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

时间:2022-03-25 03:47:31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1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就业;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2.就业流向多样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3.就业对口率低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2.人才需求分析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2

    论文摘要: 行业特色大学校园文化的营建有利于减少大学文化趋同的现象,符合高校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论述了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分析了营建思路和功效,并对其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中最富有时代气息和活力的一部分,体现着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特有的文化形态,属于社会中的先进文化。行业特色型大学校园文化受行业发展和专业布局影响,容易在载体、途径、价值追求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服务行业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大学,在111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以勤奋实干精神为核心,以服务三农、面向基层为导向,以校园文化活动和物化景观为载体,以勇于担当志愿服务为精萃的、行业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了以张启发、徐本禹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精英,树立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典范。本文对华中农业大学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理念进行了初探,并对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提出了相关策略和建议。 

一、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理念 

(一)勤奋实干:行业特色的折射。 

特色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深受所服务行业的影响,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等方面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文化。中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仍是世界上农业生产第一大国和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勤奋实干,正是中华民族耕读精神在华农人身上的延续和发扬,也是社会对华农人和华中农业大学最多的评价。华中农业大学其前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勤奋实干的文化无不体现在学校办学过程和广大华农师生身上。1987年,学校自力更生创建生物技术中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筹措10万元经费,挤出专门实验室,调集分散在各单位的相关生物技术仪器设备,支持中心建设。中心实行开放滚动式的管理办法,以“互助组”方式运行,实现资源共享。10余年后,学校依托该中心,建起了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天清晨,狮子山广场上莘莘学子专心读书的场景是华农学生勤奋学习的缩影;临近凌晨,国家重点实验室灯火通明下知名教授专注科研的情景是华农教师刻苦实干的写照。 

(二)面向三农:学科背景的必然。 

特色型大学强调的是学校学科分布特点,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技术支撑,是高等教育服务专门行业发展的产物。历经百余年的历程,华中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体系。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农科,人文社科专业以研究“三农”问题为主要方向,全校所有专业发展形成一盘棋,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围绕一个领军人才,组建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四个一”特色发展模式广受社会关注,为服务“三农”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枝苗、一棵树、一粒豆——“六个一”,是媒体对华中农业大学近年来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形象概括,代表了学校在优势学科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三)勇于担当:时代精神的体现。 

“达人”精神是华中农业大学校训内涵的重要部分,体现了一种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正是华农人责任意识的集中表现。华农人响应时代号召,服务国家需求,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学校深入推进“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服务新农村建设“111”行动计划和“百名教授进百企”科技支撑企业发展“双百”行动计划,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1990年以来,连续18年被、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由“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创办的红杜鹃爱心社,积极开展支教助学活动,服务西部基层教育,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社团。绿色协会广泛开展各项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和环保宣传活动,多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团。 

二、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营建与功效 

(一)以实体物质建设为基础,打造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高等学校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使用的能蕴含高校师生共同价值追求,代表学校精神风貌的物质性载体。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启动了“学校历史人文景观建设工程”,工程规划高度重视体现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的人文景观建设。在该规划指导下,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纪念碑、学校创始人张之洞铜像、学校百年纪念碑等一批代表学校文化底蕴和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人文景观相继建成。以喜迎建校110周年为契机,学校掀起新一轮人文景观建设高潮,陈华癸、刘后利、杨新美、沈达尊四位教授雕像先后建成揭幕。在“未来之门”南边的小广场落成了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二十四节气柱,精心设计建造了一批富有农业大学特色的标本馆、校史馆、图书馆、教学楼和实验楼,完成了狮子山中心广场改造工程,使其成为了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园林文化广场。学校布局合理、搭配和谐、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给予师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学术科研发展为中介,提升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是研究型高校师生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及在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而形成的制度与规范。高水平特色型大学一般都是研究型大学,担负着培养高水平行业精英和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科技目标的重任,较好的学术文化有利于统筹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目标协调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高度重视科学研究,注重校风学风建设,形成了“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和“勤读力耕”的大学精神。我国高校中唯一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启发教授测绘出了世界第一张水稻基因图谱,目前其科研团队正在朝着绿色超级稻的战略目标迈进。今年夏天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场由7位微生物领域的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超级豪华答辩委员会为两位硕士举行答辩会,生科院何正国教授培养的两名硕士生均发表了影响因子超过10的文章。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数学建模、“金铅笔”广告等大学生科技赛场,我校学生频频摘金夺银,展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素养。2009年4月,学校成立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并出台了《华中农业大学学术规范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专门用来规范学术行为。这充分说明,在学术文化指引下的学校科技研究不但重视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更注重学术规范。 

(三)以大学精神培育为核心,凝练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能反映相对稳定群体内在心理定势和外在精神气质的最高层次文化体系,是一所高校整体风貌、文化气质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日益趋同的今天,形成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文化显得尤为可贵。华中农业大学最宝贵的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训、校歌和校徽中,并不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校重大仪式活动牢牢镌刻在一代代华农人身上。新生入校必须学唱校歌,在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奖学金发放会场,与会全体师生都会齐唱校歌。为继承和发扬张之洞“重农”精神,学校探索成立了张之洞实验班,专门培养了农业领域精英领袖人才。学生文艺骨干把张之洞办学历程和研究生支教团感人事迹,排成话剧搬上了学校晚会舞台。以“狮子山讲坛”、“齐民讲坛”为载体,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李昌平先后前来讲学,提升了华农师生的“三农”情结和人文素养。

    三、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进一步凝炼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统揽着大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是大学精神的物化结晶,是一所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石。农业高校要想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就必须从办学传统和办学实践中提炼特色的办学理念。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农业类特色高校,首先要明确培养农业领域精英人才和相应文化的目标理念,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大量行业专门人才;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使传统农科类优势学科更优,现代生科类特色学科更特,并加强涉农文法经管类人文社科学科发展,促使学科群体优势更加明显;最后要密切配合农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为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发展服务。 

(二)进一步彰显农业特色。 

华中农业大学是以服务面向“三农”为特色,以农科优势明显为特点的农业特色型大学。加强具有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广大学子深入了解农业发展史,激发同学关注“三农”情结,树立献身我国农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校史馆、档案馆和标本馆的藏品和功能,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成华中地区最有影响力农业科普参观基地和宣传我校整体科研实力的窗口;进一步丰富人文景观中“农”的元素,把“六个一”标志性科研成果做成雕塑,激励师生投身农业科研;进一步拓展“面向三农、服务基层”的教育途径,培养师生热爱农民、向往农村和对关注农业的情怀。 

(三)进一步丰富文化载体。 

理、工、农、医等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发展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均面临着文化建设先天不利的窘境。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积极主动挖掘提炼,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为适应时展,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学校应进一步丰富文化建设载体,发挥高校文化引领作用。为此,要大力发展有学校特色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发挥网络在科技传播、交流沟通和思想教育方面的特有作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积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继续办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狮子山讲坛等品牌活动,重点扶持几个有影响力和专业艺术水准的学生文艺社团;树立科技创新精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以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氛围的创新文化,服务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农业科技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3

