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动式教学法论文

互动式教学法论文

时间:2022-04-26 08:46:02

互动式教学法论文

第1篇

一、《古代汉语》课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古代汉语》隶属中文专业骨干课程之一。该课对学生古书研读、美学鉴赏、历史比较、理论思维及写作等能力的培养都大有助益,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教学实践证明,《古代汉语》是极难上好的一门课。该课缺乏现实“实用性”,不能直接增强学生追求的“社会能力”,学生认为其无就业意义。加之这门课以讲析为主,教学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课程安排知识多、课时少、系统性不足,历来被学生公认为“三最”课程:最枯燥、实用价值最少、考试最难拿分。改革《古代汉语》教学方法,祛除传统教学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古汉语课教改中,互动式教学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互动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增强他们的教学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加大课堂投入力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互动式教学法在《古代汉语》课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古代汉语》作为传统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程,如何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呢?实际上,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古代汉语》课中实施互动式教学,就是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单纯听者角色,使他们成为听者和言者,促使他们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探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地学习,从自己对知识的探索实践中自主获取、掌握知识。在《古代汉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围绕三项内容,通过三项载体,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出反应,与教师形成互动交流,落实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一)学生与教师教学互动三项基本内容

1.探究即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深入体会、细密梳理、认真辨析、总结归纳、融会贯通、切实消化吸收后加以反馈的学习行为。在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基础上,学生以某种互动形式对所学内容,如课文主旨大意,予以陈述、阐释、演讲,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独立见解,力求论述翔实,有说服力。学生的学习——反馈过程是一个探索、钻研、深究的过程。该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领会、概括、应用,注重学生将知识用好、用足、用出水平。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实践(表达),对学到的知识不断加深理解,同时更进一步地对其予以灵活运用,形成一种创造性学习。2.质疑中国学生课上表现多是“不违如愚”③,教师讲什么就接受什么,从不质疑。古汉语课应培养学生的反诘精神,让学生学习中具有鲁迅所言“从来如此,便对吗”④的不盲从态度。《古代汉语》课现有教材都出自名家、名校、名出版社,其内容似乎都是定论。但我们发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细化,原有的一些注音、注释、结论等有应该商榷或纠正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材及教师授课内容质疑、纠错。只要学生的论说有见地,有新思想、新观点,能自圆其说,教师就应多加鼓励,比如增加平时分等。此外,还应在课堂内外开展讨论,找出质疑点的真伪,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搞研究、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找准学路。3.评析即学生对课上所学内容予以分析、评论。评析环节是学生教学反应的最高层面。在此阶段,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达到理论思考高度,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辨方式,深刻认识问题的本质与规律。同时,学生也形成了对传统观念、共识定评的分析、批判态度,不盲信权威,不人云亦云,独立思考,有主见。评析中,学生可以评述教师对教材解说的观点是否恰切、全面、深刻,也可以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上,就所学内容搜寻新的参考资料,在现代学术视域下,从新历史主义、精神分析学、解构主义等各种新视角对课文内在涵义加以多元化审视、考量与解读,自出机枢,发表新观点,给出新论断,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扩展与应用。评析互动注重学生的表达特色与独创性,鼓励自由发挥性学习。

(二)互动式教学的三种载体

1.提问提问是互动式教学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最简便易行的坏节。它是双向的,学教育科学2015年第8期即教师提问学生与学生向教师发问,在互动式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向教师提问题,一般是请求解答疑点,或发表不同看法;教师提问学生,包括对其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对其创造性予以提示、启迪与引导。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宜浅不宜深。多数学生习惯于教师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初始接触学术讨论,囿于学术素养不深、读书不多、学识不够,尚不具备驾驭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的能力。因此,问题深浅适度十分重要。其次,宜小不宜大。学生阅历浅,缺乏知识积累和学术积淀,自行搜集材料寻找答案的能力尚弱。因此,讨论议题不宜过大,否则不好把握,讨论难以展开。教师应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具有适度挑战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自行解决,并能从中获取成功喜悦与自信的题目。再次,宜新不宜旧。古汉语课也应站在当今知识前沿谈古论今。讨论题目应参考最新考古发现、科研成果,让学生根据最新学术动向,参与讨论,辨别真伪,获取新知。如网上现传发现孔子遗书《子寿终录》,学生可利用所掌握的古汉语知识,对该遗书真伪进行辩论,以求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2.讨论讨论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分为全班讨论、小组讨论、整节课讨论、插入式讨论、课上讨论、课余讨论等多种形式。在讨论环节中,教师要坚持“以知识积累为基础,以能力提高为目的”的原则,以40%的时间与精力讲授知识,而将60%的时间与精力投在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同时,鼓励学生求新求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想象的天地,增强他们的扩散性思维能力。讨论议题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论题应该是教学关键点、学生学习难点、与教学拓展相关的现实热点等,既有研讨价值,又能引起学生兴趣。讨论要有前期准备。教师要有指导方案,学生要有发言提纲。教师要注意引导讨论围绕主题与焦点进行。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问,争相抢答,提高思辨,形成共识。通过讨论式学习,使教学内容得以深化与扩展,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基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多样化教学实践活动《古代汉语》课教学中,除提问与讨论这两个主要、日常互动环节外,还可以开展其他多种不定时教学互动活动。安排辅导学生开展小型、有一定要求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又如,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为其演讲做前期准备,使其就讲演的论点、论据形成就绪的思路,增强其口头表达的系统性与准确性。再如,就有故事情节的古文,像《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晋灵公不君》等,组织学生排演短剧小品,表达他们对原文的现代解读,展示其现实意义。此外,教学互动活动可以从课上延续到课外,从教学周延伸至假期。如举办暑期“课题研究”培训班,加强文科教学的实践环节,带好科研实习。总之,互动式教学的各种形式,目的均在于助推学生深化、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求新求异精神,发展他们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古代汉语》课互动式教学效率

