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低碳化设计论文

低碳化设计论文

时间:2022-07-07 20:31:47

低碳化设计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创意设计是践行低碳理念,推进低碳经济科学发展与构建低碳生活的重要力量和依托。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具有着不同内涵与特质。低碳理念的达成需要创意设计的支撑与保障。低碳界定与拓展了创意设计内涵与实践面向。准确、全面地理解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间的辩证关系,既是低碳理念由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诉求,更是创意设计自身完善与发展的需要。

在全球反思经济模式的今天,“低碳”日渐成为当下最为关注的话题,是新时期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世界性共识。由低碳理念引发的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不但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方向与主旋律,更成为全球经济、生活的必然趋势与新支柱之一。低碳理念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它需要以特定且相关的学术理论为基础,更需要具体与取向明确的实践活动予以转化。而创意设计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创造性活动,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低碳面向,并通过其学理内涵与特质的低碳价值取向,以独创性的低碳造物活动,具体化、物质化的践行方式诠释着低碳理念,进而成为推动与促进低碳经济科学发展与构建低碳健康生活的重要力量和必要依托之一。

一、 低碳理念的界定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止无休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①面对此情此景,关注、倡导与践行低碳的理念呼之欲出,并日渐成为共识。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的涵盖领域较为广泛,包括了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与低碳生活方式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其中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其核心内容。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旅游、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等多个领域。“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

二、创意设计的解读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创意设计同“低碳”一样,可谓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综观世界各国,创意设计及其产业越发达,人们的生存品质就越高,经济就越强,综合国力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二者是成正比关系的。

创意设计,简而言之,它是由创意与设计两部分构成,是将富于创造性的思想、理念以设计的方式予以延伸、呈现与诠释的过程或结果。在我国,“创意”的概念源于英文形容词“creative”的翻译,愿意为“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产生的、引起的”等,其名词“creativity”可以翻译为“创造力”,或“创意”。毋庸置疑,创意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创新的意识与思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点子”、“主意”、“想法”,如此等等。因此,创意是一个相对“大众化”、“民主化”的语汇,其活动往往表现为一种普适行为——人人可为。

当然,并非所有的“创意”都是向上的、积极的与有价值的。正如“发明”被划分为有用发明和无用发明,“创意”也可区别为“有价值创意”与“无价值创意”。比如,用玻璃做成的马桶是创意,但是却不太可能有人去做,因为这种创意在人们看来没有价值。所以,衡量一个创意价值与否的一个前提就是创意的结果要得到目标受众的价值认可。

设计,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设”意味着“创造”,“计”意味着“安排”。现代我们所用的“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design的翻译,基本词义是“图案”、“花样”、“企图”、“构思”、“谋划”等,词源是“刻以印记”的意思。如果从字面训诂,设计就是“设想”和“计划”,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创造性活动。它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人的目的性,二是活动的创造性。根据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的设计定义,设计的创造性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创意是人类的创新设计思维的一种能力的体现,它是思想和意识或者理念的更新和创新,它是设计活动的思维原点与起点,是设计最为直接的基础要素;而设计是创意的具体实施与物化架构,是创意价值实现的重要依托。[1](p112)优秀的设计需要优秀的创意为基础,而精妙的创意更需精妙的设计予以“架构”,并促其价值实现。[2]

三、低碳理念的达成需要创意设计的支撑与保障

低碳理念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达成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和面向的经济发展体系与生活方式,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等。[3](p36)低碳理念的达成需要相关政策的关注与引导,需要人们积极的配合与践行,更需要来自学科、技术领域的针对性理论和可操作性实践的支撑与保障。而创意设计所从事的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标,以改变人类生存方式为手段(内容)的创造性活动。[4](p66)创意设计所包含的产品设计、广告设计及建筑设计等专业学科门类,正是低碳理念得以实现与贯彻所必须依托的重要而具体学理诉求。同时,低碳,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

“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和1998年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

创意产业:又叫创造性产业等。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份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最早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5](p9)

四、低碳界定与拓展了创意设计内涵与实践面向

首先,创意设计是一门时效性的学科,它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6](p79)特定的理念与经济模式会赋予创意设计以新的内涵、面向及方式。低碳理念与经济模式是以“低碳”、“环保”为核心的,较之其他理念与经济模式,必将对现有的创意设计理论与实践提出特定的新诉求,从而有助于该学科内涵与实践面向的丰富、拓展与完善。以最为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创意设计——工业设计为例。在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设计的创意活动是以“顾客需求”与“企业效益”为面向的。 [7](p35)而在低碳经济时代,工业设计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则应调整为“生态”、“环保”与“绿色”;实践面向也应因势利导地有所转变,即所谓的“3r”,3r:即减少原料(reduce)、重新利用(reuse)和物品回收(recycle)。由其所带来的物质与非物质成就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都必须兼顾、围绕“低碳”的这个主题。

其次,创意设计理论与实践是设计学科重要组成,而设计学科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模式是动态的,是随着社会经济模式嬗变而不断发展、丰富与拓展的。[8](p116)构建低碳理念的创意设计理论与实践正是这种动态特征在新经济模式下的积极响应。在低碳理念模式下,诸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体验设计等新型创意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创意设计的面向与实践也因之不断地得到拓展和更新,这正是设计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完善所必需的。就创意设计的纵向发展而言,传统意义上的创意设计可以解读为人类的造物活动。[9](p25) “人”是造物活动的核心,造物过程中的物质与能源的消耗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与企业效益为价值取向,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是处在与次之地位。

五、结论

准确、全面地理解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间的辩证关系,既是低碳理念由思想、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与措施的诉求,更是创意设计自身完善与发展的需要。创意设计需要依托富于健康方式、科学精神的创造性理念,才能展现其开拓与进取的无穷“魅力”和良性效应。[10](p79)而构建与面向低碳理念的创意设计正是这种健康方式与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魅力效应“的特定彰显。

[参考文献]

[1]蔡林海.低碳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庄贵阳.中国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3]白庆祥,李宇红.文化创意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5]左铁峰.产品设计形态语言分析[j].装饰,2008,(11).

[6]彭泽立.设计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7]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8]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2篇

关键词:低碳健身 理念 家具设计 健身家具

检 索:.cn

随着低碳经济在全球持续受到关注,低碳经济的主张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低碳理念融入健身当中,低碳健身作为一个新鲜的组合概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以及低碳生活方式等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顺应低碳理念的形成,家具设计必须满足人们对生活理念的植入,促使家具设计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

一、低碳健身理念

(一)低碳相关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

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二)低碳健身

“低碳健身”是指在低消耗、低能量、低排放的条件下健身运动的方式。

低碳健身是低碳经济倡导下的是一种健身理念,低碳健身的形式多样,但也不局限于某些形式,如室内瑜伽:避免开着车去健身馆练瑜珈的路程中增加的碳排放和尾气污染;结合办公家具进行的办公室低碳运动等,这个理念的提出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健身方式和生活方式。自奥运后“低碳健身”成了一种新的节约、绿色、环保的大众体育生活方式,是今后大众体育健身的发展方向,更是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低碳健身理念下的家具设计

低碳健身理念下,人们对家具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现代都市,人们每天为紧张的工作、巨大的生活压力所笼罩,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前和办公椅上渡过,对健康的渴望与忙碌生活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每天腾出专门的健身时间似乎只能作为一个奢侈的想法。利用身边的有限资源来健身成为都市人们一种新的健身方式,也是一种低碳的健身方式。因此本文提出一个家具设计的新的方向――健身家具。

健身家具的目的是通过家具功能上的增加,形式上的改变或材料上的变化,在不增加空间负担的前提下,让家具拥有健身功能,让健身融入生活之中,如同洗脸、刷牙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

三、低碳健身理念下的健身家具设计原则

在国内外,健身家具设计作为新的方向,设计的案例不多,很多企业还在在探索开发中,设计师在进行健身家具的设计应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遵守以下原则:

(一)家具功能的增加,应满足不同健身形式

对于家具来说功能性和舒适性构成美感,是技术美的核心,健身家具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方面,就是实用性,达到健身与家具使用功能;二是审美方面,既美化环境,设计审美品味,传递健康运动信息。健身家具的使用性能除了满足“坐”的功能,还要满足“健身”功能,以满足“坐”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健身”功能,健身家具增加健身功能,以家具所希望提供使用者怎样的运动前提,合理处理坐与健身的关系。如2012年省长杯家具专项赛获奖作品――无穷大健身沙发(图1、2),沙发的扶手不但可以做掌上压,同时,可以在沙发上做仰卧起坐。沙发另一侧增加哑铃收纳功能,方便使用者做哑铃运动。

(二)健身家具造型富有运动感

健身家具在造型设计上,既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家具功能的基本要求,又要提高人们运动的欲望。如图3,无穷大健身沙发从造型设计上运用倾斜的流线型设计,不但满足实用功能,并且增加运动的视觉感受。同时健身家具应在造型也要符合艺术上的审美要求及现有技术设备的加工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化造型来降低产品制造难度,最大化地减少原料和能源消耗。

(三)家具材料的选择满足低碳原则

健身家具的材料选择上需要考虑透气环保,不吸汗防臭,便于清洗的环保面料,如用在运动器材上的环保皮、网面材料等。和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在尽量选择丰富易得的本地材料的同时,要选择可回收、可降解、可再生、易加工的材料,同时要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家具各部件材料寿命也应该尽量一致。

