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天保工程论文

天保工程论文

时间:2022-05-18 23:14:28

天保工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 林业政策 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234-01

1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我们逐渐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需要付出的代价。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作为国家级大型的生态保护政策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是同步协调的。我国从1998年开展范围广泛地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的试点工作,着手实施天然林的全部禁伐的保护政策,从而抑制国有林区资源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局面[1]。2008年中央决定继续以工程的方式支持天然林保护,由于对这一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工程项目取得的生态保护效果,和对我国现行的林业政策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较少,造成人们对它的继续实施存在诸多质疑。所以从政策的角度详细分析这个工程项目对中国林业政策的影响,以及找出影响的关键因素,可为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完善的理论支撑,也为中国林业政策的调整、补充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2 在理论方面对中国林业政策的影响

2.1 改变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的发展方向

天然林保护政策从1998年开始在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中上游等地区开始试点,2000年正式启动,从这一政策出台的整个过程来看,不难发现,天然林保护工程从一个行业生态建设工程逐渐变成一个国家巨额和重点投资的项目,从一个部分地区试点的工程逐渐变为一个包括了中国大部分省份的项目,这都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2]。在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分析,我们总结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十年间,我国出台的林业政策日益趋向于以“生态建设和森林保护与人工种植”为主,并且逐渐成为了国家政策方面的生态保护白皮书。

2.2 改变了中国林业政策的指导思想

根据理论分析不难发现,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引起了中国林业政策指导思想的重大改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林业政策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跨越式林业发展理念的转变。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定了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对林业的机制和政策都做出了重要的调整[3]。因此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推动了中国林业的发展进程,促进了林业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的转变。

3 实践方面对中国林业政策产生的影响

3.1 宏观方面

以广义的林业政策为主体提出的相关政策:(1)森林权属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规定: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是调动社会各方面造林积极性,促进林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依法保护林权所有者的财产权,维护其合法权益,这条的规定使得森林产权有了法律的保障[4]。(2)造林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植树造林,加快扩大我国绿化面积,增加森林资源。目前植树造林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为扭转我国林业落后的局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3)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政策:这项政策主要是为了协调好商品林和生态管理之间的关系、公益林保护和经营之间的关系、时间森林效益的最大化。(4)森林和生态保护政策:这项政策运用系统的方法、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森林生态效益为主要管理理念,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来指导林业实践,促进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通过运用市场的机制、政府的调控机制、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机制来不断优化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3.2 微观方面

主要以狭义的林业政策为主的相关政策:(1)森林采伐政策:主要是指从森林砍伐区获取木材的作业。这项政策是国家通过核算全国木材的消耗量和木材的生长量,根据森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的采伐量的政策。(2)森林加工政策:森林加工是指对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的加工,目前我国对木材的加工多以天然林为主,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要逐渐向以人工林为主转变,有大规模单一化的模式向大规模多元化节约化的复合式发展模式转变,由一种资源和一个市场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3)森林培育政策:森林培育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是植树造林增加绿化的主要手段,市林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现代化林业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

4 取得的成果对中国林业政策的影响

自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的实施以来,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和森林储蓄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根据第七次全国资源清查报告,可以看到我国的天然林面积和天然林的储蓄量逐年上涨,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95亿hm2,森林储蓄量为 137.23亿m2,森林覆盖率为20.46%[5]。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各项目标的逐步实现,我国的林业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主要林木产区的人民收入也在逐年增长。所以天然林保护政策在林业产值和人均收入方面对林业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的实施,和对这一政策取得的成果的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中国林业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等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而且深远的影响。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从政策的提出、试点、全面启动、一期结束,都通过“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影响着林业政策,不仅是对林业政策内容的补充,更促进着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林业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社会、经济双重效益的保障,保证了林业政策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动态平衡,也为完善天然林保护的二期工程提供了更有利的数据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伯周,邓志平.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4(12):21-25.

[2] 赵国杰.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可持续发展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12):31-33.

[3] 周生贤.纵论全球六大生态危机与中国林业跨越式发展[J].生态文化,2013(6):47-51.

第2篇

关键词:水资源论证;水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是应取水许可审批的实际要求而建立,其设立的宗旨是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天津市水利局自2002年5月1日开始贯彻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积极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已经先后对宝坻京津新城水厂、陈塘庄电厂、北疆电厂、雀巢矿泉水公司、中心渔港等多项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报告进行了全面技术审查。天津市各级水务部门严把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积极组织、监督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规范论证审查程序,论证工作逐步迈入正轨,取得了显着成效。本文从天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着手,对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义、内容以及如何做好认证工作展开探讨。

一、天津市水资源概况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 属于暖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流经本市行洪河道19条,排沥河道79条,天津市境内河流分属海河流域的北三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海河干流水系、黑龙港运东水系和漳卫南运河水系,天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74.9毫米,且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0.65亿立方米,占64.4%;地下水资源量5.9亿立方米,占35.6%,受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文地质条件差异以及开采布局等因素原因影响,天津市中南部地区的深层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形成局部地面沉降漏斗。

二、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必要性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天津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历史上天津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有着水陆通达、工商兴旺的历史。解放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用水量剧增、上游开发利用程度增加以及大量拦蓄工程的建设,使天津的水资源呈现逐年急剧的下降趋势,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日渐突出。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60立方米,加上外调水量人均也仅有37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的省市,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 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引滦入津工程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天津市城市用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设项目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给环境和社会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开发建设水利工程改变原有的水文情势,对上下游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及过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造成的地面沉降、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等。目前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不合理性,造成投资效益差、水资源利用率低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 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存在问题。建设项目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水资源配置格局不合理,工程取水利用率低,影响工程效益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2)建设项目取用地表水使生态环境恶化,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出现断流或间歇性断流等对原有生态环境不利的影响。如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对所在流域的水资源起到拦蓄作用,改变原有的水文径流情势,工程下游出现的断流或间歇性断流。(3)建设项目开发利用地表水,造成对周边地区其他用水户取水权益的影响。例如建设工程取水后,所在河段周边地区的水资源量减少,使河段内原有其他取水户的用水要求得不到满足等情况,特别在干旱年份,将会引发水事纠纷。(4)对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不了解。某些建设项目在开采地下水时,没有开展水源论证,不了解取水点地下水资源的水量、水质情况,出现开采量达不到用水要求和开采规模不合理等情况,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或工程效益较差。(5)部分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和地面沉降问题;并且影响周边地区其他用水户的取水权益。

三、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意义

由于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如何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促进天津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责。全面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为建设项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根据新《水法》,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符合江河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水资源论证工作通过实地勘测,依据实测系列资料,并根据相关规划,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论证建设项目取用水资源的情况及合理性,同时进行退(排)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等。全面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能有效保证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节能减排,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及尽早排除水事纠纷的隐患、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四、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内容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取水水源论证、用水合理性论证、退(排)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对其他用水户权益的影响分析等。由于不同的建设项目规模不等,取水水源类型不同,水资源论证的具体内容也有区别,在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时候,应根据项目及取水水源类型,选择相应的内容开展论证工作。按照取水水源类型的不同,分为地表水源论证和地下水源论证两种:

对于一般的地表水资源论证,其重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设项目对用水保证率、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等要求。(2)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要依据较长的水文资料系列,分析不同保证率来水量、可供水量及取水可靠程度;分析不同时段取水对周边水资源状况及其他取水户的影响。(3)用水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进行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否合理。(4)水质评价分析。对照建设项目对水质的要求,进行水质评价,并对建设项目取水后对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质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对于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应遵循合理、高效、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地下水资源论证包括水质分析、水量计算、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及其他相应技术措施的分析计算工作,具体内容(1)根据取水项目对水质(包括水温)的要求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2)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特征、边界条件以及补给排泄状况)、开采要求(工业供水、农田灌溉供水、生活供水等所要求的年内或多年的开采量)从长期运用的角度进行地下水资源数量的分析计算(或地下水文水利计算)。(3)分析论证在长期开发利用地下水后是否会引起水质恶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4)分析是否需要采用人工补给地下水源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5)根据技术经济条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选择最优开采方案。

五、如何做好水资源论证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一是面向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提高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认识和支持,树立建设项目申请取水许可应先进行水资源论证的意识。二是增强全社会宣传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改善水资源论证的软环境,是全面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基础。 加强自身技术力量,提高水资源论证成果质量。目前,水资源论证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编制单位不断进行完善,通过培训和业务交流逐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方面的技术力量,使水资源论证成果更具实用性和科学性。 重视野外调查、实地勘测工作。编制单位要充分收集资料,开展野外调查、实地勘测工作,为内业分析计算打下良好基础;从技术角度,水源论证工作是建设项目是可研性设计的前提,是取水许可预申请的法定文本。因而,水源论证工作者应以科学严谨、公正客观的态度完成建设项目业主的委托,为水政执法把好技术关。

第3篇

关键词:法学;毕业论文;规范化

毕业论文是全面检验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整体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状况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凝练成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综合能力的重要教育过程。

一、制度文件的起草与修订

1.规范管理制度

为规范毕业论文管理,自2009年毕业论文工作伊始,首次制定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学系毕业论文手册》。几年来,针对该手册在论文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多次修改。2011年初,学院进一步明确了院、系毕业论文二级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反复沟通与调研,协助教学部完成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在协助修订的过程中,吸取了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宝贵经验,同时与法学专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规定更加合理,简化繁杂的工作流程的同时加强了规定的可操作性。

2.修订写作格式

在规范管理制度的同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进行了调整。为此多方查找资料进行调研,借鉴兄弟院校的管理经验,结合法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组织指导教师进行讨论,协助教学部制定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并结合法学系实际情况制定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实施细则》。

二、规范流程管理

1.合理安排论文工作时间,召开动员会

根据学院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体要求,从每学年第一学期末开始,提前制订好每一届毕业论文工作的计划安排。召开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会议,布置本年度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与要求。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加强对学生端正学风教育,强调论文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论文写作规范和格式要求,使学生真正提高对论文撰写的重要意义的理解,自觉遵守学院相关制度要求,认真参加实习,并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

2.选题的申报与审批,确保题目质量

在毕业论文工作选题的准备阶段,按指导教师所从事的专业研究方向,拟定论文题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习条件和实习案例及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自行拟定题目,并通过选题审批的程序,对初拟题目进行反复修改,做到一人一题,要求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能够与学生的专业更加贴切,切实做到论文选题的规范化管理向分类化指导的转变,提升论文内在质量。

3.指导过程监督

在毕业论文工作进行过程中,按照法学系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安排及时进行监督和管理。分为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检查,前期主要检查指导教师的到岗情况、开题情况、资料查阅的情况。中期针对教师的指导过程进行监控,检查指导过程记录,学生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后期检查毕业论文质量、组织评分及分组评阅。

4.毕业论文格式审查、评阅和答辩

在毕业生实习返校之后,收集各种管控表格,对每一名同学的论文初稿进行格式审查,在总结历届学生答辩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每一名同学指出答辩技巧和建议,为正式答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正式答辩前,做好准备工作,成立答辩委员会,明确答辩时间、答辩场地及相关材料的准备,召开答辩分工会,确保答辩顺利进行。

三、规范档案管理

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认真整理相关电子档案资料,做好纸质版资料保存工作。将学生论文、材料装入档案袋,存入档案室备查。按照要求对论文工作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填写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调查表,做好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所有档案汇集成册以备教学部检查和教委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互查工作。

四、树立服务意识,保障工作顺利完成

毕业论文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我系毕业论文工作的服务性工作,内容琐碎,繁杂。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服务意识,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为此我建立了论文指导小组分组联系表,指定学生组长负责,定期与学生组长以及指导教师沟通,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总结与反思

第4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eople have recognized that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stsrt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is issue and proposed advice o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

Key words: oil and gas;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124-01

0引言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决策者已越来越重视工程项目的论证、预测和评价,已将整个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进行系统研究。形成平面空间上的上游普查一中游勘探开发―下游加工利用及邻近区域的生态影响,时间上的过去―现状―未来等构成的多元研究体系。

1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看,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环境保护研究历史较短,经验和认识方法不足,已有的成果与石油天然气工程引起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相比,广度和深度尚不适应,距其环境保护的论证、决策、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可操作性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1.1 轻视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由于经济能力有限,限制了其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在进行设计时,大多只考虑完成工程本身的直接费用,而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设计,往往是只定目标,而未考虑目标实现所需的资金来源,最终形成设计的环境保护目标因资金的问题而不能实现,甚至转嫁环境风险。

1.2 对地下生态影响的分析较少现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往往注重其本身成果的多少、经济效益的高低较多,而注重其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效应较少、形成了局部利益胜过全局利益的现状。显性影响分析得多,隐性影响分析少。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对显性的直观的环境影响分析较多,如水体的污染、农作物的损害、土壤的污染等,而对地下生态影响的分析较少甚至未加分析研究。在很多油田企业,用现代的环境价值观来研究和指导石油天然气工程环境影响的评价尚未引起重视。

2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对策

2.1 强化价值观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指导作用所谓评价本身就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对事物的量度的评判。离开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准则,失去了评价的标准,评价就成为空谈。环境影响评价实际上就是按环境科学观点及其相关的价值取向,就工程项目影响引起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环境的价值变化,进行评判预断,因此,在整个研究和评价的过程中,从研究范围的圈定,研究重点的选择,评价体系和边界的确定,评价因子的筛选,到权重的权衡,环境经济分析的定值等,都以一定的价值观惯穿其中。尤其是地下资源、地下环境的长期影响和评价,如果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评价就难以下手。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要就其工程的影响作出科学的评价。其次,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还必须针对价值的时效性进行探讨,石油勘探开发环境评价必须突破传统的价值的观念。传统价值观念的致命弱点就是在于实际上只承认经济增长的重要,而忽视甚至无视经济增长永远不可摆脱其制约的生态背景,把经济活动孤立起来,企图在这个非线性动作的生态世界里实现永久的经济线性增长。经济利益实际上成了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价值杠杆和最高目的,其它目的都沦为从属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尤其是生态价值在勘探开发工程决策过程中往往被决策者们在口头上予以承认,但在实际行动上则加以排斥;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破坏开采自然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线性增长的令人忧虑的后果,因此,石油勘探开发环境评价理应从人类持续发展这一角度,以多样性的价值体系为尺度来进行评判,将这种价值观深深融入决策者们的决策思想和发展战略,并转化为一系列可以操作实施的政策、方案和措施。