笔者的教学实践显示,互动式教学法在古汉语课上的运用是行之有效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使学生以“我要学”的态度追求知识,掌握知识,在互动过程中人人参与,积极钻研,踊跃表达。具体来说,互动式教学调动了教师、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教师在加大教学投入,将课讲精、讲活,提高授课效率的同时,对学生适时激励,严格要求,切实指导,注重基本功,鼓励创造性,形成多样化互动形式,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巩固、提高。古汉语课互动式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该教法能够刺激学生课上兴奋度,使其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课堂教学,变消极接受为主动吸纳知识,改变其上课机械地记笔记,甚至昏昏欲睡,考前想方设法套题的现象,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如在许慎“六书”指事字、会意字的教学中,过去因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精神懈怠,学起来相当困难,考试极易出错。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后,学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而且毕业论文选古代汉语课题的人数大大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古汉语课互动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有显著促进作用。此外,互动式教学法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提高其观察力,增强其独立思考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法促使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讲求实效,善于探索性学习,注重学习规律,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时,习惯于自主寻求问题答案,最终解决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诺指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⑤只有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才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出具有批判思维、沟通和团结协作的创新型人才。互动式教学法完整地体现了布鲁诺这一论点的精神。通过互动式学习,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也能利用在学校养成的学习习惯,在工作中坚持终身学习,争取不断进步,在职场上以其高素质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高红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第2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57-02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者认识到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探索和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到目前为止,研究高校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文章主要在互动式教学运用于某一门学科或课程的意义、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而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定义、理论来源、内涵等基本理论问题大多是点到为主,没有充分说明和论证,也很少见到有权威性的引证。如果不能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势必造成人们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理解的粗疏、歧义乃至误解,从而影响高校教学改革实践。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基础上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定义与内涵进行初步的探讨。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主的现代教学论基础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核心原则、以“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和多元开放的教学方法为特征,实现教师与学生双方“知识、能力、人格”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试析如下。

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是教育原理的引申和具体化,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抽象。从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两方面来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学原则。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提出有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原因。在实践方面是针对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有作者认为,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至始至终完全控制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通过“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递―接受”的单向过程完成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就在于片面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尽管它对于系统化的知识传授有一定的意义,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展)、师生关系的疏离等诸多弊端。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针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缺陷,以纠正其带来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在理论方面,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主的现代教学论为基础。现代教学论的各种理论虽然多样,但一般都强调“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的基础是主客体相互作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是最好的学”“教是为了发展”等理念,都强调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而建构主义理论更有指导性和代表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我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要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因此它以“学”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则是服务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发挥主导作用。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有以下含义:(1)学生的需求是教学模式的决定性因素。(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是一个主动和有能力的学习者,如果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就无法有效地从事建构知识的活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3)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性。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旁观者,学生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和发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4)教学评价以学生能力发展为目标。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中“知识”的载体,还是“认知”的主体。教师不能简单告诉学生答案和结果,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学”的能力。此外,学生是主动的消费者而非被动的产品,教学是否成功应由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来衡量。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把教师的角色进行了转换。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师的作用是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对现实进行加工获得知识,以及控制教学过程,如维持秩序、分配任务、主导教学过程、传递知识等。学生则成为教师控制和知识控制的消极的对象,失去了主体性。互动式教学模式提出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做好组织工作,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充当学生是建构知识过程的合作者。具体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主要体现在: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结果的评判者。

二、“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

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主动的自组织、是自我建构的过程,与之适应的教学过程必然是“互动生成”的。“互动”是对师生课堂教学活动关系的描述,“生成”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动态性、不确定性展开状态的抽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仅是个体的自我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性的交互性的协作,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交互中建构起来的,而且社会性的交互更为重要。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必然将“互动”作为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互动”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交往、相互作用、教学互动。从互动的主体构成的不同,互动方式主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境互动,其中师生互动是在三种互动方式中起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师生互动有效地促进生生互动和人境互动。就互动内容的不同来看,互动方式主要包括信息互动、活动互动、角色互动(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角色不是被动简单地接受信息刺激,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起自己的意义。互动的本质就是要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讲到底、包办教学活动、控制教学过程的弊端,通过多元主体的互动,把学生变成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和创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发挥主导作用,作为互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既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和组织,又要及时根据学生在互动中反馈的信息,调控教学过程,避免互动的失控。这样“互动”成为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的保障。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不是传统教学中由教师确定的,也不是学生确定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共同确定的,因此教学过程是非确定的性、动态生成的。这一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生成”:(1)内容生成。互动式教学不限于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在教师发起的开放式导入中,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以实现教学中的资源生成。教师在汇集资源的基础上,能够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将这些新的内容纳入教学过程,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重组,并为进一步互动提供材料。(2)过程生成。随着新的内容的产生和学生在互动中表现的变化,需要教师实现对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的重组,形成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步骤等,教学过程得以调整更新。(3)目标生成。由于课堂教学过程是开放地、动态的、不确定的,最初预设的教学目标与后来实际发生的教学结果发生错位,必然导致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是有所预定又动态调整的,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形成于整个教学过程之后,而不是在教学之前就完全确定。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表明寻求一种固定化的教学环节是不可能,但并非是无序混乱的。互动式教学过程包括创设情境、探讨研究、素质建构、知识迁移、总结评价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三、多元开放的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的方法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只要是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实现教学互动的方法都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主要有问题导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主题讨论、课堂辩论、角色扮演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分析在高校教学中运用较多的问题导学和案例教学等两种方法。

(一)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设置问题,教师进行引导点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方法。教师在采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既要向学生提问,又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加以正确引导。实施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在于问题设置的质量,问题的质量决定课堂互动的质量。问题设置应具有较强的探究价值。问题设置要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问题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激励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结合学生最关注的社会热点设置问题,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开放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设置还应具有前沿性,将学科领域的新观点、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始终站在学科最前沿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

(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案例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能否发挥好引导作用。教师要选择好案例,必须从学科前沿和学生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围绕学术界争议较大的一些观点选择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案例分析上,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讨论案例,关注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在案例点评时,教师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关键是要对学生们提出的不同观点进行概括和评析,揭示出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展现出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从上述两种方法可以看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有效的

互动。

参考文献

[1] 洪明.碰撞・共鸣・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探索[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2] 陶文中.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的理念[J].教育科学研究,1998,6.

