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4 00:32:34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第1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具体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理

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叶圣陶)。

二、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1、上课前先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于生字的掌握情况。

(听写:重叠、均匀、逐渐、触角)。

2、 背诵第二自然段(指名背、齐背)

三、新授: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背诵,让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爬山虎叶子的美,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着密切联系,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详细的描写了爬山虎的脚。这节课我们随着叶圣陶爸爸一起去学习写“脚”的部分。

1、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想一想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指名回答。(板书:位置、形状、颜色;爬;触着墙,没触着墙)

2、学习第三自然段

那书上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呢?请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填一填

(3)我们已经对爬山虎的脚有所了解了,根据文中所描写的,现在请你试着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好,指一名同学上台画;

(4)评一评,是否画得准确(出示课件,师引导学生体会“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描写得生动具体)。

(5)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写得非常细致,那么为什么作者会写得细致呢?因为他……(生答后板书:仔细观察),你从本段的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抓“注意”一词)

(6)让我们一起细致、认真地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

小结:因为作者仔细观察了,所以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课文中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合作学习(出示课件):

A、 指名读合作学习要求 B、合作学习 C、反馈

(2)抓住“巴”字(老师请一名同学上台,老师演示“巴”这一动作,请一名同学说出“巴”的感受),结合第四、五自然段,你还从文中的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爬山虎的脚就紧紧地“巴”在墙上的。

(3)同学们,你们看过壁虎爬墙吗?大家学了文,又观察了爬山虎,能说说壁虎爬墙和爬山虎的爬有什么不同呢?爬山虎是不是只往上爬呢?根据学生回答,回归第二段“叶尖一顺儿朝下……好看得很。”再问:课后思考题(金话筒)。 最后一句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有什么作用?

(4)齐读三、四、五自然段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启发?

第2篇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利用脚爬行的,启发人们细致观察周围事物。教学本课要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语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爬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电脑屏幕显示:爬山虎碧绿的叶子

师:大家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打比方的方法描述你看到的景象。

生1:我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象绿色的瀑布一样垂下来。

生2:我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象碧绿的湖水在荡漾。

生3:爬山虎的叶子象绿色的地毯。

师:大家的想象丰富,描述非常生动。我们去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叶子的特点的?请你找出有关的语句。大家自由读课文。

师:爬山虎的叶子有那些特点?

生1:叶子新鲜,碧绿。

生2:叶子铺的均匀、不留一点缝隙。

生3:叶尖一顺儿朝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师:爬山虎的叶子给你什么印象和感受?

生1:很美。

生2:很有生命力。

生3:十分惹人喜爱。

师:那么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这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反思]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观察和思维能力,教师呈现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叶子的颜色、形状,从而感知叶子的茂盛、新鲜。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片段二]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吵起来)圆片!

师:(笑)我们大家先来读读课文再说吧。(生马上打开书,边读书边若有所思,而后纷纷举手)。

生1: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支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生2:(不服气地)哪有脚象细丝的呀!

师:是不太象。

生3:(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在第四段找出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其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细丝。

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爬山虎的“脚”,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生满意地点头)。

[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宽容、等待,为学生思维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言,一个学生精彩的发言激起了更多学生思维的火花。老师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又提醒了学生注意文学的形象性与科学的严谨性之间的区别。由此可见,探究时,要在时间上等待,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要在评价上等待,等待学生的众说纷纭,对学生要暂缓评价,让有疑问的学生无所顾忌地发言。这样,学生在互相探讨、争论的互动中,激活了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片段三]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呢?

师:爬山虎是怎样利用自己的脚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呢?读课文第四段,找出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学生读课文,圈画词语,四人学习小组互相交流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电脑屏幕显示――主界面上包括:动画展示区,播放爬山虎用脚爬墙的动画;文本出示区,内容为本段文字;移动文本的交互操作区,将相应动词拖入其中并点击观看动画。

学生从文中找出六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触、变、巴、拉、弯、贴,并用鼠标按顺序拖至交互操作区。在教师的提示下,分步点击交互区文本中的单个动词,观察分解动作,也可以完整观察连续动画。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 辅助教学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93-01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运用到课堂,使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计算机能充分利用声、形、色等多样化信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在教学中,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突破教学难点等方面能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有目的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发挥其优越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恰当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

一、利用计算机技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把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声音、图像、色彩等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能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更为积极,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学习《瀑布》一文时,有这样一段话:“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练练的风吹过松林。”讲读中,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那叠叠的浪涌上岸滩,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大家来想象一下。学生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到“哗、哗、哗……”,同学们再想象一下,那风吹松林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学生纷纷模仿“沙、沙、沙……”,继续追问道:瀑布怎么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呢?同学们有的说是瀑布撞在岩石上,溅起的水花所发出的声音,有的说是一阵东风,把瀑布吹散了发出“沙、沙……”的声音。正在学生纷纷发言、争论不休时,适时引导:下边带着这个问题去亲眼看一下那浪涌岸滩,风吹松林的不同壮观景象。这时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调出计算机中的视频,观看大屏幕,寻找问题的答案。由于声情并茂,把瀑布那浪涌岸滩、风吹松林的气势刻画得淋漓尽致,使学生身临其境,对理解作者生动、形象的比喻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教学突破难点

对一些较抽象的问题,学生难以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理解,应该恰当使用计算机。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如何用脚来爬,对没有细心观察过爬山虎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怎么办,只能让学生真正的看到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时候我们便可利用计算机让学生进行观察,从而深刻的认识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到学生明白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爬的,就一目了然了,这样难点也就轻而易举的突破了。

三、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刻挖掘教学内容,在教学进程中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整篇都贯穿着作者对大好河山的挚爱、赞美之情。教学时,可根据课文内容利用计算机找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学生通过看图片和视频,仿佛置身于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中,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这种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扩展时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第4篇

