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

时间:2022-02-28 10:53:46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我在十五届二中全会上讲过,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

我希望各级党委重视党史工作,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要看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拿出更多的成果,来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迎接建国50周年和新世纪的到来。”

这一重要指示,深刻地揭示了党史工作在全党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以及开创党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的时候,深刻理解总书记这一指示,并结合他在十五届五中全会讲话中提出的“我们要利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的重要时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着眼现实、解决问题,展望未来、增强信心”的精神,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很有现实意义。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威同志,请他谈谈学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的体会。

朱地(以下简称朱):总书记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他曾指出:“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显然,总书记把了解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共党史,当作中国当代领导干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您能否谈谈,总书记为什么如此强调对于中共党史的学习呢?

陈威(以下简称陈):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学习中共党史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作用,总书记在信中已经点明,这就是“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古人讲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是这个道理。史学这种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作用,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同志1942年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1987年5月,小平同志在与外宾的一次谈话中,简要介绍了我们党的历史,然后指出:“我为什么讲这个历史?因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1999年1月11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业式上指出:“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而且要向实践学习。……我们刚刚总结了改革开放20年的丰富经验,目的就是要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来教育全党同志,使大家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有过教训,也付出过惨痛的代价。这也要牢牢记取。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果不善于从自己发展的正反经验中学习,就没有希望。”、邓小平、的这些论述说明,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最重要的就是以史为鉴,资政育人。

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

朱: 中共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首先是“资政”的作用。我国有一部著名的史书:《资治通鉴》,起的就是这种作用。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我们党自身八十年奋斗的历史,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更是一部好的“资治通鉴”。当然,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我们都应该学习,都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但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对于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无疑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正如小平同志在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时指出:“我们根本否定‘’,但应该说‘’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可以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积累,没有对于历史的深刻了解、认真研究和总结,就不会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朱:是不是因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历史实践、历史经验的总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学习和掌握理论,就需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

陈: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为了深刻领会江总书记这一指示的精神实质,我想先简要地概述一下我们党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的历史及其艰辛的探索过程。

我们党从成立开始,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党,但是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谈何容易!党在幼年时期,就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在革命的紧要关头,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革命遭到了失败,被打入了十年内战的血海。党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在的指挥下,连续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但后来,党又遭受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全党统治四年之苦,以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全党在领导下进行新的伟大实践。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从政治路线上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接着,以“西安事变”为契机,促成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并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从哲学和理论的高度,继续清算王明路线。1941年党的高级干部开始研究党史,1942年全党整风,研究《两条路线》,分清路线是非,团结同志。从1935年到1945年,整整用了10年的时间,通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才认清和掌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七大前夕,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党的七大,把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党高举思想伟大旗帜,连续地取得了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辉煌胜利,创造了新中国,奠定了社会主义的根基。

朱:从您的概述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伟大转折、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与思想从产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陈:是的。建国后的头几年,党在各方面的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党和开始探索符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丰硕的成果,集中反映在《论十大关系》和党的文献中。鉴于我们还缺乏经济建设经验,曾期望“在取得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比较取得革命经验的时间要缩短一些,同时不要花费那么高的代价。代价总是需要的,就是希望不要有革命时期所付出的代价那么高。必须懂得,在这个问题上是存在着矛盾的,即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们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这需要在实践中去解决。”令人非常惋惜的是,探索出现了曲折,这个良好的愿望,也由于他晚年所犯的严重错误而未能实现。邓小平说,“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

朱:这些反面的经验教训,实际上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陈:确实如此。挫折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历史的转折提供了契机。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所以,从一九七八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确定了我们的根本政治路线,把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政策。”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惊人的胆略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领导全党拨乱反正并开始了新的伟大实践。全党几千名高级干部认真总结建国30年来的经验教训,正确评价了的功过是非和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改革开放全面启动。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从1978年的三中全会,到1992年的十四大,我们党用了14年的时间,通过对建国后成功和失误的反复比较,才比较好地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这次飞跃为我们民族的复兴开辟了坦途,具有极为重大的深远意义。

朱:这就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这一次飞跃的整个过程,与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同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陈:粗略地回顾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产生的过程,我想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迪:

一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因为“事物(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等等)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而任何一个过程,都是由矛盾着的两个侧面互相联系又互相斗争而得到发展的。”当实践尚未展开,人们还没有经验,还不认识它之前,要想充分掌握客观规律是困难的。作为共产党人,谁不想把革命和建设搞好?但在未掌握规律之前,则常常是处于“必然王国”之中的。讲,“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就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就是说,没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比较,很难掌握客观规律,探索中的某些失误,有时是难以避免的。此其一;其二,即使路线正确,在未取得实践经验前也还要看。1984年邓小平指出,“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这说明:“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

朱: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更能深刻地理解总书记所说的:“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果不善于从自己发展的正反经验中学习,就没有希望”这段话的深刻涵义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都应该加以总结,以利于我们把事情办得更好一些。

陈:二是,“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遵义会议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历史上的两度辉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是,一个党政治上的成熟,是以理论上的成熟为基础的。所谓理论上的成熟,其标志是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否真正认识和掌握了。而所谓政治上的成熟,我想其标志主要是制定反映客观规律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由此还可以引伸,只有做到理论上的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如果在理论(信念)上发生了动摇,政治上是不可能坚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央和江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原因。

四是,党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都是从党的高级干部研究党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开始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大地上,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历史经验中产生的。实践,通过经验的总结,升华为理论;理论,通过调查研究与本地区实际结合,又指导实践,这是一个辨证的过程。邓小平讲过,他“熟悉我们党从开头到现在的历史,对许多重大事件的历史过程都比较了解”。作为党的主要缔造者的,对我党的历史更是了若指掌,如数家珍了。因此,熟悉党史,是通晓和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一环。

朱:您所谈的这些体会,对于理解江总书记指出的“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的深刻意义,是很有启发的。对于任何事物,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它、把握它。对于理论也是如此。我们了解了理论的内容,只是“知其然”;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一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它是怎样一步步发展、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就是“知其所以然”了。只有达到这一层次,我们的理论学习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更加坚定坚持这一理论的信念。

党史工作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朱: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首先就要搞好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这项新的伟大工程。您能否谈谈,党史工作在推进当前党的建设这项新的伟大工程中的作用?

陈:我们党要实现肩负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于把党建设好。党史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根据党建的实际情况,运用党的历史经验,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服务。因此,要搞好党的建设这项新的伟大工程,仍然需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研究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这也是“资政”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从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就是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党的建设始终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中国共产党创立后,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经历了严酷战争的考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战胜困难,迎接挑战,越过一个个激流险滩,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谱写出辉煌的篇章,其关键就在于我们党不断推进自身建设,使党能够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和解决新问题和新任务,走在时代的前列,从而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从这一重要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当前加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总书记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是否与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呢?

陈:对的。这也是我想要说的第二点。总结和汲取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是搞好党的建设、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一环。当然,我们首先应该看到,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也就是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在这里,历史经验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总书记深入思考《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50多年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深入总结我们党近80年历史经验作出的科学结论。我们知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在20世纪曾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50年代中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送上天,社会主义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严重挫折。但是,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诸多风险的考验,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充满生机和活力,大放光彩。世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形成的鲜明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认为,它至少说明,作为执政党,要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就需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成,在于此;败,也败在僵化和自由化,脱离了“三个代表”的要求。

总书记曾多次引用我国从“康乾盛世”走向衰败的惨痛历史教训,说明必须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道理,从而向全党敲起警钟:如果我们抓不住历史发展机遇,走在时代的前列,就有丧失执政资格的危险。由此可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在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站在时代的新的高度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深入学习和研究历史,尤其是党的历史,总结国内外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是我们深刻理解、正确认识、准确阐述、深入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环节。

我想讲的第三点是,党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据最新统计,我们党的党员已经达到六千四百五十一万,这么大的一支队伍,要建设好不容易。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们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面对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各种新情况与风险的考验,我们的党员和干部队伍总体上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党的建设同新时期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还不少,党内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不符合党和人民利益的问题也不少。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还有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借鉴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当然,无论是借鉴经验,还是发扬传统,都需要结合实际加以创新。

朱:您认为,当前在党的建设工作中,应该着重解决哪些问题呢?

陈:我觉得,总的还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重点研究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怎样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党的深厚的群众基础,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怎样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领导人民建设现代化的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我们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努力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艰巨任务。

我们从事党史工作,不仅要反映历史,还要研究党史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不仅要总结历史经验,还要了解现实,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党史研究,决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思想理论工作。

充分发挥党史在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中的作用

朱:以上您谈了党史“资政”作用的一个方面。它的“育人”作用,有哪些体现呢?

