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13 05:02:59

产品质量管理论文

第1篇

内容 摘要: 旅游 产品是旅游吸引及其提供过程综合作用的复合体。本文通过对旅游产品本身及其质量管理特性的 分析 ,以期对我国旅游 企业 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旅游产品 特性 质量管理 一般来讲,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求或欲望的消费品,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旅游业由于涵盖范围较广,旅游产品体现为多种特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概念。 旅游产品概念及特性 从旅游者角度看,在旅游过程中购买并消费的旅游产品大部分是接待服务和导游服务,所购回的除了少量有形物质产品之外,总体上是一次完整的经历,而不是一件实物;旅游企业要为游客提供包括行、购、娱、食、住等各个方面的一揽子产品,旅行过程中的所有片断共同构成游客的旅游经历。因此,旅游产品是旅游吸引物及其提供过程综合作用的复合体,包含实现一次全程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组合。在旅游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都同等重要,在产品质量趋同的情况下,优质服务成为企业战胜对手的重要手段。由于服务具有不同质性,旅游产品质量不单依靠产品本身,只有一部分可由供应者自主评定,其余部分必须由旅游者亲身实践并依据自身感受来评价其质量和价值,因此游客的感受和评判标准异常重要,但是涉及主观心理因素,旅游者出游动机各不相同,难以对产品质量进行客观评判, 目前 采取的办法是通过外部检验标准对服务进行评价,一般由政府或行业组织对该行业质量制定相应标准,使服务规范化和体系化成为优质服务的保证,旅游企业也在尝试引入一套完整的适合本身行业特点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旅游产品质量管理 旅游产品的独特性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利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来参与一系列自己选择的环境和背景下发生的活动,目的是得到不同的精神收益。不同于一般消费者,旅游者更多地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经历,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和服务。由于旅游经历由多种复杂的行为构成,服务质量的评判只能建立在个人理解和感知的基础之上。 游客自始至终直接参与到服务生产系统, 不仅对最终产品进行比较和评价,而且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价,由于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存在同时性, 使服务质量不可能预先“把关”,发生质量 问题 也难以“返修”,使顾客行为、顾客预期和感知、产品组合等变得较为重要。 旅游产品质量特性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服务产品质量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衡量顾客满意度和确定服务质量标准方面面临的困难。通常地, 理论 界将服务质量分成客观质量和主观质量:客观质量是对有形因素进行客观评价;主观质量是指对无形因素进行主观评价,无形因素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技能及其服务态度等。 作为旅游企业,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的质量差异,不仅与产品和服务本身有关,还与提供产品,增进顾客经历有关,在竞争态势、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以及技术等要素挤压下,旅游产品质量主要体现在无形要素方面,例如品牌、企业管理模式、销售 网络 等。对旅游产品来说,企业不仅对服务质量中的硬性指标负责,还要对服务的消费感受负责,而且功能性质量远比技术质量重要得多,为了更好地完善产品质量,旅游企业应当有自己的服务评价体系,将其与可感知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合在一起,共同在评价旅游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旅游产品质量管理特性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 经济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者的各种经历和体验被不断商品化,旅行社、航空铁路 交通 以及旅游目的地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旅游企业管理不仅是简单地提供旅游活动或设施,以常规方式进行管理,还应把质量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进行柔性管理,承认顾客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旅游服务管理质量的基础。不仅如此,专业人员应当在特定旅游环境中给游客提供方便,并给予引导,旅游管理人员还应深入了解游客的消费行为和服务管理的特点。 旅游者对产品质量的评判 消费者评价服务产品质量标准 一般来讲,顾客对服务的评价取决于对所接受服务的感受与事先期望之间的比较,当顾客对服务的感知等于或超过了对服务的预期时,就会感到满足;如果低于顾客预期,就会认为是低质量的。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第2篇

摘要:目前,我国的消防产品监管分为生产、流通、使用三个领域,分别由质监、工商、公安消防部门实施,多部门分段监管导致消防产品监管存在盲区。本文从生产、流通、使用三个环节分析消防产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挥社会团体和消防产品认证检验机构作用,加强消防产品监管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消防产品;质量监督;问题及对策

随着消防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需求量不断地增多,作用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同时,社会对消防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从事消防产品行业的人员素质不高、市场监控措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有些地方消防产品市场混乱,质量问题比较严重。本文从消防产品生产、流通、使用三个环节,分析了当前消防产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工作对策建议。

一、当前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产品生产领域监管不到位。目前,对生产领域的监管主要依托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的认证检查和各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抽查。总体而言,消防产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比较严格,申请、检验、认证过程比较规范,我国大部分消防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较高,生产企业在办理产品市场准入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有的企业在取得国家质量合格证书后,为了减少成本投入,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方式非法生产大量不符合市场准入和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并将这些产品以廉价的方式投入市场。有的生产企业默许甚至纵容无证企业贴牌生产,从中取利,导致部分消防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的认证检查只针对已办证的企业,对无证贴牌生产的企业无法有效监管。另外,从每年各级产品质监部门的产品抽查计划来看,消防产品质量监管并不是各级产品质监部门的工作重点,导致监管不到位,出现监管盲区。(二)消防产品流通领域监管不到位。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相应地带动了产品流通领域的发展,促使流通方式的多元化,如生产企业整售、定制,小门店代售,网购等。发达的物流配送系统,给消防产品的流通带来了便利,同时给流通领域的产品监管带来了困难。而消防产品的经销商、商则游离于正规生产企业和贴牌生产企业之间,根据市场需要选择产品,给产品市场带来很大冲击。同样,消防产品质量监管也不是各级工商部门的监管重点,工商部门对消防产品经销商、商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导致消防产品流通领域监管不到位。(三)消防产品使用领域监管不到位。市场对消防产品的鉴别能力不高,许多消防产品用户在进货时不注意核实产品的法定手续和产品来源渠道,给劣质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有的使用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对假冒伪劣的产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当前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下,公安消防部门消防产品监管力量非常薄弱,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没有专职的消防产品监督岗位,部分从事消防产品监督工作的监督人员面对复杂的消防产品业务知识和执法流程,有畏难情绪。导致使用领域消防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即使发现问题,也处理不到位。(四)消防产品的分段管理导致监管难度大。按照《消防法》、《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分别对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消防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这种分段监管模式,使消防产品案件办理往往需要多部门、跨区域协作,程序复杂,办案周期长,调查取证难,办案成本高,致使办案部门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有效打击。

