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吉他社活动总结

吉他社活动总结

时间:2022-04-21 04:52:42

吉他社活动总结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1

摘要:阐述了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针对性,认为他的结构化理论是他的“双重解释学”的具体运用,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是其结构化理论所要给出的最终答案之一。吉登斯的理论缺乏某种系统性,给人的印象是众多概念的堆积,这些概念所形成的命题没有内在的必然性。他赋予了“结构”及“结构化”概念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含义,但没有说明这两个概念在内容与形式方面何以能够统一。

英国当代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可以说是一位划时代的社会学理论家。他提出的结构化理论,启发人们从新的视角来审视个人与社会、能动与结构之关系,在社会学研究中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取向,即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吉登斯不满于传统社会学流派对上述关系的割裂,认为在生活世界中社会系统与个体行动是非常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互动,在社会学理论中不应将它们割裂开来。

一、结构化理论的针对性

要认识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必须首先了解他的“双重解释学”。“双重解释学”是吉登斯关于社会学元理论问题的一种表述,其基本涵义是:社会科学观察者必须从解释学角度掌握生活的各种描述,然后将这些描述转化成社会科学的话语范畴,这些话语范畴同时也为普通的行动者解释与掌握,并重新纳人到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

吉登斯深刻地探讨了作为结构化理论前提的社会学元理论的核心问题,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性,批判了社会学中从孔德到涂尔干等人形成的“自然主义”和“功能主义”倾向,在解决生活世界与社会科学专业性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与任务等问题上,提出了“双重解释学”。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广泛的批判、借鉴其他社会学流派以及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他的结构化理论。“双重解释学”划清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差异,指明了社会科学的实践内涵及与日常生活世界的紧密的互动关系。

与自然科学的“技术性”应用比较起来,社会科学的发现似乎只具有较少的原创性。但吉登斯认为,这并不能说明社会科学较之于自然科学不重要,相反,正是因为社会科学具有本质上的实践性品格,所以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某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因为它参与到了社会生活的反复不断的建构过程中。比如没有社会科学“”、“民主”等现代概念,现代国家是无法想象的。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针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努力实现二者的统一。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或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是传统社会学理论中两个相互对立的方法论研究取向。秉承孔德“社会物理学”研究理路,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应当而且能够像自然科学那样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他称这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社会事实”(socialfact)。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强制性以及社会性。而在吉登斯看来,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及其理论传统,对社会学来说本身就是错误的,它们仅仅是哲学二元论思维方式在社会学领域里的一种深层反映。因此,这样的社会学方法论必然无法解释、说明和把握社会的真实结构,必须用一种新的社会学理论去超越上述方法论的对立。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也是针对帕森斯、墨顿等人的功能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的。他试图努力打破功能主义神话,在关注社会宏观结构中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整合。其实,针对社会学方法论中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二元论研究倾向,很多社会学家表示出越来越多的不满,试图用一种新的理论统一社会学二元论。同时,社会变迁的现实也需要对传统社会学方法论进行变革。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也针对“二战”以后欧美各国社会变迁的实际。他试图超越“左”和“右”,寻求社会变迁的“第三条道路”,以真正实现现代性的自我认同。与哲学方法论所追求的形而上学不同,社会学始终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注重“经世致用”。因此,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模式以及社会发展动力等社会发展问题也就成了社会学关注的对象。

二、概念建构和理论批判的结果

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中将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成果融合起来,构建了一些具有一定解释力的概念,并在对社会学理论内部的各派理论进行大清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结构化理论。这一过程与他的“双重解释学”思想是有内在呼应的。

吉登斯提出了结构的二重性,进一步阐明了结构和人的能动之间的互相生成的关系。结构,一方面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在这种社会实践之中,结构实现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化。因此,结构并不是对人的行动的一种制约,它更多的表现为某种使动性。可以看出,吉登斯是试图重新界定结构的概念,以“二元化”来代替“二元对立”,以实现社会学方法论中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统一。

吉登斯认为,个人所生活的社会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既有社会从宏观结构层面上对个体的制约,也有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两者相互统一于社会有机体中。她主张抛弃个体与社会的二元论,因此行动就必定是一个核心概念。更重要的是,行动不仅仅是个体的特性,也是社会组织或集体生活的要素。吉登斯认为:“在社会研究里,结构指的是使社会系统中的时空‘束集’在一起的那些结构化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得千差万别的时空跨度中存在着相当类似的社会实践,并赋予创门以‘系统性’的形式。”这样一来,吉登斯就将这样两对关系化约为一对关系—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的关系,并试图在这二者之间实现架通。他主张用结构二重性代替二元论。认为行动者和结构二者的构成过程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既定现象系列,即某种二元论,而是体现着一种二重性。由此,吉登斯逐渐开始撩起他结构化理论的神秘面纱。他承认结构在整体上对作为个人存在的社会行动者及其行动具有某种“强制性”和某种意义上的不可选择性,但却不像涂尔干那样,强调前者对后者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他承认无论思考多么宏观复杂的社会问题,都要对主体以及主体的能动性有精微确切的理解,但却不像许多解释社会学家一样,一味强调个人是社会的惟一构成要素,埋头于人的具体行为、动机而不顾整个社会系统的反应。他坚持认为在社会理论中“结构”是一个必须的概念,但他关于这个概念的观点与英美功能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中的结构概念不同。英美功能主义中的“结构”概念是作为一个“描述性”术语出现的,法国结构主义是以还原的方式来使用这个概念的。他认为“结构”概念的这两种使用方法将导致从概念上模糊能动的主体。

吉登斯认为,不应该将行动看作是分散的实体。理性、动机和意图等,不是互不联系的单个行为的总和,而是一种不间断的行动流,一个我们不断地加以监控和理性化的过程。反思性指“持续发生的社会流受到监控的特征”,反思性展示了实践将能动者与结构、主体与客体联结起来的过程。人的行动是有意图的,但结果却并非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意外后果也是行动的结果。而正是存在着意外后果,才使得社会的再生产与系统的再生产有了存在的意义,保证了社会与系统生产的非复制性,同时也可以解释人类历史不断演进与社会的变迁。因此“能动行为”和“行动”的问题就在吉登斯的整个分析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谓社会再生产,主要指的是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双方都在场的交互作用;系统再生产则是群体和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吉登斯希望用这两者来化解微观和宏观的对立。系统整合的机制是以社会整合的机制为前提的,时空的伸延与扩展将二者联结起来。

在吉登斯看来,社会整合主要指的是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双方都在场的交互作用,也就是面对面的互动,而系统整合则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行动者具有反思能力,社会整合就是建立在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与互动的例行化、区域化的基础上的,行动的例行化与区域化保证了跨越时空条件下社会互动的有序完成。吉登斯认为.在前现代社会中,由于时空的有机统一以及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统一,使得系统整合从属于社会整合;而在现代性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社会交往活动的扩大化,产生了时空分离以及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民族国家的兴起。在吉登斯看来,宏观社会结构的力量使得系统整合成为可能。

总之,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所要给出的最终答案之一,他的结构化理论的形成是他的“双重解释学”的具体运用,即用“敏感的”概念框架来解释社会世界,而不是寻找永不褪色的规则和定律。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2

由于春节对中国人有特殊的意义,以及春运的极高关注度,很多企业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公益营销项目,帮助人们实现回家过年的心愿,同时取得比较好的品牌推广效果。

2015年,是王老吉“让爱吉时回家”公益活动开展的第三年。与往年“广撒网”的做法不同,今年王老吉将公益活动对象聚焦于高校困难学生这一具体的人群。与社会人士不同,大学生回家的困难有时不仅是一票难求,由于没有收入来源,很多人苦于没有路费而无法与家人团圆。

通过对前两年活动进行总结,王老吉此次将困难大学生作为帮助对象,也是“让爱吉时回家”公益项目更加成熟的体现,公益目标更加清晰,更直接、更切实地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在公益活动推进的过程中,王老吉对传播手段、帮扶方式、公益模式等进行创新,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公益营销案例。

社会化传播:线上线下联动

今年“让爱吉时回家”活动的主题为“一触吉发”,即全民动手,轻松做公益。在传播层面,王老吉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充分发挥社会化传播的强大力量,微博、微信双线作战,传递“吉”能量。

在线上微博活动中,王老吉官方微博发起“一触吉发,为爱转发送吉金”活动,连续三周与回家团聚有关的主题。第一周网友通过微博互动话题参与讨论#让爱吉时回家#之“回家那些事儿”,就有机会获得百元话费和王老吉新春吉祥罐1箱。第一期关于“回家那些事儿”的话题后,网友纷纷作为“有故事的人”,留言转发参与其中,分享自己的“人在逋尽保坎坷的、感动的、开心的、难忘的记忆通通被晒了出来。王老吉#让爱吉时回家#之“回家那些事儿”一跃成为微博互动话题的热点。

同时,王老吉官方微信启动“一触吉发,让爱吉时回家”线上活动。网友通过微信游戏参与其中,就有机会获得王老吉送出的百元话费,在每天三次幸运抽奖机会的基础上,邀请更多的朋友参与可以获得更多的抽奖机会。游戏流程简单明了,在娱乐的同时传播公益活动信息,还有机会获得奖品。网友们纷纷表示:“拼人缘和人品的时候到了。”他们呼朋引伴参与其中,甚至有网友得意地晒出自己好人缘得到了108次抽奖机会。

企业开展社会化营销要取得成功,除了活动内容和品牌理念高度契合,必不可少的是要吸引消费者以社会化媒体进行自主传播。“让爱吉时回家”活动开展短短一周时间就有20多万网友参与,正是因为抓住了网友回家的情感诉求和人们普遍的善意心理,公益是吸引力,奖品则是助推力,行善的同时有机会获奖,很多人都乐意以举手之劳成人之美。

除了线上参与,那些通过微博、微信活动征选和抽取出来的幸运网友,还能化身王老吉的爱心代表,与贫困大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在赢得活动奖励的同时收获爱心荣誉。

送回家吉金:开爱心专列

线上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线下“让爱吉时回家“活动也按计划有序地推进。从上海首站开始,再到北京、广州,活动覆盖三座城市数十所高校,数百名困难学子得到帮助。而且,王老吉每一站都进入高校校园举办公开活动,将回家“吉金”直接交到大学生手中,真正做到公开、透明,避免当前国内公益活动最为人诟病的“暗箱操作”问题。王老吉的公益行动得到各地校方的高度肯定和大力配合,同时也得到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

然而,2015年“让爱吉时回家”活动的真正高潮是1月24日王老吉爱心高铁专列正式发车。爱心高铁专列是王老吉为了能更简单、高效地帮助到受助大学生,也为了让他们尽早回家团圆,与广州日报社共同开展的公益帮扶新形式,通过三条高铁线路――贵广高铁、武广高铁、厦深高铁,直接送困难大学生回家团圆。最终共有340名高校学生通过高校助学平台和网络报名双渠道,成为王老吉爱心高铁专列的乘客。

爱心高铁专列这一大手笔的创新性公益活动充分显示出王老吉做公益的诚意,同时也以十足的话题性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为社会热点。爱心高铁专列除了让王老吉受到更多关注外,也进一步提升了困难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关注度,让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

公益营销创新:开启公益长效机制

在今年的活动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王老吉开设爱心传递驿站和设置校园经理人,开始构建长期、落地的校园公益新模式。爱心传递驿站通过王老吉校园经理人及时挖掘和沟通交流,把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信息及时传递给王老吉。爱心传递驿站机制改变了以往困难大学生只能被动等待受助的状况,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到公益活动中,自发主动地走访调研,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帮助,在扩大公益活动影响范围的同时,够培养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极具社会实践意义,因此受到各方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爱心传递驿站机制还在高校中搭建了一个长期化的公益平台,让公益行动具有持续性和深入性,有利于将公益活动落到实处。近年来,很多企业热衷于做校园公益活动,但大多只是为了一时的热度和关注,就好像“游击战”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无法对学生形成长期有效的帮助。而王老吉率先在校园公益领域从“游击战”升级到“阵地战”,开辟了新的校园公益事业发展道路。

多年来,王老吉遵循“干实事、重长效”的公益理念,并总结出“及时、专业、长效”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公益模式,非常重视长期性的公益平台和模式建设。“让爱吉时回家”公益活动自三年前举办之时起,王老吉就一步一个脚印,让公益活动每年上一个新台阶。分析王老吉“让爱吉时回家”活动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在以往的活动中,王老吉一直在借助网友的力量发现受助对象,从其做公益活动注重长期性和深入性、致力于形成公益事业长效机制的特点看,王老吉必然会开发出一个依靠“群众力量”的长期公益模式和高效率的公益平台。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3

论文摘要: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理论大师之一,以其结构化理论闻名于学术界。文章认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形成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吉登斯自己的学术旨趣, 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运动、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结构化理论主要是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为分析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个体受教育娇过程就是一个个体行动与教育结构互动的过程,教育活动处处体现了结构的二重性。如何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1938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北部的艾德蒙顿,曾任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院长,布莱尔首相的精神顾问,是国际著名社会学理论大家,拥有14个荣誉学位。吉登斯以其结构化理论成名并驰骋于社会理论界,那么其结构化理论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是什么?换句话说,教育领域可以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学界对这一问题探讨不多,本文就这一问题发表一己之见。

一、结构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一跳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也不例外。“结构化”( structuration)一词其实首先出现在他在1973年出版的《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一书中,他讨论了阶级结构化的类型和水平,而后在他1976年出版的《社会学方法新规则》中初步论述了他的结构化理论,在他1979年出版的《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中,结构化理论的实质内涵已经显现,在他1981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第一章里,他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完整的勾画。但是,结构化理论却是在吉登斯1984年出版的《社会的构成》一书中得到系统阐述的。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形成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诸一分析。如何

    首要的因素就是吉登斯本人的学术旨趣和目标,即他要力图解决社会学中存在的“原罪”问题,力图构建出一种新的具有一致性的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存在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它要解释主体与客体、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是它的基本问题,具有不变性和稳定性,是社会学的“原罪”。在社会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两大流派,一派是社会决定论者,这是社会学的主流,一派是方法论个人主义。社会决定论者认为,人的行为受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的制约,个人的意志、主观能动性被淹没在社会的结构中,不得以彰显,社会结构既独立于个人之外,又强加于个人的身上。而方法论个人主义者却认为,社会是由许多的个人所组成的,所有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都是这些个人的有意识的行动的结果。每一种社会事实都是许多个人行动的结果,是他们的情感、意志、理性、信仰的体现,是导致和解释社会变迁的因素。社会决定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二者的观点是相反的,各自走到了它们自己的极端。社会决定论派过分地强调了社会事实对个人行动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而方法论个人主义却是过分地强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解释和解决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这种流派中,也存在着中间派别,但是,他们的理论观点,不是处于骑墙,各打五十大板,就是较多地带有或者社会决定论的色彩或者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色彩,所以可以大致上划归到两个极端派别之中的一派中去。吉登斯就是要从理论上解决社会决定论和方法论个人主义之间的对立,虽然吉登斯自己极力地否认迄今为止有理论的存在,认为理论的建构也还是一项远待实现的抱负,但他的实际行动却为我们建构了他的宏大的结构化理论。

