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医院实践工作总结

社区医院实践工作总结

时间:2022-09-09 21:15:14

社区医院实践工作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卫生服务 和谐模式 社区(全科)医生 培养

在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构建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理、配合密切、互为补充、双向转诊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笔者理论结合实践,积极构建了一个新型特色卫生服务模式,即“54321模式”,并就如何实施该模式培养合格社区(全科)医生方面进行了研究。

构架新型特色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构架新型特色模式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卫生服务系统实施“公平优先,逐渐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的目标。具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如下。

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和制度的改革是决定新模式改革的方向盘 目前,国家已经明确表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该以公有制为主导。这就给新模式改革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在理解政策的基础上深层次地改革目前医疗卫生体制的运行机制。

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是新模式改革的晴雨表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特点是慢性病发生率高、病程长、疾病负担重;另外,目前疾病谱已经由原来以生物性疾病为主的态势转变为以慢性病为主的态势。

社会经济文化的地区性差异,决定服务人群的特点,这也是调整新模式改革的指南针鉴于中国地方大,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卫生区情,各个地方卫生机构必须根据自己的特殊区情调整自己的改革思路,以便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居民的满意程度。

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状况是新模式改革的支撑力量在医疗卫生改革的大潮中,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强弱是决定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新型特色卫生服务模式,即“54321”模式的构架和解析

模式构架“54321”模式的构架:5定,即定首诊医院(社区)、医疗保险费用、医疗质量、公共卫生、服务人群:4付,即政府、保险机构、医院(社区)和个人4方付费:3督,即政府、居民、社会(第三方)进行监督;2转,即首诊医院(社区)和综合性医院双向转诊:1考,即1年1次考核。

模式解析在5定方面:定首诊机构要注意的是首诊机构应该不分形式和体制,实施介入制度:不管机构是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经过考核和准入达到要求就可以承担该重任。医疗保险费用的确定要考虑付费形式,即是按照项目付费还是按照病种付费,同时要考虑付费比例,就是在不同的医院(社区)就诊要有不同的报销比例。医疗质量要保证,不管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应该按照临床指南实施临床治疗。公共卫生首先要界定服务项目,在界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流程化管理。服务人群的确定可以按照两个方面进行试点,一是按照行政区划,即利用行政人口的划分开展服务,例如在城市以街道办事处的区划开展工作;二是可以按照服务的可及性开展服务,例如可以利用15分钟服务圈进行区划开展工作。

在4方付费方面:首先是政府要提供公共卫生经费,公共卫生经费的数量要先论证公共卫生的项目,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流程化研究,然后制定费用的标准。保险机构付费是关键环节,不仅要测算数量,更重要的是确定保险付费的起步线、共付线和封顶线。机构即首诊医院(社区)进行付费是增加机构费用意识,当一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同时又有总额拨付的形式,经费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实施首诊医院(社区)进行在一定的情况下付费有助于经费的控制。个人方付费,主要目的是增加个人费用意识,要告诉人们,在任何情况下,政府在医疗方面都不能全部免费,人们要支付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

在3方监督方面:首先是政府监督,重点在机构的介入监督,机构的运行监督和机构的产出监督不如在反应性方面,政府要监督机构的第一时间救助病人的能力。居民监督的关键是在满意度和幸福度方面,社区居民在获得服务后的感受是该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会(第三方)重点评价机构服务的反应性,特别在“以人为本”的流程化服务方面是否合理和和谐。

在双向转诊方面:首诊机构和综合性医院双向转诊重点要考虑3个方面,第一是双向转诊的政策层面,比如医疗保险机构和政策的介入,卫生行政的干预和政策界定;第二是制度方面,双向转诊的双面机构要有一定的制度约束,比如进行契约式管理和实施:在形式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在人才培养、人才带教等方面的考虑。

培养合格社区(全科)医生

高等医学院校在当前的社区(全科)医生培养中的责任高等医学院校在当前的社区(全科)医生培养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笔者从1996年开始研究在高校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问题,认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应该具备以下几种架构:①高等医学院校应成立社区(全科)医学教学机构或研究机构;②高等医学院校应该具备专门的社区(全科)医学师资,从事社区医学理论和技能的教学;⑧高等医学院校应该具备系列的社区(全科)医学教学参考书;④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成立社区(全科)医学系;⑤如果有可能,应该在少数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社区(全科)医生(5年制本科)。

社区(全科)医学高等教育的可能性和可行性①社区医学高等教育是时代赋予的责任。②社区(全科)医学高等教育是确立信念的重要前提。相比专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的最大问题就是理念问题。设想一个经过5年专科培训的临床医生,在毕业后再经过多长时间的在职培养,想在观念上转变生物医学的理念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的理念是非常困难的,实践上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相反,一个经过5年社区医学培养的医生,从理念上已经奠定了社区(全科)医生的基础,社区(全科)医生的根基已经夯实,毕业后不仅人可以在社区工作,心也能留在社区,实践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③社区(全科)医学高等教育已经具有重要的实践基础。从1998年来,笔者在江苏省一些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了实践,8年来培养几百名社区医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充分表现了社区(全科)医学高等教育的生命力。

社区医学(全科)高等教育的方式和模式

高等医学院校在职非学历教育 首先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有在职非学历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对地方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工作人员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培养方式;具体课程包括社区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现代社区医学等教科书;主要目的是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了解社区医学的理论和思想,具有基本的社区医学技能。

高等医学院校在职学历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在职学历教育的方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中专学历较年轻的在职医生,经过成人高考后入学,通过3年正规社区(全科)医学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社区医

生的要求,并授予一定学历。

高等医学院校5年制社区医学(全科医学)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社区(全科)医学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后入学,经过5年(本科)的社区(全科)医学正规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初步达到社区(全科)医生的要求;课程包括:①生物医学基础:②临床医学:主要包括诊断学、药物治疗学、临床常见病症处理、急救学、中医学和老年病学等,约占总学时数的50%。⑨行为医学:主要开设社会医学、流行病学、社区医学、社区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学、医学心理学、卫生学和卫生管理学相关学科等,约占总学时数的30%。

实践运作在实践层面,总的原则是临床技能通科化,社区技能社会化。在职非学历教育的方式,应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时间,实践时间由各地具体制定。在职学历教育的方式要严格实践的时间,一般要有1年左右的时间在社区和一定级别的医院实践,在临床实习要以大科室为主线,辅以小专业;在社区方面,要加大实习力度,预防机构、科研机构、城市社区等都要作为实习机构,实践内容应包括家庭病床、远程会诊、社区服务、医院内感染、信息管理、社区调研、卫生防病和妇幼保健等基本知识。

社区(全科)医学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设想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制定和完善规划 首先是政府部门要结合卫生行政和高等院校,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完善规划,有关部门要建立社区(全科)医学培训网络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社区(全科)医学师资培养、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教材开发的经费投入: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医学院校和卫生机构要积极参与,把社区(全科)医学教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和医学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把人才培养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统筹考虑,协调发展。