二、加强消防产品监督管理的对策

(一)严格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强化消防产品生产全过程监管。如何充分发挥消防产品认证检验机构的作用,是加强生产领域消防产品监管的关键环节。消防产品生产领域的监管工作的主要难题是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增长与有限认证检验资源的矛盾。一是严格市场准入条件,严把认证认可关。对生产企业产品生产条件、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严格审查,淘汰一些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促使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改造升级。二是增加认证检验机构,加强认证检验队伍的建设。通过加强各地消防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建设或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的方法,扩大消防认证检查员的队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三是加强生产过程和流向跟踪的监督抽查。完善消防产品生产销售流向管理系统的应用,加强工厂检查,尤其是对产品销售流向的跟踪检查,确保消防产品质量。(二)抓住流通领域这个重点,重拳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从消防产品的监管情况来看,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主要问题出现在流通环节,制假售假者利用当前全流通的商品销售渠道,将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混杂在合格产品中流入市场,这类违法行为的查处、调查取证都非常困难,难以实施有效打击。因此,应当加强流通领域消防产品的抽查检查,将消防产品销售单位纳入消防产品流向管理平台,由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双向确认,确保产品流向清晰。同时,在当前高度发达的信息化商业时代,大部分消防产品应当采用直销方式进行,减少流通环节售假的可能。(三)建立健全消防产品社会团体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中国消防协会在2005年制定了《中国消防产品行业自律公约》,从各方面规范了各生产企业的商业行为。各地也应当建立有关社会团体组织,并将消防产品在各地的经销商、商等销售单位纳入社团组织,通过加强行业自律,互相监督等手段,加强消防产品质量监管。一是消除恶性竞争。不要一味的为打开市场使用价格手段,不恰当的缩减成本,导致产品安全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二是共享成熟技术。一项技术的发明到使用,经历使用-改进-使用-再改进-再使用直至技术成熟的过程,各生产企业应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产品,直至该项技术成熟,从而推广至整个行业,提高本行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更好地为消防安全服务。三是逐渐消除企业间技术壁垒。如果各企业想长期存活,必须消除技术壁垒,达到技术共享,降低维修成本,实现零部件通用、技术通用的要求,进而消除消费者关于维修难的顾虑,达到行业内良性竞争的目的。四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各社团组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用于监督行业市场行为及信用程度,并分级评定,评定级别与产品抽检次数及数量挂钩,对屡次出现信用危机或者产品缺陷的企业进行降级处理,对多次评价较好的企业升级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四)加大使用领域的监管力度,严把建设工程验收关。公安消防部门应当加强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的监督抽查,着重针对在建工程,督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建立消防产品进场检验制度,加强对已使用消防产品的日常管理。在实施建筑工程项目消防验收前,认真抽查消防产品的质量,对于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建筑工程项目,不得通过竣工消防验收。现场封样送检工作对生产、销售、工程安装各方都有较强的威慑力,通过加大对消防产品的抽检力度,定期对市场和使用领域消防产品质量情况向社会通报,指导社会各单位正确选用消防产品,特别应及时通报消防产品质量动态监督情况和对不合格产品的查处情况,加大对消防企业的监督,促进消防产品质量提高。(五)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信息通报等长效机制,形成监管工作合力。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执法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按照其职责对生产、流通、使用领域内的消防产品实施监督检查。为了加强联合执法,建议由各级公安消防部门牵头建立消防产品质量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由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执法人员组成,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联合通报,对重大案件进行跟踪督办。(六)加强消防产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公众消防产品质量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加强基层消防部门和质监、工商等产品执法监督类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对生产、销售、施工和监理等质量责任主体这类人员的法规标准的培训。要对社会公众的消防宣传中融入消防产品安全理念,引导公众形成“每时每刻都在消费消防产品”的意识,进而提高公众对消防安全的认知度,从而提高对消防产品的关注度。消防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断规范消防产品市场秩序,切实加强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当前的现实需要。通过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消防产品认证检验机构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消防产品质量和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和水平,有效维护消防产品市场秩序。

作者:梁智勇 单位: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

第3篇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与实践

质量代表着一种品质和效应,从商业角度看,对于质量的优化控制和管理已成为一种管理态度和管理意识,质量上的“零缺陷”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质量管理哲学[1]。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内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目的是培养适应新形势下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毕业论文(设计)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三大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可以有意识、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并使之在写作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领悟研究方法,锻炼科研能力。国家教育部办公厅曾明文指出,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部分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有人还认为应该取消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管理过程不规范、不严格,缺乏一套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问题凸显,质量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探索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企业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中,探索寻求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教学思路,以适应外部需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成为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与实践的目的所在。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专家米兰·菲根鲍姆首先提出的,是基于传统的质量管理办法和程序逐渐发展完善而成的一种有效的现代质量管理新观念和新模式。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质量是顾客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知的优良程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顾客”;“企业依存于‘顾客’”,企业管理的重要外在功能是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通过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能够使企业和社会均受益,从而保证企业获得成功与持续发展[2]。

质量管理的过程是目标实施建立的过程,不仅是对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种管理方式,而且是意味着一种从上到下的系统结构:质量管理过程是与质量目标相挂钩的,并且关注生产领域质量的结果;质量管理是对产品质量价值长时间的追加过程;质量管理赋予高层领导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确定权,同时提供培训;质量管理过程包括对于实际中产品的反馈及其信息收集,以改进目前的管理水平;质量管理过程强调顾客满意度;质量管理的过程建立在活动组织、产品、服务和文化全方位视野之上[3]。

作为一种组织战略,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被世界各行各业推崇,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引入这一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有两个:顾客导向和持续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标准是让顾客满意。顾客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前者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等外部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而按照“下一道工序就是顾客”的原则,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在学校内部依次接受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和人员都是内部顾客,其中学生是最重要的[4]。

二、普通本科院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面临市场竞争和挑战,普通本科院校必然要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围绕“做”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1]: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做”,满足生产和服务的“做”和各部分有效协调、提高质量的“做”。这一理论贯穿于教学系统中的所有活动,涉及到学校中的全体参与人员,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5]。普通本科院校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通过整体调控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环节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过程。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质量管理目的是培养具有科研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产品”,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内大环境中的具体要求,实现高校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因此,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全面质量管理,依托一个有效的领导团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对于不同阶段的质量或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实现高校质量和效益最优化非常有必要的。

三、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4篇

关键词:品牌;质量形态;质量层次;质量规律管理理论;品牌的本质;质量信息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 3)01-0170-02

一、引言

对于品牌的本质,目前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献介绍了质量规律和全新的质量管理理论。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品牌本质,介绍建设品牌的方式。

二、品牌的本质

D.奥格威(David Ogil1v)r)(1955)定义:“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网络的兀形组合。”O&M(奥美)广告公司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商品透过消费者生活中的认知、体验、信任及感情,挣到一席之地后所建立的关系。”强调:品牌是与消费者的一种关系。通用中国董事长墨斐说,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实际购买的是品牌所代表、创造、传递的价值。

这些品牌定义虽然杂乱,但是有共同之处:都承认品牌是包括产品质量、企业的特点和消费者的共鸣效应的综合特性。都承认品牌是在产品和服务之上还有消费者的正面质量信息、质量意识的共鸣和附加价值(“附加”是相对于产品和服务而言的),也都承认品牌的基础是组织的文化,品牌的核心是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质量。可以说,品牌是产品的技术质量和服务+企业背景+消费者的正面意识共鸣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或特性),其核心是长期稳定和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消费者的共鸣”属于组成品牌的非物质性质量因子,它是由质量信息的广泛传播导致的,包括令消费者产生愉悦的感觉、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令消费者具有安全感、使消费者得到超值享受等特性。这种共鸣具有相互感染性。

品牌是与消费群人性因素及社会因素相关的一种超越单纯产品功能利益层面的心理联系。品牌的功利性目的为:取得目标消费群的深度认同和忠诚购买。品牌的非功利性目的为: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体,满足社会的需要。虽然生产经营活动甚至社会生活与公共管理活动形式,从供给与消费、主导与协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角度来看,品牌发端于主导一方,确认于协同一方,品牌的实质就是主导一方发现与满足协同一方期望的超常能力。满足需要的能力正是质量所具有的。就是说,品牌是一组事物,这组事物具有“以合理要求为参照的一组固有特性和功能”,它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所以品牌属于质量的范畴,是质量价值的积累效果。但是,组成品牌这种质量的质量因子中技术质量是高水平的,意识形态领域的质量因子所占的比例又比较高。所以,品牌是高级质量形态和高层次的质量。