陈:除了“资政”,党史工作在“育人”方面,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在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上。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的干部队伍也处在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一大批年轻同志走上领导岗位,这是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表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能否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青年领导干部,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干部队伍的情况较之过去有重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党拥有一大批经过几次革命战争时期考验,跟随同志南征北战的各级领导骨干,他们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对中国历史和党的历史的深刻认识,因此,能够驾驭各种复杂局面。我们现在的年轻领导干部,有很多优势,文化程度比较高,但也有弱点和不足,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缺乏理论素养,缺乏实际锻炼,缺乏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熏陶,缺乏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的现象。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以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是我们党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习,除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外,还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还要注意学习党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最近,中央召开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在干部培训工作中,党史教育是重要的内容。

朱:用党的历史来教育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从领导干部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开始的。同志当时肯定了这一做法,他指出:党的高级干部读了《六大以来》之后恍然大悟,发生了启发思想的作用。

陈:是的。同志还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 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干部不是只要年轻,有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他曾讲:“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多次提出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要各级领导干部努力认识国情,认真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在十五届二中全会上,他指出:“近年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相当一部分同志对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的历史不是很熟悉甚至很不熟悉,有的同志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不太熟悉,这就更需要自觉地用这些历史的实践经验来提高和丰富自己。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们要运用它们来经常教育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大家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提高大家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本领。”这些都说明,要提高新一代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都离不开党史的学习和研究。

发挥党史工作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朱: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十年的经验教训时,深刻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结合小平同志的这段话,请您谈谈,党史工作对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陈: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党历来强调要用党的奋斗史来教育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因此,党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始终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当前,思想理论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国内外敌对势力为了搞垮我们党,千方百计地利用出版物和各种传媒,歪曲和否定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袖,妄图搞乱人们的思想,动摇人们的信念。面对这种情况,切实加强党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就显得更为迫切。几年来,各地党史部门创造了许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老一辈革命家精神风范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要进一步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体,加大党史宣传的力度,充分发挥党史这部“活生生的教科书”的作用,“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成功经验教育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让广大群众从思想上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从而坚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最近,中央宣传部公布了第二批10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中80%的基地,主题是关于我们党的奋斗史的。这也说明,党史教育已经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党史队伍建设,努力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

朱:总书记在给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信中,要求 “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要看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拿出更多的成果”。借此机会,还希望您谈谈,作为中央的党史部门,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个指示?

陈:学书记关于党史工作的指示,我们深深感到,加强各级党委对党史工作的领导,尽快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的党史工作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是能否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的关键。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党史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接触社会。切实加强思想、品格、能力、作风的学习和锻炼,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服务。

党史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党史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党性原则和政治责任感。对学术问题,要坚持“双百方针”,平等讨论,相互切磋;对政治上的大是大非问题,要坚持原则,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党史无小事。党史工作者要把维护党的形象和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要注意选拔培养有强烈事业心和专业知识,又经过实际工作锻炼的年轻的党史工作者,使党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我想,这样做,就是我们广大党史工作者对党的八十华诞最好的纪念。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强调党史工作的现实功能,他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懂得中国历史和党的历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他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推动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作用。

其实,重视对党史的研究和学习,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一直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之一。早在延安时期,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在这一时期,领导全党同志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成为总结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统一全党思想,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典范。

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党的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党史工作的重要社会功能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我们党也就越来越重视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当前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这一优良传统,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明确提出了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基本要求。1998年10月22日在写给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一封信中说:“我在十五届二中全会上讲过,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我希望各级党委重视党史工作,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2001年6月30日,同志在接见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国党史部门和广大党史工作者,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做到“三个服务”,搞好“三个结合”。

从几代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这些讲话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老一辈革命家对党史现实功能的强调更注重的是总结经验用以资政;而、等新一代领导人在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党史工作的育人功能,使资政育人成为了新时期党史工作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根本任务。所谓资政育人的功能,概括地说,资政,就是科学总结既反映党的历史规律又富有时代特色的宝贵经验,不断产生既富有历史智慧又贴近时代需要的研究成果;育人,就是努力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光辉历史、伟大业绩和优良传统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理所当然是党史期刊工作的根本任务。作为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重要阵地,扩大党史宣传影响在新时期意义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育人方面,党史期刊中的通俗纪实类刊物因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的特色,因而有着巨大的传播空间。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主要还是要通过这类期刊了解和掌握党的历史和功绩,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因此,扩大党史宣传影响应该尽可能在这类刊物上下工夫。

首先,通俗纪实类党史期刊本身应在新时期条件下,自觉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各类期刊竞争当中去,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并耳熟能详。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同时,以“求实、求新、求是”为特色,做到既通俗可读又品位高雅,即“政治性、准确性、可读性”三者兼顾,为读者所了解,所喜爱。当前市场上各类期刊图书中的党史乃至军史方面的文章,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的甚至胡编乱造,而党史期刊以其文章来源的真实准确、编辑的客观严谨具有严肃的权威性,这是它争取市场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优势,因而也具有不容置疑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通俗纪实类党史期刊应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应该说,当前在我国的期刊市场上,党史期刊还没有一个为广大读者所认可的品牌。这里自然有许多客观因素,如此类期刊与生俱来的市场知名度低等原因。但编辑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短腿等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通俗纪实类党史期刊,不仅要求编辑具备党史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求有一定的文字表达及文学表现素养,这样才能够将大量党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完整准确地以各种文学形态转化成群众通俗易懂的党史作品,进而在群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和深刻的教益。而在这方面的培养工作,党史期刊(特别是通俗纪实类的)无疑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第三,对任何一份刊物来说,发行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但现实是,目前全国党史期刊的发行量普遍较低。从总体上来说,全国三十多家公开发行的党史期刊中,发行量在万份以上的不足1/3,其余的均为几千份,甚至几百份。这种情况不容乐观,从小的方面讲,这是对期刊生存的一种致命威胁;从大的方面讲,它严重束缚了党史宣传影响的最大化。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现在公开发行的党史期刊大多是由原来的理论研究型刊物转化而来,存在着研究编辑能力强于市场运作能力的特点,体现在对发行工作重视不够,人才缺乏,渠道不宽等几个方面。这是一定要下决心研究解决的。没有覆盖面,何谈影响力。

第四,最近,国家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还特别提出我国的图书期刊等要勇于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期刊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产量巨大,其社会影响及经济利益有目共睹。而我国虽然也是期刊大国,但却不是期刊强国,与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国家现行政策引领下,党史期刊应有志于利用各种机遇,努力与国际期刊界接轨,跻身于世界期刊之林。这条路虽然相当艰难,但作为长远努力目标,党史期刊的机遇与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对中国共产党包括中共党史的了解和研究。而党史期刊则是他们了解和研究的重要渠道之一。因而,党史期刊瞄准时机打入国际市场,努力增强对外的影响力,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奋斗目标。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3

------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目的在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锻炼党性,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解决现实问题。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也指出,这次学习教育“总的来说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学习党史,就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立足本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多办为民实事,以过硬的作风、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在恰逢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从党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并做到学以致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重视学习、认真总结历史、科学对待历史、善于运用历史,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同志指出,“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养分,才能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能力水平。

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在学好党史的同时,要与当前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党史学习教育与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创新相促进。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着力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加强党性修养,锤炼优良作风,自觉弘扬伟大革命精神。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在伟大斗争中淬炼革命精神的历史,我们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弘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优良作风和革命传统,加强思想锤炼和实践历练,增强党员意识,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 让老干部满意”的老干部工作队伍。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通过学习教育,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切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改革开放 经验总结 发展阶段

一、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总结的起步阶段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一)党的十二大首次总结了改革开放实践经验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就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是建立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坚实基础之上的,来之不易。从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部工作的主题。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作的全面展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的条件下召开的。大会总结了拨乱反正的经验,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规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和任务,并在党中央最高领导层开始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交替。胡耀邦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报告通过对过去六年来实践的总结,充分肯定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胜利,肯定了人民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定性力量,党是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党坚决相信人民,依靠人民,顺应了人民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党正是集中了人民的意志,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把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重新引上康庄大道。报告突破了以往对社会主义的许多教条式理解,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为改革开放的开展做了理论准备,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二)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三大科学总结了处于国际国内复杂情况下改革开放事业,在党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经验,以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立论,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同时,论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大大的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

十三大报告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这就是说,两次历史性飞跃都离不开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十三大报告,总结近代一百多年来我国的社会演变,特别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经验教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理论的确立,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是我们认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是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线索。这是党的十三大的历史性贡献。十三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和现实经验,在研究当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也是十三大报告总结的我们的主要经验。这一基本路线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全部工作的基本遵循,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总结的继续发展阶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环境,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科学把握新时期新条件下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现状,正确总结经验,有力的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的突破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并且回顾了改革开放十四年的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十四年的经验,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想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的突破,开创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十四大报告全面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走过的道路,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十四年来的基本经验,对十四年伟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战略决策做出了郑重结论。从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这个理论,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十四大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报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可以这样说,十四大对改革开放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既凸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又昭示着在实践中坚持这一理论指导的必然逻辑。

(二)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全社会经济发展

1997年9月,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背景下,召开了党的十五大。十五大报告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三次历史性巨变做了回顾,对十四大以来的工作做了总结,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深刻阐发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党在新世纪的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十五大报告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郑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近二十年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五大报告强调:“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三)党的十六大改革进入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等重要思想,以及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的政策原则和重大举措,使我国改革进入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阶段。

十六大报告总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十个方面内容。主要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上十条,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这些经验,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经验的继承、深化、丰富和发展,也是建国以来党的基本经验的继承、深化、丰富和发展。这些经验总结,与之前之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或其他场合所作的经验总结,都是相互衔接和不断发展的。

三、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总结的深化阶段——党的十七大

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地强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这“十个结合”,最本质的结合,就是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结合起来。“十个结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能动反映,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十个结合”的总结与以前历次总结相比,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精神,既保持着发展的连贯性,又具有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时代性,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这“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更加深入的研究改革开放经验总结,加深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认识,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站在时展高度,着眼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整个历史进程,在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对改革开放阶段性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围绕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才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对新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作了一次极为重要的总概括,对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做出了系统总结。

参考文献:

[1]历届全国人代表大会报告.人民出版社.