(四)家具结构设计安全,符合健身条件

健身家具的结构设计上要求简化结构,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具有互换性,符合安全要求,以适合批量化、机械化生产。对于易于生产加工。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各种速生材和人造板材制作的家具,其结构设计应该尽量按照工业化设计标准,方便生产过程中的现代化管理,尽量控制能源损耗和加强环保管理,顺应低碳经济,环保生态设计理念。如现在已经成熟的32mm系统板式结构以及利用各种现代连接件而实现的拆装式结构设计,在倡导低碳环保的未来社会将是我国家具上业化生产发展的主流趋势。如图4,家具设计师Camille Jaigu,Mathilde de Colnet&Marion Veauvy设计的健身家具,结构简单,柜子的金属部分是统一的标准件,不但外观美观,从功能是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运动不同使用不同高度的金属横杠。

结语

如今在低碳健身理念下提出的健身家具设计,不但迎合了人们对保护环境、低碳健身生活方式的向往,并通过家具设计细节上的改变,节约了材料,增加功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让人与自然能够更和谐,并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为家具设计师提出一个新的挑战,只有把科学的逻辑思维和艺术的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为家具设计创造出新的亮点。健身家具不仅是物质的艺术化,还是美的另一表现。创新环境,改善生活条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许灿、王玉霞:《低碳理念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运用》,《住宅科技》,2012。

2 王珊珊:《论低碳经济理念在家居创新设计中的运用》,《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 祝明慧:《低碳健身理念下的高校体育》,《体育师友》,2011。

4 梁兆云、吕九芳:《论低碳经济与家具绿色设计》,《科技信息》,2012。

5 于冬波:《家具设计对低碳室内环境的影响低碳经济与家具绿色设计》,《科技创新导报》,2010。

6 胡波:《基于功能意义的家具设计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3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低碳;设计;环保;室内设计

绿色生态设计是一个正在研究中的新课题,就是将绿色生态的思想引入到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扩大室内设计的内容,将室内设计推向更高的层次,更远阔的境界。室内设计中的绿色生态设计是指可持续发展中的以人为本,在生态和环保平衡的基础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物质、工作的更高境界。简言之,绿色生态设计就是应该符合绿色、环保、舒适、和谐、健康以及美化的可持续性,不仅应该满足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还应满足消费群体的健康安全的物质生活的需求。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低能量、低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这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低碳生活也就意味着更健康、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国内的一些学者对于室内低碳设计的也做了些研究,而本文则重点以在室内设计以及装修过程中的如何把低碳的理念贯穿其中为介入点,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研究。关于室内低碳设计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的学者,如曹宇的《室内设计低碳之路》,从现行一些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理念入手,来阐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阐述设计师以及设计工程的“低碳”设计理念,倡导人们生活中二氧化碳的低排放;王德禄从技术与产品的角度研究了在低碳经济下对新材料产业的战略思考。

“低碳经济”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看似和我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没有太大联系,其实不然,低碳经济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谓“低碳装修”室内设计,主要的体现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如现今的室内设计装修的通风问题,可以采用自然通风代替各种各样的空调的问题;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以及采用太阳能风能的路灯、红绿灯,代替以往的高压供电的问题等等。

在能源逐渐枯竭的今天,考虑怎样节能,怎样在有限的空间以及有限的能源的情况下创造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是无论环境学家,还是设计师们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低碳设计”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符合时代的需求,也在实际的操作中解决了能源逐渐减少的重大问题。低碳装修、低碳生活意味着节约能源,意味着生活水平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更舒适。

在现今可再生资源减少,人们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环境下,设计师们正在创造不管是从外观还是内部装修,都能让大家舒适并节能的低碳的室内设计。然而,低碳装修,低碳生活却被广大人民普遍的认为是时尚潮流的象征,并没有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被大家广泛的认可。

另外,低碳室内设计的取材是受限制的,不像传统的室内设计,可以为了单纯从审美角度或者从住宅的功能角度去取材;人们传统的观念也影响低碳室内装修的发展。低碳产品刚开始不可能被所有的人接受,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刚开始生产出来的时候没有人愿意相信用摸不到的太阳能就能将水烧到70-80度,只有大家用了之后,才会成为太阳能热水器的宣传者;再次,低碳产品真的是低成本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低碳产品的设计也以偏离刚开始的初衷,朝着时尚的方向发展,忽视了原来最基本的节能的作用,从而使低碳产品低碳设计变成了时尚的代名词,成为了普通消费群体的奢侈品。

低碳装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饰材料,并且材料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装饰效果。室内设计在讲究美观的同时应该考虑装饰材料的性能,即尽可能较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采用轻便、防火、保温、隔热、绿色、环保、安全、无毒、无害的材料,是低碳室内设计的重要体现。

家居饰品的流行趋势在保持其基本恒久原则:个性、提升自我的同时,更要不断变换着方向,各种风格、材质、色彩轮番登场,从不同的角度,打造美化现代时尚家居。对家居饰品的流行趋势的充分理解,以及对其阶段性流行元素的充分把握是始终站在流行舞台中央的保证。因而,不断关注家居饰品的流行趋势,无论是对热爱生活的人们,还是对家居饰品行业的负责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废物利用身边的各种生活废品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是当前欧美发达国家最为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被日渐接受的“低碳”生活方式也在影响到我们城市居民的爱好和习惯。利用生活、工作、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弃产物制作成漂亮、实用、低碳的DIY手工用品是当前论坛和微博中最为流行的话题之一。

低碳装修、低碳设计,让生活更美好。低碳设计绝对不仅仅是时尚的标志。低碳生活需要在大家的普遍认可下才可能更好的传播。因此,创造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本人对绿色生态设计――低碳装修低碳生活的研究仅限于皮毛,该方面的研究还需更加权威的人士去更加透彻的研究。只有研究的越透彻,“低碳”的设计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曹宇.室内设计的低碳之路[J].科学之友(中旬),2010(12).

[2]扬扬.室内设计中的低碳模式探析[J].艺海,2010(3).

第4篇

关键词:设计;优质;低碳;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83-01

一、设计的重要存在

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即:(1)计划、构思的形成;(2)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3)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在如此一个充斥着小资情调的社会里,人类对设计的要求除了要体现功能性外更重要的是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在功能性都达到相差不多的基础上,追求着产品外表的美感,所以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将人-自然-社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思考。

二、低碳设计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至今,自然在不断被人类改造,地球负荷的人工因素越来越多,那么设计作为人工改造的首屈方式,要如何在合乎人的需求的同时,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进行设计生产呢?

低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一些现象后所产生的新词。Low carbon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倡导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自身乃至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

那么低碳与设计又有何种的关系?是敌是友,是“分道而立”还是“志同道合”呢?这些都是人类需共同思考的问题,选择“低碳生活”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选择一种生活的态度,对于设计师来说,却不仅是一种设计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如何让“低碳”深入设计?如何将优质设计与低碳设计完美结合已成当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热点话题。

三、优质设计与低碳设计的完美统一

设计的产生及发展一切都是以人类为中心,将设计与低碳完美相融合才能更持续的造福于人类,但有设计就必定有消耗,有消耗就必定有污染,如何将两者的矛盾降到最低,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是各领域设计师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树立正确的“可持续”设计消费价值观,多些重复使用,少些不必要的浪费;发现再造之美,转变设计思路,将废旧之物呈现焕然一新的状态,例如具有强烈设计感的DIY环保袋,当今社会要摒弃奢华的设计理念,返璞归真将废置的元素通过设计的创新、改造引领新一代的时尚潮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论是需要设计师用新的角度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并有极具的创新意识去进行再造的过程,真正将“可持续观念”融入设计。2、推崇实在避免冗长、繁琐的设计,不靠噱头、形式的变化来表现设计,这是对设计师的艺术表现力和设计表达能力的一种考验,少些繁琐、多些简约,减少设计中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减少生产中能源的消耗,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即是多”的设计名言也符合了当下的“低碳理念”简约是设计师设计把控能力的一种体现,简约而经典的设计是不变的时尚。3、少些工业、多些原始,发现材料的原始之美、发现色彩的原始之美,低碳设计并非一定要靠高科技来支撑,材料和色彩的原始状态也可构建不俗之美,以淳朴的状态创造新的设计。“低碳设计”不仅仅是创意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在设计的基础上推广低碳的设计原理、理念、方法、手段。在产品制造、储运、流通、消费乃至回收等各个环节。设计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设计发出声音及口号,将低碳设计推入市场,去引导整个社会注入“低碳环保、新时尚”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4、将“物理”设计与“化学”设计有机的结合,在科技相当发达的现代无论是石油还是煤炭或是电能等都是促使科技产物高速运转的最有力保证,然而可否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能源的消耗将“化学”与“物理”相结合去创造新的设计理念与技术从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就对各领域设计师从理论到实践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优质的设计作品在现今社会已层出不穷,但低碳设计却仍如新芽需要全社会呵护、培育,当优质设计与低碳设计完美结合时,整个设计领域乃至世界才能真正发出经久不衰的溢彩光芒。

玛雅预言的2012地球毁灭,迪拜、马尔代夫岛的逐渐下沉等等实或虚的报道都在无形中提醒人类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设计承载着整个地球,在高质的设计中提炼出环保的低碳概念,设计的产品需要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在合乎人的需求的同时,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进行设计生产。让低碳设计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领悟、创造出设计的“美”“实”“净”。

第5篇

关键词:低碳;酒店;经营;对策

低碳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酒店业也不例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旅游业的发展更是依赖于我们的环境情况,作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酒店业也会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隐性或显性的污染及浪费,所以,酒店低碳化是世界酒店业的发展趋势。

1 低碳型酒店的建设意义

1.1 建设低碳型酒店可以营造低碳文明,促进酒店企业塑造低碳文化

低碳营销可以推动新型的低碳文明的发展,低碳文明是一种以追求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存和发展的新型文明。

