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嘻哈文化论文

嘻哈文化论文

时间:2022-08-30 09:05:02

嘻哈文化论文

第1篇

金融风暴全球肆虐,风暴眼之地华尔街已是满目萧然。这个时候还能在曼哈顿的大厦里悠闲工作,并在工作间隙听听嘻哈音乐、练练瑜伽的人,可能就只有西蒙斯了。

“这简直是一个不可饶恕的失误,”在笔记本电脑上看到公司的最新广告后,拉塞尔•西蒙斯显得愤愤不满。这是一则推广西蒙斯的公司发行的预付信用卡的广告,广告内容暗示了这种名为“冲锋”的预付信用卡,是面向那些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尤其是黑人。

“难道这个国家就没有贫穷的白人吗?”西蒙斯生气地挂断了与广告负责人的通话。他为此发火,是因为他一直没有忘记三十多年前,在纽约市皇后区的黑人社区摸爬滚打的岁月。

嘻哈教父

现年51岁的西蒙斯一直都觉得,年少时混迹于纽约市皇后区的情景恍如昨日。黑人孩子们在街头拉帮结派,打架斗殴,“那时我们还做些‘小生意’,替一些不法之徒倒卖走私货,有时甚至贩卖。”西蒙斯依然记得,那个时候他喜欢用赚来的钱买一些奇装异服,“穿着这样的衣服,别人都会把你当作狠角色,不敢轻易招惹你。”

拉塞尔•西蒙斯,他当然是一个“狠角色”。

1975年他考入了纽约市立大学,就在这个时期,嘻哈文化开始在皇后区和哈莱姆区的黑人社区里渐渐兴起。在人多钱少的黑人家庭里,哥哥穿小了的衣服就会给弟弟穿,大一号的衣服穿起来宽松舒服,看起来又很新奇很酷,这种着装风格逐渐为年轻人们所喜爱。街头墙上的涂鸦本来是帮派划分势力范围的标志,因为颜色鲜艳、设计夸张也被年轻人们争相效仿。黑人没钱去歌舞厅娱乐,而且当时由于种族歧视,他们也不愿去白人的舞厅,所以就自己创造了节奏感十足的说唱和动感炫目的街舞。

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住了年轻的西蒙斯,他很快就融入到了当地的嘻哈文化圈子,但他也深深地明白,一切又都是因为黑人的贫穷。他决心改变,要让嘻哈文化风靡美国,要让黑人变得有钱!

西蒙斯的弟弟乔斯夫是一名说唱歌手,他与几个朋友组建了Run-DMC乐队,由西蒙斯出任他们的经纪人,在西蒙斯的帮助下,这个乐队开始在黑人乐坛崭露头角。接下来等待着他们的是不断的演出邀请,开始忙着数钞票的西蒙斯发现,极富感染力的嘻哈音乐很容易被更多的年轻人们接受,甚至还有白人,但这种音乐风格却并没有引起大型唱片公司的重视。

何不创办一家专门做嘻哈音乐的唱片公司?西蒙斯毫不犹豫地停止了学业,创办了嘻哈音乐史上著名的唱片公司――DefJam。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嘻哈文化在年轻人当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就在这样的嘻哈浪潮中,西蒙斯的唱片公司培养了众多著名的歌手,为嘻哈文化的传播推波助澜,从而奠定了自己在嘻哈文化中的教父地位。

“正是那些大家伙的愚钝,我才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如果那些唱片行业的巨头能一开始就理解嘻哈文化,那么Def Jam就决不会取得如今的成绩。”但问题是,还有谁能比在黑人社区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西蒙斯,更先一步了解嘻哈文化?

时装界的黑马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嘻哈文化与商业世界之间开始产生强烈的吸引力。“那些曾经低估嘻哈文化的大型企业,在看到我们势不可挡时,都企图在这一潮流中分一杯羹。”

1986年,Run-DMC乐队发表了一首名为《我的阿迪达斯》单曲,大受歌迷的欢迎。但让西蒙斯没有想到的是,阿迪达斯公司竟然找上门来,主动拿出一份价值百万美元的代言合同。

“我们最初根本没有存心要推销阿迪达斯。只是写了一首歌,内容是以阿迪达斯的球鞋为载体,来表达对生活现状的反抗。我们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财运竟也随之而来。”西蒙斯很是惊喜,但更重要的是,这一笔意外之财让他看到了嘻哈文化广阔的商业前景。

于是他开始以文化渗透带动商业扩张,首先涉足于与唱片业关联度较大的影视业,他把Run-DMC乐队和Def Jam唱片公司的故事搬到银幕上,大众反应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唱片。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年轻人们开始纷纷效仿电影里人物的嘻哈着装,身穿宽松的T恤、肥大的牛仔裤和板鞋的小青年在大街上逐渐多了起来。

时装是潮流文化的最佳载体。凭借嘻哈文化势头渐盛,以及自己作为嘻哈教父的影响力,开创一个嘻哈服装品牌,让时装界刮起嘻哈风,对于西蒙斯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生意啊!

1992年,西蒙斯率领他开创的嘻哈品牌Phat Farm杀入时装界,而他Def Jam唱片公司旗下那些深受众多歌迷爱戴的歌星都成了Phat Farm的代言人。但是,PhatFarm的最佳代言人是谁?除了西蒙斯自己,还会有谁?此时的西蒙斯已经是黑人群体的绝对偶像,在他们眼里,西蒙斯不仅是嘻哈文化的教父,更是将嘻哈文化推向主流、为黑人挣得脸面的英雄,他们把西蒙斯的名字与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相提并论。

在诸如音乐、电影颁奖礼或者时装会这样的公众场合,西蒙斯无一例外地都身穿PhatFarm的宽松T恤和肥大牛仔裤,后来又多了PhatFarm的板鞋、棒球帽和超酷的金属镶钻挂饰。

嘻哈教父亲自出马,岂有不胜之理?PhatFarm的销售业绩一路高涨,在美国著名的西尔斯百货里,PhatFarm的卖场一直是追求潮流的年轻人必去之处,更是嘻哈文化追随者们的圣地。

但是,有一个问题却一直困惑着西蒙斯,“PhatFarm的消费者绝大多数都是男生,而女生花在时装上的钱,通常要比男生多得多,如何让女孩子也参加到嘻哈服饰的消费中来?”这一问题对于想要在时装界大展宏图的西蒙斯来说,绝对至关重要。可是他却一时想不到解决的办法。毕竟,女孩子参与嘻哈乐、街舞、涂鸦等嘻哈文化的,为数不多。其实,难倒西蒙斯的,就是难以找到一个女孩与嘻哈文化的契合点。

1999年,名模奇莫拉•李的出现,使得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在一次时装会上,这个13岁就成名于巴黎时装界的、漂亮的亚非裔混血儿,顿时迷倒了西蒙斯,而她具有的野性而张扬的气质,也正对嘻哈文化的路子。西蒙斯立刻对奇莫拉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并鼓动她创立一个嘻哈女装的品牌。

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这让在模特界打拼多年的奇莫拉大为心动。她不仅成为了西蒙斯的妻子,还为西蒙斯的嘻哈时装帝国开创了BabyPhat这个女装品牌,并亲自出马全力推广。与男生嘻哈服装的宽松恰好相反,BabyPhat的设计鲜明闪亮、性感修身,但也同样的动感时尚,“要知道,我们女孩同样可以唱饶舌、跳街舞,当我们随着节奏扭摆起来时,曼妙的身姿绝对能使男孩们目不转睛。”模特出身的奇莫拉完美地把嘻哈文化与女孩们的特点结合在一起,Baby Phat也成了支撑西蒙斯的嘻哈时装帝国的另一条臂膀。

冲锋,冲锋!

三十多年前在皇后区当小混混时,西蒙斯的绰号是“冲锋”,这代表了勇往直前、顽强不屈的精神。事实上,这三十多年就是西蒙斯一直在“冲锋”的三十多年,而且至今他还没有停下来。

第2篇

They played for a while, and his son said he felt tired. He put up his son and let him ride on his neck. They both strolled1 around the park.

