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

时间:2022-03-15 23:15:16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1

情景阅读 孩子 童年

在幼儿阅读环境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适宜于现实基础的帮助,让幼儿在适宜的阅读情景中接触优秀的阅读资源,学习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活动的情景创设,能帮助幼儿在特定的氛围里优化阅读质量,提高认识能力,加深对阅读活动的兴趣,享受故事带来的快乐。

一、集体阅读情景的创设

集体阅读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没有图片的文本故事、图片故事、绘本故事、录音或VCD动画故事等,后两种因为有鲜明的视听感受,幼儿的兴趣明显比前两种浓厚,但由于条件限制,很多故事仍离不开前两种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在创设情景时,遵循视、听结合的原则,尽可能为幼儿创造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集体阅读活动效果。

1.文本故事情景

这类故事只有文字,或是书本上的,或是老师创编的。老师在组织讲故事活动时,可以有意识编排好幼儿位置,半圆形围坐在老师身边,与老师面对面,与老师的声音、表情正面交流,幼儿在这样的情景下容易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方便与老师进行对话互动,在头脑中想象出活动的故事情景。

2.图片故事情景

这类故事配有一幅或几副图片,一般比较大,容易让幼儿凭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老师在故事阅读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先读图片,产生疑问,带着疑问听故事。故事《小乌龟找家》讲的是小乌龟出生了,问小鱼、蚯蚓、小鸟、小蜗牛,他的家在哪里,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家——甲壳的故事,共有5幅图片,老师引导幼儿边听边欣赏图片,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阅读,把兴趣、情感融入故事中,感受到家庭的舒适和温暖,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3.绘本故事情景

这类故事属于幼儿专门的读本,一般画面色彩丰富,文字简洁。近年来,一些优秀的国内外绘本故事不断被带进幼儿园,如《爷爷一定有办法》《逃家小兔》《三个强盗》等,独特的画面,精彩的文字,纷呈在幼儿的视野。老师在组织绘本阅读时,要让幼儿知道看书的基本方法,如何以图为主、随机认读,并且隆重介绍绘本的美妙精彩,在幼儿还没阅读前产生亲近绘本的情感,产生积极阅读的行为。

4.音像故事情景

老师制作的课件、网络资料、VCD等这类故事音、像生动,容易吸引幼儿注意。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连续的或者片段播放的形式,结合开放性提问,让幼儿在观看听、看时加快思维运转,深入故事情节,充分体验视听故事的美妙,最后再让幼儿完整欣赏或者模仿表演。

二、自然阅读氛围的营造

教师在自然阅读环境里的任务是为幼儿提供早期阅读的条件,利用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创造语言表达的环境,使幼儿能自然习得,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与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1.说多于看

阅读时,鼓励幼儿想说便说,能让及时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不管是零散的还是不完整的,能让幼儿经历一个看到思考到表述的转换过程。说的方式可以是自言自语,可以是同伴交谈,在宽松的氛围下,幼儿的说会是很精彩的花絮,点缀属于他们的阅读过程。很多平时不愿意说话的孩子也会容易进入作品情节里而愿意说,促进语言能力发展。

2.问多于看

幼儿自由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疑问,如果疑问过多,会直接影响到阅读的兴趣和持续性。问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在接受同伴或老师信息时,更能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梳理成新的知识体系。从自发问,到相互问,能逐步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帮助幼儿看懂书,巩固记忆,提高看书的效率。

3.想多于看

好的作品能启迪幼儿的想象,想是语言的内在表现。幼儿阅读时,有意识引导幼儿从画面展开想象,除想象故事情节,还可以想象对话、心理,突破故事中文字的约束,只有幼儿有想象的理由,就是合理的,同时鼓励幼儿能把想到的说出来,与同伴共享精彩。

三、亲子阅读环境的设置

亲子阅读环境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来营造,在阅读过程中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温馨的、愉悦的阅读布景,父母做好孩子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让孩子尽早接触书和书面语言,增进与书本的感情,养成阅读兴趣与习惯,引领孩子走向阅读社会。

1.固定亲子阅读时间

亲子阅读是天伦享受中的精神大餐,一般早上和晚上比较适合进行亲子阅读。早上边起床边给孩子讲讲故事,让故事里美好的情节、情感影响孩子一天的心情,滋养孩子一天的心灵;晚上的睡前小故事更能让孩子在甜美的故事情景中安静入睡,提高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般时间可定为20分钟到30分钟比较适宜,太短,孩子意犹未尽,营养吸收不够,太长容易兴趣转移,营养过剩,事倍功半。当每天都有一段亲子共读时间时,孩子会有意识地期盼这一美好时刻的到来,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在这里逐渐生成。同时也是给父母明确了每天的任务,安排好工作与生活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在图画里欣赏故事,在文字里解读世界,一起收获习惯与情感。