    除了要解决社会学“原罪”这一学术上的因素导致了结构化理论的诞生之外,还有一个社会性因素起了促成加速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各种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是一个“社会大实验的时代”,各种团体都活动在社会的大舞台上,诸如,反战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嬉皮士、黑人社团等等。按照吉登斯的看法,60年代的这些运动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它们的思想和主题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使生活方式获得了一种迄今尚存的流动性”,社会科学的理论,或者说,社会学的理论应该对这些运动和变化做出预言和解释,但是无论是以前已存的社会学理论还是社会学的理论家们都没有提到过这些现象,更不用说对此作出解释了。如火如茶的社会实践没有被社会学家们所关注,他们还静悄悄的进行着他们自以为是的研究工作,这是社会学家的疏忽,因而遭到了许多评论家的批评,称“现代社会学处于危机状态中”,吉登斯也以一种入世的态度认为,社会学理论不用于实践就意味着这些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学理论就应该服务于社会变动不居的生活。所以,吉登斯在《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的序言中说:“我写这本书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当代社会理论应该有一个激烈的变革。这样的变革应该从重新审视那些确立现代社会学主要框架的社会学家的著作开始。因此,社会学家马克思、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就应该备受关注。”结构化理论就得以酝酿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如何

    第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在系统梳理三大社会学家的理论过程中,吉登斯深受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的影响,找到了他构建其结构化理论大厦的基点,那就是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开头写的历史名言。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象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急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由是,致力于自己的学术目标,反省于马克思的名言,深受so年代社会运动的影响,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得以逐渐地形成。

二、结构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最突出之处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点为,吉登斯将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转变成结构的二重性。所谓结构二重性,吉登斯认为,就是“结构同时作为自身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与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产”。结构二重性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基点,以结构二重性为基础和关键,运用他自己创造的一套概念,吉登斯构建了他的宏大的结构化理论,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去分析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第二点为,吉登斯在处理二重性时有其独创性,他超越了以前的将社会与个人的交互作用定格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上,一些伟人身上的局限,而是认为人的能动性与社会结构的作用都体现在日月常行之中,体现在我们熟视无睹,浑然不觉的平凡生活中。也正如王铭铭所言:吉登斯认为“人的能动性发挥和社会的制度化构成,都是在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看起来支离破碎的活动中实现的”。

   不同于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开始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体一自我,因为个体是活生生的存在,实体的存在是个体行动的开始。正是在个体这里,结构化理论开始了自我的反思,划分出了话语意识、实践意识和无意识,挖掘出了自我的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是保证个体行动流得以绵延,保证惯例得以维持的心理内驱力。然后,结构化理论开始向外拓展,将身体定位在一定区域中的时空之中,开始了个体活动舞台和场景的探讨,因为行动总是处于一定的、具体的时空之中,而时空的分离也就意味着行动的“延展”,但是特定的行动的定格总是处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上。在将个体的行动区域化之后,吉登斯又开始拓展论述的空间,对行动的结果跨越时空所形成的社会结构方面的作用和特性进行探讨。结构化理论从个人转到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从行动转到与之相联系的结构。如何

  总之,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突破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的栓桔,从结构二重性的视角出发去解释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所关注的是社会的结构在平凡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形成过程,所要阐明的是社会实践是行动者的实践,没有人的能动性活动,就不会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所谓的结构,结构就体现在行动者的连续行动之中,制约着行动者的行动,并不断地被行动者所利用并在行动中被生产出来,换句话说,结构化理论所要阐明的是社会的结构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作为行动者行动的结果被生产出来的以及又是如何作为行动者进一步行动的条件被不断利用的过程。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起笔于个人,落笔于社会;起笔于自我,落笔于制度,阐释了个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个人内在性,也可以说是行动的结构性和结构的行动性。我们这里不妨引用王铭铭为《社会的构成》中文版作序时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概括,他说:“吉登斯的观点概括起来是这个样子的: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而这种感受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Routine )。惯例形成于人们的实践中,并能通过实践的重复在人们的意识中促发一种指导人们行为举止的‘实践意识’( practicalconsciousness)。这种意识不需要言说、不需要意识形态话语的宣扬,就能够对行动起制约作用。因为个人受着实践意识的潜移默化,所以他们大凡能够‘反思性地监管’(reflexively monitoring)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使自己和他人达成默认的共识,使人在社会中定位及社会这棵大树在个人心目中生根成为可能。

    对于吉登斯来说,最主要的客体性因素就是时间和空间。人只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相遇,而时空像社会剧场的脚本一样在规定着人与人之间角色的分工。不过,它不是武断的法官,也不强制性地分配个人在社会中的‘席位’。人与人的共同在场 (co-presence)是互动的基本条件,而为了共同在场,人们不得不针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出不同的面貌。时间和空间的‘区域化’ (regionalization ),就是在这种共同在场的要求中获得力量的,它通过把人的社会活动场景‘固定化’,创造性地促发日常生活的惯例,使人的实践意识固定在特定的客体性场景之中。”

    王铭铭还说:“《社会的构成》实际上是为了理解并回答两个意义重叠的问题而写的:我们是否可以被认为外在于人的‘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社会的构成》实际上所要表明的是: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也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人被一个自己制造出来并生存于其中的庞大的机器包围着、控制着,也如吉登斯本人所言的:“人的历史逃离于人的意图,但却回到了由这个逃离所影响下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面前,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持久的特征”。如何

三、结构化理论与教育

    在三大因素影响下的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突破了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去分析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为我们分析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视角。从结构化理论所提供的角度来看教育,教育也处处体现着结构的二重性。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4

【关键词】吉登斯;主客体对立;结构化理论;批判

继帕森斯之后,吉登斯吸收了经典、现代、后现代以及当代社会学各个理论流派的成就,开创了他的结构化理论。可以说,吉登斯的理论体系是社会学发展的第二次质变。然而,正如成伯清教授所言:“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轻松地放下吉登斯的书,理智和情感上均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当我们环视周围现实时,问题还是问题,风险还是风险,我们并未能对现实和未来产生更加明确的透视。”多年来经由学术界以及社会实践的检验,证明其理论逻辑确实存在固有缺陷――对社会发展规律以及重大社会问题缺乏解释力。本文尝试对他的结构化理论作出批判与反思。

一、社会学逋

吉登斯是在对经典社会学和现、当代社会学各个理论流派的学术成果梳理过程中,展开自己的学术研究的。他认为社会学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三种范式:以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主义;以韦伯开创,经由结构功能主义、现象学社会学、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推进的行为主义;以及由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滕尼斯开创,成为当下社会学研究方法主流方式的实证主义。吉登斯对这三大流派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批判。

总而言之,吉登斯认为,社会学正处于一条困难重重、进退维谷的逋局上。通过对比三大学派的研究成果,吉登斯实际选取了行为主义流派作为学术切入点。杨君等人明确指出,吉登斯的学术研究遵从了社会行动、社会结构到社会秩序的演化路径。吉登斯本人也指出:“‘社会理论’虽然包括对涉及哲学的论题的研究,但它却并不主要是一种哲学的探求。如果社会科学的实践者们不直接引入哲学问题,那么社会科学将丧失自己的方向。”由此可见,他对质性研究的重视。为了弥补、避免以往社会学研究的缺陷与弊端,吉登斯提出了社会学的“双重解释学”认识论和社会本体的结构化理论。并且,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吉登斯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解读,提出了超越现代性的风险问题与后现代性的解构主义之外的第三条发展道路。

二、结构化理论概述

吉登斯首先批判了传统行为主义研究的主客体二元对立问题。实证主义中的社会学主义,功能主义,人本主义分别抓住了社会生活的主体性与客体性,并将二者对立起来加以论述。他认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这些因素是通过人的行动而动态地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他指出:“我们必须从概念上把这种二元论重新构建为某种二重性,即结构的二重性,这一假设正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根据这一思想,吉登斯提出以结构的二重性原则来取代主客体二元论。要搞清楚吉登斯在主客体二元论问题上,做出的超越,就必须对他的结构化理论展开分析。

所谓结构化实际指的就是由具体的特殊实践行动,到超越时空条件限制,实践模型化、区域化的过程。结构二重性指的是,行为主体在对实践行动的意外后果的反思基础上,发挥其能动性,改变实践准则,进而形成新的实践模型。因而,使得社会结构具有了制度制约性与主观能动性两大特性。实践模型的固化即结构化,我们借用亚历山大的科学统来表示这个问题,如图1-1所示:

吉登斯说:“我们可以联系不同的场所,个体的日常活动得以协调在一起。”其内在含义即:由具体实践1开始,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特有的实践意识。这种实践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积累,使得实践达到例行化程度。例行化在空间内的拓展,实现了实践行动的区域化。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形成了固化的实践模式1。实践模型的固化,会引起社会场域内资源、规则、权利的变化,经由主体确立,形成制度1。至此,社会完成了它的结构化过程。接着,在行为主体,尤其是国家的反思性监控之下,人们会对实践进行重新认识,进而产生新的实践活动。新实践活动的发展,遵循初始结构化过程,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固化的实践模式2,进而完成社会结构的再结构化过程。社会结构就是在结构化与再结构化的过程中,不断重构发展。

吉登斯认为结构是规则与资源的统一,而制度是对资源的规则性支配,支配是一种权利,因而说,结构是规则、资源、权利的统一,制度是结构的具体外在形态。就这个意义来说,结构化本质就是具体实践行动的普遍化以及制度化。结构能够制约人们的行动,但人们的行动又能推进结构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再结构化是社会结构具有二重性的根本原因。

三、结构化理论批判

现在,我们来审视结构化理论与结构二重性对行为主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研究相比,吉登斯对行为主义研究的突破之处在于:一,引入了时空观念,对社会行动中具体的实践意识、行为模式固化,以及具体实践与结构化的转换规则作了论述,拓展了研究思路;二,指出行动中的无意识、实践意识以及反思性的局限性,即意外后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种研究深化了帕累托、福柯以及布迪厄、哈耶克、凡勃伦等人感性存在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认识;三,深化了对社会本体的认识。他指出了权利与社会行动的统一性,将社会结构的构造归纳为权利、资源、规则的统一,推进了制度论、场域论、二阶构造论的认识;四,提出了权利控制的辩证法。吉登斯指出:“社会系统里的权利具有一定的时空连续性,它的前提是行动者或集合体在社会互动的具体情境中,彼此间例行化了的自主与依附关系。不过,所有依附形式都提供了某些资源,臣属者可以借助它们来影响居于支配地位的人的活动。这就是我所说的社会系统里的控制辩证法。”吉登斯的权力观本质来说是一种生活权力观或者泛权力观。这种权力观指出了行动与权利的依存关系,也就是说行动一旦展开,权利关系就在发生着变化。事实上,权利与行动有一定关系。但是,资源是权利的基础命题绝不会变。行动只是受权利的支配、控制而已,并非说,行动也是权利的基础之一。这是我们认识吉登斯权力观应该纠正的地方。当然,这种认识在社会交换论中,布劳已经做过清晰的论证,吉登斯的观点并非独创。吉登斯权力观的贡献在于,权利的辩证支配分析。实质上,吉登斯指出了权利的相对性。以往的权力观,通常来说是一种绝对权力观,即认为权利掌控者绝对支配服从者,被支配者绝对依赖于支配者。吉登斯指出了这种权力观的错误性。他认为权利是相对的,支配者与被支配者都有控制对方的力量,只不过掌控者的控制力大于服从者而已,并非所谓绝对化状态。正是因为权利存在相对性,使得掌控者与服从者会调控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达到双方都满足的状态。这一点是马克思资本论分析的主要错误之一。他没有认识到资本家与工人权利的相对性,认为资本家绝对掌控工人,因而能够绝对剥削工人,他们可以任意剥夺工人权利,榨取剩余价值,并由此认为阶级是绝对对立的。工人阶级要想求得解放,必须资产阶级统治。而事实上,确如吉登斯所言,控制是辩证的,工人有选择工作、劳动、技能等资本。这使得资本家不得不与工人展开协商谈判,达到合作共赢的状态。据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阶级关系,我们不仅要看到阶级间的对立性,更要看到其中的共生性;五,他以具体的时空实践与普遍化的模式固化,以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较为完美地解决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问题。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吉登斯理论的突破点正是导致其理论缺陷的根源。结构二重性使他将社会本体定位为规则、资源、权利的统一,而忽视了社会本体的实体构成元素,诸如社会人、关系网。通常而言,规则、权利都是非实体元素。我们认为结构,最起码应该指涉实体以及实体间关系。显然,在这一点上,吉登斯一如既往地继承了行为主义的研究传统,对社会本体的确立并没有突破已有研究成果;二重性的认识,使得吉登斯避开了宏微观的对立,即个体与群体的对立。一般来说,宏微观的对立一定是在关系网分析中,才能够得到解决,即即只有在个体与群体关系中看待、审视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将个体与群体适宜地统一。而本质上,吉登斯不是从微观层面上升到宏观层面来审视社会,而是以一种偷换概念的方式,以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来研究制度与人的制约性与能动性关系,实则仍是一种微观层面的分析,只是单向度地研究个体行动,而没有研究个体与群体的双向关联关系,因而无法全面把握社会整体发展规律。而关于社会结构转型动力的分析,由于吉登斯对社会本体定位以及宏微观认识地混淆,使他错误地将意外性后果或者理性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国家的反思性监控,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结构统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国家是最主要地对制度、结构的意外后果,进行反思的主体。也就是说,结构转型的动力是国家对意外性后果的反思。这一点,我们从他“控制的辩证法”也可以看出来。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控制的辩证法”要求政府一方面要维持现有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又要反思制度漏洞,推进社会的再结构化。“我(吉登斯)希求从国家的全部特征中挑选出它的第一特征并由此来界定一般意义上的国家。这一特征便是:凡是国家都会牵涉到对其统辖的社会体系的再生产方面实施反思性监控。”从这一角度来看,吉登斯后期对社会结构转型动力的研究已经忽略了个人行动的能动性,转而注重国家的能动性。这使他忽视了结构转型的起源,将根本动力与主要动力相混淆。因此,单就结构化理论本身来看,吉登斯对社会结构转型动力的分析也是不完全正确的。如果从社会本体的转变来看,社会本体是由社会人、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关系网所构成的,动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层次的推动,且每一动力的作用各不相同。吉登斯的动力观由于对本体认识的偏离,最终导致了动力观的泛化、虚无。而他的动力观的贡献只在于,深化了国家职能的认识。国家的反思性监控要求国家不仅要维持现存秩序,还要对社会系统、制度的更新作出回应。因此,国家必须是兼具保守性与开创性的。由于国家的反思性监控如此重要,吉登斯进一步将国家权力监控的程度与手段当作社会结构转型的方式,这个我们会在后边细说。总而言之,吉登斯对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以及方式的研究,实质是一种狭隘的政治权利监控观。针对结构化理论的困境,郭荣茂教授指出:“我们要真正实现对社会学主客二元对立的超越取决于社会学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在社会学方法论上可借鉴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指导实现社会学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统一,形成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笔者个人以为,这不失为超越结构化理论的一条有效途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吉登斯与布迪厄关于意识能动性与惯习、策略对社会本体建构作用的差异。吉登斯强调的是理性局限性导致的意外后果,以及对意外后果反思的意识能动作用;而布迪厄强调的是前惯习、准则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本质来说,布迪厄仍认同策略性理性逻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吉登斯却更认同非理性类感性认识的作用。

