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

时间:2022-09-20 16:24: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伟大的悲剧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伟大的悲剧教案

第1篇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为此,教师需要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创设各种教学活动。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1.1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解读教材是专业基本功,解读教材时必须对教材本身有明确地理解及读懂教材讲什么,教学要求是什么,再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什么。我在教学《斑羚飞渡》、《珍珠鸟》这一类文章时,有忽略老斑羚的牺牲精神以及人和动物和平相处却一味强调“环保”问题。教学设计时应紧紧围绕主题,以免偏离方向。教师只有在领会教材意图,掌握教学思想,抓住教学起点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2明确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导航系统。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各种教学活动设计都应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根据经验,不少时候教学目标是迷失的,如,在教学活动课“戏剧大舞台”时,课堂从头到尾唱京剧、黄梅戏、扬剧以及表演,这样的课堂活也活了,乐也乐了,但学生最后并没有掌握戏剧的知识,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定位正确了,才能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1.3设计活动是有效教学的重点;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训练设计的简单化。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是合作探究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设计各种探究活动。我在教授“戏剧大舞台”活动课时,先让学生欣赏几种戏曲,提出第一问“这是哪几种戏曲剧种?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剧种?”正当同学们讨论兴奋时接着提出第二问“能说出几个著名的戏曲故事吗?”此时学生兴致极高,课堂气氛活跃。于是又提出第三问“这些故事中人物有怎样的性格?常用些什么样的脸谱表达出来?”。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时,围绕仲永“泯然众人”这一结果,原因是什么?先用书上的句子回答。再延伸:仲永自己有没有责任呢?你如果是仲永,你会怎么做?最后指导讨论:“谈谈成才的因素”“你将如何面对学习”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在探究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让学得了应该掌握的知识。由此可见,好的教学活动设计能把课堂教学推向。

        2.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实施

        教学设计是基础,教学实施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是策划者又是指导者,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有效地实施教学。

        2.1有效讲授;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人认为课堂教学只能“少讲”甚至不讲,其实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离不开讲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授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讲的内容、方法。讲亦有道。一是讲授内容是必要的,二是讲授方法是清晰到位有效的,三是讲授必须是适时的。孔子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发生的讲授是最有效的。 

比如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我这样讲授:“我们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而文题是‘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涵着伟大呢?文是“悲”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们又伟大在何处?”我抓住文眼——“悲”和“伟大”,以“悲剧故事为什么蕴涵着伟大”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作为分析内容,成功讲授本文的主题。

       2.2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发端。有效的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把握空间的开放度,内容上的深刻性,对象上的层次化,是有效提问的关键。如,在教授《行道树》一文时,我提示学生用抓文眼法、寻找关键词句法等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对文中“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把深沉给予我们”难以理解。我让他们抓住三个关键词“神圣”、“痛苦”、“深沉”,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①为什么行道树认为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②从事神圣的事业行道树随了哪些痛苦?③为什么说痛苦反而把这种深沉留给我们?从痛苦中能得到快乐吗?对于这几个小问题学生容易解答。再把三个小问题连成大问题,学生的疑难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注意提问的层次化,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所谓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

        2.3有效倾听;有效倾听的真实含义是“有效的关注”。因为这里的倾听不仅指用耳朵,同时注重用眼睛。有效倾听是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状况,心中有学生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之一。首先要求养成倾听学生的习惯,把课堂的中心工作从关注教案转移到关注“学况”上来;第二要善于发现,特别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回答及作业中的问题,善于发现这些问题的课程价值,生成珍贵的教育资源。

        2.4有效反馈;有效的教学依托于有效的反馈。首先反馈宜适时,这时的反馈有利于学业的提高,同时反馈宜“积极”。所谓“积极”的反馈是指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反馈,而不是通过反馈挫伤学生,力求在积极的反馈中交流情感,实现精彩的互动。学生对学习越是投入课堂反馈越是积极。因此,有效反馈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举足轻重。

        有效实施还可以通过课堂上进行有效活动以及有效管理来达到综合的有效教学的效果。

        3.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反思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同时寄寓着教师职业的人生价值。有效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面是通过有效反思来实现的。

第2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桃花源记》 激趣 教学尝试

最近“杜郎口模式”、“少教多学”课题研究的呼声越来越紧,传统课堂以教为主的模式正不同程度地引起更人们的质问: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成绩为何停止不前,或者收效甚微。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那些学困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已成为我们教师思考的热门话题。

