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冲压试用期总结

冲压试用期总结

时间:2023-01-23 02:18:45

冲压试用期总结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1

关键词:公路施工 冲击压实 技术流程试验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ransportation growing, while the impac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roll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mbining with a project examp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test site prepa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impact compaction test before trying, so on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impact compaction test and impact of RC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cess,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quality and reduce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the safe hidden trouble.

Key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impact compaction technology process test

中图分类号:U41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冲击碾压技术的不断发展,主要技术是通过冲击压实机械,冲击轮以曲线为边,构成正边形冲击轮,在位能落差与行驶动能相结合下,对被压土体进行静压、揉搓、冲击,以其高振幅、低频率进行冲击碾压,使压实面下的深层土石密度不断增加,受冲击压实土体逐渐接近于弹性状态,这一技术在土石压实技术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进步。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全长6.12km,特殊地质路段较多(为湿陷性土),为了消除或降低路堤沉降,提高其稳定性能,采用冲击机械进行压实,在路堤填筑压实中,采用强夯进行夯实。

2 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正式进行冲击压实作业前,需要先进行试验,以取得冲击压实参数。选定K123+680-K123+800,长120m作为试验段,划定中线和断面,标出冲击压实范围,进行高程复测,并做好记录。检测0-30cm、30-50cm、50-80cm处的原地密度、含水率,进行击实试验。冲压结束后检测上述相应位置的试验数据。

配备高振幅低频率25KJ―T3型冲击压实机1台、QCY360牵引机1台、QT140推土机1台和6000L洒水车1台。

3 冲击压实的实地试验分析

通过冲击压实的实地试验,总结施工经验,收集基础数据,指导大面积路基的施工。试验时共布设3个测试横断面,每断面5个测点,分1-5遍、6-10遍11-15遍、16-20遍进行测试。

第1-5遍,行进速度10-12km/h;第5遍后,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整平,进行第一次沉降观测;

第6-10遍,行进速度8-10km/h;

第10遍后,用同样机械进行二次整平和二次沉降观测;

第11-20遍,行进速度保持为12-15km/h, 每隔5遍进行一次整平,同时检测不同深度的压实度并进行沉降观测。

2.1 冲击压实后密实度

沉降压实后,采用灌砂法检测,测点于地面以下30cm、50cm、80cm深度处的压实度。

2.2 沉降量观测

选取K123+700、K123+740、K123+780等3个断面,每个断面确定5个测控点,测量冲击碾压前及每冲击5遍后的下沉量。

从测点结果数据得出,进行冲击压实15遍后,土体的压实度得到了很大提高, 基本可满足地基处理要求,继续冲击至20遍,虽然土体沉降量仍在增长,但土体却回弹,说明此时已经找到压实度的峰值,可以停止冲击。

2.3 试验路段的结果

(1)人员配置:每个作业面管理人员1名、技术人员1名、测量员2名、试验员1名、

冲击压路机司机2名(换班作业)、平地机司机、洒水车司机各1名;

(2)机械设备组合:每个工作面配备25KJ―T3型冲击压实机1台,QCY360牵引机1台,每2-3个工作面配备平地机、推土机、洒水车各1台。

(3)施工工艺和冲压遍数冲压机行进速度宜10-12km/h 左右,须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冲碾时,应从路基一侧到路基中线形成一个同心椭圆,向路基另一侧平铺推进,轮迹重叠1/2,铺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

(4)土体压实度平均增长值为10.5%,平均沉降量为21.8cm。

通过以上结论,与以往的超载预压施工方法相比,沉降压实存在见效快、操作简单、 经济实用的特点,最主要的优点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解决了原地表压实度不能满足要求和工前有效沉降问题,给施工质量和预防工后沉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4 冲击压实试验结果

(1)用冲击压实机调头范围大,应尽量安排长路段作业,避免过多“接头”;同时,平地机、洒水车密切配合,以达到提高工效的目的。

(2)土表含水率较大时,冲压时表面易形成推移,上层20cm左右土体与下部脱离。因此,雨后或表面含水率较大时,应采取晾晒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表面含水率,不宜直接冲压。

(3)冲压效果与表层30cm平整度和含水率密切相关。平整度好,含水率接近最佳含水率,则压实效果显著。因此,地表起伏较大时,必须及时配合机械进行整平。

(4)出现翻浆和弹簧现象时,应停止冲压工作,做翻晒处理,待含水率适合时再重新冲压。冲压作业完成后,用光轮压路机再次碾压、精平,进一步提高表层土的压实度。

3 冲击压实施工相关技术分析

3.1 测量与放线

测量出的路基边线,两侧分别宽出边线各2m,用白灰标示冲压范围。

3.2 清表整平与碾压

清表作业要求同一般路堤。特殊要求之处:土坑、沟渠须用合格的填料填平;突起地楞也须铲除找平,并用光轮压路机先行碾压1-2遍,并检测压实度、含水率、液塑限,同时测出碾压前标高并作出标记,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冲击压实。

3.3 冲击压实

冲击压实行进速度,控制在10-12km/h左右。从路基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碾,冲碾顺序应为“先两边、后中间”,相邻碾压路线重叠1/2轮迹。如果路基宽度为40m,碾压一般需20圈。

3.4 冲压检验和终止冲压标准

正式冲压前,应先选取试验路段,先行试压15遍,取得经验数据作为参考。连续压15遍后按照每2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选定5个点作为沉降检测点, 测点位置与冲击碾压前的位置相对应。

检验标准:用三边形碾压机,先碾压1遍,测量检测标高,然后再碾压1遍,再检测标高,并与碾压前标高比较。如果沉降量大于1cm就继续碾压,直到沉降量小于1cm才停止碾压。最后用灌砂法检测密实度和沉降量。

3.5 冲击压实作业注意事项

(1)冲压作业时,机械调头范围较大,因此,应尽力安排较长作业路段,以实现连续冲碾,不仅可提高冲碾效率,也可避免过多“接头”,保证路基的整体均匀性。

(2)冲压机械的冲击能量大,工程实践表明,路表50cm的土体含水量对冲压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含水量过大时,会发生翻浆等异常现象,就须晾晒处理或采取其他处理方案。

(3)当冲击压实符合要求后,用推土机粗略平整,光轮压路机静压1-2遍,然后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光轮压路机最后振动碾压1-2遍。

(4)在地势较低处、含水量严重偏大处挖一深0.8m、宽0.3m的临时排水沟,以起到路基顶面排水、地下渗水的作用。

(5)为了避免结构物遭到损坏,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严格控制冲击碾压的范围。 在距离结构物3-5m内禁止进行冲击碾压作业。

(6)施工运输道路,采用洒水车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湿润。路基表面干燥时,也要适当洒水,避免冲击时扬尘。

4 结束语

总之,在高速公路施工中,使用冲击碾压技术进行填前碾压、填方压实、挖方压实和路基补强,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施工费用低的优点,可有效减少沉降,提高路基压实度和整体强度,避免高速公路的早期破坏。

参考文献

[1]常东升.冲击式压路机在沙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第11期.

[2]贾陆军.冲击压实技术在高速公路土石方路基中的应用.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8).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2

关键词:振冲碎石桩;软土;复合地基;施工;虚桩;检测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soft ground processing application, the less investment and can make full use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raw soil had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Combi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tection of foundation treatment in Kashi power plant of grave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several problems on the aspects of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detection of vibroflotation ground treatment we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 gravel pile; soft soil; composit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virtual pile; de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新疆华电喀什二期发电厂工程中,因其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扩建工程地基要求,需采用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减少各基础、各列柱之间的基础沉降差异,以及减小二期工程和一期工程之间的沉降差,满足电厂安全运行。

由我单位对喀什二期发电厂工程部分拟建建筑物进行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根据地基处理方案,对主厂房、冷却塔、烟囱、电除尘器及除尘器支架和引风机室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地基处理,桩径为1.0m,桩间距为2.0m,有效桩长为7.0~11.0m,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300kPa,桩顶标高为-3.0~5.0m。总桩数为4390根,总延米数为38068m。

该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⑴杂填土:杂色,层厚0.0~1.1m,以碎石、混凝土块等为主,且具有大的孔隙,结构松散,成分不均匀,稍湿。

(2) 粉土:黄褐色,埋深 0.0~4.0m,在整个场区内均有分布,层厚在11.3~19.1m,局部含有粉砂、粉质粘土薄层,稍湿~湿,稍密。fak=140kPa,Es=4.0MPa。

(3) 粉砂:青灰色,埋深11.5~19.1m,层厚0~3.7m,稍湿~饱和,稍密~中密。fak=160kPa,Es=6.0MPa。

(4) 粉土:黄褐色,该层埋深 12.4~21.3m,该层遍布整个场区,层厚在9.9~17.8m,局部含有粉砂、粉质粘土薄层,摇振反应中等,饱和,稍密~中密。fak=180kPa,Es=5.5MPa。

(5) 粉细砂:青色~青灰色,该层埋深26.1~33.3m,层厚在0.8~3.9m,部分地段含有粉土及粉质粘土夹层,分布不均匀,湿,稍密~中密。fak=220kPa,Es=15.0MPa。

该场地第二层粉土层具有Ⅰ级(轻微)湿陷性。

地下水位在10.8~11.8之间,属于上层滞水,主要以地下径流,农田灌溉下渗补给为主,以蒸发的形式排泄。

振冲碎石桩加固机理

振冲碎石桩是指通过高压水冲和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的作用,在软弱地基中形成桩孔,再向桩孔内逐段填入碎石并逐段振密,从而在地基中形成大直径的密实的碎石桩柱体和经振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并通过桩体与桩周土的相互作用共同承担上部荷载,使地基承载力提高,沉降减少。

该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粘性土和填土等软土。近年来,在软土处理中应用较多,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3、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按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也可用单桩和桩间土的载荷试验,按下式确定:

式中:—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kPa;

—桩体的承载力标准值,kPa;

—桩间土的承载力标准值,kPa;

—面积置换率。

从上述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可知,复合地基承载力与面积置换率()、桩间土的强度、桩身强度三者有密切的关系,三者中任一项数值的增减,都会引起相应复合地基承载力值的增减。面积置换率与桩间距和桩径有关,桩间土的强度与天然土层、桩间距和施工设备有关,桩身强度与桩体密实度有关。

4 、试桩

4.1试桩目的

在振冲碎石桩正式施工前,应通过试桩检验振冲法的适宜性和处理效果,提出合理桩径、桩距、桩长等设计参数,并确定密实电流、留振时间、水压、填料量等施工参数,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推荐施工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手段。

在试桩方案中已确定了桩径(约1.0m)、桩长(主厂房和冷却塔为9.0m,烟囱为11.0m)和桩间距(都为2.0m),所以本次试桩的重点是确定施工参数和检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

4.2试桩主要工作量

在每个一级建筑物(主厂房、冷却塔和烟囱)场地布置了4个试桩点,每个试桩点施工23根桩。每个试桩点有一组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主厂房其中一组为双桩载荷试验,其余为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4.3施工参数的确定

在试桩过程中,根据成孔速度、下料速度、振密效果等的多次对比,确定密实电流为90~120A,留振时间为10~15m,成孔时的水压为0.5MPa,制桩时的水压为0.3MPa,加密段控制在0.5~0.8m,填料量0.9~1.0m3/m。

4.4试桩效果检测

4.4.1在试桩检测中发现振冲碎石桩上部2.0m动探击数较小,很难达到≥7击。

4.4.2通过桩间土标准贯入试验发现,桩间土地基承载力提高很小。

4.4.3双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采用2×4的混凝土承压板,最大加荷480t,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采用直径2.0m的承压板,最大加荷为188.4t。21天恢复期后,经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复合地基加压后沉降较大,最大沉降达到12cm,复合地基承载力为250~300kPa。分析沉降量较大、复合地基承载力偏小的原因为上部桩体欠密实,在粉土层振冲碎石桩恢复期较长,一般应大于30天。

5、振冲碎石桩施工

5.1增设虚桩

通过试桩发现,振冲碎石桩上部2.0m欠密实,达不到≥7击的施工要求。经专家论证后增设2.0m虚桩。

5.2 成孔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

在试桩时,就出现了成孔困难,成孔时间较长等情况。如在成孔时在土体中长时间振动,会加大偏桩和窜桩的几率,出现桩径过大,泥浆量增加等情况,这种情况会影响地基处理效果,也会增加施工成本。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增大成孔时的水压是最佳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每两台机组增加一台水泵作为增压设备,将成孔时的水压调整至0.6~0.7MPa。经水压调整后,成孔速度加快,一般在10min左右,且成孔效果较好,有效的避免了窜桩了偏桩的出现。

