少儿图书零售市场,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历经10年打造的“冒险小虎队”系列,支撑了该社近一半的少儿文学图书码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则通过对“童话大王”主题的持续开发,实现了童书市场的快速攀升……这些都来源于出版社对品牌持之以恒的建设,来源于出版社对自身产品的定位,而这些,就是顶层设计所要设计的主要内容――产品线以及由此形成的品牌。

然而,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尽管大多数出版社在战略层面明确了专业化的出版方向,但是其某一专业门类中的产品分布大都十分零散且缺乏联系,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更无法推动出版社的规模性增长。更甚者,换一个领导上来,就会根据该领导的喜好上马一个或一些新的产品,无形中打乱了原来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品线。这一现象在众多的出版社中或多或少存在着。

基于此,我们提出,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说,大到出版社未来发展规划,小到具体项目的落实实施,但最根本的是产品线的问题,就是重点业务板块,或者说优势板块的构建问题。由此形成该出版社的品牌。

产品线建设是出版社品牌建设的核心、关键,正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所言:图书产品线的建设工程是加快集团发展的基础工程、骨干工程,是集团战略布局、主业发展、结构调整与出版单位业务规划、品牌建设的重要抓手。

近年,不少出版集团都将图书产品线建设放在战略的高度上,将其作为扩大主业规模、提高竞争实力、整合优势资源的途径。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成立之初,就确立设定基础教育等6条产品线,并围绕产品线逐步调整出版社的结构和产品结构。北京出版集团在2005年对其产品结构进行分析时,确定了10大板块、30多条产品线,2006年又调整为6大板块、19条产品线……

如何设计?

大多数人认为,图书产品线设计的目的是将零散的各图书门类的优势资源加以整合,形成更为强劲的生产力。一个出版社的不同部门,一个集团的各个专业社,如何分工、整合,必须从出版社和出版集团的战略高度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统一调配。但目前,绝大多数的集团资源统一调配的工作目标远未实现,集团的各种优质资源,尤其是优质的图书出版资源(包括品牌资源、作者资源、渠道资源、管理资源等),仍然分散在不同出版单位之内,各单位之间的边界依旧坚硬而清晰,集团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仍然较低。而出版社的各个部门间虽然有比较专业的分工,但也存在很多重叠现象,而且产品很杂,几乎什么选题都做,没有形成出版社相对集中的板块优势。

图书产品线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因此,出版集团、出版社如何在“大集体观”的支配下做各项工作,对分散在各个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优质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打破边界限制、实现全面合作,形成合力,就是完成顶层设计的重要步骤。顶层设计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出版社的传统优势在哪里,弱项有哪些?作者资源、读者资源、渠道资源、管理资源等,都是必须综合考虑的因素。

此外,产品线的合理规划、分层开发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出版社梳理出具有优势的几大产品线后,为避免产品结构单一,有效规避市场风险,适当延伸的产品线建设策略是最直接的选择。

开卷公司杨伟表示,出版机构构建产品线有三种方式:“线规划”“点规划”“移植性规划”。可以从一开始对一个类型的选题进行分阶段、多单册的设计规划;也可以从一个市场表现突出的畅销作品出发,一次作为骨干产品进行延伸开发;还可以借鉴市场上其他出版机构的优秀作品形成灵感,后期形成关联产品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时间为轴,由点成线,由线带面”,最终成就出版社的整体产品品牌。目前,很大一部分出版社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相同类型的选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事半功倍。

顶层设计离不开基层探索

顶层设计离不开基层探索,二者的关系类似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来源,又反作用于理论,对理论不断校正完善。同样,顶层设计也必须来源于基层探索,不能是凭空做出的决策,而基层探索则不断检验顶层设计的正确性,不断完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但其也是一种民主集中,是从若干的谋一时、谋一域中科学抽象出来的。“顶层设计”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在长期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形成相对集中的几个板块,完成自下而上的探索,这是基层探索对于顶层设计的基础作用。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确立了“打造成信息科技领域最权威、最专业的大学出版社”发展战略后,紧紧依靠学校的学科优势、师资(作者)优势、教学优势、成果优势,打造信息通信、信息科技专业品牌图书和精品教材。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鲜明的出版特色,信息通信等体现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特色的专著、教材、普及类图书占总出版量的70%以上,在信息与电子学科领域有着广泛影响。

