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时间:2023-02-19 08:01:15

心理健康论文

第1篇

题目: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研究

摘要: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主要由职业素养、科研精神、处事原则、聪慧品质等要素构成。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可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注意总结原因,思考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路径。这不仅需要社会各方面以及学校方面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教师个人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以便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路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激发、服务的作用,其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甚至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特性。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人心理期望反映到教学过程的外在表现,即教学过程中,通过其心理暗示对学生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影响,这种心理活动及变化是教师个性特征所呈现给人们的感知表现。大量的案例表明,教师心理素质常规下都对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起积极向上的作用。只有极少数教师心理存在缺陷,但仍奋斗在工作岗位上,这使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成为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否则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和个性发展起到负面作用。因此,探讨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十分必要。

一、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主要构成

1.职业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教书是指传授知识,育人是指教师以身作则来引导学生的品行。因此,职业素养十分重要。特别是大学教师,面对的都是大学生,其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等正在形成时期,教师的尊重、理解、表扬、启发、鼓励等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热情向上,师德要突出,以此符合教书育人的特征。

2.科研精神大学教师在学术研究上要具有代表性,能够拿出钻研精神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与教师一起洞察规律,探究内涵,积极创新和探索。学科骨干要有自己的见解,对待研究领域的观点要头脑清醒,加强反思,不会跟风就市。此外,要有恒心和毅力,有历史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大学教师能不断走向科研的巅峰。

3.处事原则优秀的教师在处理事务上要随和可亲,但要保留自己的见解,具有独立科研和攻关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不畏困难,心绪沉稳,耐心研究教学和项目。

4.聪慧品质优秀的教师能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知,在交际、教学、沟通和处理事务上表现出较强的理智和控制能力,给人的感知是聪慧、灵活。这种聪慧品质对教师的业绩、研究成果等具有较大的作用,是在工作中通过丰富多样的交流与合作而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自控能力,才能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

5.其他素质构成优秀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除上述特征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研究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黄汉城摘要: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主要由职业素养、科研精神、处事原则、聪慧品质等要素构成。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可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注意总结原因,思考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路径。这不仅需要社会各方面以及学校方面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教师个人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以便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社会信誉、脚踏实地的工作方式、与人交际的人格魅力等。这些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优秀的教师心胸要开阔,做事要诚恳,研究要踏实,教学要诚实。这些心理品质的养成需要不断地培养、暗示和实践才能形成。这些品质共同作用于教师身上,会对其思想、行为、心理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使教师能够对学生具有较高的教学亲和力,与学生构建和谐的朋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沟通,引导学生不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学情绪。优秀的大学教师要能掌握教学气氛,以优化的品质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和教育学生,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深化,促进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术研究成果分享与转化。

二、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

1.可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水平

当前教育是以国家整体素质教育为主,创新教育为辅,为提升国家整体文化素质服务。这对大学教师的能力和品质提出更大的要求,需要教师认清形势,以国家发展为己任,不断完善自我,锤炼出优质的心理健康素质,以此胜任自己的工作,承担起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任。因此,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是健全教师人格和品行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教育水平、管理水平、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前提。

2.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

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与学生有着密切的接触。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以教促进育,以育带教。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利用自身的品行、心理素质、行为举止等对学生的人格、人品、能力、气质等进行不断地熏陶和感染,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行为言谈举止无不体现教育的修身养性特性。教师与学生长期以来形成良好的关系网,在这张无形的关系网中,教师的人格感召力是巨大的。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要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在学生人格形成时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实现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良性发展。

3.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对教学任务、教学手段创新等要求较快地适应,以此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不断适应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会以教师的个人表现为标杆,无论个人修养、学术研究还是精神面貌、学习热情等都会得到提升。教师心理素质较高时,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激情较高。教师的工作责任心越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越高。教师的创新思维越活跃,学生会有超出教师的创新表现。教师心理素质的提升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无形的助力作用。

4.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即是管理者,也具有管理者的特性。在人本论理念的支撑下,教师的主体地位逐渐在教育管理中有所体现。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对学校管理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好的建议,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关键所在。只有心理健康素质过硬,教师才能更好地协调管理措施与学生的矛盾,处理好各种关系,维护学校的利益,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适应不良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时,对家庭、工作、人际交往等因素的期望较高,与实际产生强大反差,会导致心理压力超出承受范围,导致产生适应性不良、烦躁不安、情绪激烈、学术研究力不从心等。适应能力的强弱标志着心理健康素质的成熟与否,是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得以区分的重要标尺。

2.职业行为不良教师正常的心理以教学为主,一切活动都围绕教学进行。

但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往往忽略教学的目的和责任,情绪难控,冲动,缺乏亲和力和教学耐心,常常因学生的表现不符合心理期望而显露粗暴的行为和言谈,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这种不良的职业行为往往与个人的婚姻、成长环境、工作环境、工作待遇达不到心理期望有重要关联。

3.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在人际交往上存在较大的障碍,常因计较个人得失、猜忌心强、无理争论等与同事、朋友、亲人无法构建稳固的人际关系,不但影响教学工作,还无法胜任管理者的主体责任,偏离教书育人的初衷。

4.人格缺陷教师一旦存在人格缺陷,就会产生焦虑、烦躁、抑郁、冲动、易激动等缺点,造成其心理不健康,无法完成教育任务,容易无视教学质量,嫉贤妒能。

5.职业倦怠教师存在心理不健康状态时,对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情绪不稳定,易冲击和激动,很难把握住课堂节奏,课堂教学互动较少,教学质量不断下降,久而久之产生职业倦怠行为,上班懒散。这样教师会始终没有成就感,心理压力无法得到缓解。

四、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思路

1.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首先,从社会大环境背景下构建教师光荣、自豪、自信的心理氛围,尊重并理解教师教书育人所做的一切积极的努力。对教师的失败要不断鼓励,使其心理回到健康水平,激发其以更高的工作热情不断走向成功。

其次,国家要加大教育资本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满足其心理期望,缩小差距,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心理上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事业。还可以利用待遇的高标准化吸纳教育精英,达到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目的。

最后,教师的职业支撑要来源于社会,社会的大力支持可以改变教师的心理期望,降低其对工作的压力程度,缓解个人情感、经济等压力。社会的关心能使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心理素质逐渐提升,以此满足社会期望和对人才的渴求。

2.学校方面的支持

首先,学校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学校的和谐环境对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学校要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和谐、轻松、灵活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加强沟通,理解和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建议,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其次,学校内的人际关系环境要加强,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和升华提供完善的协调机制,从客观上实现自由平等、公正公平。在主观上构建温暖亲和,团队合作,共进共退的关系,及时纠正心理偏差,和谐共处。

最后,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的扩充,使教师能够自我解读心理问题,帮助教师走出心理阴影和困惑。同时使教师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学校要构建心理支撑系统,聘请心理医生、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等进入校园,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心理辅导,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不断改善。

3.教师个人的自我调节

第一,教师要对自己的心理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改变自我的不融合状态,该坚持的理论和观点可以坚持,但该认同的时候也要积极认同,才能融入周围的环境。在工作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亲和力和工作积极性,保持好的心态,以此更好地完成工作。

第二,注重提升心理抗压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在工作上要严于律己,宽容待人;在情感上,要坚韧不拔,乐观向上;在行为上,要为人师表,和谐对人。同时,运用对自己起作用的解压方式来进行自我疏导,形成正确的心理观念。

第三,教师认清自己的价值,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正确定位自己在工作、人际交往中的角色和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增强心理预见性,提高心理素质。这种自我定位有利于更好地排解心理困惑,调整好自己,积极向上地进行业务钻研。

第四,教师要将心理素质的重心放在业务能力的提升上,以能力带动心理期望的提升,不断满足心理的需求,自信、自豪、分享自己的成果,将不断转移注意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第五,心理要健康,首先身体要健康。教师要坚持进行身体锻炼,保持强健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才能对心理压力有更强的承受能力,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持愉悦的心情,实现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丹。调控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6

[2]张伟英。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

[3]么娜,王颖,王志路。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现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

第2篇

怎么样看待中职生,乃至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视角,“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关于心理健康相关学科,按照西方学者的说法,其研究主流依旧是以消极、被动、补救和治疗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倾向。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心理学于20世纪末兴起,最早可以追述到人本主义,甚至荣格。其倡导者Seligman等人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激发与开掘人的积极力量,帮助人们走向幸福。面对传统心理健康研究的消极病理倾向,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人类积极的品质,挖掘人类的潜能使人们走向幸福和成功。对于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健康的核心理念是,心理健康不仅要关注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还要更多地关注人的积极品质或积极力量。人的积极品质或积极活力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克服各种心理问题的过程。面对传统以病理假设和问题假设以基础的中职生心理健康研究,积极心理学也为中职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研究将运用心理测量法和调查法,对鄂尔多斯市400多名中职生进行研究,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测量和调查结果进行解读.