图片说明:“受用者”是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接受产品和服务的人和物。汽车实体和该公司的服务是该品牌的技术质量。质量信息、组织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意识反映等是组成品牌的高级质量因子。技术质量与它的附加物(图中方框内的事物)组成了新的质量实体――品牌――高层次质量。品牌的部分价值是它的受用者赋予的。

三、质量规律管理理论对品牌创造方法的影响

既然品牌属于质量的范畴,那么,它的形成、发展和产生的效果必然符合质量规律。品牌建设工作的理论基础、出发点和基本线索就应该是探索“质量规律和顺应质量规律的方法”。孕育和维护一个品牌除了必须探索质量规律和顺应质量规律的方法以外,还应围绕探索质量规律和顺应质量规律的方法开展下列工作。

1.稳定、改进和提高技术质量,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

质量管理理论认为技术质量是企业创立名牌的关键和核心,是使顾客产生信任感、安全感、追随度和正面共鸣的最直接原因,是品牌大厦的基本构架(骨架)。为什么顾客青睐名牌,甚至不惜以高价购买?首先是因为名牌体现出了质量优势(低风险和超价值),其次才是信息优势和心理优势。没有高品质,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名牌。所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是创立品牌的核心工作。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应达到一定的水平(例如,高于平均水平1.5)才能孕育出知名品牌。服务是组成品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创造品牌,一定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工夫。要拿出“利他精神”来切实为目标消费者服务。

2.加强内部管理,做到人尽其才

社会质量管理理论认为品牌的本质是高层次质量,而管理的本质是顺应质量规律。既然品牌是质量,那么,品牌的创立(或生长或维持)必刎顺应质量规律。品牌的成功是优秀的、杰出的管理的结果。品牌缔造者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使自己更好地顺应质量规律。组织的管理首先是人才的管理。组织的最高领导者的品质(或素质)低于一定的程度,不能创造出知名品牌。选择一个或数个最优秀的人作为高层领导,高层领导者以下的人做到人尽其才,是顺应质量规律的方法(即质量管理方案)中最重要的一条。

3.将组织的精神风貌和理念融入产品和服务之中

企业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和根基。品牌文化就是指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积,是指创造和维护品牌的活动中的一切文化现象。企业文化是融入到了品牌这一高层次质量之中的内部人文环境。品牌本身也属于文化价值的范畴,是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的消费心理与文化价值取向的结合。品牌体现了企业的鲜明的文化气质和内外文化的关联,也体现了品牌的独特“煽情”作用和“诱导”作用。文化支撑着品牌的丰富内涵,品牌展示着其代表的独特文化魅力,文化内涵给予品牌的充实,常使品牌充满生机,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人们在享受产品的技术质量的同时还享受着企业文化。过于功利的理念不能被目标消费者接收和认同。所以品牌中蕴含的文化中一定要有足够强烈的“人文精神”、“人本精神”、“利他精神”和“双赢理念”。

4.突出美感和个性特征

品牌的形象是指企业或其某个品牌在市场上、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了出的个性特征,它体现公众特别是顾客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品牌形象是品牌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如外形、包装、性能、内涵、服务方式和态度等),反映了品牌实力与品牌实质。“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产品“一听钟情”、“一见钟情”和“一用钟情”的门坎之一。品牌形象由顾客评价,使之成为赢得顾客忠诚的重要途径。质量规律管理理论认为,品牌的形象是高级质量形态。这就将品牌形象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和维护高级质量形态。

5.持续创新,全方位开发

品牌创立之后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它的环境、市场和目标消费群不是不变的。品牌这种高级质量形态同时与意识形态领域的事物(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等)和物质世界有关,而且两种形态的事物都是日新有异地变化。品牌的层次不断上升正是品牌能成为品牌的条件之一。品牌这种高层次质量必须长期维护并不断改进和提高,品牌的创立、维护、改进和提高依靠的是创新。所以,品牌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品牌的创新包括品牌策划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定位创新和公关创新等。品牌依靠创新来注入活力。许多企业设立了研究机构,就是为了技术创新。创新和开发是不可分割的,开发一般是指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此处所说的开发,主要是指人才的体力开发、能力开发、智慧开发和创造性开发。

6.制造和传播大量的质量信息

质量规律管理理论认为品牌的构成中包含大量的已广泛传播的正面质量信息、反馈的正面质量信息和质量信息共鸣效应。品牌的成长是指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追随度等方面的提升或品牌无形资产的价值提升。没有质量信息的广泛传播,就不能形成品牌。广告是传播质量信息的快捷方式,是提高知名度和增强正面质量信息共鸣效应的有效手段。有人说:品牌就是广告,品牌是靠广告砸出来的。虽然有失偏颇,但强调了广告在品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5篇

Abstract: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relate to people's vital interests, and the level of quality also reflects a country and a region'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In recent years, the overall level of product quality is steadily improved in Hebei province, while the quality security incid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which has caused great negative impact on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perfecting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and formulates a long-term effective mechanism, so as to make efforts for ensuring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 Hebei province.

关键词: 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保障;监管

Key words: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law security;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322-02

1 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保障的理论基础

1.1 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保障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保障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源自于对“市场失灵”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市场失灵”是因为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以及产品安全的外部效应等问题。而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市场失灵的的重要原因之一。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交易中主要体现为:消费者因掌握相对于生产者较少的信息会购买到质量相对不安全的产品。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不信任,当真正高质量的产品出售时,消费者也往往会怀疑其真实性,慢慢就会形成市场的“逆向选择”和生产者的“道德

败坏”。

1.2 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保障的法学理论基础 产品质量安全法属于经济法,其法学基础就是经济法的理念。所谓经济法理念就是指人们对经济法规定所产生的基本认识与情感追求,是经济法及其适用的最高原理[4]。关于经济法理念之内容的探讨,理论界形成了颇多的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的有:史际春教授认为:“经济法的理念是经济社会化条件下的实质公平正义,其核心内容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5]杨紫教授认为经济法的理念就是经济法的宗旨,就是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6]。李昌麒教授认为应当包括“人本主义理念、社会本位理念、实质正义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度干预理念”。还有的学者认为:“谨慎干预理念是经济法的现代化产物,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对国家干预市场行为提出的内在理性要求。”

2 河北省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保障现状分析

2.1 我国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关于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以《产品质量法》为核心,由《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特别法,及《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的法律规范共同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1993年颁布以来,做过两次修改,最近的一次是于2013年10月25日进行修改,并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这次的修改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约束了经营者,例如假一赔三、举证责任倒置、产品召回措施等方面的规定都督促经营者要提供优质合格产品给消费者,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2 河北省有关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

河北省在制定有关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如1994年颁布实施,1997年修订的《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该条例是根据《产品质量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出来的。除了《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以外,河北省于2003年9月26日颁布了《河北省酒类商品监督管理条例》;2007年12月11日颁布了《河北省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08年12月29日颁布了《河北省再加工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12年12月28日颁布了《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2013年1月10日颁布了《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2.3 河北省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的立法缺陷

2.3.1 立法内容不全面 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我国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的立法并不全面,以《产品质量法》的内容分析为例:首先,产品的范围界定不确定;其次,产品责任承担过轻;再次,质量监管部门的责任承担欠缺。同时,对于河北省来说,其立法也存在着内容不全的问题。

