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题化教学论文

专题化教学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6:52

专题化教学论文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1

1.构建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中政治课的延伸,内容上是相互衔接的,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一些内容是重叠的,为此就应注意处理好与高中已学内容知识交叉部分的讲授,防止学生产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高中课程的重复,从而产生厌学心理。专题式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途径。专题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特点,以问题为导向、以关注社会问题为特点,同时要求教师要打破教材体系,从纵横两方面整合课程内容,这样才符合大学生思想具有社会性、认知具有能动性的特点。与此同时我们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也存在知识的重合,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有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也有相关的表述,专题式教学可以根据教材体系,挖掘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不同课程的重合内容设置不同的专题,既有效确立不同课程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又凸显不同课程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2.构建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具有高度压缩,表述抽象、理论性强和跨度较大等特点,尤其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如果仅仅按照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忽略教学时数、学生层次、院校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熟知教科书的逻辑体系,在此基础上打破章节的限制,对教材进行必要的“二度创作”,形成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主题突出而鲜明的若干教学专题。

3.构建专题式教学法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应注意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和个性特征的不同决定了每一个人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说话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也就形成不同的讲授风格。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专题,这样可以把每一位老师的特长和个性充分体现,课程具有了个性特征,才更容易打动学生。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说,应注重教师的优化配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对于原来分别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学为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无疑具有一定难度。专题式教学将教师从现有的教学任务繁重“、一人一讲到底”式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个人只需完成所负责的教学专题,这也就意味着一位老师一个学期只准备一个或两个专题,备课时间充足,甚至可以弥补教师本人在某一学科领域的不足。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把相关问题讲精,讲透彻。因此,专题式教学是解决教师知识结构与教材的理论结构矛盾的有效手段。

二、思政课中实施专题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研究教学大纲,归纳教学目标

专题化教学注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因此会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但是这个创作要有标准和依据,这个依据就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有其各自的教学目标,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又各有偏重,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专题化教学,所有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做到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共同归纳出若干个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应该是原有教学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2.针对教学专题,整合教学内容

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教学专题的主旨,更重要的是要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与疑点理出,然后重点讲授,理论本身要系统而彻底,也就是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据,观点正确而清晰,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说服力。但仅仅把课本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整合还远远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如果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与大学生现实思想状况大相径庭,达不到学生听课期望,即使是专题教学也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自己讲授专题收集资料,深入研究,备好课。在确定专题内容时,教师应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学历层次等具体因素,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对专题内容和方向做出调整。

3.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根据各专题内容的不同,选择与其相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专题教学法,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但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实施专题式教学过程中从大学生的主体条件、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等要素出发,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研究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师生双向交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师生关系,营造共同探讨问题的互动式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对这门课程学习有兴趣,学习的内容入脑、入心,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结合专题化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机制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校;外语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面体现。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再次,如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放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外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途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刘练)、《互联网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x睿萍等),这些文章虽然及时关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息化特征,并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但并未将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路径与时代背景直接联系起来,也没有做出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第四,如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的论述来研究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浅析外语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与对策》(四川外国语大学学者张庆虹)、《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研究》(闫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张家政)、《涉外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略》(笔者)、《浅析在外语专业学生中开展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田雨)、《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杜琳娜),这些文章大体分析了目前中国外语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宏观层面提出一些相应对策路径。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外语专业课的两种课程教学角度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外语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外语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改进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但这些文章大多没有对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的对策和路径不够全面具体,同时实际操作性不强。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以上相关研究成果还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外语专业背景下中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部分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在相关研究成果中还是缺乏权威性著作和系统性论述,经验问题研究多于学理性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理论研究多于中微观理论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大都是简单罗列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泛泛分析导致这些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从宏观层面给出相应对策和路径。因此,结合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对其内涵做出准确解读、对其理论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对其困境及其产生根源做出详尽论述、对其调适路径和对策方法进行合理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秀荣,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注释:

(1)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思维;计算机网络专业;语文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等专门人才和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最终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广泛就业的需要。这不仅是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国家进步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以专业为根,以就业为本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职教各界人士的共识。

面对专业与就业高于一切的职业教育,作为与专业课相对应的文化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就显得无比尴尬――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要想摆脱这一尴尬的境地,为专业课服务,无疑成为文化课最好的出路之一。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就是――文化课究竟该如何为专业服务呢?

通过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三年的语文教学,我以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学习是学好、学精专业课的关键,是将来走上就业岗位的关键,更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深造的关键。具备良好思维能力的职校生,才是社会和国家真正需要的劳动者。思维能力的训练恰恰是语文课的强项之一。

一、关于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认识过程,并且通过这种认识,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但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

二、思维与计算机网络

作为一名计算机网络的学生,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其次应该对网络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最后应该能够跟踪世界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

然而,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才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才是学生职业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假如缺少了思维能力的学习,无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如何扎实,对专业技能的操作如何娴熟,他也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却未必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劳动者。

思维能力的学习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短期的职业教育,还会影响到学生长期的终身教育,甚至与社会、国家对高素质一线工人的迫切需求密不可分。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网络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团队协作,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学习,绝对不容忽视。

三、思维与语文教学

新大纲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扎扎实实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是一堂课的精髓,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关系到教与学的成与败。作为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语文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而要开拓视野,勇于创新。因此,能力目标的地位在职业教育文化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思维能力就是语文与专业的桥梁。语文能力目标的确立必须与思维能力的训练紧密相连。语文教学能力目标的确立必须以计算机网络专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为依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理解、分析、协作、归纳、质疑、创新等能力的训练。

(二)教学过程的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讨论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通常,语文课堂的讨论可以分为六个步骤,分别训练了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具体如下:

1.分组――协作能力。课堂讨论的第一步,也是准备阶段的任务是将学生分成合理的小组。小组的分配可以由学生自行组合,也可以由教师进行分配,其出发点是在讨论过程中能够方便学生互相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训练学生的协作能力。

2.设疑――理解能力。讨论不能是盲目的,没有目的的,讨论问题的设置往往决定了讨论的成功与否。教师在设疑时,要给学生创设一些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和争论的空间。学生针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前,必然要清楚问题的指向。

3.讨论――分析能力。课堂讨论的主体,就是学生的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一方面表述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听取别人的看法。在交流中深化自己的认识,在沟通中强化自己的分析能力。与此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

4.代表――归纳能力。讨论的结果要由各个小组自行总结和归纳,并派出代表在课堂上以口头发言的形式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接受其他小组的评判。小组内部汇总各人观点的过程,就是总结、归纳能力的训练过程。而代表口头发言既是对发言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又是对听的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锻炼,可谓一举两得。

5.争论――质疑能力。小组代表的发言,并不意味着讨论的结束,而是将讨论由小组扩展到全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求异的氛围,让学生不盲从,勇于质疑。其他小组成员要仔细听取代表的发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而代表也要针对他人的质疑进行解释。这一步骤主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但实际上是对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

6.教师总结。一是总结所讨论的问题,让讨论有的放矢;二是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主动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效果的呈现

1.课后作业――开放式、合作式。思维能力的训练不能够只停留在课堂讨论阶段。课堂讨论虽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但课堂时间往往转瞬即逝,思维能力的训练也会一带而过。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具备持久性和实用性的。因此,课后作业成为强化思维训练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结合课堂上的讨论,给学生布置有多种可能的开放式作业,并且由学生仍旧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也在强化训练中逐渐习惯在生活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自觉运用各项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从而为自己服务。

2.评价标准――多样化、民主化。教师的评价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方向,学生会依据教师的评价去衡量自己学习的侧重点。要想真正贯彻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应该是从各个班不同的情况出发,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民主决定的标准,应该是兼顾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多样化标准。

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并非不重要,更不是多余的科目,关键在于找好、找准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让文化为专业服务,在专业中融入文化。思维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习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在语文学习中贯穿思维训练,通过思维训练,让语文为计算机网络专业更好地服务。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4

专题化教学(The thematic teaching)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独立的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专题,分别围绕这些专题确定教学方案,并以这些专题为依托,开设针对性强内容完整系统的系列专题,并引导学生围绕专题进行学习实践。这样,不但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概论”课程是高职二年级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信阳光心态。要适应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专题化教学模式在“概论”课程中的应用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并对在教学过程中凸显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

一 专题化教学模式在“概论”课程中的运用实践

(一)“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整体设计

一是以专题化的方式整合教材章节的内容,把教材按章节划分成不同的专题。我校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教材划分为十个专题。二是根据教师的不同专业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专题内容。这样可以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各显所能。三是对上“概论”课程的班级进行小组编号、固定座位。这样便于教师在“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四是“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的成绩考核。课程成绩=出勤(10%)+课堂表现(40%)+结业考试(50%)。(1)平时成绩50分(包括考勤+上课表现+作业+实践课成绩)。(2)期末考试50分(采用五大题型来考核学生学习知识的程度)。

(二)“概论”课程具体教学内容(见表1)