二、研究一:某市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1.研究方法

用SCL-90对该市三所中职学校不同专业和年级的460名学生进行分批团体施测。最后回收得到有效问卷403份。并将测量结果与刘恒等人(2004)制作的SCL-90中国中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并进行t检验。

2.研究结果量表的得分高于全国的中学常模

但是,考虑到常模里面包含了一半的初中生,而有文献证明,高中生的SCL-90量表的得分高于初中生;将这个结果与林东等人对广西的普高生研究比较可以发现:某市的中职生在敌对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广西普高生,但是在人际关系和恐惧方面得分低于广西的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没有统计上的差异;而与康延海等人对海口的普高生的研究比较发现,某市中职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海口的普高生,而在人际关系方面得分显著低于海口的普高生。排除敌对方面的得分,其它分项某市中职生的SCL-90得分与文献中提到的高中生互有短长,所以,除了中职生有更强的敌对性,可以认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没有本质区别,这说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同龄学生中不具有特殊性。

三、研究二:良好的人格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积极作用

1.研究方法

对研究一中的被试,进行大五人格简化版(NEO-FFI)测验。并将测验到的各维度与SCL-90各分项作相关。

2.研究结果

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严谨性与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换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良好的人格可以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中,通过培养的中职生的积极人格,可以对他们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个结果与康延海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四、讨论与分析

1.对研究方法与工具的讨论

资料表明SCL-90一共有10个维度,本研究只用了9个维度,还有一个表示睡眠和饮食的“其它”维度没有使用,原因是,为了方便与刘恒等人2004年制作的SCL-90中国中学生常模进行比较,而这个常模里面不包括“其它”这一维度,查文献发现,中学生的SCL-90量表中,缺少有关“其它”维度的常模数据。本研究采用被试内研究,对同一批被试的两种参数作出相关。这种做法有利于更一进步的了解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为了更直接的说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学生中属于正常存在,本应该选择一批某市的普高被试与本研究的被试比较,然而,由于诸多原没有选择普高被试。这是本研究进一步完善这个研究的增长点。

2.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前人研究中职生心理问题时,多怀着病理假设。本研究,放弃了传统的病理假设,转用了积极心理学视角。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积极心理学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也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积极心理学兴起的价值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设和规则,而在于在于它为心理学、为人类、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的视阈,拉开了心理学为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幕,其内在的意义在于诠释了从社会、人性等角度出发,以稳定、始终不变的追求正向价值的立场作为其真正主题和趋向,引领和帮助人类从问题假设病理假设的深渊中摆脱出来,使更多人能够过上相对幸福、有尊严、有意义和高贵的生活。本研究也并未在中职生心理健康上有什么新发现,和其它研究一样,也发现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一些问题,甚至相对于同年龄的普高生,中职生的在SCL-90中的敌对维度表现出更强的阳性。然而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和解决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3.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

第3篇

(二)必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补效应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效应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的需要。在社会转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交往、异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和烦恼,其中以忧郁、焦虑、自我中心为主要症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管理体制、组织机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的现实需要。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效应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学生某些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心理障碍所致,同样,某些心理障碍问题也可能是思想道德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无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地理解人和人的思想行为的实质及根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方法,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自觉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并有效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而且还要用丰富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从而有效地促使青年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必须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重新认识,而且还会促使他们自觉地构建一种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密切配合的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拓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思维空间,从更高层次上给学生以正确价值引导,有效地防止价值取向的偏离。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效能的局限性,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二者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发挥整体效能,而且有利于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的转变。

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主要途径

(一)转变观念,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

教育部2001年3月16日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5]以上两个文件,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把它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条教育途径,而且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平时的工作中,要切实转变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的合理因子。

(二)培训队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尽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仅靠几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做工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一支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学校学生工作处、团委的工作人员、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一批专兼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是最合适的第二梯队人选。高校领导必须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直至在制度上予以规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明显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果。当然,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要求他们像心理学专业人员一样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更不是要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结合的理想工作状态,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融入自己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遵循学生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用正确的态度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地对大学生表示理解、关怀和尊重,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朋友。

(三)利用课堂,在教学中集体咨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中,只有极少部分会引发心理疾病、心理障碍,需要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求治。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都是正常和普遍的,源自于关心自身更好发展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所以,学生学习、考研、出国、就业、兼职、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暴露出的困惑和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都应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在《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学》、《公共关系》等相关课堂中,进行系统分析和集体咨询。更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邀请专家为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将集体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结合运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拓宽渠道,挖掘网络和同辈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功能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努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为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打破固定时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作为教学资源。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网页或网站、QQ群等网络资源,正发挥着日益明显的积极作用。在校园网上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是现实心理咨询室功能的延伸。由于网络心理咨询的平等交互、虚拟隐藏性,可使有心理困惑、有求助需要却不愿走入咨询室、不敢面对咨询者的学生获得帮助,所以日渐受到学生欢迎。

同辈咨询和同辈教育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和思想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三自”管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性与开放性是青年学生具有的两个明显的特点。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他们总是沿着“自我调节—找朋友倾诉—求助心理咨询或老师帮助”的模式寻求帮助的。同辈比老师更接近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容易“共情”和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陈学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5(4):91.

[2]雷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90.

[3]周卫海,钟东.运用好“自己人效应”[J].政工学刊,2005(11):31.

第4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压力与日俱增。而大学生正处于向社会过渡中,各方面发展还不尽完善,更易出现心理问题。相关调查显示,心理障碍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越来越不容乐观。尽管许多机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了各种调查和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结论是一致的,即占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交际,情感,择业等多重压力,每位大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遭遇种种挫折,而有些大学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如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会影响他们的学业以及生活,乃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此有必要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解大学生一些基本心理问题,适时提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对策,缓解大学生压力,并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2常见心理问题

2.1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重庆大学心理咨询机构选取2009年度四月和五月份做心理咨询的同学119人,以来访者的登记的基本资料为依据。

2.2数据分析

我们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2.2.1基本情况

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处于免费的,避免了经济问题带来的来访者的不公平性。从四月份和五月份的数据看出,来访者中本科生87人,研究生32人(X2=17.9,P<0.05*);男生62人,女生59人(X2=0.27,P>0.05);理工科95人,文科24人(X2=42,P<0.01**)。大约10%的来访者是在辅导员、同学或家长陪同下进行咨询的,其余的都是自己主动来做心理咨询的。其中42个来访者并不是第一次来咨询。

2.2.2心理问题归类

从来访者的心理咨询问题来看,分为一般的心理问题和严重的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是指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而严重的心理问题指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很痛苦,严重影响生活的一些症状。

3讨论

3.1基本差异分析

3.1.1性别,年级差异

来访者在性别方面并没有出现差异,即两者的求助程度相差不大。而以往的研究认为,女生比男生更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因为女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普遍高于男生,女生在情感交流及人际中比男生更能释放自己的情绪。但是此处的男女差异不大,可能与调查的总体样本有关,即此所学校的性别比例原本有悬殊,工科院校的男生比女生多,所以出现了咨询中来访者的男女性别差距不大。同样,本科生和研究生,工科和文科的基数比例也不一样,造成了差异。