2.选择亲子阅读材料

一般来说,只要是正规出版社的儿童读物都是可以用来亲子阅读,不过,由于一些外国动画片《奥特曼》《皮卡丘》《蜡笔小新》一类的孩子看得比较多,他们很容易因为喜欢动画的形式而爱看那些图书,事实上很多优秀的有图书不能拍成动画片,有的拍成了也不一定看得到,热门的流行的并不一定就适合孩子阅读。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读物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通过书本来汲取、吸收并促进长远健康发展。

另外,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可添置一些图文并茂的知识性或推理性读物。但整个幼儿阶段,亲子阅读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图文结合的优秀读物,孩子的关注点始终是图画多于文字,文字的解释是在理解图画出现困难时的补充,这个责任是父母的。爱读书的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书的感情,这样的孩子似乎天生喜爱书本,我们在亲子阅读时要让孩子把书看成喜欢的玩具,要好的朋友,学会整理好自己的图书,一生尊重、友好相待。

3.多样亲子阅读方式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2

关键词:亲子阅读 幼儿 表达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92-01

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角度分析,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儿童认知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幼儿语言使用状况,可以评判出其在思维、沟通以及交流方面的能力成长状态。因此,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其他能力形成并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语言形成的最佳时期抑或是关键期,还是幼儿时期。因此,在此时期,如若能够根据孩子的兴趣与爱好,适时给予引导与互动,创造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适宜环境,对相关的能力培养会奠定语言基础。

亲子阅读作为一种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下的阅读,既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又可以锻炼幼儿表达能力。那么如何能够有效规避幼儿教育的误区,使我们的小天使尽快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呢?

一、强调故事情节的启发性

通常来讲,较为优秀的小班幼儿读物大多具备相似的特点,即故事的情节围绕既定的线索展开,用词简单而且注重对文字的重复,例如《和甘伯伯去游泳》《乌龟与兔子赛跑》,以及《逃家小兔》等,故事情节的设置与语言的选择非常符合幼儿的心智发展阶段特征。从而便于孩子们根据阅读能力,把握语言的阅读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根据隐藏在故事情节中的线索,去预测故事的发展,由此锻炼了幼儿自身的思想推断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在阅读《逃家小兔》的过程中,在孩子看到兔妈妈变成捕鱼的人,而小兔子变成一朵小花时,家长可以先不告诉孩子兔妈妈变成了什么,而是抛出小问题“兔妈妈得变成什么才能抓住小兔子”,鼓励孩子根据故事的情节去推测揣摩。是变成了能打猎的猎人,还是变成了凶猛的小老虎?最后,孩子根据故事情节,利用学到的故事中的句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兔妈妈变成了猎人。在孩子说出答案后,家长适时鼓励和表扬,满足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体会到读说的乐趣。

二、强化图画的体验与感知

优秀的幼儿读物常常是图文并茂的,既能够传授孩子需要的文字知识,又能巧妙利用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即对色彩与图画具有敏锐的观察与接受能力。因此,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强化对图书中图片的观察分析能力,从而积极引导孩子,及时规避学习中的阅读枯燥点,始终调动孩子的兴奋点与乐趣。例如,在《树叶蝴蝶》的阅读过程中,家长应该借助孩子对色彩的敏感与兴奋点展开故事阅读,使孩子能够避免枯燥与乏味的局面。在读到树叶时,着重渲染一下树叶的金黄色、随风而起的动态。在读到蝴蝶时,着重突出蝴蝶翅膀的美丽色彩,以及翩翩起舞的姿态,从而在孩子的脑海中将二者的画面及其相应的修饰语得以深刻,在此后的语言表达中,既能够根据以往的词汇来陈述,又可以借助脑海中事物的形象自由发挥。

三、注重故事情节的适度发挥

幼儿的读物虽然语言十分简单、浅显易懂,但是在某些故事情节的感悟方面,孩子还存在困难,这些故事深层次的旨意,如若不能及时挖掘与阐述,则会使孩子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仅仅锻炼文字读说能力,对其基于自身理解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用寥寥。例如,在《大猩猩》的阅读中,故事中的小女孩安娜特别想获得爸爸的爱护,然而现实中的爸爸严肃而又冷漠,于是借助孩子与大猩猩的交流与互动,表达孩子对父亲温和亲切的向往。在阅读之前,给孩子设置问题,安娜与大猩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安娜和大猩猩能成为好朋友,安娜的生活中缺少什么东西。针对前两个问题,孩子在听家长阅读过程中自然较为容易找到答案,然而对于最后的问题,孩子在理解与分析上还存在难度,这就需要家长对其进行剖析,为孩子提炼出主旨,即安娜想让爸爸变得慈祥亲切,而爸爸不善言谈,只是用行动默默表达。从而使孩子能够在家长的阅读中,受到心灵与感情的熏染,不断丰富内心感情世界。