第2篇

关键词:探索 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 体会

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型的面向家庭及社区,集人文社会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于一体的医学专科,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最佳表现形式[1]。全科医学教育是一种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模式、实习场所与传统临床教育存在很大的区别,从全科医学发展趋势来看,社区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在社区,全科医护人员才可真正领悟到全科医学的综合性、可及性、连续性;在社区实践中才可学到对患者以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单位的照顾[3]。本文就进行建立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的优势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25位医学生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2.4±10.8)岁;其中医生17例,护士8例。对照组25位医学生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1.9±10.2)岁;其中医生16例,护士9例。两组医护人员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开展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培训的具体方法:

1.2.1取得领导的高度重视、逐渐完善社区实践基地的建设:

培养能够应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开展融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医疗技术人才,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及卫生改革需要是全科医学的教育目标。全科医学的社区培训基地承担者社区实践培训的艰巨任务,是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规范化培训的社区实践场所。我院成立科、院两级督查小组,严抓教学质量关,层层抓,落实良好的带教氛围[4]。

1.2.2加强社区师资团队建设、逐步提高师资水平:

全科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的标准,建设社区师资队也同样是社区实践教学的发展标准,提高和优化师资水平势在必行。我们需将能力建设作为核心,将岗位需求作为导向,加强对社区卫生全科医护人员的岗位培训。所以,我们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互助提高、自助培训、继续教育、专家咨询等方式配合全科医学的师资培养。我院还制定了有关社区卫生全科医护人员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以培养教学师资队伍、社区卫生服务人才为目的,组织在职人员岗的位培训,加强规范化培训、骨干培训、岗位培训。

1.3突出社区实践特色、促进社区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社区教学实践基地的可使医学生做到“在学习中服务、在服务中学习”,使其全面学习全科医学并得以实践,掌握社区治疗及护理的服务技术、基本理念、实践模式,提高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带教任务,结合其工作实际,并参照实纲的要求,征求医学生的意见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从“医疗康复护理、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入户巡访”等方面带教,将健康教育、沟通技巧、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另外,教学领导小组还需定期检查和督导带教老师的工作,检查大纲完成情况、实习进度、理论教学、医疗文书的书写、技术操作、综合素质考评、出科考试等情况。

根据社区教学基地的独特性,制定独特的教学计划,带教过程中要突出以家庭为单位、以人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的服务特点,培养学生的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通过入户调查、收集、整理社区健康资料,建立家庭成员健康档案,家庭访视、健康指导、儿童智能干预,大型义诊、宣传查体等带教工作,可提高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宣传能力 [5]。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医护人员对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整体素质,采取评分制对两组医护人员的三项指标进行评价,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分数越高代表对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越深,实践能力越强,整体素质越高,分数低则相反。

由表1可见:两组医护人员对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整体素质等分差异明显,P

3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是所有发展城市中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缺乏高素质全科医护人员已成为使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受到制约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一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较为突出,社区工作人员少,患者量大,难以保证学习时间;二是教学经验及教学师资力量缺乏,虽然具备一支可进行社区实习带教工作的师资团队,但这支队伍的教学能力及整体素质偏低,在某种程度上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和教学水平受到影响[6]。

要想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区全科人才培养机制,就要建立健全的教育、考核、晋升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保障,结合培训、职称晋升、年度考核为一体;师资配备及培训上充分体现出群体合力精神,发恢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学,营造和谐、积极的课题研究、教学研究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研讨活动开发综合实践的活动课题,将规范化培训、岗位培训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必备条件。

总之,全科医护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核心力量,是全科医疗的实施者,是提供初级卫生保健的最佳人员。实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培训与教学相结合是师资队伍必须掌握的技能,综合性附属培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基地都应将全科医疗的需求作为主导,培养出真正可以胜任社区工作的全科医生。

参考文献:

[1]薄海美,田春雨,李建民.加强面向农村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建设[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222-223.

[2]郭化山,徐杏,李香英,等.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与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5-7.

[3]沈海英.全科医生社区实践基地建设的探讨[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20(20):80-81.

[4]方小衡,刘茂玲,王兴旺,等.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实践基地卫生人力资源现状研究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7):491-492、519.

第3篇

一、 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

根据市卫生局党委的安排,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党支部、院委会积极组织医院的党员、职工,积极开展各项思想教育活动。

1、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xx论科学发展》等文献书籍;邀请市讲师团贾成奎作集体辅导讲座;医院领导班子召开了由党员、中层干部参加的扩大民主生活会,发放“领导班子征求意见表”和“患者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群众对领导班子和医院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学习和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撰写了医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检查报告,找出了医院领导班子和医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2、加强医院管理,加大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按照市卫生局党委的安排,在医院上下开展了医德医风和医护人员医德医风考评推进活动;在医院内部广泛开展“感恩患者”、优质服务活动,由医院院长亲自给职工讲授如何与患者沟通的技巧,组织职工收看全国著名医院管理、与人沟通专家的录像讲座,提高职工的服务沟通能力和爱岗敬业的自觉性。

3、按照市卫生局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高廉洁从政意识,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提高个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4、在医院建立“感恩基金”,帮助困难的住院患者和艾滋病患者。其中免费为陕西的一名无家可归人员,实施了救治,医院还为他垫付了治疗费用。当他病逝后,还为他进行了免费火化,受到了死者家属的感谢。

二、深入开展行风政风活动,树立医院新形象

1、认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维护群众的利益。加强长效机制,经常性地对容易滋生商业贿赂问题的重点科室和重要岗位人员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2、扎实开展医疗临床科室“乱收费、乱检查、乱用药”的自查自纠工作,杜绝和减少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现象,促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继续搞好药品价格公示和患者住院“一日清单”制,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就医。

3、治理医务人员吃“回扣”和收受患者及家属“红包”问题。

4、完善药品集中网上竞价采购工作,加强对医疗药品购销合同的签订履行,按时回款工作。

5、继续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设立“意见箱”,为住院患者发放“征求意见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履行职责,积极防控救治突发传病

1、2010年上半年,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继续搞好日常结核病、肝病的治疗工作。2010年1--10月,医院门诊人次 人,住院人次 人,均比去年有所增长。

2、搞好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有效地控制了手足口病疫情的蔓延。

2010年1--10月,传染病医院共救治手足口病患者 近1000余人次,其中重症患者80余例,2例死亡。在收治的手足口病的患者当中,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为5个月。

为了改善救治手足口病的条件,提高救治能力,医院利用会议室,新建了儿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3.全力应对h1n1甲型流感疫情。

成立了以院长为指挥长、副院长副书记为指挥长的防控甲流感指挥部和各专业小组,抽出了有抗击非典经验的医护人员30余人,组成了救治梯队;制定了相应的的救治、疏散、重症救治、工作要求处置方案;分别在传染病医院和第三人民医院建立了手指患者的病区,目前已收治了近10例甲流感确症病例;在三院五楼病区已建好2间甲流感重症患者救治的负压病房,随时可接收甲流感重症患者;储备了救治甲流感的口罩、手套、隔离服、眼罩、雨靴、消毒液等物资,配备了部分呼吸机、床边x光机、除颤仪、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新购进了一辆价值50万元的负压救护车;新配备了一套流感病毒a型筛查和甲型流感pcr检测设备、试剂,可有效检测流感病毒;先后组织医护人员举办了5次针对救治甲流感的业务培训;开展了两次救治甲流感的突发疫情救治演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成立了甲流感院感控制小组,加强对病区的消毒和医护人员的防护管理;与部分中小学建立了防控甲流感预防机制;安排专人负责甲流感的网络报告。