3.1.2咨询次数差异

从这两个月的数据来看,有几乎三分之一的同学不是第一次咨询。我们上面提到,因为学校咨询结构的免费,一方面排除了因经济因素造成的不公平,同时也有弊端,有少数同学觉得咨询很舒服,似乎上瘾了,咨询的次数频繁。而学校咨询机构的师资毕竟有限,导致了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得不到帮助,涉及到资源限制问题。

3.2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有些大学生出现了不适应,学习方面的吃力,人际交往的困惑,情感上的困扰,就业上的担忧等一系列问题,也有因此出现焦虑过度,失眠,抑郁等严重影响学习生活,更进一步加剧了心理问题。

从上面的调查中看出,人际交往(23.5%),学习(16.8%),情感(9.2%),就业(8.4%),经济(8.4%),抑郁、焦虑、躯体障碍(10%)也占了很大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其他问题,如家庭问题等。

3.2.1人际交往方面

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大学生活的剂,当人际关系不当时,或者感到不被他人接受时,会感到压抑等状况。主要表现在当与他人意见分歧时,不能有效的沟通,化解问题,尤其表现在同宿舍的同学身上,咨询中发现大一、大二的女生尤为严重,因为女生一般比较敏感,加上大一、二同学交际经验不足,往往在遇到问题时不能控制彼此的情绪,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3.2.2学习压力

学习方面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学习方式与以前发生很大的改变,老师不再是就每个具体的小题进行解答,而是方法和方向性的指导,而新生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思考,工科的学生更为明显。造成的学习压力很大,有些同学甚至因此导致暂时的焦虑,失眠等。李敏等人也有相关研究。

还有一方面是大四的毕业生面临就业和考研的冲突,不知道是否继续学习,深究原因,可能与缺乏目标,逃避目前就业有关。有一大四学生,谈及自己因为学习感到焦虑,本专业出现挂科,又想考外专业的研究生,在矛盾与冲突中,无法正常学习,深感痛苦之极。

3.2.3情感方面

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本科生的高年级及研究生。在恋爱中不知怎么正确处理感情,加上一些出现同居等问题,而大学生没有很多人生经验,在双方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宽容忍让对方,有男生甚至出现殴打女方的行为。特别是一些即将面临毕业的各种问题造成的情感困惑。

3.2.4经济压力

经济反面的压力,一些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或者因为长期的消费一直来自家庭,感到有压力和内疚。

3.2.5稍微严重的心理障碍

从来访者可以看出,抑郁,焦虑等问题可能是因为长期情绪得不到发泄,自我要求高等导致的,而且这些症状在新生上有递增的趋势。近来的数据表明,新生的压力很重,容易出现一些学习压力或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进而导致抑郁焦虑甚至失眠,这种状况又继续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针对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一些被诊断为神经症(持续时间数月,来访者很痛苦,影响社会功能),包括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及躯体障碍。还有一些精神障碍的,我们依据严重程度上报学校,并转介相关医院机构进行治疗。对于有抑郁、强迫倾向等身体有些不适感的,可以进行定期咨询(每周一次),提高来访者自我调节能力及压力应对能力。

4改变措施

为了大学生更好的健康成长,学校及相关机构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让大学生意识到有心理问题应该积极的求助,通过多种方法缓解大学生压力,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4.1预防为主

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应转移到积极预防为主。以往的重点是关注心理有问题的同学,但是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是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产生,心理健康的工作要针对所有的同学,要以预防为主。

首先,要让同学了解到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及普遍性,任何人都会发生心理问题,不要看成精神障碍,客观的认识心理问题。其次,要大学生认识到有问题时,就应该积极的求助,或者和同学老师沟通,如果有需要随时去联系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积极的对待情绪等各种不适。

4.2开设公共课及团体辅导

学校也要针对全校同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定期团体辅导。王玉(2009)研究发现,通过给大学生开设《健康人格心理学》后,学生主观报告和实际测得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师范院校大多开设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而随着今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一些工科院校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的开设课程并对辅导员进行相关心理培训。

心理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团体辅导相关的活动对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改善。裴利华(2009)通过对比研究,对实验组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实验组的同学心理幸福感和健康程度明显提高。通过一些公开的辅导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调节和缓解作用。我校每周一进行心理团体辅导,学生也踊跃报名。在团体辅导中体会到合作、团结、倾听,对人际关系有很大改善。

4.3学校心理咨询结构的完善

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完善及规范对心理健康工作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校心理机构实行免费制,对于所有的学生进行开放,排除因为经济原因造成的不公平。另一方面学校心理机构应该严格遵守心理咨询的相关规定,除了特别重大的危害自己和他人健康外,应严格为同学保密。一些同学总是担心自己的秘密被他人知道,感到尴尬,而排斥心理咨询。而学校心理咨询结构,弥补了辅导员在这方面的不足。

同时心理结构的完善,要进一步针对严重心理障碍的,神经症及严重的人格障碍及精神障碍的同学进行认真诊断,并进行相关医院结构的转介,严重的可以考虑让学生休学等,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俞少华,张亚林.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现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31-132.

[2]袁玉华,晋辉勇,赵拥军.大学生因病原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8,19(6):461-462.

[3]陈丽文,胡凯.长沙市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思考.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3).

[4]樊富民.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3-18.

[5]李敏,于威.20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心理健康,2009,16(1).

[6]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2).

[7]王玉.人格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效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

[8]裴利华.积极心理辅导综合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

第5篇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础

第6篇

一心理健康

何调心理健康?这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卫生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其说甚多,现选有代表性的理论供借鉴。

“心理健康(xmentalheallh)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热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关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一般有四种意义:正常即健康状态,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判断标准;正常即平均状态,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是用来评价行为而非描述行为;正常即适应过程.将正常看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能不断学习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这个心理健康概念仅仅描述了心理健康的有关现象,尚未把握到心理健康最一般的规定性。

下面再看(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心理学)卷对心理健康的论述。该书没有专设心理健康的条目.只在“心理卫生”的条目中顺便论及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虽为一极常用的形容词,但确极不易为之作一明确的界说。以”无病”为健康似应毫无疑义,但若干人常不自觉疾病之存在,若干疾病或尚无法诊察;所以并不易确定谁为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的标准则更不易确定,因心理疾病症状之诊察更较为困难的缘故,因之一般学者多主张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过分重视各别症状之有无。约言之。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各点:

(1)乐于工作.且能将本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于工作中获得满足之感。

(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且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常是正面的态度(如喜悦、信赖、尊敬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敌视、怀疑、畏惧、好恶等)。

(3)对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能有悦纳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

(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并能作健全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而不企图脱逃。这个心理健康标准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了人在心理健康状态下行为的一些特点;对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也避而未答。

概念上,上述文献末分心理与意识,其所谓心理健康,实际所指的就是意识健康。下而论述笔者的心理健康观。笔者的心理健康观可称之为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心理健康是自觉平衡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四方面相互联系着的内容。

第一.心理健康是心理的一种状态。“心理健康”的矛盾概念是心理病变或心理疾病。这两个概念共同的最邻近的属概念是心理状态。明确了这三个概念间的种属关系就可以和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心理状态的理论联系起来了。心理健康状态的最重要的规定性在于健康;这是由定义包含着的以下三点内容来揭示的。

第二,心理健康的独特规定性就在于自觉、平衡.统一。自觉、平衡与统一这三个规定因素是从不同维度上进行概括的结果。它们之间有着以统一为核心的内在联系。“统一”是从心理的全局说的;“自觉”是人心理的统一形成的高层次的综合功能;“平衡则是心理各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的态势。下面,我们先看心理的统一。