[3] 于世华,谢树平.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设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12.

[4] 孟庆铂,吴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模型建构[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5] 任红杰.关于高校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6] 时光,等.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与“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

[7] 关宏.探析建构主义教学观视阙下的教师角色[J].继续教育研究,2008,

第3篇

随着21世纪教育改革的的逐步深入,互动式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首先,互动式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理念的全方位更新。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中被动受教的状态,通过互动,教学双方既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种以问题为中心、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理念的全面深化,带动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深层次变革。再次,互动式教学模式拉近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教学互动以其沟通交流的双向性,启发思维的互惠性,培养能力的直接性,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契合方面发挥了其他教学法无法替代的功能。其次,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了教、学双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通过对话共同创造和发现知识,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上师生相互尊重并形成师生共同体”。在全新的互动理念、互动内容、互动方式的历练下,增加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主动性得到增强,学习潜能得到激发,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催化了学习动力。总体来讲,互动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互动,营造了良好的交流环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2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科学,即依照法律程序将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用于侦察犯罪,为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证据、为立法提供医学资料的学科。法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医学学科,法医学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法医学生掌握法医鉴定的基本技能,熟悉法医现场勘验、鉴定程序和方法是最基本的要求,培养法医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法医学教育的重要要求。在法医学教育中开展互动式教学能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的综合型法医学人才的目的。

2.1问题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法医学理论教学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加拿大McMaster大学于1969年首创了PBL教学法,经过40多年的完善和发展,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教学模式,并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的教学模式之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巧妙设置问题,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学生去体验和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法医病理学死后现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定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如何确认死亡来将学生引入教学内容中。又如在法医人类学骨骼性别鉴定中,可以借助教具,让学生去观察男女骨骼的形态差异,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采用问题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互相交流、讨论,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2主题探讨互动式教学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主题探讨,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他们的科学研究热情,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潜能。主题探讨互动式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特定主题,教师可以在适当引导的前提下,就某一主题或该主题下若干问题进行分组准备,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上台讲授,由学生评委和教师对其授课内容进行补充和点评,学生在合作完成备课、讲课、提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锻炼,而且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教师的角色,加强和教师的沟通,教师也会从学生讲课的方式中得到启发,不断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师素质和执教水平,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生的主动参与,改变了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模式。通过积极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在主题探讨互动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早在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陈新山教授就认为,法医学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在民事调解和刑事侦察与审判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法医学工作者大都是医科出身的非社会科学工作人员,其人文素质已不能适应现在日趋激烈竞争的需要[3]。师生、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更培养了学生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宽容与合作品质、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等团队合作素质。

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动式教学

法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在强调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医学教育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案例教学和现场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让学生从分析真实案件中熟悉法医检案过程,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检案实践,使所学知识转化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法医学案例是法医学理论的社会性反映,将案例作为教学的一种载体,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的特点,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真实、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思考、讨论和交流,获得的是“第一手”的知识。法医学是包含了多个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同时,根据全国人大于2005年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等一系列法律的规定,法医学专业设置的目的是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社会鉴定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法务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培养法医学人才,法医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法医既是技术工作者又是法律工作者。现场模拟教学是法医学实践的综合呈现,让学生进人模拟的环境中,从事指定的活动,掌握办案程序、操作步骤和方法。通过现场模拟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人文素质、逻辑分析能力、决断能力、社交及独立工作能力。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互动;语文教师;培训;互动式教学;

中国分类号:G451

引言:互动式语文教学不仅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还能有效的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短板。面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冷峻现实,我们力图以新课标探究式新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互动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主要作用,也能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能够把握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师需求量也日趋加大,互动式语文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传统的培训最主要的目的是对知识的移植,复制,而互动式培训则指向个人素质和内涵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注重参与的过程和教学双方的互动交流,从而使受训者感受到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新理念,并在他们自己今后的教学方法中运用新方法,融入新理念,以实现培训的最终目的。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互动式教师的必要性

在二十一世纪全国素质教育的推行与普及下,教师的个人素养和内涵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说,教师的个人成长和专业上的发展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并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已然受到全国教师教育工作的广泛关注。语文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个语文能力差的人绝对不可能学好别的任何一门学科;而在其他学科中学习成绩鹤立鸡群的,一般来说,必定要有相当不错的语文基础。当学生结束九年义务教育,走上社会或是继续深造时,语文水平之高下,对他人生的新阶段会有更深远的影响。“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语文”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把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和课本是根本行不通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渐进性,新课标改革下的语文教学更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提倡教师角色的转变,同时也鼓励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徒的关系是不可侵犯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课堂上学生必须无条件地要接受教师对知识的灌输,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权威且不可质疑的,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互动式的教学理念的重点就在于营造多边互动,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并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权威者转换成了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引导者,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主动性和求知欲,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成果的教学目的。互动式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对话中调整教与学的平衡,使教学双方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共同的进步和发展。

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新型的互动式语文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运用不同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教学双方的互动,主题作为互动教学的中心点,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思维都围绕其展开,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利于达成教学目的。其方法一般为提出主题内容(可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让学生活跃的提出与主题有关的各种问题――思考并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可以无标准答案)――归纳总结。这种方法教育主题明确,条理明晰,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有时学生所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可能对教学进程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要解决这一点需要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另外,也可以剖析经典文章从而展开教学双方的互动。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现经典文章,请学生广泛思辨并尝试提出对文章发展方向的新思路,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一般程序为经典文章解说――设置悬念――让学生提出新的思路与想法――剖析方案――理论学习。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自由度大,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使课堂气氛活跃。缺点是理论性学习不够系统,需要教师在课后及时补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时,首先应优化教学组织环节,讲好开头和结尾几分钟,用提问式开头,小结式结尾,在讲授环节中教师应抓住教材的重点问题,精确地讲解,巧妙地传授,创造性地展示知识美,要对教学内容做好教法加工,努力提示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学到的是活的理论、活的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高。同时,注意反馈环节,及时查缺补漏,调整教学法对策与进程,这样,使教学富于探索性、激励性和创造性。

