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仪表试用期总结

仪表试用期总结

时间:2023-01-31 15:42:25

仪表试用期总结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1

1.1设计问题

在基础设计阶段,对仪表询价文件分类的考虑不够全面,对高压特殊仪表、热式质量流量计、过氧化物混合站质量流量计、高温型音叉开关、微小流量开关阀、快速排放阀及夹套三通球阀等特殊仪表未进行分包采购,导致仪表技术谈判时有些品牌只能满足部分仪表选型,仪表采购招标不能满足三家,造成仪表采购进度滞后。对总包仪表人员的配备数量和技术水平没有严格把关,造成在详细设计阶段仪表人员力量不足,影响仪表设计进度。如,从LDPE装置基础设计到现场施工期间,总包只有一名仪表设计人员负责整个装置仪表的设计工作。基础设计时因仪表工程统一规定没有完成终版下发,造成长周期设备成套包单元仪表的技术要求、供货范围不够清晰统一,在成套厂家中标结束后再增加技术要求就变得较为被动、困难。有些成套厂家未按技术协议要求与相关规范进行图纸设计,仪表设计人员未对厂家返回的设计图纸及时审核并发现问题,造成现场施工时成套设计文件不够齐全,接口尺寸、界面划分和供货范围出现争议,导致现场再次进行协调并增补仪表设备材料等情况发生。

1.2采购问题

未给仪表长周期设备厂家制定图纸提交滞后的考核规定,造成厂家图纸提供较为滞后,给后续设计、施工造成较大的被动。技术协议中要求的试车备件和两年备件不合理,对待备品备件不够客观严谨,导致在安装调试、机组试车和装置开车过程中出现了无备件可用的情况。在成套包设备技术协议谈判时主要以设备专业为主,加上技术协议签订过于匆忙,导致对仪表专业技术要求、界面划分和供货范围未进行详细规定,仅涵盖了部分仪表型号的技术要求,给后期执行带来困难。仪表采购招标不规范,部分厂商投标文件与技术协议要求不一致,给后期的合同执行带来困难,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仪表设备到货验货不及时、不严格,存放保管较为混乱。尤其是一二次压缩机成套包仪表设备材料,没有全部开箱验货,安装时开箱才发现仪表设备材料数量不够,甚至无货,造成施工安装时部分仪表设备无法安装。

1.3施工问题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虽然设计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且多次组织总包、施工单位及监理等进行施工图纸审查和各种材料统计核算,但各方未严格执行会议要求,未统计出施工材料缺口数量,尤其是一些安装材料、仪表电缆等,导致在施工领取材料时才发现数量不够,然后再申请增补材料,造成该项施工缓慢。总包配备的仪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只有一人,且技术经验水平欠缺,工作交接不清,造成仪表施工材料管理混乱,仪表设备材料丢失情况严重。监理技术管理人员监管工作不到位,对现场仪表施工质量把控不严,导致现场施工有很多低标准情况,甚至明显未按规范施工,待发现后再进行返工处理,导致严重的材料浪费并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交叉作业严重。当工艺配管还未完全结束、仪表还不具备施工条件时,为了加快项目进度便进行仪表安装施工,待其他专业完成施工后,发现有的仪表被新敷设的管道包围,无法开盖接线,导致需要重新更改仪表安装位置。

1.4调试问题

部分高压阀门等现场仪表的调试还未完全结束,部分单元工艺进行气密等工作不允许仪表动作,造成部分程序专利商无法进行测试,推迟了装置进料时间。成套PLC系统调试不彻底,各家PLC集成标准不同,提供资料也不齐全,给现场调试带来困难。尤其是冰机冷冻单元,前后进行了4次现场服务,都未完成PLC与DCS的通信工作。高压热偶回路调试标准不能满足专利商的要求,现场仅对高压热偶和快速温度变送器进行了校验,导致装置的DCS系统显示误差较大,专利商到达现场之后又对144支热偶回路进行了重新校验。DCS系统和SIS系统调试跟踪配合不到位,相关的仪表维护人员对程序和接线不够熟悉,造成装置开车时仪表维护人员不能迅速查找并排除仪表故障。

2仪表技术管理方案

2.1设计方面

基础设计阶段需要做好仪表设备的分包工作,并针对每个仪表设备分包限定品牌,一方面是便于后期的技术谈判与采购执行,另一方面是在满足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可以降低项目投资成本。PN4000超高压阀门(36台)、PN3600超高压阀门(12台)、PN500高压阀门(46台)、高压热偶及热偶变送器(144套)、高压压力变送器(45台)和化学密封高压压力变送器(14台)需要严格按照专利商要求进行分包采购。由于过氧化物混合站仪表是集成到保冷箱内的,受空间限制,最好将这18台质量流量计分成一个包;热式质量流量计FT-12300较为特殊,需要单独分包采购;LS-06002、LS-06023、LS-06024和LS-10065这4台音叉的最高设计温度达到了295℃,只有VEGA能满足,可考虑将这4台音叉分成一个包进行独家谈判。在详细设计阶段,仅配置一名设计人员势必导致人员力量不足,可在EPC合同签订时对设计院提出要求,对设计人员技术水平和配置人员的数量进行审核,从而保证设计技术人员的稳定和后续项目的可持续开展。对成套包仪表提出详细技术要求时,首先要了解成套包内的仪表种类,将成套包内的仪表尽可能与装置区统一,便于以后仪表维护与备件采购,然后再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供货范围、施工范围、文件清单及提交时间等要求,为后期的采购顺利进行和保证产品质量奠定基础。LDPE装置成套包单元较多,各成套厂家的设计标准各不相同,提交的设计文件也各有差异,因此应专门配置一名设计人员负责各成套包仪表设计文件审核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厂家更改,以免设备到达现场后才发现问题。

2.2采购方面

技术协议作为商务合同的一部分,应该要求设计文件的返回时间,并在商务合同中制定考核内容。当设计人员索要设计文件而没有结果时,可以通过发商务函的形式来要求尽快返回设计文件。设计人员应及时对返回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尽早发现存在的设计问题,并要求厂家修改,避免出现厂家设计文件返回不及时,出现错误无人发现的情况。要求厂家提供推荐备件清单,向同类装置了解仪表使用与备件情况,并结合自身经验,针对不同的仪表采购包制定科学的备品备件采购清单,对于易损易耗材料的试车和两年备品备件做到合理储备。同时,要考虑到仪表安装调试时的意外损坏情况。在成套包设备技术谈判时,需将仪表专业单独分组讨论,对仪表技术要求、供货范围、施工范围及文件清单等进行详细规定,形成单独的会议纪要,作为技术协议的附件。最后再与设备、工艺专业对接,查找遗漏项或技术要求不到位的地方,并补充到会议纪要中。在签订EPC合同时,应提出仪表采购招标要求,参与招标文件的技术部分审核,并规定业主参加开标的人数,对不符合技术协议要求的投标文件直接做废标处理。现场到货验收时应严格按照技术协议进行,以保证仪表质量,为后续仪表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仪表到货后要及时组织开箱验货,并严格按照技术协议核对,对于与技术协议不符或与装箱单不符的项目,及时反馈给厂家并核对补发,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仔细核对施工图纸与所到仪表设备数量是否一致。

2.3施工方面

首先,要求设计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严格做好仪表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样既可以提前发现总包采购的接线箱、格兰头、仪表电缆、管材及桥架等数量是否满足现场的实际需求,也可以发现设计图纸与现场施工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发现问题之后及时联系设计人员核实确认并修正解决,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投资,还可以加快项目工程进度。EPC合同中应要求对总包仪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配备数量等进行审核,对于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的人员绝不允许到现场进行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好仪表设备材料,尤其是一些特殊仪表和外商配套的重要材料,要单独存放并严加保管,尽量不要提前交给施工人员,避免出现仪表设备材料丢失或损坏的情况。监理人员负责监理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等工作,加大仪表的监管力度。项目执行过程中,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在每一项仪表施工开展之前,需针对性地开一个专题会,将统一规定要求和安装注意事项传达给监理、总包与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对于批量施工,先建立装置内样板工程,待检查合格后,再进行其余的批量施工,针对关键部位、特殊部位及隐蔽工程等仪表施工设置停检点。施工的同时应加大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免大面积出现问题时难以协调。同时,加强与监理、总包、施工单位仪表专工的沟通,及时提出便于仪表稳定运行与维护的安装方式。施工单位招标文件中应要求配置一名电仪副经理来负责管理电气、仪表方面的施工工作,协调处理电仪、仪表、管道及设备等接口方面的相关工作。仪表安装前要仔细审查仪表安装图纸,并与其他专业对接仪表安装位置是否挡道等事项,避免返工情况发生。