四、结语

综而观之,吉登斯的理论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推进行为主义的研究,宏微观对立与实体指涉是他无法克服的障碍。与他的学术建设性相比,吉登斯对社会学的贡献更多的是对以往学术传统的梳理,这使得社会学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的范式逐渐明朗,也促进了社会学学术界对主要的理念达成基本的理论共识。这对于纷杂、繁乱的社会学发展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吉登斯,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 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少杰主编.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吉登斯,胡宗泽译.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 吉登斯,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6] 吉登斯,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2000.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5

现年四十六岁的额勒贝格道尔吉是蒙古国内知名度甚高的演说家和媒体人,曾被蒙古记者协会授予“媒体自由之星”称号。他还是资深政治家,曾三次当选议员,两次担任蒙古总理。如今,额勒贝格道尔吉更上一层楼,在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中,成功登上了蒙古国家元首的宝座。

牧人之子,事业之路从媒体开始

1963年初春,一望无垠的蒙古大草原依然是银装素裹,千里冰封。3月30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从一座蒙古包中传出――地处蒙古国西部科布多省的一个牧人家庭喜添新丁,父母给家中这个最小的儿子取名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

额勒贝格道尔吉兄妹八人,他排行老幺。额勒贝格道尔吉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父母和哥姐喜爱,他也比哥哥姐姐们得到了更多的读书学习的机会。十七岁那年,他随同父母举家搬到了离首都乌兰巴托不远的额尔登特市,并在额尔登特的市立高中继续学业,直到1981年毕业。额勒贝格道尔吉青年时代就颇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像自己的先辈们一样,与牛羊为伴,在大草原上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他立志要走出家门,干出一番事业来。

高中毕业后,额勒贝格道尔吉在额尔登特的采矿场做了一年工人,次年被征召进入军队服义务兵役。服役期间,额勒贝格道尔吉没有虚度年华,除了完成日常的训练、值勤任务之外,他把所有的自由支配时间都花在看书学习上。这位爱好文学的小兵还喜欢投稿,多次在军队报纸《红星报》上发表诗歌。勤奋与才华让他很快从众多普通士兵中脱颖而出,只在军队里生活了一年,就争取到了前往苏联利沃夫军事政治学院(位于乌克兰境内)留学的机会,并获得军事新闻学专业学士学位,这也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8年从乌克兰回国以后,额勒贝格道尔吉“专业对口”,在军方报纸《红星报》从事记者工作,还兼任军队文学社主任。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额勒贝格道尔吉创办了蒙古国的首家民营报纸《民主报》,并担任该报总编辑。1994年,额勒贝格道尔吉又参与创建了蒙古国第一家民营电视台――老鹰电视台(EagleTV)。这个电视台原先由蒙古广播公司(MBC)经营,后来则由老鹰广播公司拥有,由来自美国的一个非营利组织和蒙古媒体集团(MMC)共同经营。

由于额勒贝格道尔吉在创建和争取媒体自由上的努力,2000年蒙古记者协会授予他“媒体自由之星”称号。

投身政坛,两任总理已露锋芒

额勒贝格道尔吉虽然最初只是一个媒体从业者,但他对政治事务却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并一路打拼,最终跻身国家政要行列。

在蒙古政坛,额勒贝格道尔吉的政治立场以拥护民主、自由意志闻名,而他自己也以和平民主运动的发起人自居。

20世纪80年代,额勒贝格道尔吉在苏联留学期间,正值戈尔巴乔夫倡导“改革与新思维”,他开始接触到“开放性” 以及言论自由、经济自由等概念。回到蒙古后,他与其他有相同兴趣的人会面,试图将他从国外带回的理念散布给大众,为此,他受到蒙古人民革命党官方的压制,而且雇主威胁要开除他,但额勒贝格道尔吉并未中途退缩。

1989年12月10日早晨,蒙古第一次公开的拥护民主游行在乌兰巴托举行,额勒贝格道尔吉正式宣布蒙古民主联盟成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该联盟多次组织集会游行、绝食罢工,教师与劳工也展开了罢工潮。无论是在首都还是乡间,民主运动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最终,执政的蒙古人民革命党政治局开始与民主运动领导人进行谈判。1990年年初,当时的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姜巴・巴特蒙赫决定解散蒙古人民革命党政治局并且辞职,蒙古首次举行多党选举,额勒贝格道尔吉当选为议员。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蒙古新宪法的起草,将人权、民主以及自由市场的理念引入了蒙古。该宪法于1992年2月12日颁布。

1998年4月23日,三十五岁的额勒贝格道尔吉成为蒙古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理。上任后,他致力于推行政治、经济以及政府体制和许多社会议题的改革,并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谁知道好景不长,额勒贝格道尔吉在总理位置上刚刚坐了三个月,就因为银行合并引发了政治危机,并最终威胁到他的地位。当年12月9日,他被议会免去总理职务。

政坛初次受挫后,额勒贝格道尔吉被迫暂时中断政治生涯,远渡重洋,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哈佛大学就读,并在2002年获得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在哈佛求学的岁月里,额勒贝格道尔吉系统地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将使蒙古国的民主发展成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和尊重。”他于2000年成立了蒙古自由中心――一个以提倡人权、言论自由和教育自由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他还经常发表演讲,对国际安全的新挑战以及经济的自由和成长等问题发言。额勒贝格道尔吉口才甚佳,他的演讲富有号召力,很受听众欢迎。

与此同时,额勒贝格道尔吉还积极参与党派活动。2000年,由蒙古国家、蒙古社会等政党合并创建了蒙古,额勒贝格道尔吉即为该党领导人之一。时隔不久,他便如愿东山再起。在2004年6月27日至7月17日的蒙古国家议会选举中,作为祖国民主联盟的一个组成部分赢得了百分之四十四点七的选票和议会中七十六个席位中的三十五席,其领袖额勒贝格道尔吉于同年8月第二次出任蒙古国总理,直到2006年1月13日被迫辞职。在此期间,他着力推动反腐败和扶贫,还启动了“绿墙”环保项目,在蒙古国戈壁和沙漠地区植树,以减少源自蒙古国的亚洲沙尘暴的强度。在额勒贝格道尔吉两次出任总理的任期内,他还促成了保障新闻自由以及公共集会的立法。之前由政府经营的报纸、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等大多被转为由独立的民营公司经营,政府的掌控越来越少。

在外国媒体眼中,额勒贝格道尔吉还被认为是一位“亲西方”的蒙古政要。原因不仅在于他复杂的“西学”渊源,还在于他担任政府总理时的外交政策和表现。在其执掌蒙古内阁期间,额勒贝格道尔吉曾迎合美、英需要,向伊拉克和科索沃派兵。2005年,时任总理的额勒贝格道尔吉接待了蒙古历史上首次访问该国的美国总统布什。他在会见布什时表示:“我们是同学。”(布什也曾获得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只是时间比额勒贝格道尔吉早几年。)在会谈后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宣称,将建立“基于共同民主价值观和战略利益的全面伙伴关系”。此外,额勒贝格道尔吉还倡导在蒙古国的大学和中学里义务教授英语而非俄语,还主张让西方企业开采蒙古国的矿藏。

两强相争,承诺反腐赢得大选

自走上从政道路之后,额勒贝格道尔吉的经历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这种变化和起伏从2006年以来表现得更加明显。当年1月,额勒贝格道尔吉失去总理职位,三个月后,他便在蒙古党首选举中获胜。当时,共有四位候选人参选,经过两轮投票,额勒贝格道尔吉最终当选该党主席。

不过,额勒贝格道尔吉及其领导的蒙古却在2008年7月的蒙古议会选举中再遭挫折。当时,在议会大选失利后宣布投票存在舞弊行为。随后,大批的支持者走上街头示威、抗议,一场伏特加酒“点燃”的骚乱出现在人民革命党总部大楼门前,并随之席卷首都乌兰巴托,最终造成五人死亡,三百多人受伤,人民革命党的办公楼也被放火焚烧,成为该国自苏联解体之后发生的最严重的政治暴力事件。

骚乱事件发生后,额勒贝格道尔吉被指控为幕后操纵者,被迫于同年8月28日辞去了主席的职务。8月30日,蒙古国家委员会选出诺・阿勒坦呼雅格作为新的主席。

光阴似箭。转眼工夫,蒙古国又进入了2009年的总统换届之年。蒙古国是议会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兼武装力量总司令,任期四年,可连任一届。

凭借其威望和影响,额勒贝格道尔吉被推举为蒙古总统候选人。

在这次选战中,额勒贝格道尔吉的竞争对手是人民革命党候选人、在任总统恩赫巴亚尔。自1997年6月之后,恩赫巴亚尔长期担任蒙古人民革命党主席。作为蒙古最大政党的领导人,恩赫巴亚尔于2005年6月当选蒙古国总统,一直是蒙古政坛的关键人物之一。恩赫巴亚尔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是第一个将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翻译成蒙古语的蒙古人。鉴于额勒贝格道尔吉的学历背景,有媒体将恩、额二人的竞争戏称为“翻译家与哈佛生的‘对决’”。

5月24日,大选投票开始举行。这是蒙古国自1992年实行议会制以来的第五次总统选举。为了防止今年的大选再次引发动荡,在选举临近之时,政府就下令禁止在大选当日卖酒以及举办大型公共体育和文化活动。此外,还邀请了来自十一个国家的五十名国际观察员监督各个投票站,两党的代表也在周围监督,以确保投票顺利进行。新的投票工具如“特制选票”也被运用到这次选举中来。

令人欣慰的是,蒙古总统大选上演了和平民主的一幕,让经历了2008年“七月骚乱”的人们舒了一口气。统计结果显示,“哈佛生”额勒贝格道尔吉以微弱优势战胜了“翻译家”恩赫巴亚尔,前者得票比后者仅仅高四点二万票。结果揭晓的当天,人民革命党主席、国家总理巴亚尔和现任总统恩赫巴亚尔共同召开电视新闻会,承认接受选举结果,并向对手额勒贝格道尔吉表示祝贺。

政治分析人士认为,民心思变、希望发展是额勒贝格道尔吉能够最终胜出的主要原因。蒙古国近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百分之八十的财富集中在百分之十的人手中。该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大多数采矿权却被少数人掌控。尽管蒙古政府正极力收回大型矿产项目的一定股份,但阻力巨大,过程艰难。此外,政府机构和腐败现象严重,而当局未能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

额勒贝格道尔吉迎合了民众渴望变革及摆脱经济困境这一心态,在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出建立公正社会、政府施政为民、铲除腐败、建立公正的司法体制、增加对牧区的政策扶持等主张。他还承诺提高政府对儿童的补助金,向每位公民发放矿产开发福利,使人民真正成为矿产资源的主人。这些主张赢得了多数选民的拥护,民众相信额勒贝格道尔吉能够兑现承诺,因为他本人与腐败绝缘。

其次,去年议会选举引发的骚乱对恩赫巴亚尔竞选总统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恩赫巴亚尔事后被指责处理当时的骚乱不力,未能“缓解冲突,反而激化了矛盾”。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民众希望平衡政坛上的政治力量。由于人民革命党在2008年的议会选举中获胜,而和其他小党在政坛缺少发言权,成为“弱势群体”。额勒贝格道尔吉在竞选中采取了有效策略,联合了除蒙古人民革命党以外的其他政党,特别是得到了在议会中拥有议席的公民意志党和绿党的支持。他提出使蒙古国成为“公民自由、政体开放、外交友好” 的国家,争取到了众多年轻选民的支持。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6

论文摘要:吉登斯认为,断裂性是现代性的首要特征。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是时空分离、脱域机制和反思性监控。而现代性不断扩张的后果是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通过社会运动的蓬勃兴起、后现代社会的制度设计以及生活政治的兴起等疗救策略,可以把现代社会的风险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为人类建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现实世界。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今社会科学界著名的思想家。吉登斯早期在批判经典社会学理论、结构功能主义和常人方法学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理论,试图化解社会学界普遍存在的结构与行动的“二元对立”。20世纪90年代之后,他转向对现代性的研究,考察了欧洲社会的进程,对现代性问题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为我们理解和适应现代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现代性及其断裂性

吉登斯指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在l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在吉登斯看来,尽管早期的经典社会学家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由于这样和那样的具体原因,在整个社会科学中,人们对现代性的理解仍然极为肤浅”。于是“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作为社会学基本问题的现代性(其过去的发展和现时的制度形式)又重新出现了。社会学与现代制度出现之间的关联早已为人们所意识到,但我们直到今天才发现,这些关联不仅比以前所意识到的更为错综复杂,而且,对现代性本质的再思考必须与社会学分析的前提之重新建构并行展开方才有效”。因此,现代性问题自然就成了社会学话语中的核心议题。吉登斯指出,断裂性是现代性的首要特征,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是非连续性的。吉登斯认为现代时期的断裂是一种特殊的“断裂”(discontinuities):“我说的断裂,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他提出现代性的这种断裂与前现代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存在的断裂是完全相异的。

