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望海潮教案

望海潮教案

时间:2022-03-11 04:35:11

望海潮教案

第1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案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81-02

一、探究教学模式的操做程序

1.创设情境,推出问题。探究教学需要一定的情境支持,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实验、案例分析、影视资料、研究图片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加工,使其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例如,在讲交通运输时,可创设一个位于深山区、物产丰富、但人们生活非常贫苦的山村,改革开放后,终于修通了公路,从此人们走上富裕道路这样一个情境,并提出党和人民为什么一定要把公路修通的问题,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2.自主探究,鼓励质疑。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要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科学实验等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学生的答案和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鼓励,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固体废弃物处置和综合利用时,教师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提出了很多处理固体废弃物和综合利用的方法,并给政府部门提出了处置废弃物的建议。

3.共同探索,深化提高。学生尝试自主探究后,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主探究的结果,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发表不同的见解。然后,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统一全组意见,进行班级交流探讨。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问互答,相互启发,可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得到强化和提高。

4.扩展延伸,继续探究。针对课程教学目标,以上过程可以认为己经达到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但是对于问题的探究不能就此结束。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萌发一些新的想法和发散性思维,教师鼓励学生沿着这些想法继续探究下去,并给予学生继续引导与指导。

二、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转变观念。一是转变学生观。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的知识接受的“容器”,而应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无限的创造潜能,是期待点燃的“火把”。这样教师才能改变以往单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模式。二是转变教师观。当代的教师首先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而不再是过去的居高临下、简单的知识传授者。

2.激励创新。教师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时,学生不可能都有相同的看法,因此,教师要容许学生的不同见解,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至于符合他人。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捕捉和激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火花。

3.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探究教学的主人,是思维的主体,要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凡是学生能自己努力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包办代替。对一些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再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使学生在教学中由“学会”到“会学”。

4.教师主导。教师是探究教学的策划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探究程序,优化教学方法,提供探究线索,营造探究氛围,并及时进行点拨、引导、提供资料等,这样才能保证探究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探究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下面以赤潮一则案例,来说明以海洋环境保护为内容的研究性学习。

第一步,创设情境,推出问题。赤潮是海洋生态环境的“晴雨表”,1989年8月~9月,渤海湾沿海发生国内罕见的赤潮,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造成直接损失达1.8亿元;1998年9月份,赤潮面积更大,达3000平方公里,到10月10日天津市的虾产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91.8%。渤海湾生态环境,已成为京津唐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二步,自主探究,鼓励质疑。启发学生思考:材料涉及哪些地理知识?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学生在个别思考或集体讨论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如下探究主题:(1)海洋形成已有几亿年了,人类利用海洋也有几千年历史,但在工业革命以前并未发生过严重的污染问题,这是为什么?(2)赤潮是如何产生的?是什么原因造成渤海湾赤潮发生的面积不断扩大呢?(3)对如何控制赤潮、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三步,共同探索,深化提高。学生个别思考,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补充完善。如对问题(2),学生讨论后认为:渤海湾赤潮的发生,主要是人类无限制地向海洋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沿海受到污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过量繁生,从而造成赤潮发生。

第四步,扩展延伸,继续探究。渤海湾赤潮案例是海洋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一种表现,要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析海洋污染问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随雨水排入海洋;偶然发生的海上石油泄漏污染海洋等,引导学生分析提出自己的治理方案,通过案例拓展,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等创新思维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2篇

完全执行某项任务时,意志的指导作用对世上每个人的价值将无法估量。它“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智商,而是意志品质。有了优秀的意志品质,一切皆有可能,无有则连最简单的目标都显得遥不可及”,现代人认为这是“志商”。

志商(wil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WQ),就是意志智商,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水平,包括坚韧性、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方面。如能为学习和工作具有不怕苦和累的顽强拼搏精神,就是高志商。

人的一生中,最好的时代是在学校度过的,意志品质(WQ)主要需教师培养。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就是指老师的作用。

一、做有意义的事

引导孩子们做有意义的事,爱国、关心国家大事,是每一个国人的本分,我是培养国家的“未来”的教师,着眼应该高一些。对于国家发生、国与国之间发生的,我们同学展开地图,分析国际时事,让学生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思路、方法,明白于是大局出发,考虑周学生们睁着大眼睛,讨论的那样认真,对国家是那么的关心。让我看到了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并不是游戏机前面的一代。

比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抢盐风波”。国家海洋局一直在组织开展应对事故放射性应急跟踪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海域产生影响。但此次回复表示,根据以往研究,日本福岛以东海域的海洋环流状况比较复杂,主要的洋流有黑潮流系和亲潮流系。黑潮延伸体的大幅度蛇形弯曲及其南北两侧的中尺度涡都是导致这个海域动力上比较活跃的原因,因此,福岛核污染物人海后可能存在多种移动路径,其主要移动路径是先随着近岸流沿日本东岸南下至东京以东附近海域与黑潮延伸体汇合向东流动,进入北太平洋。但是也有资料显示,亲潮水系的水体也可通过中尺度涡穿越黑潮延伸体向南运动。回复表示:不能排除核污染物进入我国管辖海域的可能性。传言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加之民众担心核辐射未来波及中国沿海,进而污染海水产品及食用盐等,但是食盐有海盐、井盐、岩盐、池盐,海盐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是产自绝对无污染的国内海域。市民完全不必担心食盐制品的安全性。学生通过PPT看明白了,下课还要谈论,有的还要进一步关注。只有教师有目的的地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爱国、爱人民,才有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对学习的激情,树立目标,明白怎么做。

二、做有兴趣的事

曾记得听过这样一个“坚持甩手的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对他的学生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向前伸,然后再尽量向后甩。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动作,谁人做不好?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每天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尽管有那么多学生,却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这个故事启发我,人只要能坚持,做任何事都会成功。单调事情能持续,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做会有什么结果呢?我采取有步骤、有策略的让学尝试,天天有新内容,天天有所得。我相信,我坚持,每节课都精心设计,把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出来。

自主学习表面上看是一件苦差事,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教师精心策划学习过程,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走进学习中去。老师领着学习,学生就更想学习。我是通过用导学案来引导他们步步深入其中,用一点劲就可以找到答案,引导学生们探索,在一个个成功面前,学生的劲头十足,我从不放过一个让学生取胜的机会。我记得一句话,“学一点知识,就减少一点愚昧”,带领大家向愚昧作斗争,往往使我们胜利。我的导学案已用半年多了,发现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了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导学案为学生创造主动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环境,使学生在环境中生长出良好的意志品质(WQ),使意志的行为逐步强化为意志习惯,再慢慢固化成一种意志品质,成为良好个性特征,为终生发展打下基础。我觉得是一条好路子。

(作者单位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五中学)

第3篇

民居是民间建筑的代表,是最能体现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文化景观之一。潮汕民居何以具有皇家气派,并博得“皇宫起”之誉呢?

首先,“潮州厝”之所以“皇宫起”,与一个“假国舅”当地名士陈北科有关。

陈北科,原名陈洗,号东石,潮阳县贵屿镇华美村人,与林大钦、翁万达并称潮汕三杰。陈北科于明正德二年中举人,正德六年中二甲进士,授户部给事中,后任大理寺少卿、黄门侍郎等职,曾陪明武宗游江南。

因受皇帝宠爱,他被特准回乡按皇家式样兴建“黄门第”,并由朝廷负责建筑材料。可是这个府邸只盖了一半,陈北科的政敌便从中作梗,谎报已建成,遂使朝廷停止供应材料,以致半途而废。今日的“黄门第”位于贵屿闹市,门面已十分逼仄,但其气势仍在。

因为有陈北科的先例,皇家式样首先在潮阳流行起来,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屋顶居然用起了民间禁用的橘黄色,在京都是连王府也不能用的,但潮阳人照样盖起了黄灿灿的大屋,并且说这才是真正的“皇宫起”。

从此之后,潮汕民间那些富人建造房屋,就仿制京城皇宫宅院,无论样式还是格局,都可与皇宫相媲美。因此,有了“京都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称。

其次,“潮州厝”之所以“皇宫起”,还与潮汕先民有关。

潮汕先民的主干是中原移民,特别是来自河南,故潮汕人又被称为“河佬”。入潮的中原移民,大多数是世家望族。这可以从潮汕民居大门楼上的匾额看出。陈姓为颍川世家,黄姓是江夏世家,林姓是九牧世家,罗姓是豫章世家,江姓是济阳世家……

潮汕州县官员大都来自福建。他们在潮任官之后定居下来,成为当地望族。

这些世家望族,虽然不能将中原、福建的豪宅搬迁到潮汕,却很注重自己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他们把衣、食、住、行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追求带到潮汕,再加上入潮的移民,出于安全、生存等需要聚族而居,因而创建在潮汕平原上的村落建筑,包括民居、祠堂、家庙等,就显示出气派、豪华。于是,“潮州厝”乃“皇宫起”。

再次,“潮州厝”之所以“皇宫起”,与潮汕发达的经济是分不开的。

潮汕古为南蛮之地,较为落后。自宋室南迁之后,这里得到很好的开发,经济不断发展。过去毒雾瘴气,日夕发作,现在已成为“地平如掌树成行,野有邮亭浦有梁。旧日潮州底处所,如今风物冠南方”(杨万里《揭阳道中》)。

明朝是潮汕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潮汕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同时,在冲破海禁过程中诞生的一代代海商的崛起,大大推动了潮汕海上商贸经济的发达繁荣,从而造就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殷富群体。明代王士性曾感叹道:“今之潮非昔矣,阊阎殷富,仕女繁华,裘马管弦,不减上国。”(王士性《广志绎》)

1860年汕头开埠,极大地推动了潮汕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繁荣。“自咸同间开汕头为商埠,交通事业日进千里,曾不百年,凡轮船、铁路、公路、邮电、航空靡弗具举”(饶宗颐《潮州志》),汕头“外贸之销售内地者日益繁多,内地产物之运售海外者亦较百十年前激增倍徙,由是而贸易之事日加繁盛”(温廷敬《大埔县志》)。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商业之盛,居全国第七位”,“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三位”(饶宗颐《潮州志》),成为著名商埠。

同时,潮汕是著名侨乡,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的说法。辛勤拼搏、事业有成的海外侨胞,为了光宗耀祖,回家乡建新屋,盖新楼,修缮祖居。他们带来了侨居地的建筑文化,使潮汕民居的建筑风格融入了东南亚和西方建筑的因素并逐步趋向现代化。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潮汕建筑奇葩”的陈慈黉故居就是其典型证例。

最后,“潮州厝”之所以“皇宫起”,与潮汕地理环境有关。

潮汕地偏一隅,素有“省尾国角”之称,山高皇帝远,模仿皇家的式样盖大一点、豪华一点算不了什么,万一上头知道了怪罪下来,随便找个当过大官的同姓祖宗牌位往神龛一放,声称这是皇帝特许的,而这些世家在族谱里找个有功名的人还不容易?再不行就出海一走了事。因为“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的潮汕,有一股“黑潮”暖流从近海经过,顺着这股暖流,从潮汕出海的帆船极易漂向海外,所谓“帆风一日踔数千里,漫澜不见踪迹”(韩愈《送郑尚书序》)。潮汕人有了这一条海上通道,当然更不服统治者的管教了。

这种对封建王朝住宅的藐视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潮人以世家大族后代自居的心态和海洋文化的开放、叛逆性格,使得汉唐世家的“府第”能够在潮汕以“从厝”的形式延续和发展。特别是清代康乾盛世以后,随着潮汕华侨经济的兴起,“皇宫起”的大型民居如同不可阻挡的洪流,彻底冲破了封建王权对居宅建造的限制。

潮汕传统民居最基本、较普遍的形式是“下山虎”和“四点金”。而在“四点金”基础上组合起来的“驷马拖车”和“百凤朝阳”,则必定是显赫的大户人家所有。

“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该建筑在潮汕地区农村较为普遍,俗称“厝尘”。这种民居的平面布局为三合院形式。硬山顶正座之间,明间为大厅,次间为大房。大厅为重心,祭祖、待客、家人聚会、用餐都在这里进行,堪称“多功能厅”。厅前天井两侧各有小房(俗称“伸手”)连接大房。小房之一常作厨房。小房下方以墙相连。因为出入门路不同,因此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通常中间不开门,而是两边开门,两边的门又称为“龙虎门”;也有开正门而不开边门的。整座格局前低后高,因此得名,也称“爬狮”。“下山虎”民居主要是平民家庭所有,规模相对较小。

“四点金”是一种多层次、对称、平衡、结构完整的平房式宅第。因其四角各有一间形如“金”字的房间而得名。在旧时只有富有的家庭才有能力建造。“四点金”的建筑格局跟北京的四合院有点像,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一般对外不开窗,窗只开向内庭;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大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去就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间房,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柴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面就是后厅,也称大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各有一个大房。“四点金”的建筑形式还有许多种。只有前后四个正房,没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厅齐向天井的,称“四厅会”;前后房都带“厝手房”和“八尺房”,变八房为十室的,称为“四喷水”。如果在“四点金”建一圈房屋,就叫做“四点金加厝

包”。

“驷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落”是潮汕方言,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厅,俗称“门楼肚”。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二进有二间面阔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驷马拖车”。驷马拖车的“厝”前有大埕,大埕前面一般挖有池塘。更大型的驷马拖车“厝”后建有成片的下山虎或四点金,实际上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聚落了。

