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化教育教学

信息化教育教学

时间:2022-05-05 22:39:20

信息化教育教学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1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相应的配套硬件,更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且学校的管理部门、 业务部门和学术机构也要密切配合和参与,最后还要有一个专门机构来组织和管理整个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工作 。

 

1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现阶段发展状况

 

然而,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现实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1缺乏信息整体化的布局结构

 

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各个学校的各个部门也在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但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一些高校没有全局性的战略眼光,而是由各部门各自为政,因此就建立各种分散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的高校按照企业管理中的业务流程模式进行规划,构造的是部门业务流程电子化建设,都不是从全局、全面、全程、全员的战略角度,去规划、设计、构建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方案,就可能导致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整体规划长期缺位。

 

1.2欠缺对大数据时代带来变革的足够认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都受其影响,发生变化,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就有非结构化、分布式、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于集中在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而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由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变化(教育环境,实验场景,时空变化,学习变化,教育管理变化等等),确实有很多未被我们注意到的巨大金矿 。

 

2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方法

 

2.1整合学校内部及学校之间的信息资源

 

在高校内部设立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机构部门,根据各个学校实际的教育规划、教学特色、办校宗旨,从全局的战略角度,去规划、设计、构建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方案。使学校信息化的总体方向一致,避免重复建设,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的保留各自信息化特色,从而做到总体布局统一,但各专业特色化。

 

另外,高校的专业虽然种类繁多,但中国高校也多,有很多高校都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专业。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高校都是自己教师独立教学,而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之间都鲜有交流,但如果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够在各高校之间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高校教师可以推出自己的精品课程视频,其他教师就可以有机会借鉴其他同行的先进教学经验,专业技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2以大数据为背景推动个性化教育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云技术、物联网和基于二者的大数据技术正推动教育发生着变革。未来教育在互联网等技术的作用下变的越来越个性化,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个性化教育,标准化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组织学习,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教师由教学者逐渐转变为助学者。在逐步到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与学校教育将逐渐分离,更多的交往互动、个性化服务和灵活的学制将使学校获得新的生机。

 

正在发生的教育革命并不是要把传统的课堂搬到网上,而是让新技术解放人们本来就有的学习能力和天分。建立教育的信息化服务公共平台,开展数字化校园的实验工作,设立各种“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开发“微课程”,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一对一的“E课堂”教学实践等举措。要充分做好“螺旋式”上升的准备,最重要的是顶层设计和理念超前。学校里更少的课堂与更多的实验室,更多的交往与更少的讲授,更多的互动与更少的灌输,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更灵活的学制,将是未来学校得益于互联网教育得到新生的机会。

 

2.3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B-learning):网络课堂预习教学+课堂多媒体辅助讲授+网络课程辅导+远程学习平台交流互动。在网络课堂预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在网络中寻找,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对相关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了解到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借助于课堂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的讲解,以及熟练的操作和应用,最后提出更深层的难点。

 

课后学生可以登录本校教学网,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查看相关视频资源。如果学生对课堂上的内容并不能完全理解的,可以查看教师上传的本堂课以及以前的课程视频,进行回顾和复习。教师专业课视频网站就是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最好载体。如果学生掌握的很好,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识点或进一步提高,可以到网上去查看提供的慕课和微课等视频课程。学生对于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难点等无法自己解决的,可以通过远程学习平台和教师进行交流。远程学习平台的开放既可以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使学生能及时解决知识上的疑问,也能让教师在第一时间获得学生自学的情况,既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也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课堂培训与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互补,将传统教学模式与 E-learning结合,将个人学习与小组协作结合 ,将课程实践与课程理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激发他们参与培训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这种培训方法灵活、开放 、高效,能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也能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动手能力。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2

一、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提高办学水平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使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此,学校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1.加快信息化基础性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实现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是基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需多渠道挖掘潜力,进行信息化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要以全新的观念,确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设备添置做到整体规划,实用,够用,适度超前;经费投入做到争取政府多拨入一点,社会多支持一点,自己多投入一点,购买必备硬件设置,并通过宽带与互联网相通,为学校信息化教育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抓好信息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

2.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为了使教师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走出一条现代化教学的新路,学校应把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信息技能作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想方设法促使教师能尽早、尽快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

首先,要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素养,必须使教师全员参加信息技术教育的全程培训,做到“三学两用一制作”。“三学”:一是利用每周

二、四下午第二节课后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二是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培训;三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个人培训。学校还制定了学习制度和奖励制度,给学习优秀的教师以鼓励,激发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应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通过“三学两用一制作”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造性教学设计的氛围。教师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设计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其次,学会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要很好地实现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要求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实施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全体学习者共享。不仅仅是教师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演示,还要让学生运用信息加工的工具,如运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创作。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以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我们处于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我们如何使学生适应这信息瞬变的社会呢?最根本的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学会处理信息,有效地进行交流,从而充分地认识社会和自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首先,对学生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当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教育的重心已经从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转移。学生的学习已经不仅指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学习,而今天所说的“学会学习”是指:学习者学会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进行有效的学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帕博特教授认为最理想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知道自己可以控制事物。为达到控制某种事物的目的,他们“学着(或尝试)去学习”。网络学习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发现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与特有的学习方式,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自主地决定学习进度,主动探寻并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或信息。信息作文课上,学生一旦掌握了从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就能在Internet这一信息空间自由翱翔。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也更为高涨。四年级三班的学生,不但学会在网上阅读全国小学生优秀范文,而且能建立个人作文的文档,还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起了班级作文资料库。把以往感觉枯燥乏味的作文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再也不怕写作文了。美术课上,随着鼠标的点击,学生来到Internet上的美术长廊尽情浏览。网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会学习的天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同一时空主动提取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创造信息,可以在网上进行自由的交流,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寻找解答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信息素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网络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知识,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和需求。学校创设的网络环境为学生自主地参与社会活动、展现自我提供了机会。在网络学习中,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品质得到充分的张扬。

E-mail有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可以通过给教师发E-mail,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把自己对老师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讲出来,同时也可以给教师提建议。学生欢呼“在网上,我们和老师一样高”,体现了一种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电子聊天室,可以供学生宣泄心中的压力。有位女同学性格比较孤僻,有话不敢向家长、老师、同学们讲,但她在聊天室里却能把自己的苦恼、烦闷尽情倾吐。她每次上网后都感到轻松愉快。网络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二、坚持不懈,创新信息化教育新构架