1.2 建设低碳型酒店有助于酒店提高经济效益

酒店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尽可能减少污染环境或不污染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营过程。

1.3 建设低碳型酒店能树立酒店良好的企业形象

低碳酒店是将环保低排放理念植入酒店建设和经营之中,近来成为了一种创意和时尚。

2 低碳型酒店的建设策略

2.1 以广告的形式宣传酒店的低碳理念

广告低碳促销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广告宣传方式,向消费者宣传这样一种思想理念:低碳消费将成为21世纪的消费主流,加入低碳消费者团队是一种高尚的行为,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

2.2 低碳理论的宣传及低碳制度的制定

低碳,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而对于饭店企业来讲又是一个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酒店,应自上而下编制低碳的理论指导册,制定完善的低碳制度。

2.3 酒店功能区以“低碳”理念设计

注重酒店的功能区设计、低碳氛围的营造是酒店低碳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将为酒店的低碳管理提供很好的前提基础。改变《旅游涉外酒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对星级酒店服务设施“高、大、全”的机械要求.因地制宜,体现特色,避免盲目投资,避免资源浪费。

1.酒店大堂。酒店的大堂是一个公共空间,也是一个流动空间。因此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一要注重结构,二是功能,三是盈利空间,最后才是形式也就是外观。设计大是因为面积越大,相应空间的能源消耗也要上升,同时其装修材料和所需的保养也是非常大的消耗成本。

2.客房。在酒店中,每层楼的客房数量涉及到经济效益问题。在客房安排服务员清扫房间的时候,需要对每个员工清扫的劳动量进行计量。同时,家具不要设计太复杂,对酒店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3.餐厅。应将酒店餐厅设置为全部或大部分为集中用餐,必须便于快餐服务和桌面清洁。布置时要有灵活性,能够进行桌椅的不同组合,还要考虑社交聚会和招待娱乐演出时的多功能使用要求。

2.4 合理利用水电

酒店工程部要定期清洗水箱,做好排污工作,防止水结垢,定期清洗所有空调过滤网,及跟进维修。对现有耗能排污设备、设施进行局部的技术改造:更换现有排污耗能设备设施。新技术设备可通过购买,也可与专门的生产厂家联合研制开发适合本酒店的低碳技术设备。如在客房、餐厅、厨房等细节上节约用水外,可在客房内采用小排量抽水马桶,建立完善的水计量、分析体系;使用可降解材料包装、与客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尽可能提示客人减少床上用品的换洗频率。酒店每平方米面积的年用电量达100~200度,因此在用电上要采用变频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来控制电梯、空调机组、通风盘管、冷热水的调节。进行辅助冷水机组改造、照明整体改造,采用电分类计量表、补偿电容器、红外线感应器等节能设施。如在客房节电措施上,目前国内大部分酒店都做到了客人办理入住,当插入房间钥匙卡后,所有的照明设备点亮。当客人离开房间时,拔出房间钥匙卡,其他照明设备均自动关闭。酒店后台区域的节水节电措施也必须重视。

3 酒店核心部门低碳化运行主要措施

3.1 客房部

1.确定明天使用布件数量,控制布件流失

根据前厅部预定情况合理制定每天使用布件数量,引导客人低碳使用。同时,服务人员在清理客房时不要野蛮地撤换床单,不要把客房的毛巾当作抹布来使用,清点洗衣房中堆放的布件要保持干净、清洁,不能有污染物,否则会直接对布件造成污染。这些都能有效控制布件的流失。

2.减少床单、被罩换洗

少换洗一次床单被罩可省0.03度电、13升水和22.5克洗衣粉,相应减排二氧化碳50克。如果全国所有星级宾馆都能做到3天更换一次床单,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综合节能约1.6万吨标准煤。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欧洲许多星级酒店床单改为每72小时换洗一次,我国“绿色客房”的标准即为3天换洗一次床单。

3.报废布件要充分利用

一旦出现报废的布件,酒店要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例如,报废的大浴巾可以作为洗衣房烫衣板垫子,报废的毛巾可以作为清洁客房抹布。

4.减少一次性日用品

牙刷、牙膏、香皂、浴液、拖鞋、梳子是指宾馆酒店为客人提供的六种易耗客用品即。实际上,目前酒店提供的洗漱用品已突破“六”的数量,还包括洗发水、浴帽等。一次性用品无法回收,社会还面临着二次处理所带来的浪费。

3.2 餐饮部

1.在食材的选择上也要使用低碳食品。

低碳食品是指遵循生态经济的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低碳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酒店餐饮部应该选购低碳食品,在烧菜及制作点心时使用天然的色素,不用化学合成添加剂;不用珍稀动物和野生动物制作菜肴;尽量多使用具有低碳标志的原材料。

2.提倡使用绿色厨房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是国民共识,必将带来餐饮厨房革命,燃气、燃油这些耗能产品将会被清洁环保的电磁灶代替。据统计,餐饮业已成为国内近年消费需求市场中增长幅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热点行业。

低碳节能设计到酒店的方方面面,低碳节能没有大小,只要有益处,都要积极努力去做。要让“低碳化”走进每一家酒店,成为每个酒店从业人员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在整座酒店、整个酒店行业形成低碳之风,才能给每一位旅游者提供一个温馨的家。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节能建筑,低碳教育

0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尤其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以后,各国政府和研究结构高度重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消耗等问题。节约资源,降低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以及低碳建筑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低碳建筑的技术和有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并且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和推广。部分高校的建筑专业也增加了相应的低碳建筑的课程和内容,少量院校还开设了可持续发展建筑专业学位,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和施工培养高层次人才。由于建筑不仅是人类居住和工作的主要场所,而且是能耗的大户,据有关文献报道,建筑消耗的能源资源占社会总能耗的30%~40%[1]。建筑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占社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因此建筑的低碳发展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2]。作为建筑思想和理念的主要源泉———建筑教育,不仅要建立和传播低碳发展建筑的理念和思想,更要让这些新思想和新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去,成为建筑设计和建造的主要依据。

1低碳建筑教育的现状

随着低碳建筑的理念提出以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其内涵不断扩大,涉及到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和政治等领域,已成为新的社会发展观和文明观,也是当代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评判条件之一。建筑是以构造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保持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人工环境,是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高度融合和进步的体现,是时代艺术和技术水平的象征。而建筑教育是为建筑设计和建造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历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传承,从历史来看,高等建筑教育往往是超前于时代的经济、文化和生活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各种资源的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逐步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引起了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成果。2002年国际建筑协会颁布的《环境建设教育指导方针》就指出:“面对未来环境的发展,我们有责任从今天开始教育当今的孩子,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因为他们是未来世界的主宰[3]”。2008年英国政府宣布:2018年部分公共建筑为零碳建筑,2019年所有新建的家庭用房必须是零碳建筑[2]。因此,英国的高等学校的建筑专业把低碳建筑的内容作为主要的课程和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方向。诺丁汉大学的朱比利校区内的建筑都是低碳建筑,主校区的建筑与环境学院建设的四个低碳示范建筑用以教育学生树立低碳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把低碳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建筑的设计和工程课程,培养学生的低碳建筑的理念和技能。我国的香港中文大学把建筑设计和低碳建筑联合起来,实现建筑教育的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能力,国内的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等也在进行低碳建筑教育的改革与尝试。

2低碳建筑教育的思考

2.1传统教育与低碳教育的有机融合

传统的建筑教育是建筑设计和建筑的各种理论课程分开进行讲授。无论是巴黎学院的建筑画室还是美国大学的建筑设计工作室教育制度,都是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跟随老师在实验室或教室进行建筑设计的学习与实践,其他的理论课程如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会分开进行课堂教学,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案。低碳建筑教育是比传统建筑教育更深入而全面的专业性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低碳建筑必须要使现代科学技术与建筑艺术设计高度融合,实现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这就必须对传统的建筑教育进行改革。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建筑与建筑环境学院提供了较好的示范,该系的萨弗教授在校内设计并建设了六个低碳建筑工作室,不仅把设计和建筑工程技术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工作室中生活,体验低碳建筑的舒适感,参与工作室的建筑节能测试,进而加深对低碳建筑的了解。

2.2加强多学科的联合

低碳建筑不仅是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还包括机械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环境技术、物理和化学等多学科领域,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在校学习建筑的同时,对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有所了解,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行为规律,二氧化碳的形成和危害,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方法把有害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因此,在同一学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建立低碳工程研究中心,对本校学生进行低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和传播,提高学生对低碳理论和实践的能力。也可以结合本校建筑专业的要求,组建低碳基础教研室,开设与低碳建筑相关的基础课程,如:城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环境心理学、城市防灾学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修,拓展他们的低碳建筑思想,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为他们将来进行建筑设计的低碳化打下思想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课程改革,教材改革等进行多学科交叉教学,在建筑课程和教材中,引进相关低碳建筑的内容,把低碳建筑的思想和知识贯穿建筑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低碳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由于低碳建筑不仅是代表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且是一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潮流,对于非建筑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对低碳的理念有所了解,因此,也可以在大学里开展低碳技术论坛或讲坛进行开放教学,让各专业的师生都有机会接受低碳技术知识,同时营造低碳可持续发展氛围,使全社会都关注低碳建筑的发展。

2.3实现产学研政联合

建筑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空间,人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建筑,因此低碳建筑不仅是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低碳建筑不仅仅是建筑专业人员所要关心的问题,也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学生要到企业参加教学实践,有条件让他们参与研究院或设计院的真实项目,真刀真枪的进行设计和施工,直接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和建设的政策、规范、要求和技巧等,融入社会,体验建筑对居民的相互影响和低碳建筑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或研究院的工程师到学校来讲课或指导学生,把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低碳建筑的内涵,还可以与企业联合创建低碳建筑教育或实习基地,如英国诺丁汉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一样,把学生的工作室直接安排在低碳建筑内,我国清华大学的低能耗节能实验楼采用国内外先进生态建筑技术,不仅是低碳建筑的形象诠释,而且为我国的低碳建筑提供思路和示范,同时也为我国低碳教育提供经验[4]。此外,低碳建筑关系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建筑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落实发展的目标。因此,作为以育人、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为主要功能的高等院校,还要承担起对社会传承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责任,把低碳建筑这一影响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宣传到全社会,让每个人都理解和支持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以通过各级政府安排专项低碳培训资金,深入到社区和中小学,利用各种途径宣讲活动,提高全民对低碳理念的认识。

3结语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世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低碳建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对低碳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要推动和完成这一任务,要从根本上转变和树立低碳建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要对传统的建筑教育进行改革,结合提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的实施,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建立低碳实验示范基地,加强产学研政联合,培养学生对资源、能源、环境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为今后从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体全.建筑节能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设计与研究,2013(sup):38-39.