二现代性的风险后果

从现代性的后果来看,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一种双重现象,现代性为人类创造数不胜数的享受安全和有成就的生活机会的同时,也有其阴暗的一面。吉登斯着重分析了现代性的黑暗面一具体表现为一个风险社会的来临。吉登斯指出,现代性是一种后传统秩序,由于现代性的特殊断裂的性质,人们面临的将是与前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的风险。“在某些领域和生活方式内,现代性降低了总的风险性,但它也同时导入了一些先前时代所知之甚少或者全然无知的新的风险参量”。吉登斯用风险景象(riskprofile)来描述了以现代社会为特性的威胁和危险,并从制度性角度描述了现代社会的一些主要风险景象。

首先,在前现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由物质世界的种种危险所主宰。诸如传染病的流行,洪水、风暴、暴雨或大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现代性对知识制度性的反思性运用,自然环境由于人类知识体系的不断侵入而变成为人化环境。生态灾难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威胁,水资源短缺、荒漠化扩展、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生态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面对各种类型的人为风险,即由于我们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对自然界的影响而引起的风险。我们将会看到,当代社会面临的许多环境和健康威胁就是人为风险的例证,它们是我们干预自然的结果”。其次,传统社会中,人类尽管经常受到军阀、诸候之间军事暴力的威胁。但战争规模往往较小,波及范围仅局限于局部化地域。在现代性条件下,“战争的工业化”使战争的性质完全发生了转变。核战争成为对人类最真接和最可怕的威胁,虽然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一旦爆发,将使人类面i临灭顶之灾,甚至仅仅是常规武器的大规模冲突的后果也是毁灭性的。最后,在传统社会中,宗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成为人类精神上种种苦难的避难所的同时,它们也会成为焦虑和精神忧郁的内在源泉。然而,在现代性条件下,伴随着世俗化的盛行和宗教与传统的重要性每况愈下,人类都面临着将现代性的反思性运用于自身而受到的个人无意义的威胁。吉登斯同时指出,全球经济体制的崩溃或极权超级大国的兴起等其它后果严重的风险,也是我们当代经验中同样不可避免的部分。现代性是一种风险文化,现代性几乎不可避免地使得社会自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使人们处于风险之中。

现代性的后果同样涉及到社会中个人的生活领域,主要表现为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和侵蚀。吉登斯指出,“由于现代制度的导入所引起的日常社会生活的嬗变,从而与个体生活进而也与自我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现代性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到自我生活中哪怕是最细微的方面,使自我更加经受着各种各样的独特的紧张和艰辛。

三现代性的疗救策略:一种乐观主义的态度

吉登斯认为,在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丧失安全感的现代风险社会时,人类并非完全无能为力。我们至少通过三种策略把现代社会的风险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

1.社会运动的兴起。社会运动是对现代性的阴暗面的积极的回应。吉登斯着重分析了四种社会运动并且认为它们为我们显露了可能的未来曙光。①劳工运动是斗争性的联盟,它的起源和活动领域都与资本主义的扩张有关。资本主义无限制的扩张以及资本主义本身作为一种阶级体系,最终会导致资源的枯竭、政治上的压迫和贫富两极分化等严重后果。而“人们通过劳工运动呼吁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要求参与生产决策,要求劳动场所人性化。”劳工运动更是对抗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崩溃的主要抗衡力量。②言论自由及民主运动起源于现代国家所实施的监督。尽管监督对于所有类型的社会组织都是不可或缺的,现代国家极端化的监督则容易造成极权主义的产生和增长。极权主义与暴力和恐怖紧密相联系,严重威胁着现代国家。“但是,我们必须总结说,极权统治的任一方面在所有现代国家都是一种威胁,即使威胁不同,方式不一。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极权趋势都像工业化战争一样,是我们时代的鲜明特征。”而言论自由及民主运动的出现,会对极权主义有所抑制,使人民获得自己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民主运动不仅包括获得、保卫、扩展以及争取普遍政治参与的权利的运动,还包括民族主义运动的某些形式。③和平运动的斗争场所是控制暴力手段,包括军事的和警察的手段。

在核战争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的现代社会,和平运动有着特殊的意义。尽管以非暴力的理念安排人类事务由来已久,但在核战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的现代社会,和平运动显得更加紧迫,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战略性内容。和平运动的理念是在人类活动中应该摒弃有组织地使用暴力。④生态运动关注人化环境,争取达到科技人性化以及科技的人道主义使用。快速、高度的工业化为人类带来了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早就了人造环境以及人类必须面对的迫在眉睫的生态灾难。生态运动对新的科技和其带来的发展产生了质疑,呼吁人们关注对大自然的保护、遏制无限度的经济发展以及科技的人道化。“生态运动一般可能存在一个‘先后看’的取向,因为它们也许意在恢复前现代社会对自然界的态度。”

吉登斯还提到其他一些最重要的社会运动:民族主义运动、女权运动、种族运动、宗教运动、学生运动和消费者运动。各种运动的相对重要性也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而自然的有所不同。吉登斯认为,社会运动至为重要,它是人类通向未来美好社会的轮胎。“多数现代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社会运动的影响,有的与既定的组织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决裂,有的则通过进步的政治改革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2.后现代社会的制度设计。针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包括利奥塔、德里达、福柯以及后来的鲍曼等)认为珂代性已经终结,西方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的观点,吉登斯提出我们正处于晚期或高度现代性。“我们实际上并没有迈进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性时期,而是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在其中现代性的后果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激进化更加普遍化了”。尽管吉登斯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现代性的时期,但他同时认为存在着种种重要的制度性倾向表明后现代的秩序是能够实现的。吉登斯认为,后现代性是一种脱离或超越了现代性的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并沿着现代性的四个维度勾画出一幅后现代秩序的轮廓。①超越匮乏性体系。超越匮乏秩序将包括对社会生活方式颇有意义的改造(社会化的经济组织、协调化的全球秩序、对战争的超越、关注生态的体系)。在其中,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期望将不得不有所调整,重新分配全球财富的呼声也将日趋高涨。②多层次的民主参与。民主参与的新形式将崭露头角。例如,它们可能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促进在车间、地方性协会、媒介组织以及各种类型的跨国组织中的民主参与程度。③非军事化。设想一个完全没有战争的世界无疑是乌托邦,但在现实中它却决非毫无根据。在国家间的边界大多已经界定和民族国家事实上覆盖了整个地球的每一寸土地的情况下,领土扩张已失去曾经有过的意义。

另外,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明显的相互依赖,拓宽了这样的一些领域,在其中,所有的国家都有着相似的利益。④技术的人道化。给人类带来严重生态危机的不仅是技术的外部影响,而且也包括无限制的科技发展的逻辑。因此,道德问题不可置疑的被引入人类与人造环境之中。总之,对吉登斯而言,后现代性是超越了现代性消极后果的美好社会制度。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7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风险全球化后现代性

女东尼·吉l斯(AnthonyGiddens)是当代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在现代性力一而.他否定了‘,而现代性社会’的来临.认定当今社会处于一种‘高度现代,h}"AJc"},期现代性叮内状态.并把现代性视为当今社会学研究的个基本问题.他深刻闻述了现代性的本质.追溯了现代性产生的动力机制.并考察了现代性的四个重要的制度性维度.从某种意义讲.吉f斯的现代性理论让我们重新发现和认识了现代性.在研究现代性的诸多理论流派中‘吉斑斯的现代性理论司谓是独树一帜的。

一、现代性的性质与动力机制

与那些从"}}!}h}".“自山”.理性’来解释现代性的学者小同.作为社会学家吉斑斯主要是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来看待现代性的.囚此.他总体上把现代性看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在((}J}}代性与自我认同》中他是这样定义现代性的:“已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起来的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向的行为制度与模式”.而后.他在一次访谈中.进-步将这个现代性的概念细化。他是这样回答自己关于现代性的理解这个问题."}+其最简单的形式中.现代性是现代社会与工业文明的缩略语。比较详细的描述涉及:(1)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世界向人类十预所造成的转变开放的想法二(2)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3)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既然吉"r斯把现代性大体看作是一种政治经济制度.那么.这种制度与传统有什么小同呢?现代性与传统区别币在?毫小夸张地说.这个问题是任币致力于现代性研究的学者必须回答和而对的问题.吉"r斯的回答是:现代性是一种‘反思性"I内制度.在传统社会中.‘反思’因受到时问地域的限制小得小与社卜_的时空组织融为一体.而在现代性社会中.山于信息传播手段和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这种反思能够从传统中分离出来.对社会行为与实践进行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建构整个社会系统。

在对现代性的性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吉斑斯明确提出了现代性的动力机制问题.某种意义上说.他关于现代性的反思性也是以现代性的动力机制为基础的。这个动力机制一是时空的分离.二是‘脱域”L制。吉斑斯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性所带来的人类时空背景的革命性变革.他谈到.时空的分离使人们小丙受‘旅场"I内限制.而这无疑为人们拓展实践活动领域提供了可能.小仅如此.时空分离还为现代生活的独特特征及其介理化组织提供了运行的机制。现代社会可以在此基础上以以祠人们难以想像的力一式.将各种囚索连接起来。在时空分离的基础上,现代性的另一个动力机制—‘脱域’得以形成.所谓`脱域”.就是‘`}1会关系从彼此匀_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小确定的时问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吉}i斯把脱域机制区分为两种小同类刑.其一为符号标志(symbolictokens).其二为专家系统(experrssystems).二者统称为抽象系统(abstractsystems)。这些机制都内在地包含于现代社会制度的发展之中。在符号标志中.吉"r斯以货币为例子.讨沦了符号标志在脱域机制中的角色和作用。他采纳凯恩斯和森西尼的观点.将货币与时问紧密联系在-起.认为货币是卖力一和买力一川以共同给子信任的符号.囚而是一种延迟的力一式.在产品小川能H.接交换的情况下.将债权和债务连接起来.成为将交易从具体交换环境中抽脱出来的手段.进而成为重构买卖关联的工具。在专家系统中.吉"r斯举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描述了人们怎样被各种专业知识所包围.而同时又怎样与之相分离:走出家门.无论是乘坐公共汽车.还是自己驾车.抑或是乘坐飞机.在该场景下的时问和空问中.人们被诸如机械知识、道路知识、飞行原理等专业知识所承载.但是作为具体当事人.并小了解这些分门别类的知识。

二、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及全球化

吉l斯把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归结为四个力一而.即蕴含于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力和机械的广泛应用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工业主义、包涵竞争性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的资本主义、体现控制信息以及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性监控制度的监控系统、高度工业化技术条件下对暴力工具进行控制的军事力量。

资本主义是现代性制度维度的第一个力一而。所谓资本主义.吉l斯认为是“一个商品生产的体系.‘已以对资本的私人占有和无产者的雇佣劳动之问的关系为中心,这种关系构成了阶级体系的主轴线。资本主义依赖于而向市场竞争的生产.在这里.价格成了对投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颇具意义的信号”。工业主义是现代性制度维度的第二个力一而。工业主义的主要特征.则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对物质世界的卜生命资源的利用.这种利用体现了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的作用。‘监控机制’>s与现代性兴起相关的第二个制度牲维度。监督在这里指的是:‘旅政治领域中.对被管辖人日的行为的指导.尽管作为行政权力的基础.监督的重要性决小只限于政治领域。监督川以是H.接的.但史重要的特征是监督是问接的.并日_是建立在对信息的控制的基础上的。’现代性制度维度的第四个力一而是对暴力工具的控制。军事力量小仅是前现代文明的特征,同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但军事力量在前现代文明中的状况和现代文期中的状况是小一致的。在前现代文明中.政治中心有时对军事力量的控制是力小从心的.相反有时候经常受到军事力量的威胁.军事力量反倒成为社会小稳定力量的重要囚索之一。但在现代文明中.子工币一个民族国家都可以在自己确定的边界领域内对暴力工具进行有效的控制。

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现代性二大动力机制的推动.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维度.囚此.吉斑斯提出了‘现代性的全球化’认一命题.这也是吉斑斯现代性理论引人注口的一个力一而。吉斑斯把全球化看作是现代性的一个呀本性后果”.认为现代性眼下正经历全球化的过程.而日_‘已的影}}向力在小断增强。在对‘现代性的全球化"I内探讨中.吉斑斯重点关注了二个力一而.首先是全球化下的匡}家。总体上讲.他反对那种认为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问的介作与结b}关系导致的政治一体化倾向将使民族国家逐渐丧失对自己内部事务的的说法.他把全球化与民族匡}家的关系形容为一种‘推一拉’炭系.认为民族国家问的权力联介在另一力一而也使这些成员匡}在匡}家体系中增强了自己的影}}向力:其次是商业公司尤其是跨匡}公司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和作用。吉"r斯认为.商业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正是‘已们影}}向的扩大导致了商品市场和货市市场的全球性扩张:最后是文化全球化的现象。这也是全球化的一个史为深层、史为重要的一力一而。他很关注通讯技术和媒体所产生的全球化影}}向.认为信息传播是现代性制度全球扩张的根本囚索。同时.吉"r斯把全球化视为一种普世性的命运.从宏观的制度层而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哪个民族国家和个体能够逃脱山现代性所带来的社会转刑

三、现代性的‘风险”

吉"r斯的现代性理论的一个独特力一而.是把现代性视为一个‘`)x}险社会”.在吉"r斯看来.‘风险指的是在与将来可能性关系中被评价的危险程度。··…少七险暗示着一个企图主动与‘已的过去亦即现代工业文明的主要特征进行决裂的社会。’也就是说.风险具有两个属性.一是小确定性.二是思维的前瞻性而卜回顾性.风险在这里被认为是控制将来和规范将来的一种力一式。