[2]田克勤.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熊泽成,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季刊,1999.

[4]钟实.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党史研究,2006.

[5]熊泽成.要重视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5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目的在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锻炼党性,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解决现实问题。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也指出,这次学习教育“总的来说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学习党史,就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立足本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多办为民实事,以过硬的作风、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在恰逢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不忘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从党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并做到学以致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重视学习、认真总结历史、科学对待历史、善于运用历史,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同志指出,“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养分,才能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能力水平。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6

[关键词]学习;党的历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0)07-0015-02

中国共产党是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领导集体,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要求每个党员都要认真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要求每个党员都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是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是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

党的历史,记载着我们党走过的风雨历程,记载着党经历过的悲欢荣辱,是党为民族求独立、为人民求幸福、为社会求发展的历史,是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是党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人民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历史。党的历史,是无数党员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每个党员,都应该认真学习党的历史。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党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更加深刻地认识重大党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是非曲折以及重大党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更加深刻地了解党的历史、正确地认识党的历史、科学地评价党的历史,更加清醒地认识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更加透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自觉地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如果不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就不可能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就不可能对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做出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如果不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就难以清楚党的革命奋斗历程、党的理论进化历程和党的思想斗争历程,就不能很好地应对新时期的复杂工作,就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是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党的历史上有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极为重要的政治优势。要利用党的政治优势,教育党员和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要通过组织学习党的历史,使广大党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的道理,从而提高对党的认识、增强对党的认同、坚定对党的信仰,加深对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要认真总结和深入学习党的历史经验,要把学习党的历史同学习运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同学习运用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和党的建设理论结合起来,同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及党的建设的现实结合起来,获取推动事业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贵启示和精神动力。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任务,是内在要求,也是重要任务。

认真学习党的历史,要着眼于学习和运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可以深入地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正确地认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如何形成和如何发展的,从而更加科学地分析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对当时社会和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为今后制定更加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什么时候党能够坚持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得到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发生偏差或出现失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损失。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正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

认真学习党的历史,要着眼于深入学习和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能不能正确对待党的历史,是不是善于总结党在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表明: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既有风起云涌的高潮时期,也有艰难困苦的低潮时候;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并不是因为它从来不犯错误,而是因为它从来能够总结错误的经验,从错误中学习,通过错误的教训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而不断纠正错误,使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错误之所以能够成为正确的先导,关键就在于党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所犯的错误,并善于从所犯的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犯过两次大的错误,导致了两次大的失败。我们党从这两次大错误、大失败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因而能够在之后走上正确的道路,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严峻的挑战,在相当程度上是与党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历史、能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能够正确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分不开的。所以说,过去的成功是党宝贵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党宝贵的财富。

三、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学习内容。这就决定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

党的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正在进行着的党的历史。过去的党的建设理论是对过去的党的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炼,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党的建设,将成为明天的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和发展历程,科学总结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用党的历史来更好地服务于党的建设,就是要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为正在进行着的党的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如果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如何进行党的建设的情况搞清楚,就不能科学地总结党在历史上进行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就不能正确地指导正在进行着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深刻理解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要求,就是为了清醒认识根据执政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是为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是为了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从而牢固树立起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科学执政理念。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7

工作,既是新形势下履行党史研究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根本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浙江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资源都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主革命时期,我省嘉兴南湖是党的诞生地之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浙江是、、陈云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所到最多,并作出过许多重大决策的地方之一;改革开放新时期,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和走在前列的省份之一。纵观浙江地方党史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党史资源大省。80多年并在不断延伸的浙江地方党史,赋予了我们繁重而光荣的党史工作任务。党史研究部门要紧紧围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从旗帜的高度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从历史的视野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从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真理力量,从史学的层面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从能动主体的定位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史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党史研究工作更好地为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具体来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史研究工作,应该深入思考和认真解决四个问题:一是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党史研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这是从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上讲的;二是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怎样成为党史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是从研究对象和工作领域上讲的;三是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来开展党史研究,这是从工作方法和研究途径上讲的;四是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思想武器,这是从研究主体和队伍建设的要求上讲的。

一、坚定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信仰,发扬尊重科学、忠于历史的敬业精神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作为党史研究工作者来说,重要的是要树立尊重科学、忠于历史的敬业精神。同志生前再三强调,撰写文史资料要“存真、求实”,“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历史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党史更是一门党性很强的学科,党史研究的成果应该是过去客观存在的历史的真实反映。这就决定了党史研究必须采取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写党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作为党史工作者,一定要牢固树立尊重科学、忠于历史的敬业精神,坚决反对和实用主义的历史观。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品质上来说,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从辩证唯物论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究竟“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也是指导党史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一句话,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尊重科学、尊重历史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编写好党的光辉历史,总结好党的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宣传好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和人民的重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忠于党史,捍卫党史,一切从党的历史实际出发研究党史,真正把握党的历史发展内在规律,使党史研究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着重加强对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深刻揭示其理论渊源;着重加强对科学发展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以及阶段性特征内在关系的研究,深刻揭示其实践依据;着重加强对科学发展观与近30年来整个世界发展变化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内在关系的研究,深刻揭示其时代特征;着重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研究,深刻揭示其对新的时代条件下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科学回答;着重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大众化的研究,深刻揭示其群众基础,更好地发挥党史工作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围绕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拓展党史研究的领域

党史研究要为科学发展服务,不仅需要我们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而且需要我们围绕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所有重大理论基础上实现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飞跃,通过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背景、体制机制、阶段性特征等方面作客观的比较和研究,以此来搜集资料、谋篇布局、展开评论,全面做好党史研究、党史资料征集和编纂、党史教育、党史宣传、党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纪念、党史胜迹普查和保护利用等工作,进一步拓展党史研究的领域,以此发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推动作用。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构成来看,可以围绕以下5个重点方面展开党史研究。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同时又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党的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结束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发展观念的创新,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可以顺着这一历史脉络和逻辑关系,深入研究浙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加快发展的具体进程和历史成就,不断深化对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这种发展目的论,既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又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表达得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富于时代特征。我们可以按照这一发展理念,研究我省在改善民生、促进民富、发挥民智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究浙江人民在落实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省委重大战略部署方面的创造性实践。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两个文明都要抓的思想,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新要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同志就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问题。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志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在继承我们党一贯重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同时,又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任务,要求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这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内涵认识的深化。我们可以围绕这一发展历程,研究我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抓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可以着重研究浙江特有的文化传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讲平衡、按比例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同志在1957年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这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协调发展和“五个统筹”,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平衡,还包括了经济结构方面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联系的平衡,这就使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全面,覆盖了有关发展的各个层面。我们可以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要求,研究浙江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地区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就,把握其中规律性的认识,保持浙江各方面发展比较协调的优势。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讲求效益的客观要求和经济规律,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以自主创新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为了加快工业化、现代化步伐,20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党提出了“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又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这些提法所蕴含的合理内核和正确方针,对降低消耗、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一直处于粗放型增长模式,以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成为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既是对我们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根据新的情况,充实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可以围绕这方面内容,研究浙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具体做法。

以上这些方面的内容,既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涵盖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重要理论。多年来,在这些方面浙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形成了特有的发展优势。对党史研究部门来说,这些都是开展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形成研究成果的丰富资源。我们要围绕这些系统内容广泛开展各方面的研究,以此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三、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指导党史研究的具体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而协调发展体现在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眼光看问题,全面发展是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就要正确处理全局与部分、整体与个体的发展关系。科学发展观要求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题,通过“五个统筹”推动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也要求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注意解决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我们应当系统把握这些基本观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体系来指导党史研究的具体过程,使党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要把理论研究与服务大局结合起来。当前,就是要围绕中央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省委有关重要决策部署,自觉地把党史工作融入省委工作大局之中,找准位置,发挥优势,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党史工作部门来讲,研究是根本,出成果是硬道理。要突出“研究”这个党史工作的重点,不断推出有重大影响的重要党史成果,实现资政育人的根本任务。要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增强党史专题资政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始终保持敏锐的政治头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时时处处关注党委和政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方面的工作动态,找准党史专题资政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设计一些有价值、有影响的资政课题,提高专题资政报告的质量,真正发挥党史部门的参谋咨询作用。