At noon, Jim felt tired. He thought it was time for them to go home. Suddenly he remembered he went out with his son. Where was his son?

“Have you seen my son?” Jim asked the passersby he met. When they looked at the child on his neck, they thought he was joking. So they gave no answer.

His son on his neck cried out, “Daddy, I’m here.” Jim looked up and saw his son. He was very angry with his son.

He put his son down at once, and shouted at him, “I told you not to run everywhere. When did you climb up my neck?”

吉姆是个健忘的年青人。有一天,天气暖和,阳光明媚。因为吉姆闲来无事,就牵着儿子的手出去玩耍。他嘱咐儿子不要乱跑。

他们玩了一会儿,他儿子说累了。吉姆就把儿子举了起来,让他骑到自己的脖子上,父子俩在公园各处闲逛起来。

时近中午,吉姆也感到累了,他想该回家去了。他突然想起,出门时他是带着儿子出来的,现在儿子到哪儿去了?

“你们看见我儿子了吗?”吉姆逢人便问。过路人看到骑在他脖子上的孩子,以为他在开玩笑,都不回答他。

这时,骑在他脖子上的儿子喊道:“爸爸,我在这儿呢。”吉姆抬起头来看见了儿子。对儿子的行为,他非常生气。

他立即将儿子从他脖子上抱下来,大声斥责道:“我跟你说过别乱跑,你什么时候爬到我脖子上去了?”

You can find hip-hop everywhere you go. Countries like France, Brazil and even Japan have their own hip-hop culture. But where did this strange speaking-singing style come from?

如今无论你到哪里去,你都可以发现嘻哈音乐。像法国、巴西甚至日本这样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嘻哈文化。但这种奇怪的说唱风格是从哪里来的呢?

Many centuries ago, in West Africa, traditional storytellers played musical instruments while they were telling stories. When this tradition traveled from West Africa to the USA, it developed into different musical styles. For example, blues and jazz. These styles all started in poor African-American areas. And in the 1970s, there were many poor areas in New York. There wasn’t any money for music lessons in schools, so kids made their own music. African teenagers and DJ here played their records outside in the streets. Everybody joined in. MCs had rapping1 competitions. Every week, there were talented new dancers, new DJs and new MCs. Hip-hop culture was born.

许多世纪以前,在非洲西部,传统说书人会边讲故事边演奏乐器。当这一传统从非洲西部传到美国的时候,它发展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蓝调和爵士乐。这些风格都始于贫困非洲裔美国人的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纽约有许多贫困地区。因为学校里没有资金条件开设音乐课,所以孩子们自创音乐。非洲青少年和当地的唱片骑师(DJ)在街道上播放自己的音乐唱片。每个人都参加了。麦手们(“MC”即Microphone Controller)举行说唱比赛。每个星期,都会诞生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舞蹈演员,流行音乐节目音乐人和新麦手们。就这样,嘻哈文化诞生了。

I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heard hip-hop. It was 1980. I was at a party in New York. There was a young DJ at the party. He was playing records. While he was putting a record on, a kid picked up a microphone2 and began rapping. Some other kids were break-dancing to the music. It was loud and boring, and I hated it. I preferred jazz.

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嘻哈音乐是1980年。我当时在纽约的一个聚会上。这个聚会上有一个年轻的唱片骑师。他在播放唱片。当他播放一个唱片的时候,一个孩子拿起麦克风,开始说唱。其他的孩子们开始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地表演。这个场面既闹心又无聊,我不喜欢这样的表演形式。我更喜欢爵士。

During the 1980s, hip-hop became popular all over the USA. Today’s successful American artists like Missy and her friend Tim heard it on the radio when they were growing up.

在上世纪80年代,嘻哈音乐风靡美国。当今成功的美国艺术家,比如密西和她的朋友蒂姆,就是听着收音机里的嘻哈音乐长大的。

第3篇

爸爸说我像个男孩子

我是一个刚满十一岁的女孩子。因为太爱看书,我过早地戴上了眼镜,外表还算挺斯文的。

可一向把我视为掌上明珠的爸爸,却说我像个调皮的男孩子。爸爸的话是有根据的:自从我“呱呱“落地以后,我家就被闹得鸡犬不宁。稍大一点,脸盆、痰孟、茶杯经常被我打坏,连被单、纱巾┄┄也常常遭到我的袭击,我成了我家不可一世的小霸王。为此,爸爸不免要发火,可我仍然嘻嘻哈哈地胡作非为。

我不大喜欢串门,却爱往外边跑。我经常跑到河沟边去捉小鱼逮小虾。我家差不多成了生物角,连淘菜用的盆子也被我拿来养了一只耀武扬威的大螃蟹。可惜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不适应我家的环境,过不了几天就纷纷“升了天“。可是要不了多久,我就会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到河沟边去大干一场。

我不论什么东西,都喜欢拆开看看。收录机、台灯、闹钟经常被我拆开又装上,连我心爱的洋娃娃也被我“解剖“了。妈妈为此经常埋怨我,可爸爸却表扬我,说小时候爱动手是件好事。

我很爱看精彩的武打电视,看完也想学学。可我不是学武的材料,不是扭伤了胳膊就是碰疼了腰,常常会惹得全家哈哈大笑。我穿的衣服两天必须换一件,否则脏得要命。

我不喜欢生气,常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可有一件事,却使我一连生了好几天气。事情是这样的:今年初,我因故入学考试时,我这个在原校经常是前五名的学生竟连前十名都没有进入,这能让我不生气吗?后经老师鼓励,我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期中考试时,我终于进入了班上前五名的行列。

我还很好交朋友。我的朋友们都很老实、善良。我对她们也很讲“义气“。你看,我的性格与爱好,不正像个男孩子吗?

无指导老师,自己写的

第4篇

气质的背后常常代表着文化的熏陶,舞蹈也不例外。在众多舞蹈中,芭蕾是最为人所爱慕与追恋的,因它高雅、贵族、含蓄,往往最能唤起人们对崇高与纯洁的理想。优雅的芭蕾舞步延绵数百年,终究成为人文领域的一朵奇葩。

相应芭蕾的高雅气质,近年来流行的嘻哈文化似乎就是对这种高雅的彻底颠覆。这种美式街头的流行舞蹈,充分强调肢体的舒展与放松,快节奏,充满动感,已为全球许多年轻人所热衷。

当Hip-Hop遭遇芭蕾,高雅与嘻哈之间是各自气质的体现,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

而在MP4领域,分别引领着高雅与嘻哈时尚这两种气质极致的,是两大巨头CREATIVE与Ipod。

CREATIVE,作为全球随声听行业巨擎,致力于“缔造听觉艺术”的品牌主张,其名下系列产品形象优雅、气质高贵,深受精英人群的垂爱,其目前至为典范的作品是ZENVISION:M,一款外型精湛典雅、功能内涵丰富、理念尊贵先进的随身影音设备。

作为CREATIVE~期的代表作,ZENVISION:M一问世即以其优秀的外观设计、优雅的色彩搭配、强劲的功能性能、丰富的多项扩展性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而正是与芭蕾舞蹈高雅气质的和谐统一,ZENVlSION:M选择了芭蕾舞蹈演员谭元元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二者如同一对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在各自不同的舞台上,共同演出着一场优秀而高雅的心灵舞蹈。

Ipod,知名电脑厂商APPLE名下的鼎盛品牌,因为所属产品如NANO,SUFFER的时尚、活力,如嘻哈一族般所张扬的个性色彩,短短时间便占领了年轻人的心。拥有一款Ipod产品,就如同拥有了年轻、自由与激情。