“百凤朝阳”是一种大型的民居宅院。它的整个格局可以视为两座四点金的合并与补充。宅院采用中轴线布局,主体建筑共三进:进正门是门厅,两侧各有一间下房。门厅下是天井,天井左右有厢房或华厅,天井直进中厅。中厅两侧各有一间大房。这是第二进。中厅一侧有门通第三进,第三进结构同第二进,厅房的面积稍小些。主体建筑左右两侧各有一列或两列排屋,以巷隔开,称“火巷”,火巷一般是一厅四房“五间过”或者由两个一厅两房组成。主体建筑后面又有一列排屋,连接两边火巷,内有大门,称“龙虎门”。这种宅院与客家围龙屋(五凤楼)平面结构十分相似。

在潮汕平原散落着的众多村落中,“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以及“百凤朝阳”民居比比皆是。澄海隆都的陈慈黉故居、普宁洪阳光的德安里、揭阳榕城的丁日昌府第……一片片规模宏大的民居,让人们叹为观止。它们保留了潮汕民居的建筑风貌,是潮汕民居的代表。

潮汕民居十分注重装饰,屋脊、屋角、檐角、檐下、垂带、照壁等部位应用的民间工艺是嵌瓷。嵌瓷又叫“贴饶”“聚饶”,为明末清初潮汕工匠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装饰工艺。它是利用彩色瓷片在建筑物上镶嵌成各种或平面、或浮雕型、或立体的花鸟虫鱼造型图案和人物故事屏画,表现手法可分为平嵌、浮嵌、圆(立体)嵌数种,题材以表现吉祥如意、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故事为主。潮汕嵌瓷在装饰形式上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不同:装饰民居屋脊的嵌瓷,多以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牡丹等为题材,线条粗犷有力,构图气势雄伟,色彩晶莹绚丽,以大动态、大效果取胜;装饰民居屋角、檐下的嵌瓷,多以文武加冠人物为主体;装饰民居檐下、墙壁的嵌瓷则多为花卉、鸟兽、鱼虾、昆虫;装饰民居照壁的嵌瓷则以飞禽走兽等图案为题材,常见的有麒麟、狮、仙鹤、象、梅花鹿、龙、虎等。

民居的柱头、横梁、斗拱、梁枋、梁柱、门楣等木质部位的装饰应用的民间工艺是木雕。潮汕木雕有浮雕、沉雕、通雕、锯通雕、圆雕五种技法,因外部彩色的不同而分为金木雕、彩雕、漆雕、素雕四种,其中彩雕在装饰民居时最为广泛采用。

潮汕木雕按照所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四类:一是寄意吉祥幸福的题材,如寄意“花开五瓣(福),喜上眉(梅)梢”的“梅花喜鹊图”;寄意“福禄长寿”的“鹿鹤图”;寓意“马上封侯”的“猴子骑马图”;寄意“三阳开泰”的“三羊图”;寓意“富足”的“元宝鲤鱼图”;寓意仕途升迁一帆风顺的“一鹭(路)莲(连)科图”;象征坚贞爱情的“鸳鸯戏莲图”;等等。二是以历史人物和戏剧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如赤壁之战、潮州七贤、郑成功等。三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和本土风物的题材,如士农工商、渔樵耕读的民俗生活图景,潮州八景,潮汕地区的土特产如鱼、虾、蟹、杨桃、甘蔗、榕树、木棉树等。四是以各种几何图案为题材。

石雕工艺应用于民居的正壁、门面、匾额等部位,但因石雕所需的材料运输困难、造价昂贵等原因,在潮汕地区的民居采用石雕装饰的为数并不多。石雕主要有大门前的石狮子,右雌左雄,雄狮口中含珠,雌狮怀中抚子,雌雄隔着厅门,互相对视。民居门前还有石锣鼓,也是成对设立的。

灰塑是用砂根灰打底,再用糖灰进行批、塑、雕成各种图案的工艺,广泛应用于屋脊、垂带、檐下及民居正壁等部位的装饰,常见的题材有各种祥禽瑞兽如麒麟、仙鹤等。

第4篇

2.试论潮汕方言研究的若干问题甘于恩,GANYu-en

3.潮汕民俗游神赛会展演过程中的休闲体育文化陈福刁,CHENFu-diao

4.两宋琼守考订萧卫文,XIAOWei-wen

5.论光绪年间广东会党的自主性反清起事雷冬文,黄建华,LEIDong-wen,HUANGJian-hua

6.章士钊新闻思想初探许鑫,XUXing

7.论图书的政治功能陈雪梅,CHENXue-mei

8.浅析行政裁量权的程序控制刘芳,LIUFang

9.我国自助游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思考屈奇,QUQi

10.试论同义词里的同一语素——以张志毅《简明同义词典》为个案的研究仲崇山,ZHONGChong-shan

11.英汉双宾语动词的分类黄丽娜,HUANGLi-na

12.译作质量与法律翻译的精准与专业原则——以《商业银行法》英译为例潘小珏,PANXiao-jue

13.探讨个性人格重塑女性形象——《征西大将军》中昂纳的形象分析陈冰玲,CHENBing-ling

14.高校心理咨询中来访者自我表露激励机制研究王贵林,WANGGui-lin

15.大学生自信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以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吴文春,钟红丽,WUWen-chun,ZHONGHong-li

16.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彭焕彬,PENGHuan-bin

17.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中的语文阅读教学肖楚强,赵复查,XIAOChu-qiang,ZHAOFu-cha

18."读"、"说"、"写"、"教"的潜能发掘——地方院校中文师范本科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蔡娟,伍世昭,CAIJuan,WUShi-zhao

19.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情感策略研究刘莉,LIULi

20.近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个案分析黄映玲,张春珍,HUANGYing-ling,ZHANGChun-zhen

21.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方乃斌

1.萧翱材所作岳阳诗述论黄去非,HUANGQu-fei

2.林大钦诗歌的艺术特色许晓云,XUXiao-yun

3.潮汕方言成语特点探析李林浩,LILin-hao

4.我国劳资关系的特点与新型劳资关系的构建于喜繁,YUXi-fan

5.潮汕民俗旅游开发中文化创意品牌的塑造郭永英,GUOYong-ying

6.对汕头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的思考杨玉民,YANGYu-min

7.韩山诗歌简论李彬,LIBin

8.论张爱玲的历史价值及其作品的思想意义陈平,CHENPing

9.婚恋心路历程的艺术勾勒——我看徐志摩的爱情诗创作陈婉娴,CHENWan-xian

10.一种难以排遣的悲情——就李清照《声声慢》的解读与王富仁先生商榷肖细白,XIAOXi-bai

11.《全唐诗补编》之《全唐诗续拾》所辑佚句辨张福清,ZHANGFu-qing

12.在渴望与幻灭中升华——论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乔雁,QIAOYan

13.论语境的动态性与话语解读易强,YIQiang

14.论新奇隐喻的认知语用界定——基于与概念隐喻的区别和联系曾楚芝,ZENGChu-zhi

15.高师历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与资料收集的指导严亚明,YANYa-ming

16.对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思考陈国庆,CHENGuo-qing

17.从交往对象差异性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廖运生,LIAOYun-sheng

18.TEM4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教学的反拨效应许潮红,XUChao-hong

19.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中的沟通原则邱炫,QIUXuan

20.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发展态势马先皇,MAXian-huang

21.搜集电子本古籍丰富古籍室馆藏胡露,HULu

22.从装备配置角度探讨生态图书馆的建设王庆雨,WANGQing-yu

1.浮磬铿锵明珠璀璨——饶宗颐1949~1978年诗歌创作略述赵松元,ZHAOSong-yuan

2.试论詹安泰的《无庵说词》谢永芳,XIEYong-fang

3.正字戏、潮剧《断发记》的剧本演变与声腔渊源(二)郑守治,ZHENGShou-zhi

4.20世纪30年代初期汕头彩票述略陈嘉顺,CHENGJia-shunHttP://

5.论陶渊明《读山海经》神游仙境的人文精神梅大圣,吴美卿,MEIDa-sheng,WUMei-qing

6.重构与变奏——《迷园》中的国族论述与女性迷思周海玲,ZHOUHai-ling

7.简·奥斯汀和她笔下的男性黄沛真,HUANGPei-zhen

8.试论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科技政策郭云,GUOYun

9.邓廷桢与广东禁烟陈芳字,俞君君,CHENFang-zi,YUJun-jun

10.春秋时期的两性习俗与贞节观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周海霞,ZHOUHai-xia

11.抓小案次案也是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兼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旷为荣,KUANGWei-rong

12.《诗集传》叶音语音根据别考——叶音系列研究之三汪业全,孙月香,WANGYe-quan,SHUNYue-xiang

13.英语新闻标题的语法和修辞特点蓝列,LANLie

第5篇

〔关键词〕 中央大学;大学区制;党国元老;张乃燕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3-0165-11

中央大学成立于1927年。溯及历史渊源,该校的前身是1915年创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1921年创立的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4月,东南大学由南京国民政府接收并进行改造。同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以原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合并南京、上海和苏州的其他八个专科以上公立学校,组建成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易名为“江苏大学”,5月正式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直至1949年8月由中共南京市军管会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随后又废除“国立”冠名,迳称“南京大学”。

中央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在建立之初,即被纳入新的大学院和大学区体制之内,但在很大程度上,该校仍以东南大学时代的既有教育体制为基础。在这一教育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各种政治和学术势力纠结胶着形成,导致中大的发展举步维艰。①而首任校长张乃燕在上任伊始地位就很不稳固,上任不到一年即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三次辞职风波持续一年有余,最终导致中央大学校长第一次更替。

许小青曾对张乃燕任期内(1927—1930)的作为和辞职事件有过研究,认为张的下台体现的是“党化”中的派系冲突,以及内部派系对最高学府的争夺。〔1〕所论颇有见地,却高估了“党化”对中大校长地位的影响,且“内部派系”之争导致的校长更替也不能简单地视为“政治干预学术”。“党国元老”①主导中央教育行政权,由此衍生的学界派系之争方是症结所在。张乃燕的上位得益于“元老政治”(大学院与大学区体制)。反过来,张乃燕的下台也因是而起,并昭示着教育行政中 “元老政治”在内部的最终瓦解,教育学术权势开始从“元老”转移至“党内学术圈”的新辈手中。

一、中央大学建校与大学区制度的创立

1924年国共统一战线形成后,革命党势力开始加强在上海和东南地区的活动,他们和江苏教育会争夺学生和学校控制权,斗争越来越激烈。国共两党攻击教育会及其领导人黄炎培、沈恩孚和袁希涛等人为“东南学阀”,勾结帝国主义、买办和军阀势力,镇压学生革命运动。〔2〕1927年3月,北伐军攻克南京后,东南大学即被查封,“东南学阀”也成为通缉对象。自然,东南大学须被改组,经重建,要展现出全新的“革命”形象。②

这所“党国”新都的革命大学,校长由何人担任,颇受世人期待。东南大学学生尤有殷盼之情。1927年5月22日,学生团体“促进改组东大同志会”开第二次全体大会,重点讨论校长问题。大会共提出校长人选六人,分别为吴稚晖、蔡元培、杨杏佛、李石曾、马君武和罗家伦,请中央择一任命。〔3〕5月28日,另一学生团体“东南大学学生会”在该校附小召集第三次全体大会,议题中最受人关注的也是校长人选,最后议决推举蔡元培、李石曾和胡适三人,请政府择一委任。〔4〕

从五四到北伐期间,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骤然升高,师生关系与从前迥然不同。此后全国各地频发,其中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学生迎拒校长。而且当时还出现了一个现象,在校长风潮中,学生提出新任校长的条件,作为风潮能否止息的考量因素。③而即将面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的东南大学出现了更为“新奇”的情形,即由学生开会推举新校长候选人呈请政府择一任命。其中,促进改组东大同志会推举的六个人选除了大部分在学术界具备声望之外,几乎都与新政权有着密切联系。而东南大学学生会的推举校长标准稍显“保守”,除了蔡、李二人之外,还加了一个较为纯正的学者胡适。在宁汉对立期间,蔡、吴、李等人不仅坚定地站在南京一方,而且全力支持发动“”运动,并促成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为南京政权增强了党统性和社会道义基础。④推举蔡、吴等人出任改组后的东南大学校长,既能增添学校的党国属性,又能刻意体现出北伐期间学生界所具的革命气息。

5月30日,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召开第75次会议,决议改东南大学为江苏大学。〔5〕6月6日,东南大学学生会和在上海的东南大学学生读书运动会派代表至已迁至南京的教育行政委员会请愿,请求学校早日开学。到晚上八点半,终于得到褚民谊委员接见,答复请愿代表:“刚才已经议决了,东南大学改组,依次列为第四中山大学,任张乃燕为校长,江苏化为大学区,教育厅取消,一月内开学。”〔6〕三天后,上述两个学生团体又派代表前往江苏省教育厅,欢迎厅长张乃燕就任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并促即负责到底。张乃燕当即表示首肯,并答应在一个月之内改组东大,实行开学。〔7〕

由张乃燕出任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多少有些出人意料。⑤但张氏以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身份兼任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其时正值江苏省试行大学区制,以大学统辖全省教育行政,可谓名正言顺。

在北伐前后曾经数度变更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置。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6年3月设立教育行政委员会,为最早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1927年6月13日,南京中央政治会议决议组织“中华民国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试行大学院制。1928年底,国民政府改组,废大学院,复设教育部。〔8〕这个短暂大学院体制,是蔡元培和李石曾一手推动的“制度创新”。