心理的统一是在人整体整合下的根源于各心理要素的相对独立的心理整合状态。心理作为人整个机体的一个第一层次的要素,它也是由各系列,各亚层次的心理要素共同构成的。这些要素以结构与功能逐层递变的关系共同构成人的心理。心理作为一个第一层次的要素统一着各亚层次的心理要素,形成相对独立的整合。这种整合形成的内向作用力控制着并在一定范围内觉知着各内在构成要素;其外向作用力则是买现同肌肉、骨骼、皮肤、内脏、腺体等要素的相互结合,共同参加到人整体的整合中。因而,所谓心理的统一即在人体整合统一下的根源于各心理构成要素的相对独立的心理的整合,是根源于心理各层次要素作用力又在人整体统一下的心理力的网络体系。心理的构成要素甚多,从心理的全局来看有意识和意下心理两大部分,从心理过程模式的角度看,有不同系列的操作过程、感知过程、拮抗过程和反射过程;就意识的全局看,有意向、认识、情感三大部分.从另外的角度者则有智能、意志、情感三大部分;就人的观念而论,有自我意识和关于外部对象的意识,现实对象的意识和虚拟对象的意识等。这些不同的心理要素都有其独特的规定性,都有其结构与功能,都会这样那样地参加到心理的整合中,统一为心理,并在心理的统一下存在和发挥作用。在心理的统一中还包含着意识相对独立的统一。在个人的控制和感知上,意识的统一首先就是感到自己有一个以各种思想观念为核心,以自己感知和想象到的时空为范围的主观世界。这个主观世界的诸种过程、观念等都是观念的主体“我”的;“我”控制着它们,了解着它们,随“我”调遣,任“我”使用。通过意识的统一。人们了解着自我与外部客观世界,控制着自己的观念和肢体,把意识谱构成要素结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识体系,与意下心理一起参加到人整体的整合中,协助整体的整合,把人各层次的构成要素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实现人的生活行为。具有统一性是心理建构的根本规定性。

第三.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规定因素就是自觉。自觉是意识统一形成的综合功能。所谓自觉即在人整体统一下的意识相对独立的整合对人自己的意识、肢体与整体的生活行为自控、自知、自塑、自正的作用规律。这种综合功能集中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其一,自控,即意识的以现实为基准的自我控制作用。人诸多意识过程的行、止都在意识的控制、掌握之中。人对自己整个的意识状态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节与控制。人在生活行为中形成了大量的可以实证的现实意识:也形成了众多虚幻意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总是以现实意识为基准来控制自己的生活行为。其二,自知,即人以现实意识为基准对自己的观念、意识过程、相应动作和行为过程形成某种直接觉知和思维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观念、意识过程、相应动作、相应行为过程展开的具体状况和品质上的优劣。其三,自塑.即人根据对自己知识、品德、能力等方面实际情况的了解;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展开相应的学习,训练、修养,以便发展自己的德、识、学、能及身体素质。这就是所谓自我塑造。其四,自正或自我校正。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意识、动作、行为中的偏差、疏漏、缺陷,即会进行新的努力。通过学习、训练校正其偏差、弥补其疏漏.纠正其缺陷。自正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自己一旦陷入心理失衡状态,则努力进行自我调节,抑制某些观念或建构某些新的观念,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恢复平衡。。自正是自觉的一个重要表现。总之,自觉是人意识统一而形成的综合功能,是人心理健康的根本规定因素。第

四,心理健康是心理自觉平衡的统一状态,这里引入了心理平衡的概念。在学术界已有心理平衡说:

心理平衡(Psychologicalbalance)个人在认识上达到主客观统一.人们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保持着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使群体里每个人都认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意义。而心理不平衡则是受歧视、侮辱、有压抑感甚至产生自卑、羞耻、绝望、抱怨、不满等消极情绪。这段话未给心理平衡下一个科学定义,仅仅描述了些有关现象。因而,对我们的研究来说还是不够的。何谓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心理的各主要构成部分间协调一致的关系态势。这个定又包合以下两方面相互联系着的内容。其一,心理平衡是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态势。所谓关系态势是由诸构成部分组成的关系格局和动态的发展趋势。在心理平衡统一的关系态势下.各构成部分间具有协调一致的格局,具有某种稳定的积极的变化趋势。其二,心理平衡所指的诸构成成分间的协调一致。首先是意识与意下心理间的协同一致。其次是各系列的意识过程的协门一致。各种操作过程、感知过程都根据人生活行为和外部情境的需要及时展开,适时停止:各司其职,各尽其脱有主有从地恰当展开,达到诸意识过程间协调一致。再次,知、意、情三大范畴的协调一致。三者的一致主要指自己认识到的自身状况、生活环境、外部对象与自己意识倾向一致,引起肯定、接受的态度.诱发相应情感。还有,智能、意志与情感的协调一致。意志的控制坚持体用受智能过程肯定、协调.情感过程受智能过程约束,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也支持智能过程;从而使人的生活行为合理又坚定地进行下去。最后是不同观念的协调一致。这样,心理平衡就有了上述五个维度的协调一致。平衡是发挥自觉功能的动态平衡。

上面.我们分四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密统一说。具有自觉平衡统一状态的心理,是为健康的心理。上面,是对心理健康的正面论述。为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还须把它与心理病变相对照。请看下1一节的论述。

二心理病变状态

当明确了心理健康后,就可进而讨论心理病变状态或心理疾病了.什么是心理疾病?首先看我国学术界代表性看法。

精神疾病(mentaldisease)由各种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遗传、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心理或行为障碍,常损及患者的社会功能、人际关系和生活能力、可大致划分为:神经症(neurosis)和精神病psychosis)两大类。临床表现各有不同,神经症患者常存在各种心理冲突。焦虑、抑郁等不愉快的内心体验和躯体不适、但与现实环境仍有较好接触,多主动求医,迫切要求治疗。而精神病患者有较严重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紊乱,不能正常适应社会环境,现实检验能力往往受到损害,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求医,甚至拒绝治疗。

有的研究者把心理病变称为心理变态。何谓心理变态?张伯源、陈仲庚二位教授编著的《变态心理学〉是一本很好的教材。该书未给心理变态下定义.但概括了学术界常用的划分常态与变态的四个标准1.以检验作为标准;2.杜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3.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4.统计学标准.对这些标准.张、陈二位也认为并非十全十美。变态标准应该根据心理病态的根本规定性而提出.看来,判定心理病变状态的根本规定性乃是第一位的研究任务。

从方法论上看,判定心理病变首先要根据心理病变的各种经验事实;其次则需与心理健康的经验事实相比较;其三,心理健康观是判定心理病变的主观参照系;其四是运有恰当的定义揭示心理病的包含着种种差异性的特有共性。上一节,我们提出了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论。以此理论为参照系,进一步提出心理病变的昏乱失衡说:心理病变是在人心理、社会文化、生物等原因作用下形成的昏乱失衡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六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第一,心理病变是一种昏乱失衡统一的心理状态。在上一节我们已论述了心理的统一。心理的统一可以是健康的统一,也可以是病变的统一。后一种统一即统一的某种心理疾病。心理病变的统一.又集中地规定于如下两点:第二,心理病变首先是一种失衡的统一。平衡与失衡是从诸心理要素间的关系态势上来着眼的。心理失衡是心理的诸内在构成要素的关系态势上的失衡。健康的人也会有心理失衡,但经过人自觉的调节,可使其心理恢复平衡统一的状态。心理变态者的失衡则难平复,形成某种失衡的统一,统一为某种心理疾病。病变的失衡首先是从心理的全体上来讲的,任何局部的失衡都会造成整个心理结构态势上的失衡。但具体到每一个心理疾病患者,其失衡又是具体地存在于特定心理范畴内;在失衡的那部分心理要素之外,还有众多未曾失衡的部分。究竟什么是心理要素失衡,还须又具体分析。从心理疾病的具体症状来看,失衡可发生在许多范围内。其二,意识与意下心理的失衡。