―――要把现实研究和历史研究结合起来。我们党的历史大致可分为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党史工作者在较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对这几个时期的党史都占有较完整的资料,这都是进行党史研究的基础。当前,特别是要带着历史的眼光研究改革开放时期的党史,研究十六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过程,同时又要从指导实践、服务现实的角度出发,对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历史进行研究,总结出针对性的经验和教训来。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党今天凝聚人心,万众一心向着宏伟目标迈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历史的类比,不仅仅是表现在可见的表面现象上,而且常常表现在事物的本质联系上。党史工作者应该从独特的视角、科学的方法,透过历史与现实的现象,探索其本质上的联系。站在现在看过去,可以认识和发现更深沉和多角度的本质必然来,加深对历史的研究和感受;站在现在看将来,同样可以认识和发现深埋于错综复杂的现实迷雾中的本质必然,探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般规律,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要把全党历史和地方党史研究结合起来。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是对全党历史的全局性与普遍性的一种把握,使研究者能够以更宏观的眼光去看待地方党史、研究地方党史,更好地把握地方党史的特殊性和局部性,寻找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走向具体化的途径,以及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和影响又是如何化解的,等等。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确定之后,各地方党的组织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去贯彻和实施,这是地方党史工作者应该倾注精力研究的。而这种研究当然离不开对党的历史的把握、离不开对当地党史的把握。只有把这两种把握结合起来,才能发掘出对当地党的工作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有益成果,也才能真正总结出地方党史中具有理论价值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党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业务优势,把党史研究对象的过去、现实、未来揉和在一起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辩证的研究,从而看得更深、望得更高、眺得更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和史料上的借鉴。

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主观世界改造、提高党性修养,推进党史研究队伍建设

总书记强调,党史研究要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结合、与探索世界政党兴衰成败的规律结合,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服务、为培育“四有”新人服务。切实抓好“三个结合”,搞好“三个服务”,不断推进党史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党史研究队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史研究工作者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树立四种“意识”,坚持四个“强化”。

―――要树立旗帜意识,强化理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我们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高举起来的,党史工作者对此应该有更加深切的认识,更加深刻的体验。要坚定不移地高举旗帜,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好党史工作的大文章,关键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前尤其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同时,注意学习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要在党史干部中大力倡导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营造党史工作出成绩、出人才的良好环境,引导广大党史工作者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要树立大局意识,强化资政研究。党史工作是对党在历史上的全局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并对党现阶段的全局工作有借鉴和指导意义。这就客观要求党史工作者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把党史工作放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大局中去审视和谋划,积极主动地围绕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围绕和服务于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大局。我们要按照中央关于将资政育人作为党史工作根本任务的要求,认真研究和总结近90年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为保持党的先进;研究和总结我们党近60年来的执政经验,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研究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新鲜经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

―――要树立责任意识,强化精品理念。我们所从事的党史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每一位党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为党修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对党、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严谨治史,使每一项党史工作成果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党史工作者不仅要有责任意识,还要有精品理念。要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益求精的精神,要有“宁坐板凳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的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多出精品力作。全省各级党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爱岗敬业,潜心研究,在日积月累中有所作为,在有所作为中为党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8

全国党史会议简报

7月21日,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亲切会见与会代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党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这次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一次党史工作专题会议。这既是有关方面数年力推的结果,也是迎接建党90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党史工作的高度重视。此前,中央已经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被明确列为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中国共产党从争取执政地位,到建设和发展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历史,已成为全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中央要求把党史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三个重点学习内容之一。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一部中共党史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和各个时期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的智慧结晶,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鸿篇巨著,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关键看你是否真的想学,想学什么,怎么去学。

其一,要“求真”。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实践表明,如果缺乏了认真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削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89年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求真务实的教科书。学习党史,一定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忌不求甚解、不求真解,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望文生义。一定要认真、系统的学习,全面、正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其二,要“求深”。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能常驻人心的常常是一个个并不恢宏的小细节,而那恰恰是历史的魂魄、历史的精髓。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它传达出的信仰力量,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学党史,知党史,需要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深入应用。要由许多“小细节”里品出“大关节”来。要沉下身子、静下心来,深入研读、深刻体会、深刻理解、深入应用,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历史,切忌“一曝十寒”、“虎头蛇尾”,要坚决做到学不深入不放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常学、多学、深学、学深、学精、学透,要立足于研究性地学,而不是应差式地看,而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反复思考、深入思考,全面深刻地认识党史、客观准确地借鉴运用党史。

其三,要“求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也必须秉承这种传统和精神。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的宝贵经验,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总结,才能使党史有效发挥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一要联系实际学,不能像读天书一样,不入心、不进脑;二要注重实效用,要注重发挥学习党史对理论创新、资政育人乃至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要把党史工作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深入认识和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更好坚持科学发展、谋划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同时,要充分借鉴党史经验,解决好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打好党的组织的坚实基础。

其四,要“求新”。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不是教条,切忌照搬照抄。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点在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历史之树常青。党的历史是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防止失败的教训在当前重演。要通过党史的学习、借鉴和运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贡献、在服务群众上新作为,不断谱写党的建设事业新篇章。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党员干部学习、思考、总结、借鉴、运用党史知识、经验,这不仅是解决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问题,也是资政育干,巩固执政地位,党长期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资本。各级党委要把党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史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关心党史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党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党史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各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借鉴、运用党史,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的自觉行动。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9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90周年,共同回顾中共三大的伟大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展望美好前景。在此,我受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同志的委托,谨代表中共广东省委,向专程前来出席座谈会的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各位领导,向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90年前,中共三大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正确分析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和前途的基础上,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的重大分歧,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与进行党内合作的方针策略,使全国范围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得以建立,实现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壮大了革命阵营。

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的方针策略,既有利于的改组,使获得新生,又为中国共产党走上更广阔的舞台创造了重要条件。国共合作后,共同创办了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举行了东征、南讨,实现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上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共三大为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工人、农民等各界群众共同奋斗,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威信和影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国共合作后,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和革命军队中开创军队政治工作先河,在一系列革命斗争中披荆斩棘,冲锋陷阵,以身作则,深得人心,为我党以后独立地开展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国共合作在广东首先形成,使广东成为全国国民革命的中心、北伐战争的策源地。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和革命志士纷纷涌向广东,使得中共广东地方组织迅速成为全国各省、区、市党员人数最多的组织,为后来广东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中共三大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唯一在广东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广东党组织和人民的光荣,也是广东党组织和全省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我省完成了中共三大会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保护和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建设工程,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历史教育特别是统一战线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距离中共三大的召开,已经过去整整90年了。90年沧桑巨变,但三大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仍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用心借鉴。

总结和借鉴三大的历史经验,就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凝聚力量。中共三大制定的统一战线方针策略,是我们党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我们当代共产党人崇高而艰巨的神圣使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这就需要我们要用好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做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总结和借鉴三大的历史经验,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共三大是在我们党探索与实行“党外合作”没有成功的情况下,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而实现的国共合作。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精神。三大自始至终坚持发扬民主,创造了实行民主集中制作出决策的成功范例;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用法规条文的形式将党中央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第一次修订了党的章程,进一步完善了党的各项制度,为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又面临着新的考验、新的危险,更加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党的建设经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总结和借鉴三大的历史经验,就是要在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回顾和总结历史经验,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我们隆重庆祝三大召开90周年,就是要运用三大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推动广东新一轮的大发展。党的十闭幕后不久,到地方视察的第一站就选择广东,这既是对广东过去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表明对广东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明确要求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是党的十精神对广东要求的具体化,是我省今后工作的前进方向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工作的总目标。我们要把总结和借鉴三大的历史经验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动员全省人民,汇聚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落到实处。

同志们,中共三大的历史功绩和历史经验弥足珍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共三大的基本精神,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为实现党的十所提出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文是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政协主席朱明国在广东省纪念中共三大召开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0

同志们:

这次全市党史工作会议与全市的党建工作会议一起召开,这就是说党史工作在党建工作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他的重要性在于第一个方面有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宣传党在革命、建设、发展和改革的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来为我们现实的工作提供借鉴,所以,要真正做好党的工作必须要能够清楚地知道党的历程,党的历史。就象我们认识一个人一样只知道那个人是男的、女的、高的、胖的、瘦的,他叫啥子名字,还只能仅仅叫认得到,还不能叫认识,还不知道这个人的背景,他从哪里来的,有些啥子经历,他做啥子,他现在能够做啥子。我们做好党的工作也是一样的。我们党是怎么来的,我们党做了那些工作,是怎样的一个党?中间经历怎样的艰苦曲折和教训,这样,我们现在的工作才会减少一些盲目性,才会少一走一些弯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从mzd同志开始,以后到dxp同志、jzm同志,现在的hjt同志,都非常重视党史工作,都分别对党史工作,作过很多重要的指示。比如mzd同志说过: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我们走过的路搞清楚,我们就不可能做好我们现在的工作。jzm同志在年又专门给中央党史研究室写信,强调党史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党史部门的同志要切实做好党史工作,切实担负起做好党史工作的责任。hjt同志特别提出党史工作的三个结合,这些都说明有远见的领导者是非常重视历史的,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的党史确实是具有资政育人的作用的。我们现在借鉴历史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同时,它资政育人的作用还体现在,它也可以成为我们对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这是一个重要性的体现。 第二个方面我们说党史工作重要是因为党的历史是我们党的珍贵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党有党的历史。那么,国家的历史有很多历史文物。为什么有很多地方搞城市建设也好,或搞啥子也好,它都不愿意把这些文物撤掉,就因为文物的存在,标明他这个地方一种历史的资历,标明他一种历史的底蕴,可以说,这种历史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的珍贵的记忆,这就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为我们现代共产党人所享有,也就说以前他们走过的弯路,我们不会再走了,他们总结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享有。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后人又怎样从我们创造的东西当中来吸取他们所需要的精神财富?他们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享有我们现在的经验,这也和我们做好党史工作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只是享有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同时,我们也要为我们的后人准备好他们需要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雅安党史是雅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非常清楚,我们雅安的文化是由几个方面组成的:第一个是我们的民间文化,也就是所谓女娲补天这个传说,不管女娲是不是雅安的人,反正街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这样认为的,不管它承认不承认,大家都形成雅安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或者就是女娲的故乡。这就是民俗民间文化。第二个是汉文化,如高颐阙、樊敏碑这些。第三个就是生态文化,以熊猫为代表的。第四个就是茶文化。第五个就是非常重要的,以我们红军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文化。这五大部分,构成了我们雅安文化的全貌,缺一不可,这五大文化就是雅安特色的文化,只有这五大文化同时被发掘、整理、开发、利用起来,我们雅安对外开放才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我们现在搞经济建设也好,旅游开发也好,城市建设也好,我们都要看到一个地方核心的竞争力,持续不断的竞争力,在于它的文化的竞争力。如果一个城市修得很漂亮,但没有文化品味,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相当于一朵花再漂亮,没有香味一样。这五大文化构成雅安的全部文化,而我们的红军文化,就是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也是党的历史在雅安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没有这段历史的开发研究、运用,我们的文化是不完整的,雅安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放弃了它的地方特色,所以,我们要站在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我们党史工作。所以它也不仅仅是党建工作,同时它也是文化工作,也是一项事业。所以,我们领导党史工作的同志,具体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自觉地增强我们做好党史工作的自觉性,只有认识了党史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做好这个工作。所以,我们这个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这个会想来开会就来,想不开就不来,不是赶场、喝茶的东西。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要强调的是,我们雅安党史工作的重点在哪几个方面:刚才廖主任已从业务的角度具体地讲了。作为我们党委来讲最主要的要把一些要求,有必要把它明确下来,在业务工作上细化,作为党委加强领导来讲对一些要求、任务要明确下来。第一个重点就是要着力抢救我们的党史资料,抢救红军文物。我前次到

×××仁义乡去了解组织工作,专门去看了一个当年红四方面军的总部、红军大学旧址,这些东西非常珍贵。我去找了几个老太太问了一下,就没有几个说得清楚的了。还有一个老汉说得清楚,当时骑的一个啥子马,住的哪个地方,白天那些女红军在那个房里怎样唱歌的,都记得清清楚楚,在哪个地方唱歌,在哪个地方站岗,红军从哪个地方来,哪里是红军政治部,哪儿是这样部,那样部,都说得清清楚楚的,但是,可能再隔几年,就没得人说得清楚了。因为他们都是八九十岁的人了。如果这些东西一旦随生命的消失,掩入泥土,对我们来说,这损失就太重大了。我们这一代人共产人那就是犯罪呀!老一代共产党人流血、流汗、冒着生命危险,创造的辉煌历史,就这样灰飞烟灭,今后你再说你那地方是红军故乡什么的,拿东西来说。所以,那些产党员、老地下党员、老红军的口述资料和文物要抢救,如果不抢救了,你研究就没有依托,这都需要我们市委党史研究室、各区县委党史研究室,都要当成一件紧迫的事情来做,这是同生命赛跑的事情,就是跟老年人的生命赛跑。我们雅安今后的城市建设,就要把这些文化内容融合进去。昨天在宣传工作会上讲了,要建博物馆、民俗馆。博物馆里如果没有红军的东西,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缺陷,我们的文化就不完整,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事情。这是第一个重点。第二个重点,就是要着力编写我们的党史通稿,也就是雅安的地方党史的史稿。这个史稿不仅是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事情,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党史,只是由哪一个部门的来写,都不得行。这是一个需要高度协作性、合作性的工作。雅安党史是七县一区组成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就需要大家通力合作,齐心协力来做这一个工作,每一个区县都要把你那个地方的党史资料整理出来。在这个通史当中得到较为详尽的反映,不然的话,我们就对不起你那个地方的老一辈的共产党人,就对不起他们为革命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最后连青史留名都没有留下来。其他地方都留下来了,你那个地方党史上的历史人物留不下来,那确实对不起他们,说不过去。我就说,今年市上要拨专款,要启动,时间要在明年底前全部结束。因为,明年就是雅安建市五周年了,各行各业都要个说法,包括我们的党史总结在内。所以,前不久我专门到党史研究室去,听了一下党史研究室的意见,提出了这件事情和经费,我觉得研究室的同志还是对自己较严格的。架多大个势说了点点钱,他们觉得是很大一个数字了。我们给点点钱,他们就能办很多事了。他们提出要万元钱,我觉得还是不过分,万元钱要把几十年前那些资料弄好,我觉得反正我是不得行的。总之,我觉得我们要在这些方面,该花的钱要花。这是第二件比较大的事情。第三件事情比较重要的是在开发、整理历史资料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总结党的现实工作的经验,雅安这些年来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出了很多好的成果,这些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比较有影响,全国各地有好多地方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要资料,如果我们自己还不重视这些资料的话,那可能有点对不起

自己。外面说起要资料都是传书带信的,找到那个领导打招呼把啥子资料给我们。如果我们自己反而把它视为草芥,这就确实无法解释这个事情了。所以,也要同时注意对现实经验的总结。我们每一个区县可以说在党的工作、党的建设上都有很好的经验。前次中央党史研究室就有人写信到你们(市委党史研究室)、我们(市委组织部)要那些资料。但我们一些区县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这是可以足以让在座的各位同志的英名流传的呀,都不重视了,这个就很麻烦。就是在挖掘历史资料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现实资料的收集,这是第三个重点。第四个重点,就是今年要搞好dxp同志诞辰周年的纪念活动。我想就在廖主任说的基础上,讲这么几个方面的工作重点。我们的工作光靠党史部门是不行的,党委一定要把这个工作统领起来,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

第三个方面,我们要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党史工作的新思路。这里面是两个问题。第一个就要切实地做好党史工作的三结合。这个三结合就是:要把党史研究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结合起来,怎么结合?这个结合就是为解决不断出现的现实新问题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当我们在接触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在对现实问题作出决策之前,我们能不能迅速提供在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做得好的是哪些方面,不好的是哪些方面,它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成功为啥成功,失败为啥失败,为现实提供经验教训,这样就把历史和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第二个结合,是要把党史研究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党史的资料是死的,一旦变成教材,就是活的。我们的宣传部门,我们的教育部门,平时都比较注意要搞这种乡土教材,那么怎么来将教材结合进去。怎样结合进来,使我们党史更富有鲜活的现实生命力,同时,也使我们现在的传统教育,理想教育等等,有比较好的一些基础。通过历史、党史教材来教育这些青年、青少年,进一步增强他们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定他们在现实社会当中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我们发展、改革当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总结雅安精神时,看当年红军是怎么克服困难的,来增强这些青年、青少年克服困难的信心,坚定他们跟党走的信心。第三个结合就要把党史研究与探索我们执政成败规律结合起来。从我们雅安有党史以来,开展的工作,党在历史上有过哪些经验、哪些教训,走过哪些曲折道路,在这当中,反映哪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对我们现在有哪些借鉴。我理解jzm、hjt他们讲的资政育人就应体现这些方面,体现在这三个结合里,这是第一点创新思路。第二个创新思路就是一定要是开放的,党史工作一定要开门办史,刚才廖主任讲了,我觉得非常重要。一定要开门办史,现在我们都提出建设开放的组工系统,现在开放我们的党建工作,要建设开放的党建工作系统。那么,我们的党史工作也是一样,不能够关起门来搞党史,只管自己在那里研究党史,虽然这是重要的,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因此,要以开放的胸怀和姿态,来做党史工作,这个里面主要内容是指的党史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的工作,依靠社会力量来挖掘整理党史资料,面向社会宣传党史成果。同时,社会各方面共享党史研究的成果,共享历史资源。我想这是我们开放的研究党史主要内容。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依靠社会的力量办好党史。我们的党史,他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它必然和我们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我们的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等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互相渗透。所以,在整理党史的时候,要扬长避短。扬长就是扬我们有专门研究职能机构的长,专门研究水平的长,避短就是避人力资源,资金不足的短。我们把地方志、政协文史委等这些力量都可以动员起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印证、研究我们党史,来丰富我们的党史,所以,这是个开放性的事情。另外,确实是要面向社会宣传党史研究的成果,通过这个来扩大社会对我们党的历史的了解、认知,同时,也扩大对我们党史工作的了解和认同。这是个面向社会宣传的问题。然后,就是我们开发的历史资源共享。我理解,我们在开发中的思路,要有一个开放的思路、胸怀、姿态,党史研究室就要主动地把各个地方的,凡是与历史有关系的都要整合起来,把力量整合起来。最后一点是要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党史工作这么重要,有很多事情要做。就