几分之差,改变了刘彩华的人生。1986年,刘彩华高考落榜了,经过半个多月的痛苦思索后,她决定在家务农。“我要做一名出色的农民,做一名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就要有新知识、新技术。”刘彩华开始四处学习,看看别人怎么种地。

为了学习知识,刘彩华开始跑学校和科研所,到处找项目学技术。她成了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的常客,每次去都要骑40多里地的自行车。她的坚持感动了老师,老师把她当作编外学生,一个在职的农民学生。

村里看刘彩华爱学习肯钻研,就推荐她参加“黑龙江省星火计划人才培训”,学习果树栽培技术,在这里刘彩华看到了新的世界。

1988年,刘彩华事业开始起步。她筹建了一个24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当年培养出一等葡萄成苗6000株,去掉成本获利4000元。

1997年,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吴宗璞老先生为她提供了一个大豆优良品种,并且提供技术方案,到了秋天,亩产增加近20%。

XX年,一位来自美国俄亥俄州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的女博士告诉刘彩华,美国的农业全是机械化,农场主大多数都是大学毕业,“那时我才知道,自己与现代农民有多大的差距!”刘彩华说。

因此,当得知自己可以一圆大学梦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XX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

经过考试,刘彩华被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录取,成为绿色食品生产与管理专业的学生。

刘彩华太珍惜这个机会了,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她毕业论文中的多项成果被周家镇五年发展规划采纳。“在大学校园里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思想理念上的,同时也学到了很专业很新的农业知识。”刘彩华说。

更新了理念,掌握了技术,刘彩华如虎添翼,近XX年间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走出一条现代农业之路——

XX年,刘彩华投入14万元承包了村里400多亩耕地,引进新品种,采取新的栽培、防病、拌种等一揽子先进技术。秋收时节,试验田平均亩产较当地常规种植增加270公斤。

XX年,刘彩华牵头成立了双城市良农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但种植绿色玉米、有机水稻、繁育大豆种子、鲜食粘玉米等粮食作物,还向陆地菜、棚室蔬菜进军。

XX年,刘彩华的专业合作社种植了5000亩玉米、有机水稻和绿色蔬菜,产粮720万斤,总产值超过千万元,辐射带动XX多户农民致富。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4

    一、中央农业实验所与国家的关系

    中农所是民国时期国家建设的产物,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具有悠久厚重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传统。自秦以来,政治制度的演变就沿着君权专制化的轨道向前运行,在此期间虽有君主大权旁落之时,但随之而来的是权力更进一步的集中。经过几千年的陶冶和浸染,权力专制成了中国华夏政治文明的定势,无论是江山易主还是王朝更姓,均难以摆脱这一定势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但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作为历史基因一直遗传下来,渗透在国家的政治活动中。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依然是一个缺乏民主基础和科学传统的集权国家,科学很难靠自身的力量获得自主发展,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很难支撑,而官办集中型的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则成为科学研究和政府的必然要求和选择。这正符合中国社会集权专制的传统结构模式,宜于在中国土壤上生长。在上述背景下,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与发展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有官办集权的色彩,与国家权力之间保持彼此依赖和同构互融的关系,这成为其摆脱不了的命运。中农所的建立,国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创建了这一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农业研究中心,召集了中国一批优秀的农学家,提供了主要的经费来源和组织保障。国家赋予中农所部级农业研究机构和主管全国农业技术改进的农业最高机关的身份,其职责为研究和改进全国农业并推广其有成效之结果,使之成为我国农事试验研究之总枢纽。中农所正副所长由国民政府任命,其它人员由所长依据政府给定指标聘任并报请政府核准,人员工资由政府依据官俸标准拨付。中农所经费,筹建时报定年度经常费为52.8万元,开办费112.5万元,1933年6月核定经常费为每月5万元,开办费照筹报数额。1934年到1938年,中农所每年的经常费约在50-60万元左右,以后数额逐年增加,这些经费由中农所做出预算,经实业部核准后由政府财政支出。([2],pp.2-5)中农所因其国立机构性质,拥有一定的国家权威性。它负责制定全国农业科学研究计划,指导督促或协助部属农业试验机关、各省立农业改进机关或其他公私立农业改良场所之技术工作,协调各省农业组织、研究机构促进良种推广和发展农业生产,划拨经费支持各省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农所运用其精专化的知识权威,领导全国农业研究、推广农业技术。国家的农业政策、改良方向及其目的,亦通过中农所等中央机构对地方农业改进机关的技术指导和指明用途的经费而得以实现。

    中农所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亦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需要的影响。抗战之前,作为一个国立农业科研机构,一开始就承担着挽救当时农业危机、全面振兴中国农业的重任。在这个时期,中农所研究范围比较宽广,涉及农业科学的各个方面,从作物良种培育到土壤肥料研究,从蚕桑及畜种之改良到病虫害及兽疫之防治,从全国性的农业调查到新式农具研制,无不囊括,其研究方向和成果具有基础应用性等特征,工作重点是研究重要农业生产技术之改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各方面研究在战前已有重要进展。抗战时期,中农所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亦随着中日战争的迫近而日益深化。鉴于华北及沿海诸省被日军占领,农业资源损失甚多,而后方各省农业远不及沿海。根据国家抗战要求,中农所工作重点是根据后方各省农业区城在非常时期之需要,拟订倡导各省农业改进计划并协助各省尽力实施,以提高粮棉产量供战时需要。中农所人员被直接被分配到后方各省,在川、黔、桂、滇、湘五省设立工作站,指导协助各省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倡导各省战时农业。中农所的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后方各省的农业生产技术,为解决战时粮棉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抗战结束后,中农所迁回南京,随政府接受日伪留下的农业科研机构,并增设系场,准备全面开展农业研究工作,多方位改进全国农业生产技术,后因内战硝烟起,中农所工作在开始之后便面临困顿局面,随着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中农所的生命也因此终结。中农所亦在国家之外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自主性。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农所科学研究基本上是不干涉和尊重的,所内技术人员的聘定、研究方向的确立、工作任务的安排、内部事务的处理等等,均由中农所自主决定,中农所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这样,作为研究与行政合而为一的机构,中农所可以较少地受到国家政治生态的影响、外部行政官僚的牵制和干涉以及官僚作风的侵蚀,在中农所,技术专家在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对于中农所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利的。国家力量的干预,往往会妨碍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打破学术界所崇尚的自由,虽然干预可能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国家政治态度极大地影响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研机构及科学研究人员的命运。特别处于科学民主不发达的环境下,在科学研究上因为外力的干预而导致科学的灾难是更为常见的现象,中农所科学研究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尊重,这种制度的宽容在民国时期是稀少的,它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对科学研究的理解。