2.4调试方面

首先,要求专利商提前提供现场程序测试范围与测试方法,在专利商到达现场之前,完成相应的现场施工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仪表回路测试和单元测试,避免专利商到达现场后不具备程序测试条件的情况发生。给成套厂家发现场服务邀请函时,需注明现场服务人员必须有仪表专业人员。开车前的仪表调试工作任务繁重,施工界面多;仪表调试进入关键阶段后,针对人员紧张、工作面广、工作量大的情况,需要提前部署,紧盯现场,厂家在时配合厂家调试,厂家离开后分析现场遗留问题,并落实解决方案。高压管道测温采用专用的高压惰性热电偶,快速温度变送器采用MUTEC的MTP300i。与以前高压项目不同的是,快速温度变送器安装在控制室机柜内,这样仅完成高压热电偶与快速温度变送器的单独调校是不行的,还需要在现场接线箱用信号发生器给出毫伏信号,然后在DCS系统上观察温度显示,如有误差则快速调整温度变送器零点旋钮,去掉现场到机柜间补偿导线所产生的误差。DCS系统的技术要求与一般装置是类似的。SIS系统中,RSD主要实现紧急程序1(EP1)、紧急程序2(EP2)、服务程序3A(SP-3A)和服务程序3B(SP-3B),PSD主要实现其他与安全相关的停车程序和联锁逻辑。其中,最关键的高压分离器、高压反应器和二次压缩机的紧急停车程序(在RSD实现)对控制系统安全等级和响应时间要求较高,需安排专人全程跟踪配合DCS系统、SIS系统的调试工作,对于调试期间进行的程序修改应做好记录,掌握程序启停步骤与逻辑关系。开车时仪表维护人员要能够快速响应仪表出现的问题,迅速查找、排除仪表故障。

3结束语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2

目前,技术改造成为企业搞活的一项重大举措,无论是工艺专业技术改造,还是仪表专业技术改造,都需要仪表专业配合。因此,仪表操作人员不仅需要日常维护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掌握过程检测与控制系统的选用、安装、调试等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付诸实施。

一、电气仪表安装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电气仪表必须满足:准确度应与规定相符;要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测量误差不应随外界因素影响而有很大变化;仪表本身的消耗功率应尽量低,以免在测量小功率电气设备时引起很大误差;应有足够的绝缘电阻和耐压强度,以保证安全使用;应有良好的、能直接读出的读数装置,表盘刻度应清晰明显和均匀。

同时,在安装施工前,要对仪表安装设计图中各个分项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设计说明书、电气仪表设备汇总表、电气仪表一览表、电气仪表加工组件汇总表、仪表布置图等等。

对上述各图纸分项进行详细的阅读分析,使安装仪表及组件符合各仪表、组件要求,保证其质量。这样有助于安装后的检测和试运行。同时也避免在安装后,因为某个部件出现问题而导致整个系统不能运行。

二、电气仪表的安装步骤

为了电气仪表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对施工步骤进行合理划分。电气仪表安装工程是一项周期较长的工程,其在土建施工阶段就要开始进行,要求土建部门进行必要的配合工作,明确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数量、标高、坐标、大小尺寸等,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安装:

首先要对仪表盘基础槽钢进行制作。安装时如购买的仪表盘带有基础槽钢架,这一步可以省略。然后进行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同时要对土建预留孔、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进行核对,并对管路进出控制室的位置和方式进行核对和安装。

在现场仪表安装完后,要及时将仪表保护箱等保护设施安装完毕,以防止其他施工部门施工中对已安装仪表的损坏。同时,进行仪表箱固定支架的安装。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两步走”的方式进行,一方面配线人员对已安装仪表进行配线和气动管等的安装,另一方面安装仪表保护箱等,这样有利于配线工作及各种管路安装的便捷性。

现场工作全部完成后,要对仪表管路进行吹扫和试压,进行现场安装工程的一次校验。同时进行施工工程的试运行工作。在试运行期间通过校验和调试将系统完善。

这样,安装施工及校验调试就基本完成。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要不定期对系统进行检验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三、电气仪表安装基本原则

电气仪表安装必须遵循的10个原则是: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非有关人员不得移动;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有破损或带电部分外露以及设备正在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切断电源停止工作,修复后方可继续使用;配管时,弯管口需根据管径选择,使用时不要用力过猛,穿线时头部要离开管口,以免铁丝刺伤;在建筑物上开凿沟孔时,应戴好手套及防护镜,同时应注意防止工具碎块掉下伤人;在铺设电缆时,应戴好手套及其必要的劳动保护,以免皮肤中毒;安装、组对及搬运仪表盘时,应有专人指挥配合协调,以免发生事故;在盘上安装仪表时,盘前盘后人员要密切配合,防止仪表调落,打坏设备及人员;装有液体标准电池的仪表不准倒放;不准在仪表室周围安放对仪表灵敏度有干扰的设备、线路等,也不准堆放散发腐蚀性气体的化学物品;不准在带压的工艺设备或管道上紧固和拆卸仪表配件,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四、工程交工及验收

工程完成后就要对整体工程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分为三个阶段:单体试车、联动试车及设计运行试车。

单体试车是对单体电气仪表进行试运行监测,主要测试一些指示性仪表。通过对检测仪表、检测管路进行运转及仪表控制室控制对其进行检测。

联动试车是在单体试车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将整个系统运行起来以水代料进行运转,检测整个系统的显示、控制等项目是否运转正常。在联动试车进行成功后,整个系统可以进行正式试运行。通过正式生产进行电气仪表的检测。这项检测必须由施工单位及委托单位双方共同进行。在运行合格后,通过交工文件等的签署完成整个工程。

五、结语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3

关键词: 电气安装;电气调试;仪表安装;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TL374+.4文献标识码: A

对于我国而言,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背景作用之下,电力系统已自传统意义上的供电设备,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科学性、智能性、集成性、以及综合性的现代化系统。而在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电气仪表所占据的地位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一重要性要求各方工作人员在电气仪表安装与调试工作中加以特别重视,不但需要对电气仪表各环节的施工步骤与操作内容加以严格控制,同时还需要通过现场调试的方式,及时发现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调整并使用电气仪表设备。这对于电气仪表使用方经济效益的获取而言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对以上问题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1电气仪表安装过程控制分析

为最大限度的保障电气仪表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作业质量均能够得到可靠的保障,就需要在电气仪表安装过程当中,对施工步骤进行严格的界定、划分、与控制。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电气仪表安装有着比较突出的长周期性、高复杂性等特点,且需要配合新建厂房的土建施工作业开展。电气仪表安装中突出的施工难度在于:仪表安装中所涉及到的预留孔及预埋件相关指标参数需要预先明确,做好与土建施工部门的相互配合。同时按照如下方式,对安装过程加以控制。

1.1 控制室仪表盘、现场一次点安装工作

现场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电气仪表控制室当中的仪表盘设备基础精钢进行制作处理(部分购买仪表盘已自带有基础精钢架,可省略前述操作步骤)。之后,需要逐步进行对控制室仪表盘以及操作台部件的安装作业。此过程中还需要对仪表盘部件安装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预留孔、以及预埋件安装位置进行详细核对,以此种方式保障现场一次点安装质量的可靠性。

1.2 管路、设备安装工作

在仪表安装工程当中,管路以及设备的安装主要是指:在仪表控制室仪表盘及其他相关仪表设备安装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对工艺管路、关键仪表设备、以及其他各类非标准件的安装工作。为保障此环节安装质量的有效性,要求施工现场能够由专人对管路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数量、以及安装方式加以严格核对,特别需要防止非标准件的安装受到不良影响。

1.3 安装用仪表检验

安装用仪表的检验需要在电气仪表安装之间就开始进行。此项工作的最主要目的在于:保障电气仪表使用过程中能够具备良好且稳定的性能。同时,此环节工作中还可实现对系统仪表设备的一次性检验工作。

1.4 仪表配线、保护箱安装

在完成对运行现场电气仪表设备的安装作业之后,需要及时完成对电气仪表保护箱及其他相关保护性装置的安装作业。通过安装保护性装置的方式,可有效避免其他相关施工工作部门在后续安装环节中对已完成安装的仪表性能造成损坏。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对仪表箱固定支架的安装作业。建议在此环节的安装过程中,采取“同步性”的安装方式。一方面,现场配线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已完成初步安装电气仪表气动管部件的安装作业;另一方面,需要同时进行对电气仪表保护箱的安装工作。通过此种方式,可最大限度的保障安装便捷。

1.5 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保障各类电气仪表安装质量的有效性,就需要在各环节施工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1)部分电气仪表的安装环境比较潮湿、含有一定比例的腐蚀性气体,同时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因此,在针对这一安装环境下电气仪表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仪表设备进行密封处理。同时,电气仪表控制室需要保障仪表盘部件能够与操作台部件保持稳固的连接关系。此过程中,对于上述两项部件的安装质量有着如下几点特殊要求:①.水平偏差需要控制在平均每m单位±1mm之内;②.接缝间隙需要控制在±2mm之内;(2)若直接将电气仪表安装于管道上,则需要工作人员在电气仪表安装之前对其进行吹灰处理,同时还需要保障安装工作面压力指标符合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密封处理。

2 电气仪表调试工作分析

在现场电气仪表安装工程全部完成之后,需要将控制系统与现场系统进行连接,并以此为前提条件,进行三查四定工作。以此种方式对工程施工质量加以详细检验。通过对电气仪表进行调试工作的方式,能够及时发现电气仪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对其进行可靠的优化与调整,以达到调试目的。

在整个电气仪表安装工程完成之后,还需要对整个电气仪表安装工程进行整体性的试运行操作。一般来说,试运行工作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单体试车阶段;(2)联动试车阶段;(3)设计运行试车阶段。其中,单体试车主要是指:以单体电气仪表设备为对象所进行的试运行监测工作。此环节工作中主要需要针对电气仪表系统中所涉及到的指示性仪表设备进行测试。借助于此种方式,可对整个系统管路的运行以及控制室电气仪表的控制质量加以详细检测;二联动试车环节主要是指:将整个电气仪表运行系统在运行状态下的正常工作为依据,对系统显示项目、控制项目运转性能的正常性加以检测。在上述试运行工作完成之后,最后需要进行的是设计运行试车工作。此环节需要由电气仪表施工单位以及委托单位共同作为参与主体来完成,对电气仪表运行质量进行综合核对。

3 结束语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需要认识到:在厂房新建过程当中,电气仪表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均是极为关键与重要的。一般来说,电气仪表的安装与调试工程需要在厂房建设初期予以实施,属于厂房建设的初期工作内容。为最大限度的保障后续厂房有关电气仪表的应用质量能够得到可靠保障,不但需要尽可能对对整个施工工艺方案加以优化,同时也更需要对电气仪表的安装步骤加以严格控制,采取针对性的调试工作方案。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电气仪表安装与调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玮,余祖俊,朱力强等.基于PC104与单片机的铁路机车电气仪表校准系统的设计[J].铁道机车车辆,2008,28(3):28-30.