四、继续搞好艾滋病的治疗工作,开展对艾滋病患者的人文关怀活动。

继续免费为在“绿色港湾”病区住院的艾滋病患者和儿童患者治疗; 2010年5月30日,医院邀请到了濮存昕、李丹阳两位全国艾滋病义务宣传员,看望慰问了“绿色港湾”病区住院的成人患者和患者儿童,并组织以“关爱·感恩”为主题的庆六一联欢演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在市政府、市卫生局的支持下,投资200万元,将“绿色港湾”病区新扩建了400平米,改变了患者住院的环境和条件。

五、积极参与医疗对口支援和下乡义诊服务工作

传染病医院与古县人民医院和古县古阳镇卫生院建立了医疗对口支援协作业务。今年以来,医院组织医疗小分队,配合市总工会到大宁县为500余名教师进行身体检查;与市政协民盟一起深入到浮山县张庄乡,为广大农村群众开展医疗下乡服务活动。

六、加大社区医疗服务力度,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

(1)

以下内容与本文传染病医院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到目前为止,传染病医院设立的水塔街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766户,建立个人健康档案12828人,建档率75%;接收门诊人次4000余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的健康指导,对85名慢性病人进行健康规范化管理;对10余名残疾患者进行免费康复治疗及指导;每月为社区开展2次健康讲座;为社区的500人次进行免费体检;为10余名妇女进行门诊上环;为20余名儿童补种麻疹疫苗。

为了把社区服务中心的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搞好,医院党支部帮助社区制定学习实践方案,对医护人员开展学习辅导,使学习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以下内容与本文传染病医院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护士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感染科、儿科、中医科党支部总结

2010年护士年终工作总结

2010年护士年度工作总结

医务见习个人工作总结

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

医院财务科财务工作总结

第4篇

学生回家乡自行联系当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进行实践活动,学生返校后,必须交回在本社区或乡镇卫生院(站、所)签章及部门领导进行成绩评定签字的实践鉴定考核表一份。实践内容与要求包括:

1. 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或以后发展的方向,到相应的城市社区或农村乡镇卫生院(站、所)进行医疗实践活动,其中在药房和治疗室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半天,每天不少于6小时。

2. 总计诊治疾病不少于20人次。

3. 书写门诊病历不少于10份、医学留观病历不少于3份。

二、实践调研报告内容

城市社区或农村乡镇卫生院(站、所)医疗实践活动结束后,必须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医疗活动调研报告1份。每位学生必须认真、如实的完成。调研报告须经当地有关部门签字、盖章并给出相应的评语,学校才给予成绩评定及获得的学分。各班组织对本班调研报告进行评分,并按本班级学生人数的10%推荐优秀调研报告到学校进行交流。

医学本科生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医疗实践调研报告提纲如下。

要求:(1)每份调研报告的内容为1项(下列4项,任选1项);

(2)每份调研报告立题要新颖,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一定要以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说明问题。

1.了解本社区或乡镇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收入结构与疾病谱的关系;XX年本地区前10位常见病与多发病(一一列出病名)的发病原因以及与人口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收入的分组对应关系,本社区或乡镇疾病的防治方法和效果,你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2.了解本社区或乡镇卫生资源结构与现状——包括组织结(!)构与现状,人员年龄、学历、执业资格、医学技术职称结构与现状;本地区卫生区域规划及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及其本地区解决问题的办法,请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其对策。

3.城市社区或乡镇卫生院(站、所)在治疗本地区常见病与多发病(一一列出病名)中:

(1)中医就诊率(含就诊原因)、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各为多少?

(2)平均治愈或使其好转1人次的医疗费用为多少元?(本社区或乡镇每人年平均收入为多少元)

第5篇

    参与社区早接触实践课程的同学90%以上意识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最常见的病种;约70%同学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除了疾病的诊断治疗(如开药、静脉点滴和疾病诊断)、预防接种、健康教育讲座等常规工作外,家庭访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60%以上的学生认为与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具有相对和谐的医患关系等(表2)。

    2学生对社区早接触课程评价和意见

    建议绝大多数同学(约98%)都认为社区早接触课程对他们认识和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定的帮助,课程总学时(18学时)的安排也较为合理(表3)。从课程的设置方面看,尽管3/4以上的同学都认为实践课程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比较合适,但约1/2以上同学认为目前实践课程安排在上午可能需要调整(表3)。从学生反馈的最感兴趣的实践内容上看,尚未开课的学生期待更多的是协助医生接诊、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录入等工作内容,但已完成课程的学生对这两方面的内容兴趣并不大,反而对参与家庭访视赋予较高的兴趣。另外,5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实践前需要了解一些关于卫生政策法规、健康教育方法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

    访谈中,学生提及希望调整实践课程时间段的主要原因有:上午去社区实践,下午还要回校上课,路上花费时间较多,难以保证实习的时间,对下午听课也有影响;另外,社区上午的工作主要以门诊服务为主,下午的工作内容相对更具社区健康中心特色,因此学生希望能对实践课程的时间给予调整,比如:集中在3个整天或者选择下午时段,或者改成暑期小学期形式。此外,学生们也指出目前各个社区中心学生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不同,希望实践课整体安排上有统一的实践大纲,多安排参与一些社区不同于综合医院的实践内容(如家庭访视、健康教育讲座等)。

    3讨论

    以培养“具有坚实基础和发展潜能的优秀医学人才”为目标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专业八年制教育中,拓展学生看待疾病和健康问题的视野是很重要的,安排“社区早接触”课程是向这个目标努力的尝试。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当前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结构性改革,社区卫生服务已逐步成为我国现在和未来解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个平台的建设也需要医学教育从培养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单一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从培养单纯临床医师转变为掌握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全科医生服务本领的新型医师[1-2]。本次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早接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认识和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机会。比较已开课和尚未开课学生的问卷可以看到,未上课的学生有1/2以上不知道家庭访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是具有社区健康服务特色的工作内容。完成课程的同学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贴近社区居民,医患关系比较和谐等优势有了更具体的体会,对社区健康中心的一些负面想象(例如,管理不完善、医务人员专业能力有限等)相对较少。

    通过对社区健康服务的亲身参与,更多的同学观察到老年人群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的服务对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面临的主要病种,并切实体验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融预防、医疗、健康教育和保健为一体的功能,这些都与国家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定位相一致。通过学生对课程评价和意见反馈可以看出:各个社区中心提供的实践内容和实践效果参差不齐。这可能是由于每个中心的社区特点和教学资源有差异,各个中心安排带教教师和实践内容,授课内容很大程度上由社区医生当天的工作安排决定,而课时的限制及固定的授课时间安排更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学校在课程中设计的全部教学内容增加了难度。另外,学校对各个中心的特点和教学潜力尚缺少深入细致的了解。