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6年来始终立足于师大的学科优势,打造和做强下列产品线:巩固和完善基础教育教材,进一步发展幼教图书,重点发展高校教材、职业教育教材和教师教育教材;扩展助学读物的形态和内涵,打造新型教辅;以师大重点学科带动学术著作和大众读物出版;以AP中文项目带动对外汉语教材的开发和出版。目前,北师大出版社凭借其优势和清晰的产品线设计,在全国教育类图书出版上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北邮和北师大等出版社的成功,都源于他们能立足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和做强产品线。

出版社内部改革为何举步维艰

我们会发现,现实中很多出版社都力图革新,希冀能在众多出版社中脱颖而出,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顶层设计的缺失,而基层的改革动力和领导的决断能力也是缺一不可的,往往其中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将造成出版社内部改革的不了了之。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顶层设计缺失

经常是哪里出了问题,才想怎么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也即缺乏顶层设计。

既得利益者的改革动力缺失

对于一个相对困难的出版社,内部改革相对容易,因为所有员工都迫切希望能改善困难局面。但对于一个温饱已经解决,甚至开始步入小康的出版社,改革的动力就不再那么迫切,而且由于一些措施可能会损害部分员工的利益,致使他们改革的热情渐失,乃终至消失殆尽。不同意见者就成了阻碍出版社内部改革的顺利实施的关键。

领导的决断能力缺失

在不同意见面前,领导的决断作用就非常关键,但往往出版社内部,领导自身就缺乏强有力的决策能力,什么都无法舍弃,好像哪一板块都无法割舍,最后不了了之。我们讲小心设计,不是说缩手缩脚,优柔寡断,这样的结果就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所以,在出版社内部改革过程中,顶层设计、基层动力以及领导层的决断能力都是不能缺失的,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导致改革的不了了之。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9

1.基础课教学的问题

境外生基础学科主要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积分、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科目。2015届延期毕业境外生的数据分析显示,60%以上境外生由于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以及与之相关的学科未能及时通过而导致的延期毕业。在调研座谈中,境外生代表反馈最集中的是由于英语、数学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专业课程无法顺利通过。80%曾担任境外生教学的教师也提出,针对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存在部分境外生延期毕业的情况需引起各培养单位的重视。

2.教学实践环节的问题

教学实践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境外社会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也形成了境外生的“重实践”的学习习惯。90%以上的境外生反映,学校在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设置不足。部分任课教师也反馈,境外生理论考试成绩不理想,但在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环节的表现却比理论考试优异。也正说明境外生相对于境内生来说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而长期以来教学实践环节的不足,教学的评判标准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也导致部分境外生学习动力不足。

二、境外生教学改革顶层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顶层设计原是工程学领域的专业术语,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统筹全局,从最高层次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它被运用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顶层设计具有高端决定性、整体关联性、可操作性、长远性等特征。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学改革顶层设计是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面对新形势,境外生教学改革顶层设计对于华侨高等院校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促进境外生教学全方位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境外生教学改革不仅是学校教学部门的事务,需要全校统筹决策,各部门协调努力,深刻变革制约境外生教育培养质量提升的根本性体制,解决影响境外生教学质量提升的难点问题。1999年内地高校扩招后,各高校学生人数迅速上升,使原本在华侨大学中占较高比例的境外生逐渐变成少数群体,学校各部门对于境外生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使境外生在教学改革方面逐渐滞后于新形势的需要,尤其是境外社会的市场需求。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境外生教育培养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当前形势下的境外生教学改革便是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

三、关于境外生教学改革顶层设计的几点思考

1.原则:境外生教学改革顶层设计需兼顾“三化三性”

(1)既考虑顶层设计的国际化,又要考虑其校本性。华侨大学作为一所外向型的大学,国际化的办学特点在多年的办学探索中逐渐显现,但当前教学的国际化思路和特点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境外生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要向学习国际一流的经验和技术,体现学校国际化的办学特点。同时还要立足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所招收的境外生学习基础与境内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要实现国际化与校本性的有效结合。

(2)共识:境外生教学改革顶层设计需要达成“三个共识”境外生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任务艰巨,涉及部门众多,需要全校上下达成“三个共识”。