(三)“概论”实践教学安排及开展 实践教学活动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同时又是整个课程建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设计思路是:根据教学学时总量64课时(高职高专64课时),把总学时分为理论和实践学时,即课堂讲授54课时,实践学时为10课时。通过进行社会调研、主题参观考察、撰写小论文、看课程相关的录像等,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立场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其政治素养和培养其崇高理想。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分课堂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形势主要有课堂讨论、影视教育、辩论、案例教学、主题演讲、社会实践交流等。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有校园调查活动、专题报告会、竞赛活动、网上交流、公益活动、参与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参观社会调研等(见表2)。

表2"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

二专题化教学模式在“概论”课程中取得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题化教学,“概论”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给任课教师提供了充分的教学自主权。“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立足教材内容又不拘泥于教材,有效克服了教材的逻辑性不佳、内容相对滞后等先天不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等诸多教学手段,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理论动态以及实践新的教学理念,紧扣教学目标,进行灵活多样地安排教学内容。第二,“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广阔、多维的视野和大容量的信息,使学生从大量的信息、多方位的视角中,进行知识的综合分析。由于专题式教学有多层次、多角度、多因素、重点突出、详略有度的优点,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第三,“概论”专题式教学强调联系实际,强调实用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此时此地的联系实际。有些实际问题可有机地融入相应的专题中解决,有些较普遍和较突出的问题,还可单列专题讲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运用理论思维反思和解决现实问题。第四,专题式教学内容精炼,思维层次高,跳跃性强,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由于专题式教学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看似知识系统的整体性被支解,但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横向地归纳总结和纵向地推理探究,利于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教学的开展。

三专题化教学模式在“概论”课程中凸显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一)在教学管理方面

在实施专题化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始终贯穿于“概论”课程专题教学始末,体现该课程教学目标。教师不仅是讲授者,而且也是辅助管理者。首先,教师要保证每个专题内容的有序进行,包括制定符合“概论”专题内容的实践教学计划,编写实践教学大纲,明确每一次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地点及考核方式。其次,要确保实践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按照教学目标正确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上实践课实践老师必须严格要求实践纪律,使学生在实践课中有所收获。

(二)在师资力量方面

我校地处西部边疆,相对内地高职院校来说,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发展与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我们社科部概论教研室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1人,要承担全校所有专业的概论课程教学,师资明显严重不足。

(三)在实践条件方面 虽然“概论”课在教学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教学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教学内容中对新形势、新问题的讲授还不够及时和灵活,理论联系实际还不够到位。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不太充分,在教学方法上的生动性和灵活性还有些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由于是高职院校,“概论”课程极少的实践教学经费甚至不能及时到位,使得“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受到约束。“概论”课程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媒介数量有限,教学形式受到限制,影响教学的实效性。第四,各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明显增大,而专业课与实践结合得越来越密切,其实用性使得学生对专业课学习中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付出时间精力都远远超出“概论”课程。由此可见,各专业课的改革给“概论”课程带来极大的挑战。 总之,“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讲,它丰富和改变了以往学生逃课、缺勤以及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讲,它使师生的讲授和学习有“本”(即教材)可依,杜绝了在内容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讲,又有利于“概论”课程学习的纵深开展。同时也应看到,我们所试行的“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仅在试行之中,其科学性、实效性如何,尚待实践的验证,我们恳请各位同仁为我们提出宝贵而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使我校的“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屠春风,王占东,赵后起,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双语教学 光学 专题化团队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60-03

高校推行双语教学顺应了全球经济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教育部亦把开展双语教学的情况作为高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双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和专业教学问题,伴随而来的将会是深刻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层面的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意识。中国计量学院理学院物理系应用物理本科专业的光学双语教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我们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实施了专题化团队式教学方式,通过三年的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物理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有积极的作用。

一 光学双语教学的设置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自然科学学科比人文科学更容易实施双语教学,物理科学由于自身的特点、性质,不会将双语教学变成纯粹的语言教学。经过中学物理的学习,学生对光学这门学科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大学光学的内容多以高中光学为基础,借用数学工具,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而数学知识涉及的英语较少,学生只需花部分精力在相应的数学演算过程,相对其他基础学科,光学的学习难度并不高。因此,我们对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选择光学这门专业基础课采用双语授课的形式,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讲授。

现阶段,国内流行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分维持式、过渡式和沉浸式三种。维持式是指将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同时,整个阶段的课堂教学持续用母语来使学生增强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过渡式教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加大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将第二语言逐步引入教学全过程;沉浸式双语教学是指课堂授课采用全英文形式,师生使用第二语言进行全程的学科知识讲解和学习。针对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的状况,笔者建议开展双语教学以小班授课为佳,根据学情进行分班,采取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酌情考虑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如讲授知识难度小的章节,教师可以采取过渡式或沉浸式教学模式;而难度较大的内容,则可以采用维持式或过渡式教学模式。此外,目前在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资源较为匮乏

教学资源是指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可被利用的条件,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目前,市场上缺少优秀的双语教材,很多高等院校开设双语教学,为了让学生领略原汁原味的专业内容表达,采用英文的原版教材。外文原版教材的特点是教材偏厚,阅读量大,对于缺乏英语阅读习惯和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而言,不但达不到学习效果,反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与学的辅助资源匮乏,教师除了课本几乎很难获得其他教学辅助材料。另一方面,高校中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娴熟驾驭第二语言进行授课的教师资源非常匮乏,虽然许多高校加大了引进海外留学人员来校任教的力度,但是这些引进的教师往往在科研和其他教学方面承担了相当大的工作量,结果这些有能力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的积极性并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2.学生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

就笔者授课的大一学生英语情况来看,只有少数学生在第一学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部分学生停留在高中的英文读写能力,对这些学生而言,课堂互动中语言交流不积极主动,或不能驾驭语言表达其意,影响了学习效果。但当老师增加中文解释的比例时,一些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又觉得没有获得应有的英语能力锻炼,同样感到学习效果不佳。

3.双语教学缺乏教与学的氛围

从社会大环境看,中国是非双语国家,缺乏语言环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第二语言的机会很少。从学校学习氛围看,大部分高校在专业课上一般只开设了1~2门双语课程。大多数本科生对本专业英文文献、书刊的接触不多,对于英语科技资料阅读和语言运用的能力训练较少。从教师队伍上看,许多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缺乏接受系统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结果虽然教师个人在外语的听、说、读、写方面均有相当高的水平,甚至有或长或短的出国经历,但要想上好双语课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针对目前双语教学的困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了专题化团队式的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 专题化团队式教学的基本思想

专题化团队式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强、定位集中的教学体现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一般以针对某一特定教学内容进行授课,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掌握特定的知识技能或了解国内外相关技术的进展。专题化团队式教学思想源于团队合作理论,管理学者Tompkins认为:未来最成功的组织是团队组织;彼得圣吉也指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专题化团队式教学模式就是指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团队,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课程内容分解成多个专题,以专题取代章节,同时,学生组成团队式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和团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专题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与传统的依照教材章节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专题化团队式教学模式能有效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突出,教学信息量大。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光的本性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科,亦是近代物理学的生长点。通过专题化团队式教学方式在光学双语课程中的实践,发挥光学课程本身的逻辑性与系统性特点,使学生在学习光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初步训练,使学生既可以抓住教学重点,又可以由点到线甚至到面地使知识更系统化,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个专题引入相应的物理热点、难点和新兴应用技术(譬如偏振光的干涉、激光原理等),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团队形式进行专题讨论与实践研究,这样的方式能较好地解决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的问题,达到学生之间优势互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通过组建学生团队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 专题化团队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笔者采用专题化团队式教学对光学进行双语教学实践,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分述如下:

1.以专题的方式整合教学内容

双语教学与全中文授课存在较大差异,在专题化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光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我们可以把光学与电磁学中的波动理论部分内容进行整合,重复内容无需重复讲解,杜绝繁冗,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合和重构,把教学内容从章节结构转变为专题结构。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大量的实验现象作为理论的验证,因此可以把一个或一类实验作为专题进行讨论。

如在波动光学部分,以光束的相干叠加理论为线索,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本质是双光束相干叠加和多光束相干叠加。在介绍光的干涉中,可选择分波面干涉和分振幅干涉两类专题。在每个专题的讨论中,先对最具代表性的实验现象或理论结果进行阐述,然后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运用。如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进行演示教学后,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现象的解释,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对菲涅耳双面镜和劳埃德镜实验的理解。在波动光学部分,我们就形成了光束的发光机理、分波面干涉实验、分振幅干涉实验、等倾干涉、等厚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近场衍射、远场衍射、圆孔衍射、衍射光栅、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等专题构成的内容体系框架。教师还可以选择《光之舞》、《破解立体电影之谜》、《神奇的视觉特效》等记录影片作为辅助教学内容,这些中英文影片生动地介绍了光学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寓教于乐,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对光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光学课程教学团队和学生团队组建

成立光学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教师的特长、专业背景和研究领域的不同,分解各自的教学任务。团队教学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同老师在课程知识点的不同优势,应博采众长。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示范,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课后,教学团队可以针对学生学习能力、教学教材选择、教学器材或媒介的使用、课件制作等环节进行各种交流。讨论和交流的结果为调整教学大纲、教学难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做出有益的贡献。

