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钳工基础知识

钳工基础知识

时间:2022-03-17 21:23:06

钳工基础知识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 钳工教学 尺寸链 应用

钳工是按照技术要求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对工件进行加工、装配、修整的一个工种,它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工种,钳工技能是机电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其特点是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并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尤其是工艺方法的应用很灵活。钳工技能不容易掌握,这个工种既要技术,又需要体力,同时还要具备观察力、思考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尺寸链是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互相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排列而成的封闭尺寸组。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封闭环是指在装配或加工过程最终被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其余尺寸称为组成环。根据其对封闭环的影响性质,组成环又可分为增环和减环。如果其他尺寸不变,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闭环也增大的尺寸称为增环,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闭环减小的尺寸则称为减环。尺寸链有两点特征,一是封闭性,由有关尺寸首尾相接而形成;二是关联性,有一个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受其他直接保证精度尺寸的支配,相互间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尺寸链按构成空间位置分线性尺寸链、平面尺寸链、空间尺寸链,按组合形式可分为串联尺寸链、并联尺寸链、混联尺寸链,按用途可分为零件尺寸链、工艺尺寸链、装配尺寸链,按几何特征分为长度尺寸链、角度尺寸链。巧妙利用尺寸链,可以使钳工装配和零件加工变得得心应手,从而提高零件精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一、钳工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钳工教学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许多教师对职校应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目标还不够明确,围绕书本转,为完成书本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对学生能力培养缺乏考虑,对实践操作不够重视,这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容易局限于定向思维和造就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当代科技生产。

钳工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职校工科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次实际操作训练。现行的中等教育教学大纲中要求钳工实训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钳工操作技能、技巧的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入门知识、平面划线、锯割、锉削、钻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锉配,另外还包括常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刀具和钻头的刃磨等。钳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工种之一,但是长期以来钳工的教学模式总是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机械单调的训练、缺乏新意的课题,难免存在一些教学弊端。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钳工教学的特点,设计新的教学模块,让学生从消极对待变成积极参与。

二、尺寸链应用于钳工教学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工业高速发展,时代与工业的发展势必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突出的复合人才,因此这一方向的专职教师的责任重大而深远。若仅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学生很容易因读死书、死读书而形成定向思维,其创新能力必将受局限。这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当代科技生产的需求是毫无益处的。

钳工教学一直以来强调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本已抽象的知识更显枯燥,这样不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提高。所以我们应不断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来充实学生的理论认识。

教学过程涉及到很多的实操内容,教师针对企业用人需求主动的挖掘与创造是很必要的。教师在结合课本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实操,以实用、常用的知识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到生产有利于培养出符合机械行业发展实际需要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针对这种情况,在钳工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

三、加强尺寸链在钳工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完善钳工教学

在钳工实际教学中,最重要的难点问题就是尺寸精度难以保证,一方面需要反复测量、细心操作、刻苦训练,另一方面因实习时受量具的限制,有些尺寸无法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测量得到的,因此巧妙利用尺寸链进行正确的换算就显得十分必要。

钳工教学并非一门独立课,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倘若仅从钳工单方面的意义开展教学,远不能达到学习的要求、社会的需求,教学很难取得成功。因此灵活地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辅助做好钳工教学尤为重要。实践证明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绝对可行的。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尺寸链打下基础。要想学好钳工课程,基础知识是关键。钳工教学很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不需要多少基础知识,或者需要的基础知识很少。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基础知识好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钳工,只有尺寸链知识掌握过硬、能够活学活用的学生才是真正的钳工高手。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充分地把学好尺寸链作为课程的重点来抓,并因材施教,除了正常的钳工教学,还需进行必要的充分的基础知识的补给,这对于学生充分掌握钳工的真正技能,做个优秀的钳工具有深远的意义。

2.学好其他机械专业课,合理补充专业知识。其它机械专业课对学好钳工也很重要。熟练使用尺寸链,活学活用,涉猎多项机械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钳工被誉为“万能钳工”。这除了说明钳工在实际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之外,也从另一方面表明钳工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杂。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项机械专业课程贯穿于钳工课程中是很必要的。如金属材料热处理、刀具角度和刃磨、机械制图,机械制造等知识,都与钳工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知识的合理补充,对学生活学活用尺寸链,学好钳工技能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教师来说,加强多学科知识的涉猎,加强专业课的学习是带好学生的关键。

巧妙应用尺寸链,钳工课程将变得简单、具体,目标性和针对性强,可以更好地指导生产;钳工教学也将事半功倍,能够培养出更适用于当前机械制造类企业,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过硬的钳工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正策.机械类专业车、钳工技能训练教学改革初探[J].甘肃科技,2006.

[2]钟阜云.刘淑梅.直线尺寸链的分析与解算[J].大化科技,2000.

[3]杨根华.尺寸链在钳工实习中的巧妙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

[4]丁争柱.陈继红.简析尺寸链应用的教学创新[J].职业,2009.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实训教学;钳工实训;训练方法;教学质量;素质培养

高职学院职业教育发展更注重体现出职业教育技能的重要性,许多职业院校都对如何搞好专业实训教学做了研究和探索,实训教学成为高职院校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其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使所学专业能适应社会需求,最终实现学生能在学校教育期满后顺利走上社会不同工作岗位。我们学院也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室的建设,新的实训设备不断投入与完善,实现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中师资力量在适应职业教育教发展的形势下不断得以成长壮大,双师型教师力量倍增。培养技能型人才不但学好理论,掌握一门或多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提高教学方法,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同时对学生走向社会择业也奠定了良好基础。

钳工实训是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切削加工的方法。钳工工具简单,操作灵活,可以完成用机械加工不方便或难于完成的工作。因此,尽管钳工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对技术水平要求也高,但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钳工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种。钳工的工作任务工作范围很广。主要有划线、加工零件、装配、设备维修和创新技术。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划线、錾削(凿削)、锯割、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和套丝、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等。不论哪种钳工,首先都应掌握好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然后再根据分工不同进一步学习掌握好零件的钳工加工及产品和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所以,钳工教学具有灵活性强,质量水平要求高等特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钳工入门操作的基础常识。

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

钳工实训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钳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钳工是企业极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有从事本专业机械常识和钳工技能,初步形成解决本专业涉及机械知识方面实际问题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

对于钳工教学,教师希望学生对技能操作的学习有高度积极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培养他们的实践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的学习目标、内容及各个阶段必须达到的实训目标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从思想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和学习积极性,使之认识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社会需要、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不怕脏不怕累优良品德,懂得感悟、反思、勤时自勉,调动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投入到钳工操作中去。