蔡元培和李石曾是元老和著名的学者,他们的参与提升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威望。蔡和李可以利用他们在新政府中的影响力以改变中国的教育行政体系。〔9〕1927年6月8日,蔡元培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央教育行政委员会会议,作出一个重要决议:“裁撤各省教育厅,改每省为一大学区域,由大学校长统辖全省教育行政及学术研究”,该组织条例由李石曾提交国民政府。〔10〕翌日,国民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蔡元培提出的大学区制度,并准在广东、浙江和江苏三省试行。《国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记录》,1927年6月9日,洪喜美编:《国民政府委员会会议记录汇编》(一),台北:“国史馆”,1999年,110-111页。按,后又定广东省大学区制缓办。参见《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议决变更教育行政制度先在江浙两省试办咨(1927年6月28日)》,《国民政府公报(宁字第捌号)》,1927年7月11日,47-48页。与此同时,蔡元培本人又于6月13日提出改革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为大学院。〔11〕该制度仿效法国,即在中央设立大学院替代原教育部的职能,统筹全国教育学术事务;在地方将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一区设一所大学管理全区的教育文化事业,其目的在于教育行政与教育学术合而为一(即“教育学术化”),教育学术与教育研究合而为一(即“学术研究化”)。〔12〕1927年10月1日,大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蔡元培就任大学院院长,同时教育行政委员会宣告结束。〔13〕

江苏省乃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核心区域,在北伐军尚未肃清江北地区之前,江苏省政府即成立。1927年4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江苏省政务委员16人;5月2日,江苏省政府正式成立。见《省政府成立记》,《江苏省政府公报》第1期,1927年9月15日,第1页(栏页)。1927年5月1日,中央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张乃燕正式就任江苏省政府教育厅厅长。〔14〕6月9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在江苏省试行大学区制,并任命张乃燕为第四中山大学校长。〔15〕从6月10日起,张乃燕聘请24位教育界名流担任第四中山大学筹备员,在江苏省教育厅内开会筹备,先行议定大学本部组织大纲及评议会和大学区各部条例。7月3日,筹备委员会迁入大学本部(原东南大学校址)继续开会,并陆续聘定各部门人员在校办公。〔16〕

7月8日,国民政府下令江苏颁行大学区制,省教育厅裁撤,所有前江苏境内各公立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师范等校均分别裁并或改组。〔17〕7月9日,张乃燕交卸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职,就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校长职。以在宁、沪、苏三地的前东南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河海工程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南京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和南京农业学校九校合并改组为大学本部;原省教育厅改设为第四中山大学教育行政部;江苏全省为第四中山大学区。7月23日,张乃燕行校长就职礼,9月26日学校开学,10月7日补行开学典礼,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区)正式成立。〔18〕

由东南大学改组成的第四中山大学是大学区制的直接产物。第四中山大学自建校伊始,其教育组织体制就根据大学区制进行了重新调整,正如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在开学典礼上所言:“现在第四中山大学之范围扩张,大学为学术之所在,亦为教育行政所从出”。〔19〕校长为第四中山大学区暨大学本部的最高行政首长。第四中山大学区组织架构如下:

大学区组织架构

(一)教育行政院(初名教育行政部):下设秘书处、高等教育处、普通教育处、扩充教育处。

(二)大学本部 行政组织:注册处、文书处、会计处、事务处、图书馆;教学组织:学院。

大学本部即第四中山大学,由高等教育处长商承校长综理一切事务。

(三)研究院:暂缓成立,由大学本部各学院负责筹备。

(四)所属教育机关(略)

(五)评议会:大学区立法机关,由当然委员和推选委员组成。

(六)教育经费机关:江苏大学区内有江苏教育经费委员会,及江苏教育经费管理处。

大学本部学院(下设系科略)

1.自然科学院;2.社会科学院;3.文学院;4.哲学院;5.教育学院;6.农学院;7.工学院;8.医学院(上海);9.商学院(上海)。〔20〕

由于九校合并的关系,第四中山大学本部的学院科系组成蔚为壮观,设置全面,已非东南大学所能望其项背,并奠定此后二十余年间中央大学教学和研究的基本架构。根据1931年教育部对全国高等教育相关统计显示,此时中央大学本科已有8院28系,在各国立大学中独占鳌头(其次为北平大学:7院34系;中山大学:5院23系;武汉大学:4院13系)。〔21〕

按照大学区制度的规定,每个大学区设校长一人,总理区内一切学术与教育行政事项(其实本身就意味着每个大学区只有一所大学,私立除外)。〔22〕江苏省全省划为第四中山大学区(后更名为江苏大学区和中央大学区)。因而,第四中山大学既为区内惟一的公立大学,又是区内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和区内其他学校及文教机构发生密切的关联。但这一制度试行并不成功,不久之后大学区内部的矛盾便迅速暴露出来。

1927年12月初,第四中山大学中等学校教职员联合会各校代表在南京连续几天召开会议,形成决议“质问”大学院和第四中山大学区忽视中等教育,反对评议会人员组成,并要求确保中等教育专用教育经费。〔23〕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区内中学和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中等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中等学校联合会及区内其他教育团体围绕教育行政权和经费分配等问题向国民政府、中央党部和大学院持续抗议,指责中央大学和大学区制。大学区制真正实行的只有三地,即江苏、浙江和北平(含北平、天津两市及河北、热河两省)三地。1929年9月,大学区制在江苏省停止试行,原中大行政院部分由江苏省政府接收改设省教育厅;大学本部的行政组织进行调整,分设教务、事务和秘书三个处。〔24〕

二、大学院和大学区体制中的张乃燕

在大学区体制下,中央大学区存在诸多问题,而大学本部的内部也颇不平静,短短一年时间内就爆发了“免费运动”、“驱胡(刚复)运动”和“校名风波”。详见蒋宝麟《首都中的“最高学府”:中央大学的学术与政治(1927-1949)》,博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2010年,第1章。虽然相比国民革命时期的学生运动,这三次学生无关意识形态,但仍将张乃燕推到了火山口上。学生驱逐握有大学本部实权的胡刚复,为此,张乃燕曾提出辞职,但未被上峰接受。不久之后,由于学校权力层内部矛盾的激化,加之外力的介入,直接引发中央大学第一次真正的易长风潮。

1928年5月12日,中央大学商学院(上海)院长程振基赴南京兼任大学会计组主任,于15日办理移交手续,在点收现金时发现有67,800余元巨款未经交出存折及支票。前主任称此款系兴办自来水之用,支票一向由高等教育处处长胡刚复保存,支取款项也由胡代办。程振基闻之“深为骇异”,立即责成前主任将此项存折及支票一律交出,并与胡刚复相商,认为大学收支款项应由会计组负责办理,胡深表同意,但不肯将6万多元现金交出。6月1日,程振基因胡刚复“破坏会计系统”,致函校长张乃燕恳请裁度。《中大易长情形复杂》,(上海)《民国日报》1928年6月11日,第3张第1版。按,1928年4月中央大学(时为江苏大学)通令《修改大学区组织条例》,改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及扩充教育各部为处,各部部长均改为处长。参见《修正大学区组织条例》,(上海)《民国日报》1928年4月7日,第2张第4版。6月7日,胡刚复致函张乃燕,因“愿宏力绌、身心交瘁”,所以提请辞去高等教育处处长,但未提及“兴办自来水现金”一事。到6月10日,胡刚复又致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和新委中央大学校长吴稚晖,为公款案一事辩白。胡刚复两函均见《中央大学易长问题之纠纷》,《教育杂志》第20卷第7号,1928年7月20日,7-8页(文页)。出人意料的是,就在胡刚复辞职后的第二天,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即在国民政府委员会第70次会议呈请,因大学院参事许寿裳已调任秘书长,参事一职拟请由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调任,任命吴稚晖为中央大学新校长。该呈请当场照准。〔25〕

但吴稚晖于6月9日致函蔡元培,辞去中央大学校长职。〔26〕同时,大学院又下令,在吴稚晖未到任之前,由中央大学普通教育处处长程时煃暂行;因高等教育处处长兼自然科学院院长胡刚复辞职,高教处处长一职由傅斯年担任,院长一职由徐善祥担任,傅斯年未到任前由汤用彤。〔27〕

若是不明此事就里,在外人眼中,中央大学于短短几日内,高等教育处处长辞职、校长被免、校内主管更换似走马灯,加之新校长未到任即于当天辞职,几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惑。事起仓促,正如吴稚晖在辞职信中所言:“事太离奇”。大凡熟悉大学院组织架构的人都知晓,大学委员会为大学院最高立法机关,“议决全国学术上,教育上一切重要问题”。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自始就是大学委员会的当然委员。而大学院参事则是“承长官之命掌理拟定关于本院主管之法律命令事项”。参见陈哲三《中华民国大学院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43-57页。张乃燕由中央大学校长调任大学院参事,显系降职。

张乃燕突然被调任,使报章对其去职的原因多有揣测,竟成一“罗生门”事件。除了因胡刚复公款案引发之外,还有其他几种推测。一说张乃燕未曾注意党员登记,引起党方职员的攻击;另有一说称大学内部的反张派希望任校长,大学院方面恐成事实,所以推出比较有资望的吴稚晖,以资抵制。〔28〕然揆诸各种相关史料,以今日之“后见之明”,中央大学此次易长的导火线是几月前因“免费运动”遭学生极力反对的胡刚复,并由其引出了中央教育行政内部的派系纷争。

当时报章即爆出张乃燕是因得罪了与胡刚复有密切关系的“某当局”,因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调缺。〔29〕其中所指“某当局”即大学院副院长杨杏佛。当年胡刚复与杨杏佛同为东南大学教授,在杨杏佛被迫离开东大之后,二人又校内外合力反对校长郭秉文,接收东大时二人又同为接收委员。与杨杏佛多有交往的柳诒徵就认为杨杏佛与张乃燕素来不睦,杨借蔡元培之手去张,但未成功。见柳诒徵《忆杨铨》,柳曾符、柳佳编:《劬堂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55页。不过此次中大易长事件,据深知内情的大学院高等教育处处长张奚若对胡适所言,当时中央党部的陈果夫和叶楚伧担心中大会有风潮,为保护张乃燕而请蔡元培亲自兼任校长,解决问题。但蔡元培和杨杏佛事前未与张乃燕及其叔父张静江商量,就将张调任。而杨杏佛则借此机会除去张乃燕。外界以为杨杏佛倒张是为了替胡刚复报仇,但其实是借去张而并去胡。〔30〕

可见杨杏佛是中大易长的主要推手,前后几日内一系列的免职、调任和任命的确是“迅雷不及掩耳”,当时张奚若任大学院高等教育处处长,对于中大校长任免的决策过程居然浑然不知,实在有违常规。而且在新校长还未到任之时,校务应由张乃燕维持,然后办理交接手续,大学院却直接让程时煃暂代校务,更让外界觉得去张之意过于明显。

然而,大学院的一系列措置却又很快自陷被动。吴稚晖拒不接受校长任命,而张又被免职,一时间中大校长之职空缺。同时,程时煃宣布决不同意代行校长职权,新任命的高等教育处处长傅斯年和自然科学院院长徐善祥亦不就。张乃燕也对大学院的命令立即作出强烈回应,于11日致函国民政府,除了辞谢大学院参事一职之外,又质疑大学院的任免与现行《大学院大学委员会组织条例》不符。据规定,大学校长人选应由大学委员会推举,而大学内部各处长任命则是校长职司所在,大学院显系越权。同日,他又布告全校,在新校长未到任前,由其暂时维持校务。〔31〕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在收到张乃燕的辞呈后,并未表态,而是把皮球踢还给大学院,请大学院讨论决定。〔32〕而学生现时大多同情张乃燕,主张打倒胡刚复,并主张校长应由比张更好的“党国要人”担任,如没有,则请张维持。〔33〕6月11日,中大学生在举行纪念周后提议正式校长人选,决定、胡汉民和于右任三人;又决定孟宪承为高等教育处处长人选。〔34〕此外,中央大学教育行政院全体职员62人支持张乃燕。〔35〕另一方面,6月12日,校内一部分倾向胡刚复的教授与助教40余人(中大全体教授助教共计200余人)召开谈话会,议定组织临时校务维持会,“拟以教授治校”。但其他多数教授认为新校长尚未任命,且张乃燕11日布告在新校长未到前仍暂维持,故未参与。学生会方面对于校务临时委员会表反对态度。〔36〕校内开始出现分裂状态。

鉴于中大校园内外出现的纷扰局面,大学院不得不重新开会讨论校长问题。6月14日,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胡适收到南京方面的快信,请他于第二天下午速参加大学委员会会议。此时大学院面对张乃燕向国府的诘问显有理亏之处,故蔡元培自请处分;杨杏佛在政治上更被动,南京“空气在倒杨杏佛”。〔37〕第二天,大学委员会开会,蔡元培和吴稚晖均主张中大校长不能不换,但现在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者,只能请张乃燕暂时维持。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集》第5册,1928年6月15日,181页。大学院决议文见大学院大学委员会会议录,《第七次会议》,1928年6月15日,《大学院公报》第1年第7期,1928年7月,125页。至此,历时一周的中大易长风波表面上得以平复,校内的临时校务维持会亦告取消。但由易长而暴露出来的校中各种派别、意见分歧,并没有随之褪去。

6月16日,中大教授汪东等12人致函申报馆,称临时校务委员会始终未就职,对外发表宣言系“奸人捏造,别有用意”。〔38〕而在张乃燕奉令继续担任校长后,校内又有学生发表反张宣言称:“张乃燕办事颟顸,不厌人望,其辞职让贤亦固其宜,吾人惟恐其去之不速”。〔39〕

此次中大易长,从某种角度上而言是大学院内部矛盾的一次爆发。中央大学系东南大学改组而来,是蔡、李等元老掌握中央教育行政权后进行改革的产物,校内本含有较多的大学院和元老的政治因素。有论者认为,大学院制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蔡元培、李石曾和张静江之间个人关系的破裂所导致,起因即1928年夏受蔡元培支持的杨杏佛倒张乃燕引发的易长风潮。Allen B. Linde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The Case of the University Council, 1927-1928,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7:4, August 1968, p. 774. 资料来源:United States State Department Archives, 893.42/240, Shanghai, September 18, 1928.