(3)校院各级领导形成共识。由于顶层设计的高端决定性、长远性的特征,境外生教学改革顶层设计首先需要学校领导层面达成共识,这一共识即是华侨大学因侨而立,为侨为兴,境外生的教育培养始终是学校的办学使命和办学特色,到什么时候都要坚持。而从顶层设计的整体关联性、可操作性特征出发,境外生教学改革顶层设计又需通过各培养单位具体落实。各部门、各学院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中也需围绕学校大局,坚持共识,形成合力。

2.全体教职员工形成共识

顶层设计的最终实施者主要是广大教职员工,因此全体任课教师要达成共识,在教学主阵地上始终坚持“境外生是学生的办学特色与办学使命”。尤其是对新引进教师培训时,须向新教师传递并强调这种的意识:即境外生是华侨大学的办学特色,不能因境外生学习基础较差而忽视境外生。同时,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职工,负责境外生工作的政工也需时刻谨记这种意识,把意识贯穿到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维度:境外生教学改革顶层设计要兼顾“几个维度”

1.制度维度: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创新体制机制

(1)?难?校整体出发,切实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探索境外生“分流教学”模式,针对境外生的实际特点实现分类别、分层次、分年级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探索编写适应境外生学习以及境外社会需求的专用教材;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有针对性地区分境内生与境外生;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针对境外生单独成班,构建适合境外生的课程结构。

(2)根据海外社会的需求,增设新专业,调整原有专业,切实增强专业设置的海外适应性;如社会工作专业、室内装潢设计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中医药专业、师范类教育专业等。探索在境外设立教学机构进行培养,与境外大学合作共同加强专业培养。

2.教师维度: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增强适应性教学

(1)建设外向型特点鲜明的教师发展中心,提升各类专业双语教学教师的比例,鼓励教师赴境外生学习深造,掌握适合境外生的教学方式方法;鼓励教师开展境外生教学改革研究,加大境外生教学研究的经费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境外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鼓励教师编制符合境外生学习的专业教材与基础课教材,形成系统化的自编教材。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10

关键词:疲劳方程路基顶面压应变结构组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对高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以路表面回弹弯沉值、沥青混凝土层的层底拉应力以及基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对重载交通路面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检验。在此前提下在设计时需要获得沥青混合料、基层半刚性材料的容许拉应力和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强度,路表回弹弯沉值则可通过现场测试获得。该设计方法是建立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的,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但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应用也发现了一些尚可改进的或更全面的指标。

公路路面的破坏是一种疲劳破坏,路表面的回弹弯沉值可以表征一定的疲劳破坏因素,但在半刚性基层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可以比较容易的获得好的路表面的回弹弯沉值,对半刚性基层以下的路基部分的变形缺少必要的控制指标。换言之,在薄弱的路基上只要基层厚度和模量足够总能获得所需要的路表面回弹弯沉值和较小的沥青层底拉应力、基层底面拉应力,相应的路表面回弹弯沉值则可能就变成了只是表征面层和基层的疲劳关系,对路基和土基的疲劳难以表征,同时设计规范又缺少其他指标对路基和土基进行表征,在工程实践中已经发生了很多因路基或土基疲劳破坏而导致的路面破坏。因此有必要引入一个能表征路基疲劳关系的指标来指导我们的设计。

一、疲劳方程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在现有设计规范控ε制指标的基础上引入路基顶面的压应变值、沥青层底拉应变,路基顶面压应变在国际上是一个常用的控制指标,它通过路基顶面的疲劳方程来控制路基顶面压应变。路基顶面疲劳方程根据不同的道路使用要求可分为高标准、中标准和低标准,疲劳方程如下 [1] :

沥青层底拉应变主要控制沥青层因拉应力导致的疲劳破坏,其疲劳方程根据不同的道路使用要求也可分为高标准、中标准和低标准,疲劳方程如下 [1] :

二、计算采用的结构及参数

本次计算路面结构参数采用目前各等级道路常用的路面结构组合,重点计算在标准荷载作用下路基顶面压应变,通过疲劳方程建立路基回弹模量和标准轴载次数之间的关系。

计算采用的路面结构组合情况列表如下:

三、计算荷载和层间接触条件

计算轴载:采用标准轴载单轴-双轮组100kN作为计算轴载,其计算参数按下表确定:

标准设计轴载计算参数

计算点位为双圆中心距中点,计算分析的响应量为路基顶面的竖向压应变、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底拉应变。

层间接触条件:沥青层之间的接触条件假定为连续,沥青层与基层之间也假定为连续,基层和土基之间的接触条件按滑动考虑。

四、计算结果

1、在标准轴载作用下利用软件BISAR3.0进行计算,路基顶面压应变计算结果如下:

根据路基顶面压应变疲劳方程,计算得到相应的交通适应情况:

2、在标准轴载作用下利用软件BISAR3.0进行计算,基层层底拉应力计算结果如下:

基层的层底拉应力3种结构的值在0.214~0.396 MPa之间,按目前常用的半刚性基层而言,基层材料的极限抗弯拉值一般可取其28天抗压强度的0.2,一般可取1.0~1.5MPa,显然在半刚性基层条件下,基层层底拉应力远小于其自身的抗弯拉强度。

3、在标准轴载作用下利用软件BISAR3.0进行计算,沥青层底拉应变计算结果如下:

根据疲劳方程,计算得到相应的交通适应情况: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分析得到,在半刚性基层条件下,结构2和结构3没有拉应变,只有压应变,只有结构1才有拉应变,而结构1拉应变所对应的疲劳寿命跟路基顶面压应变所对应的疲劳寿命提高了1~2个数量级,显然主要的控制指标应该是路基顶面压应变。

根据进一步的计算,当土基模量变小时,路基顶面压应变明显变大,具体见下表:

根据路基顶面压应变高标准疲劳方程,计算得到相应的交通适应情况:

从计算得到的数据看,路基顶面应变疲劳次数与土基模量关系密切,且呈现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考虑路基顶面应变疲劳次数为主要控制指标,因此在路面设计时需要特别重视土基模量的要求。

五、路面结构的组合设计建议

根据上述的计算和分析,在采用半刚性基层之后,基层的层底拉应力和沥青层底拉应变在路面结构的组合设计中往往不是控制性的指标,主要的控制指标是路基顶面的压应变,而路基顶面的压应变与土基模量密切相关,因此在路面结构的组合设计过程中,应该提高对土基模量的要求,在确定能采用的最高土基模量后再进行基层和面层的厚度和模量设计,在此基础上验算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变、基层层底拉应力和路基顶面压应变是否满足道路交通量的需要。

五、结论

采用路基顶面疲劳方程控制进行路面将结构组合设计时,要特别重视土基模量的选用,结合基层的厚度和模量进行结构的组合设计,使路基顶面压应变、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力和基层层底拉应力4个指标所控制的交通量能达到在同一个数量级上,实现结构组合的均衡,可以使设计更加精确,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11

关键词:纸框架模型;有限元;参数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国内许多高校为了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结构设计与实践能力,丰富校园科研与学术氛围,进行了各式各样结构的模型设计。本文以第四届辽宁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题目为背景,根据比赛要求,进行了模型的概念设计,初步确定了模型梁柱布置,并制作了模型进行了加载试验,通过多次加载试验,找出影响结构内力和位移的敏感因素,并进行了参数分析,得到合理的结构模型。

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参数分析时主要考察了竖向圆杆层数及直径变化(选择了竖向圆杆制作层数分别为2、3、4层,圆形杆件的直径选择了25mm、30mm、35mm)、斜向支撑层数及直径变化(选择了斜向支撑制作层数分别为2、3、4层,斜向支撑的直径选择了15mm、20mm、25mm、30mm四种类型)、中间层梁层数及截面尺寸变化(选择了中间层梁制作层数分别为2、3、4层,中间层梁的截面尺寸变化分别考虑了梁高和梁宽两个变量,其中梁高选择了10mm、15mm、20mm三种情况,梁宽选择了10mm、15mm、20mm三种情况)对结构位移及应力的影响,通过分析结果,得到了优化后的合理参赛模型。

整个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软件完成,白卡纸物理参数[1,2]如表1所示,计算模型中所有竖向圆杆、斜撑及二层框架梁均采用梁单元模拟,中间层楼面采用板单元模拟;计算时假定底端固结,整个模型承受的荷载包括中间层均布面荷载,顶层中心点处竖向集中荷载及顶层水平荷载。

