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摩擦力教案

摩擦力教案

时间:2022-12-15 09:33:23

摩擦力教案

摩擦力教案范文1

【关键词】中学物理 研究性学习 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

一、引入――学生自行发现问题

我们对“研究性学习”作了一定的尝试和研究,发现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教师既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又要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例如《摩擦力》一课,先是实验引入后,请学生提出了一个个的问题。如“小车为什么会从斜面上滑下来”“为什么两次滑得距离不一样”“为什么在地毯上滑不动,在桌面上却滑得远”……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有些正好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的问题,如“为什么在地毯上滑不动,在桌面上却滑得远”。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教的任务也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需求。

二、引导――学生自行探究问题

教师在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后,对于一些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联系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加以解决。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依据课本内容、实际条件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以小组为单位,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一般4~6人为宜,选择一个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该小组的研究专题。

学生有了研究的目标,就要积极地收集资料,进行实验研究。在学生收集资料时,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有用资料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分工协作。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渠道地寻找和收集资料。

《摩擦力》教学实录中针对“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的问题展开探究。由于课堂教学环境所制,教师因地制宜采用了两步曲。

第一步,拖人游戏。分别在光滑地板、毛糙地毯上拖人。通过拖完瘦人再拖胖人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粗糙有关;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猜想。

第二步,分组实验。猜想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是实验。《摩擦力》教学实录中的实验安排很丰富:有分组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学生的猜想,进一步小结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粗糙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摩擦力越小,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亲自实践和研究,已获得了一些“真知灼见”,这样教师就以让他们把各自的研究结果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加以归纳概括,形成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结论。教师在总结评价时,要着重方法上的指导,表扬可取的,指出不足的,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三、运用――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摩擦力》一课中,通过学生们的自我总结,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得出了这样的一些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粗糙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摩擦力越小,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作适当的评价。进而转入知识的实用性阶段――运用。

“摩擦力对人类有好处吗?怎样看它的两重性?”通过溜冰鞋的实验及放录象片铺垫后,教师抛出问题:“请运用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设计一种可以适合各种路面行走的鞋子”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个人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的设计方案:在鞋底安一个气囊,气囊上有齿,打进气,齿就鼓出来,鞋底就粗糙了,摩擦力就大,适合走光滑的路面;把气放掉,齿就缩了进去,鞋底变得光滑,摩擦力就小,适合走粗糙的路面。……

总体评价有两点:一是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看出,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钻研,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组合。围绕“引入――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探究问题,运用――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这一主线进行构思,清晰而又严谨。二是这节课始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兴趣,学得主动,其具体表现在:

1.在教师引导下,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一种可以适合各种路面行走的鞋子,都是通过学生自己实验、观察、研讨而自行获得的。

2.“问题――实验”“实验――问题”不断反馈,激发学生参与度。

摩擦力教案范文2

一、更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课堂”为“学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应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腾出空间,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向上,民主平等,互助互帮。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展示自己、反思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形成了我参与我快乐、我交流我提高、我自信我成长的自我成长的平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师喋喋不休的“讲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在这样的“学堂”上,学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开发,智力、品德、体力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优化设计教学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互动者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在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课题的引入、学生活动、教具选取、问题设计、板书安排、习题作业布置、实验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周密思考,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施教方案。

下面是静摩擦力的教学案例:

通过做两个实验引入课题(1)筷子提米(教师演示);(2)两本书夹在一起,请学生上台来拉,再请同桌学生用物理书做实验感受。

提问:(1)为什么筷子能将装有米的杯子提起来?

(2)为什么两本普通的书页面交错相叠后很难被拉开?

课堂思考:实验时手在沿桌面方向受力吗?

演示实验:用手握住水杯。

课堂思考:水杯为什么没掉下去?

得出静摩擦力定义。

课堂思考:静摩擦力的产生有条件吗?同学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交流时间2分钟)

产生条件:(1)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粗糙; (3)有相对滑动趋势。

课堂思考: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使物体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二)静摩擦力的方向

课堂思考:静摩擦力方向如何?

每组一把毛刷,让学生利用它设计探究方案。

学生实验探究:利用毛刷学生设计并探究静摩擦力方向,最后得出结论。并分析前面实例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三)静摩擦力的大小

课堂思考: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怎样测量静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探究]

实验仪器:木板、毛巾、木块、弹簧测力器

(1)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讲述自己的方案。

根据实验结果,尝试讨论以下问题:

1. 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不用外力去拉,它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 用弹簧测力计轻轻拉木块,但它不动,木块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其大小和方向如何?依据是什么?

3. 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固定的值吗?它与压力有关系吗?如何确定其大小?

4. 当物块才刚开始相对于桌面滑动,这时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情况如何?

学生探究后归纳总结大家静摩擦力的特点:

1. 受静摩擦力的物体能否是运动的?(举出实例)

2. 若能运动,静摩擦力能否和运动同向?

摩擦力教案范文3

.

关键词:高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探究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其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顺应时展,充分利用好教材,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激励每位学生,让学生有成功感,大力开展科学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在“摩擦力”的教学设计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活动中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从而掌握和应用知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中“摩擦力”是继弹力之后的又一个接触力,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摩擦力的有无、大小、方向的判断,为后面学习力的合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在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方法以及提高运用课本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培养学生认识摩擦力并建立正确的摩擦力概念;培养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规律、特点;正确使用控制变量法以及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物理规律来源于实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规律是考试考查的主题部分,同时也是联系摩擦力和其他知识点的基础,所以这是本节的重点;而滑动擦力相关概念的定义,以及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求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较高的要求,是建立在以上重点基础之上的思维的升华,也是检验是否真正灵活掌握了摩擦力各方面属性的知识点,所以这些为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

如何将课本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为学生所有,这是教学法的本质和目的所在,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可以采用以下教法:

1.学法分析

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概括摩擦力规律,并列举生活中一些有关摩擦力的例子,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从而加深对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应用.

2. 教法分析

本节的学习可以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实验为主的启发引导、实验探究、演绎归纳的方法进行授课.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把教学引到心理层面,再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和观察总结,积极参与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从而对自己所得的结论深信不疑,同时也能体验到创造的成功与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回忆摩擦力

这个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回忆摩擦力,激发学习摩擦力的兴趣.首先,通过展示几幅图片让学生回忆初中接触过的“摩擦力”的应用.

