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

时间:2022-06-19 08:03:20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1

2016年妇联双拥工作计划一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共建合力

多年来,市妇联一贯重视双拥工作,将双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注重调研,确保实效。市妇联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双拥共建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制定全年双拥工作计划,按照工作安排开展工作,形成了组织有领导、工作有目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办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积极发动引导基层妇女组织、妇女群众发扬光大太行太岳老区妇女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开展拥军活动,着力树立和增强妇女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营造双拥格局,不断开展形式活泼、富有实效的双拥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双拥工作基础,确保了拥军优属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在今年八月份组织全市各级妇联干部和部分市直机关妇委会主任参观市里在物贸广场主办的国防教育图片展,通过参观图片展,使我市妇女干部亲眼目睹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了解了我国目前的国防形式,促进大家接受了一次良好的国防教育,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增强对军队的理解,使我市妇联干部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国防、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三、丰富活动形式,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拥军优属是妇联的的优良工作传统,在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市妇联联组织成立一支由妇联主席成爱蓉、正处调研员任改英、副主席崔玲玲、许素平、张连平参加的20余人的拥军文艺宣传队,专门排练了体现军民鱼水情深,共奏和谐曲为主题的舞蹈、小品等节目,于7月22日,23日由妇联主席成爱蓉带队,冒着酷暑深入水东部队、河西部队驻地进行慰问演出。在拥军慰问演出期间,受到了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在水东部队,我们市妇联的演出人员与水东部队官兵同台演出,军民互动,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拥军主题,慰问演出不但使部队官兵度过了一个 难忘的八一节。

2016年妇联双拥工作计划二

拥军优属是光荣传统,县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按照县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双拥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领导重视,切实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

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县妇女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特别是在春节、八一建军节期间,县、乡妇联以军地双向纳入为主题,充分发挥妇女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特点,广泛开展为老复员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军烈属等重点优抚人员做好事、办实事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并积极配合民政部门落实了部份人员的优抚安置政策,使军人及其家属充分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广大妇女的关爱之情。

二、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拥军优属光荣传统的宣传教育。

借助八一建军节日期间,县、乡妇联组织因地制宜利用标语、上街设点宣传、广播电视等宣传形式开展了大范围、大规模的拥军优属专题宣传活动,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加强《反分裂国家法》宣传,加强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军民团结一家亲,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知识宣传,引导广大妇女群众从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结合党的先进性教育,充分认识开展双拥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自觉增强国防观念,争做拥军优属的先进模范。今年来,县、乡妇联共张贴标语1多幅。

三、发挥妇女优势,开展情系军队,爱心献功臣活动。

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心灵手巧的优势,发动广大农村妇女为军人千针万线做鞋垫,这一项活动已成为县妇联组织全县广大妇女开展的一项传统性的妇女拥军活动,近五年来,共为入伍新兵和接兵部队官兵做送鞋垫276双,深受各级领导和军人的好评;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2

党建带工建

工会女工委主任作为党委委员可以第一时间听到党委的声音,对于女工组织发挥党联系女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党委工作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非常便利的条件,女工工作被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百分制考核一年检查考核两次,考核成绩和基层单位的年终绩效工资挂钩。女工工作经费实报实销,并列入同级财务预算。2010年,通过换届配齐配强了基层女工委班子,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2012年,在基层工会换届的同时,对人员变动、工作不到位的基层组织进行了重新选举,保证了女工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

深入开展“巾帼创新业、建功十二五”活动

农业单位以科技致富示范园区为引领开展三学三比活动,全场已有5个连队被命名为兵团科技致富示范园区,8个连队被命名为师市科技致富示范园区,全年用于劳动竞赛的奖金200多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女工参与劳动竞赛的积极性,为全场农业的丰产丰收充分发挥了半边天作用。非农单位以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和五一文明岗为抓手,师市级以上巾帼示范岗23个,非农单位以这些巾帼文明示范岗为榜样,立足岗位,巾帼建功,较好地完成了二产、三产的各项经济指标。

场镇自师、市有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文件下发后,就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个人申请、个人提供抵押担保和公司为员工提供抵押担保两种方式相结合开展工作。自2011年5月至今,共为216人次的女工提供小额贴息贷款1312万元,争取财政贴息108.4万元,预计创产值3834万元。涌现出了一批讲诚信,利用小额贷款发展迅猛的示范户。

场镇工会女工委继新疆第一届巧手大赛后于2006年年底成立了手工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在场镇和垦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2009年2月,在师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原有基础上扩展为石河子手工制作行业协会,成为拥有个人会员316人,团体会员8个,下设8个分会的法人社团。2012年4月,协会成为自治区手工编织协会的团体会员。

大力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按参评总人数30%的比例,2012年3月份对全场评出的2311户和谐小康家庭每户给予300元奖金进行表彰奖励,共计693300元,至今,场镇有2户家庭被评为兵团级和谐小康家庭,18户家庭被评为师市级和谐小康家庭,6879户家庭被评为场级和谐小康家庭,和谐小康家庭的创建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级女工组织注重加强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自觉融入基层、调解、帮教团、营、连三级网络,发挥女工干部 耐心、细心、恒心等性格优势,配合基层党组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主动体察和反映居民动态和呼声,化解社会矛盾,在家庭中管理好丈夫和孩子及亲属,从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特殊贡献。

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

作为综合治理成员单位,经常会同政法、综治、、劳资、民政、社保、老龄等部门掌握女工动态,倾听女工群众呼声,了解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对前来咨询和来信来访能处理解决的就当即处理解决,有困难的就介绍到相关部门或和相关部门协同解决,做到了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对全场的572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建立了档案,实行了动态管理,元旦、春节进行了慰问;为全场90位单亲母亲和50位已患宫颈癌、乳腺癌的女工建立了档案,并上报全国信息管理系统。今年,向上级部门争取帮扶资金7万元,金秋助学款4.1万元,号召居民为考上清华但户口不在本地的学生王震捐款1.1万元,为30名因意外灾害、疾病等困难职工家庭提供救助金6.5万元。

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

妇儿工委2012年3月份及时调整了成员单位成员,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按时上报了师市对于新规划制订的修改意见,6月份,举办了新两纲宣传月系列活动,为新两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去年11月7日,师、市召开了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总结表彰和新一轮规划启动大会,场镇妇儿工委作为先进集体受到了表彰,会后根据师、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制订出场镇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办法,召开妇儿工委会议,将责任进行分解并分部实施。

加强自身建设

在党代会召开前夕,女工委专门就女工主任进班子、进支委之事请求党委的支持,场镇工会女工委主任被选为党委委员,基层妇代会主任绝大多数进了支委。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3

接下来由我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03、04年度我们**区妇联的总体情况:

两年来,我区妇联在市妇联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机关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我区自1998年以来被列为全国妇儿工作示范区,2004年度新一轮申报再次入围;最近,区政府常委会和区委常委会都要专题听取区妇儿委关于两个规划推进情况的汇报,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

2、2004年度,网上行培训15134人,超过原计划59.3%,荣获上海市“百万家庭网上行”计划实施“特别贡献奖”。

3、2003年度我区的“母亲健康工程”被评为上海市妇女工作优秀品牌,在此基础上深化的“妇科检查流动车”给农村妇女带来新的福音,被评为2004年度上海市妇女工作优秀品牌;

4、家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2004年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家庭文化节优秀组织奖;由我区妇联推荐的《滚灯舞》在《知音杯》全国亿万妇女健身展示活动中获得最佳特色奖,为此,区妇联被评为上海市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5、“姐妹互助、传技共富”扶贫结对项目,2003年度被评为市“双学双比”致富活动优秀实事项目;

6、积极组织妇女参与就业、创业行动,03年度推荐的“巾帼无水洗车社区服务站”创业方案被评为市妇联“女性十佳创业方案”之一,04年度推荐的“巾帼社区废品回收站”创业方案获“女性十佳创业方案”入围奖。04年度我区妇联获第三届“女性十佳创业方案”优秀组织奖;

我们感到,之所以能取得以上这些成果,主要是我们的工作找准了方向,抓住了重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比如说“关爱母亲健康工程”,首先是争取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为全区农村妇女解决了每年约100万元的普查经费和市、区慈善基金会的30万元资助;其次是普查方式的突破,在市妇联的鼎力支持、协调下,以“妇科检查流动车”的方式,送检下乡、送医上门,为广大农村妇女姐妹提供方便。这项被陈铁迪同志称之为具有“首创性”并亲临现场视察的工作,04年为全区148个村、284个企事业单位的30889名妇女提供了服务。普查率从以往的20%提高到现在的60%左右,检出率也明显提高了。有11位妇女被查出患有乳腺癌,6位姐妹确诊为宫颈癌。目前,这17位姐妹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关心下,均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又如,我们的“一村一课”宣讲活动,以流动课堂的形式,创新社区妇女学校的模式,向村、组拓展,向居民小区延伸,向最需要精神食量的普通妇女宣传“马妇观”、妇保法、就业政策、家庭美德、礼仪礼节等知识,引导广大妇女发扬四自精神,增强法律意识,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04年,区镇两级妇联干部的足迹遍及全区82个村,对3500多名妇女进行了宣讲。这项面对面的宣讲、交流活动,不仅使基层妇女姐妹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养,而且还有效地锻炼了一批妇联干部。我区南桥镇妇联主席是位不满30岁的年轻干部,她在年度工作总结中写道:这项活动的实施对我个人而言,也是受益匪浅的,我从读稿到脱稿,从不会讲土话到流利地使用方言,从到处借鉴别人的事例到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这一系列的改变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是这次授课活动让我知道自己原来可以做得更好,也促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更有信心了。以上两个项目都是我们的创新工作,而且实践已证明了它们的生命力。

我区03、04年度的妇联工作虽然遇到了两位主席的人事更替,但我们的工作始终都围绕着“求实创新”的工作目标,每年推出“实事方案”,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04年失业妇女再就业率占就业总量的56.4%。家庭教育宣传周声势大、质量好。期间邀请《东方讲坛》专家作报告11场,社区及家长学校开设讲座100多场,听讲者达13000多人次。“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家庭教育征文比赛,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270多人的热情参与。《张惠谈家教》广播系列讲座已连续播出50多讲。两年来通过“六一”、“三八”、春节和“8.28”帮困助学日等活动,共为1680多名困难儿童募集资金106.7万元。在维权方面,03、04年区镇两级妇联共接到来信来访753件,区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6123人次。由区妇联、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组成的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在反家庭暴力方面取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已连续三年开展的“姐妹互助、传技共富”活动中,区镇两级妇联共筹措下发扶持款71.2万元,创建和扶持妇女基地63个,结成帮困致富对子1168对,组织农业专家服务团下基层开设技术讲座45次,为贫困妇女提供技术辅导500多次、提供致富信息68条,解决技术难题105个。据统计,通过帮困结对,目前有710名贫困妇女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合计新增经济收入184.2万元。全区妇女组织网络健全,妇女代表联系制度得到深化,民主监督、民主参与机制逐步形成。

我们**区妇联是个精干高效的团队,9名成员的平均年龄位34.8岁,大专以上学历为100%,大学本科学历占77.8%。9名成员中有的已在妇联岗位上奋斗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妇女儿童工作经验,有的是工作还不满一年的新兵,但不管新兵还是老兵,都被妇联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所吸引,在工作中相互促进,相互完善,在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扶持。每个人都为自己身为妇联一员而感到幸运,为能够为我们妇女儿童自己的事业去奋斗而感到骄傲。

2005年将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激情的岁月。我们有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有了更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市妇联各位领导的精心指导,更有为妇女儿童工作而奋斗到底的一腔热血。新的一年,我们这个集体将以2004年工作为基础,紧紧围绕市妇联200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我区妇联2005年实事项目为抓手,把**区妇联的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我们将虚心向各姐妹区县学习,虚心向才能卓越的各位同行学习,以你们的长处弥补我们的短处,互通有无,携手共进。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4