    二、中央农业实验所对中国近代农学研究体制化的贡献

    作为全国性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和农业技术改进主管机构,中农所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活动和交流,指导、联络全国农业科研组织,协助筹设各省农业改进机关和农事实验场,促进农业科学传播和进步,在它十七年的发展历程中,直接推进了中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农学研究体制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农所造就了一批中国的早期农学家群。由于其国家农业研究中心性质,该所聚集了当时许多一流的农业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农所原有技术人员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华东农科所,专家阵营之强,列于全国农业科研单位之首,当时农学界都说,全国农业科研系统四分之一的第一流高级农业专家,都集中在华东农科所。[5]可以说,中农所是一大批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学风严谨的优秀科研人员的基地。该所人员分布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各学科、各专业领域,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所还十分注重农业人才的训练与培养,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农业研究会、讨论会、讲习会、训练班等,对在职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专业训练,或者吸收新成员,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为中国培育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这些人大都成为中国农业研究各领域技术骨干。作为一个部级农业科研中心,中农所促进了中国近代实验农学的发展。19世纪末20年代,随着西方科学的勃兴以及西学渐进,中国农业研究受西方影响,应用科学实验方法进行农业研究,实验农学逐渐取代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传统农学,成为农业研究的新趋势。中农所成立后,实验农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宏扬。中农所应用实验方法对作物栽培、土壤肥料、园艺蚕桑、病虫防治、畜牧兽医等方面进行研究,成为实验农学的领军者,为我国农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民国最高的农业科研机关,中农所肩负着推动全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兼顾自身的发展之外,还要指导、联络全国农业科研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以便能使国内的农业科技水平在整体上有较高的提升。中农所促进了国内各种类型的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该所联合各育种单位在全国举办各种大规模试验。在战前联合各试验场进行稻麦棉等育种试验,战争时期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广西、陕西、河南等省分设工作站,与各省农业改进机关合作,举办各种育种试验,选育出一大批作物良种。中国在20世纪30、40年代在育种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与中农所的组织领导是分不开的。该所同时也与国内大学的农学院和农业专门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农业试验。如与中央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四川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及中国蚕桑研究所都有不同的合作。它还同全国各地、各级农业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协助指导地方农业机构进行农业研究和推广,例如四川农业改进所、湖南农业改进所、贵州农业改进所、云南农业改进所、广西农事试验场、广西推广繁殖站等单位都得到中农所的密切参与及指导。

    中农所在各农业科研单位中起着纽带和指导作用,全国的农业研究机构,以中农所为龙头,构成了一个农业科学研究体系,为中国农业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撑。科学交流系统的形成是科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中国农业科学交流方面,中农所也起着重要作用。中农所倡行全国性的农业科技交流,其影响甚为深远。1934年,中农所与中华棉产改进会自1月22日起共同举行棉业讨论会,这次会议促进了各省棉业科技的交流;1934年,中农所召开中国作物改良研究会议。这次会议加深了全国各农业研究机构、各省农业机关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作物改良研究事业,可以视作中国作物改良研究迈向新阶段的起点;1936年3月20日至28日,中农所召开第一届全国治虫讲习会,这次会议促进了全国治虫技术的交流。([2],pp.22-25)同时,中农所技术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表大量研究论文,发表在各类农业学术刊物上,其中很多是当时农业研究某具体领域的开山之作。中农所还延聘国外专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国外进行农业考察,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了加强与国际科学界的联系,中农所聘请外籍农业专家来所任职,邀请接待世界着名的农学家来华讲课、考察。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育种专家洛夫(H.H.Love)在1931-1934年间应邀担任该所总技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着名生物统计学家韦适(J.Wishart)应邀担任该所咨议,韦适在华期间,除指导田间实验技术除外,还主讲生物统计学。英籍农村工业专家戴乐仁(Mr.J.B.Taylor)在1934-1935年间应邀担任该所农村工业系顾问,兼任系主任。英籍土壤肥料专家利查逊于1937-1943年间应邀担任该所顾问。美国农业工程专家戴维生(J.B.Davidson)、马考莱(H.F.McColly)于1946年受聘为该所顾问,戴维生且兼任农具系主任技师。英国毛织专家巴克巴克(Prof.A.F.Barker)教授于1935年4月15、16两天,应邀来中农所讲授制手工制呢与机械制呢的比较,及纺织业研究改良的经过。中农所还陪同接待美作物育种专家海斯(H.K.Hayes)、美国水土保持局副局长罗德民(W.C.Loudermilk)、美国农部马铃薯专家戴兹创、农业专家兼政治家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Henry.A.Wallace)、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农所的麻作及甘蔗专家薛礼文(PierreSylvain)等人来华考察。中农所沈宗瀚、张乃风、贾伟良等人参加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同美方人员共同调查中国农业状况。([2],pp.17-19)中农所技术人员也多次到国外考察,参加学术会议。1937年2月,技正戴弘赴日,考察各种重要化肥设施及一般肥料问题;1939年8月,副所长沈宗瀚,代表我国参加第七届国际遗传学会议,撰《中国小麦区域之研究及其与育种之关系》论文摘要寄该会,并被推举为该会副会长之一;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5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品种不断丰富,人们消费需求逐步升级,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成为延长农业产业链、就业链和效益链,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农洽会顺应形势要求,通过不断丰富会议内容、创新会议形式、拓展会议功能,实现了“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产品营销推介、专题发展论坛”等多项功能,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搭建了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广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寻求合作伙伴、掌握先进技术、展示自身形象、了解行业动态、明确投资方向、促进产品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农洽会在组织过程中更加注重勤俭办会,更加注重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注重发挥行业和社会力量的组织作用,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迈向新的台阶。

本届农洽会吸引了全国30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会代表团166个,其中河南省以外的代表团83个(含境外代表团23个);参会企业5600多家,其中,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0多家,境外参会企业83家;参会客商18000多人,其中,省外客商6500多人、境外客商190人;展出总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大型采购商丹尼斯、沃尔玛、大商以及雀巢、康师傅、南京红太阳、维维、双汇、众品、徐福记、悦达等53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参会参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4家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参会并开展科研成果与合作洽谈活动。荷兰、泰国等国家驻华使馆官员参加会议。俄罗斯、泰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会参展。东盟国际投资商会、美中经济交流协会、台湾同业商会及湖北、上海、辽宁、新疆、河南等地20多家商会协会组团参会。

本届农洽会以“合作、绿色、科技、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以投资、贸易和技术合作交流为重点,秉持“行政组织、企业主体、多方参与、社会服务”的办会原则,围绕农产品加工业投资项目洽谈签约、科研成果、主食装备现场演示交流、经销商产销对接、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江西科企对接专场和参展产品评定等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实现了“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洽谈一批项目、对接一批技术、一批成果、提高一个层次”的总体目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多、实、高、大、好、全的特点。

一是投资贸易签约项目数量“多”。会议期间,举行了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签约仪式,共有16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投资总额519.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2个,内容涉及米面制品、油脂、肉制品、乳制品、果蔬、饮料、休闲食品、畜牧、纺织、医药、生物制品等行业。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洽谈活跃,签约贸易项目195个,贸易额108亿元。

二是科技成果和科企对接“实”。34家部级和省级农产品加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共375项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专利。7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41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9个。

三是主食加工业特装展水平“高”。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福建、江西、河南、四川11个省(区、市)设立了主食加工业展区,集中展示、推介主食加工技术、装备、名品、精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所分别设立了主食加工业科研成果特装展示区和主品之窗推介展区。

四是产品展示展销规模“大”。会展中心设特装展位50个、标准展位360个。大会主会场两侧搭建868个标准产品贸易活动板房,来自全国各地的2677家企业包括30家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国内大型种子企业参加了产品展示和贸易活动。