四个多月后,国民政府明令取消大学院制,改设教育部。1928年11月1日蒋梦麟出任教育部部长。作为大学院附属制度的大学区制,虽然未告同时终结,但已岌岌可危,各方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作为中央大学区最高首长的张乃燕又一次坐在风口浪尖。如果说第一次中大易长风潮是校内外派系因素交错互动的结果,第二次危机的爆发则由校外力量所致。

一方面,大学院取消前后,江苏省地方教育界、地方政府和党部对于中央大学区制的质疑和抨击更为强烈,持续不断,矛头直指张乃燕。1929年4月,江苏省执行委员会向中央常会提出撤销大学区制并撤办张乃燕案,但未予通过。〔40〕而另一方面,三届二中全会于1929年6月19日作出决定,由教育部定期停止实行大学区制。7月1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41〕关于停止大学区的决议,惟“定期”二字语义甚为模糊。为此,时任国民政府主席亲笔致函教育部部长蒋梦麟:“浙大即取消,中大年底废止,北大请与李先生(即李石曾——引者注)商酌”。〔42〕得到中大年底废除大学区制的消息后,张乃燕以“将来经费划分颇觉为难,更张手续,诸多繁重,本人感于办事棘手”为由,于6月22日正式向国民政府提出辞呈。〔43〕几天之后,经教育部的挽留,张乃燕勉强同意回校继续维持,但声言到年底中央大学区结束后,校长和教育厅厅长“均不愿干”。〔44〕

此为张乃燕第三次提出辞职,其根本原因是大学区制取消之后,中央大学的经费来源成为重大问题。在大学区体制下,中央大学与其他省立中小学及文化教育机构的经费均出自江苏教育经费管理处,来源均为省财政。一旦大学区体制废除,中央大学作为统筹江苏全省教育的最高学府的法定地位顿失,且省校反对中央大学把持省教育行政之声由来已久,两者围绕大学区制以及教育经费分配问题矛盾几已升至白热化,惟恐去之不快。在“国款办国校”的呼声下,国立中央大学既不能合理享有省款,又无国款支持,立即出现了严重的经费危机。

而在中央大学经费危机发生的同时,江苏省内各方要求即刻结束大学区制。在两年前大学区试行之初,张乃燕由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转任第四中山大学校长,职权相当于原省教育厅厅长加大学本部校长。而两年之后,张氏虽勉强担任大学区制结束后的中央大学校长,但大学与地方教育界经过长期的纷争之后,张乃燕已成对手的攻击焦点。中央大学区中等学校教职员联合会除了要求大学区制立即结束之外,还极力反对大学区制结束后由张乃燕担任省教育厅厅长。〔45〕在当年的9月1日,中央大学区制正式结束,中央大学教育行政院由江苏省政府接收,改设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由陈和铣兼代。〔46〕

大学区制结束之后,中央大学的经费来源暂时仍有保障,大学一度又复归平静。参见蒋宝麟《财政格局与大学“再国立化”——以抗战前中央大学经费为例》,91页。一开始,张乃燕对于今后学校的建设仿佛充满新的期待,“一面建设校舍,一面建设学术”,希望师生共同努力办成理想的大学。〔47〕但不久之后,这一实现学校理想的进程又因校长危机而被迫中断。

三、学生政治与学界派系之纠结:张乃燕的下台

“学生干政”本为近代中国学生运动的显著特征之一。进一步看,这里涉及的“政”大致可包含两方面。除了学生抗议运动所指向的国家政治之外,校内的日常行政事务往往也成为学生关注和干预的对象。校方处置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引发风潮。

东南大学时代,学生很少过问校务。但到东南大学接收改组之际,就有学生要求参加学校行政。〔48〕在“后革命”氛围中,激进的学生运动不再是学生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但学生参与校务的革命热情却并未消退。1929年七八月间,学生因大学区即将结束,中央大学经费来源出现危机,便发起学校“经费维护运动”。在学校经费得到保障后,学生表示:“现在本校经费已有增加了,然而本校行政上的漫无系统,教授和同学精神的涣散”,要组织合法的学生会,“以监督经费的用途和促进校务的发展”。〔49〕11月,中央大学学生会正式成立。〔50〕学生们所提的校务改进和经费使用问题,果然在不久后成为引发校内矛盾的导火线。

1929年9月大学区制结束后,中央大学增加财政部拨发的年费60万元。为此,学生会向校方建议四点:(1)提高专任教授待遇,(2)减轻学生负担,(3)裁汰冗员,(4)缩小行政经费。张乃燕接受了第(1)、(3)、(4)三项建议,但对第二项建议未予批准。〔51〕1930年1月,学生会又向校长提出六项建议,张乃燕称“均有见地,深可采纳”。〔52〕而校方也于1930年6月提出下学年改进计划,容纳学生的一些建议。〔53〕仅就此而言,似乎校方与学生会对于校务改进问题有着很多共识,双方的态度也多处在良性互动之中。但到新学期开学后,校内空气陡然紧张起来。

因为中大经费再一次陷入困境,学校欠薪数月,致使全体教授发表宣言准备罢课。同时,教育学院发生学生攻击院长事件,院长有辞职之说;植物学系爆发全体教师辞职事件,学生发起请愿活动。〔54〕就在这一背景下,10月15日中大学生涂钜尧等290余人以学校“近来内容腐败,校务涣散”,联名致书全体师生,提出校务改进方案。其中有八点改进方案:1.秘书长张佐时蒙蔽校长,把持学校行政经济大权,侮辱教授,营私舞弊,应立即撤职;2.秘书处职权过大,应即裁撤;3.校务会议行政人员占2/3,教授代表仅1/3,有背教授治校精神;4.行政费开支太大,占17%,应立即减少,而增加图书设备费;5.各学院经费应独立,以免受制于庶务组;6.庶务会计两组黑幕重重,学校经济应切实公开;7.中山北大武汉等校专任教授超过本校二三倍,现应多聘专任教授;8.武汉北大均无宿费与讲义费,应援例免除。该项宣言公布之后,张佐时立即提出辞职。〔55〕

对于此次改进校务风潮,校方最初的反应是“承认学生之用意正当”,反对学生发表宣言和干政。不过,校方也接受了学生关于裁撤行政机构以节省经费的建议,将秘书、教务和事务三大处合并为总务处。〔56〕张乃燕改革学校行政组织的决定非但没有消弭学生的反对之声,反而使风潮扩大。一方面,有教职员提出张乃燕的改革决定未经校务会议讨论而自行裁度,表示反对;另一方面,学生涂钜尧等600余人反对裁撤三处,坚持仅裁秘书处而保留教务和事务两处。〔57〕事态进一步复杂化。10月21日,张乃燕向国民政府主席提出辞呈,各学院通电一致挽留校长。〔58〕10月27日,当新任总务长黄曝寰在学校纪念周上报告学校改组经过时,被学生当场驱逐出校。〔59〕一时间,校长避走上海,总务长又被逐,学校无人负责,各方宣言通电频发,校内情势显得愈加混乱。

10月26日,教育部部长蒋梦麟就此事向报界发表谈话,认为中大学生始终以和平态度促进校务,没有越轨行动;关于张乃燕辞职一事,蒋氏认为国立大学校长辞职与任免,都不是由国民政府亲自办理,国府接到任何校长辞呈,必转交教育部会同办理。而张以私函向国民政府主席表示辞意,非正式辞呈,所以无须交教育部办理,并认为“张校长如真有辞意,政府方面当详加考虑多方协商”。〔60〕显然,蒋梦麟支持学生的行为,而对张乃燕暗含讥讽之色。

张乃燕立即对蒋梦麟的谈话作出回应。10月28日,他在上海覆函教职员,直接点出蒋氏任教育部部长后“对于本校措施有莫知其所以然者”数点,强调他有意通过支持中大学生反对校方,暗指其为学校屡次发生风潮的“背景”人物。更何况蒋梦麟还对称“中大为国家主义与共产主义之角力场”,使张乃燕成为“首当其冲”的责任者。〔61〕蒋梦麟立即通过记者向张乃燕作出解释,认为张指责各点“事属误会”,而“中大为国家主义与共产主义之角力场”的话“绝无其事”。 〔62〕同时,中大师生多次促张乃燕返校主持,学生涂钜尧等人也公开澄清学生请求改进校务并无“背景”,校内尚无明显的倒张空气。〔63〕蒋梦麟在几天后再次向记者声明教育部和他个人对于中大的协助和维护,对于受到张乃燕的责难而“甚觉痛心”。该报的同一栏又登载了张对蒋第一次“辩白”的答复,指责蒋梦麟每日都将中大的情况致电在奉化老家的,无异于“小事化大事”,咬定蒋梦麟为此次中大的幕后唆使者。〔64〕

教育部部长与中央大学校长二人诉诸报端,互相责难,此等局面多少令人感到难堪。二人各执一端,将种种模棱两可的“隐情”公之于众,改变了中大风潮的原有性质,矛盾的焦点由校内转向校外。但正因此,中大校内各派的分歧更为严重,内外因素互相纠结,矛盾愈加激烈。11月1日,上海《时事新报》登载中央大学“护校委员会”宣言,揭露此次是欲实现“大北大主义”的蒋梦麟,“派其爪牙罗家伦辈为先锋,要求夺取中大地盘,把持全国教育”,倒张运动实由罗家伦所在的中央政治学校诸人策动中大校内同学而发起,目的在于拥戴罗家伦当校长。与之类似,10月31日《新闻报》登载中大“某职员”的谈话,指出校务改进运动缘于校内“某社”的积极活动。“该社之主旨,名为交换知识,研究学术,而实以打倒校长,拥护某某把持垄断校务”。但该“职员”也指出貌似拥张的护校委员会为少数人所组织,其意在于转移目标。〔65〕紧接着,由于舆论所揭蒋梦麟因素的促发,中大学生出于对张乃燕校长与校务的不同态度,迅速出现了所谓“改进派”和“护校派”的对立态势。据11月2日《新闻报》载,改进校务运动建议人对护校委员会予以猛烈还击,同时前文已论及的校内学生社团新声社也指责另一社团极光社“叛结外来势力”,欲将中大“拍卖于他人”,所有清校运动、改进校务运动以及驱逐总务长黄曝寰,都是极光社“拍卖本校的鬼把戏”。〔66〕

在函电战的基础上,学生的对立情绪开始诉诸具体的组织行动中。11月5日,中大学生844人(总人数为1530人)召开全体学生会议,对校务改进和校长人选诸问题作出若干决议。在大会上有人提出大会不足法定人数,遂引起学生间的冲突,由军警干预。〔67〕7日,中大学生会代表赴南京特别市党部请愿,要求制止中大学生全体会议非法议决停止学生会活动,另组特别委员会处理校长问题案。〔68〕此后,中大全体会议所组织的特别会议与学生会两大团体互相攻讦,互指对方非法,一时间剑拔弩张。〔69〕

本来此次风潮的导火线是校务改进问题,但由于张乃燕提出辞职和蒋梦麟谈话的抛出,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护校”之争,所以焦点又转到校长问题上。虽然蒋、张二人在攻守往返中已将彼此的矛盾暴露无遗,但作为教育部部长,蒋梦麟终究未对校长更替问题公开表态。结果,的态度对此事件的走向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中大的校长问题也最终定调。11月2日,在奉化就中大问题对记者发表如下谈话:

中央大学管训废弛,国家主义派、改组派、共产党混迹期间。余两年来,调查所得,早有所闻,并非出于蒋部长之报告。该大学学风如此败坏,张校长应负全责。唯此向余个人提出之辞职书,余无批答之必要。大学校长系政府所任命,则辞职呈文,自应尊重机关系统,正式向政府呈递。总之大学为培养专门人才之地,应善导学生思想。中大为首都所在地之最高学府,关系尤重,政府不能坐视其校务延驰,学风嚣张,以贻害青年。教育者为青年表率,尤应有责任的自觉。〔70〕

