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时间:2022-05-10 17:28:04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第1篇

识与实验技能的关系等等。

【关键词】高中化学 总复习 关系

化学总复习是在学完了整个中学化学内容后为准备高考而进行的,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所学课程的总的检查和进一步深化。可见总复习是可不忽视的重要环节。为了让总复习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正确处理好复习中的几个关系尤为重要。笔者现对高中化学总复习中几个关系的处理浅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 教科书与参考资料的关系

教科书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复习的依据。离开了教科书,复习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参考资料则是教科书的补充。一套好的复习参考资料能帮助学生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提高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教科书同参考资料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毕业班的学生往往将教科书束之高阁,而一头扎进参考资料之中,这种倾向必须予以纠正。

我的做法是:一是要求学生在单元复习前预习教科书,上课时让学生复述要点以检查督促。二是在进行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复习时,以教科书内容为主线,逐节逐段地进行归纳、总结。三是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习题,将原题或稍作变化后作为复习课的考点练习。四是在总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从各地信息题的练习中,回归课本,指导学生重新逐章逐节阅读教材,归纳重点。

二 一本资料与多本资料的关系

资料精一些还是泛一些好?师生应有所别。对教师而言,博览群书,汲取多本资料中的精华,加工提炼以充实复习教学,手头的资料适当多一点,有利于指导学生系统复习。对学生而言,资料太多并非好事,因为总复习阶段学生头绪多、任务重,参阅过多的资料,不利于减轻过重的负担,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

我的做法是:一是为学生统一选定一份行之有效的复习参考资料,此资料除配有必要的练习外,还包括知识要点、复习指导和范例等内容,以利于指导学生的复习。二是指导学生先学“透”、弄通一本资料,等有余力时再将其他资料作为补充扩大知识面。三是经常与外校交流资料,并认真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四是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及时掌握最新信息,把握住高考的命题方向。

三 重点、难点与知识面的关系

复习无疑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但如果复习中只注意“点”,不注“面”,也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特别是近年来,高考考试卷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有上百个,几乎遍布化学课本的各个角落。从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到实验设计,从有机合成到化学史、工业生产流程、环境保护等问题都曾考到。这就对复习面的铺开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的做法是:一是在单元复习前,首先将《考试说明》中有关这一章的考点明确告诉学生,使学生了解该章的重点知识和高考要求。二是注意复习的广度,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逐一复习,即使是注释、阅读材料、习题中涉及到内容也不遗漏。当然,复习中对知识点还是要有所侧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三是在每章复习结束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用列表或图示的方法列该章的知识结构网络。四是第二轮复习时,注意对重点的复习和难点的突破,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解题方法的总结。要研究高考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以专题的形式在“点”上下功夫。注意例题、练习题的覆盖面,尽可能涉及各个知识点及考点。

四 基础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在总复习中必须注意处理好复习基础知识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结构协调统一,要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的总复习策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我的做法是:一是重视“双基”知识的掌握,深挖其内涵和外延,注意知识的横归类和纵向对比,切忌机械分割。讲解中经常有意识地插入些带“陷阱”性的问题让学生解答,使其从“失败”中获得机智,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二是重视对学生解题过程的分析指导,选取经典考题给学生练习,然后帮助他们寻找解题技巧,从而教会他们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程序和思维模式的特点,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达到克服困难定势的束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三是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与本学科的联系与应用,以历年高考的试题为依据,加强实验操作、实验步骤设计的复习,提高学生解决综合实验问题的能力。

五 讲、练、评的关系

讲、练、评是复习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总复习阶段由于复习任务重、课时紧,讲课往往易犯“满堂灌”的毛病。对于大量的练习,有些教师只是将标准答案公布于墙,让学生自己核对,这两种现象都必须加以纠正。因为“满堂灌”的讲课方法看似增大了复习课的密度,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练不评,则不利于掌握学生复习质量的反馈和复习教学的及时调整。“练”是为了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但要注意练的题要精、要新;“评”是为了纠错补漏以及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是训练和考试的继续。考、练是手段,提高学生知识体系的掌握是目的。

我的做法是:一是“讲”要有针对性。在复习一章或一个重要知识点之前征求学生意见,选编一组诊断性练习题让学生做,然后针对发现的问题精讲,努力做到有的放矢。二是“练”要注意阶段性。每周布置 1~2套课外练习,以巩固课堂复习效果。阶段性练习应强调模拟性,使学生有临场感,每次练习都应限时完成,切忌随意性练习。在第一轮单元复习阶段以教师的启发式讲解为主,适当穿插提问或短小练习,每单元结束时必安排一次单元测试。在第二轮综合复习阶段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为主。每个大专题(如电解质溶液、金属元素及其他合物等)安排一次课堂测试。三是注重“评”的目的性。学生在练习中常常出现的错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有普遍性的错误,另一种则是个别性的错误。对于带有普遍性错误的练习,评讲时必须引导学生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每一类型的错误提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指出改正方法。这样做不仅帮助了有错误的学生,而且对其他尚未出现这种错误的学生起到防患未然的作用。在“评”的过程中应做到“破”、“拨”、“导”的作用,“破”是为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而评,不必面面俱到,应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拨”是拨思维而评,做到点到为止,不需全盘托出,应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练习余地;“导”是引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不是仅片面传授书本知识。

六 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关系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在总复习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巩固,还要注意实验设计技能的提高。必须改进实验复习教学,纠正“黑板上讲实验”或放任自流的片面做法。

第2篇

由于教材的知识面较大,一轮复习的时间较长,学生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复习过程中,如果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得不恰当,那么课堂复习对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就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使学生做了很多无用功,而且逐渐地许多学生可能会丧失对数学的兴趣,使数学学科成为一门他们害怕学的科目。

如何使自己的复习课堂安排得合理有效,让学生学得轻松自信。笔者就此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观点。

一 把握复习方向,有针对性地复习

对于数学复习课不仅要明确复习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知识该重点复习。因此面对数学科的每一章节的复习,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一章节知识在高考中对学生的要求,明确哪些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哪些要求理解,哪些要求掌握;通过本章节复习要知道学生应掌握哪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培养学生哪些相应的数学能力。实际上高考中要求的重点知识、方法、能力就是我们复习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考试说明》,立足于课本,通过研究课本上的内容包括课本的例题、习题以及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等方式去把握高考中的重点。高考试题虽然年年不同,但从考查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上看都是课本和考纲中强调的重点,因此一轮复习不能脱离课本和《考试说明》,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复习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复习。

二 整合复习资料,选取典型例题

现在的复习资料每一节都设有一定量的习题和例题,有的教师在一轮复习中完全依赖复习资料,认为按部就班地把复习资料上的习题和例题给学生讲明白就可以了,把如何讲解这些题目看成是自己上课最重要的事,这种做法显然不合理。现在任何一套复习资料在编排上对于自己所教的学生来说都不是十分完美的,这就需要老师对复习资料上的题目进行整合。资料上有的题目涉及的知识可能不考,不需讲解;有的题目难度太大,讲了学生也不一定懂,可以不讲;另外,有些考点知识资料上没有涉及,作为教师反而要补充相应的题型。复习资料只是教学的一个参考,因此在一轮复习时要对复习资料进行整合,选取适合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三 积极启发引导,注重变式总结

现在课堂教学提倡高效课堂,复习课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领悟知识和方法。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自己去讲解,搞“填鸭式”的教学,这样教师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自己感觉一节课很充实,但学生在数学能力的提高上是低微的。

同时教师讲解一些题目时,不能简单地就题论题,而应将题目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化,可以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或补充相近或相反的题型让学生去认识,进行变式教学,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总结。总结一类题所涉及的知识、所采用的思想和方法;或者同一题中所采用的不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数学模型,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四 提倡滚动复习,及时交流辅导