接着,把两本书逐页对插叠放在一起,从书背提起其中一本,让学生观察到下面的书并没有因为受到重力作用而自然落下,然后找两位学生走上讲台抓住两书的背部分别向后拉动以体验并展示摩擦力的作用;最后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2.讲授新知识

通过实验让学生来回忆,根据猜想自行设计探究实验.实验:滑动摩擦力的规律探究.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玻璃,纱布,木板,滑块,弹簧测力计.同样,我还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己通过猜想,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开始设计实验方案,在他们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最终给出最佳实验方案.

a. 研究滑块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可以选用同一个滑块,即保证质量是相同的,比较在玻璃、纱布以及木块表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由小变大,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b.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的关系,保证滑块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选用木块,分别用1个滑块、2个滑块、3个滑块以及4个滑块进行实验,摩擦力由小变大,得出结论:正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期间,教师观察学生的自主实验,挑出一些比较典型的错误给学生讲解以加深印象.比如,某学生猜想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某学生得出摩擦力与正压力呈非线性的关系,此时可以带领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结论.

3.巩固总结

为了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自行车的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来讲解分析.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一下自行车的前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情况.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自行车向前运动的时候前后轮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均相对地面静止,但是都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后轮有一个相对地面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后轮受到一个向前的静摩擦力;同样的,前轮有相对地面向前的运动趋势,所以前轮受到一个向后的静摩擦力,但是二者合力是向前的,所以自行车就向前运动,这样大家都对摩擦力部分的基本知识就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

总之,以“摩擦力教学设计”为例,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得出物理结论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使知识、教学内容衔接流畅、自然,使学习难度由繁到简,使知识更为系统化和生活化,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廖伯琴.物理教学探讨.重庆: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社,2008,26(6):13-15. 157-166.

[2] 郝宗姝. 高中物理新课程摩擦力的教学案例[J]. 新校园(下旬刊). 2010(9):154-155.

[3] 罗章镜.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学的侧重点[J]. 教育. 2011(9):23-24.

摩擦力教案范文4

【教材分析】

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申。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的大小有关;

②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③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勇气、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控制变量法”的意义和方法并熟练地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的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将全班分为10个组,分别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教具】

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摩擦计、两个钩码、一块木板、一块棉布、一条毛巾。另准备玻璃球30个、带芝麻的花生豆30个、筷子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播放一段多媒体画面:在冰面上或穿上旱冰鞋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汽车在雪地上艰难行走,当轮胎上裹有铁链后就能前进自如了;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运动员赛跑时穿着带有铁钉的跑鞋等。

看完这个,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全班分成十个组,每组选择一名同学,同学分别把两种数量相同的玻璃球和外面裹着芝麻的花生豆,用同样的筷子从一个盒子夹到另一个盒子中,看一看哪一个容易夹起。

提问:为什么夹玻璃球不容易?

学生回答(学生利用生活中掌握的知识会解释原因),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1.介绍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摩擦的分类。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师问:这个阻碍手运动的力是什么力?

学生回答。(摩擦力。)

师出示课件:用二个长毛刷毛对毛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让学生看到二个毛刷的毛分别产生向不同方向的弯曲。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是在两个物体表面间产生的,这个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并且学生也会通过两个面的刷毛的弯曲方向不同进一步理解每个面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摩擦的概念。

师问:谁来给摩擦力下个定义。

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师出示课件:摩擦力的定义,并指出定义中的重点词,如“相对运动”“阻碍”等。

出示多媒体课件:摩擦力的种类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以及静摩擦,以及各自的概念。(课本中是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合在一起的,没有具体的区分,我在这里简单地向学生解释了三种摩擦的区别。)

师:哪位同学能在日常生活你认识的摩擦中分别举出这几种摩擦的例子。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指正。)

师指出: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看起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什么?接下来我们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进行猜想与假设。

师:同学们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并回答。

学生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

学生2: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学生3: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学生4:是否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你们每个组都有一些器材,请你们根据这些器材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2)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

师:用什么工具来测滑动摩擦力?

生:弹簧测力计。

师: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同一个力吗?

生:不是。

师:如何才能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中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生: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

师:那么实验中应该让木块做怎样的运动?

生:匀速直线运动。

师:这时的弹簧测力计应该怎样调零?

生:放在水平方向然后调零。

师: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那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运用怎样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学生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每个小组只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师:请每组派一位同学到讲台前说说他们组制定出的探究计划,并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全班同学对他们方案的理解,特别是对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不太科学的地方引导本组或其他组同学补充完善。

(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与数据记录,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并适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四个实验小组的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实验结束后,还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能不能固定弹簧测力计不动而只拉动木板呢?为什么?并且让学生们再简单操作一次,让他们自己发现这样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较稳定,容易读出正确数值,实验效果更好,而且这也更能帮助他们理解“相对运动”的含义。

(4)师出示课件:让学生都能看清整个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并得到明确答案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师:对于摩擦力来说有时有用,有时有害,那么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又怎样减小有害摩擦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个短片。

3.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

(1)播放影音资料有趣的摩擦。(播放视频《鬼子来了》中潘长江所饰鬼子踩在倒了豆子的地面上摔跤的情景。还有小朋友捉泥鳅的画面,一捉一滑。播放画面:搬油桶,“移”重于泰山,“滚”轻于鸿毛。)

师问:短片中是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生答:让学生结合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学生刚列举的现象、播放的视频及课本中的实例,辩证地认识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利与弊,得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摩擦:A. 增大压力;B.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A. 变滑动为滚动;B. 使接触面分离:①加油②利用电磁场③压缩空气。

师出示课件给总结。

(2)师问“除了短片中的这些摩擦外,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存在摩擦,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师:我们生活中处处几乎都有摩擦,那么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摩擦会怎么样呢?

学生想象,大胆发言。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话中我们都听出来了,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摩擦。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会不断地改进和创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4.当堂反馈。

(1)采用讨论的形式,讨论:

师出示课件: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生:学生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会是什么样呢?