第7篇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后,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便开始成为旅游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1]。国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克劳奇和里奇(Crouch&Ritchie)。他们较完整地分析了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因素,认为限制性因素(qualifyingresources)、目的地管理(destinationmanagement)、核心资源和吸引物(coreresourcesandattractors)、支持性因素和资源(supportingfactors)等构成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2]。在此基础上,他们以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体系模型为理论依据提出了适用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概念模型,即CR模型(见图1),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奠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框架。在克劳奇和里奇两位学者提出并完善CR模型之后,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郭舒、曹宁(2004)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六个关键性因素———核心吸引物、基础性资源、支持性因素、发展性因素、资本性因素和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模型[3]。史春云等(2006)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模型(CR模型和DK模型)、变量选择(价格、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游客偏好与需求以及环境管理因素等)、模型应用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定量评价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对未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应当在时间、空间、类型三个维度上进行评价[4]。易丽蓉、傅强(2006)就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旅游支持因素、旅游资源、目的地管理、需求条件、区位条件等五个因素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五个影响因素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5]。此外,冯学钢、沈虹、胡小纯(2009)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差异驱动原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竞争力展开量化研究,得出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投入产出效率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且大多数旅游目的地对其所占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的结论[6]。减德霞(2009)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入手,借助因子分析选取分析性评价指标并设定相应指标权重,结合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表现形式构建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得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7]。综观以上文献,目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力影响因素方面,即立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某几个影响因素而建立一套竞争力评价指标,或者是对一些成熟的目的地竞争力模型进行修正,例如一些学者利用波特竞争力模型构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6]。然而,已有相关研究大都笼统阐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具有一般性和笼统性,没有对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如生态旅游目的地[8]、体育旅游目的地[9]、低碳旅游目的地等)加以区分,对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也缺乏足够考虑和深入研究。低碳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属于新生事物,学术界对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内涵、竞争力影响因素、竞争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极其匮乏,导致低碳旅游目的地发展缺乏理论指导。本文试图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和低碳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解析

(一)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内涵

旅游目的地是指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连同其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保继刚,等,1996)[10]。低碳旅游目的地是近年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类型,目前国内对低碳旅游目的地概念、内涵的研究还不多见,仅少数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述。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2010)认为,低碳旅游目的地是指以低碳型旅游城市为依托,由低碳型旅游景区组成,全面贯彻低碳旅游理念的旅游目的地[11]。事实上,就空间范围来讲,低碳旅游目的地既可以是一座城市(如上海、保定入选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景区(如安徽黄山风景区、四川九寨沟风景区等),甚至是一个小岛(如海南低碳旅游岛)。就本质属性来看,低碳旅游目的地应该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原则,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根本要求,通过营造良好的低碳旅游社会氛围和贯彻低碳旅游理念,开展低碳旅游生产、引导低碳旅游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目的地。这是低碳旅游目的地相区别于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本质所在。低碳旅游目的地中的“低碳”是指“较低”或者“更低”的碳排放量,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确定和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12]。具体来说,低碳旅游目的地的“低碳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吸引物的低碳性。低碳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包括低碳旅游资源和低碳旅游产品,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源,是低碳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核心。按照旅游竞争力“引力说”的观点,低碳旅游吸引物的多寡、种类、质量、分布等决定了低碳旅游目的地的现实竞争力。因此,与其他普通旅游目的地相比,低碳旅游目的地首先应该拥有较为丰富的低碳旅游吸引物,以吸引低碳旅游者到访,开展低碳旅游活动,带动目的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2.旅游设施低碳化。旅游设施,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专用设施,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物质载体,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正常运转的必要基础。旅游设施低碳化是指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应以低碳为主题,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3.生活方式及旅游消费低碳化。居民的生活方式、游客的消费观念对旅游目的地的低碳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地居民及旅游者的消费理念和行为向低碳转变将有助于实现目的地二氧化碳减排。作为低碳旅游目的地,应当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改变人们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和旅游行为,形成低碳消费习惯、低碳生活及低碳旅游氛围。4.生态环境优良。发展低碳旅游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减少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作为低碳旅游的空间载体———低碳旅游目的地,必须合理利用目的地旅游资源,保护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5.低碳政策制度完善。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低碳资源、低碳设施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还需要政府制定合理完善的相关政策制度,如环境立法、支持和鼓励旅游企业低碳化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低碳人才引进和管理政策等,以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到低碳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当中。低碳政策制度的完善程度不仅体现了目的地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低碳旅游目的地未来的发展潜力。6.低碳技术全面。低碳技术是指那些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提高能源使用效益,最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先进技术,如新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和埋存技术等。低碳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各个方面,如清洁能源利用、低碳建设设施、绿色交通规划、低碳旅游产品及生态环境保护环节都需要低碳技术支撑。因此,建立节约能源及提高能效、清洁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领域的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是低碳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实质

自上世纪90年代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兴起以来,虽然国内外大量学者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及模型应用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研究,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但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取得了基本共识。国内外许多学者(Crouch&Ritchie,1999[12];Enright&Newton,2004[13];史春云、张捷、沈正平,等,2006[4];郭舒、曹宁,2004[3]等)认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主要以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s)理论和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s)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从比较优势理论来看,不同旅游目的地的禀赋条件,包括旅游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接待设施及旅游产品等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目的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从而促使旅游目的地利用比较优势来发展优势产业并形成竞争力。从竞争优势理论来看,低碳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目的地发展和有效利用其资源禀赋的能力,如低碳运营能力、低碳管理能力等。从这个角度看,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单从资源禀赋的差异分析竞争力的弱点,进一步揭示了竞争力的内涵。以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形成不再局限于资源特性的比较优势,而更强调管理因素在目的地竞争中的作用[6]。根据上述分析,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资源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资源竞争力是指与其他目的地相比,低碳旅游目的地的低碳资源禀赋条件,包括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设施、低碳环境等,具有比较优势。市场竞争力是指低碳旅游目的地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及低碳产出效率,可以用低碳运营状况和低碳管理水平来衡量。因此,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实质是低碳旅游目的地拥有低碳资源禀赋条件并有效利用资源,将其转化为能持续为旅游者提供满意低碳旅游体验经历并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能力(见图2)。