吉斑斯关于‘`)x}险社会’的论述一力一而强调了‘已的制度性特征.另一力一而.他也指出了yx}险社会’对个人日常生活的影}}向。从其制度性特征来讲.吉斑斯把现代}h}的风险与他关于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结介起来.将现代性的‘`)x}险’也归结为四个力一而,而单个风险就隐藏在当下西力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具体来说.资本主义的维度及其全球化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出现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工业主义的维度如果小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监控机制的小介理运用川能导致极权主义的滋长: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军事力量的滥用将有川能导致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吉l斯的忧虑小无道理.现在全球的军费开支每年都在上升.技术创新在武器生产力一而经久小衰.向战争工具消亡的世界过渡的机会似乎还是微乎其微的.囚此.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也是被吉l斯视为现今全球所有的危险中最H.接也是最川怕的潜在威胁。从现代性的风险对个体的影}}向来讲.吉"r斯认为.现代性将带来个人价值观力一而的‘火生无意义"I内威胁.现代性使小确定性泛化.这种小确定性使个体时刻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紧张.每一个个体都被暴露在某种程度的危机情境中.导致个体的焦虚无助.乃至感到生活的空虚和无意义。在此基础上吉斑斯进一步将风险划分为‘沙「部风险(externalrisk)”和“被制造出来I为风险(manufac-turedrisk)"。外部风险就是来自外部的、囚为传统或者自然的小变性和固定性带来的风险.是传统文化、工业社会中以及H.到今天人类所担心的.比如瘟疫,啸等: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是指山我们小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向所产生的风险.比如核战争对世界的威胁.‘已逐步在现代社会中占居主导地位。

吉"r斯列举了现代性的多种风险景象:高强度意义上风险的全球化.包括核战争和生态危机:突发事件小断增长意义上的风险全球化.比如丫[油价格的波动:来自人化环境的风险.比如.山核电站的事故所引起的辐射危害:全球化所带来的制度化风险.比如投资市场的风险:对专业知识局限的风险.即采用专家原则的后果风险.这种风险与知识的小确定以及相关的小川预测性相关。这些风险景象的存在促使吉"r斯思考当代资本丰义的限度问题.他把这种限度分为两类一是‘环境限度”.即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关注地球资源的川承受力.二是‘现代性的限度”.在这里.吉"r斯提出了一个问题:现代性的反思性及以这种反思为基础的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的十预在多大程度上是川ii=的?在现代性的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抽象的专家系统日益控制着社会.人类反思与知识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这种控制充满了小确定性和风险。在这两种风险中.‘现代}h}的限度’被吉斑斯认为是史重要的.囚为所谓的生态危机小是纯粹意义上的‘天灾”.而是‘火祸”.事实上.‘件态危胁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结果”.是通过工业化对物质世界的影}}向而产生的。

四、现代性的超越一后现代性

吉J斯对西力一社会所处的状态和时期的判断.是‘已仍然处于现代性的阶段.小过这个阶段是高度的现代性或晚期的现代性阶段。他指出.对于现代社会特征的研究.仅仅提出几个如‘,而现代时期”、‘,而工业时期nl内新名词是小足以描述现代社会的特征的.而日_这样做也略显肤浅。但吉l斯并小拒斥使用‘,而现代性”一词.他指出.我们能够指认出一种后现代的轮廓.而日_.的确存在着种种重要的制度性倾向.‘已表明后现代的秩序是能够实现的。但他所使用的‘,而现代性”一词的意指与利奥塔等人的‘,而现代性”一词的意指是大相径庭的。吉l斯认为后现代体系在制度上将是复杂的.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小仅是川能的而日_也能够成为一种现实。作为一种末来导向的各种社会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这种超越的媒介或者是手段。在这种种蓬勃兴起的各种社会运动当中.我们能够}5,}}5,地看到一种末来的曙光.即一种‘,而现代秩序’的出现。

吉}i斯把对于这种‘,而现代秩序"I内展架与他关于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结介起来.这种‘,而现代秩序”主要涵盖四个力一而.首先是‘超越C乏刑体系”。所谓僵乏’是指‘除了保证肉体存在的基本需要之外.是相对于社会地界定的需求和特殊的生活力一式而言的,pp[I7}P145)。而实现这种超越的手段之一便是劳工运动的发展。劳工运动作为社会运动的一种形式.吉l斯认为.资本主义仍然是一种阶级体系.在这种阶级体系当中.市场小仅在复杂的交换体系中发挥着信号的作用而日_维持着一种主要的剥夺形式。囚此.超越C乏刑秩序的努力将包含对社会生活力一式的改造.对经济持续增长进行重新调整以及对全球财富进行重新分配。在这种秩序当中市场所起的作用将只是信号的作用而小丙是维系随处川见的剥夺机制。其次是“多层次的民主参与”。监督机制作为现代性的制度维度之一有利于对暴力工具的成功垄断.然而监督的极端化则是极权主义的增长.极权主义与现代性的关联并小是偶然的.然而正在蓬勃发展的争取言论自山和民主的社会运动将有利于克服监督的极端化.借此多层次的民主参与将逐步形成。丙次是‘技术的人道化”。持续小断的技术革命是从资本积累和军事规划中获得原动力的.但是‘已们-旦开始运转.便有了自己的推动力。持续小断的技术创新在给人类带来损社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这是当代生态运动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即现代社会中的技术主要是作为一种‘压具理性’而运作。在后现代秩序中.人们将小得小考虑无限制科技发展的逻辑.技术的人道化将会逐步被引入人化环境的问题中来;最后是‘`1r军事化”。尽管向战争工具消亡的世界的过渡的机会似乎还是微乎其微的.川是也存在着现实主义的囚素.包括:战争的工业化使得军事强国川能悬置战争:和‘!近运动的呼声越来越高.将小得小引起各个国家的反思.囚此.吉f斯认为‘,而现代秩序’中.川能会出现一个无战争的世界。吉斑斯是在(C}J}}代性的后果》中对超越现代性以及后现代性社会进行理论构想的.这一思想后来也成为吉斑斯‘第二条道路’的理论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吉斑斯对于从‘解放政治’,向‘味活政治’的转变寄子厚架.并将这种转变看作是超越传统‘大’,与‘佑”、构建空球世界主义秩序"I内一个关键囚素.作为一种政治思维力一式.‘件活政治;s一种‘件活力-式’fA}味活决策))内政治.生活政治的口标指向是在晚期现代性的系统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达到选择生活力-式和自我实现的口的.囚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育问题、全球化带来的作为整体的人的存在与介作的问题.以及现代性条件下的自我认同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吉f斯生活政治理论关注的几个焦点.而这几力一而无小涉及‘火的存在与道德’的深层问题.彰显了吉f斯‘味活政治牲贝论的伦理底蕴。

五、对吉f斯现代性理论的简要述评

从内容体系上看.吉f斯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现代性理论为我们展现了现代性问题的现实的一而。在工业主义、监控机制及军事力量已经成为当代民族国家的制度选择的背景下.吉f斯关于现代性的制度性分析发人深省.这也是小同国家的社会学者都对吉f斯的现代}h}理论给子足够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囚。吉斑斯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考虑现代性问题的.并把‘现代性的全球化’,与‘现代性的风险’结介起来.这使他的现代性理有着浓厚的时代感。吉斑斯与贝克是西力一风险社会理论的开创者.他们的研究使风险开始成为西力一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理论特色上.吉斑斯主要把风险与现代性及其全球化联系在一起.进而将‘降低风险’作为’`l驭现代性这一‘猛兽’的良策。吉斑斯关于现代性风险的探讨,无疑为我们正确认识现代性的双重性、构建现代性风险的预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小仅如此.吉l斯关于,军放政治’,与‘味活政治’的探讨已经触及到哲学层而的‘政治’,与‘火’的关系问题.虽然‘件活政治’能否概括人类社会末来的政治图景值得探讨.但‘味活政治’中所传达的‘败治向人和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人类政治设计的末来走向。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8

吴吉照、 李贞波夫妇老家在澄迈县老城镇白莲居委会夏社村, 现居住在白莲墟。 吴吉照今年57岁 , 是老城糖厂的下岗职工, 李贞波是白莲供销社的退休工人。 吴吉照的父母今年104岁 , 是当地有名的百岁夫妻。 吴吉照的二哥70多岁 , 患有青光眼、 弱视。 3位高龄老人主要由吴吉照夫妇照顾。

孝心绵远

两人自结婚以来, 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 互相照顾、 同甘共苦, 培

养了深厚的感情。 目前, 他们在白莲墟上盖了3层小平房(约200平方米) , 一家人和和睦睦, 日子平淡而幸福。 吴吉照的父亲叫吴丕谟, 母亲叫李瑞香,今年都是104岁, 是澄迈县出名的长寿夫妻。 两位老人一共育有4男3女, 吴吉照是最小的儿子。 大哥已是80岁的高龄, 行动不便。 二哥今年70多岁, 目前和父母一起生活。 照顾父母和二哥的重担自然而然就落在吴吉照夫妇身上。

爱心浓浓

夫妇俩每天早上6点起床, 李贞波负责打理自家经营的窗帘和床上用品店, 而吴吉照则去农贸市场买菜。 老人饮食挑剔, 为了让老人吃得舒心, 吴吉照会提前询问老人想吃什么。

从菜市场出来, 吴吉照匆匆赶到老家夏社村父母的住所, 第一件事是倒掉3位老人遗留在痰盂里的屎尿, 然后冲洗干净痰盂。 接着边煮早餐边打扫卫生。 父亲和二哥能够自己吃饭, 母亲吃饭靠吴吉照一口一口地喂。 父亲患有气管炎, 母亲患有高血压。 吃完早餐, 吴吉照又分别给他们喂药。 考虑到老人的胃口和身体营养需求, 3位老人的饭菜都必须分开做, 吴吉照从不因为麻烦而有怨言。 老人们吃完早餐, 他就开始做午饭, 午饭做好已经是将近10点了 , 吴吉照才回到白莲墟店铺里吃早餐, 帮助妻子打理生意, 上门安装窗帘, 送货下村。

临近下午4点, 吴吉照又匆匆忙忙回到夏社村, 给3位老人洗澡、 洗衣服、 做晚饭、 喂饭, 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到位于白莲墟的家。 晚上是三

哥吴吉辉陪3位老人睡觉, 夜里照顾老人。 吴吉照经常给3位老人晒洗被子,老人的被席干净整齐, 没有异味。

善心成就家庭美德

吴吉照从1998年开始照顾老人, 为了保证老人营养, 吴吉照每天早上给老人各冲一杯牛奶。 老人觉得牛奶味腥, 不喜欢喝, 吴吉照灵机一动, 在里面加上一些补血的红枣, 哄着老人喝。 父亲容易上火, 吴吉照每天为父亲冲一杯清热下火的茶。 老人经常便秘, 吴吉照总是买许多香蕉、 番薯等润肠通便的食物给老人吃。 3位老人的长寿得益于丰富的营养和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

母亲认为自己的身体拖累了子女, 悲观厌世, 不肯治疗服药, 吴吉照把药放在粥里喂她, 经常劝导她: “是你让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 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 现在是我们尽孝的时候了。 难道你忍心让我们愧疚一辈子?谁没有年老的时候, 我们现在怎么照顾你, 将来孩子就怎么对待我们。 ” 每当这时母亲总会抹着眼泪, 夸吴吉照。 老人年迈, 一不舒服吴吉照总会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医院或去买药, 他都跟医生、 护士混熟了。 每当提起吴吉照, 医生、 护士总会竖起大拇指, 说很少有人对年迈的父母如此上心, 护士们总喜欢开玩笑说: “我们3个人加起来的年龄都不如老人家的岁数大,真是家有三老犹如三宝啊。 ”

2012年的一天, 吴吉照父亲生病了 , 家人把他送到医院, 接受治疗。 医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9

陈华斌,来自铁观音故乡——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05年他考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并通过助学贷款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大学期间他不花家里的一分钱,凭靠勤工俭学自力更生走完了大学生涯。

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活

2005年在秋风瑟瑟的异乡,他拥有的只有四十来块钱和大包小包的行李。面临这样的困境,他没有显得很无助,因为他还来不及忧伤就得面对迫在眉睫的问题——吃饭问题。他想起了离自己学校不远的吉林医药学院有个朋友,便向朋友借来一千块钱以缓解目前的困境。很快他就在学校找了份扫地的差事以解决今后的生活费。为了把钱尽快还给朋友,他决定再找第二份差事。他利用扫地业余时间找了份在饭店端盘洗碗的工作,问题是饭店只管吃住,不给工资。饭店工作为他积累了经验,也为他后来创业埋下了伏笔。最终饭店老板的残酷,使他不得不离开那家饭店。当时一嘴满是闽南语的他,普通话极为不好,为了把普通话锻炼好,他学习刻苦,每天都比别的同学起床早,一是为了锻炼身体,二是为了练习普通话,三是为了捡矿泉水瓶兑换现钱。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的普通话进步飞快,渐渐地跟别人沟通也就容易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找到一份家教。起初家长不太适应他的口音,但他凭借数理化的强项和自信的态度打动了家长,成功获得了第一份家教的工作。这份工作是他快乐的开始,也是他轻松还上朋友那一千块钱的保障。

经过悉心教导,他很快总结出那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他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取得了很大进步,从此,他的教育方法得到家长的认可,并为他介绍了更多生源。由于家长的口碑,很快他成立了一个培训班,这也为他后来再创业保障了资金来源。这就是他的大学生活,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社会经验。这些都为他毕业后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勇敢开拓茶业事业

“思路决定出路,选择大于努力。”这是他最喜欢的话。2009年他跟其他学生一样面临着毕业的苦恼。择业有保障,创业风险大。是择业还是创业?整整纠结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他终于下定决心,选择了创业。面对创业的千百种项目,他最终选择了他最熟悉的茶业项目。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种表现方式。茶文化中的养生术,更因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国人青睐,可见饮茶业是一种既健康又文明的行业,此外,他还可以运用大学的专业知识去服务茶文化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平台。正因为如此,他运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从根本上降低了成本风险。接下来就是销售路线的把关和店址的选择,这很自然就涉及到人脉和资金的问题了。人脉就不用讲了,因为他的大学生活给予了他最好的平台。剩下的就是资金了。人脉有了那还差资金吗?经过他的介绍和推广,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很支持他,纷纷出力帮忙,有的帮忙介绍朋友来销售,有的帮忙做广告,其中有两位老师慷慨解囊支援资金,就这样他的第一个店“乘康渡茗茶”隆重的在吉林市成立了。经过努力经营,他结交了很多社会名人豪杰。经过一年多的奋斗他小有成就。他的执着,他的责任感,他的无私,他的勇气和胆识受到了吉林市生活频道、吉林市娱乐频道、吉林市江城晚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报、吉林省城市晚报、江城日报、吉林日报、吉林省电视台吉视乡村频道等媒体和北京特殊群体技术培训中心的采访和报道,并作为吉林高校校园播音室创业典型播放。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使他有机会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做大学生创业报告,成为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典型新闻人物。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很快就把吉林市的“乘康渡茗茶店”经营得红红火火。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浑身充满着开拓市场的力量,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得他又在长春市开拓了新的市场。他的才能受到了吉林省委的认可,并于2010年被吉林省委宣传部、省工信厅、省妇联、省工商联、省人社厅、共青团省委会等六大部门共同评为吉林省“创业能人”。