五是中欧技术交流会效果“好”。新增的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会,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和欧盟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官员,重点就肉制品、薯类加工、油脂加工、主食加工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问题进行了交流,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对进一步加强中欧农产品加工业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六是参评获奖产品种类“全”。17个省(区、市)274家企业的576个产品参加评奖,评奖产品共分为粮油、畜禽、果蔬和其他四大类,共评出金奖29个,优质奖136个。其中,粮油类77个,畜禽及水产品17个,果蔬制品37个,其他类34个。

农洽会是国家发展农展经济的一项大型经贸活动,起始于1998年在驻马店举办的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由农业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河南省农业厅、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承办,每年在驻马店举办一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6届,期间曾改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近几年,农洽会一届比一届规模大、内容实、成效多,影响力、吸引力、带动力进一步提升。2013年更名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更高。

坚持多措并举 推动农产品加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为深入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特色,2012年,农业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了第15届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了第4届新疆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上海)展示会,与海南省人民政府举办了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与湖南省乡镇企业局举办了湖南农产品加工(北京)营销合作洽谈会,这些全国性和区域性展会活动在会议规模、举办内容、办会层次、项目签约、会议影响等方面均得到进一步提升,极大地推动了产业转移、结构优化升级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了区域间农产品加工业良性互动发展。

一、主要内容

1.创建全国性农产品加工专业展会品牌

第15届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合作、绿色、科技、发展”为主题,集区域经济合作、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产品展销对接“六位一体”,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了一个了解发展趋势、把握投资方向、学习先进技术、掌握市场动态及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平台。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国内外161个代表团,4500家企业,近16000人参展,展位面积达2万平方米,项目签约近500亿元,有61所科研院所参会,共达成科研成果转化意向300多项,推出获奖产品75个。

2.搭建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品与“长三角”的对接平台

第4届新疆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上海)展示会聚集了新疆14个地州300多家企业的近2000种产品参展参销,销售额达635万元,上海、长三角及华东地区、云南、吉林、黑龙江、广东、湖南等省(区市)近200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型批发市场、超市采购商参会,采购签约额近70亿元。

3.全方位打造热带农产品加工品体验会展

来自27个国家使团代表及国内代表4万多人次参加了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室内展位面积达3万平方米,设渔业、畜牧、林业、科技、休闲农业农产品及加工品综合展,海南19个市(县)特色产品展,东盟、港澳、台湾专设独立精品展区,室外设250个标准销售展和100个地方特色小吃展位,项目签约额达230亿元。来自北京、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南、甘肃、福建等7省(市)60多名代表组团观摩参会。

4.积极向华北地区推介“湘菜”食材

湖南农产品加工(北京)营销合作洽谈会集产品展示、洽谈、网络营销、重大科技成果等为一体,推出湖南辣味调味品、有机猪肉、有机茶籽油、水果罐头等60多个名优特新产品,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等省(区市)的40多家企业、220多人参展、参会,签约合同达20多亿元,畜禽、果蔬、茶叶、油料、水产品等6项重大加工科技成果。

二、主要做法

1.整合各种力量,创新办会形式

充分发挥中央、地方、民间社团、企业等的合作作用,早计划、早推进、早落实。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企业需求、强化企业合作、减轻企业负担,不断突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农洽会积极打造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签约额最大的专业型品牌展会,展会期间举办主食加工业论坛和东盟农产品加工业(中国)项目推介会。各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加工品会展,突出向华东、华北、华南等大区域推介,加大与大型供应商合作力度,做强、做精代表地域特色产品展示。湖南农产品加工(北京)营销合作洽谈会以面向华北地区为市场,推出一批特色优质名牌“湘品”。新疆(上海)展示会积极开拓华东市场,推出西部新疆优质、绿色、特色的粮油畜牧、干鲜果品、酒饮等精深加工品,不仅吸引大批华东物流采购商与企业洽谈,而且在上海设立了固定的精深加工农产品展销中心,搭建起西部与中东部稳定的合作交流平台。

2.加快科企对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通过展会平台,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通过举办论坛、讲座、项目等多种形式,培育带头能人。农洽会期间,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61所科研院校参加会议并开展科技成果推介,共达成科研成果转化意向300多项。“湖南(北京)洽谈会”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了一批成熟的粮油、肉制品、果蔬、水产品及茶制品项目,为企业带头人、专业人才、管理能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3.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共识

通过新闻会、推介会、洽谈会等方式,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良好氛围。农洽会期间专门举办了两场新闻会,来自各大主流新闻媒体记者达200多人次,刊发有关新闻报道达400多项,极大宣传农产品加工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效。

三、主要成效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举办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加工业经贸洽谈、项目推介、产品展示等活动,将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进行推广,加快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业经营管理水平。

2.区位优势明显提升

农洽会将河南农产品加工业大省特有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合理整合并梯度推进,逐步形成粮油深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果蔬饮料加工和生物制药加工集聚区,河南农产品加工业区位优势得到明显提升。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6

>>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的思考 关于烟农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 烟农专业合作社财务现状及对策 完善功能提升服务,稳步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 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 桂阳县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建议 普惠视角下烟农专业合作社助农新方式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成机制的博弈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证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实证分析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析与思考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情况分析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问题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的实证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分析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毕红霞,孙迎春,薛兴利,等.论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2010(11):69-72.

[4] 陈丹,李明贤.政府主导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背景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2):184-185.

[5] 萧洪恩,王娟,李伟林,等.烟草理性与政府责任桥接—基于利川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践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1(3):58-61.

[6] 覃春华,阮联平,张惠军,等.烟农合作社建设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技服务,2012,29(4):508-510.

[7] 魏国胜,赵书军.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难点[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98-201.

[8] 杜兴华,付源.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2(5):169-171.

[9] 肖春生.湖南省综合服务型烟草专业合作社探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2(2):41-43.

[10] 孙迪亮.农民合作社的十大功能[J].经济问题探索,2005(1):91-93.

[11] 申龙均,高强.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社的形态、功能及其发展[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12-16.

[12] 杨平.合作社成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有效载体—记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县协和乡杨柳烟农专业合作社[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1):51- 52.

[13] 宋丽华,普雁翔,包函可.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探析——以云南为例[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4):63-65.