亲子阅读作为一种用来不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把握与读说能力,又可以强化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与思维的表达,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夯实语言基础。此外,借助亲子阅读这种父子、母子之间的语言交流与互动,可以加深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使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感知外面的未知世界,描绘充满新鲜好奇的世界。

参考文献: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3

一、教研过程

(一)第一研

1.案例活动

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细节,大胆想象、猜测,初步理解小猫与小鱼之间的情节发展。

(2)尝试用较连贯的语言、肢体动作来表达小猫内心的情感变化。

(3)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小猫和小鱼之间浓浓的亲情。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教师出示绘本的封面,告诉幼儿今天要讲一个关于小猫和小鱼的故事,并介绍了图书的名称。

第二环节:教师逐一出示绘本画面,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帮助幼儿来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在干什么?会对小鱼说什么呢?

(幼儿自由讲述后,教师用绘本中的语言,富有感情地小结。)

(2)教师带领幼儿阅读。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故事中的文字,让幼儿来感受故事所表达的情感。)

(3)讲述故事的结尾部分。

第三环节:完整地欣赏故事,鼓励幼儿一同来讲述。

2.主题评课:着眼“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情感教育策略”这一主题,教研组进行了“以评促教”。

第一,选择适宜的情感绘本。目前市场上的绘本种类很多,当这些绘本运用到情感教育之中时,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绘本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绘本《亲爱的小鱼》共十四句话,以诗意的语言讲述着故事,以双页单帧画面和朦胧变幻的大面积背景色彩铺绘,给人以温馨简洁之感。画面人物小猫和小鱼生动形象,其中喂食、亲吻的画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非常适合成人和幼儿一同来阅读。

第二,合理确定了情感主题。本次活动中,教师所选择的绘本《亲爱的小鱼》就是一个有关爱的故事,故事里小猫爱着小鱼,小鱼也爱着小猫,这其中的爱可以理解为亲情、友情、爱情。根据中班孩子现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将情感主题定位在亲情之爱,亲爱的小猫就是幼儿的爸爸妈妈,亲爱的小鱼就是幼儿,社会角色的赋予激发了幼儿已有的情感体验。

第三,重视语言的情感渲染。在活动中,教师把自己想象成小猫,朗读的时候做到了声情并茂。教师一边用甜甜的声音说着“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我答应你,永远也不会忘记……”一边模仿故事中小猫的动作给小鱼喂面包,亲吻小鱼。教师角色的转变,立刻引起了幼儿情感上的共鸣。

在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们明确了在情感教育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绘本,以师幼共读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感受绘本中所表达的情感。但是在活动中,教师注重的是语言情境的渲染,教师讲述幼儿倾听,幼儿自主表达的机会比较少。如何让幼儿自主感知、表达绘本情感呢?绘本是图文结合的读物,除了包括文字语言,还有画面色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这些都是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于是教研组进行了相关的研讨。具体内容如表格所示:研讨主题:有效运用绘本,挖掘情感教育元素

3.反思调整:在研讨的过程中,执教者及时汲取同伴的建议,从绘本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出发来调整教学策略,多种形式让幼儿来感受绘本所蕴含的情感。

(二)第二研

1.活动再构:执教者围绕“绘本中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对教学活动进行了调整。主要环节调整为:

第一环节:教师出示绘本的封面(蓝色的背景上小猫亲吻着鱼缸里的小鱼),让幼儿自己来观察画面并说说:你看到这个封面,心里有什么感觉?请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后,教师介绍绘本的名字《亲爱的小鱼》,结合书名让幼儿说说“亲爱的”是什么意思,平时谁会这样称呼,为本次活动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环节: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教师有重点地选择相应的画面对“小鱼长大了,不能再待在小小的鱼缸里了怎么办?小猫把小鱼送到了大海后为什么一天天地坐在那里不离开?小猫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在想些什么呢”等话题组织幼儿开展了讨论,让幼儿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主动安慰小猫。

第三环节:完整欣赏故事,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情感迁移。教师抛出话题:“以后你长大了,像小鱼那样离开爸爸妈妈了,你还会爱着你的爸爸妈妈吗?你会怎么做呢?”将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向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延伸。

2.课后研讨:活动后,教师以分组的形式,对教学活动中执教者的策略运用进行了讨论与总结。

第一,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活动中,教师除了继续运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还根据故事发展情节,有目的地选择了相应的图片并配有适宜的背景音乐,丰富了幼儿对绘本情感的感知。

第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绘本的故事情节发展并不复杂,幼儿是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的。因此,活动中教师改变策略,由教师讲述故事调整为幼儿自主表达,并组织开展了多次的讨论。在这过程中,幼儿大胆猜测了角色的内心情感,尝试着从他人的角度来体验其内心感受。