随着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普及,我们在实践中感到:构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新型的管理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1.加强学校资源库建设,开发网络的资源。当前随着校园网的建成,其关键部分的资源库的建设则显得相对滞后。集中各方面力量加快网上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包括资料文献库、信息资源库、软件库和光盘库在内的校园网络资源中心,提供更新、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料和信息。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教育;授课老师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无论我们的生活还是学习中的很多方面都需要运用电子信息化,当然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少不了信息化的使用。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无论对于授课老师还是听课的学生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化教育提高重视程度。

一、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教育信息化不仅仅使得教课老师能够随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思想观念,也使得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加广泛,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学习。所以教育信息化的使用对于中小学的师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那么我们需要将教育信息化对于中小学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分开进行讲解。

(一)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授课老师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学校或者授课老师能够知道全国各地的优秀学校或者教师都在进行什么形式的教学或者有什么特别成功的案例,教师通过浏览这些信息提出一些适合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1.教育信息化在授课老师备课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每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信息都可以共享,丰富和增添了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在局限于学校所提供的课本或者教材。有了教育信息化的帮助,学校老师在进行一些抽象原理或者晦涩难懂的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声音、图像表达出这些原理或者知识的形成过程,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可以通过图像形象的表达出来。很多时候老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图表或者是某个现象的形成过程,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图表或者现象具体的写到黑板上的话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教育信息化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上网搜索相关的图表和现象形成过程的图或者视频将他们下载下来放入自己的讲义中,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将老师的备课时间大大的降低了,并且对于任课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充实了很多,在授课老师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也节省了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使得授课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授课老师就可以将在备课的过程中节省的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制定中小学在每个学习期间的学习进程和学科内容的恰当安排,为中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做出努力。

2.教育信息化在授课老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能够将前后讲解的知识点或者内容很好的联系起来。中小学生所学的每个学科中每个单元或者章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有些时候需要用到以前的知识点或者内容,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能够凭借记忆或者翻阅以前的笔记来联系这两个知识点,这样就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假如使用教育信息化进行中小学课程的教授,那么我们的任课老师在讲到有关联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将以前的课件调出来让同学们复习,这样才能既省时又省力的就将相联系的知识点连接起来了。

(二)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1.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育信息化对于学生的帮助很大的,因为以前传统的学习方法就是学生在实际课堂上听取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使用教育信息化之后学生可以不用非要在实际课堂上学习,他们可以在家里或者其他地方使用网上课堂或者将老师的课件拷贝到自己电脑上进行听讲。学生将老师的课件拷贝下来之后能够随时听讲,遇到不明白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反复看课件,并且不用与老师必须面对面的才能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仅方便了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也节省了任课老师的时间和精力。

2.教育信息化可以调动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中小学校推广教育信息化的使用过程中使得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变为一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或者是直观形象的图表,让中小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些趣味性。信息化教育不仅仅可以让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还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增添一些视频或者声音片段,这样中小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集中精神去听课,多种感官系统一起作用,能够让学生感觉到一种真实的感觉,这样就能让学生将学习的东西得到更加深刻的记忆。所以对于这种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对其给予极大的重视和研究。

3.教育信息化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由于教育信息化可以将图、表、声音、视频等等各种感觉的信息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仅可以形象生动的解释相关的知识点,还可以让中小学生充分利用各个感觉器官去感受学习,从而将这些内容深深的刻在自己的心中。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课堂学习增强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对于相应的学科学习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教育信息化可以增加中小学生和授课老师之间的互动或者交流

现代的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观念认为,在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学习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授课老师的教授方式和教授内容为中心,并且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习的主要作用或者目的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以后的学习中,老师授课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中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所以中小学生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行过程中需要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老师的教育教学中去,在接受老师讲解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更好地完善自我。

在一些中学或者小学中老师讲课过程中采用了教育信息化的方式,这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授课老师讲解知识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由于教育信息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实行能够给待遇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一些帮助和机遇,但是教育信息化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缺陷和限制,从而对中小学的教学也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教育信息化给予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挑战

(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需要让中小学校改变自己的教学条件和相应的教育环境

中小学校要想成功的实行教育信息化就需要引进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和一些多媒体技术。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的教学老师和学生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由于教育信息化的使用需要借助一些电子设备并且这些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这就导致了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学校不能够成功的实行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即使电子设备的购买费用解决之后,那么以后对于设备的维修费用、保养费用等等各种费用的花销也是很大的,可能对于城市化的学校这些费用是可以承担的,但是对于一些农村的学校或者经济条件的不好的西部地区,这些费用对于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在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操作这些电子设备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国的很多中学老师对于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较差,更缺乏对新型计算机教学系统和教学软件的学习,甚至有些小学老师连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不能够完成,这种现象就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学中的顺利实行。

(二)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要想在中小学成功应用不仅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配合,也对中小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在中小学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求任课老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对电子设备的操作能力,但是对于中小学而言,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实行也需要他们在一定程度对信息技术或者计算机网络有所了解和掌握。因为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自己的讲解为主,如果学生有听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异议的话,不能够及时地反映给老师,而是需要在课下或者回家之后才能有机会和老师进行沟通。这就要求中学生能够自己独立、熟练的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能够熟练的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互动;至于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由于现在我们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有着很多问题,所以要想能够在中小学成功的实行教育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也需要掌握较好的信息技术才行,其中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学中的实行能够增强中小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为以后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海茹.教育信息化给教师角色带来隐形危机[J].兰州:电化教育研究,2003,4

[2]杨威,史春秀,巩进生.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3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4

(一)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特殊的信息化性质使得这一学科的软硬件环境极为重要,不仅需要条件良好的网络教室,数量充沛的教学设备,先进的软件资源,还需要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但纵观当前小学信息课程的整体教学环境,城市地区的小学在软硬件设施方面虽大多能符合要求,但一些问题也是存在的,教室设备陈旧,故障频发,软件资源匮乏,这些都极大束缚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同时,对于条件较为落后的城郊和农村地区,软硬件设施满足日常教学都较为困难,更无从谈及网络教室、计算机、软件,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无法实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课堂安排不合理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而言,一个重要的教学特征就是前紧后松,即一堂40分钟的课程,教师往往用15-20分钟授课,剩下的时间由学生自行练习、活动。这种授课模式对于自觉性好、主动性高的学生来说较为适宜,便于他们发挥学习热情,自行探索学习中的问题。但对绝大多数处于好动年龄的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活动时间更是一种放松和游戏的时间,他们将此作为奖励,利用自由练习时间聊天、玩游戏、浏览网页。加之教师在学生自由练习时间的监督和指导不足,对教学密度和难度的掌握不够,极易造成课堂管理的失控和学生学习态度的散漫。实际教学中,也有一些教师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提前部署了一些课堂活动,但由于对整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不妥,很多练习都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到设计、创造、交流以及反思的热情不高,课堂成效不大。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和发展的对策