纵观目前高端MP4播放器领域,可用格局纷乱形容。一是参与竞争品牌众多,以CREATIVE、Apple为首的一线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SONY、IAUDIO、AIGO等二线品牌积极参与抢夺,其他厂商只能勉力分一杯羹;二是高端产品高价并非高质,由于品牌层面参差不齐,质量问题常常伴随MP4左右;三是同质化严重,人人都想介入的结果就是人人的产品都缺乏差异性。而就是在这种纷乱的格局中,CREATIVE与Ipod以其鲜明的品牌气质与产品形象,站在了行业的前列。

ZENVISION:M与Ipod,两大不同气质的碰撞、PK,如同舞蹈中的芭蕾与Hip-Hop,将激起多少人的回响。

自公布之日起,ZENVISION:M便被一致认为是MP4当家花_BiPod 5的竞争对手,二者无论在设计风格还是色调搭配都有一些神似,在体积上共同追求小巧轻薄,功能特性上侧重视频播放、多媒体娱乐等。不过与传统意识的PK相比,此番二雄对决,既非既生瑜何生亮之无奈,也非两虎相争必有一死之惨烈,皆因二者产品特性鲜明,定位迥异,能在共同的领域获取相应的受众群体。

ZENVISION:M继承了CREATIVE在多媒体领域的积累,侧重产品内涵,除在外形设计上典雅高贵外,在功能性与扩展性上也异常丰富。比如,它具备较之iPod V5更丰富的可播放格式,使得一传即看成为现实;它能提供完整的图片缩放及旋转观赏功能,以及多种效果的幻灯片播放功能;除拥有音乐/视频播放、图片浏览等娱乐功能外,它还具备FM调频、录音功能,智能化的Outlook同步、日历时间、任务管理以及丰富的软件应用,甚至可与WindowsXP系统实现无缝连接,相比iPodV5更加人性化。

秉承CREATIVE“缔造听觉艺术”的品牌主张,ZENVISION:M产品风格高雅、深沉,气质卓尔不凡。其与谭元元的气质结合,也正充分体现了成功、高雅的主流思想意识。

第5篇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主题是“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该单元由4个有趣儿的故事组成,其中既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又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这也是我们在这一单元中要学习的写作方法。

如课文寓言两则中的《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要到南方去,而他却在往北走,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读了这个故事,肯定很多同学都在嘲(cháo)笑这个人,认为这个人简直太笨了。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那你将永远实现不了你的目的。这就是在简单的故事中说明深刻的道理。

《画杨桃》就是小作者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简单的一节课却使“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却又深刻的道理: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不要想当然,走了样。这篇课文中还有一点最值得我们学习,就是作者对老师和同学的神态、语言描写得具体细致,准确地反映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老师的神态由严肃到和颜悦色,老师的话语通俗易懂,很符(fú)合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开始嘻嘻哈哈,笑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知道真实情况后又吞吞吐吐,写出了同学们的天真和有什么说什么,其实,这也是实事求是啊!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着故事,关键是大家要开动脑筋去发现,去想,然后再去写,很多的故事中都有着我们可以学习的,或者可以发现并改正的东西。就是用事情来说明道理。

【小博士语录】

身边故事真不少,需要我们去寻找,

里面藏着大道理,只要我们肯动脑。

故事人物很重要,神态语言少不了,

描写细致又生动,你的故事就最好。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前,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节选自岑桑《画杨桃》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展示一系列中美青少年 “流行语”,初步分析青少年社会心理及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本文还描述 了作者对一些在中国留学的美国青少年有关“流行语”的问卷调查情况,并分析了 “流行语”所折射的青少年嘻哈文化、校园文化的特征。

语言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最好的载体。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必然导致语言的变迁。“流行语”的盛行就是语言变迁的突出表现。“流行语”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两大奉属性,它总是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向与动态。就 “流行语”的兴起与传播方面来看,作为社会的先锋力量并且有着标新立异特征的青少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行语”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为了作为一种 “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一直是一个强调独立、个性,鼓励冒险、开拓等精神的国家。在上世纪打破种族、性别等障碍后,美国社会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追求自由创新,努力实现 自身价值。当代美国青少年的这种社会心理文化特征在他们的 “流行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青少年社会心理在 “流行语”中的表现

青少年时期是 自我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他们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父母。当进入学校甚至社会这些广阔的世界以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与修订,并重新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美国青年尤为如此,他们思想独立,勇于创新并打破常规,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与独创性。这无疑成为语言变化的一大动因,诸多 “流行语”随之诞生。一些青少年把原有的一些词汇 、词组变形使用。例如:

yeah!  (表示欢呼的)变形为 yeaaah!; 

what。s up? (你最近怎么样?)变形为 wazzup?; 

out of here (不在,走了)变形为 outta here; 

kind of (有点)变形为 kinda; 

sort of (有点)也变成了sorta 

cool(酷)变成 kewl 

nice (好)变成 niice 

damn (该死,可恶)变成语气较轻、较委婉的 dang 

还有些青少年与计算机和网络至交,已经标新立异地独创了不少具有电子信息时代的特色词汇

例如 : 

(1)u : you 

ui — y0ur 

r = are 

y = why 

xmas = christmas 

thax = thanks; 

(2)cu= see you 

brb = be right back 

idn / idk = i don t know . 

yw = you’re welcome 

omg : oh my god 

(3)asl=age/sex/locati0n 

(4)dl=download 

rly = really 

gf= girlfriend 

bf= boyfriend 

(5)2= to/too 

4 = for 

me2= me too 

b4= before 

cu 18er= see you later 

(6)cu@night =see you at night 

happy 

以上六类词汇及表达方式都是网络时代诞生的 “流行语”。它们的突出特征便是简洁,同时夹杂了数字和符号,常见于美国青少年的博客以及聊天记录里 (例如 qq,01cq等)。第 (1)类新词是鉴于发音相近而简化的词汇,从而使交流更加快捷。第 (2)、(3)、(4)类包含的表达方式均为缩略词,它们或由每个短语中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或提取单词中的两个字母组合而成,同样使交流更加便利省时。第 (5)、(6)两类构思巧妙,利用了数字、符号简单明了的特性,使构成的新词令人过 目不忘印象深刻,充分展现了青年一代的智慧与创新精神。 

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深刻影响下,中国青少年也创造了他们独有的 “流行语”。这些流行语有些来自英语国家,除以上列出的gf, bf,cu,b4, 一 等之外,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文化的一些表达方式。

例如 : 

gg哥哥  沙发 

mm 妹妹  晕 

楼主  雷人 

潜水  :) 

这些表达方式同样遵循简单经济的原则,并且形象生动,广为流传,成为青少年的鲜明特色。 

二.青少年文化特征在 “流行语”中的表现

(一)街头嘻哈文化 

自从上世纪 70年代美国黑人说唱音乐 (rap music)在美国传播以来,美国城市的年轻人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嘻哈 (hip-hop)文化。它起源于说唱音乐及与之相伴随的强调即兴发挥,追求个性化,反映不与主流相融的桀骜不驯的霹雷舞 (break dance);但是这种风潮迅速到达美国城市街头的各个角落嘻哈风格随处可见。因此广义而言,嘻哈多指流行于城市年轻人中一种凸显自我的街头文化,甚或可以说成是一种生活态度,包括语言、服饰或标榜 “帅”、“酷”的招牌动作。若具体体现在装束上,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他们宽松的 t恤、轻便的球鞋,随意裹在头上的头巾,率性的鼻环和粗宽的耳环、项链、或手环,动感十足间处处张扬个性、引领时尚。“嘻哈”风格在青少年 “流行语”中随处可见。例如: 

chillin’  放轻松 

bling—bling 闪亮的珠宝,引申为名牌服饰配饰 

phat杰出的,一流的 (不是 fat肥胖之意) 

gangsta  (gangster的变体)土匪,歹徒 (在此指充满暴力的一种 rap形式) 

getting crunked放松,做你自己 (crunk为一种 rap形式) 

off the chain脱身,摆脱困境 (与 off the hook意思相近) 