[14] 吉洪.金融服务“三农”的新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径探析[J].今日海南,2010(8):28-29.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7

行政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打破学历与身份界限为农民评定职称……今年以来,发生在华亭县干部群众中的这些新鲜事,如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奏响了煤都人事人才制度改革的铿锵乐章。严把进人关

两个月前,平凉医专毕业生刘菊红在经过公开考试,以中专组第一名的成绩幸运地被聘任到东华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工作。

刘菊红的确幸运,和她同时考入乡镇事业单位的其他80名大中专生也同样幸运,他们都得益于华亭县启动实施的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今年初,华亭县按照“三看三化”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求,对县属行政事业单位出现空缺岗位需要补充人员时实行“凡进必考”。华亭县人事局严格程序,精心组织,通过资格审查、知识测试等环节,先后为县委办、政府办、卫生局补充工作人员10名,为乡镇事业单位补充一般工作人员80名,在县属各学校为城区部分中小学招考教师66名,面向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为教育系统招考教师__名,促进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拓宽就业路

今年,华亭县把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作为人才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意见,择优安置了10名家庭困难毕业生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选派30名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开展“三支一扶”活动,并通过公开招考将25名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新农村建设主战场。

在做好政策安置的同时,华亭县建立起“市场引导、政府调控、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新机制,在西华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示范基地,选派了18名农科院校大中专生到基地自主创业,推荐300多名非师范类毕业生到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实现就业,从而形成毕业生多层次、宽领域的自主创业格局。20__年,全县接收大中专毕业生420名,通过各种形式安置353名,就业率达到了84.1%。搭建成才桥

重视人才、开发人才、经营人才,在华亭已蔚然成风。县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作为/!/人才开发基金,设立科技进步奖、医药卫生等奖项,对李前、李云霞等50多名“科技功臣”、“科技专家”、“213”科技人才进行了表彰奖励。为了吸纳更多人才扎根华亭创业,县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教育系统引进的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发放5000元的安家补助费;先后提拔重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7名,优先解决住房600套;对基层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除了发放生活补贴和办理人身保险进行物质奖励外,县上按照“三个优先”的原则,对90名成绩突出的毕业生选调到乡镇农林事业单位和县直部门工作,对领办科技项目成绩突出的3名大中专毕业生推荐选拔到乡镇副乡镇长岗位。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8

历任职务及荣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任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副校长,湖北省第八届政协委员、湖北省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农业高校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参加了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团的学习,并担任团长。

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管理、高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近十年主持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级课题12项。公开126篇,其中2000年以来,在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论文42篇(均为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担任主编或副主编出版《21世纪教育经营管理丛书》、《大学教育管理探索》等专著、教材4部。

获奖情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探索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途径》,主持的《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整体组装的研究与实践》、《农林科本科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等三项成果分别获得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建立教学工作评价体系》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还有十余篇论文被省部委及学术组织评为优秀教育科研论文奖一、二等奖。

代表性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以创新的思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机制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校发展规划与战略领导能力建设等。近五年主持多项部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其中包括:中华农业科教基金,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调整与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研究;教育部项目,用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学科;教育部重点“新世纪教改工程”,农林科教学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高等院校服务湖北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政策研究;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研究课题(2006―2009年):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等。

主要论文论著。

1、李忠云:农科本科教学计划修订中的几个问题.高等农业教育,1986(3).

2、李忠云等: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初步实践.高等农业教育,1988(1).

3、李忠云:积极探索,努力使实践教学规范化.高等农业教育,1989(2).

4、李忠云:优化专业结构,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5、李忠云等:建设植物遗传育种专业,培养合格人才.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6、李忠云:高校教师队伍“断层”问题的研究.高等农业教育,1991(1).

7、李忠云等: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加快学科带头人培养.高教行政管理,1991(1).

8、李忠云:论农科专业课实践教学途径的探索.农业教育研究,1991(1).

9、李忠云:教学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高等农林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0、李忠云:运用学籍管理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实践与思考.高等农业教育,1993(5).

11、李忠云:试论农科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的原则与要求.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2、李忠云等:深化农科高教改革.湖北高教研究,1993(4).

13、李忠云: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高教理论与实践,1994(4).

14、李忠云:加强教学管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高教行政管理,1994(4).

15、李忠云等:建立教材责任制,实行规范管理.高等农业教育,1995(1).

16、李忠云副主编:公共关系――原理、实践、技巧、礼仪.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17、李忠云: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出版社,1996.

18、李忠云等:坚持两手抓,加强学校两个文明建设.湖北高教研究,1996(4).

19、李忠云:高校教学工作指挥系统的探索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1997(5).

20、李忠云:努力把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的本科教育带入21世纪.农业教育研究,1997(2).

21、李忠云等:以重点学科为龙头,探索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途径.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9

为进一步做好全区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好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无事故,根据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农机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全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为主线,加大我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严格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三项行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全年农机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工作时间安排

1、1-3月份,与各镇农机站签定《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镇办、开发区要层层制定、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农机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到位,安全目标量化分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拖拉机专项整治行动;努力做好第十一个“农机安全宣传月”活动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

2、4-10月份,认真搞好“三夏”、“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搞好农机检审工作,组织机手学习《拖拉机登记规定》、《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努力提高“三率”水平,积极参加市、区政府组织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充分利用标语、展板、宣传单、宣传车、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主要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安全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关于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常识;针对“三夏”、“三秋”农忙重要季节,认真制定《夏、秋季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加大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三夏”、“三秋”农机安全生产;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农机安全生产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全区农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示范活动,做好农机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3、11-12月份,认真开展好冬季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宣传教育,重点搞好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在做好驾驶员、操作手、农机专业户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积极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专项整治效果,确保全年农机安全生产无事故。

三、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实际情况,各镇办、开发区也要制定出年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并按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宣传教育培训质量。

2、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搞好农机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

3、合理安排,科学筹划今年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要加强整合宣传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宣传教育培训网络,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宣传教育培训质量,切实提高受训人员的安全业务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10

6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的返乡创业,

确定将从创业场所、资金支持、创业培训等5个方面提供支持。

事实上,随着全国范围内掀起新农村建设的大潮,发展效益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

科技化道路是未来我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这给大学生在农村创业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每年都有新的优惠政策出台。

许多地方政府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施行减免税收、小额贷款优惠、技术、场地优惠等等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给返乡创业者大力的支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在网络营销、挖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等方面,比较有优势。

这里整理了几个回乡创业的同学的故事,他们可以说是“领头雁”,

结合当地经济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闯出一条致富路。

核桃与蘑菇

江利斌老家在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西井村,地处太行山腹地,全村400户农民全年的收入就指望着家里的梯田和宝贵的核桃树,收成好不好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江利斌带着村主任的嘱托和全村人的希望考了山西农业大学,他早早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带着技术、项目回村创业”。既然村民把种植核桃当成主要收入,江利斌就利用一切机会和资源听选修课、泡图书馆,还以创业实践的方式学习核桃种植和嫁接技术。家乡的荒地成为了江利斌最好的试验田。

江利斌不仅学习种核桃。在一次创业论坛上他认识了师兄,参观了师兄的蘑菇大棚之后,江利斌琢磨着怎么把蘑菇引进到村里。他认为种植核桃效益好,但核桃的收益期较长,一颗核桃树从种植到结果要用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村民不能干等着。蘑菇的生长周期是40天左右,村民空出来的时间就能把蘑菇栽上了。蘑菇的废料可以给核桃树当肥料,核桃树的树枝正好是培育蘑菇的原材料。

为了验证自己栽蘑菇的技术,江利斌在学校周边承包了大棚,每天上完课就往大棚跑。蘑菇成熟了就跑市场卖蘑菇,然后再种上。大学四年江利斌成为了菜市场的熟客,学校周边菜市场的蘑菇供销几乎被他“垄断”。