6月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韩勇在四师、九师调研时指出:“兵团60多年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建设,更重要的是履行维稳戍边职责。边境师、团驻守边境线长,戍边责任重大,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握好戍边职能定位,履行好戍边责任,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定位展开和推进,切实把戍边工作做扎实。”

正如韩勇政委所说,一部兵团史,就是一部为戍边使命而生,为维稳大局而强,为新疆发展而不断努力的历史。今年是兵团新甲子的开局之年,广大兵团干部职工必将在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扎根边境线,强化戍边第一责任,为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人人都是哨兵,个个都是巡逻员”

牢记职责使命

近日,在七师北方建筑集团的各个分公司里,分别举行了一场“牢记使命维稳戍边,我是兵团人”的签名活动,北方建筑集团的数百名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在横幅上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牢记兵团维稳戍边的职责使命,是我们每一个兵团人的义务,我们举办此次活动,就是希望公司的党员干部和年轻人,不忘使命,做一名合格的兵团人。”北方建设集团水电公司党支部书记郜建华说。

北方建筑集团的签名活动只是兵团高度重视维稳戍边工作,要求广大职工群众牢记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兵团为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兵”的意识,增强“兵”的责任,从2010年起,连续5年扎实开展冬季全员军事训练活动,兵团领导,各师、团场领导以及45岁以下的职工全部参加军训,百余万职工群众投身到活动中。

2014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考察新疆和兵团时指出,面临当前严峻复杂的反恐维稳形势,不负中央的期望和重托,兵团要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发挥特殊作用,必须始终保持警醒,牢记职责使命,切实做好各项思想和工作准备。

“总书记的话对于兵团干部职工来说,既是一种号召,也是我们必须实现的目标。”兵团党委常委、军事部部长杨宏礼说,“未来,兵团将继续加强职工全员军事训练,强化‘全民皆兵’意识,让维稳戍边职责使命更加深入人心。”

“完善师管面、团控片、连守线、民兵哨所卡点的边境管控网”

强化守防机制

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疆正处于“三期叠加”的敏感时期,与“”的斗争正处在使劲、较劲的关键时期。在新时期,兵团如何融入自治区的维稳大局,充分发挥戍边守防的使命职责,是兵团面临的新问题。

“要强化戍边守防机制,进一步完善师管面、团控片、连守线、民兵哨所卡点的边境管控网,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形成军警兵民‘四位一体’戍边守边合力。”韩勇政委一上任就给出了明确答案。

其实,近年来兵团一直在完善强化戍边守防机制。

2014年,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建立了兵地维稳协作配合领导机制、兵地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联合处置机制、兵地维稳情报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兵地结合部社会治理联管机制。

2014年8月,自治区维稳办、兵团维稳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兵地联合维稳常态化机制加强兵地维稳工作配合互动指导意见》,推进健全完善地(州、市)、县(市、区)与师(市)、垦区(团场)维稳协作机制。兵团建立完善了兵团、师、团场三级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级指挥人员的职责、权限和指挥程序;修订完善了《兵团处置暴力恐怖事件预案》和《兵团处置大规模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原则、程序和要求,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提升综合能力

6月17日,在九师民兵轮训备勤连的训练场内,该连民兵正以班排为单位,开展高难度、高强度的适应性训练。炎炎烈日下,民兵们练习维稳处突技能,磨炼坚强意志,培养战斗作风,努力提高民兵队伍的维稳戍边、应急处突能力。

近年,为实现“建设全国一流民兵队伍”这一目标,九师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民兵队伍训练计划,整合训练资源,拓展训练内容,优化训练模式,注重强化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实战化、模拟化训练,从整体上提升民兵队伍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作为兵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兵队伍建设一直受到兵团的高度重视。为了在新时期更好地履行维稳戍边使命,兵团坚持以提升民兵队伍战斗力为牵引,抓军事训练,在练兵中强兵,在用兵中砺兵,不断提高民兵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近年来,为全面加强兵团民兵武装力量建设,兵团党委专门研究制定了《加强兵团民兵武装力量建设2010―2020年规划》,确立了兵团民兵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即民兵训练基地化、维稳常态化、教育规范化、管理军事化、保障多元化、指挥一体化,全面规范和加强兵团民兵建设。

如今的天山南北,无论是在繁华喧闹的都市,还是在绿洲的静谧小城,或是在边境线上的团场、连队,随处可见高素质的兵团民兵的身影,这支队伍正在为新疆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默默奉献着。

【故事】

哨所就是我的家

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赵永胜夫妇就会和战友们一起庄严地将五星红旗升起,在九师一六三团民兵边防哨所,哨所民兵们平凡而忙碌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的。

一六三团民兵边防哨所始建于1963年5月,哨所民兵与部队官兵一道,肩负着该团辖区边防线的警戒观察、执勤巡逻等任务,阻止人畜越界,避免涉外事件发生,守护着祖国的边防线。

在哨所的6名民兵中,有两对夫妻,赵永胜和陈利夫妇俩便是其中的一对,他们已经在哨所工作了9个年头。

2006年7月,赵永胜从一六二团武装部调到哨所担任民兵班班长。为支持丈夫的工作,陈利也来到哨所,她除了负责民兵班的一日三餐、卫生清理,还管理着两个蔬菜大棚。从此,夫妻俩以哨所为家,过着既寂寞又快乐的日子。

每天,他们夫妻与其他4名民兵一起放牧巡逻、站岗执勤……由于哨所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给哨所民兵执勤、工作、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夏天,他们早上6时就出发,沿着边界线和边防林放牧,天黑才能回家。到了冬天,这里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积雪平均厚度超过40厘米,遇到大雪封路,一连十几天都没办法出去,他们必须忍受寂寞。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十分荒凉,没一棵树,风一刮起来昏天黑地的。这几年环境好多了,树栽活了,地开垦了,牛羊也有了,我们已把哨所当成家了。”面对困难,陈利总是选择坚强。

赵永胜夫妇有一双儿女,两个孩子参加高考时,正是边境沿线最忙的时候,夫妻俩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两个孩子都是自己去考场。“当时我们心里特别失落,觉得亏欠孩子们,他们考上大学,我们也没有时间去送他们。”说到孩子,陈利满心歉疚。

在随后的几年里,两个孩子不管是在假期还是过春节,都会回到哨所与父母一起度过。陈利劝女儿和同学出去玩玩,女儿说:“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我回来就是要和你们在一起的,哨所就是我的家。” (高剑平 杜 纲)

【有感】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5

1931年,一支由百名海岛女子组成的工农红军琼崖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曾多次随同琼崖红军主力参与反“围剿”的战斗,威震一时,被当时民众称为“红色娘子军”,、曾高度评价红色娘子军为“世界革命的典范”。然而在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下,成立仅500多天的女子特务连最后被迫解散。红色娘子军这支特殊部队虽然仅仅存在了500多天,却参加了50多场战斗,名震琼崖。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女英雄们一个个离我们远去。2014年4月19日上午,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战士卢业香在海南省琼海市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卢业香老人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她那传奇的人生经历仍激励着后来者。

巾帼不让须眉

1914年11月13日,卢业香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一个名为排田村的普通农民家庭。山高林密、地少人稀的自然环境,注定了他们的生活是清苦困窘的。卢业香的童年是不幸的,因为缺医少药,她的父母不幸患病双双过世,是叔公将卢业香和姐姐两人拉扯大。后来,叔公为了生计,到南洋去谋生,家里只剩下卢业香和姐姐相依为命。在那样的年代,日子是一眼能望到头的,所以,她和大多数海南女子一样,15岁时,为了生存,早早就嫁人了。

好在婆家离娘家不远,就在邻近的土桥村,乡里乡亲的,大家都相互熟识。过门后,卢业香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嫁作人妇后,她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一心照顾公婆和丈夫,苦心经营自己的家庭。丈夫虽然只大她几岁,但为人成熟,有思想,和他谈话,让她学到不少新东西,心里便对他产生无由的崇拜。

在那个不公平的年代,穷人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官府的欺压、地主的剥削,自然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卢业香的丈夫也是个热血青年,在思想上早就对这个不公平的制度深恶痛绝。后来,他还秘密参加了革命队伍。看着早出晚归的丈夫,卢业香心里虽然有些担心,但她能理解,就以照顾好家庭来默默地支持丈夫。后来,由于坏人告密,她的丈夫被反动派杀害了。从此,仇恨的种子就在她的心里埋下了,她一直想继续丈夫的未竟事业,可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要想走上革命的道路,谈何容易啊!

1931年4月,当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要成立女子特务连的消息传到卢业香的家乡后,年仅17岁的卢业香内心激动不已。听说革命队伍正在招收女兵后,卢业香四处打听消息,很快联系到附近村庄的几个思想进步、有投身革命愿望的小姐妹,几个人翻山越岭,跋涉几十公里山路,来到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驻地――乐会县赤赤乡园村。1931年5月1日,在乐会县赤赤乡园村操场上,红艳艳的凤凰花树下,卢业香佩戴着“女子军”的红袖章,和99名妇女一起,在“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的旗帜下庄严宣誓,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战斗生活。“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就是赫赫有名的红色娘子军。

入伍不久,她们就迎来了第一次大型战斗――纱帽岭伏击战。1931年6月,驻在乐会县中原墟的乐会县的反动民团武装,对苏区进行骚扰。我红三团决定消灭这股敌人,女子特务连也参加。这次战斗,布阵于县苏区机关所在地的要道上,以配合主力歼灭进犯之敌。6月21日,红三团主力部队为诱敌深入,设伏歼敌,向万宁县方向开去;当天夜里,又悄悄撤回来,埋伏在从中原通往乐会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的纱帽岭山林里。敌人果然中计,误认为我军只剩下女子特务连保卫县苏区机关。27日一早,反动民团武装200多人,兵分两路向县苏区机关扑来。女子特务连按作战计划,假装退却,诱敌深入。搏斗中,卢业香一个矮身,敏捷地躲开一个端着刺刀刺来的敌兵,敌兵举刀再刺,危急时刻,卢业香撒了一把沙土眯住敌兵的眼睛,继而死死咬住了敌兵的手。猝不及防的敌兵一声惨叫,被赶来增援的娘子军战士们当场消灭。当敌军进入红三团主力的埋伏圈时,突然遭到我军的猛烈打击,顿时乱作一团。经过1个小时的战斗,毙、伤敌军20余人,俘敌“剿共”总指挥和中队长以下70多人,缴获长、短枪90多支。女子特务连机智勇敢地配合红军主力英勇作战的事迹受到根据地军民的赞扬。从此,“红色娘子军”的英名威震琼岛。

此后,卢业香又先后参加了火烧文市炮楼、炮轰白石岭等战役。在拔除琼海文市炮楼战斗时,卢业香的左手中指被敌人的子弹打断了。由于受到当时医疗条件限制,老人落下了终身的残疾。在艰苦的环境中,她很快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战士。不久,她被任命为红色娘子军2排2班班长。

卢业香还曾化装成农妇,孤身到敌堡附近侦察,带回宝贵的情报;甚至还赤手空拳俘虏的两名“民团”……

时光背后的真英雄

战斗之余,娘子军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群众加入革命队伍,奋起反抗,因为娘子军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小觑,反动派开始组织一次次的大规模“围剿”,白天搜山,晚上设卡,娘子军处境危险。战斗了1年多,娘子军多人牺牲和入狱,为了保存力量,1932年年底,上级决定将娘子军化整为零,疏散隐蔽,从此,队伍解体。

部队化整为零后,卢业香回到家中,即使这样,反动派们仍不放过她们,四处搜寻娘子军的落脚点。为了躲避抓捕,她甚至剃光了头发,平日化装成男人,以免被人认出。好在,她所在村庄地处深山,森林茂密,尽管敌人经常搜捕,但机智的她凭着对地形的熟悉,每次都让敌人扑了空……