美国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能够成为嘻哈一族感到 自豪,他们随时追随着 hip hop音乐中的 “流行语”,用这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情绪,突出自己的身份,他们有时甚至不在乎别人是否能够听懂他们的语言。但是这些表现嘻哈风格的 “流行语”还是被青少年广为使用,有些甚至已经写入字典,例如: chillin’,bing-bling等。 

(二)校园文化 

青少年正值学习年龄,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独有的校园环境造就了独有的校园文化及校园“流行语”。美国校园 “流行语”充分体现了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心态及现状。美国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既可以结识朋友、增长学识、发展兴趣,又可以锻炼能力。例如:建筑学社团,英语社团,圣经解读社团,读书会,体育运动社团,海外学生社团,环境保护社团,学生联合国等等。同时美国校园的体育活动及艺术活动也很丰富。体育比赛是校园的大赛事,尤其是篮球,美式足球和棒球;此外,骑马、攀岩、划船、滑雪、飞翔、跳伞等运动也深受欢迎。美国文化极重视艺术天赋的充分展示和个人创造力的充分表达,因此在美国校园还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例如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这种浓郁的校园文化催生了具有典型校园风格的 “流行语”。例如: 

chill/chill out放松;镇定下来 

playa/player花花公子 

hot漂亮的 

trip过度担心或紧张 

dude伙计,老兄 

ride车,汽车 

cool很棒,很酷 

crib/pad 家,住处 

hang out经常去的地方,住处 

chick女性 (常有侮辱之意) 

fraternity兄弟会/sorority姐妹会,女学生联谊会 

whoops!哎呦 (表示惊讶 ,沮丧,轻度道歉等) 

cake course一门课很好修,可以说是白送学分的 

cheese/cheddar钱 

hella非常 

homey朋友,密友 

take no prisoner (多指教授)考试很严格,而且不留活口

这些 “流行语”有的反映学校社团,例如 fraternity 和 sorority;有的反映学校生活,例如 rideplayer等;有的则反映学校学习,例如 cake course和take no prisoner.

在中国,校园 “流行语”也举不胜举,同样反映了当下学校生活文化的个个方面。例如: 

郁闷  变态 

猪头  亲爱的  . 

恶心  爽 

汗  我晕/我倒 

东东 (东西,玩意) 

特困生 (特爱睡觉的学生) 

挂了  (考试不及格) 

这些校园 “流行语”在同学之间口头相传,迅速成为校园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使用这些 “流行语”不仅易于与同学沟通交流,而且加强了作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美国青年流行语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美国青少年 “流行语”及其反映的青少年社会心理与文化特征,我们对一些在中国留学的美国青少年进行了有关 “流行语”的问卷调查。他们中间以及他们的朋友经常使用的 “流行语”包括: 

w hatever 

fabulous

aw esom e 

cooi 

tight 

let’s hang out tonight. 

he is chill 

i’m crashed. 

epic win/fail 

google it/ to google 

to wiki 

to friend(make friends) 

在这些流行语中,有些是感叹词,表达情绪,例如:fabulous,awesome,tight等;有些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例如 let’s hang out tonight.通过该 “流行语”可以看出美国青少年丰富自由的夜场活动,他们经常和朋友同学一起泡吧、在家举办聚会等等;有些则是关于学习的,例如:to google,to wiki.。大部分中国青少年对google搜索引擎都很熟悉,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查资料时经常会使用。wiki全名为 wimpedia是一种在欧美国家广为使用的网络百科全书,能够搜索到各种信息,包括政治 、科技、文化 、教育、法律等等。 

在对留学中国的美国青少年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说出了许多 “流行语”,部分原因可能是 “流行语”已经成为他们语言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日常交流时,“流行语”会自然、不经过思考无意识的脱口而出。而正是这些 “流行语”形成了青少年特有的语言风格并折射着青少年独有的社会文化特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社会心理、文化等特征在青少年 “流行语”中表现极具明显的时代特征。青少年处在身体心理急剧变化时期,了解其社会心理、文化、心态等对学校、老师、父母具有重大意义,而心理文化因素很难捕捉,只有在青少年的言行举1卜上间接获得。研究青少年 “流行语”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进入青少年世界的途径。了解青少年 “流行语”不仅能使家长、老师了解青少年的个性、好恶、文化等,同时也为双方进行有效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dalzell t.(1996).flappers 2 gappers:american youth slang.springfield,md:merriam-webster inc.smith c.,faris r.,& denton m.l.(2004).are american youth alienated from organized geligion?a gesearchgeport of the national study of youth and geligion,number 6. 

第7篇

王勤勤除了名字和明星相似外,其他乏善可陈。不帅,不高,没钱,家境也一般。当初勤勉努力,也只考上了一所三流大学。一张脸老是挂着憨憨的笑。现在的社会,年轻人不精明点哪能混得下去?

王勤勤是个“落伍”的人,在一家机械厂工作,整天就知道埋头苦干。看新闻,现在机器人产业都很红火了,机械厂不知道还能存活几年。王勤勤是发自心底喜欢机械,他居然想自己做一个机械臂,能帮助手不灵便的人。

这念头源于他的邻居王伯伯。王伯伯前几年不幸得了脑血栓,人重新站起来了,一只胳膊却丧失了劳动能力,老是蜷缩着,这么一来,人脾气也差了,整天找碴发火,一家子被他弄得鸡飞狗跳的。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王伯伯成了这个样子,王勤勤实在心酸,就暗地里琢磨要做个什么东西帮助王伯伯。

毕竟专业是学这个的,机械原理王勤勤懂得不少。这天,王勤勤在一个机械爱好者网站上看机械臂的图,无意间看到一张特别酷炫,王勤勤一下子激动起来,给对方发了信息,希望对方能把这个机械臂卖给自己。

对方很快回了信息,说卖给他当然可以,五千块就行。

五千?王勤勤一口饭差点喷了出来,你怎么不去抢?

王勤勤懂机械,一下子看出来,对方这个机械臂,样子是好看,但是中看不中用,好几处都不符合人体构造。要不是自己有特殊需要,才不会在这里讨价还价呢。当然,王勤勤也承认,这个设计的确符合工业美学。

王勤勤巴拉巴拉说完了,准备下线,对方却打了句:“看来你是懂行的,哥们儿,一百块钱卖给你。”

王勤勤愣住了,这卖家也太豪爽了,看来是要把货卖给识货人啊。

王勤勤拍下来,付了款,几天后收到快递,对方署名“文茜”,王勤勤心里暗笑,遇到个比自己的名字还女性化的人。

2.

同一个操作间的梁家俊整天捧着手机刷微博,他关注的净是美女。大眼睛,白皮肤,锥子脸,长得跟蛇精似的。王勤勤笑他是看《葫芦娃》看多了,他说王勤勤太土:“你知道啥呀?这些都是网红,网络红人!”

王勤勤笑着摇了摇头,继续研究自己的机械臂。

梁家俊看着微博,一边酸溜溜地说:“还是美女好啊,什么都不用干,每天化化妆,发发照片,底下就有一堆人评论,还能赚钱。”

王勤勤头也没抬:“赚钱?”

“是啊。”梁家俊把手机亮给王勤勤看,手在屏幕上拨弄着,“这次‘剁手节’,销售额前几名的网店,都是‘网红’引导过去的买家呢!”

王勤勤瞟了一眼梁家俊的手机屏幕,“咦?这个姑娘的打扮好看!”

梁家俊哈哈大笑:“你还懂这个?我觉得不好看,这都啥啊!”

图片上的女孩一身工装模样的时装,上面缀着铜扣子和铆钉,看上去酷酷的。但是在一群长腿细腰一片粉红的女孩中间,她的粉丝量明显少很多。

回到家里,王勤勤上网,系统提醒他收到一个新评价,是卖给他机械臂的卖家给他的好评,夸赞他付款及时、好相处。定睛一看,卖家的头像正是白天穿着工装拍时尚照片的网红。

王勤勤觉得世界真小:“怎么这么巧!你的头像上那个女孩,我今天白天刚见过。”

对方惊讶极了:“刚见过?”