[2] 徐志奇,刘丽媛.电气与仪表模拟联动式验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石油化工建设,2011,33(6):67-68.

[3] 刘杰.电气维护中工艺和设置问题的影响及分析[C].//2009首届全国水泥企业节电新技术交流会暨鸿升科技节电新技术联谊会论文集.2009:93-94.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4

关键词:自动化仪表 安装特点 配合 快速化 高效化

引言

在现代大型火力发电厂的连续生产过程中,随着分散控制系统的广泛使用,电厂的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热工自动化仪表处于特别显赫的地位,它是保证机组安全启停、正常运行和处理故障等非常重要的技术装备,其特点是分布面广、品种繁多、工程量大。虽然自动化仪表在电厂中的地位很重要,但在整个电厂安装工程中却常处于附属地位。如何快速高效的完成自动化仪表的安装,除了针对其特点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及时的配合其他专业施工。

1.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特点及主要施工方法

1.1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特点:工程分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套试运调试阶段三个层次进行实施。受土建工程和工艺安装的制约因素很大,本专业自身可利用的自主性安装调试工期短,整体工程条件迫使仪表安装工程开工晚,完工早。形成交叉施工项目多,相对工期短的不利局面,加上调试时间,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1.2 主要施工方法:针对仪表工程特点的突出矛盾,为解决矛盾,争取相对长的施工工期,压缩施工高峰的过度集中,尽力减少交叉作业,按照施工顺序要加大施工准备阶段力度。施工阶段应按照工艺专业安装总进度工期规定,紧密与其他专业配合,按照施工顺序采用流水作业法,能提前做好的工作绝不拖后。因其他专业原因或设备、主材供应等原因造成仪表工期延误时,为赶工期可采用增加作业班人数,实行平行作业法。

2.各施工阶段仪表专业与其他专业的配合

2.1施工准备阶段仪表专业与其他专业的配合:

(1)主厂房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动力配电间等的设备布置坐标尺寸、电缆孔洞尺寸预埋铁杆的标高与安装设备是否相符,是否满足土建设计要求和仪表实际需要。

(2)主厂房电缆夹层,电缆桥(支)架通道预埋铁件坐标、尺寸、标高是否与安装图相符,是否符合土建设计要求和仪表实际需要。

(3)土建施工各层粗地坪前,仪表应及时做好排污管、电缆保护管的敷设。盘、箱底座及仪表架的安装工作。

(4)配合锅炉专业设备验收人员,一同清点核查锅炉厂、辅机厂配供的仪表取源装置及敏感元件,仪表盘、箱、柜,测量仪表及控制仪表,辅助装置等的型号、规格、数量及其完好性与装箱单是否相符,与施工图核对是否一致,能否满足设计功能要求,并作出核查记录。分门别类交仓库保管。

(5)配合汽机专业设备验收人员,一同清点核查汽轮机厂、发电机厂、辅机及附属设备厂配供的热控取源装置及敏感元件,热控盘、箱、柜,测量仪表、控制仪表、辅助装置等的型号、规格、数量及其完好性与装箱单是否相符,与施工图核对是否一致,能否满足设计功能要求,并作出核查记录。分门别类交仓库保管。

2.2 施工阶段仪表专业与其他专业的配合

(1)分散控制系统设备安装前,土建工程应使主厂房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屋面防水处理完毕,不漏水。地面、吊顶、墙面装饰、照明、消防、空调、门窗安装完,附件、门锁齐全。交付仪表安装使用。

(2)锅炉水压试验前,仪表安装应完成与水压试验有关的本体、管路各测点压力取源部件,测温插座和元件、火焰监视装置预留管、水位、汽水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汽包、过热器管等处金属壁温焊接部件的安装。

(3)锅炉受热面保温前,仪表应完成烟道各阶段压力取源部件、测温元件插座、烟气分析取样装置预埋管件安装。

(4)锅炉整体风压试验前,仪表应完成各风压表管路做完严密性试验,可投用。与风压试验有关的风门、挡板各执行机构应安装调整完。

(5)汽机凝结器、高低加热器灌水进行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前,插入式测温元件安装完,压力、水位取源阀门至仪表阀门间的导管安装完,一起参加严密性试验,并做完记录。

(6)汽轮机本体安装时,仪表应完成轴向位移、相对膨胀、轴振动、推力瓦轴瓦测量元件以及电磁阀、位置开关等电气元件的安装。

(7)汽轮机油系统管路酸洗前,仪表应焊好温度和压力取源插座。油管路循环前,仪表应安装好测温元件,压力取源阀门。

(8)热力设备各辅助系统在其压力试验前,仪表应完成测温元件安装;压力、液位、分析、流量取源部件和连接导管至仪表的安装一起参加压力试验,做好记录。

2.3调试阶段仪表专业与其他专业的配合

(1)单机分部试运前,配合锅炉专业,仪表应完成汽水系统、排污系统、烟灰系统、给煤系统、除渣系统、油点火系统的电动阀门、电动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所连接的风门、挡板和调节门的通电调整传动试验。

(2)单机分部试运前,配合汽机专业,仪表应完成汽水系统、凝结水系统、真空系统、循环水系统、抽汽系统、疏水系统、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除氧给水系统、减温减压系统的电动阀门、电动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所连接的调节阀门、电磁阀门的通电调整传动试验。

(3)锅炉首次点火吹管前,配合DCS厂家,仪表完成DCS系统基本功能测试、I/O点测试,各回路系统调试、报警联锁系统试验。

(4)配合锅炉首次点火会同锅炉调试人员、运行人员,仪表投入DCS系统各回路压力、温度、液位、流量、工艺位号、保护装置、火焰监视等仪表,电动阀门、执行机构连接的风门、挡板、调节阀、电磁阀、等控制装置。并及时消除发现的仪表缺陷。

(5)配合锅炉、汽机专业吹洗管道后,与锅炉、汽机专业及时安装好所属系统的节流件。

(6)空负荷试运,配合汽机调试人员运行人员,仪表投入DCS系统各回路压力、温度、液位、流量、振动、转速、保护装置等仪表,电动阀门、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等控制装置。并及时消除发现的仪表缺陷。

(7)满负荷试运,配合锅炉、汽机专业调试人员、运行人员,仪表逐项投入各系统的自动调节回路,及时调整组态参数,达到运行调节范围数据要求。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5

【关键词】仪表安装;调试;投运

1.引言

目前,各类仪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随着技术的发展,仪表的应用与操作也更加方便。仪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能够长期正常稳定的工作,其安装也很重要。在此,笔者总结仪表安装工程的特点和调试原理,分析仪表安装工程的调试和投运的工作要点和施工方法。

2.仪表安装特点

仪表类设备一般是一个回路系统,其安装就是把各个独立的部件按设计要求组成回路或系统,完成相应的控制或检测任务。仪表安装有其特殊性,工种多、技术要求严、与工艺联系密切、施工期短且安全问题突出。

2.1 技术要求

由于仪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并且安装质量对检测的准确性和系统运行质量可能有重大影响,需要仪表工、电工、焊工及管工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次元件安装不符合技术要求时,可能会导致很大的检测误差。由于安装完成后不能立即校验其合格性,故对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

由于仪表型号众多且品种繁杂,要一一掌握是不可能的。为此,要求仪表安装人员必须具有仪表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对工艺有所了解。这对深刻领会仪表安装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和设计意图会有很大帮助。

2.2 与工艺联系密切

仪表安装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一部分。施工过程中工艺是主体,仪表安装要从属于工艺,每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仪表就得让路。当然,在有关检测质量的重大原则上(如孔板安装的直管段问题),仪表安装仍要坚持有关安装规范,以满足仪表的技术要求。

2.3 施工期短

由于仪表安装从属于主体施工,因此其现场施工期是禁止延长的。通常在主体安装完成60%―70%之前,仪表施工往往还无法进入现场,但当仪表施工开始时,工艺主体设备的安装却又进入尾声。为了不影响工艺设备与管道的试压和试运转,仪表安装的组织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充分做好施工前的物资准备,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有效调度施工技术力量,对保证安装质量,加速安装进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仪表安装工作必须有统一的领导和各方面彼此的协作,而且要求仪表安装人员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熟练全面的技能。