1.理解“诗意”发生、形成的美妙过程,懂得文学创造来自生活的道理。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观察的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3.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预习导引]

1.目标点击

(1)继续培养在规定的时间里阅读比较长的文章的能力。

(2)激发仔细观察身边事物、展开联想、想象的兴趣,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感。

2.学法指导

(1)调动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文本内容。

(2)充分发掘文本资源,准确、快捷地筛选信息,处理信息。

(3)在生活中运用课文教给自己的学习方法,尝试观察、联想、想象和写诗。

(4)学习作品的主人公写观察笔记,积累生活素材。

[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名绍钧。语言学家、教育家。

1912年中学毕业后,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起,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1930年到开明书店任编辑。“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参与创办、主编或编辑的杂志有《苏州评论》、《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中学生》、《开明少年》、《中国作家》等,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2.背景材料

《一个少年的笔记》生动地呈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精神世界。一池荷叶荷花、三棵老银杏和墙上爬山虎的脚,引起了少年的联想、想象和思考,从而找到了“诗的材料”,下定尝试作诗的决心和悟出了生活要脚踏实地的道理。

3.题目解说

文章借用“一个少年的笔记”这一形式,以孩子的语气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以这样的文学样式写儿童作品,通俗生动,可读性强。

4.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教学过程]

一、速读全文,扫清课文中的字词障碍

1.字音认读

胸鳍(qí)漾起(yàng)枯萎(wěi)

2.字形辨识

3.词语补注

舒坦:心里感到很舒服。

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尚未占用的时间。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迎刃而解:用刀劈竹子,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二、课文内容讲解

1.写作提纲

2.课文内容讲解

全文以小标题为标志自然分为三篇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短文。

(1)《诗的材料》

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1段从整体上描写荷池。先写“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接着写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然后用“有的”一词领起的排比句描绘了荷花的各种花姿。第2段紧承上文写白荷花的姿态,用齐白石先生的画作比,说明满池荷花美丽如画,用“那画家是谁呢”含蓄地指出大自然就是最高明的画家。第3段写“我”观荷时的想象,“我”仿佛成了一朵荷花,和满池荷花融为了一体,在迎风舞蹈。第4、5段写“我”从“醉荷”中回到现实,联想起以前观赏牵牛花和看金鱼的情景,和今天观赏荷花一样,也是物我两忘,遐思翩翩。第6段点题,说明这种来自生活的美的体验就是诗的材料。

(2)《三棵老银杏》

记叙了“我”和表哥关于诗歌《三棵老银杏》的创作思路的谈话,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我”和表哥虽不懂什么叫诗,但不约而同地有了作诗的冲动,准备尝试写诗。

第二部分(3~8段)介绍表哥的四句诗及三棵老银杏树。

第三部分(9~15段)表哥谈自己的诗《三棵老银杏》的创作思路。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12段记叙表哥的话,说诗歌接下去要描写村子里新栽的小树,描写小树的长势,描写村子未来的美景,绿树环绕、绿阴遍地,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安逸舒畅:13、14段写“我”在表哥的启发下产生的联想:远近的乡村都藏在树的海洋里,但这三棵老银杏树就像一个特别的标记,让人一下子就能认出自己的家。15段描写表哥的话,再次点明我们两人关于诗的理解完全相同,都想到用“三棵银杏树”来表现对家乡的爱。

(3)《爬山虎的脚》

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叶子颜色的变化及分布、“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特征,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课文第2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排列得均匀、整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5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4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最后一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综合来看,三篇短文分别描写“美景触动诗情”、“真情营造诗境”、“用诗心去观察”,从诗意的产生、形成及作用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一个少年对文学创作的实践和思考及其精神世界的成长。

3.句段品鉴

(1)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态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品析:这句话采用设问的手法,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各具形态,各具个性。要想学习写作,就应仔细观察每一个事物的独到之处,并能准确地描写出来。

(2)我觉得这种情形是诗的材料,可以拿来作诗。

品析:“这种情形”指“我”看到美丽的荷花、牵牛花、金鱼,陶醉其中,浮想联翩的情形。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中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写诗的材料,只要你侧耳细听,仔细观察,并能展开想象,就可以进行创作了。

4.写法探究

(1)联想想象,丰富美丽。如《诗的材料》一文,作者由荷花的多姿多态联想到隔壁张家挂着的四条齐白石老先生的画;由荷花迎风舞蹈联想到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齐舞蹈的场面;进而由观荷“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联想到以前也有过“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牵牛花”,“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条金鱼”的情形。在自然的联想之中又产生了美好的想象,在想象自己是荷花、牵牛花、金鱼的文字中,充满了一个阳光少年的清纯、开朗和活泼的美丽情怀。

(2)语言充满情趣。如《三棵老银杏》中,两个文学少年就诗歌创作的话题谈得这般投机。朴实流畅的对话,没有深奥玄妙的大理论,有着对诗歌创作的初步感悟——“诗不一定要诗人作。咱们学生也不妨试作。不懂得什么叫诗,没关系,作几回就懂得了。”即作诗要敢于尝试。少年的交谈,还闪烁着联想、想象的火花,饱含着热爱家乡的感情和对诗歌创作的浓厚兴趣。

(3)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如《爬山虎的脚》一文描写爬山虎的叶子在不同生长阶段颜色的变化:刚长出来时,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就变成嫩绿色,长大了就更加新鲜了;还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在静态、动态下给人的不同感受:那些叶子铺在墙上“均匀”、“没有重叠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顺儿朝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尤其是爬山虎爬墙的情形“触”、“巴”、“拉”、“贴”、“爬”,有动感,有力度。