茶业事业更上一层楼

如今在吉林省吉林市和长春市都可以看到优雅清净的“乘康渡茗茶”连锁店,而且进入“乘康渡茗茶店”就可以闻到浓浓的茶香味。说到品茶与养生,陈总更是如数家珍:茶有着其他饮料所没有的三大功能:即防癌、防心血管病和防辐射。不过,茶叶虽好,也要“会喝”。所谓“会喝”:一是指懂得如何品尝,二是指懂得饮茶卫生。为促进身体健康,我们也可以自制一些药茶,起到治病保健作用。如盐茶、姜茶、奶茶、醋茶、蜜茶、莲茶、菊茶等。细入了解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有序的茶具和陈列有序的全国各种茗茶,再进入你便可以看到那古典又充满大自然韵味的大茶桌。再细看你便可找到一个冷库,那个冷库是用来储藏乘康茶业生产的铁观音的地方。从里到外摆放的都是商品和摆件,装修却显得非常和谐得体。通过观察那博古架的古韵,墙上的壁纸,墙壁上的那一片片琉璃瓦,天花板的花格和水晶灯,我们发现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不仅工作有干劲,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时间和空间思维能力。

如今的他想得更长远了。一个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个人干出来的,他早早就认识到一个公司人才的培养才是企业蓬勃发展的根源,为此他在曾经就读的大学里成立了一个茶文化学会以备今后共同发展,也可以为其他公司做人才服务。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10

论文摘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名著,讲述了主人公哈克和黑奴吉姆乘木筏子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历险经历。本文通过哈克的胃险经历分析了哈克的内心冲突、思想的变化及其成长历程。

作为马克·吐温最伟大的杰作之一、《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深深感动了全世界许许多多的人。众所周知,《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都是儿童读物,但后者却引起了成年人的极大关注,甚至连海明威都说:“全部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吐温写的一本名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它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书:以前没有过,迄今也没有这么好的。”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哈克以第一人称出现,我们从该小说的开头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哈克作为叙述者作了自我介绍:“你们并不完全了解我”,并向读者讲述了他自己的历险故事,这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所采用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截然不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小男孩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和对自由的执著追求,他在旅途中乘着木筏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形象栩栩如生地铭刻在读者的心中。通过哈克对冒险故事的叙述,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的成长和他从天真无邪到成熟的思想变化,也使我们深刻地了解了内战前的美国社会的状况。下面笔者拟通过哈克的冒险经历分析哈克的内心冲突、思想的变化及其成长历程。

一、追求自由的天性

哈克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内战之前的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故事,当时有许多移民定居于此地。在密西西比河岸边的一个偏远小镇上,十三岁的男孩哈克出身于一个贫穷家庭,母亲去世,又被醉汉父亲所遗弃。他是在无人教养、毫无约束的环境中长大的。哈克从小没有受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肮脏,缺乏管教,几乎不识字,语言粗鲁。他整天东游西逛,对长辈的说教不屑一顾,总是渴望跑到无人管束的地方去,总是想摆脱文明社会的束缚。哈克这种天生就对“文明礼教”的强烈逆反心理在小说第一章中就已表露出来了。寡妇道格拉斯,一个高尚而心地善良的女人,收养了哈克,希望把他培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于是哈克不得不接受一个又一个的规矩:必须穿新衣服;只有在吃饭铃响后才能就餐;不许吸烟;必须上学。对功课的厌恶使哈克说出了“下地狱似乎更快乐”的话。稚气的童言让读者心里一乐却又不禁一酸,为了追求自由逃避“文明的教化”,哈克宁愿选择“下地狱”。这种所谓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束缚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少年的思想和活力,压制了他自由的天性。醉汉父亲再次出现,他残地毒打哈克,把他锁在小木屋中,没有任何自由。哈克为了摆脱父亲的残暴和传统教育的枷锁,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他决心逃跑。哈克以他的聪明才智逃离了文明礼教的束缚和父亲的虐待。

二、善良的本性与畸形的意识间的冲突

在杰克逊岛上,他意外地碰到了吉姆—一个从沃森小姐家逃跑的奴隶。当吉姆要求哈克保守秘密时,哈克马上就面临着选择:是保守秘密还是向镇上告发?社会、家庭的种族偏见使他难以抉择,但哈克的这种偏见比起成人来说要少得多,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帮助吉姆,孩子善良的本性占胜了畸形的意识。在第十六章中,哈克的善良的本性与畸形的心态间的冲突显得更加明显:是否应该把吉姆送回到沃森小姐家?他决定写信告发吉姆的行踪,当他想起他们共同逃亡的经历,想起他们在患难中结下的友谊,他感到“左右为难”。最后他“琢磨了一会儿,好像连气也不敢出似的”,随后才对自己说:“好吧,下地狱就下地狱吧。”接着就一下子把信撕了,哈克作出了违背传统道德的决定。在沿河而下的旅途中,他和吉姆的关系从旅伴到尊敬的朋友再到最亲的亲人,哈克在想起吉姆是如何保护和照顾他时决定解救吉姆,情愿献出他的灵魂以换取吉姆的自由,这足以证明他个人思想的极大成熟。哈克善良的本性再一次占胜了畸形的意识。 三、哈克道德思想的转变和成熟

首先,在第二十三章里,当吉姆谈论他的家庭时,哈克“很惊奇地发现吉姆几乎和白人一样为其家庭担优”。吉姆和女儿伊丽莎白的动人故事让哈克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同情被拆散的奴隶家庭。他感到同他的白人父亲相比,吉姆的这个黑人爸爸倒更关心他的孩子们。当时的社会,黑奴处处受歧视,像畜生一样被白人自由买卖,而所有的小孩子都被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所有的白人都是好的,而黑奴是“邪恶”和“愚蠢”的象征。因此,在这个冷酷无情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没有爱,没有仁慈,没有友情。吉姆家庭所表现出的超越白人的父爱让他对这一传统的道德教化产生了质疑。其次,哈克在他的历险当中逐渐认清了:“白人都是些极其卑鄙的家伙。”当“公爵”和“国王”,面对三个无父无母的姐妹想冒充她们的叔叔并窃取遗产时,哈克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厌恶,称他们是“人类的羞耻”。他决定偷走遗产并还给那三个姑娘,哈克的这一行为标志其思想成熟的开始。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渐渐地对哈克有了许许多多的新的了解。当他坚信黑人与白人并没有多大区别时,他就从一个缺乏判断力的小男孩成长为对生活理想有着承诺的男子汉。哈克已不满足于旁观,而是勇敢地用行动表明他的态度,证明他思想上的成熟。

在小说的结尾,一切似乎都得到解决:吉姆被解救了;萨利姑姑也已答应要收养哈克。但是哈克经过这次历险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勇敢地选择到西部去。在小说的开头.哈克是一个贫穷、单纯没受过任何教育的小男孩,到了小说的结尾,哈克已是一个富有的、足智多谋的年轻人。他敢与权威性的道德传统抗争,敢为所关心的那些人冒生命危险,他在这一生命历程中茁壮成长。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11

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著名的西班牙小说家米盖尔台塞万提斯,同时他也是西班牙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中学生《堂吉诃德》个人读书心得800字作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堂吉诃德》读后感800字1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才看完,最开始我只是在书城随意的翻看了一遍,《堂吉诃德》读后感黄楷宸。那时根本没看懂啥意思,就觉得是个有妄想症的人整天以为自己是个骑士,到处“行侠仗义”,后来还有个傻冒跟他一起踏上荒唐、自欺欺人的征途。

《堂吉诃德》共分为上下两册,作者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它讲述的是一个叫堂吉诃德的没落小贵族(或绅士地主)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命为游侠骑士,要遍游世界去除强扶弱,维护正义和公道,实行他崇信的骑士道。他单枪匹马,带了侍从桑丘,出门冒险,但受尽挫折,一事无成,回乡郁郁而死。

在读上册的时候,其中有几处令我捧腹大笑。比如堂吉诃德与侍从桑丘和他自制的万应神油以及桑丘因胆小随地方便的那段等,读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上册记叙了堂吉诃德的两次游侠之旅,以被朋友带回家为终止。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给人的印象是多种多样的。他时而是一个疯癫可笑的骑士,是疯子,时而又有理性,讲道德,俨然是一位严肃的法国绅士。堂吉诃德一心追求正义,他的道德使他成为疯子落得狼狈不堪,他宁可舍掉性命却绝不放弃理想,他所以珍重自己的性命,无非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书中的第二主要人物,也就是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的人物形象塑造得也很成功,他傻,却又痴中有黠。可是他忠实主人,知恩图报,他既是堂吉诃德的陪衬,也是他的对照,前者注重理想,后者在乎现实。

我觉得上册作者在记叙堂吉诃德游侠经历的同时增加了一些对人生,社会等等的理性思考和认识。当然这是借堂吉诃德这个人物达到目的的,许多道理说得很婉转。而下册,我个人认为,除了游侠经历,说理的成分明显增多且很直接。如:“真理即使拉成了丝,也扯不断;即使混杂在谎话里,也会像油在水里那样浮现出来。”再如:“美德的道路窄而险,罪恶的道路宽而平,可是两条路止境不同:‘走后一条路是送死,走前一条路是得生。而且得到的是永生’。。。”还有一点差点忘记提,作品中以人物语言描写的形式大量运用谚语,使人读起来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而不是枯燥的说教,乏味的议论,我想,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

总之,《堂吉诃德》这部书不论从内容,语言,人物形象塑造等各方面都不失为国际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西班牙文学巨制。

《堂吉诃德》读后感800字2《堂吉诃德》的作者是塞万堤斯,一位出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在他写《堂吉诃德》之前,他一生坎坷多多,原先参军,在战争中,被夺去了左手,经过四年的军旅生活,他踏上了返回的旅途,不幸的是途中又遭遇了土耳其海盗船,在那他都被做了奴隶,他几次试图想逃跑,都是以失败告终,但他的勇气和胆识都被和他一起居住的俘虏们和那些土耳其人的佩服和赞美,《堂吉诃德》读后感1000字。直到他34岁时(被俘是28岁)才回到了国家。以一个英雄身份回国的他并没有受到西班牙国主的重用,他整日为生活忙碌奔波,回国后他依然多次入狱,原因是没有缴纳应缴的税,甚至就连《堂吉诃德》几乎都是在狱中完成的。他的学历只是中学学历,他为了生活写过无数篇的商业广告词,也写过许许多多的抒情诗和一些小说,但是当时都没得到重视。年过50的塞万堤斯,他对待文学依然持着一颗热爱的心,完成了这部巨作。这部书终于得到了好评,在1650年它持续六次被再版,此书风靡全国他为塞万堤斯赢得了不少荣誉。

《堂吉诃德》被誉为第一部现代小说。在其内有男男女女不同阶级的人物七百多个,他批判了那时期的政治、法律、道德、文学等多个阶层,反应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主人公堂吉诃德和桑乔,在其序言里有段话是这么说:“我不想强调是我向你介绍了这么尊贵善良的骑士,但希望你感谢我让你即将认识他的侍从,那么著名的桑乔·潘塞。”可见塞万堤斯的态度是想将桑乔那个骑士阶层的侍从的丑陋的一面,从他身上都能看到。从而也想引起人们的反响,对骑士阶层的瓦解起到一点作用。然而这些还不止,在描写堂吉诃德英语桑乔一路从家里乡村出发,一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都一一写到,或从堂吉诃德口中说出的一些骑士小说的内容,以及两位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所说,都在塞万堤斯的笔下被写的十分精彩、鲜明,对比十分强烈,讽刺的辛辣无比厚重。然而这被读者看见后,这也给了骑士阶层重重一棒。这第一部《堂吉诃德》的.成功,却带来了教会与贵族阶级将小说的续篇进行伪造,并对塞万堤斯进行了一番恶毒的诬陷和攻击。这让塞万堤斯提笔回击,他在1615年推出了《堂吉诃德》第二部。在此书中之外,他也写了许多优秀的惩恶扬善的小说集,在里面有写爱情,也有写社会风俗,也写了西班牙下层人民的生活贫困,肯定了人性的自由和对社会的不公正发出了愤怒的抗议。

《堂吉诃德》在每个人中的样子都不一样,在我看来,堂吉诃德的性格,他的言语间,他的想法,都透露出一股天真的傻劲儿。他渴望能拯救别人,渴望能成为一位英勇无畏的游侠骑士,当他被封为骑士的那一刻,他就似乎变得面对所有的困境和阻碍时以自己的自信和那原始的恐惧一一在胆怯的桑乔面前越过。也许他的体格差,身板小,也许他的罗西南多不是一匹千里好马,也许他的甲胄与长枪都是破旧的,再也许他的侍从桑乔是个丢三落四,胆小如鼠的低等侍从,但起码我看见了他的热血赤诚。

《堂吉诃德》读后感800字3对于理想这个词现在越谈越少了,人长大了就变的很现实,在堂吉诃德身上我又看到了久违的梦想。

其实堂吉诃德就是一个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堂吉诃德有个很美好而又很天真的想法——做一名维护世界正义的骑士。然而中世纪已经过去很久了,骑士们早已离我们而去,留下的是那些不知真假的传说,可堂吉诃德偏偏就相信了,光从堂吉诃德的语言来看(特别是对要去作总督的桑丘的一番教导),堂吉诃德确实是一名很有正义感而且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优秀骑士。小说的可笑之处就是让我们这位骑士“生不逢时”。然而作者并没有让堂吉诃德像中国代诗人那样哀叹命运和世道,而是选择让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在一个不属于骑士的时代“仗剑走天涯”。

刚开始时看这本小说只觉得堂吉诃德很愚蠢很可笑,把它读完时又发现堂吉诃德这个人很天真,很可爱。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像堂吉诃德一样保持着那份童真如此沉醉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之中,又有几人在这种“逆境”之中坚持自己的梦想?或许站在堂吉诃德的角度来说他是幸福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为自己是一名骑士而感到骄傲。我甚至有些嫉妒他——回想自己在读武侠小说时也曾幻想过自己是一位武功高强,顶天立地的大侠。