放下了手中的钢枪,脱去了心爱的军装,可她那颗心却仍旧燃烧,只是,这一切,只能归于沉寂。那是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但生活还得继续,在好心人的介绍下,卢业香步入了第二次婚姻。

卢业香的第二任丈夫也是一位革命战士,他的主要工作是帮组织送情报和藏运粮食,有一次被人举报,差点死在牢中,敌人对他进行电击、灌水,使用各种酷刑,后来被保了出来。卢业香也正是因为他的不屈不挠精神才最终答应嫁给他。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回归到柴米油盐的主妇,人生的一页突然就变了主题。但她一直没有忘记曾经作为一名战士的誓言。在日本鬼子侵略海南时,卢业香主动请缨加入民兵队伍,主要负责在村口的大树上放哨。有一次她和同伴一起放哨到中午时,她先吃饭,另一人看守,结果因为太饿,另外一人看着看着走了神,这时一队日本兵突然出现。警觉的卢业香发现后,立即敲响铜锣,通知村民防范和转移,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

抗日战争胜利后,卢业香一直和丈夫生活在排田村,过着淳朴殷实的田园生活。那段如火如荼的革命经历,仿佛已经远去,与她这个普通村妇再无关联。

海南岛解放后,红色娘子军的故乡开始了惊天动地的。这次,由于受到“左”倾思想干扰,产生了“阶级划分”,此后,卢业香的不少战友竟成了“革命对象”,被扣上了“黑帽子”。直到1976年,“”被粉碎,受冤屈的老战士们才陆续得以。

相对而言,卢业香是幸运的,解放后,她被村民推选为村里的妇女主任。就是这样一个不入品的农村小官,卢业香也做得尽心尽力,不留遗憾,是村民公认的热心肠。

卢业香所在的排田是个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却因为有个德高望重的卢业香老人,而使得小村远近闻名。村里夫妻吵架她要去劝架,谁家遭了欺负她要去评理,谁家生活困难她主动照顾,就连村里的小孩无人照管,她也要领过来抚养。

村民翁祚兴早年失怙失恃,没有兄弟姐妹,飘零无依,卢业香把他当做儿子一样照顾,为他生火做饭、缝补浆洗,坚持了几十年。一年夏天,翁祚兴突发急病,病倒在床。卢业香不顾自己年老,每天给他洗脸擦背、熬煮稀粥、请医买药。翁祚兴病愈后,翻身下床,跪在卢业香的面前,动情地叫了一声:“妈!”

由于村子一直很穷,年轻人想找到称心如意的对象都很难,热心的卢业香又主动承担起了红娘的重任,积极地帮村里的年轻人撮合。村里有个叫赵明的小伙子,老实勤快,由于家庭困难,27岁了还没娶到媳妇,卢业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邻村有个叫李丽的姑娘,长得标致,年龄相当,卢业香张罗着撮合他们。在她的帮助下,两人情投意合,组成了家庭。婚后小两口日子过得甜甜蜜蜜,每年春节都要带着孩子给卢业香拜年。多年来,卢业香为村里的单身男女们不知牵起了多少条红线。

安守清贫度晚年

1954年,年近40岁的卢业香喜添贵子,儿子翁祚雄的出生,给这个清贫小家带来了一丝欢愉。初为人母的卢业香,也焕发了母性的温情。

时光如流水一般悄然而逝,直到她儿子的孩子也陆续出生,把6个孙子、孙女拉扯大了后,卢业香也在这清贫而又忙碌的日子里渐渐老去。卢业香老人一直勤俭节约,每次看到孙子孙女们有剩饭剩菜,总会要求吃完,不能剩。虽然家里一直不富裕,但一家人和睦相处,温暖相依,于平淡中见温情。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浴血奋战的功臣。1998年,海南省相关部门开始在琼海市加积镇街心公园兴建红色娘子军纪念园,2000年5月1日建成开园。2002年又拨款修建了红色娘子军纪念馆。纪念馆对外开放后,卢业香和王运梅、欧花、王先梅等几位仍健在的红色娘子军战友,决定“发挥余热”,为纪念园做起“红色教员”。

2004年之后,卢业香患上了老年痴呆。慢慢地,她不记得往事了,不认识人了。虽然她偶尔会不认得家人,但她喜欢看战争片。家里的电视,只要播放的是新闻,卢业香老人就会犯困睡觉。但听到“砰砰砰”的战斗枪声,她就会特别有神。早些年,卢业香甚至能挥着被打残指头的手,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近乎标准的行军步。

卢业香住在一间年代久远的瓦房里。房间的木门已朽旧,里面挤着两张床,一张供卢业香自己睡,另一张则供照顾她的人睡。照顾卢业香的,是她的孙女们。大多数时间,卢业香都会坐在院子里的一张椅子上,呆呆地望着远方。

但是,不幸有时是不会放过好人的。卢业香的大孙女翁文雅初中毕业时,唇部开始变形,他们开始以为是中风,治疗一阵子后,一直未能见效。2006年以来,由于头痛难忍,家人带着翁文雅到医院检查才得知,原来是脑部长了肿瘤,要手术,最少得10万元的治疗费,这笔钱,对于他们这个贫困家庭来说,肯定是不堪重负。

那些日子,卢业香的病情稍稍有了好转,面对病重的孙女,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卢业香老人才想到向社会求助,她对儿子说:“家贫(穷),望政府能给些帮助。”这也是清贫一生的老人唯一一次开口求人。他们一家的情况,经过当地媒体的报道后,许多好心人纷纷解囊相助。当时,家里到处借钱凑了4万元,加上社会上捐赠的一些善款,最终为翁文雅完成了手术。手术后,逐渐恢复的翁文雅主动担起了照顾奶奶的重任。

2014年1月15日晚,卢业香洗脚时,不慎烫伤了右脚脚背。经过草药等治疗后仍无好转,1月17日,被家人送到琼海市人民医院治疗。卢业香的这次意外受伤,造成右脚缺血坏死,并导致出现多种并发症,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随即被转到ICU病房治疗。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6

为了边境安宁

秋风瑟瑟,山间乍寒。

据说,到了冬天风雪淹没了边界线,一不小心人就会陷进雪坑。这里地理环境复杂,长途巡逻要翻越几座大山。孙龙珍民兵班每月配合边防连队进行一次长途巡逻,每季举办一次孙龙珍民兵班政策宣传边境行活动,每年到边防部队进行一次冬季联防联训。

孙龙珍民兵班政策宣传边境行活动也是一次长途巡逻。她们每间帐篷都要走到,每个人都要宣传到。去年到牧民帐篷宣传,因为这户哈萨克牧民长期居住深山,听不懂汉语,姑娘们就拿出哈语资料连比带划地讲解。牧民们忙农活没有时间听讲的时候,她们二话不说就动手帮忙。草丛中各种蚊子、小咬四处飞窜,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她们一会儿脸上、脖上、手上就被叮咬起一片小疙瘩。等把马车装满,已经过去2个小时。牧民很感动,主动快马喊来周边牧民参加宣讲会。姑娘们耐心细致地做着每一份工作,把国防教育课堂摆到田间地头、高山哨所、中小学校和居民点。

2000年7月,哈萨克斯坦一场大火烧过边界线。具有防癌效果、被世界植物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被民兵班看得比眼睛还珍贵的巴旦杏林遭遇火灾。在边境开展活动的女民兵及时发现,火速报告并和边境千余军民一起救火。土地烧得通红,踩上去烫脚,女民兵被烟熏火燎成了黑人,经奋力抢救,大火全部熄灭,巴旦杏林得以保住,来年又发起新芽。作为巍巍边关的守护者,没有过硬的军事技能难以完成使命。

素颜也美丽

过去,民兵们和其他独生子女一样,脏活累活没沾过手。一到民兵班,都自觉放下花架子,一副素颜成为日常装束。

说起素颜,女孩们抢先说起杨燕。女民兵杨燕刚到民兵班时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姑娘,乌黑的长发,束着时尚款发型,模特身材。现在的她与先前相比判若两人:到民兵班才三个月,体重增加了10公斤,皮肤呈小麦色,留着当地5元剪的短发,手臂略显粗壮,一个手能拎起满满一桶水往返于水井与大棚菜地之间,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少了柔情多了刚毅。素颜的另一原因是条件不许。没有丰厚的工资,加上严格的军容风纪规定,成就了她们素颜气质。除非参加上级的重要活动,她们才从菜地里摘根黄瓜做面膜滋润滋润,用土豆泥洗脸去去死皮,享受一回奢侈的绿色保养。素颜传统是民兵班多年的传统。多年前,孙龙珍民兵班的姑娘们就有了“铁姑娘”荣誉称号。

“不素颜哪成啊!”现在仍在边境团场工作的老一辈女民兵周继红说,“那些年,民兵班训练骑乘射击,牛、马、牦牛都要会骑,跟男人一样赶着牛马羊群浩浩荡荡地去几十公里外放牧,晚上还要学习。那时,我才16岁,脑筋慢。入伍后,发现厕所、牛、马、羊圈总是提早被人打扫过了,一种落后感让我晚上辗转反侧,摸着黑去打扫,这才找回了失去的平衡。紧接着是出早操,完后还没来得及洗脸,就又开饭了。一天的工作:下田劳动,牧场放牧,边境巡逻。紧紧张张,都素颜,谁也不说谁。”

不一样的舞台,一样的精彩

2010年,当兵团将组织宣讲团的通知在各地下发后,民兵班的姑娘们讨论决定:民兵班要走出兵团,将孙龙珍精神传播到内地,让内地了解兵团,支援边疆建设,让边疆金汤永固。除了加强对孙龙珍精神宣传强化外,她们从网上下载兵团当前和未来发展的相关资料,作为补脑白金。通过笔试、演讲、心理测试,孙雪被推选到兵团参加宣讲比赛,成为兵团人的佼佼者,分赴内地。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7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使母亲和婴儿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我团疾控中心自1995年以来,开展了居住在我团辖区内所有产妇、新生儿产后访视服务,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产后访视工作在深入社区,进入家庭,拓宽了妇幼卫生服务领域,加强了产妇产褥期和新生儿医疗保健,提高了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在多方面发挥这明显的作用。

1 做法

1.1九0团疾控中心设立专职产后访视人员1名及全团9个农业单位的9名连队卫生员为访视人员,负责全团辖区内近一万人口的新生儿、产妇的产后访视工作,产后访视率通过各位访视人员的多年辛勤工作,不断努力,逐年在提高,现在新生儿及产妇的产后访视率已达到100%,专职产后访视人员为正规妇幼卫生专科毕业,9名连队卫生员也都是医疗专业毕业,在上岗前接受过妇幼保健业务培训,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创建“爱婴医院”课程培训,“母乳喂养知识和技术”训练等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

1.2建立联系信息及反馈制度,各连队卫生人员及时掌握本单位近期到预产期的孕妇人员,随时了解分娩产妇情况,及时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并将产妇产褥期和新生儿访视情况及指导处理意见及时登记在《兵团母子健康手册》上,作为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重要依据。

2 作用

2.1巩固“母乳喂养”成果,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不仅需要在孕期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而且需要解决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产妇出院后还需要大量的后续措施来巩固母乳喂养的成果,产后访视人员要具备医疗、预防、护理等医学专业知识,并具有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产妇在哺乳期的营养,护理、泌乳、哺乳姿势等均能给于正确指导,同时督促家属支持产妇实行母乳喂养。产后访视人员在母、婴产后42天左右进行全面检查及,与儿童保健系统管理4.2.1体检相结合,构成九0团社区母乳喂养随访支持网络组织,在巩固和促进母乳喂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2拓宽社区卫生服务领域,产妇在产褥期,儿童在新生儿期均处于特殊的生理、心里状态,是社区保健服务的重点对象,产后访视人员能深入社区,进入家庭,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居住环境、衣着、膳食营养、母乳喂养、产妇自身保健、计划生育知识、新生儿护理等方面作出指导和具体处理,满足了我团社区居民的基本保健需要,为我团辖区内居住的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质优的基本卫生服务深化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宽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领域。