(2)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文字并配上录音,介绍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摩擦,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

5.当堂检测。

见多媒体课件。

6.课后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表现很出色,学习很认真,那么你在本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回答,完成自我小结。)

三、扩展延伸

“今天同学们实在是太棒了,个个都是学习的能手!那么,你们还想不想研究什么呢?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很难研究的问题,在座的学习能手们谁敢接受挑战?”出示小纸条:①破解黄鳝善于逃走的秘密;②打桌球时擦的滑石粉有什么用?③下大雪时,行走在公路上的汽车的轮胎为什么要绑上铁链?

学生总结一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分别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的。

【设计反思】

1.本节课能很好地体现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顺利地完成了探究任务。

摩擦力教案范文5

案例一: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课前预设:

滑动摩擦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学生在了解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后,对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作用有了一定了解,然后组织学生完成两个体验活动。活动一:用手轻按和重按桌面,体验摩擦力的大小;活动二:用手心和手背分别在桌面上滑动,体验摩擦力的大小。学生根据体验活动和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提出所探究的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提出猜想。由于受实际生活经验的影响,有同学在提出自己的猜想时,可能会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会与质量的大小有关。

实际情况:

通过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学生很快提出了想要探究的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正如预设的一样,学生仍然认为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大。但实际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不是质量大小有关。

处理办法:

为了让学生对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有个正确认识,我问道:“摩擦力的大小与质量是什么关系?”同学们说:“质量越大,摩擦力就越大。”“那这么说,质量不变,摩擦力就不变了?”经这么一问,有同学马上意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不应与质量的大小有关,而是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用手轻按和重按桌面时,手的质量不变,但摩擦力变了,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有同学还指出,同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压力大,放在斜面上时,压力小。至此,学生已明白,压力的大小不一定受质量的影响。“那推装满书的课桌比推空书桌吃力,又是为什么呢?”我继续问道。经过一番思考,有学生站起来说:“推重的课桌吃力,是因为课桌装的书多,对地面的压力大,摩擦力大。”通过一系列的启发、讨论,虽然耽误了一些课时,却帮助学生理解了压力大小与质量大小的关系,澄清了学生头脑中固有的摩擦力的大小与质量大小有关的错误观念,最终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案例评析: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老师上课前必须对未来发生的教学行为有所准备和设计,否则课堂活动就成为无的之矢、无源之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把预设通通斥之为过时的东西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甚至是犯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错误。我认为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胡乱无序的盲动。

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一般来说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知识的生成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多花一点功夫,多想一些意外,课堂上就不会手忙脚乱。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捕捉其中不协调的信息,把握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灵活地驾驭教学过程,有效地组织讨论和辩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灵性和魅力。

摩擦力教案范文6

关键词:创设情境;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5-0042-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设计思路

1.1探索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教学理念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对21世纪公民来说,必须具备基本化学素质,初三学生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应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化学,化学能回答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化学能为我们当前生活提供什么,本节复习课正是探索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教学理念。

1.2探索应用情境引导、问题探究式学习模式

问题探究式学习的展开,关键在于“探索未知”的情景引导设计。合适的情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潜能,只有被调动了的潜能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学生的能力。在本节初中复习课中,围绕日常生活中牙膏磨擦剂来创设学习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2设计探究活动

2.1 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放映] 商场、超市中各种牙膏的种类和某品牌牙膏的广告片。

[教师] 从广告语和生活中我们知道使用牙膏刷牙不仅能去除去日常饮食带来的牙渍,恢复牙齿的健康洁白,还可以帮助防止牙渍再生,持久洁白牙齿。牙膏为什么有这些作用呢?

[学生] 应该与牙膏中所含物质的成分有关,与所含物质的性质有关等(渗透学科学习方法教育)。

[教师] 牙膏中到底含有哪些主要成分,我也不清楚,我也很想知道牙膏的主要成分,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有用资料。

[投影] 网上下载的有关牙膏的资料(渗透了另一种学习方法,利用网络资料)。

牙膏的成分与作用

牙膏是由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它包括摩擦剂、洗涤泡沫剂、粘合剂、保湿剂、甜味剂、芳香剂和水分。近几年来,在牙膏中还加入了各种药物,制成多种药物牙膏。摩擦剂是牙膏的主体,常用的摩擦剂有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用量在30%-55%之间。为了增加去污效果,还需加入2%洗涤泡沫剂,牙膏能洁白牙齿主要靠这两种成份的作用。摩擦剂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洗涤泡沫剂具有洗涤和产生泡沫的作用,二者结合起来加上牙刷的作用,就能把牙齿表面的污垢刷去,使牙齿洁白如玉。

[教师] 从资料介绍来看,牙膏虽然种类很多,但都含有摩擦剂,今天同学们都从家里带来了你所使用的牙膏,通过资料介绍你想对牙膏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究?

[学生] “我想探究中华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我想探究佳洁士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牙膏中的摩擦剂会伤害牙齿吗?”、“我想知道碳酸钙摩擦剂的制取方法。”、“我想知道洗涤泡沫剂的化学式。”,“我想知道含氟牙膏中氟的作用。”……。(学生非常兴奋地说出许多想知道和想探究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解决上述问题吗?

[学生甲]我想合格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使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去除,又不会对牙面及牙龈产生伤害。不合格牙膏中的摩擦剂粗糙,刷牙时有象沙子一样的颗粒滞留在嘴里,容易伤害牙齿。

[学生乙]我认为牙膏中的摩擦剂(如碳酸钙)要颗粒细、纯度高和均匀才能做摩擦剂。所以不能用石灰石直接做摩擦剂,石灰石中含杂质太多,需要对含碳酸钙的物质(如石灰石)进行提纯。

[学生丙] 含氟牙膏能增加牙齿的抗龋力。

[教师]针对提出的问题,分小组来解决以下

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性价值的问题):

探究课题

1.如果牙膏中摩擦剂量只含有一种,如

何探究你使用的牙膏中摩擦剂是什么?

2.如何由石灰石制取颗粒细而纯的碳酸

钙摩擦剂?