提出实训内容,教授基础操作方法

教师在实训开始时,向学生讲述和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环节,整个实训过程使学生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知识,熟悉钳工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和工具,将有关钳工基本工艺理论、基本工艺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和基本工艺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钳工实践教学综合能力训练,教授正确规范操作姿势,教师在做示范操作时,示范动作要标准、规范。同时,必须要强调姿势方法的正确性,随意操作的危险性。因此,学生在开始练习后,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操作动作正确性、协调性,即时提出存在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应用,为制作钳工工件打好基础。

钳工工艺必须要熟练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套罗纹、刮削、研磨、测量等基本操作技能。其中的锯割和锉削是钳工基本功操作。如下以錾锤实际操作为例。

制作钳工工件(錾锤)时,教师要首先把钳工工件工艺流程(如图)讲解给学生;

根据工件流程,教师现场讲解:钳工锯割动作,包括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站立的姿势、锯弓的握法、眼睛注视的部位等。锯割时右手握住锯柄,左手虎口压住锯前端,匀速拉动锯条。锯割后的切削余量要达到0.2mm,这样才可以达到锯割的技能基础。锉削时,学生要了解锉削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姿势,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刀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简单省力了。钻孔时,要根据钻孔的尺寸要求孔出空的中心线,并在中心打上样冲眼,再按孔的大小画出孔的圆周线,以便检查和借正钻孔尺寸与位置。钻削时,应在钻头切削部分加注切削液。钻钢件事时,可选用乳化液或机油。同时要注意安全。钳工教学操作指导时,教师要详细地进行动作的分解示范,并指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勤于沟通,使学生获得清新细致动作演示,达到操作姿势正确、动作协调,掌握操作要领特点和注意事项。

45#方钢 16*16

工序1.下钢料 ¢32*115±1;下料基准面:划线、锯削、锉达削到平面度要求;

工序2.第二面(基准面对面)划线20+0.2,锯削达到平行度要求;

工序3.与基准面相邻的直角面锯削、锉削达到与基准面垂直度要求;

工序4.与基准面相邻的另一直角面锯削、锉削达到与基准面垂直度要求;

工序5.把一端面锉平与基准面垂直,划外形线、锯斜面锉外形符合图纸要求;工序6.划腰孔线,钻孔锉削达到尺寸要求;

工序7.倒角3.5*45;

工序8.修正各部尺寸达到设计要求,用砂布抛光,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

工序9.工件达标;

在指学生实训中,教师应不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如学生在锯削时,站立姿势不正确,造成锯料是斜面,这时教师要耐心校正正确的握锯和起锯方法。锉削时,锉面不平时要提示学生动脑筋掌握怎样用力与省力窍门。逐步做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正确加工的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孰能生巧,技巧掌握,使学生懂得,实习不是单纯的加工操作,它是多方面让学生们对其产生兴趣,相互间进行对各自工艺讨论和切磋,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勤学苦练,才能有所认识,有所体会在实训中不断的摸索经验,使之达到有所收获,掌握技能、技巧的理想效果。

实训指导总结,提高教学质量

在生产实习课的教学过程中,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面对整个班的学生,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操作的进度也就不一样,有的学生掌握较好操作便利进度就快,但也有的学生就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难以全面顾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根据学生技能掌握的情况,应该抓中间、顾两头,先培养掌握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作为骨干力量,充当小老师角色,对差些的学生进行“一帮一”,才能达到教会其他同学的目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们之间交流、沟通、互教、互学。这样,优秀生在“教”中得到提高,差等生在练习中找到差距,既能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又能调动学生们积极性,让学生自我管理,保证了实训中的安全纪律,更加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效率。实训结束后,教师应按照实训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加工工件进行验收、检查、评比、总结指导,评定学生的操作成绩并进行总结,肯定其成绩,提出改进意见,并公布学生的操作实习的成绩。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对工件认知经验积累、每道工序观察结果及操作效果,启发学生找出钳工操作规律,技巧把握,做出合理结论。

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着耳熏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及今后的成长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得到学生钦佩,就需要在综合方面加强修养,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教师的品德修养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第一因素,正人需先正己。在上实习课时要穿戴工装和并要求学生给以配合,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在学生中有威信,成为学生的楷模。其次,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准。这就要求老师们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了解新文化,新技术,实践知识面要广,对专业技术知识要懂而通,通而精,一专多能,对本专业的技术发展要有创新看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对学生们的未来负责。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可持续的发展宗旨不会改变。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职业学校 钳工实习 分段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42-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向高校输送研究型基础人才和帮助学生就业为教学最终目的进行教学的,重视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职业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教学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分段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每个阶段的要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分段式教学法在钳工实习教学改革中尝试的必要性

钳工是一个将各项技能融合在一起的专业水平较高的课程,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要求比较高,所以在钳工实习中进行分段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的分段教学就是教师通过不同的岗位对不同专业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将教学工作分成几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钳工实习是技能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掌握技能。但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需要进行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操作模仿以及实际演练,只有对每一个阶段的知识都熟悉才能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是需要以前一个阶段的学习为基础,同时又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其特点进行教学,在钳工实习中实行分段式教学法。

二、在钳工实习教学改革中运用分段式教学法

钳工实习教学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阶段、装配技能训练阶段,每一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段教学。

(一)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

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的强化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将钳工的基础知识、操作要点、操作规范以及操作的动作传授给学生。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或微课将操作的要领以及如何规范操作直观展示给学生们,可以边讲边演示,增加学生的印象,也可以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自觉地与教师一起进行动作演示。在讲到重点动作或者比较复杂的动作时,要适当停顿,放慢节奏,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吸收和掌握。演示之后,可以让学生模仿动作,如果发现有不规范的,应该及时指出并且个别或集体纠正。由于重点是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操作或者动作的时候应该先让学生自己用语言进行表述,学生根据表述找出自己动作不规范在哪里,如何改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钳工的基础理论知识。

例如,在学习锉削的时候,教师应该先将锉削的方法以及检查的要点逐一向学生讲解,锉刀柄的装拆方法、锉削的姿势与操作方法、平面锉削方法及检查和外圆弧锉削方法以及检查都向学生们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自主操作,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基本的技能。

(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阶段

在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针对某个工件,对其进行工艺分析,编制简单的工艺流程,让学生在实践动手过程中掌握不同工件的加工方法,对加工尺寸的精度如何控制,提高学生测量技术水平以及专业技能。基本操作技能是钳工实习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掌握装配技能以及工艺步骤编制能力的基础,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学生而言虽然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特别重视这一阶段的学习,每一项操作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且规范操作。

例如,在锯削技能的基本训练阶段,让学生在反复的锯削训练中掌握锯削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训练中发现操作的不规范,及时地纠正。在锯削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很多不规范的动作,如锯削姿势不规范、锯削速度控制不合理、工件装夹位置不正确等,当教师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三)装配技能训练阶段

