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音实训总结

语音实训总结

时间:2022-02-09 23:33:05

语音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听力练习;微技能

听力课,通过训练学生听觉器官的灵敏度,吸收尽可能多的语言要素作为经验成分储存在大脑中,利用听觉器官完成对言语信息的接收和解码,最终实现语言的终极目标——交际的课程。因此,必须注重实践性,将“可懂输入”信息转变为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吸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如何将吸收的语言要素转换为一种技能,使交际变得通畅,这就需要不断的练习。听力训练的重点是要提高学生的听力微技能。

一、听力微技能

所谓微技能,是指在听的过程中采取许多认知技巧和具体的技能以帮助理解,而这许多技巧和技能最终组成了听的能力。它是对单项技能的进一步拆分。学者们对听力训练微技能有不同的界定。章兼中(1993)将其归纳为预估、猜测、抓主题大意、抓特定细节、辨认语段标记,推断说话人态度等六个方面的能力;杨惠元(1996)将其归纳为辨别分析、记忆储存、联想猜测、快速反应、边听边记、听后模仿、检索监听、概括总结等八个板块的能力。还有其他学者的不同见解,例如跳跃障碍,抓关键词语,掌握关键信息的能力,对句法结构形式及其意义的领会能力和义群理解、语流切分的能力等。

二、初级听力练习中的微技能训练

汉语学习者因语音水平的不同,各阶段所需训练的微技能也有差异。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一切从零开始,很多技能只能在一步步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对于一个刚接触陌生语言系统的初学者来说,除了掌握基本的语言要素和语言知识外,每节课堂中教师也需有意识的增加一些听力微技能训练,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此笔者以听力练习题型为题,从多家观点着眼,对初级听力练习题型中涉及的微技能训练做阐述和说明。

(一)语音训练

1.写出你听到的声母(韵母或音节)

这种练习主要训练学生的听音辨音、辨别分析能力。其中涉及音近音误听等内容,包括送气与否,发音方法相同而发音部位不同的音,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的音等。例如“b和p”的误听,“in和ing”的误听,还有“j、q、x”、“z、c、s”的误听等。

2.选出你听到的声母(韵母或音节)

此类练习训练学生的听音辨音、辨别分析、快速反应能力。将接收的信息快速储存在大脑中,不仅需要学生听清还需要辨别是哪一个声母、韵母,声调,组成了哪一个音节,然后根据听到音节之后大脑中给出的反应从所给选项中快速做出选择。对于外国学生尤其是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训练很有必要,大量的同音词、近音词的存在给听音辨音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例如学生将bái听成pái,将chèn听成chèng等。

3.听录音,和听到的声母(韵母、音节)一样的划√

该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辨音辩调、辨别分析、快速反应能力。首先需要对听到的音节辨别分析,然后对所给的选项进行判断。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辨调不准,最终判别错误。

4.标声调及辨别声调

此练习主要训练学生辨调能力。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最难的就是发音,四声总是难以区分,因此必须加强声调的练习,尤其是二声、三声、轻声和变调的区分。在标记基础之上增加声调辨别,增加了难度。

5.听录音,看音节,给有错的音节改错

这类练习主要培养学生辨音辨调、辨别分析、记忆存储能力。需要学生整合所学,对语言规则有完整清楚的了解才能准确的完成练习。

(二)词句方面(课文相关方面)

1.边听边填空

此练习主要训练学生边听边记、联想猜测、记忆存储能力。填空的部分都是生词,包括时间、地点、主题、观点、人名、数字等。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填出空白内容,逐渐了养成记录重点、要点的习惯。也有学生未能听清语音材料,却能给出正确答案,其依据的是由前后的关系及整段语音的内容联想猜测而出,一定程度上也训练了学生的联想猜测能力。例如:现在教师的 很高, 也很稳定,挺适合女孩子的。

2.回答问题

该练习主要训练学生快速反应、抓主体大意、抓特定细节、概括总结、义群理解、切分语流、记忆储存能力。问题里包含的内容林林总总,有些涉及快速回答,要求学生在限时间内完成练习;有些涉及的是语音材料中的某个细节,训练学生抓特定细节的能力;有些涉及的是整段材料的主旨,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有些是开放性问答,是对语音材料的扩展,需要学生用学过的内容自己概括或者描述,在言语储存的基础上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例如谈谈自己国家与中国某些文化方面的不同。

3.写下听到的句子

此练习主要训练学生的听音辨调、边听边记、抓关键词语、语流切分能力。对于初级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听力课,此题主要是训练学生是否准确的获得了信息,因此不要求学生一定写汉字,可以写拼音。但如果学生不能准确的辨别出音节,不能准确的理解义群并进行切分,未能听到关键词语,最终所理解的信息必然受到影响。

4.复述课文

该练习主要训练学生边听边记、概括总结、联想、记忆储存、听后模仿能力。难度较高,需要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完成练习之前必须做足准备,当学生顺利完成练习的时候,也训练了多方面的能力。

综上所述,听力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听力微技能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练习。每种练习题型都有其特定的微技能训练目的,教师在操练的过程中带着这种意识,引导学生培养听力微技能。假以时日,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定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合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李泉主编.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第2篇

一、在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应用

在进行培训前,教师必须对新教学模式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进行介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确立独自完成单词拼读、掌握单词正确读法等目标,并通过与学生间的交流和分组合作来进行。同时,在实际英语语音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元认知策略中的提问训练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缺陷,更清晰的学习所需知识。再次,教师要通过元认知策略培训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思路进行整理,从而达到结对活动、小组作业,以及反思记录的目的。同时,学生还要自我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最后,通过元认知策略培训,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进行语音学习的回顾与反思,形成一个自我评估机制,在制定语音学习计划,明确语音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自我监控和自我检查学习情况与效果,不断进行策略的更改,从而激发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达到最佳语音学习效果。

二、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元认知策略培训

1.调查与研究

2012级物理系两个班和计科系两个班的学生,两个系中均为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控制班。每系选择学生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和语音基础起点基本一致的两个班,由同一任课教师担任同系两个班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材料及教学时数均相等,课后作业一样,只是教师在实验班进行语音学习方面的元认知策略培训。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及英语语音水平测试的前测和后测,元认知策略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

语音前侧及后侧均采用采用朗读语音试题的方式分别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语音水平测试,题型涉及读音标、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等部分,并由考评教师当场给出评分。在测试前,由于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49.53和50.47,T检验值为:1.145。因此,相比之下,虽然实验班略低于控制班,但是两个班的差异并不大。在进行实验后,教师在实验班进行语音学习方面每周一次的元认知策略培训。严格根据上课时间和内容,教授元音、辅音、单词的重弱读音节连读语音训练与指导。而控制班不开设语音课,随后在经过一学期语音训练后,同样采用即兴演讲的方式进行测试。其测后两个班的语音测试平均成绩分别为:67.72和53.36,T检验值为:6.51。相比之下,很明显实验班经过语音元认知策略培训后的水平要超过控制班许多,使两个班的差异很大。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比两个班测试前后成绩的变化,通过对下表1和2得知,没有经过元认知策略培训的语音教学控制班,在语音水平测试前后的成绩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相反,经过元认知策略培训的试验班,在语音水平测试前后的成绩则发生了很大改变,不仅英语语音水平获得了提高,而且整体成绩也获得了提高。为了了能够更加清楚的分析元认知策略培训下不同学生语音训练的效果。

通过分组进行对比。由于两个班的学生人数不同,因此,将通过高、中、低三组进行语音前后水平测试成绩变化对比。如下图表3得知,实验班在经过语音元认知策略培训后,学生语音成绩要比控制班每组成绩平均分别高出:37.46、16.92、37.09倍左右。可以推断出,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是有助于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语音水平;语音好的学生与语音差的学生在语音的提高程度相比之下,语音好的学生效果更为明显。此外,英语语音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培训在成绩上有明显差异外,在学生自主学习上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更善于自主思考和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控学习和调节学习方式等。

三、总结

总而言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语言交际和教学的重视,英语教学成为人们不断关注的焦点。根据长期的教学研究获知,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外,还要注重学习策略能力培养。因此,作为成功管理学习者学习计划和监控,以及评估的前提条件,元认知策略培训在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起着最核心的作用。

作者:胡萍 张淑燕 李世萍 单位: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3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3-3