作者在书中提到骑士小说害人,于是通过堂吉诃德这位不符合时代特征的“骑士”的愚蠢行为来进行辛辣的讽刺。然而作者在对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却没有刻意抹黑,堂吉诃德富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他几乎每次都是打着这样的旗号),待人真诚,为人正直(总是为别人打抱不平),诚实(比如临死也不忘对桑丘的承诺),单纯(比如说遇到奇怪的是他会自言自语地说书上好像不是这样写的),对爱人忠贞(到哪都对人宣称达西妮亚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为了她的名誉愿意与人决斗),勇敢(面对狮子毫不畏惧),坚毅(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所有这一切加起来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近乎于完美的人。

故事结尾堂吉诃德被月亮骑士打败,骑士理想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结果抑郁生病而死。在他死的最后时刻,他“醒”过来了,从理想中的骑士回归到了具有传统价值观的普通人,或许在常人看来这是个很好的结局,至少他清醒过来了,堂吉诃德自己是怎么想呢,我无从得知。也许是他自己感觉自己拯救达西妮亚的任务已经完成,自己骑士生涯也可以告一段落了吧。

宗教的衰落,科技的发展导致了一些人们信仰和理想的缺失,他们庸庸碌碌的生活在自己用钢铁铸造的囚笼里,不敢去实践自己的理想,甚至从未思考过自己生存的意义。

这时,堂吉诃德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让你在开怀大笑的同时重温自己的过去的“骑士梦想”。

《堂吉诃德》读后感800字4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西班牙文学的一部杰出作品,《堂吉诃德》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向人们揭示了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因为这一力作,塞万提斯的名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他塑造那一瘦一胖、一高一矮的游侠骑士和侍从,更是老少皆知的文学形象。虽然,塞万提斯并没受到他那个时代的足够重视,甚至只被当成是一个平庸的诗人,没有成就的小说家,但就如同金子总会发光,这部小说的问世以及之后产生的巨大影响,却使塞万提斯在之后的世界文坛中跃升为声名显赫的伟大作家,乃至于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等都将他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塞万提斯出生在 16世纪中期马德里附近一个小镇,在文艺复兴的冲击下,中世纪的教堂文明已岌岌可危。如果说,中世纪任何一个男子的最高荣耀和最大梦想,就是成为一个骑士的话,那么,直到16 世纪,仍然有许许多多人妄想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与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骑士比肩的骑士,原因很简单,太多太多的骑士形象蛊惑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塞万提斯基于“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并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而创作了这本书。不得不说,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奇迹就这样诞生了,骑士小说就此销声匿迹。

这部作品,内容包罗万象,将近百万字的大作,涵盖了几乎整个西班牙社会全景。公爵、公爵夫人、封建领主、总督、僧侣、神父、士兵、牧羊人、农民、市侩,每一人群都出现在书中。作品尖锐地、全面地批判了这一时期西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私有财产制度,使之成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

有人说,第一次读《堂吉诃德》,是笑;第二次读,是哭;第三次读,是思。堂吉诃德——一个立志锄强扶弱、见义勇为、英雄盖世的游侠骑士,其实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把脸盆当头盔、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厮杀的大军的头脑不支持的人。然而,就算他头脑不正常,他一生恪守自己的骑士精神,仗义疏财、保护妇女,对自己的意中人忠心耿耿。就算第一次出门,驼在驴背上被送回来;第二次,被关在笼子里送回来。他也不改初衷,孜孜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在觉得他可怜可笑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心生敬意才对?

以前,跟学生讲中世纪的骑士,是如何如何的风光无限。学生听了似懂非懂,半信半疑。后来,我就让学生自己阅读如下文字。“试问,哪个游侠骑士还交过产业税、贸易税、国王娶亲税、土地税、道路交通税和航道税呢?哪个裁缝给骑士做了衣服还收工钱?哪个国王不请骑士入席?哪个姑娘见了骑士不倾心相爱?”骑士的高人一等是否跃然纸上?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了一个迷人的骑士?然而,再风光的骑士,也终将抵不住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

最后,用英国诗人拜伦的一段话来作为此文的结尾。“《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伏坏人是他唯一的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

《堂吉诃德》读后感800字5小说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年过五十仍能驾马“出征”的穷酸绅士,他对小说中骑士形象的热烈崇拜、想要拯救世界的想法以及他奇奇怪怪的装束无疑是?a href='///yangsheng/naiping/' target='_blank'>奶瓶尚Φ模辽俨还苁鞘橹腥宋锘蚴鞘橥舛琳叽蠖际钦庋衔摹F涫祷桓鼋嵌认胂耄眉率遣皇且部梢允歉隽瞬黄鸬娜宋锬?

他身处沉闷无趣的现实世界,却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光辉宏大的世界观并也试着用这样的世界观去影响身边的其他人;他崇拜骑士小说里的英勇无畏的骑士,于是他充分利用了身边能利用的一切使自己向崇拜的英雄靠拢;他疯疯癫癫地闯荡着世界,给人们造成了许多麻烦,但无论何时他始终坚持着自己作为一名“骑士”的原则。他为了自己的理想,把自己和可怜的仆人、老马弄得遍体鳞伤,最后回到家乡,终于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疯子”。我想,那种自己长期坚持的世界观坍塌带来的感受一定是十分痛苦的吧。

堂吉诃德的形象是荒唐可笑的,但同时也是悲剧的,他的想法行为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不切实际,但透过表面的荒唐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动机的目的带有浓烈的崇高性和正义性,他内在的灵魂也应当是高尚的。堂吉诃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从一开始的斗志昂扬到最后的失意还乡,这样的变化正揭示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变化,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当二者发生冲突时,理想能够战胜现实,精神能够不屈服于物质,但实际上,我们都明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旦产生,往往是理想向现实妥协。正是这样妥协的规则使我们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料到了堂吉诃德的悲剧结局,而这种悲剧中暗含的崇高可能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小说的作者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堂吉诃德的身上自然也会流露出人文主义的光辉。堂吉诃德实际上是一个富有希伯来——人本意识的人文主义者形象,他向往自由,反对压迫,代表着高度的道德,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他将骑士的信仰奉为一切,想让世界充满正义,于是,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行侠仗义,不断前行。虽然这位“骑士”都没有什么真正的业绩,但他身上的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却是无比的可贵。

英国诗人拜伦说:“《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伏坏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其实不管是过去还是今天,或是未来,总有些人的生活过得并不如意,总有满怀理想的“骑士”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救苍生,或许有的“骑士”真正做到了,但我想更多的人可能最终还是落得了堂吉诃德的结局。虽然我对改变这个世道并不感兴趣也并不抱有怎样的幻想,但这些勇敢的“骑士”却让我感到敬佩。

《堂吉诃德》读后感800字6堂吉诃德,一个年老的乡村绅士,怀着伟大骑士的灵魂,苦苦思索着无人能明白的理……

------题记

一个满脸消瘦,面带愁容的小贵族,为了心中美丽的达辛尼娅,他爱上了骑士小说……一匹瘦弱的老马-稷南提、一柄生了锈的长矛,一个破了洞的头盔,堂吉诃德带着桑丘开始了他们伟大的出征。可是时代变了,骑士制度早已成为历史,他自然当不成骑士了,于是他只得以幻想来实现当骑士的向往,他把乡村客店当作城堡,把旅店老板当作寨主,把旋转的风车当作巨人,把羊群当作军队,把理发师当作武士,把胜利取得的铜盘当作有名的曼布里诺头盔,把罪犯当作受害者的绅士……闹了许多的笑话,吃了无数苦头,直到临终前才醒过来。唉,可怜的堂吉诃德!

然而,堂吉诃德又是伟大的。这一点都不矛盾。由理想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构成的唐吉诃德气质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的,这是一种充满实践勇气和内在热情的英雄气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怀抱着崇高信念和伟大理想的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堂吉诃德敢于追求自己心中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达辛尼娅是只个美丽的梦,但是他努力寻找梦境。她对爱情是忠贞不渝的,即便那只是邻村挤牛奶的姑娘。他有着无比正义的骑士精神,他一心认为这世界需要拯救需要伟大的堂吉诃德。他是那么可笑,内心却又那么认真。

正是堂吉诃德的无能和勇敢,让随同出门行侠的商丘不离不弃。商丘,一个伊壁鸠鲁式的享乐派。朱光潜先生曾经给过他们这样一段评价: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和风筝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商丘。潘沙。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实用的理想主义者。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商丘。潘沙却属于未来。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诃德而是商丘……或许说堂吉诃德是聪明中的傻瓜,商丘是傻瓜中的聪明一点也没有错吧。

曾经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的摧毁,后来,它却成了行将灭之的骑士阶级的史诗。

现在,堂吉诃德骑着华丽的马车到天堂寻找美丽的达辛尼娅了么?

《堂吉诃德》读后感800字7《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黄金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讲述了主人公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丘。潘沙的“游侠史”。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书中写着,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穷乡绅,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竟然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找到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要去游侠,除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骑了驴儿跟在后面。堂吉诃德又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像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意中人,给她取了名字叫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于是他以一个未受正式封号的骑士身份出去找寻冒险事业。

堂吉诃德的骑士之旅可谓是滑稽透顶了,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处理一切,因此一路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然而一直执迷不悟。他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美丽的农家女当成公主,把一家普通的小客店当做被实施了魔法的堡垒。第一次出行被人打得动弹不得,被驮在驴背上回到村里;第二次出行最终以被人装在木牢里带回村里告终;第三次出行在被同村学士装扮的骑士打败后郁郁寡欢地重回故里,直到最终一病不起,临终才明白过来。他立下遗嘱,的继承人侄女如嫁给骑士,就取消其继承权。

堂吉诃德的形象是复杂而充满矛盾的。他身上既有明显的戏剧性特征,又有鲜明的悲剧性色彩。一方面,堂吉诃德是可笑的。他由于受骑士小说的影响,脱离实际,迂阔顽固,忠于幻想,在三次出游中闹了不少笑话,遭到一连串失败,却仍然想要在现实中恢复过去时代的骑士精神。他用诸如:“天叫我生在这个铁的时代,是要我恢复金子的时代。”之类的可笑话语来解释自己“与众不同”的疯狂举动,让人不禁大笑。

另一方面,堂吉诃德生活在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充满着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总幻想扫除一切社会不平,这就与客观现实造成了冲突,这一冲突既具有喜剧性又具有悲剧性。这个犯了时代错误的堂吉诃德却要在现实生活中恢复过了时的骑士精神,因而使得他成了一个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的角色。但是作者在种种场合中,反复突出他醉心铲除人间罪恶的这一特点,从而展示出他性格中的高贵品质,即为了追求正义、理想而置身危险于不顾,愿为社会而不惜牺牲自已的生命。因此与单纯的喜剧性角色不同,他又是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

我觉得,堂吉诃德是很可笑,但是他的可笑却正是他所处的社会的悲哀的呈现。堂吉诃德对桑丘说过:“桑丘,让他们管我叫疯子吧,我还疯的不够,所以得不到他们的赞许。”堂吉诃德仿佛从被讽刺的对象成为了讽刺者。

作者塞万提斯以犀利的讽刺笔锋对西班牙的上层统治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嘲讽,对人民的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说揭露了西班牙统治阶级外强中干的本质和彬彬有礼的外表下掩盖着的阴险、凶残的本性。小说中写到官僚们贪污纳贿,买卖黑权,专横独断的社会现象,好大喜功的国王疯狂的军事侵略,几千名无辜士兵,尽成炮灰。在面临重重危机的情况下,统治阶级以挑起宗教冲突或矛盾来摆脱困境,劳动人民被逼迫生活不下去了,只好铤而走险起来反抗。

堂吉诃德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性格特征正是塞万提斯自己世界观矛盾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堂吉诃德的悲剧也就是塞万提斯的悲剧。

堂吉诃德的悲剧既是性格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他可笑、可爱又可悲。正如小说的结尾所说:“他活着是个疯子,死了是个智者。”不管怎么说,在我看来,就算堂吉诃德是个疯子,他也是一个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疯子”!

《堂吉诃德》读后感800字8一个拥有疯狂骑士梦的乡村富地主,带着一个纯真的梦想,一身简朴得引人发笑的戎装,一个单纯善良的侍从,踏上了困难的骑士之路。

这是西班牙最后的一个骑士。

一路上,他都被称为疯子。他没有丧气,似乎毫不知情,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魔法化。

他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我认为,他成功了。因为在他临终时,他醒悟了,骑士道应该结束了,他当初决定闯天下的决定不是对的。骑士小说也应日趋衰落,以至彻底灭亡。

我十分地感动,感动于堂吉诃德那单纯的维护和平的决心,感动于他的善良,感动于他的勇敢。

也许我永远也会铭记,堂吉诃德带我的教训与带给我的鼓励。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绪由着主人公的心情上下起伏,仿佛身临其境。它没有《三国演义》的震奋人心,没有《红楼梦》的千式百样。但是,它带给我的比任何一本书都多,比任何一本书都好,比任何一本书都受益。

我很深刻的一首诗上的一句话:“人世的愿望皆落空,许诺的是安逸,得到的却是阴影,尘烟和梦花”。也许,我们盼望很多东西,不过相反,我们得不到很多东西,谁也愿意人生一路顺风,但是,不免有坎坷磨难。

很多事情都不能如我们所愿,这个乡坤贵族堂吉诃德也希望自己可以平定灾难,但是,此时的他正被骑士小说的梦幻思想所感染,他带给人们与带给自己更多的是失望,困难与伤心。

他以心待人,但是又怎样呢?公爵不断地捉弄他,把他当作一个笑柄。他却不知情,依然一心一意,天真地满足人们的要求,但是总是弄巧成拙。

他没有错,书分有好书坏书,骑士小说对人们的帮助不大,反有危害;而塞万堤斯这本《堂吉诃德》就对我有很大帮助。他学习了骑士小说中那种愚昧的思想,但是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他是个大好人。

桑乔(堂吉诃德)的侍从也让我感触很深,书上的一句话:侍从比比皆是,唯他忠实无华。在磨难中,他和他的主人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也变的稍有文采,学会了思考问题。

他相信堂吉诃德会给他一个海岛总督,我想这不是愚蠢,这是善良,他用善良的心给了孤独的主人陪伴,他用他的忠诚伴随主人度过一个个难关。

他也如他所愿,公爵让他做了1个月,也许他被耍了,被骗了,但是也圆了他的梦想。

在生活中,我们对待朋友要将心比心,好朋友总是有的,知己总会找到的。

我明白,冲动并不能做出好的成绩,反而会害了自己,结果往往与愿望想反,要成功需要努力,需要正确的思想与恰当的方法。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肯定不止这些,留由读者慢慢体会。

《堂吉诃德》读后感800字9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米盖尔太塞万提斯笔下的一个“荒唐”的小人物,原名阿伦索吉哈达,知道他的人都认为他很可笑。我可不是这样认为的。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穷乡绅士堂吉诃德读骑士类的书籍入了迷,一心想要复兴骑士制度,于是他背井离乡,离家出走,想锄强扶弱,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以垂名史册,堂吉诃德的辛苦奔波最终智能惹成一系列的笑话,他狼狈的回到故乡,在悔恨中死去。

初看《堂吉诃德》,我认为它就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神经质”的“勇敢精神”在书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越发看不起他。但是细细品味,又觉得书中蕴含了一些道理。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那位高粱杆似的游侠骑士,那位奇想连篇的绅士,时刻体现出他善良、正直的本性,那是人类崇高的精神,只是因为他太单纯了所以才闹出许多笑话。

曾记得小时候看这部动画片,只看到一个疯疯癫癫的骑士,做出一些蠢事,把我逗得咯咯发笑,那时只觉得他是个疯子,可是现在读起来却有新的体会。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被他的执着精神所打动,切不说他是真疯还装疯单他对认准的那个目标锲而不舍追求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堂吉诃德有不言败的精神也令我敬佩,虽然一次次的失败,但他仍然像骑士那样要求自己——不畏强暴,坚持正义!