3.如何测定并计算牙膏中的摩擦剂(只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下节课我们再探究)

2.2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教师]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投影] 讨论要求:

讨论要求

1.第一课题,要求提出假设,并设计出

具体的实验方案。

2.第二课题,要求设计原理和具体步骤,

并完成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第三课题,要求回家完成,设计实验步骤和装置。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学生汇报你们组的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各小组在讨论和设计方案时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交全班解决。

[学生] 学生讨论非常激烈,代表发言积极,主要设计如下:

课题1:[提出假设]

假设1:摩擦剂是氢氧化铝;假设2:摩擦剂是碳酸钙;假设3:摩擦剂是二氧化硅。

[实验方案]取少量某牙膏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

[问题] 对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铝的性质不清楚,它们是否溶于水,是否能与酸反应。

课题2:方案1

2.3讨论方案,解决问题

[教师] 对上述设计的方案师生共同讨论,尽可能解决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能力)。

对于课题1:

同学们都同意此方案的设计。对提出的问题,有同学举手说可以帮助解决。

[学生] 我猜想二氧化硅不能和酸反应,因为它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因为它属于碱,是否溶于水可通过查溶解性表和实验进行解决。

[教师] 说的很好。细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我这里就有一包灰白色的细砂,只是牙膏里的二氧化硅比这更纯,颗粒更细,更均匀,下面我们请一名同学做细砂与盐酸的反应(引导学生用化学实验的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想)。

[学生] 向装有少量细砂的烧杯中倒入盐酸,砂与盐酸没反应。

对于课题2:

[学生甲] 我认为方案1不可行,因为石灰石中含许多除碳酸钙以外的其它不溶性的杂质,在溶解和过滤中不能除去,这样制得的碳酸钙含杂质太多,不能用来做牙膏中的摩擦剂。

[学生乙] 我认为方案2也不可行,反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充分利用,反应中所需的盐酸和碳酸钠成本较高,不适合用此方案来制取摩擦剂。

[学生丙] 我认为方案3可行,但不如方案4好,方案4能充分利用石灰石反应后的产物全部转化为碳酸钙,使生产过程成本降低,且符合生产绿色化。

[教师]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说明你们已经意识到工业上制取某种物质的基本原则。

[投影]

工业制取物质的一般原则

1.原理正确;原料易得,价廉;

2.产物无污染;所得产品纯度要高。

2.4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师] 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牙膏,按照课题1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牙膏进行实验情绪高涨,但倒入盐酸看到大量气泡产生,“肯定含碳酸钙”学生们兴奋地大叫起来)。

看到同学们仔细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再看到上交的一份份活动探究报告,我认为此次活动探究复习课是成功的(引导学生用化学实验的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想)。

3教学反思

摩擦力教案范文7

1 教学过程

1。1 巧设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情境1 教师把一端涂有洗手液的金属棒,分别让男、女同学各握一端(男生握在有洗衣液的一端),用力往相反方向拉,看谁能夺过去?

游戏情境2 两本相互交错叠压在一起的两本书,让两名同学吧它们分开?

游戏结束后,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点评 在学生错误的预判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激发求知欲,积极参与思考讨论。

1。2 走进生活,问题导入

教师提出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1)人在光滑的冰面上好行走吗?(2)你能很轻松地用两个手指从温热的水中把一块肥皂夹出来吗?(3)用力推一个大木箱,为什么有时候会推不动?再加大力气后,当木箱动起来时,人有时候会向前跌倒?

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

点评 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提出相关摩擦的问题,目的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关注。

1。3 交流体验,生成问题

体验情境:利用课桌上的器材和周边的物品,感受摩擦力,生成问题。如:(1)什么是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摩擦力的方向;(4)摩擦力的种类;(5)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6)不同摩擦力的特点是否一样;等等。

讨论情境: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教者按一定的顺序用实物展台展示(或板书)出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自己建构摩擦相关概念,定性了解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异同点。

点评 此环节教者在每一小组准备不同的物品,让充分体验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时的摩擦力情况,以及摩擦力的方向。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生成更多问题,也好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丰富的信息交流的平台。

1。4 合作探究,寻求规律

设疑 (1)我想研究摩擦力的特征,首先必须能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呢?(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我猜想可能与压力和接触面的性质有关,该怎样进行研究呢?(3)静摩擦力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交流讨论测量摩擦力大小及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从数据中归纳总结出规律。

点评:教师创设求助情境,谈自己研究摩擦力时的困惑,寻求学生的帮助,给学生以很大的惊奇感,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1。5 交流展示,提升体验

引领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补充完善规律,并辅之多媒体出示实验细节和结论。让学生不断加大力气推自己的课桌体验从静摩擦到滑动摩擦的变化,感受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小组学生代表汇报研究成果,组间补充完善。

点评 此处创设展示情境,目的是再次给学生们提供交流平台,在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上,提升体验,特别是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1。6 检测反馈,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课堂训练题,学生当堂完成,教师收交批阅。出示“货车超限超载,国道不堪重负”新闻背景资料,让学生课后思考并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面损坏的原因。

点评:训练是富有针对性,通过练习不仅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而且还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完善学生新知建构。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堂教学得以延续。拓展的问题又来自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物理问题来源于生活,解决问题就是服务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教学评析

本节课采用的是小组讨论、有效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全过程去体验、去发现。经历过程,获取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的快乐。

特色1 给学生搭建了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和交流研讨的平台,改变学生以往单一获取知识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活跃其思维。在探究摩擦力之前,引领学生去思索如何测量摩擦力,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步骤及探究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让学生的大脑真正动起来;在体验和小组实验时,学生之间分工合作,寻求规律,又让学生的手、眼、耳、口真正动起来。

特色2 教师从课堂权威中解放出来,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就有机会走到学生中去,参与学生的讨论,感受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激发智慧的火法。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甚至是求助者,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景,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摩擦力教案范文8

1 巧设探究情景,化抽象为具体

案例 九年级物理《电功率》这一节内容是电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其中“电功率”的概念因其抽象,令学生费解.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轻松掌握,笔者在引入时设置了一定的探究情景,有意将此问题具体化,以下是教学实录:

老师:这儿是一块电能表,把它接入电路观察一下,它的铝盘是否在转动?(接通电路,请两位同学上前观察)

学生:没有转动.

老师:铝盘没有转动说明了什么?

学生甲:电能表中没有电流通过.

学生乙:电路中没有电器在工作.

学生丙:此时用电器没有消耗电能……

老师:如果铝盘在转动,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有用电器在消耗电能.