[作者简介]魏芳(984―),女,山东陵县人,本科,山东省德州市陵县教育局教研员,中学二级。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英语作为中学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应高度重视发挥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并使这一教学思想贯穿始终。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学会”英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再也行不通了,教师必须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必须还课堂于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一、编制规律词汇,加深学生记忆

传统课堂教学都是先教所学课程词汇,再学课文,但很多学生却因词汇记忆不牢而掉队。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要求学生按2个元音音素将整册单词进行归类,然后再分类学习(见表)。

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词汇,更摸索出了一些单词记忆的规律。笔者每节课都会抽出约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一个类别,但并不要求他们完全记住,只要求他们会读即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觉养成了利用音标读和记忆单词的习惯。学生自己根据音标会读单词了,自然兴奋不已,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2多天后,学生已熟悉了整册单词。在以后学习每一课单词时,学生也不再觉得难读难记了。学生的整体成绩有了很大飞跃,学生的书写、阅读能力也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充分利用教材配套录音带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一)充分利用教材录音带的示范作用,规范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

英语教材配套录音带的语音、语调都是相当标准的,教师可以借助教材配套录音带作示范朗读和领读课文,能够给学生在语音、语调、语流、语速等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不妨首先播放一遍课文的录音,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概意思的同时受到规范的英语语音语调的感染,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课文的欲望。

在课文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再次播放课文录音进行领读训练,采用每播放一句暂停一句的办法,让学生模仿录音逐句跟读,直至学生能基本正确朗读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有更多的机会去留意观察学生跟读时的口型、舌位是否正确,监听学生的英语发音,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二)适当提高课文录音语速,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现行英语教材都配有课文录音磁带,但标准统一的录音无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时间长了,学生的听力能力提高不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购买能够调节语速的录音机,对学生的听力进行专项训练。每隔一个阶段,教师将语速提高一个档次。因为语速逐步加快,学生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听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模仿标准语音,练就纯正英美口语

听力水平的根本提高,源于纯正英语的掌握。为解决学生口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笔者领着学生从48个国际音标学起,从纠正英语单词发音到练习英语句子和英语文章,每节课练习十几分钟。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听力水平也相应提高了不少。

四、缩编英语课文,升华英语教材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忽略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现行英语教材也缺乏这一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训练,但学生的写作能力体现着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的高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用英语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笔者领着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缩编(见表2)和复述(见图),并将这一活动作为每天的作业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得到了很大提高,听、说、读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革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交际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把语言当做一门知识,滔滔不绝地讲给学生,不给学生实际操练之机,学生自然就会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并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由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转变为注重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大学生的实践,变单向交流为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努力把教师的任务由“教”转为“引”。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可采取四人或六人小组,师生共同活动等方式,通过对话、讲故事、角色扮演、讨论和演讲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展开各种语言交际活动,增加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厚度。教师也可用竞赛、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强烈的荣誉感,学生将会信心百倍,全身心地参与语言活动,并从中意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学习责任感和主动参与意识。由于教师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学生便会由讨厌学习英语渐渐地变得热爱学习英语,排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尝到收获的乐趣。

六、鼓励学生多总结规律,在总结中发展自我

英语是一门对记忆要求很高的学科,学生每天除学习英语外,还需要记忆大量的其他学科知识。如果不注意总结规律,很多学生会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样样抓不好”的误区。为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笔者引导学生边学习边总结,将重点语法知识、固定句型、固定短语都系统地总结记录在一本“小结本”上。每天粗略地翻一翻,每周再做一小结,重点总结不太熟悉的内容,加强记忆。通过训练,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英语的总体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总之,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发展。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该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中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以实际行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听力策略;听力教学;高职学生

1、引言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实用性很强。英语听力能力是指从有声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的重要技能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局势的迅速发展,我国在外交、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与其他国家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实际的工作中,英语听力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很多研究二语习得的学者和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对中国学习者提高听力能力的障碍进行大量的研究,进而积极探索提高学习者听力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秋芳(2003)对400名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影响英语学习者听力能力的因素有许多,如动机、记忆力、焦虑感、语言水平、背景知识和听力策略等。其中,听力策略对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与学生的听力能力密切相关,它可以帮助听音者控制整个听音过程。听力能力好的学生比能力低的学生更善于运用自我管理和相关语言能力的训练方法以及听力的技巧。

2、高职生在听力训练中常见困难及其原因分析

很多学生抱怨英语难学,听力尤其难以提高。学了多年的英语,依然很难听懂外国人的交谈,或者在英语考试中,每到听力测试部分,就感到紧张、焦虑。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听力课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四种常见的困难,并从学生角度、二语习得的理论角度深入分析其原因。

(1)语音、语调困难。很多学生反映能听懂老师和同学说的英语,但听不懂录音中或外国人说的英语。原因在于语音基础不够扎实,有些单词发音及语调的错误没有及时得到改正,以致于形成错误的记忆思维定式,当听到英语广播、电影中那些语音快速流畅、语调抑扬顿挫的地道标准的英语句子时,不了解、不熟悉其中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那些不同的音调、重音、轻音、连读与略读等发音规则,学生们就会感到听得一头雾水,似是而非。

(2)词汇量有限,且已有的单词记忆不够扎实。记不住单词是高职生们学习英语的一大难关,很多学生缺乏持久的毅力,对学过的新单词没有及时温习,强化记忆,往往会今天记住明天忘。在一段听力材料中,遇到太多生词,总是听不懂,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3)跟不上语速,中英转译的时间差长。在听英语广播时,我们无法控制英语语速的快慢,因此就不可能在文章信息密度大或内容难度深的地方放慢速度来思考回味,正因为如此,常常会因为前一个单词或句子没听懂,而影响到后面信息的获取。

(4)紧张、焦虑心态导致不能正常发挥听力水平。这一现象常出现在听力考试中,由于某个单词或句子没听懂,立刻慌了手脚,一时紧张连后面的相对简单的听力材料也无法听懂了。这样的学生心理状态不够好,归根结底还是对自己的听力能力不够自信。

3、提高高职生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本文对70名高职涉外旅游专业的学生和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依据研究结果,我们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就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探讨几种策略。

从学习者角度来看,作者总结了五点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1)精确掌握英语音标和发音规律。英语是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的语言,其读音和听力密切相关,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首先取决于语音基础的好坏,只要读得准确、清晰,且语速快,听力障碍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学习者要下工夫练习英语语音、重音、语调以及同化、连读、省略音和弱读等发音规则。(2)强化单词记忆,打下坚实的语法基础。词汇是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词汇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对听力也要提出较高的语法要求。由于听得是外语,我们缺乏对语言的一种直觉,不善于从已出现的语言符号中去推测将出现的内容。因此,对于语法结构的掌握应熟练到用听也能识别,并且能对后面的信息作出预测。(3)按意群听。不要逐个单词来听,要以短语结构为单位,否则意群被拆碎,不利于整体理解。同时要边听边做简洁的记录,记录以简单明了的字符表示为佳,如首字母、箭头、圆圈等,以备唤起记忆。(4)精听、泛听相结合。在听力训练中,既要能准确无误听出某些数据、年代、人名及事实,又要兼顾把握大意的训练,这就需要把精听和泛听结合起来,交替练习。精听时,首先要熟悉材料中的生词,对难句可以反复听,听懂为止;而泛听则着眼于量大,只求掌握大意,不必听懂每个细节,不宜中间打断,要一气呵成。(5)加大训练强度。要想提高听力反应的自动性,就要对大脑反复进行语音信号刺激,对语流中的音、词和句型结构及话语中的期待、预知、推理、判断等情形形成自觉的条件反射,建立直接的英语思维。

从听力教学角度来看,作者拟探讨听力训练的三点策略,希望能对听力教师有所启发。

(1)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循序渐进。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保持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对推动学习活动和保持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适当难度的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保持一种最佳水平,进而促进听力学习的效果。(2)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找出自己听力理解中的薄弱环节,例如:辨音能力差、词汇量小、语言知识基础不牢、短时记忆能力不强、对背景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等,有针对性进行训练。(3)合理运用赏识策略,对学生的听力成效及时反馈和真诚的赞美。教师应尽可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每次听力训练中都能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听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较好的听力训练效果。

4、结语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强大的英语听力能力是建立在扎实的英语综合知识和大量的听力训练的基础之上的。对于学习者来说,方法的掌握在于探索,而方法的取舍在于适合学习者本人的特点。掌握了有效的方法后, 关键还是要多听、多练、多思考,只要持之以恒,听力水平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同时,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听力理解能力在英语学习和实际交际中的重要性,并注重培养学生控制和调整自己兴趣、态度、信心和意志等情感因素,让学生对听力训练保持积极的态度,克服对英语听力理解的畏惧心理,树立坚定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并最终提高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 Cohen, A.(1998).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A]. London:Longman.