3.仪表调试和投运

在仪表安装前就要进行仪表的单体校验,仪表施工完成后,就要进行仪表系统的校验工作。

3.1 单体调校

仪表单体调校在规范中有明确规定,是仪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仪表已在出厂时由制造厂进行了校准和检定,但是经过运输、储存和安装,其计量性能和示值误差必然会受影响。因此在安装或使用前,应根据有关检定规程和技术文件对仪表进行校准和检定。调校用仪器必须是带鉴定合格证的标准仪器,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必须小于被调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单体校验一般在仪表安装前至少1个月进行。应选择在清洁、光线充足并且没有大的振动、噪音、潮湿和强磁场干扰的环境下,最好设置调校试验室。仪表的单体调校分为基本调校和精度调校,基本调校包括外观及封印完好、附件完全、表内零件无脱落、铭牌清楚完整;电动仪表在通电前应先检查其电气开关的操作是否灵活可靠,电气线路的绝缘电阻值是否符合标准;现场仪表的面板和刻度盘整洁清新;指针移动平稳,无卡针现象;切换开关及接线端子板上信号编号相一致。精确度调校包括被校仪表应进行死区正、反行程基本误差和回差调校,调校点在全刻度范围内均匀选取不少于5点;调校主要进行手动操作误差试验,电动控制器的闭环跟踪误差调校,气动控制器的控制点偏差调校,PID刻度误差试验,当有附加机构时要进行附加机构的动作误差调校;

3.2 二次联校(系统调校)

现场仪表接线完成后,开始仪表的系统调校,目的是判断所安装仪表是否可以正常工作。系统调校一般按照检测回路、自动控制回路和信号报警回路三类进行。在工艺试车前,仪表系统安装完毕,管道清扫完毕,压力试验合格,电缆(线)绝缘检查合格,电源、气源和液压源已符合仪表运行要求下进行。

(1)检测回路。系统调校的第一个任务是贯通回路,其目的是检验接线是否正确,配管是否有误。检测回路由现场一次点、一次仪表、现场变送器和控制室仪表盘上的指示仪及记录仪等组成。

(2)控制回路。控制回路由变送器和控制室中的控制器和现场执行单位(通常为气动薄膜控制阀)组成。具体操作是在现场变送器输人端加一信号,观察控制器指示部分有没有指示,现场控制阀是否动作。当信号从最小到最大时,控制阀开度是否也从最小到最大(或从最大到最小),动作是否适续、流畅。最后是按最大、中间、最小3个信号输出,控制阀的开度指示应符合精度要求。

还有一个试验是在系统信号发生端,给控制器加上一个模拟信号,检查其基本误差、软手动时输出保持特性和PID动作趋向以及手动/自动操作的双向切换性能。

如果线路有问题,控制阀无法动作,就需要检查回路。主要检查核对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开关和控制阀的开/关特性。如果控制器的输出与控制阀行程不一致,而控制阀又不符合其特性,就要对控制阀单独校验。如果控制器的基本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手动/自动双向切换开关无法作用,就要对控制器重新校验。

系统调校过程中,带阀门定位器的控制系统比较难调校。在此介绍一个经验调校法,即当输入为一半(DDZ,Ⅲ型表的输人为12mA(DC),气动仪表60kPa)时,阀门定位器的传动连杆为水平,这样再进行校验也可较快地完成二次调校。

(3)报警回路。报警回路由仪表和电气的报警接点以及控制盘上的各种控制仪器等组成。报警单元的系统调试是模拟报警,把报警机构调整到设计报警的位置,然后在信号输入端作模拟信号,观察相应的指示灯和声响是否有反应。接着按消除铃声按钮,正确的结果应该是铃声停止,但灯光应该依旧;第二个试验是拆除模拟信号,摁下试灯按钮,全部信号灯亮并响铃,再摁消除铃声按钮,应该是铃声停止但信号灯继续亮。其目的是检查线路逻辑的正确性。

3.3 系统投运

仪表专业协同工艺专业对设定的参数一一确认,尤其是主要设备如制酸风机的油温度压力、轴瓦温度等检测控制参数;净化工序入口温度与该风机的联锁等参数,其报警、联锁跳车保护设定值必须严格把关,以确保联锁保护系统准确无误。试车时,按审批的各专业共同编写的试车方案执行,仪表专业密切配合。投运过程中,仪表专业人员要全程跟踪,与工艺、生产人员配合,发现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4.结束语

笔者综述了仪表安装工程中调试和投运的具体工作,总结仪表安装工程的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难题和容易产生错误之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严格按照图纸和相关标准施工,同时与用户、工程设计单位和监理及时沟通项目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就能保证仪表安装工程调试和投运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6

Abstract:Quality controlling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for accurate.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is very necessary. It summaries the main methods of quality control in laboratory.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质量控制是科学管理实验室的一种有效措施和方法,用它可以检查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是获得正确数据重要手段,并对提高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标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一致程度;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示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比,也要求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比性,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必须贯穿环境监测的全过程。

1 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要求

1.1 仪器设备

1.1.1实验室根据承检样品和检测项目的需要,按照计量认证检测方法的要求,配备相适应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配置应满足量程匹配,并能达到测试所需要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到货后,应及时进行安装、调试和验收,确认技术参数达到要求方可接收。

1.1.2重要的仪器设备应建立档案,给予统一编号,并应建立仪器设备台帐,及时更新,保持帐物相符。按照要求编制仪器的操作程序和维护应制定作业指导书。定期检定仪器设备,检定合格的加贴检定合格标志,标明有效期,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大型仪器、精密仪器的使用人员应经过操作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严格按照说明书和操作规程使用,每次使用后应做好记录。

1.1.3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分析原因,采取排除故障的措施或进行维修,做好记录。追溯该仪器近期的测试结果,确定这些结果的准确性,如有疑问,应立即通知客户,准备重新检测。设备未修复期间,应在明显位置加贴停用标识或移出实验区域。仪器设备未经批准不得外借, 未获得上岗操作资格的人员不得擅自使用。仪器设备外借返回或出现故障修复,必须重新经过检定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正常、不间断使用的仪器也应做期间核查,核查的方式可采用参考标准校准、标准物质比对、设备原有参数测试或样品重现性试验等多种形式。非经常性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性能符合性检查。

1.2实验室人员

1.2.1实验室应有足够的人员满足检测工作以及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应确保这些人员依据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工作。实验室应制定各岗位人员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确保所有操作特定的设备、从事检测以及评价检测结果和签署检测报告证书人员的能力。应授权专人从事特定技术工作。实验室管理部门应保存所有技术人员的有关教育、培训、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和能力的记录。记录应便于有关人员查阅,及时更新。实验室管理部门应由具备管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组成。

1.2.2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实验室的整体运行和管理负责,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实验室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制定实验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应有确定培训需求和提供人员培训与考核的政策和程序。培训计划应与实验室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

1.3设施配置及环境条件

1.3.1实验室应有与检测工作相适应的基本设施:水源和下水道、足够容量的电力、照明、电源稳压系统、必要的停电保护装置或备用电力系统、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必要的通讯网络系统、自然通风和排风、防震、冷藏和冷冻等设施。应保证检测场所的照明、通风、控温、防震等功能的正常使用。实验室应配备处理紧急事故的装置、器材和物品:烟雾自动报警器、喷淋装置、灭火器材、防护用具、意外伤害所需药品。

1.3.2仪器分析室的环境条件应满足仪器正常工作的需要,有温湿度控制仪器室的温湿度要求的应进行温湿度记录。进行感官评定和物理性能项目检测场所、化学分析场所和试样制备及前处理场所应具备良好采光、有效通风和适宜的室内温度,应采取措施防止因溅出物、挥发物引起的交叉污染。天平室、贵重仪器室须防震、防尘,安装立式空调,确保恒温恒湿。及时更换天平内的干燥剂,保持洁净。放置烘箱、高温电阻炉等热源设备的房间应具备良好的换气和通风。试剂、标准品、样品存放区域应符合其规定的保存温度,冷冻、冷藏区域应进行温度监控并做好记录。当需要在实验室外部场所进行取样或测试时,要特别注意工作环境条件,并做好现场记录。

2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方法

2.1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应制定测试结果质量控制程序,明确内部质量控制的内容、方式和要求。

2.1.1空白试验

每次测量样品时,必须同时测量两个空白样品,两个空白样品测量值的相对偏差小于50%为合格。

2.1.2平行双样试验

平行双样试验就是同时取两个以上测量样品,用同一方法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

2.1.3加标回收试验

回收是指向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待测物,然后将其与该样品同时测定,进行对照试验,观察加入待测物的质量能否定量收回。用此了解测定中是否有干扰因素,从而可用加标回收的方法,判断所选用的方法能否用于该样品的测定。

2.1.4标准物质测定

在日常工作中,可将实际样品与有证标准物质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测量,标准物质测定的值应落入标准证书中给定的标准值范围内。如没有落入标准值范围内,应立即查找原因。

2.2外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有关技术组织对各实验室及其分析人员进行分析质量考察的过程,从而确定实验室报出可接受的分析结果的能力,检查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并且协助各实验室发现问题,提高分析质量。通常采用分析测试系统的现场评价和分发标准样品等方法对实验室间质量进行评价。实验室应参加实验室认可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和实验室主管机构组织的比对活动。实验室完成比对试验,及时递交比对试验结果和相关记录。根据外部评审、能力验证、考核、比对等结果来评估本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小结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多年来,我们把不断深化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它的正确实施会为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ISO/IEC 17025 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7

关键词:虚拟仪器;信号;展望

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4-0000-01

Overview of the 30-102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eng Songqing,Wang Yao

(91913 Troop,Dalian11604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mergence of virtual instruments,virtual instrument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virtual instruments,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virtual instruments briefly.