老师:电能表的铝盘有时慢悠悠的,有时又急匆匆的,它又是为什么?

学生甲:用电器的数量多时急匆匆,用电器的数量少时慢悠悠.

学生乙:用电器的功率大时急匆匆,用电器的功率小时慢悠悠.

老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它到底与什么有关?

将一个100 W的灯泡与一个1000 W的热水器分别接入电路,同学们猜猜看,哪个用电器使用时,铝盘转动得快?

学生:可能是1000 W的热水器使用时,铝盘转动得快.

(请两个学生来参加,一个记录时间,一个记录铝盘的转数,老师记录数据).

老师:100 W的灯泡4转/分,1000 W的热水器44转/分,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哪一个用电器接入电路消耗电能多?

学生:1000 W的热水器.

老师:请同学们再分析一下哪一个用电器,消耗电能快?

学生:1000 W的热水器.

老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为了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物理中用“电功率”来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电功率大,消耗电能慢电功率小.

简单的情景,简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掌握了这一抽象概念,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反思 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 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很难有效地解决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困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探究式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虽属概念教学,但是教师不再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直接参与了物理概念的提炼过程,有效地建构了知识,体验了学习方法.由此,概念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便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实现了探究式教学与物理知识自主建构的过程的统一.使知识内化的速度加快,避免了教师死板的“以理说理”.

2 合理设计探究环节,破解探究难题

案例 在八年级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教学实践中,我先从“猜谜语”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然后让学生参与到照镜子的体验活动中,根据体验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想.但本节课设计上的重点和难点是用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物体与像重合,来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这两个“替代”是探究实验的关键.如何用“替代法”设计探究方案,让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是设计时要破解的难题.我就以三个“小实验”为指导,让学生体验在前,探究在后,为学生做好适当的铺垫,利于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完善.实验如下:

实验一 成像

竖直放置玻璃板,点燃蜡烛,看一看玻璃板能成像吗?

实验二 移像

点燃蜡烛,让蜡烛左移、右移、前移、后移,看看像的位置有变化吗?

实验三 找像

你能用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找到点燃蜡烛的像吗?

通过三个小实验,学生在试验中观察体验,获得感性认识,为下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成功体验了用玻璃板可以“替代”平面镜,成功突破了探究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使接下来的探究过程水到渠成,既满足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

反思 在探究性教学中,要组织同学开展有效的探究学习,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灵活设计探究教学的环节,不应过分追求科学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否则会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虎头蛇尾的现象.对于一个具体的探究课题,不是所有的要素都要完整,也不是每个探究环节都要严格流程.教师应根据课题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和大胆的调整,甚至在一节课中只突出某一两个要素,只强化一两个重要环节,然后通过多个课题的探究式教学,学生可以得到深入和全面的发展,充分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而不必拘泥于生搬硬套的形式.

3 尊重个性化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案例 在八年级物理《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教学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对摩擦力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当然也有一些片面的认识.在“猜想与假设”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猜想,并设计出多种可能的验证方案.考虑到这个探究活动内容的特点,实验器材不要求非常精密,实验操作也较为简单,只要操作得当,就能很容易收集到数据,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应尊重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验证方案进行个性化的实验,而不必统一用测力计在木板上拉木块.以下是学生设计的几种验证方案.

方案一 在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1;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2.然后比较F1和F2,得出结论.

方案二 在研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文具盒平放在课桌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1;第二步再在文具盒里加装文具,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2.然后比较F1和F2,得出结论.

方案三 在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材料性质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1;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表面平整的书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2.第三步把木块平放在表面平整的厚海绵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3.然后比较F1 、F2和F3,得出结论.

方案四 在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1;第二步把木块横放(或竖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2.然后比较F1和F2,得出结论.

方案五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一辆小车平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慢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1;第二步把一辆小车平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快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2.然后比较F1和F2,得出结论.

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有着不同的猜想和验证方案,选取不同的器材,完成了探究任务,从而也达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

反思 在探究的验证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教材的安排或已有验证试验的影响,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突出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探究的交流环节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猜想或修正不完善的验证方案,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4 大胆改进教材验证方案,为探究做好铺垫

案例一 在探究光的传播时,教材中的方法是让光通过水时让学生观察光路痕迹,而光在水中的光路痕迹不是很清楚.笔者通过反复试验,发现用喷壶将水雾喷洒在有光传播的空气中,光路痕迹立刻清晰可见,结论自然“一目了然”.

案例二 在探究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时,教材中的方案是让一辆小车从斜面滑过毛巾表面,这样做很容易使小车滑下时就被毛巾的褶皱卡住,实验效果不好.笔者用小钢球替代小车,这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案例三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材的方案中用点燃的蜡烛作为成像物体,这样不但气味难闻,而且因为燃烧造成成像位置不稳定.笔者用发光彩球替换蜡烛,既经济又环保,实验效果也非常好.

摩擦力教案范文9

遵循目的、手段、结果这样三段式的环节划分,可以围绕着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结果(反馈)等三个环节进行问题分析。通过分析将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导入。梳理现阶段的有关文献发现,诸多作者在问题讨论中较为忽视教学反馈环节,而是聚焦于教学手段的应用环节,这在本文中将得到一定的改观。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针对问题的分析 

根据上文所归纳出的三个环节,针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针对教学目的的分析 

或许有同行会把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目的来认识,实则不然,教学目标扮演着总括层面的教学指导职能,但它具有文本性的特征而未能考虑到教师个体的需要。作为教学目的则更加关注教师对物理教学最终效果的理解,从而能更好的驱动自身的教学实践。由此,这里针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便在于,将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要件纳入到教学目的之中。 

(二)针对教学手段的分析 

教学手段不仅包含具体的教学进程,还涉及到教学组织和教学设备的应用方面。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在手段的应用上,仍主要与应试教育的需要相契合,从而十分重视由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在国际视野下来看待这一手段发现,它实则扼杀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且也未能将物理教学延伸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当前需要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下工夫。 

(三)针对教学反馈的分析 

部分同行也许会认为,教学反馈只是物理教学的一个环节罢了,且位于整体教学环节的终端。笔者却不这么认为,从教学流程来看它应处于教学环节的末尾,但它能通过倒逼效应来促使教师改观当前的教学手段,也能促进他们深刻领会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因此,这里也面临着优化和创新的需要。 