2.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邓军. 影响英语听力技能培养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4. 田尚. 浅析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2009(1).

第5篇

一、进行口译训练的意义

探究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进行口译训练,首先就要明白口译训练的真正意义。只有了解了意义再探究,才具有实用价值。

事实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口译训练,并非专业培养或者职业训练,也并是不要培养优秀的口译人才,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不过是将口译训练视为一种教学方法。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口译训练,主要是渗透口译训练的理念与独特方法,通过口译训练驱动,有效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口译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英语方法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的基础技能。二是通过口译训练,有效提升学生英语上的综合交际能力。三是通过口译训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语言的输入不足,才能够较好掌握英语知识及技能,也才能够真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目前,许多高中学校的学生在英语上总是存在费时低效、高投入低产出、只会考试不会用等现状,而通过口译训练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口译训练属于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还给学生职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在教学中运用口译训练

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运用口译训练具体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口译机能的训练,也就是将训练技能作为手段,对学生的基础英语机能,比如听力、语音、口语等各种基础能力进行专项练习。二是口译专题训练,就是将高中的英语教材作为口译专题,通过模拟口译实战训练学生综合机能。在实际操作中,口译训练比较常用的训练方法有四种,即为主旨复述、影子跟读、主旨口译、视译。本文就抽几种方法的应用进行研究。

1.影子跟读

所谓影子跟读,指讲话者进行试读之后,间隔2-3秒跟读者就把所听到的内容重复出来,属于鹦鹉学舌方式。学习者声音就像如影随行,称之为影子跟读。

坚持采用影子训练,能改善语音的面貌,掌握口语语速,加强理解程度。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够增强英语听力能力,为提升口语水平打下基础。其实,这种方法和现在的高考第一道听力题非常相似。当然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加强监控。例如选择合理的音频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跟读任务,并且跟读过程中还要录音,甚至通过文字转录跟读音频。总体而言,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口译训练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影子训练前:良好的背景知识为听力产生激活作用,所以影子训练之前教师就应该采取提问及讲解关键词等各种模式激活学生大脑中的背景知识,尤其是理解听力相关的材料知识,比如一些关键的人名、关键词、地名及组织结构等各种特殊单词,帮助学生吸收与理解新信息,同时减轻心理压力。

第二步,跟读过程中:教师在开读之前要强调一下,让跟读者在跟读之时,如果不能够听懂某一个词,不要太在意没有听懂的词,更不要停下,必须要跟着不断前进语流,要时刻和播放声音或者教师读的声音保持一致。在听完之后就让跟读者跟着读几遍。

第三步,跟读训练之后:跟读者应该依据听力和文本相核对,从文本中查找出自己不能跟读的单词与句子,搞明白意思。核对完之后一定要跟着本文再次进行跟读。这一步非常重要,完事之后还要细心琢磨在跟读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要尽可能排除出现的问题,在以后遇到类似听力问题才能够解决。

影子跟读训练非常有效,但是在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跟读时,所跟读词语是他听到的,而不是他看到或者读到的,一定要靠学生自己耳朵判断听到的英语,之后再快速地模仿发音。因此,跟读过程中教师不能够让学生知道听力文本,对学生的听辨产生干扰。在熟练之后,学生的听力水平也达到一定高度,教师就应该提升学生跟读的速度。

2.主旨复述训练

主旨复述训练,属于口译训练中的常用方法,当然所使用材料可以是书面上的,也可以是音频,即对听到或看到的材料快速把握其意思并口译出来。这种训练方式有两种,一是听后进行复述,也就是阅读或听完文字后,就应该采用不同句法和词语描述出等值信息内容。二是听后进行总结,该训练不要传达完全等值信息,只需要归纳总结要点。在训练中学生要一边听一边说,还要提取其意思,将注意力放到信息的意义上。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训练方式具有挑战性。在训练中,应该分为两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原语复述训练:(1)使用中文对中文语篇进行复述,实施上高中的学生大部分都还不能够开口直接说英语的程度。因此,应用之初应该听一些汉语语篇,也可以选择一些语言难度比较低的文本。通过一定时间训练,掌握复述训练中技巧要点,再逐渐复述英文语篇。(2)使用英语对英语语篇进行复述,因为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要复述英语。因此,应该提醒学生不能过于追求英语的句式、用词或者结构,复述的重点并非语言形式,重点在于传达原语的基本信息。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让学生重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上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第二步,复述目的语言训练:当原语复述到了一定标准之后,就应该对目的语进行复述。这种复述就是将听到的汉语使用英语复述出来,将英语文章采用汉语复述。当然训练过程中要由短增长,由易变难,在学习中提升要求。

当然口译训练的方式还比较多,各有各的训练方式,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口译能力。

3.口译训练的重点环节

事实上,在进行口译训练之时不能一视同仁,教师必须依据高中生的特殊性,一定要重视几个重点环节。

(1)训练应变能力:学生的应变能力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进行口译训练时应该有意识地朝这个方面培养。比如在情景对话中学生忘记怎样拼写儿科医生――pediatrician,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使用概括性比较强的词语――doctor,然后应用定语从句:who specializes in treating sick children来补救。这样训练就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增加沟通能力。

(2)训练基本功:无论做什么事情,切忌出现空中楼阁现象。训练基本功至关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听一些难度合适的录音,让学生对该文章进行复述,如下列会话题目:

a.Suppose you are a reporter from China Daily. You are making a face-to-face interview with Justin Foster who has just come back home.

b.Do you often read newspapers?

c.What kind of news do you like to read?

完成会话后,学生应该做好笔记,然后找两个学生互相进行复述,并且找别人和自己存在的问题。

第6篇

一、中学音乐教师教育技能培养研究

(一)中学音乐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研究

教师训练课程设计能力时首先要认真学习《音乐新课程标准》(2013版),它为音乐教师的课程设计提供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使教师学会分析和处理教材。同时,教师要学会不断思考,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良好的设计课程;其次,教师在训练课程设计能力的时候要多做练习: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反思,教学感想等,并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方案。只有通过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在不断地研究中推陈出新,才能提高自身组织能力;最后要多向别人虚心求教,多听有经验的音乐教师对自己的建议,只有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提出的建议并加以改进才能不断进取。同时,可以多听其他中学音乐教师的公开课。切身体会才可以有更深的体会,才能对课程有更深的感悟,进而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才能进行合理的创新与发展。

(二)中学音乐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时首先应当多读多写,多看优秀的教育文章、教育书籍,从书中掌握语言的组织方法;其次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善于运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用词要简洁明了,具有教育性。在准备课堂教学内容时就应当反复斟酌思考语言的表达。例如在准备导入阶段时教师应根据导入情景训练说话的语调和语态。比如说教唱课《大海啊,故乡》的导入:在优美的歌曲背景下,教师用抒情温柔的语调描述大海的美丽,用怀念的语气表达对妈妈的思念。而提问时教师要训练自己的语速及语汇。提问时语速不宜过快,语汇要通俗易懂,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压力及厌烦感,不利于课堂的进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思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总结和分析、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不断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并加以不断创新,最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中学音乐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研究

(一)“弹”,即中学音乐教师的歌曲伴奏技能

中学音乐教育中歌曲伴奏多采用钢琴伴奏或多媒体伴奏,多媒体伴奏虽然音响效果好、使用方便,但学生音乐带入感不强、且无法分段练习,对学生的音准和节奏的训练也不好,所以中学音乐教师应当将钢琴伴奏和多媒体伴奏结合起来教学。教师训练钢琴伴奏技能时可以首先练习基本手法,从音阶练起,同时要注意弹琴的坐姿和手型;其次,由于中学音乐教师的钢琴演奏以歌曲伴奏为主,教师练琴时应当以歌曲伴奏为目地,多配合歌曲的旋律使用不同的伴奏手法练习,但伴奏类型不宜过于复杂;最后,中学音乐教师要着重训练自己的视奏能力,在训练时可以选择简单而富有旋律感的乐曲进行视奏,并不断对乐曲进行加工处理。