三、在成人教育中的互动式语文教师培训

成人学习者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基础,也就是说在成人教育中的教师培训需要培训者首先尊重和了解他们原有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基础,引导他们表达自己,通过平等民主的方式讨论出适合他们的培训内容,使他们在教师培训中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在语文教师的培训中这样的尊重更显重要,因为培训者和受训教师的语文知识都有鲜明的主观性特征,这就导致不同的人对相同文本的感悟呈现差异性。互动式语文教师培训能够促进教学双方甚至受教者之间的积极互动,相互交流,共同成长。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互动式语文培训设计更应该与教育教学时间靠拢,以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而非再去探讨一些枯燥的学术理论。在语文教师培训中,多方的互动能够促进对文本内涵更深层次的解读,因为阅读者交流的越深入,对文本的解读才能越接近真实。

四、结语

素质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抱着对教育事业和自身负责的精神,积极参与新教学模式的互动培训,为语文新课标改革的顺利实施做好充分准备。互动式语文教师培训的理念新颖超前,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深入分析并一一克服。但任何的教学模式能够发挥作用都要依靠一定的条件,没有最优也没有最劣,我们要探讨的是哪一种模式针对什么目标可以取得什么效果,不骄不躁,不断充电,争取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0.

[2]林健,互动式教师教育模式初探.[J]陕西: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12.

[3]徐忠明,互动式语文教师培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0.

[4]俞国良,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教育研究,2000(5).

[5]白彦茹,终身学习与教师培训.比较教育研究,2002(7).

第5篇

【关键词】互动式案例教学法 微观经济学 浅析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为2015JY00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6-02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旨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是结合了案例教学与互动式教学法共同运用的一种综合教学方式。互动式案例教学主要以案例为主导,贯穿到运用课程的知识内容中,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双方全面沟通,促进师生运用案例相互协商、积极探讨的氛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最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

1.微观经济学进行互动式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基础课程之一,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研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知识的把握,是顺应当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大趋势,期望达到改善和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1.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案例辅助教学

由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抽象的纯理论型知识体系,需要运用很强逻辑关系、或者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学习。除此之外,大部分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都需要先建立在假设条件之上,这就需要有相关的实事经济案例进行说明,提高学习效果。

1.2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伴有大量复杂图形和数学知识相结合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则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运用一些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思维创新,让学生从“要我学”模式自动转化成“我要学”的模式。

1.3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符合新时代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适应于现在的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客观。借助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多媒体、互联网教学平台),各大高校已经具备了新的教学模式基础,这为老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节约了大量板书的时间。因此,授课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时间与学生一同探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发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设计中的案例选择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以案例为平台实现师生教学的互动,对教学案例的选择需要具备一定的要求。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2.1教学案例应具备一定的层次结构

微观经济学的每章节的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选择的案例要针对某一理论主题,根据事实经济案例,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结合理论知识的逻辑思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层层深入,从认知到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2教学案例应先以典型性案例为引导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因此现在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前人从一些经济活动中总结而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许多经济行为也不止会发生一次。

2.3教学案例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案例的选择与编写应根据教学要求的需要,既要做到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又要做到贯穿到整个教学设计中。因此,学生们可以运用案例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除此之外,案例通常都源自于真实的经济生活,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便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总结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进行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教、学双方在和谐互动的氛围内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强了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达到了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根本目的。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70-0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帮助新时期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课堂,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然而,在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上课“抬头率”低,逃课缺课现象时有发生,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更加贴近学生,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微博互动式教学法就是一种符合时展需要并值得尝试的教学方式。

微博互动式教学的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和对信息化条件下把握文化发展趋势的准确性。微博(MicroBlog)(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微博用户高达2.5亿,网民使用率达48.7%,已成为近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微博进行文化传播、参与文化建设,使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交往工具。大学生是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之一,随着“90后”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作为“90后”大学生,他们成长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实践这一价值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他们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性格特征,思想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冲击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革高职思政课已经成为时代的课题。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背景下,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政课的教学。加之学生认为思政课对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没有多大帮助,从而导致思政课不被重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高职生将来多数是企业的骨干员工,如果不注重引导这个庞大群体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难以成为社会共识,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政课堂上也经常被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在信息网络的大环境下,它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很难让学生参与其中。本课题组经过实践研究,把微博与教学联系在一起,探索出了微博互动式教学法。微博互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把微博这一即时网络通信工具引入教学过程中,运用微博的、评论、回复等功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师生互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网络文化为阵地的新形式教学辅助方法。

微博互动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教学实效。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转机。高职思政课微博互动式教学是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文化价值多元化社会背景,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及党和国家对他们思想政治道德的要求而提出的。现在的高职学生群体,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已经十分普及,随时随地上微博已成为每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这就为微博互动式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微博互动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微博互动式教学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强、吸引力大、形式新颖等特点。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施过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教师主导作用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定位非常重要,体现在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前精心设计,课堂积极引导和调动学生开展研讨,课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升,理论联系实际地解答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起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学生主动参与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活跃的充满激情的课堂。

师生全程互动原则 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微博上,由于140字的限制将所有人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因此,微博互动式教学是师生全程平等互动的教学活动,可以因观点的不同展开讨论,通过思想交锋和碰撞明辨事理。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一问一答”,而是“一问都答”。必须强调的是,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围绕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微博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体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可以正面阐述,也可以提出质疑,但都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教学才会生动,才能让学生接受。

有错即改原则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微博上的内容可及时公布在互联网上。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难免会有一些偏激的想法,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果发现这类问题,应立即予以纠正,及时删除不良信息。