3 提高妇、幼保健两个系统管理率

3.1产后访视是在孕妇孕期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可以在访视中了解产妇生殖器官恢复情况。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8

文化援疆一直是文化部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对此次展览,文化部进行了统一部署。国博将这个展览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援疆项目,无偿提供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并成立了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项目组负责筹展工作,笔者作为策展人、项目负责人负责筹展的具体工作。

在4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艰巨的筹展任务,对于策展和筹展人员而言无疑是严峻的挑战。挑战之一,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兵团历史的展览尚属首次,项目组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挑战之二,作为以研究、策划、推出中国近现代历史陈列展览为主要业务的部门,国博展览二部没有业务人员研究或熟悉兵团的历史,一切要从头学起。挑战之三,博物馆展览的语言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的见证物上,如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等,而兵团究竟收藏有什么展品、特别是典型展品,项目组一无所知,需要深入了解。自接受馆领导交办的这个重要文化援疆项目后,项目组成员即着手研究兵团的历史,梳理兵团所走过的60年历程中的重大关节点,并深入兵团考察调研展品情况,为策展和筹展作好准备。本文拟从策展的角度谈办展思路。

一、提升展览立意

策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内容设计上进行整体策划,提升展览的立意。在考察兵团各馆时,我们发现涉及兵团的历史往往是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且多突出艰苦奋斗。如何使兵团60年展在国博展出时达到不同效果,既生动反映兵团历史和兵团精神,又能将兵团的历史置于国家与民族的宏大背景之中,作为当代中国史的一部分,是笔者作为策展人首先考虑的关键问题。经过实地考察,特别是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创立和发展兵团的重要论述,深入研究兵团的历史,确定了将展览的总体策划立足于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和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上,并与当今的时代主题相呼应。这个立意贯穿了整个筹展工作的始终。

展览的标题是展览内容和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是总体策划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展览的效果。成功的展览定名如同画龙点睛。经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基于上面谈到的立意,我们提出了《中国梦 军垦魂》的主标题。它既突出了当前中国人民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时代主题,又突出了兵团自身特点和历史使命,很响亮,很鲜明,也与兵团的历史紧密相关,吕章申馆长还亲笔题写了这个展览定名。展览开幕后的社会反响证明了公众和媒体对这一展览定名的认同。

展览的立意决定着展览思想内容的深度和高度。以展览的前言为例,笔者写道:“党的十后,中央提出‘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新要求,兵团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里,力求站在更高的立意上解读和宣传展览。为此,将笔锋转向党的十后中央对兵团新的定位和要求,既突出了兵团在安边固疆、凝聚各族群众、传播先进文化等方面的独特的作用,又将兵团未来的奋斗目标和党中央对兵团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意义无疑更有分量,而前言的结尾句落在了“中国梦”上,也呼应了展览主标题。整个展览的内容设计均立足于展览立意的提升,确保展示效果深刻而生动。

二、提炼展览主题

在博物馆界,历史类展览因其主题厚重、逻辑严密、选材严肃、表达严谨,一向被认为是策展难度最大的一类展览。一个成功的历史展,不仅需要在内容方面精准无误,更需要准确把握主题定位。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展出的表现军垦内容的基本陈列,主题主要是屯垦戍边,即“屯垦戍边,千秋伟业;改天换地,彪炳史册”。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这个展览究竟应该如何定位主题?笔者认为,展览应通过回顾兵团60年所走过的历程,表现兵团的屯垦戍边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和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表现兵团在60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表现60年历程中兵团忠实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始终把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造福新疆各族人民为己任,在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种在当今形势下更大视野和更深层次的展示,无论是对于兵团历史的纪念,还是对于未来兵团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通过这个展览,公众更加了解新疆、认识兵团,进一步增强对新疆长治久安的信心,对兵团事业的信心,更加关心和支持兵团事业的发展。

三、驾驭结构框架

展览的主题确定之后,其内容架构仍需要反复推敲。原方案之一的结构框架为:“凯歌进疆 铸剑为犁”、“屯垦戍边 艰苦创业”、“铜墙铁壁 中流砥柱”、“与时俱进 再创辉煌”。原方案之二的结构框架为:“凯歌进疆 铸剑为犁(兵团事业奠基时期)”、“屯垦戍边 艰苦创业(兵团创建发展时期)”、“恢复建制 发展壮大(兵团恢复壮大时期)”、“抓住机遇 再创辉煌(兵团再创辉煌时期)”。虽然都不失为一种表现内容的方法,但党中央对于创建和发展兵团的战略不甚突出。为使观众在短时间的参观中对展览主题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笔者主张突破大事记式的展览框架,打破按照时间顺序平铺直叙的展览模式。根据展览主题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兵团作用和使命的重要论述,重将60年兵团历史文物展提炼为“战略决策”、“长期建疆”、“团结稳疆”、“安边固疆”和“展望未来”五个部分,下设九个单元,全方位展现了兵团从“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天山”,到忠诚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在开发新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和稳定新疆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表现党的十后,兵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这样的架构使展览主题更鲜明,内容更集中,脉络更清晰,业绩更突出。

四、鉴选典型展品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最主要的特征是以物为主,特别是历史类的陈列展览,离开了历史的见证物,就缺失了最主要的展示语言。策展之初,我们即将关注点放在了摸查文物和历史照片上。伴随着兵团60年来的发展,各师、团注意保存各类珍贵的见证物,仅在八师、石河子市的兵团军垦博物馆就征集收藏了千余件军垦实物,反映垦区发展历程的珍贵照片数百幅,其中还有数十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六师五家渠市博物馆也收藏展示了千余件有关屯垦戍边历史的珍贵见证物。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展览的主题,围绕着结构框架,项目组对所了解的大量实物和照片进行了认真研究,最终鉴选了150余件历史文物和170多幅历史图片。其中包括1949年中国人民发给驻酒泉的原九十一军二四六师七三六团上校团长王振声的和平解放证明书、十五团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行军途中使用过的军号、第六军十七师师长程悦长的剿匪日记、第二十二兵团二十五师整编为中国人民农业建设第六师的关防、王震阅读过的《共产党宣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陶峙岳的党费证、1979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张仲瀚增补抄录的《老兵歌》手稿、赴新疆参加建设的女兵与驻疆部队指战员结婚的证书、1951年驻疆部队战士兴建戈壁新城时烧制的红砖、第八师一二二团战士王德明穿过的打了296块补丁的军大衣、大生产运动中部队战士开荒用的坎土曼、被各族群众称为“巴尔鲁克山的白衣天使”的第九师―六一团九连医生梅莲用过的出诊包和针灸盒、上世纪60年代兵团电影放映队为少数民族群众放映电影用的小型放映机、诗人艾青落户石河子时创作的小说手稿、2013年12月陈学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证书、驻守在环境异常艰苦的边境哨所26年的马军武和张正美夫妇记录巡边情况的值班记事本、为营救战友而牺牲的第九师一六一团牧一队职工孙龙珍的革命烈士证书和生前为腹中的女儿缝制的夹衣、兵团民兵最新配备的防暴盔甲服等。照片包括,1949年12月新疆省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正式宣布成立时与张治中等在联合入城式上检阅入城部队、1950年剿匪总指挥王震在干部会议上作军事部署、疏勒县一区农民用投豆子的方式来选举干部、二军直属部队帮助疏勒县农民进行减租反霸运动、军民共庆的胜利、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召集干部部署大生产、二军某部队人拉木犁开荒、1950年2月甘肃女兵走在库米什的戈壁滩上、驻疆部队早期住的地窝子、第四师技术人员向地方各族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1965年出访归国途中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看望干部职工等。

当然,为丰富和完善展览内容,除兵团珍藏的展品之外,展览项目组也进行了重要展品补充,包括创建兵团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兵团事业发展、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等30余幅照片,从中央档案馆复制的原新疆警备司令部总司令陶峙岳的堂弟陶晋初写给陶峙岳的关于和平起义的意见书、1949年9月26日包尔汉等关于新疆和平解放给、的电报及28日和给陶峙岳及包尔汉表示嘉勉的复电、1949年9月10日关于向新疆进军问题致的信、1949年10月12日指示及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指示等重要文献。

这些文物和历史照片充分展示了展览的主题,体现了展览的立意,突出了博物馆陈列展览以物证史的独特性,也是感动观众之所在。

五、推敲展览文字

一个成功的展览,特别是历史类展览,展览的前言、各部分说明和展品说明是传情达意、表达主题思想的关键,是办展主旨的集中体现。因此,围绕主题字斟句酌不可忽视。展览中的文字,细致到每一字、每一句、每一件展品的介绍与评价,力求字字要严谨,句句要高度。笔者作为策展人和项目负责人,对整个展览的内容设计方案进行了五次大的修改,从框架结构,到部分说明,从展览前言,到每件展品的说明,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进行了认真的推敲。如展览的前言中一段文字原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事业,既是两千年屯垦历史的延续,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前启后的伟大创举。”笔者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戍边事业,既是两千多年屯垦历史的延续,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和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原文中“也”字改为了“更”字,表明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意为党中央的战略决策超越古人,且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前启后的伟大创举”深入阐述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和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既言之有物,又进一步深化表述。前言另一句:“在共和国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着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西部大开发”,笔者改为:“在16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着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西部大开发”,增加了一个“多”字,是因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是166.49万平方公里,一个“多”字既表达准确,也有寸土必争之意。而删掉“一次”是因为既然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西部大开发,“一次”就不必重复了,文字更为精炼。

推敲展览中的文字,使之准确表达主题思想,或是简练表达展品的主要信息,这是不容忽视的细节。比如,展出的两面旗子,原说明为“2013年国庆节前,六师最边远的边境团场――北塔山牧场正式通电,结束了牧场祖祖辈辈无长明电的历史。这是当地的哈萨克族妇女连夜用传统手工艺芨芨草编织制作的党旗和国旗”,笔者在句末增加了“表达爱党爱国之情”一句,突出了展品的意义,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又如,一张照片的原说明为:“援疆干部到兵团十师一八五团西北第一连体验生活。”笔者改为“自2002年兵团被列为选派援疆干部人才范围起,中央共为兵团选派了五批计划内援疆干部人才1465人。这些援疆干部始终牢记历史使命,忠诚履职,无私奉献,积极投身兵团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事业。图为援疆干部到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西北第一连’接受兵团精神教育。”提升了照片的思想内涵。再如,“1949年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进疆部队、和平起义部队和三区革命民族军在迪化市(今乌鲁木齐)举行了联合入城式。图为联合入城式上,、张治中、王震等在阅兵台上检阅入城部队。”修改后在“三区”前增加了“伊犁、阿山、塔城”六个字,信息就更加完整了,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很有必要。原文为“图为20世纪60年代兵团职工修建的‘民族团结桥’”,修改后增加了一句“便利了当地群众的出行”。原文为“图为1999年人民广场迎国庆大型歌舞《祖国颂》”,修改为“图为1999年由兵团和地方携手在人民广场举办的迎国庆大型歌舞《祖国颂》”。句意更加到位,表述更加严谨。

此外,展览的空间布局、艺术设计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深沉浓郁的红色展墙、流畅清晰的展线、重点突出的展柜分布,辅以电动图表、多媒体触摸屏、电视专题片、美术作品等,最终打造出了一个主题突出、脉络清晰、内容丰富、表现手段多样、风格大气庄重的展览。

开幕当天,很多兵团领导、职工代表和援疆干部都前来参观,感动之余,他们表示这个展览远远超出了预期。“这么清晰的思路,这么高的站位,把兵团在整个国家和民族中的作用、意义都阐明了,如果不是国家博物馆的帮助,凭兵团自己是很难做到的。”一位在兵团宣传战线工作多年的领导干部如是说。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9