5.难点探究

《爬山虎的脚》、《诗的材料》和《三棵老银杏》三篇短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文章内容上看,《诗的材料》和《三棵老银杏》两篇的内容都与写作有关。《诗的材料》写自己从生活中、从美丽的大自然中发现写作材料的体会:观察大自然美好的景物时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是写诗的材料。可是,光有写诗的材料,没有大胆尝试的勇气,也是写不好诗的,于是,《三棵老银杏》就针对这一话题,以两个少年聊天的形式,探讨了这一问题。两个少年聊天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既谈到“诗不一定要诗人作。咱们学生也不妨试作”的大胆设想,也具体地讨论了以“三棵老银杏”为题的诗歌应该怎么往下写的计划,言谈中还透露出写作的一些基本原则:诸如要由眼前的事物想开去,要联想和想象事物的发展状况,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要考虑主要事物与背景的关系等等。不过,重点还是要由写诗的冲动和尝试的胆量。这样看来,《诗的材料》和《三棵老银杏》两篇短文之间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从表面上看,《爬山虎的脚》既不是与前两篇文章同时写的,内容上又没有谈及与写作有关的事,作者怎么会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呢?可是只要仔细地想一想,不难发现这个材料也是暗合在写作这一话题里的。看到美丽的爬山虎,不由得想要看看它们是怎样爬上墙的,就会去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观察的内容与思考的结论自然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了。另外,爬山虎的攀援过程也能给人以启迪:做什么事都应该像爬山虎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有了这些体会,就很容易联想到,写诗也是如此,做人也是如此。这样一来,三篇文章也就统一到一起了。

[考点指津]

例:作者所说的“诗的材料”指什么?在古诗词中我们常常把它称为什么?

考点说明:此题意在考查对作者描绘的美景的理解,同学们应该仔细体会作者描绘的景色。

名师点拨: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展开想象仔细体会作者描绘的情景。

参考答案:看到的美景和陶醉的神情,意境。

[课后习题讲解]

第一题:作者站在公园的荷花池边,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联想到以前也有过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牵牛花,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条金鱼的情形。

第二题:美丽的大自然以及观察美好的景物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种情景交融的情形就是写诗的材料。

第5篇

(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请根据这段话,再加上你的想象,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

(2)“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之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詹天佑》)根据文字叙述,发挥自己的想象,分别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山势及开凿隧道的简明示意图。

细细比较、口味上面两道题,有三个显著特点值得借鉴。

其一,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导向性。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得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的发展”。两道题正是基于上述目的,以新大纲和课本所确定的要求为内容,做到教什么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爬山虎的脚》课题点出了重点,“预习”“思考.练习”都要求仔细研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詹天佑》一课着重讲了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开凿隧道”等几处关键工程的施工情况,表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突出了他“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大纲重新审定的人教版教材,不约而同地新增了“画爬山虎的脚”和“画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示意图”的练习题。编者的意图达成度如何,教学中如何改进和完善,考查一下学生画得怎样便一目了然了。

其二,重视语言感悟,注意思考性。

“阅读分析”的考点是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上述两道题虽然是笔试题,但是一改以往机械记忆式的文字叙述和猜谜式的选填ABC,要求学生“画”出答案来,不过,若不认真默读,用心思考,就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就不能把答案“画”正确。

题(1)所引的4句话,依次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形状——“枝状”“六七根”“细丝”,颜色——“嫩红”。忽略哪一个细节都会出错。题(2)所引的4句话采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了两个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法,因为居庸关“高”,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因为八达岭“长”,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中部凿井法”。山势的不同特点和开凿的不同方向都要正确地“画”出来,如果不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也是不行的。

其三,体现学科沟通,注意综合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看,两道试题不失为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有益尝试。“画”答案的方式,既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提高给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共同涉及的美术学科以外,题(1)还沟通了“语文”与“自然”的联系,通过画爬山虎这种植物加深了对“茎”“叶”“叶柄”这些植物学名词和知识的理解;题(2)则把“语文”和“地理”,乃至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联系在了一起,“山势”“隧道”“凿井”这些不容易的词读读、想想、画画就明白了。【案例】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

第6篇

我执教的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本文写的是著名作家肖复兴回忆少年时代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从中表现了叶老先生作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与人品。

文章篇幅较长,因此经过反复思考,在这堂课上,我努力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上课的导入我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一片课文《爬山虎的脚》,激发学生走进叶老,走进文本,然后检查学生认读词语情况,接着我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指导孩子书写生字“删”。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你感受到叶老怎样的品质?”这个问题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边读书边用笔画,然后通过讨论交流,体会叶老的人品、作品,体会从叶老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教育,并体验作者的感受。

课文的“修改作文”部分,很有特点。具体事实、心理感受的写作特点,修改作文的方法,语句上的修改,这些都对学生的习作也有所启迪。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春风拂面”,让学生一次次回到文本中去感悟,研读。学生在“密密麻麻”“到处”中感受到叶老的认真。在评语中,让学生感受到叶老的平和,以及对一名文学爱好者的鼓励和殷切期望。这一股股暖流给予作者春风拂面的感觉,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理解课文难点部分,如体会第一句描写爬山虎的语句:“刚进里院,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主要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借爬山虎来写自己喜悦的心情。

在理解“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的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时,我抓住了课文中出现的空白: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他们会交谈些什么呢?猜想一下他们的话题。学生们纷纷回答:有的说也许在谈“我”的学习上和写作上的事情吧;有的说也许在请教叶老先生关于写作的事情;有的说也许叶老先生在询问“我”的生活上的事情等等。

本课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在讲解课文时,感觉学习的不够扎实。时间的安排上不太合理,今后要多思考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指导的功力还不够,特别是针对学生的朗读,没有作出恰如其分的点评。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鼓励、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观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体验到创新学习的乐趣。

第7篇

《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1.揭题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你看到了怎样的爬山虎?

2.初读感知,说说:课文分别从哪三个方面介绍爬山虎?作者着重介绍了爬山虎的什么?

3.找找:课文直接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4.第三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可以读懂什么?

5.写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数量有多少?

6.根据板书和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的脚。

7.与课文语段比较:哪一种说法更好?