2.2 加强石油天然勘探开发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研究在研究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时,必须认识到,工程引起的环境条件变化、环境质量变化、资源利用条件等必定会影响到经济开发的易难,开发成本的高低,开发效益的大小。因此,工程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变化应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成本因素、经济价值因素加以研究和评价,并突出以下特点:①开展环境影响的损益分析。所谓损益就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功利观点出发,凡是利用社会经济、生产发展和生活的影响为益,以经济或货币形式来评价为收入;凡不利于社会、经济、生产发展和生活的影响为损,意味着经济的价值降低或补偿投资的货币支出。因此,对工程引起的各种影响,应从经济开发出发,将其转换为可比性的货币加以计算,以定量的形式来说明损益有大小,但这方面的分析研究有些现实的难度,即一些因素难以用货币定值,需要进一步的探索。②着重综合投资效益的研究。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引起的生态与环境变化应进行综合投资效益分析,尤其是不利的影响,应如何进行投资治理,投资治理后能达到什么样的环境状况,产生什么样的治理效益,这些都应引起特别注视,即在项目的论证、设计时应充分论证、设计环境保护项目,并力求实现既定环保目标,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2.3 开展风险分析由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存在着某些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地质条件的变异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本身投资的风险和环境影响方面的风险,尽管环境方面的风险较低,但如果不合理开发,仍然潜伏着长期的环境危害。甚至有可能引起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因此,必须对石油天然气勘探进行风险分析,尤其是环境方面的风险分析。一个石油天然气勘探项目一般都有相应环境对策和政策,但实际上对策实施的可能性如何?贯彻政策的彻底性如何?对策中各种因素乃至各项对策之相互制约的程度如何?保证对策实施的经济条件如何?都直接关系着生态与环境未来的命运。目前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中的环境设计简之又简,多未慎密思考,设计的内容与工程工艺的设计相比,显得单调、空洞,与生态环境问题相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更难体现可操作性,要深化环境保护方面的设计研究,逐步加大投资力度。对环境保护作出科学的设计,将生态与环境的利益和经济综合结合起来,协调发展,统一权衡。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天然林资源;保护;基层;林业部分;作用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天然林资源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不断减少,对社会发展、生态环境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减少力度,实现了林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基层林业部门依然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出努力,充分发挥作用来保护天然林资源,从而促进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水平。下文简单介绍了基层林业部门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发面发挥的作用。

一、应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自我国建设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实施时,由于很多工作者没有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加深认识,致使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针对于此,为了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实施,基层林业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者的认识度,了解到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从而营造一个天然林保护的良好范围,这样才有利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规模大、工作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支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得到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以此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基础,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至关重要,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工作:1)根据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来确定专业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让他们负责不同辖区内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2)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确定一批热爱林业事业的工作者,要求这一批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责任心等,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尽职尽责,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3)对管辖区域内进行实地勘测工作,并且对天然林资源加以保护,了解其分布情况,划定区域采取分层管理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建立健全的工作者管理制度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也就是对森林资源加以保护,做好防火、防虫、防病害、防滥砍滥伐等工作,保护其中野生动植物资源,避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有意或无意的破坏,从而保证天然林资源的健康发展。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中,工作者的工作内容至关重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天然林保护工作者相对分散、综合素质不高等,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他们加强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并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约束他们的行为,以保证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端正行为,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的护林公开聘用制,也就是说,在聘用护林员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自己向上级提出申请,再由林区的负责人对其进行考核;2)加强对护林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让他们通过培训掌握护林的知识,了解护林工作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3)建立健全的管理责任制,林区负责人应与护林工作者签订天然林管护合同,给他们划定管护区域,并结合管护范围给予一定的报酬,让他们加强对林区的保护工作,另外,护林工作者还可以将工作细分化,将管理工作贴于公示栏,让广大人民群众监督,规范护林工作者的态度与行为;4)坚持护林员报酬办法对专、兼职护林员进行年百分制考核,并严格依据考核结果兑现护林员报酬。要奖优罚劣;5)坚持护林员淘汰解聘制度。根据护林员的日常工作表现和年终考核结果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或考校结果低于管理要求的护林员予以解聘。通严格管理、打造出一支素质好、作风好认真负责的队伍。

四、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切实把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资源管好,一要狠抓限额管理。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积极配合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抓好林场居民自用材,培植业用材和烧材的采伐管理,坚持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二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如发现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毁坏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查处防止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三要加强林权管理。基层林业单位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处理林权纠纷,保护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四要加强木材流通领域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依法查处非法运输行为,同时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和加大对天然林保护区周边地区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发现非法加工木材的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五、强化自身建设

为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做好自身建设工作,首先要强化建设职能,在做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同时。切实抓好科技推广和林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积极创办经济实体,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把科技兴林的各项借施落实到基层。其次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林业基层单位队伍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适应新时期林业建设的需要.加强和规范基层林业单位培训工作,切实抓好岗前培训和学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林场和基层林业单位队伍整体素质。

六、结束语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和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的战略决策、是林业实现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的重大举措。保护好天然林资源是各级林业部门的主要工作,也更是职责和义务,所以说,基层林业部门必须在十精神指引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挥其自身的职能作用,从而保护天然林资源。

参考文献

[1] 王冰.浅析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内容与措施[J].民营科技.2009(07)

第6篇

目前关于高等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王绪瑾认为,要以专业基本理论教育为核心,并从保险专业基础课程群、工具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等方面阐述了保险本科课程的具体设置。[1]李丹也提出了以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保险业务技术为基础的保险课程设置要求。[2]郑彬认为,保险学是集多学科为一身的边缘性学科,此特点决定了保险学科的发展必须高度注重实践,应当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逐步开设实践教学内容。[3] 

从上述研究来看,无论是以基础理论为核心还是以实践应用为核心的保险课程教学设置都未能很好地体现市场需求因素。本文以天津理工大学保险学专业为例,以其毕业生和就业单位作为调研对象,基于能力需求导向,改进了本科教学课程。 

二、市场导向的保险专业大学生素质能力指标的确定 

(一)保险学专业大学生能力指标的初步确定 

1.大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鲍长生将大学生的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主要包括个人特质方面、通用能力方面和专业能力等。[4]余长春构建了大学生三层次能力体系模型:基础层能力、核心层能力和现实层能力等。[5]朱安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有关专家建议,提出了大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发展力、自我提升力及实践应用力三个方面。[6] 

2.保险人才能力培养方面。李启明总结了不同保险方面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归纳了通晓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管理和资金运用、熟悉各种险种和保险市场、通过保险中介业务开拓市场及掌握公司和保险合同相关财会、审计知识等方面的能力。[7]叶安照设计了保险专业立体教育教学系统,在其四维目标子系统中提出了基础理论知识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情商教育四个能力方面的培养。[8]胡杰提出作为一个合格的保险专业人才,应具备优秀的职业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很强的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丰富的职业常识等方面的素质。 

笔者通过对上述文献进行总结,结合天津理工大学保险学专业的特点,初步确定了包括基本能力、职业能力、健康心理承受能力三个层次的指标。 

(二)保险学专业大学生能力指标的调整及完善 

能力指标的最终确定主要是在初步指标的基础之上,通过用人单位的7家保险公司和2家银行机构的回访反馈及对天津理工大学保险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进行调整完善。通过疏理归纳反馈建议,笔者对调研问卷能力指标进行了最终完善及确定,调整如下。 