显而易见,对于蒋梦麟和张乃燕的争端,坚决支持前者。更为关键的是,无论如何张乃燕必须下台,中大必须由政府进行整顿。其实,在张乃燕向递交辞呈后,对其无丝毫慰留之意。吴稚晖曾为张乃燕事斡旋,致函吴稚晖,明确告知“一年以来对于劳大与中大再三考察,所得结果,非根本改革,则必至不可收拾”,蒋梦麟为教育部部长,其责任内之事应由其负责,否则,“教育部不能过问教育,则以后学风与教育更不堪设想矣”。《致吴稚晖函》,1930年10月2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藏,中国缩微胶片,吴稚晖先生档案,Reel 38. File 1181.1-6。由南京大学历史系李玉教授代为复制。此函一出,当晚吴稚晖即覆函,表示蒋对劳动大学和中央大学,“既有至明之见,自有极相宜之措施”,故于当晚力劝张乃燕主动辞职,张“欣然愿去其职”。吴稚晖:《上蒋主席函》,1930年10月21日(夜半),《吴稚晖先生全集》卷3,台北:中国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9年,680-681页。按,1947年1月吴稚晖对该函加以注释,谓“此函一去,此中大校长问题算暂告段落。君谋失败,梦麟胜利”,此事蒋梦麟“到底用手段太多”。从中似乎暗示蒋梦麟早有除去张乃燕之意,并通过付诸实施。10月29日,电告邵力子:“请由教育部先派国府秘书钱昌照中大校长,并属钱昌照迅往接事之,另有相当之人则由教育部另选也。如令,钱往,继则先告钱一面预备一面速接可也。”〔71〕在中央大学方面,理学院院长刘树杞曾专赴上海挽留张乃燕,张去意亦甚坚决,已无挽留余地。〔72〕

如此,张乃燕辞职已成定局,中央大学校长继任人选开始成为各方瞩目的热点。1930年11月27日,由教育部部长蒋梦麟在行政院国务会议上提议调任中山大学校长朱家骅为中央大学校长,决议通过。12月4日,国民政府正式下令,任命朱家骅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73〕就在朱家骅受命担任中央大学的同一天,国民政府下令免去蒋梦麟教育部部长之职,又即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74〕

中央大学易长,连带教育部部长下马,反映出当时教育界的派系矛盾。蒋梦麟以“力不随心,时遭横阻”为由,于11月28日向国民政府和行政院呈请辞去教育部部长。〔75〕蒋梦麟辞职的直接原因就是介入中大风潮而搅动了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和张静江“四老”的复杂关系。据蒋氏回忆,当时因“中央大学易长及劳动大学停办两事与元老们意见相左”,而被迫辞去教育部部长之职。就在蒋梦麟辞职的前夜,吴稚晖来教育部,问蒋“中央、劳动两校所犯何罪,并为两校讼冤”,最后还厉声说到:“你真是无大臣之风。”〔76〕蒋梦麟请求辞职后,邀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的陈布雷入京担任教育部次长,陈氏深知当时教育部改组的内情:蔡元培与李石曾已有龃龉,李视蒋梦麟为蔡提携之人;而李系的易培基(劳动大学)、褚民谊(中法大学工学院)、郑毓秀(上海法政学院)及萧遽(中法大学)、谭熙鸿等在北平和上海等处办学成绩不佳,而且经常蔑视教育部法令,蒋梦麟“屡欲裁抑之”,因而李石曾力主去蒋。而吴稚晖同情李石曾,主张以高鲁代替蒋梦麟任教育部部长。〔77〕中大风潮,正好成为蒋梦麟下台的由头之一。

结语

在东南大学基础上改组合并而成的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原本在政界和学界颇受期待,但在建校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步入正轨,校内持续动荡。1930年11月,中大学生发表宣言总结张乃燕时代学校的发展状况,颇具代表性:“自国民政府奠都南京,本校改组以来,于今三年。……时至今日,始终未离草创时期。在此时期,一切行政未入轨道,所获成绩,实与预期相去甚远。”〔78〕其中,持续性的校长更替危机就是重要表现之一。

张乃燕,无论依照学术声望还是政治资历的标准,由他担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确有些牵强。况且张乃燕的行事能力不强,缺乏负责精神,每遇大事常常“一辞就别”,回上海家中避祸,更重要的是他还常被视为“党化观念薄弱”而受到党人指责。在学校内部的权势格局中,张乃燕无疑是一位弱势校长。他之所以当选校长及以后的多次请辞,都烙有元老政治的深刻印记。

在当下时兴的“学术与政治之间”认知模式下,有论者强调南京政府建立之初,“党国元老”兼“学术精英”的蔡、李、吴、张“四老”(类似西方学术界描述的“边缘精英”)跻身决策层。由他们对于、建都南京和建立中央研究院等一系列政治决策的参预是中国学术精英由边缘进入核心的典型案例。陈时伟:《“为中国而豪外国”——中国近代研究院制度的衍生流变与中央研究院的诞生》(未刊会议论文),第五次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浙江奉化,2006年。陈教授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此问题也有相似的论述,见Shiwei Chen, “Government and Academy in Republican China: History of Academia Sinica, 1927-1949”.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98, pp.50-53.因其目的在于揭示近代中国学术与政治颉颃的一面,所以无意间忽略了民初蔡元培等人在知识界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在革命党内早已拥有的“历史地位”,而且此二点在近代中国政学相连的情境中并不矛盾,不能简单以“边缘精英”套用。不应忽视的是,中央大学建校初期的校园政治受到元老的影响,而这个因素并不能简单以“政治干预学术”的模式来考量。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元老主导的教育学术事业即为新政权的组成部分,不过随着理念和权势的转移,加之大学院和大学区制试验的失败,蔡等人最终与党国核心层且行且远。这里大的背景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元老的态度从“倚重”到“闲置”,元老在政治核心圈中的实际影响力越来越弱。参见王奇生《从倚重元老到闲置元老》,收入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天下得失:的人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78-110页。在时人,特别是自身的认知中,由党国改造而成的新大学,本身就是政治结构的组成部分。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学生群体几次提出新校长人选,多会将“在党国有相当历史”列为其中一项标准。由于中央教育行政权仍操诸元老之手,而张乃燕在党内和校内的“弱势”反而使学校相对独立,故这一时间段的中央大学与党国还未发生密切的牵连。

1928年底蒋梦麟替代蔡元培任大学院院长(后改任教育部部长),实质上仍是元老政治在中央教育行政领域的余绪。虽然多半因为学术派系和政治分歧的双重原因,张乃燕的被迫下台,蒋梦麟施加了很大的影响。二人互相攻讦而又同时离职,这些都意味着元老政治在内部最终瓦解。而紧接着由代行教育部部长职权,由在“党内学术圈”较之元老们低一辈但“党性”更强的朱家骅出任中央大学校长,预示南京的“党化”教育界又将出现一番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许小青.政局与学府: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1919-1937)〔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60-208.

〔2〕萧小红.从黄炎培和江苏省教育会看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历史演变(1905-1927)〔A〕.黄炎培研究文集(二)[C].朱宗震,陈伟忠编.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1-30.

〔3〕国民政府派员正式接收东大〔N〕.申报,1927-05-25(第2张第8版).

〔4〕东大学生会开全体大会纪〔N〕.申报,1927-06-03(第2张第7版).

〔5〕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M〕. 丁致聘编.南京:国立编译馆,1935.140.

〔6〕东大将改组为第四中山大学〔N〕.(上海)民国日报,1927-06-09(第4张第3版).

〔7〕东大改组后之消息〔N〕.(上海)民国日报,1927-06-11(第4张第3版).

〔8〕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一)〔M〕. 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11辑第103号〔Z〕.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影印本.39.

〔9〕Allen B. Linde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The Case of the University Council, 1927-1928”,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7:4, August 1968, pp. 767-68.

〔10〕地方新闻:南京〔N〕.(上海)民国日报,1927-06-09(第2张第2版).

〔11〕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下册(1)〔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4-55.

〔12〕大学院组织缘起(1927年9月)〔Z〕.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一)〔Z〕.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1.

〔13〕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就职通电〔J〕.中华民国大学院开始办公〔J〕.大学院公报,第1年第1期(1928年1月):81.

〔14〕青天白日旗下之江浙皖教育行政〔J〕.教育杂志,第19卷第6号(1927年6月20日):2(栏页).

〔15〕国立中央大学沿革史〔M〕.秘书处编纂组编印.1930,铅印本.23.

〔16〕筹备经过〔J〕.第四中山大学教育行政周刊,第22期(1927年12月21日):1.

〔17〕国民政府令(1927年7月8日)〔J〕.国民政府公报,宁字第捌号(1927年7月11日):11.

〔18〕国立中央大学沿革史〔M〕.秘书处编纂组编印.23-24;第四中山大学张校长就职纪〔N〕.申报,1927-07-25(第2张第8版).

〔19〕四中大开学典礼志盛〔N〕.(上海)民国日报,1927-10-13(第1张第4版).

〔20〕大学科系组织〔J〕.第四中山大学教育行政周刊,第22期(1927年12月21日):8-9;国立中央大学沿革史〔M〕.秘书处编纂组编印.37-42.

〔21〕民国二十年度高等教育概况统计表(1931年)〔Z〕.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一)〔Z〕.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248-249.

〔22〕中央政治会议关于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单元咨(1927年6月7日)〔Z〕.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一)〔Z〕.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24.

〔23〕四中大中校教联继续开会〔N〕.(上海)民国日报,1927-12-07(第2张第4版).

〔24〕大学区取消后中大组织概况〔N〕.(南京)中央日报,1929-09-02(第3张第4版).

〔25〕国民政府委员会会议记录汇编(二)〔Z〕.洪喜美编.台北:“国史馆”,1999.297-298.

〔26〕中大易长情形复杂〔N〕.(上海)民国日报,1928-06-11(第3张第1版).

〔27〕中央大学易长问题之纠纷〔J〕.教育杂志,第20卷第7号(1928年7月20日):6(文页).

〔28〕中央大学易长问题〔N〕.申报,1928-06-11(第3张第11版).

〔29〕〔33〕中大易长问题〔N〕.(上海)民国日报,1928-06-12(第2张第4版).

〔30〕胡适日记全集:第5册,1928年6月15日〔M〕. 曹伯言整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179.

〔31〕〔34〕中大易长问题(二)〔N〕.(上海)民国日报,1928-06-13(第2张第4版).

〔32〕中大易长纠纷未已〔N〕.申报,1928-06-13(第3张第12版).

〔35〕行政院职员报呈校长任事经过〔N〕.(上海)民国日报,1928-06-15(第2张第4版).

〔36〕中大易长问题(三)〔N〕.(上海)民国日报,1928-06-14(第2张第4版);中大易长问题(四)〔N〕.(上海)民国日报,1928-06-15(第2张第4版)

〔37〕胡适日记全集:第5册,1928年6月14日〔M〕.曹伯言整理.177-178.

〔38〕中大风潮内容复杂〔N〕.申报,1928-06-17(第3张第12版).

〔39〕黄侃日记:中册,1928年6月16日〔M〕.黄延祖重辑.中华书局,2007.310.

〔40〕中央第一次常务会议(十八年四月十一日)〔J〕.中央周报,第45期(1929年4月15日):17.

〔41〕国民政府停止大学区制令(1929年7月1日)〔Z〕.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一)〔Z〕.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57.

〔42〕大学区制废止与庚款用途〔N〕.(上海)民国日报,1929-06-21(第4张第1版).

〔43〕张乃燕拟辞中大校长,为大学区制取消办事棘手〔N〕.(南京)中央日报,1929-06-22(第3张第1版);张乃燕呈国民政府,1929-06-22〔Z〕.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Z〕.入藏登录号:001000003381A.

〔44〕张乃燕到京后之谈话〔N〕.(南京)中央日报,1929-06-29(第3张第1版).

〔45〕苏省中等教联会之决议案〔N〕.申报,1929-06-27(第3张第9版).

〔46〕自昨日起苏教厅完全负教育行政之责〔N〕.(上海)民国日报,1929-09-02(第2张第4版);苏教厅成立后中大行政人员之去留〔N〕.(南京)中央日报,1929-09-02(第3张第4版).

〔47〕张乃燕理想中的大学〔N〕.(南京)中央日报,1929-09-17(第3张第4版).

〔48〕东南大学来沪同学宣言〔N〕.(上海)民国日报,1927-03-30(第2张第2版).

〔49〕国立中央大学学生维护学校经费运动之经过〔Z〕.1929,铅印本.3-4.

〔50〕学生会大事记〔J〕.中央大学学生会会刊,第1期(1930年6月):1(文页).

〔51〕中大生建议改良校政〔N〕.(南京)中央日报,1929-09-11(第3张第4版).

〔52〕张乃燕答复中大学生会建议〔N〕.(南京)中央日报,1930-01-05(第3张第4版).

〔53〕中大今后之改进计划〔N〕.(南京)中央日报,1930-06-04(第3张第4版).

〔54〕中大理学院植物系教授全体辞职〔N〕.(南京)中央日报,1930-10-01(第3张第4版);中大将重生,此风不可长〔N〕.(上海)民国日报,1930-10-02(第3张第3版).

〔55〕中大生改进校务运动〔N〕.申报,1930-10-17(第3张第9版).

〔56〕中大校务运动之影响〔N〕.申报,1930-10-18(第3张第12版);中大校务纠纷〔N〕.申报,1930-10-21(第2张第5版);中大风潮扩大〔N〕.申报,1930-10-22(第3张第11版).

〔57〕中央大学行政组织之改革问题〔N〕.(南京)中央日报,1930-10-22(第3张第4版).

〔58〕中大风潮未已〔N〕.申报,1930-10-24(第2张第8版);挽留中大校长〔N〕.申报,1930-10-26(第3张第10版).

〔59〕中央大学风潮未已〔N〕.(南京)中央日报,1930-10-28(第3张第4版).