装配技能训练阶段是培养学生对一些常用工件以及部件的装配及调整能力,让学生掌握在具体操作中常见故障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检测,怎样处理。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应针对某一项具体的装配操作技能的要点、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都向学生详细讲解,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装配技能。

例如,在学习滚珠轴承的装配的时候,教师应该将直接敲入法、压入法以及热套法这三种装配方法都详细向学生演示,把装配的要点向同学们讲解,让学生重点掌握装配的技能。在进行螺纹连接装配时,要掌握螺钉以及螺母如何装配,比如在装配的时候应该用手自由旋入,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要求学生独立对某个整件进行装配,学生才能掌握各个零件的装配技巧与要点,掌握装配的技能。在进行拆卸的时候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使用哪些工具,让学生真正掌握装配的技能。

三、结束语

钳工实习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具有独特的特点,所以利用分段式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使每一个阶段的教学更具针对性,使得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熟练的掌握,最终实现对钳工课程各个操作的熟练掌握。

参考文献:

[1]林静.“分段式教学法”在职校钳工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通讯,2014,(9).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钳工实习 浅析

钳工是普通机械加工五大工种之一,是所有机械加工工作中唯一一个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其利用各种手工工具及虎钳进行加工生产目前机械加工条件难于完成的工作,工作范围大,技术要求高。包括机器零件装配、使用日久和损坏的机器修理保养、精密量具、样板和模具制造。钳工工作内容复杂,包括划线、錾切、锯割、锉削、矫正、弯曲、铆接、锡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刮削、研磨以及机器的装配与维护工具和模具的制造。其特点以手工为主、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大、技术要求高,生产者的技能和经验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一、高等职业院校钳工实习教学现状

长久以来,钳工在机械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高等职业院校中钳工也是机械类专业实习教学的重点科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机械制造业的巨大变革,钳工实习教学陷入了一个比较窘迫和尴尬的境地。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一直以来高等职业院校钳工教学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技能操作为主,通过学生自作强化学生锯、锉、剪切、弯板、钻孔等钳工基木功的练习,其机械单调的反复训练让部分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学方法的陈旧和缺乏新意的课题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收状态,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其工作起来又苦又累,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减弱了学生对于钳工学习的热情,如何提高钳工实习教学的质量是钳工实习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

二、如何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钳工实习教学质量

1、钳工指导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我教学和实践能力

钳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钳工实习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钳工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能够适应钳工新发展要求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改变过去只注重基木理论的掌握、基木知识的运用和基木技能训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强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旨教学理念。

“名师出高徒”,要切实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钳工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出高水平的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高级钳工技术人才,钳工实习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我,不断提高自我教学和实践能力。只有不断争取在校内外等多种渠道的学习与进修机会,才能使自己知识技能得到丰富与提升,从而保证钳工实习教学质量。

2、以项目教学法促进钳工实习教学

项目教学法的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将整个教学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以往钳工实习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钳工专业的技能目标是在掌握钳工基本理论知识、公差与配合知识、机械维修原理,掌握阅读零件图、零件加工、机械安装精度测试与调整等技能的基础上,达到中级技术等级,小部分学生达到高级钳工技术等级。其教学项目一般分为基础项目和拓展项目两类,基础项目主要培养学生对钳工的兴趣,带学生跨过钳工操作技术的门槛,初步掌握锉削、錾削、锯削、孔加工、螺纹加工、刮削、磨削、加工平面、垂直面、倾斜面、角度、曲面等初级工操作技能,了解相关专业基础课知识;拓展项目要求学生掌握配合零件加工并达到精度要求的操作技能,掌握机械零件装配精度测试技能,基本达到钳工准中级水平。

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在每个钳工实习项目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并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逐步提高钳工实习教学的教学质量。

3、注意学生个体间动手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钳工实习;分阶段教学;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71-02

一、引言

在查找大量相关资料后,本文为钳工教学质量的提升做了大量的研究,总结了相关教学经验,把钳工实习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且每个实习阶段都采用了相应的教学方式。

二、基本技能训练阶段

基本技能是钳工必须熟悉且应该深入了解的阶段,基本技能的学习对整个操作技能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基本的技能,对钳工专业知识就无从谈起。本阶段主要讲解钳工的基础知识以及安全操作规范,工具、量具与设备的实验和操作,以培育学生正确把握各项基础的操作技能的动作要领以及操作方法。理论与实践课应该具体、详细的分开,理论课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多媒体课件[1]。实践课应该使用示范性的操作教学手段。老师在进行各个项目实际训练之前,都应该先用形象、准确的语言把本项目的有关知识、操作姿势及动作要领描述清楚。进而在使用规范而精准的动作加以示范,这样能让学习者能清晰的观察示范操作的每个细节和工程,之后要求学习者按照老师的示范动作以及讲解去模仿操作。老师应该细心、耐心的观察学生的训练并加以指点,使得学生的训练更加规范、准确。在整个训练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贯穿讲解与练习结合的原则,手把手的指导学生训练、实习。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规范、不准确的操作动作,就应该马上加以纠正。发现有共性问题应该及时的进行集中指导。

三、感觉技能训练阶段

感觉技能实际上是指操作人需达到某种需求的精准感觉、知觉和视觉的规范动作。每一种技能有每一种技能的感官要求。比如,汽车的修理人员需凭借听觉来判断发电机是否在正常工作;车工可以根据触摸以及观察判断工件的外表粗糙程度,也可以依据切屑的流向及形状判断道具的使用角度是够合理;焊工依据气味调节氧气与乙块的比例等。不过,焊工的操作主要是依靠手,因此,培养工作中相应的手的感觉就显得特别重要,手的感觉能力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工作的速度与质量,更是体现着操作者的技能与水平,比如在削铁器时,锤击的快慢、用力程度、锤击是否恰到好处等,都能在不断重复的操作中同自己手的感觉来判断,以做到稳、狠、准,操作中要求锤击必须一步一步的有节奏的进行,保证不慌不乱。手锤在锤击时其方向和裥子的方向要保持一致,锤击时,命中率越高[2]。在此阶段的学习中,老师需安排学生一定量的训练,并单一的操作练习,要求学习者在操作时做到动手多、思考多和检测多。学会利用钳工经常用到的量具检测自己训练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以科学训练、合理训练、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培养出学生的感觉技能。通常情况下,操作者有一定的手感,熟练的操作步骤,一般情况下划线确定加工界面,在割据之后,留下大概0.15毫米的余量,再用大板锉连续锉十几下,将余量减少0.1毫米,之后用中型大板锉在锉十几下,使余量在0.05毫米,最后借助测量和检查工具,用细齿锉把该零件加工成要求的尺寸范围内。