一轮复习的时间长,任务量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学生以前接受的一些知识和方法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会遗忘。遗忘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很正常的,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记忆都是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持续的时间很短,如果不及时巩固很容易遗忘。如何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这就要通过不断的复习。作为教师要强调学生自己课下要有计划地去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并通过布置作业、补充练习、定期测试等手段去检验学生以前复习过的知识。因此教师一轮复习中应采用滚动式的复习方式,在复习新的知识和方法的同时更要兼顾到以前复习过的知识和方法。

第3篇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曹金良) 2011年成招全国统考将于10月15日开考,在考前复习中,考生该参考何种复习资料?相关成人高校招生负责人介绍,成考生复习备考时,可自选相关资料,但《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是每名考生的必备资料。

部分成考生反映,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复习资料,复习时不知该选哪一种。一家成考辅导培训班负责人介绍,如考生自己不能确定选哪种复习资料,可在选择资料前,向老师或有过成考学习经验的朋友请教。参加过成考的学生对复习资料与试题的结合有较直观的体会,老师在教学中有丰富的经验,他们的指点可以帮到考生。

目前成人高考采取全国统考,并无指定教材,但《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为全国统一版本,这是考生复习时的必备资料。《大纲》包括高起本、专科和专升本两部分,根据考生报考的学习层次、学习专业不同,内容也不同。其中,高起本和高起专大纲包括语文、数学等8科,共1册;专升本大纲包括英语、政治等10科,分为内容不同的5册。《大纲》列出了复习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和时间、题型比例、试题难易比例等,同时附有样题。对于未接触过成人高考的考生,《大纲》是全面了解成考考试形式和内容的重要途径,也是备考的依据。

北京市教育考试指导中心教研员许丹说,考生在复习时要根据《大纲》要求,制订自己的复习计划。《大纲》调整后,考生要根据变化,及时总结并修正自己的复习策略。

第4篇

对于憧憬大学的我们来说,复读,是一个避讳的字眼。然而当高考的分数让我们与梦想擦肩而过时,我们不得不面对~~1、认识自己。首先要清楚你高考为什么考得不好?是临场发挥不好,还是本身基础不好。如是临场发挥不好:诸如生病或其他技术性失误,那么选择复读没问题;但如果你的分数和目标分数线差130分以上的话,就应慎重。2、选择学校。学校最好是封闭式军事化管理,能使你更专注与学校。而且要进入复读班,不要插入应届生的班。3、一旦你确定复读,就应马上进入状态,抓紧这个暑假复习。如果你放松两个月后再来复习,那么很可能需要4个月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而且提前复习有助于开学时更快进入状态。4、对自己薄弱的科目要不惜一切代价弄懂,不要期望用好的科目来弥补。

5、老师有他们的教学计划,但这是针对全班同学的。你应知道你需要做什么,要有自己的计划,而且不要因老师的安排而扰乱你的计划。6、争取每两周就要把一个科目的所有基础知识梳理一遍,例如睡觉时可以回想。基础重要!试题是万变不离其宗。7、不要谈恋爱。要谈等上了大学,天天花前月下也没人管你。8、复读时,就不要想如果又失败会怎样?这一类的问题;另外,别在意他人的目光,即便你是高5、高6也好,敢于拼搏总比安于现状要好的多。9、面对平时测试的分数,如果不好,应庆幸这不是高考,还能补救。每一科目都应有一本笔记,专门记录自己做错的题,不要一次次地掉进同一个坑。10、能勇敢地选择复读,我们对得起自己了!无论结果如何,只要你全力以赴了,就应无怨无悔!(记住,复读要全力以赴,而不是尽力而为,这是态度问题。

11.尽量少跟过去的同学来往了,特别是已经上大学的同学12.如果你实在复读班里,一定要处理好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因为大家都是复读生,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浮躁,所以遇事能忍则忍,不要让一些小事影响到自己的心情而影响学习13.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复读生而会受到歧视14.总要拿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比较,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提高,这时候心态要平稳,做到时时刻刻提高就行了,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15.多于老师交流,其一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知识,其二可以舒缓心情16.复读生,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刻,而是回首自己走过的这一年的时刻,这一年的辛酸才是一种永不么灭的财富,复读的生活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记住坚持,再坚持这是你只剩的法宝PART2一、如何准备学习资料1.整理旧笔记经过上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有许多留下来的资料与笔记,黄华老师建议把它们整理、分类、装订成册,然后再给自己订一个时间计划,在某一段时间内,把这些看过的资料,做过的题再重新做一遍,因为在不久前已经看过一遍、做过一遍,许多资料与笔记上还留着自己划的标记,所以,印象一定很深刻,这个复习过程,黄华老师建议在一至两个月内完成。

把自己的这些高考的落英拾起来,收藏在心灵的某一角落,一方面,在心理上会感到轻松、亲切,另一方面对新的一轮备考也会有一番新的理解与认识。2.准备新笔记作为高考试题,每一年的基础知识都是一样的,但考点、侧重点、各个章节的题型又略有不同,所以同学们还应关注每一年考纲与教材的变化,比如今年北京市的英语教材就发生了变化。遇到教材变化,复读生也不要有恐惧感,实际上,新教材和旧教材在知识点上总体上是一致的,只是要关注今年关注的是哪一些考点与重点,因此在进行高考辅导时,一定要选择师资力量强,具有丰富高考教学辅导经验的老师,因为他根据经验,就能准确预测出每年的高考重难点与各章节题型,这几乎是有经验的高考辅导老师的本能。

3.选择新资料市场上的高考复习资料很多,但良莠不齐,一定要选择那种知识点梳理比较清楚、各章节分析解析比较细、例题较多解答较详细、各章节有独立练习答案、出错率较低的复习资料。告诫同学:最重要的还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记好笔记,好好利用学校发的考试资料。因为上课是天天的,课外辅导只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千万不要把主次弄倒了。在准备新的复习资料时建议同学们:首先,购买广东出版的参考资料(您是广东的吗?),因为广东现在是独立命题,广东本地出版的参考资料对高考复习更有针对性。第二,买参考资料应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尤其是对复读生来说,好的参考资料只需要一套,把这一套吃透就足够了。记得黄华老师当年复读的时候,就准备了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上课记笔记,因为上课时,有时老师讲得有些快,来不及记录,我就飞快地记,晚上回家后,把今天在学校记的笔记重头到尾看一遍,再用另一个笔记本,把重点的内容重新记一遍,这样加深了影响巩固了知识。

二、如何有效地听课1.消化听课内容每节课上的45分钟是最重要的学习时间。对于复读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找准自己的缺陷和优势,仔细分析自己的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虽然在高三的时候,已经将知识系统地上课学习过一遍,但是同学们还是应该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因为对于许多复读的学生来说,他经过一年的高考复习,对基础知识已经比较熟悉,上课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弄懂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扎扎实实地将基础知识的要义记于心中,以数学而言,注意把重点放在解题的技巧方法与解题思路的分析上,这样才能在如今重视能力的高考试题命题动向中占据先机。2.主动学习与思考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光要认真记笔记,更重要的是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解题、主动归纳、主动记忆与主动背诵,化被动为主动,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