微博互动式教学环节的实施

笔者在网络上注册了“思政网络红色课堂微博”(以下简称“红色微博”),要求听课的学生每人申请一个微博,并关注“红色微博”的动态。在“红色微博”开设后,要加强网络文明教育,预防学生通过微博负面信息,倡导文明上微博。在实施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如下三个互动环节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前互动 课前互动环节是微博互动式教学的引导阶段。这个阶段“红色微博”所的内容,一是课堂讲解内容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学前预习;二是一些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大事,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全国“两会”期间,不少学生根本不会理会“两会”内容,认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当笔者在“红色微博上”“如果你是两会代表,你的提案是什么”的问题后,学生们立刻关注两会中的提案,并纷纷献言献计,有“打击城市黑车”、“控制房价物价”、“关爱残障儿童”等社会热点提案,也出现了“减少大学生吸烟”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提案,这些心声都表露在微博上,学生认为自己享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利。

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环节是微博互动式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运用无线网络平台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互动。如在学习思想有关章节内容时,教师在重点讲解“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理论后,首先通过电脑在“红色微博”上“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对你的日常工作、生活有何启示”的题目;紧接着要求学生运用手机的无线上网功能登陆微博进行评论。学生的议论会逐渐显示在“红色微博”的评论栏里,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相互看到评论。教师如从中发现学生存在偏激、错误的想法,便及时利用微博的回复功能与学生互动;最后是所有的学生写完评论后,教师选出较好的评论与其他学生共享。

课后互动 课后互动环节是微博互动式教学的补充阶段,主要是要求学生课后作业在“红色微博”上完成,再由教师在微博上一一批改,就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同时课后通过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微博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三个互动环节中,教师还要善于运用一些网络语言与学生沟通,这样既能拉近师生距离,也能活跃网络气氛,让师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互动。

总之,随着网络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顺应时代变化,善于运用微博等新网络媒体,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质量,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秀村.实施互动式教学的六项措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

[2]任红杰.关于高校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3]赵国龙,朱贤明.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互动”范畴[J].教育探索,2008(4).

[4]文艾良.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运用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2).

[5]张铖.研讨室教学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2(2).

[6]汤宗礼.微博在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1(5).

[7]田和军.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第7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1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创新型人才了。所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已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采用“案例式”教学,将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更主动地学习知识。

按照辞典上的解释“互”是交替、相互,“动”是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归纳起来“互动”就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重点不能放在某一门语言语法实现的介绍,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因此,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尝试“互动式”教学模式。

2互动式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1互动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把要学习的材料作为活动的对象,人会很容易记住材料的内容,记忆效果提高非常明显。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把相似内容比较记忆,效果都优于直接记忆。在教学活动中,利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场景活动,让学生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并且利用一些直观化、形象化的材料启发学生,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授课内容以声音、动画、图像等形式展现,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

2.2互动式教学法的实践基础

目前,很多高校以《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大学生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操作性强、应用性强等特点,而且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打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上,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做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互动式教学法就是本着“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原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在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推理、技术实现、应用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教师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交流、教学信息的有效反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学相长。

3互动式教学的几种方式

互动式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也各有特点,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灵活运用。笔者多年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课堂上运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学效果好。

3.1主题探讨式互动

给出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归纳总结。例如,讲到输出数据的时候,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数据输出到显示器上,将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不同类型的数据如何输出,得到显示的最佳效果。

3.2归纳问题式互动

教师课前针对教学的内容、目的、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归纳出一系列互动的问题。上课时给学生抛出问题,学生学习、思考、争论,最后达到熟悉所学内容的目的。这种方法在大多数课堂上都会使用,也就是问题启发式教学。

3.3精选案例式互动

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已有知识提出解决的办法,然后提出解决过程中的问题,抓住重点深入分析,引出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引入数组的时候给出问题:任意输入十个数,求平均值,并将大于平均值的数输出。引导学生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如何解决。平均值可以求出来,但是无法输出大于平均值的数,只能定义十个变量,这样不符合算法通用的特点。引出概念数组的定义及使用,最后解决问题。

3.4多维思辨式互动

给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多种解决方案并加以比较,指出其优缺点,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方法是较好的。例如,学习完指针做函数的参数后,让学生总结从函数得到多个返回值的几种方法,并指出其优缺点和使用的场合,让学生对参数的传递方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4如何在互动式教学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既然互动式教学有那么多优点,如何逼近“能量守恒定律”,即使Kt和Ks接近1,达到最佳效果呢?根据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体会,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4.1细心思考、精心备课

在课前要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悉心准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强的感性认识。尤其是计算机类课程,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许多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必须及时补充、更新讲稿。这是提高Kt的一个重要因素。

4.2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调节课堂气氛,以便调动学生情绪。讲到什么是算法的问题,笔者用赵本山的小品“大象装冰箱”的问题引入,学生接受起来非常容易。利用风趣的语言、幽默的动作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心,力争使Ks接近1,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听你“摆布”。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知识,而又不感到枯燥。

4.3运用“反馈”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反馈”机制构成“闭环”系统。讲课过程中,观察学生的眼神及表情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课堂的节奏。让学生能够跟着你的思路走,而不走神。

4.4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关键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点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多启发学生思考,让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踊跃发言,注重培养学生思维上的批判性和创新性。

4.5科研与教学结合

大多数教师都是教研岗,在教学的同时要进行科学研究及完成实际项目。在项目中检验书本的理论,并获得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将这些实践的经验在课堂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学生学起来就不空洞,就感觉非常有意义。这是提高Kt值的有一个有效手段。

4.6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仅能增加课堂容量,还能将复杂、难于理解的问题用动画、图像等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更容易理解。笔者认为先进的设备仅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师的主导地位绝对不能动摇。

5结语

以上是我们在计算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方法中探索出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计算机相关课程在教学上无疑还有更多的方法需要去发现和探索。我们愿意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计算机过硬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柯水发.企业管理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7,(06):49-52.

[2]郭永宁,王小峰.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质量的探讨[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9:217-219.