8.第四自然段,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上墙的?圈出动作词,读一读。

9.观看一段视频,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爬上墙的过程?

10.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会变成怎样?没触着墙的又怎样?

11.从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学习中,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问题为主轴推进教学是一个常态。“提问”在揭示矛盾、引起思考、判断是非、唤起注意、确定导向、交流信息、调节教学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课堂提问的质量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但小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量多质差、缺乏目标意识和思维含量等现象,“问题泛滥”,“提问污染”,对“轻负高质”的阅读教学课堂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此课例,我们不难感受到教师一问到底、学生疲于应答的课堂肌理。课改十年,涛声依旧,课堂教学的面貌还未能从应然走向实然。

【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抽样分析】(见下页表)

此次调研对象为城区和农村各3所学校,共18节语文课。从下页表可以看见,共计提问235个,平均每节课13个。100%的问题都来自于教师,57.6%的问题都属于肢解文本、肢解内容、机械的信息提取。教师设计课堂问题,鲜有对问题价值取向的思考。课堂提问趋于平面梳理、表层滑动,纠结于低层次的单向来回推进中。具体症结主要表现为:

1.提问主体单向

下页表格所统计的235个提问,只有一个主体——教师。这不是表格设计上的失误,而是基于统计事实——学生完全没有被赋予发表疑问的时机。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此现象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质疑权已经被剥夺殆尽或被高度漠视。

2.提问形态单调

课堂基本以师问生答的单一方式组织教学。就像打乒乓球,你推我挡,来来往往,没有从师生个体层面的交流上升到学生群体间的认识,没有聚焦,没有提炼,最后也很难形成共识。而且侧重于面向优秀学生的终端提问,缺乏问题交流的分层、分类、分级,其实质是缺乏因材施教的生本理念。

3.提问指向偏狭

从上表“信息提取”和“理解概括”两个方面合起来约85%的提问指向可以看出,提问指向主要聚焦在内容层面,侧重理解、感知和体验活动,缺少方法习得、评价表达等阅读能力的指向,并且思维含量不高。

4.提问频次偏高

提问频次偏高,“是什么”“怎么样”之类满足于信息表层提取的浅显、细碎的问题充斥课堂,问题答距较短,学生思考空间不大。问题与问题之间缺乏逻辑关联,缺乏信息提取后进行整合、提炼、重组等深度思维活动的含量。

教学始于提问,学习也始于疑问。如何更好地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如何用问题作为支点撬动学生的思维,并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阅读教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对课堂提问症结归因的反思】

通过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为之付出的努力,但我们也应正视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课堂教学现状所反映的课堂提问“量多质差”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以为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从形式上看,课堂提问存在单向化倾向,是受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影响

传统语文课堂“授受型”思想根深蒂固。语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历来强势。而小学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决定了教师“讲”的深度和广度因为学习对象接受程度的限制而不能一讲到底,所以由“讲”异化为“问”,通过提问来分散难点,组织实施教学,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垄断和权威地位,是教师践行提问主体的根本原因所在。

2.从目标上看,课堂提问存在狭隘化倾向,跟教师片面理解本体目标有关

语文课程肩负着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重要任务。但是,课改至此,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语文本体目标把握的缺失和实施目标的策略缺失。语文课堂还是以内容理解为终极目标,还是以低层次的感知、理解为主要学习方式。这种缺失折射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上,就呈现出狭隘化倾向。

3.从质地上看,课堂提问存在非思维化倾向,受制于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从上表可以看出,课堂提问指向主要集中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其中思维含量较低的“信息提取”型问题含量占到全部提问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主要是因为“提取型”问题有具体、静态的文本可以依凭,教师设计起来相对容易。而对于核心问题的设计,对于具有辐射力的答距长的有思维质量的问题设计,则需要教师个人学识和教学技能的支撑。所以影响课堂提问质量的最主要根源,还在于教师自身对课堂提问缺乏研究,不能根据问题特质合理区分提问层级,构架提问体系,提升问题辐射力,发挥问题的枢纽作用。

【关于优化课堂提问的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提问的现状,优化课堂提问,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高效课堂建设,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学科特质的认识,亟待强化三大意识:

1.强化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体系的基本认识,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就本主题来说,要加强语文教师的课程本体意识,主要指围绕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展开课堂提问的研究。

(1)要加强本体意识。要注意分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指向,紧紧围绕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设计问题,并用学习语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翠鸟的外形是否美丽”不是学科范畴的问题,而“课文是怎样描写翠鸟美丽的外形的”则直接指向学生学习和吸收文本独特的语言密妙;同理,“翠鸟的飞行速度快不快,从哪里看出来”不是课程概念中的关注点,而“第二自然段怎么写出翠鸟动作的飞快”则能够引发学生对连续性动作、环境烘托等语言现象的功能思考和内化吸收,提升语言质量。

(2)要加强实践意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言语实践活动。教师要打破一味追求结果的习惯心理,搭建让学生参与质疑与解疑的平台。要充分展开学生理解问题、解构问题、搜集信息、整合信息、提炼观点、表述思路等过程,在释疑的过程中伴随着阅读、思维、言语表达等的训练。

(3)要加强解读意识。具有鲜明课程意识的教师,不仅仅把教材看作是师生对话的“话本”,能够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崔峦老师在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时提出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教材,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我们不少教师在阅读文本后受习惯思维的束缚,一开始就概括提炼文章的主题,人物的主要品质或事物(景物)的主要特点,文本解读就等同于重点词句的搜寻,教学也常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说明、反映)……”一线贯穿。这样的解读停留于文本的表层,就事论事,容易造成提问的琐碎,教学的破碎。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还应该有课程意识的支撑,使教学问题具有向心力。