学生团队的组建,以民主自愿的原则,在课程初期将学生分解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5~6名学生,并推选一名队长。根据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教学模块(波动光学、几何光学、量子光学等),每个模块设立5~10个专题。在专题化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每个专题涵盖的信息量都很丰富,但在理论教学中仍然要做到突出重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即对每个专题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要重点讲述,对重要的公式进行必要的推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精髓。对于专题扩展部分的知识,则要力求做到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对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并要求学生以团队讨论的形式深化理解,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合作研究的方式,给出总结报告或实例演示,从而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视野,激发学习热情。此外,英文的应用也应逐渐渗入和加强,但要注意比例的把握。

3.专题化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成绩考核

专题体系的框架和内容要点是由教师集体研究讨论确定的,特定专题及其具体内容则是由教师个人完成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专业特长和教学工作量的要求来选择专题,但要考虑内容的完整性,同一部分的内容一般由一个教师负责。在确定了个人负责教学的专题后,专题的具体内容、教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教学案例的选择、教案的撰写和课件制作等具体工作则由选择该专题的教师来完成。专题化教学的教学内容由多位教师共同完成,虽然每位教师的授课内容减少了,但提高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管理上,采取统一和专题负责制相结合,为适应专题化教学的需要,采取以专题划分教师职责,对教师备课、编写教案、填写教学日志等方面,特别在教学中对中英文比例的把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实行教学管理的专题负责制。

双语教学课考试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我们对课程考试形式也进行了调整,采用“平时成绩+专题实践+考试成绩”的综合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专题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注重对平时和专题实践成绩的考核,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每一个专题的讨论中,避免通过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弊端。同时,还要考查各专题的教学效果,通过评价把学生在团队讨论中所起的作用,也纳入到了平时成绩考核的范围。期末试卷采用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和计算多种题型,并要求用英文解答。在批改过程中,注意学生对物理图像的理解,而对英文基础较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英语语法和拼写的要求。

在专题化团队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团队教师之间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听评课、团队讨论等形式共同探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教学实施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利于团队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团队中每一个教师集中精力负责几个课程专题的教学,有利于教师对专题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也有利于教师对该专题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题教学内容,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有帮助;最后,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双向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教学相长。我们将继续完善专题化团队式教学策略,对学生形成多样化的考评体系,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科研依据。

参考文献

[1]麻彦龙、廖益.普通高校双语教学实践与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89~190

[2]James A. Tompkins. The genesis enterprise: creating peak to peak performance[M].McGraw-Hill Inc,1995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6

1文献专题选择

教学过程中经典理论教学与专题讨论课教学这两条主线需要相互配合,相得彰宜。因此,对于文献专题的选则应当把握三个原则:所选文献专题确系当今医学、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高于课本);专题与经典理论相联系(不脱离课本);专题内容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较浓、质疑较多而课本讲授深度有限的内容(符合学生兴趣)。在一门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根据以上三个原则,由教学组全体教师共同拟定4-5个文献专题,而后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如《自然》、《科学》及《细胞》上就每一个专题选择近年来发表的5篇文献,并指定各专题的辅导教师。文献内容以能够体现该专题重要科学概念、里程碑式科学发现及先进的研究技术方法为标准。文献选定后,由学生依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就某一专题形成兴趣小组。经过一段时期的分组学习及教师辅导,最终由每个小组推选两名报告人,在本专题内选定两篇精读文献,以科研论文讨论的形式进行学生课堂汇报。例如在《分子遗传学》的理论教学中,讲授了“表观遗传学”内容,但囿于课本内容的深度及课时数,仅介绍了其基本概念和发展简史。然而,学生在课后提问中表现出强烈兴趣,该专题也无疑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2学生课堂汇报

学生课堂汇报安排在复习指导课之前1-2周,让学生在结束文献精读训练后,转而全身心投入复习考试过程。汇报课由主讲教师主持,学生代表依次上台,以幻灯为辅助进行汇报陈述,教研室主任、教授及教学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并给予点评。以上述表观遗传学文章为例,学生代表先介绍了完成该研究工作的美国研究小组,而后介绍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研究背景:组蛋白(Histone,H)泛素化与组蛋白甲基化,与理论课上讲授的基本概念密切相关。作者在《分子遗传学》的DNA结构中讲过,一个核小体由两个H2A,两个H2B,两个H3,两个H4组成的八聚体和147个碱基(bp)缠绕在外面的DNA组成。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组成核小体的组蛋白游离在外的N-端可以受到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修饰,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而本篇文献则重点讨论H2B泛素化与H3甲基化之间的关系。在对研究结果的讲解中,学生用逐步深入的科学问题作为逻辑主线,体现出文章作者的科学研究思路。作者首先根据H2B泛素化影响H3甲基化这一保守的生物现象,提出了三种假说:①调节泛素化的Rad6复合物可影响调节甲基化的COMPASS复合物中Set1组分的活性;②Rad6复合物可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其它组分的活性;③Rad6复合物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各组分的组装、稳定性及活性。而后,作者采用酵母Rad6突变体与野生型相对照,利用色谱分析、蛋白双向电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等生物技术,对三种假说依次进行验证和排除,最终揭示Rad6复合物通过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Csp35这一关键组分与染色质的结合,实现H2B泛素化对H3甲基化的调控作用。通过文献精读,学生从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如组蛋白甲基化、泛素化)出发,进入到基本而又深刻的科学问题,了解到上述确切的科学研究结论,以及寻找科学结论所需的生物技术方法。这个学习过程,在引申了经典理论知识的同时,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前沿知识的方法,有效地培养了本科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

3文献讨论、点评

在文献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性与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上述表观遗传学文章为例,H2B泛素化对于H3甲基化的影响不仅存在于第4位赖氨酸上(H3K4),也存在于第79位赖氨酸上,而该文献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前者。有学生在完成文献精读后,就H2B泛素化对H3K79甲基化的影响机制提出了自己的假说。教师对于有独到见解,甚至能提出假说的学生给予高度赞扬,并鼓励其撰写科学假说论文,进一步锻炼自己的科研素质。在每一名学生的汇报及讨论结束后,教研室主任、教授给予点评,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问题通常表现在背景知识介绍不充分、逻辑主线不明晰、以及研究方法讲解不清等方面。

4结语

通过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献精读的方法及需注意的问题。在整个教学实践中,通过方法讲解———实践———总结的过程,最大程度地使学生在掌握经典理论的同时,学会通过阅读科研文献汲取学科前沿知识,筑牢科研基本功。这一教学模式,可帮助医科学生适应基础医学高速发展现状,是对研究型本科教学方法的有效探索。

作者:郑敏化 秦鸿雁 冯蕾 韩骅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 高校;文化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策略

近年国家提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战略》,给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目前咸阳师范学院尝试把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应用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领域,使该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式从高校传统教育向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合作培养方式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文化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优化则是实施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突破口。

201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联席会议上,主要以《文化经济学》课程改革为核心议题,面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各层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吸收建议,结合课程性质、目标、特点等,从教学优化内容入手,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核心课程与支撑课程的科学配置,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合理结合,师资力量与教学要求的优化匹配,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的恰当融合,提升《文化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转型。

一、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

《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应积极和社会发展对接,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高校也已开设十多年,高校办学经验日益丰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也进入丰富深刻阶段。文化经济是当代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文化经济学》教学内容需不断完善,契合文化经济的发展现状,体现出时代性、创新性。2014年国务院颁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后,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融合趋势日益加强,文化经济学教学内容就应顺势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本校的《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要融入陕西本土的文化经济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如“曲江模式”;陕文投文化产业融资方式、途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等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文化经济学的丰厚意蕴,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也极大的增强了他们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实现核心课程与支撑课程的合理配置

《文化经济学》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修课,按照专业特色、专业定位,开设相应的支撑课程,完善学科体系。教师对各门课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不够明确,教学时尽量往自己熟悉的方向靠,出现惰性的表现。大家都讲熟悉的知识,而不熟悉的很少涉及,暴露出课程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固步自封。在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优化过程中,要协调好该课程和其他支撑课程的交叉内容,要体现出这门课程的合理研究范畴和具体内容。

咸阳师范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应该是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和影视产业研究。各高校发展特色不同,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适宜面面俱到,根据师资力量状况,学校优势,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特色,设置最贴合专业发展的课程。走细分化道路,重视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和影视产业的发展研究。改变课程体系杂乱,核心课程不明确的现状。

三、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科学结合

《文化经济学》需要加强专业实践课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割裂,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有应用,但太过浅显。文化经济学是阐述文化产业运营及其规律的学科,课程内容结构中也有一部分是文化产业运营实务,仅仅短暂见习不能替代文化经济学学科需要的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教学是直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创造和创新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是最有效的手段。如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有关的社团活动和社团组织管理,引导学生创意、创新和创造,创建自己的“实验田”。也可尝试组织举办文化产业领域相关的各种竞技比赛,学生通过参赛加强实践锻炼。此外,产学研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应用需要深入化推进。政府要建立协同创新合作激励机制,激励文化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本着互惠互利的目的相互合作。通过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地方代表性文化企业沟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高校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协助企业进行文化市场调研,观摩企业文化项目运营,借助企业平台,明确文化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进而确定文化经济学实践课程内容,有方向性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四、师资力量与教学要求的优化匹配