切实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定位,并提出切实的发展对策,不仅有利于促进各项教学活动的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堂的驾驭和掌控能力,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注重软硬件环境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

课程离不开软硬件环境的支持,针对一些小学在软硬件环境方面匮乏的现状,学校及上级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适度倾斜资金,保证学生学习所必备的环境,完善网络教室、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设备,同时强化对信息技术教室的培养,不断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促使其能够更好胜任工作,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效率。

(二)明确培养目标,采取分层目标教学策略

不管信息技术课程是否纳入考试范围,学生和教师首先要明确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竞争要求,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此学科的重视,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展教学合理。鉴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师应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而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开展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在提高教学针对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自我满足感。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分开教学,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结对互帮的等形式,强化授课和指导,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流,促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三)多元方式教学策略灵活运

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其主要可以分为基础知识类和操作知识类,对基础知识课程来说,可以选择讲授法,同时配合图解法和提问法使得学生对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深刻全面的影响。而对于操作知识类,则可以采取多元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5

关键词:中职体育信息化教学质量

1中职体育教学的问题

1.1体育课新鲜感低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顾忌学生的感受,上课时教师以自我为主体,学生只是听课而已,学生没有任何发言权,教师分配学生的运动项目时,没有注重集体性都是让学生自己运动,让学生一个人在或者两个进行体育项目的练习,这样的练习不仅无聊在练习中还觉得很累,因此,在中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2教师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多数的学生是很讨厌上体育课的,因为每节课都要跑步最少要跑八百米、跳远、扔铅球等等,所以很多的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都是害怕跑步害怕运动怕苦怕累,还有的学生不愿意出来上课是因为太阳太大,在太阳底下一运动就容易产生眩晕的情况,这些表现都是学生在体育课上不够积极不够主动,体育课是一个强身健体的课程,每个学生是都要参加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于呆板,导致学生在参加体育课时都不够积极,教师要抛弃旧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能够克服怕苦怕累的精神状态,引导主动的去学习主动的去锻炼身体,社会在进步教师也要不断的去学习,只有不断的去学习进步才能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学资源,以及接触更好的教师。

1.3教学效率低

在旧的传统模式中,教学的效率太低上课纪律不够好,学生对运动项目不感兴趣,排队集合速度散漫,学生测试的体育项目基本不及格,要达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必须要加强学生的纪律,学生在学习运动项目时会遇到困难,教师没有积极的与学生交流的话会导致产生疑问,因此,要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有积极的交流才会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才能及时给学生解答问题,学生在运动上就不会有疑问,教学效率就提升了。

2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1加快教师的备课效率

体育项目的备课方式比较复杂,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方案可以查阅教学资料,难点不懂的还能找新的资料做参考,中职的体育教学很难找到资料去参考,只有一本体育的教科书做指导,因此,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在备课时速度都是比较慢,需要思考如何备课,如何在课堂上分配运动项目以及分配使用的时间,由于备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大多数的教师就没有那么仔细,还有的中职体育教师都不备课直接上课,导致上课的效率不高学生各方面的体能都不行,考试不合格,信息化教学出现后加快了教师的备课效率,通过网络的信息技术去收集体育教学的资料,在收集资料时可以下载一下,教师需要的图片、运动视频、教学视频等等丰富的教学资料都可以收集全,如果教师觉得教学方式准备的不是很好时还可以及时修改,修改的速度也是很快,教师在教学中遇到教学困难时还能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及时解决,然后在通过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进行整合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经过这样的整改以及备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还能提升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节约了教师备课的时间留给教师充裕的思考,让教师在备课中更细心。

2.2信息化教学更全面

信息化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更全面、更仔细,信息化教学中的所有资料都可以在网络上查询,还能筛选更优质的教学资料,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例如:把奥运会的比赛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不仅仅是健身那么简单,还能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通过这样的视频教学,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在教学中把主导权交个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有利于学生发展自身在运动中的特长,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就会根据自己喜欢的项目去做出选择,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运动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教学的质量会提升几倍。

2.3信息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1利用信息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信息化还没出现之前,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大的受到限制,教师的眼界也不够开阔思维上更是受到局限,当前信息化教学普及的时代,促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增加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也能通过信息化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给学生看一些运动型的励志照片,别人参赛的视频,还有参赛得名次的视频,利用这些去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加每个运动项目,教师在课堂上也要主动与学生互动,调节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去做体育课上需要练习的每项运动。

2.3.2利用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在信息化的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去收集一些体育项目的运动教学视频,以及一些体育项目的游戏,利用分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毽球男女混合比赛,每组四个人分六个组,比赛规则是哪组踢的毽球个数比较多就是哪组赢,输掉的那一组需要每个人做俯卧撑,男的需要做十个到二十个女的做五个到十个,除了毽球比赛还有篮球赛、羽毛球球赛等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去进行比赛,不会让学生感觉到压力,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运动项目会越来越感兴趣。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教学也成为了我国培养医药人才的重要渠道。由于医学知识结构比较复杂,知识点含量多,所以需要高效想利用新兴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几年,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具有碎片化、灵活化、快节奏化等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医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信息化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实施方法进行分析,并根据现有问题提出合理性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医学教育;实施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他们不仅具备医学技能,还要具备综合能力,可以很好的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对于病情要有自主探索能力和专研精神。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多为知识理论的讲述,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但却无法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开始多样化,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医学教育中可以融入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一、信息化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实施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目前,很多医学课堂主要采用教材为主,PPT为辅的授课方式。老师在备课时,根据课程需要查找资源,制作成课件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在备课时,老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医学学科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展现方式。例如:医学当中的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微观分子教学,老师可以上网查找一些视频和动画,通过播放,学生可以清晰直观的看到分子生物的结构和演变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而解剖学则存在标本稀少等问题,所以老师可以通过3D仿真软件来模拟解剖的过程,让学生直接了解解剖的过程和结构组织。由此可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会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应用于医学课堂,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打造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通过各高校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资深教师可以精心准备课程,实现平台共享功能。随着平台里精品课程的数量增加,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老师可以直接应用精品课程的课件、教学设计等等,为老师节省备课时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目前,众多高校在精品课程的打造上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教学视频比较单一,缺少与学生互动等环节。其次,精品课程的课件及视频画面过于平淡,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度比较低。再次,例如一些内科、外科、妇科等临床学科,其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所以精品课程会存在过时现象,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的增加答疑环节,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增加随堂测验等。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思和讨论,并通过平台的大数据统计功能来了解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三)充分利用各大平台资源近几年,我国开始流行网络授课,例如慕课、网易云课堂等。这些网络授课平台具有学科涉猎丰富、交互性强等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的学习。此外,平台内的视频可以反复观看,还有强大的试验动画、软件作为支撑,最大限度的整合了教学资源,生动的呈现教学内容,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网络授课平台的高速发展,各大综合性网站推出直播板块,很多教师开始投身于直播行业,通过网络在线视频对学生进行教学。教育直播可以让学生直接与名师接触,还能够丰富学习模式,主要包括:一对一、一对多等,教学内容也会随着新课程改革及时更新等。但考虑到医学体系的复杂性和专业型,教育直播可以作为辅助,例如知识点梳理、答疑解惑等。