第8篇

【关键词】美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边互动;教学

The applic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multilateral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university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Yan Han-ying

【Abstract】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in The university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should be improved greatly. In the foundation of “human-oriented”, realize organic union about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mode and the multilateral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s of, imple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o the elements,linds and environments in multilateral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s, Both can make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more effective, and can let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Reality to develop in the multilateral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which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university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Key words】Aesthetic education; university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multilateral interaction; teaching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于2005年2月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该文件指出:“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强调要大力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我国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80后”、“90后”大学生个性化诉求高涨的现实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成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理念、内涵

近年来教育部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力度,各级高校兴起了新一轮教改浪潮。在对新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过程中,衍生出许许多多教学方法,其中互动教学尤为业内所推崇和提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是针对旧的封闭性、说教性教学模式而提出来,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边互动教学模式从教学要素、教学环节、教学环境三个层面展开。从教学要素来看,包括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及多向互动,教学内容的多边互动性,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边互动性;从教学环节来看,包括教学准备的多边互动性、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教学信息的多边互动性、教学管理的多边互动性、课程考核考试的多边互动性、教学评价的多边互动性;从教学环境来看,包括校园环境的多边互动性、社会环境的多边互动性及国际环境的多边互动性。多边互动教学模式倡导与探索在平等关系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甚至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多向度的进行相互良性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关心、信任学生,鼓励、期望学生成功,支持、引导学生创新,而学生也给教师师提供信息与灵感,推动教师思想的成长,主体间相互理解,形成一种互联、互助、互评、互促、互动的平等与共生的关系。多边互动教学模式基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基于信息时代大学生接受知识日益多渠道、多元化的现实状况,更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与时俱进的要求,富有自身开放特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多边互动教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针对性。

2. 美育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及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契合点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美育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人本主义”,从其内涵来看,包括四个层面:一是教学要素的审美化,有意识地使教学中的学生、教师、书本、课堂设施等元素具备美学特征。如教师得体的着装,学生蓬勃的精神面貌,教室整洁的布置等。二是教学手段的审美化,如在教学中引入音乐、影片、名著、网络等辅助工具,采取演讲、辩论、主题探讨、表演等形式。三是教学环节的审美化,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考核、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审美化,力争按照美的规律来连接教学诸环节。四是教学环境的审美化,包括:审美化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校园环境、网络环境、社区环境等。简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美育教学模式就是由上述“一个核心理念”和“四个层面”构成的有机整体。美育是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素养、美的品格、美的情操、美的理想。美育借助美的事物,在情感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获得感性与理性,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美育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知识的轻松获取上,更体现在对人思想的巨大改造力量上。恩格斯曾这样评价民间故事书的作用:“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美育的灵魂与核心便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它旨在实现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全面协调与发展因此,美育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具有共同的理论契合点,这决定着美育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结合的可能性。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美育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将美育的特点贯彻到开放性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要素、环节与环境中去,使得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人文精神被阐述得更彻底,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更具体有效;同时也使美育在多边互动教学模式中现实地展开,实现了“操作立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与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有机结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 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边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具体运用

美育有四大特点: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自由性。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开放性教学模式中的具体应用,也即将美育的“四性”贯穿于教学要素、教学环节、教学环境中,做到:(1)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时刻渗透 “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2)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手段形象生动化;(3) 设计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个性与人格自由发展的审美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将美育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自由性的特点渗透到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要素、教学环节、教学环境中去,有几大优势:(1) 能使师生在情感互动中学习交流,使学生充满激情,将学习化为一种内在需求;(2) 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在美的形象中彰显,更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把握;(3) 能使“形势与政策”课在寓教于乐中展开,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4) 能使学生的个性、人格及创新型学习能力在审美式的教学环境中自由成长。总之,美育与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的结合能极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边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具体运用的路径如下:(1) 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审美化创新。在教学内容方面,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程,吸收理论界、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关心国内外时事及社会热点,追踪年轻人关注的资讯,让生活进入到课堂,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与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形式方面,强调以美育模式改进和完善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审美化创新。采用形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法、学生主讲教学法(比如:学生讲故事、演讲、辩论、讨论等)、环境熏陶教学法(比如:美化校园环境、优化社会环境、净化网络环境等)等多种审美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民主化、生动化、人性化,趣味化,情感化,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与吸引力。(3) 教学环境的审美化创新。积极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与校外的“美育课堂”,如组织学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演讲比赛”,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学生故事会、知识竞赛、手抄报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与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合作,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带领学生到伟人故居等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等。让这些“美育课堂”向学生传递时代之美、社会之美,于春风化雨中潜移默化地改造他们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第9篇

摘 要 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这门课程主要研究古代汉语言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其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训诂等,还包括诗词格律、古代文体、古代文化常识、工具书的使用等。本文结合古代汉语这门课的课程特点,以互动教学模式为例,论述了古代汉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 古代 汉语 课程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061-02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的综合概述。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既相对稳定又清晰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自从有了教育以来,人们就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过程。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体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懈追求。不论哪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只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完美传授,都是值得采用的。

一、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了以创新教学与和谐教学为指导,以启发性教学为主线,导学、助学、促学和自学相互支撑,课堂内外互为依托,通过师生各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反馈过程,充分展示出教学过程的和谐性、交互性和创造性。因此,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学互动的主角。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学习带来的喜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参与案例教学,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过程,同时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发表见解,进而达到思维碰撞、互相启发、彼此交流的效果。

2.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追求n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组织部分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进行角色朗读或情节表演,辅助学生感受情境,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感悟的一种活动性教学形式。它与课堂教学的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等互动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论,讲的是古代汉语基本知识;一部分是文选,即古代比较好的文章。在古代文选中,有一部分文章适合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叔向贺贫》《靖国君将城薛》《颜周说齐宣王》《寡人之于国也》《更法》等文章。这部分文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人物对话描写,而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相对比较少。在角色扮演法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道具等方面的局限,人物的对话比动作行为的扮演更容易实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结合,选择要表演的篇目。提前一至两周让学生熟悉课文,将各自所演角色的对话背下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拿捏对话中的语气和声调,经过多次的演练达到成熟。在课堂表演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摩。观摩后进行讨论,形成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背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文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古文的语感,十分符合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

3.问题引导教学法。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克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当然,在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还有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