《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优化要实现师资力量与教学要求的匹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新兴专业,储备的师资力量不足。其二,专业对师资力量有专业要求,比如实践能力、交叉性知识结构能力。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结构的教师也较少。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从以下途径提高师资力量。第一,高校教师需提升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在学院协调下,教师通过采用产学研平台,深入文化企业、文化市场,把握文化产业运营规律及其产生的各种现象。同时教师通过为地方政府、企业进行横向课题服务,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不仅均衡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而且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求。第二,年轻师资力量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专业培训,构建丰富的专业知识结构。第三,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文化产业管理是新兴专业,积极探索“分组研讨+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五、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的恰当融合

《文化经济学》课程内容优化要实现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的融合。高科技支撑下文化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课程内容需要与时俱进,青年教师面临较大学术压力,教学工作重视不够。针对教学活动中遇到一些文化经济现象及问题,加以整理,搜集积累相关资料,有助于科研项目的申报。通过申报项目,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对文化经济学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由一个问题延伸到许多相关领域,开阔了学术视野,也准确把握了文化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动态。反过来, 教师在课堂中能够做到成竹在胸,拿捏准确,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懂得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利用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深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利用贴切的实践案例,既便于学生接受,也使自己学术研究通过教学活动再次升华。

【参考文献】

[1]张来春.试论文化经济学的几个问题[J].探索,2007(6)84-86.

[2] 袁瑛.《文化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动态与设想――以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的《文化经济学》课程改革为例[J].世纪桥,2008(5)142-143.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内隐知识理论;培养目标;课程建构

一、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国内小学教育专业产生以来,学者们做了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学历提升等方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专业精神、情感、教学能力和专业建构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界的争议:小学教育是否是高等教育的专业?

自从小学教育专业在我国产生以来,“小学教育是否是高等教育的专业”这一问题一致都在不断地讨论之中,赞同的一派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专业,而反对派则认为不是一个专业。依据内隐知识理论,小学教育专业的知识结构知识也可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形式。其中,外显形态知识又包括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是教师和专业理论工作者共享的普遍理论,具有外显性、系统性、可表述性等特点,是通过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实践性知识通常呈内隐状态,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1]主要特征是个体性、直觉性、自动性、即时性、非系统性、情境性、文化性、层次性,[2]获得的方式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国内外学界存在否定小学教育为高校专业的观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都不是该专业特有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才是该专业特有的知识。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不受社会欢迎

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来看,外显知识方面,本体性知识远不如师范大学学科专业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更不及师范大学教育专业的知识;内隐知识方面,由于存在片面向大学看齐的顷向,出现了只重视书本知识,而轻视实践性知识现象。因此,社会的普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高学历,低能力。于是,学者便发出了“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3]疾呼,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三)实质性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专业的主要体现是专业知识体系,即课程结构,这一体系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专业的发展程度。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到今天,专业课程仍然是教育专业加上学科专业课程的拼盘,表面上学生专业理论丰富,实质上他们所学的理论既不系统,也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还是没有真正体现该专业的课程及课程结构不合理所致。虽然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新专业,是发展初期,这很正常,但我们还是要建设并参考国外早已成熟的经验。

二、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一)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各校各具特色,有待于进一步凝练

从现有的培养目标来看,虽然每个学校有所不同,根据内隐知识理论,可以将这些培养目标归纳为下列两种主要类型:1.以外显知识形态为主的培养目标。这类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专业,是知识分化的结果,就应该体现高等教育应有的理论水平,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即强调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学习。这种思维源自学院派,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占主导地位。2.以内隐知识为主的培养目标。这类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是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社会职业发展的产物,即职业意义的专业,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就应该以实践性知识为主,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与小学教育专业相应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即强调实践性知识的学习。这种思维源自中师办学的传统经验,但又没有得到学院派的认同。由于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左右了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便产生了不同的培养模式。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

依据内隐知识理论和培养目标,产生了小学教育专业的三种培养模式,即分科培养、综合+方向培养和综合培养。1.分科培养模式。这种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与二级或一级师范培养中学教师相一致,强调学科专业知识,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但教育专业知识及相应能力差,不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仅有少数学校运用这一模式。2.综合+方向培养模式。这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强调综合培养,明确方向,其优势淡化了学科专业界限,强调文理相通,学有专长,但这一模式与分科培养模式并无质的区别,强调学科知识的精与深,忽视了知识的广与博,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首都师大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就分为中文、数学、英语、科学教育、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七个方向。他们凝练出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培养、发展专长、注重研究、全程实践[4]和“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模式及“多科性、综合性”的课程设置是该专业突出的特色。[5]3.综合培养模式。要求毕业生能胜任小学各科教学,因此,不分学科方向,强调文理渗透,注重知识的广与博,突出了教育专业的特点,但课程门类众多,内容庞杂,知识体系性差。要充分考虑到各科素养的全面培养、各学科教学指导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技能的掌握。突出“实践性”:全科教师培养理念的基本取向,即(1)全科教师培养植根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综合化改革的现实需要;(2)全科教师培养指向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时代内涵;(3)全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校地双赢”协同创新发展之路。[6]上述三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模式,虽然比几年前有所完善,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阻碍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重视知识的深度与知识的广度的矛盾问题;二是重视知识系统性与能力系统性的矛盾问题,[7]所以,还需要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进一步探索并加以完善。

三.解决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从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来看,对现有专业知识的重构势在必行,这关系到该专业是否有必要存在的问题。在建构专业过程中,首先要有新意的培养目标。其次,要有全新的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创新的理念是“通过课程统整企图教导学生从不同学问中,将各种知识和思考方式进行碰撞,产生出创造的火花,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多元理论和多样的现实世界,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8];课程体系创新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其三,基础研究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瓶颈。最后,是加强过程管理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保障。

(一)明确培养目标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前提

1.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明确我国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是商品经济的社会,科学化(推动商品经济生产工具及组织形式的变革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的改变)的社会,是一个民主化、法制化的社会,是革命性(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社会;生产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我国各民族多元一统、形成了独特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其价值取向;同时还要依据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国策。小学教师的特质是制定培养目标的内在依据。小学教师的特质:在人格上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在知识结构上突出综合性;强调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养成思维模式的半童性;具有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9]2.转变思想观念我们是在建构一个新的专业,这就要求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无论是学院派还是非学院派,都要抛弃陈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潜心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理论,为这一新专业尽快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专业而努力。具体转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对小学教育专业的需要的高度来建构这一新的专业。我国的小学教育专业本身比国外起步就要晚,如果我们继续坚持己见、各自为阵,新的专业就很难产生,最终将会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去拿来、去继承、去建构适合我国发展的新的小学教育专业。其次,要站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来建构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事业在今天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为启蒙阶段培养师资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快与慢或成与败,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的实践者(尤其是管理者)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脚踏实地来建构一个全新的小学教育专业。其三,要站在终身教育的发展高度来建构小学教育专业。尽管这一新兴的专业是否是一个专业,目前尚有争议,但事实上,它一直在为小学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师资;尽管这一新兴的小学教育专业还不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事实上它依然还在为小学教育继续输送着不很受欢迎的师资,这不仅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影响小学教育的质量提升。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进一步完善小学教育这一新专业。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能力和不断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终身教育能力。3.制定切实可行的各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应注意的问题目标须有特色。目前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无论专科还是本科都大同小异,既没有体现专业层次的特点,更没有体现学校(或区域)的特点趋向同一,就产生可代替性,即无专业性,这也为否定该专业不是专业的论点者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同时,也出现了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都来办小学教育专业的局面。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制定出能体现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专业定向在小学。无论是大专还是本科定向要在小学,小学就是该专业的定位,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是小学教师。高等教育培养的小学教师与中师毕业的小学教师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的专业理论水平达到专科或本科,而专业技能又不低于中师的特点。新型的小学教师是应用人才。这主要是区别于过去师范大学培养中师教师的培养目标,事实上,目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在中师或中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作了些修改。为什么这里要特别强调中师教师呢?原因就在于中师教师偏向理论深度,而小学教师侧重实践性知识的厚重,因此,小学教师属于应用人才,即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小学教育实践中去,或者说在小学教育实践中展示教育技术,甚至教育艺术。但是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又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性知识的获取。新型的小学教师也是创新型的人才。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份的新型的小学教师,必须是创新型的人才。所以,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表述出来,并且要在培养过程中体现出来。新型的小学教师还应是具有多元文化能力的人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剧,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增多,这就需要培养适应这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师资,因此,在培养目标中也要体现具备多元文化能力。

(二)加快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建构是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核心