大学毕业后,江利斌带着种蘑菇的经验回到村里。四年里,6000多棵核桃树种满了山间。他决定带着乡亲们大干一场,一边种核桃,一边栽蘑菇。江利斌成立了核桃种植合作基地,引进文玩核桃,这种核桃不仅个头均匀,而且品相好,卖得快。江利斌算了笔账,每个菌包放两斤干料,能够产出两斤左右的蘑菇。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大棚,里面放5000个菌包,一茬就可以产出10000斤左右的蘑菇。40多天的收益期,只要温度、湿度适合,很快就能看到效益。

江利斌现在是山西省黎城县绿翼核桃合作社的理事长,黎城县利斌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理事长。目前,村民陆续加盟合作社,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吸引了5名来北委泉村创业的大学生。

牧草之苜蓿

张振华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父亲是镇上的养牛专业户。从小和农业打交道,张振华高三就有了创业的想法。

内蒙古是中国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加之三家大型奶企业落户周边,奶牛养殖场便多了起来,这样庞大的畜牧养殖环境使牧草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可说是供不应求。张振华家是养殖专业户,对外地供应的苜蓿草价格高、质量差的现象只能望洋兴叹。那时候张振华就想:为什么不自己种苜蓿草呢?这样就不用依赖外来的牧草了。他还了解到,投资苜蓿种植产业,从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到拉动致富,都十分有前途。

张振华的母亲坚决反对他创业,家里人都盼着他能考上好大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摆脱农村的生活。张振华十分看好家乡的畜牧发展,也对自己的想法很有信心,更不觉得自己的事业落在农村有什么不体面的。劝不动母亲,他就和父亲分析畜牧产业的形势和发展,终于在软磨硬泡下说动父亲投资。

父亲给张振华买了拖拉机和收割机,还建了近20000平方米的牧草储存厂房,前后一共投资了200多万元,支持他创业。2014年高考过后的那个暑假是张振华最忙、最累的,7月到9月是苜蓿草的收割期,张振华整天忙着在地里割草、运草,渴了就喝上几口井水,晚上回家顾不上吃饭倒头就睡。辛苦之后是丰厚的回报。10月,1000亩的紫花苜蓿销售一空,他赚了150万元。

高考后,张振华瞒着父母填报了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张振华被调剂到植科院,他发现“歪打正着”――这里的环境更适合自己选择的苜蓿种植业。他把大部分业余时间放在了图书馆以及数据库上,查找和苜蓿相关的资料。

2014年,新政出台,放宽大学生的休学年限,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2015年年初,华中农大采取措施,为创业学生组建“大学生创业导师团”,提供场地。此时,与西北地区的公司签下了1400万的紫花苜蓿供销合同的张振华正在纠结,公司进入发展黄金期,学业和事业难以兼顾。看到政策后,他决定休学两年,放开手脚去创业。为此,张振华跟父母保证一定完成学业、拿到学位,母亲告诉他,如果不能完成学业,将随时中断他的创业。

此后,辅导员陈志强帮张振华邀请到华中农大植科院赵健教授作为技术指导。张振华从赵健那里了解到,苜蓿的根系发达,能防水土流失,它的根瘤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氮肥,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苜蓿中的有机酸还能将沙砾转化成土壤。此时,张振华才知道苜蓿还具有保持水土、防治沙漠化的奇特功效。

依托华中农业大学便利的资源,张振华顺势组建了团队,并与学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内蒙古农科院负责提供苜蓿的种子。2015年,张振华团队扩大种植10000亩的苜蓿,利润将达到1500万元。扩大种植面积后资金是个问题,虽然张振华初次创业赚了150万,但远远不够。张振华在央视《创业英雄会》上拿到了100万的风险投资时笑说:“还不够买一台拖拉机的呢!”

现在,张振华盘算着将苜蓿种植发展到我国西北地区,扩大种植规模可以更大程度上盈利,但更重要的是推广优质苜蓿种植,可以发挥苜蓿的生态保护功能,防治沙漠化,并起到改良贫瘠土地的效用。

牧羊曲

重庆姑娘覃凤没想到音乐科班毕业后自己会走上一条回家养羊的路。

高中时,音乐老师发现覃凤的天赋,让她进入了兴趣班。中学几年的努力,让覃凤如愿考取了重庆文理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对于覃家来说,这是个“烧钱”的专业,覃爸爸决定养羊,供孩子读书。覃爸爸右手臂高位截肢,养羊很辛苦,起初覃凤并不支持父亲。大学期间,她对那些羊始终提不起兴趣,觉得羊圈实在太臭。覃爸爸心疼女儿,愣是不让覃凤碰这些“粗活儿”,担心影响到她那双弹琴的手。

覃凤毕业后,在永川区开了一家小琴行,一边卖琴一边办钢琴培训班。她成功招收到一二十名学生,这让她有了自信,盘算着,请一些志同道合的音乐人一起,把自己喜欢的事业做大。

这时,覃爸爸经医院检查确诊罹患肝癌且是晚期。覃妈妈在她读高三时去世,忙于高考,她没赶上看母亲最后一眼。父亲病后,覃凤解散了培训班,带着积蓄回家。覃爸爸病得很重,临去世前,决定把家里的50头羊以3万多元的价格卖了。覃凤不同意,说自己可以养。覃爸爸嘱咐她去城里找份体面的工作,再找户好人家。覃爸爸去世后,覃凤总会时不时地想起父亲和那些羊。她知道,羊对父亲来说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活。

之后,覃凤麻利地买了十几只羊,返乡创业。半路出家,养羊这件事覃凤是什么都不懂。她通过网络搜寻各种信息,到图书馆查找各种资料,抽时间去听学习班、培训班。2013年10月,羊痘病毒袭击了当地的羊群,一夜之间,覃凤发现很多羊的身上都长了痘,痘会慢慢溃烂。这是让很多养羊人谈之色变的病毒,因为能通过空气传播,所以防不胜防,而且羊感染后,死亡率相当高。其他的养羊人纷纷叫来羊贩子,低价把羊卖了,“能赚一点算一点”。但覃凤不能允许自己养的病羊进入市场,她决定独自应战。有一头羊病情非常危重,已无治愈的可能。覃凤平生第一次拿起刀杀羊,她想亲手解剖后,能对这种病的症状有更准确的认识。剖开羊肚,她证实了自己对病疫的判断。买回针药之后,她戴上手套,将羊身上的脓疮一个个挤掉,然后涂药治疗。挤脓的过程有些恶心,但她坚持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深夜。深夜里,屋外一片黑暗,羊群也很安静,让这个年轻的女大学生觉得生活很艰难,可她转念一想,“我不能放弃”。她和她的羊挺过来了。更重要的是,覃凤在医治照顾病羊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羊的很多疾病,覃凤大都能从容应对。她的羊群已发展到100多只,“都非常健康”。

在农村,同学和朋友很难聚到一起,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常常让人腰酸背痛,特别忙时连弹琴的时间也没有。覃凤没有抱怨,找着空闲的时间,她就跑到山头上唱歌。她还招了两名学钢琴的学生,定期骑着电动车去为学生辅导。