(二)“唱”,即中学音乐教师的歌曲范唱技能

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必须对歌曲进行正确的演绎,使学生对歌曲有正确的初始印象。教师在进行范唱训练时首先应注意基本功的训练:中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音准和节奏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训练时反复模唱音阶,拍打节奏,以此来训练音准和节奏感;其次要选择正确的歌曲唱法:中学音乐歌曲的演唱不需要太高深的声乐技巧、音域相对较窄,符合中学生的音域特点。但情感的表达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范唱前了解歌曲的背景,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绪,可以适当加入个人的理解,以便更好的诠释歌曲。

(三)“指”,即中学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技能

合唱指挥能力是一门综合和能力,不仅包括合唱队组织能力,合唱训练能力,还包括音乐处理能力和指挥能力。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乐曲处理能力和视唱练耳能力,可以针对自身薄弱之处进行专业训练,比如寻求音乐专业人员的帮助,参加专业培训等;其次中学音乐教师要积极组织和排练学生合唱训练,不断实践并加以总结,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请专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学习,以此提升中学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技能。

(四)“舞”,即中学音乐教师的舞蹈教育、编排技能

首先教师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要学会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具备基本编舞能力,在舞蹈方面有所欠缺的音乐教师可以寻求舞蹈专业人员的帮助,参加舞蹈培训,提高自身舞蹈功底;其次,中学音乐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利用舞蹈进行教学。舞蹈的动作性可以极大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例如在学习歌曲《找朋友》时可以将学生分组加入不同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的演唱进行演绎。

第7篇

关键词:综合实训;单片机;LabWindows/CVI;电子线路设计;语音信号处理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17-0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综合实训在整个本科教学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内容是将学生所学的多门主干课程融合在一起,设计一个语音控制的虚拟信号发生器。该题目融合了单片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电子线路设计、语音信号处理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复习,这是“承上”的作用。经过为期三周的实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项目设计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为大四即将进行的本科毕业设计起到一个铺垫,这是“启下”的作用。综合实训由多名教师合作,分模块、分步骤地指导学生完成。第一阶段进行系统设计,向学生讲解整个项目的框架;第二阶段是单片机系统仿真,基于Proteus和Keil软件仿真实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功能;第三阶段是硬件电路的焊接及调试;第四阶段是上层应用软件设计,基于LabWindows/CVI软件设计一个虚拟信号发生器控制面板,通过串口实现对下层硬件系统的控制;第五阶段是语音信号处理,基于Matlab软件对语音信号进行检测,实现由语音控制信号发生的功能。

一、综合实训项目总体框架

综合实训项目的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上层软件包括语音信号处理部分和虚拟信号软面板部分。下层硬件电路包括单片机、D/A转换电路、按键、LED、串口电路。为了锻炼学生的项目开发经验,本次综合实训遵循项目开发的过程,先整体后局部。按照自底向上,先硬件后软件的步骤,由教师指导学生一步步完成。

二、单片机及电路设计

本次实训项目是语音控制的虚拟信号发生器,其基本功能是产生四种常规波形(方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波形的产生由单片机控制D/A转换电路实现,波形选择可以由按键控制,也可以由PC机通过串口发送命令控制。硬件设计阶段主要完成的实践内容有,基于Proteus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基于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及PCB板,最后进行实物焊接。

1.Proteus仿真。基于Proteus进行仿真时,按以下模块分步骤进行,首先仿真D/A转换部分,然后仿真按键和LED部分,再接下来仿真串口部分。各部分仿真完成后,再进行总体仿真。如此分模块地进行有利于学生查找和定位问题。第1步:D/A转换模块的仿真。本次实训的D/A转换芯片选择TLC5615,这是一块串行的10位DAC芯片,只需要3根总线便可以完成10位数据的串行输入。对于项目经验很少的本科生来说,选择引脚较少的芯片有利于提高实物焊接的成功率。第2步:按键和显示模块的仿真。本次实训的按键和显示部分仅做了最简单的设计,选用独立式按键和一个七段数码管,其目的是简化硬件电路,尽可能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将实物焊接并调试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四个独立式按键分别用于选“方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等四种波形,四种波形的序号1、2、3、4显示在数码管上。第3步:系统总体仿真。图2所示为简易波形发生器的总体仿真电路图。

2.硬件电路的焊接。基于Proteus完成系统仿真之后,接下来进行硬件电路的焊接。很多同学在焊接电路时,由于经验不足,急于求成,总是将全部电路焊接完成后,再进行测试。然而往往由于焊接技术不娴熟,常出现虚焊、错焊等问题,导致看不到运行效果,而众多的焊接线路又使得学生无从下手去查找和定位问题,最终散失信心。为了提高同学焊接电路的成功率,在硬件电路焊接时,教师也是分步骤进行指导,每焊接完一部分电路就进行测试,在保证前一部分电路焊接正确的前提下,再进入后一部分电路的焊接。实践证明,有了这样的过程控制,仅有极少部分学生的电路最终未调试出结果。第1步:认识电子元件的实物。第2步:焊接单片机最小系统,并测试最小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第3步:焊接TLC5615芯片,并将D/A转换的仿真程序下载到单片机里,观察能否产生波形。第4步:焊接按键及数码管,并将对应的仿真程序下载到单片机里,观察按键和数码管的工作情况。第5步:使用串口调试助手向STC89C51单片机发送控制命令,观察单片机能否根据控制命令产生相应的波形,并在数码管上显示波形序号。

三、上层控制软件设计

完成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接下来是软件部分的设计。软件分为虚拟信号发生器的软面板以及语音信号处理两个部分。虚拟信号发生器软面板采用虚拟仪器专用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设计完成,编程语言是C语言,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该软件较容易上手并掌握。

1.分步骤学习LabWindows/CVI软件。本次实训学生是初次接触LabWindows/CVI开发平台,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虚拟信号发生器上层控制软件的设计,我们仍然按照分模块、分步骤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第1步:创建一个简单面板。通过该步骤,让学生了解基于LabWindows/CVI进行程序设计的工程创建过程,整个工程由面板文件、源文件、头文件等组成。第2步:设计一个简易信号发生器。通过该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CVI里专用库函数的查找及调用方法。第3步:设计一个配置串口的小程序。通过该步骤,让学生了解串口的编程方法。第4步:设计一个文件读写的小程序。通过该步骤,建立语音识别模块与虚拟信号发生器控制面板之间联系的通道。

2.虚拟信号发生器控制面板设计。完成以上几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后,学生对CVI软件的编程方法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是将各模块整合为虚拟信号发生器上层控制软件,如图3所示。

该软件的基本功能有以下两点:一是可以通过手动控制产生方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四种波形,每选定一种波形,就在波形显示区显示该信号,同时向单片机系统发送控制命令。二是可以通过语音控制产生四种波形,语音识别正确后,将波形序号存储在一个文本文件中,由上层控制软件读取该文本文件,根据序号值便可知道语音识别的结果,然后再控制单片机系统产生相应的波形信号。

图3所示的软件界面左侧为串口参数配置部分。信号产生模式分为“手动控制”和“语音控制”两种,选择“手动控制”时,根据下方的滑动条选择波形类别。选择“语音控制”时,将读取语音信号处理后生成的文本文件,根据文件中存放的波形序号值选择波形类别。信号显示区下方有三个按钮,“产生信号”按钮的功能是在“信号显示”区显示波形信号,同时向单片机系统发送控制命令产生实际波形。“串口测试”按钮的功能是测试串口工作是否正常。“退出系统”按钮的功能是关闭面板。

四、语音信号处理

语音信号处理部分基于Matlab平台,采用上位机PC机录制用户语音命令,通过提取语音命令的美尔倒谱系数(Mel MFCC)为特征,采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ynamic Time Warping,DTW)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存入文档后,通过Labwindows读取识别结果,依据识别结果产生相应的虚拟波形,同时把识别结果送至单片机产生实际波形。