Keywords:Virtual instrument;Signal;Prospect

一、虚拟仪器的产生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简称VI)是利用计算机来管理仪器,组织仪器系统,利用计算机建立的可编程仪器系统。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National Instruments)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首先提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虚拟仪器概念。由于没有传统仪器专用的前面板、显示器,所有仪器面板都在监视器上模拟显示,所以称为虚拟仪器。虚拟仪器的出现引发了传统仪器领域的一场变革,利用人的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虚拟仪器实现了传统仪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融为一体,产生了虚拟测试技术,随后研制和推出了基于多种总线,各个领域应用的虚拟仪器。

二、虚拟仪器组成及结构

虚拟仪器主要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系统硬件组成如下图,硬件主要包括模块化的信号采集与处理,信号转换与测试和集成的硬件平台。模块化的信号采集与处理,信号转换与测试主要将信号转变成利于计算机处理的数字信号。集成的硬件平台是以GPIB、VXI、PXI总线为代表的模块化仪器平台,内建有定时和触发总线,不但可适应简单的数据采集应用,还可适用高端混合信号同步采集。系统软件包括开发平台、总线接口卡驱动程序等。开发平台是虚拟仪器的核心,最典型的有NI公司提供的行业标准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等,不仅能轻松方便地完成与各种硬件的连接,更能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并将处理结果显示出来。

三、虚拟仪器的特点

(一)虚拟仪器技术性能高

虚拟仪器是利用计算机来分析、处理数据,借助计算机计算速率高、处理数据快、存贮容量大的特点,虚拟仪器测量数据可存贮、处理,并可借助Internet实现远程控制。随着产品集中度逐步提升,工程师们需要多种测量功能的仪器来满足完整的测试需求,传统测量仪器无法满足测量要求,虚拟仪器的开发平台可满足多种复杂功能的测量需求,同时还可在开发平台上开发特定需求的虚拟测量仪器。

(二)扩展性强

传统仪器是以硬件为主,智能化的仪器也仅有一些固定性的辅助软件,灵活性不强,可扩展性能差。虚拟仪器软件具有开放性,硬件具有模块化特点,可扩展性强。虚拟仪器可灵活、方便地改变测量仪器的功能、技术性能。以软件为主的虚拟仪器技术为用户提供创新技术,科学家和工程师可根据自身需求组织测量系统而不受仪器厂家定制的测量功能的限制。

(三)开发时间少

传统测量仪器的旋钮、开关、内置电路和用户所使用的功能都是由仪器生产厂家进行专门研制的,传统测量仪器的技术和元件都需专门开发,开发时间长,更新换代慢。NI公司提供的行业标准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构架能与计算机、仪器仪表和通信等结合在一起。NI虚拟仪器平台为所有I/O装备提供标准的接口,减少了任务的复杂性。测量和控制方案可轻松配置、创建、维护、升级和修改。

四、虚拟仪器现状态及展望

(一)虚拟仪器的现状

近年来,虚拟仪器公司开发了不少虚拟仪器开发软件,建立了数据处理的高级分析库和开发工具库,以便使用者组建自己的虚拟仪器或测试平台,最典型的有NI公司的Lab VIEW软件和Lab Windows/CVI软件,美国HP公司HP-VEE和HPTIG软件,美国Tektronis公司的Ez-Test和Tek-TNS软件。虚拟仪器开发系统不仅适应通用计算机总线系统,如USB总线和IEEE 1394总线,而且建立各种仪表专用的总线系统,如GPIB、VXI和PXI总线。

(二)虚拟仪器的展望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需要设计、生产检测和诊断维修一体化、标准化的测试系统。在虚拟仪器技术中,应用计算机软件代替传统仪器的某些硬件,并且计算机直接参与测试信号的产生和测量特征的分析,将使虚拟仪器技术智能化、网络化。借助于总线技术的虚拟仪器技术是未来测试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开放式的数据采集标准,将使虚拟仪器走上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道路。

五、结束语

作为一种以计算机软件为核心的新型仪器系统,虚拟仪器具有功能强、测试精度高、人机界面优异、灵活性强等优点。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硬件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开发软件的发展,虚拟仪器将在测量、控制、信号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逐步取代传统仪器成为仪器领域的主流,成为测量、分析和控制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尚松,李智,雷加,郭庆.虚拟仪器回顾与展望[J].理论与方法,2009,12:17-26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8

【关键词】 总胆红素;血浆;血清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经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和肝脏转化的代谢产物,其含量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总胆红素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重氮试剂法、胆红素氧化酶法以及直接分光光度计法。作者采用二氯苯重氮盐法(DPD法)的两种试剂盒以及Roche Modular P和Bayer RA-1000型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和血浆总胆红素(TBil),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选择98例来我院的体检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9例。按常规方法抽取静脉血4 ml,注入普通干燥管中2 ml置37℃水浴30 min后离心分离血清。另外2 ml注入肝素钠抗凝管中(每ml血中肝素钠含量为25 U),混匀后立即分离血浆。

1.2 检测方法

1)采用Roche Modular P生化分析仪和Roche公司提供的DPD法总胆红素检测试剂盒,双试剂、双波长(546 nm,600 nm),并采用Roche cfs和Precinorn-u质控物进行校准和室内质控。对49例被检测者的血清和血浆TBil进行检测。

2)同时应用Bayer RA-1000型生化分析仪和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PD法TBil检测试剂盒。双试剂临用前配成工作液,检测波长为550 nm,并同时用该公司的质控品做室内质控。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配对资料的χ2检验。

2 结果

采用Roche和中生试剂在Roche Modular P和Bayer RA-1000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和血浆TBil结果(表1)。

结果表明,采用Roche原装试剂和生化分析仪所检测的血清和血浆TBil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中生试剂和Bayer RA-1000型生化分析仪检测的血浆TBil明显高于血清TBi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TBil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重氮试剂法、胆红素氧化酶法和直接分光光度计法。重氮试剂法中又有改良J-G法、二氯苯重氮盐(DPD)法和二甲亚枫法等多种方法。作者采用DPD法检测原理,由Roche公司生产的原装试剂盒和生化分析仪双波长(546 nm,600 nm)检测血清和血浆TBil,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采用中生试剂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在Bayer RA-1000型生化分析仪单一波长(550 nm)检测的血浆TBil明显高于血清TBil,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果表明不同仪器和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盒检测血浆和血清TBil其结果是有差异的。这与李美珠[1]等人应用奥林巴斯AU5400生化分析仪以及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提供的钒酸盐氧化法检测血浆TBil 14.90 μmol/L,血清TBil 14.27 μmol/L(t=1.93);以及阴斌霞[2]等应用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提供的试剂盒检测血浆TBil 11.58 μmol/L、血清TBil 9.06 μmol/L(t=2.084);闪金忠[3]等所检测的血浆TBil 19.2 μmol/L、血清TBil 18.8 μmol/L(t=1.08)是有所差别的。作者认为其差别可能与不同检测方法、不同试剂盒和不同仪器等多因素的方法不同有关。WHO于2002年发表的专题报告中推荐在56项临床检测项目中使用血浆[4],不仅可以提高检验速度,还可以避免细胞内成分的释出后对结果的影响。作者应用Roche试剂和仪器检测血浆和血清TBil其结果未见显著性差异,建议为了准确检测血浆TBil,应采用更稳定且不易受诸因素干扰的试剂盒和高精度的生化分析仪。

参考文献

1李美珠,陈社安,陈展泽.血浆和血清25项生化项的检测结果比较.实用医技杂志,2004,11(5):728

2阴斌霞,黄芳,高宁,等. 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样品28项生化检验使用项目的可比性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167

3闪金忠,赵辉,连晓敏.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中22项临床化学指标的对比分析.临床检验杂志, 1995,13(1):2400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9

关键词: IVI技术;自动监测系统;仪器仪表

1 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及软件技术等学科领域也在不断的创新与进步,各种适应于当今社会的发明与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种大型小型仪器仪表应用于各个领域,智能化与集成化增强大大加快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质量。为了使仪器仪表更加准确、更加精细为我们服务,对仪器仪表的检测越来越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项目。而检测技术的提高也因此成为了现代科技发展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目标。以往科技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采用手动的方法检测仪器仪表,这种方法不仅耗费时间长,而且精度低,人的变动性是很大的,所以往往会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出现错误,为接下来的工作造成困扰,用人力检测机器基表还是一件耗费劳动力的行为,是仪器仪表的成本相应的提高,总之是各种不便,各种缺陷,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此种方法早已不再适用。