一般说来,意识与意下心理的根本区别在于,意识是自觉的心理意下心理是自主的心理。后者不须人自觉控制而由低级植物性神经中枢按节律自由地展开。意识可通过随意运动感情影响意下心理,但不直接控制意下心理这就是二者平衡统一的状态。某些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某种观念可直接控制意下心理,形成某种躯体症状。如痉挛、阳痿、呕吐、厌食等。此时,通过自我暗示的作用,自觉的意识越过意识功能的界线延伸到常人不能的意下心理功能范畴;形成一种意识越位的意识与意下心理的失衡统一。

其二,意识的失衡。意识是由多系列的意识过程和多种观念统一而成的。从意识全局来看,意识的平衡统一表现在许多方面。一是意识过程行止上的平衡或失调。在平衡状态下,各种意识过程的行止都在“我”的自觉控制之中,即自认为该行则行,该止则止,行止自如,行止有度。在失衡状态下,往往该行不行,该止不止,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意识过程,形成许多强迫性的观念或动作。如强迫洗手、强迫检查门锁、强迫性仪式动作等。二是现实意识与虚幻意识的平衡与失衡。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而言,关于现实对象的意识是大量的,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当以.他也会幻想,也会建构许多虚幻意识。但他了解自己的观念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幻的。他绝不会以虚幻意识为根据来处世为人。在病理状态下,患者往往把虚幻意识当成是真实的,并以虚幻意识为基准来统一其现实意识。如有人把自己角色幻想成的虚幻角色(总统、大元帅、地球王、宇宙王等)当成是自己的真实身份。以自居的这种角色为基准来对待生活现实.形成以虚幻意识为主导的虚幻意识与现实意识的统一。统一为某种精神分裂症。三是自我意识与外物意识的平衡与失衡。在健康状态下,自我意识与外务意识各有相对独立的存在;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各安其位,各发挥其特定的作用.二者的关系是平衡的统一。在病理状态下,患者往往混淆自我意识与外物意识,把自我当成外物或把外物当成自我,这种失衡的统一,统一为某种独待的癔症。上述失衡是意识全局的失衡。分析地看.又表现为认识的失衡.意向的失衡、认识与意向关系的失衡、情感与诱因的失衡等.下面分述之.

其三,认识的失衡.众所周知.认识有直接认识(感知觉)与间接认识之分。直接认识与间接认识的平衡统一,是认识范畴的健康的表现。但二者也有失衡的状态。认识的失衡又分为三种。一是直接认识(感知)的失衡。在正常状态下.适宜的内外刺激引起人相应感知觉。感知的失衡则在有感知而无相应刺激,或感知与刺激背离。如幻听、幻视、幻嗅、幻触及种种病理性错觉。感知上的失衡就是感觉对象与感知觉的对应性关系上的失衡。这种失衡的统一形成种种幻觉或病理错觉,二是思维的失衡,待别是表现在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上的悖缪。三是直接认识与间接认识关系上的失衡,如运用语词的抽象概括与相应感知经验的背离。这背离情况下的统一。形成某种虚妄、错误的观念。

其四,意向的失衡。意向是专司人心理和生活行为中定向的意识体系,人们都是以其自我意识的核心、以一定的立场为出发点、以系列的间接追求和直接控制为方向、以种种规范途径和方法共同组成人生活行为的定向体系。在意向体系中,集中表现的生活行为方向的就是一系列间接追求和直接控制。间接追求是经抽象和形象思维建构起来的观念形态的行为目标;如需要、理想、目的、计划、兴趣等。直接控制是人在生活行为中根据即时的情境对自己肢体和感官的控制。间接追求和直接控制各有相对独立的存在。意向的平衡首先是间接追求与直接控制的平衡,间接追求技一定方向组织、支配直接控制;直接控制则具体体现着某种间接追求,意向的失衡则有多种表现。一是间接追求的失衡。把理想当成现实者最常见。如前某赵姓知识青年自居为赵教授,并在胸前挂上书有“赵教授”的牌子。二是直接控制失衡,即失去恰当的目标。如一患者从背后受到攻击后,不去攻击身后的攻击者,而是攻击他前面的人。三是直接控制与间接追求的失衡。如二战期间,有的士兵为逃避上战场则希望自己瘫痪。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而言,直接控制的肢体运动不会因个人希望瘫痪的观念而真地瘫痪起来。但对某种癔病患者,在瘫痪的自我暗示作用下,瘫痪的观念导致了直接控制系统真的出现了瘫痪。形成了间接追求越位的间接追求与直接控制的失衡统一等。意向的失衡是多种多样的。

其五.认识与意向的失衡。在健康状态下认识与意向是平衡的统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控制与感知的统一;即在正确感知的指示、监视下进行相应的肢体控制,从而统一为准确的系列动作和恰当的行为。但在心理病态状态下,感知和动作可能失衡。如有病理错觉的人把很远的东西看成很近的东西,便动手去拿;二者的失衡统一为不准确的动作和有失误的行为。二是间接认识与间接追求的平衡统一;即以正确的间接认识为根据来规划、决策自己的理想、目的、计划,恰当地决策自己的生活行为。但在病理条件下,其间接认识会发生种种错误,如自居为”地球王”、某某人要迫害我等。以此为据来决策自己的生活行为,使其间接追求背向其生活现实。二者的失衡统一为系列妄想和悖缪行为。

其六,情感与诱因的失衡。情感是由某种观、感知与心理结构中相应观念相综合形成的情结所诱发的反应与体验统一的心理过程。即时的观感是情感的直接诱因。即时的观念、感知以既有知识结构为据被理解。其价值与既有意向相综合形成某种新观念。这种新观念是诱感反映与体验的情结。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而言,诱因(即时的观感)与情感有内在的一致性;如与人意向一致的事物的观感引起肯定的情感,与人意向背离的事物引起否定的情感等,情感与诱因的平衡统一为一系列合情合理的情感。在病理状态下,诱因与情感往往失去平衡;肯定的诱因引起否定的情感,否定的诱因引起肯定的情感等。二者的失衡统一为一系列悖缪的情感。

其七,记忆的失衡,在健康状态下,识记、回忆、认知等记忆环节是平衡统一的。识记时储存下的信息一致,能实现相应的再认。在病理条件下则可能产生识记与回忆、再认的失衡,表现为遗忘症、再认错误、回忆混乱等。识记与回忆、认再的失衡统一为不同的症状。上面,我们简述了心理失衡的主要情况。心理失衡形成心理不同要素相互关系态势上的混乱,是心理病变的重要规定因素。

第三,心理病态的另一重要规定因素即混乱统一。混乱统一是相对于心理健康状态的自觉统一而言的。。自觉与混乱都是从心理的总体格局或心理结构上来说的,平衡统一与失调统一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在心理结构方面的规定因素。自觉统一与混乱统一则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在心理功能范围内的规定因素。关于自觉统一,上节已述。混乱统一则是一种变态的统一。所谓混乱即人心理和相应行为上的失控、失误、倒退的功能状态。失控即人失去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恰当、合理的控制,形成一系列悖缪的控制或强迫性控制、强迫性观念。失识即对自己心理与行为以及对相应外部对象失去应有的正确的认识,而形成某种偏执的、错误的认识。倒退即不能积极地塑造自己,而在能力上、人格上后退、昏乱即其观念和行为上失去正常秩序,陷入某种无序状态。失控、失识、倒退、混乱的功能统一为一系列特定的心理疾病症状.这些症状与失衡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失衡是心理结构范畴上的混乱;混乱则是心理功能上的失衡。概括地说,心理病变就是混乱失衡统一的心理状态。