另一方面,在听课时,要行成主动参与课堂的习惯,也就是听课时,紧跟老师的思路走,要主动去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被动地记笔记,多去领会老师的思路,这样才能真正把老师所教的知识进转化、吸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新的一轮复习中一步步走向成功与希望。Part3一位高考复读生的高分秘诀:心态平稳+选准目标+方法得当我收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东北育才学校高考复读班学生刘佳希,以文化分600分(艺术类)的骄人成绩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你相信吗,去年的高考,佳希只考了490分。如此大的进步背后,佳希做了怎样的努力?7月19日,她的母亲王荔讲起了孩子高考复读成功的秘诀。心态决定一切2006年高考,120中学的艺术类考生刘佳希得到了7所高校的专业课合格证,可因为文化课只考了490分,没有得到她渴望已久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你的成绩够二本院校了,何苦折磨自己再读一年呢?有同学劝她不要复读。佳希考虑了很久,觉得这只是一次失利,因为任何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都要比这次好,于是她选择了复读。王荔对女儿复读表示支持,但作为过来人,她还是建议:选择复读,一定要从考试的阴影中走出来,不要总是埋怨。孩子选择复读一定要自己愿意,如果孩子主观上没有学习的愿望,一定不要强求。尽快确定目标有些复读的学生甚至到填报志愿时还不知道自己应该报考什么学校,而佳希的目标却非常明确,她在书桌旁醒目的地方写着:加油!中国传媒大学在等着你!。为了这个目标,她定下了几项计划,每天晚上准备演讲,从一开始的角度平常到很快切入主题,立意新颖,佳希一连练了三个月。艺术类考生需要同时复习文化课和专业课,孩子在北京考专业课用了一个月,这段时间里耽误的文化课都要加倍努力地补回来,真的很辛苦,但因为有目标,还是坚持下来了。

王荔说。摸索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在复读中至关重要,王荔讲起了女儿的学习方法:首先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注意协调自己的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要保留住优势。制定好目标后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对于复读的学生来说,知识已经学过一遍,有的同学不在意书本知识,其实很多知识都是在书本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例如文综合复习,光是历史书她就看过10遍以上,不但注意书上的正文部分,对于具体历史知识的注解、图表也要仔细看。如果数学基础不好,一定不要盲目大量做题,要仔细看书,做题要做历年的真题,同时要看以前自己做错的题。语文与英语是一个平时积累的过程,英语一定要坚持天天看,这样才会有语感,多做题就会在其中摸索出窍门PS:以上是我从个大论坛辛苦收集的资料,我将它们整理在了一起,希望您可以方便点查阅。

找了很久,看了很久,觉得上面的学习经验和方法算是最好的了。我想别人的亲身经验是很重要的而且我整理这些花费了很多时间很不容易了PS:我今年也刚高考完以下是我的个人意见我想没改教材是个很好的优势因为毕竟你要想:我已经学过一年的首先直接跟你说白了魔兽你别玩了如果你想上大学的话2毕竟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不学自己看着办3现在努力一年将来就是幸福的未来了,难道就不可以为了以后而奋斗一年吗?4想想自己的亲人朋友他们都在默默支持你一直都是,所以现在的你什么都不用想,心无杂念一心学习。5很抱歉的是我是文科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理科的学习,但我可以告诉你我学习语文英语和综合的经验6学英语我想从头开始,如音标,词汇,词性等.这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很重要.可以选择一些好的英语培训机构,先把基础学好,对以后学难一些的英语是很有必要的.多读,多背,多听,多写.另外就是要常常保持心静的状态.另外我觉得每天读几遍英语作文范文很有用,最好把它背下来,至于课文英语看过就好,背了感觉用处不大,真的,还是范文好的多。

第5篇

(一)重视情境材料,突出主干知识,平实中显稳重

用材料考基础是今年试卷对往年的一个很好的继承。整张试卷秉承了“新情境、新材料”的一贯命题理念,20道选择题全都使用了材料。材料的来源与呈现的形式也相当丰富,仅图示就使用了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多种。同时命题者还特别注重材料情境与选项设置之间的关联度,不图试题外表的新颖,而讲求信息的实际使用,题目句句都需“斟酌”,解题步步要“惊心”。

但我们又应该看到整张试卷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所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与基本线索。选择题方面考查了古代中国农具、文字、三省六部、军机处,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民族资本主义,70年代外交;世界史的雅典民主制度、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十月革命、两德分裂和现代美术作品等。非选择题方面考查了儒家伦理、国共合作、罗斯福新政、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克伦威尔及拿破仑等。所有这些都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和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此外,知识点覆盖面也较广,其中古代史占33.3%,近代史占34.2%,现代史占32.5%;政治史占30.8%,经济史占27.5%,文化史占25%;选修占16.7%。考查难度适中,没有偏难、繁怪、陈旧的题目。这些都有利于提高高考考查的信度与区分度,体现了浓郁的江苏特色。

(二)讲求命题导向,引领史流,继承时有创新

用材料考能力,今年试卷在这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今年试题在材料立意上进一步淡化了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直接依赖。但我们细细品味每一道试题,耐心阅读每一个材料后,又觉得它们都没有超出我们的“视野”,乃至没有超出学生可以达到的“思路”。无论试题材料史实,还是选项答案史论,都特别注重现有的教材知识。材料情境的使用也都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学科能力的考查更注意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以考生较为普遍的学业水平为起点,基于在设定的材料新情境下,考查积极调动、迁移并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解读的能力。这一命题导向有利于进一步引领教学创新,实践“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

最值得称道的是第23题,它进一步引入了心理史学和计量史学的研究视角,考生要从“罗斯福的乐观主义情绪能够平复百姓心中的恐慌”这个心理学意义的层面分析促使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要运用数据分析和统计的方法研究“影响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的两个因素”。在“罗斯福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道历史论证题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多角度地研究”,以“便于立体地认识历史”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进一步强化了拓宽史学研究视野的重要意义。

在高考题中引入史学研究的新方法、新视角,不仅可以丰富史学研究的视域,丰满历史人物的形象,鲜活历史事实,更利于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意识和素养。近年来,伴随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社会史越来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今后,生活史学、推测史学、心态史学、风俗史学等等研究方法,一定会进入到高考命题者的视线中,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要注意研究的一个方向。

(三)联系现实密切,富于教育价值,试题里有情感

用材料考情感是今年试卷中的又一大亮点。试题密切联系现实,有机地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试题中,考查的都是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一些人文观点与民族情怀。如第22题主要考查国共两次合作及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其间包含了国共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取得的一些共识和采取的行动,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试题将廖承志写给蒋经国的信拿来作为学生阅读的材料,其材料情真意切,其立意深刻含蓄,弘扬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时代主旋律。还有第21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产生和演变,指出了孔子今天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和象征,中国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办了宣传中国文化的学校,即孔子学院,渗透着道德伦理观的教育。

“通过历史教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江苏历史卷又在这一方面充分体现着新课程的理念,并引领了潮流,值得弘扬和借鉴。

二、2014届高三复习建议

(一)明确育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高三教学的课堂活动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要重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注重双基、提升能力的同时,我们要有意关注教学过程设计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努力在学生自主的活动与探究中,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高三历史的再学习,我们还要有意关注历史教学的学科价值,注重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因此,我们认为,高考不应该成为高三历史学习的唯一追求。面对“中国梦想”,立足学生未来,高三历史学习需要我们拥有更广的胸怀与更多的智慧。我们要拼搏高三,我们也要引领成长,我们可以在高三紧张的复习中,大胆地、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历史教学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技能、知识视野与人生理念。

(二)合理制定计划,分层次构建各轮次复习的模式目标

高考考题形式千变万化,新颖材料更是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学生的历史知识贮备上去。因此,第一轮复习仍要立足于单元专题,紧扣课标和考纲,根据教材知识与结构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力求细致落实每一个考点知识与每一条基本线索,低起点,小步走,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开始试图让学生自己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东西。如:复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这个单元专题时,先引导学生列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迅速萧条、日益萎缩、濒临破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被改造为公有制经济等八个阶段的有关知识点(包括时间、历史条件、表现、影响等)。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其规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生长,当它们受到的压迫和束缚减轻时,民族资本主义就得以发展。再总结其认识:只有彻底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有出路。