三、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确立依据

目前国内外关于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对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指标的获取方式主要有:1.理论思考。从竞争力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影响低碳旅游目的地拥有低碳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因素进行思考,选出对低碳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指标。2.借鉴吸收。借鉴现有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低碳旅游景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可取之处,对评价指标进行设计和提取。3.实践总结。结合四川燕子沟景区、黄山、婺源等典型具有竞争优势的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及笔者的亲身体验,对各类指标进行分类总结。4.综合考量。低碳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能分析其现实的竞争优势,还要能反映低碳旅游目的地未来的竞争潜力。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并根据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模型,本文选取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设施、低碳环境、低碳运营状况及低碳管理水平五个维度及其分解指标来构建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图3)。图3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低碳旅游吸引物是指用来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非物质的,自然的、人工的低碳旅游吸引要素[14]。既可以是各种自然低碳景观,如湿地、海洋、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也可以是人工开发的低碳旅游产品、低碳旅游商品,还可以是多样化的低碳旅游活动产品,如节事旅游活动。低碳旅游吸引物的种类、品位、价值大小是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本源,评价指标包括低碳旅游资源价值(C11)、低碳旅游产品开发程度(C12)、低碳旅游商品开发程度(C13)、低碳旅游节庆活动(C14)等。2.低碳旅游设施是基于低碳技术改造或直接使用低碳技术产品所建造的用以提供旅游接待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低碳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低碳旅游道路(C21)、低碳交通工具比率(C22)、低碳能源供应体系(C23)等;低碳旅游专项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绿色旅游饭店比率(C24)、低碳旅游娱乐设施(C25)以及低碳旅游购物设施(C26)。3.低碳环境是指由低碳旅游目的地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同营造的低碳旅游氛围和环境,是影响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碳汇密度(C31)(单位面积的碳汇量)、空气质量等级(C32)、森林覆盖率(C33)、人均绿地面积(C34);经济环境涉及低碳旅游财税政策(C35)、低碳人才引进政策(C36)等;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游客低碳旅游行为程度(C37)和居民低碳旅游认知程度(C38)来衡量。4.低碳运营是指目的地旅游企业将低碳理念贯穿于运营的各个环节,以低碳旅游业态为载体,开展低碳生产的能力。低碳运营状况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单位旅游收入碳排放量(C41)、单位旅游收入能耗量(C42)、旅游客源类型比重(C43)(低碳生态旅游者占游客总人次的比例)、低碳技术应用程度(C44)(低碳技术投入占旅游总收入比例)。5.低碳管理是指低碳旅游目的地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来实现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低碳管理水平可以通过是否成立低碳减排领导小组(C51)、是否制定低碳旅游专项规划(C52)、是否建立碳排放监管体系(C53)、低碳旅游宣传教育力度(C54)、旅游企业员工低碳服务水平等指标来衡量(C55)。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指各个指标在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表示,它表示各个指标对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因此,指标权重的计算是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的核心内容。本文采用AHP法确定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AHP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化、结构化决策分析方法[15]。它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目标分解问题的组成因素,并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将因素集层次化,组成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按层分析,根据因素两两之间的比较关系设置各因素权重。1.构造判断矩阵在确定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后,采用1—9比率标度(表1)方法进行两两指标间的相对比较。邀请旅游学科研究领域的专家、低碳经济研究者和相关旅游从业者等20人组成的专家小组,对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同一层指标相互重要性程度做出n(n-1)/2次判断,构造6个重要性判断矩阵。2.计算指标权值指标权重的计算关键在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相应的特征向量w。求解公式为:pw=λmaxw公式中,p是判断矩阵,λmax是判断矩阵p的最大特征根,w是相应的特征向量。对其归一化,即为同一层次中相应指标对上一层次某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系数。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元素的积Li=∏ni=1aij(i=1,2,……,n)(2)计算各行Li的几何平均值Ki=nL槡i(3)对行几何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即所得计算的权重wi=Ki/∑nj=1KjWi即为各一级指标权值。如目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如下:同理,可以得到准则层指标的判断矩阵以、权重数值及一致性比率。3.一致性检验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由于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和人对同一事物认识的差异性,因此,为了避免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出现判断上的矛盾,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率CR=CI/RI,式中,RI为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具体数值可查表),CI为一致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CI=(λmax-n)/(n-1)(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利用yaahpv6.0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计算,上述判断矩阵随机一致性比例CR均小于0.1,即判断矩阵有满意的一致性,低碳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可以接受,并利用数据导出各指标权重(表3)。

四、结论与讨论

第8篇

关键词:低碳建筑 生态城市建设

Abstract: global warming demand urban construction must be low carbid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low carbon buildings to achieve this goal is the essential way. This paper focus on low carbon cities of construction, the basic demands of urban house, landscape and traffic facilities and other buildings in low carbon try this for, for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bit.

Keywords: low carbon building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低碳经济与低碳建筑

1、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在2010年召开的两会上,九三学社中央向大会提交的“关于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的提案”被列为1号提案,2号提案“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也与低碳经济有关。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在2011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在此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新举措,要有促进低碳技术、低碳经济广泛应用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他呼吁制定《低碳经济促进法》,构造低碳经济繁荣发展的政策和人文环境。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当前主要的支柱性产业,实现其产业发展的低碳化势在必行。

2、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当前作为一种建筑理念和要求,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宏观目标的指引下,要求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维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物资、能源的使用和损耗,提高建筑物的综合能效,从而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于建筑行业在一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建筑物的建造到使用和维持,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几乎可以达到社会诸多产业总排放量的近一半,比运输行业和工业生产领域所占比重都大得多。因此,低碳经济的总体目标要得以实现,必须要重视低碳建筑的发展。

二、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也被称为低碳生态城市,这个概念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课题,但它因契合了时代的要求,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所谓低碳生态城市,就是指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存环境。

这一概念显然是一个宏观的体系,因为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特定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体。我们可以对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一步加以细分 ,比如衍生出生态人居、生态交通、生态景观和生态布局等一系列概念。鉴于笔者的专业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对生态城市的方方面面都作出条清缕晰的论述是不现实的。因此,下文所言的生态城市建设侧重于对城市建筑的低碳化和生态化展开探讨。

2、生态城市研究现状

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国外,自然,国外的学者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的研究比较早,在基本概念、技术标准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都出现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比如在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就出现了美国的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所著的《Design with nature》这样具有奠基性的作品。而在我国,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方兴未艾。比如对于作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建筑、交通设施和景观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和标准制定上,大多都是借鉴欧美的理论框架,亦步亦趋,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标准体系。

三、以低碳建筑促生态城市建设

1、以房屋建筑的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房屋建筑(包括所有的商业建筑和住宅)是城市建筑的主体部分,我们通常谈到城市建筑,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应的,房屋建筑的的构造和维持、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居于城市建筑的首位。因此,城市房屋建筑的碳排放量是否能够降低直接决定着生态城市建设的成败,城市房屋建筑实现低碳化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首先应该在房屋设计上强调低碳化、生态化。在设计城市建筑时,要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建筑的结构优化,以求能够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建筑材料和施工上下功夫,力求尽可能的节约原材料。要对于建筑构造中包括结构用材、水暖电、通讯设备器材及建筑装修用材等从材料选用和施工技术上加以改进。比如把传统的砖石结构转变为轻质墙体减轻了结构的自重,同时扩大有效利用空间。在此方面,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如索膜结构先驱和开拓者的费赖•奥托提出的的原始建筑学,这种建筑学能将结构和装饰结合起来,转换成现代建筑,就是“轻的、节能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 。其次,还要积极做好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的工作,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并契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

2、以城市交通设施的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扩张和城市功能的演变,城市交通设施越发显得重要,其低碳水平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建筑低碳化水平。因此,要真正实现城市建筑的低碳化,就必须改进城市交通设施建筑的设计理念、功能定位和建筑材料,从而降低城市交通设施建筑的碳排放量,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首先,应当确立环保低碳的人居环境理念,并以此展开对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主体,当前不少城市在规划道路建设的时候,大多都是把拓宽道路、为机动车出行提供方便作为着眼点。这种理念显然不利于城市道路建设和使用的低碳化。我们必须改变目前以机动车为使用主体,而忽略行人和非机动车使用权利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切实保障行人及非机动车的路权,保证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专用道路系统的优先发展地位。

其次,在建筑材料和附属设施的运用上,也要低碳优先,尽可能降低非环保的建筑材料和照明系统等对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比如加强对城市道路最通常采用的沥青路面材料、工艺加以改进,就可以使得建筑材料节省的同时不降低路面的使用效用,而且同时降低了其对于环境的污染。对于路灯和标识牌等附属设施的建设,我们也应当尽可能选用高效节能产品,优先选用太阳能、风能、自动发光等绿色环保、低碳的新型能源或材料作为设施用品。

3、以城市景观低碳化促生态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景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已成为打造城市形象的一个主要手段。相应地,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也就成为城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的低碳化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意义巨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有低碳生态设计的理念,要有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理念。我们必须摒弃一味追求排场、奢华,盲目模仿甚至攀比的景观设计和建造的误区,因为这样不但费时、费工、浪费建设资金,而且生态宜居效果不佳。

因此,在设计和建造城市景观的时候,我们应当在低碳环保、以人为本、和谐宜居的理念指导下,依据城市的地势和自然风貌,依势而为,因时而作,尽可能在节省建筑成本的同时,又能够保持和发挥该地域本有的自然和人文特质,做到事半功倍、一举数得。而在景观的构成元素及其选材上,也要秉持尽可能选择节约能源、低能耗材质,首选自然材质,尽量减少人工合成材质的选用。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坚持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设计原则,尽量体现简约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2李克欣.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路径及战略意义.城乡建设,2009.11

3郑文摘.低碳将成“十二五”中国城市化重要导向.新重庆,2009.12

4欧阳东.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研究[J].电气应用,2006(25)

5钟光明.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07(31)

6张建钢.关于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的探讨[J].四川建筑,2009(6)

第9篇

关键词:DEA;低碳经济;聚类分析;收敛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85-05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about the Level of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DONG Feng, LONG Ru-yin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Abstract: This paper is firstly based on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aboutthe level of the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currently.Firstly Author makes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index by means of DEA to measurethe level of regional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results show Southern Jiangsu is the best, Central Jiangsu is in the second, and Northern Jiangsu is the last.Then, based on the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author analyzes the level of regional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in Jiangsu. The cluster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better development area of low-carbon economic include Wuxi, Changzhou, Suzhou, Nantong, Yancheng and Suqian. The Convergence test indicates that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become large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shows the impact direc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the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is positive, and the impact direction of the energy intensity (unit GDP energy consumption) to the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is negative.