〔60〕蒋梦麟重要谈话〔N〕.申报,1930-10-27(第2张第8版).

〔61〕中大风潮内幕复杂〔N〕.申报,1930-10-29(第3张第10版).

〔62〕中大风潮声中蒋梦麟之谈话〔N〕.申报,1930-10-30(第2张第5版).

〔63〕中大教员请张校长回校〔N〕.申报,1930-10-30(第2张第8版);中大师生促张校长回校〔N〕.申报,1930-10-31(第2张第8版).

〔64〕蒋梦麟与张乃燕互相责难〔N〕.申报,1930-11-01(第3张第11版).

〔65〕首都中大之突兴〔J〕.教育杂志,第22卷第11号(1930年11月20日):123.

〔66〕中央大学风潮〔J〕.教育杂志,第22卷第12号(1930年12月20日):117.

〔67〕中大学生昨开全体会议〔N〕.申报,1930-11-06(第1张第4版).

〔68〕中央大学生会反对特殊组织〔N〕.申报,1930-11-08(第1张第4版).

〔69〕中大学生之两宣言〔N〕.申报,1930-11-08(第3张第11版);中大校务纠纷,学生全会主席团发表启事,否认学生会名义〔N〕.申报,1930-11-09(第1张第4版).

〔70〕蒋主席对中大风潮态度〔N〕.申报,1930-11-03(第3张第9版).

〔71〕蒋中正电邵力子告以张乃燕辞中央大学校长由教育部先派钱昌照,1930年10月29日〔Z〕.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筹笔·统一时期,册号53,目次号47〔Z〕.

〔72〕中大校长逐鹿者十余人〔N〕.申报,1930-11-04(第3张第9版).

〔73〕行政院公函(第二四三九号),1930年11月27日〔Z〕.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Z〕.入藏登录号:001000003379A.

〔74〕明令任免重要官职〔N〕.(上海)民国日报,1930-12-05(第1张第3版).

〔75〕蒋梦麟将长北大〔N〕.(上海)民国日报,1930-11-29(第1张第3版).

〔76〕蒋梦麟.西潮〔M〕.台北:世界书局,1962.113-114.

第6篇

三、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建立和谐的民主师生关系

实践证明,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完全由教师支配调动,那学生何来创新灵感,在布置好的练习中乏味的上完一节课。而另一边是师生角色的转换和互动,生为师,师为生。学生自然对教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信赖感、亲切感,这种强烈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去学习、去创新,师与生的水融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合力,这样就形成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在宽松和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教师的适时鼓励

贝雨纳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是指学生有被鼓励展开发表他们创新的想法。为此,才能发表他们富有创造性的才能。”我这里说的鼓励与激励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激励是在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或短处才有的,而鼓励是要求教师无时无刻都关注每个学生的每一个动作。这点非常重要,学生的行为在没有得到教师鼓励前是无力的,在学生得到教师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的鼓励后,他才是欢愉有力的。有一次我在上体操垫的一物多用课时,我发现两位学生在进行集体造型动作练习时,动作就比别的学生不同,一人手拿纱巾,另一人拉垫模仿做冲浪运动,我被他们深深吸引了,正准备走过去迁时鼓励,转眼一看身边的两位学生做着乏味最普通的两人拉手练习,我停下来,对他们进行鼓励,这两位学生根本没想到他们的最普通练习得到鼓励,他们幸喜着,在后面的练习中他们创造了好多新颖别致的组合动作,得到了全班热烈的掌声。可见学生是渴望着教师的鼓励,我们除了充分满足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外,还要注意对每一位学生适时鼓励,学生探究创新学习的源泉是因为他们总是被鼓励着!这样心中智慧的火花才能得以点燃。适时的激励,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

3、情景创设和想象力

设计情景《金色的池塘》。学生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展开了想像的空间。秋天到了,金色的树叶渐渐地飘落在“池塘”里,同学们,我们能用自己手里的绳子在“池塘”里搭成各种形状的树叶吗?学生在教师创设情景中激发了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再如:纱巾的一物多用,用纱巾模仿海浪和海潮,在海浪和海潮的音伴下不由自主的进行创新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人、多人的合作练习,构造出多种海浪和海潮的动作,通过这种不直接显露目的,而是师生共同创设情境,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一步步达到即定教学目标,这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多次的情境构建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想象力得到提高,设计的方案创新性也越强。

4、重视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奇特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师生互动中即兴创造的源泉,要善于发现师生的即兴创造,师生共同把他们的即兴创造转变为有意创新,用即兴创造来激发创新。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探究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条件,当然任何一种学习方式的培养过程中都包含着其他学习方式的培养,他们是融为一体的。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曾经说过:“强迫是最糟糕的教学方法”。因此只用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才能够提高学生探究创新学习的能力。

参考书目:

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研究》1995.10期

第7篇

[关键词]《潮汕方言》;词语变化;民俗文化

引入

刊行于1943年的《潮汕方言》,是最早研究潮汕方言词的著作。作者翁辉东先生有感于“语言变迁,罔可穷诘。虽假壤遐陬,田夫野老,宥于乡音而语不失方,转与雅、记”。翁氏经廿载系统探索研究撰著此书,这是研究潮汕方言词汇的第一部著作,《潮汕方言》出版后,上海商务书局设专柜发行这部潮州文化书籍,在语言文学界产生重要影响。《潮汕方言》共十六卷,共收集方言词约1124条。通过对《潮汕方言》中的词语变化调查,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现存至少有词条数约649,占《潮汕方言》词条总数57.7%,当中出现了许多民俗文化的变迁。

潮汕地区一直以来有着许多民间习俗,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有些民俗文化活动渐渐被简化,有的已经消失。通过对词语变化的调查,得出当今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现状。

一、保有活力的潮汕民俗

以下选择的几个词语反映了潮汕地区一年四季的民俗活动。潮汕地区一直以来有着许多民间习俗,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有的民俗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

1.赛会(卷三p.98)俗以牲礼,彩以绒帛,聚集比赛,谓之赛会,亦谓摆“神前”。每乡年必一次,或若干年轮值一次。

游神赛会这一潮汕民俗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改变本已逐渐式微,但是许许多多的海外潮人思念家乡,每逢节日必会举行游神赛会,这一思乡情怀也得到了国内潮人的热烈响应,使游神赛会愈演愈烈,迸发出新的活力。

2.筅炱(卷八p.191)腊月择日,洒扫屋宇,曰筅豚。豚当作炱。

潮汕地区以前是以农耕为主,因地处亚热带一年两种或三种,全年无休,但是潮人对过年的观念根深蒂固,希望一年的农忙歇下来后有个舒服的新年休假,因此在过年前一个月都会进行大扫除。

3.七样羹(卷九p.206)俗每逢人日,人家就当时所出之蔬类,凑备七种合煮之,全家会食,名曰“食七样羹”。案五代・梁・宗《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以七种菜为羹。”此风遗传,至今不替。

潮汕地区仍保留着这一习俗,因现代社会提倡健康膳食,七样羹由七样蔬菜烹煮而成,因此更加受到民众喜欢。

4.挂纸(卷三p.99)祭墓,俗呼过纸,应作挂纸。案寒食禁烟,垂为令典,潮人历遵之,纸钱不焚而挂,具见古风之遗。……潮俗祭墓,多在清明举行。爱盛挂纸之风,沿习久之,虽冬天亦然。

潮汕地区清明时节扫墓叫做“挂纸”,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潮汕地区可以是清明节“挂春纸”,也可以是冬至时节“挂冬纸”。潮汕作为侨乡,每逢清明节或冬至还会有海外的侨胞回乡扫墓。既保持了传统,又联系了海内外的乡情。

5.扒龙船(卷十一p.237)乡人制长数丈之条状船,而为全龙之彩饰。于端阳前后,落水竟赛。呼曰“扒龙船”。

潮汕地区每年的端午节“赛龙舟”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为了祈求潮汕平原风调雨顺、物产丰收。“赛龙舟”还逐渐成为一项民间体育赛事。

二、潮汕民俗中对人一生的重视

(一)出生

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使得潮汕人民对于以前人生礼仪逐渐有了科学正确的认识,但是不得不提的就是,下列两个有关对刚出生婴儿所进行的仪式词语虽然逐渐消失,但潮汕人民在过去对于生命和子孙后代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6.开~(卷六p.142),故事。婴孩产后十日举行开荤。开荤先期必须开~。法取历书上八卦图一页。生葱二枞。吉贝二条。龙眼干十二枚。乌糖咸菜各少许。盛于柳盘。延高寿妇人以中指裹菜叶糖纳小儿口拭之说吉祥语名曰开~。

现在潮汕地区大多地区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7.憩D(卷十二p.244),婴儿始生,七日之内,戒勿震动,俗谓憩D。憩读如腔下去声。过期而获安全。谓之过D。案田艺衡《春雨逸响》云。“人之初生。以七日为D。死以七日为忌。一D而一魄成。一忌而一魄散。”又婴儿于D内死亡者。谓之着。

上述措施和礼俗,既有符合科学、卫生的因素,也有迷信落后的成分。如今产妇临产多到妇产医院,以新法接生,旧俗所含的迷信成分已逐渐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二)离世

8.生居(卷十三p.257)生前筑坟,名曰生居,但讹为“生基”。案《汉书・蔡邕传》:“百岁之久,归乎其居。”毛苌注:“居,坟墓也。”

9.灰金缶(卷十三p.260)俗呼贮骨殖之器为灰金。……《潮州府志・丧葬篇》:“葬时用灰掩坎,陋俗相沿。或十余年,则易其棺,而贮骨于瓷罂,名曰金罐。”

从生时墓地的选择,到过世后十年对其先人骨殖的保存,这两个词共同表达了潮汕地区对长辈先人的崇敬之情。

三、式微的民俗文化

(一)民俗活动现状

有些习俗和宗教迷信活动渐渐被简化,有的已经消失。下面所列出的这些词所反映的活动是当今所比较少见甚至消失的一些民间习俗。

4.解纸(卷三p.98),又呼还愿为解纸。民俗于二月朔日,用金纸一束,中夹愿语,扎于神座,求平安。至冬则以牲礼报之,如阖族举办者,则大演戏剧,谓之谢平安,将所扎之纸解除,是为解纸。此春祈秋报之意。

现在此仪式渐渐简化。

5.听暗卦(卷四p.110-111),俗于除夕,潜步出门,窃听人语以辨吉凶,曰听暗卦。案《潮州府志・岁时篇》:“饶平辞岁,更阑人静。抱镜出门。潜听市人语。以卜来年休咎,谓之响卜。”潮安曰听暗卦。

现在此习俗已消失。

6.靖油火(卷四p.111)进宅之前晚,必请师公,以锅盛油,煮沸喷洒,遍及各室,迨及最后,鸣锣执磬,并擎余油,狂歧路,倾盆泼去,名靖油火,亦曰出火。

现在举行“靖油火”活动的越来越少了,一般人家只祭拜“地主爷”及燃放鞭炮。

7.功德冥斋(卷四p.120)俗遇丧事,延僧诵经,一日以上,谓之“做功德”,潦草成事,半日而毕,谓之“做冥斋”。案佛典术语……凡诵经礼佛,皆曰功德,……。

这种仪式,旧时潮汕各地甚为流行。在今天乡村,做冥斋之遗风仍广泛存在。

8.祭路头(卷四p.110)俗尚迷信,农家有病不求医,或至语,人曰“犯着路头煞”,乃以酒饭、冥衣、草鞋、雨伞,向三岔路禳祭,曰祭路头,又曰祭送。

现在此仪式渐渐简化。

(二)民俗活动从业者的词语

潮汕地区的宗教活动,当中夹杂着一些迷信成分。潮汕人民的宗教活动只是对道教和佛教中的“神佛”以及土著巫术的崇拜,重在祭拜以求赐福,不在严格的。因此,潮汕地区的“神”更多被称为“老爷”。于是造就了潮汕方言中众多关于这一系列宗教仪式的词语,有关迷信职业者的。如:

13.四众人(卷七p.184)俗以群众为“四众人”。案佛典以比丘、比丘尼为出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姨为在家二众,合为四众。

14.师公(卷七p.177)道士与巫,本非同道,今所称师公,动作似巫,而衣冠则道士也。

15.同身(卷七p.177)俗呼巫曰同身,谓其同神之身也。又呼同乩,谓其同乩语之可卜休咎也。

16.乩童(卷七p.178)俗呼扶乩之人为乩童……祀神者置沙盘,为丁字架,用两童子,扶架盘上,云有神降,则乩能动作写字。

上述的四个词语在潮汕地区的市区已不常见,但在城乡结合部或乡村任有所保留。

上述两个小部分词语的逐渐消失是现代文明影响的结果,对于此现象我们应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这些活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的职业者进行各种手段的记录和保存。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法国社会心理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梅耶认为,语言学是一种社会科学,要想了解语言的变化,就必须了解社会的变化。反之亦然。了解语言的变化也可以从中得出一些社会的变化。《潮汕方言》中消失的方言词我们应将其当时所表达的意思和反映的社会现实进行真实记录、整理和保存,这将是研究潮汕民俗文化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料。

参考文献

[1]翁辉东.潮汕方言[M].上海:涵晖楼,1943.

[2]林伦伦,王伟深.翁著《潮汕方言》的文化内涵[J].韩山师专学报,1990(2):55-59.