2.3.2 立法滞后,欠操作性 分析河北省颁布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出,除了《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是近两年颁布实施的,其余的法律法规都颁布实施比较早,内容滞后,更新不够及时,比较典型的就是1997年修订的《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距今已经十七年之久,该内容已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除了内容滞后以外,法律欠缺可操作性也是问题之一。

3 河北省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保障的完善思路

3.1 科学修订现有法律法规,及时弥补立法空白 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法律体系,既要根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新的质量法律,同时也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的需要,对已有的法律进行修改完善。现行的《产品质量法》急需修改的内容有:一是明确产品定义和范围,要明晰哪些产品可以纳入法律的调整,尽可能全面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二是界定产品缺陷的标准,产品质量法以“不合理危险”来界定产品缺陷显然过于模糊,应将标准具体细化;三是完善产品的责任制度建议采用严厉的惩罚制度约束被监管者,在完善我国的产品质量责任规范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其惩罚范围和内容,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以有效杜绝企业的质量违法行为。

3.2 协调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 提高法律体系内部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是提高法律规范效力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现有的产品质量监管法律体系内部存在一些冲突性,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因此,为增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必须进一步协调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切实解决好现行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问题。

3.3 合理配置监管机构的职权职责 河北省乃至全国均采用“多头执法”的监管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质监工作的顺利开展,监管效率低下。因此,政府部门可以在现行监管模式的基础作进一步调整,积极推行“分类监管为主、条块结合、后溯责任”的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明确了监管的职权范围,极大地提升了监管效率,符合当前质量监管工作的发展需要。

3.4 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目前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机构自身利益种种原因,在对违法主体进行处罚时普遍存才偏轻的现象,这不利于整顿产品质量安全。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犯罪的成本,才会有效遏制违法行为,使其不敢再挺而走险、以身试法。尤其是对严重的违法犯罪分子,更应该是给他贴上“终身禁业”的标签,对其起到震慑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建.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D].2010:8.

[2]刘东,梁东黎.微观经济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22.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97-399.

第6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食品科学是一个跨多个学科门类的交叉学科。例如,(1)研究与食品有关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道德规范、道德教育和修养等内容,属于哲学范畴;(2)研究食品的需求与供给、价格与成本、组织与结构、规划与布局、发展与管理等内容,属于经济学范畴;(3)研究食品的立法、公共政策、行政管理等内容,属于法学范畴;(4)研究食品知识普及、食品政策与法规宣传等内容,属于教育学范畴;(5)研究食品发展史、食品文化考究等内容,属于历史学范畴;(6)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学特征、安全与营养、分析与检测等内容,属于理学范畴;(7)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加工方法、过程和装置等内容,属于工学范畴;(8)研究食用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内容,属于农学范畴;(9)研究食品卫生与免疫、营养与健康等内容,属于医学范畴;(10)研究食品生产与流通、采购与营销、安全与危机等内容,属于管理学范畴。由此可见,食品科学研究的内容不可能完全隶属于某一个学科,需要多个学科交叉研究才能解决食品科学问题。例如,研究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知识,还需要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等知识。可以进一步将食品科学涉及的10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划分为相互交叉的3个方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文化与伦理、食品经济管理)。

1.“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研究食品属性和食品工业所依托的科学理论问题、工程技术级装备的实现问题为基本内涵的学科。它融合了理学、农学、医学、工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及其原料)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食品加工过程、贮运与保鲜及其生物学基础等,形成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物性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检验学、食品加工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品质学、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学等分支学科。

2.“食品政治、文化与伦理”研究领域。食品文化与伦理是以研究食品系统中的文化现象和道德现象为基本内涵的学科。它融合了法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工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立法、食品公共政策、食品行政管理、食品文化现象与规律,食品伦理现象与规范(如污染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动物福利、转基因食品等)等,形成了食品政治学、食品文化学、食品伦理学等分支学科。

3.“食品经济管理”研究领域。食品经济管理学科在国内刚刚起步,学科体系尚未形成,国内外在食品经济管理学科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部分学者对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构成和研究框架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郑锦荣认为,食品经济管理是对食品系统进行全方位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既要考虑到食品的自然属性,即食品的经济性,又要考虑食品的社会属性,即食品的安全性,其知识体系由食品经济管理的独有知识(食品溯源性、食品安全管理等)、管理学与经济学知识(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宏微观经济学等)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知识(食品加工、包装、食品营养学等)等交叉而成,可以根据食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将其划分为食品的整体管理、食品的生产管理、食品的流通管理、食品的营销管理、食品的采购管理、食品的服务管理、食品的质量管理、食品的危机管理、食品的安全管理9大知识领域。[2]

相子国在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三个视角解读我国《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食品经济管理研究结构图,涉及国家和地方政府、食品加工与流通企业、食品上游个人与企业、食品消费者、食品行业组织、中介服务机构、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等组织的分工与协作。他认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的背景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研究的重点是食品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的目标是提升食品核心竞争力,主要研究方向可以概括以下五个方面:食品质量安全研究、食品产业与区域规划研究、食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食品工业“两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融合研究、食品核心竞争力研究。[3]

在今天的“大食品产业”时代背景下,[4]食品工业已发展为一个涵盖“从农田到餐桌”及其赖以生存的制度、政策和技术革新等环境在内的有机系统。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建设食品经济管理学科进行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郑锦荣提出的食品经济管理的9大知识领域仅集中在食品产业链(FoodChain)上,过分强调了“管理”问题,而忽视了食品系统(FoodSystem)的其它有机组成部分(如制度、政策等环境因素)和“经济”现象;相子国将政府文件作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的逻辑起点,没有注意到政府文件的时效性与学科建设的规律性之间的矛盾。本文拟在食品系统框架下,以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重新构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并提出当前食品经济管理研究的重点内容。

二、食品经济管理的学科属性与研究框架

(一)食品经济管理的学科属性

在设计食品经济管理的研究框架之前,首先有必要讨论其学科属性。食品经济管理(ManagementofFoodEconomy)虽然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理学、工学等基本理论的交叉学科,但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在食品生产及其相关部门中合理地组织生产力,正确地处理生产关系,适时地调整上层建筑,以便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合理地组织生产、供应和销售,妥善地处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调动广大从业者的积极性,提高食品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食品的需要。主要内容包括:在科学预测基础上,正确制定食品工业发展战略,编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在食品工业区划基础上,进行食品工业地区布局,优化食品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物质技术资源和财力资源;建立合理的食品经济管理体制,确定食品生产经营中各方面的责、权、利关系以及分配中的积累与消费关系;正确地组织食品流通;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食品工业经济活动;全面评价食品工业经济效益等。因此,就学科性质而言,食品经济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可以从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独立为二级学科。