一、从维护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履行职能

我既是一名从事妇女工作多年的妇女干部,又是一名政协常委,代表和维护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参政职能,是党和人民赋予我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为履行职能,切实代表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凡妇女所需要的,我就带领妇联的同志们积极认真去做,凡有助于妇女发展的,我就努力向社会呼吁,甘愿当妇女群众的代言人和妇女利益的维护者。(一)呼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加大培养选拔妇女干部的力度,维护妇女参政议政的权益。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扶持女干部的成长。九五期间国务院、省市县相继颁布了《妇女发展纲要》,对妇女参政议政的各项指标做了明确规定。按照工作要求,我与妇联一班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源头抓起,狠抓了妇女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连续三年与组织部密切配合,举办了女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针对女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方面设计课程,努力提高女干部参政议政水平,在此基础上,强化“荐才”意识,不失时机地向各级党委推荐优秀女干部。抓住各级党政换届选举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荐政治素质高、有群众威信、工作能力强的妇女人才,于98、99两年起草了《关于尽快落实妇女参政议政目标的报告》呈交县委领导及组织部门。在我县开展“一推双考”期间,一方面鼓励符合条件的女干部踊跃参考,另一方面多次向有关领导呼吁推荐,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选拔3名女干部到乡镇任职,有2名副局级女干部晋升为正局级。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县妇女参政议政的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党政部门女领导干部配备比例由95年的23%上升为*年的57%;乡镇党政班子中配备女领导干部的比例由95年36%上升为*年的91%;农村妇女进村“两委”的比例由99年的74%上升为*年的98%以上;发展女党员的比例由99年的20%上升为*年的28.9%。女后备干部的比例今年达到25.9%,为妇女干部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了妇女参政议政的权益,基本完成了《妇女纲要》目标任务,去年12月份顺利通过了省市妇儿工委的终期监测评估,并给予高度评价。

(二)认真做好妇女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歧视、侮辱、遗弃、拐卖妇女,干涉老年妇女再婚等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家庭造成极大的危害,来妇联上访的人数有增无减,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受害妇女伸张正义,凡涉及侵犯妇女合法权益的案件,我们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听取来访者的苦诉,认真地分析调查,竭尽全力说服教育当事人,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解决问题,力求让群众满意。如去年我们接待一起因赔偿引起的纠纷案,在听取了青年妇女冯某因丈夫车祸身亡对方赔偿3*元,其公婆无故刁难,只给她母女二人*元,家中财产一点不给的哭诉后,一方面对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她要振作精神,鼓起生活的勇气,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协调镇派出所、司法及村两委对其公婆依法进行批评教育,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冯某得到应得的赔偿金26000元。她非常感激地说,多亏妇联帮助,为俺母女伸张正义。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妇女干部依法维权的能力,探索新形势下妇女维权工作的新思路,我们不断强化学法、执法的力度,大搞调查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县、乡两级妇女干部开展维权工作理论研讨活动,撰写研讨文章15篇,并参加了济南市维权工作理论研讨会,在会上做了发言。同时我们配合劳动局进行劳动执法大检查,督促我县厂矿企事业单位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劳动就业、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这些活动的开展,更加增强了妇女干部依法维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近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459起,处结率达99.8%。真正依法维护了妇女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连续3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工作先进单位,去年被授予省级“三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99年9月、11月省、市分别在我县召开了全省、全市普法、维权工作现场会。

(三)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春蕾计划”的实施,维护贫困女童受教育权益。

“春蕾计划”是全国妇联为贯彻落实《“九五”儿童少年事业发展规划》,让所有贫困女童完成学业,提高人口素质而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为此我们积极响应,认真履行职能,首先利用不同形式向社会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实施“春蕾计划”的目的、意义和儿童规划的任务目标。其次组织全县11个乡镇妇联干部深入基层搞好调查摸底,对特困女童都进行登记造册,及时将情况反映给社会各界和上级妇联,抓住庆“六一”有利时机,组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儿童办实事好事,开展捐资助学和“妈妈”活动,使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团体、驻地官兵、驻济高校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纷纷解囊向贫困女童奉献爱心。去年妇联为残疾儿童捐款1000元,12月份又走访慰问4个乡镇的特困女童和孤儿,给她们带去越冬的面包服。目前,全县共救助贫困女童518人,发放助学金10.8万元,为22名孤儿找到了“妈妈”。使这些孩子不但得到经济援助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在精神上、生活上也给予关怀,得到母爱,感受到了家庭温暖。‘春蕾计划“的实施,维护了贫困女童受教育的权益,促进了我县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现。今年的1月2号济南市电视台采访并报道了我县实施“春蕾计划”、开展“妈妈”的活动情况,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但是我县还有许多贫困儿童需要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继续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情与爱心,让所有的贫困女童得到捐助,完成学业。

二、从不断提高妇女整体素质出发,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带领全县妇女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

全面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是实现妇女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始终将提高全县妇女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分三个层次有重点地狠抓落实。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阶层的知识女性注重提高其参政议政能力和科学知识的创新,对厂企单位的女职工重点抓好技术技能等业务素质的提高;对农村妇女重点抓了“十大农业新技术”及“两证”的培训考核工作,使我县3927名妇女获取“绿证”,1931名妇女获得农民技术员证书,提高了她们科技致富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妇女整体素质,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把握妇女的需求及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精心设计符合时代特色和妇女群众所需的活动载体:“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吸引和带领全县妇女积极参与两大文明建设。为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我们组织农村妇女开展了“创科技大户,抓龙头项目,建妇字号基地”活动。为促进“创、抓、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是组织科技专家到乡镇办班,送科技书籍进村入户,为农村妇女提供技术服务。二是深入基地和大户帮助她们分析形势,选上项目,积极协调,去年从上级妇联争取扶持资金6.5万元,扶持了两个“三八”科技示范基地,使其扩大生产规模;三是为科技专家与科技大户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深受农村妇女的欢迎。如万德镇北马套村的段德菊同志在我们的扶持帮助下,承包了本村的1200亩山场,栽植了板粟、苹果、核桃、柿子等果树2万余株30多个品种,年产干鲜果5万公斤,经济收入达10万元,被县妇联命名为“三八”科技示范基地。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有57户搞起了林果业,仅此一项全村每年增收28万元。在我们的努力下,“创、抓、建”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全县以妇女为主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科技专业大户达1072户,龙头项目有17个,“三八”科技示范基地15处。九九年市妇联、市农委在我县召开了“创、抓、建”活动现场会。*年被评为省级“双学双比”先进协调组织,市级先进协调单位。在“巾帼建功”活动中组织开展了“争创巾帼建功示范岗,争做巾帼建功标兵”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县有10个岗组荣获县级“巾帼建功示范岗”荣誉称号,有2个单位被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有20人被评为县级巾帼建功标兵,有1人被评为省级巾帼建功先进工作者。在创建文明家庭活动中,我们开展的以“三化四改”为重点,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以“美在家庭”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也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活动的开展取得丰硕的成果。目前全县实现一类达标的村122个,二类达标的145个,三类达标的村231个,培养树立“美在家庭”活动,示范村12个,示范户608户,文明家庭78000户,我县文明家族创建活动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九九年11月份全国妇联来我县视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去年被省市授予“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三、适应形势狠抓妇联自身建设,建立一支求真、务实、高效,有战斗力的妇女干部队伍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10

进军新疆 大有可为

进入新疆前,在西柏坡对王震说:“新疆比你过去经营的南泥湾要大一万多倍……当年左宗棠曾留下诗句:‘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希望你到新疆后能超过左文襄公(左宗棠),把新疆建成美丽富饶的乐园。”的话深深印在王震心里。

新疆解放初期,经济极为困顿,百业凋零,物资奇缺。新疆军区每月派飞机去北京运一趟银元,购买粮食供养大军。新疆广大农村异常贫困,各族农民除去地租、口粮和种子外,所剩无几,无法供养10万大军的粮饷问题。从苏联进口,经费困难;而从内地调运的话,则路途遥远,运输困难。1949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动员新疆驻军开展大生产运动,从根本上解决粮饷问题。

1949年10月,在进军新疆前,王震在甘肃酒泉对第1兵团官兵说:“进军新疆,大有可为!我们要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办事,办好事,既要保卫边防、巩固治安,又要改造起义部队,建立新政权,尤其重要的是要率领各族人民并肩战斗,大搞建设!”1949年11月6日是王震进入新疆的第一天。他坐在飞机上,望着舷窗外的大地,兴奋地赞叹:“我们祖国真伟大!”就在飞机上,王震与同机去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热烈地讨论了入疆后如何开荒、生产、兴修水利,争取早日粮食自给等问题。

屯垦戌边是我国古代维护国家统一,稳定边疆社会,促进边疆发展的有效措施。王震认真分析了新疆的形势,借鉴历史屯垦戌边的经验教训,规划了新疆屯垦事业的蓝图。王震牢记的嘱托,他在1950年1月提出:“在新疆驻军条件下,军队生产事业是长期的,是子子孙孙的建国事业。”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屯垦,都无法摆脱“一代而终”的结局。王震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新的屯垦戍边方式,把部队转变为从事作战和生产建设双重职能的新型的部队。

1950年1月21日,新疆军区命令,号召驻疆部队全体军人全部参加劳动生产,要发动11万人到开垦种地的农业生产战线上去,要在当年开荒种地4万公顷。第2军向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拟定了种地13000多公顷的计划;第6军向准噶尔大戈壁开战,计划开荒8000多公顷;第5军决定在伊犁、塔城、乌苏一带种地3300多公顷;参加起义的陶峙岳将军率领的第22兵团则计划完成种地13000多公顷的任务。1950年一年,驻新疆军队70%的人员参加了农业生产,迈开了屯垦事业的艰难一步。当年,驻疆部队全体官兵就开荒85万亩,实现了部队粮食基本自给,油料全部自给。

1952年底至1953年上半年,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新疆军区以代司令员王震、代政委王恩茂的名义颁发命令,将驻新疆人民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编为生产部队的是第1兵团第2、6军和第5军大部,第22兵团全部。原西北行政公署副长官兼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是一个袍泽情结很深的军人,部队起义后,他一直关注着那些随自己守卫边疆的部下的安置问题。但在新疆安家落户,困难很多。他准备给大家发点路费,把大家遣散回老家。进疆伊始,王震就对陶峙岳说:“起义部队过去守土有责,立了功。起义以后,可以一起和我们转向生产,妥善安置大批退伍官兵。”王震接着说:“陶司令率部起义,投向光明,功盖天山。我是个粗人,在北京中南海,我已经跟、吹过牛了,我要叫新疆变成第二个南泥湾,这光靠我王胡子一个人可不成,你可要助我一臂之力啊!”

之后,第22兵团官兵在玛纳斯河流域艰苦创业,为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边疆,为屯垦戍边建立了巨大的功绩。屯垦戍边之初,生活极为艰苦。王震、陶峙岳同普通士兵一样,肩负纤绳,拉爬犁,运石头,筑公路,挖河渠。他们一手握枪,一手拿镐,在阿克苏、库尔勒、伊犁、塔城、阿尔泰、奎屯和石河子等地安营扎寨,垦荒造田。

1954年8月6日,根据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的建议,中央军委决定第22兵团与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共计10.55万人。陶峙岳任司令员,新疆分局书记王恩茂兼任政委,张仲瀚为副政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是新疆屯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王震此时虽然已经调离了新疆,但兵团的成立及其所从事的屯垦大业,却是与王震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新疆军垦第一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王震主张在把作战部队转变为屯垦军、劳动军之后,应当创建农工联合体的国营农场,实现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建立农工商联合体。从1950年到1952年,驻疆部队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开垦了一百多万亩土地(农),在各地建起了合作社(商),还建起了各种加工厂(工)。这在当时是破天荒的新生事物。

新疆是一个多沙漠、戈壁和高山的地区,优质土地匮乏。1951年的一天,新疆军区在调查中发现,迪化(今乌鲁木齐)以北约50公里的乾德县境内有大量可供开垦的荒地。王震闻讯后前往考察勘探,发现这里土地非常肥沃,只要有水源进行灌溉,种植各种农作物都可以丰收。鉴于此,王震果断地作出决定,确定在这里办大型机械化农场。王震高兴地说:“这几十万亩荒地到哪儿去找?我看小农场不办了,要办就办一个苏联式的机械化大农场。第一个军垦农场就定在这里了!”