[3]胡华.翁著《潮汕方言》指瑕录[J].韩山师专学报,1988(2):98-106.

第8篇

那年暮春,我在杭州西子湖畔游走了一番,准备由杭州取道海宁,前往上海。路经海宁盐官镇,已是黄昏时分。由于第二天就要启程前行,只能在这座文风浩荡、曾走出过往多位人杰的名镇上停留一晚,因此,我在酒店下榻处放下行囊,快步奔往盐官小东门的“宰相府第风情街”去寻觅古风。徜徉街巷,但见这条古街春絮如雪、绿柳低垂,丝竹声不知从哪家茶楼传来,懒散的春风漫不经心地撩拨着客流如潮的店铺。而后,我毫无目标地四处浏览,走进清代宰相府第——“海宁相国”陈元龙老宅;穿过“清朝第一谏官——杨兵部宅;迈进著名教育家郑晓沧的书房……不觉日光西斜,游人渐少,零散脚步声都显得已很清晰,名人故居的古藤新柳、修竹盆景望着渐行渐远的散客,轻松地舒了一口气。在西门内的周家兜,我凝视着王国维故居感叹良久,追想一代大家治学的“三种境界”论,居然出自这座建筑构架低调、装饰平朴陈旧的二层小楼上!可见古来有大心胸者,其高远的精神世界是超然物外的。由此,我又想到,很多远去的风流名士把钱江观潮当作励志的号角,想到当年在这里高声诵读的静安先生也有诸多观潮经历,老先生不知可否想到,自己的一生恰似潮涨潮落一样,来时汹涌澎湃,去后渺然无踪。那年夏天,恰值海宁观潮期,刚过知天命之年的一代著名学者从清华大学走出,直奔颐和园昆明湖,在没有任何潮涌的水面上溅起一朵凄美的浪花!那天,我思量这位国学大师的同时,也产生了到江畔观潮的想法。

人们通常所说的观潮最佳期,是在农历八月十八日的前后的几天。晚春时段,是否该“临潮一览”?一时间让我犹豫不定,这时,带团游览名人故居的一位资深导游告诉我,所谓“八月十八江流涌,一年一度观潮来”的说法有失精准。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两次大潮汛,潮期可持续三、五天,每年阳历三月下旬至九月上旬是“朔汛潮”(即初一后的一、二天)大于“望汛潮”(即十五后一、二天)。这位在海宁生活了30多年的导游特别向我简述了一番“一线潮”的形态,而后掐指一算,固执地认定,春潮,历来讲求一个“信”字,今夜很有可能会有一次大潮。于是,我迎着柔丽的夕晖,赶到了海宁的十里长塘。最先映入目中的景观自然是“钱江第一塔”。

我没有登塔面江,让“日暮江天远”的怅然景象影响我观潮的心情。导游既然提及“八堡是看‘汇合潮’的地方;老盐仓是看‘回头潮’的地方;只有塔旁是观‘一线潮’的最佳处”,故此,我漫步走到距古塔不远的岸边,斜倚在一块青石上,远眺江面的霞晖慢慢暗淡,静听着塔檐的风铃声时缓时急,一心等待着夜潮的到来。

或许是连日赶路太过疲劳的缘故,我竟然在钱江的喘息声中进入了梦乡。梦中的情节好逼真,导游描述的“一线潮”渐渐出现在眼前……

当微雨由飘洒转为淅淅沥沥时,远方一条清晰的、慢慢延伸的白线阻断了水天之间的依偎。江畔的片片花伞随之晃动,人们的谈笑声戛然而止。接着,雨骤风起,那条白线不知什么时候早已变宽,微微颤抖着、轰鸣着,夹杂着低沉的吼声迎面扑来。

随着花伞下的一阵惊呼声,“一线潮”显出了它的原形:潮体若一条狂躁的白龙腾跃在江天之间,风雷为其助威,天地因之变色。人们还未来得及定睛观望,那条巨龙早已化为汹涌的“水墙”扑到眼前。一时间浊浪排空、天昏地暗、其势如万马狂奔,又如远山近水在惊异中凌空飞舞,惊涛声振聋发聩,大气势令人变色。正在人们惊魂未定之际,这条变化多端的“狂龙”陡然呼啸着远去,一切又渐渐复归平静。

忽然,一件物品忽地贴在了我的脸上,让我大梦初醒。我取下那件物品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漂亮的、透出粉嫩色图案的书签,它被缓缓的江潮潮之风从何处载来?远处江滩上,那位捧着书静等潮汐远去的少女来自何方?可否感知到自己的憧憬也会像飘飞的书签一样离她远去?轻轻覆盖住另一个人的憧憬?潮起潮落、梦里梦外,莫非是人生难以掌控的因果?

此时,明月在江水的感叹声中辉映着万物,映着我孑然而行的身影。我等待的、陡然入梦的江潮迟迟未到,引发我一阵怅然。于是,我怀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回到住所,潮信难道也会像世人一样常常失信?我百思不得其解。当夜,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耳畔总像有潮汐临近的低吼。

直到第2天晚间,我在上海一家咖啡馆闲坐时,听到邻桌一位刚刚从海宁赶来的少女讲,昨夜海宁突然袭来一次大潮,她总算没白等,不仅用DV成功地拍摄了潮涨潮落的全过程,还即兴写了一首观潮诗,只可惜,书中那枚精美的书签不知被江风带向何处。

第9篇

【关键词】诗人;诗歌;维多利亚时期;信仰危机

1.引子

1859年,《物种起源》在英国出版问世,对在西方社会存在及统治了上千年的传统宗教思想发起了挑战。达尔文指出世间万物都是经过长久的演变进化才逐步呈现今天的形态,人类也不例外。人类并非上帝创造,而是在“适者生存”这个自然法则下存活下来的物种——这彻底颠覆了《旧约》中人类起源的叙述

随着《物种起源》的发表,人们无法接受上帝并非人类的造物主。在这部著作出版之前,人们极度信仰宗教。这种信仰将人类包裹保护起来,使他们免受绝望疑虑的困惑。虽然在这样的信仰下,人类的生活充满了无趣、了无生机,但整个社会表面上至少还是稳定和平的。《物种起源》就像是一只手,把遮掩人类人性的面纱掀开,每个人都在极力寻找一个新的信仰来支撑未来的生活(Brooks & Warren 2004)。诗人们,也同样在漩涡中挣扎,他们或利用自己的多愁善感、或依靠自己犀利的洞察力、或通过自己言辞激烈的批评、或缅怀已逝的美好过往,来展现这个疯狂的世界,寻找自己的信仰。

2.维多利亚时期的三部代表作

2.1《拍吧,拍吧,拍吧》

这首缅怀诗是丁尼生于1834年创作完成的。作者以这首诗来缅怀逝去的好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亨利.哈勒姆。

站在海岸,看潮起潮落,作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眼前的景象与昨日的风景一样,可是,朋友却已远去。整个世界还是原有的模样:渔夫的男孩儿快乐地与妹妹玩耍,水手仍旧唱着欢快的歌谣,进行贸易的船只在海上繁忙地穿梭。心碎的作者想要再次触碰好友的手,再次聆听好友的声音,但是,哈尔姆“温柔美好”再也不会存在。

以上是对诗进行纯文本解读。同时,一些学者认为对于本诗还存在另外的解读方式,这种解读方式是以维多利亚时期为大背景。“破碎!啊,大海的波涛/在灰冷的危岩上崩溃,碎裂。”在诗歌的第一句,作者运用三个重音词,以同样的力度使读者感到急促、心脏不由自主的极速跳动,同时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答案是“海,破碎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信仰之海”。从这里,我们可知本诗更深层的意思——信仰碎了。作者没有寻找到新的信仰,但是,渔夫的儿女、年轻的水手、平稳航行的船只(在西方国家,通常用船只来比喻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却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他们或享受欢乐的童年,或歌唱美好的生活,或追逐商业贸易中的巨额利益。但是,作者并没有找寻到自己的信仰。最后一节作者再次大呼“破碎!啊,大海的波涛/在峭壁下崩溃,碎裂!”诗歌末尾提到的“温柔美好的日子”除了前文理解的与好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外,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已逝时代的美好。

2.2《多佛海岸》

1851年夏,阿诺德携妻子在多佛海岸度蜜月,站在海岸上,看着眼前的风景,作者写下了这首优美悲伤的诗歌。通过这首诗,阿诺德所传达的是:对长久以来存在的宗教及道德理念的挑战已经动摇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上帝是否存在,基督教的理念受到质疑。阿诺德,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为逐渐暗淡的信仰之光感到悲痛。信仰之光被比喻成作者站在法国的多佛海岸看到的光芒,摇摇曳曳,忽明忽暗。

诗中多处表明作者的孤寂心情以及对新的信仰的渴望。其中“遥望法兰西的彼岸,隐隐绰绰,忽明忽暗”表达了灯光的摇曳不定,同时,也可以理解出曾经明亮的之光,现在却变得闪闪烁烁的深层意思。《物种起源》面世之前,人们对宗教的信仰是十分强烈的。这个信仰包围在人们的周围就像大海包围着世界的陆地和岛屿一样。但是,信仰之海已经变成了被怀疑的信仰。因此最后一节,作者对爱人说:“让我们赤诚相见”,不管是对婚姻,还是对于我们的道德标准。虽然这个世界仍旧展现的如同梦幻之地,但是它已无法缓和我们的人生。

2.3《渡过沙洲》

这部作品是在丁尼生去世前3年完成的。虽然在这首诗歌完成之后,丁尼生仍旧创作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歌,但是,丁尼生一直要求,以这首诗歌作为他所有诗歌选集的结尾。

太阳渐渐隐去,夜晚慢慢降临,叙述者听到他被死神召唤的声音。他希望“愿海滩不要哀泣呜咽,当我出海的时刻”,愿满潮以后涛声消逝,浪花退去;从海底涌来的潮流,重又退回到到那深邃的住处。

在这首诗中,丁尼生用沙洲来暗指生与死的分界。沙洲是沿着海岸由往事堆起的山脊。为了能够达到海岸,海浪会猛烈的击打沙洲,发出“哀泣呜咽”声。在丁尼生的作品中,“界限”这个概念以不同的意象多次出现。在《尤利西斯》中,“我决定驶向太阳沉没的彼方”,在《梯托诺斯》中,叙述者看到自己处在“世界安静肃穆的边缘”,后悔自己曾经要求“跨越注定的终极的门槛”。在本诗中,另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就是“渡过”。丁尼生对于“渡过”的宗教含义并不陌生,在他早先作品《夏洛特夫人》,他曾用过“因为恐惧在胸前画着十字”来表现当骑士和兰斯洛特看到船中的夏洛特。同时,在宗教中,“渡过(cross)”这个词也表示十字架,即耶稣被处死地方。现在,当丁尼生面对死亡时,他再次的引出了这个主题。诗歌的最后一节,作者发出感慨“我要见过领航人,面对面”。在这个诗节中,“领航人”指代的是上帝。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逝去,上帝走在前面引领他去天堂或是地狱,所以,人们只能看到领航人的背部。但是,为什么丁尼生却要和上帝“面对着面”呢?原因在于,诗人现在失去了信仰,他希望向上帝发问,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是否还要坚持以往的信仰。

3.结语

世纪之交的信仰危机为这些诗人提供了写作背景。在这个变化纷杂的世界,他们呼喊出了人们内心的悲伤和迷惘。诗歌的语调多为哀挽叹息的。丁尼生的一句话精准地描绘出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一个尚无力诞生”(夏尚立 2005)。但是,经历了在尘世中的苦苦追寻,经历了“生产的阵痛”(夏尚立 2005),他们找到了自己丢失的信仰。阿诺德,一位虔诚的教徒,为信仰之光的消逝悲伤不已。虽然他对传统宗教理念的大修整持开放或者是支持的态度,但是他仍旧信仰上帝。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不完全否定”的态度,已经成为英国艺术家对于19世纪信仰危机的解决之道。正如阿诺德在《诗学》中指出的那样:现在,宗教势微,艺术将会取代宗教,成为人类新的寄予。

【参考文献】

第10篇

“新课标”的制订为解决问题指出了方向,但从当前语文教学的现实看,似乎离开问题的解决尚有较大距离。出现了形形的无效教学:

1.瞄准考试,苦苦操练,读写能力,每况愈下。

2.问问答答,热热闹闹,套路陈旧,思维僵化。

3.死抠课文,画地自限,烦琐分析,劳而无功。

4.引经据典,主义先行,食洋不化,离土伤根。

5.电脑操作,手忙脚乱,以图代读,架空文本。

以上五种无效教学,第4、5种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倾向。正确解读新课程的某些关键词,有助于纠正这些倾向,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教师应当如何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思考一,提高教师个人素养

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决定因素。因此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要摆正心态,敬业乐业。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的:“能有机会对学生进行汉语教育,应该说是一种幸福”。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首先它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反之,就会很大程度上失去工作的动力,失去起码的责任心,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当然也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广博的文化修养。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用自己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来迎接新的教育挑战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多注意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多阅读一些关于教学专著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

思考二,在备课上下功夫。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课前备好课,上课才能更好地去调控学生的动态,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首先要备书本备教材。备好教材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备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把握教学难点。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文的难点,教学设计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语文的课堂才会丰富有趣,才会是一个完美的知识殿堂。

其次,更要备好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备好学生。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尤其要把握好提问艺术,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效率。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这就能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思考三,创设学习情境