(二)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

根据上述食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本文以“理论基础———研究方向———应用实践”为框架,构建食品经济管理研究框架。1.食品经济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内容是,以促进食品产业发展为核心,跟踪食品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动态与前沿,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食品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指导,为食品产业政策评估提供方法,解读食品产业最新政策,为食品企业等相关主体决策提供咨询和帮助。2.食品产业结构与布局。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食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联系方式、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食品战略产业选择及转换、食品产业空间布局等。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产业关联分析方法等。3.食品资源与环境。主要研究内容是,探索食品经济发展和资源耗竭、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食品资源价值和环境价值,制定食品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促进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经济评价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评价法、揭示偏好法(替代市场法)、陈述偏好法(假想市场法)和生命价值评估。4.食品技术经济与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食品生产过程中即将采用的各种“技术性”措施和“技术性”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论证分析和风险评估,为政府、食品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投资规划与资源利用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主要研究方法有决定型分析评价法、经济型分析评价法、不确定型分析评价法、比较型分析评价法、系统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可行性分析法等。5.食品物流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物流的基本概念、食品物流的主要作业管理活动、食品物流的战略管理、食品物流系统的规划、食品供应链管理等。6.食品企业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企业组织管理和信息管理、食品企业经营决策与计划、食品企业生产管理、食品企业营销管理、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食品企业财务管理、食品企业质量管理、食品企业技术创新等。7.食品产业组织与管理。主要研究内容是,生产同一类食品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食品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食品市场绩效及食品产业组织政策。主要研究方法是SCP分析范式和博弈论。8.食品国际贸易。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国际贸易政策与法规、食品国际贸易管理体系、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中国食品国际竞争力等。9.食品质量安全。主要研究内容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经济学性质与原因、食品质量控制体系、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食品质量风险评估与安全预警、食品质量诚信体系、安全食品消费等。主要研究方法有收益-成本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层次分析、模糊评估、神经网络评估、计算机仿真、声誉机制模型、Lo-gistic回归等。

三、开展食品经济管理相关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是所有科学研究的一致要求。这里所说的“小题大做”可以理解为:研究对象的选取要“小”、研究内容要“大”。食品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涉及的行业很多,不同行业之间、同一行业的不同食品之间具有不同的产品特征、企业规模、行业发展规律,需要分别进行研究。一个研究方向甚至一个研究基地能将一种或少数几种食品研究透彻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相子国教授认为,关系国计民生而且产业链较长的食品才有研究价值。山东省高校“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础———食品经济管理研究基地选取的研究对象有:白酒、功能糖、调味品等。

(二)时代性

不同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发展任务不同。例如,“十二五”期间,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装备研制水平、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涉及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肉类加工业(畜禽加工业)、乳制品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果蔬加工业、饮料工业、制糖工业、方便食品制造业、发酵工业、酿酒工业、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食品经济管理相关研究应紧密围绕当前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行业展开。如“食品质量安全”研究方向“十二五”期间应重点研究食品市场准入、政府监管、企业诚信、健康消费等问题。

(三)实践性

第7篇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产品进化链汽车项目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得到飞速发展,各汽车厂商为在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赢得先机,纷纷加快了新产品研发和投放的节奏。如何在一定的资源投入情况下,以更快的设计开发速度,更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充分满足客户和市场的质量需求,一直是各汽车厂商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产品链进化论理论的研究,从质量角度对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 pro 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 理论进行探讨:从汽车产品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等全过程为出发点来统筹地考虑问题, 甚至把产品的整个生命过程质量优化作为一种战略的需要来加以重视。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管理领域,是由Dean和Levirt提出的,提出的目的是研究产品的市场战略。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生命周期概念从原先的终端有形产品,扩展到包括服务等各个领域,包括产品设计、制造及服务等的各个方面,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2.产品进化链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企业需要从产品在设计、生产制造、使用过程和回收处理过程中的质量反馈、产品市场发展和企业自身生产条件的变化中不断获取质量改进机会,以实现产品平台质量持续改进,从而满足顾客新的需求提高顾客满意.持续地质量改进使得产品平台不断进化,形成了如图1所示。

图1 产品进化链

3.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项目质量管理模型

上海通用汽车应用产品生命周期和产品进化链的理论,将汽车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全过程,分为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4方面予以展开,以外部客户需求的实现为主线,将新项目开发全过程予以有效衔接;以PQRR项目质量管理评审系统为导向,将实现外部客户需求转化为新产品开发全业务链过程中的内部客户链,同时将各职能部门子过程活动转换为新产品开发上下游客户需求,基于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的需求,来识别整车开发各职能部门、各环节质量风险,导入“供应商―客户”关系,牢固树立“下道工序是客户”的观念,确保新产品质量符合客户期望如图2所示。

3.1质量策划阶段

客户声音VOC(Voice of Customer)输入阶段。通过访问经销商、客户访谈、比对细分市场竞争车型等各种方式,包括独立第三方专业调研数据,评估客户未来需求,识别客户满意度特性,并结合上代产品问题解决经验总结数据库,形成新项目客户声音VOC输入,将客户需求作为质量策划起点;应用Benchmark标杆管理理论设置项目标杆质量目标;通过工程DCS零件概念设计工具,将客户声音转化为工程语言,变成产品关键质量特性,用于指导产品工程开发

3.2质量控制阶段

是稳健工程设计和过程工艺质量评审过程。在项目先期有效导入客户声音VOC后,通过质量稳健计划评审工具,确保客户声音真正落实在工程产品设计特性和试验规范要求中,并将客户声音分解到整车各系统、零部件级,通过对工程解决方案的评审,应用DFMEA和DFSS完善整车关键系统工程设计开发方案,确保工程设计满足整车新项目标杆质量目标;随着工程产品设计的开展,同步开展稳健过程工艺开发,通过建立四层次PFMEA开发评审机制,将整车制造需求同步于产品开发过程,将产品关键特性通过PFMEA落实到工厂车间。

3.3质量保证阶段

主要是指从新产品数模、到进行样车试制直到批量投产阶段,也是整车开发真正从图纸到整车集成的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前期经评审有效的稳健工程设计、过程工艺方案,通过QAP试验场质量评审、GCA工厂全球客户评审、CTF模拟客户过夜路试评审、Ride专业动态驾驶评审、Deep Dive深度系统评审、稳健工程设计验证、稳健工艺PFMEA验证、JDPower IQS评估等实车质量验证和质量评审,确保客户声音VOC的有效落实;同时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充分识别质量风险,并通过PRTS+质量问题跟踪系统,将上述质量评审发现的问题输入系统进行有效跟踪,通过应用7颗钻石和Red-X质量解决工具应用,分析质量问题并验证解决方案直到有效关闭。同时PRTS+质量问题跟踪系统中的问题,作为产品进化链中的输入环,纳入到客户声音VOC数据库,作为客户需求输入下一代新产品。

3.4质量改进阶段

新产品正式上市后将作为现行产品,通过售后客户抱怨问题的解决,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阶段。在产品上市三个月内,建立了新产品上市早期质量24小时快速响应流程,通过建立跨部门快速响应小组来支持新产品投放市场早期质量的快速解决;通过开展JDPower IQS调研和改进,通过走访调研上市初期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满意度。上市三个月后, 产品将纳入质量持续改进流程,通过跨部门质量改进小组,分层次的质量评审平台, 快速响应公司内部和外部客户的质量问题或报怨,提升客户满意度。

同时产品售后质量问题以及客户对产品满意度要求都将作为VOC客户声音,纳入下一代产品的早期质量输入,形成产品质量进化链改进的闭环管理,如图3所示。

图3 闭环的经验总结和学习过程

4.结束语

上海通用汽车从2008年起,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进化链理论, 建立了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模型),先后在新项目中高级车型新君越/新君威/迈瑞宝和科鲁兹/英朗、小型车新赛欧和MPV豪华商务车项目上试运行,串联起产品开发全业务链、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满足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要求,取得了理想效果,如图4所示。