第三,尝试幼儿多元表达。活动中,教师除了鼓励幼儿用口头语言来表达情感体验,同时也鼓励其尝试运用了肢体动作表达。在观察小猫喂食小鱼后,幼儿扮演小鱼,教师扮演小猫。随着音乐节奏,幼儿和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了小鱼在吃了食物后的生长过程,以及和小猫和小鱼一起玩的喜悦之情。多元的表现方式让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具个性化。

二、教研感悟

在后继的研讨中,我们总结了教师如何合理的运用绘本,促进幼儿的情感教育的策略。

第一,多因素挖掘,重视情感渲染。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绘本中的色彩、情节、角色因素,让绘本变得更加生动、立体,从而让幼儿全面体验这些因素中所蕴含的情感。此外,教师可以在出示画面的同时,配上能反映画面情感的音乐。背景音乐的播放,能很好地进行情感渲染,帮助幼儿来理解绘本所表达的情感。本绘本活动中,开始部分是充满愉悦的,教师选择的背景音乐是欢乐的;后半段故事情节是有一点点伤感的,教师选择了带有一点儿哀伤的音乐。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4

一、回顾课文

同学们,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内容,现在请你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救白蛇 得宝石 救乡亲 变石头。)

同学们你们看,前一个故事埋下的伏笔,在后一个故事的发展中会一步一步地呈现出来,故事就是这样推进的。

二、回顾复述故事的方法

讲故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故事情节完整,我们在四年级时也学过怎样简要复述课文,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怎样做才能在讲故事时不会遗漏重要情节?

(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思维导图、关键词等方式梳理主要情节。)

三、练习复述

现在请大家以“救白蛇得到宝石”为内容,自己试着讲一讲这段故事,可以讲给你的同桌听。谁想毛遂自荐到台前讲故事?(我觉得你特别棒,讲得文从字顺,内容也具体完整。)

那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除了故事情节完整,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把故事讲得更精彩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揣摩人物的心里想法;加上合理的想象,拓展文中没有的内容;以故事中某一个人物的口吻讲故事。)

四、变换角色复述

文中最令人感动的部分是海力布“救乡亲变作石头”,那你能不能用上刚刚我们讨论的方法,小组内试着以海力布或者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互相提建议,并最终推选一人讲给大家听。

过渡:在即将大山崩塌、洪水来袭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如果你是海力布,你打算怎样劝说不愿离开的乡亲们呢?

面对这即将遭遇的险情,你会怎么想?

生:要是我就这样告诉乡亲们,他们肯定不会相信,但是不告诉他们,他们就性命难保了。

生:山洪就要爆发了,但是我又不能跟乡亲们说,因为我会变成一座石像。但是,如果不跟他们说,那他们的性命就难保了,用我一个人的生命换回乡亲们那么多老老少少的生命,肯定是值得的。

生:这真是太糟糕了,我一定要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乡亲们。

师:听到这个消息,海力布心想:这怎么办啊,大山崩塌,洪水来袭,乡亲们……不行,我得赶快劝他们搬家。于是,海力布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快搬到别的地方去吧,这里不能住了!”乡亲们听了很奇怪,有一个乡亲站出来说:“海力布,这里住得好好的,你为什么要叫我们搬到别处去啊?”又有一个小孩听了他忍不住哭了起来:“不要,不要,我不要搬家。”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

师:孩子们,他讲得和原文有什么不一样?你说得太好了,这里我们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想象,加入了心理活动,文章就显得生动多了。(板书:加入心理活动)

还可以怎么讲使故事更加吸引人呢?

师:那请你也想象一下,听到海力布的劝说,还有谁会说些什么呢?

生:海力布的母亲说:“海力布你别胡闹了,搬家这种事可不能乱说呀!”

生:海里的朋友说:“海力布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让我搬家就怕老老少少的吃不消啊。!”

生:海力布的叔叔站出来说:“海力布,我们这儿这么多人一起搬家,托儿带口的多不容易呀。”

师:我们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了人物对话,我们再去讲这个故事,是不是更有吸引力了?(板书:改变人物对话)

学到了这些方法,我们先自己练一练,待会儿再来讲一讲。

师:四人小组先读一读海力布第三次劝说乡亲们搬家的内容,然后讨论一下哪里可以加入心理活动,哪里可以加入变成人物对话,哪里可以配上动作、神情,然后自己练一练,把这个片段讲生动。

(生交流讨论,并进行个别展示)这些方法我们都掌握了,那么要想讲的古诗与众不同,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生:我们想加入海力布在宣布消息时,乡亲们切切私语讨论的声音。

生:我们想在海力布变成石头以后,加入一位乡亲说的话:“海力布,是我们对不起你,没有早点相信你的话。”他又对着乡亲们说:“乡亲们,快走吧……”

师:了不起,他又教给了我们一个把故事讲生动的方法。他把原来没有的情节也想象出来了。(板书:想象故事情节)

师:老师迫不及待想请你们来讲这个故事,谁愿意?