怎样创设情境才更具有实效性呢?首先,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情境的创设都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和事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背景出发,只要学生有关的表象浮现,其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非自觉性、无意识性的积累、记忆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欲望自然增强。其次,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趣味即生动活泼,要让学生在他们的年龄阶段能有情绪情感体会,趣味才能名副其实,从而获得探究的乐趣、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

在教学《观潮》时,我首先播放一段海潮拍打礁石的录音,然后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此时学生纷纷猜测,有些准确地说出是海浪声。接着我投影一张广州市沿江路大钟楼附近大人小孩趁珠江涨潮漫过河堤时嬉水的照片,然后问学生说说照片的内容。学生马上来劲,有的还说自己也去过照片中的地方。我看时机成熟了,马上问:“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海潮什么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就说开了。我进一步问:“你们见过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的浪潮吗?”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我国的钱塘江大潮。”情境创设水到渠成,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录像时,学生被宏伟壮观的浪潮深深地吸引住了,最后我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学生马上翻开书去寻找答案,课文的学习也就在情境的创设中自然而然地开始。

思考四,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主动来自兴趣,而兴趣则可以培养。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源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课本固然是学习材料,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材料,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优化学习材料。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鸡,事倍功半。

首要的是教师态度和蔼、语言幽默。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从需要层次理论看,中学阶段的学生心智正处于发展阶段,有极强的安全和爱的需要,老师和蔼的态度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的语言能给学生带来欢愉,由心底对你产生敬佩,学生的听课兴趣就在这不经意间调动起来了。其次是要设置好问题。语文阅读教学中,精当的、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的问题,非常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对于阅读教学,所提问题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事与愿违。因此紧扣教学重点设计的有效问题,才会提高学生思维的针对性,提高阅读效果。例如,我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在精读阶段,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在事件进行的过程中,你认为谁的做法对,谁的做法不对,为什么?作者的思想倾向于谁?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发生?这几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总结阶段,我采用归结式提问:学习这篇文章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学生总结了文章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谈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就将学生的思维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样的问题设计才是有效的,体现了阅读教学思维的有效性。

思考五,注重教法学法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是说,教学的法则、规律是比较稳定的,而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变化不定的。首先,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方法选用得当就能实现教学目的,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其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法。任何教学活动总是与教学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对象,教学方法也就不同。

再次,根据教师本人的风格选择教法。每个教师的个性、气质、素养、专长等不同,在教学中表现出的风格就不同。一种好的教法未必每个教师使用都有效,这也是有些教师模仿别人往往不成功的道理。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法。

思考六,处理生成与预设关系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和提倡课中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因而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要集中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着眼于学生真实的学情,不拘泥于预案,凭借自己丰富的教育积淀和智慧,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去创造性地实施,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例如:在教学《猫》这一课时,当讲到小猫在老舍先生的稿纸上印上几朵小梅花,老舍先生觉得很美是为什么时,突然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认为那不美,把本子弄脏了。”我没有回避,而是顺着追问:“是啊,明明把本子弄脏了,为什么老舍先生还觉得猫的脚印就梅花装饰着他的稿纸呢,这是怎样的感情?”学生被我引导着朝“老舍先生对猫的感情”这个方向思考,终于明白了老舍先生因为喜爱猫,所以爱屋及乌,连带喜欢小猫的淘气。这样“节外生枝”的课堂生成,不仅保护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而且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喜悦,所以说课堂生成的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体现。但是,动态生成也并不否定预设的重要性,他们之间也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课堂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有一个清晰、理性地思考和安排。同时,课堂又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其间许多教学细节是教师无法预测的。在备课时,教师就需要预设操纵性强、有“弹性”的教案,为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共振、精彩生成留出充分的余地。因此,我们在强调和追求生成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预设的价值,应让预设和生成都熠熠生辉。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培养;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引奇激趣――迎接创新的使者

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在教学中,兴趣又往往表现为一种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有深刻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发明创造。教师应该加倍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迎来创新的使者,拉开求知的序曲。

1.巧设悬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迸发创新因素,获得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必须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80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3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一巧妙的提问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的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晰;有的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富有幻想。在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雾凇》这篇课文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雾凇图,教学的开始,教师播放录像(雾凇景象),向学生展示雾凇的奇特和壮观,使学生在欣赏雾凇景色美丽的同时,激起求知的欲望。

二、诱导质疑――催生创新的萌芽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一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探究欲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内驱力之一。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教师应当经常向他们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探索的新异情境,要善于提出难易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或寻找答案。

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质疑精神的心理依据。要培养的质疑精神,就必须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一个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是“草船‘骗’箭”,为什么课题中却说是“借”呢?这位学生的提问很有价值的,老师表扬了他的勇于质疑的精神,并鼓励学生分析课文,探究原因。结果发现原因是有“借”才要“还”,暗示了曹军造箭射自己,体会了诸葛亮的聪明才干。此时,大家对于原先提出问题的学生赞叹不已,那位学生也因有老师的支持和学生的赞赏而对自己更有信心,从此大胆质疑。

三、驰骋想象――舞动创新的翅膀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1.丰富表象,唤起想象

想象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教材中有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遥远,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想象力难以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想象。如在学习《大海》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大海的资料,如图片、文字介绍、有关故事等等。课堂上,组织大家把搜集的信息相互交流、讨论,使学生获得很深的感受。然后,再利用播放关于大海的录像资料、配乐朗诵等直观的手段,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结合演示,引导学生想象:大海是什么样的?站在大海边,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大海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呢?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激情得以迸发,探索大海秘密的欲望发展到了高潮。

2.填补空白,发散想象

所谓“空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利用这些“空白”,发散学生的想象,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习《想飞的乌龟》一课,小乌龟叼着棍子中间,两只小鸟叼着棍子的两端,带着乌龟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因为小乌龟第一次飞上天空,看到地面的美丽景色,一时太高兴,刚一张嘴,整个身体就狠狠地摔到了地上。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可这样启发学生想象:乌龟掉下来会想什么?他还想飞,请你为他想想飞的办法。学生的情感已紧紧和小乌龟连在一起,有的认为小乌龟可怜,有的认为小乌龟可笑,还有的认为小乌龟可叹……学生各抒己见,在想象中思维相互碰撞、启发,在文中没有出现的心理空白处创新,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3.异想天开,拓展思维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我们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性想象。

四、鼓励求异――激活创新的灵魂

求异是创造的先驱。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1)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以识字为例,让学生记“坐”字,有的学生说,两个小朋友在跷跷板上玩就是“坐”;有的说,“坐”就像老师的天平;有的说一个“土”加两个“人”就是“坐”……他们运用的方法不同,却完成了同样的一个任务――记住“坐”字,对于这样的现象,教师应予以肯定、鼓励。

(2)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如教学《王冕学画》一课时,当教师问到“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该多好哇”中的“好”是什么意思?有个学生回答说:“画下来,天天可以看荷花。”“还有别的意思吗?”教师启发学生。学生有了兴趣,各抒己见:“画下来,可以让别人看。”“画下来,可以跟湖里的荷花比一比,看谁美?”……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中求异思维的反映,它促使学生相互激励,情绪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求异、探索的乐趣。

第12篇

壁画的功能不断扩充,除了艺术家用来表达对环境、政治和社会等议题的思辩之外,近年来,更成为地方政府彰显社区特色和提升经济价值的工具之一,彩绘村和彩绘巷弄如雨后春笋般在台湾和世界各地陆续出现,这些景点透过游客拍照、打卡和上传图片分享至网络社群,迅速形成观光热潮,成为今日生活的一个特殊现象。本文将藉由台湾彩绘村案例,说明“壁画造镇”与社区文化、美感与经济之间所产生的冲突与融合,并探讨壁画作为公共艺术在社区发展上的意义和局限{1}。

一、点、线、面,原创与复刻

台湾壁画造镇的脉络有迹可循。最早从零星分散各地,由教师带领学生彩绘的校园或社区围墙;或由艺术家个人深入社区的艺术行动计划,例如:台西蚵贝镶嵌壁画;或由多位艺术家驻点创作的艺术街坊,例如:嘉义县北回归线艺术行动或台南市海安路的蓝晒图;到由政府或民间企业资助,融合各艺术形态和媒材的艺术村,例如:台北市宝藏严艺术村、台北市东区粉乐町和高雄驳二特区等。

然而,壁画造镇的热潮要从台中市的“彩虹眷村”开始说起。彩虹眷村 (见图1) 是一个以独特视觉美感吸引人潮的成功案例。尽管素人画家黄永阜先生一开始的目的并非观光事业,却因画满整个即将拆除的眷村墙面和道路,意外吸引大量人潮和各地媒体争相报导,最后更因其艺术价值而被市政府破格保存。这几年来,彩虹眷村壁画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许多日常生活文具用品,在当地和网络贩售,创造许多经济价值。此后,利用彩绘墙(村) 吸引人潮的策略被其他社区大量复制,造就处处皆有彩绘村的现象。

二、壁画造镇在社区文化、美感和经济上的争议

可惜, 并不是每一个彩绘墙 (村)都是好的案例。彩绘热潮兴起后,许多以美日动漫画为主题的彩绘街道蓬勃出现,例如:台南市大内区石林里、台南市善化区胡家里和嘉义县新港乡南仑,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以日本动画“龙猫”为主题的彩绘村。这些动漫壁画与地方特色几无关联,画在任何一个社区墙面都显得没有历史深度也没有文化根源,更可惜的是完完全全地移植外国文化,不但突显台湾原创艺术的贫乏和外来流行文化的强势移植,更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商标权和智慧财产权。彰化县福兴乡福宝村的日本动画“海贼王”涂鸦墙,就是一个被告侵权的案例 。

除了“同质化”的模仿形式外 ,壁画的美感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议题。其实,一系列红砖白墙乌瓦的村庄,加上群树环绕,绿荫盎然,单纯就很美,为什么还要在墙上涂上花花绿绿的图案呢?这些问题也逐渐引起艺文界人士的思考和讨论,并发起护墙运动 。为了突显社区特色,打造知名度,许多社区试图模仿彩虹眷村富有童趣的涂鸦,却无法与社区环境和建筑相融合,反而显得突兀,不禁让人觉得不如不画。例如,台南市下营区的小熊维尼村,用填充的方式将粗糙拙劣的小熊画像和其他卡通图案画满许多空白的墙面,没有美感,也谈不上文化连结,让人不知所以。反之,嘉义县新港乡板头村的“交趾剪黏艺术村”是众多彩绘村中,能兼具传统民间艺术和环境美感的案例。壁画由当地师傅结合庙宇建筑工艺和马赛克拼贴创作壁画,并融入自然农村风光,细腻地创作出不同于手绘的拼贴美感 。

壁画造镇的另一个目的,是以社区的“故事性”吸引人潮(见图3),创造社区经济价值,但如何在社区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永续经营之间取得平衡,也成为新的社区课题{2}。新竹县横山乡内湾村是最早以当地漫画家刘兴钦的《阿三哥和大婶婆》作为特点的城镇,主要推广客家文化、历史和饮食。在约2002年的时候,店家没有很多,但卖的都是很地道的小吃,例如:牛浣水和野姜花肉粽。我特别记得牛浣水,一个大碗中有个大大圆圆的白色麻^,泡在温热的黑糖姜汁中,那是一家有着红眠床的民宿老板特别招待的。民宿老板神采奕奕地说:“牛浣水就是牛在水里玩水的意思。”他说,小时候在田里玩,下雨了跑回家,奶奶都会做一碗这样的小点心给他去去寒。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个牛浣水,但他让商品有了故事,这个故事是和文化历史结合的,特别有意义。

可是,十年后,内湾老街变得和多数知名的老街一样,少了淳朴味,商店和路边摊比邻而居,并列道路两旁,到处都是无地方差别的复古童玩,以及打着客家名号的小吃和各地方特产汇集。虽然更多人认识了内湾,但真正在意客家文化和社区历史的游客又有多少?社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永续经营之间,也付出了一点代价。总体来说,壁画造镇所带来的人潮和经济价值奠基于社区文化,两者共生共存,店家和社区若要永续经营,彩绘村就不能只是追求短暂的商业利益或游客拍照打卡的一次性旅游,而是希望藉由壁画的艺术价值传承社区的文化与历史,创造社区的永续价值。

三、透过艺术,耕耘社区文化

哲学家宋薇在她的公共艺术与城市关系的评论中曾说过,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各个城市之所以不同于彼此的核心关键。Hein 表示,公共艺术强调作品与设置地点的紧密关系,作品必须呼应地方人文及空间特性,并与观者产生互动。壁画作为公共艺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要彰显的是一个社区的文化和精神。我思忖着,究竟彩绘热潮过后,留下的斑斓壁画对社区居民有什么意义?我想,回到壁画造镇的初衷,不该只是追赶流行热潮,而是应着墨在文化耕耘和社区关怀。如何让社区精神和历史记忆透过艺术继续传承,将会是重要的思考方向。由官方主导的壁画造镇若能放慢脚步,除去快餐式地在每面空白的红砖古墙上,涂上看似绚丽却文化空洞的涂鸦;若能引导艺术家和居民参与壁画创作的过程,对社区的历史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关心和了解,共同找出社区本有的特色与对未来的期望,尊重当地人文风景,共同培养对土地的关心和情感,也许将能为社区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注释:

{1}“壁画造镇”在本文定义为,相关私人或政府单位策略性地将壁画用于形塑社区文化亮点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营销策略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