图4新产品质量改进趋势图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在上海通用汽车新产品项目质量管理上的成功实践,对于其他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应用参考和解决方案,将有助于其他企业新项目质量工作更上一层楼,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项目团队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共同为我国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第8篇

一、质量经营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对于跨世纪经济竞争与发展:质量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前不久,美国召开了有全美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参加的美国质量大会,专题研讨跨世纪质量问题。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在大会上提出,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则是知识与质量的世纪,质量优劣将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企业家们认为,企业发展由诸多战略组合构成,而质量经营已上升为这些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顶尖企业较早地看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质量创新是决定竞争制胜的关键,纷纷创造“世界级质量”,不断拓展全球化市场。美国宝洁公司制定并实施了比较完整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质量经营战略,把科技创新、质量保证与市场服务等融为一体,实行以质量为基础的市场创新经营。宝洁公司每年发明技术专利达2万件,质量管理系统延伸到世界各地独资、合资企业和产品销售市场。在进入中国市场后,派出跟踪产品质量与市场调查的专业小组就有20多个,质量调查人员常年深入到上海、广州等城市用户家庭。根据质量调研信息不断改进品种与服务,创出汰渍、玉兰油等17个中国品牌产品,成为高质量产品占据中国洗涤用品市场的重点企业。

实施质量经营战略,是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世界顶尖企业的实践说明,企业必须要树立全新的质量理念,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用户至上、市场导向、质量效益与以质量求生存等广义的质量观念;将质量与科技紧密结合,双轮驱动,深入开展质量经营。我们的企业应当看到,这一战略是事关长远振兴企业与民族经济的大问题,极为重要。

二、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

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质量管理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检测把关。认为对质量的追求就是追求达标化、零缺陷,质量管理工作是质量管理组织部门的事等等。这些质量管理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质量管理环境和内容的变化,企业的核心与决定因素已是顾客。因此,刻意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世界顶尖企业创造“世界级质量”和创新市场的永恒力量,是质量管理新的重大课题。

笔者曾到法国、德国等欧共体国家考察工业企业,发现一个显著变化是,企业已从以企业为中心的“CI战略”转向了以顾客为中心的“CS战略”,CS即英文意为“顾客满意”的缩写。在谈到企业质量管理变革时,一位德国企业家认为,近年来人们较为重视重建内部机制,以强化质量管理,而忽略了“顾客关系管理”,这是有失偏颇的。时下,“企业命运在顾客手中”,“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最终决定者。”顾客满意已上升为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

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创新,这与追求产品自身质量及其标准化更科学、更重要。这一管理的内涵突出了顾客满意是企业最高目标,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企业质量管理组织的中心位置顾客;产品开发与产品生产与服务必须围绕顾客进行,并由其参与;企业采用顾客关系信息系统,对其变化的需求随时进行监测,指导企业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 论文 href="/search.aspx?Where=title&cid=0&Keyword=%B9%DC%C0%ED%A1%A1&x=35&y=9">管理水平。其管理对象也不同于一般消费者,“顾客”的涵意延升到不仅是产品购买者、服务者等外部顾客,还包括内部员工即内部顾客,以及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产品生产商,是一个由商品生产者、消费者、流通者为一体进而组成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我们应当借鉴发达企业的做法,更新传统的质量管理思维,深刻认识顾客满意对质量管理内涵的重大作用。从改善顾客关系中,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市场,培养更多的忠诚客户,营造利于制造质量提高的企业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从而更有效地提升质量。

三、人的素质上升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

世界顶尖企业认为,一场深刻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正在全球经济相关论文 href="/search.aspx?Where=title&cid=0&Keyword=%BE%AD%BC%C3&x=22&y=8">经济领域展开。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是大力提高人的素质,全力开发“智能”资本,从人才与知识培养上获取质量效益。

我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企业成功发展时认为,海尔集团追求的“第一产品”是人才,在销往中外市场的家电产品则是“第二产品”。张瑞敏的“第一产品论”,正是确保海尔高质量、全方位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的前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创新产品与服务。

中外顶尖企业看到,当今质量管理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市场已成为企业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的起点和归宿。企业步入全球化市场竞争,需要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并重,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质量管理。在这之中,人的素质发挥着决定作用。因此,均高度重视开发人才与知识资源,推动质量管理不断升级。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用于人才培训的开支高达10亿美元,通用公司投入4亿美元用于员工通过“6希格玛”培训计划。在欧洲不少公司出现“老板出钱,员工充电”现象,德国知名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卡迈·耶公司、赫希斯特公司等企业,均建立了常年培训制度,大力而有效地提升员工素质。从而,使这些企业制造的产品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从不必担忧使用过程中发生需要进行售后服务等质量问题。

我们的企业面临跨世纪经济竞争与质量挑战,应当看到制约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是经营者与劳动者的素质问题,有必要下力气改变现状,赶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

四、利益共同上升为企业整体质量形成的“生态关系”

英国著名经济学者查德·瓦里新认为,企业经济的成功需要合作伙伴之间利益的统一,应把市场竞争与合作紧密结合起来。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说:“企业之间的生存发展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生存发展,它们均是一种生态关系”。欧美不少企业深刻看到,企业在市场上形成整体质量效益,有必要建立所有受益者相互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追求整体质量经营与共同利益增长。

进入九十年代初,世界知名大公司纷纷严重亏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之间开展市场竞争,采取击败对手之策,产品价格失常,企业竞争成本上升,外部竞争环境不断恶化。教训使精明的大企业兴起了管理创新热潮,带来了质量管理观念更新飞跃。美国苹果公司总裁史蒂文·乔布斯首先推出“苹果联盟生态系统”战略,取得了实质性效果。IBM公司相继建立了以个人电脑为中心的战略联盟共同体,从产品开发、制造到销售,形成整体化质量保证体系,带动了群体企业经营效益迅猛增长。在德国大企业中,不少科技人员开发出具有高精技术和质量产品与项目,而大企业视他们为整体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部分,因规模小大企业不利于生产,纷纷资助科技人员创办小型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使之成为大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提高了配套协作水平,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从整体质量及效益追求看,建立企业“生态关系”更利于共同利益的产生。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还是开发新的市场,都必须与他企业携手,集中有效资源,创造出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高质量的新价值。同时,也在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以及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质量服务中受益各方。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部的质量整体意识,着力建设和培育以质量经营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五、技术创新上升为企业质量提升的运行机制

一位质量论文 href="/search.aspx?Where=title&cid=0&Keyword=%B9%DC%C0%ED%A1%A1&x=35&y=9">管理专家认为,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多种管理体制相容的一体化全面管理,技术创新则是诸多管理中起决定因素和作用的运行机制。中外顶尖企业普遍高度重视建立利于质量提升的技术管理创新机制,以技术进步支撑和推动质量创新,创造“世界级质量”,开拓全球化市场。

我国小天鹅公司将“全心全意小天鹅”作为全面质量营销创新的核心内容,较早地看到,企业市场竞争最终是全面涵意上的质量竞争,而质量的优胜来自于技术领先。由此,他们建立了由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双重创新的企业创新机制。小天鹅公司在全国洗衣机行业首家建立了由1214件中国专利、527件欧洲专利、398件日本专利和478件美国专利等3600多件涉及洗衣机国际专利的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小天鹅公司还建立了由专家和博士后组成的技术开发院,确保开发领先市场5-10年的前瞻性产品。同时,小天鹅公司实行了24小时全天侯登门售后服务,把“全心全意小天鹅”的质量创新和运行机制渗透到研制、生产、销售与服务的全过程,追求质量与服务的“零死角”。从而,使企业不仅享誉于国内市场,还在东南亚等国外地区设立了生产企业,实现了技术出口和产品市场国际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之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惟有建立创新机制和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发挥出创新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管理的灵魂作用。近年来,我国美菱集团建立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相结合,动力与压力并存,“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海信追求创新机制,吸引了200多名硕士、40多名博士和1000多名北大、复旦大学研究生等加盟企业。这些顶尖企业抓住了创新机制的“灵魂”,使人才如鱼得水,推动了质量创新与技术进步。我们应当尽快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理念,更富有成效地通过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实现质量管理的快速提升。