1.语音控制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系统框图如图4所示,这一部分的程序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训练阶段和识别阶段。第1步:训练阶段。分别录制方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四个语音命令的wav文件,分别进行切音框分帧,应用高阶差分(HOD)进行端点检测,提取有效语音命令,以帧为单位提取13维的MFCC特征,将这四个语音命令的MFCC特征进行存储建模。第2步:识别阶段。用户任意说出其中的一个波形名称,录制为wav波形文件,经分帧,HOD端点检测,提取13维MFCC特征,将此待识别信息与训练阶段的四个参考模型应用DTW进行计算,将DTW运算中距离最小者判定为识别的语音命令。

2.关键技术。①MFCC特征,本文采用的MFCC特征提取过程如图5所示,以11.4K采样率录制的语音命令,先经过预处理,进行高频补偿,512点/帧进行切音框,逐帧加汉明窗后进行FFT变换,在频域通过20个三角滤波器组,实现频率压缩后,通过离散余弦变换返回时域,提取该倒谱的前13个系统作为MFCC特征。②DTW算法,本文采用的DTW算法原理,采用首尾固定,以0-45-90的路径进行,r表示参考模板的MFCC矩阵,t表示待识别语音命令的MFCC矩阵,其距离计算公式为:

D(i,j)=||t(i),r(j)||+minD(i,j-1)D(i-1,j-1)D(i-1,j)

本次综合实训历时90个学时,以设计并实现一个语音控制的虚拟信号发生器为模型,其特点在于每一阶段的工作教师都按照分步骤、分模块的方法指导学生逐步完成。让学生在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调试和定位错误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可以说,综合实训在学生的本科教学阶段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让学生系统复习了多门电子信息类主干课程的相关知识,又为大四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能够锻炼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江全.Labwindows/CVI数据采集与串口通信典型应用实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王建新,隋美丽.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测试技术及工程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第8篇

[关键词] 语音可视化; 语音教学; 模仿朗读; 多模态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刘晓斌(1978—),男,广东茂名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育技术、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究。E-mail:。

一、引 言

在语言的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朗读是说(口语)的基础,而且外语教学界亦早已对朗读与听、读、写的密切关系达成了共识,因此朗读历来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外语学习的方法。可以说,学生在朗读时所学到的不只是个别的语言点, 而是语言的整个体系。[1]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口头朗读训练,提高学生在语音语调等方面的能力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言习得学者S. Krashen在其语言输入假设理论中认为,人们流利说话的能力不能从直接教授获得,而是靠大量听和读的练习,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后自然获得的。[2]因此英语教学中历来强调学生应大量接触英语为母语者的录音,并依此进行“听—读”模式的模仿朗读训练。模仿朗读的方法使学习者能关注自己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促进语言习得过程即板块化过程(Chunking),[3]进而使学习者的语言正确而地道,并使之从工作记忆转至长期记忆,最终能够灵活运用语言。[4]因此模仿朗读的方法为语言教学者所推崇。

然而传统的“听—读”模式朗读训练通常只能让学习者从听觉上模糊地感知音高、音强等突显性特征,难以准确地把握目标语多变的语音语调。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听—读”训练时,教师往往起到语言楷模的作用。而当学生的模仿对象是录音材料时,他们需要更为细致、准确的指引,但由于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人力有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普遍缺失。多模态话语理论支持下的语音可视化则能对以上问题提供较好的解决途径。

二、多模态与语音可视化

20 世纪90年代,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介入,以社会符号学为视角、以系统功能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理论应运而生。[5]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6]我们每天在面对报纸、杂志、广告、招贴画、故事书、教科书、百科全书、说明书、计算机界面时,甚至在我们相互交往时都离不开多种模态。例如,我们谈话时手舞足蹈,有声有色,意味着使用了多模态。我们的国画往往配有诗文和印章也是如此。[7]从多模态的概念来看,它与多媒体有相似的地方,其区别在于,多媒体指的是信息传播的多种介质,包括物理介质如纸张、光盘、磁带等,还包括逻辑介质,如文字、音频、图像、视频等,而多模态指的是人类与外部的互动方式。显而易见,多媒体的材料能触发多模态的体验,多模态学习和多媒体学习经常相伴相随。

多模态的概念出现以后,许多学科领域都在研究多模态化的问题,如(社会)符号学、语篇语言学、界面设计、人机对话等。目前多模态研究的一些重点问题包括:根据不同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各模态是否有主次?是否彼此互补?其中一个模态可以加强其他模态提供的信息还是减少其信息?[8]有学者认为,模态越多,人类所获得的信息和体验就越充盈,[9]因此多模态话语理论提倡教师可恰当地利用图像、声音结合文本及其他互动方式来激发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多种感官体验。

语音可视化则是多模态话语理论所支持的一种技术实现形式。它在技术上受传统的示波器的启发,把声音信息以电子化的图形、图像、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简单地说,就是把听觉信息转换为视觉符号,从多模态的角度看,它是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把原本仅限于听觉模态的交互添加了视觉模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语音可视化工具和系统层出不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语音编辑;(2)语音分析;(3)语音识别;(4)可视语音。其中包括了广泛运用于各种相关行业的音频编辑工具如Cool Edit, 亦有专门的语音学软件如Praat等。

语音可视化在外语教学中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优势:(1)在教学设计环节直接将语音波形、基频、能量等可视化界面及相关的语音数据分析动态地呈现出来,从而将教学活动的规划环节和最终的实施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10](2)以形象的视觉符号表达抽象的听觉信息,可让学生以更直观、准确的方式了解目的语的语音特点,为口语朗读提供有效的保障;(3)在目前国内普遍大班级的外语教学规模中,可视化的学习形式能帮助学生在教师指导缺失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朗读和纠音,缓解教师的指导压力。

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利用各种语音可视化工具进行语音教研尝试。如庄木齐、[11]孙欣平[12]分别使用Praat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发音准确度、介词突显问题进行研究,周爱洁等使用Cool Eidt进行英语口语流利性的研究,[13]谢萍使用Speech Analyzer研究英语语音教学中的语音听辨和英汉语差异敏感度等问题。[14]但对于英语的模仿朗读训练,则较少涉及。

三、错误分析视角中朗读的两大常见问题

语言学家Stephen P. Corder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错误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研究,[15]形成了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理论。该理论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进行分类,并且认为,针对不同的错误类型和错误发生的不同起因,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待错误。它提出根据纠错实施主体的不同,可以实行教师纠错、学生自我纠错、学生相互纠错等方法。错误分析理论在现代语言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待学生犯错的态度和采取的方法深刻地影响了当代语言教学的发展。

而在口语教学方面,语言学家David Nunan指出,准确度与流利度是口语能力的两个重要维度。[16]朗读是口语能力的基础,因此语音的准确度与朗读的流利性亦成为考察学生朗读的两大参考指标。针对语音教学的现状,国内有研究者运用错误分析的原则,通过分析125名中国高校的英语学习者的朗读实录样本,统计他们在朗读中的各类错误后证实,学习者最主要的两类错误是:语音错误(43.4%)和影响朗读流利性的错误(30.9%)。[17]这项研究从错误分析的角度印证了语音、口语能力的两大重要指标,且最常见问题是准确性与流利性。

上述研究是在外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展开的,对于基础阶段的学习者,是否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呢?从2011年开始,广东省普通高考增设听说考试。该考试为分离式考试,每年三月份进行。所有参加广东省普通高考的考生都要先参加这项考试,其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占10%。为了回答以上问题,笔者根据2011年参加该项考试的200名考生的模仿朗读录音进行随机抽样,对其错误类型进行了分类。经过统计,200名考生的模仿朗读中共有1682处错误,具体分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在模仿朗读过程中的主要错误分布在语音错误(41.3%)和流利性错误(44.5%)这两大类上。与前文所引述的结果基本一致。由于本研究采取随机的较大样本抽样,且是学习者在具有高度严肃性的普通高考当中所获得的录音语料,因此保证了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分析以上错误类型,笔者认为,它们的出现与学习者不能具体形象地把握朗读材料的语音特征有很大的关系。如错音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元音的发音主要取决于口腔的形状和大小(如前舌高元音),对学习者而言,比较抽象,很难准确掌握。再比如影响朗读流利性的错误,通常是因为学习者对朗读材料的意群感知混乱造成。意群指的是一个句子中按照意义和结构划分出来的不同成分,每个成分即为一个意群。学习者对意群的感知直接影响其朗读过程中的停顿。如果在模仿朗读过程中能够通过直观的方法感知意群,再通过大量的跟读训练,对意群感知的准确度应能有所提高。

四、实验设计

(一)研究问题

针对以上出现的常见朗读错误,结合上文对多模态话语理论的探讨,本研究试图在教学中使用语音可视化的方法,主要解决学生的语音错误和朗读流利性问题。具体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语音教学的可视化是否能够有效纠正学习者的语音错误?