二、分析基础上的对策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基础上,对策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明确教学目的 

众所周知,随着教学目的的明确将有助于教师自觉完善教学手段,而明确教学目的的工作则需要在教研组范围内来实施。教研小组组应带领成员深刻认识高中物理教学的功能,使教师们懂得培养学生能正确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教研的形式来创新教学手段和优化教学反馈。 

(二)完善教学手段 

上文已经指出,需要大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做文章。对此笔者建议,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将物理学习延伸至课堂以外的空间和时间范畴。为了确保这项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和安全性,教师应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学生保持着联系;并在该平台上来为合作学习小组解疑释惑。 

(三)优化教学反馈 

目前教学反馈的主要形式为各种类型的测试,这一反馈途径更具有应试教育的特征,而无法与物理论文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相融合。为此,应将科技小发明、科技报告等环节纳入到教学反馈之中,并通过给予一定的分值或是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参考来实施。 

三、案例 

以“摩擦力”的例题讲解为例:握住水杯,使水杯在空中保持不动。让学生讨论水杯是否受摩檫力。若受,则其大小、方向怎样? 

答案:水杯受到重力、手的弹力、手的静摩擦力作用。由于水杯静止在空中,因此静摩擦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再请学生分析图示(如图所示),教师可以演示这个实验,B物体用钩码代替: 

提问1:物体A受几个力? 

答案: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 

提问2:拉力与摩擦力是什么关系?去掉物体B,摩擦力是否存在? 

答案:一对平衡力。不存在,即摩擦力为0。 

提问3:摩擦力起什么作用? 

答案:在物体B的作用下,物体A要向右运动,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摩擦力就是阻碍物体A向右运动,从而使物体A与支持面保持相对静止。 

继续演示实验,在前述实验中,继续增加钩码个数,物体A开始缓慢匀速滑动后,开始提问: 

提问4:物体A此时受几个力? 

答案: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 

提问5:这时摩擦力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阻碍物体运动。 

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总结。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个生活中关于摩擦力的应用问题交给学习小组去完成,该题目应保证它的易操作性和安全性;并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上来。 

四、小结 

本文围绕着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反馈等三个环节进行问题分析。通过分析将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导入。应通过集体教研的形式来创新教学手段和优化教学反馈,以及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下工夫。 

【参考文献】 

摩擦力教案范文10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应用;摩擦的利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87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构建科学概念,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实验教学有效地通过实验以直观和具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心”,把深奥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快”、“懂得更多”、“用得更好”,可以说实验教学是科学学科的灵魂。这对教师的基本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科学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实验动手、设计能力,能适时、必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

一、实验教学的概况

作为科学课堂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实验教学历来都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例如“力的概念”、“密度的概念”、“比热”等。传统的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只会架空这些知识应有的价值,而且这种学习模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让学生把深奥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特别是在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更是显得苍白无力。这是和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做法,也被广大教师所摒弃。教师在选择实验教学时,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准备:第一方面,做好教案准备,虽然准备教案是教师工作的常规事项,但是实验教学的教案有它特殊的地方,除了一般的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之外,教师还必须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突况,准备一份事故应急预案;第二方面,做好实验准备,实验教学的中心就是实验,特别是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更应精心准备,因为这里没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和完整的规章制度,教师应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实验前教师需自己演练一遍,找出漏洞,以便及时补救,力争实验成功;第三方面,做好清洁准备,在课堂完成实验之后,往往会留下大量的垃圾或废弃物,教师在准备教案、实验的基础上,还要准备好各种清洁工具,保证课堂结束之后,教室能够恢复整洁的面貌。

二、初中科学课堂中实验教学的应用

初中科学课堂不能只停留在空谈理论的状态,要想把这门综合性课程上好,必须在课堂上实践实验教学,而且还要把实验做好。要想做好实验教学,必须紧密结合我们的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的重要环节都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以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摩擦力》为例,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 思维引入――摩擦的存在

传统课堂教学的四步教学法,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仍还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课堂导入环节,以旧的知识为切入点,运用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打通关节。这种模式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更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知识的重要动力。表现在课堂上的实验教学为例,我们必须把两者相结合,把课堂导入变为实验教学的思维引入的路径。例如,在《摩擦力》教学的新课引入阶段――什么是摩擦?对于大多数初一学生来说,这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的数学题。笔者在引入新课时,除以生动形象的例子为先导外,还设计了一个体验式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摩擦“无处不在”,人们是无法避免的。

这个小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笔者提前准备了三块大小、厚度相等的光滑玻璃、毛玻璃、纹路特多玻璃;

(2)请班级中的“小书法家”小A用毛笔先在光滑的玻璃上写“科学”两字,请小B同学用秒表记录所用的时间,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所测时间;

(3)请小A同学继续在毛玻璃上、纹路特多玻璃上写字体大小大体相同的“科学”两字,小B同学和教师重复上述活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纷纷猜测最后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纹路特多玻璃上写字化的时间最长,学生都能认识到是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造成的。教师也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题――摩擦力。这种以实验的方法导入科学的思维,很好地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教师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发挥。本来很普通的玻璃现在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摩擦的存在,这种贴近生活的小实验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从而显得弥足珍贵。

2. 自主发现――摩擦的大小

重视学生的“自主发现”,是新理念倡导下的重要形式。教师在引入课堂教学任务之后,一定要放弃自己“生拉硬拽”的观念,放手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把课堂发展的动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实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严格遵照科学教育思想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去形成科学学科中的理论概念。例如,在学生对摩擦有了初步的形象认识之时,教师应该推动新的教学环节的开展,即把实验的权力给予学生。为此,笔者设计了“摩擦力大小”的小活动。这个小活动以学生自主发现摩擦的本质为目标。具体操作如下:

学生把双手的手掌合拢:

第一种方式,先同时向前,再同时向后,没有摩擦;

第二种方式,一只手掌向前,另一只手掌不动,有摩擦但不大;

第三种方式,再让一只手掌向后,另一只手掌向前,摩擦力特别大,手里还有热量产生;