5.3制桩过程

经试桩总结,在正式施工中避免了长时间留振,密实电流按试桩确定的参数进行。但在制桩过程中易出现下料困难,将加密段增加又会影响桩体密实度。经分析出现下料困难的原因是泥浆太稠,因此,成孔完成后清孔两次,将加密段确定为0.5m。经施工过程中动力触探检测,桩体密实度可达到≥7击的施工要求。

6、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的方法采用动力触探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桩体的动力触探试验的数量为总桩数的3%,每栋建筑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不少于3组,合计11组。

经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300~350kPa。

结束语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3

关键词:低低温省煤器;除盐水冲洗;研究方式

随着电煤供应的紧张和我国能源消耗的形势愈加严峻,国家对节能降耗的要求更加严格,各大电力集团都在利用各种手段节能降耗。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国内火电厂需要进行多种如炉内低氮燃烧改造、除尘器的改造等一系列技改项目。然而诸如此类的改造会造成锅炉排烟温度不同程度升高,都对进口烟气温度有一定的要求。

锅炉低低温烟气冷却器的利用,不但能够降低排烟温度回收烟气余热,还能为环保改造提供便利条件。通过低低温烟气冷却器,使进入电除尘器的烟气温度下降到低温状态。由于排烟温度的降低,烟尘更易荷电和收集,同时进入电除尘器的实际烟气量相应减少、烟气流速降低,这些均对提高除尘效率有利。另外,对进行引(风机)、增(压风机)合一改造的电厂,可以在原增压风机的位置布置烟气深度冷却器,把烟气温度继续降低到露点以下,充分回收烟气余热。可以用回收的烟气余热加热净烟气,从而解决烟囱腐蚀和冒白烟的问题,避免进行湿烟囱防腐改造。总体而言,低低温烟气冷却器在广大火电机组有着广泛应用。

然而,纵观国内外各应用着低低温烟冷却器的火电厂,低低温系统取水一般都从主机凝结水系统低加处引出,这对机组启动时,投运凝结水系统以及低低温系统过程中必须要将系统冲洗,化学水质必须合格才能进行整体启动。由于凝结水与低低温系统较为庞大,需要长时间冲洗,化学水质才能合格,造成消耗大量的除盐水,可能影响全厂其他机组正常运行,还对本机组启动时间、进度有一定滞后影响。为此,通过对两台机组检修后调试阶段对冲洗方式进行试验,优化冲洗方式,期望达到尽量缩短冲洗时间、省水的目的。

1 设备简介

某电厂二期锅炉在尾部烟道设置低低温省煤器(以下简称LSC)系统,根据现场空间位置条件和保护除尘器的要求,LSC换热器布置于除尘器前烟道中。供水管线分别从机组的#1、#2前后共同引出,通过调节#1、#2低加前的取水量来达到调节进入LSC换热器入口水温,混水调温后的全部凝结水经过一条供水管接入水平段LSC换热器进水集水箱,回水管线自LSC换热器出水集水箱引出,沿着回水管道回到机组的#3低加前。LSC出口烟温高于105℃时才能投运LSC系统。LSC冷却器系统把烟气温度从145℃降低到95℃,回收的烟气余热用来加热低压给水。LSC换热器降低除尘器前烟气温度,提高除尘效率,减小烟气体积流量,对除尘器改造、脱硫系统改造和风机改造带来正面的影响,降低改造和运行费用。

2 研究背景

以往投运LSC换热器主要过程:开启所有的疏水门、空气门,对整个管路系统进行水注水冲洗,以便去除管道内锈渣等杂质。合格标准为YD≈0μmol/L,SiO2≤60μg/L,Fe≤300μg/L。

机组开始启动后,LSC出口烟温高于105℃时才能投运LSC系统。LSC系统投运条件满足后,全开LSC系统进水各电动门及调节门,关闭回水电动门,微开回水母管冲洗手动门进行热态冲洗。热态冲洗合格后,关闭冲洗放水门及系统放空气门。开启LSC系统回水电动门,投入LSC系统。合格标准为YD≈0μmol/L,SiO2≤60μg/L,Fe≤100μg/L。此种方式冲洗时间较长,机组启动后需1周左右时间冲洗水质才能合格。

3 目标可行性分析与技术方案实施

通过进行相关试验及运行方式上的优化,既满足LSC系统出口烟温的要求,也将LSC系统及早投运,随主机凝结水冲洗,缩短时间,节约用水。并加以向其他机组推广。

以下为2015年11月份#3机LSC系统冲洗试验具体措施:

主机凝结水系统冲洗开始后,微开#1、#2低加前进水调节阀旁路手动门对系统进行小流量注水。保持LSC各进水调节门、电动门,旁路调节门、电动门,LSC回水电动均关闭。各放空气手动门,LSC回水母管放水手动门打开。

进行LSC系统压水试验时:将LSC各进水调节门、电动门,旁路调节门、电动门均打开。LSC回水母管电动总门关闭。

压水试验结束后,将LSC各进水调节门、电动门,LSC回水母管电动总门均打开,打开回水母管冲洗手动门(2个),随主机凝结水系统开始冲洗。

锅炉点火前,LSC旁路电动门,LSC旁路调节门全关,保持LSC系统一直投运,随锅炉开始上水冲洗同时进行。期间将循环泵、升压泵送电,投入再循环泵运行。

锅炉点火后,为保证出口烟温,将LSC回水母管电动总门关闭。其余各取水门、旁路门等全部打开。随后尝试间歇性打开LSC回水母管电动总门,使LSC系统少量过水,联系化学检测水质,观察烟温降低情况。反复尝试几次。

机组并网后。联系化学化验水质合格后,将LSC回水母管电动总门打开,查烟温在可控范围。将旁路调节门由大逐渐关小,增大LSC过水量,直到全部过水。期间对水质连续采样监视,视凝结水质情况四号低加出口放水门。

4 改后效果

与以往LSC系统冲洗过程方式相比,以往冲洗时间需大约1周(7天)左右,现通过采取LSC换热器随凝结水系统一起冲洗,锅炉开始上水后利用锅炉大量换水期间,将低低温一并冲洗。试验证明可极大缩短冲洗时间,只需大约1-2天时间。再有通过投入循环泵的运行,增大了冲洗流量,对冲洗效果也有利。

以往投运LSC系统后以冲洗时间1周7天计算,每小时冲洗流量约80T/h,整个冲洗过程用水大约需:7*24*80=13440吨。

如果按优化后随机冲洗方式,冲洗时间大约为30小时,冲洗用水约:30*80=2400吨。

两种方式节水约13440-3200=11040吨。

按除盐水10元/吨计算每次启动低低温系统节省约:

11040*10≈11万元。

另外,机组启动后能及早投运LSC系统,使烟温降低约30度左右,对除尘效果、降低环保风险,引风机出力降低等都有一定好处。

参考文献

[1]刘鹤忠,连正权.低温省煤器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运用探讨[J].电力勘测设计,2010(8).

[2]周新军,房林铁,张红方,等.330MW机组增装低压省煤器及经济性分析[J].节能,2011(6).

[3]马健越,安恩科.350MW电站低压省煤器优化设计[J].锅炉技术,2010(2).

[4]福建龙净环保公司低低温省煤器投产使用说明书[S].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4

关键词:康定机场、高填方工程、地基处理、土石方填筑

1前言

康定机场是四川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交通工程类第一批实施项目,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州政府所在地康定城后方的折多山西侧,与康定城直线距离为24km,机场设计等级为4C。康定机场建成通航时是世界第二高海拔机场,海拔高程4242.6m,仅次于4300m的邦达机场(而该机场不存在高填方问题),高填方边坡的最大高差为85m,挖填土石方工程总计4000万方,地基土和填筑料为特殊的冰碛土,其块石含量大、级配差、结构复杂、力学特征差异性大,局部架空或松散土体普遍。机场场区位于川西“Y”型活动构造断裂带节点附近的Ⅸ度高地震烈度区,自然气候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特殊,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高,机场建设难度大[1,2,3,4]。本文以康定机场自然地质环境条件研究为基础,阐述机场高填方工程中诸如冰碛软弱地基土和冰碛块石架空区处理,以及颗粒大小极不均匀的冰碛土填筑与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

2场区工程地质特点

2.1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

康定机场地处折多山的西麓,总体地势东高西低,北缓南陡。场区内基岩为燕山期的黑云母花岗岩(γβ53)侵入岩,盖层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冰期、间冰期冰川堆积层,总厚度大于80m,主要地层为南门关冰期冰碛层(Q3lgl)、海螺沟冰期早期冰碛层(Q3agl)、海螺沟冰期晚期冰碛层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粉土和耕植土。南门关冰期冰碛层(Q3lgl)和海螺沟冰期早期冰碛层(Q3agl)可进一步细分为架空结构块石分布区、受地下(表)水影响分布区和无地下(表)水影响分布区。

架空结构块石分布区:在地貌上为冰川刨蚀沟,地形上呈较为宽大平缓的“U”形,常与地表水体的分布范围一致,由架空结构或局部镶嵌接触的花岗岩块石构成,其间有“潜流”地表(下)水。该区块碎石结构松散,厚0.2m~1.40m,孔隙率约30%~50%,属大孔隙结构的不良地基。

受地下(表)水影响分布区:在地貌上为冰川刨蚀沟,地形宽缓,常年处于地下(表)水以下,呈饱和状态。该区地层主要由碎石、角砾和砂粒混杂组成,一般厚度为6m~8m。其中砂土层的地基承载力为140~160kPa,属极不均匀的不良地基。

无地下(表)水影响分布区:在地形上表现为缓坡或小山脊,由碎石、角砾为主构成,总体上颗粒的天然级配良好,力学性质较好。

2.2气候条件与水文地质

场区属高原高寒气候,其主要的特点是冷季漫长严寒,暖季短暂且温凉,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各月平均气温在-7.6?C~8.6?C,最热月(7月)平均为8.6?C,日最高气温的月平均值15.7?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6?C;极端最高气温为22.8?C,极端最低气温为-36.4?C。场区降水主要集中在五月下旬至九月末,占年降水量的90.5%;多年平均年降水量923.5mm,年最大降水量1207.2mm,年最小降水量701.0mm,日最大降水量59.5mm。季节冻土深度为0.80m~1.5m。

康定机场地处折多山西坡坡麓,地势由北东向南西倾斜。区内广泛分布第四系晚更新统(Q3)冰川沉积物,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以泉的形式自南门关冰川沉积物与海螺沟早期冰川沉积物接触带形成的陡坎溢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次是冰盖融雪水的补给,迳流途经短,溢出后转为地表水,场区水系较发育,地下水丰富。

3不良地基特性及处理

3.1架空结构块石分布区

该区块石为架空结构,为地下(表)水的过水通道,也是填筑体内地下水的排水通道。若不处理,细粒物质被地下水渗流、冲刷而流出填方体,架空结构不断扩大,将影响填筑体稳定性。因此,块石分布区无论位于道槽区、边坡稳定影响区还是一般土面区,都考虑对其进行处理。当厚度小于0.8m时,考虑将其挖除,铺填至其它块石分布区上并整平;当厚度大于0.8m时,采用强夯进行处理,以消除架空结构,将块石尽可能密实,采用3000kN·m能级进行强夯(表1)。

架空结构块石分布区强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000kN·m能级的强夯处理后,场地夯沉量为0.48~0.68m,垫层干密度达2.13~2.15g/cm3,固体体积率达77%~83%,地基土的有效加固深度可达6m,剪切波速可达200~221m/s,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明显大于250kPa。表明采用3000kN·m能级的强夯处理块石架空区的不良地基是可行的。

3.2受地下(表)水影响分布区

冰碛层受地下(表)水影响区力学性质较好,总体承载力高,压缩性小。但区内地下(表)水发育,填土后地下水对土基有软化、潜蚀作用。由于受地下水影响,该区表层2m普遍属于富含有机质的粉细砂层,一方面有机质可能造成今后的填筑体地基软化,同时也可能影响地基的排水效果,因此,对于该区在清除表层2m厚的富含有机质的粉细砂层后,采用填料中较好的砂砾料进行换填,之后采用2000kN·m能级的强夯对地基进行处理(表1)。