自动测试系统的出现,使仪器仪表检测的机械化成为可能,使用电脑智能化检测技术不仅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而且提高的监测的效率与准确性,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种种优势让我们对电脑智能化检测无法拒绝,我们当然要一如既往地支持电脑智能化监测的发展,使它更好地为当今科技的发展服务。

但是对于不用类型的仪器仪表,由于作用不同,工作环境不同,设计系统及硬件当然会不尽相同,而当今科技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硬件更新的速度之快让我们有时感觉措手不及。当新型硬件产生之后,随时而来的就是对其的检测,一种检测程序的编排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儿硬件的更新又使得检测程序不得不随之更新,这种针对每种硬件都要编排检测程序的行为也是费时费力的,但是如果能设计一种检测系统具有可互换性,也就是使它可以在众多仪器仪表间检测、穿梭,也就是要求它的测试代码要具有可重用性、可移植性,这样对于不同的仪器仪表我们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检测系统,这样工作量就可大大减少,检测系统种类的减少也便于今后的管理。

2 IVI技术的由来

一直以来,对于仪器仪表的测试来讲,不同的仪器需要不同的测试系统来对其进行检测,那么也就给广大的软件开发人员带来了难题:当仪表硬件升级后,旧的测试系统将不再适用检测,必须再编写新的测试程序以适应变化,但实际上新的测试程序与先前的在内容上并未体现太大的差异。不同的仪器仪表按照不同的指令集进行各自的工作,而没有一种简单的、标准的通讯协议来统一组织这项工作。测试开发人员也曾想到设计新型测试系统对仪表进行规整化的检测,从而简化编程、节省财力物力,随之也尝试开发了标准仪器化命令、公用系统软件框架等标准。这些标准确实简化了操作,节省了时间与资源,但是在软件的性能上确实存在着较大问题。因为不同的仪表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有些差异之间可以相互协调,但有些仪器其不同于其他仪器的特性是难以与其他仪表协调的,是必须存在的,否则一起将不能正常工作,所以仅仅将测试统一化,势必会影响到仪器的性能,阻碍之后的工作。由此测试及测量工业逐渐研究出IVI技术,以平衡这两方面的不足。IVI基础上的仪器驱动软件标准在早期基于VXIplug&play和SCPI规范,后又加入新特性,考虑了测试软件的系统性能、灵活性和仪器的互换性等方面进行改进,将之前两种测试系统的优点集于一身,形成了当今基于IVI技术的仪器仪表自动检测系统。

3 IVI技术的特性

IVI将仪器分为五类,即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函数发生器、直流电源和开关。它们分别有各自的定义和接口,为了适应每种仪器的性能,IVI使每种仪器都具有各自的基本功能及扩展功能组,且各功能组都定义了其专属的函数C原形,对各自参数设置了传递方式和返回值。对于类型和值域也进行了具体的定义。IVI的产生,提高了系统执行工作的效率以及开发软件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测试系统的性能,同时消除命令冗余,提高技术性能。可互换虚拟技术的众多特点使它大大优于其他测试技术,满足了仪器仪表的检测的各种要求。以往的测试系统往往要根据硬件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给程序开发人员带来了大量的工作量,而可互换虚拟技术由于结合了互换性与灵活性,终于做到了测试程序与硬件无关的地步,即在硬件更换或更新的情况下不会影响测试软件的程序代码,仍可沿用之前的程序代码进行测试,这样便提高了测试代码的重用性,并且也提高了测试系统的标准程度。其次,通过状态缓冲,将仪器上次工作的状态储存到系统中,下次启动仪表时自动进入上次的状态,从而改善测试性能。在IVI属性模型中,由于自动缓冲技术,驱动器能够自主地对仪器的当前状态进行缓冲,并且各自的工作状况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每个仪器命令仅影响那些为特定测量而必须改变的仪器属性,对于共性的部分不进行任何改变,节省了冗余也极大地缩短测试时间,当然体改效率的同时也更大程度的降低测试成本。第四,通过仿真,将不存在的环境进行模仿,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工作、计算,这样即可使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化,使问题更容易解决,也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成本,让所进行的工作更经济。利用IVI仪器驱动器的仿真功能,就可以在仪器还不能用的条件下,提现进行工作,输入所需参数来仿真特定的环境,通过IVI技术创造理想的虚拟环境,处理所有输入参数,完善各种条件,这样方便进行越界检查和越界处理,最后返回仿真数据。从而实现了全方位的测试与调整,完善了测试内容,使仪表的功能更加全面更加强大。

4 自动测试系统

开放式自动系统能够在不同的ATS内部共享,甚至于和其它别的系统之间共享。ViSA和VIV技术在这个系统当中得到了运用,这个部分将IVI和非IVI系统进行比较,分别测试。

系统测试大致过程为:将计算机与仪器相互连接,然后采用不同的驱动仪器,最后用相应程序对其进行测试,填写指令。将检测结果进行记录,然后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测出故障,可进行故障诊断。注意在开始之前机器需要预热,进行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然后进行VISA测试,IVI测试,然后将仪器型号查询,记录测试结果,将其存储并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故障出现。然后将结果打印出来任务结束之后,要确认是否全部完成,完全完成之后次啊能能够退出系统。以上就是测试系统在测试运行当中的基本流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系统应当保持稳定,运行平稳,功能完全实用。

基于之前对自动测试系统在理论上的构建思想和架构,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去设计它如何去实现它。为此我们必须从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两个大的方向开始着手研究。

我们知道对于系统来说需要从被检定的仪器仪表上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等等,而这一任务则是需要主控计算机通过PCI-GPIB卡莱完成,所以本系统的硬件组成就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工业控制计算机.PCI-GPIB卡.被检定仪器仪表。

对于目前最流行的软件操作及控制平台都适用方便又快捷;对于当前一般的编程语言也都支持,包括VB,C,C#,VC,Delphi等;这种总线使用时不必进行其他操作,具有即插即用的便捷特点。开启系统后,首先进行驱动的安装,在安装驱动之后,系统则会自动识别接口卡。在电脑上的PCI插槽内插入PCI-GPIB卡,之后用螺丝钉拧紧,使其稳固,之后再安装PCI-GPIB卡的驱动程序,其上工序完成后,随即便可使用。通过GPIB电缆GPIB卡即可与仪器进行连接。在PCI-GPIB卡驱动程序的驱动光盘或安装目录文件夹内,都将看到ESGPIB.dll文件和ESGPIB.lib文件,这两个文件是GPIB卡的动态链接库文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关于GPIB卡的控制函数全部都将封装到里面。这两个文件用于程序的编程和设计。在进行软件编程时,我们只须加载这两个文件,加载后便可以任意地对GPIB卡进行操作而不用对其他文件再次进行加载或操作。测试任务开始之前,在电脑的PCI主槽上将其插入,这样它就可以通过GPIB电缆与测量仪器连接。用户将指令和控制命令输入系统,这样总线所发出的指令就可以通过GPIB接口传入检测仪器,同时也可以接受来自仪器的反馈信息和检测报告,并对结果进行处理。此时,接口卡便在此过程中充当了读者讲者及控者的角色。当然,各测量仪器在此过程中负责接收电脑发出的指令并反馈信息和检测结果,起到听者喝讲者的作用。PCI-GPIBBC14

01-1)接口控制器具有以下特点:1)可靠性高,同时提高了集成度,简化了结构;2)支持IEEE488,Ethernet等多种工业标准;3)提供一套I/O函数和一套符合VPP规范的VISA函数;4)可同时驱动14台GPIB仪器;5)可以方便的访问和控制带有GPIB接口的仪器。比如示波器、电压表、功率计、频谱分析仪、信号源等仪器。

5 总结

本文基于IVI技术,即可互换虚拟技术,在仪器仪表的自动检测系统方面展开讨论,阐明了IVI技术的特性与优点,并将其应用于自动检测系统,然后对于此系统的工作原理展开深入研究,并分析了其特点。

参考文献:

[1]江晓东,21世纪电了测量仪器及自动测试系统的新概念和新趋势[J].电了测量与仪器学报,2005,19(1):78-81.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10

【关键词】工业仪表;安装流程;控制方法

一、工业仪表安装流程

1、仪表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工业仪表在安装前要将设备准备齐全,包括安装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的工具。参照安装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调查,判断是否存在影响仪表安全使用的因素,做出相应处理,保障安装流程可以顺利进行。工业仪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以系统的形式来运行,在完整的电路系统中发挥功能。在安装工艺开展前也要对电路的安全性进行探讨,使用计算机软件对电路系统稳定性进行检验,模拟使用环节,观察测量功能是否能够实现。在进行仪表安装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仪表安装设计图和出厂说明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和分析,并与节流装置布置图、供电原理图、供电系统布置图、仪表布置图、仪表加工组件汇总表、仪表一览表、仪表设备汇总表等进行联系和对比,以便在提高仪表安装工作质量的同时方便后期测试和试运行的进行,也防止因为某个部位出现问题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情况的发生。