要建立大型农场,就必须有水源。王震当即决定在这一地区修筑一座水库。1952年4月,水库竣工。经过战士们的艰苦奋战,荒原开出了良田,戈壁建起了水库,王震非常高兴,把农场命名为“新疆军区后勤部八一农场”,水库为“八一水库”。八一农场是由王震亲自勘察和筹建起来的共和国第一个军垦农场,被称为军垦第一犁。

王震关心部队的机械化耕作事业,常常亲临检查督促。在战士们当中,广泛流传着“王司令员开拖拉机”的故事。从1950年开始,新疆军区陆续利用部队生产和收购的农畜产品,从苏联换回拖拉机和机引农具。1951年4月的一天,第22兵团直属机耕队正在开垦伊乌公路附近的一块荒地。王震在陶峙岳的陪同下前来视察。一台拖拉机带着四铧犁进行大型作业,王震高兴地称赞道:“这铁牛就是比水牛、黄牛的力气大,一个顶十个!”接着,王震开着拖拉机亲自操作。从拖拉机上下以后,他对驾驶员说:“你们要开好铁牛,发扬南泥湾精神,多开荒地建设新疆!将来你们就是西北地区的开路功臣!”王震司令员开拖拉机的消息在部队不胫而走,大大增强了官兵的信心。1952年7月,当八一农场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时,从迪化前往农场参观的各族群众竟达三千多人。

在创建现代农场的过程中,王震坚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业,包括粮食和棉花生产,一直在新疆占着主导的地位。王震亲自领导的北疆棉花生产,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创造了在“植棉”植棉成功的奇迹。

1950年春,第22兵团的第25师、第26师进入准噶尔盆地玛纳斯垦区,进行开荒生产。长期以来,北纬42度以北地区被视为植棉。而玛纳斯地处北纬45度至46度之间,过去一直没有人在这里种过棉花。可是,22兵团部队在开进去后的当年便在一个名叫小拐的地方创造出了奇迹,种出了第一块棉花地,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引起了王震的极大关注。第二年,王震亲自主持制订生产建设计划,把棉花生产放在仅次于粮食生产的重要位置,要求推广小拐地区的植棉经验,扩大北疆的棉花试种面积。

1952年秋,新疆军区决定,由王震亲自领导第22兵团在玛纳斯垦区大量种植棉花。王震从苏联引进了3137号棉种,在石河子举办了植棉技术训练班,由苏联专家迪托夫和八一农学院教授主讲。按照计划,第25师和26师要实现两万亩棉花丰产。第二年,两万亩棉花共产籽棉804万斤,平均亩产超过400斤,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第26师的排长刘学伟植棉小组种植的53亩棉花,平均亩产籽棉773斤,在“植棉”创造了棉花产量的最高纪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的长绒棉,以纤维长、质量好而闻名于世,堪与埃及尼罗河流域的长绒棉相媲美。中国是当今世界的第一产棉大国,作为国家重要棉花生产基地的建设者,兵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60年以来,王震每次来兵团视察,都要去棉田亲眼看一看棉花的生长情况。1981年1月,为了推广地膜栽培这项先进技术,王震与准噶尔盆地的新湖农场领导签订了一份新的植棉合同――“地膜植棉合同”。1981年8月,邓小平来到石河子农场地膜棉田,仔细查看了长势喜人的棉花,称赞王震说:“你到新疆带了个头,把地膜技术推开了。”1981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后,王震亲自抓地膜植棉新技术的推广,兵团很快推广了地膜植棉技术,并波及全疆,掀起一场新疆农业史上的“白色革命”。

今天,新疆已成为世界上地膜植棉面积最大的地区,棉花生产不断登上新的台阶。生产建设兵团在植棉生产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王震功不可没。

缔造石河子新城

1977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关由乌鲁木齐迁到石河子。而在王震率部进入新疆初期,石河子还是玛纳斯河西岸、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人烟稀少的偏僻村庄,但是它地处交通要冲,水源水质也很好,很有开发前途。

1950年1月和8月,王震两次来到石河子进行考察。在勘察途中,王震对陶峙岳等人说:“我们不但要把石河子建成一个生产指挥中心,还要把它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他深情地表示:“我主动请缨来新疆,我王震不会辜负中央。为新疆人民做好事,就让我们从脚下这个石河子的地方开始吧。”在上海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省石河子城市计划》方案图很快设计出来了。王震不仅亲自和专家们一起参加讨论,而且还富有远见地提出:要用现代化的眼光来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和农场,今天的设想过几十年以后让人们看了感到新鲜才对。最后,经反复讨论,敲定了设计方案。根据这个方案,石河子市将成为第22兵团领导机关的驻地。整个市区的房屋、道路和园林的区划布置,都是按照现代化城市的要求来设计的。一次,王震在听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张仲瀚关于石河子建城的情况汇报时笑着说:“他们说你把马路设计得太宽,我看还可以再加宽,要能让两辆车并排行驶才行。要想到几十年后石河子的人口大量增加,到那时再拆再挖,人家就会骂我们这些创业者目光短浅。我建议再留几所大学的地盘。”

1950年11月,第22兵团司令部迁驻石河子以后,部队官兵开始建设新城。王震等领导人深入工地,和战士们一起喊着劳动号子,挥汗如雨地奋战在第一线。1952年,兵团的办公楼、礼堂等建筑陆续竣工。一座现代化的新城,逐渐出现在茫茫戈壁滩上。石河子完全由军人选址、设计和建造,实行“市师合一”的管理模式,被视为兵团城市建设的典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河子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新闻出版、旅游服务也有很大发展。石河子还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全市绿化覆盖率40%,进入了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的行列。每年春夏,绿云缠绕,繁花竞开,石河子变成了一片五彩缤纷的海洋。因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军垦文化,石河子被誉为“戈壁明珠”,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联合国“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迪拜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

1985年,陶峙岳将军出版了《陶峙岳自述》。他由衷地写道:“抚今追昔,今天之所以有石河子新城和生产发展的局面,主要是由于王震同志的高瞻远瞩和卓越的见解,以及他果断的决策所致。”1991年8月,王震最后一次回新疆视察,特意赶到石河子。石河子人民以发自内心的感情聚集在道路两旁,敲锣打鼓欢迎自己的老首长。在数以万计的欢迎人群中,有老一辈的军垦战士,更多的是第二代、第三代新的农垦职工。有的老军垦为了再一次见见自己的老首长,腿脚不便就让儿孙搬来座椅,早早坐在路口等候。随同王震来新疆访问的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马万祺先生看到石河子人民如此热情澎湃夹道欢迎王老的动人情景,深受感动,当晚赋诗一首“以志盛事”。诗曰:“热烈人群夹道迎,石城内外响欢声。艰辛创业前贤志,光大弘扬后继擎。三代相逢肝胆照,佳期再会叙亲情。英雄老去心尤壮,指点江山马不停。”

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这座城市的奠基者王震将军的历史功勋,1994年9月,在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石河子人民在市人民政府门前广场上建起了一座王震铜像,供世代瞻仰。雕塑作品中的王震将军,精神饱满,面带笑容,神采奕奕地站在高坡上举目远望。这个形象取自于王震50年代初在石河子进行现场勘察时的一瞬间。王震身旁的那匹骏马,不仅是当时骑马勘察的自然写照,更是王震戎马生涯的象征。

情系塔里木开发

1956年,国家农垦部成立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垦区,在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继续大踏步前进,得到迅猛发展。担任农垦部长以后,王震虽然身在北京,却仍一直关心兵团的发展。“”以前,他先后六次来到新疆,视察兵团的各项工作,曾三下准噶尔,四进塔里木。

1950年初,王震既着手了解有关塔里木的自然环境、土壤结构、植物生长、水利资源等等情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他派出工程队,对位于塔里木边缘的阿克苏地区进行了全面勘察。他决心在这条已经荒置百年的“古丝绸之路”上开办农场,建一条通往内地的绿色走廊,让“古丝绸之路”重放光辉。1957年国庆节期间,王震召集兵团农一师的领导赴京,汇报对塔里木的勘察规划,并亲自主持召开农垦部党组会议,审查开发塔里木的规划蓝图。最后,王震以农垦部的名义,作出了“关于开发塔里木、向沙漠进军的决定”,由此拉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开发塔里木、向沙漠荒滩进军的序幕。

从1958年开始,兵团在王震的领导和支持下,农1师在塔里木上游,农2师在塔里木下游,共组织了2万大军开进塔里木,打响了屯垦战斗。至1960年,农1师和农2师在万古荒原的塔里木盆地及沙漠边缘,开荒造田126万亩,在塔里木河两岸共建成17个大型的现代化国营农场,形成两个垦区。从1960年到1964年l0月,王震先后四次来到新疆。每一次,他都去塔里木视察,这就是被农垦战士们津津乐道的“王震四进塔里木”。在视察当中,王震深入团场、连队、田间地头搞调查研究,倾听干部群众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家发扬南泥湾精神,把塔里木建成全国最大的机械化、电气化的粮棉产地。事实证明,开发塔里木的决策,不仅对于繁荣南疆经济,而且,对于整个新疆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58年初,王震在视察塔里木时决定在塔里木兴办一所大学。王震说:“这么一大片土地,没个学校行吗?没有大学,没有科研机构,塔里木怎么发展呢?”为了开发塔里木盆地,王震决定采用延安办抗大的方法,在塔里木办一所农垦大学,以便就地培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尤其是农业方面的人才。10月15日,塔里木河农业大学正式成立,规格为县团级,归兵团农1师领导。一所前所未有的“沙漠学府”由此诞生。

1960年3月21日,王震第一次来到塔农大视察。王震建议把校名改为塔里木农垦大学,因为“农业”二字有局限性,学校不能只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因为农垦事业是个综合性的事业,要培养农垦所需要的多方面的人才。1961年4月21日,兵团正式宣布将塔里木河农业大学改名为塔里木农垦大学。1962年,由于经济困难,兵团一度曾想把它调整下马,改为塔里木学校。这时,正巧王震来到了塔农大。他一听说这事就火了,马上对随行的兵团领导说:“塔农大的方向是正确的,你们要支持。”他在师生大会上讲:“别人不承认,我承认,我兼任你们的校长,我来帮助你们解决困难。”会后,王震亲笔题写了“塔里木农垦大学”的校牌,并亲自批准拨款解决农大购买图书和教学设备的资金困难,挽救了这所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同意,塔里木农垦大学正式更名为塔里木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本科院校,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塔里木大学自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输送毕业生2万多名,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自治区和兵团的专业技术、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的骨干。

1991年8月,王震最后一次来到了塔里木。兵团己有57万多人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阿克苏、喀什、和田、库尔勒等地,驻屯3个农业师和一个管理局、54个农牧场。他们在塔里木周边开出数百万亩农田,并建起了许多部级的粮棉基地。兵团领导把这些情况向他做了汇报,王震很欣慰。8月22日上午,王震在自治区领导的陪同下乘飞机察看塔里木石油探区。在飞机舱里,王震禁不住激动的心情,手持望远镜,俯瞰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的壮观景象。在石油基地库尔勒,王震在听取勘探开发的工作情况汇报后高兴地说:“历史上有许多外国探险家来过塔里木,但都没有把地球上我们祖国的这块宝地搞清楚。现在你们找到了大油田,说明中国工人阶级了不起!”