现在这种情况,从整体上看,各区县委和相关部门对党史工作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相对于我们现在党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来讲,我觉得还应该进一步的重视。具体有这么几点要求:

第一、就是要理顺工作机构,加强班子建设。我们全市各区县的党史研究室设置的情况不一样,有些是单独设的党史研究室,有的设在组织部,有的设在县委办公室,还有一个设在宣传部的。这是很不规范的,这样不利于我们从总体上来搞好对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等等,或以后进行的综合研究。我们说党史工作不是哪一个方面的工作,它不仅仅是组织史、宣传史和党的思想史,这是个综合的党的历史,因此,它应该有一个综合的部门来统管才行。因此,我们有一个设想,今天把各位分管书记和组织部长也通知回来,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我们的想法是把全市的区县委党史研究室统一设立在县委办或区委办公室。因为区县委办公室,它是党委的综合部门,各个方面的信息要汇集到它那个地方来,而且它对党委的各个部门有个综合协调的职能在里面。所以,我们市上的想法就是请各区县回去后,尽快研究一次,就把党史研究室设在区县委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机构,但是要有专人负责,比如可以是一个副主任,县委办、区委办的主任、副主任,兼党史研究室的主任、副主任,党史研究室为正局(科),然后这个办公室里面设个股。有一个主任,有一两个专职人员安排到这里面,各种信息来得就很方便,要调用那些老同志也很方便,也有那个调动能力,工作需要时,党委各个部门就必须要全力以赴地配合。因为党史它有其综合性,它也有它的门类,它把党的组织史、宣传史,思想史这样那样的,凡是党的活动都分布到各个领域的,都与它有关,所以,只有这个部门才统得起来,就这一点,我们大家回去后,是不是能把它统一起来。

第二个就是切实保证工作经费。当然,我相信对党史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公务费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肯定不是象刚才有的同志说开会连出差的费用都没得,我想并不是那样子的。但是,对于党史研究专项性项目的经费,我们党史研究室都应该要以项目申报经费,今年要干啥子事情,那么就这件事情去争取项目经费。比如说今年要整一个啥子,或要去抢救那个老红军的(口碑资料),没有录音机,马上申请买一个是可以的嘛。还有或者象编那个通史(史稿),要请些人,通稿从开始到最后出版要多少钱,以这一个项目来申报,这种申报就能得到政府认同理解,同时这对我们也有利。一定要以项目作为载体,党史工作确实是立了项的,区县党委、政府就都应该支持这个事情。平时工作经费我想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办公、电话费等都没有大的问题,应该是没有大的问题,如落后于当地平均水平,落后于哪一个工作部门,如果是那个工作部门连电话都打不起了,我估计就不仅仅是党史部门的事情了。关键是项目经费。第二个就是必要设施要购置,党史研究室起码要有一个照相机,录音机也要给一个,这是可以的。这些又要不了多少钱,几千元钱就行了。这些方面,希望县委、政府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从这个方面来加强领导。

第三,就是要注意对党史工作人员的培养。因为,党史工作确实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要求比较高的的工作,所以,它对人员的要求高。而且党史工作者确实还要有无名英雄,淡泊明志的胸怀和这样一种情操,那确确实实是默默无闻,无名英雄。尤其是这样的部门,尤其是这样的同志,我们党委要关心,要有计划地把他们送到党校去培训,从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这些方面来加以提高。同时,我们的党史工作者,确实要有一种奉献牺牲精神,那硬是要有以史为镜、秉笔直书的浩然正气。它是个教训就是个教训,是个经验就是个经验。写史既不能锦上添花,也不能雪中送炭,反正必须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所以,我们要求党史工作者也和组工干部一样,要公道正派,我们自己要在这方面加强建设。我想整个来说党史工作我就讲这么一些,党史工作在我们党的工作、建设当中,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但不能够因为它专业性比较强,不能够因为他对外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的发挥过程显得要漫长一些而忽略这项工作。我希望,也要求我们的分管领导,及我们的党史工作者要对已开展的党史工作,按照想法和创新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做得更好。通过我们的继续努力,为我们的后人留下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既要留下物质财富,也留下精神财富,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我们这一代党务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职责。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1

一、学科属性

我国史学素有重视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优良传统。而真正以史料和史料工作为对象进行专门的学科研究还是本世纪初期,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逐步发生的。改革开放后史料学的研究,成果显著,以史料学命名(包括通代的、断代的、专科的、概论的)的著作达十多种,论文近百篇.但迄末"建立起一个相对严密的宏观结构体系,内容范围的界定也还缺乏统一性"(3)。按照史学界的一般理解,我认为中共党史史料学应是探讨党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和方法的历史学科,鉴于有的作者常将史料工作(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与史料学研究相混淆,故在此有必要将党史史料工作与党史史料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作一简要的陈述。

要进行中共党史研究,就必须搜集史料、考证史料,进而将史料分类整理并加以利用,然后才可能撰写为论文、著作等研究成果。一般从事党史研究的同志,往往很难有现成准确的史料可用,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史料工作;而专门从事中共党史的史料征集、文献考证、档案整理、图书编辑、资料提供的同志则全部精力用于此类史料工作。但不管兼及或专事此具体史料工作,则都为中共党史史料学的形成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应该说,中共党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与中共党史史料学研究是密切联系的。要研究中共党史,就"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4),进行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工作;而要做好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工作,必然要涉及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史料的理论和方法即中共党史史料学问题。因此,在中共党史研究逐步开展并形成自己学科体系的同时,就有可能开始萌生并逐渐形成中共党史史料学。尽管中共党史学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而中共党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上升到理论形成史料学也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有点"姗姗来迟",但只要中共党史学在发展,中共党史史料学也一定会随之形成和发展的。中共党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是中共党史史料学赖以产生的实践的源泉,中共党史史料学是中共党史史料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总结。

中共党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与中共党史史料学研究又是有区别的。搜集党史史料,可以访问查找,包罗齐全,编成完善的目录索引;考证党史文献,可以索隐钩沉,正误匡谬,写出扎实的考证文章;整理党史档案,做到求真存实,编排有序,形成有用的资料的汇编;利用党史图片,使之亦成展览,图文并茂,堪称成功的史料陈列。但这大都只是史料工作及其成果(作出总结上升至理论者除外),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史料学的研究及其成果。由此观之,中共党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与中共党史史料学的研究是并不等同的。

通过以上论述,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中共党史史料学的学科属性从而增强建设这一学科的自觉性和信心。

二、学科源流

就整个20世纪言,中共党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可以上溯到前年世纪的民主革命时期,下及至后年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本世纪开始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这段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前史"。长期以来党的早期领导人讲述党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撰述党史和编辑党内五老(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在世纪开始时他们已都是十几、二十好儿的青少年了)以及、、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年谱、传记,都要对党的前史进行研究和论述,同时也就涉及对这段历史资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回顾本世纪中共党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进程并对其经验作出评价,可以具体阐明中共党史史料学的源流。据此,特将中共党史史料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发展和经验作如下陈述。

(一) 有计划地保存和征集党史资料,涵盖广泛,积累了丰广的经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就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和条件,建立了自己的档案工作。1926年7月成立的党中央秘书处,其工作职责"总揽中央各种技术工作"即文书和档案工作。革命失败后,如上海党团书记发出《关于收集过去文件存底问题的信》指出这部分档案文件"不仅日常需用,且为本党的历史资料,失之殊感痛惜";为不被军所窃取,"勿速焚灭",要求各级党组织帮助区委"速即检出","愈速愈好"。十年内战中,党中央拟定了《文件处置办法》对文件的搜集、整理、销毁、保管等方法都作了重要规定。长征结束后中央秘书处成立了材料科,实际上担负了党的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的双重任务。抗战中党中央成立了调查研究局,各地高级党政机关和部队师以上机关成立了调查研究室,收集、保存.故我友各种文件材料。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加强党的文件的保管工作(5)。有的区党委提出"爱护党的文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有严重情况应有与文件共存亡的精神"(6)保存党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就征集的内容言,不但包括反映和记载党中央活动的资料,各条战线活动的资料以及党在各地活动的资料,而且也包括与党史有关的文史资料和各地方志资料。这项征集工作虽着手较早,但直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及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机构建立起才更加有组织地大规模地开展并取得可观成果(包括征集老一辈革命家早期革命活动史料)。与此同时,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征集中共党史史料,就要把史料立准,做到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一丝不苟,真实可靠。其方法包括采取分工包干的办法,把任务落实到人,包干到底;通过访问扩大线索,与找到的史料相印证;尽量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做好史料的核实工作;·加强党的统一领导、统一安排(7)。这样才能把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做好。