第四种方式,一只手掌向后,另一只手掌不动,摩擦不大。

除了以上四种方式之外,笔者还添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手掌抹上水、油、粉笔灰、泥沙再试试,还有就是自己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挤压手掌操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摩擦是一种相对力,它的大小受制约于力量的大小和方向,还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小组探究――摩擦的利弊

目前,探究式教学已成了贯彻新课改理念的主旋律,它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小组探究必须围绕科学理论的可变空间展开,探究应该是开放的。例如,在学习“摩擦的利弊”这块内容时,笔者选择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组成四人探究小组(由学习能力强和相对弱的组成),开展以“摩擦的利与弊”为主题的探究活动,(1)每小组学生合作完成弹弹珠、手握水杯的小实验,要求记录下实验中涉及到摩擦的地方;(2)各小组对电动玩具自行车(内装干电池,闭合开关后也可开动)进行观察、分析;也可以进行拆卸,重新组装;请各小组找出自行车涉及摩擦的地方,越多越好。(3)小组成员相互讨论,把所有记录下来的涉及的摩擦进行划分,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由于大家对弹弹珠、自行车都比较熟悉,都觉得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又由于自行车模型可拆卸,特别是男同学热情更高。组内成员对一些问题还进行了讨论和归纳,最后形成了小组的意见,在班内交流汇报。通过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学生体验到了摩擦的存在,明白了生活中虽然有些摩擦是有害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反思和体会

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既是践行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也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起好的引领作用,自己必须要对新课程理念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把正确的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都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经验的积累和反思。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完善。

参考文献:

[1] 时育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思想战线,2012(36).

摩擦力教案范文11

一、初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滑动与滚动》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6课,本课将继续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滑动、滚动这两种运动方式的关系。

本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入部分。第二部分是本课的主体部分,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来研究物体滑动与滚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第三部分是认识和制作滚珠轴承。学习本课将为研究如何改变摩擦力大小打下基础。

二、深研教材――提出活用教材的策略

(一)有效的导入为学生打开思维之窗

1.书本中的导入设计

先用小孩滑滑梯和骑自行车插图让学生认识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滑动和滚动。再回顾人类搬运重物的方法是怎样变化和进步的,接着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用滚动方式移动重的物体?”导入本课的研究。

2.教学中的导入预设

师:上课前,林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欣赏一座雄伟的建筑(PPT出示古埃及金字塔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没错,这正是古埃及金字塔。这座塔主要是由石头修砌而成的,它所用的石头最大的有160吨。这么重的石头,当时古埃及人是怎么搬运的呢?

生:(在石头下面放滚木)

师:你真聪明!其实,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办法的。那么,像石头这样通过滚木往前滚来进行搬运的这种运动方式,我们把它叫作滚动,物体滚动时与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叫作滚动摩擦力(师边播放动态图,边讲解)

师(生):如果把滚木去掉,将石头直接放在地面上往前滑来进行搬运的话,这种运动方式我们叫作滑动,滑动时与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叫作滑动摩擦力(师边播放动态图,边讲解)

师:滑动与滚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粘贴课题:滑动与滚动)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3.分析

这样设计,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整合与替换,使探究主线更清晰

教材中设计的导入与后面的探究活动缺乏内在的联系,比如用小孩滑滑梯和骑自行车插图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滑动和滚动),而与后面提出的问题“人们为什么用滚动方式移动重的物体”没有必然的联系。于是,林老师挖掘了教材中的古埃及金字塔,设计了以如何搬运修建古埃及金字塔的石头为切入点,然后顺势分别引出滚动、滚动摩擦力、滑动、滑动摩擦力,并由此揭题。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自然、连贯,还使探究主线变得更清晰。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围绕“为什么古埃及人会想到用滚动的方式来搬运石头,它有什么好处?”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2)运用动态示意图,使教学更形象、生动

书上是用小孩滑滑梯和骑自行车两张插图来让学生认识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滑动和滚动。这样的设计是静态的,我们觉得还不够形象、生动。因为滑动和滚动属于运动方式,它会产生一定的位移,如果用动态示意图来演示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话,会更形象、生动,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容易些,同时可为后续的实验设计做好铺垫。

(二)创设有“结构”的材料,提升实验效果

1.教材中的实验装置:

将小车放在桌面上,用红绳子绑住装有四个钩码的纸盒,然后用测力计勾住红绳子的另一端来拉动小车,测出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再用红色胶带纸粘住车轮,使其由滚动变为滑动,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教学中小车的改进样式

3.分析

(1)小车

通过做“下水实验”,我们发现教材中的小车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小车上的重物不够重,这样很难测出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二是小车是用一条红绳子绑在上面让测力计拉,这样的设计不仅操作不方便,还存在误差大的风险;三是放在小车上的纸盒没有固定在车上,运动中容易脱落;四是测小车滑动摩擦力时,小车轮子整圈都被红色胶带纸包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是不科学的,因为小车轮子整圈包起来后,除了运动方式变为滑动外,它自身的表面(即轮胎表面)粗糙程度也跟着改变了。针对教材中小车存在的这几个问题,我们对小车进行了相应的改装:用装有8个钩码的塑料盒(经测试,如果把小车放在砂纸上运动的话,在车上放8个钩码最为适宜)代替装有四个钩码的纸盒,并用胶带纸将其固定在车上;用“Z”字金属条代替红绳子固定在车头,让测力计通过它来拉动小车;测滑动摩擦力时,我们只用双面胶粘住轮子与地面不接触的部分。这样设计的小车,不仅容易操作,还能尽量减少实验的误差。

(2)砂纸

试教过程中发现,装有8个钩码的小车在普通的桌面上也是很难测出滚动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为小车在普通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很小,几乎为零,而且测得的数据也很不稳定。于是,我们想到了用表面粗糙的砂纸来代替普通的桌面。替换后,小车在砂纸上运动时测得的数据比较稳定,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准确地测出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同时,这样测得的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很多,这不仅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埃及人为什么会想到用滚动方式来搬运石头” 。不过,在试教中发现,小车在一张砂纸上运动的位移较短,这样对于一些反应慢一点的学生来说读数还是有些难度。于是,我们拼接了两张砂纸来增加行驶路程,以此来利于学生读数。