二、信息化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实施的探讨

信息化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是创新了教学管理模式,增加了教学途径,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等。在我国的大力推动下,各高校在信息化教学中由原有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的小有成就,通过不断实践,高校老师发现融入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医学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数为单一的讲授模式,学生长期在枯燥的学习中逐渐失去对医学的兴趣。因此,加入信息技术可以拓展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他们自主探索能力。此外,由于高校对信息化教学的投入不够,导致信息化教学的视频录制及相关平台的维护不够及时,很多老师受到相关影响忽视了信息化教学的内容本身,多数选择形式教学。因此,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再次,很多老师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充分明确其应用途径及作用。信息技术作为老师授课的辅助手段,它只是知识的载体和表现工具。因此,高校老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要稳扎稳打,将该辅助手段用在刀刃上,切勿完全依靠信息技术教学。对于信息技术打造的平台,可支撑学生在线学习、完成课后作业、测评考试成绩等。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自由的获得教学资源,随时在线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提高高校的医学教育,老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来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来实现无实物教学,利用视频、虚拟仿真软件等演示解剖或其他试验过程,让学生清晰直观的感受医学的魅力。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7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资源;中职教育

2016年12月2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作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的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总理重要批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使职业教育在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要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必先发展实现教育信息化,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需要走在教育信息化的前端。虽然很多中职学校都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信息化教学,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值得思考、改进。

一、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

教育信息化实践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应熟练使用信息化教学的软、硬件。在传统的中职教育中,教师很少接触到信息化教学设备;尤其是一些年老的教师和女老师对此更是束手无策。比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科学启、停;多媒体操作平台的使用;常用教学软件(白板软件、办公软件)熟练使用等都是制约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因素。虽然学校也组织了相关培训,但这些培训大多也存于理论阶段,收效甚微。

2.教学资源的缺乏

信息化教育对教学资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课程资源、学习资源、微课慕课等。通过对目前全国知名教育装备公司进行了解: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教学资源已经比较丰富,并且也形成了体系;但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几乎没有对职业教育的课程、学习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

学校实践信息化教育后,没有专人和专门的部门负责,缺乏系统规范性。要想保障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就会有许多繁杂的工作:设备的常规维护、设备的检查与维修、软件的升级、教师的培训等。大部分学校都是由任课老师兼任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工作,工作量大,工作量核算模糊,所以老师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便会造成拖沓滞后的问题。

二、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的误区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很多中职学校教师和实训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部分学校的老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诸多误区。

1.对信息化教学理解有误

信息化教学不仅应该是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还要在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中都体现信息化。但在中职学校中,仍有一部分老师觉得,只要将多媒体素材(视频、图片、动画)制作成课件,通过展示给学生就叫信息化教学。这只是叫做电化教育手段,而不称为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应该是以学习者学习需求为前提,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危将学科理论与专业技能有机地嵌入其中,是教学体系的整体改革。

2.信息化教学实施的过程有误

虽然越来越多的老师采用信息化教学辅助教学, 但老师们挖空心思所做的也只是在课堂过程中实现信息化,只注重教师信息化的“教”,缺乏学生信息化的“学”的设计。信息化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实时性,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完整的教学过程中来实现。

三、中职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与建议

1.为加快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提升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运用能力,学校应立足信息技术,推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信息化教学软硬件的完善,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质量。

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资源环境三个部分。对于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来说:信息化教学已从前几年的电脑+加投影仪实现简单的互动到近年来普通使用使用交互电子白板、智能化录播教室、智慧教室等。中等职业学校在考虑本校的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争取专项经费引进适合于本校的设备和技术。职业教育的资源目前无法通过引进实现,最好的办法是由学校或是同类型同专业学校联合进行校本资源的开发。收集教师平时信息化教学的材料和学生数字化的作品,再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开发;并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修改提升,最后形成系统化资源。

2.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虽然学校具备了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但教师集体无意识、信息化教学能力薄弱。所以,学校应加强教师网络教育应用能力的培训与提高、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与使用、校园网络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等。具体有如下方法供参考:

(1)对教师开展全员培训。考虑到职业学校教师结构的复杂性,应分阶段、分层次(老、中、青)、分类别(学科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学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国家、省、市等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文件、了解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相关政策,熟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等。

(2)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运用能力的考核。首先,聘请信息技术专家、企业工程师来校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信息化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操作使用技能,培训内容以实操为主,并分专业进行专项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学校严抓考核过程,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结果。

(3)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比赛。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信息化比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备赛环境和必要的条件支持,并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同时,也组织教师通过网络远程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校际协作、专题研修、教研互助、现场观摩、活动比赛、教学会诊等多种形式,在实践中着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和应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3.健全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组织

学校结合本地实际和学校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要求科学系统的起草本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制度。并且成立由校长牵头的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管这项工作,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规划和信息化建设方案,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成立专门的部门,安排专业人员组织实施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并对学校所有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确保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信息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中职教育信息化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作为广大一线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信息化更好地融人课堂教学,提升多媒体运用能力,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广进.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教学[A].中文信息,2014(5):287-287

[2]辛俊林,张有录.中等职业专业学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0):25-27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8

1 我国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现状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然而距离职业教育目标还比较远,目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数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实效,成本,就业者就业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1 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效果不明显

相对于其他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化无论建设规划,经费投入还是在队伍建设方面,都缺乏有效的推进,即使在目前实施基础能力建设,骨干专业建设等工程中,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也不明确。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中对于包括多媒体教室,网络等硬件建设非常重视,而对于网络课程,媒体课件等软件重视不够,从而不能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不能满足中职教育现代化的需求。