对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助于让课堂更加高效,互动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师也有助于深化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本篇论文中,本人围绕“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怎么样更好地利用互动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全方位地分析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互动教学模式讲究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知道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新的数学知识。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相反,它的核心在于“互动”,而“灌输”是一种单向的授课模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形式多种多样,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多种多样。不过,无论其形式怎么样变化,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一起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互动式教学模式讲究的是师生之间一种相互理解沟通的过程。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规避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缺点。由于有了双方的沟通与交流,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反馈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情况,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改进自己的教学。有效地促进教学相长,让学生学会思考。赞可夫说:“要教会学生思考。”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学生的各个感官就不能很好地被调动起来,听课的效率极差,数学成绩也就不能够很好地得到提升。互动式教学模式很适合数学这门课的特点,因为数学课是锻炼人思维的课堂,在数学课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与教师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会得到增强。无疑,这有助于学生终身的成长,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深化,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枯燥无味的知识,更能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三、怎么样更好地利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上一节中,我谈到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节中,我将结合数学课的特点,谈一下如何将互动模式更好地运用在数学课教学中。

1.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

上数学课前,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多引用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不过,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启发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寸,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能够出过于难的数学题目,那样会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启发性题目内容的选取上,要靠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这样才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探求心理。对于回答得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这样就可以在全班掀起一股“学数学,主动探求数学知识”的热潮。教师在启发学生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循循善诱,让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

2.平等的师生关系

据研究表明,很多学生不敢与教师互动,因为他们害怕教师的指责。所以,教师在尝试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形象,让自己变得和蔼可亲,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切记不可为自己塑造一个“高高在上”的教师形象。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对于不敢互动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地予以鼓励和关怀,让学生有信心与勇气参与互动,从互动教学模式中受益。

3.积极做好“互动教学”的反馈工作

教师不要一味地为了“互动”而“互动”,使用互动教学模式一段时间以后,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对于互动模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学生对于互动模式的想法,组织随堂测试,查看互动教学的实际效果。只有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才可能越来越完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如果一味地遵循“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空洞理论,不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互动式教学模式不可能有良好的发展。所以,互动教学模式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本论文中,本人以“互动教学模式”为切入点,讨论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以及如何让互动教学模式更好地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力求让互动教学模式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交互性语言教学理论,《综合英语》,教学改革

 

在语言教学史上,教育者曾“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教学方法上,试图寻找某种好方法来解决语言教学中的一切问题。”(Stern,1983:452)听说法、认知法、沉默法、全身反映法、社区学习法、暗示法、自然法、交际法等都曾一个个粉墨登场,引领一定时期语言教学研究的潮流。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一些西方学者开始意识到语言教学的核心不是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而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互能力,教学方法只是达成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并且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目标的不同、教师的个性和水平等进行动态的调整。既然交互是语言教学的终极目的,那么语言教学从一开始就应该是交互性的。交互性语言教学(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理论由此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一、交互性语言教学理论的内涵及其基本原则:

所谓交互性语言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语言材料、学生与计算机等诸方面的多项交互。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西方学者就交互性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教学原理、交互模式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教学的内涵,促进了语言教学研究的发展,其中尤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Wilga M. Rivers和旧金山大学教授H. Dounglas Brown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Brown(2001:159)将交互定义为“两人或多人在相互影响后进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上的交流。”他认为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交际期刊网,而交互是交际的核心,是交际的全部意义所在,在交互的过程中我们发出信息、接收信息、在一定的情境中分析理解信息、协商意义、并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某个特定的目标。通过交互来学习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佳途径,因为交互性的语言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速新旧知识的融合,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Rivers(1988,2000)则明确指出,语言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交互能力,交互性语言教学应遵循以下十大原则:(1)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动力应该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加的;(2)语言教学要适应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和目的,课程设置应该多样化;(3)语言教学以语言的正常使用为基础,应采用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进行口头和书面形式的意义交际;(4)课堂教学的关系应体现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既要尊重教师,又要爱护学生,以创造一种融洽的、合作的学习气氛;(5)语言知识和语言控制是语言使用的关键,而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控制能力的获得不是通过背诵或教师讲授,而是在自己的反复运用中获得;(6)语言控制通过创造性来发展,而创造性则需要交互性的、参预性的活动来培养,而且这些活动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7)交互性语言教学应调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形式来辅助教学;(8)测试是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9)语言学习渗透另一种文化,学生要学会融洽地接触该文化并在该文化里生活;(10)教学的真正世界超越课堂,语言学习在课堂内也在课堂外进行。

二、《综合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核心课程,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其定义为“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认为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求“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大纲》还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综合英语》历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英语专业所有课程中,《综合英语》的课时安排是最多的,上课时间也通常安排在学生学习效率最高的上午;学生也将其视为不折不扣的“主课”,对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然而,近年来《综合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却颇受人诟病,其教学效果也难尽如人意。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国内大部分综英教师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通过教师讲解词汇语法、分析讲解课文来向学生灌输语言知识,重输入,轻输出期刊网,教学变成了“满堂灌”和“单口相声”,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主要是被动接收,很少有机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见解,与老师、同学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被有效调动起来,不少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一些学生更是对教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其结果是“费时低效”,师生双方都有“费力不讨好”之惑。这种刻板教条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无法适应新时期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三、交互性语言教学理论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交互性语言教学理论的学习以及对教学的反思,笔者尝试将交互性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形式多样的交互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概括说来,笔者所采取的交互性语言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前热身活动--值日报告

每次课前安排十分钟由学生轮流做值日报告,其形式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循序渐

进地逐步调整:在大一第一学期,由于学生刚从中学的“哑巴英语”阶段进入大学,听说能力较弱,因此主要安排学生讲故事,值日生讲完之后,再请其余同学进行复述;大一第二学期安排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或英美作家作品,值日生讲完要与听众进行互动;大二第一学期安排学生就某个事先给定的话题做演讲,讲完之后请其余同学概况要点,分析优缺点,并做进一步的讨论;大二第二学期在演讲之外,另外增加小型话剧表演形式,在表演结束之后,也会要求其余同学进行总结和点评。多年的实践证明,“值日报告”这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轻松学习英语和大胆应用英语。