(2)语音教学的可视化是否能够帮助学习者正确感知意群以提高朗读流利性?

(二)实验对象

本实验以广州市番禺区某中学高中一年级同一英语教师所执教的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每班各有40名学生,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外一个为对照班。学生是根据其中考成绩进行分班的,因此实验前两个班的水平大致相当。

(三)实验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主要包括:(1)Cool Edit Pro 2.0(以下简称CE),利用CE软件呈现朗读材料的录音波形图谱,并制作成教学课件供课堂教学及学生自学使用;(2)语言实验室及Pronunciation Power 2(以下简称PP2),学生在语言实验室中进行自主朗读训练,使用PP2软件录制自己的朗读声音并还原为波形图谱,与标准录音的图谱进行对照;(3)SPSS (版本号13.0),教师使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4)测试题目两份,分别供前测、后测使用。

(四)实验过程

本实验于2012年2月至5月进行,为期3个月。以下对本实验进行详细介绍。

1. 前测

为了确认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的朗读水平相当,笔者对两个班进行了一次前测。被试在语言实验室中对相同的材料进行模仿朗读,朗读过程录音。随后教师按照高考听说考试的评分标准对录音进行评分。为检验两个班的成绩差异是否显著,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前测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表2表明,实验前两个组的朗读成绩平均分无显著差异(t﹤1,p>0.05),由此可确定两个班学生的朗读水平相近。

2. 制作实验素材

根据实验计划,笔者于2012年1~2月期间完成了实验素材的设计和制作。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必修3和必修4共10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语音课件制作,重点内容是利用CE波形图谱对课文录音进行可视化分析,目的是在课堂上通过声、图、文的直观演示,加深学生对语音、语调、意群等超音位特征的感受与理解;同时通过模仿训练,提高其口语能力。图1是利用CE波形图谱对必修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课文中的一句录音I say to myself, “Aren’t they lucky?”进行可视化呈现的课件样例截图。

图1 对课文录音CE波形图加注单词与音强数据①

3. 进行实践教学

按照实验计划,教师于2012年2月开学后第二周开始进行实验。实践教学部分主要分课堂教学及课后自主学习两个部分。首先,教师在实验班课堂上演示实验课件,并布置学生课后带走课件自行复习。其次,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后还需要在语言实验室中进行模仿朗读训练。训练的方法是使用CE及PP2软件,将模仿朗读的录音进行可视化,并与范本录音进行对比。如图2、图3所示。

图2 学生使用PP2对录音进行可视化对比

图3 学生使用CE对录音进行可视化对比

与此同时,对照班的语音及朗读教学未采用可视化的方法,即以课堂上教师带读、课后用录音带读的方式进行。每单元授课后,笔者通过录音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进行模糊评分(分A、B、C三等),同时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给出解决的建议、对成绩结果予以公布,并鼓励学生与教师单独面谈,共同探讨学习策略。录音结果暂不计入考试评定内容。

经过十二周的实践教学后,笔者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后测。测试题型模拟高考听说考试模仿朗读内容,录音难度、速度、时间及评分标准均根据高考听说考试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研究问题,考查的要点分为语音准确性与朗读流利性两方面。对准确性的评定主要依据被试是否能模仿原文的内容及语音语调,对流利性的评定依据被试的朗读语速以及意群的划分是否准确。测试结束后,笔者对两个班的录音进行评估并收集了数据。

4. 数据收集

参加本次听说能力测验的两个班各有考生40人,除去部分因录不到音或音量太小而无法评分的录音样本,本次实验后测最终收集到的有效数据是每班各32个测试成绩。

5. 结果分析

本研究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录音数据在内容与语音、语速与意群、总体效果等三项指标上进行了对比。由于实验对象是两个班级的学生,笔者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两个班每一项的平均值,以检验其差异显著性。以下是各项结果分析。

(1)内容与语音:表3显示,实验班比对照班在朗读内容与语音方面的平均分高(4.59>4.22),且这个差别有显著意义(p=0.027

表3 后测的内容与语音项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2)语速与意群:表4显示,在语速与意群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分无显著差异(t=0.4970.05),说明可视化的方法未能被证明是否对朗读的流利性产生正面作用。

表4 后测的语速与意群项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总体效果:表5显示,在此次听说能力测验中,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平均分高(8.31>7.88),且有显著差异(p=0.045

表5 后测的总体效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五、研究反思

针对在训练语速与意群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实验进行的时间较短。语速的提高需要长期的训练,特别是对意群的判断和划分,更需要对语感的长期培养才能熟练进行。第二,受试者在朗读前通常需要对屏幕内容进行阅读,于是声音不能与屏幕内容同步,这一点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模仿朗读习惯。第三,学生日常的语音训练习惯是先听录音再模仿,所以语速很难与录音一致。第四,本实验课件对录音内容进行了数据式的分析呈现,这等于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增加了信息输入量,在客观上影响了学生的朗读速度。

以上问题的出现,除去客观因素之外,笔者认为可着重从以下两点进行改进。

(一)影子跟读法(Shadowing)

由于本实验侧重于使用语音可视化的技术手段辅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因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没有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方法进行过多的指导,且学生平时模仿朗读的习惯使得学生在录音时跟不上屏幕文字的切换速度,导致了学生在自主训练过程中没有使用科学的朗读方法进行。针对语音可视化对朗读流利性的影响以及语音可视化材料片段式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朗读时采用影子跟读法[18]与语音可视化材料结合训练能起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影子跟读法是指播放一段外语篇章录音,学生不作笔记,只作同步跟读,并尽量模仿说话人的语音语调和讲话方式,如影随形,句句紧贴。[19]这种方法以稳打稳扎的方式训练语音语调和操练发音器官,培养逐句细听以及认同原文并与之保持一致的感觉,被认为对于非英语专业低水平学习者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0]而由于本实验中的可视化材料采用逐句转换呈现的方式,因此本材料结合影子跟读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准确性,并能有效地提升语速与感知意群的能力。

(二)听觉模态为主,视觉模态为辅

语音可视化属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的一种实现形式。多模态话语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假设是,模态的增加能同时带来更多的信息和体验。在本实验中,传统的单一听觉模态训练被附加上了视觉模态,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和体验确实增多了,但同时亦带来了前文所述之问题,即学生朗读过程中增加了信息输入量,在客观上影响了学生的朗读速度。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在可视化材料的设计过程中,忽视了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主次之分,没有意识到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模仿朗读能力,其最主要的过程仍然是“听—读”的模式,即听觉模态仍应处于主要地位,而可视化的过程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因此,在设计辅助材料的时候,应注意学生在朗读中的信息输入量问题,不宜对辅助即时跟读的材料添加过多的信息,以免增加学生的视觉信息输入负担,从而影响朗读语速。一些详细的信息,如音强数据等,可以在学生朗读后的纠音材料中呈现。实验结果也说明了在教学中用多模态的方式呈现时,其中一种模态可以加强其他模态的信息,亦可能对其他模态的信息形成干扰,教师应灵活处理各种模态之间的互补及消极关系。

六、结 论

本研究探究了用语音可视化的方法辅助进行模仿朗读训练。对于前文提出的第一个研究问题,从实验结果来看,该方法能显著有效地纠正学习者在模仿朗读中的语音错误。对于第二个研究问题,本实验未能帮助学习者有效感知意群以便提高朗读流利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使用影子跟读的方法以及相应减少可视化信息输入的对策,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得以改进。总体而言,在模仿朗读过程中辅之以语音可视化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希望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能有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能在多模态话语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语音可视化工具,切实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宗炎.朗读与英语学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51~52.

[2] 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1982:20~22.

[3] Ellis, N. C.. Constructions, Chunking, and Connectionism: the Emergence of Second language Structure[A].In C. J. Doughty, and M. H. Long.(eds.).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xford: Blackwell.2003:63~103.

[4] Ding, Y.. Text Memorization and Imitation: The Practice of Successful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J].System,2007,35(2):271~280.

[5] 张维,刘晓斌,周榕.多模态话语课件在外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6):58~61.

[6] 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4):3~10.