1.2 中职教育人员专业素质有待于提高

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需要专业人才开发资源,对成果进行评价,对政策进行研究。而目前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推广力度不够。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人才素质不高,不能满足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规划,管理,指导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中职教育专业课程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1.3 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普遍存在着盲目,随意的问题。建设层次不高,标准不明确,无疑造成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极大的浪费。包括中职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政府不能满足职业学校发展的资金需要,因此,需要通过相应政策的制定,扩大职业学校建设资金的来源。

2 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不但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并且也为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经过不断发展实践,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还和市场信息化的要求相差较大,因此,基于信息化的背景,结合中职教育规律,不断创新,改革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

2.1 构建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就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因此,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就业。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应该构建基于专业为主的教学方式,适应市场发展,为社会服务。基于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层次进行准确定位,确定为市场培养初级的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充分发挥远程教学,虚拟教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教师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为学生学习营造互动交流的平台,从而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获得。

2.2 构建科学的中职教学课程体系

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施的核心。职业教育的发展依赖于企业。实际上对职业教育起指导作用的是生产活动规律。基于此,职业教育充分体现了企业的需求,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中职教育为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加大对计算机信息化课程的改革力度,使得专业课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

2.3 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对中职教师素质的培养

当前,中职教育师资在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方面都不能满足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实践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已经使得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了影响。中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中职教师不但专业课理论基础扎实,同时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基于此,中职学校需要构建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利用政策引导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中职学校要为教师进修提供条件,通过培训工作,强化教师对新技术掌握应用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定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从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4 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信息化技术加快了教育领域的变革,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职教育中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应该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使用,构建校园网,通过校园网对学生进行辅导,从而使得学生自学能力以及网络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按照教学实际,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和网络课程,使得教学效率提高。

2.5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中存在着重视理论而对实际应用重视不够的问题,造成了学生不能适应市场实际工作的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及时变革计算机专业设备,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强化对实验和实训的教学,同时,通过教产学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9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 工学矛盾 多样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加入到成人教育中来。在职人员通过接受再教育,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从而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信息技术作为当代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具有良好互动性以及远程性等优点,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前成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根据实际的成教情况,制定出满足实际要求的成人教育管理系统,从而满足成教学员多样化的学习要求,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

一、成人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思想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成人教育教育管理沿用的是高等教育模式,将同样的教学内容传授给不同的学员,没有考虑这些学员的接受能力,从而降低了成人教育的教学效果。另外,成人教育所教育的对象是社会全体在职人员,这些人员往往综合素质差距较大,这也给成人教育带来较大的影响。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不能够很好地解决成人教育中工学矛盾这一突出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建设一个较好的成人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这样才能形成对于信息化平台的有效管理。首先,要建设一个能够掌控整个成人教育学院的信息化系统,这样才能保证在进行信息化数据采集与整理的时候的高效性。其次,根据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保证数据资源能够共享,进而为每一个成教学员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满足成人教育教学的多样化教学要求。最后在这个成教信息系统之上建设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远程交互式优势,让学员根据自己的的工作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时间自己教学内容。这样,就使成教学员能够将自己的零散时间利用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成教学员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实现自主多样化学习。

二、信息化成人教育管理平台的具体建设

1.决策层。决策层是进行信息化成人教育管理平台的战略管理,其在整个信息化教学体系中占据着决策的地位。决策层管理分为信息化教育组织结构的建立、各项制度的建设、业务流程、理论研究以及发展规划等。通过信息化决策层管理,建立完善的成人教育服务组织结构,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成教学员招生以及教学工作;制定出相应的成人教育招生、教学制度,保证在开展成教教学信息化平台能够进行正确的的信息化服务,从而使得我们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能顺利进行;配合成人教育学院的相关招生人员,在网上发放录取学员的录取信息,保证录取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学员的个人情况,在网上编排出学员的专业、学号等信息,为后续的教学管理提供基础。

2.事务管理层。事务管理层是开展成教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机构。通过在网络信息库中各专业学员的报名以及录取情况,制定出相关的教学任务书,进而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课程安排信息。在学员接受网上教育之后增加相应的教学测评系统,并且根据学员测评后的成绩信息适时调整网上教学内容。学员可以在教学管理信息平台上查看自己的教学信息,如果学员要更新自己的学习信息,或者是网上缴纳学习费用,就可以联系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整。

3.网络平台层。网络平台层可以分为招生录取平台、教务教学管理平台、学籍管理平台以及财务管理平台,这些平台都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建设的。招生录取平成成人教育学院正常的招生录取工作,对于录取的学员信息进行统计归纳到网络信息数据库中;教务教学管理平台是老师完成授课任务以及学员学习状况的平台,老师在进行授课之后要进行相应的学习测试,对于学员的考试安排以及考试成绩要及时进行记录;学籍管理平台是方便成人教育学院、老师以及学员对于学员学籍信息进行登录查询,包括学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家庭背景以及学习成绩等信息,这也是涉及到学员隐私的信息。财务管理平台是指成人学院根据学员的各项学习费用的缴纳以及费用的管理,包括学员缓交学费以及减免学费。

在成教学院的网站上,通过布置相应的资料数据库Web服务器及流媒体镜像服务器,在内部的信息应用软件管理上采用Client/Server等来提高系统建设的稳定性。对于子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要安装客户端模块,这样就使得学员以及老师能够自由访问客户端,确保成人教育教育能够正常进行,保证学员能够接收到最新、最全的教学信息。成人教育学院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网络教学信息平台上提供教学网站的全部信息,在教学信息的、教师管理、学员自主信息服务等方面做到实时更新,确保日常教学活动正常进行。通过在成教网络上采用流媒体服务器,当学员集中学习时网络发生拥堵,那么流媒体服务器就会承担一部分的网络分流,从而保证整个网络的畅通。如图1所示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网络结构图。该系统通过加强子系统(部门计算机或是学员计算机)与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流媒体镜像服务器之间的联系,通过流媒体镜像服务器对于网络进行分流。整个系统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 2003,服务器选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自带的iis6.0,版本为.net framework3.5,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流媒体服务器为Windows2003自带的Windows Media Serveice8。

4.服务层。服务层是提供面向用户的终端服务,是展现成人高等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窗口。由于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成人学员,这就要求信息系统建设平台服务层要能够对于全体学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进行网络招生的时候,要耐心细致地跟有意参加成人教育的学员进行讲解,让学院明白网络成人教育的意义以及实施方法,从而使得学员能够接受成人教育。