(三)精心设计实验记录单,有效调控探究过程

1.教材的设计

2.改进后试验记录单

研究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多少的实验记录

[\&估计\&实际测量\&取中间值\&1\&2\&3\&车子滚动前进的摩擦力\&\&\&\&\&\&车子滑动前进的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的几倍\&\&\&\&]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发现

3.分析

(1)删除相关提示语,使探究更具神秘性

教材记录表中添加了“正常行驶”和“刹车时”几个字,这无意中已告诉学生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大大减弱了探究的神秘性。

(2)找准“关键问题”,使探究更有深度

教材中要研究的是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谁大谁小的问题,可这个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基本没什么研究价值,最多也只能算作是一个验证性实验研究。但是,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究竟小多少呢?这是他们不清楚的,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我们就将“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多少”定为本课的“关键问题”,作为探究重点。

(3)重复实验,使实验数据更准确、可靠

书中的记录表只要求实际测量一次,这样得到的数据会不够准确、可靠。考虑到实验误差,我们设计了重复测3次的记录表,这样得到的数据和结论才更具科学性。

(四)增减教材内容,服务课堂目标

1.增加的环节――做古埃及人们搬运石头的模拟实验,感知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删减的环节――认识和制作滚珠轴承

教材第三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通过研究知道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之后,让学生认识滚珠轴承,知道它是由滑动变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的机械装置,并希望学生按照书上的制作方法做一个“滚珠轴承”来体验。可是林老师在试教后发现,学生按书上的方法制作出来的滚珠轴承和无滚珠轴承基本体验不到摩擦力大小的改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后来,我们发现,原来书上介绍的制作方法是错误的。因为现实中的滚珠轴承,它的钢珠是在内环和外环之间的,而书上给我们介绍的方法是把滚珠放在内环里面,这样制作出来的轴承实际上不是滚珠轴承,这就不难解释学生为什么体验不到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了。同时,考虑到下一节《运动与设计》这课中会涉及滚珠轴承的设计。综上原因,我们就将这部分内容删除了。

3.分析: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可以使教学更接地气

做搬运石头的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有了这个体验后,再让学生研究“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多少”,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使探究更有层次性、更有深度。

(2)精选学习内容,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研究上

教材中设置的制作“滚珠轴承”属于无效学习活动,故我们将其删除,然后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多少”的研究上。这样,不仅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而且科学、严谨的思维也可以得到培养。

三、活用教材提升课堂效果的着力点

1.钻研教材,是活用教材的前提

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为教材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教材的设计是以知识结构编排的,而学情是现实的、变化着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老师要活用教材。而活用教材的前提是钻研教材,因为只有我们钻研了教材,才能正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找准教学的重难点,才能知道教材中哪些设计是合理的,哪些设计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去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才能更好地取舍教材中的资源。

2.符合学情,是活用教材的根本

余文森教授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换言之,一节课的教学有效与否得学生说了算,如果学生发展了,教学就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得先了解学生现有的概念水平,只有找准了起点,才能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才能对症下药,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认识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发展。

3.取舍教材,是活用教材的体现

取不是简单照搬,而是在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使教材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舍不是简单抛弃,而是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将其整合到其他相关课题中进行教学,或者是发现某部分的内容设计不合理或错误要将其删除。因此,我们认为,适当取舍教材资源是活用教材的体现。

摩擦力教案范文12

关键词:控制变量法;物理;实验

一、引言

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而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比如,要比较两位同学跑步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让他们跑同一段路程,谁先到终点,谁的速度就快;第二种是看相同的时间内,谁跑的路程更长,谁的速度就快。上述例子用控制变量法描述,第一种方法就是控制运动路程相同来比较时间,从而得出跑步速度的快慢,第二种方法则是控制运动时间相同来比较路程,同样也能得出跑步速度的快慢,方法不同,目的相同。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实验,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实验

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体验并掌握这一科学方法。下面以《摩擦力》的教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五节为例说明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应用。

摩擦力这节课重点之一就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首先提出问题:你能用什么事例证明给大家看滑动摩擦力是存在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列举了以下案例:推箱子时,箱子和地面间的摩擦就是滑动摩擦力;擦黑板时,黑板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也是滑动摩擦力等。然后启发引导:根据生活经验对自己所举的事例进行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可能会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接触面面积等有关。那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肯定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进而再追问:当一个物理量同时随着几个物理量变化时,又要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通过思考、讨论,让学生明白这个实验可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即只改变一个因素,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个因素的关系。最后通过以下实验,来验证猜想。

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就要改变与木块A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面积也相同(即如图甲、乙进行实验),匀速拉动木块。通过实验,学生会很直观地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即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探究压力的大小是否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时就要改变压力的大小,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面积也相同(即如上图乙、丙进行实验),匀速拉动木块。如果两个实验的结果不同,那就是因为压力大小的不同引起的,因此可以得出压力的大小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反之,则无关。通过实验,学生同样也可直观地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即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大小的关系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大小的关系,用各个侧面积大小不同的木块,改变木块A与木板的接触面面积的不同,同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也相同(如图甲,第二次实验时木块A用不同表面积的另一侧面),通过实验,学生会很直观地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无关。

以上教学片段是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物理规律教学内容中应用的一个实例,在初中物理学中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物理问题有很多,凡是影响某一物理量变化的因素可能较多时,要验证这些因素的变化对该物理量是否有影响,都可以使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的优点是探究过程与生活经验高度相关,能让学生直观、快速、准确地设计和完成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去解决问题,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

三、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控制变量法虽然能直观、快速、准确地完成实验探究,解决物理问题,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滥用或错用等现象,因此,在实际探究过程中使用控制变量法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让学生了解每次探究过程中只可以有一个变量,还要知道如何控制或改变这些变量。在具体的实验探究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多个变量同时出现,就如上面提到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我们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而要控制其他的因素完全相同。

2.要对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为所探究的问题设计多种可产生的结果,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解决方案。一定要明确所探究问题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比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P”的实验,进行猜想之后,发现其影响因素可能有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这两个。这样就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全面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探究。

3.教师要充分熟悉学生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一般以4~6人为一组,注重组内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组,挖掘学生的潜力,做到差异互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进步,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成功的殿堂。

总结: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它的应用能让学生更细心地体验生活,大大降低初中阶段物理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