2.强化策略意识

优化课堂提问,就要优化提问策略。俗话说:不破不立。优化提问策略,就从“破问”开始。

(1)打破以师为主的提问模式。要加强生本意识。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确保学生的质疑权,确保学生参与提问、参与问题解答、参与答案评价的全过程。科学厘清教学对象的层面与程度,根据因材施教的原理,分层分类分级设计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从不同环节、多个角度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思考,鼓励学生从题目、文眼、文本关键处、空白点、模糊点或者矛盾处,甚至富有表现性的标点符号入手,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确保课堂问题的针对性和适切性。

(2)打破终端提问模式。“提问”不仅仅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也不是为了追求问题的标准答案。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问还是较大程度存在终端提问的现象,以个别优秀学生完成问题的所谓标准答案为终极目标。课堂教学应该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与解答“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构建意义,达到理解,发展思维”的目的。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更进一步说,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生存。

所以在解疑释疑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或是学生学习助手的角色,要求学生加工或反思自己的回答。如,教师追问:“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大家了解他在思考什么,在怎样思考。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引导其他学生注意:“他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回答或思考?”在学生回答思路比较散乱、要点模糊的时候,请其他同学帮助梳理顺序、提炼要点。在学生表述比较简单、思维比较浅层的时候,请大家对答案进行深化、补充或者追问……以这种方式反复揉搓学生问答的技能,启发学生反思问答的过程,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得学习策略。

(3)打破零打碎敲的提问模式。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那些抓住主要教学点,串起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提纲挈领的“核心问题”,更有利于聚焦目标、简化头绪、减少提问,提高问题的思维强度。2011年底上海特级教师戴建荣老师在“千课万人”“学导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的《珍珠鸟》一课,应该是我们围绕高质课堂提问进行研究的很好范例。该课围绕“鸟的好”“人的好”“文的好”等三个问题角度展开教学。问题虽少,但是少而精,三个问题分别指向文本内容、阅读视角、语言表达等不同层面,又高度统一于赏析语言、习得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的目标,通过核心问题引领、追加问题呈现的结构化问题模式,重点突出,结构清晰,层层推进,课堂取得了极其明显的效果。

所以,教师要追索问题的本质,在清晰的目标指向中合理取舍,提炼课堂核心问题,从核心问题出发,阶梯式、层次性递进,深化教学着力点,真正落实“一课一得”的教学要求。

3.强化转换意识

教学如同登山,有方向,有路径,也有起承转合的变化,它应该是科学而艺术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妨作宏观的思考、微观的调整,用转换的意识,转换的方式,将静态的、平面的教学素材、教学思路,转化为动态的、立体的学材、学路。

(1)转换问题主体。如上所述,课堂提问一定要改变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确立学生在提问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提问的自还给学生。这里尤其要提醒的是,学生能提、会提的问题,教师绝不包办代替,不越俎代庖。学生不会提、没有发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适当提醒或暗示,或创设问题情境,或辅助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问的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2)转换呈现方式。教学问题不一定要以“问题”的形态呈现,否则教学形态就可能落入僵化死板,无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是以“问题”的求解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学生应命而答、疲于应对,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对课堂的期待。所以,不妨借鉴一下京剧中的变脸艺术,把“变脸”思路也移植到我们的教学中来。比如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在《临死前的严监生》初读阶段,要求学生“根据板书,理一下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就把“故事片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样一个课堂提问给隐藏起来,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说内容”,却不觉得自己在“回答问题”,有一种跳出“问题窠臼”的自在和舒适。

第8篇

关键词 悬念 启发 语文教学 提问

悬念是情绪和直觉的中间产物。悬念可以引起人们急切的心理状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使用悬念式提问可以是学生的兴趣不断向前延伸和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悬念式提问引起的一个直接心理效果就是学生的好奇心,有时甚至是学生在潜意识中的好奇。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更加注意去寻找语文学习中的信息或信息的线索,这便有了有意注意的特征,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本文将基于小学语文的教学环节对悬念式提问进行研究。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是教学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整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好的引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导入不但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导入设计,有三位老师的三种导入设计,(1)“同学们回想一下,《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是画的什么?(小猫的脚、小狗的脚……)这些都是动物的脚。那你们知道植物也长脚吗?”(2)“展示图片 (动物的图片,重点突出脚) 教师问,同学们知道大象、老虎、熊猫等动物都是有脚的,你们知道植物也有脚吗?”(3)“出示谜语:①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②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种蔓生植物,它搭架吗?”虽然教师都是用的提问导入但是很明显第一种与第二种的就不如第三种提问高明,第一种和第二种提问学生从教师的问题本身可以得到一个猜测“有的植物是有脚的”,当老师揭示出课题《爬山虎的脚》时,导入中学生的求知欲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满足了,问题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可是却并不持久,没有激发出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而第三种提问,则属于悬念式提问,教师首先呈现了两个谜语,而谜语本身就是悬念,虽然谜底很容易揭晓但是紧接着两个谜底成了新的悬念提问的素材,爬山虎和葡萄丝瓜一样是蔓生植物,是不是也需要搭架?爬山虎和葡萄丝瓜相比有什么特别所以不需要搭架?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发挥作用的?等等一些列问题会呈现在学生头脑中。而学生的这些疑问保证了教学的高效顺利的进行。教师此时便可在悬念的气氛中导入新课。这种悬念式提问在导入中不但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增强学生求知动力,更能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营造出融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2 启发引导 讲授新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尤其重视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语文情感。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关照学生的情感。启发引导,讲授新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此环节提问的技巧重点在于巧妙的问题设计,而问题的设计,首先应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相一致,即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其次注意对象。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不轻易开口回答问题,对他们教师要多加鼓励以增其勇气;性格外向的学生则往往不加思考,轻率回答。教师在对他们的积极性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应要求他们回答问题时必须慎重。再次,注意在教学的启发引导阶段提问要要围绕着教材并结合着上一环节的情景进行,使提问在学生进入的情景有一定的深度。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在启发引导,讲授新知环节设计了这样的悬念问题:(1)“周瑜是明摆着为难诸葛亮,那么他是怎样堂而皇之无理取闹的呢?” (2)“诸葛亮为什么不拒绝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3)“诸葛亮是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教师通过这三个悬念式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不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关照到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分析第一个问题,教师打破学生惯性的思维,“明摆着难为人,就不可能堂而皇之”这是教师设置的第一个悬念,在这个悬念的驱使下学生就会探究周瑜“堂而皇之无理取闹的”资本,这是站在周瑜的角度理解草船借箭的伊始。其次,在第二个问题中,学生的惯性思维是借口为难人的任务,是可以拒绝的,教师的这个悬念的前提是,诸葛亮知道周瑜是故意为难他的,但是他却没有拒绝这个任务,潜在的对学生的暗示在于,诸葛亮一定有把握完成这个故意为难人的任务。这就使学生处于诸葛亮的角度,去探视草船借剑的发展。最后,第三个问题,是引导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纵观事情发展的结果,诸葛亮顺利完成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重点在于诸葛亮的手段,学生在完成三个问题之后,不但了解了故事的起因、发展、结果,而且在悬念的解开过程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3 变式练习 巩固新知