Key words: DEA; low-carbon economy; clustering analysis; convergence test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源自于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目前国际上对于低碳经济的公认定义为人类通过技术手段和制度设计,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减少由此带来的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护人类的生存安全[1]。景跃军和刁巍杨通过对东北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发现东北地区碳减排成本与能源排放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度相关[2];刘鸿渊和孙丽丽以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为基础,从中观层面分析了低碳经济在异质性地区的生成条件和微观基础[3];Zhou等从生产理论的角度,综合考虑能源、资本、劳动力等相关要素,利用环境生产技术和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比较了18个OECD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4];王群伟等利用动态变化的 Malmquist 指数测度了 1996~2007 年我国 28 个省区市二氧化碳的排放绩效,并借助收敛理论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5];Dong等构造了连续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SMLI)用其测算考虑技术可变性的环境敏感生产率[6];胡宗义和刘亦文用动态CGE模型来模拟分析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产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各产业影响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会导致企业削减就业岗位[7]。

关于江苏低碳经济的研究不是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篇代表性文献,聂锐等利用环境负荷模型与脱钩理论, 对江苏未来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情景分析, 并结合当前的环境政策, 对三种情景下主要指标的参数和结果进行了设计与分析[8];赵荣钦和黄贤金采用2003~2007年江苏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模型对江苏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了核算[9];张秀梅等对江苏1996~2007年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得出江苏全省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都呈现苏南大于苏中大于苏北的分布格局的结论[10];刘慧等通过设定基准情景(BAU)、低碳经济政策情景(LES)、推进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情景(ICS)三种政策情景对江苏未来中长期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11]。

自从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年会上提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较2005年降低40%~45%目标后,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大家的一致意见是低碳经济是实现碳减排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并从碳排放绩效、因素分解、情景模拟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江苏碳排放的研究更多集中于江苏全省,缺乏对13地级市及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和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系统梳理分析。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首先要建立在对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测评和认识的基础之上,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先以IPCC碳排放系数计算方法准确测算江苏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然后用DEA方法设计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收敛性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

一、江苏区域二氧化碳排放测算及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将最终能源消费划分为9类,分别为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煤油、燃料油、原油、电力和焦炭,国内二氧化碳排放计算一般计算公式为:

C=∑iaiEi (1)

其中ai为IPCC提供的各种能源碳排放系数,Ei为终端能源消费量(标准煤)。本文没有将电力作为终端能源放入碳排放总量计算中,原因在于IPCC确定的电力碳排放系数为发电所导致的碳排放,我国2008年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80.48%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电力平衡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火力发电所用能源绝大部分为煤炭,各区域所消耗的电力可以分为自发电和买入电,自发电所消耗的煤炭已经在最终煤炭消耗中计算,买入电由于发电所产生的碳排放并不在本区域,而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碳排放系数为0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R].2003。 ,所以如果在碳排放总量计算中再加入电力会造成重复计算问题,而且重复的比率相当高,所以本文在最终能源消费中没有考虑电力,各区域八种最终能源消费量数据来自各地级市统计年鉴,碳排放系数采用IPCC数据。

根据式(1)计算的江苏全省和三大经济区域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苏北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 2001~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图如下:

2001~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速度苏南为10.7%、苏中为9.2%、苏北为11.8%,三大经济区域及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缓慢,在有些年份还出现反弹增长,2001年三大区域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从高到低排位为苏南、苏中、苏北,2009年的排位为苏北、苏南、苏中,9年间苏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由2.52吨/万元下降为2.00吨/万元,苏中由2.35吨/万元下降为1.77吨/万元,苏北下降幅度很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是苏南最高,苏北最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正相关,2001~2009年三大经济区域及全省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都比较迅速,苏南增长1.07倍、苏中增长1.04倍、苏北增长1.32倍。

二、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一)研究方法与指标

DEA(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 数据包络分析)是研究同类型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常用方法之一。1957年Farrell在研究英国农业生产力中首先提出数据包络思想,1978年运筹学家Rhode、Cooper和Chames正式提出了这一相对效率的研究方法[12]。

假设有n个受评估单元,每个评估单元共有m种投入要素xij,共有s种产出yir,则决策单元O的相对效率衡量指标ho(u,v)可以表示为:

max ho(u,v)=∑sr=1uryor∑mj=1vjxoj

s.t. ∑sr=1uryor∑mj=1vjxoj≤1

∑ni=1λi=1  (2)

本文基于上述DEA模型设计低碳经济发展指数,投入产出共四个指标,分别如下:

(1)GDP

GDP数据来自各地级市统计年鉴,根据GDP平减指数转换为2000年价格。

(2)资本存量

张军等[13]采用永续盘存法来估计各个省和全国的资本存量,计算公式为:

Kt=Kt-1(1-α)+It  (3)

其中Kt为基期资本存量、Kt-1为上期资本存量、It为本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α为固定资本折旧率,本文沿用张军的思想方法估算江苏13个地级市的资本存量。方法为用各地级市GDP与江苏全省GDP之比乘以张军所测算的江苏省2000年资本存量估算出各地级市2000年基期资本存量,然后根据式(3)算出各地级市2001~2007年资本存量,其中α根据张军研究结论取9.6%。各地级市固定资本投资总额数据来自各地级市统计年鉴,所得资本存量数据根据GDP平减指数统一转换为2000年价格。

(3)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取各地级市年末从业人数。

(4)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计算方法见“江苏区域二氧化碳排放测算及现状分析”。

(二)低碳经济发展指数计算结果

本文所设计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数投入变量为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产出变量为GDP,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既可以作为投入指标也可以取倒数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通过规划求解,可以得到江苏13地级市及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区域2001~2009低碳经济发展指数,结果见表1。

从结果来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作为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得出的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差别不大,本文主要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作为投入来进行分析。从全省范围来看:除2009年外,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指数是逐年下降的,2001年为0.966,2009年为0.83,由于当时没有2010年的相关数据,本文无从了解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后我国各级政府日益重视碳排放问题背景下江苏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数是否有所提高。

就区域来看,比较9年平均值和绝大部分年份,苏南低碳经济发展指数最高、苏中其次、苏北最低,这种排位与三大区域的经济实力相对应,根据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平均值排名前三个城市分别是苏州、盐城和无锡,其中两个位于苏南,一个位于苏北,平均值排名后三个城市分别是连云港、淮安、南京,其中两个位于苏北、一个位于苏南。盐城低碳经济发展指数较高与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有关,盐城2009年第二产业比重只有48.2%,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GDP为25553元,排在江苏13个地级市第10位,较低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而提高了低碳经济发展指数。苏南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在三大区域最高,而位于苏南的南京低碳经济发展指数位于江苏全省倒数第三位令人意外,但是分析单位GDP 二氧化炭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就会理解本文所设计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南京2009年单位GDP 二氧化炭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3个地级市中都排第2位,而低碳经济发展指数排第2位的盐城单位GDP 二氧化炭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3个地级市都排在第12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但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可以提高碳排放效率从而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同处苏南的苏州和无锡为南京作出了榜样。

依据DEA方法的BCC模型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结果见表2。

表2显示了江苏及各区域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的分布情况。苏南和全省纯技术效率为1,比较9年平均值,纯技术效率苏南最高、苏北最低,规模效率相反苏北最高、苏南最低。纯技术效率为1或接近1,而规模效率小于1时,这说明被评价单元本身的技术效率而言没有投入需要减少、没有产出需要增加,被评价单元的综合效率没有达到有效(即1),是因为规模、投入、产出不相匹配,需要增加规模或减少规模,规模效率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都有很大关系。

三、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一)聚类分析

根据上文得到的江苏13地级市2001~2009年低碳经济发展指数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树形(图4)。

按照聚类分析结果将江苏13地级市分为三类,其中低碳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为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宿迁;低碳经济发展居中地区为扬州、镇江、泰州;低碳经济发展较差地区为南京、徐州、连云港、淮安。从中可以看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级市还是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苏南地区。

(二)收敛性分析

技术创新理论认为一种新技术渗透到新市场,必然经历发明、创新和扩散三个阶段[14],如果落后地区能够吸收和学习先进地区的技术,这样技术知识的扩散效应会使落后地区获益,因为技术的模仿总比创新成本高,因此当落后地区比先进地区在技术学习上处于更有利位置时,两地经济增长就会出现收敛的趋势[15]。利用收敛理论检验江苏13地级市低碳经济发展指数是否有收敛趋同的趋势。

借助Barro和Sala-i-matin[16]的研究成果,本文设计的β收敛公式如下:

 lnEEit-lnEEi0T=C+βlnEEi0+ε  (4)

其中lnEEi0表示期初相关指数(低碳经济发展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自然对数值,lnEEit表示第t期相关指数自然对数值,T表示时间跨度。如果β

收敛检验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均不存在收敛,表明江苏13个地级市2001~2009年的低碳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各市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变大趋势。

(三)影响因素分析

前文分析了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及组成,但是并未对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部分以低碳经济发展指数作为因变量,引进相关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分析。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可得性,本文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能源效率三个方面考察各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的影响,表4给出了相关影响因素变量的定义及说明。

从式(5)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指数的影响为正方向,能源强度对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指数的影响为负方向,即人均GDP和第三产业比重越高,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指数越高,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越高,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指数越低。这些结果都符合本文的理论预期,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碳排放效率较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第三产业单位GDP二氧化炭排放量远低于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实施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高能源强度带来的必然是高碳排放和较低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数。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设计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投入指标为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产出指标为GDP,测评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区域苏南低碳经济发展最好、苏中其次、苏北最低,13地级市低碳经济发展前三名为苏州、盐城和无锡。利用低碳经济发展指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为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宿迁。低碳经济发展指数收敛分析表明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变大趋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比重对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影响方向为正,而能源强度对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影响方向为负。

结合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单位能耗低、碳排放低,同时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也是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都在2/3以上,我国2010年底也只有43%。据测算,服务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仅为工业单位能耗的1/7,碳密度只有能源行业碳密度的1/10左右,发展现代服务业既能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三大产业比例,又能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2)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江苏可再生资源较为丰富,地热资源地势优越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8%,开发后全部资源量折合标准煤量达到56亿吨;风场资源量居全国第七,可开发量约2100万千瓦;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6.9%,湿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1.5%,滩涂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4,这些可再生资源为江苏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利的现实条件。(3)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给予政策支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法律保障,支持企业发展先进技术,鼓励企业对低碳技术进行引进和自主研发。(4)企业应抓住低碳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重视低碳技术更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将能源消耗列入企业预算,实行节能计划,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谋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南,陆成林.低碳经济的丰富内涵与主要特征[J].经济研究参考,2010(60):32-33.