受地下(表)水影响分布区强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000kN·m能级的强夯处理后,场地夯沉量为0.33~0.45m,垫层干密度达2.13~2.22g/cm3,固体体积率达77%~84%,地基土的有效加固深度可达4~5m,剪切波速可达200~237m/s,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明显大于250kPa。表明采用3000kN·m能级的强夯处理受地下(表)水影响分布区的不良地基是可行的。

4不均匀冰碛土料的填筑与质量控制

针对康定机场极不均匀冰碛土填料,采取了振动碾压、冲击碾压和强夯等三种方法。

4.1振动碾压

虚铺50cm、60cm和70cm的振动碾压试验结果表明:冰碛土在虚铺厚度50cm,碾压机具为500kN压路机条件下,碾压4遍后压实度可达90%,碾压6遍后可达93%,碾压8遍后可达96%,碾压10遍后可达98%。振动碾压的质量控制除干密度、压实度和固体体积率外,还可采取碾压沉降量、波速测试、动力触探、载荷试验和土基反应模量等措施。

4.2冲击碾压

虚铺80cm、90cm和100cm的冲击碾压试验结果表明:冰碛土在虚铺厚度100cm,冲击能为25kJ压路机冲压18遍后,土层底部压实度可达90%,中部压实度可达96%,上部压实度可达94%;冲压26遍后,土层底部压实度可达93%,中部压实度可达96%,上部压实度可达95%。冲击碾压的质量控制除干密度、压实度和固体体积率外,还可采取碾压沉降量、波速测试、动力触探、载荷试验和土基反应模量等措施。

4.3强夯填筑

单点夯击能为2000kN·m和3000kN·m的强夯填筑试验结果表明:虚铺厚度4m,采用3000kN·m能级强夯后,场地夯沉量为0.30~0.40m,地基土的有效加固深度可达4~6m,剪切波速可达350~370m/s,超重型动力触探N120击数可达6~10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明显大于300kPa。表明采用3000kN·m能级的强夯进行极不均匀冰碛土填筑是可行的。通过点夯试验确定的最佳夯击次数为8~12击,点夯控制标准为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8cm;强夯填筑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干密度和固体体积率、场地夯沉降量、波速测试、动力触探、载荷试验和土基反应模量等。

5高填方体变形与稳定状况

康定机场于2006年9月7日开工建设,2006年12月底高填方体道槽区填筑至设计标高,2007年10月28日建成首次通航,工期仅为13个月。在如此短暂的工期范围内完成了挖填土石方工程总计4000万方,高填方体土石工程的填筑速率常达30000~50000m3/d,高填方边坡的最大差为85m;加之机场场区处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并且,高填方体从填筑至设计标高到道面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间歇时间不足半年,由此可见康定机场建设难度之大,不可想象。我们在机场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措施,克服了重重困难,使机场建设得以顺利如期完成。

为实时掌握康定机场高填方体变形与稳定状况,自开工建设之始就对高填方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变形监测。通过长达3年的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康定机场高填方肓沟排水通畅,边坡整体稳定,道面工后沉降为6~13cm。高填方体经受住了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地震后道面完好无破损,道面沉降曲线和边坡位移在地震前后无突变异常现象。

6结束语

基于康定机场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归纳总结了冰碛土软弱地基和块石架空不良地基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均匀冰碛土的填筑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等高填方工程的关键技术,得出以下结论。

(1)采用3000kN·m能级的强夯处理块石架空区和冰碛软弱土不良地基是可行的,经强夯处理后的有效加固深度可达4~6m;

(2)不均匀冰碛土填筑压实方法有振动碾压、冲击碾压和强夯击实三种主要方法。其中,振动碾压的质量控制除干密度、压实度和固体体积率外,还可采取碾压沉降量、波速测试、动力触探、载荷试验和土基反应模量等措施;冲击碾压的质量控制除干密度、压实度和固体体积率外,还可采取碾压沉降量、波速测试、动力触探、载荷试验和土基反应模量等措施;强夯填筑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干密度和固体体积率、场地夯沉降量、波速测试、动力触探、载荷试验和土基反应模量等。

(3)康定机场高填方工程的不良地基采取了振动碾压和不同能级的强夯处理,不均匀填料采取了振动碾压、冲击碾压和强夯击实等多种技术措施处理。通过3年的变形监测表明,康定机场高填方整体稳定,道面工后沉降为6~13cm。

参考文献

[1]谢春庆.冰碛土工程性能研究[J].山地学报:2002.12,p129-p132

[2]谢春庆,刘汉超,甘厚义.高填方块碎石夯实地基变形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24(1),p38-p41

[3]李公水,任剑,刘宏.康定机场冰碛土特性及地基处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12,p35-p39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5

关键词:粉煤灰;强度;干缩;温缩;抗冻性:冲刷性

中图分类号: TU52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路面基层类型。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后期强度高,收缩系数较小,前提是经过了充分的水化反应。因此,半刚性基层经常出现的开裂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与水稳碎石相比,用粉煤灰来替换水泥,不仅工程的成本造价大幅减少,最主要的是路用性能中的抗裂性也变好了,所以后期裂缝相应的变少了,经济效益也很理想。

1 试验试件制备

(1)配合比:

1)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结合料与集料的比例采用11.0:89.0,水泥与粉煤灰的比例采用1.5:9.5,2.0:9.0,2.5:8.5和3.0:8.0,集料级配采用级配(Ⅰ)范围中值;

2)水泥稳定碎石,水泥与集料的比例采用3:97,集料级配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相同;

(2)试件尺寸与龄期:

1)抗压强度、抗压模量、劈裂强度:尺寸——15cm×15cm圆型试件,龄期——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龄期为7d,28d,90d,180d;水泥稳定碎石和石粉煤灰稳定碎石的龄期为7d,28d,90d,180d。

2)干缩试件:尺寸——10cm×10cm×40cm梁式试件,龄期——7d。

3)温缩试件:尺寸——10cm×10cm×40cm梁式试件,龄期——90d。

4)冲刷试件:尺寸——15cm×15cm圆型试件,龄期——180d。

5)冻融试件:尺寸——15cm×15cm圆型试件,龄期——28d,180d。

(3)试件制备:首先,不同的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要先确定,压实度达到98%,处于最佳含水量条件下,用试模通过静压成型,最后在20±2℃温度环境下湿气养生。

2 强度与刚度分析

2.1 强度指标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两种混合料的强度指标试验结果如表2.1~2.3所示。

表2.1 两种混合料强度试验结果(抗压强度)

表2.2 两种混合料强度试验结果(劈裂强度)

表2.3 两种混合料强度试验结果(抗压模量)

图2.1半刚性材料抗压强度指标随龄期的变化规律

图2.2半刚性材料劈裂强度指标随龄期的变化规律

图2.3半刚性材料抗压模量指标随龄期的变化

2.2 试验结果分析

(1)为了研究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设计龄期,下面列出两种混合料的力学特性指标与龄期的关系,如表2.4~2.5所示。

表2.4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力学特性指标与龄期的关系

表2.5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特性指标与龄期的关系

通过表2.4、2.5可以看出,就28d/180d力学特性指标而言,水泥稳定碎石均大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力学强度指标前期增长幅度也大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同样就90d/180d值而言,水泥稳定碎石也大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故90d~180d期间强度特性指标继续拓展的空间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大于水泥稳定碎石。因为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特性指标90d/180d已经接近或超过90%,所以到达90d龄期时,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形成反应已经基本完成,所以它的设计参数采用90d龄期。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指标120d/180d已经接近或超过90%,达到120d的龄期后,在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已基本完成,因此其采用120d龄期的设计参数,若不采用120d龄期,而采用90d龄期,到180d龄期期间各种力学性能均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它可能是这样一种情况:水泥,粉煤灰比例不同的混合料90d龄期力学性能指标相近或相差甚少,但到180d龄期时却有明显的差距,所以90d的力学性能指标不能对材料后期强度增长给出一个很好的预测;设计180d龄期,对后期强度的预测是比较合理的,但同时也延长了测试试件的养生龄期。因此,劈裂强度和抗压模量的两个设计参数,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使用120d的龄期。

(2)由于180d龄期后两种混合料的强度拓展空间都很小,所以180d龄期的力学特性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混合料作为基层材料的可行性。通过两种混合料180d龄期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比较可知,它们均比较接近,所以既然水泥稳定碎石能够用作半刚性基层,那么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也可以用作半刚性基层。

(3)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R180最大,是因为它的水泥剂量虽然与水泥稳定碎石相同,但组成结构却为悬浮骨架—密实结构,而水泥稳定碎石为骨架—空隙结构。

3 收缩特性

3.1试验结果

两种混合料干缩和温缩试验结果如表3.1~3.3所示。

表3.1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7d龄期干缩试验结果

表3.2 两种混合料的干缩试验结果对比

表3.3两种混合料180d龄期的温度收缩试验结果对比

3.2试验结果分析

(1)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7d龄期时的最大干缩应变与水泥:粉煤灰间比值的关系如图3.1所示:

3.1最大干缩应变与水泥:粉煤灰比值关系示意图

由图4.4可知,当水泥与粉煤灰的比值增大时,7d龄期最大干缩应变增大。实践表明,干燥收缩与混合料中细料的比表面积有很强的相关性,比表面积越大,引起干缩的毛细管张力作用、吸附水和分子间力作用等的作用范围越广,作用程度越高,干燥收缩越强。当水泥:粉煤灰比值增大时,虽然粉煤灰的减小降低了混合料的总比表面积,但由于水泥水化胶结物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例如C—S—H类凝胶的比表面积为200m2/g左右),而7d龄期的主要化学反应产物是水泥水化胶结物。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总比表积逐渐增加,故以上所述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逐渐扩大,作用程度逐渐提高,表现为干燥收缩渐趋增强,7d龄期最大干缩应变逐渐增大。鉴于水泥剂量少和粉煤灰剂量大的混合料具有初期干缩性小,后期强度增大均匀持续的优点,因此在它满足7d龄期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应做为配合比的首选。

(2)由两种混合料7d龄期时的最大干缩应变可知,水泥稳定碎石大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原因在于,首先水泥的水化速度比火山灰反应速度快,其次粉煤灰的存在对水泥早期水化有延缓作用,因此就7d龄期凝胶物含量而言,水泥稳定碎石凝胶物多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而凝胶物越多,吸附水和层间水相对较多,由这些水分的蒸发作用引起的收缩也相对较大。另外,粉煤灰中未参加反应的玻璃微珠和富铁微珠填充了集料间的空隙,使结构整体更加密实,从而减少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因毛细孔水蒸发而引起的收缩。

(3)在一般情况下,劈裂强度(抗弯拉强度)越大,模量相同时,抗拉伸应变也更大,混合料有更好的抗收缩性,最大收缩应变越大,抗收缩性越差,混合料的抗收缩性能可以用劈裂强度与最大干缩应变的比值来表示,值越大,混合料抗干缩越强,这个值越小,就越差。鉴于此,两个混合物7d年龄的劈裂强度/最大收缩应变计算结果如表3.4。

表3.4 两种混合料抗干缩性指标计算结果

表3.4的计算结果显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抗干缩性指标大于水泥稳定碎石,故水泥稳定碎石早期容易产生干缩破坏,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较之不容易产生干缩破坏。

4.两种混合料的温缩试验结果显示,水泥稳定碎石温缩系数大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温缩系数,可能源于两方面原因:(1)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结合料剂量为11%,为密实式结构,降温时材料颗粒间的可伸缩空间小,而水泥稳定碎石的结合料剂量只有3%,故空隙率较大,降温时,材料有一定的伸缩空间;(2)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180d龄期时的强度指标大于水泥稳定碎石,故在降温时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材料颗粒间互相牵制和约束作用最强,微移动潜力最低;水泥稳定碎石恰好相反。

5.两种混合料抗温缩开裂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用劈裂强度与温度总收缩应变的比值来衡量。此值越大,混合料的抗温缩性越强,此值越小,混合料的抗温缩性越弱。鉴于此,计算两种混合料90d龄期时的劈裂强度/平均温缩系,如表3.5。