此环节是上一环节的辅助阶段,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加强新的内容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教师要求学生换一种方式巩固上一环节所学到的知识,除了回顾知识外,此环节还应重点加强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掌握。因此悬念式提问要抓住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重点。

例如,在一位低年级教师在此环节表演字谜,要求学生在看到老师的表演后尽快说出教师所表演的是什么字。教师使用教杆、书本等教具,形体表演出文字“木”“本”“末”“未”和“人”“大”“太”“夫”,等几组相近的字。学生猜出教师所表演的字后,教师接提问“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字放在一起表演?”引导学生发现相近的字的区别。

首先,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为基础的,形体的表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每一个汉字的形体表演也可以看成每一个小的悬念问题。同时,学生完成任务以后教师的问题无疑在练习学生的归类思想,学生的探索这样一方面教师的夸张滑稽的表演加深了学生对字型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启发学生运用归类的的思想记忆汉字的方法,这就体现了教学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4 概括总结 提炼升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概括总结阶段教师和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学习方法分别做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元认知的发展。在概括阶段悬念式提问指向整个学习过程,其作用是在引起学生对当堂课所学内容的反思同时也能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作为下一次课的激励。此外,由于在这个环节当堂课的整个学习任务已基本完成,学生可以在整体上理解所学内容,此时较容易挖掘教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悬念式提问在这个环节可以在联系整个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开放。

例如,教师在讲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在概括总结阶段设计了这样的悬念式问题:(1)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请问同学们为什么我们的课文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可不可以改成别的?(2)假如,突然有一天西沙群岛变成了一群荒岛,海中的动植物渐渐地死去了消失了,你们认为会是什么原因?教师的第一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忆刚刚学习的课文内容,重新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再次调动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向往热爱。教师第二个悬念问题,强烈地冲击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师如此残酷的假设,引导学生思考西沙群岛变成一群荒岛的原因,用这种破坏性悬念假设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由于学生心中已有对西沙群岛强烈的向往之情,教师所设计的绝望假设,在对学生环保教育上的作用就会事半功倍。

5 灵活运用 拓展提高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布置作业,苏霍姆林斯基一直要求“让学生享受到思考的快乐”。没有深度的作业,学生无法得到思考的快乐。枯燥的作业学生是没有积极性去思考的。此环节的悬念式提问重视悬念的感觉忽略提问感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的是揭示悬念的过程,而不是回答问题。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熟读课文的作业时,是这样说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很有趣的一个故事,不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了有什么体会,同学们回家把课文仔细地讲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教师的这种作业表述方法把简单的“熟读课文”转变成“学生期待爸爸妈妈对课文的体会”。作业在不知不觉中布置了,而学生想要了解爸爸妈妈对课文的体会,必须要再次读课文甚至要用自己的话表述。因此,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不知不觉的、积极的、快乐的。

参考文献

[1] 邵璐.设计心理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9:32.

[2] 高春艳.谈在语文教学中巧设悬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3] 徐其锐.优化问题设计:捕捉教学的契机[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

第9篇

新的课程观认为:“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像一个喋喋不休的“管家婆”,一节课四十分钟始终把持着课堂,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学生没有机会动脑、动心、动情、动手,只能被动地“被安排着说或者听”。新的课程理论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还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自练自改的时间;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感悟、自由联想、自由表达的个性;还给学生质疑问难、阐述个人见解、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上与教师平等的人格尊严。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观点一经提出,就有人错误地认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就被解放了,就一身轻松了。”其实不然,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上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师如何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组织教学。这依然需要教师精心策划每一堂课,甚至于教师要比传统的语文教学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一年来,我不断地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努力实现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

鲁迅说过,要想造就天才,首先必须准备天才生长的土壤。

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言九鼎,教师认为学生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压制学生的思想,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思维的发展。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开始注重师生间平等地进行知识上的交流、思想上的碰撞和情感上的磨合,有意识地去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常常面带微笑让教学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进行。师生间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轻松愉快、富于人情味的气氛,让学生兴致勃勃、畅所欲言。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勇于探索、质疑问难、大胆求异,呈现出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良好状态。

二、注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质疑并探讨自己想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学问”的意思应该是“学习怎样问问题”。当你学会了怎样问问题,才是真正的有学问。曾经的语文课,教师一问到底,很少关注学生有什么问题。如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操作,却一直是个大问题。

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学生读过课题之后,我就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什么?有学生说:“想到了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我接着又问:“现在你们最想知道什么?”有学生回答说:“想知道‘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叶圣陶老人有关系吗?”于是,我就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去找寻答案。学生读完课文,告诉我课题里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正是叶圣陶老人院子里的爬山虎,也许正是叶老观察了这片爬山虎之后才写出的《爬山虎的脚》。我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又问:“你们还有疑问吗?”一个学生说:“我很奇怪,这篇文章里写到爬山虎的地方很少,显然不是主要写爬山虎,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做题目?”于是我又问:“其他同学有没有同感,想不想知道原因?”接着我又引导着学生去探究、研究这一问题。