当再次回味这本书时,我体会到了一种忠贞不渝的精神,也的确是蕴含在他的心中。他勇敢、坚毅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有执着公正的品质,他嫉恶如仇,总是向他的“敌人”发出不屈不挠的冲锋。就是这样一种充满世界的勇气和英雄的品质,才使他的仆人桑丘一直不离不弃的跟在他的身边……

堂吉诃德是善良的,只是因为他善良到单纯的程度,因此,他的理想和报复都功亏一篑。但他的仆人桑丘却发现了堂吉诃德的英雄品质,并给予了他理解和支持。是的,他正直,他执着,他永不放弃,虽然,堂吉诃德所做出的行为滑稽可笑,但是,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他拥有的品质我们有吗?

正直,很多人都有,执着,少部分人拥有,永不放弃,极少部分人拥有,如果把这三点加在一起,我们便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想想看,堂吉诃德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可以向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进攻;为了自己的梦想,落得一身悔恨,可他放弃了吗?没有,他依然执着,依然勇猛,依然正直,虽然这都已经成了历史,但他永不言败的精神确实这的我们后人学习。

骑士的灵魂必将永垂不朽!

《堂吉诃德》读后感800字10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堂吉诃德》,他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着名代表作。这本小说讲述了年逾五旬的绅士吉哈纳因读骑士小说走火入魔而改名堂吉诃德,闹出不少令人笑掉大牙的事情。

这本书乍一看十分荒谬,其实它极其现实的影射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西班牙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并通过战争统一全国后,国力发展极快,其中在文学方面尤为明显。这时候的文学界出现了许多优异的作品,骑士小说就是其中一类。但随着时代变迁,西班牙逐渐的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再加上连年征战和封建经济解体,统治者的声望大不如前,于是,统治者们勾结教会,通过骑士小说来巩固他们的地位,宣传所谓的“骑士道光荣”论,煽动民众加入他们的队伍。随着欲望的增加,骑士小说越来越粗制滥造,越来越荒诞离奇。作者正是看到了这种现象,才动笔写下了这篇着作。

堂吉诃德是一个正义的斗士,他不屈不挠、勇敢无畏、行侠仗义。他深深的厌恶强暴者和黑暗的社会,企图通过自己的游侠行径振兴骑士道,但是事与愿违,骑士道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再加上他深受骑士小说的毒害,成为一个行动盲目的人,将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他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羊群当成军队,把理发师的金盆当成头盔,因此大家都认为他是个疯子。尤其是在住旅店那几章,他被众人耍得团团转,而自己却糊里糊涂,完全没有察觉。读到这里,我不禁为堂吉诃德感到悲哀。

再者,他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希望建设一个高度自由的新社会,可惜他的理想是超现实的,凌驾于现实和法律之上的,而且在这样的驱动下,他做出了打伤押送囚车的卫兵,并释放国王囚犯这样疯狂的举动。他希望囚犯们能自由,但他不知道,囚犯是没有权利获得自由的。所以他的理想无法实现。

吉他社活动总结范文12

[关键词]上海大学;吉安地区;党组织;创建;发展

[中图分类号] K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06-0018-03

江西吉安地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该地区相继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东固革命根据地,不仅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为思想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吉安地区能够具备这些条件,与当时中共早期领导人1922年创办的“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紧密相联。

一、上海大学开明的办学宗旨与革命人才培养

1922年10月,国共两党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创办了一所著名的文科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大学作为一所新型革命大学,办学富有创新精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一,成为当时国内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基地。于右任担任校长后,请举荐办学人才。便介绍邓中夏、瞿秋白等人来上大。在邓、瞿到任后,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任弼时、沈雁冰、陈望道、杨贤江等也陆续来校执教或主持工作。1923年,大量中共党人进入上大执教,开始全面、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据阳翰笙回忆:“瞿秋白讲社会学就是讲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蔡和森讲的社会发展史就是讲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张太雷讲列宁写的《帝国主义论》(英文版)。除任弼时教的俄文是工具课外,其他人都是讲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邓中夏讲工人运动,就是讲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历史,讲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情况。以上课程对我们的启发很大,他们的学术水平都是第一流的,而且又是党中央的领导人,各方面的水平都很高。”“上海大学的社会学系主要是学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其他系也都受马列主义的影响。”[1]

其二,培养师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能力。上海大学注重独立思考,不拘泥于常规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如在社会学上,瞿秋白不赞成美国学者把“一切杂七杂八无所归的东西都推入社会学”的做法,对德国、苏联学者的观点也坚持一分为二,批评传统的社会学“偏于叙述的、描写的”,他鼓励“抽象研究”。他说:“欲了解一国的生活,决不能仅单凭几条法律、几部法令,而要看得见那一社会的心灵。”为了看见“社会的心灵”,上大师生走出校门,到工人居住区和街道兴办平民夜校、工人子弟学校、识字班等。上大还联合复旦大学、东吴大学等校举办夏令讲习会。据阳翰笙回忆,当时我们党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不仅在课堂上讲马列主义,而且还带着我们帮助办工人夜校,学生轮流到工人夜校去教书……在罢工时期帮助工人写传单,写标语,写口号,并且还教工人自己写。”“总之,学校一方面在课堂上讲马列主义,从理论上武装我们,另一方面又引导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到群众中去开展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在实践中锻炼我们。”[2]

其三,输送了大批组织工农运动的革命骨干。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上大师生前赴后继,谱写出许多感人的篇章。1924年轰动一时的黄仁事件,是上大学生献身革命的首次尝试。1924年春,中共上海地方党组织在上大建立了基层组织——上海大学党支部,有党员11人,占全市党员数的四分之一。支部成员中的蔡和森、邓中夏、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都是中共中央或团中央的领导人。由于上海大学的学生不仅有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而且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当时上海革命斗争中非常活跃,重要的革命组织都有上海大学的学生。1925年,五卅运动中为国捐躯于南京路的何秉彝,以及五卅运动领导人之一的刘华、瞿秋白的弟弟瞿景白,都是上大的学生。据《上大五卅特刊》记载,仅在五卅惨案的当天,上大学生受伤的就有13人,被逮捕关押的达131人。五卅运动期间,上海有20万工人起来了,各行业都成立了工会,迫切需要干部,我们党就从上海大学调学生去这些组织工作。同时,上海大学先后为国共双方都培养了许多革命骨干,并不断向外输出人才。黄埔军校第一期在上海招生,就是由上海大学代招的,招考官就是戴季陶和施存统。据阳翰笙回忆:“哪里需要干部就从上海大学调学生,所以上海大学成为当时我们党的干部‘储蓄部’”[3]。

二、上海大学培养了吉安地区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

上海大学为江西吉安地区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并由他们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共产党员和创建党的组织。[4]罗石冰和曾延生就是这一使命的担负者。罗石冰是吉安县塘东人,曾延生是吉安县锦源人,他俩曾是江西省立第七师范学校(设在吉安,以下简称“第七师范”或“七师”)的同学。

为了探求革命真理,他俩于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读书。在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蔡和森等人的悉心教导下,罗石冰和曾延生开始认真系统地攻读了社会进化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并积极参加社会斗争实践,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信仰,并于1924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上海大学的共产党人设立了“书报流通处”,向全国销售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书刊。罗石冰和曾延生在上大求学期间,也经常把一些党的刊物,如《向导》、《新青年》、《唯物史观》等从上海寄回第七师范。因为第七师范是他们的母校,校长李松风等又是靠拢革命的左派分子,经常与罗、曾保持密切联系。同时,考入第七师范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村劳动人民的子弟,从小便受到封建豪绅阶级的压迫剥削,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痛苦生活,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和革命真理。这样,在第七师范传播马列主义就有了群众基础,也为他们在吉安进行革命活动提供了大本营。

罗石冰、曾延生入党后,为了广泛传播马列主义革命真理,经常由上海秘密回到吉安,在先进知识分子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1924年2月,第七师范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吉安临时支部,5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吉安特别支部。团组织建立后,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使之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到1925年8月,吉安先后成立了米业、染布、染纸行业工会,接着又成立了吉安总工会和其他一些手工业工会。吉安团组织、工会组织的建立,为吉安党组织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为了深入发动群众、扩大革命影响,罗石冰、曾延生在城市中创办业余夜校,秘密组织工会,在农村中进行个别联系,培养建党建团对象,使马列主义迅速与工农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并动员群众开展各种反帝反封建斗争。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为吉安党组织的成立作好思想与组织准备。

1926年初,罗石冰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江西工作。他于1月22日来到吉安,考察社会主义青年团吉安特别支部升格为团地委的有关事宜。经过深入考察,他认为按照“党团分化的原则”,吉安团员中的重要骨干都应转为党员,尤其是工界的团员大都到了“大学”(即中共)的年龄。为此,他于1月26日召集郭化非、刘承林、谌光重等人,创建中共吉安小组,设在第七师范,隶属于中共南昌支部。经过党的培养教育,团员中的积极分子如陈正人、梁一清、梁明哲等人也先后在第七师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2-3月间,中共吉安小组又将团员中的积极分子和在“大学”年龄的工人团员30余人转为中共党员。除工人党员外,其余几乎都是七师的学生党员。3月下旬,在中共吉安小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中共吉安特别支部。特别支部成立后,大力在吉安城发展党员和扩展党的组织。从此,吉安的党团组织发展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吉安地区党组织的发展,主要以第七师范为策源地,以各县在七师读书的学生党员为传播者,以迎接大革命高潮,支援北伐军入赣为契机,利用假期回家的机会,大力发展共产党员,积极创建各级党组织。[5]由此,吉安地区各县党组织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主要有12个支部:罗石冰、胡庭铨等领导的中共延福支部,梁一清领导的中共吉安总工会支部,周鉴清领导的中共桐坪支部,赖经邦、刘经化等领导的中共东固小组,郭承禄、李景玉等领导的中共陈坑口小组,欧阳洛、刘真等领导的中共永新县支部,陈正人、刘万青等领导的中共遂川县特别支部,朱绳武、朱亦岳等领导的中共莲花支部,李精一等领导的中共安福县委,宋大勋、薛佐唐等领导的中共永丰支部,康纯、翁德阶等领导的中共泰和支部,廖子清领导的中共梅元支部,党组织负责人均为七师学生。

可以说,第七师范为吉安早期建党工作在思想、组织和干部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吉安地区建党的策源地。

三、上海大学与吉安地区建党关系的几点启示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上海大学与吉安地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为吉安地区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建党做好思想准备。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吉安地区党员的发展和党组织的建立,首先是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在这一地区得到广泛传播作为前提的。而这一革命理论传播的根源,就是罗石冰和曾延生等人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通过他们将各种革命书刊寄回吉安以及利用假期回家乡后的大力宣传,使得当时一批热血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并由此发散传播到吉安地区的各个城镇、乡村,产生了最早一批接受共产主义信仰的积极分子。所以上海大学对吉安地区建党的贡献,首先是一个科学理论和革命真理发散源的作用,它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传播为吉安地区建党做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

第二,培养和输送优秀革命骨干,为建党做好干部准备。上海大学的举办正值大革命高潮时期,当时中共在上海开展了许多运动和成立了许多组织,党就把上海大学的学生调去担任这些组织的骨干和领导。不仅如此,为了革命的需要,上海大学还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批的革命干部,据阳翰笙回忆:“当时上海大学的学生,党是向两方面输送的:一方面就在上海范围内工作,一方面调到全国各地去工作,去各省、市负责一些工作,还有一部分送到苏联去继续培养……总之,哪里需要干部就从上海大学调学生,所以上海大学成为当时我们党的干部‘储蓄部’”。[6]吉安地区党组织的创建,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罗石冰、曾延生等人,受中央的指示和派遣,回到江西开展建党工作。在考察原有团组织的基础上,提出将团员发展为“大学”,创建党组织的建议,从而使得吉安第一个党小组成立。可见,上海大学也为吉安地区建党培养和输送了优秀的革命骨干。

第三,坚持与工农相结合的原则,为建党奠定群众基础。上海大学坚持“开门办学”的方针,鼓励广大师生走出校门,到工人、平民居住区开办平民夜校,组织工会,发展党组织。这种与工农相结合、与社会融为一体的原则,不仅在上海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而且为中共培养了一批善于做群众工作,与工农打成一片的革命干部。这些革命骨干回到吉安后,把这些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培养的一批知识分子党员,能深入到货运码头,帮助工人搬运货物,广交朋友;深入到田间地头、乡村旮旯,与贫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启发思想觉悟,开展革命活动,从而使吉安地区的建党一开始就走上与工农运动相结合,与广大群众紧密相连的正确轨道。

第四,以第七师范作为发展基地,播撒革命星火的种子。在吉安地区的建党过程中,江西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罗石冰、曾延生等人首先在七师学习的一批进步知识分子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使之接受革命理论,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再通过这些有思想、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散入到吉安地区各县的城镇和乡村,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发展党员,开展组织创建。这种以七师作为发展基地和苗圃的做法,使得吉安地区能够形成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文化知识的党员骨干,并迅速将革命星火的种子在该地区广袤的乡村中得以播撒和扩散,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所以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吉安地区各县都建立了党组织,工人和农民党员也得以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2][3][5]阳翰笙同志谈二十年代的上海大学[J].社会,1984(3).

[4]刘受初.吉安地区建党几个问题的探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