[7] [8]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8.

[9] 蒋学清,丁研.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12,(6):42~46.

[10] [11] 庄木齐,卜友红.语音教学可视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2):92~98.

[12] 孙欣平.英语专业学生朗读中介词突显的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92~98.

[13] 周爱洁,张弛. COOL EDIT软件在英语口语流利性测量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6,(4):67~70.

[14] 谢萍. Speech Analyzer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6):26~29.

[15] Corder, S. P..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1~3.

[16] [18] Nunan, D.. 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55 & 119.

[17] 高霞.中国英语学习者朗读错误实证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53~58.

第9篇

关键词: 高师现代汉语 课前课后训练 目的 形式 内容安排

引言

高师现代汉语要系统教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从事语文教学或其他语言文字工作、科研工作打基础。此所指的是现代汉语教学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地方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与其他比较,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现代汉语教学仅依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要使课堂讲授、练习、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很好地配合以强化教学效果,那课前课后训练需进行,有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预备、扩展和补充。课前课后训练指的是除作业练习外的,为增强教学效果而安排在课前课后半小时内的训练。这需要教师在分析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完成预设,开展训练,也需要教师投入精力和时间。

一、课前课后训练目的

课前课后训练的目的是培养高师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文教学或其他语言文字工作奠定基础。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可根据训练的内容,确定听、说、读、写等课前课后的训练分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家建设和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培养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必须从学术型或理论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1]。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地方师范院校的现代汉语教学除注重必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传授外,更应注意学生能力培养和培养所需时间的投入,注意培养能力的面更宽、力度更大,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成为能说会写的为地方教育服务的卓越语文教师或其他行业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才。就时间投入而言,课前课后半小时的训练的必要性凸显出来。

二、课前课后训练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现代汉语教学课前课后训练形式要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根据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归纳有以下形式:

(一)课前摸底训练:有普通话注音能力的摸底、普通话口语表达摸底、普通话听辨能力摸底等训练。通过训练,了解学生普通话注音和口语表达基础,因材施教。(二)听辨训练:要求学生养成听辨普通话的习惯,具有在语流中马上捕捉错误语音的能力,听辨准确率达到95%以上。(三)课前讲课及评课训练:结合现代汉语教学,给学生分组,课前安排某组学生按规定时间根据旧课或新课内容,自己选择恰当内容准备课前讲课,教师随机抽一名学生上台讲课,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总结。(四)角色模拟训练:结合教学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模拟某一角色在特定的场合演讲等。(五)规范使用汉字训练:在学生预习、复习的基础上,开展训练。训练可结合现代汉语教材文字附录部分。(六)朗读、归纳短文训练:结合现代汉语、普通话教材提供的朗读材料,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归纳短文,提出一到两个问题。教师选择优秀问题,下次课前课后训练请学生回答。(七)成语接龙、朗读接龙等训练:结合词汇、语法等部分教学,开展此工作。(八)学生互改材料训练:可利用课前半小时或课后恰当时间,组织学生完成规定作业,比如:写小短文等。W生当堂互改,教师回收检查。(九)分组竞争训练:根据训练不同内容和训练目标,可以事先或临时给学生分组,引进竞争,训练学生,提高能力。

三、课前课后训练内容安排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2]。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作为未来的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的,培养师范生的语文素养,是现代汉语教学需注意的内容。高师现代汉语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养,具体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汉语能力。

在课时大量压缩、学生能力培养愈显重要的当下,现代汉语教学课前课后训练是教学预设、补充和扩展,内容安排注重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内容安排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注音、听辨能力训练内容安排:在语音教学部分,利用课前或课后半小时,安排如下内容:1.普通话注音摸底测试训练。讲解语音前,让学生给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2次,4个声调出现大致均衡的一百个音节注音,了解注音能力;2.声母听辨训练。在讲解声母内容前,可利用课前或课后时间,听辨训练,尤其是n和l,平翘舌的听辨训练,其他如f和h的听辨等;3.韵母的听辨训练。在讲解韵母内容前,可利用课前或课后时间,听辨训练,尤其是en和eng,in和ing,uen和uneg的听辨训练。4.声调听辨训练。在讲解声调内容前,可利用课前或课后时间,听辨训练。5.听辨能力综合训练。该部分内容安排在语音学习完成后,检查学生普通话的听辨能力。以上训练,对普通话基础薄弱的同学很重要,先养成他们听普通话的习惯,这是学说好普通话的基础。普通话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严格的口耳训练的过程,安排课前课后注音、听辨的训练,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普通话能力有着帮助作用。

(二)说的能力的训练: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各个部分均应贯穿说的能力训练。课前讲课训练、学生短文习作叙述、角色模拟训练、即兴演讲、普通话测试用教材的话题训练等均可作内容安排。如:角色模拟训练,让学生设想在某种场合需要扮演的某一角色,在事先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说话训练。结合写作课,安排学生短文习作叙述的内容。根据现代汉语各部分已学和即将学习的内容,安排学生分组准备某个知识点,随机抽取学生上台进行5分钟左右的讲课,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总结,可以训练说的能力。结合普通话教材中朗读短文,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让每人提出问题,谈谈读后的感受,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等。通过这些安排,可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三)朗读能力的训练:朗读能力训练主要结合语音教学、普通话测试进行,也可结合现代汉语其他部分内容开展成语接龙、朗读接龙等训练。课前课后训练应和学生平时训练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平时训练是基础,课前课后训练是检验和提高,尤其是要利用课前半小时,带领学生朗读现代汉语教材发音操练内容,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普通话教材的朗读材料。训练的同时,交代朗读的要求、普通测试细节问题等。朗读训练还可同说的能力训练结合进行。

(四)写的能力的训练:包括书写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书写训练有写规范字,写汉字规范读音,写规范笔画、笔顺的训练,与文字教学紧密结合。写作能力训练:一是与写作课训练结合,二是与词汇、语法、修辞教学内容结合,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如:学习词汇部分时,训练恰当使用词语;学习语法部分,训练遣词造句和改病句等;学习修辞部分,训练修辞格的运用等。在教师带领下的课前课后训练时间是有限的,训练应和学生自行训练紧密结合。

(五)综合训练: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末,与考试、考查结合。一可以提高学生训练兴趣,二可以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受训练时间的限制,综合训练内容以简洁、凝练、突出效果为宜。如:可采取教师出题,学生互改互评的方式,也可采取结合考试、考查内容,引进竞争,提高学习兴趣,收到良好效果。

四、训练需达到的预期效果

课前课后训练是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的预设、扩展和补充,有弥补课时不足和提高学生现代汉语素养的作用。训练需达到的效果如下:

(一)提高普通话水平。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开展课前课后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包括普通话口语水平和注音水平,使90%的同学能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二甲及以上等级证书。

(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以说普通话为前提,通过学生朗读、说话、即兴演讲等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做到脱稿表达普通话标准或基本标准,表达自然流畅、条理清晰,能准确表达思想内容,即能文从字顺准确表达思想,为学生将来参加教师资格证面试奠定基础。

(三)发展思维能力,强化创新意识,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结合课堂教学的课前课后训练,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倡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打下坚实语文基础。通过训练,树立规范意识,为学生将来从事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由教师指导的课前课后训练,半小时为宜,不能影响正常教学。课前课后适宜的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预设、扩展和补充,也是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熟练技能的方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地方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师思考、探析和实践的内容。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强化字母教学,奠定良好的语音基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字母是学生必学的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语音基础。强化英语字母教学,会从根本上打牢学生的语音基础。

1.按照字母学习的规律,打牢英语语音基础

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字母学习相应的规律,做到循序渐进,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其中,字母学习的具体方法可分为听、说和准确这三步。所谓“听”就是教师先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字母发音,“说”就是在学生听完后模仿教师的发音自己开口练习,“准确”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发音情况进行校正,保证他们发音的准确性。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这三步开展字母发音训练,让学生学会自己开口说英语。此外,学生在练习字母发音时,教师也应该观察孩子们的发音口形是否标准。

2.应用简洁的方法,总结英语发音规律

在开展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标准的字母发音,也需要让学生对字母发音的规律进行总结。只有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了这些规律,他们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才能更好地把握未知词汇或者生僻单词的发音。同时,教师在进行英语语音教学时,发现学生遇到困惑时,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让他们学习独立解决难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也可以帮助他们记忆,并且对日后学习和积累词汇很有帮助。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运用简洁的方法来总结规律,这样学生可以更快地记忆,也便于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