三、结语

通过信息技术搭建现代化的成人教学平台,根据成教学员的实际知识水平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在成人教育教学中引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综合运用互联网等教学媒体,不断丰富成人教育的教学成果。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利用网络信息等教学媒介不断完善成人教育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恰当、正确地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助于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合作学习能力,有助于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无异是在做一种苦役,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积极进行探索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它能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我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时,就用故事导入:丁丁和冬冬分苹果,他们应该怎样分,分得苹果才能一样多呢?同时电脑出示4个苹果,同学们马上会回答每人2个。课件用动画演示4个苹果变成2个苹果,我接着问:又该怎样分呢?学生会回答每人1个。课件演示2个苹果再变成1个苹果,教师又问该怎样分?学生的回答是每人一半。这时我自然过渡到本课学习内容: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那么一半在数学中怎样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分数。板书课题。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借助信息技术,使枯燥的内容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更容易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的学习是环环相扣联系十分紧密的,但是数学知识内容确实很枯燥,学生很难从始至终地认真学习,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内容,并进行实际运用成为学习数学的难题。而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将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图、声、像兼具的动态教材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产生创新的灵感,进而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三、借助信息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认知能力上,它远远胜过传统的手段。它的呈现方式灵活多变。如可以以图形、文字、动画、视频等形式出现。这些丰富多彩的演示功能对学生是极大的吸引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还表现为利用动画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数学教学的内容有的时候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会出现很大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则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加以动态的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活动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展开。每一种新技术的运用,都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规律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正是由于这个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受益者,变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在学生的探索和交流中,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展示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在个别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使所有学生能共享学习成果,进行平等的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数学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推理、概括等思维能力。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生动形象的呈现感性材料,能用语言表述去再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生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变难为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学生对元和角之间的进率较容易理解,只是元和分之间的进率理解不够透彻,这时我用电脑出示由1个1元的硬币变成10个1角的硬币,然后1角的硬币又逐个变成1分硬币,这样1个10,2个10,3个10,……也就是10个10,所以最后得出1元等于100分。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大家应该积极投身到新技术的知识海洋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素质。在数学教学中恰当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最佳作用点进行辅助教学,既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我们应大力提倡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数学教学。努力创设多媒体化的数学教学情境,积极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实践中,为数学教学现代化开辟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11

[关键词] 学前教育信息化; 学前教师; 学前专业学生; 态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蔡建东(1974—),男,河南汝南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E-mail:。

一、研究背景

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把学前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更是将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信息化视为“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1]在学前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双重浪潮推动下,我国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已经开始起步。

然而,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早期接触和使用信息技术对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是利还是弊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少学前教师对学前儿童数字化学习抱有顾虑,担心信息技术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认知发展、社会性、情感发展等具有负面影响。[2][3]学前教师作为学前儿童学习的主导因素,他们的这些担心,或对学前教育信息化所持有的不同态度,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机构的应用效果,并从根本上影响我国“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指导思想的落实。

所以,在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起步之始,深入研究学前教师以及即将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准教师对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态度问题,并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纠偏”措施,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一)样本

本文以河南省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包括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其中专科层次人数336人,本科层次人数265人。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研究对象施测。共计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13份,有效问卷数601份,问卷有效率为98%。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工作。

(二)量表

本研究使用的问卷来自台湾陈儒晰、邱方晞《幼儿数字学习态度量表》,经过修订,该量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人背景因素

个人背景因素包括被试的年龄、年级、在读学历、家庭经济状况、生源状况、拥有信息技术设备数量、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状况、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者培训的状况等。

2. 态度类

基于对陈儒晰、邱方晞《幼儿数字学习态度量表》的修订,态度类共有31题,分为六个维度,分别为:信息技术教学价值、个人信息素养、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4]每个维度3~6题,每题采用李克特五点记分。

先用前三百个样本作探索性因子分析,以主轴法抽取因素,再以最大变异法转轴,结合碎石图和转轴后的因子成分矩阵,萃取为六个成分矩阵,即信息技术教学价值、个人信息素养、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六个维度。删去负荷量小于0.4的题目,量表变为26题,六个维度的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6.117%。

3. 问卷效度、信度分析

取样本编号自301到601的被试用LISREL8.7作验证性因子分析,6因子方程的整体拟合指标见表1。根据温忠麟和马什赫伯特的做法,本研究选取了χ2/df、CFI、NNFI和RMSEA等几个拟合指数。其中χ2/df大于10表示模型很不理想,小于5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小于2则表示模型拟合得很好;CFI和NNFI的变化区间在0到1之间,越接近于1,拟合度越好,一般认为其临界值为0.9,大于0.9表示拟合得很好;RMSEA的变化区间也在0到1之间,但越接近于0越好,临界值为0.08,小于0.05表示拟合得非常好。[5]本研究中χ2=596.160,df=284,χ2/df=2.099,CFI=0.96,NNFI=0.96,RMSEA=0.061小于临界值,表示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即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

表1 拟合指数

在SPSS中用内部一致性系数来考察其信度,经分析6个维度的?琢系数分别为:0.673、0.804、0.856、0.735、0.839、0.886,总量表的?琢系数为0.898。由此可见,量表题目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在测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上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研究结果

(一)学前准教师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整体状况

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六个维度的基本统计描述值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园所行政部分的态度均值最高,为4.163,而个人信息素养的态度得分最低,仅为3.126。为了进一步确认各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六个维度的均值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均值差异非常显著(F=181.38,p

表2 各维度统计描述量

(二)不同组别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上的差异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子变异数分析来考察个人基本状况对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差异。

1.不同年龄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本研究将年龄分为20岁以下(包含20岁)及20~25岁两组,见表3,为不同年龄区间的t检验结果。不同年龄学前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维度差异均达到显著,在其他维度上两者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年龄因素t检验

注:*表示P

2.不同年级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本研究将本科、专科层次的学生依照不同年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类型,其中专科和本科层次一年级为低年级组,本科层次二三年级、专科层次二年级为中年级组,本科层次四年级、专科层次三年级为高年级组,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来考察不同年级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显著性,见表4。不同年级组别学前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四个维度均差异显著,在其他维度则无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高年级组的信息技术教学价值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中、低年级;低年级组的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得分显著高于中年级组,高年级组的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得分显著高于中年级;低年级组的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中年级,高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中、低年级;高年级的未来就业影响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中年级。