1.加快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目前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体系还不健全,或者说还在建构过程中。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过程中,关于教育理论体系仍然属于借用(教育专业理论体系)阶段。至于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体系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定论,因此,必须依据小学教育的特点,构建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体系。这就要求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学生、小学老师等基础性的问题,只有这些基础研究达到全面而深入时,我们的教育专业课程理论与体系才算成熟。2.加快小学教育专业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普遍为分科教学,即对应小学学科进行分科培养,如小学教育专业中文及社会方向。学科理论体系与教育理论体系一样,也是借用中学教师培养方式。这既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也不符合小学课程综合化的需要,更不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知识体系的要求。其原因有管理者、教师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适应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理论体系亟待进一步的完善。3.加快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理论体系的建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体系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所在,这在学界理论研究成果和中师的长期实践中得到了证实是,因此“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出路就在于重视对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开发”[10]。然而,实践性知识在高校往往不重视,加之学生被各种考级、考证所左右,因此,对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仅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于是出现了高等师范教育质量差的不良反映。由此可见,加快建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体系是当前专业建设的关键所在。(1)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的主要内容美术方面,三笔字,简笔画,儿童绘画基础;音乐方面,乐理常识,儿童音乐基础,风琴或钢琴基础;体育方面,口令,队形整顿;舞蹈方面,儿童舞基础;教育学方面,教师口语试讲,见习和实习。(2)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的实施实践性知识获得的方式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因此,要从入学后就要抓起。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三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以科任教师为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另一方面,以辅导员为辅,加强督促;最后是建立严格的制度化格管理,确保实践性知识的实施。

(三)基础研究不够深入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瓶颈

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有很多基础性研究问题是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最基础的是认识小学生、小学教师和小学教学。在认识小学生方面,如何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如留守儿童、单亲、农村与城市等)、民族、种族、性别等的学生进行教育。这就需要弄清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什么?学习行为习惯是怎样养成的,有什么规律?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小学生的独特性,也是小学教育的特质所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认识小学教师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问题研究的不深入,主要有小学教师的特质是什么?农村与城市的小学教师有何区别?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是什么?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科学化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的比较(国内、外)研究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的基础研究,也是教师教育的理论组成部分,还是进行职业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认识小学教学方面,要深刻认识小学教师的“教”与“学”特征,这是专业建构的核心基础。“怎样教?”这是小学教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小学教学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构建小学教学理论体系?小学教学理论怎样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怎样依据教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等。可见,这不仅仅是教育学和教学法教师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其他教师和管理者必须明白和思考的问题,否则,专业建设就不可能科学。“教什么?”这一问题是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建构的思想瓶颈。从专业建立初期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还没有弄明白,尤其是专科学校表现更加明显。其原因,一是专业建设者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专业化思维的结果;二是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认识不足;三是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水平低。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小学教师要“教什么?”需要怎样的知识结构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来深入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质,并进一步完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我们在专业课程中,既要研究国内小学教育的需求,也要借鉴国外成熟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的先进理念来促进自身发展。

(四)加强过程管理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根本保障

仅有好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还不能说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专业,还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在过程管理中,只有严格实施课程计划,并不断反思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才能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好的小学教育专业。现代社会要求管理也必须现代化,在我国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教育管理的突出问题是教育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尚不成熟,主要制约因素是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不完善,导致了专业评价本身的弊端,加之管理者主观因素(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和情感等)的影响,管理水平低。如何进行科学管理,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的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科学管理,才能促进专业建设发展,提升教育质量,达到为社会输送卓越小学教师的宗旨。

四.讨论

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或其他有关综合课程的专门教师”[11],虽然论证严谨,但已经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因为在对小学教育专业建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同时,现实社会对小学教师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要在这些新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社会和学生的新特点,作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方可成为真正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建构是关系到专业是与否存在的关键,因此,今后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只有符合社会要求、小学教育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要求,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的构建才算真正完成,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也才会走向成熟。首先,教师们在教学中加强知识的融合,即学科之间的融合和理论与实践间的融合两个维度,为课程建设积累实践经验;其次,学者们继续扎根于基础研究,用相关成果来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石;最后,需要学校与政府一起采取行政措施,加大研究经费的投入力度,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基础研究推向纵横深入。加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是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重心。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前提;加强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建构是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关键又在于基础研究还不深入,所以,基础研究既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瓶颈,也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建构的根源;以课程计划为依据,加强过程管理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104)

[2]洪明.内隐知识及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3.2:(57)

[3]姚文忠.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N]中国教育报2007.5.21

[4]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28)

[5]陈威.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及建设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54)

[6]张虹,肖其勇.全科教师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改革新动向—基于全科教师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质新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8:(28)

[7]唐之斌.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4:(39)

[8]唐之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统整的探索[J]职业圈2007.21:(71)

[9]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26)

[10]易森林.从教师知识的构成看小教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0.1:(71)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09-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分类定位被确立为三种基本类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职业性技能型高校。1998年以后升格的3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多属第二种类型,其人才培养,正在朝着“从象牙塔学术型人才培养走向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和民众谋生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琼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进行新一轮的专业综合改革,在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实训模式、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成效。

一、制订“一体两翼”式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专业认真研究了国内二十多所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兄弟院校成功办学经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对专业建设转型发展进行顶层设计,2011年报海南省教育厅批准改为非师范专业,但并不是丢掉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而是探索构建应用型与师范性统一、师范性与民族性相融,能力为本,素质为本,“一体两翼”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辨明晰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为“口才、诗书、文笔、技能”,进一步提出核心能力培养的措施,围绕核心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明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目标、标准、路径、措施、方法、平台等,对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具有参考价值。

2.重新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建设精品化,整体构思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汉语言文学专业组织专业教师认真研究,充分比较了教育部1998年版和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定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2012版的“专业目录”取消了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将汉语言文学(师范)与汉语言文学合二为一;其次,2012版确立8门核心课程,比1998年的22门减少了14门,并首次将《写作》定为核心课程。再次,实践环节突出写作训练和教学实习,增加“文化考察”环节,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变化明确释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由单一培养师范生转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信号。专业通过比较,明确核心课程一定要“精”,不追求“多”和“深”,也不追求紧跟时髦,而是按照“专业目录”要求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世界文学》、《写作》等8门教育部规定的核心课程,增加这些核心课程的学时学分。同时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增强专业核心课程的精品意识。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课程大纲、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加强建设。经过6年有步骤的规划建设,目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8门核心课程中,拥有6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和4个省级、校级教学团队,真正实现了核心课程的精品化。

3.整体构思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在进一步强化核心课程的内涵的同时,争取每一门核心课都有延伸性的选修课。改变专业任意选修课划分过细,并有重复的现象。改变文学课程的原典阅读比较薄弱的现象。开设了经典精读或导读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与选修课的开设形成立体融合、相互支撑的格局。

4.加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设。在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学校教育中黎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黎族文化资源的地方课程的开发研究”等科研项目的带动下,专业课程内容改革走向深入,陆续开设了《海南文化概论》、《海南黎族文化概论》等课程。通过地方文化课程的讲授,激发学生研究地方文化的热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届毕业论文选题中,海南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成为同学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

1.基于“文本细读”的课程内容改革与建设。随着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教学方法改革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突破口。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源于当前文学课程教学的困境,在指导中文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试讲时,我们发现教学的技巧和一般方法是学生易于掌握的,最难的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进入文本分析,自己认真阅读过的文学作品非常少,几乎不具备解读作品的能力,一旦遇到具体的文本语言问题就无从把握。大学的文学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视文学思潮和史料知识,轻文本细读的问题,文学专业课在学生的理解中只不过是背熟作家生平、主要作品以及文学史意义而已,在浮躁的心态下,学生们倾向于阅读一些经典作品的简缩本、了解一些故事的梗概、写一些印象式的读后感或概念式的说教。课堂上的文本分析则越来越走向简单化和程式化。针对这些问题,本专业尝试实施基于文本细读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该项目2014年获得省级教改项目立项,强调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原典作品阅读,在课程建设上从三方面加强力度:文学类课程以作品阅读阐释为核心,辅以文学史线索;试题多从理解作品角度出发,增设原典导读课程。增设课外古诗文背诵的实践必修环节。通过这些做法加强学生对原典作品的阅读深度。

2.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为了改变文学课程大班教学困境,同时也为了解决学生文学理论知识概念认知与学生文学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的教学冲突,我们对教材具体内容的讲授环节上积极开展了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把以往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文学史课程进行提炼,对不同时期的文学史教学注重以经典文本细读为主。其次,在课程上注重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将来的发展需求为依据来开设。如开设读书报告实践课程,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名著细读,提交读书报告,以读书会的形式进行研讨交流。再次,将课堂知识讲授与合作式小组研讨相结合,变课堂教学“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课堂讲授“讲到没有问题”为“讲出问题”。根据教材及相关备课资料,教师事先分配研讨任务,确定讨论焦点――指定具体文本,明确文本细读的内容和研讨的题目,分发拓展阅读资料或告知资料检索途径,同学在备选研讨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查阅资料,学习委员对讨论题目进行分类、分组,并确定组长,每组6人左右,8人一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文本研究性细读,并写出个人学习报告,之后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汇报课件,由一人代表进行汇报。