[2]景跃军,刁巍杨.东北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及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管理评论,2010(8):109-113.

[3]刘鸿渊,孙丽丽.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1,25(8):45-48.

[4]Zhou P, Ang B W, Han J Y. Total Factor Carbon Emission Performance: A Malmquist Index Analysis [J]. Energy Economics, 2010,32(1).

[5]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1):45-54.

[6]Dong H O, Almas H. A Sequential Malmquist–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ex: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roductivity Growth Considering the Progressive Nature of Technology[J].Energy Economics, 32(6): 1345-1355.

[7]胡宗义,刘亦文.低碳经济的动态CGE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10):1470-1475.

[8]聂锐,张涛,王迪. 基于 IPAT模型的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情景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10,25(9):1557-1564.

[9]赵荣钦,黄贤金. 基于能源消费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J].地理研究,2010,29(9):1639-1649.

[10]张秀梅,李升峰,黄贤金等. 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4):768-775.

[11]刘慧,张永亮,毕军.中国区域低碳发展的情景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10-18.

[12]盛昭瀚,朱乔,吴广某. 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3]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14]Josef S.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M]. New York: Harper, 1942.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重点,误区,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影响建筑师有效落实低碳设计的常见误区及建议

明确建筑师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中的工作重点及其作用,是规范和落实建筑师的低碳设计的基础。仅仅有这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认识在践行低碳设计的常见误区。

目前,很多人把低碳建筑片面的认为是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是低耗能设备、工厂化的绿色建材等高科技在建筑上的集成⋯8943 .导致许多低碳建筑仅仅处于示范阶段,而不易复制、难于推广。在此就近年对低碳建筑的一些常见的误区给些注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师提出些许建议。

1.1 低碳建筑仅关注使用、回收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关注使用过程中的低耗能、低排放,而忽略了在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也就是“隐含碳排放(embeddedcarbon emission)’’ 。

人类在创造人居环境和使用过程中,不仅有直接碳排放(如煤燃烧),还有间接碳排放(如火电)。此外还有因为生产使用清洁能源的设备而产生的隐形碳排放。例如,太阳能在使用过程中几乎是“零碳排放”。但实际上太阳能利用的过程中的直接碳和间接碳排放可能为“零”,而相关设备生产、安装维护,需要耗能,自然就有碳排放,这就属于隐含碳排放。

所以建筑师在低碳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不仅应该考虑建筑在使用和回收过程中的直接碳和间接碳排放,还要关注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隐含碳排放,以提高碳减排效率。

1.2 追求低碳建筑的绝对标准

在中国无论是政府还是建筑界,都在追求一个统一的标准欲将“低碳的概念量化”。伴随着对低碳建筑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我们必须认识到,低碳建筑是具有相对性的。就像在LEED指标中,很多低碳的衡量标准都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所以建筑师应该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绝对的低碳建筑量化标准,更应该考虑在中国的资源、环境、文化和经济等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的“碳消耗”有多少改善的空间,在以后的项目中应该如何提高低碳化的具体措施。

1.3 低碳建筑片面追求新技术的集成

以利用新能源技术、新节能建筑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三新技术”在实现低碳建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往往忽视了低碳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用心,就会找到答案。比如,利用太阳能的光伏发电绝对是低碳能源。但如果建筑师将其利用在太阳能辐射量不高的地区,那么设备的隐含碳排放量可能会超过其在产品全寿命周期节约的直接碳和间接碳排放,碳减排的效率反而降低。

建筑师只要认识到低碳建筑不是人类改造自然而为人类提供更为舒适的生存空间的产物,而是人类跟随自然的居住、生活空间的产物,在低碳建筑设计过程中“跟随自然”“尊重自然”,就能解决此类问题。

在跟随和尊重自然的方面,我国许多传统建筑设计师是我们的榜样。传统建筑喜欢择址于能避风聚气,山势峻逸,风景秀美之处,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形成自然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和谐。在中国传统建筑择址中,将“天人合一”的“有机”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

传统的建筑在技术和艺术上都必须经过历史的沉淀,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建筑师在内的业内人士在推行“低碳建筑”的同时,应该将传统建筑中强调建筑、人、自然三者之问的和谐统一的精神内涵和构图原理运用到其中,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1.4 忽视项目决策阶段的作用

在具体低碳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决策阶段尤为重要。此阶段不仅会影响业主的投资和收益,而且也决定了该建筑的碳减排的效率高低。

建筑师要尊重自然和科学,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对自然环境、建设环境、建筑环境的调查研究、当地建筑资料、企业内部建筑资料、其他类似建筑资料的搜集非常重要,这样建筑师才能尽可能的分析和利用自然环境,结合相关部门及企业自身的技术经验,为低碳创造条件和相关的论证。

另外,低碳建筑的践行过程还应该将结构师、建造师、造价师等各专业智慧融合,建筑师有义务在此过程中挑起组织的重担。建设方(业主)也应该充分尊重和重视建筑师在决策阶段的职能,以使工程项目可行,提高建设过程碳减排的效率。

2 建筑师在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中的设计重点及其作用

为有效落实低碳设计,建筑师必须明确在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设计重点及其作用。

2.1 决策阶段

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项目立项(立项批准)。此阶段是建筑低碳可行性的基础,也是低碳建筑项目中最重要的一环。在项目立项之前,建筑师的工作主要包括:项目环境和条件的调查与分析;类似建设项目的调查与分析以及相应技术分析(见表1)。

表1 建筑师在低碳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决策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作用

2.2 实施阶段

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将建筑师的图纸变成建筑实体的关键步骤,关系到建筑师的低碳建筑的蓝图能否实现。

在施工前建筑师工作包括设计交底和技术交底,这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顺利施工的主要步骤。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师要严格改签和设计变更。同时建筑师要注意项目现场情况,以免造成返工。在整个实施阶段,设计方均有义务协助相关方工作,以免出现浪费。

2.3 使用阶段

设计方在低碳建筑使用阶段应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使用前的培训、指导,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及使用后期指导拆除和回收利用。

低碳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阶段与设计方的关系见表2。

表2 低碳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阶段与设计方的关系

3 结语

伴随气候不断恶化,追求“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的建筑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已占总能耗的46.7% ),低碳建筑也正成为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先前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研究中,多从项目开发的角度将其分为前期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以及建筑物最终拆除报废等阶段。实际上,低碳建筑应该是人类在追求更加舒适的人造空间的同时,尽可能不影响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在低碳建筑践行过程中,建筑师必须将低碳设计贯穿到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始终。

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中,“低碳”不会是终点,“低碳建筑”也仅仅是人类追求居住环境舒适而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建筑师作为当下低碳建筑主要参与者之一,应该在注意设计创意的同时,领会建筑本身应该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并非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

所以对于建筑师而言,低碳建筑与其说是人类追求舒适居住环境的过程,不如说是建筑师的一种态度,一种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共同孕育出来的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态度。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节能 邮轮室内 空间设计

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统计,2011年我国内地全年共接待国际邮轮262艘次,同比增长17.5%,接待邮轮出境游客504582人次,邮轮作为高端时尚的代表,已经成为人们旅游出行的新方式。邮轮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邮轮设计和邮轮制造业的全面发展,未来5年仅欧美就有近20艘100万吨以上的大型邮轮被设计制造,小邮轮不计其数,邮轮内装设计也将达到一个新高度。

邮轮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邮轮设计和邮轮制造业的全面发展,但是邮轮被称为移动的建筑,也是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载体。而本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要点,“节能”和“低碳”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各行各业都在寻找和思考与己有关的低碳减排方法、举措。这几年,海事行业也不断研究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理念,例如,2010年新加坡开发出航运燃油废气处理系统、DNV碳捕获与储存标准指南,2011年日邮集团开发了碳排放计算器,2012年上海拟推出航运碳排放指数等。

在低碳意识的提升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追求一种舒适、优雅、自然、自在的生活态度,邮轮内装设计在奢华的同时也需要低碳潮流,在设计中运用新科技、新材料来协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一、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领域的研究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带来了“低碳风潮”,“low carbon”这一概念最早见诸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2007年国际社会研究全球变暖应对之策时成为官方用语。“低碳”是一个全新概念,提出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老话题。作为一个资源消耗大国,中国在大会上郑重承诺2020年将达到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5%的目标,这表明我国经济将在短期内向低碳经济转型。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其实质就是遵循5R原则(Reduce、Reevaluate、Reuse、Recycle、Rescue),在设计中运用新方法、新材料等因素,以节能、节材为目的来实现室内设计的低碳排放。全球低碳设计专家卡斯特·格雷认为,低碳设计就是在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内,从原材料的采集、运输、生产、分销到使用,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得到明显的降低。在设计的起步阶段,就应该把低碳设计作为一个理念来进行考虑,它是可再生的,可循环的。

(一)室内空间功能布局方面。室内空间功能的合理布局,是低碳环境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的室内采光、通风,选择最优的空间朝向做好阳台处理可以降低能耗。在室内设计时,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如在室内中庭设计中,一些学者从绿色生态学的角度,运用“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对室内大厅空间的健康舒适度和能量节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用中庭来处理建筑的核心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光线,也有助于空气的自然流通,还能够创造出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自然感觉。

(二)室内结构调整方面。墙体节能与门窗节能,可通过控制窗墙面积比率、做好玻璃和外遮阳遮蔽以及门的节能。如在室内设计的窗户运用方面,出现了选用玻璃幕墙替换普通窗户利于采光隔热,但通风效果差,需要大量使用空调设备,从而加大碳排放量。对此,江亿院士曾提出双层皮玻璃幕墙的概念,利用两个墙体和所围合的室内空间,作为空气和能量缓冲的空间,延迟外界能量的进入和散失,使得外界环境对于大厅室内的舒适度产生很小的影响,形成一个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的室内环境。