过渡:刚刚我们以从海力布这个主人公的角度感受了这段故事,那么站在乡亲们的立场上,他们又是怎么想的?谁来以乡亲们的口吻讲述一下?

忽然听到要搬家,要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你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听到海力布说出实情,忽然看到他变成石头,你又有怎样的表现?

五、缩写故事

就是这样一位“乐于助人,舍己救人”的猎人,明知道自己说出实情会变成石头,却义无反顾,所以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至今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可是很多到那里旅游的游客并不了解这块石头的来历,你能不能做一个小导游,向这里的游客简要介绍它的来历呢?

民间故事通常是口耳相传,当你读到一个比较长的好故事,想把这个故事简要地介绍给别人,就需要缩写故事内容,让它变得短一些、简单一些。怎样缩写呢?下面是对课文《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的缩写,对照原文,看看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概括出来的,哪些句子是改写的。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说她家有许多珍宝可以送给海力布。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怎样才能做到简要介绍?(通过摘录、删减,既要内容完整,交代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又要语言精练,让游客在驻足游览时,能迅速了解“海力布”这块石头的来历;具体描写部分可概括写,对话部分可改写。)

六、知识拓展

生活中,你们还听说过哪些关于石头的民间故事?

其实《望夫石》、《卧牛石》等都是一些常见的民间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一些相关资料,用上这三种方法创造性地讲故事,等到下节课课前进行养心三分钟时我们一起分享。

七、作业:小练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同学们去探寻更多的民间故事,也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寻找一下这块传说中的“海力布”的石头,在茶余饭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5

【摘要】张爱玲作为旧上海一朵奇葩在那个时期非常耀眼,整个人散发出独有的魅力,可以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立独行的特例。尤其是到了九十年代了,张爱玲的作品被更多人关注研究,但是很多人评析张爱玲的作品的时候都是把关注点过多的放在她的作品人物分析上,很少有人关注她个人命运以及生活经历对作品的影响。纵观她的作品,你可以清晰地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她对家园急切的归依和依赖,对家园深沉的依恋以及渴望被家园认同的心理。由于张扬的个性以及对自我人性自由的向往使她多多少少披上了反叛的外衣,由此很多人常常会误读她。我试图从张爱玲的文章中剖析出家庭生活经历在她的作品中打下的深深烙印。

【关键词】创作回归

张爱玲在小说中擅长写人世的情情爱爱,在小说中可谓是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才华,她善于叙写故事,似乎漫不经心地让你搬出你家那个锈迹斑斑的香炉,娓娓道来,给你讲一段不是那么惊心动魄的,也许有那么一点家长里短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没有战争的血腥,没有琼瑶似的爱的浪漫,也没有政治的影子。她就那么冷静地讲那么一段故事,讲一段似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段琐事。

在这些故事中,她用冷静得近乎冷峻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人性的卑微、软弱、现实、冷漠,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残酷。张爱玲善于编织故事,她用故事掩饰自己,用故事装点生活,用故事挥洒才情,用故事掩盖她内心难以诉说的伤。但从张爱玲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张爱玲对家园的回归以及无法得到认同的无奈。

张爱玲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说她幸运,是她生活在一个可以给她提供相当充裕物质的家庭,让她有足够的条件读书;她幸运的是,她有一个有着新思想的母亲,母亲虽然没有尽到太多抚养她的责任,但是却给她带来了新的思想,让张爱玲不像同时代的少女一样一心想嫁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少。说她不幸,她没有欢乐的童年,过分的早熟。父母婚姻的不和早早地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种下悲剧的种子,父母无休止的争吵让张爱玲过早地成熟,过早地学会了冷静地看人间的生活百态,她小说的描写也是那样冷静,就似乎一个人站在河对岸观看舞台戏剧表演,有着隔膜、冷漠但客观。

张爱玲后来因为与父亲意见不合,离家出走。她的出走只是一时负气,是年轻人的张狂。张爱玲逃离家庭不像同时代的其她女性作家,也不像鲁迅笔下《伤逝》中的子君,她只是不习惯家中那种沉闷的氛围,更多的是对家人主要是父母对她关心的缺失的不满。逃离家庭的张爱玲很快在现实面前就有了悔意,她面对生活的艰辛,想回到旧家庭。但是张爱玲的个性不容许张爱玲的回头,因为逃离,张爱玲开始了灿烂的文学之路。