第二轮复习要按新考纲上面的知识要求,进行通史加专题的整合性复习,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建立起贯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史观。例如,我们结合国际形势,整合近代中国晚清时期(1840-1912年)、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就可以把零散分布于各模块、各单元的知识归纳为系统的线索。

第三轮复习要紧扣教材,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并针对当年高考的热点、难点,及时进行知识的最新整合,实现古今中外历史某一些针对性专题下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专题模块和通史体系。如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梦”指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农”问题与建设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等。热点问题的复习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充分联系学科知识,不能脱离历史知识本身而盲目追“热”。

(三)拓宽信息渠道,有机地结合高考命题的最新动向

新课程的高考复习教学需要他们有更广阔的知识储备与更智慧的应试方法,更需要大量源于学生生活体验和社会现象的、形式多样的文献材料,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知识性实践,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在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我们要进一步改造并重建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查找政治、经济、思想史等相关书籍资料与山东、广东、浙江等新课程实施省份的相关大市试卷,并做到资料齐全、信息共享、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同时也为顺利参与课程改革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素材储备。另外,我们还要利用中学学科网、中学老师教学园地、中学历史课程网与江苏历史教研群等信息平台加强交流,及时获取历次省内外大市模拟试题、江苏高考命题人员资料、各名校联考考试试卷以及最后一考猜题、考前辅导应试、热点专题归纳等相关信息资料,并在第一时间里进行汇总整理,融入教学实践或练习测试中。

(四)加强集体教研,细致地统一好高三复习的操作流程

我们要加强集体教研,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在备课组计划中,要适当地统一复习的教学进度,坚持做到“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在备课组活动时,要联系近期复习的一、两个单元或专题,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负责教学的整体设计,制作一个粗略的课件(至少提出一个教学的设想),大家讨论补充,探究最佳方案。我们还要注重强调,在后续的自主备课与教学实施中,要大胆实践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要在学生复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五)强化解题训练,有步骤地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习惯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复习;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150

新课程下高三生物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使复习更有成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

一、处理好学生自主复习与教师适时点拨的关系

在各轮复习,尤其是首轮复习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讲究复习的艺术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为此,教师必须重视处理好学生自主复习、练习与教师适时点拨的关系,科学地设计复习课,既让全体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复习,又要让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自主复习时间以查漏补缺。然后让学生们互相提问,同学加以解答。期间,教师应重点研究分析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网络,将学生自主复习、练习、质疑与教师的梳理讲解、总结评析相结合,收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二、处理好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根据新课程对高考的要求,教师一定要精选复习资料,对复习资料中的习题要精选精练。对教材一定要重视,特别是教材中的插图、思考与讨论等知识点。在平时授课中,教师要求学生熟读教材,把教材吃透,再结合高考考纲来练习有关复习资料中的习题。

三、处理好“学优生”与“学困生”同步发展的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学习成绩,是高三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在总复习中,教师不能忽视学困生。笔者认为,在兼顾学优生的前提下,切实制定好引导、发展学困生的施教计划,尽可能让复习起点低一些,注意复习时知识的循序渐进,让学困生在复习中获得信心并迎头赶上学优生。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学优生同等重要”的思想,在进行教学时,设计不同层次要求的练习题供学生自主选用,把“因材施教、兼顾全面发展”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全体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四、处理好复习资料与学生实际的关系

现在教辅资料繁多,教师、学生手中有各种复习资料。如果教师不加选择,见资料就用,搞“题海战术”,则只会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这样,不仅“劳民伤财”,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挫伤其学习兴趣与信心,导致成绩下降。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考试要求,抱着对学生今后继续负责的态度,精选复习资料让学生练习,抓住要害透彻评析,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处理好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能力既是学生对已知知识、技能系统化的表现,也是学生把已学知识、技能进行迁移、拓展、再发展的表现。在复习课上,教师既要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自主概括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当学生将知识结构科学地构建起来后,教师可通过变式题、迷惑题、巧解题、多解题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负责,教师还应利用复习课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编题、绘图、设计实验,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归纳、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将自己磨练成适应当今社会所需的有文化的创新人才。

第7篇

1. 立足课本,用活教材

课本是同学们学习的根本,也是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总复习时要用好、用活它。中考物理总复习,一般有分章知识梳理、专题复习和模拟训练三个阶段,用好、用活课本主要是指总复习第一轮的分章知识梳理阶段。在这一阶段复习到某章时,同学们要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了解本章的基本概念、规律、公式,及其来龙去脉;了解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对重要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熟记,形成本章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本中相关典型例题和重要习题的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能举一反三。

同时,还要注意:了解课本中有关插图的含义及其作用;了解课本中相关的生活物理、社会信息库和小资料等属于课标要求范围内的内容。

2. 科学选购,用好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是同学们学习的辅助资料,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购。综观当前的总复习资料,大同小异,一般都包含四块内容:各章节的知识梳理形成的明了的知识体系;各章节知识归纳、重点知识拓展及注意的事项;典型例题分析,结合这几年中考的典型试题分析解题的方法和步骤;分章节单元测试卷。因此,同学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购一本即可,切勿盲目、滥购。

复习资料只是教材的补充,不能过分依赖。物理的第一轮复习往往是分章进行,在通读课本上的一章内容后,结合阅读复习资料中的相关内容,主要是进一步了解本章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注意事项,阅读资料上列举的本章典型的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再选择一些典型检测题进行强化训练。

3. 科学选择作业,重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入总复习,各科教师往往都会因总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布置大量的作业,而这些题目多数是同学们过去训练过,甚至做过多次的。为了避免题海战术,必须合理选择作业。

选择作业的原则:会的、掌握了的题目可不做;生疏的、不会的、没有见过的题目不仅要做,做后还要认真分析归纳,直到能熟练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题关键和方法。

书面作业中要尽量避免抄题,避免浪费时间。对作业、测试中犯的错误要进行深刻反思,了解自己解答错误的原因,做好订正,并收集整理保存,以备后期复习、温习之用。

4. 复习课的听课,要手脑并用

复习课是同学们查缺补漏、适当深化、形成知识体系、进一步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主阵地,尤其是第一轮的复习。

同学们在上课时要认真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认真听:听教师对本章知识的梳理,分析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积极思考相关知识有什么联系,相似知识有什么区别。主动温习重点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对存在的疑虑要及时提出,讨论解决,不过夜。同时,注意听取其他同学解答问题时的不同见解和方法,对比分析自己的方法与老师、同学们的不同点,找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5. 周密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进入总复习,每天至少有4~5门学科要上课,布置作业。如何统筹安排一天机动的复习时间,十分重要。同学们要根据学科特点及自己的薄弱环节,做到统筹兼顾,又要有所侧重。

就物理学科而言,一周一般有4~5节课,建议课后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安排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一步理解、记忆重难点知识,进行典型问题的强化训练。

6. 劳逸结合,防止身心过度疲劳

研究表明:适当的紧张,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过度紧张,则会抑制学习情绪,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总复习时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第8篇

关键词: 高考备考 有效备考 教学资源 学案

新课标下的高考仍然是为高校选拔合格的高校学生,按照高考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力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标的理念,反映生物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着重对生物科学素养和能力的考查,注重时代性与实践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而新课标下的高考备考,课程标准和考纲是最基本的指导纲要。