第四,心理病变状态一般是由心理健康状态转化来的。人为什么会发生心理病变呢?关于发生病变的原因,已在心理病变的定义中指出了心理、社会文化、生物等几方面。这里首先讨论造成心理病变的心理原因。一般说来、心理疾病的心理原因主要是不良的心理追求、偏见、低下的挫折承受力、不良的心理习惯易受暗示性。其一.不良的心理追求是对自己有害的心理追求。如有人过分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关心自己的健康本身是好事,但一过分,便易出现偏差。一遇不适便怀疑得了某种绝症,夸大、自我恫吓、形成相应焦虑、恐惧,并想方法消除之;从而导致某种神经症。再如钟情幻想,但若沉溺于幻想,到幻想中寻求心理满足而逃避现实。则往往成为某种变态人格的契机。其二,偏见是由于意向上的好恶而规定的扭曲对象的偏颇的认识倾向。人们难免有偏见;但导致心理病变的偏见是笃信躬行的偏见。为了证明自己的偏见,往往挖空心思,努力从自己的观念内或现实中寻找、编造根据。久而久之,导致自己的某种心理病变。其三,低下的挫折耐受力使人经不起挫折,形成对诱因的夸大倾向和逃避行为。其四,不良的心理习惯积累着病变的诱因。其五,易受暗示性导致自我扰乱等。这些心理原因不见得会导致心理疾病,但心理病变往往离不开这些心理原因。

第五,导致心理病变的还有一系列社会文化原因。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是一定社会关系与社会利益的承担者。在长短不等的社会生活钟,通过学习劳动、创造吸收社会文化,按照社会文化的要求组织自己的生活,来建立种种社会关系。人社会生活中,既能建立协调的社会关系,也会形成某种对立的失衡的社会关系。在后一种情况下,则会承受来自社会的打击、压力。对来自社会上的打击、压力,个人可能合理地加以统一。但若一系列生活事件接踵而来,当社会压力超过人的承受能力时,也可能产生焦虑、恐俱等反应甚至导致病变。总之.社会关系上的失衡、社会压力的超量,是导致心理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7篇

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综合体现,大学生人格健全与否对于其心理健康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一个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观念会折射出这个人的人格特点.健全一个人的人格,不仅是使他能够以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接人待物,更好的完成各项事务,同时也能够在此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与舒适,感受到来自内心的满足与充实.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其心理更容易被压抑或扭曲,在待人处事方面易产生危机.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定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人格随着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逐渐成熟而发展.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既是为了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取决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程度,同时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健康心理的支持.影响个体人格形成的因素可以大致划分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这两大类.通常情况下,后者对个体人格形成的影响更大,主要涉及个体的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童年生活和学校教育等多个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个体的受教育年限被拉长,在人生的头二十几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不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传播基地,同样也肩负着培养和塑造学生价值观念和人格的重任.学生在校期间所形成的人格将对其在未来社会中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在现实中,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不少的家长和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性质的主要标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人格塑造和自理能力上相对薄弱.这也就造成本应该在中学阶段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被延至高等教育阶段,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对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2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

具体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作为大学生人格构建体系中的重要支柱,是大学生人格健全的基础,是大学生在待人处事过程中正确立身处事的前提和导向.只有当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事物时,其才能有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处事方式.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尊自爱,促使学生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意志.要想形成高尚的人格,学生必须学会自尊自爱,为理想不懈奋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克服内心消极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其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超越意识,借助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性竞争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从而缓解或化解自身可能存在的人格障碍,同时通过不断开拓和良性的竞争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中能够更快的适应.其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消除大学生人格中的缺陷和不足,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活动的开展.在现实生活中,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在大学生的人格中必然存在“短板”,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强化学生心理因素,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点,为大学生营造出了一个相对积极、轻松的人际交往氛围,能帮助大学生净化心中的消极心理情绪,促使大学生学会体谅他人,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和方法

3.1完善大学的心育组织机构,积极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

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要求高校从学校、院系、班级三个层次建立起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并不断对该网络加以完善.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承载体,高校应以此为中心,面向全校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针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特点,有效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借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的专业优势,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有效的增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咨询师以及其他专业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干预,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就院系和班级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教师应主动深入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大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予以高度的关注,以尽早的消除学生人格中的缺陷,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其次,利用班会和团会的机会,向大学生普及一些有关如何增进心理健康或者消除心理困扰,舒缓压力的有效办法和途径.通过谈话和讨论的方式,增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既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又消除了大学生的不良人格,使心理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力地促进和维护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3.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自身有更加透彻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有利于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人格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其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点环节,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强烈的独立意识以及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得当代的大学生更加渴望来自于家长和教师的信任、理解、支持与尊重.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增强和激发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克服性格中的弱点并发展和挖掘自身的闪光点,以此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3.3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预防障碍性人格的形成

经济比较贫困、学业落后、日常生活散漫、生理存在缺陷的大学生即为本文中所指的大学生“特殊群体”.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人格向不良方向发展,因而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予以关注和重视.学校和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针对贫困生,要注重对他们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精神的培养,鼓励他们勇往直前;而针对存在违纪现象的学生,学校则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加强对其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从而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向着更加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3.4创建良好的校园心育环境,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第8篇

中专生在校学习的时期正处在15岁至19岁的青春期,而这个阶段止是他们身心急剧发展、情感丰富强烈、情绪波动大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最容易出心理问题的时期。有些人由于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欠佳;因中考失意而产生自卑;家长过高的期望,使他们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败感和挫折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心理方面:表现为学习适应不良;学习动机不正或学习目的不明;学习策略不当或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太差,厌学情绪严重;转而是焦躁、困惑,情绪压抑严重。

2.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人际适应困难;集体观念较淡薄;缺乏尊重、真诚、团结、互助精神。为摆脱这种令人失望的状态,许多学生与社会无业青年靠近,或者校园内部拉帮结派或者集体性早恋,以不正常方式来肯定自己。

3.性格方面: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性格态度特征表现为坚持性、自觉性较差,自制力不足。有1/4左右的学生或多或少违反校纪校规。

4.自我认知方面:缺乏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表现为较强的自卑感,自立、自信、自尊、自强不足,自我评价机制不完善。转而以破坏课堂、哗众取宠等形式来寻找自我。

那么,如何化解中专生的心理问题,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摆在广大中专教师面前非常迫切的问题,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品格大有裨益,从而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中专语文教学中

(一)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三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语文教材为载体,立足教材,构建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心理教育材料,或显性的,或隐性的,渗透着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智能训练和人格要求,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例如,在教学鲁迅小说《药》时,结合鲁迅的经历及其对国民性的思考,联系当今种种让人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旧中国国民人格上的缺陷,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历史的借鉴。再如,在教学《项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玛蒂尔德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弱点与人格缺陷,我把切入点放在对这一人物的分析﹑评价上,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交流中,有的学生对人物报以同情,有的则认为这完全是人物的虚荣心所至,有的还把问题深入到社会制度上去。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了什么才是健全的人格,并能结合自己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不仅掌握了小说的思想内涵,而且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人格教育。

(二)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学生个体心理

在教学中,如果总是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就会受到压抑。即使某一种教学方法比较好,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教法也就停滞起来,缺乏活泼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学习课文的愿望和现有语文能力的情况出发,使每篇课文的阅读有新意,有新鲜感。教师不宜教给学生过多的现成结论,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本身进行感悟,使学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和创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如我们很熟悉的文章《荷塘月色》,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多年来,教师总是习以为常地把“不宁静”的原因归之于当时的时局动荡,且反复使学生熟悉这一点。这就使学生失去创新理解原文的机会,从而把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在“熟悉化”的摇篮中。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朱自清当时生活状况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陌生化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朱自清屡屡写信回家;然而父亲一直没回信,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这样学生可以探索出:家事和国事是使朱自清心里不宁静的双重原因;朱自清虽然是散文家和教授,但他也有烦恼的时候,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也是解决自身忧愁的方法之一。

(三)紧紧围绕教学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优化学习的心理环境

营造友善的教学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快乐带给学生,树立“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教学观念,用情趣去感染学生,用挚爱唤醒学生人格深处的迷惘。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大胆的发言﹑自由的讨论,想己之所想,说己之想说,从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引起共鸣,达到提高人格水平的目的,为最终协调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构建了健康的心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一直都在关注他(她)。在师生关系上,建立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氛围,让心灵体贴心灵,“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保护学生心理健康,在教学中从细微处着眼,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及时正确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在课堂内的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立足课堂,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由学生实际参与实践,在设计、制作、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有着丰富的体验,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呈发展变化的状态,在教学中,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影响和暗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体验。