二、加强单词教学,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

学生在小学英语语音学习中,应该将单词作为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准确掌握所学的单词。

1.注重单词释义,加强单词发音练习

在小学英语语音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保障学生理解所学单词的含义,对每个单词给出相应的解释,这样才能有效开展后续的语音教学。同时,教师在英语语音课堂上进行发音示范时,应该注意自己的口形是否正确,这样学生才能在了解单词含义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单词进行发音模仿。教师在开展单词发音教学时,也应该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发音口形,如果发现不正确的地方,应该及时予以纠正,这样学生在日后的英语语音学习中,才能做到准确的发音,并且为开展口语训练做铺垫。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有效开展语音训练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英语语音训练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展示一些有趣的英语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喜欢看动画片,这个时候教师在英语语音课上先让学生进行影片欣赏,选择播放《冰河世纪》、《狮子王》等有趣的英语影片,能够让学生及早接触纯正的英语语音,体会英语的语音和语调,并储存更多的语音信息,为他们学习口语打下基础。

2.做到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

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应该首先从教授简单的字母开始,之后逐步进行单词发音与释义等活动,最后指导学生进行单词的读、写训练。教师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全过程中,都不能过于急躁,否则,很难获得想要的成效。

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不同的年级与学习阶段存在一些差异,教师要注意语音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小学生在接触英语的初始阶段,大多会感觉英语学习起来十分费力,但是在他们逐渐了解英语知识后,并加上长期的练习,孩子们会逐渐接受这门课程,并且会感觉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应该首先从简单的知识着手,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适当教授一些比较难的语音知识。

3.让学生学会体悟,做好自我总结

语音学习是学生英语初学阶段的必修内容,由于孩子们接触英语的时间不长,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梳理,并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分类,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体悟英语语音,让他们知道如何去拓展所学的语音知识,并逐渐养成理解与应用英语知识的习惯。只有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有自己的感悟与理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所学的英语知识。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拼音 教学

在多年的拼音教学过程中,我吸取众多老师的先进教学方法,总结出了一些符合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总结如下:

一、把课堂交给学生,寓教于乐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初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学生通过试、看、想、读、游戏等方式,使用并总结学法,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逐步做到会学。如四声带调读:配合动作,借助顺口溜“一声高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学生试读,教师评价、示范读,结合读音说词说句。如:一声“凹下的āo”,二声“熬夜的áo”,三声“天气冷了穿棉袄ǎo”,四声“我们千万不能骄傲ào。”)就这样,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和模仿力特别强的一年级学生通过游戏、模仿、表演、体验等方式,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使学生乐学。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看、想、比、读、写、编儿歌中,准确记忆。比如学习韵母ao、ou、iu时,我说:老师发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各部位(器官)或物件的名称中,就能找到许多带有韵母ao、ou、iu音节,我们一起找找看吧!于是学生饶有兴趣地找到了好多这样的事物:头、脑袋、口、手、脚、口袋、袖子、刘海、帽子、手套、扣子……

通过仿读、试读、练读、找朋友、拼音节、看卡片读音节说词说句等形式,让学生掌握音节拼读方法,在达到熟练拼读的同时,帮助学生学好普通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在自学中提高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提高阅读和写的能力

进行“注?提”实验的拼音教学,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掌握拼音是为了应用在提前阅读和写作上,决不是仅用拼音做识字的工具。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设置语言环境,充分利用语言材料把拼音同语意联系起来。如教学拼音除了结合教材中的词、句外,还可让学生用构词率高的音节组词,用所组的词练习说话等。只有把拼音同语意联系起来,使其有音、有形、有义,才能引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识记字母和音节;才能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速度和质量,避免读破词和单字嘣的现象的发生。同时也为学生写作中准确地运用词语,正确地书写音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直呼音节的训练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不是硬讲、硬教出来的,而是经过大量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也必须经过反复、严格的训练才能形成。所以,在学生已掌握了汉语拼音的基本零件和直呼音节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大量的、严格的、反复的直呼音节的训练。

训练时要注意:

1.除教学每课拼音时,侧重对学生进行直呼音节的训练外,教师还要把学过的每课出现的音节、音节词语用卡片或投影片写下来,利用教学拼音新课前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复习、巩固性的直呼音节及音节词语的训练。训练时要注意对带有i、“、u的单韵母音节反复强化,为读准声介合母的音节打基础。

2.每学习完一课,也可指导学生利用小卡片把学过的音节和音节词语写下来,以便学生自己练习读或学生之间互相练习读。

3.根据学生直呼音节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补充一部分音节和常用的音节词语,对学生进行直呼训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直呼技能的形成,还扩展了知识。

4.适当地补充一部分拼音句子,对学生进行词语连读的训练,为学生阅读拼音短文搭桥铺路。

5.根据学习拼音的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直呼音节的竞赛,以调动学生练习直呼音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知识上的综合,更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汉语拼音第2课的编排,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变动,显然是编者有目的的把知识进行了综合,打破了以往先学声、韵母,再学整体认读音节的常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改动我认为是成功的。原教材是把小i、小u和大y、大w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分开学,学到后面的新知识,总要不断提及旧知识,很是繁琐。而实验教材则系统地把它们进行了综合,使教学能一气呵成。

在具体教学中我是这么做的:在学完小i,学大y和整体认读音节yi时,我告诉学生“小i的妈妈是大y,大y、小i快快乐乐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i yi yi。”这样一串下来,学生三个知识点都掌握了。当学到小u、大w和整体认读音节wu时,学生在我的启发下说出“小u的爸爸是大w,大w、小u快快乐乐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wu wu wu。”真是一举两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自主学习。之后在学习小ü和整体认读音节yu时,在我的帮助下,学生说出“小ü没有爸爸和妈妈,去掉两点和大y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u yu yu 。”事实证明,这样的艺术综合,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欢快的氛围中牢固掌握知识,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后面的拼音学习中,很少有不该出现的错误出现。

第12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听力 教学方法

听力是外语学习的五个技能之一,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多年的教学现状表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它能力。因此,对中学英语听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障碍,决定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听力教学中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因素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如何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实践对策。

一、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突击性训练,而忽视秩序渐进的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很多老师在英语教学中都没有根据秩序渐进的科学原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日积月累地训练学生的听力,而是到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对英语听力进行强化训练。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不管学生能否消化,硬往学生耳里灌。

2.只注重训练次数,而忽视事半功倍的训练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就用这样或那样的听力材料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操练。没有目的,没有针对性,只注重训练的量,而没有考虑到训练方法。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大大挫伤学生练习听力的积极性。

3.只注重训练想要的结果,而忽视必要的训练过程。有的老师在训练听力的时候,让学生先把课文或其它的语音材料反复地熟读,甚至叫学生先背下来,有的把一个句子拆得七零八落,一个词反复播放让学生听。其实这样做忽视了学生对于语篇的整体理解,大大降低了听力的难度和效果。

二、影响学生听力的几个因素

1.语音及基础知识障碍。听力是听和理解的结合。由于学生在初学阶段没有很好地掌握正确发音,缺乏一定的词汇量,辨别语法结构的能力较弱,感到听懂听力材料比较困难。另外,学生对基础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够准确,影响到听力理解水平和反应速度。因此,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的语音和基本语法就成了做好听力理解题的关键。

2.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也会给听力带来困难。英语学习应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文化、风俗及语言文学知识。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和语言习惯与中国相差很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结构,包括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知识结构。要注意非语言性知识对听力理解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免由于知识面不够宽广而影响学生的听力理解。

3.心理因素的障碍。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听力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学生在心理上都害怕听力测试,紧张、焦虑的心理伴随着整个听力测试过程。当处在焦虑紧张的情形下时,听力理解水平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平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提高初中英语听力的对策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初中英语教师应着力在“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上下功夫,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畏难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以重视,但不能畏惧,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是可以征服的。要时时激励学生,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教师应努力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方法、好方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听力水平非常重要。

2.重视语音和基础知识教学。首先要过好语音关、词汇关、语法关,这是听力理解的基础也是关键。比如对于单词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根据读音记忆法,达到“听其音而知其形,观其形而识其音”。另外,还可以采用联想记忆、对比记忆和词根记忆法,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