表3.5 两种混合料抗温缩性指标计算结果

由表3.5可知,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抗温缩性优于水泥稳定碎石,故水泥稳定碎石晚期较容易产生低温收缩开裂,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不容易产生低温收缩开裂。

4 冲刷特性

4.1试验结果

混合料180d龄期的冲刷试验结果见下表。

表4.1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冲刷试验结果(180d)

表4.2 两种混合料的冲刷试验对比结果

4.2试验结果分析

(1)180d龄期的平均冲刷量与水泥剂量的关系如下图:

图4.1 平均冲刷量与水泥:粉煤灰比值的变化规律

从图4.1可看出,当水泥与粉煤灰的比值为1.5:9.5时,平均冲刷量急剧增加,比值≥2.5:8.5时,平均冲刷量较小,且变化不大。原因分析:水泥的水化产物和水泥与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产物均为胶结物,它们有稳定和牵制混合料中细料成分不被动水压力冲掉的能力。当水泥与粉煤灰的比≤1.5:9.5并向图4.1的左边移动时,180d龄期时胶结物含量逐渐降低,未反应粉煤灰却在逐渐增加,部分细料含量因超越了胶结物的牵制和稳定作用而被冲掉,故平均冲刷急剧增加;当比值≥5:10并向图4.1的右边移动时,180d龄期的胶结物含量逐渐增多,它们稳定和牵制细料的能力也相应增强,且远大于混合料中的细料含量,故平均冲刷量较小,且变化不大。

(2)在配合比较合适的情况下,从两种混合料的冲刷量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它们180d龄期时的抗冲刷能力基本接近。

5 抗冻融稳定性

半刚性材料在反复冻融循环的作用下,其强度会逐渐下降,因而产生薄弱面,更有可能在薄弱面发生开裂破坏。故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冻融稳定性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贵州冬季多雨雪冰冻的山区。

5.1冻融循环作用机理

(1)液体膨胀压力。

(2)渗透压力。

由以上两个原理可知,冻融循环试验不仅可以用来评价材料的抗冻性,还可以用来评价空隙材料的耐久性。所以,选择抗冻性好的材料,可以有效的缓解基层的开裂破坏的发生。

5.2试验结果与分析

低温箱的温度为-18℃,冻结时间为16h,保证试件周围至少留有20mm空隙,以利于冷空气流通。冻结试验结束后,取出试件,量高、称质量;然后立即放入20℃的水槽中进行融化,融化时间为8h。槽中水面至少高出试件表面20mm,融化完毕,取出试件擦干后量高、称质量,该次冻融循环结束。然后放入低温箱进行第二次冻融循环。直到完成5次冻融循环后,测试其强度RDC与未经过冻融的饱水强度RC之比,即为抗冻性指标,记为BDR。BDR=(RDC/RC)×100%(5.1)

本文采用BDR值来评价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抗冻性,值越大,抗冻性越好,反之,较差。

①冻融抗压试验

冻融抗压试验结果见下表5.1

表5.1两种混合料的冻融抗压试验对比结果

图5.1 不同龄期两种混合料的抗压抗冻指标对比

从表5.1和图5.1可看出:两种混合料的抗冻指标都在0.85以上,说明两种混合料都有较好的抗冻性,且随着龄期的增长,抗冻指标也随之增长。在任意龄期,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抗冻指标都要大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冻指标。因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结合料较多,试件的空隙较小,水结冰时体积的膨胀对孔壁的应力也较小,所以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抗冻性能要好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冻性能。

②冻融劈裂试验

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如下表:

表5.2两种混合料的冻融劈裂试验对比结果

图5.2 不同龄期两种混合料的劈裂抗冻指标对比

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和冻融抗压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共同规律为:

(1)抗冻指标都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初期的增长速度较快,后期趋缓

(2)两种混合料的对比来看,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抗冻性要优于水泥稳定碎石,这与两者的空隙大小有直接关系。

6 结论

本章通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展开了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研究,由此得出了如下结论:

(1)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强度和刚度的增长都是随龄期的增长而增长的,养生初期的增长较快,慢慢的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趋缓。

(2)采用抗压抗冻指标和劈裂抗冻指标评价了两种混合料的抗冻性。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抗干缩性和抗温缩性最大,水泥稳定碎石次之。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两种混合料的抗冲刷性能基本接近。

(3)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设计龄期宜为120d。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7d龄期的抗压强度标准为2.0~4.0(MPa),底基层为1.5~2.0(MPa)

参考文献

[1]俞建荣,栗学铭,窦有年,《粉煤灰水泥稳定粒料的路用性能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998(8)

[2]张洪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性能研究》,1989.

[3]杨锡武,《半刚性路面基层材料收缩规律的研究》,华东公路,1994(3).

[4]郑南翔,《半刚性基层材料抗裂性能研究》,西安公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8.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6

关键词:宏观压力测试;信用风险;MFD违约概率模型;CreditRisk+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4-0004-06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4.01

一、引言

2008年爆发于美国波及世界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向国际银行业监管敲响了警钟。它暴露出各国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对此,G20伦敦峰会提出的“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成为了国际银行业关注的焦点。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金融风险从一个机构传递到多家机构,从一个市场蔓延到多个市场,从而使整个金融体系变得极为脆弱的可能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突发性、传染性和外部性。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2月公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III》强调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核心内容的宏观审慎监管。金融体系监管体系由微观审慎监管为重心向宏观审慎监管为重心过渡是未来金融监管发展的趋势所在,这一变革将有助于银行业整体风险控制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防范金融危机。

宏观压力测试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这些方法能够评估异常但又可能发生的宏观经济冲击下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预警工具[1]。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开始重视宏观压力测试,正在探索有效的宏观压力测试方法。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风险是我国当务之急。我国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宏观压力测试方法,因此,本文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视角对银行业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方法作一探索。

二、银行业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的框架设计

一般来说,银行业压力测试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确定测试对象;二是设计压力测试的情景,包括风险类别的选择、冲击因子的选择、情景选择等模型参数的设置;三是设计风险指示器,将其作为估计测试对象对各种风险因子的脆弱性的载体,并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四是评估测试对象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本文拟采用多个风险计量模型的组合探讨银行业的宏观压力测试方法。风险指示器采用经济资本这一变量。压力测试应分析宏观冲击因子的作用,故违约概率这一模型参数需要从两个层面考虑:一是仅由债务人财务指标决定的违约概率,本文称为原始违约概率;二是将原始违约概率与宏观冲击因子通过一定的模型进行拟合得到的违约概率,本文称为渗入宏观经济因子的违约概率。测试对象设定为整个银行业的信贷资产。

根据宏观压力测试的需要,本文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测算银行业信贷资产组合的原始违约概率,然后假设不同的宏观压力情景,采用MFD模型将宏观冲击因子与原始违约概率拟合测算出渗入宏观经济因子的违约概率,再采用CreditRisk+模型测算银行业信贷资产所应占用的经济资本,分析这些经济资本的变化所反映的银行业信贷资产风险特征,包括其中所蕴含的系统性风险,将此压力测试结果作为银行业监管资本相机调整的依据。这一研究工作的关键在于:一是构造合适的宏观冲击因子;二是合理地整合上述三个模型,并正确处理相关参数的关系;三是论证该宏观压力测试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一)压力测试对象的确定

考虑到本研究所需要的样本数量相当大,且样本应能够反映我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和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化,而商业银行信贷数据具有商业保密性,故将可获取的、公开的上市公司数据作为银行业相关数据的合理替代。这一合理替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本文重点在于提出一种合适的宏观压力测试方法,而不是直接将压力测试结果作为现实决策的依据。对于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而言,因其有条件获得真实的银行业信贷数据,则无需作这一数据替代。本文中银行业宏观压力测试所采用的数据均取自锐思数据库,其中上市公司的分类标准取自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本文选取的上市公司样本分别属于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电力煤气业、信息技术业和综合类等六个行业,其数据总体上能反映我国工商类企业实际经济运行情况。为了便于在宏观层面分析银行业面临的整体信用风险,我们假设这些上市公司的总负债全部来自银行贷款,则经济资本计量中的银行业信用风险敞口就与这些上市公司总负债数据相对应,这些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就可以设定为银行业信贷资产的违约概率。在一定的宏观压力情景下,采用此违约概率和风险敞口数据就能测算出银行业信贷资产的违约损失分布曲线和经济资本。因这一压力测试采用的是各行业及各行业总和的数据,且测试过程将引入宏观冲击因子,故压力测试的结果涉及到了银行业整体层面的情况,其中含有一定的系统性风险要素,可作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相机调整的依据。当然,本文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验证本压力测试方法的合理性。

(二)宏观冲击因子的构造及压力测试的情景设计

本文拟运用MFD违约概率模型并将若干宏观冲击因子引入以求得压力测试所需的渗入宏观经济因子的违约概率。选取的宏观冲击因子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固定投资(FI)增长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PSI)、国房景气指数(HPI)、贷款(L)增长率、银行贷款利率(R)(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存款增长率(S)、外贸依存度(FTD)、汇率(EX)(人民币与美元汇率、间接标价法)、企业家信心指数(E)等11个指标,涵盖了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其中GDP增长率、CPI、FI增长率代表了国家整个宏观层面的经济情况;PSI和HPI代表了房地产行业相关情况;L、R和S代表了银行信贷相关情况;FTD和EX代表了我国对外贸易相关情况;E代表了对我国宏观经济层面的心理预期情况。

本文设计的压力测试情景是假设情景,压力测试是模拟性质的,是从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在2007年年底的时点去测试2008年各类信贷资产受到宏观因子冲击的情况,然后运用2008年的实际财务数据验证本压力测试是合理的,并通过不同行业的信贷资产风险特征判断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说明这一合理性的关键点在于采用渗入宏观冲击因子的违约概率所测出的违约损失分布曲线与采用2008年实际财务数据所测出的违约损失分布曲线基本上是一致的,这表明违约概率的测算并没有因宏观冲击因子的引入而影响其精度。根据2007年经济情况和当时对2008年经济情况的展望,将宏观压力测试的情景设定为强压、中压、弱压三种情况。

(三)银行业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的基本框架

现将银行业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的基本框架图示如下:

三、实证研究

(一)有序多分类Logistic方法测算原始违约概率

考虑到上市公司数据的基本特点,本文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测算原始违约概率。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是对logistic模型的改进,把二分类扩展到多分类。根据债务人的实际还款能力将其由低到高分类。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可以定义为:

其中,uj为相邻两类之间的分界点;?茁0为常数;?茁i为系数项;Zi为解释变量。该模型的p(y≤j)项通过式(2)估计出来:

计算出p(y≤j),则属于各个类别的概率表示为:

pj=p(y≤j)-p(y≤j-1) (3)

设各个类别的初始违约概率用向量?子=(?子1,?子2,?子3…?子n)表示,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估计出的原始违约概率为:

p=?子1p1+?子2p2+…+?子npn(4)

本文运用上述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计算上市公司的原始违约概率,相关假设如下:设上市公司的三种状态为正常、ST、*ST,取值分别为0、1、2,为Logistic模型中的三个类别。历史违约概率分别设为0.01、0.25、1[2]。本文选用上市公司的23个财务比率作为微观财务指标,包括:①每股指标(每股收益、每股营业收入、每股营业利润……)、②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③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④成长能力(每股收益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⑤营运能力(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⑥现金流量(销售现金比)、⑦资本结构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与总资产比……)、⑧收益质量指标(经营活动净收益、利润总额)。

(二)各行业的原始违约概率结果

本文利用1999―2007年的原始违约概率数据,通过建立宏观违约模型,求得渗入宏观冲击因子的违约概率。

(三)压力测试情景分析与宏观冲击因子

1.(MFD)宏观违约概率模型原理

宏观违约率模型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宏观压力测试模型。该模型由著名风险管理专家Wilson,Thomas.C.为麦肯锡(Mckinsey & Co.)所开发,属于CreditPortfolioView的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芬兰银行、英格兰银行等金融管理机构均采用此框架。该模型是基于Logistic函数来构建的。Logistic函数的一般函数形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由(5)式可知Y的取值范围是在0和1之间。

将违约概率经由Logistic函数转化后得到宏观综合指标Z,再将Z与宏观冲击因子变量进行拟合,就得到MFD基本模型式:

本文采用式(6)求得渗入宏观冲击因子的违约概率。

2. 分行业的违约概率拟合结果

通过表2可以得到各行业宏观冲击因子与原始违约概率的拟合结果。表2的数据表明了各行业宏观冲击因子与违约概率变化的关系。(1)制造业。贷款增长率与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均会提高该行业的违约概率。由于我国制造业部分依赖于出口,随着外贸依存度的提高,该行业愈加景气,相应违约概率减少。国房景气指数越高说明房地产行业发展愈好,其带来的相关基建需求愈高,从而制造业越发景气,相应的违约概率也越小。(2)房地产业。贷款增长率、房屋价格指数越高,国房景气指数、外贸依存度越低,该行业违约概率越低。贷款增长率提高使房企贷款资金来源更为充沛,房屋价格指数越高表示整个行业更为景气,这都能降低该行业的违约概率。外贸依存度越高,外向型行业吸引更多的资源,从而降低其他非外向型行业(如房地产业)景气程度,而国房景气指数与房屋销售价格是不同性质的指标,其受很大因素影响,这两类指标越高,都会提高房地产行业的违约概率。(3)批发零售业。CPI、固定投资越高,存款增长率、贷款利率、企业家信心指数越低,批发零售业违约概率越低。(4)电力煤气业。GDP增长率、CPI、银行存款增加率越高,该行业相应违约概率越高。(5)信息技术业。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越高,使得景气的房地产市场吸引更多资源,从而造成信息技术业的违约概率升高。而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使得各行业相关的资金成本提高,所以行业的违约概率提高。(6)综合类。综合类上市公司外向型企业较多,外贸依存度越高则说明进出口繁荣,综合类行业违约概率也就越低。人民币汇率贬值能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有利于本国产品的出口,使得综合类违约概率相应降低。

不同行业受到宏观因子影响的程度不同,正负效应不同,且敏感性存在差别,是否存在大面积波动的系统性风险,下面有必要分行业进行宏观压力测试。

4.不同压力情景下的各行业渗入宏观经济因子的违约概率

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在高通胀情形下运行,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8年度的宏观调控任务,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站在2007年年末时点上,有理由判断2008年宏观经济状况趋紧。本文模拟的压力测试将2008年宏观冲击情景设计分为弱压、中压和强压三个层次(见表3)。从弱压、中压至强压,基本保持平稳加压的程度。9个宏观冲击因子的弱压与强压指标在中压指标附近增减,并保持增减幅度基本一致。因外贸依存度和银行存款增加率这两个宏观冲击因子对于违约概率的影响在短期内正负效应不确定,也不是宏观压力情景的重点所在,因此将其数值设置为不变。

受到弱、中、强三种情况下的宏观冲击因子冲击后,各行业渗入宏观经济因子的违约概率出现一致的梯度变化规律,即满足弱压下的违约概率小于中压下的违约概率,而中压下的违约概率小于强压下的违约概率,但各行业违约概率变化幅度并非一致,这是由各行业自身特点决定的。

5.信用风险在不同压力情景下的变化

为便于综合和分析,有必要将以上六个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我们把这六个行业整合在一起,即统称为工商业,与这六个行业对应的信贷资产统称为工商类信贷资产。我们将这六个行业的相关数据整合后,将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渗入宏观经济因子的违约概率、信贷资产的违约损失率等参数输入CreditRisk+模型,并加权平均划分频带[2],得到2008年三种压力情景(强、中、弱)下的工商类信贷资产信用风险分布曲线和基于2008年实际财务数据所测出的违约损失分布曲线(见图3)。违约损失率参照《巴塞尔资本协议II》规定的标准(初级法)设定为45%,期限设定为1年,风险敞口与上市公司总负债数据相对应。

如图3所示,2008年实际财务数据所测出的违约损失分布介于中压与强压情景下的损失分布之间,与中压情景下的损失分布相当接近。由于上述各类损失分布计算均建立在相同风险敞口和违约损失率基础上,其差异完全由违约概率决定,而违约概率的差别又取决于宏观压力情景中各冲击因子的取值,因此,图3结果恰好说明本宏观压力情景的设计和渗入宏观冲击因子违约概率的拟合结果基本符合2008年所发生的实际情形,且宏观中压情形与实际情形基本吻合。

因各行业数据整合后的压力测试无法说明风险是否具有在整个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系统性风险特征,故有必要进行分行业的压力测试,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发现各行业存在相同的风险变化趋势和风险变化强度,则可判断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本文测算出2008年三种宏观压力情景(强、中、弱)下的各行业信贷资产经济资本以及2008年基于原始违约概率的各行业信贷资产经济资本(其中经济资本置信度设为99.9%)。通过对这些经济资本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在这些宏观冲击因子的影响下,各行业风险积聚的程度和变化的趋势,从风险特征在各行业是否存在共性,是否存在大面积风险的积聚,以此从一定分析层面判别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将基于2008年实际财务数据测出的各行业信贷资产所占用的经济资本与不同宏观压力情景下测出的经济资本相比较,从表6可看出,批发业2008年基于实际财务数据的经济资本几乎与宏观强压下的经济资本相等,而制造业、电力业、信息技术业2008年基于实际财务数据的经济资本则分别与各自在宏观中压下的经济资本相当,房地产业、综合类2008年基于实际财务数据的经济资本与宏观弱压下经济资本相接近。不同行业的信贷资产所占用的经济资本呈现出较大差异的变化,这表明,2008年宏观因子的实际变化并没有给所有行业信贷资产带来相同程度和相近程度的恶化,这从某种角度说明2008年我国银行业中并不存在系统性风险,事实上当年银行业并未发生系统性风险,从而印证了本文所采用的风险计量模型及宏观压力测试方法的合理性。

四、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银行业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的可行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对我国银行业风险进行预警。这一方法首先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测算原始违约概率,然后将宏观经济变量作为冲击因子引入MFD违约概率模型求得渗入宏观经济因子的违约概率,然后使用CreditRisk+模型测算经济资本以反映不同宏观压力情景下的信用风险变化。本文通过模拟压力测试的方式论证了这一方法,采用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银行业信贷资产数据的替代。论证是符合逻辑的,论证过程比较充分地运用了相关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实际财务数据所测出的违约损失分布曲线介于中压与强压情景下渗入宏观冲击因子的违约概率所测出的违约损失分布曲线之间,且与中压情景下的损失分布曲线相当接近,这说明了宏观压力测试设计的中压情景与2008年宏观经济实际状况基本相符,从而印证了本宏观压力测试模型及其方法的合理性。另外,分行业的宏观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各行业信贷资产的经济资本没有呈现显著的相近比例大幅增加,表明2008年我国金融市场没有出现显著的系统性风险。事实也是如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果能直接获得银行业的信贷数据,可采用其他违约模型测算原始违约概率。对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来说,这是容易做到的。

经济资本对应的是银行信贷资产的非预期损失,监管资本对应的也是银行信贷资产的非预期损失。从银行业的角度来说,本文提出的宏观压力测试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宏观压力情景下,银行业整体所要求的经济资本也在变化,基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银行业监管资本要求需要根据经济资本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将经济资本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1一种工具也正是本文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彭建刚. 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银行业监管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1):2-6.

[2]彭建刚,张丽寒,刘波,屠海波.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方法论探讨[J].金融研究,2008(8):72-85.

The study on macro stress tests of credit risk in banking system

HUANG Yan-lin1, DENG Ke-xin1,PENG Jian-gang2

(1.College of Finance & Statistics,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410079, China;

2.Financial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9,China)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7

关键词:固冲发动机;侧滑角;限流喷管;连管试验

中图分类号:V43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048(2014)01-0044-04

DesignofRestrictFlowNozzleforSimulating InfluenceofSideslipAngle

LIQianhu,LIGang,WANGGuorui

(ChinaAirborneMissileAcademy,Luoyang471009,China)

Abstract:Inordertostudytheinfluenceofsidesliponthesolidrocketramjetmotor,aseriesofdif ferentthroatdimensionrestrictflownozzlescanbeusedondirect-connecttestsystemtochangegasflow ofeachairinletandsimulatetheinletstatusapproximately.Howtodesigntherestrictflownozzleisdis cussedindetailinthispaper,andithasbeencalibratedbyAnnubarflowmeterintheactualairflow.The resultsshowthatthemethodofdesigningrestrictflownozzleiscorrect,anditcanchangerightandleftin letflowofmotor.

Keywords:solidrocketramjetmotor;angleofsideslip;restrictflownozzle;direct-connecttest

0 引 言

以固冲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导弹在进行侧滑 飞行时,某些进气道布局将会使进气道进气参数 发生改变,尤其对于双下侧布局或双水平布局进 气道的固冲发动机来说,其影响较平飞状态更为 显著,而进气道进气参数的改变,则会进一步影响 固冲发动机的二次燃烧及其整体性能。为了研究 由侧滑角带来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就有必要 在地面对固冲发动机进行侧滑角模拟试验。

对于进行侧滑角模拟试验,比较理想的是在 自由射流中进行,利用专门的变侧滑角机构实时 改变侧滑角,进行全弹道的连续模拟。但由于自由 射流试验成本较高,变侧滑角机构复杂,不易实 现。本文介绍一种利用连管试验系统开展侧滑角 影响试验的方法,并将详细介绍其核心部件限流 喷管的设计。

1 侧滑角影响模拟试验原理

当固冲发动机在侧滑时,其进气道的进气总 压将会改变,对应的进气道流量也随之改变。对于 进气道出口存在导流格栅的冲压发动机来说,进 气流量的改变将比进气流场的变化更能影响补燃室的燃烧。因此只要改变进入发动机各进气道的 流量,即可在较大程度上对侧滑角带来的影响进 行模拟。而在连管试验系统上则可利用一系列不 同喉径的限流喷管来改变进入进气道的流量。本 文通过设计左右不同流道尺寸的限流喷管来模拟 双下侧二元进气的固冲发动机在某一侧滑工况下 的流量。在连管试验系统上模拟侧滑角带来影响 的试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

由流量计算公式可知,在流量、总温、总压已 知的情况下,喉道的面积是确定的。其中左右进气 道的流量由进气道带侧滑角吹风数据获得,总温、 总压由飞行工况获得。对于二元喷管来说,由于宽 度是给定的,因此由公式(1)便可求出喉道高度。

2.2 收缩段的设计

亚音速收缩段是将稳定段的气流均匀加速至 音速的一段光滑连续而渐变的收缩曲线。为了使 进入收缩段的气流比较均匀,在考虑测压位置的 基础上应适当加长进口平稳段,即减小收缩比,以 便在喉径截面得到尽量均匀的音速气流。亚音速 收缩段曲线如图2所示。

2.3 前段的设计

对于前段的设计,比较简单且常用的是圆弧 加直线法,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

2.5 附面层的修正

由于附面层的影响,单纯按以上设计的流道 曲线来加工限流喷管,必然使限流喷管出口流场 均匀度变差和出口马赫数有所偏差。在没有特别 高的要求下,可不需要对喷管的附面层进行修正, 但如果要想在限流喷管出口得到均匀的等马赫数 的流场,就必须要考虑对附面层的修正。

对于二元喷管,在较低马赫数下(Ma

δ=xtanθ(7)

式中:δ为x点的位移厚度;θ为试验段马赫数的 函数,在马赫数1.5~4时,取θ=0.5°。

3 限流喷管的结构设计

对于固冲发动机的侧滑角模拟试验,由于要 进行一系列不同侧滑角组合试验,因此需要一系 列不同喉径尺寸的限流喷管。限流喷管的结构形 式一般有固壁、柔壁、滑块式、转动式等,由于考 虑到发动机进气马赫数较低,以及发动机进气道 的连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一般选用固壁式限流 喷管。而对于固壁式限流喷管,如果采用整体式, 即全换喷管段,则成本较高,加工焊接难度较大。 而采用组装式,即各侧壁固定,只更换流道曲面方 法可以节省成本,降低加工难度。

在限流喷管的轴向,由于流速的增加,其存在 压力梯度,如果密封不严,入口的高压气体会从侧壁与流道曲面间的缝隙流出喷管或外部空气进入 喷管的扩张段。因此对于组装式的限流喷管,除了 在设计时尽量减小流道曲面与侧壁之间的间隙外, 还必须在结构上对其进行密封性设计。

综合以上各因素,用于模拟侧滑角带来影响 的限流喷管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限流喷管采用 组装式结构,流道曲面可更换,其他部分为一个整 体。同时,在流道曲面与侧壁中间采用紫铜片进行 压紧密封,以防止漏气。

限流喷管加工完后必须进行标定,以检验其 加工后的实际流量特性。常规的标定方法是在常 温常压下对限流喷管进行标定,然后扩展到高温 高压区域,该方法忽略了高温热膨胀对流量系数 的影响,不够精确。另外,这样也无法考核在实际 温度和压力下的结构密封性。因此本标定试验采 用可在高温高压下使用的阿牛巴流量计测量流量, 并使用连管试验系统的来流提供真实温度、压力 的气体。

标定试验的原理图如图6所示,其中系统的流 量Q由阿牛巴流量计直接获得,而限流喷管入口 的总温T、总压P由安装在限流喷管入口的总温 总压探头获得,最后根据K=QT/P获得限流 喷管的实际流量系数。

每个限流喷管都标定了0.6MPa/625K,0.7 MPa/625K,0.8MPa/625K这三个来流工况,从 标定结果来看,设计流量系数与标定出的结果相 符性较好,偏差小于1%。设计流量系数与标定结 果如图7~8所示。

5 结 论

通过精确设计流道曲线,能够较好地保证设 计流量系数和标定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的可更换 结构,在试验中比较方便地改变限流喷管的流量系数。

利用一系列不同喉径的限流喷管在连管试验 系统上比较容易地改变两侧进气道的流量,近似 模拟侧滑时的进气状态,降低了试验成本,缩短了 试验周期。

参考文献:

[1]陶金福,张振鹏,王慧玉,等.固体火箭-冲压组合发 动机燃烧效率的实验研究[J].北京航空学院学报, 1983(1).