六、企业文化上升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支柱精神

一位德国企业家说:“民族文化是产品创新之根,企业文化是质量管理与创新之魂。”当今,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潮,成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支柱精神。

第9篇

【关键词】 装备制造;项目管理;质量管理

一、项目质量的管理内容

1.人的因素包括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在进行生产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人是生产过程的主体,产品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项目生产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是形成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2.对于机械设备,项目实施阶段必须综合考虑产品生产现场条件、机械设备、工艺装备、生产工艺和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项目资源,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

3.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项目生产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产品质量也就一定不会合格。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4.产品制造方法包含整个项目制造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项目组织设计等。产品生产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的顺利实现。

5.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如气象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劳动环境、政策环境等。

二、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

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方法。装备制造产品的设计一般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这是装备制造企业长期形成的基本工作模式,各阶段的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技术文件图纸和经济文件概预算,其目的是通过不同阶段的设计深度控制保证设计质量。为了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就必须对设计进行质量跟踪,定期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在设计过程中和阶段设计完成时,以设计招标文件、设计合同、各项技术规范等相关输入资料为依据,对设计文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核。审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过分设计和不足设计两种极端情况。过分设计,导致经济性差;不足设计,存在隐患或功能降低,危及产品安全。装备制造项目的设计,实行专业部室和项目组相结合的矩阵方式管理,各专业部室和项目设计组对设计质量都负有管理和控制的职责,专业部室负责指导和监督参加项目组工作的专业人员在生产活动中执行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并采取措施对专业的设计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为项目派遣符合资格要求的专业负责人和各级设计人员,保证项目具有足够质量和数量的人力资源,以确保设计质量;各专业的设计负责人和各级设计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设计计划。

2.生产阶段质量的控制方法。要提高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就必须狠抓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部对各生产单位参与项目的生产人员素质和人员结构进行监控,使参与生产的人员技术水平与项目的要求相适应。项目经理要组织由设计部门和一线制造单位参加的设计交底会议,由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讨论产品的制造关键点、工艺难点的解决方案。检查生产单位是否建立和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等,对进场的原材料、外购零部件、上工序流下来的产品、半成品和企业的设备进行监控。在生产过程中,项目经理部要对一线生产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状况进行监控,要定时或不定时的监督检查在工序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人员、机械设备、加工方法、加工工艺或操作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是否符合保证质量的要求。

3.技术因素、管理因素是保证质量的关键。项目质量的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技术人员的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为了产品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使工程项目各阶段的质量得到控制和保证。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本项目,项目经理部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部类、分项产品的制造过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

三、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装备制造项目,是公司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项目,完成这个项目对企业是一场必须胜利的战斗。公司对这个项目提出了很高的质量要求:装备制造产品关键零部件质量要求:产品质量优良品率达到100%;装备制造产品重要零部件质量要求: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品率多≥90%,并且符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装备制造产品一般零部件质量要求: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品率≥60%,并且符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装备制造产品整体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优良,关键性能达到优秀。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 文献综述 企业应用

1 质量管理的相关介绍

1.1 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依据战略目标和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产品质量的标准、各部门质量管理的原则,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1.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的开端要追溯到十九世纪泰勒的科学管理,发展至今已有百家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质量管理经历了几个阶段性的进展。

1.2.1 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20世纪初,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促使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质量管理的职能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是“工长的质量管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产品有了技术标准,公差制度也日趋完善,各种检验工具和检验技术也随之发展,大多数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有的直属于厂长领导,这时是“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上述几种做法都属于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式。

1.2.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1924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W.A.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他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提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6σ”法,绘制出第一张控制图并建立了一套统计卡片。与此同时,美国贝尔研究所提出关于抽样检验的概念及其实施方案,成为运用数理统计理论解决质量问题的先驱,但当时并未被普遍接受。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的统计质量控制的推广应用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事后检验无法控制武器弹药的质量,美国国防部决定把数理统计法用于质量管理,并由标准协会制定有关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划,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并于1941~1942年先后公布一批美国战时的质量管理标准。

1.2.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产品的质量从注重产品的一般性能发展为注重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和经济性等。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中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质量问题。在管理理论上也有新的发展,突出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依靠企业全体人员的努力来保证质量此外,还有“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企业之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A.V.费根鲍姆于60年代初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并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方面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1.3 质量管理的相关特性

质量管理的发展与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关于质量的概念包括对社会性、经济性和系统性三方面的认识。

1.3.1 质量的社会性

质量的好坏不仅从直接的用户,而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评价,尤其关系到生产安全、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时更是如此。

1.3.2 质量的经济性

质量不仅从某些技术指标来考虑,还从制造成本、价格、使用价值和消耗等几方面来综合评价。在确定质量水平或目标时,不能脱离社会的条件和需要,不能单纯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还应考虑使用上的经济合理性,使质量和价格达到合理的平衡。

1.3.3 质量的系统性

质量是一个受到设计、制造、使用等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费根堡姆认为,质量系统是指具有确定质量标准的产品和为交付使用所必须的管理上和技术上的步骤的网络。

质量管理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又一个大的进步,统计质量管理着重于应用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发挥预防性管理作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然而,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还与其他许多过程、许多环节和因素相关联,这不是单纯依靠统计质量管理所能解决的。全面质量管理相对更加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质量管理整体性、综合性的客观要求,从过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

2 目前质量管理中所应用的管理方法

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σ”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6σ是当前质量管理中很重要的管理方法。

3 质量管理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3.1 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在石化企业中有很多成功的应用案例,通过质量管理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石化企业的质量文化观,在此基础上进行质量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管理流程的再造,并结合质量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转变员工观念、完善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最终通过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实行,取得质量绩效的显著提升。兰州石化公司就进行了成功的质量管理。

3.2 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必须不断的更新产品,才能适应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要求,尤其在当今,生产技术更新快、产品品种不断增多,企业只有在新产品的推出上抢占先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通过项目质量管理方法和新产品开发的结合,能准确的制定出开发计划及发现在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质量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开发的成功率。质量评估又能为以后开发新产品提供经验和教训。新产品开发有利于企业的成长、进步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推出新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3 在港口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口之间的竞争不断激烈,港口服务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港口服务质量的提升将成为港口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质量管理成为众多港口所选择地管理模式。通过质量管理,首先可以分析港口服务质量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港口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完善对港口质量服务的管理,进而提高港口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药品生产过程;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药品生产过程的优良直接影响着药品上市后质量的好坏,而药品质量的好坏却直接影响着大众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近年来,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以及药害事件逐渐增加,给大众以及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因此如何有效的保证药品质量以及有效管理药品生产过程,逐渐被药厂管理层以及政府监管机构重视。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预防以及控制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的管理方法,已经在很多企业有了一定的成功,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风险管理也逐渐出现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特别是以美国和欧盟为主的一些国家,已经成功的运用并出台了相关文件来指导药品生产管理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结合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内容,提出药品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为今后的药品生产以及质量监督提供实质性的参考意见。