四、综合技能训练阶段

当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各个步骤所要求的操作技能,且逐渐形成较好的手感之后,之前的以基础操作实训为侧重点的教学方法,就必须及时改变。要充分利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的把每种单项的基础操作技能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开展综合式训练,以此培育学生的整体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训练中、在操作中总结与归纳所学到的知识,学好最基本的加工技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讲解整体课题的图纸要求或者达到相关要求所使用的加工方法,依据实习内容与要求,有目的、计划的制定具体的课题,使得学生在加工开始之前,制定好加工方法且通过操作积累经验,指导、帮助学生加工不是很复杂的组合件,把各种操作方法进行综合,使学生加深对技能与知识的认识、了解。促进学习者技术的稳定以及迅速的提升。比如:安排学生锉以及锯整体练习的小型钳工课题学习。

五、独立操作训练阶段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训练学习,学习者的基础操作技能、手的感觉与综合技能等钳工相关技能的基本工都会有很大提升,学会且能完成复合课程的简单、基础加工。所以,钳工训练学习进入了最后的并较为关键的阶段。因为基本功的提升它不可能永无止境,是有一定的限度,也就是当学习者的基本功达到某种较高的水平时,如果还想大幅度的提升就显得相当的艰难。好比考试中,如果考试总分数是一百分,当学生考了98分之后,其成绩升高的空间就相对的狭小。因而,在钳工教学工程中,不应该把基本功的学习放在首位或者加以重点训练学习,而需要把握重点,培养好学生综合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最为重要,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3]。作为钳工教学,老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习者在完成钳工的典型工件加工后,总结、积累经验与教训,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与掌握整体加工技能在繁杂工件里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性,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达到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比如,在复杂课题中的对称度的保障及中心距的要求。

总而言之,教学是没有固定的方法。不断摸索与总结钳工技能实习、训练教学的“最佳化”,是每一个实习训练指导老师的教学目标,在这种前提下,不断开拓思路,使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增福.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23).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中职 钳工实训 教学体系 新作用

中图分类号:TG9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176-01

钳工实训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工科类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实践课程。在我校已经开设十余年,一般安排在基础理论课之后,专业实训课之前。其主要内容包含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锯、锉、台钳、手锤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直尺、划线尺、卡尺等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钻削打孔和攻丝等钻床的使用方法。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使用方法。该实训课程作为学校基础实践教学的一环,在多年教学中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培养学生良好工作意识,提高操作技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近年来,随着该门课程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钳工实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 实训时间被挤占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并轨后,学制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在校学习四年缩短为两年(高中起点为一年)。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实践环节教学时间都被压缩,钳工实训也不例外,许多项目不能深入的进行练习,学生的兴趣刚被激发出来实训就结束了。

2 同专业课实训内容相脱节

该校是一所以培养“铁道信号”、“电气化铁道供电”、“通信技术”等铁路专用的“四电”专业施工现场基层技术工人为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的实训项目主要集中在“铁路电务”范围内,如信号专业的电缆测试、信号箱盒配线、6502室内故障处理、转辙机调整等科目;通信技术专业的光缆电缆测试、光纤熔接测试等科目。一般认为属于机械类的“钳工实训”同“电务”专业没有直接联系,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3 钳工实训教学组织方法落后

当前钳工实训的教学依然延续以前的方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凭借老师的说教上课。虽然学生们喜欢动手制作零件,但是效果不好,经常达不到要求,学生实习后没有明显收获。

正是由于上述社会和学校的原因,造成该校“钳工实训”的教学目的不清晰,定位不准确,方法不得当,在现有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的游乐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中职学校还需不需要“钳工实训”,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呢?

经研究思考,我认为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钳工实训”是有必要存在的,原因如下。

(1)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水平。国家和各省也相继推出了“示范校”、“特色校”建设,目的就是要推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之本,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环节。所以加大各类实习实训课时比例,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的重要途径。

(2)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所变化。以前学校侧重于培养铁路施工现场的基层技术和管理人员,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是以理论课为主,要求较为深入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现在我校的培养目标逐步改为“培养铁路施工现场基层的技术操作工,有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侧重学生的技能锻炼,着重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劳动意识。“钳工实训”能够在这方面发挥基础和引领作用。

(3)现场需求。经过向多家用人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调查了解得知,虽然现在现场的机械化程度很高,许多装备实现了模块化安装,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仍有许多需要手工完成的工作,尤其需要员工具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4)学生来源发生变化。以前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可直接进行专业课程实训,在教学环节中,“钳工实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现在学生绝大多数是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厌倦学习生活,被迫到职业学校上学,综合素质较差,动手能力差、集体观念不强,缺乏组织纪律性,对基本劳动技能的要求和顺序不了解,“钳工实训”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5)“钳工实训”相对其他专业实训课程成本低,效果好,性价比高。钳工实训不需要十分昂贵的仪器设备,只需基本的工具、量具、材料、设备,对于现在经费尚不十分充裕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讲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如何让这门古老的实训课程发挥新活力?就需要进行改变,使之适应学校整体教学改革的新要求,融入其中才能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将钳工实训放入整体教学体系中考虑,明确其定位和作用。该实训课作为一门基础实训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熟悉基本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

第二,实训内容和要求同各专业课相结合。各专业实训操作中,要使用多种工具量具,如接触网实训科目制作回线夹头中,有手锤、卷尺的使用要求,在其他专业实训中有尖嘴钳,平口钳的使用。如果在钳工实训期间把这些基本工具的使用要求讲到,练习到,专业实训期间就能集中精力练习专业技能。甚至可以将专业实训中的一些非专业操作环节放在钳工实训中练习。

第三,借鉴场景教学和项目教学的方法,模拟现场工作环境和要求,提高学生工作意识和安全意识。如实训中要求穿着统一作训服,采用班组制管理,明确工作任务,增加安全知识培训,牢记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后整理场地,摆放工具等。在实训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还要将这种要求继续贯彻到专业实训中去,对于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将会大有益处。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7

关键词 钳工装备;机械课堂;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150-02

1 前言

目前在中职机械课堂实训中,机械、数控等机电类专业的实训内容都有钳工技术的培训内容。钳工是机电类专业各个技术培训开展的基础,对中职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中职教师应当重视机械课堂钳工的实训教学,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辅助教学,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钳工装备是中职学生开展机械技术培训的重要工具,将钳工装备应用到中职机械课堂的实训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帮助中职学生了解钳工技术,开展钳工技术培训,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掌握钳工技术,从而有效地提高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的质量。因此,中职教师应当认识到钳工装备教学应用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应用钳工装备来辅助中职机械课堂的实训教学。