    总之,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中心的沟通,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教学管理者及带教老师加深对实践课程教学目的理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教学安排等手段,保证完成实践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这对保证课程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实践内容的设置上,让同学有机会更多了解并参与独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的工作内容(如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等),也可能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如果开课前能向学生们介绍一些相关卫生政策法规、健康教育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将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有限的实践课程中得到更丰富的收获。    1社区早接触课程效果

    参与社区早接触实践课程的同学90%以上意识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最常见的病种;约70%同学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除了疾病的诊断治疗(如开药、静脉点滴和疾病诊断)、预防接种、健康教育讲座等常规工作外,家庭访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60%以上的学生认为与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具有相对和谐的医患关系等(表2)。

    2学生对社区早接触课程评价和意见

    建议绝大多数同学(约98%)都认为社区早接触课程对他们认识和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定的帮助,课程总学时(18学时)的安排也较为合理(表3)。从课程的设置方面看,尽管3/4以上的同学都认为实践课程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比较合适,但约1/2以上同学认为目前实践课程安排在上午可能需要调整(表3)。从学生反馈的最感兴趣的实践内容上看,尚未开课的学生期待更多的是协助医生接诊、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录入等工作内容,但已完成课程的学生对这两方面的内容兴趣并不大,反而对参与家庭访视赋予较高的兴趣。另外,5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实践前需要了解一些关于卫生政策法规、健康教育方法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

    访谈中,学生提及希望调整实践课程时间段的主要原因有:上午去社区实践,下午还要回校上课,路上花费时间较多,难以保证实习的时间,对下午听课也有影响;另外,社区上午的工作主要以门诊服务为主,下午的工作内容相对更具社区健康中心特色,因此学生希望能对实践课程的时间给予调整,比如:集中在3个整天或者选择下午时段,或者改成暑期小学期形式。此外,学生们也指出目前各个社区中心学生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不同,希望实践课整体安排上有统一的实践大纲,多安排参与一些社区不同于综合医院的实践内容(如家庭访视、健康教育讲座等)。

    3讨论

    以培养“具有坚实基础和发展潜能的优秀医学人才”为目标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专业八年制教育中,拓展学生看待疾病和健康问题的视野是很重要的,安排“社区早接触”课程是向这个目标努力的尝试。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当前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结构性改革,社区卫生服务已逐步成为我国现在和未来解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个平台的建设也需要医学教育从培养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单一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从培养单纯临床医师转变为掌握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全科医生服务本领的新型医师[1-2]。本次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早接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认识和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机会。比较已开课和尚未开课学生的问卷可以看到,未上课的学生有1/2以上不知道家庭访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是具有社区健康服务特色的工作内容。完成课程的同学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贴近社区居民,医患关系比较和谐等优势有了更具体的体会,对社区健康中心的一些负面想象(例如,管理不完善、医务人员专业能力有限等)相对较少。

第6篇

一、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的具体做法

1.凝聚共识,提升党员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

党组织把服务亚青作为党员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亚青青奥先锋行动”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参与重大赛事的积极作用。院党总支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方案,分别召开全院党员、中层干部会,对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并对全体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通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了解各支部党员岗位情况和存在问题,倾听党员和群众的心声;组织全体党员就“我为亚青青奥做贡献”如何结合自身岗位积极参与活动,拿出了多项举措。在党组织号召下,党员干部带头报名,组成了三支志愿者队伍,队长均为党员骨干,为办好亚青赛事做好了积极准备。

2.承诺亮诺,提升党员参与实践活动的责任性

作为主办赛事的辖区内唯一的综合医疗单位的党组织必须以自己的先进作用引领全社会关注此项运动,这既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担当,也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更是一种高尚的社会责任。党总支以承诺为方法,增强党员参与实践活动的责任意识,要求各支部从本职岗位出发,按岗设诺、按责定诺。各支部召开党员会议对承诺事项进行讨论,确定了承诺内容,拟定出承诺方案,设定共性承诺和个性承诺的内容,并报请院党总支审核备案。临床支部重点在提升应急保障水平、医技支部重点在面向一线主动配合、机关支部重点在为临床开展医疗救治做好组织保障方面开展承诺,公开承诺书出台后,医院通过党员“亮服务、亮承诺、亮业绩”的方式,将承诺在公示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一方面将承诺书在医院明显位置进行公示,扩大承诺的知晓率;另一方面通过“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行风监督员评价”等方式,征集各层面对医院党员的评价意见,落实整改,提高服务水平。

3.践诺履诺,提升党员参与实践活动的先锋性

(1)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先锋作用 。在亚青主会场的建邺区,承担医疗保障任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确保保障任务万无一失,应急抢救技能非常重要,为此,我们遴选了党员技术骨干担当此任。并对突发事件接诊流程、医疗环节和可能遇到的各种紧急情况做好预案,并特此举行了以“医疗核心制度 、外伤包扎固定、心肺复苏”等与急救相关的知识竞赛,志愿服务小分队按照要求备齐急救药品和设备,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医院派出的两支医疗保障志愿小分队在党员为队长的带领下,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日常英语的培训,在运动员训练场馆,圆满完成了对日本、台湾、菲律宾等地区运动员训练场馆的保障任务;医院后勤人员、驾驶班等保障力量做到随叫随到,在“先锋行动”中党员确实发挥先锋作用。

(2)用热诚服务彰显党员先锋作用。在实践活动中院党总支进一步树立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行人性化服务,在一站式服务台增设了志愿服务站,亚青志愿者服务队人员佩戴标识,配备便民盒、轮椅、一次性水杯、推车等物品。药房增设便民服务窗口,一方面由专人解答患者在用药方面的疑问,另一方面提供基本药品目录以外药品的订购服务,努力做到热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耐心解答各种咨询问题,倾心解决患者的合理要求,用热诚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4.上评下议,提升党员参与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为更深入的推动此项活动,党总支开展“上评下议促实效”活动,邀请了区委宣传部、南湖、兴隆街道部分社区代表等10人就医院近期工作分别发表了意见,大家认为医院今年参与的亚青保障有力证明了自身实力的提升,党员优秀团队如唐乌香、余琴、吕敏、刘兴江等同志的先进典型事例应该成为全院职工学习的楷模,并对医院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活动中共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1080份,征求了关于加强门诊服务等建议65条,其中医患沟通方面39条、医疗质量方面12条、收费方面5条,后勤及保障方面9条,各支部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拿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为迎接明年的青奥盛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取得成效

1.党员队伍的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体现

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全院党员进一步形成了合力,在党总支动员下踊跃报名参加医疗保障小分队及志愿者团队,大家利用业务时间参加技能及语言的培训,不仅毫无怨言,而且自身显现出使命感和荣誉感,激发出党员参与大型赛事的社会责任感。全体党员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心学习、尽心工作、经受锻炼,成为融入大局,热爱事业,奉献岗位的榜样。主要表现在:一是重新审视自己从事的岗位和面对的人群,增强了党性意识,通过丰富经历与实践,加强对党务事务的探索,突出了吸收新的知识和工作创新方面的优势;二是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表现出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发挥了党员甘于奉献的优势,显现出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不计得失、顾全大局的团队形象。