经过6年的实施,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知识学习和研究应用能力。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文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文学理论学习向实践能力迁移;合作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对课堂的参与度。第二,有利于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对改变高校文学课程课堂照本宣科、盲从教材、效率低下,学生被动学习等状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第三,促使教师关注学科发展和研究的前沿动态,引入最新的研究内容,给学生指出发现问题的空间,留出探究的空间。第四,通过文本细读,教师有了自己的阅读体会,教师也在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文本解读,在教学中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从教学层面上说,文本细读教学法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吐故纳新,改变一个讲稿用几年的状况,促进教师做教学反思,从而提高教师水平,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三、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1.实践教学大纲完善。本专业在201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前已组织全体教师对专业核心课、选修课、集中性实践环节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培养方案上体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全过程”培养,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拟定《汉语言文学专业背诵熟读篇目600篇》、《汉语言文业必读书目100本》,写作训练4年不断线,有各种文体类型的写作训练,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一体化。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增强人文素养,增设《诗文朗读与背诵》实践课程,为了解决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难的问题,增设《论文选题与写作专题训练》,为了开阔文化研究视野,同时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及介绍》要求,增设《海南文化考察》实践课程。

2.特色项目。毕业论文写作呈现鲜明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研究特色。许多毕业论文写作呈现鲜明的海南地域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特色,其中不乏优秀毕业论文,如校级优秀论文《海南黎族民间故事中英雄人物》、《黎族民间故事中的机智人物》;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促进了毕业论文指导,如2014年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黎族与其他百越后裔民族民间故事比较研究”,2014年海南省哲学社科科学研究课题“海南黎族民间故事中世居黎族历史研究”,黎族民间故事研究成为毕业论文选题的一大亮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诗文创作、论文写作、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朗诵比赛、创业大赛、研究生考试中表现突出,成果丰硕。学生在各类诗词楹联刊物上发表作品百余篇,部分作品在中国诗词界最高刊物《中华诗词》发表,海南省诗词学会、海南省楹联学会专门为我校开设师生创作栏目,许多毕业生在我省各地成为诗词楹联教学和创作的骨干和新秀。

四、继承师范办学优势,积极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实习,培养学生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综合素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较长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积累了教师培养的宝贵经验,教师的培养实际上也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范畴,因此,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改为非师范专业,但仍然继承师范办学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别派出了两届毕业生参加海南省教育厅“国培计划”顶岗支教,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9个市县的57所初中学校提供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的实习生留下数百万字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顶岗实习记录汇编》,完整记录了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三个半月的实习经历,师范生面对真实教育情境的困惑与难题对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提供了参考。

五、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文科中的传统基础学科,办学历史都比较长,“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破原有的教学理念,增强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性的问题,以上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是我们在长期专业建设中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作为一项教学成果获得了2014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的获奖激励着我们在专业改革发展上继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医学院校 “概论”课 专题式教学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几门重要课程之一。近些年,为了改善其教学效果不好,高校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其中,开展专题式教学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专题式教学是指打破传统的按教材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方式,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凝练,形成相对独立而又有内在逻辑的系列专题,以专题确定教学方案,集中深入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北京大学早在1997年就率先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中采用专题式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后,一些高校也纷纷效仿。然而,从目前专题式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情况看,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仍有待拓展和深化,特别是在当前“概论”课教学面临的新形势下,结合各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实践专题式教学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概论”课开展专题式教学的背景

“概论”课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长期以来,我们严格遵循教材的章节结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讲授课程内容,在教学中努力改进教学方式,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总体上仍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因此,我们始终没有停止思考和探索如何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和束缚,又常常顾及到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和限制,加之对开展专题式教学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条件,尽管很早就有人提出过采用专题式教学的想法,但是一直都没有得以真正实践。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概论”课教学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学校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和医学教育的实际,从长远发展和全局出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对全校课程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和调整,特别是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学时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概论”课的课堂理论讲授学时也由原来的80学时缩减为56学时。如果“概论”课教学仍然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逐一讲授课程内容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不仅在很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完成课程讲授任务,而且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深化“概论”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突破固有的限制和束缚,主动、尽快地找到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根据这些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并借鉴一些高校的相关经验,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决定开展专题式教学。2011年秋季,我们首先对七年制的医学生进行了专题式教学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12年开始,我们将专题式教学在全校各层次的“概论”课教学中全面推广。可以说,专题式教学既很好地解决了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经过几轮的实践和探索,专题式教学模式已经在我校“概论”课教学中基本形成。

二、“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及其效果

(一)专题式教学的实施

1.专题的设置与教学安排

专题式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了提高专题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以教材(《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依据,结合实践经验以及任课教师的特长,确定了如下十个专题:

专题一:“与中国革命”(6学时),是依据教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教学主要围绕展开,力求以了解伟人和感受其强大精神为切入点,通过重点讲解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贡献,将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展现给学生。

专题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学时),是依据教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教学在使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等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讲解。

专题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学时),是依据教材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力求使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专题四:“次贷危机”(4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学习和了解“次贷危机”的相关内容,并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市场经济、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专题五:“中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6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通过中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比较,力求使学生在世界政治制度比较视野中对我国国家政治制度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专题六:“文化漫谈”(6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从认识和感受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专题七:“构建和谐社会与民生问题”(4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为载体,使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内容。

专题八:“”(4学时),是依据教材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围绕的产生、演化、解决并结合“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等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对有一个比较完整、深入的把握,同时对“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有进一步的认识。

专题九:“国家战略与软实力”(6学时)和专题十“苏联解体原因”(4学时),是依据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家战略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两个专题主要是从国际政治的视角,使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有所把握。

除了上述十个专题的内容外,我们还依据教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在第一次课安排2学时讲授绪论,力求使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和基本内容有所掌握。由于上述设置的专题不可能覆盖教材的全部理论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课堂专题讲授与课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课程。此外,在教学中我们预留出4个学时用于期末答疑和考核。在开展专题式教学中,由于任课教师是根据个人特长选择讲授专题,在同一授课对象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对各任课教师随机排课,第一次课的任课教师在讲授专题前,需要首先讲授绪论,结课的任课教师负责完成期末考核等任务。

2.课程的考核方式

在专题式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课程考核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力求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积极用正能量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课外实践和期末卷面考试三个方面完成课程考核,满分为100分。其中,课堂考核占30分,主要考察学生出勤情况、课堂互动表现、参与活动等;实践考核占20分,主要包括开展辩论赛、组织读书报告会写读书体会、读经典文章写体会等;期末考核占50分,主要是以开卷形式,通过一些开放、灵活的试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题式教学的效果

为了把握专题式教学的效果,我们对接受过专题式教学的学生随机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从统计数据看,专题式教学显现出了改善教学效果比较突出的优势。比如,在“您喜欢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的回答中,选择“专题式教学”的占31.1%,“严格按章节教学”的占4%,“填鸭式教学”的占2.6%,“老师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的占54.3%,“创设情境教学”的占53%。在调查对教师组织教学情况的看法中,认为“照本宣科”的占13.2%,“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教与学互动”的占43%,“教师的角色更偏重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占47.7%,“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的占41.1%,“专题式教学”的占55.6%,“案例式教学”的占21.9%,“多媒体教学”的占58.3%。可以看出,“严格按章节教学”受到多数学生的排斥,专题式教学则受到了较多学生的认可,而学生比较喜欢的“老师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创设情境教学”等教学形式,也都在专题式教学中得到了比较明显的体现。

调查数据结果表明,专题式教学是更受多数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专题式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专题式教学的效果要好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当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专题式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的方面。比如,在学生的课堂表现方面,认为“认真听讲,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主动的、有个人特色的学习,在互动与合作中建构和理解知识”的占18.5%,“能认真听讲,但比较被动,积极性不高,就是为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占42.4%。当学生和老师的观点不同时,认为“主动和老师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占11.3%,“接受老师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藏在心里”的占25.8%,“期待和老师交流,但不主动”的占37.1%,“去查相关资料,自己搞清楚”的占25.8%。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认真地听课和学习,其中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下学习。多数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学习和听课,这与他们多年接受的教育方式和形成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有51.7%的学生认为“内心形成的对课程的看法和固有的学习习惯”影响着自己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状态。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逐步改进和完善专题式教学,也需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三、“概论”课开展专题式教学需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我们在开展专题式教学以来,总体上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在这方面经验缺乏、能力和条件有限,我们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对专题式教学进行探索和完善。具体地说,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努力树立和践行现代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积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帮助和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心理等多方面获益,要更加重视教学的正能量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力。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在回答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时,认为“遵守国家和学校的要求”的占8.6%,“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占17.9%,“拓展视野,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占17.2%,“应付考试、拿学分或以后考研需要”的占15.2%,“接受所谓‘洗脑、说教’”的占4.6%。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能以一种端正的态度学习课程并希望能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也有一些学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等去学习,实用心理比较强,学习动机过于功利化。学生以这种状态学习,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改善教学效果。专题式教学良好效果的实现,应该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良好的教-学观念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不仅自身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也要努力在教学中积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2.需要把握好课程的整体性与专题的独立性的关系