[2]董岩,余为众,吕希诚.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 烧室流场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J].推进技术,1995, 16(1):27-32.

[3]伍荣林,王振羽.风洞设计原理[M].北京:北京航空学 院出版社,1985.

[4]于守志.飞航导弹动力装置试验技术[M].北京:宇航 出版社,1990.

[5]潘锦珊,单鹏.气体动力学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2012.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8

关键词:报告次数 资本市场 财务报告 管理决策

作者简介:徐伟(1974―),男,湖北鄂州人,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讲师李月娥(1966―),女,湖北天门人,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在资本市场条件下上市公司根据规定必须定期对外提供财务报告,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资本市场压力是来自于筹资方面,我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改变报告次数是否会引起公司管理当局决策短视行为。在面临外部市场压力时公司的管理者会产生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短视行为,即在决策时选择能体现短期利润最大而不是公司未来长期盈余最大的项目。在我们的研究中,短视的决策行为严格的限制是指在给定的项目更大的长期盈余与短期更多赢余之间进行选择。一些学者通常认为,短期决策行为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多大程度上,管理者对短期的价格和长期价值的关注将产生更多的管理短视行为,而不是适合公司的最优选择。然而先前的实证研究没有直接说明这些影响。过去和现在的关于强制报告的频次的讨论,大多数人认为增加报告的次数将会增加管理短视,但先前的理论和管理工作没有证实其真实性。我们通过一些相互关联的试验来验证这个理论,我们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分成两组,在面对我国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决策,外部强制报告的次数,一个是半年报的情况,一个是季度报的情况,由不同的投资报告产生不同季度的赢余。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国内相关文献对报告制度变化导致的公司管理层的决策的论述较少,而国外的资料比较多。美国在1969年准备将揭示期变成季度报告时,该话题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Whwat Commission Report SEC,1969)。近年来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盟、日本、新加坡国家和香港地区的政策制定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考虑改变报表报告期间从半年报向季度报告转变。我国从2003年开始要求公司由半年报改为季度报。尽管该政策的理论依据充分,但在实际施行后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所产生的收益是否超过其导致的相关成本(直接或间接),在实证方面并未得到有效的经验支持。这个规则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国内很多专家认为,将会提高会计报告的实效性和信息的透明度。由于提高了报告的次数,使外部报告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得到及时的信息,有利于增加报告的价值和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制度的反对者认为,增加对外报告的次数将会增加管理当局的短期主义和短视行为。更多的报告将会迫使管理者增加对短期业绩的关注而牺牲长期的利益。季度报告制对公司产生了压力导致了短期行为的后果,是对市场中短期行为的一种支持和鼓励。我国证券市场从开始股票的发行至今只有二十余年的时间,只有少数的公司有资格在公开在证券市场上面筹集资金,证券市场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很多上市公司实际上被管理层所控制,企业的投资人和外部的债券人的利益通常被管理当局所忽视。增加强制报告的次数所产生的收益是否会超过会计信息使用者所负担的成本,必须是政策制定者所考虑的。资本市场融资的压力和管理决策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先前相关的文献资料中很少讨论,并且没有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进行验证。

关于管理短期行为的界定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中的管理短期是指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管理当局对投资和经营项目的决策时不是以企业长期盈余最大化为目标的选择行为。管理短期行为受到外部的资本市场的压力以及外部的长期盈余和短期盈余之间的冲突的影响。资本市场压力来自于多种因素。包括发行股票的可能性,被接管的可能性,满足证券分析师进行前期盈利预测的压力等。因此,管理者必须经常的面对这些压力。资本市场的这些压力导致揭示短期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长期盈余和短期盈余之间的冲突构成。当增加揭示的频率会导致长期盈余和当期财务报告的短期盈余之间冲突的减少,可以看到短期行为也在减少;如果增加揭示频次致使长期盈余和近期的盈余的冲突增加时,相似的管理短期行为将会增加,考虑到公司在第四季度是否发行股票的情况下,在规定半年报的环境中公司将会公告前面两个季度的可能发行股票的中期财务报告信息。然而,在季度报告揭示环境下公司将会提供与前三个季度发行股票的中期财务信息。在一个半年报的揭示环境中短期行为的管理者将会选择在前两个季度有高盈利的项目;在季度报告的环境下将会选择前三个季度有高盈利的项目。因此,依据在近期盈余和长期盈余与两个季度或三个季度之后是否有更大的冲突,增加揭示频次可能或多或少导致短期的行为。

为了完成这个试验,我们对这个程序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l:在短期的盈利和长期的长期盈余之间存在冲突的时候,增加资本市场的压力会导致管理者更多的管理短视决策

假设2:增加报告揭示的频次将会增加资本市场的压力,在短期盈利和长期盈余之间的冲突会产生更多或者较少的管理短视决策

二、调查试验概述

我们调查由两组相互联系的财务报表数据构成。在两种报告制度下,对相同的经营项目所编制的利润表数据提供给试验的参与者。(同时假设利润表是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暂时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个试验的参与者在两种不同的报告制度所产生的短期盈余和长期盈余中进行选择。由于报告期间的不同确认费用的时间也不同,对相同期间确认不同的总费用或费用的确认模式,在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的条件下,短期的财务报告目标和长期的盈利之间存在冲突时,通过管理者的选择来确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我们将四个季度的财务报告分别列示出来,有高的长期盈余和低的短期盈余以及低的长期盈余和高的短期盈余,强制性报告的期间分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第一组数据和第二组数据的长期盈余相差10%,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主要是根据企业是否从未来的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我国上市公司上市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筹集资金)。在试验中不同的选择项目分为未来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以及不存在未来发行股票,以此来确定企业管理当局是否受到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压力。

在每一个实验中,试验的变动因素有两个,一是发行股票的可能性(发行或者不发行),二是对外报告次数(如从半年到季度的变化)。对于不同股票市场的压力,通过公司是否在一年的第四季度中参与二级股票市场发行额外的股票。在没有发行股票的环境下,起着控制管理层的重要作用。由于受到发行股票其他因素影响的短视行为(其他股票的市场压力或者是摩擦),应该在这种情况中出现,我们把增加股票发行的影响区别分开(额外的市场的压力)。对于不同的对外报告次数,在季度

和半年度的报告情况下处理公司是否被列入股票发行的名单,每一个参加的管理者在基于季度报告的预期的结果,从两个项目产生的预期的半年度和季度的盈利下对两个项目进行决策。

三、试验的数据及过程

(一)数据资料―试验一在季度报告的情况下。A组财务报表(表1)和(表2)表明,公司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其决策来确定不同期间的费用和支出,产生不同的盈利状况所形成的利润表。公司根据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规要求定期提供季度的财务报告,根据公司的财务计划,第四季度有可能增发股票并按照市价发行,第四季度的数据仅供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在发行股票时报告并未提供(管理者可以根据业绩进行预测)。试验者在季度报告及公司是否发行股票情况下,选择何种盈利水平的投资项目管理决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管理决策体现了公司在报告制度变化的条件下对管理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半年度报告条件下,B组的财务报表(表3)和(表4)表明。公司根据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规要求定期提供半年度的财务报告,根据公司的财务计划,第四季度有可能增发股票并按照市价发行,第四季度的数据仅供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在发行股票时报告并未提供(管理者可以根据业绩进行预测)。试验者在半年度报告情况下,选择何种盈利水平的投资项目的管理决策。由于对外报告制度的变化会对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这种负面效应的影响程度是否可以通过短期盈余和长期总盈余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大小来体现。这便需要在不同的短期盈余和长期盈余的差异条件下来分析其对管理者的决策影响,即在不同的盈利和模式和报告制度不同导致的盈利水平差异。因此需要第二个试验来验证。

(二)数据资料―试验二实验二的盈利水平发生了改变,致使短期盈利和长期盈余在第二季度比第三季度有更大变动(即短期盈利和长期的盈余有较大的变动),这是项目一(表5)保持的一个平滑的模式,项目二(表6)是保持前面的三个季度盈利的增长,第四个季度盈利减少。试验者在不同的盈利水平和报告条件下选择投资项目来表示他们的管理决策能力。季度报告条件下,A组试验的财务报表(表5)和(表6)表明公司根据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规要求定期提供季度的财务报告,根据公司的财务计划,第四季度有可能增发股票,按照市价发行,第四季度的数据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在发行股票时报告并未提供(管理者可以根据业绩进行预测)。半年度报告条件下,B组的财务报表(表7)和(表8)表明公司根据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规要求定期提供半年度的财务报告,根据公司的财务计划,第四季度有可能增发股票按照市价发行,第四季度的数据仅供作为决策的依据,在发行股票时财务报告并未提供(管理者可以根据业绩进行预测)。

(三)试验的结果两个试验是由24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财务经理)或CEO参与。平均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有八年。从18家公司分析得出平均资产有7.13亿元,这些公司包括制造型的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商业企业、信息技术公司、高科技企业;参与者的职业或职位从CEO或CFO到经理助理和其他部门经理。其中拥有CPA资格的有9个,拥有高级会计师资格和中级会计师资格的有17个。在获取调查资料的时候,所有参与者的姓名和公司名称都是匿名的。

假设1认为,在短期的报告盈余和总的长期盈余存在冲突的时候,当公司面临在短期的未来发行股票时,会产生更多的管理短视行为。在试验一中,在第三季度之后的短期盈余和长期盈余之间的差异很大。短期的盈余和总的长期盈余之间的冲突通过季度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在季度报告且没有额外的市场压力的条件下,在面对第四季度发行股票后,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来进行验证完成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根据调查的结果,当未来不存在股票发行时,24个人中有19个人选择第二个项目,即低的短期盈余但拥有高的长期盈余的项目。然而,当第四季度可能有股票发行时,24个人中有20个选择项目一,(A组的试验结果)即短期的决策行为――高的短期盈余和低的长期盈余,这个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半年度报告的情况下,在短期盈余和长期盈余之间没有冲突,所有的24个参与者在没有股票发行的情况下和有股票发行的情况下都会选择第二个方案(B组的试验结果)。

假设2认为,增加报告揭示的频次,将会增加或者是减少由于股票市场压力产生的管理短期行为,依赖于是否在短期盈余和长期收益之间差异的程度。因此,在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相比的情况下,认为股票发行会产生更多的短视行为。正如所预测的,在季度报告的情况下比半年度报告的情况下,增加股票市场的压力所产生的差异是重大的。因为,在实验二中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相比而言,短期盈利和长期盈余之间有更大的冲突,假设2预计股票发行将会引起更多的短期管理行为,在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相比而言,与预测一样,由于增加股票发行而产生的管理者偏好的不同,在半年报和季报的情况下有非常大的区别。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9

Abstract:Brief voltage drop simulator characteristics, calibration and parameter calculation.