3.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疏导学生积郁的情感

社会变化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焦虑,个体成长的烦恼,或喜或忧,学生有倾诉的需要,如果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思常想,常讨论的热门话题,常关注的焦点纳入作文教学之轨,那就满足了他们倾诉的需要,解开他们的心结又帮助了他们作文。抓住学生平时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可以拟题作文。如谈谈对网络的看法,讨论一下姚明和火箭队赛事,前段时间陈冠西等港台明星出现的令人不齿的“艳照门”,可以拟题让他们评论一下这些事,这样可以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认识一个人,怎样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如果让学生去思考、去感受这些人和事,他们自己也领会到了拼搏、抗争、关爱、感恩等众多元素对他们自身人格的启迪,有些学生在作文中直舒胸意,对自己、他人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成熟的认识,积郁的情感不仅得到了倾泻,世界观也得到了改造。其实对于中专生而言,即使全篇文章文句不是很通顺,但在某一处写出了作者的思想火花,都应大肆表扬。这样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就感,这种感受非常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

4.把日记作为学生的心灵小船,对学生适时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不适很多时候是由于内心郁结造成的。写日记是宣泄感情的好办法之一。日记可让学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最真切的感受写下来,让感情得到宣泄。除了作文外,日记或周记沟通了学生和教师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和兄弟姐妹、朋友同伴、长辈智者于一体的倾诉对象,从而减却不少孤单和无帮助感;同时教师获得了学生信任,了解了信息,防范于未然。日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其进步潜能,解决心理不适和心理困扰,引导他们通过日记来合理渲泄自己的情绪。在日记中,教师可通过笔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组织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并学习运用语文能力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手段。如像开展社会规范用字调查、人们日常频繁用语调查等活动,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组织学生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书报美文摘抄,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语文活动,促使学生关注当今改革、开放、竞争的社会现实,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了解当今社会最新的科技信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一定的高度。

总之,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有“角色”意识,要把整体育人视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把教学过程视为育人过程和心理辅导过程,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熊和鱼掌”“亦可兼得”,中专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效果也会得到改观,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申继亮.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9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二者都是育人,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心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心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育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整个教育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一项对475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较智商预期为高)、普通成就者(成绩与智商预期相当)、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预期)差别的产生,与性格特征有关。高成就者工作习惯较佳,对学业兴趣较浓,按时完成作业,关心学习成绩,做事认真负责且有计划。低成就者难自律,难自我规范,较冲动放肆,喜好玩乐,贪图近利,与同伴关系欠佳,较不合作,较自私,较不尊重权威与传统,较不合群,在校在家较不快乐,常为己辩护,愤恨他人,对挫折和压力不知所措,较悲观。普通组介上下之间,尚属正常。由此可见,培养积极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能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视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形象方面的观察、概念、看法,关注自己外貌美丑、体能强弱、运动机能优劣等,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中的标准进行比较,或与同辈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确对待,也对身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不仅如此,良好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能的充分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造型美、生气美等身体美的各要素还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发展无不需要相应的心理条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适于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动,内向性的人完成目标的动机强,适宜进行精细、准确的任务。同时,身体潜能能通过运动技能的提高得到发挥。运动技能是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运动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与智慧技能有联系。运动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动作,也不是如同摇头那样简单的肌肉反应,他受到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动作技能,发挥人的的身体潜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发展。

最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是形成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没有心理上的修养,审美的修养不可想象。此外,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内在美的表现,也是美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例如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客观、全面、公允地看待问题,能正确地正视现实,热爱学习和工作,聪明才智得到正常发挥,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能正确评价,行为举止得体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现。又如对人富有同情心,诚恳,正直,正义,不畏,乐群,对学习与工作勤奋、细心认真、有首创性,不卑不亢,严于律己,自信、谦虚,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这些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精神美的成分,又是审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是充满活力的新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回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瞻顾当今学校这项工作的现状,问题不少。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倾向,而这些倾向已经到了不得不纠偏的时候了。

1、缺乏对人性的关注

一是“心理健康”含义阐释的偏狭性。尽管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但是中学的一些善良而偏执的人们将此理解为:“健康”就是大而空的政治,就是轻而浮的几千年一成不变的信条,于是相当一部分人把绵羊式的学生归入上流,把不听话的学生驱之下等。成绩好的就什么都“健康”,成绩不好的心理一定存在问题,显然没有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二是教育对象的片面性。走入对“心理健康”诠释的误区,必然产生“乱点鸳鸯谱”的行为。一些学校人为的排出所谓双差生,即成绩差、守纪差,进而将其归入心理不健康之列,开展的辅导只不过是高压灌输、批评教育,而未从“人”这一根本上想点子动脑筋,干出了庸医治病越治越重的蠢事。

三是确立主题的偏颇性。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学校育人工作唯一见成效的就是升学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就是多考几个重点。因而教育工作者言谈举止都离不开这一主题,成绩差的学生常挨训斥以至不闻不问,一脚踢开自不待说,即便成绩好的学生,也只是当他成绩下滑时才引起注意,关注时只不过是教他如何把成绩搞上去,至于正值青春少年这一年龄段特有的人性就被抛之于九霄云外了。

2、缺乏对生命的关爱

既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程度不一致的弊端,这些弊端障碍了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视域,阻碍了这项工作的进程,削弱了工作应有的力度。括而言之,这些弊端可分为三点:

第一点过度理想性。曾几何时,众多教育者把理想性需要看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宿和全部,梦想一夜之间学生能成为众人敬仰的英雄,全然不顾教育对象的年龄、阅历和文化思想水平。这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愿望和做法,非但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育、成长,反而人为加重了危害程度。

第二点忽视现实性。视理想性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灵丹妙药的教育工作者,必然轻忽当代中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不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盲目地在那里大谈学生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种做法不是隔靴搔痒就是事与愿违,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与之相反,一位班主任在新接一个班级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家长职业、学生兴趣爱好、心理素质和学习生活习惯,做到全班学生基本情况了然于胸,关心学生生活,一遇困难千方百计帮其解决,尤其洞察学生的思想变化,一旦有征兆就找其谈话,学生视他为兄长,愿意作情感交流、心理沟通。如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点缺乏针对性。由于大而化之的理想性,由于忽视当代中学生的现实性,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必然就会缺乏针对性,所信奉的是伟人的教导英雄的豪言,所做的是“一把钥匙开千把锁”的傻事。喜欢说大话、空话、套话,使学生敬而畏之,乐于做整齐划一的省心事,使学生违心地绝对服从,可悲的是这些同行直到现在还全然不知,依旧津津乐道,踽踽独行。

3、缺乏平起平坐平等的相待

反思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明眼人也能看出此项工作早就陷入了种种误区,唯一缺乏的是平起平坐平等相待。

颐指气使式,此为其一。一些工作者凭着自己走南闯北的阅历和“才高八斗”的学识,动辄对受教育者大加训斥,以不容置辩的语气,无懈可击的逻辑,暴风骤雨般地倾泻下来,搞得学生只有聆听义务没有申辩权利。试想,如此教育怎能会把学生个体生命放到应有位置。事实上,一些学生愿将心理向心平气和不疾不徐者倾诉,就是个反证。

先入为主式,此为其二。一些教育工作者凭着自己的直觉断定某某学生有心理障碍,比如学生皱着眉头,必有所思,比如男女生在一起说说笑笑,必定有谈情说爱之嫌。即便是专伺心理辅导的教师,也常有无可成文的规律,“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此必是烧香人。”实际上,这种先入为主式的偏见比比皆是。

患者求医式,此为其三。教育工作者依赖的就是“求”字,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限于人手,有的学校心理辅导室不能全天侯开放,即使“坐诊”时也只能守株待兔。因此,笔者不得不呼唤“送医上门”。所有教育者必须善于调查研究、察言观色,多掌握些当代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少一些“无病拖成有病,小病拖成重病”的遗憾。