“概论”课教材所体现的理论体系、逻辑顺序和章节结构使课程具有一种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应该是编写教材和指导教学的一种需要。然而,从教材到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教条式地把这种整体性完全搬到教学之中,而是需要我们努力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专题式教学实际上是对课程原有整体性一定程度的突破和重组,是通过教学的方式在新的层面上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在专题的设置上,既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随意取舍。应遵循的原则是,既要“与教材在基本体例和基本观点上保持一致”,又能结合最新的理论成果、社会发展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在教学中,我们在追求专题的灵活性和独立性的同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题的设置应在全面把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逻辑顺序和理论体系适度灵活把持,力求减少随意性,体现科学性和严谨性,努力做到要源于教材,也要高于教材,真正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3.需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进一步完善教学的设计和组织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在回答喜欢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认为“有学术造诣”的占19.3%,“有责任感”的占18.%,“有人格魅力”的占27.3%,“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的占22%,“综合以上四项”的占60%。可见,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期望值是很高的,那些能力和素质强,又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可。实际上,专题式教学也更需要这样的教师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在问卷中征求学生对教学的建议中,认为“增强讲课的趣味性,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当前的热点、难点”的占70.2%,“改进教学,体现出大学特色”的占44.4%,“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综合素质”的占28.5%,“改革考核方式”的占26.5,“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要立足教材,也要高于教材”的占55.6%。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诉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学互动,通过有效、可行的教学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11

论文关键词:艺术概论;体验式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素质

在我国高职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艺术概论》作为文化基础课程之一,是艺术专业所有课程中最为抽象和深奥的课程。目前高职院校《艺术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素质等方面与高职艺术专业的教学目的、学生文化水平、学生的性格特征并不吻合,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使得《艺术概论》成为学生逃课率最高的一门文化课程。这与《艺术概论》课程本身的重要性并不相符。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本文认为有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素质等方面,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而促进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体验式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所使用的《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一般依照普通艺术院校的教材进行教学,这是存在问题的,因为高职院校艺术生的文化水平和教学目的与普通院校的艺术生并不相同。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普通院校的艺术生培养理论性和技术性都较强的人才,应此,对于高职院校艺术生的教学内容与普通院校应该区别开来。目前普通高校所使用的《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多达二十种之多。虽然教材各各不同,但主要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有三个方面:艺术原理、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这三个方面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是各个教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所侧重。这些教材编写者的专业背景可分为三类:艺术类、文学类、哲学类。编写者在编写的时候,是从他们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观点的选择和材料的取舍的。哲学背景的编写者侧重于艺术原理的内容,文学背景的编写者侧重于艺术欣赏的内容,艺术背景的编写者侧重于艺术创作的内容。其实,艺术问题必然离不开艺术、文学、哲学,但不同的编写者在内容上的侧重使得所编写的教材不一定适用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接受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方面比较容易,但接受艺术原理则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的文化水平并不象一般文科学生那样高。总所周知,艺术生的高考文化分数数要比普通文科生低得多。许多大学本科艺术生的文化水平只相当于优秀高中生的水平。所以,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艺术概论》课程对于他们而言,接受的难度比较大。这一点在高职的艺术生身上得以集中体现。

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要求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的素质。对于高职艺术生的教学目的而言,最主要的是培养其技术应用能力,至于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即可。所以,在《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不必依照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教材和内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一是编写一本适合高职艺术生的《艺术概论》教材;二是在已有的教材中选择比较适合高职艺术生的《艺术概论》教材;三是教师在选择已有《艺术概论》教材的基础上,针对高职艺术生重新编写教义。这三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教授与高职艺术生学习目的和文化水平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专业技能。

针对高职艺术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始终围绕在提高学生艺术技能的基础上去培养其艺术理论素养。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中应加强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等艺术实践方面的内容。《艺术概论》的课程设置一般在高职艺术生的最后一年,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对艺术问题有着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艺术创作的思想源泉、创作灵感、创作过程和艺术家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具体的创作过程过程中是有所体会的,教学因势利导进行理论的提升。对于艺术欣赏问题的理解也是如此。学生的艺术学习必然离不开对大量经典作品的欣赏和描摹,而且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评品,他们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也会进入欣赏者的视野。学生既是欣赏者又是创作者,所以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去欣赏他人的作品。学生在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过程中也会对艺术理论有着一定程度的思考和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引导。比如艺术起源问题,学生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践很容易接受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现实生活这一理论。目前一般《艺术概论》的教材中关于艺术起源问题有艺术产生于巫术、图腾崇拜、游戏、模仿等几种观点,本来这是很难辨析的问题,但学生通过他们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践体验,就比较轻松地辨析出艺术起源于劳动实践这一观点与其它观点的区别。诸如此类,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感受和体验去理解艺术理论的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结合高职艺术生的文化水平、学习目标、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融入在他们的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践体验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概论》课程中理论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体验式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职艺术专业《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基本上采取教师讲授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普通高校文化课程教学的传统方式。这一方式对于普通高校的艺术生而言,可能比较合适。但对于高职艺术生而言,则不太适合。高职的艺术生与普通高校的艺术生是有所区别的,他们的学习时间多被艺术实践活动所占用,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得他们的思维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知识结构与普通高校的艺术生有所不同。高职艺术生偏重学习艺术的实践技能,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强。他们喜欢直观性的、形象性的图像,而不喜欢抽象化、深奥化的理论。所以,如果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式,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的课堂纪律比其它普通高校的艺术生要差得多,课堂纪律也难以维持,自然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高职艺术专业的教师可以发挥高职艺术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选择与他们能力和兴趣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一)还原情景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还原学生创作实践情景的教学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过去一味说教的教学方式。还原情景式教学方式比较直观、形象、生动,就是一些比较抽象化的理论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也容易被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所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拍摄和制作学生创作和欣赏艺术品情景的影像资料。当然,在制作这些影像资料时,注意把生动化、形象化的影像资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些图像材料自然就能感染学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说讲授艺术起源于模仿理论时,可以还原再现学生写生的场景和过程,边再现边进行引导,学生自然就会理解艺术起源模仿的理论。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说教明显好得多。

(二)讨论问题式教学。现在的高职艺术生个性较强,喜欢凸显自我,喜欢发表言论。因此,可结合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设置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些问题可分为三个阶段:导入、展开、深化。教师在讲解某一艺术理论之前,先设置问题进行导入,然后对这一问题进行展开,最后进行深化总结。学生都有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经验,他们对艺术的一些理论性问题有过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只是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总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问题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有过接触但不明其理的问题有了清楚的理解和把握。比如艺术的审美追求问题。这是每个艺术生都有话可说的话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从事艺术实践的体会和经验去思考这一问题。因为学生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审美追求的问题,他们也可能思考过这一问题,但在他们的心里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没有理性的总结,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会很热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展开。比如说审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审美的个性和共性,审美的当下性和终极性。学生的观念和看法的可能有偏差,等到学生的讨论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他们的观点进行纠偏和深化,然后在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一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对一些理论化问题的理解比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深刻得多。

(三)自评作品式教学。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注重实践教学,他们一般都有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艺术作品。因此,在《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带来他们满意的作品,先组织学生鉴赏和评论,然后让学生结合所讲授的某一艺术理论进行点评,这样点评的学生和听课的学生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也使得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比如说在讲授中国传统艺术中意境这一范畴时,就可以采取这一方法。意境是中国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难以理解的范畴,许多教师在讲授这一范畴时说不清道不明。意境的特质在于“象外之象”,而什么是“象外之象”,真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谈谈作品中的“象”和“象外之象”。学生在创作作品时总会希望通过艺术形象去传达许多精神追求,这些超越艺术作品形象本身的情思和意蕴就是“象外之象”。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好地理解意境范畴。

通过以上这些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既可让学生很好地把握《艺术概论》课程中一些难以理解的艺术理论问题,又可让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开拓教学新境界。

三、师资素质的体验式教学改革

在教学活动中,再好的教学方法也需教师来完成,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目前,在高职艺术专业从事《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从事艺术理论的教师,一种是从事艺术实践活动的教师。这两种教师在教授《艺术概论》课程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事美术史专业的教师往往缺乏艺术实践经验而偏重于理论知识,从事艺术实践活动的教师则往往缺乏理论功底而偏重艺术实践经验。针对高职艺术生的特点,高职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好的文艺理论素养,而且还须具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艺术概论》课程教师的素质。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38-04

一、问题提出

新疆南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数学课程于2001年和2009年进入新课程改革实施阶段。新课程改革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公平。一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目标、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需要教师教学实践的转变。二是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和获得自我发展能力。新疆南疆是民族聚居地区,其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与之相应的是,教师需要面对多元文化和新课程理念的挑战。继续教育是教师面对挑战的重要形式。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来分析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结构和教学理念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及教师的主体地位、学习特点和需求,为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对象与方法