2.党员队伍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通过亚青医疗保障工作,充分展示了党员队伍的基本素质和精神风貌。党总支积极引导党员提升服务品质,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提升服务能力。窗口科室工作人员在活动中注重解决服务方面的细节问题;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在活动中注重解决急救方面的快速反应问题;机关科室的工作人员在活动中注重解决后勤方面的保障问题,能力建设与服务意识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医院党员呈现出富有朝气、拼搏进取,勇于奉献的工作热情和斗志。

3.党员队伍的影响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活动,充分展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党员的先锋作用进一步体现。在活动中,院党总支坚持开展的“党员志愿者服务”已成为医院的“金字招牌”,在全市参与答题的17家医院中排名第一,今年6月28日,唐乌香医师代表全市党员志愿者在市委组织部建党90周年座谈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党员团队积极投入社区工作,成员的手机号码成了居民紧急需时的“120”。今年以来受到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正面报道20余次,医院党组织“服务青奥决战亚青”的事迹得到新闻频道《直播南京》栏目播放。党总支通过公开党员承诺、党员挂牌上岗,带头亮身份,模范遵守服务规范,先进事迹形成一面旗帜,营造了一种正能量传播氛围,增强了职工的集体荣誉感。

三、几点体会

1.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重要载体

亚青盛会在辖区内召开的机遇实属难得,院党组织充分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和使命感,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寓党员教育于活动之中,既拓宽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又调动党员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在全体党员中形成了“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服务,创一流作风;比发展,创一流业绩;比奉献,创一流形象”的良好氛围,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争先锋,教育党员增强责任意识和带头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教育形式的丰富是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思想保证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更要注重其形式的变化性和创造性,在实践活动中,院党组织制定完善了《医院党员志愿者管理办法》等制度和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档案》、《工程廉政档案》、《医德医风档案》,使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促进党员教育管理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党总支倡导的分层次讨论、分类别承诺、分阶段履诺、分对象评议、分场合公开的实践形式有效地避免了活动的形式主义,注重分类指导,坚持不走过场力求实效,实践活动总体呈现出启动快、氛围浓、载体新、进展好的特点。

3.奉献意识的倡导是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动力源泉

开展的“我是党员,我为青奥做什么”大讨论活动有效倡导了党员的奉献意识,使党员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而党总支则是贵在将这一效果常态化,不断强化宗旨教育,出台精神激励措施,开展好“党员奉献日”集中行动,在扩大党员奉献日社会影响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活动的新载体、新方法、新模式,党组织积极参与亚青、奉献亚青,为广大党员践行宗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并逐步建立起党员奉献日活动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党员奉献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专业化和自主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树立起新时期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先进形象。

第7篇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医疗费用的高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2006)中指出:“要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休制改革,优化城市卫生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努力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这为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做出了重要的决策。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的素质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1]。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接受过正规教育,具备社区护士资格的护理人员目前仍在少数,因此,对从事社区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就成为解决这种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径[2]。通过实践及查阅文献,笔者对社区护士在岗培训方法进行思考,总结了三种方法: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培训、到上级医院进修和自学。现对这三种培训方法进行详叙。1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培训

1.1培训对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在岗护士。

1.2培训的组织形式:以省、市为单位采取整体性、系统化的组织管理模式,统一师资培训、统一培训大纲、材、统一考评、统一阅卷、统一发证、分片实施。

1.3培训教材:以卫生部科教司编写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材》为主要参考书,同时结合本地区社区护理的需要增加所需内容作为本地区的培训教材。

1.4培训内容

1.4.1理论培训:主要包括社区护理导论、社区评估、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特殊人群保健、社区急救等[3,4]。培训时要强调疾病预防、家庭访视、沟通与合作、社区急救、心理咨询、自我防护等方面[5]。各省市或单位根据卫生部要求,结合当地情况组织培训内容,以满足社区护士的需求,在培训时根据实情设计方案,安排相应的课程。做到学以致用[3]。

1.4.2技能培训:社区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提高是岗位培训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大多是从医院临床护士岗位转岗从事社区护理的。由于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存在较大差别,必须对护士进行转岗培训。社区护士除了要将临床护理中的基础护理技术应用到社区外,还要学习掌握好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要特别熟练掌握社区急救、家庭抢救、外伤清创与缝合技术、洗胃、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老年人吸痰等技术操作。要学会母乳喂养指导、家庭护理、临终关怀、伤残康复护理等,以适应社区护理服务需求[6]。

1.5师资队伍建设:社区护理专科师资建设是培养社区护士的关键。目前社区护理师资紧缺,社区护理专科师资大多有临床护理人员承担。因此社区护理专科师资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7]。可以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会议、与国外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教师,并对人员编制、职称评定、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尽快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社区护理教育师资[8]。

1.6培训基地: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建立好规范的社区护理培训实践基地,使学员在培训基地得到所需技能的培训,让社区护士参与较为规范的社区护理实践活动,才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使护士真正地实现从医院临床护理模式到社区护理工作模式的根本转变[9]。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基地建设应包括教学基地和实践基地两部分,市卫生局经过考核可以挂牌和授权,教学基地和实践基地要有效地沟通与配合,这不仅有利于社区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也有利于对在校护生社区护理实习计划的落实,真正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10]。

1.7培训方式:社区护士规范化培训采用全脱产方式,集中面授共4周,分三部分:(1)理论课程培训2周。学员集中授课,以卫生部颁布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为基础,制定教学内容。(2)技能操作培训1周。学员采用分组操作演示、老师指导、学员集中进行操作训练的方式。(3)社区临床实践l周。学员分成5-6人为一小组到社区服务中心(站)进行临床实践。

1.8培训考核:培训的考评一般包括理论和实践。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成绩合格者,由卫生厅统一核发省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合格证书[11]。

2到上级医院进修

2006年卫生部文件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到医院进修学习”。由此可见,建立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护理业务协作关系,提升社区护士业务能力是顺应卫生发展趋势的需要。在职社区护士应每3~5年到上级医院的大内、大外科和急诊科进修3-6个月。社区护士在进修期间应强化训练护理新技术、急救仪器使用及操作配合、急救事件救护方法等,将获取的规范技能与先进护理理念应用到社区医疗[12,13]。

3自学

自导学习是被认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社区卫生服务全科知识的掌握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长期学习及总结,统一培训只是起到概括指导作用,要提高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还是要靠学员的自学。

教育部门和主管部门应为社区护士设立社区护理自学考试,以便为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社区护士可以选择业余形式如自学、函授、远程教学等进行继续教育。

4总结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尽快培养出适应其发展的全科护士,从事社区的家庭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社区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临终关怀等多方面社区工作,为社区人群提供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尽快实现护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宗旨[14]。因此,社区护士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方便、快捷卫生保健服务的主力军,社区护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15,16]。社区护士的培养影响着社区护理的发展,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是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17,18],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出一套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士培训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丽,赵秋利.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71-72

[2]周艳,刘晓丹,李勤,等.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绩效分析与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197-199

[3]郭清,陈雪萍,章冬瑛.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1767-1769

[4]吴兰笛,韩卫丽.广州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及考核成绩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6,3(2):66-68

[5]李勤,孙平辉,黄卫东.社区护士在职培训教学模式初探[J].护理研究,2006,20(5):1212-1213

[6]彭惠仙.社区护士护理技能培养的实践与成效.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43-45