(二) 较深入地考证和分析党史资料,求真务实,并有了一定的概括。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筹备和成立,就有了党史资料的形成和积累,也就有了对中共党史的总结和研究;而要研究党史,就必要鉴别分析党史资料,也就必然要作党史资料的考证工作。在民主革命时期,当时由于战斗环境或者军务倥偬,在草拟党史文件或撰写党史著作时,很难有机会对党史史料进行细致的考证;即便进行了考证,也不一定有时间把它整理成文公开发表。抗战时在延安,主持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重要文件集时曾在编辑过程中遇到繁重的校订和考证问题。当然这时的考证大抵涉及文献的作者、时代、真伪等问题,不可能作出比较详细、深人的内容考证;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史研究高潮的兴起,关于史实考证的文章始不断发表。有的是专文进行考证,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期和出席人数的考证》(邵维正)、《北伐战争中武汉战役若干史实考》(李情文)、《井冈山会师时间考》(张国畸)、《红军长征几个史实的考证》(王廷科)、《抗日战争开始前后中共中央军委总部机构沿革考析》(钱听涛)、《关于确定新中国成立的时间问题》(钟惠链)、《关于抗美攫朝的几个问题(史实考证)》(齐德学)等。也有的在著作中出现作为"考证"而引起研究者重视并提出的,如关于1969年各的战备疏散,长期以讹传讹,认为受"一号紧急命令的迫害",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年谱)讲到,系四月17日晚宣布"主席根据当前形势"决定此次战备疏散(8)。凡此考证都以可靠的史实根据,科学的逻辑论证,令人信服的结论力求对过去不清楚的史实甚至是歪曲的记述作了阐明或澄清,因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之同时,也有作者对于中共党史史料考证的目的、对象和方法做了初步的概括,指出:考证的目的在于鉴别、订正和解释史料,以恢复历史本来面目并以准确史实作为研究党史的基础;考证的对象在于考证真伪、年月、作者、内容、外形、版本,做到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以适应党史研究拓宽加深的客观需要;考证的方法不外利用旁证直接对照,利用当事人记录参证,利用事理逻辑推断,以求作到注重证据、尊重事实,严谨论证。(9)

(三) 多方面地整理和编纂党史资料,真实可信,并有了必要的总结。中共中央和党的领导人一向重视党史资料的整理和编纂。1936年长征刚结束,党和红军领导机构就整理编纂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回忆录专集。在抗日战争中亲自主持编辑了时事问题研究会的《抗战的中国丛刊》、《战争中的日本帝国主义》等文摘体系列丛书,并为其中一书写了《研究沦陷区》的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史资料的整理和编纂有步骤地开展。在组织下出版了内部参考的《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党史资料》(20册),重印了《六大以前》、《六大以来》文献资料集,影印了《新青年》等19种革命期刊和全份《解放日报》编纂了《星火燎原》等回忆录丛书。及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史资料更是大量整理编辑出版。此后主要成果包括:[1]订正重印了《六大以前》、《六大以来》文件集,新编出版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8册),部队院校编印了《中共党史参考资料》(24册);[2]整理影印了《解放》、《共产党人》等多种革命期刊和《红色中华》 、《救国时报》以及沪、穗、汉三地的《民国日报》等多种报纸;[3]编辑出版了《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20种,《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中共党史出版社)68卷4500万字(10);[4]整理出版了《中共党史资料丛书》10种,《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17种(均中央档案馆)以及《五卅运动史料》、《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等档案史料;[5]编辑出版了党史人物的文集,除、、刘少奇、、邓小平、陈云、任弼时外,尚有、蔡和森、邓中夏、张太雷、恽代英、瞿秋白、等;[6]整理出版了有价值的回忆录包括综合性的《革命回忆录》丛刊和地区性的、个人经历性的、研究性的回忆录计百余种;[7]翻译编辑了《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已出6卷)、《国际友人丛书》(40册)等与中国革命有关的资料、日化等。与此同时,对于整理、编译党史文献和资料的论述亦多有发表,特别是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党的文献》发表的"一批以党的文献做基础进行研究"形成特色被誉为"文献学"(11)的佳品。另外还有的作者对编纂史料的原则、角度、形式、内容、体裁、类型做了探讨,并就党史史料的版本问题诸如源流、异同、优劣、真伪、假托、分合、参照、更新八项做了有启发的论述(12)。评述国外党史研究资料的论著也有侯且岸著《美国的"显学"》(人民出版社),就美国研究中共党史的某些史籍作出独到的评析。

(四) 较有效地为现实和研究服务,及时充分,并作出成功的探索。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就利用党史资料进行党内教育和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期间,曾经把党的历史文件印发与会代表,进行路线教育和党史问题的讨论。要总结历史经验,需从客观实际出发,而党史资料正是这种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进行党史教育就须以党史资料作为量重要的依据。及至社会主义时期,党史资料的利用更为广泛。这包括以下方面:门]作为思想教育的教材。党的文献或资料,不论对党员、广大青少年或一般群众,都起着并不断起着教育的作用。学校里讲政治课无论党史、革命史、思想、邓小平理论,无一不是因为阅读党史文献资料始能使学员对所学内容有深切的认识。[2]作为科学研究的依据。党史研究没有资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往往一本档案集的出版(如(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档案史料丛编),党史研究者可以据以写成相当数量有价值的论文,组成热烈的学术讨论会,推动了该课题研究的深入,即是最好的说明。[3]作为历史进程的见证。在革命博物馆或人物纪念馆中,党史文献图片往往作为党史过程的有力见证,具有强烈的说服力。诸如综合的革命博物馆,专题的"一大"、八七会议、遵义会议、抗战、淮海战役等纪念馆,无一不是以其资料的准确和丰富,赢得观众的欢迎,取得很好的效果。[4]作为影视广播的素材。近20年来全国各地利用影视手段进行形象的党史宣传,先后拍摄电视片139部。其中如(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五大)、()、(邓小平生平)等都能利用大量准确、丰富、生动的史料赢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对于利用党史史料,中央和地方党史研究和档案部门总结了"以服务现实为目的,搞好史料和研究成果转化"(13)的经验。有关同志指出,历来党史教材多为"读本",没有形象生动的"看本",新出现的包括档案、实地考察、当事人回忆、专家讲述的电视纪录片,直观生动,真实耐看,情景交融,富有诗意,深受观众欢迎,对未系统学过党史者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对系统学过党史者是"一部非常详细的资料大全",并被认为是"集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可视性为一体的精品"(14)。

当然,我们在看到中共党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取得成就和经验的同时,也应看到还有不足之处。这就是:一、搜集不够全面,特别是关于中共的国际联系和关于生产力、意识形态、社会史、心理史方面的材料搜集不够。己有的中共党史资料工作丰富经验(如关于遵义会议史料的征集等等),似还宜进一步从史料学研究的角度作出学术性的系统总结。二、考证还欠深入。个别稍加查考即可避免发生错误的记述屡见不鲜(如一本颇有影响的精装资料书封面(关山度若飞)竟将书名误书为(关山渡若飞)。中共党史史料考证的实践颇丰,但多缺乏相应的论述和概括。三、整理史料未尽科学。在资料整理和编辑工作中有的作者对资料类型、编纂的形式、编者付出劳动的表述形式还缺乏科学的态度。一位知名党史研究工作者编纂、号称经党史研究机构审定的所谓"了解共和国全貌的必读之作"中,竟出现诸多虚构臆度的硬伤。史料整理和编辑如何正确进行和避免误读误释,尚缺乏深刻的探讨。四、忽视使用价值。个别研究者不重视利用原始的有质量的史料,以至在中共党史研究中某些任意炒作的"泡沫史学"现象(15),时有发生。对于此类问题,虽经指出,但结合实例,就运用中共党史史料如何规范化方面做出深人的论述仍嫌不够。

三、学科形成

20世纪中共党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进展迅速,硕果累累,甚至有了史料和史料工作研究的深刻总结,为中共党史史料学学科的产生和形成创造了前提和条件。今将至世纪之交,随着中共党史学研究的繁荣,中共党史史料学也开始"呼之欲出"了。

中共党史史料学这一学科的性质及其与中共党史学的关系,究竟应怎样给予科学的界定呢?我完全同意张静如教授对中共党史史料学的性质所给予的注释和定位:中共党史史料学是中共党史学研究体系中的"基础理论"(通过它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共党史研究实际相结合)之一,其动用是"帮助研究中如何掌握和运用史料:是"中共党史研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6)。这一诠释和定位,是切实的,因而也是科学的。那么中共党史史料学研究的现状与此"界定"有无差距呢?我认为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 指导中共党史史料学研究的学科理论尚待探索和形成。一般说,研究中共党史史料学的指导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但标志着学科形成的重要内容,还需有指导本学科的具体理论(即所谓"中介理论"),这就是对中共党史史料学的性质,特点,对象,范畴,内容,任务,方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在党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作出理论和方法的阐述。近年出版的张静如著《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王仲清主编《中共党史学概论》对此偶有论断,亦未及进行比较详尽、直接的阐述。