2 钳工装备在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强化中职学生基本功训练 钳工装备在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中职教师有效地强化中职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帮助学生打好钳工操作技术的基础。钳工操作技术是一门手工操作技能,它的开展需要中职学生通过手工操作来完成,再加上钳工技术是中职机电类专业的各项技术学习的基本技术之一,对中职学生的机械课堂实训教学和各项技术的学习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中职学生只有打好基础,熟知并掌握钳工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更高层次技术的学习。中职教师应当积极应用钳工装备来辅助中职机械课堂实训的教学。

以钳工实训操作中的“锯削”基本操作技术为例,首先,在锯削操作开始之前,学生需要准备并检测好锯条、锯齿、锯弓等多种钳工工具。工具准备完成之后,需要将锯齿的齿尖方向控制在前方朝向,与此同时,安装在锯弓上面的锯条,固定锯条的力度和松紧程度应当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既不可安装得太紧,也不可以安装得太松,等这些基本钳工工具安装和设置完毕之后,就可以进行锯削的操作了。在进行起锯时,锯条一定要控制好垂直于施工的表面,锯条的角度要与施工表面的夹角控制在90°左右。在进行锯削过程中,对于适用的力度和频率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应当将锯削的力度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切不可为了急于求成而过于加快速度,使得锯削效果适得其反,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操作安全。而对于操作的频率,应当将来回的频率控制在2秒钟一次即可,同时注意腿法、手法、目测方法的纠正与训练。从以上的锯削基本操作训练中即可看出,钳工装备是中职学生钳工基本功实训教学的基本前提,对中职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钳工装备在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于钳工操作技术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让中职学生能够在愉悦环境下进行钳工实训技术的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的质量。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的重点在于实际的训练,需要学生通过自主进行操作实验才能够完成技术学习和培训,因此,学生的自主操作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生的机械课堂实训教学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的影响,学生对钳工操作技术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其课堂培训学习的效率和主动性自然也会相应地提高。因此,中职教师要想提高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钳工装备在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很好满足这一点,钳工装备的丰富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降低对于钳工技术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对于钳工实训技术的学习兴趣。另外,钳工装备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于钳工操作技术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让学生能够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机械课堂实训的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机械课堂实训学习的质量。

3 强化中职机械课堂应用钳工装备教学效果的措施

强化实训与钳工装备的结合 教师要想有效发挥钳工装备在中职机械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就应当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强化机械课堂实训与钳工装备的有机结合,让钳工装备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机械课堂实训教学中。中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强化课堂实训与钳工装备的结合。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中职机械课堂的实训教学重在实践,教师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掌握钳工等实际操作技术。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很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将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能够自主使用钳工装备在完成培训操作,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钳工操作技术。

2)强化综合培训。现代中职课堂实训教学中,钳工操作技能涵盖了非常多的操作技术,需要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中职教师可以利用钳工装备来辅助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增强综合培训效果。

优化教材和创新教学内容 教师要想很好地应用钳工装备来辅助中职机械课堂的实训教学,必须优化中职机械专业的实训教材,创新教学内容,让中职机械培训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从而有效地强化钳工训练效果,提高学生对于钳工技术的学习兴趣。在目前中职机械课堂培训中,普遍存在着教材内容过于陈旧,钳工技术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等问题,再加上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化、数字化等机械加工方式的不断兴起,使得中职机械实训教学中,教师往往对于机械自动化加工相关理论和技术讲解过于重视,而对于钳工这一类的手工操作技能培训则重视不足。这使得钳工这种基础的手工操作技术与中职学生的机械课堂实训教学距离越来越远,进而对于学习钳工技术的学习兴趣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中职教师要想提高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质量,应用钳工装备来辅助教学,要做好教材的优化工作,提高对于钳工操作技术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并且积极做好调研工作,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科学合理的设计中职学生的机械实训教学内容,使其与时俱进,让学生认识到钳工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提高对于钳工技术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中,详细地向学生介绍钳工装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技巧,让中职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强化对于钳工装备的使用认知。

4 结语

综上所述,钳工装备在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思想认识,从而有效提升学习质量,增强中职机械课堂实训教学效果。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8

摘 要:通过了解钳工在机加工中的作用,采用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认真编制工艺,积极实操,在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标准下,保证良好的实训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钳工作用;实训目标;基本技能;项目教学法;评价标准

钳工作为机加工中唯一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由于实习条件艰苦,学生在学习过现代制造课程后明显表现出对钳工的实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在实习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会影响传统加工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错误认识,长此以往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利。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逐步做了如下几点探索与实践:

一、强调钳工在机加工中的作用

钳工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錾削、锉削、锯割、划线、攻丝和套丝、刮削、研磨、矫正和弯曲、铆接等。钳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19世纪以后,各种机床的发展和普及,虽然逐步使大部分钳工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钳工仍然是广泛应用的基本技术。其原因是:①钳工的一些基本技能还不能被机械加工完全代替,例如刮削,这是一种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很大,加工精度很高,机械加工无法进行。②一些形状很特殊,精度要求很高,不便于机械加工的零件仍需要钳工的手艺来做精密加工。③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或者一些机床维修、零件装配的场合,采用钳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钳工基本技能的训练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机械加工理论知识的掌握,对机械加工知识的综合和串联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掌握基本技能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了解和学习工艺流程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机加工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钳工操作绝大多数都是手工操作,这与其他机械加工有明显的不同,让学生在学习前先了解一下其他机加工,在实操过程中与之进行比较,认识到钳工操作的特殊性,钳工操作主要依靠手而不是机床设备,零件加工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双手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不是取决于机床的加工精度,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他们会发现钳工对自身的素质要求会更高,从而激发学生钳工实训的积极性,提升加工产品的成就感。

二、明确钳工实训目标,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学习基础较差,平时养成了懒散的坏毛病,针对这种现状,按照常规去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会理想。首先要从思想上让他们认识到钳工实训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学习差不代表动手能力差的观点,职教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开创一个美好的明天。解决了思想上的认识问题,关键还是要付诸实践,让所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动起来。

钳工基本技能的练习是一项劳动强度很大、很枯燥、很无趣的活动。而且钳工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很多,这就更加增大了掌握的难度,需要教师在实习过程中注意调节。首先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操作的姿势、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然后采用项目教学法具体进行实操训练。以锉削为例,这是钳工一项非常主要的基本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可以首先成立多个实习小组,以编制锉削姿势工艺入手,让学生都加入工艺的编制中去。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员都发表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最终确定本组的工艺过程。然后各个小组代表发言,说明本组编制的工艺过程,发言者不确定,由教师随机抽取,这就杜绝了学生在编制工艺过程中偷懒不干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讲、认真准备,从而为锉削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随后在实习操作中以编制的工艺为指导,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指导、互相找问题、互相提意见。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激发学生不甘人后的自尊心,因此在实训中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练习,积极发现问题,积极纠正问题,使实操效果明显提高,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