表5 在读学历t检验

3.不同在读学历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本研究将在读学历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学历学前准教师对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情形,见表5。不同学历层次在个人信息素养、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和未来就业影响上均有显著差异,且大专组得分相对高于本科组,表明大专学历的学前准教师对于园所行政部门实际做法以及对未来薪资的影响持正向的看法,在其他维度则无显著差异。

4.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本研究将家庭经济状况分为贫困、普通和小康等三组,运用单因子变数分析考察不同家庭状况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显著性,见表6,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和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维度有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则无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贫困组和普通组相比小康组更为认同信息技术的价值,在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维度,贫困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康组。

5.不同生源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按照生源状况,本研究将样本分为普通高中组、初中组和幼师组,因为考虑到初中组来源的学生只有两位,所以在此仅考虑高中组和幼师组两者的比较。其中高中组学前准教师486人,幼师组学前准教师113人。经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生源组别对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见表7,六个维度上两组的平均数均无显著差异。

表7 生源状况t检验

6.拥有不同信息技术设备数量的学前准教师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比较

本研究将拥有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分为无、一种、两种、三种、三种以上等五组,运用单因子变异分析考察不同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显著性,见表8。在个人信息素养和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维度会因拥有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不同而差异显著,在其他维度则无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在个人信息素养维度,拥有三种信息技术设备组的信息素养高于无信息技术设备组,拥有三种以上信息技术设备组的信息素养高于拥有一种信息技术设备组;在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维度,拥有一种信息技术设备组得分显著高于拥有两种和三种以上信息技术设备组。

7.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状况对学前准教师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影响

就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状况方面,本研究将样本分为从不、偶尔、经常等三组,运用单因子变异数分析考察不同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显著性,见表9。在个人信息素养维度会因信息化教学实践的不同参与程度而有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则无显著差异。经事后比较检验结果可知,经常组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偶尔组,偶尔组和经常组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从不组。这说明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频率会影响学前准教师在个人信息素养上的态度,参与频率越高,对学前准教师个人信息素养的培养越有利。

8.参加讲座或培训状况对学前准教师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影响

就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者培训的状况方面,本研究将样本分为从不、偶尔、经常等三组,运用单因子变异数分析考察不同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差异显著性,见表10。对信息技术讲座或者培训参加程度的不同,会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个人信息素养、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维度有显著差异,在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维度则无显著差异。经事后比较检验可知,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维度,偶尔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组得分显著高于从不组;在个人信息素养维度,偶尔组和经常组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从不组,经常组得分显著高于偶尔组;在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维度,偶尔组和经常组的得分显著高于从不组;在未来就业影响维度,经常组的得分显著高于从不组。

(三)不同维度之间的相关

本文选择皮尔逊积距相关来作六个维度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分析,见表11。可知六个维度两两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与其他维度之间均表现出强的正相关关系,个人信息素养与其他维度之间也呈正相关,但相对微弱。

四、结果讨论

学前教师既可能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设计者,也可能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阻碍者,学前教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效果。从统计结果看,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六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较高(均超过3分),这是令人鼓舞的现象。表明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态度上总体上持正向与积极态度。然而,研究也表明,学前专业学生的个人背景因素对他们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深入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于引导学前专业学生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正向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六个维度的态度中,“园所行政部门与人员态度”平均得分最高(4.163),这与之前众多相关研究结论相同,[6][7][8][9][10][11]说明被试认为园所行政部门与人员的重视与否是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次高(4.017),表明被试认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与培训对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具有相对重要的作用。从这两个方面来看,被试将学前教育信息化推动期望重点放在了外在因素:园所行政推动与高校专业培养,而内在因素方面,“个人信息素养”维度在六个维度中平均得分最低,说明被试自我信息技术水平信心不足,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相对缺乏。

依据对“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t检验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不同个人背景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量表”的六个维度基本上都呈现出显著性差异(除生源状况外)。对于学前准教师信息技术教学价值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分别为:年龄、年级、家庭状况、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的状况。对于学前准教师个人信息素养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分别为:在读学历、拥有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自我信息素养评价、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状况、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的状况。对于园所行政部门态度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为年级。对于学前准教师对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看法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为:在读学历、拥有信息技术设备数量、自我信息素养评价、每周上网时数、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的状况。对于学前准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为:年龄、年级、家庭状况。对于学前准教师未来就业有影响的个人背景因素分别为:年龄、年级、在读学历、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的状况。

不同年龄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和未来就业影响等层面差异均达到显著,而且年龄大的学生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年龄小的学生。这说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她们对这三个维度的认识逐渐增强。

对于不同年级组别的学前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四个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而且在四个维度上几乎高年级组得分均高于中、低年级组,这与年龄变量上的结果总体上一致。即,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长,高年级的学前准教师更认同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和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对未来就业的正向影响, 也更注重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对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的作用。然而,在园所行政部门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上,也表现出低年级得分高于中年级组的现象,可能的解释是低年级组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初学者,对信息技术这种新鲜事物的热情与期望较高,而在经过1~2年的专业学习后,受现实设备落差、信息焦虑、专业倦怠等因素的影响,这种热情与期望有所下降所致。[12]而在年龄变量上没有体现出这种倒挂现象,与量表年龄划分略粗有关。

在读学历方面,专科生与本科生在个人信息素养、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专科生的得分均高于本科生。这说明,专科生在个人信息素养方面比本科生更有自信,在园所行政部门具体落实学前教育信息化方面比本科生有着更高的期待。有研究显示,本科学前专业的学生自认为与专科学生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注重理论素养,并倾向于从事学前教育科研。[13]从这个角度看,专科生在这两个维度显著高于本科生,可能是专科生比本科生具有更强的应用与实践取向。

在家庭经济状况方面,被试在信息技术教学价值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小康组、普通组、贫困组的平均得分依次增高,这与研究者之前的假设相反。但也有研究显示,家庭经济背景越好的青少年学生媒介参与行为越频繁。[14]进一步的访谈发现,小康组学生因接触信息技术更为频繁,对信息技术的存在司空见惯,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也就无更多关注,反之,贫困组和普通组的学生,因更为渴望信息技术,所以对于其在教学中的价值更为肯定和希冀。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落实态度方面,贫困组因其自身可利用信息技术设备相对不足,信息技术训练相对匮乏,更为寄希望于学前专业的信息化落实。

不同生源状况的学前准教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六个维度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学前准教师的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并不会因高中或者幼师毕业背景而有所差异。