2、仪表的安装过程及控制方法

仪表安装过程中要对设备进行保护,仪表受到碰撞后内部的细小零件可能会发生形变,影响使用阶段的精准度。因此在安装阶段要结合保护措施共同进行,对需要安装螺丝的位置预留孔位。安装施工要有序进行,参照前期准备方案来进行,尤其是基础部分,安装顺序一旦混乱会造成后续施工无法进行。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仪表安装技术得到很大进步,下面将安装过程中的一些控制方法进行总结。

第一,仪表盘与现场一次点的安装

首先要进行的就是仪表盘基础槽钢的制作,但是现在大多数厂家的仪表盘在出厂的时候都会带有成品基础槽钢架,因此,这一步往往可以省略。然后需要进行的就是操作台和仪表盘的安装,同时要注意对预埋件、预埋孔的位置和数量进行核对,在了解管路进出控制室的位置和方式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安装。

第二,管路、设备的安装

管路安装是将各仪表相连接的工序,在主要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安装时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判断现场确定的安装点是否有错误的地方。辅助零件的数量要仔细清点,一旦遗忘安装会影响仪表使用功能的发挥,可以将各类零件的数量统一记录在控制方案中,作为清点数据的依据。

第三,仪表检验

检验环节是针对使用功能来进行的,主要从两部分进行,首先是功能的发挥情况,需要借助仪器来测量运行中的各项参数,再与额定系数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其次是对硬件安装质量的检验。工业仪表固定是否牢固,线路部分是否存在使用安全隐患。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环节中。

第四,仪表配线以及保护箱的安装

在仪表的安装工作结束后,要尽快完成仪表保护箱等防护设施的安装,避免其它施工部门在施工过程中不慎将其损坏。这一部分的工作可以双线同时进行,即在对仪表防护箱进行安装的同时进行配线和气动管的安装,从而进一步提高管路安装和配线工作的便捷性。

第五,清理施工现场

在全部的安装工作都结束之后,要对仪表管路进行吹扫和打压,并进行第一次校验。

第六,校验和调试

施工安装任务全部完成后,是对工业仪表的校验,指针与示数要处于初始位置,安装阶段产生的振动会影响到精准度,通过调试能够使之恢复原有位置。技术人员将仪表全部调试完成后要将测量的数据记录整理,可以存储在计算机设备中。工业仪表后续使用中还会遇到故障问题,保存的数据可以作为维修开展的依据。

二、工业仪表安装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保证仪表安装工程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安装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是仪表安装情况要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在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设计图纸中标记的参数也要进行测量验证。安放位置的光线要充足,以便日常观察和维护能够顺利进行。要避免将仪表安放在环境潮湿、经常振动或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段,也不要将其安放在充满腐蚀性气体或温度过高、变化过于剧烈的地方。在安装前,要对其型号、规格、位号、附件、材料进行核对,避免安装错误。在整个安装过程中不得敲击或震动仪表,并保证仪表与管道或构件的连接部位牢固、平整、受力均匀,避免承受非正常外力。

如果需要将仪表直接安装在管道上,应该在管道吹扫结束后,进行压力试验前安装完毕,如果需要与管道进行同步安装,则应在吹扫前先将仪表卸下。仪表接线盒的引入口不能向上,如果情况特殊,则应对其采取密封措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接线盒和引入口处于封闭状态。

如果必须将仪表安装在潮湿、多尘、充满腐蚀性气体或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环境中时,应该按照有关要求对其进行密封处理。要保证仪表盘、操作台等各设备构件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紧固件最好使用防锈性和耐腐蚀性较强的材料制作,不得使用焊接方式进行固定。单独的仪表盘和操作台应符合下列要求:第一,应牢固固定。第二,垂直度的偏差要控制在1.5mm/m之内,水平偏差要控制在1mm/m内。第三,相邻柜、台接缝处正面平面度偏差应控制在1mm。第四,柜、台接缝的间隙应小于2mm。第五,确保安装的美观度。第六,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要避免仪表表面的油漆被刮伤,整个安装过程都不得使用气焊的方法。

安装过程别要注意的是检测仪表的安装,如测温仪表安装时,温度计温包必须全部浸入被测对象中,毛细管的敷设应有保护措施,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mm,周围温度变化剧烈时应采取隔热措施;流量仪表安装时,节流件的安装方向应该以能够使液体从上游端面流向下游端面为准,喷嘴的曲面和孔板的锐边应该迎着被测液体的流向设置,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的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三、工程验收

在全部的安装工作结束后,要对整体工程进行试运行。一般来说,试运行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单体试车、联动试车和设计运行试车。其中,单体试车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单体电气仪表进行试运行检测,查看相关仪表的状态,以便对管路的运行、运转情况和控制室的控制情况进行测试。联动试车是以单体试车为基础,在单体试车结束后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就是使整个系统运行起来,并对各个仪表的工作情况和示数进行检查,以便对其是否正常运转进行检测。在联动试车成功结束后,就可以正式开始整个系统的试运行,通过正式生产来对电气仪表的有关情况进行检测。整个检测过程需由委托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在全部仪表均验收合格后,双方完成交工等文件的签署,最终完成整个工程。

小结:对于仪表工程的安装和调试应该在新、改建车间或厂房的初期就开始进行,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生产部门的及时提出、工程部门的及时计算、与施工单位的详细洽谈、施工单位认真施工、土建单位全程配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所以,在进行此项工程之前,有关部门必须要在认真了解和研究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安装意见,完善设计图纸,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图纸和有关标准、规范中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工程的验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一套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合格的电器仪表系统。

参考文献: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11

【关键词】桥梁;承载力;整体;检测

1. 前言

(1)桥梁整体检测技术主要采用荷载试验的手段来了解桥梁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受力性能,判定桥梁结构的实际安全性能,确定桥梁的实际运营状况和使用条件,为竣工验收、投入运营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方法是国内外评估桥梁承载能力的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并且该方法比较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

(2)桥梁荷载试验涵盖的内容较为丰富,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测试在荷载直接作用下的桥梁各结构部位以及整体的响应参数,从而反映和揭示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和使用状况。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做一论述。

2. 荷载试验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一般情况下,公路桥梁荷载试验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试验准备阶段、加载与观测阶段和分析总结阶段。

2.1试验准备阶段。

2.1.1试验准备阶段是桥梁荷载试验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其工作包括:收集、桥梁设计文件、施工记录、监理记录、原试验资料、桥梁养护与维修记录等桥梁技术资料;检查桥梁现状,如桥面系、承重结构构件、支座、基础等部位的表观状况;检算设计荷载和试验拟加荷载作用下理论内力;制定加载和量测方案,选用仪器仪表;搭设工作脚手架、设置测量仪表支架、测点放样及表面处理、布置测试元件、安装调试测量仪器仪表等。

(1)试验总体领导管理组织。为了使试验能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应成立试验总体领导管理组织,统一布署、组织和领导整个试验工作。

(2)试验方案的制订。

2.1.2在完成试验组织的基础上,还应订出详细的试验方案以便照此执行。桥梁荷载试验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应在桥梁检查和检算的基础上确定试验项目。仔细考虑试验的全过程,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才能保证所定试验方案切实可行和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试验方案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试验目的以及测量要求;加载方法;测试内容;测量方法;试验程序;试验进度;试验人员的组织和分工;安全措施。

2.2试验现场实施阶段。 加载与观测阶段是整个检测工作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试验方案与试验程序,利用适宜的加载设备进行加载,运用各种测试仪器,观测试验结构受力后的各项性能指标如挠度、应变、裂缝宽度、加速度等,并采用人工记录或仪器自动记录手段记录各种观测数据和资料。

2.3静载试验荷载工况的选定。为了满足鉴定桥梁承载力的要求,试验荷载工况的选择应反映桥梁结构的最不利受力状态,简单结构可选1~2个工况,复杂结构可适当多选几个工况,但不宜过多。几种常见主要桥型的试验荷载工况如表1所示。

2.4试验控制荷载的确定。为了保证荷载试验的效果,必须先确定试验的控制荷载。采用静力荷载试验效率ηq 进行控制。为保证试验效果,荷载效率ηq 应介于0.85~1.05之间。

3. 静载试验观测方案与实施

3.1桥梁静载试验的观测项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应力观测、变位观测和荷载试验现象观测。静载试验的基本观测内容如下:

(1)结构的最大挠度和扭转变位,包括桥梁上、下游两侧的挠度差及水平位移等。

(2)结构控制截面最大应力(或应变),包括混凝土表面应力和最外缘钢筋应力等。

(3)支点沉降、墩台位移与转角、活动支座的变位等。

(4)桁架结构支点附近杆件及其它细长杆件的稳定性。

(5)裂缝的出现和扩展,包括初始裂缝的出现,裂缝的宽度、长度、间距、位置、方向和性状,以及卸载后的闭合状况。

(6)温度变化对结构控制截面测点应力和变位的影响。

3.2静载试验结果分析与评价。经过荷载试验的桥梁,为新建桥梁验收做出鉴定结论,或作为旧桥承载力鉴定检算的依据。

3.2.1校验系数。校验系数 η是评定结构工作状况,确定桥梁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校验系数η 值不大于1,也就是说明结构工作性能良好,有安全储备。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η 值一般不同, η 值的常值范围参见表2。

4. 动载试验

桥梁动载试验是利用行车激起桥梁结构的应力和挠度的动态增量等参量,从而判断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行车性能。