三、建立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标准,保证实训教学成果

为了保证实训效果,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标准。学生按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的要求,以及自己和他人要达到的目标,在实训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约束自己和监督他人。而且整个过程中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个人成绩的好坏会影响到本组成绩,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学生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自查的,可能是老师提出的,也可能是集体发现的,可以自己解决,也可以通过集体共同解决,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强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最大限度保证实训效果。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9

关键词 汽修专业 钳工实习 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随着汽车消费的日渐火爆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我国的汽车维修企业近年来迅猛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一行业已开始走向成熟。汽车维修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汽车维修企业向大规模、高档次、高水平发展。汽车维修人才的缺口在一路扩大,未来将可能成为制约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所以培养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汽修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结合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提高汽修专业学生钳工实习教学质量,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专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开设钳工实习的重要性

什么是“钳工”?钳工是用钳工工具或设备,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机器的装配、拆卸、调试、维修的工种。其特点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术要求高,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任何工种都需要钳工知识(能力)去支撑,作为一名优秀的汽车维修工,必须具备一定的钳工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汽车的修理、维护和检测工作。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没有开设钳工实习,或者即使开设了这门课,也没有真正重视起来,造成学生连最基本的钳工操作技能都没有掌握,这就为专业课的教学实习埋下了隐患。

什么是“汽车修理工”?简单说汽车修理工是使用工、夹、刃、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对汽车进行的检测、维护、修理、钣金和调试等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对一些零部件的磨损、变形的矫正与维修,一些标记的对正,以及一些间隙的测量等操作,均以钳工技能知识为基础,这就要求汽车修理工要有熟练使用工具和设备的能力,减轻劳动强度,缩短维修工时,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因此,笔者认为钳工实习是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开足学时。

2 实习教学计划的制定

制定钳工实习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是摆正钳工实习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整个生产实习教学中的位置,它是打基础阶段,不是最主要部分,因此制定实习课题,教学要求和课时安排时,主要依据实用性原则,以钳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主,必须防止本末倒置,下面谈谈我校在这方面的安排,以供同行们研究分析: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钳工实习共设置了十一个实习课题,两周时间,64学时。包括钳工入门知识(2学时)、常用量具使用(4学时)、划线(2学时)、錾削(4学时)、锯削(4学时)、锉削(6学时)、钻孔、扩孔等(6学时)、刮削及研磨(6学时)、锉配(10学时)、设备安装与拆卸(10学时)复合作业(10学时)通过以上十一个课题的实习,可以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懂得常用工具、量具、刃具、夹具的结构,熟练掌握其使用、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2)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常用设备。(3)掌握钳工工作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4)熟悉常用典型结构的装配(拆卸)工艺过程。

3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结合钳工实习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钳工实习的重要性

钳工实习所用的工具和设备都是比较简单的,如锤子、锉刀、手锯和钢板尺等等,学生对这些缺乏现代化汽息的工具和设备没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欲,在实习时也就没有动力;还有钳工实习劳动强度大,生产进度慢,工作效率低,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且一项训练反复进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获得成就感的进程缓慢,造成学生出现懈怠情绪;再有多名学生在一起实习时发出的声音很大,锤击、锯削、锉削、钻孔、刃磨等声音交织在一起,非常刺耳,学生会感到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训练效果;另外最主要的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对参加钳工实习的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钳工实习不是主要学科,学习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训练不认真、不刻苦,应付了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钳工实习项目特点的制约和学生主观方面认识的偏差,是影响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因此,实习指导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参加钳工实习的重要性:

(1)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贯穿于实习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学生明确实习目标,端正实习态度,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习中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勇于进取,勤学苦练,扎扎实实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2)加强实习观念教育――“需要”激励。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钳工实习的重要性,对钳工实习产生“需要”感,才能激发出他们学习钳工技能的热情和动力,配合教师积极参与实习训练。因此实习指导教师要告诉学生:钳工实习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训练内容,是专业课教学实习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了钳工技能,才能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才能提高操作效率,更好地完成主要专业课的学习任务――优秀的汽车修理工需要钳工技能来支撑。

3.2 加强实习教师队伍建设,是搞好钳工实习教学工作的前提

实习指导教师的基本素质决定了实习效果的好坏,所以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实习指导教师的各种培训工作,加强业务学习。作为一名好的钳工实习指导教师:首先,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其次,要精熟教育学、心理学和职业教育法;第三,要精熟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第四,要精熟钳工专业知识。

3.3 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训练方法,完善实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在钳工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吃透教材,读懂学生,精熟整个实习过程,要针对教学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合理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案,恰当运用,有机配合,做到教法灵活、训练多样,进行科学合理的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指导,把知识性、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同技能训练全方位地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钳工实习教学中,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理实一体化教法、任务驱动教法、项目教学法、“杜郎口”教法、讨论训练法、对比训练法、分层训练法、互动训练法、竞赛训练法、合作训练法等等。

3.4 教师要自觉加强责任意识,认真做好巡回指导工作

巡回指导是整个钳工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是学生真正接受技能知识并学习运用和自己动手演练的阶段,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掌握技能水平的高低。巡回指导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及时了解学生训练的进展情况,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不正确姿势和违规危险动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实习指导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巡回指导一定要及时。学生开始一项新的技能训练初期,由于平时动作习惯及身体协调性等原因,非常容易出现习惯性错误操作姿势和动作变形、僵硬等现象,甚至发生违规操作问题,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地巡回指导,就会使错误形成习惯,以后再纠正就很困难了。

(2)教师的讲解、示范及错误纠正要贯穿于整个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在对技术要领讲解、分析和动作示范时,经常会出现下面的情况:一是部分学生听课不认真,会忽视实习指导教师对技术要领和关键问题的讲解和示范;二是实习指导教师示范演示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每个学生只能从一个方位观看,看不到整个全貌,以至于在训练时不能很好地领会和掌握操作要领。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在巡回指导中要不辞辛苦,多走动,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及时纠正,多次讲解,多次示范,形成:训练纠正讲解示范训练…… 使学生逐步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并逐步从生疏到正确再到熟练。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10

一、钳工专业相关教学现状分析

1.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目前钳工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专业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专业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弱,不能灵活运用。二是现在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意学习。