[7]李晓惠.社区护士资格准入标准与资格认证管理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7):914-915

[8]曾华.西宁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现代临床护理,2008,7(9):1-4

[9]何金爱,陈贤梓, 陈伟菊,等.广州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效果的层次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3-65

[10]侯婕.对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思考.护理教育,2009,27(23):89-90

[11]饶艳华,曹梅娟.我国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与思考.护理与康复,2010,9(2):106-108

第8篇

近年来,中共****医院党总支以建设高标准的基层党组织、高素质党员队伍为目标,按照“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创建一个好医院”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努力拼搏,勇于创新,较好地发挥了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成效显著,曾多次被市**局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抓班子,带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

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提条件。为了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增强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院党总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制定了《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采取总支书记上党课、播放录像、讨论交流、参观等多种形式,并将每月的第一个周六作为党员的学习奉献日,逐步形成了党员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在今年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为了增进学习的层次性,渐进性、多样性与实效性。院党总支成员带头学习,带着情感自觉研读,联系工作交流体会,以身作则躬行实践。牢记“********”的**服务理念,自觉树立“凭党性、看实绩、重公认”的意识,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自身素质。带动全体党员形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良好局面,干群思想达到高度统一。在学习过程中,院党总支还注意把理论学习与提高认识,改进作风,指导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意识、群众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明确了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增强了团结,提高了战斗力。

强素质,重实效,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院党总支将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作为不断推动医院经济发展和各项工作全面进步的不竭动力。积极鼓励医护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开发研究在本专业领先的医疗成果。平均每年撰写论文30余篇,在国内著名医学科技杂志发表10余篇,有效地增强了医院的创造活力;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组织相关专业考试、比武,有效地提升了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医疗水平;经常性开展住院病历和医疗处方检查,坚持护理“三基”查房,有效地杜绝了差错事故和医疗回扣等问题的发生;按照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进修计划和人员招收计划,有针对的派出骨干力量到上级医院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增强了医院现代化管理,提高了医护人员综合素质。

抓管理,上水平,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

****医院党总支按照“********”的**服务理念要求,以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目标,将维护和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的。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得到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为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院党总支实行工作目标分解制,将任务落实到科室,责任明确到个人。定期召开中层会议,督促工作落实情况,有效杜绝了工作中推委扯皮现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院党总支对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并通过职代会广泛征求意见,使医院管理更加完善;先后制定了《药品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制度》和惠民医疗服务方案,从制度上进一步保障了患者利益,让患者明白就医,放心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得到更多实惠;对医院网站进行了改版,丰富了网站内容,增设了在线留言功能,并安排专人负责回复,为患者寻医问药提供了极大便利。

树形象,促发展,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医院在全面履行自身职责的基础上,从关心社会弱势群体角度出发,大力开拓服务范围,积极投入营造全社会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的大氛围,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参与社会困难家庭**患者的救助工作。先后救助了……,不但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凡响。特别是连续多年救助的事迹,还被**市政府评为“百件好事”之一,充分体现了**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为了使特困**人也能够得到及时治疗,院党总支为此专门成立了随访巡诊医疗小组,由党总支书记亲自挂帅,各党支部定期到特困**人的家中为他们免费送医送药,并为他们建立了随访档案,详细记录他们在家中的健康状况和用药情况,为了方便咨询还专门印制了爱心卡片;为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在离****障碍患者最近的地方提供服务,在市**局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南区开设了全国第一家国办福利机构专门针对低保家庭服务的“****医院****管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三年时间内入户巡诊700余次,举办知识讲座2期、开展义诊5次,接诊2500余人次,为**人减免挂号费、诊疗费等项目近4万余元 ,受到社区居民及患者家庭的普遍欢迎与信任;自20xx年3月起,院党总支与经济欠发展的**镇和**镇的部分在乡“三老”**对象签定了帮扶协议,并按照帮扶协议为**对象们送去了近五万元的帮扶慰问金和价值三千余元的食品和药品。

积极推进****患者康复防治网络化建设。

根据《**市**局关于做好****防治工作的意见》的指示****,按照市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医院抽调资深专家,组织精干队伍,成立了复员退伍军人**防治科,订立了《**市****患者康复防治网络实施方案》,编写了《**人家庭护理指南》小册子,制定了《复员退伍军人**防治科工作制度》、《复员退伍军人**防治科工作职责》、《巡访用药发放制度》和《复员退伍军人**防治科巡诊纪律》等项工作制度。

第9篇

我们根据区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在区卫生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从**年3月以来,我院以“坚持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制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主题,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成效。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认识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实现医院科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领导重视,抓好组织落实

我院领导班子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十分重视,紧密结合我院工作实际,认真抓好组织落实。

(一)动员部署。区卫生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之后,我院及时召开了全院党员和科室负责人会议,进行了学习实践活动再动员,使大家深刻到认识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二)成立领导小组。我院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加强对我院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三)制定计划。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建立专档,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系统化管理。

(四)组织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全院党员、积极分子和科室负责人理论学习,我院固定每周二下午为学习科学发展观时间,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抓好对《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mzd、dxp、jzm论科学发展》等的学习。组织全体党员观看《警钟长鸣》、《科学发展观》光盘,使广大党员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更加增强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门诊大厅悬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横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职工主力军作用,在全院职工中收集“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区卫生事业大发展”主题征文三篇,并获得优秀奖。

二、加强调研,搞好分析检查

结合妇幼保健工作实际,我院领导班子按照各自分管的工作,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两篇。

我院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民主座谈会,征集对院领导班子及成员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召开了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一位党员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对照党员承诺进行发言,查找不足。通过在门诊大厅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征求意见建议,使患者参与到医院管理中。

通过分析检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院**年来医院发展落后于社会发展,满足不了群众需求;二是群体保健人员不足,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滑坡;三是科室分配没有体现多劳多得,调动不好职工的积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及主客观原因,撰写了详细的分析检查报告,组织全院党员和科室负责人进行讨论、征求意见和评议。

三、落实整改,取得成效

(一)制定整改方案。

我院对照分析检查报告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群众评议中提出的相关建议及需要完善的制度,制定整改方案,并建立了整改落实责任分解表,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明确整改目标,确定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限要求。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医院科学发展的问题。

(二)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我院紧密结合当前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和“国庆平安行动”,充分利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和“我是党员我承诺”两个活动载体,稳步整改,改进作风,改善就医环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学习实践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1、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院对现有制度分门别类进行系统性地清理,在保持现有制度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修订、完善制度5项。

2、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我院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管理小组;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和医疗废弃物管理;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加强预检筛查分诊工作,切实做到首诊负责制,购买人体红外测温仪,对所有进入医院人员进行发热筛查;设立独立区域的发热隔离室,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院内传播;在我院所有卫生间安装了墙壁悬挂挤压式洗手液,杜绝病菌交叉感染,防止传染病传播。

3、大力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我院在门诊大厅悬挂“持续改进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横幅,开展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加强急诊急救培训和岗位技能竞赛,提高处理突发卫生事件能力,在全院掀起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六十周年。