1.在职业能力层次增设了一级指标职业拓展能力,并下设3个二级指标:创新思维、职业发展与规划和管理组织能力。 

2.在基本能力方面又增加了工作习惯、数理统计能力和遵守职业操守等一级指标。具体能力及指标如表1所示。 

三、调研问卷发放及结果统计分析 

(一)问卷发放及样本基本情况统计 

问卷发放对象为天津理工大学2007届至2014届保险学毕业生(8届毕业生约500名),共发放问卷265份,收回有效问卷243份,问卷中除了对保险专业大学生素质能力进行调研外,还涉及受访者的工作单位、参加工作年限、所处职位等信息,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得到的问卷调查结果,应用AHP法计算各个能力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均符合一致性检验。 

(二)问卷分析 

1.基本能力分析。基本能力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如图1、图2所示。 

从一级指标的权重可得出:沟通能力,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最重要,其次是工作习惯,再次是职业操守和数理统计分析能力,外语能力最不重要。 

从各项能力的二级指标权重来看,沟通能力中口头交流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最重要,接受信息能力次之,写作能力反而最不重要;在工作习惯中,高效利用时间最重要,其次是坚持不懈,办事稳重最不重要;在外语能力中,阅读能力最重要,口语能力次之,听力和写作能力不重要;在计算机操作能力中,办公软件操作最重要,专业软件次之;数理统计分析能力,职业操守,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中的各项指标权重基本一致,重要性相差不大。 

2.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各项指标中权重如图3、图4所示。 

从职业能力一级指标权重可以看出:学生对职业能力拓展培养最看重,其次是技术平台知识的培养,再次是经济平台知识和管理平台知识的培养,最不重要的是法律平台知识培养。 

从各项能力的二级指标来看:技术平台中最重要的是保险险种及保险市场知识,最不重要的是保险精算知识;经济平台中财务与会计和经济学与工程经济重要性基本一致;管理平台中客户关系管理相对重要一些,战略管理最不重要,其他几项基本相当;法律平台中保险专业相关法规重要性略大一些;职业拓展能力中职业发展与规划和创新思维权重相当,职业发展与规划略微重要,管理组织能力不重要。 

3.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分析。健康心理承受能力中各项指标权重如图5和图6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挫折的主动适应能力权重大,更重要些。挫折的负荷能力中意志力更重要;挫折的主动适应能力中积极乐观的态度更重要。

四、天津理工大学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一)基本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不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缺少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从天津理工大学保险学专业目前设置的课程来看,关于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必修课中仅涉及大学语文Ⅰ(Ⅱ)一门课程,在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中体现一些,比如社交礼仪艺术、汉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应用文写作与文档处理等课程,没有团队合作能力训练的相关内容。此外,每学期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有几十门,学生选择很随意,只需选满8个学分就可以了。因此,可以考虑将一些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指定的选修课。根据调查,沟通能力中口头交际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比较重要,可以将汉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作为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中各项指标权重相当,可以将现代公关理论及实践、中西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作为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对于信息提取能力的训练可增加文献检索课程,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可通过设置2学分的组团游戏实训实践课程来完成,让学生角色互换,提升自我能力认识和团队合作。 

2.职业操守培养仅是突出政治特色,缺少通用的职业精神培养。关于职业操守培养,涉及的主要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共16学分,占基础课必修课程学分(共72学分)的22.2%,比重适当。这些课程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使命感和责任感还需加强,建议在这些课程中增设一些古今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故事。 

3.缺少工作习惯培养的课程。工作习惯是长期养成的,课程设置中没有特别涉及此方面能力的训练,但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工作习惯在基本能力中排名较前。建议以彼得·德鲁克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为教材,开设一门新课时间管理,并增加一门选修课励志新篇:坚持就是胜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事习惯,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过于重视外语能力培养。从目前设置的课程来看,英语课程所占学分为20分,占基础课必修课程学分的27.8%,比重过高,应降低英语课程学分比例,建议听说训练占6~8学分,阅读与写作占4~6学分。 

(二)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在技术平台中对保险险种及市场知识培养不够重视,工程相关领域课程设置过多。天津理工大学保险学专业在保险险种及保险市场能力培养方面,目前设置的课程为:必修课仅保险学原理一门,选修课包括工程保险理论及实践、商业保险概论和社会保险概论,总计10学分,这样的课程设置显然与其重要性不符。建议将商业保险概论和社会保险概论改为必修课。关于保险操作流程及保险营销方案设计的课程设置,主要有选修课保险市场营销学,以及实践课程认识实习和保险综合案例分析,共4学分,基本能满足这方面知识的培养需求,但考虑到本校许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保险销售方面的业务,建议增加保险市场营销学课时,学分改为3学分,并将其改为必修课。关于保险精算方面的能力培养,主要开设的是必修课保险统计与精算。到目前为止,本校保险学专业的毕业生没有一人从事精算工作,因此,这门课程对保险精算方面知识的训练已满足。关于工程及工程风险能力培养设置的课程较多,必修课包括项目管理、工程力学、工程结构,选修课包括土木工程概论、安装工程概论、工程计量学、工程计价学,总计18学分。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在保险公司和银行工作的毕业生认为这方面知识不重要,但在工程咨询等部门工作的毕业生认为此项知识比较重要。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从事工程保险的少之又少,从事工程计价或工程咨询的不超过10%。因此,建议课程设置既满足少数从事工程方面工作毕业生的需要,又要满足大多数从事保险、银行业务工作的毕业生需要,总课程数不变,但将工程力学、工程结构调为选修课,将来愿意从事工程方面工作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 

2.经济平台中缺少财务管理知识训练,其他课程设置较合理。从调研结果来看,关于财务和会计知识的几个方面权重基本一致,只有从事寿险工作的毕业生认为会计学原理和财务管理更重要,保险会计不重要。目前本校设置的课程包括:必修课会计学和选修课保险会计,共5学分,建议增设一门课程财务管理,3学分,可以放在选修课中,这样总学分达到8个。关于经济学方法课程的设置,本校必修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工程经济学三门课程,选修课包括保险经济学,共计11学分,对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已能够满足,不必再增加课程。 

3.管理平台缺少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培养。从调研结果来看,客户关系管理在管理能力中占比最高,但目前本校关于管理平台能力训练的课程,必修课包括管理学、保险合同管理、投资学、风险管理与风险理论和战略管理,选修课包括保险管理学和国际金融,共计17学分。很显然,缺少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毕业需求不符。因此,应增设客户关系管理课程,2~3个学分,作为必修课,还可增设一门选修课客户心理学,2个学分。鉴于战略管理重要性低,将战略管理课程设为选修课比较合适。 

4.法律平台课程设置较合理。从调研结果来看,保险业等相关法律法规重要性高于一般性经济法律法规。本校目前设置的课程都是必修课,包括经济法和保险法,这基本能满足学生法律平台的训练要求,但考虑到有少部分学生未来可能从事工程咨询等行业,因此,建议增设一门与建筑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选修课,2个学分。 

5.职业拓展能力中创新思维训练不足。目前本校关于职业拓展能力培养,主要设置的课程是研究与创新实践,包括大学生校内科技立项,“挑战杯”科技立项,参加保险行业创新论文竞赛,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免相应学分。此外,可以增加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方面的课程。 

(三)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目前本校关于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公共选修课程,总计8学分。鉴于目前学生抗挫折和抗压能力较差,心理容易出现问题,建议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发展设置为必修课程或指定选修课,并增设实训课程抗压能力训练,此课程可以按2学分设置,放在实践课程中。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绪瑾.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9):43-44. 