2.课程体系陈旧。

在大力倡导课改和开发校本教材的今天,我们还没有开发出符合地区培养要求、地区学生基础特征和学校资源相配置的钳工系列校本教材,仍然沿用高教版教材。这样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最终的培养层次都是一个瓶颈。

3.专业教师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大力提倡用双师型教师来提升学校培养优秀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方向没有错,很多学校近几年确实把双师比例提高了,可是没有多少真正具有高技能。另外,大部分学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机械,给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带来很大的制约。

4.技能大赛评价导向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现在中职校每年都有各级钳工技能大赛,而且上级把大赛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样往往导致学校的教学重心就是培养为数不多参赛人员,从而忽视对大多数同学的培养,因此出现真证书假技能的情况,这样迫使企业进行再次培训,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以上几方面说明现行的中职钳工专业教学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导致中职毕业的“中级钳工”与生产企业所需的“中级钳工”在操作技能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使企业难以接受这样的“中级钳工”,由此会带来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不好的评价。

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培养目标

1.重构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厘清基础课功能,强化服务专业,精减部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较远的理论教学内容,加强文化素质和科技文化类课程,将新时期思想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文体社团等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规划课程时应在遵循认知归律基础上(从专业意识建立到职业岗位能力形成)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

(3)构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将源于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转化为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确保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实际工作紧密关联。即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资深专业教师、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对从企业获得的多个项目工作岗逐一进行分析,分析被加工零件、涉及到的工艺装备、工艺编制流程、零件的技术要求等,将相同的工作项目归纳在一起,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形成专业课程。

2.重构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根据企业现行岗位群分布及专家归纳,工科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可分为从新学徒到普通技工、再到高技能人才的三个递进阶段,按此规划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框架,并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培养目标特点安排合适课程,使校内学习阶段与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相对应。即按新学徒特点、普通技工特点、高技能人才特点分别制定入门学习阶段课程、专项学习阶段课程、综合提高学习阶段课程,形成从入门学习到专项学习,再到综合学习的课程体系框架。其中,入门学习阶段要完成入门知识学习和基础技能训练,专项学习阶段要完成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专项技能训练,综合学习阶段要完成综合技术和技能训练。对于同一阶段内各课程,既要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又要兼顾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均衡使用,还应按专业教学要求,调整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钳工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这样的课程体系,能把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便于工作经验的积累;能把显性的人文素养培养和隐性的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辅以基础课程相互融合,最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三、改革钳工专业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

1.传统的钳工专业教学模式。

传统的钳工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采用“教师按教课书教,学生按教课书干”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这种模式注重的是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专业教学的体系,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容量大,但是它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这种教学内容和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其结果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往往与实习操作及实践应用脱节,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重任。

2.丰富钳工教学模式,提高钳工教学效益。

(1)实物教学

传统的理论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展示自己深厚的知识功底,对一些直观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或不屑一顾或条件不充分,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实行“一体化”教学后,课堂教学可以展示多样的实物教具,并配以适当操作形体演示,提高听课的效率。如:讲刮削,老师进教室的时候拿着长长短短的各类刮刀,学生就开始议论:“这是什么?”注意力也就集中了。老师讲课时做示范动作,学生不由自主地比划,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接受情况良好。这种方法使教师面对实物讲得透彻、确切,学生面对实物看得清楚、听得明白。

(2)分层教学法

学生素质有差别,体质有强弱,接受能力也有快有慢,因此,要区分层次,根据学生的体能、素质的不同,制订不同的训练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让体力充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让体力不足、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吃得了”,调动和维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比如对体能较差的学生可以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适当降低标准要求,要求体能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加大钳工量、提高钳工精度,等等。

(3)行为导向教学

主要内容是:根据钳工技能(及钳工职业技术鉴定考试)的要求,选择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课题讲解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结合实操训练展开学习,巩固知识。例如,以锉削“铸铁件”为实操课题,除讲解“锉削与锉刀”知识,同时围绕主题讲解“百分表”、“万能游标量角器”等量具知识,复习巩固(或加深理解)平行度、垂直度等公差知识。“课题式”的教学方式将几门课程或一门课程的几个部分融为一体,相互渗透,让学生跟着课题,边学边用,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训练。

(4)“一体化”分组现场教学

“一体化”的分组现场教学与传统的“分组现场教学”是有区别的,从教学内容上,理论教学与实习操作完全同步、完全融合,即将工作原理、工艺特点,又讲操作要领,安全注意事项;从教学过程上,一个或两个老师交替讲解,或一个老师讲解与操作结合。“一体化”分组现场教学,“分组”使每个学生能够更好地看清老师每个示范动作、机床结构、刀具角度等,能够更好地听清老师的每一句讲解。“现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知识,克服一般现场教学的走马观花、理论与实际两层皮。这种教学方法我在“钳工常用设备”(钻床、砂轮机与钻头刃磨等)的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钳工案例教学模式

由于钳工工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运用被加工工件经常出现的错误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钳工工艺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钳工实习时加工的工件出错误很普遍,教师可通过归类讲解,这样运用实例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就案例进行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6)钳工技能多媒体教学模式

多媒体模拟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钳工教学可以使钳工技能与理论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互动更加活泼有效,课堂教学效益更加明显。钳工多媒体教学模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运用电脑、电视录像进行教与学,二是多媒体技能演示教学系统的开发利用。

(7)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课题形式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互动式教学。例如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技能和方法后,让学生根据图样要求和学过的知识与加工方法,设计出更多的加工工件的方法。然后,由教师对那些正确可行的方法加以肯定,对那些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方法加以分析,并总结出可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搞“小制作”、“小发明”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多功能工具、家用工具、玩具等。这样,既能巩固、提高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并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洞察力,以及对所学知识变通性的发展和独创能力。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灵活选择方法穿插教学,很容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去体会理论,检查理论,以实现学生较快的掌握钳工基本技能及钳工工艺相关理论,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三、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确实提高学生培养素质

一个学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往往直接反映在教师的层次上,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反映更为明显,因而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要求尤为重要。

1.结合教学安排,努力培养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通过提升教师的水平去提升学生的水平。具体做法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教师一体化统筹。按照教学要求,“一体化教师”应是“双师型”的,即除了应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持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专业理论教学时是教师,在传授操作技能时是“师傅”,是能工巧匠,能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对教师、学生的培养是双赢。

2.改革师徒结对考核标准。以前的师徒结对更多地强调徒弟听多少课,最后上一堂汇报课,现在考核改为把师傅指导的结果评价放在徒弟上课的标准上,并且直接和师傅津贴兑现。这样师傅指导的得法与否,指导的多少与否,将直接反映在徒弟的业务水平上。