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根据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贴切的教学流程,并力争及时地把握师生互动中“生成”的一些新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使教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课堂提问中减少获取结论式的问题,增加生生互补修正的机会

新课程理论提倡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教师的课堂提问依然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科学的设计并在课堂上灵活地把握。曾经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不重视课堂提问的质量:有的提问过于浅显,偏离课文主旨;有的提问所指向的思维空间过窄,或者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或者以追问或提供一些词句让学生读、说,目的只为了获取教师心中的答案。我在教学中注重把语言权、思维权交给学生,减少获取结论式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问、自己答,学生各抒己见,生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修正。

四、让学生充分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中提炼方法

新课程理论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我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轻松地练、科学地评,让学生充分经历整个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体验、形成自身的经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了多元的、延伸的思维,有了丰富的、创造性的语言,有了本真的、浓厚的情感,也有了大量的“生成”。于是,我引导学生从这些洋洋洒洒的“生成”中概括、提炼出一些阅读思考的方法。其实,教学不是教知识,也不是教方法,而是教师帮助学生在体验、尝试中揣摩方法、归纳方法,继而迁移运用方法。

第10篇

1加强朗读训练,以多读促语感

1.1增加读的机会。小学语文课文一般来讲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大多能够依靠多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因此,我曾把“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从学生读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课堂上要让学生人人读起来,增加个体读的时间。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诵读;了解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轻读;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斟酌词句。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同时用比比、赛赛的方法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这样,即能保证每个学生读书的量,也能提高学生读书的质,使学生在读中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情感,增强语感。

1.2丰富读的方式。又多读并不是小和尚念经式的、机械式的、无目的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而应不断变换训练方式,做到训练有素。在读的训练中,可采用默读、诵渎、引读、带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集体背诵、分角色背诵、配乐背诵、复述等多种方式,避免学生多读生厌。此外,还应精心设计,指导学生读什么,怎样读,应该有所计划,从而使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所得。诵读时,注意语调轻重、速度缓急、韵律节奏,在诵中激发语感;默读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点点划划来解问、析问、会问,通过比较、思辨、领悟,在思中领悟语感;复述时,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加以改造,使语言文字的表述更加自然完善,在“忆”中体会语感;背诵时,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诵出文章的气势、韵味,在“熟”中巩固语感。

1.3加强读的指导。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名家名篇,通过教师指导读,可以使学生在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文悟其神”的境界。如《桂林山水》中“漓汀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句子,在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时,我指导学生重读“静、清、绿、奇、秀、险”;而在体会作者的情感时,则应指导学生把读的重音移到六个“真”字上,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而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这情,就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创设教学情境,以形象促语感

2.1精心设计导语。精美的导语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拨动学生的“情弦”。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为再现五壮士跳崖时的壮烈场面,我播放了一段五壮士跳崖时的录像片断,并且配上感情深沉的导语作铺垫:“五壮士为了革命,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壮烈跳崖。他们那种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同辉。”这样,教师娓娓道来的导语不但使学生从形式上、内容上感受知识,更能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

2.2巧妙穿插演示。巧妙的演示也可创设情境,栩栩如生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如《爬山虎的脚》第四节,出现了“触、巴、弯、拉、贴”五个描写爬山虎“爬”的过程的动词。为了使学生领会这五个词的不同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的描述作了如下演示:胳膊当作爬山虎的茎,伸出一只手当作爬山虎的脚,张开五指算作是触角,先伸出手臂,将五指尖轻碰黑板,表示爬山虎的脚已触到了墙,按着整个手掌压在黑板上,并做出用力扣住的样子,说明触角已变成圆片,巴住了墙,然后弯曲手臂,紧贴黑板,演“弯、拉、贴”。这样,左右手交替,把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全过程通过演示形象作了再现,从而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并领悟到这些动词运用是非常准确贴切的。

2.3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各种电教手段,都有极丰富的表现力,语文教学中,用录音机可播放美妙的音乐,用投影片可展示文中的诗情画意,可剖析课文的内在涵义。运用这些,能使教学过程有形、有音、有情、有境。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情意盎然,如学习《庐山云雾》《火烧云》《桂林山水》这类文章时,让学生通过观赏有关的景物画像,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促进语感的培养。

3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学法促语感

3.1学会品文美读。《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只有不断地读,才能不断地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然而,学生的语言基础有好坏之分,对语言的感情各不相同。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自由品文美读,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即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目视、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加工,让书本中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这样,语感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学《葡萄沟》一文,口里读着描写葡萄的句子,眼睛里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葡萄挂满枝头的丰收景象,看到样子十分可爱的沉甸甸的葡萄,同时还能在心中回味香甜可口的滋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葡萄的外形美、内在美,才能领略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3.2学会比较研读。语文的语言简洁、流畅、优美、生动,加一字或少一词;语序变动均会损及原文的整体和谐及内在意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性地对语言进行比比、读读、想想、议议,使学生体会到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富有变化的无穷魅力。如《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一文中:荣国团手捧奖杯,站在领奖台上望着五星红旗,激动得热泪盈眶,他默默地呼唤着:“祖国啊!……”让学生补充省略号所省去的内容。写出荣国团心情激动时会怎么说的句子,再与原文比较哪一种表达方法更好。

第11篇

[摘 要]好课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层递性。显疑、引导、提升是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逐步深入,环环相扣。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这种层递性,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使课堂精彩不断。

[关键词]显疑 引导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74

何谓一堂好课?笔者认为,无论标准怎样变化,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层递性。层递性其实犹如登山一样,从山脚、山腰到山顶,这当中既有爬山的艰辛,又有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的确,好课如登山,学生逐攀高峰的过程,一般也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显疑,露在山脚