王勤勤不好意思了:“在网上刚见过。是个粉丝不多的‘网红’,哈哈。”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发过来一串话:“网红怎么了!网红也是靠自己的劳动赚钱!现在粉丝少,不代表以后还少!”

王勤勤被这一堆感叹号弄蒙了,对方接下来的话马上给王勤勤解了惑。“头像就是我本人!我告诉你,喜欢我的粉丝多着呢!”

什么?一直以为对方是男的啊!这都哪跟哪啊?

3.

给王伯伯做的机械臂快好了,受到文茜卖给他的模型的启发,成品比他原本构想的好太多了,也轻便太多了,他拍了图片发在论坛上,也对给他带来灵感的文茜表示了感谢。

马上有人点赞,一看,正是文茜。

王勤勤发了消息过去:“不生气了吧?早知道你是女孩,就不跟你嘻嘻哈哈的了。”这话明显又惹到文茜了,又是一串带着问号的句子:“女孩怎么了?女孩就不能嘻嘻哈哈了吗?你这个机械臂还不是受我这个女孩子的影响才做出来的?”

王勤勤很是愧疚:“我不是这个意思,女孩子很好啊……比如你就很厉害。”

文茜被他逗笑了:“我请你吃饭吧。”

王勤勤赶快说:“该我请你吃饭才对,感谢你那么便宜卖给我的机械臂。”

见了面,年轻人很快就聊开了。文茜是个爽利的姑娘,上学时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不过对穿衣化妆的确有心得。后来读了个不入流的大学,毕业也没找到可心的工作。没事在网上晒晒新买的衣服,发发自拍,不知不觉,竟然聚集了一帮追随者。追随者越来越多,发一条微博就有好多人转发,好多人受她的影响买衣服、买化妆品什么的,她们也因此被人称作网红。

渐渐地,文茜觉得网红也没那么好做,要保证自己微博的吸引力,每天都得和粉丝互动,努力学习时尚潮流、维持自己的时尚度;隔段时间就拍几千张最新的照片,然后选出几百张修片、上传……更不用说为了保持美丽做出的努力了。而且除了同行明里暗里的竞争,不了解情况的人更是觉得她们虚荣、肤浅、拜金。

听得王勤勤唏嘘不已,真是每个人都不容易啊。

4.

自从见过文茜之后,二人就经常碰面。他们俩甚至开始合作。文茜给王勤勤的一些机械作品提出了不少造型上的建议,王勤勤则对文茜的扮相给了许多专业角度的支持,让文茜的粉丝数量增多。

久而久之,文茜对王勤勤的一双巧手和脑洞大开的想法越来越佩服,王勤勤也欣赏文茜的一股子倔强劲儿,两个人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交往了。

这天,文茜的粉丝爆出料来,说文茜和一个富二代在一起,看见他们一起压马路了,很是亲密,有照片为证。

那个富二代,西装笔挺,衣冠楚楚,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高级香水味儿。王勤勤没遇到过这阵仗,血一下子冲到了脑门,丢下手里的活儿就飞奔去找文茜。

文茜刚上了一批新装,熬夜拍好了一组照片,正在一幅幅修片。这边厢,手机滴滴滴滴响着,除了粉丝留言,还有几位顾客反映这批衣服版型不够好,要退货。

看着旁边摆着一碗还没来得及吃的泡面,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电脑屏幕的文茜,心情憋闷的王勤勤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他默默地把文茜和富二代的合影照片放到文茜面前,文茜疑惑地看了看照片,又看了看他的脸,顿时明白了,她一下子爆发了:“原来你和所有人一样,觉得我一心攀附权贵,觉得我的工作不正经是吗?”

王勤勤又是生气,又是着急:“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从没说过你们贪财、整容、耽于享乐……”

文茜突然破涕为笑。文茜看着王勤勤难受的样子,拉起他的手:“别傻了。那个人是广告公司的,我们工作时候认识的,再说了,人家对女人也没兴趣……”

王勤勤脸憋得通红,突然说:“能不能嫁给我!虽然我不是富二代,但是我家庭没什么负担,工作也可以,上次给王伯伯做的机械臂还获得了专利,被一家厂子买了去,给的钱不少……”

王勤勤唠唠叨叨地说着,文茜看得忍俊不禁。

文茜道:“可是我真的整过容哦。”她用手指着自己的脸,“喏,这里,打过瘦脸针,这里打过玻尿酸……”

王勤勤道:“我本来也不觉得你多好看。”文茜板起了脸。

第8篇

作者:谢仲舒

甲:今天,我们俩给大伙说个相声。

乙:相声的名字就叫做贾博士相亲。

甲:喂,那你知道相亲的姑娘是谁吗?

乙:当然知道,她就是我们邻居家的大姑娘丽丽姐嘛。

甲:是她啊,那确实有蛮大的。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就认识她,如今她还没有结婚,可我的儿子都上初中了。

甲:那么,丽丽姐是怎样跟贾博士拉上关系的呢?

乙:当然是网恋嘛。现在网上怪事多,只要换一个马甲,乌鸦都可以向孔雀求婚。

甲:太夸张了吧。不过,我听说人家贾博士是专门搞金融的。他刚从国外归来,想找一位留过学且又懂金融的好姑娘,合伙办一家什么信托投资公司。

乙:哇,丽丽姐什么时候留学了?她也懂金融?昨天我还看见她在长沙南门口卖茶叶蛋哩。

甲:嘘,小声点。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别让大伙都听见了,坏了人家的终身大事。

乙:好吧,为了丽丽姐相亲成功,我们都把话捂紧一点儿。现在咱俩背过身去,化化妆。你戴上墨镜,扮演贾博士。我戴上假发,就做一个风情万种、漂洋过海、人见人爱的绝世美女丽丽姐(摆姿势,扭身材,做兰花指,伸手给对方吻),大家看如何?

甲乙:(两人转向后台去简单化妆)。

甲:(戴上墨镜,扮演贾博士出场)海外求学多年,今日转会家园。立志报效产业,顺便找个堂客。

哇,五一路多么宽,芙蓉路多么长,阿波罗的商店多么靓,橘子洲的橘子多么黄……长沙的变化真是好大耶。

我叫贾博士,在网上遇见了留学多年的金融美女丽丽姐。今日好不容易盼到相亲,约定在长沙八角亭见面。现在时候不早了,可丽丽姐怎么还没有来呢?也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不妨先在八角亭门口等她一等(在公园椅上坐下,看随身携带的外文报纸)。

乙:(戴上假发,哼着流行歌曲,扮演丽丽姐出场)“我要爱的人已经拉倒了,想要爱我的人怕是糊涂了。从前的爱情鸟,都被气走了。如今的爱情鸟,我带上笼子了……”(见公园椅子上有人,立即止住歌声)。

甲:(看见丽丽姐唱着歌来到身边,喜出望外地用英语打招呼)hello.

乙:(怔住,朝观众自言自语道)啊,这留过洋的博士好直爽的,刚刚见面就“喊搂”。这也太性急了吧,等一下再搂唦。(转而笑逐颜开地走上前去)hello,hello.(面对观众自嘲道)嘻嘻嘻,喊搂就搂吧,哪个还怕哪个哦。

甲:哇,你就是风情万种、漂洋过海、人见人爱的丽丽姐吧。

乙:哇,你就是风流潇洒、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贾博士吧。

甲:yes,seat down please(是的,请坐)。

乙:(满腹狐疑,自言自语道)“细得不里”我?(扑哧一笑)哎哟,贾博士,我不“细得”哩。刚才做了面膜,才显得细皮哦。论芳龄,我其实今年都这个岁数了(伸出四个指头,知道说走了嘴,急忙吐吐舌头,改成三个指头、二个指头…),(忽然醒悟道)呸呸,不行,再这样细下去就变成未成年少女了,公安局会找麻烦的。

甲:no,no(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乙:老?老?刚才还说“细得不理”我,现在又嫌我老?你让大家看看(摆姿势,扭臀部,伸兰花指),我这个样子分明还十分幼稚嘛,怎么会催老呢?