世界上最伟大的“红娘”

1965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接见我军高级将领时,亲切地对王震说:“你不但是屯兵边陲的大将军,也是一位最伟大的红娘。”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新疆和平解放不久,王震便向中央建议,为了新疆的长治久安,必须走屯垦戌边这条路。用部队屯田,左宗棠在新疆也搞过,但没能摆脱“一代而终”的结局。入疆以后,部队官兵的婚姻问题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十多万大龄官兵的婚姻问题,事关半壁河山的安危。据说王震曾掰着指头给算过一笔帐:整个驻疆部队的男女比例是160:1,而30岁以上的未婚男女比例却是300:1,个别师团的男女比例达到500:1。部队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已超过结婚年龄、却很少有人成家,甚至连一批中年干部和老战士都还没有成家。部队中的逼婚、抢亲事件时有发生,而更多地则是在埋怨、在发牢骚、在闹情绪。

王震很理解部队官兵的心情,他说:“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王震对新疆分局副书记兼新疆军区副政委徐立清说:“新疆可是半壁河山呀,没有这十万人怎么守住这六分之一的国土和六千多公里的国境线?”徐立清也有同感:“要想拴住这十万人的心,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他们找老婆,让他们在新疆安家立业,生儿育女,把根子扎在新疆。”“他们大都是为共产党打下半壁江山的功臣噢,要是连老婆都讨不上,我们凭什么让人家在新疆扎根守塞。”

王震向中央反映了这一严峻问题。不久,中央做出决定,允许新疆军区从内地征招未婚女青年参军,支援新疆建设,解决大龄官兵婚姻问题。王震在第22兵团石河子垦区的农田里向官兵宣布:“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和党中央同意我们到内地招一大批女兵来,到时候保证给你们人人都娶个好媳妇。”大家半信半疑:“真的?”王震说:“军中无戏言,当然是真的。”官兵们顿时欢呼起来,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1950年春节后,王震派第2军第6师政委兼焉耆地委书记熊晃,首先在陕西、甘肃等地,招收了1000多名女战士。平时征兵政审极其严格,这次一路绿灯,只要身体健康,未婚或单身就行。有些人不理解,认为这样做违背了党的方针政策,提出一定要政治挂帅。甚至有人说将精力集中在婚恋方面,是享乐主义思想作祟,后果不堪设想。针对种种思想问题,王震召开了团级以上干部大会。在专题报告中,他讲得十分坦率、真诚: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盯着马列著作,空喊政治口号,或者埋头开荒种地、办工厂建农场。试问,你们领导干部有了老婆安了家,是否想到,自己的下属也有七情六欲,也要生儿育女?自古以来,婚姻是人生大事。这种人生大事,咱们共产党人不抓谁抓?不管谁管?只有该成家的干部战士都讨到老婆,他们才能安心扎根新疆。这就是咱们兵团当前最大的政治!”最后,他还幽默风趣地说:“谁再唱高调,说大话,就将他夫妻俩拆开,尝尝单身的滋味。你们考虑一下,有谁愿意打离婚报告,我当场就批!”

王震向中央和内地省份发出的请求,很快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首先是湖南和山东两省的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从1950年起,先有湖南青干校、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广西分校的女生,山东的青年妇女、女兵、女学生进疆,随后又有江苏、上海、湖北等省市的一批又一批女青年进疆,加入屯垦部队的行列。这样,部队的性别比例很快发生了变化。以湖南为例,1950年秋,王震委派熊晃为团长,到湖南招收女兵。王震直截了当地对熊晃说:“你到湖南去,招一批女兵来。我们湖南妹子打得赤脚、吃得苦,现在不打仗了,女同志越多越好。”王震还给湖南负责同志黄克诚、王首道写信,请他们帮忙。

王震在信中说:“在湖南招收大量女兵,十七、八岁的未婚女青年,有一定文化的学生,不论家庭出身,一律欢迎,动员他们来新疆纺纱织布,生儿育女……”王首道看后笑了,黄克诚忍俊不禁地说:“这个王胡子,真是乱弹琴。要人家黄花闺女到新疆去生儿育女,哪个敢去哟!”玩笑归玩笑,他们在听了熊晃的汇报后,都为王震的良苦用心而感动,当即决定大力支持熊晃的工作,动员湖南女青年积极参军支援新疆。当然,只字不提“未婚女青年”、“纺纱织布,生儿育女”之类。有了湖南领导同志的支持,熊晃一年内共接收湘女3862人,他也因此在新疆部队官兵中被誉为“岳父泰山大舅哥”。湘女来疆后,少数分配在乌鲁木齐俄文学校、七一纺织厂、十月拖拉机厂、八一钢铁厂、军区医院、财校、卫校、商店等军区直属单位,多数分配到南北疆各部队,后来和部队营团级干部组成家庭。数十年后,她们见到已担任新疆军区副政委的熊晃时总爱开玩笑说:“熊政委!你把我们骗到了新疆。”熊晃也回敬她们一句:“我就是招骗团长嘛。”

在各地妇女成批进疆的同时,王震还要求各级干部,让那些在内地有家属、亲属的官兵给家里写信,动员他们来新疆,并由部队报销路费。这一时期,部队官兵的婚姻问题,成为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到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候,兵团中的女性比例已经增长到约占40%,屯垦部队官兵的婚姻难题逐步得到解决。

1952年王震调离新疆以后,仍一如既往,深情地关心着新疆部队官兵。1960年9月,王震离开新疆多年以后第一次回新疆视察,仍念念不忘他们的婚姻问题。见到熟悉的老战士,王震首先关心的还是他们结婚没有,有孩子没有。每当新一代军垦人请那些跟随王震进疆的老军垦人回顾创业的艰难岁月时,老军垦人首先提到的都是王震司令员如何关心他们的感人往事。在当时“左”的思潮影响下,自留地、自留畜这类话题格外敏感,而王震却不在乎。1962年7月,他在回新疆视察时对兵团领导说:“职工很辛苦,有不少同志跟随我们南征北战,立过功,现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生活得好一些,要给他们一些自留地,可分给每个职工两亩地,允许他们喂猪、喂鸡、种菜、栽树,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大家默默地听着,有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为兵团恢复建制而奔走呼吁

新疆与八个国家和地区为邻,边境线长达6700多公里。边防哨卡的身后,就屯驻着兵团的连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2000余公里边境沿线建起58个边防团场,50多万人默默地屯垦戍边。这里,兵团人被称作“有生命的界碑”。作为新疆稳定、边防巩固的重要力量,兵团坚持劳武结合,在打击和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破坏、渗透活动,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60年代以来,兵团在数千公里的边防线上建立起边境团场带,在多个争议地区种“政治田”、放“牧”,维护祖国的领上完整,被人们誉为“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

“”爆发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各项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和破坏。1974年,兵团被撤销。粉碎“”后,由于兵团被撤销的体制问题未能解决,在一段时间内,各方面的工作仍然处于混乱状态。王震一直关注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情况。从1980年9月至1981年5月,王震为兵团的恢复做了大量工作。对于“”期间新疆农垦事业遭到的重大破坏和损失,王震非常痛心和愤慨,为恢复兵团而到处奔走呼吁。

1981年1月12日至13日,王震接见石河子垦区、奎屯垦区等垦区负责人,了解兵团的情况,他明确指出:“解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完全错误的。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军区的生力军,是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重要力量。”在这段时期内,王震先后三次往返于北京和新疆之间,进行调查研究,向中央如实汇报,并呼吁尽快恢复兵团。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要求,6月30日,王震给邓小平写信,建议恢复兵团。7月1日,邓小平批示:“请王震同志牵头,约集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对恢复生产兵团的必要性,作一系统报告,并为中央拟一决议,以凭决定。”8月10日,邓小平在王震、王任重的陪同下视察新疆。邓小平在听取新疆党政军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现在的农垦部队,是稳定新疆的核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恢复。”

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出了《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从此,兵团重新走上了顺利发展的正确轨道。为了使恢复后的兵团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跟上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使兵团的百万职工尽快富起来,王震鼓励兵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求他们在发展国营经济的同时,放手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提出政策一定要放宽,从而促进了兵团改革和广大职工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王震一手促成了兵团与珠海经济特区的携手合作。他亲率日中友好代表团到兵团垦区观摩,有力地推动了兵团与日本的经济合作。1989年,为了解决兵团在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困难,王震又亲自给总书记、总理写信,建议对兵团实行计划单列。1990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准了王震对兵团实行计划单列的建议。自此,兵团不仅可以向国务院各部门直接请示、报告工作、联系有关业务,而且还可以享有外贸出口权,以及其他优惠政策。王震对兵团事业的发展真可谓是呕心沥血,始终不渝,关怀备至。

在王震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今,兵团已成为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规模和成就,已经成为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历代屯垦活动所望尘莫及的。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11

抗疫的感人事迹

我们来认识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队长张鹏飞,作为一位多次参加阅兵、维和、救灾任务的老兵,他每天奔波于火神山污染区的各个战场,为医护人员筑起一道道安全的防线。

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队长

张鹏飞:最重要的部位是传递窗、开关、门把手重点的进行消,要一丝不漏,不能有一点点的误差,明白吗?

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队员们:明白!

下午3点,张鹏飞带着队员将3条210米长的医务人员走廊再次进行洗消作业。

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队长

张鹏飞:我们洗消分队主要是在病区所有的范围内道路、环境、区域、房间这些区域内进行消杀。所有区域的病毒我们都要消,都要杀,以保证咱们病区的安全,保证咱们医务人员的安全。

火神山医院成立之初,为了尽快展开洗消工作,张鹏飞发挥自己当过防化兵和军事教员的优势,连夜展开培训,手把手教大家洗消作业流程、消毒剂配制和个人防护,很快就把临时组建的团队成员们训练成了专业的洗消员。

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队长

张鹏飞:因为区域不一样,我们需要消毒的剂量、含量也不一样,还有各种品牌不一样,我们就根据感控科的要求来教大家一班一班带,一组一组考,考合格了我就带着这个组去实践。

张鹏飞说,“感控工作只有100分和0分,认真做好一万次,哪怕一次疏忽,所有努力都将白费。”他和队员们每天都要对医务走廊进行2次以上卫生清理和洗消作业。每消杀一次,拿着消杀设备手臂上下挥动摇摆的次数都在2600次以上,体力消耗不亚于跑一次五公里。

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队长

张鹏飞:我们要保证医务人员安全,我们要保证病区安全。我们认真一点,我们负责一点,我们辛苦一点,他们就会少一丝隐患。

每天对300多台车、1000多人次进行严格洗消,张鹏飞和队友们已累计消杀面积达数万平方米。尽管现在病区里的患者越来越少,但张鹏飞说,不到最后一刻,他们绝不会放松。

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队长

张鹏飞:到目前这个阶段我们火神山医院基本上属于决战期了,后期了,要保证始终是那么旺盛的战斗力,为咱们医务人员守好这个钢铁防线。

抗疫的感人事迹

我们再来认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心内科副主任余锂镭。疫情暴发之后,他冲在抗疫的一线;所负责的病区关闭之后,他又加入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队伍。他说,患者在哪儿,岗位就在哪儿。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心内科副主任余锂镭正在为一位81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佩戴便携式心脏事件记录仪。

目前,余锂镭所在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像这样的患者仍有几十位,他们大多高龄、基础病多。针对这一特点,医院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余锂镭和团队主要负责提前对患者进行心血管评估,以便及时施策,这是降低病亡率的有效手段。

患者在哪儿,岗位就在哪儿。疫情暴发以来,余锂镭带领心血管内科的XXX名党员和XXX名医护人员迅速投入战斗。刚开始时,防护服紧缺,支部党员共同达成一条规定: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入污染区查房。各省医疗队抵达后,考虑到患者治疗的连续性,余锂镭和同事们选择整建制留下来,继续守护患者。

在70多天的奋战里,余锂镭原来所在的第21病区共收治XXX名患者,实现零病亡。如今,随着疫情持续向好,这一病区已经关闭。但余锂镭并没有休息,他加入了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队伍,现在一周要为30多位可能会出现心血管异常的新冠重症患者进行会诊,为他们进行心脏评估监测,同时还通过视频访谈等向外国同行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