张爱玲与父亲的矛盾造成二人反目成仇,张爱玲在报纸上公开自己的父亲,可以说极尽渲染之能事,把父亲塑造成了一个封建保守腐朽的老夫子形象。这给父亲很大的打击,虽说父亲在情感上忽略了张爱玲,可是张父对张爱玲是相当喜爱的,并且把张爱玲当作自己骄傲的。个性张扬并且有点偏执的张认为父亲想置之她于死地,可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她与父亲虽说有矛盾,但是张父对张爱玲被囚禁间生了一场大病还是很小心地照顾的,据张爱玲的保姆说,张父照看了张爱玲几天几夜,张爱玲才摆脱掉疾病。张爱玲虽说逃离了家庭,可是张爱玲在小说有意无意地写出了被抛弃的情绪,以及希望被社会接纳和认同的主题。

如在小说《心经》中,张爱玲借恋父情结这个主题表述自己内心隐秘的追求。在这个小说中,母亲是作为一个符号存在的,在文章中似乎可有可无的。小说中女主人公小寒对父亲充满了依恋,对父亲有一种霸占的心理。作者安排母亲形象的暂时空白,作品利用其他人来谈及主人公的母亲,可以显示出主人公自己也是很淡化母亲这一形象的,主人公小寒把母亲应该说放于敌对的状态,她用异化的方式“父亲的变装”达到自己与父亲成为“夫妻”臆想的愿望,利用这样一个变装获得与父亲在人伦上的平等。这种似乎是“弑母”的描写,对父亲极为渴望的欲望,也反映了作者的个人经历。作者从小与母亲关系的生疏,母亲就像是一个符号,在张爱玲最需要母爱的童年时代凭空消失。若干年之后,母亲回来了,但是无论如何也填补不了作者内心那种母爱的缺失。所以,作者的小说中,往往母亲的形象不是缺失的,如《心经》中的母亲;就是变态畸形的。

作者对父亲这个主题的写作,不能说不是矛盾的。一方面,她对父爱是渴求的,另一个方面又是敌视的。她小心地审视着,隔离者。在《心经》中的描写恰好地把张爱玲这种微妙心情精致地描画出来。她对父亲或者说男权社会一方面是依恋或者依靠,但是这种依恋或者依靠又是被社会不容许的不能接受的,就如父女恋。实际上,作者就是要借用父女恋这个主题想表述内心想法:她希望这个社会能包容她,像包容所有的男性一样,这也就我们现在所说的男女平等。可是她的这一隐秘心在那个社会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女子在那个社会几乎是社会的附属品,如果想在男权社会取得一定社会地位,难度很大,并且不会被男权社会所容纳的。另一个方面,张爱玲又对父亲角色描写时也是顾虑的。她塑造的父亲形象不多,家庭对她情感诉求忽视,造就她的敏感、多疑。她对父亲这个角色也是逃避的,既不愿意塑造完美父亲角色,也不愿去过分丑化父亲角色,她只是在小说剧情需要的时候安排一个类似于符号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给人留下的印象相当淡漠,几乎给人留不下深刻印象。但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张爱玲。在文章中表达着对男权社会的回归,追求那种被社会认同的过程。可是,张爱玲本身又对这种男权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也持怀疑态度的,如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的堕落过程,作者是有那么一点同情的。但是作者很快就收回了自己的情绪,她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她就那么淡淡地写这么一段故事,不发表任何议论,但是你却能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和好恶。

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借罗杰娶娇小可爱妻子的故事表面上看给我们讲述一段文化差异不同给人带来的困惑,倒不如说是作者对父权社会对她的伤害,以及她对这个父权社会的强烈反抗。

也许是张爱玲离开家园之后,一直渴望回归那个家园,那个被他批判的家园。在小说《封锁》中,也反映出了张爱玲对家园的渴求。从中不难解读出作者极其渴望被男人并且是夹公文包的男人所接受,其实是男权社会接受,那怕这种接受以牺牲平等为代价,只要能接受她,被社会的男性接纳认同,什么代价都不重要,重要的有个归宿,家园,那怕这个家园是畸形的,错位的,这在作者的心中都无所谓。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6

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一则公益广告《关爱老人――打包篇》。广告中写一个父亲患了老年痴呆症,许多事情都忘记了,儿子出门忘了带钥匙,叫父亲开门,可是父亲却说:“我不认识你。”在一次餐会上当着一桌子亲朋好友的面,父亲居然直接用手抓两个饺子放进口袋。儿子看了又羞又急,连忙制止说:“爸,你干吗?”这时父亲却很清晰地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他最爱吃饺子。”儿子愣住了。

这则广告播出后,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则广告其实就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打动人,与这个故事的情节安排有很大关系。广告的作者采用了结尾突转法。广告的前面告诉观众,父亲已经患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许多事情都已经忘记了,但广告以父亲的话“这是留给我儿子的,他最爱吃饺子”结尾,给观众的心灵来了一次电击,使观众的心灵不禁强烈颤动。广告的画面上,儿子惊愕不已,我相信观看广告的观众也有一种被电击的感觉。