3.创新教学活动安排,激励教师深层次提升。我校近几年一改以前的活动模式:教研活动采用同课异上比赛、编制导学案、举行评课比赛等形式,通过几轮下来,老师提升很快。

4.在课务安排上,考虑教学梯队的建立。以老带新能继承传统,促进创新。这样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四、加强钳工专业学生素质建设,培养素质精良的专门人才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对学生素质要求也有新的内涵和标准。特别是在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今天,重视并采取方法得当的措施加强学生的素质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也是职业教育赖以发展的必由之路。

1.转变传统观念,牢固确立素质教育意识。

传统重知识观念尚存,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已经不亚于普高,营造的重知识重能力的氛围也很浓厚,但社会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认识上仍有偏差,从而导致学生职业目标和市场需求目标脱节。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推行素质教育,突出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自控力、创新力和社会适应性等各方面综合职业能力。

2.立足课堂,拓展课外,全方位提升素质。

在加强学生常规德育素质培养时,还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专业素养的培养。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团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同时结合专业实践课程让学生进入生产一线增加感性认识,提高技能水平。这样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学校人向职业岗位人的身份转变。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11

关键词:钳工工艺学;操作技能;实习课教学;双师型教师

钳工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钳工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钳工工艺学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切削加工的方法。钳工工艺学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特别是工艺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钳工既要技术,又要体力,还要具备勤于观察、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本人结合多年在企业和学校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建议与同行一起探讨。

一、在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钳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既取决于教师、教材、教学法,又决定于学生。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外因,而学生的求知欲望、自主学习则是内因;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合自己的教学对象,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探讨,我认为教学过程和方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照搬照套,只有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解决问题,才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画线、錾锯锉、孔加工、螺纹加工、矫正与变形、铆接粘接与锡焊、刮削、研磨、简单热处理以及钳工常用工、量具使用和维护等,它们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连贯,协调一致,不再需要时刻注意就能持续稳定正确的操作,教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二、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做好钳工实习课教学工作

在以往的钳工教学中,教学安排不合理,工艺课与实习课教学脱节,开设内容和实习课题不符,形成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自成体系的局面,不利于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工艺课时,缺乏与实训的结合,没有感性认识,常感枯燥无味,难以接受;部分学生上课打瞌睡,有厌学情绪,课堂纪律较差。鉴于以上状况,钳工工艺课和实训课最好合二为一,即钳工实习的教师同时兼任钳工工艺课,即教学一体化。作为技工院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也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我特别强调让学生认识到钳工实习课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多、怕吃苦、个性强、身体素质差,而钳工实训又是个又累又脏的体力活,因此在实习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大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基本功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在技能实习时,应付凑合,满足于“及格”,对自己要求不严,得过且过,甚至有些学生干脆不愿意学。

2.操作训练不够

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身体素质差,自律性差,实训时害怕出力流汗,怕苦怕累,不认真模仿实习教师的操作演示,在技能实习中偷工减料,影响了钳工技能实训教学质量的

提高。

3.动作缺乏规范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训练时体能消耗大,容易产生疲劳,学生的意志和毅力不够坚定,从而影响了规范动作的持续性,影响了实习训练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训练方法不当

课题训练安排不够合理,欠缺科学性,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有的学生尽管技能实习态度端正,训练也很刻苦,但是由于悟性不足、指导不到位等原因,影响了技能实习效果和教学质量。针对钳工实训教学实际,如果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必然会使学生对钳工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缺乏应有的生气和活力,造成了实习课堂气氛沉闷、呆板,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样就无法完成钳工工艺课和实习课程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钳工工艺课与实习课的教学方法是目前钳工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要对钳工的加工能进行现场教学,这对老师和实训条件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老师要具备“双师型”,而学校在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同时,更应重视实训场地的建设。只有具备良好的师资及教学和实训环境,才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爱专业、爱岗位、爱技能、当好工人的思想教育,提倡敬业精神,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实习场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对学生实习中的疑难问题加以整理、总结、归纳,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良好的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比如,实习从每天准点到达本岗位,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本工种实习纪律,安全生产,实习结束要及时清扫场地等。德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结果,教师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要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德育需要教师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严肃、科学的工作态度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生的理论学习到了一定程度,迫切想知道现实的各种状态。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校已有的实训场所和本地校企合作单位,带领学生参观,要求专业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钳工的一些常用工具、

量具、机床等,对学生参观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耐心指导。具备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进行试操作,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钳工工艺学教学过程和方法既没有定论,也没有固定的公式可照搬照套,现在职业院校各专业的课改正在进行,要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应用于我们的平时教学当中。只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就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玉红.谈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2]申贵山.浅谈基本功在钳工技能训练教学中的作用.科技信息,2007.

[3]如何开展钳工技能训练.中国职业与技能鉴定信息咨询服务网,2008.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12

关键词:高技 高职 模具钳工 教学感受

随着我国模具工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模具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传统钳工教学基础上使模具教学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培养出优秀的技工学生,是摆在我们模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以下笔者从教学计划、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到实践教学等方面与同行分享几点感悟。

一、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在对模具钳工专业课程进行设置时,首先应该做好充足的校外调研,调研对象以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及兄弟院校为主。了解用人单位可能应用到的主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人才市场对模具人才的需求情况(包括人才的需求量、从事岗位等)、兄弟院校该专业课程设计的相关经验等,然后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创新。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计划。另外,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还应遵循“以应用为向导,以能力为核心,以基础理论为铺垫”的原则。模具钳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将相关知识进行重新优化组合。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操作工,还得向企业的研发、工艺等岗位并拢,才能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因此,要让学生能够胜任上述任务,一方面要本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方法、工艺、设备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指导生产实践,如何分析、判断、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注重基础能力训练

模具钳工教学要体现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和模具基本技能的培养。它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以模块形式为例:钳工基本操作,包括錾削、锯削、锉削、刮削、研磨抛光等;模具基本知识,包括模具典型结构、模具制造技术、模具的装配、模具的安装调试、模具的使用与维修等。在每一模块指导老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通过相关知识讲解,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并对完成情况给予评定。另外,通过购买工厂中废旧模具作为演示、拆卸、测绘的直观教具,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模具的基本结构、类型;掌握冲压及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能根据生产批量大小和经济性学会合理选用模具。学生毕业后不仅具有钳工基本操作技能,而且掌握了必备的模具知识。

三、强化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就必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行工学交替或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真正加入到生产一线,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其生产实践,用实践来验证、丰富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得到提升。

在实训中,采取“分层次”的训练教学法,即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每一层次都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三个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能力设计。通过实训,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模具零件、模具产品的生产。同时,在实训中以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完成岗前培训,毕业时能独立操作,做到“零距离”上岗。

四、构建“定岗培训”的实践训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