(二) 组成中共党史史料学整体结构的科学论著尚待写成和出版。现有的涉及中共党史研究的史料学著述(包括拙著在内)虽名目"学",其实未符,这正如几位同志正确地指出:"己经问世的因本涉及现代史、革命史研究的史料学专著即张注洪著《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 (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年饭)、何东著《中国现代史史料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饭)、张宪文著《中国现代史史料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陈明显著《中国现代史料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都集中论述现代史、革命史史料学,至今还没有一本完整的'中共党史史料学'专著,即使是己出版的中国革命史史料学专著也主要是介绍史料,缺乏比较深人的理论和方法分析"(17)。

(三) 表明中共党史史料学研究的发展进程尚待阐述和总结。中共党史史料学是要在长期研究党史史料和史料工作的基础上加以总结而形成其理论和方法的。尽管中共党史史料学作为学科还仅在开始形成,但其历史源流和研究现状亦应探讨清楚,始有利学科的发展。近年出版的张静如、唐曼珍著《中共党史学史》、周一平著《中共党史研究七十年》、曾景忠著《中国革命史研究述评》、张注洪著《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述略》等,虽也涉及到党史史料和史料工作的发展历史,但均比较简略,缺乏具体细致的论述。

(四) 开展中共党史史料学研究所应具有自己学科特点的方法论尚待探索和创新。从事党史史料工作要运用口述笔录、考证校勘、整理编纂、引用陈列等具体方法,而研究中共党史史料学的方法则在于将这些具体工作方法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诸如形成党史的口述史学、考证学、编纂学、传播学的特有的研究方法。中共党史史料学,本身即带有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特性,与之相关领域很多,故在研究中必须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张静如、侯且岸著《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论纲》(18)着重对中共党史学的总体论述,自不可能对中共党史史料学研究方法作出更多具体论述。前述四本革命史、现代史料学专著虽讲研究方法,但仅一般谈到史料研究的具体方法而又末讲到党史史料学本身特有的研究方法。

由上可见,当前中共党史史料学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初创阶段,更难说已经形成自已的学科体系。但随着中共党史学研究的开展,日益迫切需要这个学科渐臻完善,克尽自己独特的职责。为了建设中共党史史料学这一学科,似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把党史史料学的研究从理论上提高一步。中共党史史料学的理论研究。在它的整体研究中居有指导的地位。此中既包括揭示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唯物史观,又包括揭示党史具体过程的历史理论;既包括关于党史学的方法论,又包括关于史料学的方法论,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9)。由于党史史料学尚属初创,党史史料工作者和研究者对有关理论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是正常现象。比如中共党史史料学的对象是党史史科和史料工作;或者仅仅是党史史料,或者仅仅是党史史料工作;又如中共党史史料学是探讨中共党史史料研究和利用的理论和方法,或者仅仅是介绍中共党史史料内容,或者仅是提供有关目录索引;又如中共党史史料学研究的范围是包括理论的部分、历史的部分、分类的部分和应用的部分,或者仅仅是通论的部分、具体的部分,或者仅仅是史料的部分,等等。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历史理论、中共党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中共党史史料学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始可获得对上述问题作出理论上的科学阐述。

第二, 拓宽党史史料研究的范围,加深对党史史料工作的探索,完善中共党史史学的学科结构。中共党史史料学发展的基础在于对党史史料的研究和党史史料工作的规律性的总结。如果不广泛地接触史料,系统地研究史料,深人地总结史料工作的经验,也就谈不上党史史料学的形成和发展。个别涉及党史史料学的论著,或者限于党史史料的介绍,或者孤立地论述某些整理、考证、编纂、利用史料的方法;即使这样的介绍"面面俱到°,论述也"多有见地",亦难以将党史史料学的研究真正引向深入。党史史料学的学科构成大体应包括:论述学科性质和任务、研究对象和目的、内容范围和结构、与相近学科关系等的理论部分,考察学科形成和发展源流的历史邵分,阐明各种史料特点性质的分类部分,论及史料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经验的应用部分,只有对上述四方而进行认真研究并有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深刻总结时才可能使党史史料学的学科结构渐趋充实和完善。

第三, 吸收中国传统史学方法以及国外史学方法中的有用部分,丰富中共党史史料学研究。除吸收一般学术的研究方法外,还应特别吸收我国传统史学中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话学、辨伪学、史源学、传注学以及历史编纂学中有用的经验;同时还应吸收国外史学中的口述史学、比较史学、数量史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中的有用方法。其实传统史学搜集史料的方法:即类以求、旁类以求、因地以求、因家以求、求之公、求之私、因人以求,因代以求(郑礁:《校雠略》),西方史学现代系统论中系统网络分析、结构功能分析、多重性多方位多线性多面性的层次分析以及中介、无序有序过程、开放式多元、模式的分析方法,不乏切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传统史学与西方史学还可相互结合,如口述历史有的学者既探索我国"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火以言,美于糯敝文章;听八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苟子·非相川等古训和撰写革命回忆录。口录""笔录"(口碑史料)的经验,又掌握国外以录音做依据的口述史学的理论和操作规范,写出从事口述历史制订计划、事前准备(知识、设备、谈话)、纪录整理的实践体验,使中外方法相得益彰。凡此种种对我们收集和研究党史史料不无启迪。

第四, 提倡史料工作和党史研究人员进行史料学的研究,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史料学研究和业务人员。多年来不少高校开设中国现代史、革命史史料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在部分学校还招收革命史史料学研究生。但真正培养出较高质量的人才仍属寥寥;与中共党史史料学研究有关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也办过培训班,每年都开学术会议,但能参与的专业人员尚少,学科建设讨沦仍待深入。实际上,一个中共党史史料学的研究者,无论在正确的史观、良好的史德、精达的史才、广博的史学、现代的史识方面与一般中共党史研究者比较,同样需要很高的水平。我们应该通过有关学校、史学工作岗位,通过学会学术活动培养中共党史史料学方面的人才。如果我们能普遍提高中共党史史料学研究水平,并培养出一些专门人才。对于推动中共党史学的发展将会大有裨益。

同志最近指出,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形成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记录了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的奋斗历史,记录了我们党在极其复杂的环境和完成伟大艰巨的任务中是怎样思考和作出重大决策的,是党和人民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和编辑出版这些文献,研究老一代革命家的生平和思想,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可以长久地教育、激励今人和后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得更好。"(20)研究党的文献,做好党的文献和史料工作,不仅是党的文献和史料工作者的岗位任务,也是党史史料学教学和研究者的重要责任。我们党的事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党的文献和史料工作也要一代一代地继续下去。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将不断产生和形成新的.文献和史料。对党的文献和史料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更要不断地深入研究下去。这就需要我们在世纪之交以及未来,在做好党的文献和史料工作的基础上把中共党史史料学的研究做得更好,使之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在促进党史研究。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注释:

(1)《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饭,第404、402页。

(2)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王仲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述评》,(北京党史研究)1998年第5期。

(3)参见周一良主编:《大学历史丛书》之一《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安作漳),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41页。

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69页。着重点是原有的。

⑸《关于革命艾物和革命史料征集工作的一组历史资料》《党史研究资料》四96年第3期。

⑹冀中区党委秘书处:《关于防止文件损失的通知》

⑺冯文彬:《在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纪念党的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 ,《党史资料通讯》第3第19期.1981年5月25日。

(8)金春明:《再思考,再评价,再考证》、《北京党史研究》1998年第5期,

(9)参见《(党史研究资料)1996年第12期,

(10)海丹:《中国共产党历史丛书概述》 《中共党史资料》总64期。

(11)石仲泉:《坚持特色,再创辉煌》《党的文献》1998年第l期。就研究领域言,文献学与史料学在大量的层面上是互相重合的,就研究内容言,前者可概括在后者研究范围内。文献学的研究成果也可说是史料学的研究成果。

(12)曹雁行:《革命历史文献编纂工作中的版本问题》,《建国以来档案文献编辑工作得失研讨论文集》,档案出版社1988年饭。

(13)李传华:《回顾二十年党史事业的发展,做好世纪之交的党史工作》,《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1期。

(14)《电视片〈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五大〉魅力何在?》,《光明日报》1999年1月22日。

(15)易鸣,《独立研究与联合攻关》,《北京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

(16)张静如:《中共党史学诠释》,《北京党史研究》97年第3期。

(17)张静如、王朝美、侯且岸、谢萌明:《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反思》,《北京党史研究》95年第5期。

(18)《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l期。

党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2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员干部要念好党史教育“huo”字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要学教灵“活”。指出:“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灵活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要在设置一套科学课程体系、打造一批精品教学课程、培养一支优秀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既抓住了关键少数,也关注人民群众,通过采取集中学和自主学相结合、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交流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探索“互联网+”“微宣讲”“微视频”等新形势,利用方言戏剧、相声小品、新说唱等喜闻乐见的载体,结合实际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英雄模范宣传、党史知识竞赛、革命歌曲传唱、历史文化讲坛等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在神州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货”真价实。指出,全党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修实。要不断强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意识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向学追求,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真正把党史学懂弄通做实,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防止学习工作“两张皮”。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走过场”“一阵风”“差不多就行”的学习态度,避免“浅尝辄止”“挂机式”“走马观花”的学习方式,切实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要学有所“获”。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胜利。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党员干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历史经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持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要始终保持奋斗姿态,涵养“三牛精神”,汇聚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