5、加强妇女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工作。我院在全区适龄妇女免费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工作稳步有序开展,通过筛查,可以早期发现两癌(宫颈癌、乳腺癌),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得到了广大适龄妇女的好评;利用宣传材料、海报、咨询活动、讲座等多种形式,向我区妇女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了我区妇女保健意识。

6、组织辖区医疗机构医务、儿童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儿童保健医务人员的保健水平,保证儿童保健工作质量。我院做好免费为0—6岁学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及为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疾病筛查的宣传工作,通过下发免费健康体检折页和张贴海报,把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

7、开展“城乡统筹,文明先行”活动,我院与苹果园街道西黄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口支援,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为社区居民举办妇幼保健知识讲座,为社区居民提供妇产科、儿科和全科免费会诊。

8、围绕“国庆平安行动”,我院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全力为新中国成立**周年庆祝活动营造安全、稳定、祥和的医疗环境。

9、为来院就医人员建立了《医疗机构场所责任保险》,切实保障了就医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10、“5·12”汶川地震**周年之际,我院职工捐款1202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积极参与“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和“共产党员献爱心”捐款活动,共捐款1160元,为贫困母亲献出了我们的一份爱心,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第10篇

南海区直机关自开展“三服务一促进”主题实践活动以来,区直各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紧密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工作方案,采取积极措施,扎实推进,开局良好。

一、领导重视,行动迅速

各单位扎实开展“三服务一促进”主题实践活动,做到领导重视、广泛动员、行动迅速,确保活动开好头、起好步。南海区政府办召集全体干部召开了“三服务一促进”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黄奔副主任要求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不仅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理解力和领悟力,更要提升做好服务的能力,强化执行力,确保又好又快地完成好办公室和区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促进我区社会大和谐。区环保局迅速召开动员大会,局党组书记、局长崔国同志亲自作动员,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带头推动、率先垂范;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坚持把活动融入到创模、减排等中心工作中去开展,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区物价局在4月6日上午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各科室结合职能,制定落实“三服务一促进”要求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局长、副局长为正、副组长,以各科室科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检查监督各科室的落实情况,实行层级责任制。区公路局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领会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开展“三服务一促进”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夯实思想基础。区检察院由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戴景田同志带队深入到八个镇(街道)调研,认真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沟通联系,争取基层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加强检察室建设,主动服务基层。截至4月底,参加活动的61个单位都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实践活动。

二、结合实际,出台举措

各单位把开展“三服务一促进”主题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发展共赢不动摇,加速加力冲三甲”工作主题和建设五星级南海的工作目标以及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推出具有特色的实践举措,在求实效上下功夫,切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力促社会和谐。区人大机关紧扣职能,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采取加强依法治区、加强对政府工作监督等措施和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等普法活动,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区发展和改革局结合区第一季度经济分析会提出的工作部署,积极组织专家编制《南海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20__-2015)》;建立起区重大项目数据库,指定专人跟踪服务,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步伐。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推出提高城乡居民大病、重病的医保待遇,提高定点医院职工医保结算标准,建立基本医疗保险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区 教育局结合单位职能,围绕“三服务一促进”的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提出“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师生发展、服务大局,促进南海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出启动名校工程、推进名师工程、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基金、完善扶贫助学保障体系等措施,为建设五星级南海、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区行政服务中心今年将继续完善“一站式”行政服务,特别是完善房地产权证登记发证服务,计划在大堂采用银联POST机进行刷卡交费及管理的模式,并考虑设置方便群众选择的邮政代办窗口,减少群众“跑单位”、“跑银行”的奔波和负担,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三、主动服务,构建和谐

各单位认真落实“三服务一促进”的要求,积极践行措施,为建设五星级南海、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区总工会以职工为本,积极完善“送温暖活动”长效救助机制、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再就业帮扶工作、“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等五大平台,主动服务职工群众,做职工群众的知心人。日前,区总工会联合区委宣传部、区体育局、狮山镇举办了“情系职工·共创和谐”庆“五一”万人长跑暨帮扶困难职工募捐活动,以长跑形式进行动员和募捐,创新帮扶困难职工工作形式,得到机关、农村、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的热烈响应,迄今筹措到400多万元帮扶经费,为帮扶困难职工实现经常化、社会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区卫生局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如设立了“平价病房”、“惠民产房”和“惠民医院”,为民政优抚对象、经济困难的本地和外来人员提供收费优惠的基本医疗服务。同时,开展送医下乡、百位名医送医进社区、健康知识进万家、院长论坛等系列活动,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推动全社会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良好风尚的形成。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入开展“质监服务年”活动,组织了南海家用电风扇生产企业到广东省产品质检中心顺德基地和广东美的环境制造电器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成立了名牌培育服务队,组织“节能降耗增效服务队”到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服务活动,主动为企业服务,为南海经济发展服务。

第11篇

1.1完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学校社区护理老师共同担任组长的社区护理实践小组,小组成员由技术业务娴熟、大专以上并具有丰富社区护理和全科医学经验的护士和医生组成。带教人员定期接受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组织的教学能力与技巧方面的指导和临床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并接受教学小组组长的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督导,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

1.2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教学计划是高质量教学的必要前提。护理系根据教学大纲的原则要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社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实习作息时间、带教工作计划和实行进度安排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执行护理系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计划,必要时进行调整。

1.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计划

社区护理本科生实习的时间共3周,分为两步进行:①进社区实习前一周在学校进行,由护理系社区护理教学老师完成,为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前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工作内容及方法的不同之处,初步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指导;②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医院后,由带教老师完成的医院环境、实习内容、社区临床操作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介绍和培训。安排于各科室对护理本科生的理论讲课和技术操作带教,尽量安排于实习第一周完成。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后,实行分组、交叉轮转各科,并在实习第二周末进行集中交流,提出实习意见,第三周进行强化和巩固。第三周末全部实习完成后进行社区实习小结。

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

2.1全科护理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参照袁莉[2]的研究,包括全科护理、居家护理等。其中全科护理教学主要是进行基础护理技术的巩固,学习和实施换药操作,掌握犬伤的处置方法和相关知识。学习全科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尝试对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2居家护理

跟随社区带教老师到社区居民家中遵医嘱进行护理操作和健康教育。护理本科生要求掌握出诊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每一组护理本科生选取一位患者按护理程序进行病历的收集,提出护理措施,进入患者家中进行健康指导,后期进行护理评价,并将病案、护理措施等内容总结,以书面形式上交带教老师。

2.3健康教育

每组护理本科生须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健康教育由带教老师联系时间、地点和人员,每组护理本科生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可为饮食、运动、疾病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实施方法可为制作幻灯片现场授课、现场演示、现场咨询等。另外,由医院提供宣传展版,每组制作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内容和形式由护理本科生自由发挥。

2.4社区中医康复

通过听取中医医生的示范讲解,观察中医医生的实例操作,了解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2.5产后访视

访视人员在区妇幼保健院领取访视卡,在访视护士带领下,到产妇家中进行新生儿和产妇的访视。主要掌握访视的流程、访视的内容和技巧,学习产妇和婴幼儿的营养指导和注意事项等。