从传统课堂中走来,《桃花源记》虽已教过好几遍了,总是走不出传统课堂的老路子。这次我不再习惯性地准备重复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开始,我是这样导入的:“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我到湖南桃源县旅游,因为我喜欢单独行动,跟团队走散了。到了世外桃源,见一山,从口入,但跟里面的人言语不通,我想打电话跟团队联系,但总是找不到信号,桃源人看我一个人拿着手机讲话,哪怕由于信号原因,对方没有回应,桃源人开始笑我,我终于被吓醒。”

我是想用这几句话导入课文,谁知一同学“盯”住不放。开始质疑,怎么语言不通呢,怎么会没有信号?我说,大家看课文,希望同学们能提出像刚才那同学一样的问题。

赵秋鱼站起来质疑:“老师,我怀疑根本就不存在桃花源。”我反问:“为什么?”赵回答:“没有人能为武陵人作证,也许是武陵人瞎编的,初一时我们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还有斯科特为阿蒙森作证。”我说:“那你怎么不怀疑是陶渊明瞎编的,因为他连武陵人的名字都没记下。”学生都说:也是。

这下可热闹了。接着进入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对课文中值得怀疑的地方大胆提出。”

几分钟后,学生抢着提问:

张小雨:“男女衣着,几百年与世隔绝,还能‘悉如外人’吗?‘外人的’衣着改变了,桃源人的衣着也改变成一样,就会这么巧吗?”

李秋霞:“武陵人‘寻向所志’,为何‘不复得路’,是桃源人不信他,随后悔其标志吗?”

杨连鲁:“桃源人怎么让‘外人’进去,他们没有寨门吗?平时不会堵住洞口吗,怎么还让外人看到‘仿佛若有光’?”

李东杰:“刘子骥的死怎会这么巧,是想问津桃源被诅咒死的吗?还有,他是陶渊明的什么人?”

“太守又是谁,怎不留下姓名?”

“既然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又为何‘乃大惊’?”

“桃源人学习文化吗?还用小篆吗?如果不用,怎样记录知识?”

“往来耕作,他们的劳动工具改进了没有?‘外面的’已经改进了。”

……

“老师,是不是陶渊明也像你一样,做了一个梦,而把他写成文字?”我说:“对,只是陶渊明的梦是理想,我的梦是骗人罢了。因为陶渊明生活的社会太黑暗了,他梦中的社会模式在他笔下‘活’了起来。我昨夜的梦,可不是我的理想,连信号、电都没有,你们说我会向往那样的社会吗?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太好了,桃源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怎么会追求呢。”简单一句话,达到了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接着我又问,为什么我做的梦你们不相信,而陶渊明的文章却能千古传诵呢,就在于作品本身。古人宁信其有,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浪漫的虚幻色彩,强烈的真实感人的力量,这是艺术生命,这就是文学作品不朽的原因吧!

反思这节课,虽然教学目标未能达成,还是课堂结构也显得很混乱,甚至不能称为课堂,简直是吵闹,如果按常规课堂的标准,这节课是彻底失败的。但却产生了许多我预设之外的问题,就连我的教案也基本被否定了。下课铃响起,学生的兴趣似乎还没有收起,特别是平时经常打瞌睡或心不在焉的同学,显得异常兴奋。我只好说,下次有机会,我们再组织几次这种类型的课堂。

是啊,教无定法,也许这种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还愁学生听不懂吗?何止听懂,学生还想着下去找更多的资料把它弄清楚。甚至比我们的要求还想钻得深一些。如能这样。何愁学生不乐学,教学质量的担忧也就成了多余。关键是学生要动起来。

如果学生不认真听,讲得再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的独角戏。学生昏睡,质量又从哪里来?也许传统课堂,真是让学生被动,改变一下课堂模式,给学生一些展示自己的空间和机会,我们不能扼杀学生的激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牛不吃草强按头”,效果肯定不会好。这个道理很浅显,但我们仍在强制学生学习,在教师的压制下不得不学的感受,其效果打折是毫无疑问的。

教育专家说,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思考进而发现真理的乐趣,而应该引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扬主动性、积极性。叶圣陶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今天,我们所追求的通过教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总之,要让死气沉沉的课堂出现起死回生的转机,就得让学生参与进来,特别是基础稍差、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教学才有出路。而教学或学习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少教多学”也好,“教知识不如教方法”也好,“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也好,都倡导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进步中得到锻炼。不要包办学生的学习,不要禁锢学生的头脑和手脚。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效果才会有新突破。

语文课堂应该是无所不包的大课堂,只要课堂上有知识点的生成,就是有价值的尝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