关键词: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 相位角

Keyword:Voltage dips short interruptions phase angle

0.引言

以电子产品组成的控制器、数据处理器在电网的骚扰下,引起的误动作、损坏和数据丢失等危险也随之增加。为了避免电子产品此类发生,保证产品的可靠性。而电压跌落模拟器是根据《GB17626.11-2008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试验》中相关参数制造,测试电子产品的方法之一。

1.术语和定义

1.1电压暂降:在电气供电系某一点上的电压突然减少到低于规定的阀限,随后经历一段短暂的间隔恢复到正常值。

1.2短时中断:供电系统某一点上所有相位的电压突然下降到规定的中断阀限以下,随后经历一段短暂的间隔恢复到正常值。

1.3 UT—基准电压。

2.主要校准性能要求

2.1电压暂降:输出%UT准确度±5%

2.2短时中断

中断后的电压不应大于10% UT

2.3相位角

电源电压UT与变化后电压暂降或短时中断的电压之间的阶跃变化,所产生的相位角。

准确度:±10°

3.电压跌落模拟器的校准

3.1基准电压的校准

将电压跌落模拟器的“电压暂降”设置“100%”、周期设置为“0”。用数字多用表输入端连接周波电压跌落模拟器的输出端。读取数字多用表电压的示值。选用的数字多用表的电压精度应能满足电压跌落模拟器的电压最高技术指标的校准要求。

3.2电压暂降的校准

3.2.1.1用数字多用表的校准方法

将电压输出校准点为60%UT 、30%UT点。暂降时间为100个周期或更长,在电压跌落模拟器的暂降时间内测量输出电压。

3.2.1.2用示波器的校准方法

将电压跌落模拟器的输出触发信号按图1连接

3.3.1短时中断的剩余电压测量校准。

剩余电压测量方法按图1连接。用示波器的电压游标测量短时中断的剩余电压的峰峰值。将读取的峰峰值电压换算为有效值电压。按公式(1)计算。

3.3.2短时中断的周期个数的校准。

短时中断测量方法按4.2.2方法校准。用示波器的时间游标测量短时中断电压的时间。测试点位按图5。

4.总结

电压跌落模拟器除上述项目外,还应包含这些项目:电压负载能力、冲击电流驱动能力、电压上冲和下冲的开关特性和电压上冲和下冲时间的校准。在实际工作中,客户是根据本单位的产品技术要求,应用电压跌落模拟器某项参数,一般客户不提出这些项目的校准。所以,就不再讨论了。

参考文献: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10

【关键词】冲蚀;磨损;液体机械;磨损特征

流体机械内部部件破损现象是造成机械运行隐患和应力分布较差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当前的冲蚀现象分析而言,在工作中冲蚀磨损是造成流体机械、水轮机和输送含砂水流隐患与差异的主要途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现象逐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与工作人员的关注与研究。就目前的工作内容分析而言,其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与问题,在工作中寻求流体机械能抗磨损的长期解决和合理修复方法已成为研究工作重点。通常在工作中都是以流动分析计算继续拧深入总结与研究,同时对流体机械叶片的冲蚀磨损现象和影响规律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处理。

1.常见的冲蚀磨损现象

1.1气蚀现象

汽蚀现象对于流体机械来说有着严重的影响,不仅能使流体机械的性能曲线下降,使泵的出水量减少,扬程降低,效率下降:同时还会有较大的振动和噪声影响战舰的作战能力。因此国内外一直把有关于通过改善流体机械叶轮机构来提高船舶推进泵各项性能,降低汽蚀效果作为开发和研究高性能流体机械的重要课题,在研究流体机械性能方法方面国内外也存在着大量先进和丰硕的成果。

1.2恒流堵塞现象

恒流堵塞器是一种用于油田分层注水系统的新型井下分层流量控制装置,它通过机械结构的流量负反馈或压力前馈作用对流量进行自动调节,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加上可直接应用于原分层注水管柱,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但油田注入水存在一定固体悬浮颗粒,且恒流堵塞器阀口处的流速很高,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刷磨损现象,进而对其流量调节精度造成不利影响。

2.试验分析

2.1试样制备

在试验的过程中,其形状与尺寸可以结合一下方法进行,通常情况下对于试验中需要采用的材料每一种都需要准备四块或者三块,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在实验准备的过程中,通过对于粗糙面为1.6mm的机械零件进行加工和处理,并对其试样的相应参数进行科学、精确的记录。

2.2试验方法

在自制的转盘式磨损试验装置上进行冲蚀磨损试验,循环水系统与地下水池联通。该试验在模拟叶轮的实际工况下,试验圆盘由电机拖动旋转,含沙水流从喷射箱盖上均布的只内径为3mm的喷嘴直接射向试件,作用在试件上的水流相对速度与圆周速度的夹角即为水流相对冲角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要求。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选择相应的喷嘴射流速度来与四周的速度进行不同形态的组合与控制,进而形成速度与冲角方向的全面结合与管理。就当前的工程施工现状分析而言,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这些情况中可以看出在冲蚀盘旋转速度超过2694r/min的时候,旋转盘室内的速度压力逐步增加,进而引起的了冲蚀磨损的上升。

2.3试验分析

三种材料的质量损失都随冲蚀磨损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在相同的磨蚀时间内三种材料的损失量不同。从试样的表面形貌上观察,灰铁HT200材料冲蚀40个小时之后后,表面有2~3mm深的沟槽和1~3mm宽的凹坑,呈现严重的冲蚀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其主要的损失量达到了802.7mg,平均损失量达802.7mg,表层材料大多已剥落。而4钢在冲蚀后,试样表面形成弧形沟槽,表面凹凸不平,鱼鳞坑前浅后深,与水流方向相同,平均损失量为607.87mg,磨损严重。但试样在同样冲蚀时间内,表面形成弧形的磨痕与有方向性的小坑,平均损失量为45,磨损比较轻微。45与钢的抗冲蚀性能显著高于HT200。

3.主要的磨损特征分析与总结

3.1磨屑群体特征

磨损是导致部件失效的最常见的故障,磨屑是其直接产物。油(或液压油)中的磨屑数目往往达到1012个/cm3,属多粒子系统,对它们的状态特征(如磨屑的形貌、颜色、粒度大小、比例等)的描述应当运用数理统计的数学工具,达到对定性铁谱的量化(这是对现行铁谱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机械部件的失效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对其描述应运用模糊数学的工具,综合磨屑群特征、油料状态、振动噪声、温度诸因素进行模糊综合诊断。本技术对工况现场的油样分析达3000个以上,准确度接近90%。

3.2石棉阻磨材料

用传统的石棉摩阻材料制成的汽车制动器衬片,不但污染环境有致癌作用,而且工作寿命低,其在250℃以上工作时有热衰退现象。因此,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对石棉摩阻材料的生产与使用加以限制,并致力于研究新一代摩阻材料来取代石棉摩阻材料。本研究工作在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了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的基础上,针对流体机械制动器衬片的实际工况,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及磨损机制。

3.2.1性能影响分析

碳纤维含量是影响本摩阻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碳纤维含量较低时(15%~19%)摩擦系数与磨损率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当碳纤维含量较高(19%~25%)时摩擦系数与磨损率都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3.2.2摩擦系数分析

碳纤维与基体的粘接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性质。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碳纤维,由于其表面惰性,与粘接剂的相溶性差,致使摩阻材料的抗剪强度低,当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会使其表面的沉积物减小,表面粗糙度增大,进而提高强度并增大摩擦系数,有利于提高锚固作用。为碳纤维表面经改性处理与未经改性处理的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对比。

3.2.3磨损机理

在工作状态下,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制成的制动衬片与制动盘滑摩时,摩阻材料的磨损与比压和滑摩速度成正比。在工作过程中,其接触压和磨损是在内外侧交替进行的,最终会使摩擦衬片沿径向的磨损保持均匀。在制动时,第一阶段因滑动速度较高在摩阻材料表面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犁削磨损。随着制动过程的进行,第二阶段磨损除了犁削磨损外还有粘着磨损,磨屑中有显微切屑与片状剥落。由于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表面层强度高,耐疲劳性好,故能有效地抵御制动盘的磨料压入,而使犁削深度和表层材料的转移磨失体积减小。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11

设计依据,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帷幕灌浆孔口封闭质量检查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水库位于新疆哈密伊吾县境内,在伊吾河中游的峡沟河段,属拦河水库,地理坐标东经94°48′46″,北纬43°18′17″,位于县城东北14km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808.7km2,坝址断面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588万m3。水库总库容964.51万m3。该水库是伊吾河控制性骨干调蓄工程,是一座具有农业灌溉、生态保护、工业供水、防洪等多目标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水库建成后,控制灌溉面积5.38万亩,为下游工业年供水1589万m3。

2、试验目的

通过生产性灌浆试验对采取的灌浆方法、孔距、灌浆压力等,是否满足设计防渗标准进行复核。

3、施工依据

施工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9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新疆伊吾县某水库工程技施图纸等相关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求和规程规范。

4、试验区域、孔位布置及说明

现场拟定帷幕灌浆1单元作为帷幕灌浆试验区,进行灌浆试验。桩号坝0+25m~0+43m范围内。孔距2m,单排帷幕,孔深依据该单元先导孔灌浆深度,确定设计标准透水率5Lu灌浆底线。

5、试验过程

5.1. 施工准备

1)施工用电:利用施工现场发电机组和变压器引出一条专线电缆直接引到试验区,安装总配电盘,通过二次配电盘,再用分线电缆引到灌浆工作面。

2)施工用水及排水: 施工制浆配浆用水来自坝前排水沟,生产供水系统专管(φ75)专线引出,水质符合灌浆用水标准,水流量充足,水压满足钻孔要求;施工排水通过排污水泵直接排出。

3)制浆系统: 制浆系统布置于试验段下游侧开挖平台处,布置1台ZJ-400型高速搅拌机,两台160/10灌浆泵,两路Φ25mm输浆管道。制浆站配制好所需灌浆浆液,机组人员量测比重,经常冲洗送浆管路,防止残存浆液凝固堵塞送浆管而影响正常施工。

4)灌浆材料:灌浆水泥采用满足GB175标准的天山42.5R硅酸盐水泥,水泥细度满足通过80μ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2%,比表面积大于3500cm2/g。试验室对每一批水泥的细度、粒径等物理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并且负责提供水泥复检报告,检验合格后用于灌浆。

5)污物清理:施工场内的残碴、钻孔后所产生的尘碴均用手推车集中装箱后清出场外,表面有污染工作面的液体物质及时用清水冲洗,污水排出。

5.2.工艺控制和施工要求

1)一般规定:

帷幕灌浆试验区槽孔混凝土应达到设计龄期强度的50%以上,混凝土盖重厚度应满足设计的要求。帷幕灌浆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帷幕灌浆试验单排孔,分三序进行。

2)浆液的拌制与使用:

灌浆用水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的要求,拌制浆液时水温不超过30℃。进入搅拌机的水泥最高温度不超过40℃。使用高速搅拌机拌合。浆液在使用进行过筛。制备后未在初凝时间的30 min前施灌的浆液或温度超过40℃的浆液予以废弃,没有用于灌浆作业。

3)设备及机具

①、帷幕灌浆孔钻孔采用回转式钻机,金钢石钻头清水循环钻进。

②、钻孔冲洗、压水试验所用的水泵均满足供水要求,压力稳定、出水均匀、工作可靠。

③、制浆采用高速搅拌机,转速大于1200r/min;

④、灌浆泵性能满足灌浆要求,采用多缸柱塞灌浆泵,其工作压力最大10Mpa,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压力波动范围小于灌浆压力的20%,排浆量均大于30L/min,工作性能稳定。

⑤、配置了抗震压力表,所用压力表满足灌浆压力最大标值的1/4~3/4之间,压力表合格。配置了适用的流量计。

⑥、栓塞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封闭器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⑦、灌浆管路浆液流动畅通无阻,能承受1.5倍的灌浆压力,调节阀适宜。