过去的高考备考,是依纲靠本,依照考纲、教学大纲,立足课本,是为备考的根本。在一轮复习中,熟悉课本,不遗漏地复习一遍所有考点,尤其重要。在新课标之下,教材有多种不同的版本,对教师备考而言,就无所谓“靠本”了。因此,教师在备考复习的教学中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要根据课标、考纲的要求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才能通过备考的复习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即:理解能力、实验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备考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备考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备考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还要筛选各种教辅资料、各种备考信息,收集近年的各地高考题等。

而对学生而言,一轮复习是备考的立足之本,贯穿备考的主要资源却是课本,且是只有一个版本的课本。在高考的三轮复习中,对夯实基础而言,第一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如果在一轮复习有较大的漏洞,则会令有效备考难以落实。

一、教学资源分析

在学生的手头备考的资料中,除了课本还有各种来源的、良莠不齐的教辅。教材对学生而言是学习课本,是高考备考的首要资源、主要的复习资料。教材是对新课标透彻的理解与分析,是学生手头学科知识最完整的、科学性最强的学科学习与备考资源。教辅只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辅助材料。

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新教材与旧教材的编排有所不同,注重培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新教材中生物学科的系统性不及旧教材的完整,学生不易于归纳复习要点、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网络,并且在学生的心目中,教材已看过,已学过,毫无新意,不符合学生的猎奇心理。且学生备考时间有限,又要顾及各学科的备考,精力有限。另外选修生物生源的偏低,也决定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存在着缺陷。而各种新颖的教辅资料、信息铺天盖地冲击学生视野,各种或写实或夸张的广告式的用语包装着教辅,加上或是过来人的、或是自身的所谓“经验”的指引下,功利性的诱惑下,学生容易片面地夸大教辅的作用,甚至以教辅代替考纲与教材,使夯实基础艰难而行。

二、学生学情分析

对于课本的专业性、重要性,一些学生并不是完全不理解的,只不过是认为课文内容多、烦、杂、零碎,不够教辅精炼,且在一轮复习中,由于刚完成所有模块的学习,又有高二水平测试复习的基础,课本早已被学生从思想上冷落了,从功利的角度而言,利用教辅,学生可省略通过学习,吸收、内化对考点的理解,对知识的整理、网络的构建等,因为所有的这一切,在教辅中都是现成的,拿来就用的。但是这些学生不知道,对知识的整理,构建网络,分析难点、重点的学习内容,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更能培养各种学习能力,是实现有效备考中重要的环节。有些学生甚至于不仅“跳开”课本,还“跳开”教辅的知识归纳与分析,一头掉进教辅茫茫无尽的题海中,使备考简化成练习。还有一种学生,茫然无目标,无奋斗动力与毅力,学习基础差,以或游戏或放弃之姿态面对备考,无论教材、教辅均轻之、放之,摆无所谓之态度,使夯实基础艰难而行。

三、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高中生物新课标指导的教学,“更尊重学生多样化的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才是有效的备考。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重视课本,打好基础,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是以知识清单的形式,把考点罗列在清单上,整理成知识网络,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目的是让学生回归课本,以知识清单为指导,梳理知识,复习有关考点。这一方式对于层次好的、自觉学习的学生是有较好的作用的,他们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使备考能有效落实。但对于一些层次差、又个性十足的学生而言,这种方式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达不到回归课本、理解知识点、夯实基础的目的。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连翻开书本回顾课本相关内容的程序都没有,他们或是把知识清单上还有记忆的内容填上,不会的或许就让它继续空着;或许翻开书也不知道该从哪儿找答案;或是为了完成清单应付教师,采取跳跃的、不连贯的形式看书,只回顾清单上的某几句内容,而不是跟着清单的指引回顾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使夯实基础无法落实。

层次差的学生,学习的方式、习惯的缺陷已经是早已固化。这些学生连如何看书都不会,他们或是不屑或不爱、不习惯阅读书本;或是从书本第一句看到最后一句也是收获不大。因为他们不会带着问题看书、不会看书后进行知识整理,不会从书本的内容中提取解题依据,更不会把书本中的散落在各章节的、零碎的知识点构建成一个适宜有效记忆的学科知识网络。因而课堂上既要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还要做必要的学法指导。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看书、如何依据课本梳理考点、如何通过看书分析资料等。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专业的角度出发,设计回顾课本、梳理知识网络的程序,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看书、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思路,从如何看书,如何分析课本的资料入手,跟随教师的指引,归纳知识点、梳理知识网络。

教学具体思路: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逐步过渡到学生能模仿教师的方式,甚至能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从考纲出发,根据考纲的要求,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本的内容,在教师适当的点拨、辅导下,尝试自行归纳知识点,梳理知识。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则要提高要求:需要构建知识概念图、知识系统网络图。使一轮复习能落实到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四、因材施教,自编学案

除了课本的教学资源,适当的教辅是必要的,它包括对课本基础知识复习效果的检验、难点的分析、不同难度梯度的巩固练习、拓展思维的思考题,以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学生知识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探究能力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对高考的关注度的不断提高,高考早已社会化、产业化。各种教辅资料满天飞,但教辅资料一般是面向层次较高的学生,不适应所有层次的特别是层次低的学生,因为教辅是绝对不可能对不同学生的具体学习、备考情况有针对性的。

教辅资料一般有完整的知识网络,有详细的重、难点分析,大量的练习题。教辅的知识整理得越详细,选题越新颖,越是深受学生喜爱,越是容易误导学生以教辅代替课本,从而忽略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整理归纳知识的过程,因而使夯实基础、训练能力的有效训练过程得不到落实。

教学中,根据自身学生的学习状况,出现的问题,教师可设计适合学生的学案(即讲学稿)。学案的一般包括:“学习目标”、“课文回顾”、“巩固练习”等环节。

“学习目标”是将考纲细化,使学生明确相关考点的具体要求。

如:案例《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根据考纲,把本部分考点做以下的细化:

学习目标:

1.分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相关实验,领会其中的科学方法;

2.说出胚芽鞘的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运输方式;

3.解释生长素和植物向光性的关系;

4.通过学习、分析经典实验,学会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解释,并尝试相关的探究实验的设计。

学习目标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明晰复习的具体要求。

“课文回顾”是要求学生在回顾课文的情况下完成对知识的梳理,整理知识网络,归纳相关的规律,辨析易混淆的概念。

案例:《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让学生在回顾课文后完成下表:

经典实验回顾:

知识总结:

产生生长素部位是胚芽鞘的___________;

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___________;

生长素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___________;

弯曲生长部位是胚芽鞘的___________;

运输:

运输极性运输方向___________;横向运输发生部位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规律:

请以图示的方式归类胚芽鞘有哪些常见的处理方式使其生长状况符合以下情况:直立生长、不生长、弯曲生长等,并归纳在这几种情况中生长素的分布规律。

案例《细胞器》

思考:你还可以从哪一方面对细胞器进行分类?