2.引导学生预习新课

新课开始之前,根据授课内容的要求给学生拟定预习任务,包括背景知识点、重点词汇、课文主旨、结构与重要语言点等,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词典、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查找相关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3.以问答和讨论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先以一些与课文摘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4.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期刊网,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不可分。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与这种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否则就无法自如地运用这门语言进行交际。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语言教育在很多程度上应是文化教育。因此,笔者在《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有意识地加强文化的导入,如在讲授《现代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十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时,就预先列出如下文化背景要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Diogenes and cynicism, Alexander the Great, Plato, Aristotle,Achilles and Hercules,而在讲授第三册第五、六两课Twelve Angry Men时,也会先向学生介绍一下美国司法制度和陪审团制度及相关词汇。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理解深度,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5.小组讨论加组际交流,合作分析课文

进入分析课文阶段,笔者先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

报讨论结果,并提交疑难问题,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和解答,有异议的则在组际间做进一步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主要做好组织者和监控者的工作,让每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意见,同时,要确保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内容来进行,还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进行归纳总结。在讨论结束之后,笔者会做出作出中肯的评价,对学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疑难问题要给与解答。在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中,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自由和轻松的情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又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6.课文的延伸—复述、戏剧表演、采访等

课文分析结束之后,笔者通常会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进行复述、角色扮演、戏剧表演、采访、讨论等交互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言语交互能力。如在上完第一册第十二课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后,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一次类似新闻采访性质的交互活动,由两名同学分别扮演作者这个角色,而其他同学则扮演新闻记者的角色期刊网,对“作者”进行现场采访,请他详细描述自己这次不同寻常的旅行经历,挖掘他旅行背后的故事。学生们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手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都积极大胆地运用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遇到表达上的困难,笔者则在一旁适时给与协助。通过这样一些交互性活动的开展,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当发现自己能逐渐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言语交互之后,学生也收获了更多的信心。

四、结语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交互性语言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则从传统的知识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咨询者、参与者等。(2)以真实情景中的各种交互活动如双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角色扮演、戏剧表演、讲故事、采访等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在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自觉地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3)重视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和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介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证明,将交互式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各种交互活动相互沟通、激励和启发,让被动的、单向式的知识灌输变成主动的、多向式的知识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有效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Brown, H. Douglas.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2]Rivers, Wilga M. Opening Doors And Windows Through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J]. 外国语, 1988(5):1-9 .

[3]Rivers, Wilga M., ed. 2000.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Stern, H.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著.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第12篇

关键词:古代汉语 互动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 问题引导教学法 

 

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的综合概述。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既相对稳定又清晰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自从有了教育以来,人们就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过程。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体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懈追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论哪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只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完美传授,都是值得采用的。 

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基础主干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些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因其枯燥,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其晦涩,所以内容不易理解,必须经过教师的精深讲解才能理解。因此,教这门课的教师大多采用讲析法进行教学,认为讲析法是教好这门课的不二法门。讲析法固然重要,但如果总是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教师在采用讲析法进行古汉语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对教师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是教与学的融合与交流过程,又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交互活动过程。通过加强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相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了以创新教学与和谐教学为指导,以启发性教学为主线,导学、助学、促学和自学相互支撑,课堂内外互为依托,通过师生各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反馈过程,充分展示出教学过程的和谐性、交互性和创造性。因此,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它对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互动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的传统观念。教师不应是知识的注入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因此要甘当配角,起引导、补充、归纳和完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互动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和谐友善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尊重教师,才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互动式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再次,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挖掘教材中适合师生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尽量引入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信心。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古代汉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古代汉语一般开设在大学的第二学年。在此之前,学生经过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及大学一年级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在初中及高中阶段,接触了一定数量的现代汉语知识,大学一年级又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汉语知识,有了不少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学生可以拿它们和新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链接。再者,古代汉语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令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其中还是有一些知识是比较浅显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理解并掌握

[1] [2] [3] 

它们。因此,古代汉语教学中放弃传统的讲析法,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还是可行的。 

前文已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采用同一种讲析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绝对不会太好。再者,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为他们日后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参加工作后,基本上就没有机会在教师的带领下系统地学习了。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的知识、新的问题。要获得这些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需要自己去看书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在大学时代就要不断加强培养。互动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从多种教学方法中体现出来,如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第二课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下面选取几种教学法谈谈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被誉为哈佛大学法宝的案例教学法在年就开始实行,但到了年以后才引入我国。传统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往往教师讲得非常投入,也非常精彩,但学生却丝毫没有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学互动的主角。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学习带来的喜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参与案例教学,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过程,同时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发表见解,进而达到思维碰撞、互相启发、彼此交流的效果。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能否采用案例教学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字词教学、语法教学、音韵教学、文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例如,在讲诗词格律的时候,可以做这样的案例设计:在近两年,网络上热议赵忠祥创作的近体诗。赵忠祥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家对他也都非常熟悉。赵老师将他写的诗发到网上,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网民对他的诗开始热议。有赞美的,有批评的,当然批评的比赞美的要多得多。批评的人为什么那么多,矛头所指集中在什么地方呢?答案是因为他写的格律诗不合格律,矛头所指也主要集中在这方面。咱们刚学过诗词格律,要学以致用。现在我们就用诗词格律知识,分析赵忠祥的格律诗是否合律。然后笔者举出赵老师几首格律诗让大家分析、讨论、总结,分析的结果是赵老师的诗确实有很多不合律的地方。这个案例运用名人效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组织部分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进行角色朗读或情节表演,辅助学生感受情境,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感悟的一种活动性教学形式。它与课堂教学的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等互动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论,讲的是古代汉语基本知识;一部分是文选,即古代比较好的文章。在古代文选中,有一部分文章适合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叔向贺贫》《靖国君将城薛》《颜周说齐宣王》《寡人之于国也》《更法》等文章。这部分文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人物对话描写,而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相对比较少。在角色扮演法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道具等方面的局限,人物的对话比动作行为的扮演更容易实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结合,选择要表演的篇目。提前一至两周让学生熟悉课文,将各自所演角色的对话背下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拿捏对话中的语气和声调,经过多次的演练达到成熟。在课堂表演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摩。观摩后进行讨论,形成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背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文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古文的语感,十分符合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