(一)问卷对象及特征

问卷对象的教师来自新疆南疆地区两所重点中学:喀什民族完全中学和汉族完全中学;三所普通中学:一所市属中学、一所师院附属中学和一所县属完全中学。共发放问卷155份,回收152份,回收率为98%。

(二)问卷方法及数据处理

问卷设计关注五个方面:第一,教师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教龄、基本情况和学源结构;第二,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状况的评估,包括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和数学学科素养;第三,教师接受的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及培训的基本情况;第四,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课程的评价;第五,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期望。为避免问卷设计的片面性,并减少在实施中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尽量获取客观数据,研究采用个别访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资料分析、座谈和专家咨询的方法。访谈主要内容关注教师多元文化意识和素养。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数学教师的结构及基本情况

五所学校基本情况显示,在教师学源结构中,90%毕业于喀什师范学院,以及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西部师范类与综合性高校。在师资结构中,学历为本科及以上教师99.15%,青年教师85.08%。其中,教龄为1―3年占43.28%,4―8年占29.85%,高级职称的教师占29.85%,且较均匀地分布于中学各年级段。数据分析表明:其一,喀什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师范院校对新疆南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其二,凸显了师资学源结构单一,阻碍了教师与其他地区和高校教育信息、资源互通和交流;其三,虽然师资队伍学历达标,但教师呈现年轻、教龄短、职称低的特征,存在各分类层次分配不均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处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步和成长阶段。因此,通过继续教育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路人是课程设置的核心问题。

(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自我评价

调查数据表明,56.52%的教师近三年没有公开发表文章,且75.41%的文章发表非核心和省级期刊。但86.36%的教师认为职前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或基本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82.61%的教师对专业发展现状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且访谈中从教3年左右的教师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要性,却不知从何做起。“教育是一项丰富复杂困难,且持续发展的职业。无论初期培训的时间和质量如何,认为这已足够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定了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专业能力以及在能力发展中提升自我专业化水平。以上要求决定了教师专业化能力不限于教师上好一节课,处理好教学常规,而应具备课程意识,成为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反思者和研究者。因此,帮助中学教师认同和深刻理解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是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

(三)已接受继续教育课程的基本情况

数据显示,教师已参加的继续教育课程较多地涉及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中学数学教学思想提炼等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继续教育又增开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数学新课程研究、中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等基于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仍存在部分课程开设不足问题,包括数学教学课件制作、数学文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选修内容选讲、高中数学模块教学与课例分析等。继续教育的有效性有赖于采用多样化实施方式,并互为补充,如系统数学教育理论讲授、教学实践问题专题讨论、数学教学艺术专题讲座、中学数学新课程理论及专题讲座和实地参观访问等教学组织形式。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已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见表1)呈单一化而非多样化,其中:47.17%的教师表示课程实施较少或很少采用“中学数学新课程理论及专题讲座”方式;71.11%的教师表示课程实施较少或很少采用“实地参观访问”方式。

(四)教师对所参加继续教育课程的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41.79%的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不满意。其中,32.84%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现代信息技术所占比重的评价偏大,31.35%的教师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所占的比重不足。教师是继续教育学习的主体,课程设置只有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才能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主动的自我建构。访谈表明,教师评价继续教育缺乏指导实践的价值,存在实现“学习一学用一指导教学”之间的矛盾。另外,对继续教育占用寒暑假时间、施加人事和职称评聘制度强制性,影响课程教学和学习效率。

(五)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期望

数据表明,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性质问题,有72.73%与18.18%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实践性与创新性上。在知识结构上,58.33%的教师对数学的最新进展缺乏了解,25.00%的教师认为知识面太窄。对于教师继续教育重点问题(见表2),分别有75.00%、59.01%、79.66%和82.54%的教师认为是拓宽数学学科领域知识、提高综合数学素养、培养数学教育研究能力和发展数学教学能力。设置数学教学技能课程,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多媒体的制作及运用技能和开发课程资源技能,教师认可度(见表3)分别为67.21%、63.93%、61.90%、76.36%和57.41%。调查可知,教师关注自身综合数学素养、教学技能和能力的提高,对自我专业化发展有着较高的预期,66.67%的教师有通过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学历的意愿。

(六)教师对多元文化背景的审视

研究表明,新疆南疆地区的多元文化特征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必然。教师应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在任教的学科领域形成多元文化基础,成为面向所有学习者的高效率的教师。数据显示(见表4、表5、表6),多数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的自觉意识,表现在:43.54%的教师认为非常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85.48%的教师认为学生文化背景对中学数学教学是挑战;72.59%的教师偶尔或经常检视对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态度或偏见。针对民族地区对于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适应性问题的研究,14.52%的教师认为现行中学数学课程和教材对于民族多元文化是非常重视的;77.42%的教师认可学校有必要开设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或开发相应的教材。应该说,教师多元文化素养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是知识、方法、理念和能力等方面合力的结果。调查表明,56.45%的教师不了解所教班级里学生的文化背景;69.35%的教师有意将本地不同民族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但在文化融入教学实践中不知怎样做。在访谈中,在民族中学执教四年的汉族教师谈及自己的成功经验,认为与民族学生搞好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获取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学生投入数学学习兴趣的动力。在与“双语”实验班教师的座谈中,教师关注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帮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教师的教育需求体现在:第一,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面对教育计划的变更、专业领域内的发展(教学的数学概念和其他学科新的互动等);面对教育的诸多发展及成果(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化带来挑战),教师需要适应新的不同的多元异质化的教学对象,确保不同学段学习的连贯性、多学科之间合作的需要。第二,个人因素需求。新人职教师对职业认识不足,在自我身份的转变上存在困难,专业化发展需要引导,数学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有待提高等。

四、课程设置探析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对学生的主观偏见和好恶放置一旁,不因学习者的语言、家庭经济条件、外貌、性别、民族、信仰等差异而区别对待,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不同文化背景、个性特征、性别特征的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实现多元文化理念、价值观的渗透。MPCK理论框架从四个方面构建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数学学科知识(MK);一般教学法知识(PK);有关数学学习的知识(CK);教育技术知识(TK)。基于以上两个理论的应用,初步探求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

(一)多元文化课程

1.多元文化理论课程

多元文化理论课程设置的目的:加深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增进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洞察;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与学校教育有关的行为和态度;认识并消除个人的偏见,积极与其他民族群体进行交往;在教学中尊重文化多元性。对教师意识形态、性格等方面的研究与培养,使教师能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是否存在民族偏见,重新认识在社会中角色以及改善师生关系,课程设置包括多元文化教育、文化多元论、多元民族意识、人际关系等专题。

2.多元文化实践课程

多元文化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培养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及教材的审视态度,使他们在教室中创造多元文化的氛围,帮助学生理解相互之间的文化。借助有关多元文化数学教育典范和概念知识、主要族群团体的数学文化知识,平衡数学课程、教材和教法,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考虑学生的文化环境,需要教师与学生家庭的有效沟通,吸收和利用家庭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所面对文化、班级的沟通方式。多元文化实践作为物质一时空特点的隐性课程,课程实施需要家长、社区的充分参与,以及学校环境、图书资源、课外活动的相应配合。

(二)数学专业知识

1.数学专业课程

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师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法则、数学公式、数学题目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包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史知识),提高数学素养,能够从高观点看中学数学教学。课程设置包括:现代数学(离散数学、组合数学、模糊数学、数值分析、分形几何等发展动态、基本内容、重要思想方法及其应用)概览;经典高等数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等的结构与思想)专题;数学思想发展史精讲;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导读;数学方法论选讲等。

2.数学教育类课程

数学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目的: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认识数学教育发展历史趋势,具备合理的数学教育基础理论结构、基本技能和有关数学学习的知识,能有意识地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成为会思考研究的科研型教师。课程设置包括: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探讨;近现代数学教育思想研究;中学数学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数学教育哲学专题;数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数学教材与学法分析;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数学文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选修内容选讲;中学数学教学思想提炼;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实施;高中数学模块教学与课例分析;中学数学习题理论与解题研究;中学数学学业测试与评估;中学数学教学专题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数学教学与个性发展研究)等。

(三)教育与教研课程

教育与教研课程设置的目的:增强教师对于教育价值、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本质的认识,从整体上了解教育现象,加强中学教育的纵横联系能力,加深对于学科教育的理解,拓宽教育研究和课程开发的视野和思路,实现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自觉。课程设置包括:现代教育思想专题;国外教育改革动态;教育社会心理学专题;教育生态学或教育环境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四)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设置的目的:具备传统教学媒体的知识以及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和相关教学软件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教师实现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会用软件展示平面和空间图形,表达并探究函数关系、无限现象,表达并探究数学建模,利用软件探究几何构造,作为启发式工具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或反思批判其应用性。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调动听觉、视觉,获得全面而深刻的感受。课程设置包括: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专题(几何画板的制作、z+z智能平台);数学专业文献检索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专题等。

(五)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设置的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师。课程设置包括:人文科学类(文学、哲学、艺术);社会科学类(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科学技术类(物理、化学、工程、材料等工程技术领域);技能类(沟通与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体育类(运动、美学)和心理学(教师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