[2] 李丹.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2-127. 

[3] 郑彬,车辉,张玉红,等.高等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8):86-88. 

[4] 鲍长生.大学生能力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3):89-91. 

[5] 余长春,彭本红,上官飞.大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与形成机理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8):95-96. 

[6] 朱安红,贾昌萍,郭如良.新形势下大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6-161. 

第7篇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天然化改造;不同的改造模式;规避风险

中图分类号: S79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44

从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为了人类自己的利益我们一直在破坏着天然的人工林,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在种植落叶松人工林的过程中能否找到更好的开发方法和更精细的操作方法,来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物种丰富度和它的生产能力。至少,我们应该以敬畏的心里来学自然,真心融入大自然,而不是亘古不变的去描述大自然。这就是“ 落叶松人工林天然化改造模式研究”的主要思想。

1 落叶松人工林在人工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我国人工林占了森林面积的很大比例,这一比例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而落叶松人工林种植面积更是甚多,约占了人工林的30%,所以开发和利用好落叶松人工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国在种植人工林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木材的生产能力较为低下,物种的丰富度较低,及病虫灾害现象十分严重。从人工林的规模和生长状况来看,我国的落叶松人工林中幼体约占了人工林的30%,待培育的面积超过300万hm2,所以把幼小的落叶松人工林培育成材,提供落叶松人工林的质量,数量,稳定性,抵抗病虫害等能力及物种多样性的丰富度,对于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的经济、生态和文化服务等等是不完善的。所以,把落叶松人工林向着天然化的方向开发,来完善这种不完善的制度,为人类发展的更好的服务,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2 落叶松人工林在天然化过程中的模式初探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群落生存的地质结构,水分气候,及其其它的一些环境因素等自然单元。自然群落生境类型的意义是它决定了在某一区域能够生长的林分类型、物种的进化能力及物种在这种环境当中的生产能力。

2.1 落叶松人工林在天然化过程中的目标分析

在对落叶松人工林在天然化过程中的目标分析的时候,要遵循落叶松的物种结构,空间结构等原则。把落叶松的物种结构调节成不同的树种结构,使其保持以落叶松为主的物种的多样性。同时,还需要对不同年龄的落叶松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其在年龄的空间层次上具有多样化的结构。同时在落叶松的空间密植过程中还要保持落叶松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不同梯度林分状态。

2.2 落叶松人工林在天然化过程中的技术指标

落叶松人工林在天然化过程中改造目标确定以后,要根据落叶松的生长环境的实际状况、生长习性及气候条件等因素为具体的指标,来不断的优化落叶松向着更加原始的方向发展,来确保落叶松的可持续的发展。落叶松人工林在天然化的过程中,一般的技术指标都会涉及到落叶松的自然更新状态,以落叶松为主的物种多样性,不同年龄、大小的空间结构及根据实际情况的改造计划等因素。

2.3 落叶松人工林在天然化的过程中,如何规避风险

由于落叶松在天然化的过程中,生长周期较长,所以在天然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如何规避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有:先期规划,这就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先预定出一些应对突况的处理方法;适应性规划,万物都是在不断的更新,这种方法就是不断的跟新应对突况的方法;随机应变的规划,这种方法就是不断的丰富自己处理事故的能力和方法。

规划者,应该不断的为自己提出新的规划方案和方法,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单一的方法,而对于不同的原因和事故差异,进行合理的方法选择。

3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落叶松人工林的大面积造植,其单一的性质所造成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同样,在现在以生态效益为主旨的林业经营模式下,其天然化改造更有利于实现它的生态价值,同时又能保证更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改变落叶松人工纯林为更科学和更加可持续的复层、异龄混交林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丁桑岚.环境评价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6-38.

[2]雷加富主编.中国森林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401.

[3]陆元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49.

第8篇

关键词: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安全施工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精品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以及监控的手段也相应越来越严格,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职责范围在“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施工管理理论也日益显得过于片面,在“三控制”基础上将“安全控制”、“环保控制”和“文明施工控制”纳入施工管理人员,尤其是甲方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范畴尤为重要,这将是新形式下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一个有力的补充。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中需充分处理好“六控”的辨证关系,使建筑工程建设事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问题的提出

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至1990年,我国分别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进行了施工监理试点,经过总结,1993年进入了稳步推广阶段,从试点中专家们总结出了“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宝贵经验,十几年来,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它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和集体智慧,创造了全国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精品工程层出不穷,在日趋规范的工程施工管理中不断总结和积累,不断更新和完善。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然而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安全及生态环境的今天,“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工程建设中应将人身、设备安全以及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提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并付诸实施,并将其纳入监理的职责范围,将“三控制”更新为“六控制”(质量、工期、投资、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控制),是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论文检测。目前,一些施工管理人员也曾有人提出“质量、工期、投资、安全、文明施工”“五控制”的要求,若把“环保控制”一同放入管理职责更能充分体现新时期管理职责的完整性和实效性。

2.如何做好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的“六控制”

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的“六控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按照各自的控制原则为共同的目标开展工作,对搞好工程建设尤为重要。

2.1认真抓好质量控制工作

质量控制就是在质量方面为了满足使用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有紧密的联系。工作质量就是建筑安装企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所做的“控制”。工作质量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工作质量的反映。要使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必须既要管工程质量,又要管工作质量,而且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工作质量上,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要按施工程序及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旁站监理不仅要具备现场质量控制工作的相应素质,加强合同意识,避免相当然的人为因素,而且需吃透合同规定,避免出现问题措手不及,要及时果断地处理质量和工期的矛盾。

2.2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好工期控制关

施工管理人员不要转嫁责任,放弃职权。应积极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方案,寻找经济与进度的最佳结合点,认真编制施工进度網络计划图,找出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和调整工期,发掘一切有利因素,加快施工进度。平时要及时跟踪工程进度,全过程控制指导项目进展,减少窝工、怡工现象,有效地赢得工期。

2.3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要及时、规范、准确,把好成本关

降低成本是社会主义国家积累资金的基本方法,因此,如何管理好成本就成为极重要的事。投资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工项目在确保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不超出批准的总投资额,而且是合理的支付。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与投资六者是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手段做好成本控制,因此管理人员对工程的每一个程序都要求做到及时、规范、准确,避免反反复复的无效工作,减少资源的浪费。

2.4重视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控制

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控制,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尽管在施工过程中各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都不曾轻视过,而且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一套针对此方面的条例和规定,但始终没有把其提高到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理论来对待,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把“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控制”和“质量、工期、投资”并列起来是必要的和适时的。

1安全,不仅从尊重人命这一观点来讲是重要的,而且事故的发生会给企业,甚至给国家财产带来很大损失。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时,要同时编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计划。必须建立和健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律,内容包括: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安全施工教育制度、安全措施计划制度、安全施工检查制度、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