对一节课来说,有了好的开头,并不等于就是好课,但好课一定有个好的开头。在一节好课中,教师必须在前置学习中了解学生的学情,即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等。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对症下药,决定教什么。这就像登山一样,在山脚下就应该决定攀登哪座山,走什么路线。目的明确了,效率才会提高。

比如在学习《泉城》这一课时,对课文中陌生字词的理解,我就采用了“露”法,让学生自己把问题展现出来,一是主动展现,二是别人提问。这个过程,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有学生对“晶莹剔透”不太理解,还有学生把“虎啸狮吼”说成了“老虎啸,狮子吼”,忽略了“像”。但这样“露”,让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直接的认识。学生的精彩表现,来源于教师的“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一来给学生舞台,二来促进了同桌之间的合作交流,三来给了教师发现问题的机会,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及难点。

步骤二:引导,改在山腰

爬山不可能一帆风顺,转道、调整是很正常的。同样,在一节好课中途,学习目标发生偏移,也属正常,关键是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而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就行。

比如《泉城》这一课中关于泉水名字由来的一段对话:

师:泉城中有很多名泉,名字很有意思,你们在学习课文时有没有发现呢?

生1:之所以命名为“珍珠泉”是因为涌出的泉水像珍珠。

生2:五龙潭是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的。

生3:黑虎泉是因为喷口雕的是老虎头。

师:的确,这是它们名字的由来。趵突泉呢?这个名字有什么缘由?

(课堂一片寂静)

师:你们可以查查字典,看看“趵”和“突”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忙着翻字典)

生4:“趵”是“跳跃”的意思。

生5:“趵突”是“跳跃奔突”的意思。

师:“趵突”在这里形容泉水呈跳跃之状,有喷腾不息之势。但是除了这个,有没有其他意思呢?大家想一想,泉水不停地往上冒时,有什么声音?

生6:泉水发出“卜嘟卜嘟”的声音。

师: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趵突”一是形容泉水跳跃奔突,二是根据泉水冒出的声音来命名。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满足了学生自我探究的需要。在一节好课当中,教师要及时引导,让预设变为生成,这也是课堂精彩的关键。

步骤三:提升,显在山顶

一节课是否精彩,最主要看的是“山顶”的“风光”是否“秀丽”。对课堂来说,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常规发展,那么只能是中规中矩的,算不上出彩。要想让语文精彩,最关键的是激发学生的活力,引领学生攀登高峰。为此,在课堂中,我具体设计了两个实践活动。

活动一:设计表格。让学生自学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以及趵突泉,明白泉水名称的由来、具体方位、泉水特征以及关键词语。

活动流程:(1)学生自学;(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4)师生交流汇总。

活动效果:对于泉名、方位,绝大多数学生自己就能解决。对于泉水的具体特征、关键词等,在小组内也能解决。困难一点的,比如趵突泉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些关键动词,在全班范围讨论,效果极佳。记得有个学生就曾用手势形象地概括珍珠泉中的“拎”。

活动二:做泉城“小导游”。各小组自选一泉,合作编写导游词,然后给全班学生做导游。其实这是一个语文实践活动,不仅集合作、概括、写话于一体,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舞台,融表演于一身。

在好课中,精彩的活动不可缺少,但教师也需要注意,活动只是把课推向高潮,但不能代替课,这是其一。其二,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所做的是引导,是提升,而不介入其中,喧宾夺主。

第12篇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好问题的价值远远超过答案的价值。”的确,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课堂上意想不到的惊喜,都是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创造的灵感。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怎么去和别人交流呢?有想法才有资格去和别人进行交流,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非常关注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努力创建属于学生的魅力课堂。

一、以引导学生“提问题”为突破口,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

为了改变学生不愿思考的习惯,我把“突破口”选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题上,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形成一种处处遇问题、时时想问题、人人提问题的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局面。

开始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别,把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划分为五个层次的递进目标:一是敢于提问题;二是能围绕学习中心提问题;三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四是能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五是能在问题解决后,又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

然后,我根据每个学生的现有水平,经过与学生本人商量,确定不同的努力目标,并根据效果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层次,使学生尝到思考的甜头,以此带动学生形成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

再次,通过适时的总结,给学生以积极引导和鼓励。我定期总结学生提问题的表现,从中评出“提问题明星”。对于提出了确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学期末颁发“金钥匙奖”。

看到孩子们聚在一起商量问题各抒己见的情景,看到一个个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张开来,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二、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勇于思考的环境

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其前提是要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当孩子不够自信而不敢举手时,我鼓励学生:“大胆些,说错了也不要紧,举起手来你就是英雄!”对孩子的错误解释,也要给予肯定的评价:“失败乃成功之母,没关系,再好好想一想。”“谁来帮他补充?”而对孩子出色的回答,更应该大加赞美:“真好,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你的思维角度很特别!”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的空间渐渐打开……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每一堂课都渗透着一种神秘的气氛,老师不知道学生会提出一些怎样稀奇古怪的问题,而老师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正确地对待学生所提的问题,积极地评价,往往会使学生难以忘怀,对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在与同伴的比较中思考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提高自我。我经常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如朗读、背诵时,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他的朗读抑扬顿挫,很有感情。”“他这段课文背得很熟练,但结尾句重音把握得不够好,不能突出主人公此时的情感。我觉得应该这样来读……”这样,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思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张开思想的翅膀,在彼此交流互动中,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激发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因“问”而“思”,因“思”而“学”的理念,用联系的眼光、辩证的方法设计教法和学法,组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寻找引导学生自悟自省的最佳切入点,扎实而灵活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因“问”而“思”的价值不仅在于为探究活动指明方向,更体现在伴随结果而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中。

我认为,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情境,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活化”教材,使教材趣味化、生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