甲:丽丽姐真幽默,取笑了。我们还是说长沙话吧,请坐,请坐。

乙:这还差不多(满意地坐下)。(望着贾博士赞叹道)留过洋的博士到底懂礼貌,毕竟不像长沙的劣钻子,开口闭口都“你何解啰”。贾博士呃,你也莫讲客气哒,一块儿请坐唦,坐拢一些啰。

甲:(看一眼丽丽姐,言不由衷地奉迎道)丽丽姐,我在网上听说你留学很多年,没想到一见面,就感觉到你这张脸还真的生得那么成熟。

乙:哇,贾博士,你太夸奖我了,我心里太激动了。我一直以为自己还十分幼稚,没想到你一开口便夸我成熟了。(一边说一边往贾博士身上靠)我这个人听不得别人夸奖,一夸奖就脸红,一脸红就激动,一激动就(抱住对方使劲一吻)……哎呦,你真的快要让我爱死了。

甲:(往旁边挪一挪,有意盘问道)丽丽姐,听说你在海外留学时就很有志向,想和我一起从事金融,你能不能够首先谈一谈对金融的看法呢?

乙:(自鸣得意地)好哩,嘻嘻嘻,这个金绒嘛,其实我上小学就知道许多了。

甲:(惊讶地)你上小学就知道许多了?莫非你是从事金融的神童啊。

乙:这个金绒嘛,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嗲,我小学一年级就知道平板绒,二年级就知道灯芯绒,三年级就知道鸭绒,四年级就知道驼绒……嘿嘿,至于金绒虽然没有在身上穿过,但金线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

甲:(大跌眼镜地)这个融可不是那个绒啊。

乙:嘟,什么这个绒、那个绒的。贾博士呃,你是书读多了吧,像个书包子一样。现在这个世道,管它什么绒,能赚钱的不都是好绒吗?

甲:(摇一摇头,继续盘问道)丽丽姐,你说的也对。不过你在网上说,你留学留了好几年。那么我再问问你,现在咱们国家已经与世界经济接轨,你对wto的游戏规则又有些什么看法呢?

乙:wto?还用讲什么游戏规则吗?嘻嘻嘻,说土气一点就是茅厕,说洋气一点也不过就是洗手间嘛。喏,这个我可要告诉你哦,咱们中国人可不能学外国人那一套,上个厕所还玩什么游戏。你看,如今大街小巷的公厕都立了牌子。如果你不认识英文,就仔细看图啰。嗲,“裙帽一偏,男女分边”。你是堂堂正正的留学博士,可千万不能学长沙的二流子,青天白日跑到女厕所去偷窥哩。

甲:哇,丽丽姐,你说的那可是wc啊。

乙:什么wc、w0的,反正都有一个w开头,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甲:(大失所望地想站起身来)丽丽姐,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我怎么觉得,你说话就跟打长沙麻将一样,尽放空炮呢?

乙:(将对方按住坐下)贾博士呃,你别着急。我们一见面,你就问什么这个绒,那个绒,这个w,那个w。常言道得好,女士优先嘛,可我还没有问你哩。

甲:好好好,那你就问吧。

乙:我知道,我们邻居家在黄兴南路步行街开了个鸭绒店,三年时间就发大财了。你在国外一直搞金绒,那一定赚了很多钱吧。

甲:没有,没有,我虽然是搞金融的,可公司还没有开张,更谈不上什么门面和店子。

乙:怎么?你连门面也没有?那你究竟带来了多少现金?

甲:现金?暂时也没有。我这次准备办个信托投资公司,跟银行贷了不少款,目前正缺少一部分流动资金,打算请你入股哩。

乙:什么?开国际玩笑吧,你不但没有门面,也没有现金,还欠了一屁股债?

甲:是的,可话不能这么讲。丽丽姐,你听我说,只要我的金融公司一开张,保准哗啦啦的就可以赚很多很多的钱。请你千万相信我,如果你把钱投进来变成股份,保证你每年都可以分很多红。

乙:吖,原来你当真在带我的笼子哟。公司没开张,一身穷打光,还琢磨着想跟我借钱,想吃我豆腐是吧。我呸,告诉你,老娘的豆腐可磨了四十多年,至今还没有让人白吃哩。

甲:(见花招被识破,垂头丧气的道)丽丽姐,你别生气,你不想谈朋友就算了,不想入股我也没办法。今日我们是来见面相亲的,我只想再问你一个问题,让我把你的情况弄明白好不好?

乙:(白一眼)什么情况?问吧。

甲:你在网上一直跟我说,留学留了五六年。你究竟是怎么留的?真是学的金融吗?我到现在还被你蒙在鼓里呢。

乙:告诉你吧,我小学留了一年,初中留了两年,高中留了三年......(不耐烦地)喂,够了吗?看你一个戳把子样,在你身边我可是一分一秒都不想留了。

甲:哈哈哈哈,果真如此。丽丽姐,其实我一见面就怀疑,感觉到这桩生意泡汤了。看来你身上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捞,我也就实话告诉你吧。其实,我的博士也是假的,难道你一直信以为真吗?

乙:什么?你博士也是假的?那你准备办的什么信托投资公司是真的吗?

甲:哈哈哈哈,信托信托,到处乱戳。只要有人相信,我就戳一把。你没吃过猪肉,还没有看见过猪走路?如今的医托比病人还多,你是还是植物人?

乙:(恍然大悟)啊,原来你当真是一个戳把子哟。

甲:哈哈哈哈,戳把子又怎么样?。

乙:(伸手一巴掌,啪)戳把子怎么样?我就把你打到墙上当壁画,看你还敢不敢吃长沙妹子的豆腐。

第9篇

上榜理由:一向坚持中国风的周董,当然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从《娘子》开始,到新专辑《依然范特西》中的《千里之外》,使他的中国风之路更加开阔。这首《千里之外》与以往的中国风歌曲大有不同,不但请来了有美声天王之称的费玉清合唱,而且方文山的文笔也愈见流畅,细腻,把对已逝爱情的感触与伤感,描写得细致入微,勾勒出不少感人画面。无论哪一句歌词,哪一个音调,都让人深记心间,R&B+天籁之音+美词美句,老中青三代人完美的演绎着极致的中国风,由此可见,榜首之名,非他莫属。希望这种美妙的音乐,能传出千里之外,更希望他继续做嘻哈中国风的领路人。

风力指数:

王力宏《花田错》

上榜理由:出生于美国的王力宏,这次大胆的玩起了中国风,把R&B和京剧结合在一起,打造了新专辑《盖世英雄》,而其中的《花田错》最为精彩,此歌也正取材于同名京剧《花田错》,整个歌曲以二胡为主调,歌词字里浪漫,意蕴委婉,完美的表现着一段爱情故事。把国粹的深邃美,用自己的声音唱出来。也使他不出两个星期,就成为榜首,走势之凌厉让人咋舌。另外《花田错》也是中国风的鼎力之作,听着这样的音乐,也会有点“杯中景色鬼魅,我忘了我是谁”的感觉。

风力指数:

吴克群《将军令》

上榜理由:也许很多人还沉浸在吴克群上张首创专辑《吴克群》中,优秀的创作更让陈奕迅、阿杜、范玮琪等歌手都来向他邀歌,这次他改变了上张专辑的风格,不再当“声音的魔术师”,而是向所有歌迷下达了《将军令》,这首与专辑同名的歌曲,融合了中国风、Hip Hop、2step舞曲变奏,曲风新奇有趣。歌曲以气势磅R的大鼓与唢瓤场,又很快变奏成中国风嘻哈,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偷偷的加入了搞笑的口技和声,到了间奏的地方却又加入了2 step节奏,摇身一变成为舞曲,其出神入化的变换,让人叹为观止,不愧登上将军之座。