2环保,是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里所讨论的“环保”问题仅指项目施工中的产生环保问题,尚不包括项目可研阶段的“环保”问题。而主要常见的包括:建筑垃圾、建筑粉尘、有毒气体等。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城市化发展,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水等,据粗略统计,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t。由此可见不正确处理建筑垃圾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和健康问题。将现场的环保施工控制纳入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的职责对工程至关重要,所以管理人员应重视并监督施工单位对建筑垃圾的规范处理。

3文明施工,随着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深入,建立文明的施工环境不仅是我们自身的需要,而且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文明施工不但与安全隐患存在着千丝万缕的

关系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举个例子:某公路施工时由于路障标志不明确、扩建材料堆放不规则、以及施工不洒水造成灰尘滚滚,以至施工期间出现多起严重的交通事故,损失惨重;该港口因开山填海运土车来车往,运输路面却不清扫、不洒水,港区整天灰尘滚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该港区仓储项目较多,而大部分仓储项目是在海滩填土形成的陆地上建成,这些项目在基础处理时强夯、打桩不分日夜地施工,噪音严重地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

因此,将现场的文明施工控制纳入施工管理和监理的职责,并强制性执行对工程是至关重要。论文检测。

(1)施工单位开工前,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文明施工条款。论文检测。

(2)施工现场周围必须设临时围墙或围挡,并做到及时修补损坏部位,保证围挡整齐。

(3)施工现场材料必须按施工平面图中规定部位堆放,并要求码放整齐。

(4)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必须放在指定位置,并及时清运。

(5)施工现场不得随便抛弃垃圾,施工区、生活区、道路等处应经常清扫,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施工区严禁吸烟。

(6)其他一些保障人们衣食住行的措施。

3.结语

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重视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控制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参建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施工管理人员有必要做好“六控制”,并充分把握好六者的辨证关系,使我们的建筑项目在新时期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9篇

实习地点: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实习要求:1.培养从事保险理财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了解并熟悉日常业务和工作流程,学会高效的进行工作。

2.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保险理财业务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3.虚心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在实习中拜广大工作人员为师,虚心学习他们的好品质、好作风和好的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理财人员。

4.培养艰苦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专业、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5.预演和准备就业。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工作的同时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

实习工作总结报告:

一、公司简介

公司“人文、科技、创新、终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让我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和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同时更多的还是需要自身的努力。

二、实习内容及体会

时间一晃而过,到中意工作三个月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领导同事都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中意“诚信天下,稳健经营,追求卓越”的品质,也体会到了作为保险理财人的专业和辛勤。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中意的一份子而荣幸万分。

我们每天早上8:45之前打卡上班,必须穿职业装,接着开始家族早会。早会上经理会总结昨天的工作并部署今天的工作,一般还会有简短的业务培训。早会通常持续一个小时,不得不提到的是我们的晨操和晨曲,还有同事之间互相的握手问好,它们能让我们在早上的时候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气儿,然后带着这种劲儿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去。

1、通过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中意和保险理财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记得初到中意时,在和领导的第一次谈话时就注意到,中意是一家非常重视员工感受的公司,公司的规章制度都非常的人性化,尽量为大家营造出轻松的工作氛围。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公司运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我想,作为一个分公司的理财人员,对产品的了解的确只是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客户个人理财规划的总体把握,这也应该是自己工作学习的重心。

第10篇

关键词:白天鹅宾馆;更新;酒店建筑;历史建筑;功能;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101-03

1 关于白天鹅宾馆

白天鹅宾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岛南侧,建设用地是在广州历史文化保护区――“沙面岛”南侧面向珠江水系筑堤填滩3.6万m2而成。宾馆的设计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79年7月19日动工,1983年2月6日正式开业。白天鹅宾馆总建筑面积105414m2,地上建筑包括宾馆主楼、行政办公楼及设备用房、花园公寓、江畔公寓。(图1)

白天鹅宾馆作为全国第一座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与自行管理的五星级酒店,所获奖项无数,仅建筑设计方面就包括建筑设计金质奖章、全国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全国建筑设计行业国庆60周年建筑设计大奖等。白天鹅宾馆依靠在中国建造史上的特殊地位及卓越的建筑设计水平,加上中外合资建造酒店的特殊历史背景,吸引了许多政商界名流下榻,为其30多年的历史增添了许多精彩瞬间和值得回味的往事。

2 建筑现状

作为有着30多年历史的五星级酒店,客观地讲更新改造对白天鹅宾馆来说实属形势所迫。上世纪80年代,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宾馆的建设虽已充分引进外资并在设计上给与设计师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但建设水平和设计工作还是受限于当时大的时代背景,如果以现有标准来衡量其功能布局、房型规模、配套服务设施等硬件配置,若想在竞争激烈的酒店行业中继续保持优势实属困难。细数白天鹅宾馆建筑相关的各项硬件要素,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客房面积小、房型单一

198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宾馆、招待所的面积、层高等指标都受到一定限制。宾馆房型设计单一,以满足基本的住宿要求为主,家具配置以简单实用为主,装饰风格单一。虽然白天鹅宾馆在建成后经历了若干次升级改造,但仅限于装饰装修效果的升级,在房型、布局上并无大的调整。单一的房型和装修布局使白天鹅宾馆离现代高级酒店的标准越来越远。

2.2 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消防问题是本次更新改造臻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1980年代初期国内并无建设高层五星级酒店的样板可供参考,虽经多方论证和研究在设计中还是采用了诸多领先的技术措施,但时至今日,如以现行规范对照白天鹅宾馆现状,在其平面布局、防火疏散措施等诸多方面还是存在较多与现行规范冲突的地方。

2.3 配套服务设施落后

健身康体、娱乐休闲、商务会议等配套设施的不足或落后严重限制了宾馆的发展。白天鹅宾馆能提供的商务会议场所非常之少,接待能力有限,除了“宏图府”宴会厅及后期加建的位于裙楼四层的国际宴会中心外,中型、小型会议场所几乎没有。现有的健身中心面积小,设施陈旧,利用率低。

2.4 整体建筑风貌不统一

白天鹅宾馆建成后进行了数次不同规模的室内外的增改建,包括加建“国际会议中心”、“玻璃音乐厅”、“沙面厅”等,客房部分更是经历了数次的室内装修改造。因每次改造都是局部性工程,又是出于一定时期需要的考虑,缺少总体的规划和设计,在建筑外部风貌上很难做到与原状统一,甚至对总体建筑风貌产生了破坏,总体形象破碎、缺少统一感和设计感。(图2)

2.5 主体结构老化

原有主体结构已历时30年,经历了若干次的室内装修及机电设备改造,每次改造都对原主体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或破坏,却缺少对原有结构的复核计算和补强改善。安全是根本,结构的复核和补强必将是本次更新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图3)

2.6 机电设备能耗大,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白天鹅宾馆目前机电系统、设备管线老化,运营成本高,不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本次更新改造机电系统及相关设备的更新将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对待。

2.7 功能布局及流线安排不合理

功能流线及配套空间的建设如不予以及时改善,必将对白天鹅宾馆的长远发展和高级酒店的品质产生影响。例如,裙楼部分无专门的客用电梯,与塔楼客房部分共用电梯,裙楼活动人流和客房人流交叉严重;大堂吧利用率低,缺少趣味性,来往客去仅作为稍作停留的场所;后期加建的四层国际会议中心缺少单独的客用电梯和楼梯,不仅在消防疏散上存在隐患,而且对低层功能空间的使用产生了干扰。