放羊让覃凤觉得自己“格外坚实地站在地上”,能够“自由舒服地呼吸”,更让她有机会去畅想,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在她的构想里,自己的羊都不喂饲料,而是在外散养,靠吃草长大,所有的羊都接受防疫,有健康保障。她觉得自己能走出一条精品养殖业的道路来。她还计划打造高标准的屠宰、切割、消毒流程,自己配送,让消费者方便地吃到放心的羊肉。覃凤已经收到了定金,有人希望在她这里买到高品质的羊肉。虽然已投入十来万元,且没有收到回报,但她相信,会有未来。

覃凤还有更宏伟的计划,流转更多的土地,让乡亲们一起,养出更多的健康羊,打造自己的品牌。

茶生态圈

陈星毕业于河南大学商学院,老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主要产地河南省信阳市负忧龙潭村。

从小就喜欢喝茶的陈星对于茶的品质要求很高。上了大学后,他发现自己怎么也找不到正宗的“信阳毛尖”,可家乡的乡亲们头疼的是高品质的茶没有好的销路。陈星意识到这种“想买的买不到,想卖的卖不出去”的现象,最根本的问题是缺少好的营销渠道。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陈星并不是一头就扎进了创业中,而是先冷静地观察市场,一边在淘宝卖家乡的茶叶,一边抽空到周边的茶馆、茶店走访调查。大二,他参加“挑战杯”,与商家合作,运用物联网技术,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定制有机蔬菜生长柜,广泛地接触现代农业。大三时,他在一家茶叶公司实习。

陈星创业,不是单纯做一个茶农,种种茶,卖卖茶。他想打造茶产业生态圈,包括种植、采摘、加工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餐饮、住宿、农家乐的一条龙体验模式。陈星跑遍了方圆十几里考察周边的旅游市场和地形地貌条件。

大学四年里陈星不止是学习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营销学、管理学、网站、软件等都学,他觉得这些知识在以后一定能用上。一个人的创业当然是孤掌难鸣,他先后邀请从事广告工作的好友冯士泰、计算机专业的雷智强一起回乡创业。

通过考察走访和市场调查,陈星决定把公司建在信阳的黑龙潭,茶叶生态园也在逐步的建设中。陈星创业最大的亮点是把科技元素融入到农业中,他用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研究的遥控小飞机为茶园喷药,让乡亲们大开眼界。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11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植物保护;

作者简介:侯明生(1952-),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与研究。

国内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及农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由于相关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因此,不存在统一性质的植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依据华中农业大学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认为,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是指那些政治思想过硬、敢于肩负时代使命,立足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勇于探索和解决植物保护相关的科学问题、实践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并据此建立了一套植物保护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植物保护核心课程、植物保护实践认知、创新能力培养、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四个方面。

一、植物保护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一)精炼教学内容,跟踪专业科学前沿

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人才培养的原动力。培养体系重点对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课程的学时分别压缩至48学时、40学时、48学时、40学时、48学时和40学时,大力倡导学生课外自学。强化了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传统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进展相结合,反映学科发展动态,注重以现代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进展解释传统植物保护学问题。例如,利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阐述植物症状形成机理、将分子诊断技术引入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将微卫星标记技术引入迁飞性害虫的教学和结合雷达监测技术讲解迁飞害虫的迁飞机制等。

(二)重视专业教材建设,注重精品课程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师团队承担了国家精品教材、“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等编写工作,担任主编《普通昆虫学(第二版)》(雷朝亮、荣秀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侯明生、黄俊斌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害虫检疫学》(杨长举、张宏宇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植物病害检疫学》(洪霓、高必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城市昆虫学》(张宏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食用菌栽培学》(吕作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昆虫生态学与害虫预测预报》(张国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等,担任副主编的教材有《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谢联辉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版)》(李怀方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和《昆虫学研究方法》(赵惠燕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等教材。同时,加强主干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建设,其中普通昆虫学课程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和植物检疫学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以这些优秀教材为核心构建的精品课程不仅证明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扩充了广阔的自学空间。

(三)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强化年轻教师培养

自2007年以来,植物保护专业先后新进教师26人,其中教授两人;学院面对海外聘请了“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五人。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等主干课程组建了优秀的教学团队,每门课程均有三名以上的主讲教师,并至少有一位教授担任主讲,原则上允许专业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主讲专业教师。如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姜道宏、李国庆、程家森、谢甲涛和张静等五位教师组成,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侯明生、黄俊斌、罗朝喜、蔡丽和郑露等五位教师组成,普通昆虫学的教学团队由雷朝亮、牛长缨、周兴苗、付新华、朱芬、朱智慧和杨凤连等六位教师组成,农业昆虫学由张宏宇、王小平、华红霞和吴刚等四位教师组成。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实行了导师制,如姜道宏教授和李国庆教授分别负责指导谢甲涛博士和张静博士的教学工作,侯明生教授和黄俊斌教授分别指导蔡丽博士和郑露博士,青年教师随堂听课、观摩。青年教师必须参与实践课程教学、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并将青年教师是否参与实践活动作为年终考核及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植物保护实践认知体系建设

(一)建立作物生产实习课程体系

该课程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种植稻、麦、棉和油菜等重要农作物,调查病虫害发生,获得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的实践机会。作物生产实习课程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耕种实践,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进行,贯穿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和农业昆虫学及其实验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课题组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立和探索了田间教学方法,如现场指导、评比、邀请知名教授现场教学等。课程要求紧扣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实时关注国家农业生产,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和气象因子等对作物的影响,阐述植物保护专业及农业科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学习植物保护专业的自豪感。2009年王小平等就该课程建设及运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9]。

(二)重视强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普通昆虫学实验、农业病理学实验和农业昆虫学实验等实验课程设立为独立的必修课程,加强了学生对理论课程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在专业理论基础课及其实验课结束后,教学安排长达三周的野外条件下的植物保护专业基础实习课程,为学生提供独立、完整的时间进行实践。该课程在湖北省大别山区进行,对当地常见昆虫及病害进行考察,并采集、制作和鉴定标本,培养了学生连续实验和观察能力,加强和巩固了学生的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同时也培养了其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植物保护专业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相关,而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主渠道,可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指导。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经常会结合经典实例阐述重要的科学发现,在锻炼学生科研思维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植物保护专业科学研究的真实印象。结合理论课程的教学,植物保护专业配备了充足的实验课程和完善的实验条件,保证学生能独立地完成一些基本试验,如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柯赫氏法则,学生需要完成病害标本采集、病原菌分离纯化、接种观察病害症状和病原菌再分离纯化的整个流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形态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等技术鉴定病原真菌,不仅涵盖了传统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也引入基础性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这些课程教学及其科研活动,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为他们今后从事更多的科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坚持和重视校外生产实习

为了加强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建立并长期坚持毕业生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制度,完善实习内容和过程,规定每位学生必须坚持深入基层的工作制度。在学生实习方式上,按照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人特点的发展进行实习单位的分配;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采取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和集中安排实习工作的管理方法;建立了一支由多学科、多技能、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的校内教学导师队伍,并聘任了一批植物保护技术人员、科研院所专家、企业家等做校外指导教师,明确了学生实习单位及校外指导教师的责任。同时,华中农业大学加强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充分保障专业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校外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从1972年开始,植物保护专业坚持让学生下基层实习,40年来从不间断。植物保护专业这种生产实习的模式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农学专业和植物科学技术专业得到了大力推广,对学校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实践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将对我国农业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一)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