如果不采用结尾突转,而是“直写”:父亲很爱我,小时候爱我;我长大了,他还很爱我;到现在,他还很爱我。效果如何?或者写父亲近几年痴呆了,越来越痴呆了,现在更痴呆了。效果如何?肯定不会给人心灵一震的感觉,但这则广告采用结尾突转、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手法,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震动,进而思考父亲那么爱儿子,儿子为父亲做了什么呢?可见一些艺术技巧的运用对于提高故事的表达效果是很必要的。

据说这则广告源自真人真事!其实不仅这则广告,中央电视台近一段播出的另三个“关爱老人,早日尽孝”的广告(《老爸的谎言》《妈妈的等待》《等你……,妈妈就享福了》)中的故事,可以说就发生在千家万户,就发生在千千万万个父亲、母亲和千千万万个儿子、女儿的身上。每个人看这些广告的时候都会产生共鸣,都会联想起许许多多自己曾经历过的细节,从而使这些广告的内容更为具体丰富。这说明最生动的故事、最感人的故事往往不是编的,编的故事总是不能直抵人的心灵,而只有那种来自人的生活经历的故事最能感动人。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每个有生活经历的人身上都有许许多多生动的故事,我们都具有讲故事的潜质。一些生动、真实的故事中已经包含了“讲故事”的技巧,把这些生动、真实的故事讲出来就可以打动人;相反,如果撇开生活,一心只在技巧上琢磨,讲的故事往往反而不能打动人。

今年五月我曾受邀请到某校执教了一节题为“教你编故事”的作文课,课上,我提供了四句话:“生日快到了,A盼着过生日,生日那天有人给A送来了生日蛋糕,A很激动。”要求学生编结尾突转、出人意料且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我启发学生说:“这里最关键的是:A是什么样的人?谁送的蛋糕?送蛋糕的人为什么送蛋糕?这个A可以是中学生、老农民、老工人、老干部、老专家、老医生、班主任、亲人、朋友、陌生人、结怨的人、感恩的人……送蛋糕的人同样也可以是以上的人。”还告诉学生:“为了使所编故事做到结尾突转、出人意料且又在情理之中,同学们可以采用学过的误会法、巧合法、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等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来看,学生的确动了一番脑筋,编了许多情节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表明,学生的思维的确打开了,编故事的方法、水平的确提高了。就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听课老师中一位年近六旬的唐老师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讲了自己身上发生的“蛋糕的故事”。几个月前,老父亲病逝了,作为儿子,唐老师伤心不已。几个月后的某一天是唐老师的生日,以前,在生日那天,老父亲都会给唐老师送上蛋糕,让儿子倍感幸福。唐老师想,如果今天还能收到父亲送来的蛋糕那该多好呀!可是――就在这时,有人敲门,是蛋糕店员工送来了生日蛋糕。唐老师一看,蛋糕卡上写的名字不是别人,正是父亲!唐老师顿时泪如泉涌。原来几个月前,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父亲早早就向蛋糕店预定了送给儿子的生日蛋糕。当这位年近六旬的老教师把故事讲完时,教室里一片静默。大家都认定唐老师讲的这个故事是所有故事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这个事例再一次证明:最生动、最感人的故事往往不是编出来的,都是从心里流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和少年闰土一样,身上都有许许多多的新鲜事,都和唐老师一样,都具有讲故事的天赋,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我们就都是名副其实的“故事大王”了!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7

2017母亲节感恩教育活动方案一

活动主题:今年我长大了我为家撑起一片天 活动时间:2017-5-10 下午两点

活动地点:青年学院教学楼107教室(暂定) 活动参加人员: 组织老师:

海报设想:年轻有力的手掌将老年手掌包覆

活动主要内容及组织方式:

1、征文、征集微视频,5月4-9日下午17:00前接受投稿,5月10日进行表彰

文章需300字以上(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微视频需在一分钟以上,可独白,可场景模拟,要求画面、声音清晰。

2、节目表演

学工社同学、班干部代表、老师各表演一个节目,歌曲、乐器演奏、舞蹈皆可 《感恩的心》手语舞蹈-老师节目

3、感恩母亲,爱无止境,短片欣赏及吐露心声感念母亲的辛苦付出,短片剪辑播放(妈妈由年轻变老的公益广告) 感念母亲的谆谆教导,严厉背后的落泪感念母亲的殷切期盼,凝视卧室的整洁,橱柜中自己常用的那套碗筷

每播放完一个视频,随机选三人谈感受。

4、今年我想为母亲做这几件事(呼应主题)

每人一套纸笔,写好,念诵。入场时即发放,告知呼应主题,写出来,到该环节主持人随机选人,令读出自己写的。

--主持人最后倡议大家回家给母亲打个电话。 5、我们是同乡

签领表写上家乡(省份相同即算),主持人宣读同乡姓名(事先由签到老师进行标注A,B,C)该环节由同乡相伴共同上台向天下母亲送出祝福(每组1分钟)