复习面对的是旧知识,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旧知识整理、归纳,有效地加深记忆;并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将旧知识予以重现,以拓展的方式进行再学习与提高。

“巩固练习”是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案的设计还可有阶段性的不同,随时根据学生在课堂、作业、测试反馈的状况,或细化教学某一环节;或通过课堂的有效训练落实某种教学措施;或对某一难点细化分析;或是设计针对性的检验练习,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备考指导。

五、教学措施,从严落实

高三学生虽是已经有多年学校集体学习的经历,本该是有良好的、适于集体生活、学习的行为与习惯。但层次低的学生往往不是智力因素的原因,而是长久不良学习习惯与学法缺陷所致,且“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旦进入高三,纵使有瑰丽的理想,也缺乏坚毅的意志、顽强的斗志。这往往会使教师的教学策略无法完全落实,使教学的有效性打折扣。因此,课堂甚至课后,要督促学生落实复习措施。

教学中有严谨的科学性、严明的纪律、严肃的落实措施,还要让学生尝到落实教师教学策略带来的甜头,使其成绩有所进步,体会成功感。让其信任教师,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还要在思想上准备好与学生打一场一整学年的备考持久战,不到高考一刻绝不松懈,这样备考策略才能得到落实。

一轮复习是基础,时机一旦错过,无以复再。基础不牢,补救将困难重重。依照本校工作的六字方针“从严、过细、到位”,实现这六字,达到这一要求,是困难的,努力为之,既要有周全的计划,还要随时从教学中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备考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专题复习关注单元主题的必要性

一是从高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的要求看。历史专题复习是在课时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课文专题内容的整合和单元基本思想的提炼。专题复习课应在单元主题的指导下,通过联系、对比、综合、分析等思维活动使学生理解历史知识间的关系,构建专题知识体系,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升华对专题知识的理性认识。并通过专题训练提升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进而实现专题复习目标。所以,抓住单元主题是提高专题复习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是从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思路来看。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把课时内容和单元内容结合起来,构成一个个学习专题,使同一专题内容集中于一个单元,便于体现历史的演变过程和反映专题知识的内在联系。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反映了特定的主题,即本单元的核心思想。这一编排方式要求我们在专题复习中把握单元主题,并利用单元主题整合专题知识,挖掘专题内容的思想内涵,实现对课时内容复习的深化。所以,围绕单元主题复习是符合教材编写特点的。

三是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的特点来看。近年来,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的“主题”特征非常明显,试题的特点是以某个主题为中心,将主要考点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重组和建构,并围绕主题组织材料和确定设问,解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好试题的主题。如2014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1题以“抗日战争为全民族的抗战”为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对60年代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目录提出修改意见和理由,让学生用正确的史观去认识七十年前这段抗战史;又如2015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以“人类不同文明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为主题,将古代中国和希腊、罗马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对比,要求学生运用全球史观的理念和方法去探究问题。从“主题创设”的特点来看,开展主题教学是适应高考发展趋势的。

二、单元主题确定的主要依据

单元主题的确定,既要体现本单元学科内容的学术性,符合学科特点,更要遵循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教育的价值。“主题的确定是一个从历史材料到历史认识的归纳、提炼过程,也是在旧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的过程,它包含对教师教育思想、历史认识、史料积累、思维论证等多方面能力的考验。”[1] 那么,如何确定单元主题?如何围绕单元主题开展专题复习?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为例进行说明。

(一)基于模块主题挖掘单元主题

新课标历史教材分成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是各模块的“灵魂”。在模块教学下,每一单元主题的确定都必须完全服从于实现模块学习目标的需要,并上升到模块主题的高度。必修二教材主要反映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不断创新。所以,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是人类经济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艰难与智慧,也由此而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应从经济文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场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基于课程标准要求提炼单元主题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反映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和应实现的教育目标。我们可从课标的要求出发,分析提炼专题内容的学习主题。围绕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我们可以把课标的总体学习要求理解为:明确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应适时进行调整,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点理解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新体制形成和完善的历史性贡献。

(三)基于课文内容剖析单元主题

“教学主题是否突出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解读和对教学文本的合理再造。”[2]我们应立足本专题的核心思想,审视该教学内容中所渗透出来的独特价值和内涵特征。从教材单元导言和主旨内容中可认识到本单元的内容核心是国家对经济政策的干预;本质是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改造;内涵是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使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其意义在于不仅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而且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范例。

(四)基于现实生活发现单元主题

以史为鉴,服务现实社会是历史教育价值之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定位,同样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角度。作为经济现代化探索中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体制。在这一新体制下,不再使经济放任自流,不再让社会缺乏保障,而是让国家充分担负起调节经济、安定社会的责任。探讨历史上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和变化,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以促发展、惠民生具有借鉴意义。

据上分析,本单元的主题可以归纳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罗斯福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促使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新政的实施是人类经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罗斯福新政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

三、单元主题在专题复习课上的运用

“单元主题的确定仅仅是进行专题复习的基础和前提,单元主题的呈现与引导才是实现主题教学的主干和关键。” [3]通过单元主题的呈现与引导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感悟,以期专题复习目标的实现。

(一)围绕单元主题确定复习目标

历史专题复习就是要围绕单元主题从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中获得独特的历史感悟,提升对单元内容内涵的认识。所以,我们要结合单元主题,提出富有学科价值的核心目标。依据本单元的主题我们确定了如下复习目标: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制度与政策原因;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分析理解罗斯福调节生产与市场关系的改革机理,认识罗斯福新政对人类经济文明发展的贡献;梳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趋势;认识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

(二)围绕单元主题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目标确定后,就要围绕目标选择主要内容来支撑、演绎单元主题,所选择的内容要明确而集中地体现并服务于单元主题。在选择内容时,要深入理解主题立意的核心观点,选择能有效阐释和佐证主题立意的主干知识,以突出单元主题;要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对教材内容有取有舍、有详有略;要适当拓展教材内容,深挖教学内容的内在特征;注重专题内各课内容之间和专题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总之,要站在用主题构建整体课堂的高度,围绕特定主题组织、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使“历史教学内容都能够串联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思辨和开放的大历史”[4]。

就本专题而言,我们要紧扣课文中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个核心要素进行知识整合,将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包括金融、贸易体系的建立整合到专题知识体系中。围绕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梳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拓展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认识,并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等纳入到知识体系中来。在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再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跨时代的纵向整合,梳理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通过跨地域的横向整合,对比资本主义的美国和社会主义的苏联、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说明人类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特征,反映人类的经济活动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三)围绕单元主题进行问题探究

对单元主题的正确认识是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分析而形成的。为了提升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我们应围绕单元主题选取恰当的史料,并立足这些史料,设置可探究的又能体现单元主题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让有效的史料演绎单元主题,用可探究的问题彰显单元主题。如围绕罗斯福新政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应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这一主题,设置如下一组材料供学生阅读和思考。

材料一 经过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里的高速发展和改革,资本主义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列宁指出的垂死的、腐朽的状态,重新恢复了生机。……阶级矛盾缓和,社会相对稳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历史性进步,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部分的但是重要的质变,标志从传统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

材料二 其意义是消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列为政府职责和社会的目标,帮助“不幸者”是全社会的责任。例如传统的观念是,只有资本家认为有利可图时才雇用工人,这是天经地义的;现在规定了最低工资福利,不仅是从法律观念出发,而且是一种公认的正义的观念[6]。

材料三 尽管罗斯福新政距今已经近70年了,但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我国现在进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必须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在市场经济中,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是不能由市场机制自我生成的,而需要由政府来调节,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措施仍有存在的必要[7]。

各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对罗斯福新政意义的分析都局限在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恢复的作用上,我们如何拓展对罗斯福新政意义的认识呢?上述材料是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罗斯福新政所做的种种评价。材料一从制度革新的角度,突出罗斯福新政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史上的地位;材料二从民主政治的视角来评判新政,肯定了罗斯福新政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行为;材料三则点明了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以上材料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新政的积极效应不仅在于经济方面,还有其政治意义;不仅超越了时空,也超越了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所以,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问题,不仅训练了学生灵活而开放的思维能力,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认识视野,提升了学生对罗斯福新政价值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新政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深化了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永友. 浅谈主题教学与高考备考[J]. 中学历史教学,2012(9):50.

[2]朱可.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3(11):23.

[3]王继平. 论历史科“主题化”课堂教学[J].历史教学问题,2012(3):121.

[4]陈春露. 关于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实施主题教学的思考[J]. 历史教学,2010(12):18.

[5]陈启懋. 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J]. 美国研究, 2006(2):142.