2.6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

护理本科生须掌握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的相关知识。了解儿童保健的程序和内容,掌握婴幼儿头围、身高等测量方法并进行实践,了解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营养指导方法。通过免疫接种护士的讲解和示范掌握计划免疫程序以及常用生物制品的种类、接种方法、不良反应及处理,熟悉和了解儿童预防免疫的预约登记。

2.7妇女保健

了解社区妇科手术(安环、取环、人流等)常规器械的名称、用法、手术流程、配合做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并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

2.8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

掌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的健康档案的建立的方法和访视的安排。在社区护士的指导下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访视,掌握访视的方式、技巧和访视内容;同时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流程。

3授课形式

3.1传统教学中应用人本原理

以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实现最佳效果的有利保证[3]。在社区实践教学中,社区带教老师言传身教,将与患者及家属交谈的方式、内容以及观察病情的要点教给护理本科生。护理本科生每完成一个指定的事件后,社区带教老师将应用赏识教育肯定其做得好的部分,并共同找出需改正和需提高的地方。当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以后,在适当范围内让学生单独操作。

3.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首创,采用“先问题后学习”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4]。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护理本科生将老师根据社区护理特点提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或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学习目标,让小组成员各自分析、收集资料后再与带教老师进行探讨和学习。从问题出发寻找原因的思路,既有利于评判性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5];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4持续改进的教学方法

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与社区带教老师一直坚持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小组于社区护理实践结束时,由护理系老师和主带教老师共同组织护理本科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总结在实践中取得的收获,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上交一份实习小结。每位护理本科生填写一份由护理系设计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实习内容量化表、实习的收获与不足、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对护理系的评价以及实习的建议等条目。护理系老师对护理本科生意见反馈表进行分析和总结,于每学期实习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

5结果分析

历届护理本科生共560人填写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反映,对社区护理实习整体的满意度为65%以上,70%以上的护理本科生认为在社区实习有各种收获并对社区护理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在社区实习中有一定的收获;还有部分护理本科生认为社区的实习,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实人生经历和社会工作能力,增加职业自豪感。然而,也有同学认为社区社区带教老师总体存在理论知识欠缺、带教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学校应通过加强社区带教师资培训来解决。

6讨论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社区护理实践能培养和提高护理本科生社会实践能力,激发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愿望,为他们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6.1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的影响

社区-学校合作性的社区护理实践教育模式是对护理本科生有利的合作方式。社区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可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护理本科生参与社区服务,能早期接触社会,并深刻体会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体会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护理并取得成效的前提,从而使护理本科生自觉地加强沟通知识、技能的学习;通过社区护理与护理教学相结合,护理本科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通过中医针灸和换药技术的观摩、实践,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工作,提高了护理本科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通过入户家访让护理本科生积累了更多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经验;在家庭护理的过程中,让护理本科生明确了服务态度,增强了服务意识,对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疑问,对社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讨论,并与国外的护理方法比较,对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护理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加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理本科生的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7,8]。社区护理实践还培养了护理本科生应用整体护理观念进行社区护理的能力,提高与患者、家属、居委会等各种不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各种工作场合的无菌观念,增加了对社区护理的认识。

6.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和教学质量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也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许多正面影响,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偏低,本科护理实习生来到社区,为社区带来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为社区护理注入了新生力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实习生给社区带教老师的信息反馈可促进老师自身的进步,由此教学相长,从而把社区护理人员锻炼成为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护理技术、以及灵活的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②实践教学过程中,社区和学校带教老师间有很多机会进行沟通交流,这将有利于老师间教学经验的分享,以更好指导护理本科生社区实践学习;③护理本科生在社区的实践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区带教老师的护理工作负担。最后,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有利于学校带教老师了解社区护理工作现状,便于老师对知识进行更新,从而提高学校老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6.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社区护理实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①社区护士人数少、从业时间短、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教学经验,且流动性较大,带教内容为日常工作内容,社区护理工作繁重,使得教师对护理本科生的指导不到位,护理本科生通常只能被动地跟老师做事,其主动性和独立性得不到足够的发挥,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限制[9];②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多,范围广,但实习时间短,护理本科生在很多方面只有表浅的了解;③学校社区护理理论教学内容与社区实习内容存在一定程度脱节,护理本科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社区实践。

6.4小结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实施"治未病"试点工作为抓手,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优良传统,转变服务理念,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构建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到年底,争取在8所市县中医院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每个县至少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治未病"试点,并以省"治未病"试点单位为基础形成重点建设单位。到年底,按省试点建设标准,试点单位"治未病"工作实践日臻完善、逐渐成熟、基本达标;市县中医院均加强"治未病"机构设置、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设立"治未病"服务点。此后,配合上级部门进一步探索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途径、模式、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构建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治未病"的服务网络。

三、主要任务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运用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建立"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服务技术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在各级中医院或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设立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业务工作与医疗部门有机相连的"治未病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它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治未病"服务点,完善机构设置;应用"KY3H健康保障模式"的理念,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提供载体。中医医疗机构要能提供全面、综合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丰富"治未病"服务内容。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形成集预防保健服务、传统疗法服务、体检服务、咨询服务、特需服务、文化服务等于一体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链。服务对象要面向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3.完善"治未病"支撑条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预防保健需求。认真开展"治未病"科学研究,大力培养一批"治未病"优秀人才,积极展示和传播"治未病"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推进"治未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完善"治未病"服务支撑条件。

四、工作安排

按照先行试点、分步推进的要求,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工作目标。工作中丰富形式、注重实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及时总结。

1、宣传发动阶段(年月—年月):广泛宣传中医"治未病"文化,市县成立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明确试点单位,争取3-4家市县中医院列入省创建计划;组织试点单位制订实施方案,做好"治未病"试点工作准备。

2、试点实施阶段(年月至年月):试点单位在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中医特色专科开展"治未病"工作实践,引进服务设备、培训服务人才,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非试点单位中医院学习试点单位工作经验,完善开展"治未病"工作准备。市县卫生局"治未病"领导小组开展活动,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它医疗机构筛选"治未病"服务点设立单位。

3、工作推进阶段(年月-年月):试点单位完善设立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业务工作与医疗部门有机相连的"治未病中心",逐步在单位各科室普及展开"治未病"工作,争取1-2所中医院纳入国家级建设计划;非试点单位"治未病"社区服务点逐步推进"治未病"工作,争取新增1-2家"治未病"单位列入省级建设计划。

4、总结推广阶段(年月-年月),根据上级中医"治未病"工作机制和相关政策,严格国家局、省局要求,科学评价、全面总结"治未病"工作情况,立足国家、省试点单位"治未病"实施情况,根据情况以县(市)为单位开展区域性推广工作,将"治未病"与临床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医文化、健康保障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好特色明晰、效果显著、管理规范"治未病"中心和站。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依托市内外资源,成立由名老中医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咨询组,指导全市试点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治未病"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治未病"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经常研究解决问题,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保证经费投入,落实保障发展措施。

2.加强人才培养。试点单位要充分利用具有的各种人才优势,在现有名、老中医技术配备的基础上,选拔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医理论造诣和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推进"治未病"工作,并根据"治未病"学科的特点,边实践、边探索,并不断总结、提供经验。在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加强"治未病"培训基地建设,按照国家和省"治未病"人才的规范化培训要求,培养一批中医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