一、药品本身存在的风险

1.药品生产风险

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其生产过程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注射剂一类的直接进入血液的制剂,因此,药品原料是否合格、生产过程是否无菌、员工操作是否规范、制药设备是否正常以及生产场地是否卫生安全均直接影响着药品的生产质量,而据研究表明,药品生产、管理者普遍存在的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意识薄弱是导致很多药害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1]。

2.质量管理与GMP脱节的风险

实际上,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均与药品的GMP的管理密切相关,他们的目的均是预防和控制生产过程以及上市后的药品质量问题,然而,目前有很多医药企业的管理者或实施者未重视此类问题,其往往只重视文件的阅览与制定,或是GMP的宣传教育,而在实际过程中却未实施、检查,及时进行过一定的质量控制,却也非常轻微,甚至都没有按照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简单的工作开展,有的企业甚至盲目的套用其他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结果导致了严重的药害事件[2]。

3.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水平落后,缺乏质量生产标准

目前,我国大多企业的药品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手法均比较落后,特别是在基于终点时间进行判定药品生产过程的企业中,虽然,在制备过程结束后,会采取分批、抽样的方式进行此批药品质量问题的检查,但却不能保证生产过程中无菌问题以及在日后的储藏过程中,原料性质改变的问题,此外,在药品质量管理问题上也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合理的科学质量控制标准。

二、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的控制

1.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识别体系

医药企业员工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因此他们的心态以及对药品风险的意识直接影响着药品质量的好坏,重注对一线员工风险意识的培养,增强其对药品质量问题控制的责任心以及对风险的控制和执行能力,是实现药品质量安全、防止药害时间的重要保障[3]。风险识别体系可以从确认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建立风险清单、进行风险分析等三方面进行实施[4]。

2.推行质量授权人制度[5],实行分层管理、分层控制[6]

质量授权人制度是指在企业中实施风险分层管理的方法,以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第一领导者和质量控制者,其承担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制定适宜的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管理委员会中又根据等级与科别任命管理组组长,主要负责与上层领导的沟通和监督下层工作的情况,并制定弹性的排班制度,其为质量控制的第二负责人,且对下层的工作情况有连带责任。其余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在明确自己的责任后,对自己管辖的部门进行合理的人员划分,并进行二线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本部门的生产安全情况,并及时反馈下层的想法,以做到全生产线人员一条心,共同努力的进行药品生产过程。

三、结论

药品的商品特殊性,决定了其生产过程风险的普遍性,因此,加强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采取适宜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周中仁,李松武,于培明.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监管中的应用初探[J].2008年中国药事管理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2]CHENXL.Analysisoftheexistingproblemsinthedrugmanu-facturinganddrugsupervisionandmanagementfromthe/QiErYao0counterfeiteventand/XinFu0drugaccidents[J].China PharmAff(中国药事),2008,22(10):871-873.

[3]杜晶晶,胡廷熹.《浅谈FDA以风险为基础的药品生产检查方法及启示[J]》.中国药事,2007,21(3):210-2131.

[4]龚时薇,张亮,黄杰,詹学锋,姜卫,王成江.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J].中国药房,2007,18(22):1689一1690.

第12篇

关键词 供应链 质量管理 供应商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消费者急于呼吁相关企业应对消费者负责,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此,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已经成为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供应链环境中,产品质量是不是合格往往决定与原材料,有20―25%的产品质量问题是由不合格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造成的,而机电机产品的原材料不合格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高达40%以上。因此,原材料质量是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时间、质量、成本和服务”五大要素,质量是最重要的,质量是企业的核心,只有满足质量的产品的交付,才是有意义的行动。因此,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协调与供应商的关系,提高供应商的积极性,确保供应商遵守合同承诺,提供高品质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这样整个供应链的工作质量才可以得到改善。由此可见,供应商激励机制的合理设计是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和核心。

二、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

(一)基于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思想。

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企业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难度,企业向专业方向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不能追求大而全,要依靠社会资源,得到社会资源的支持,因此供应链管理的概述应运而生,对供应链要进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促进供应链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产品保证能力。对产品如何实现协调、统一,如何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要从原料供应、产品实现、销售、服务的整个产业链中进行合理的分工,以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从单个企业原有的品质上升到整个供应链管理,开展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工作,最终产品才能有保证,因此质量管理模式伴随着供应链的产生逐步形成。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及指导思想。

供应链形成,必须有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以企业为主导,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必须由核心企业对其他企业进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核心是企业的质量文化,在整个生产过程,确保一致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是伴随着供应链发展起来的学科,是对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进行质量管理,高质量的产品支持企业的要求,以提供各种满足供应链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上游企业要对下游企业作出适当的质量要求,以促进供应链质量管理的。

三、供应商激励机制的分析

在供应链管理中实行质量管理,往往采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核心业务上,让供应商服从自己的管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运用法律手段,即合同管理,二是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强调长远利益。这两种方法是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基础。

(一)显性激励机制――质量合同。

合作的供应链模式在企业的广泛实施,就单个企业而言,决定了企业供应链的性能扩展的改善。因此,核心企业需要通过合同管理,来约束供应商的行动,减少机会主义,提高积极合作的效率和质量管理的能力。使用合同管理供应链无需创建复杂的组织,从而避免了维护管理成本高,但它也有许多缺陷和需要正确的更正。在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中,如果质量不能达到要求,必须根据所造成的结果来进行惩罚制造商,在这样的委托理论是显性激励下的机制。质量合同作为一个明确的激励机制,被广泛应用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在进一步分析供应链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供应商和行动是隐藏在制造商之间的委托关系,涉及到了道德风险问题。这项研究侧重于对三种不同的委托关系的差异进行研究,并确定如何设计出最优契约关系,理性的看待供应商和制造商的供应链,实现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实现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同时,优化供应链的整体性能,维护竞争与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二)隐性激励机制――供应商声誉。

由于供应商的有限理性,让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及信息不对称性。合同或合同的中介各方无法确认一切信息,则导致合同条款是不完整的。一个合适的合同或者是成本太高,或者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当事人不工作,这意味着重新谈判或一个讨价还价,但谈判将导致仲裁或诉讼,这些都将导致一个企业的额外成本或分散了他们的能量。近年来,企业和学术界强调在建立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关系,强调说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信任机制,以弥补合同的成立。委托理论是即使没有显性激励合同,供应商的长远利益也会促进其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他们在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未来的收益。这是口碑效应才能发挥作用,在解决问题方面,声誉效应作为“隐性激励机制”可以达到显性激励机制同样的效果。另一方面,当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后,企业之间的合同签订和时间成本大大降低,合同的形式往往是越来越简单,合同期限也越来越长,供应链管理成本大幅降低。具体到一个企业,一些经济学家通常会把企业声誉称为企业声誉或厂商声誉。很显然,个体声誉与组织声誉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也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差别。

四、结语

通过对现有理论模型的阶段的研究,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博弈论分析供货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是隐性激励效应,以贴近现实,取得研究成果。

(作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春季班,质量管理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强,苏秦. 讨价还价下供应商和分销商质量合同设计[J].工业工程, 2009,12,(5):7-9.

[2]但斌,任连春,张旭梅. 质量影响需求下的二级供应链协调模型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0,1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