3 改造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3.1 保护更新的讨论

白天鹅宾馆是优秀近现代建筑,2010年被列为“区级登记保护文物”,由于建成时间偏短曾在建筑设计及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白天鹅宾馆作为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经历了30多年的辉煌历史,其所涵盖的历史价值无疑是丰厚的,但作为“登记文物”和动辄上百年的历史建筑相比较则会显得过于年轻。同时,白天鹅宾馆作为一栋正在使用中的旅馆建筑,仍发挥着重要的使用功能,如列为文物未保护则会大大限制其功能发展。因为现有建筑一旦被列为文物,则与其有关的内外改造就无从谈起,这样将有悖于白天鹅宾馆作为旅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自身历史价值的保护和传承。

白天鹅宾馆在改造前期组织了多轮的专家论证,最终各方的结论是:白天鹅宾馆作为优秀近现代建筑和具有使用功能的宾馆建筑,对其价值的评估及保护策略的制定,不宜过分强调其作为文物的特殊身份,需充分考虑到其使用功能的延续和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更新改造应是在基于现有整体风貌和典型空间有效保护前提下开展的保护性更新工程,包括“羽毛窗”式的塔楼外墙、东入口“伞状”结构雨蓬等外立面经典造型及“故乡水”中庭、“玉堂春暖”中餐厅等典型室内空间都已成为白天鹅宾馆特有的建筑标识,是白天鹅宾馆重要的物质遗产,需要得到保留和传承。改造应是基于保护基础上的更新,而不是大规模的拆改和重建。(图4:a、c,“玉堂春暖”中餐厅;b,东入口“伞状”结构雨蓬;d,塔楼外立面局部;e,“故乡水”中庭)

3.2 改造的基本思路

3.2.1 消除结构和防火上的隐患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更新改造应是以提升宾馆的使用安全为第一要务,如不然,则再华丽的装饰、再宜人的空间都可能瞬间飞灰烟灭。更新改造要依照现行设计规范,在对待安的全问题上能有半点疏漏,这是对使用者负责,同时也是对白天鹅宾馆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3.2.2 改造应是建立在对既有建筑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

建筑设计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还是尺规作图,原设计图保留在广州市档案馆及广州市设计院的档案室中,这些宝贵的资料应作为开展设计之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既然要传承发扬,就必须深刻领悟最初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手法。如果完全撇开原有设计,否定过去从头再来,必将切断历史,也会丧失白天鹅宾馆最宝贵的财富。

3.2.3 室内装修应充分尊重既有典型空间和装饰,力求传承发扬

室内装修升级改造是本次更新改造的原动力,现有装饰面老化,效果陈旧,加上后期个别不当的加改建,原有风貌已不完整。改造前的白天鹅宾馆主要室内空间追求的是现代、简洁、大气并恰如其分的掺入岭南地方元素。如主入口的混凝土结构雨蓬,表现了结构自身的美感,形体简洁而富有张力;南侧7.2m高全玻璃幕墙,现在看来仍是充满现代气息;“海晏楼”包房、“玉堂村暖”中餐厅等室内空间大量采用当时民间收集来的门窗、木雕等装饰构建,以山石、流水、植栽作为点缀,充分体现了岭南庭院、建筑的地方特色。空间上也好,装饰性也罢,应该说白天鹅有着自身的建筑气质,虽难以琢磨,但仍会给每一位未客内心留下深深烙印。任何一种追求潮流的设计手法运用在白天鹅宾馆都会显得无力,只有依原有室内设计的精髓继续深入下去才是更新改造的唯一出路。

3.2.4 土建、机电和装修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避免二次施工或打凿

土建、装修工程的一体化设计施工可以最好的做到各项设计、施工的配合,做好预留,避免二次施工产生的对结构本体的破坏及产生的各项人工费、工程费。改造设计中室内设计应是主导专业,各工种配合。以装修作主导就需要各专业基于装修设计的要求和预期效果开展设计,如结构补强时需充分做好专业沟通,避免梁柱板的补强对室内净高及构建截面产生的影响;新改建的楼梯、电梯尺寸、玻璃幕墙等构造要严格依照装修效果做好埋件及装修面的预留;为满足防火、防水而新增设的构造层次和防火构件,需结合装修效果在设计阶段做好装饰、美化设计。这些与装修有关的设计、施工都需在设计阶段予以考虑,并在设计阶段予以解决,而不可留过多的土建、机电首尾给后期的装修施工。

3.2.5 外立面以修缮为主,局部结合整体风貌进行更新改善

白天鹅宾馆具有独特的建筑魅力,虽经历30多年的岁月流转,但“故乡水”中庭、“羽毛窗”、“伞状雨蓬”、“白色外墙喷涂”、“满洲窗”等建筑内部或外部形象特征,早已成为白天鹅所特有的建筑标识,是白天鹅宾馆重要的物质遗产,需要得到保留和传承。改造应是基于保护基础上的修缮与整饬,而不是大规模的拆改和重建。(图5)

4 结语

从2012年3月塔楼区域先期停业改造至今,白天鹅宾馆的更新改造已历时两年多,外界对改造工程的关注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升。目前,结构补强等土建工程已完工,室内装修工程及设备末端的安装正在加快推进中。保护性更新一直贯穿整个改造工程的始终,是设计、施工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工程的顺利推进得益于人们文物保护观念的提升,得益于相关专家学者的出谋划策,得益于宾馆管理者高效的管理和严谨的作风,得益于各设计方通力配合和积极努力,防火等现状问题将借助本次更新改造得益有效解决,白天鹅宾馆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设计院白天鹅宾馆设计组.广州白天鹅宾馆[J].建筑学报,1983(09):31-38.

[2]佘唆南.对建筑创作的一点体会[J].建筑学报,1983(08):15-19.

第11篇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人工砂;合成技术

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的理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高性能混凝土更加注重保证结构上的耐久性,注重保证体积上的稳定性。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优良,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更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人工砂高性能砼的发展现状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

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先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但是每个国家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因而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制作要求也不同。简单来说,高性能混凝土是通过利用新型的技术将普通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大大改善,成为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抗渗透性的现代化的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更加符合现代化建筑对于材料的要求,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人工砂主要是指对砂石进行除土处理后得到的机制砂和混合砂的统称。我国对于人工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研究人员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制造理论及制造工艺方面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这项技术对很多天然砂石资源匮乏的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工砂的性价比更高,而且对于环境的破坏力较小。因此,不难推测出人工砂代替天然砂是将来工程用料的必然发展趋势。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不同国家对于人工砂的生产标准也都不相同。例如我国的人工砂制作工艺中使用的石粉含量与其他归家存在很大差异。在混凝土的混合比例上,各个国家也都有着不同的标准。

二、研究人工砂高性能砼的意义

我国自然区域的跨度较大,不同地区对于人工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有着不同的标准。对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进行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人工混凝土的相关参数,了解他们的适用地域和使用价值。通过此项研究可以探求人工资源代替自然资源的具体操作性,既帮助企业节约在建筑材料方面的成本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环境的继续恶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影响人工砂高性能砼制作的因素