抗疫的感人事迹

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XXX名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医护人员,从西安、上海、重庆3个方向星夜驰援武汉,总耗时仅8小时。

兵种融合,联合保障。参与保障这项紧急航空投送任务的联勤保障部队,组建于20**年9月。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对于部队机关驻地处于武汉的联勤保障部队,不啻是一场检验联勤改革成效的“大考”。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换羽新生的“钢铁联勤”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以高效协同的体系化联合保障,书写了一部必将载入史册的战“疫”诗篇。

使命如山:疫情就是命令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告急。

疫情如火。联保部队党委闻令而动,坚决执行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号令,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第一时间构建疫情防控指挥协调机制;第一时间与地方政府建立24小时联防联控机制;第一时间与湖北省、武汉市对接,全方位推进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3家医院筹建。

驻地在武汉的中部战区总医院,先期派出两支医疗队,就地支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和武汉市第七医院。

紧急抽组多支医疗队,分3个波次增兵武汉。

1月26日,首批1300余箱抗疫物资运抵武汉;2月2日,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联保部队;2月4日,第一批XXX名确诊患者入住……

与此同时,联保部队发出组建以来的第一份战斗动员令,全员开启“抗疫时间”,转入“战时状态”——

“我是党员我先上”“恳请组织批准我上战场”……哪里疫情险重,哪里就有党员冲锋在最前沿。

舒纯、王欢,这两名已返家休假的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分别从江西、吉林“逆行”返程,历经XXX个小时终抵武汉抗疫一线。

洪原城,这名曾奔赴小汤山抗击“非典”的老队员,写下请战血书“国是我的国,命是国的命”,从福建奔赴火神山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1月21日被确定为北京市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之一,承担起确诊患者和重症患者的收治任务……

白衣逆行,众志成城。

2月21日15时,火神山医院XXX名同志“火线”入党,仪式一结束,他们就套上防护服直奔“红区”……

3月5日,另一场“火线”仪式,再次“点亮”静谧的知音湖畔——联保部队决定,给XXX名一线医护人员记功,并在救治一线举行庄重、简短、战味浓郁的立功授奖仪式。

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武汉,是这次“大考”中的决胜之地;而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堪称决胜之地的“上甘岭”。

从“集结号”到“冲锋号”——战“疫”,联保部队官兵肩负起如山使命!

勇挑重担:一线保障急如星火

时间,静静流逝;数字,不断跳动。“火神山”的战“疫”时间,从交付使用那一刻就进入“读秒”——

负压病房建成,ICU开始收治病患,医院信息化系统顺畅运转,收治首批XXX名患者,收治超过1XXX人……

兵贵神速。随着联保部队运输投送系统的高速运转,天河机场、武汉高铁站成为中国版图上繁忙高效的地理坐标——

大年三十,

XXX名陆、海、空三军医护人员星夜驰援武汉;

2月1日、2日,航空、铁路、公路机动“三路齐发”,承担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的XXX名人员抵达武汉;

2月13日、17日,两批2XXX名医护人员分别通过航空和铁路输送抵达武汉。

驰援武汉的4XXX名医护人员,大多具备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经历。

“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为使医疗力量迅速到位,联保部队紧急协调地方相关部门,预先展开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3家医院的编成、抽组方案和投送计划拟制。

战“疫”中,以“打仗新联勤”理念为导向的保障体系,彰显出快速强大的联合保障能力。

这是1000张行军床的抗疫时间轴——

2月8日17时30分,接到批复,紧急调拨1000张行军床用于支援地方开设“方舱医院”;18时,军事设施建设局启动应急预案;19时,完成物流遴选,协调承运车辆;21时,组织物资装载;24时,连夜发往武汉;2月9日上午,1000张行军床顺利送达目的地。

此外,4XXX名医护人员、3家新建医院、数量庞大的物资,须臾离不开强大的现金流保障。联保部队财务系统启动财务应急保障预案,畅通资金24小时划拨绿色通道,实现了无接触资金快速保障。

高效,得益于换羽新生的联勤保障新体制,受益的是万千群众。

人民至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快!4床危险!”ICU的呼叫声一响,宋勇立马打了个激灵。他疾冲过去,开放气道、给氧、监测心率、推麻药……操作一气呵成。

作为泰康同济医院重症二科主任,宋勇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冲刺——ICU里,一分一秒都是以命相搏。

生命相托,唯有全力以赴。

2月1日,作为火神山医院先期筹备组成员,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刚下飞机就连夜工作,从个人防护、终末消毒,到感染防控督导、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逐项清、逐个过。

2月9日17时,解放军总医院和火神山医院首次联通5G网络远程会诊系统——

“血氧饱和度突然在XX%以下,要多注意,尽早处理,必要时复查胸部CT。”

“D-二聚体高吗?要动态监测凝血功能,防止深静脉血栓。”

……

隔空询问,不放过任何细节。

为保证救治效果,联保部队统筹运用一线专家团队力量,成立联合专家指导组。医护人员还注重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抗疫一线的作用,火神山医院中医工作组主任朱蔚介绍,医院服用中药汤剂的患者达XX%。

大年初三,中部战区总医院,经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重症孕妇生下一名男婴。

14天的隔离观察治疗之后,孩子无感染,母亲转危为安。“名字叫壮壮,家长刚起的小名。”望着透明玻璃箱里的孩子,护士长杨新凤的眼角全是笑意。

3月7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刚过完百岁生日的王大爷痊愈出院,创造了抗疫一线的生命奇迹。

每颗种子都渴望雨露,每个生命都值得守护。

截至3月26日,全军63所收治医院开设收治床位近3000张,1万余名医护人员投入一线救治。武汉火神山、泰康同济、妇幼光谷3支医疗力量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6XXX人,治愈5XXX人。全军定点收治医院和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XXX人,治愈出院5XXX人。

这标志着军队医护工作者对新冠肺炎病毒宣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同日表示,驰援武汉的4XXX名军队医护人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人民至上,是子弟兵不变的初心。

4月8日零时起,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这一天,火神山医院医学工程科主任金鑫带领全科人员已进驻“火神山”逾60天。

作为守护生命的“医疗物资摆渡人”,自2月3日以来,他们共安装调试各类医疗设备近5000台,筹措防护物资、医用耗材250余万件。

人间四月,春回大地。知音湖畔,没有什么能阻挡生生不息的脚步。

抗疫的感人事迹

疫情期间,有一群人为保障民生,逆行在武汉的街头,快递小哥李顺就是其中之一。身怀六甲的妻子说,这也是爸爸给孩子最好的胎教。

上午9时,忙了一个早上的快递员李顺请假外出,这是他在疫情期间工作的80多天里第二次请假。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刚刚办完婚礼陪着妻子回门的李顺,接到了站长通知紧急返岗的电话。

安顿好妻子,李顺当晚就回到了站点,这一住就是80多天。平常他负责的区域,涉及两三万人的网购需求。疫情初期因为人手短缺,他所负责的片区扩大了两倍,一天要跑100多公里路。

如今,李顺的妻子已经有了6个月的身孕,没能给妻子拍套像样的婚纱照一直是李顺心里的疙瘩。随着生活慢慢恢复正轨,李顺打算兑现给妻子的承诺。

小两口在忙着化妆的时候,妻子肚里的孩子也不安分起来,倾听胎动是李顺感觉最幸福的事情。

拍完照片,李顺又抓紧时间回去送货。这些日子穿梭在大街小巷,眼看着生活气息一天天回归,虽然很忙,但李顺感觉很开心。

抗疫的感人事迹

疫情防控期间,武汉一共有XX.X万名环卫工人奋战在环境卫生保障一线,其中2400多名环卫突击队员进入医院“红区”清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们其中的一位,今年35岁的满彩美。

早晨九点,在武汉市著名的商业区中山大道,刚刚清扫完一条街的满彩美赶紧去买了一碗热干面。这几天,每天过早,满彩美都会吃上一碗。

疫情暴发,因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病区垃圾骤增,急需添加保洁人员。1月25日大年初一,刚下早班的满彩美看到通知,当即报名加入了紧急组建的环卫突击队。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12

一、民兵整组工作:

今年,民兵整组重点抓了民兵干部的选配、基干民兵的组织调整和建设、民兵连部的正规化建设和民兵防化分队的建设。按照区武装部整组工作指示,在三月份,对民兵进行了重新合理的编组,对超龄人员进行了清除,对达到18周岁的男性公民进行政审、登记。另外,我们还对各民兵连的干部进行了教育培训,使他们也认识到整组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整组工作。在此基础上,针对民兵整组工作的不同阶段,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民兵搞好政治教育。在整组过程中,挑选那些政治思想强、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好的民兵干部担任教员,组织他们进行备课,搞好试讲试教,先抓好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广。为了确保政治教育不走过场,武装部制定了科学的教育计划,加强了教育管理,建立了教育记录、考勤登记等制度,督导民兵自觉参加教育,从而达到了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四落实”。

二、防汛工作:

根据区政府和区武装部《关于做好2009年防汛抢险工作的通知》精神和防汛抢险方案分给我们的任务。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主要做了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及时召开防汛工作会议,把各项防汛工作落到实处。防汛指挥部成立后,立即召开了民兵连长和各村支部书记、参加的防汛工作会议。会上李乡长传达了上级的指示精神,对今年的防汛工作做了部署,我们武装部对民兵抢险力量的分配、汛情通报、防汛值班、民兵抢险方案、分洪区群众转移、防汛物料分配、机关干部汛期包村落实方案等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重点强调了民兵连在今年的防汛中要做到人员齐、信心足,起到真正的防汛抢险突击队的作用。

二是各防护堤段落实到村,各险工险段有人负责。6月份,在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到排污河左堤防汛堤段,把各村的防护堤段划分清楚。特别是对小石庄水站、涵洞、果汪庄水站、东汪庄水站、西校水站、张辛安庄水站、武装户水站共七处容易出现险情的堤段进行了封堵,明确了分工,做到了各堤段有人负责,险工险段分工明确。

三、征兵工作:

一是成立征兵工作领导小组。为了把今年的征兵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由乡长黄占国同志任组长,党务副书记、宣传委员、武装部长、派出所长任副组长,武装部、派出所、卫生、文教、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人员任组员的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专门的征兵工作办公室,武装部长任办公室主任。

二是认真搞好思想发动。为充分调动广大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的积极性,向部队输送优秀的兵员,圆满完成今冬的征兵任务。我们在时间紧、兵源不足的情况下,武装部长、专武干事亲自下基层,逐村逐户进行走访,认真调查兵源,搞好思想发动,做好宣传工作。为了扩大宣传影响,在各村街道的显著位置悬挂固定横幅和张贴宣传标语,对适龄青年进行兵役法规的教育,引导适龄青年明确兵役法规的有关规定,认清自身担负的法律义务,认清法规的严肃性和约束力,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积极报名参军,履行宪法赋予的兵役义务和神圣职责。经过广泛的思想动员,全乡适龄青年踊跃报名、积极应征。

三是严格把关、确保兵员质量。首先,严格政审程序。我们继续坚持村、乡两级政审和区域横向联审制度,特别是加强横向联审。对于人户分离、长期外出和户口变动不到一年青年的政审,我们入乡入户,逐人逐事进行核实,摸清底数,确保不让一个政治上有问题、有疑点的青年和“”分子混入部队。其次,把好“三个关口”。一是初检初审目测关。我们对报名应征人员进行严格的初检初审,发现身体上有纹身、刺字的、被判过徒刑、拘役、管制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员,坚决给予退回各村、不得通过;二是推荐送检关。我们在初审的基础上,坚持择优选送的原则,把表现好、各方面比较优秀的适龄青年确定为上站体检人员。三是上站验证关。在到区武装部验证前,我们对优秀适龄青年进行验证,逐个查验身份证、户口本和毕业证,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适龄青年退回各村。经过努力,我们大黄堡乡今年入伍新兵11人,超额完成了区征兵办公室下达给我们的7个兵员任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