4) 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①钻孔

(1)帷幕灌浆孔采用φ56mm孔径。检查孔采用φ91mm孔径,金钢石钻头取芯钻进,并对钻孔岩芯进行详细描述记录,编制钻孔柱状图。孔位与设计孔位偏差未大于10cm,孔底偏差按表一执行。

钻孔偏差 表一

(2)钻孔分段进行,其分段段长按表二

各段段长 表二

(4)段长误差未大于20cm。

5)钻孔冲洗、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①钻孔完毕应用导管伸入距孔底50cm处,通入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进行冲洗,钻孔冲洗直至回清水后10min结束,孔内沉积厚度未超过20cm。灌浆前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裂隙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压力超过1Mpa时,采用1Mpa。裂隙冲洗回清水10min后结束,裂隙冲洗与压水试验结合总时间不少于30min。一序孔进行单点法压水,其余孔均做简易压水,压水试验压力值为该段灌浆压力值的80%。压水试验压力值大于1Mpa时,采用1Mpa。压水时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透水率按规范《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附录A计算。

②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足24小时,未进行裂隙冲洗。

③灌浆段裂隙冲洗后,应立即连续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小时者,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

6)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

①钻孔和灌浆均在防渗墙盖重混凝土上进行,混凝土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后进行。

②灌浆严格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分三序进行。

③灌浆方法:灌浆采用“孔口封闭法”,自上而下灌浆、小口径钻进、孔口封闭、不待凝、孔内循环高压灌浆,射浆管距孔底小于或等于50cm。

④混凝土和基岩的接触段先行单独灌浆,接触段在岩石中的长度为2m,其接触段孔径为φ91mm,在接触段灌浆结束后埋入一根φ76mm的钢管,钢管高出孔口10cm,并有丝扣,置入钢管后各孔内注入0.5:1的水泥浓浆,待孔口管及内外返出同一浓度的浆液后,扶正导管,待凝后进行下一段次的灌浆作业。

7)浆液水灰比

灌浆浆液水灰比采用5:1、3:1、2:1、1:1、0.8:1、0.6:1、0.5:1七个级别(重量比),开灌水灰比采用5:1,封孔水灰比采用0.5:1。

8)浆液变换

灌浆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未改变水灰比;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己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己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明显改变时,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灌浆过程中未发生意外情况;灌浆过程中测记浆液比重。

9)灌浆压力

帷幕灌浆试验压力按表三执行。

帷幕灌浆各段次压力控制表 表三

5.3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方法

在设计规定压力下,不大于1.0L/min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即可结束。总灌浆时间不少于120min。

最后一段灌浆结束后,利用全孔射浆管,直接压入0.5:1的浓浆,置换孔内稀浆进行封孔。

6、灌浆试验质量检查

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应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灌浆资料、钻孔取芯及压水试验进行质量综合评定。帷幕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检查孔压水试验,试验区设1个压水试验检查孔。

帷幕灌浆压水试验检查的合格标准:帷幕灌浆检查孔岩芯采取率应大于85%,并进行地质描述。压水检查孔透水率q≤5Lu。所有检查孔在混凝土与基岩接触段及其下一段的压水试验透水率合格为100%;其余孔段压水合格率应在9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率指标不超过规定值的10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

7、灌浆成果分析及检查

该试验区共布置1排孔,总孔数10个,灌浆进尺405m,总注入水泥23931.7kg,最大单注289.371kg/m,最小单注8.929kg/m,平均单注71.243kg/m,灌前透水率最大35.138Lu,平均10.635Lu,其中透水率q≤5Lu占17%,透水率5≤q<10Lu占36%,透水率10≤q<30Lu占46%,q>30Lu占1%;单位注灰量小于10kg/m占1%,单位注入量10~50kg/m占56%,单位注入量50~100kg/m占24%,单位注入量>100kg/m占19%。根据试验成果分析,说明试验区基岩石构造比较完整,但在不同深度也存在较多陡倾角构造裂隙,个别吸浆量较大。

从检查孔分析:采用“孔口封闭法”灌浆的帷幕灌浆孔,孔距2m,灌后透水率满足设计要求。

从灌前压水透水率分析:Ⅰ序孔平均透水率为12.916 Lu,Ⅱ序孔平均透水率为12.102 Lu,Ⅲ序孔平均透水率为6.889 Lu,说明帷幕灌浆随着灌浆的延续,而灌前透水率在随之减小,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表明岩层具有一定的渗透通道,具有可灌性和易灌性。

从单位注入率和耗灰量分析:Ⅰ序孔平均单耗为83.226Kg/m,Ⅱ序孔平均单耗为104.767Kg/m,Ⅲ序孔平均单耗为25.735Kg/m;单耗从Ⅰ序孔、Ⅱ序孔到Ⅲ序孔变化较大,说明灌浆效果明显,达到了灌浆目的。

从岩芯的地质情况分析:岩石破碎,裂隙发肩,多分布在基础表面10米以下,个别地段存在较大陡倾角裂隙结构。从施工过程分析认为,岩层结构比较复杂,通过岩芯分析,岩石结构不完整,但存在渗透通道,裂隙宽度较小,具有可灌性和易灌性。

从灌浆压力分析:拟定灌浆压力满足设计要求,在规定压力下施工中,通过实际记录仪采集显示,在有盖重的条件时拟定灌浆压力灌浆,灌浆压力均未出现异常,説明所产生的抬动值是零,灌浆没有抬动。

8、结论与建议

根据目前所做的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工作,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和建议:

(1)、使用的钻孔设备和灌浆机具以及自动记录仪有较好的适宜性。“孔口封闭法”灌浆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宜性。

(2)、自动记录仪采集灌浆压力结果反映,压水、灌浆时压力均未出现异常,槽孔混凝土防渗墙均未发现抬动现象,说明在拟定最大灌浆压力下没有造成抬动。

(3)、造孔、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和灌浆等工艺配套合理,均能满足施工要求。

(4)、采用“孔口封闭法”灌浆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孔口封闭法”灌浆时,如果上一段的灌浆压力有不足时,可以通过下一段的高灌浆压力所补充,对灌浆质量有很好的保证。

(5)、由于基础岩石地质结构复杂,陡倾角岩层结构较多,根据1单元先导孔反映:墙下40m灌前透水率即可达到设计5Lu底线,而W1-1-Ⅰ孔第9段灌前压水试验透水率大于5 Lu,对其进行加深一段后满足设计的防渗要求,为了确保工程的防渗要求得到保证,特建议将帷幕灌浆孔若最后一段灌前压水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灌浆孔深进行加深。

冲压试用期总结范文12

摘要: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当路基受到斜坡地形、土石填料组成、地基土质条件等不利条件影响时常会发生沉降变形,严重影响路基的服务功能及公路使用寿命。文章介绍冲击压实技术特点及应用实例,正确使用公路冲击碾压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路基的沉降变形、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加固特殊土路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冲击碾压 高速公路 路基 施工

引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工程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高速公路的路基填筑普遍较高,路基承担的车辆荷载要比一般公路大得多,所以高速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引起了公路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高填方路基采取措施进行补强处理,来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通过冲击压实机在高速公路路基补强冲击碾压中的具体应用,来阐述冲击压实机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作用。

1施工工艺

1.1施工准备

1.1.1测量准备

布置各工作区间导线点、水准点,标识断面桩号,以便测量成果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确定冲压机具行走路线、冲压遍数及测点位置断面图,标出压实度等参数在各个观测断面中的平面与垂直检测位置。

1.1.2试验准备

工地试验室准备好试验监测方案,进行试验测试点布设。校核试验设备,并与现场技术人员核对好各项工作参数。

1.1.3施工安全准备

由于冲击压路机工作时行进速度快、冲击碾压作业时振动强烈,需要施工工作面与附近构筑物具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具备安全距离的,采取挖隔振沟的措施进行减震处理。

1.1.4工作面整平处理

为了冲击压路机的三边轮发挥出应有的工作效率,提高路基整体强度,使整个工作面的冲击碾压效果均匀,冲击碾压前对清表后的工作面使用平地机按要求进行整平。

1.2冲击碾压

由于冲击压路机的构造不同,压实原理不同,冲击碾压的碾压方式与传统的压实机具的压实方法存在着较大区别,三边形( 25KJ) 双轮冲击式压路机两冲击轮之间的外部宽度为 2.96m,轮宽为0.9m,轮隙宽度为1.16m,由于轮隙宽度大于轮宽,所以冲击碾压采用来回错轮的方式,轮迹之间不重叠。冲击碾压时要注意冲击波峰,错峰压实,冲压5遍应改变冲压方向。对于纵向排列,每遍应错1/6 周长,这样,每次冲击工作面波峰均能有效作用于工作面,有利于冲击点的满布、均匀,增强冲压整体效果。冲击压路机应保持10-12km/h匀速行驶。每碾压5-10 遍将击坑利用平地机刮平一次。冲压路基边角及机械转弯区域机械无法施工的区间是压实的薄弱环节,应配合以凸轮( 羊角) 振动压路机或冲击夯等其他机械设备辅助施工。

1.3试验检测

在路基进行冲击碾压前、冲压当中及冲压后需要及时对冲压路段进行试验数据检测,检测项目有: 沉降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压实度、含水量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检测、平整度检测等。冲击碾压路段测点布设为每 50m 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按左、左中、中、右中、右 5 个测点布设。观测时利用护桩定位、人工挖开进行观测,沉降观测在施工期间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 II 等水准测量。由技术人员进行压实前后的高程、平整度的测量,并计算出压实后相应的沉降量和补填量,试验人员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沉降量的检测: 定点沉降量检测包括冲压前及每冲压5遍或10遍后的标高。原状土地基用长 6cm 铁钉系红布条作明确的标记,准确定点。平地机刮平时应注意保护带有红布条铁钉的检测点,距检测点 20cm范围内不得扰动。

2冲击碾压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2.1冲击碾压路基施工适用于高速公路施工工程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有一些自己独到的功用和特点:对填料含水量要求较宽。我国多条高速公路采用冲击碾压的结果表明,土体含水量对冲压效果有明显影响。如河北宣大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冲压因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效果明显;西北某高速公路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因其含水量偏低(为7%-8%左右),采用20kJ履带牵引式冲击压路机冲压效果不明显;西北某一级公路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因其含水量过高(接近20%),采用25kJ三边形冲击压路机冲压后压实度只达到85%-90%,并出现弹簧现象,效果差。南方地区液限较高的土对含水量的要求相对较宽,如广东某高速公路增强补压时土体的含水量在20%-30%之间,冲压效果良好。因此,一般要结合具体的土质状况进行冲压设计与施工,一般来说,液限越低,含水量范围要求越窄,控制应越严格。但相比传统的压实方法,冲击式压路机对填料含水量要求还是相对较宽。

2.2具有检测性

冲击式压实机可使地基表面均匀受力并达到一个较高的应力水平,所以很容易发现碾压地段上的不均匀沉降和缺陷。与一般路基检测方法采用随机选点的方法不同,冲击式压实机在对常规压实机碾压过后的路基进行增强补压过程中随时检测路基的沉降量,从而全面获知原路基的压实质量,这种覆盖式的检测方式是其他任何路基检测手段所不能及的。

3施工注意事项

冲击碾压前,记录好清表前地面高程、水准点、中桩位置等原始资料,以便以后用前后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冲击压实后的沉降量。在进行冲击碾压时,以轮迹错轮布满表面为一遍,冲击碾压若干遍后,地面成波浪状,严重时会产生跳车现象,继而影响车速和冲击效果,应及时进行整平处理。在冲击碾压施工之前,先检测路基0-30cm的含水量。如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时,则进行冲击碾压;如果含水量偏低,则要对路基0-30cm洒水至略高于最佳含水量后再进行冲击碾压。用冲击碾压式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时,因机械的调头范围比较大,尽可能在填料形成较长的连续冲击碾压段后进行碾压。不但可以提高冲击碾压效率,也可以避免因过多的“接头”而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4结语

冲击碾压施工应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土质条件、公路等级、工期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利用冲击碾压施工工艺加固路基基底的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依据试验数据,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加强过程控制,利用试验数据和施工经验来指导施工。鉴于冲击碾压施工属新工艺,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施工技术规范,这就需要广大施工技术人员多做试验、多积累、多思考、多交流、多总结,不断完善施工工艺、检测方法与质量管理措施,以促进冲击碾压施工应用技术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新增.冲击压实技术在兰许高速公路粉质砂性土路基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