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和配比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与流程,然而为了配制出更具实用性的混凝土,有几方面的因素需要注意。

(一)注重掌握基本理论

目前的混凝土配置过程中主要的应用理论包括紧密堆积理论和全级配理论。任何的实践操作都需要理论作为支撑。制作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工艺与这两种理论密切相关。通过理论的分析可以对人工砂的质量进行评估,进而生产出优质的人工砂。

(二)保证水胶比例准确

人工砂与天然砂石不同,人工砂的表面更加粗糙,砂石颗粒之间的摩擦力相对较大,这决定了人工砂的用水量更大。同时,为了保证人工砂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一定要保证制作中的水胶比例正确,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稳定性高,质量优良的混凝土。不正确的水胶比例可能会增加人工砂混凝土的生产成本,也会严重拉低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质量水平。

(三)保证人工砂的砂率

之前已经提到过,我国人工砂的制造工艺中石粉的使用量与其他国家有很大差别,根据石粉含量的不同,人工砂配比中也要采用不同的砂率。通常石粉的含量多少与砂率的高低成反比。砂率是影响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制作不同用途的混凝土时一定要注重确定对应的砂率。

(四)采用正确的设计方法

目前的人工砂混凝土制作工艺主要使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这种设计方法以大量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该设计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制作期间的影响因素。正交设计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展示效果更加直观。并且对于人工砂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给出更加客观的判断。

四、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制造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人工砂混凝土制作工艺已经相当完善,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对人工砂理念认识不够充分,很多人片面的认为人工砂是碎石打碎之后得到的砂石。其实这只是人工砂获取的基本操作,在进行碎石处理后,还要通过一系列化学方法对碎石进行处理,以过滤其中的杂质,保证人工砂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石粉流失严重,人工砂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流水冲洗。这个过程会导致大量石粉的流失。

质量参差不齐,很多生产者为了追求更高利润,生产过程中将标准随意降低。天然砂石和机制砂石的掺用比例较为随意,并且在生产结束后也不进行严的检测。这严重影响了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无形中给人工砂的市场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对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检测标准不够完善。目前对于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的评价主要依靠它的抗压度和工作性能。并且对于耐久性和稳定性的关注不够多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难以达标,也会大大增加相关工程的投资成本,并未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五、关于人工砂制作技术的建议

针对前文指出的人工砂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在生产层普及关于人工砂混凝土的知识,使人们意识到人工砂与碎砂石的区别。帮助生产质量更高的人工砂混凝土。其次要注重对石粉含量的保留,石粉的含量直接影响着人工砂的稳定性。针对不同的砂石原料要采用不同的制造工艺,避免石粉的流失。最后,制作人工砂一定要注重质量,生产者不能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只有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人工砂,才会确保它的市场前景。优质的人工砂内部气泡小并且具有很强的黏合性,所以人工砂更适合用于生产高性能混凝土。而出于资源节约型社会持续发展的考虑,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一定是将来工程用料的主要选择。

结语

如本文描述的一致,目前我国的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工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且在人工砂的市场推广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阻力。但是这不会影响人工砂代替天然砂的发展趋势。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并且在将来的工程建设中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会担当起更为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豆晓玲.人工砂取代河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15(01).

[2]王n.人工砂在管桩混凝土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12).

[3]王立华,杨永民,刘佳,詹镇峰. 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研究[J].混凝土,2013(11).

第12篇

[关键词] 孔隙比;原状土样;取样方法;影响;讨论

中图分类号:TQ175.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Research on that way of sampling Affect soil hole ratio

in the Process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Li Yongjiang

(Yin Chuan Architecture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bstrct] In the process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taking undisturbed soil sample from main bearing soil is obligatory process ,is also definite prescription in compulsory provisions of the nation relevant code, its importance is obvious.The quantity of sampling in field is good or bad takes the direct influence to dependability of investigation data.At present,way of sampling are from exploratory pit and bore hole ,in the actual work ,these two kinds of method show degree of being adopted.But difference of experiment data in the room is what ,degree of difference is how ,the writer will discuss above problem by data collected in engineering oneself for many years,and at the same time verifying these two groups of data ‘s obviousness in difference by parameter supposing verifying theory of probability theory.Finally get the relevant conclusion for engineer i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to refer and discuss.

[Key words] hole ratio;undisturbed soil sample;way of sampling;affection ; discussion

1.前言

土体孔隙比是岩土勘察工程中常用的指标之一,它的大小直接反映土的松密程度,它的物理意义为[1]:

e=VV/VS=土中孔隙体积/土粒体积。

它的计算公式为:e=–1

其中: ds ——土粒比重; ρw——4°C时水的密度

ρ——土体天然密度;ω——土体天然含水量

由上式可以看出,ρ、ds 、ω三个实测指标直接影响土体孔隙比的大小。由于土粒比重、天然含水量试验选取的是扰动土样,取样方法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小,只要保证室内试验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所得试验结果能够较真实的反映土体的物理状态[2]。对于天然密度试验而言,试验土样必须保持土体的原始结构及原始状态,而土体结构是否保持完好,又直接与野外取样、运输、室内试验各环节密切相关,在运输条件、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本人仅就取样方法对土体原始结构及孔隙比指标的影响做一阐述。

2.取土方法对土体结构及孔隙比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不论是初勘还是详勘,都要采取一定数量的、质量等级不同的土样,扰动土样的采取比较简单,除满足重量要求外,有时还需保持土体的天然湿度。原状土样的采取难度较大,它除了满足重量要求外,还必须保持土体的原始结构不被破坏。原状土样采取有两种方法[3],一种是在开挖的探井中人工采取土样,该方法对土体结构的影响非常轻微,所取土样能很好地保持土体的天然结构,室内试验所得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土体孔隙比指标准确、可靠。另外一种是钻机机械采取,该方法尽管有施工效率高、不受地下水位影响等优点,但其最大缺点是采取土样时对土体有夯实作用。土体结构被破坏,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土体天然密度指标较探井土样明显偏小。尽管技术人员对钻探工艺、取土器类型做过许多改进,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哪种机械取样工艺能彻底消除取样对土体结构的影响。

3.两种取样方法土体孔隙比值对比

表1中序号1~22为探井土样孔隙比值,序号23~44为钻孔土样孔隙比值。

本次共采用44组原状土样的孔隙比值进行对比,其中,探井土样22组,钻孔土样22组(见表1),孔隙比指标来源于笔者多年参与工程所搜集的资料。试验土层岩性为粉土,勘察场区该岩性分布稳定,土体孔隙比指标可以做为同一单元体进行对比。

表1 土体孔隙比指标

为了能对表1中孔隙比指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现统计如表2。

表2 土体孔隙比值对照表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组孔隙比值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能否被允许在同一单元体中出现,差异的显著程度如何,现用概率论中参数假设检验理论对两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4.土体孔隙比差异显著性检验

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多数试验数据的分布规律属于正态分布,孔隙比的波动规律同样遵从正态分布(验检方法略),我们按正态分布对孔隙比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4.1标准差检验:

设总体e探服从正态分布N(a1,σ1 ),总体e钻服从正态分布N(a2,σ2 ),则统计量S21/ S22服从自由度为(n1-1,n2-2)的F分布:F=S21/ S22

S21及 S22分别为两总体的样本方差。

检验假设H: σ1= σ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