三、以人为本,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21世纪可谓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思想就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人”这一有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特定角度提出的,不只是当下一切工作的原则要求,更是学校工作的行动指针。这一本体回归是对昔日教育工作偏失的矫正。本文拟从当今时代需要的角度,主张回到人的本性之中、需要之中和生命之中,真正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成长,进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加速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巩固的进程。

1、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轻忽的主题

反思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艰难、实效性差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但根源就是一条,即目中无“人”,没有活生生的学生实际,有的只是与学生生理、心理相脱节的和与时代精神相悖的、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新的时代、新的实际呼唤新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手段、模式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从新世纪人类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思考,这一工作都应向“以人为本”的、踏着中学生生命节拍,和着中学生心理的律动,并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简言之,“以人为本”,促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逐渐形成是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主题。突出以至抓住这一主题是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只有如此,才能写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篇大文章。

2、关注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亟待指明的向度

如前所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从“人”的特定属性、特有本质出发,“以人为本”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学校就是要关注青少年的生命,他们的生命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人的哪一种需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显现,既具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又受其外在生存环境制约,就现在中学生心理而言,既有遗传使然又有环境所致。教育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外在环境对他需要的契合、激活或生存,并对这种需要满足与否及满足程度。新晨

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的当下需要,实质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每一个学生过好每一天。诚如有人说,生活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不折不扣的现在进行时。既然如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面对他们真实的生活。他们有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困难,也有思想的尴尬、成长的烦恼,凡此种种,我们都必须予以足够的、到位的关注,对于他们上述的压力、窘境、烦恼甚至恐慌,有责任尽全力帮助他们适切地解决,从而培养他们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这朵艳丽之花就能结出丰硕之果。超级秘书网

第10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己,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使青少年更准确地认识自我,观照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熟悉的情境与经验才能反映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应以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为前提。

二、提高学生学习需求和动机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帮助学生在肯定自己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有热情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会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思维可通过正确的开发乡土资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教育最终的目标不是累计增加儿童的客观知识,而是为儿童营造一个充满新奇的环境,让儿童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主动地学习经验和知识。戴尔的经验塔理论也认为学生用其感官亲身参与的直接经验,能够激发学生的虚席兴趣和动机,能促使学生学会用自己所习得的经验继续发现问题,继续发展其学习。

1.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自己探索和发现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定位更多是以体验性学习为主,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自己通过体验和感受来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对自然和社会的真实认识。因为学生可以通过直接感受和生活经历来获取乡土知识与经验,因此学校教育课程中增加乡土课程知识和经验,可以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乐趣,当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现实实际环境联系起来时,会更利于知识的吸收,同时也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认同度,也能更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求知的潜能。

2.知识要密切联系实际缺乏乡土知识是目前许多学校传统的教学课程所共存的缺陷,将生活体验与具体的学习经验相割裂甚至是相背离,不利于学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更多地融入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系统知识解决复杂的动态的真实的情境。

三、通过知识和情感影响学生认知

只学习书本知识的学生,最终没有学习的主体性,没有主体经验的存在,也更没有根据主体经验去实践的经验,那么学生所获得的经验都是间接客观的,难以被学生内化。重视主体经验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内容应该回归知识的本来面目,让知识真正符合现实中人与世界语自然真实的互动,而非疏离于人主体经验和客观世界之外的笼统概念。教会学生如何爱护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切实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例如在当地成立定点定期废品回收站,教会学生学会回收和分类各类废品资源,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废品回收、分类整理、集中处理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回收习惯。义卖还能教育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做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人,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另外,通过教会学生利用回收的废品进行义卖也能教会学生遵守市场规则。学生可以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初步形成市场经济意识和劳动价值,提高自己的交际、表达能力以及增强个人理财能力。在课程中融入本土文化能帮助学生获得一种归属感,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多设计乡土文化,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发展志向。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课程中带领学生多领略本土自然的美好,多介绍本土自然引以为豪的地方,多去了解和感受本土特色文化,来增强学生对本土的认同感。

四、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

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课程教学内容来得以实现,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来传承自己民族属性,也能达到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的作用和效果。一个民族经久不衰,其原因就是在于该民族的文化得到了民族大众的认同。各个地方的本土文化非常值得学校和家庭教育将之纳入对学生的教育环节中去,时刻在教育中渗透宣传这些本土精神,让学生对本土文化更加认同,形成积极进取、爱国爱家的正确价值观。

五、通过隐性文化渗透心理健康课

第11篇

1坚持第一课堂,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坚持以心理素质教育为第一课堂,运用先进的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方法,从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差异出发,针对大学生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和性问题、情绪调节、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分年级进行阶段性的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自我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心理问题干预转变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在我们的心理学公共课程中,应当多从正面做出积极解读,帮助学生使用积极观点对待消极事件,加强学生积极心理理念的培养,增强其自我心理治愈能力。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补充,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辟一个新途径。

2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教育形式的新颖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要力求新颖性,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体验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要使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体验来确立自身的世界观和生命价值观。课程的形式可以情境体验教学为主,除了传统的课堂教授,结合学生实际心理工作案例,寻求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如课堂讲授、讨论、辩论、情境模拟、团队心理辅导等。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其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以提高教学实效。同时,应定期举办一定的心理专题讲座、教育培训和报告,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媒体、校刊等宣传手段,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根据学生需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的指导和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社团等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学习热情,并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提供有利条件。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并加强研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大高校已普遍形成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学生辅导员和大学生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最大限度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形成积极有效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还要走在时代前沿,了解并科学地分析网络等现代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等所带来的影响,并将网络技术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4结语

近年来,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特点,心理危机防范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进行预警和干预已经成为保持高校稳定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任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加强领导,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开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

作者:朱伟利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第12篇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理论建设

20世纪80年代,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品质不断下降的实际情况,我国大中小学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开展了大量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此项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的落实与监督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相继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都对学校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例如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师资队伍、条件保障、组织领导和管理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这无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然而,由于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因此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缺乏明确、具体而有效的落实措施。譬如:心理健康教育究竟应该怎样开展?师资问题该如何解决?教师资格认证该怎样进行?心理咨询教师有哪些具体的上岗要求?如何解决专职人员的编制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向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区乃至各学校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应如何检查与评估?等等。这种落实措施与监督机制的缺乏是近几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推广的—个重要原因。

二、心理健康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当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首先表现出地区不平衡,在我国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地已有20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就全国而言,发展极不平衡,差距悬殊。总体看来,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等地区重视程度高,普及面广,发展速度快。而小城镇、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无论是重视程度、普及面还是发展水平都很不理想,两者差距十分显著,特别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村中小学几乎还是空白。从类别来看:大学好于中小学,普通学校好于职业学校,重点学校好于一般学校。从质量上看:各级各类学校心理教育的成效差异比较大,有的富有特色、成效显著,有的徒有虚名、流于形式。就全国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缺乏计划性。

三、师资队伍不完善,素质不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报告建议,每6000~7500名儿童应不少于1名学校心理学专家为其提供服务。以全国2亿中小学生来计算,至少也要4万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而目前我国所有的心理学工作者总数也不超过这个数目(大概只有1/10),况且也不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专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其次,教师素质不高,专职人员少。当前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来自四支队伍:一是政工干部;二是思想品德及其他人文社科类教师;三是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四是医院对心理健康感兴趣的医生。个别学校还有其他方面的人加盟进来。他们之中极少有人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训练,只接受过短期的培训,其中多数培训存在课程设计不合理、师资水平低、培训时间不够、教学不规范等问题。他们在知识结构、心理健康理论的掌握、心理咨询方法的运用以及咨询经验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即便是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也未必可以做一个称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因为目前我国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还缺少实际运用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缺乏心理咨询技巧方面的临床训练。

四、理论建设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当属起步阶段,在实际开展活动别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面临多方面的困境。在理论性研究方面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家公认的理论。在实践性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除此之外,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最终必然导致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从而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脱离实际而毫无价值,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盲目运转。

五、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