4.1动载试验内容。

(1)试验荷载。动载试验很难以“加载效率”来定义,因为(和静载试验不同)将规范“均布荷载加一集中力”的标准荷载模拟成试验动荷载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一般都采用一辆或多辆载重车作为动载试验荷载。

(2)加载方法。实桥动载试验加载基本方式有:车辆以不同车速(10、20、…Km/h,下同)按指定车道匀速行使过桥、车辆以不同车速按指定车道行使并跨越指定断面上模拟桥面不平障碍物和车辆以一定车速按指定车道行使至指定断面急刹车等。

4.2动载试验过程。动载试验过程如图1所示。

(1)仪器调试。所有仪器设备在准备阶段应已调试完毕,要考虑好记录的具体方法。如使用动态电阻应变仪,必须根据估计应变的大小确定增益、标定值范围等,调整记录速度和记录幅值等。

(2)车辆控制。要控制好车辆上下桥的车速,位置和时间。要协助驾驶员准确控制好行车速度,注意每次上桥的行车路线,对一些大跨度桥梁,还要确定车辆行使到各个断面时的位置信息。

(3)测试记录。跑车测试的目的是判别不同车行速度下桥梁结构的动态响应(如位移或应力的动态增量和时程曲线),进而可以分析出动态响应与车速之间的关系。给车辆规定各挡车速,要求车辆在桥上保持匀速行进,记录动态响应的全过程。

4.3动载试验数据整理。动载试验数据整理的主要对象是动应变和动挠度。通过动应变数据 (曲线) 可整理出对应结构构件的最大 (正) 应变和最小 (负) 应变以及动态增量;通过动挠度数据 (曲线)可得到结构的最大动挠度和结构的动态增量。

5. 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试验报告则是整个试验的总结。试验报告要概括试验的各主要环节,内容至少应包括:

(1)介绍试验目的、要求及依据等。

(2)试验实施情况(包括:试验荷载、加载方式、测试内容、测点布置和测试仪器等等)。

(3)试验量测数据结果,各种关系曲线及相关分析。

(4)对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5)结论。

(6)试验和报告的日期,主持和参加单位,试验单位资质及人员,主持人签名。

6. 结束语

(1)主要针对当前常用的桥梁检测技术进行概括与总结,从结构整体检测的角度对其进行归纳,理清桥梁耐久性及安全性检测的脉络。

(2)桥梁整体检测技术研究,对桥梁整体检测技术(主要是桥梁荷载试验)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桥梁荷载试验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分析了利用静动载试验进行桥梁安全性能检测评定的问题,探讨了荷载试验原则和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章关永,桥梁结构试验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规程》(JTG /TJ21).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仪表试用期总结范文12

【关键词】桥梁;承载力;整体;检测

1. 前言

(1)桥梁整体检测技术主要采用荷载试验的手段来了解桥梁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受力性能,判定桥梁结构的实际安全性能,确定桥梁的实际运营状况和使用条件,为竣工验收、投入运营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方法是国内外评估桥梁承载能力的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并且该方法比较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

(2)桥梁荷载试验涵盖的内容较为丰富,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测试在荷载直接作用下的桥梁各结构部位以及整体的响应参数,从而反映和揭示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和使用状况。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做一论述。

2. 荷载试验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一般情况下,公路桥梁荷载试验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试验准备阶段、加载与观测阶段和分析总结阶段。

2.1试验准备阶段。

2.1.1试验准备阶段是桥梁荷载试验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其工作包括:收集、桥梁设计文件、施工记录、监理记录、原试验资料、桥梁养护与维修记录等桥梁技术资料;检查桥梁现状,如桥面系、承重结构构件、支座、基础等部位的表观状况;检算设计荷载和试验拟加荷载作用下理论内力;制定加载和量测方案,选用仪器仪表;搭设工作脚手架、设置测量仪表支架、测点放样及表面处理、布置测试元件、安装调试测量仪器仪表等。

(1)试验总体领导管理组织。为了使试验能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应成立试验总体领导管理组织,统一布署、组织和领导整个试验工作。

(2)试验方案的制订。

2.1.2在完成试验组织的基础上,还应订出详细的试验方案以便照此执行。桥梁荷载试验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应在桥梁检查和检算的基础上确定试验项目。仔细考虑试验的全过程,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才能保证所定试验方案切实可行和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试验方案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试验目的以及测量要求;加载方法;测试内容;测量方法;试验程序;试验进度;试验人员的组织和分工;安全措施。

2.2试验现场实施阶段。 加载与观测阶段是整个检测工作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试验方案与试验程序,利用适宜的加载设备进行加载,运用各种测试仪器,观测试验结构受力后的各项性能指标如挠度、应变、裂缝宽度、加速度等,并采用人工记录或仪器自动记录手段记录各种观测数据和资料。

2.3静载试验荷载工况的选定。为了满足鉴定桥梁承载力的要求,试验荷载工况的选择应反映桥梁结构的最不利受力状态,简单结构可选1~2个工况,复杂结构可适当多选几个工况,但不宜过多。几种常见主要桥型的试验荷载工况如表1所示。

2.4试验控制荷载的确定。为了保证荷载试验的效果,必须先确定试验的控制荷载。采用静力荷载试验效率ηq 进行控制。为保证试验效果,荷载效率ηq 应介于0.85~1.05之间。

3. 静载试验观测方案与实施

3.1桥梁静载试验的观测项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应力观测、变位观测和荷载试验现象观测。静载试验的基本观测内容如下:

(1)结构的最大挠度和扭转变位,包括桥梁上、下游两侧的挠度差及水平位移等。

(2)结构控制截面最大应力(或应变),包括混凝土表面应力和最外缘钢筋应力等。

(3)支点沉降、墩台位移与转角、活动支座的变位等。

(4)桁架结构支点附近杆件及其它细长杆件的稳定性。

(5)裂缝的出现和扩展,包括初始裂缝的出现,裂缝的宽度、长度、间距、位置、方向和性状,以及卸载后的闭合状况。

(6)温度变化对结构控制截面测点应力和变位的影响。

3.2静载试验结果分析与评价。经过荷载试验的桥梁,为新建桥梁验收做出鉴定结论,或作为旧桥承载力鉴定检算的依据。

3.2.1校验系数。校验系数 η是评定结构工作状况,确定桥梁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校验系数η 值不大于1,也就是说明结构工作性能良好,有安全储备。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η 值一般不同, η 值的常值范围参见表2。

4. 动载试验

桥梁动载试验是利用行车激起桥梁结构的应力和挠度的动态增量等参量,从而判断桥

梁结构的整体刚度、行车性能。

4.1动载试验内容。

(1)试验荷载。动载试验很难以“加载效率”来定义,因为(和静载试验不同)将规范“均布荷载加一集中力”的标准荷载模拟成试验动荷载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一般都采用一辆或多辆载重车作为动载试验荷载。

(2)加载方法。实桥动载试验加载基本方式有:车辆以不同车速(10、20、…km/h,下同)按指定车道匀速行使过桥、车辆以不同车速按指定车道行使并跨越指定断面上模拟桥面不平障碍物和车辆以一定车速按指定车道行使至指定断面急刹车等。

4.2动载试验过程。动载试验过程如图1所示。

(1)仪器调试。所有仪器设备在准备阶段应已调试完毕,要考虑好记录的具体方法。如使用动态电阻应变仪,必须根据估计应变的大小确定增益、标定值范围等,调整记录速度和记录幅值等。

(2)车辆控制。要控制好车辆上下桥的车速,位置和时间。要协助驾驶员准确控制好行车速度,注意每次上桥的行车路线,对一些大跨度桥梁,还要确定车辆行使到各个断面时的位置信息。

(3)测试记录。跑车测试的目的是判别不同车行速度下桥梁结构的动态响应(如位移或应力的动态增量和时程曲线),进而可以分析出动态响应与车速之间的关系。给车辆规定各挡车速,要求车辆在桥上保持匀速行进,记录动态响应的全过程。

4.3动载试验数据动载试验数据整理的主要对象是动应变和动挠度。通过动应变数据 (曲线) 可整理出对应结构构件的最大 (正) 应变和最小 (负) 应变以及动态增量;通过动挠度数据 (曲线)可得到结构的最大动挠度和结构的动态增量。

5. 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试验报告则是整个试验的总结。试验报告要概括试验的各主要环节,内容至少应包括:

(1)介绍试验目的、要求及依据等。

(2)试验实施情况(包括:试验荷载、加载方式、测试内容、测点布置和测试仪器等等)。

(3)试验量测数据结果,各种关系曲线及相关分析。

(4)对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5)结论。

(6)试验和报告的日期,主持和参加单位,试验单位资质及人员,主持人签名。

6. 结束语

(1)主要针对当前常用的桥梁检测技术进行概括与总结,从结构整体检测的角度对其进行归纳,理清桥梁耐久性及安全性检测的脉络。

(2)桥梁整体检测技术研究,对桥梁整体检测技术(主要是桥梁荷载试验)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桥梁荷载试验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分析了利用静动载试验进行桥梁安全性能检测评定的问题,探讨了荷载试验原则和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章关永,桥梁结构试验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规程》(jtg /tj21).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