第10篇

1.深入研究《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大纲》对高考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及每个知识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不能随意的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双基”仍为根本,主干还是核心。应依据《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及要求”,引导学生检查每一考点知识的学习是否达到《考试大纲》要求的学习层次;检查各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建立,知识网络是否形成;复习过程中,要紧紧抓住重点知识,即学科的主干知识,通过变换情境,实施有效训练,使学生学会、学活。要仔细研究《考试大纲》,明确“考什么”和“怎么考”;研究教材和大纲,以使自己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复习。

2.潜心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怎么研究?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做,新上高三的教师主要做09-13年各地高考卷,上过高三的教师重点做11-13年各地高考卷,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复习中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二是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三是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3.精心研究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五种能力在高考题中的体现方式和考查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要将五种能力的提高贯穿于复习教学的始终。同时我们也把考纲中涉及的考点和能力要求在目标引领环节中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必要时要能够忍痛割爱!

二、制定科学复习计划

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 。要计划好以下几点:

1.时间分配

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2.有所侧重

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

3.查缺补漏

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查缺补漏。“要认真研读有关考点和内容,结合复习弄清、弄懂每一个知识点”。

4.整体复习

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

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

5.适当调整

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6.回归课本、扎实基础、渗透思想、掌握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既引导学生学好新课标教材的新增内容,又要掌握好旧教材传承的主干内容,关注过程认知,注重概念深化,精选训练习题,有效拓展反思。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才施教,合理把握侧重点与教学节奏,突出不同群体学生复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高中数学教与学的大势所趋,也是取得好的高考数学成绩的良方。

三、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课本和资料的

由于高考题中有许多常规题的类型源于书本。因此,一轮复习时,我们结合一轮复习材料检查学生对课本重要例、习题地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删选和补充,做到有的放矢。

2.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必须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为此,我们备课组全体教师首先认真学习研究“两纲”、“一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及其评析、复习建议,尤其是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相应地制定出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真正使集体备课由简单的统一进度到统一内容,由备教案到备学生,由课外备课到深入课堂备课。学生的个体数学水平的差距较大,尤其是集资生数学基础十分薄弱。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把复习训练的重点放在难度中低题目上。坚持“难度适中,速度适宜”的原则,以大面积提高中差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为目标。

3.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要真正减轻高三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必须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切实做到“时间化在备课上,功夫显在课堂上”。在课内,例题讲解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让师生都能显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事实证明:满堂灌,不仅老师讲得累,而且学生不轻松,效果也差。在课外,我们除了正常每天布置适量的作业(学生一般在20分钟内完成),还力求做好拔尖补差工作。每天布置一到两道较难的题目作为选做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规定每人每天至少向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定期检查他们的错题集。

四、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提高复习效率

1.面向实际,注重基础

基本概念、定义、公式,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所以第一轮复习应注意适当降低教学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典型的例题和习题进行教学,并注意及时反馈和强化,着力提高学生对“三基”的掌握程度,切忌偏、怪和盲目攀高。

2.优化课堂,提高效率

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动,把有关知识纳入其认知结构中,从而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让学生先做后听,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既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又能及时反馈,并能根据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切忌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

3.加强练习,反复巩固

在教学中,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要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要严格控制练习题的质量和数量,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同时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切忌搞低效的题海战术。

4.掌握学情,科学复习

要加强对学情的研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考试是学生考的,若不研究学情,教学就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案和练习要实行先改后讲,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深入钻研,然后精心选择,组织并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切忌照着参考答案讲题目的低效教学。

5.精选资料,编好学案

第11篇

关键词 法学专业 司法考试 知己知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How the Law Major Students Take a Test of the Judicial Examination

Abstract The law major students should fully realiz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judicial exam and the law education which they have receiced. They should do the followings such as know both one's own and other's situations, be attention inwardly, pay attention the selection of the textbooks and reviewing datas, abandon bad habits, resist outside temptations and review hard can they pass the judicial exam smoothly.

Key words Law professional; judicial examination; know ourselves and others

自从2002年国家统一组织司法考试,特别是2008年国家允许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资格统一考试以来,学校、教师就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的关系、司法考试大背景下法学教育的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学生如何顺利过关呢?笔者以为学生应知己知彼,一次通过。

1 知己

学生首先要知道自己所接受的法学专业教育能否应对司法考试。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法学教育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重视单科,缺少综合。不可否认,目前高等学校的师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老师都有博士学位,术业有专攻,这些老师都是本专业的专家,在教授本学科知识中信手拈来、绰绰有余,但是一些老师不能做到跨学科的联系,比如教授经济法的老师不能经常性的把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等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其二,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实践教学是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大多数院校,依然采取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方式,“法学本科教育缺少法学实务技能训练”。①教师在课堂上据主导地位,重在理论的传授和讲解,学生仅仅在课外有些实践性的活动。这对于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学理论体系是有帮助的,但忽视了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使得学生欠缺实践能力。

2 知彼

法学本科生能够参加司法考试,而且在毕业前争取通过,要有的放矢,要了解司法考试的特点,分析自己与司法考试要求的差距,然后积极准备。司法考试有以下明显特点:

其一,注重综合,轻视个别。在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制度的考查的基础上,近几年的司法考试,一道题的考察目的不在于单个知识点甚至不在于一门课程,出现了有关知识点的比较性题型,加大了试题的综合性。其二,注重运用,注重案例。司法考试的试题,不仅仅考察法律条文层面,多数以案例的形式出现,尤其是卷二、卷三,多数以小案例的形式出现,注重考察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题目非常灵活,要求考生能熟练应对。

3 如何通过

从上文可以看出,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二者之间的矛盾是比较明显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是脱节的”,②作为大三的法学本科生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自己所接受法学教育的不足。笔者以为,法学专业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思想上重视。一些学生,特别是重点院校的法学本科生,认为通过司考不是问题。这些学生往往以历年的通过率、通过人员等来比照自己。我们知道,每年有不少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学专业自考生一次通过,法学本科生则以此为参照,认为自己比他们基础好,应该容易通过。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非法学专业学生、自考生学习法律时有一种敬畏之心,而且大多数出于对法律的兴趣或决心转行才学习法律的,因此,他们在学习时往往态度端正,认真刻苦,虽没经过正规的法学训练,但每一个知识点都得到了落实。相反,法学专业学生有些知识是不牢固的。一是因为教师在讲解某一学科时是有偏好的,自己研究较深的则重点讲解,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章节,往往稍微提及或不讲,这些知识点在司法考试中则可能是重点;二是法学本科生的期末考试试题也有较大的随意性。教师往往根据自己讲课的重点来命题,而且有些老师在考前还有辅导或指出重点复习内容。这样,法学专业本科生所掌握的知识并不比非法学专业学生或自考生全面和扎实。

其二,复习教材的选择。我们知道,各个高校选用哪个教材,与学校、任课教师、法学院领导等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同样,作为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命题者,也是有一定的学术观点倾向的。因此,司法考试虽然不制定教材和复习资料,但是考生在复习时还是要根据各卷、各学科的命题人选择教材或复习资料,不能死死复习自己本科时所用的教材。

其三,复习资料的选择。总的要求是少而精。现在关于司法考试的复习资料可以说堆积如山,网上资料更是比比皆是。现在学生经济条件较好,为了通过司法考试,不惜花费钱财购买各种复习资料,其实这非明智之举。司法考试涉及知识点很多,需要反复复习,多次领悟。如果今天一套资料,明天另一套资料,最后感觉到知识点都似曾相识,但都不够牢固。原因就在于,不是在刻意强化知识点,而是为了看复习资料而去阅读。如果我们挑选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多次重复,根据考点的不同、学科的不同,做不同的标记,这样经过几遍的复习,合上复习资料,便会呈现某一知识点在资料的前面或后面,一张纸的上面或下面,其旁边有何标记、有何文字等,这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并不是其他的复习资料毫不涉及,而是尽量少看。但看到可以弥补自己所选定资料之不足时,把这些内容转移至所选的资料之上。