(三)室内材料选择方面。材料是室内设计的物质基础,室内装饰工程的总体效果、功能体现,都是运用装饰材料本身的质感、造型、图案、色彩、功能等体现的。低碳经济理念,体现在室内材料选择上,就是选择绿色材料、环保材料和生态材料。保证材料的绿色环保需要做到采用绿色无污染材料,追求“师法自然”的效果;采用清洁无污染的材料。

二、低碳理念在邮轮室内空间设计的研究

(一)能源空间循环

在室内设计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使美学、人机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和船舶的个性风格结合,通过游艇的室内空间功能、形态、尺度来营造舒适、合理的室内空间。邮轮室内空间功能的合理布局是低碳环境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室内结构方面可通过控制窗、墙面积比率,做好玻璃和外遮阳遮蔽以及门的节能,配置合适的窗帘,达到节能效果。通过合理的室内采光、通风,选择最优的空间朝向。多利用太阳能产品,让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动能、电能等为人们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风帆动力邮轮“Eoseas”号设计豪华,符合环保原则,该邮轮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进行发电、加热和冷却。另外,邮轮将设置太阳能储电板收集太阳能供电;其双重外壳板设计更有作为天然空调系统之效。邮轮主要使用可再生能源,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邮轮更会使用循环使用水、回收使用上层甲板的雨水,以及使用处理废物时回收的能源。“海洋绿洲”号号称最节能邮轮之一,船上最具创新性的部分是其分离的上层建筑,这样使得大量的内部空间可以拥有新鲜空气和阳光;“歌诗达·炫目”号曾获得“2009年ABB能效奖”,在船舶运营各个方面运用环保技术,如空调、通风、照明等,以确保节能减排,另外,歌诗达公司获得节能奖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公司在旗下的邮轮上安装反用换流器,节约能源和减排。

豪华邮轮的设施与陆地上的豪华酒店相类似,只是动力能源技术、船体设计等方面较常规船型更为复杂,要求更高,可以借鉴低碳豪华酒店室内设计的技术。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是上海首家获得美国绿色委员会颁发节能与环保设计前期认证金级证书的办公楼宇。除了逾90%租用面积采用双层低辐射中空玻璃幕墙设计,以引入室外光及减低紫外线、降低照明及空调耗电量外,大楼还配备二氧化碳传感器,以随时监察室内空气质量。在太阳能的利用研究中,有不少学者参与室内中庭设计研究时,从绿色生态学的角度,运用“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对室内大厅空间的健康舒适度和能量节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用中庭来处理建筑的核心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光线,也有助于空气的自然流通,如“歌诗达·炫目”号邮轮的跨越12层甲板的宽敞中庭,可以说是整艘邮轮的特色之一。

(二)材料低碳环保

在邮轮室内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低碳装饰设计的关键。材料本身是否符合低碳的标准,直接影响到低碳装饰设计低碳思维的形成。邮轮室内材料在舱室空间的应用研究,要考虑到装饰材料四性:节能环保、防火隔热、降噪隔音、轻质材料。其材料采用不燃材料或局部地使用阻燃材料;要求具有一定的防震、隔热、隔音性能;装修材料尽量轻;注意材料重量分布的均衡和对称性。豪华邮轮设计的装饰材料还要具备可定制的特性,如新型PVC地板是唯一能再生利用的地板材料,品种繁多,纹路逼真美观,有地毯纹、石纹、木地板纹等,根据不同设计风格,配以丰富多彩的附料和装饰条,能组合出绝美的装饰效果。

邮轮低碳装饰还需要低碳思维,要求设计师在装饰造型上对材料合理应用,尽可能减少材料的浪费,对废弃的材料做到回收再利用。国内外文化的差异,以及邮轮外形设计的影响,要求体现低碳装饰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地域特色中融入情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结语

低碳理念在邮轮室内设计要结合人性化设计理念,在了解装饰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多学科交叉研究。邮轮室内设计中低碳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结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新理论,体现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和关爱。船舶室内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的课题,交叉室内设计学、经济学、船舶美学和机械学等多学科,系统论、思维理论以及进化理论等多种理论,探讨低碳理念在船舶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了解邮轮室内装饰材料特性,利用美学表达形式和艺术学的个性风格,营造节能环保的室内环境。

由于国外邮轮设计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施工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其实践及理论研究都比较成熟,但是我国邮轮室内装饰设计研究还非常缺乏,特别是邮轮室内设计如何和低碳理念进行结合,如何将建筑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造型、构造、装饰材料和工艺结合到邮轮室内设计中,都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希望在邮轮室内空间和材料探索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上,能促进中国船舰设计行业的发展以及船舰市场的繁荣。

参考文献:

[1]程爵浩.2011—2012中国邮轮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2.

[2]程爵浩.2010—2011中国邮轮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1.

[3]蒋志勇.船舶造型与舱室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董长有.船舶的家具设计及室内陈设[J].装饰与陈设,2011:35.

[5]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第12篇

关键词:绿色城市设计;低碳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bottlenecks discussed, which focuses on city lif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carbon, high consumption. Furthermore 1025 plann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reen city design and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planning, which focuses on the realize ecological city design and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measures.

Key words: the green city design;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国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剧,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发展,与传统城市建设发生了碰撞。尤其是关于城市生活和建筑的高碳、高消耗,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指导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再次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生态城市的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中强调城市产能结构的转型,大力发展低碳节约型的企业模式。

二、城市化建设的瓶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工业化的城市建设,面临着高碳、高消耗的瓶颈。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城市的不可持续性与国家战略发展相违背,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着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城市化建设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和谐性,是绿色理念贯彻实施的基础。城市在居住、服务空间的配置上,过于物质上的追求,以至于城市的规划设计出现意识和理念上的错位。

城市化建设的瓶颈,主要表现于城市生活的高碳,建筑的高消耗。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城市的空间布局,注重功能区的设置,将消费和工业发展,作为带动城市经济建设的动力。城市人生活,尤其是机动运行的规模化,私人汽车成为了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城市为拓展内需,将城市周边郊区化,城市人生活的范围离散化,以至于城市发展的高碳化。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最大特点,在于城市建设工程化和工业化。这里所言的工程化,是指城市建筑规模的铺天盖地。我国的城市建筑,以高效、高污染为代价,追求建筑层的奢华,城市的规模性发展呈现出表面化,其实质伴随有太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同时,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起步晚,尤其是建筑产业,基于绿色低碳的建筑理念,还没形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上,缺乏环保意识,过于的依赖于自然资源。

三、基于“十二五”规划,实现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

“十二五”规划再次将重点放置于可持续发展上,注重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尤其是基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创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社会。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我国城市化建设,将坚定不移的贯彻绿色低碳的理念,创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关于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冲突不可避免,只有调整发展策略,以新型发展的观念,调整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冲突。“十二五”规划还强调科技创新的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基于环保科技产业的发展,诸如新能源的开发,是城市未来设计与规划的重要方面。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本质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践行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基于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是整合城市文明与建设的重要机制,在“十二五”期间,相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生态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涉及城市战略发展,尤其是关于人与资源资源的统筹协调,是城市生态设计的基础。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矛盾点,基于生态建设的城市设计,要对于城市效率、环保、交通等方面,完善城市的基本功能。而且,城市生活逐渐分散化,基于综合性城市功能的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并且,城市的综合建设,要符合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城市的发展趋势,融入于其中。这样,城市的生态设计的动态性满足了城市发展的“演变”,尤其是避免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城市的生态设计,离不开建筑结构的环保化,尤其是建筑材料的环保节能型,是城市空间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绿色设计的实质所在。

(二)关于城市低碳规划。城市低碳规划的重心在于经济发展形式的低碳化,居民生活理念绿色化。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实现社会的低碳建设,尤其是设置好规划蓝本,将经济建设的战略价值上升至社会功能之上。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尤其是以最小的生态代价,实现城市经济价值的创造。因此,城市低碳规划的进程中,需要基于低碳理念,打造低碳的产能结构,以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经济建设的核心价值。城市低碳规划,在于城市发展的定位,低碳的理念要落实至产业发展和居民的实际生活之中,尤其是基于居民的生活理念的转变,有助于低碳规划落实至实处。同时,城市在空间布局和功能的规划中,关于低碳理念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各项低碳指标的制定,以规范的规划思想,确定城市低碳规划的定位。加之,将低碳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以文化发展走向,确保低碳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并且,基于社会、政府、市民的一体化模式,是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十二五规划期间,低碳城市的建设,在于社会、政府、市民的矛盾。如果将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构建一体化的建设模式,是处理城市矛盾点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特殊社会的需求。社会要转变消费观念,尤其是基于绿色消费理念,追求城市发展的绿色舒适。设计师要明确低碳理念,在城市设计中,践行好绿色理念,用绿色建筑结构,教育和引导民众的行为和思想,以形成全民健全的低碳理念。同时,政府要强化管理理念,将低碳城市规划作为首要的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要服务于生态建设。政府部门制定一些列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产能转型,以发展节约型产业为主。并且,强化相关法制的执行力度,杜绝企业的高消耗、高排放。对于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政府部门要加强环保宣传,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以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

四、结语

我国城市建设的瓶颈,越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打造低碳的生态城市,是十二五规划,关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调整产能结构,尤其是低碳节约型的经济模式,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王兴平.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J].城市规划;2011(36)

[2]王建国.走向新世纪的绿色城市设计[J].建筑书摘;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