风力指数:

TANK《三国恋》

上榜理由:TANK擅长词曲创作、吉他钢琴演奏、编曲、演唱以及舞蹈,音乐天赋可说是天生的,从幼稚园接触到教会的诗歌开始,就对音乐这神奇的东西着迷不已。而这首《三国恋》的创作,更为有趣,其灵感是,打三国电玩心有所感,舍弃歌颂大英雄,为动荡时代的小兵写下《三国恋》,在这首歌里特地设计了融合摇滚与中国元素的音乐曲式 ,并且也与最近的乐坛流行不谋而合,运用了京剧元素,歌中一小段女腔的平剧唱法,更让人吓了一跳。不为潮流所带动,而与潮流不谋而合,也算是一种独特吧。

风力指数:

后弦《昆明湖》

上榜理由:有着偶像的潜质,更具备全能创作人实力的后弦。自《古玩》后,仍继承他嘻哈的中国风的风格,也传达了许多属于弦式音乐的全新概念,而且带着自己文化骨子的东西,用宫调R&B唱出了新专辑《九公主》中的《昆明湖》,不管是以往的《逃学书童》,还是如今的《昆明湖》都表现着后弦的独特,乍一听后弦的音乐还真有点像周董的风格,有点“以假乱真”的感觉,但是当你细细品味时,会发现他的音乐更为传统,更有古典韵味,与周董有着很大的区别,也渐渐开创了一个属于他独特的弦式音乐。就像他自己说的:“音乐就像物种,我的音乐起源于JAY,但仅仅是进化的开始……我,跟的是一个时代,而不是一个人。”

风力指数:

周笔畅《谁动了我的琴弦》

上榜理由:作为去年的超女亚军,周笔畅在中国风方面算是超女第一人,新专辑《谁动了我的琴弦》中,不变以前R&B风格,其中《谁动了我的琴弦》作为主打歌,在这首古今交错、中西合璧的歌曲中,小提琴与琵琶交织铺陈,流行唱腔演绎古色词境,令人产生不知身置何境,身处哪个年代的错觉。听上去还有和周杰伦的《发如雪》,《东风破》神似的地方,如果称其是女版的周杰伦,王力宏,陶矗我想一点都不过分。小柯的作词作曲编曲加上笔笔,略带沙哑而又充满质感的音色,真得会让听者当时已惘然。

风力指数:

徐若u《小女子》

第10篇

【关键词】街舞运动 高校 发展现状 应对策略

街舞(Street Dance),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是美国黑人城市贫民的舞蹈。到了七十年代它被归纳为嘻哈文化(Hiphop Culture)的一部分[1]。街舞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参与性和竞技性。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街舞这项运动开始在中国传播。早期主要集中在广州、上海等地[2]。现今,街舞这项时尚运动早已经发展成国内青少年最喜欢的运动之一。因此对于街舞的进一步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合肥市高校街舞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该运动在高校发展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今后高校街舞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合肥市的街舞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四所高校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师范学院、三联学院、安徽新华学院。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通过安徽新华学院图书馆知网、中国期刊网查阅大量街舞运动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保证。(2)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合肥市四所高校的在校学生进行现场调查。随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75份,有效率达93.75%。(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街舞运动在合肥市高校开展现状的分析

(1)在调查的四所合肥市高校中,只有安徽新华学院以体育选修项目的形式将街舞纳入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专业街舞教师进行教学。其他三所学校均以业余兴趣班、学生社团的形式开展了街舞项目,且都是学生课余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合肥市街舞运动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并未普及。四所高校均没有专业的街舞练习教室。65%的学生是在固定的室外场所进行街舞训练,19%的学生在学生活动室进行练习,其他的学生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更换练习场地。

2.2四所高校街舞运动的练习情况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和合肥师范学院两所高校的街舞社团每周开展一到两次活动,且主要集中在周末,每次活动60-90分钟。三联学院和安徽新华学院的街舞社团每周开展三次活动,时间主要安排在晚自习以后及周末,每次活动60-90分钟。安徽新华学院体育课的街舞项目是每个选课班级每周一次课,时长90分钟。据了解发现,街舞社团的活动以学生指导或集体练习为主,专业教师的指导时间非常少。调查中29%的学生认为迫切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51%的学生需要教师定期指导,只有13%的学生认为可以自主学习。

2.3四所高校街舞运动开展内容的调查分析

街舞是一项集舞蹈和体育为一体的新兴项目。它主要分为Hip-hop、Popping、Breaking、Locking、Jazz等五类。对开设街舞课程的安徽新华学院来说,目前只有一位Hip-hop教师进行教学,所授内容较为单一。四所高校的街舞社团都开展了Hip-hop、Jazz的项目。且Jazz练习者中99%为女生。27.6%的学生练习Popping,对Breaking感兴趣的学生占32%,且男生居多。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舞种的选择与他人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调查中82%的学生对街舞的概念模糊,不能正确的认识各舞种之间的区别。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合肥市高校街舞运动的主要开展形式为街舞社团,社团组织活动平均为一周两次,每次活动时间为60-90分钟,没有固定场地。即使开设街舞课的学校也没有专业的室内练习场地,说明在合肥市街舞运动虽在高校学生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高校领导并没有加强对街舞的重视,只有极少数学校开设了街舞课程。

(2)合肥市高校中街舞专业教师数量极少,有的学校需要从社会聘请兼职的街舞教练。街舞开展多为学生课余时间自主练习,专业教师指导时间较少。街舞社团多有学生自发组织管理,管理和教学上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

(3)合肥市高校学生对于街舞的相关知识缺少系统的学习和科学的引导,即使是参与到街舞社团学习的学生也没能完全掌握街舞的基础知识。从而阻碍了街舞在高校的科学传播和健康发展。

3.2建议

(1)加大对街舞运动的宣传和推广。嘻哈文化的风靡,使街舞运动在青少年中广为传播。但是他们在并不了解嘻哈文化的情况下,单纯的追求个性的释放,导致一部分人对街舞这项运动产生了误解。街舞运动作为新兴文化的传播载体,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肩负着对嘻哈文化的传播的重任[3]。加大街舞的宣传力度不仅可以使更多的人能够正确的认识街舞运动,也可以引起高校领导对于街舞运动的重视。为街舞正式成为高校必修课程提供帮助。

(2)加强街舞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在鼓励原有街舞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和岗位意识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街舞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培养不光具有一技之长更要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为街舞在高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对街舞团体实行科学化的管理。街舞兴趣班和学生社团是街舞运动在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形式。但两者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这种不科学性和不规范性对街舞日后的良好发展埋下了隐患,对于高校的街舞机构,应该实行统一化的科学管理。从而保证街舞运动在高校中持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鲁书凤.扬州市普通高校街舞运动开展现状调查报告[D].扬州大学,2014.

[2]刘琳.东三省高校街舞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艺术科技,2014.

[3]朱兴东 等.浅析街舞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J].继续教育研究,2008(5).

第11篇

进入青志部,我应该很庆幸也很骄傲,因为有师姐师兄们对欣赏我,并且对我的肯定,在此对xx师姐、xx师兄、xx师兄说声谢谢,你们幸苦了!