表1 白卡纸物理参数值

2 分析结果

根据比赛要求,计算结果主要选取了顶面中心位移、顶面水平纵向位移及结构最大拉/压应力,图1-图4给出了竖向圆杆层数及直径变化时控制点的位移及结构最大应力结果;图5-图8斜向支撑层数及直径变化时的计算结果;图9-图[2012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211258022)]12中间层梁层数及截面尺寸变化时的计算结果。

图1竖向圆杆层数及直径变化时顶面中心竖向位移 图2竖向圆杆层数及直径变化时顶面水平纵向位移

图3竖向圆杆层数及直径变化时结构最大拉应力 图4竖向圆杆层数及直径变化时结构最大压应力

图5斜向支撑层数及直径变化时顶面中心竖向位移 图6斜向支撑层数及直径变化时顶面水平纵向位移

图7斜向支撑层数及直径变化时结构最大拉应力 图8斜向支撑层数及直径变化时结构最大压应力

图9中间层梁层数及截面尺寸变化时顶面中心竖向位移 图10中间层梁层数及截面尺寸变化时顶面水平纵向位移

图11中间层梁层数及截面尺寸变化时结构最大拉应力 图12中间层梁层数及截面尺寸变化时结构最大压应力

从图1-图12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竖向杆件的截面尺寸和斜向支撑杆件的截面尺寸对于结构控制点的位移及整个结构的最大拉/压应力影响最为敏感,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应细致,而中间层梁的截面尺寸对于控制点的位移及结构的最大拉/压应力影响次之。

3 结论

由分析结果发现影响结构内力及控制点位移的敏感性因素为竖向杆件和斜向支撑的尺寸,根据参数分析结果,优化模型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加载试验,加载结果均处于要求限值范围,实测数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同时结构也没有发生比赛要求中不允许出现的破坏模式,证明了优化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参数分析得到合理的结构形式与结构构件尺寸,为结构概念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12

论文关键词:数据采集仪,锚杆支护,顶板离层,监测

1.引言

顶板离层是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锚杆支护巷道来说,顶板离层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锚杆支护巷道进行离层监测,掌握顶板离层的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顶板失稳、避免突发性破坏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顶板离层监测数据采集仪就是用以测试锚杆长度范围及范围外的顶板离层状况的监测仪器,用于判别锚杆支护参数是否合理,巷道服务期间顶板是否稳定,并以此为依据来避免顶板事故发生。

2.数据采集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顶板离层监测数据采集仪主要用来采集编码器的脉冲信号表示出的顶板离层的相对位移,并保存在闪存中,可通过无线装置对该设备进行各种参数的设置及存储数据的读取。

2.1数据采集仪的组成

顶板离层监测数据采集仪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数显设备:该数显设备可实时监测显示顶板的离层量,当顶板离层量超过一定限度,仪器报警。该数显设备的处理器采用Microchip公司生产的MSP430F4793IP,其性能优越,功耗低,资源丰富,数据处理能力强。

(2)机械放大器:该放大器主要是对顶板的离层量进行放大,以便于采集存储。其外壳的材质选用ABS树脂,该树脂具有突出的耐冲击性、阻燃性和耐磨性等优点。

2.2数据采集仪的工作原理

矿用本安数据采集仪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桥式电路进行测量、采用机械式放大装置进行放大,对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信号处理,之后进行存储、显示。其测量原理是:

A、B两相脉冲分别通过MSP430F4793IP单片机的P1.2/P1.3中断采集,以A相为基准。当单片机中断侦测到A相脉冲触发中断,判断是上升沿中断还是下降沿中断,如果是上升沿触发中断,当侦测到B相脉冲高电平时,计数器计数值加1,否则减1;如果是下降沿触发中断,当侦测到B相脉冲高电平时,计数器计数值减1,否则加1;P1.2中断完成前,反转A相触发脉冲标志MSP430F4793IP。

3.数据采集仪电气研究

3.1主机芯片的选型

数据采集仪主机对PIE—1000-G05E光电轴角编码器的输出脉冲进行收集、运算、存储和检测,通过数据转移设备对设备进行设置和各种参数及存储数据的读取,同时还实现和上位机的通讯。主要使用的芯片和设备包括单片机(MSP430F4793IP)、串行闪存芯片(JS28F128)、实时时钟芯片(PCF8563)和总线控制芯片(EP1C3T100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