“硕彦计划”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设立的一种旨在培养植物类科技高层次拔尖人才的探索性培养模式。该计划根据学生自主报名的原则,从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批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且具有良好学术潜质的学生进入教师的实验室提前接受学术科研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大学三年级结束时进行最后一次考核,合格的学生根据意愿于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通过实施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贯通培养方式,不断优化办学资源的育人效能,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那些参加“硕彦计划”的学生在创新欲望、能力和自信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2010年以来共有两个学生团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主持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8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荣誉和奖励主要有校级三好学生标兵两人,十佳大学生两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研究生录取比例为45%。

(二)鼓励本科生申请创新性科研项目

培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一直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中的重点之一。华中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开发性实验教学工作,出台了多项重要举措,如制定了“华中农业大学各类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实验室应根据“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的要求,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等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面向本科生开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益,积极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植物保护专业教学也针对本科生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机会进入相关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如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给了大学生一个实践与科研的机会,申请者根据个人的兴趣及爱好,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申请报告,并通过答辩和专家评审进行立项。立项后,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所有项目都必须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SRF项目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开发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措施,2011年和2012年植物保护系SRF立项分别达到12项和20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显著,获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银奖一项,“湖北省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二等奖各一项,湖北省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一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一项。

(三)加强毕业论文研究过程管理

一般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始于第四学年,现已将选题时间提前到大学第二学年结束至第三学年开始。为了使学生能更加系统地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植物保护专业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严格,每位学生必须在大三阶段进入教师的实验室。在选题时向学生公布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拟定的课题名称,供学生自由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联系、沟通后确定研究方向,自主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预备性试验等,进入开题阶段后,学生将在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直至撰写研究论文和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导师对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进行指导。答辩时成立答辩委员会,严格要求毕业论文答辩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真正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自首届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有七篇优秀论文获一等奖、六篇获二等奖、12篇获三等奖、九篇获优秀奖;此外,2005年至今,共有17篇论文获湖北省毕业论文创新奖。

四、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

(一)搭建“教授接待日”活动,指点学生奋斗目标

学院创建了“问学斋———教授接待日活动”,突出“问学”与“导学”两个方面,倡导师生平等对话、自由畅谈,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帮助大学生启迪智慧、开阔思维、广博知识、提升内涵。通过专业教师与学生的问学交流,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保护专业领域最新的科研动态、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人生经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培养学生学术热情和科研兴趣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问学斋活动”从2008年开展至今,举行了22期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教授接待日活动,植物保护专业16名教授,两名外聘“楚天学者”,以及一批副教授和讲师走进“问学斋”,面对面地与本科生谈科学、话学风和谈人生等。有的教师多次参加活动,参与活动学生近2000余人次。“问学斋”为师生互动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校内已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多次被《湖北日报》《人民网》《凤凰网》和《楚天金报》等媒体重点报道。

(二)创办“三农讲坛”学术报告活动,开拓大学生国际视野

为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启动“三农讲坛”大学生学术报告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家等来学院面对本科生讲学,讲述学科前沿研究进展、讲授自我成长历程,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补充传统课堂内容的不足,提升大学生整体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实现学术育人。一方面,积极邀请学界专家和岗位科学家开展前沿讲座和特邀报告、推荐优秀博士生开设“博士讲坛”、联络杰出校友来校开展“校友讲坛”等,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三农讲坛”的形式与内容。近两年以来,“三农讲坛”共举办与植物保护相关的学术报告49场,邀请到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韩国等近百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邀请国外专家开设了全英文讲授的暑期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为超过三千人次的学生奉献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这些讲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升了他们对未来发展的向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大力支持。

(三)师生共建植物保护协会,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植物保护协会的宗旨是“以趣味让会员愉快,以知识让会员认可,以实践让会员成长”。除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外,教师也是该协会的重要会员,为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和专业知识支撑。植物保护协会关注农业科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服务“三农”。协会积极开展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植物保护实践活动,如开展走进实验室、走近科学家、走进科学活动,不定期邀请院系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研究生座谈;举办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如“狮山行,标本集”和“小型书签”制作等活动;走进校外的农业部门、农资企业以及周边农村服务“三农”开展科普活动;参与解决植物保护的实际问题,这些活动协会将科技创新和学术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展大学生植物保护方面的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自主思考科学问题、自主学习和勤于实践的能力,推动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程。

(四)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人才管理保障体系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12

■2009年6月,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时,对垦区作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指示。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大型农产品基地,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10月份,黑龙江垦区被农业部命名为部级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示范区。

3月15日,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黑龙江垦区在北京与清华大学、中粮集团等14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推动垦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级绿色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步伐。

■携手中国农大、国家杂交水稻中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水平

在签署的14项战略合作协议中,科技合作是重头戏。为了给粮食增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大荒分中心,共同组建东北杂交粳稻技术科技攻关团队,在海南省和黑龙江垦区分别进行试验示范,开展东北杂交粳稻技术科技攻关、杂交粳稻试验示范。同时,将在农垦总局哈尔滨管理局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北大荒设施农业研究院。具体内容为:负责相应的设施园区规划和农业设施建设指导工作。每年主要利用农闲季节集中培训,不定期到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双方共同开展各类绿色及有机蔬菜、水果产品的研发等。

■牵手五大“国字号”集团:从战略层面完善和延伸农业产业链

黑龙江垦区拥有部级、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培育了“米、面、油、乳、肉”等十大支柱产业,形成了2000万吨农产品加工能力。

为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农业产业链,黑龙江垦区总局及北大荒集团等与中粮、中旅、中农发三家央企和国务院授权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管理的中国华粮物流集团以及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之一的北京华联集团五大“国字号”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总局和中粮集团将在粮食综合深加工、粮食仓储物流、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提升产业水平,同时,鼓励农垦总局所属企业以土地、资源、货币、技术等多种方式出资入股合作项目。根据协议,农垦北安管理局将同中农发集团开展多形式合作,共同搞好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企业产品购销,打造部级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成为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化企业。北大荒集团与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将加强双方在粮食物流、食品加工领域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现代粮食物流服务平台和国家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北大荒集团与北京华联集团的合作主要是在终端市场方面,北大荒集团将采取整体进入、专区销售、统一品牌、统一费用、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广告宣传的“店中店”销售模式,即北大荒集团所属龙头企业(包括各管理局、农场)的优质、特色产品,整体打包进入北京华联超市,实行集中供货、专区销售。而北大荒与中旅的合作则主要是充分利用北大荒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基础好和旅游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延伸农业旅游这一产业链条。

■管理、培训、信息化:建设世界级现代化农业集团的新抓手

北大荒此次还与清华大学及其多个附属机构签署了多方面合作协议,内容涉及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以此为抓手全面提升现代管理水平。其将借助清华大学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投资管理优势,积极推动双方科技合作、资本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合作。

另外,农垦总局还与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后者将参与总局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并利用物联网等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及产品建设北大荒科技大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