记得在3月份的时候,是我们部门最忙的时候,我听过你们为了部门几个活动,熬夜通宵修改策划书,最后我们顺利举行了4个活动,回忆中,在那个月,不要说我觉得自己感觉到很累,我知道你们更累,因为你们三位元老是活动的主要策划书,承担的事情和压力远远超过我们15人的累加,但是我们知道,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幸苦是应该的,但是我从来没听过三位大佬跟我们说过你们很幸苦什么的话,我知道作为志愿者,我们就一定要秉着一颗爱心的心,甘于为人民服务,甘于吃苦耐劳,在我们部门里,我们的志愿者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我从院那边听说到我们系的志愿者工作做的很好,受到我们表扬的时候,你们三位知道吗?我心里多么的敬佩你们,我一直对自己说,我一定要继续秉承我们系的志愿者工作,也一定要做好,虽然过程会有压力,但是我为了当初的决心,我相信一定会做好的。

在部门里,一直唯一让我觉得可惜的是:我们很少聚会,虽然我们的感情在活动和开会过程中慢慢的扎根下去,但是在幸苦的同时,背后缺少了一份精神上的快乐,但是当我盼到这一天来的时候,好不容易部门全部人要一去出去high,但是因为我那段时间比较忙,离不开身,我真的很抱歉,下次聚会的时候我一定会到场的,哈哈哈!

xx师姐:我一直很想跟你说,这一年,真的很谢谢你,你幸苦了,因为有你一直在背后支持我,鼓励我,我也许如今不会竞选你的位置,但是我会秉承你的优良作风和部门的文化,尽量拟补一下你之前在工作少的不足,尽力的去渐渐完善部门的文化;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学习上,你都教会了我很多多的道理;在工作上,你一直把你的工作经验教给我,并在过程中,教会我怎么去处理做人很做事的道理;而在学习上,你教会了我如何去为自己尽力的争取,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和怎么样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而且让我很深刻的就是,在一次你们对我们的总结和评论的时候,你说我做事不够细心,后来我在工作或者做其他事情的过程中,我真的觉得师姐您说的话对我的评价真的很准确,之前有潜意识中发现我这点的缺点,但是我没太在意,但是等你跟说之后,我真的越来越在意自己的这点缺点并改正过来,嘻嘻,谢谢您,师姐!我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在学习上,突飞猛进;在你的强项——体育上,继续突破院的记录;在生活上,身体第一,健康兼并,开心快乐合并。

xx师兄、xx师兄:2位大佬,这一年来,虽然你们只是在背后默默的为部门付出,支撑着部门顺利的运转,我相信你们也很累、很幸苦的,希望你们在新年里不仅学习要继续往前进,爱情、梦想·····也要继续向前迈,加油咯!

第12篇

令成都人名扬天下的,恐怕首推嘴劲。一是好吃会吃,玲珑小巧一张嘴,吃出千奇百怪花样来。川菜久负盛名,领军天下宴席不说,各色小吃也享誉海内外。此乃成都人嘴上功夫之一――吃功。而嘴上另一功――说功,更是了得。口舌滋润,兼之成都人天生脑子灵光,言谈话语,嬉笑怒骂,遂也鲜活生动。说好时,巧嘴流油蜜蜜甜;骂人时,胜似火锅麻辣烫。

要领略这功夫,比较最见分晓。你看近来在成都大街小巷转悠着,自行车搭一筐“河南馒头”叫卖的北方汉子,一路上只知道瞪着眼睛粗了嗓门吼叫:“呃,馒头!……呃,馒头!……”硬邦邦干巴巴的,而且又单调,直叫人怀疑那筐里究竟装的是热腾腾的白胖馒头,还是冷硬硬的砖块石头?而本地的小贩,不用说那些卖吃食的吆喝得如唱歌一般美妙动听,诱人直吞口水,就是那沿街叫卖耗子药的,口里也通通唱得溜溜儿圆:“哎……耗儿药,耗儿药,耗儿吃了就跑不脱。闻到死,舔到死,耗儿一吃就变狗屎。早点买,快点买,免得耗儿在你屋头下崽崽。买一包,送一包,保你全家清静睡觉觉……”边走边喊,起伏抑扬,倘不是卖的毒药,恐怕你都会买两包来尝尝。

这等嘴上功夫,当今成都好多生意人都充分利用起来了。他们拿个电喇叭筒,站在自家店铺门口或是摊档面前,扯了嗓门招揽顾客。卖衣服的喊:“人是桩桩,全靠衣裳,来看来买,进口面料,港台花样!”卖皮鞋的嚷:“富贵一身,穷酸一脚,来挑来选,意大利新款,真正洒脱!”卖处理品的则简直是在唱花腔:“大哥大姐,叔叔,跳楼大拍卖,快点来买快点来抢!买得着划得着哟,不买你要吃后悔药!”……成都历来就是商业都会,现今的市场更是发达兴旺,遍街都是店铺,随处可见摊档,加上这成都人爱把生意摆在敞天露坝做,爱扯开了嗓门吆喝响亮地做,生意就显得格外红火,满城吆喝叫唱之声此起彼伏,沸沸扬扬,所以置身成都就像置身于一个大市场、大音乐广场一般。这与其他城市的街市商场大不一样。

而嘴劲最拔尖儿的还数成都妹子。得蜀水灵气,沾宝地光彩,成都妹子一般都长得小巧玲珑,白净滋润,平时嘻嘻哈哈,颇讨人喜欢。说起话来,表情丰富,神色活泛。她们小话居多,不是嗤笑那个瓜娃子好讨厌,就是窃议这个小伙子还可以;张家长李家短,婆婆恶公公偏;人民商场的服装好老气,时装一条街的才新颖;迪斯科广场跳舞太安逸了,那个夜总会,嘻嘻,太黑暗……只要成都妹子三个两个碰到一堆,就有说不完的小话,摆不完的龙门阵,叽叽喳喳,乐乐呵呵,大街上立刻犹若盛开了一簇簇水灵花儿一般。

但你得小心,这些花儿都是长了尖刺的,从来小嘴不饶人,骂架尤见厉害精彩。你不留神踩了她一脚,她柳眉顿然一竖:“咦,你是三只脚吗咋个?牛都过得到你过不到,没有把脚板给你梗痛哇?霉得慌,讨厌!”反过来,若是她踩了你一脚,只要你哼一声,她立刻凤眼一瞪:“哟,嫌挤嗦?要清静嘛各人回家去,不要出来转嘛。进殡仪馆火葬场还要排队挤轮子哩,你惊风火扯叫唤啥子?瓜不兮兮的,我看你脑壳头长得有乒乓(意即包块)哟……”遇到这场合,你会觉得浑身被机枪扫成了马蜂窝,根本没有招架还手之功。不过,知情哩,晓得成都女性天生就这种“麻辣烫”刀子嘴,你就千万别真动气,只权当免费听了一出坝坝戏,安逸。

俗话说,锣鼓听音,说话听声。又道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十方唢呐十片天。说话确实直观地体现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教养。就地域而言,亦可见其文化积淀。北方人字正腔圆,干净利落,有如高天流云,大漠弯弓,铿然锵然。江南人呢喃细语,叽叽哝哝,毛毛雨润了似的,舒心酥骨。而北不北南不南的成都人呢,口音腔调介乎其间,刚柔兼济,阴平得宜。而且好像脑髓有余口舌灵巧似的,话总不喜直说,却好弯来拐去,绕点圈子,展点言子(歇后语之意)。譬如你讲了外行话,他不直接点穿,就事论事,而会联系上饮食,色彩也给你加上,讪笑道:“你咋个吃苞谷面打哈欠――尽开黄腔哟!”你说这事情没把握,有点玄,他同意,但是他就要把野生动物和栽培植物通通给串在一起塞进嘴,说:“硬像是癞疙宝吃豇豆――悬吊吊的!”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即便是骂人的话,成都人也能说得别具一格,颇有点文化韵味。山野之人那种日妈捣娘的粗话,他们一般不会讲。他要骂你怪话,会说:“晓得你妈那年在哪个野庙子去烧的野香哟,会生下你这么个东西来,糟蹋菩萨啊!”

富饶一方土,养出闲适活泼幽默风趣一方人。成都人说话,哪里只是为了简单直接表达一个意思呢?更多的是说着玩,把话语在舌头上颠来颠去地品味、欣赏、展示。

(摘自《成都人》 四川文艺出版社 图/黄煜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