其四,不要在网上找资料。现在司法考试辅导机构很多,大都有自己的网站,加之非辅导机构的网站为了获取点击率或做广告,互联网上司法考试的信息、资料多如牛毛。而且有些网站宣传得天花乱坠,“吸引”考生去点击。其实,这种途径获取资料,一是费时间,因为有些网站需要会员才有权限,所以先要注册,注册有的还需要积分才能打开或下载,结果一个小时过去了,可能劳而无功;二是质量不高,有些资料是七拼八凑来的,有的没有答案,有的互相矛盾。与其在网上找资料,不如以自己选定的资料为主,多次复习,切实落实,举一反三。

其五,不要加入司考QQ群。不可否认,复习司法考试是一较为艰难的过程,一些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励、互帮互助是必要的。但是,据笔者的调研,加入司考QQ群是弊大于利的。复习时,有了疑难问题,登录QQ群求助。可由于在线人较多,你一言,我一语,不好控制,往往由疑难问题转向了他事,结果时间飞逝。

其六,咬定青山不放松。只要坚定要参加司法考试,就要为之辛勤耕耘,摒弃外来不良影响。我们知道,大学生容易形成小团体,有些学生自制力不强,本想认真复习,结果受到他人或自己团体成员的鼓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团体成员应互相鼓励,朝好的方向发展。作为司考的学生,必须抵制诱惑,专心备考,方能成功。

其七,在案例分析中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到了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或大学四年级时,忙于准备司法考试,是无力到实务部门提高实践能力的。为应付司法考试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学生应以历年司法考试中的案例为核心,培养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加强自己综合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注释

第12篇

一、开展主题教学的积极意义

主题教学,就是以“主题”立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重新规划、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于提升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质量意义重大。

1.灵活整合,以旧翻新,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普遍采用通史复习的方法,把散布于必修三个模块中的知识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复习,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和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但这些内容已复习过一轮,难免有“炒旧饭”之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二轮复习时间紧,通史复习也难以深入进行。但是,如果采用主题教学,设计一个具有一定思想内涵、能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主题,不但可摆脱传统书本内容的束缚,还可以让学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被有效调动起来,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感受主题教学中所蕴含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历史成绩。

2.内容“穿越”,学法多样,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课程改革后的历史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强调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一轮侧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后,二轮复习要强化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训练。常规的二轮复习方法,常常出现知识拓展与能力培养无法兼顾、“讲练结合”无法有效落实的问题。如果采用主题教学的复习方法,恰能弥补这一不足,因为主题教学的设计注重历史的演进和变迁,设计的内容往往会超出教材范围,历史、现实和未来三者的结合度较高,因而更能让学生知道历史的演化进程,认识变迁的内在规律。正是主题教学的这一特点,要求学生不得不围绕教学主题主动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并展开灵活多样的学习,或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这无疑有助于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从而实现历史知识的有效整合和历史能力的培养、拓展。

二、开展主题教学的具体做法

1.科学确定主题教学的中心与灵魂

主题教学中心与灵魂的确定是一节课上得好坏的关键。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开展主题教学,其中心与灵魂的确立必须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课标、教材、历年高考相关试题及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如笔者在备《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二轮复习课时,在研读考纲、考试说明、课标对本课的具体要求后,又研究有关的高考试题,整合相关教学资源,认识到本课内容是高考常考的重点、热点,学生在高一和高三一轮复习时都有较充分学习,最终确定本课的中心与灵魂是“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教学实践证明这一主题中心与灵魂的确定不仅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精心做好主题教学设计

主题教学的中心与灵魂确定后,主题教学设计就有了方向,我们即可据此来挑选教学资源,准备充实的主题内容,备好这节课。在挑选、整合教学资源时,要尽可能地全面、系统和典型,尽量多地涵盖教学内容。同时针对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命题者中有不少大学教师,历史试题或多或少会与史学研究成果相联系的情况,因而在主题教学设计时要更新史学观念、关注史学最新研究动态,以便引领学生全面、系统地感受历史,获得科学和丰富的历史认识。如我在备《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时,教学设计为了突出“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这一主题教学的中心与灵魂,内容不能局限于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程,还必须涉及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和西方近现代的民主政治,此外还有当今学者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等。这种主题教学复习不仅避免了复习内容“炒旧饭”之嫌,更有了广度和深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适应了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

3.巧妙引领学生实现主题教学的目标

⑴引领学生掌握知识,领悟主题的中心与灵魂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确定好主题教学的中心与灵魂,做好主题教学设计只是完成了主题教学复习的准备工作,要让学生领悟、落实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而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抱怨说,这个问题已经讲了N遍,学生怎么还不理解、还不会做。这其实是我们在复习教学中课堂生成不足,学生未能真正参与到教学中,主体性未体现,从而使复习目标落空。我们在二轮主题教学复习时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如笔者在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一课时,先给学生提供历年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卷中有关这一主题的试题,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展开自主学习,在书上找出题目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并加以复习,这样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了本课主题教学涉及的知识点,同时也再次掌握了这个主题复习的主干知识。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则能进一步发现高考对本主题考查的重点、题型、难度和能力要求。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再动员学生们展开合作讨论与交流,共同明了这一主题在高考中的地位、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而知道这一主题体现的价值取向,从而自然而然领悟出这一主题教学的中心与灵魂是“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而这个领悟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思考得出的,他们能真正牢记。

⑵引领学生发展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强调能力立意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特别是历史高考要求掌握的四项能力是我们二轮复习的努力方向,并最终为高考服务。为此笔者在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明白这一主题的高考考向,掌握主干知识,领悟这一主题教学的中心与灵魂后,通过分析考情,帮助学生分析这一主题教学内容高考可能命题的角度,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两个角度来复习这一课内容,并对应精选了两道材料题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角度来思考、解答,以理解、掌握本课知识,发展历史能力。如笔者从全球史观角度出发,在历年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卷中选取了以下四则材料:

材料一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秦王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的建议。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典范,它之所以被称之为民主政治,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策创新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策——立宪君主制,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新政体……形式也还是13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传统形式,但其实质内容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四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上述材料,设计了五个问题:

⑴依据材料一,概括比较东西方两种制度的不同特点。你怎么看待这种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英国新政体既保留了“传统形式”,又有“根本性的变化”?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过程有何特点?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⑸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

作为二轮复习,这道材料题的问题设计超出了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范畴,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围绕主题教学的中心与灵魂把古今中外的政治建设进行对比,特别是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与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进行横向比较,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有意识地将有助于主题教学的知识、思维、情感等纳入到问题设计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训练、讲评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会解答,还要求学生懂得每个问题分别要考查什么能力,训练学生懂得这些能力通过审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获取。而把古今中外的政治建设整合在练习中,打破了原有的知识框架,对学生而言,内容似曾相识,又有新鲜感,可有效调动其参与教学的热情和兴趣,学生不仅获得了主题统摄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在学科能力上更得到了发展,从而使教学的三维目标得以落实。

不过,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开展主题教学时要做到:主题的确定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探究价值;主题教学设计的内容必须广而深,但要避免教学过度;主题教学设计的问题要少而精,给学生留足时间思考,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并有所感悟;主题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使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提高。

总之,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教师只要切实理解历史课程特点和考纲精神,掌握主题教学复习的实施策略,重新认识并构建课堂教学,不仅可避免“炒旧饭”之枯燥,更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