在拥有信息技术设备数量方面,信息技术设备数量拥有量多的学前准教师的个人信息素养高于拥有量低的,表明对于信息技术设备的接触程度会直接影响学前准教师的个人信息素养,拥有信息技术设备数量与学前准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呈正相关。被试在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方面也差异显著,且拥有信息技术设备数量与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得分呈负相关,说明拥有信息技术设备少的学前准教师,将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更多寄希望于园所行政人员教育信息化落实方面。

学前准教师个人信息素养方面会因参与信息化实践的程度以及参加信息技术讲座或培训的多少而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经常组和偶尔组的得分在此维度都大于从不组。一般而言,学前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最主要渠道是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然而研究表明,除此之外,信息化教学实践与信息技术培训也是学前学生正式和非正式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学前专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实践环节适当增加学前专业学生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机会,并多组织信息技术讲座与培训。另一个方面,这一研究也反映出对学前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不应仅停留在信息技能方面,而应重点考虑如何建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智能方面。[15]

另外,参加信息技术讲座与培训的多少在学前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园所行政部门落实态度、未来就业影响等维度的态度上也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参加讲座与培训的机会越多,这些维度的平均得分也越高。这说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讲座与培训对于促进被试的众多学前教育信息化态度的正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应当引起园所与学前教育院系的重视,把以在职为主的学前教师教育信息化讲座与培训工作适当提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习阶段开展。

从六个维度的相关性来看,个人信息素养和其他五个维度的相关性相对较低,说明学前专业学生个人信息素养的自我陈述态度只在一般程度上影响其他五个方面的态度。学前教育专业落实态度和除个人信息素养外的其他四个维度相关性极高,说明对学前专业学生而言,他们期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他们提供教育信息化必要的设备、课程与培训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期待园所行政部门在学前教育信息化上有所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和除个人信息素养之外的其他四个维度的态度相关性较高,说明对学前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如何看待信息化教学对学前教育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四个维度的态度。其中信息化教学价值和园所行政部门态度相关性最高,说明学前专业学生越认可信息化教学的价值,他们同时对园所行政部门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与期望就越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2012-03-13)[2013-03-01]. http:///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9/20120329140800968.doc.

[2] 方郁琳. 幼儿与电脑:优势?劣势?[J].空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7):93~116.

[3] 方颢璇. 幼儿用电脑好不好?[J].幼儿咨询,2003,154:2~10.

[4] 陈儒晰,邱方晞.幼儿教保人员的幼儿数字学习态度之研究:以幼儿保育系学生为例[C].南台湾幼儿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美和技术学院幼儿保育系,2007.

[5] 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J].心理学报,2004,(2):186~194.

[6] Barker,P.. Using Intranets to Suppo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rnational,1999,(1):3~10.

[7] Cassady, J. C.. Student and Instructor Perceptions of the Efficacy of Computer-Aided Lectures in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Course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998,(2):175~189.

[8] Dewhurst,D. G., Macleod, H. A., Norris, T. A. M.. Independent Student Learning Aided by Computers: An Acceptable Alternative to Lectures? [J]Computers & Education, 2000,(3):223~241.

[9] Novak, J. D.. Meaningful Learning: The Essential Factor for Con Conceptual Change in Limited or Inappropriate Propositional Hierarchies Leading to Empowerment of Learners [J]. Science Education,2002,(4):548~571.

[10] Sloane, A.. Learning with the Web: Experience of Using the World Wide Web in A Learn Environment [J]. Computers & Education, 1997,(4): 207~212.

[11] Ward, M., Newlands, D..Use of the Web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J]. Computers & Education, 1998,(2): 171~184.

[12] 陈儒晰,邱方晞.台湾地区幼儿信息教学应用现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8):13~15.

[13] 陈静静:关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问题的思考——以学生的视角[DB/OL].(2009-10-26)[2013-03-01].http:///details?uuid=239aeb89-1248-1000-a9b9-9080f0bd7b52.

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12

一、建立网络资源,表现中职学习的知识集中性

中职教学与其他教学有较大区别,他们在知识层面和应用力度方面都不同。因为中职教育是对工作技能的专门教学,其针对性强,对应用和实践能力要求高,是非常单一化的、集中化的、有力度的教学。这就意味着中职学生要集中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要了解全面。而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一大体现就是建立职业的信息库,学生能够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个信息库需要由专人负责,及时对职业信息做更新。而传统的信息收集方法不具有更新快、储量大这一特点。建立信息化的教学,学生能从固定的网站中发现自己需要的东西,能让自己一直走在职业教育的前端,保证自己所学的先进行和实用性。

二、信息普遍化教学,教学信息化使受教者和社会多维接触

信息化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上的信息,无论是自己职业的相关信息还是社会新闻。因为人处在社会中,和社会上的各个角色相互接触,这样就一定要有社会意识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信息化的社会就要求每个人都呈现出一种发射信息和接受信息的状态,要和社会进行多维、多角度的接触。信息化的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动态,让他们即使身在学校,也同样能关注到更多的社会新闻和消息。如今的职业教学已经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将学生圈在一个学校里面单纯地学习知识。职业教学应当具有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有互动性的模式。这样不仅能够同本校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还能同其他学校,甚至是同行之间相互沟通。这样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行业技能,提前进入职业状态。有了这样一个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小到能够提高学生自己的职业水平,大到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该行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和信息技术挂钩,推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职业信息相互沟通,教学信息化使得受教者有更多的获取信息途径

闭门造车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行不通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特点也要求教学必须信息化和公开化。因为受教者在接受职业教育之后,会直接走向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大的信息交流的平台,他们只是凭借自己在学校内学到的知识很难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甚至学到的相关的职业知识也只会是落后而无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教学的信息化给学生树立了一个信息化的意识,让他们知道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即使走出校门,也可以从网络等各处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真正实践“学无止境”这句话。

四、职业教学的信息化建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平

职业教育虽然能够提高成人的工作水平,但是在此期间却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很多人不想去或是不敢去进行职业培训的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窘境,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打破了这一僵局。信息化即教学的虚拟化,也就是说学生能够在自己家,用一台电脑和网络就可以进行职业培训。这样不仅放宽了学习的时间、地点,还能够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自主化的学习。而且因为目前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不是所有的职业教育都能够涵盖,或者是一个工作岗位需要好几种职业的能力。这样一来,有了信息化的平台,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所需去选择相应的课程和自己所学的深度。利用统一化的考试,实现监督和统一的评价,有利于纯化职业市场,体现竞争的公平性。总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非常有远见和深度的一项任务,不仅是职业教育的一大改革,更是我国工作者素质的一个质的提高。

作者:季小祥 单位: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