6、做手工、学育儿经

在周日下午三点开始,已作父母的可以带孩子过来学做手工,最重要的是可以互相分享

和学习育儿经验,还会有专业人士来分享国外的教育 ***亲子互动***邀请带小朋友来的同学携子共登台。

7、班级会议

各班主任老师露面和同学做简单互动,由其中一名老师进行班干部职责及班级群管理规定宣讲。

活动流程:(如两点时,人数不理想,顺延15分钟开始)

13:30-14:00 短片循环播放(感恩母亲,爱无止境,短片欣赏) 14:01-14:30 感恩母亲,爱无止境,短片欣赏及吐露心声

14:30-14:50 征文及微视频表彰(依次朗读及展播,每人获奖名字不同,不分先后) 14:50-14:55 节目表演(学生)

14:56-15:15 今年我想为母亲做这几件事(亲子环节加入,主持人问孩子想为妈妈做什么)

15:16-15:20 节目表演(学生) 15:21-15:35 我们是同乡 15:35-15:40 感恩的心-老师表演

15:40--- 带孩子来的可以去楼上参加手工及听讲座

2017母亲节感恩教育活动方案二

活动主题:母亲节,从感恩母亲开始

天底下,唯有母亲的事业,只有付出不求回报。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句话,眼睛一亮,想想我们平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一些中老年人,这些老人一辈子辛苦付出,把青春年华都献给了祖国建设,献给了丈夫和子女,自己收获的却是一身的病痛。如今老了,是该我们这些年轻人回报的他们的时候了,想到这里,利用母亲节为由头进行情感诉求就成为活动的核心点,这也正好迎合会议营销最常用的情感投资方式。俗话说:只有感恩才会天长地久,母亲给了我们生命,给我我们伟大的爱,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再加上有一句广告词:女人是水,母亲是女人,也是水,而母爱也像水那样涓涓细流,连绵不断。以上素材为我提供了灵感,当即确定了5月14日母亲节活动的主题:母爱似水,感恩相伴母亲节新老顾客联谊会。有了活动的主题,只代表有了一个邀请顾客参加本次活动的由头。把顾客邀请来之后用什么样的氛围促使让他购买我们的产品呢?

细节决定成败,用细节感动母亲

经验告诉我,一个顾客要达成销售,除了产品功效和前期的服务外,还需要一种情感氛围来触动他的购买神经,换句话说就是让顾客真正感动。我们的定下主题是母爱似水感恩相伴,既然是一个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那么在整个活动中营造一种浪漫、温馨的氛围就十分有必要,并且,要让这种氛围来感动母亲们,最终并且实现销售。那到底怎么样才能营造这种氛围,怎样才能让她们真正感动呢?

经过仔细分析我们的目标顾客群,我们发现:老年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经历丰富。她们经历了一辈子的风风雨雨,有的甚至是经历了大风大浪。就在这漫漫人生的旅途中,肯定会发生很多很多的故事让她们难以忘却故事,同样,有很多的故事会让她们联想到自己、回忆起过去。所以,沿着这种思路,我们定下了本次活动的主线:讲故事,讲关于母亲的故事,讲能让参会的顾客感动的故事。整个活动以讲故事为主线来展开,再穿们日常销售会议活动的一些基本内容,比如说专家讲座、老顾客发言等内容,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流程就基本上有形了。(见表1)

序号

内 容

1、主持开场白:讲母亲节由来,感恩母亲

2、讲述第一个故事:《母亲,我至亲至爱的人》

3、内部专家《产品知识》讲座

4、讲述第二个故事:《来世,我做你的母亲》故事

5、老顾客发言

6、讲述第三个故事:《爱的第100个理由》故事

7、公司领导发言、宣布活动优惠信息、销售环节

8、健康妈妈奖抽奖环节

9、结束

表1:《5. 14母亲节活动流程表》

可仅仅有活动流程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的细节问题需要思考。比如说:要什么样的故事能让她们感动呢?这些故事从又哪里来呢?讲故事的人能不能将故事讲好?现场的氛围怎么营造?哪个环节是这场活动的高潮和煽情点?怎样去制造这个煽情高潮?各个环节怎么衔接和配合等等,这些细节问题接踵而至,怎么办?千头万绪,但万事都有一个原点可以寻找。经过分析,我们定下两个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第一,相关素材从哪里来?(主要指故事来源);第二,现场的氛围如何营造,高潮点如何煽情。

首先在素材收集方面,我们采用了高科技的手段网络。我们在网络上搜索关于母亲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在选择故事时遵循两个原则,首先,故事必须感动自己,在下载了故事后,先自己看,看能不能被感动,甚至流泪,然后让身边的同事看,如果能感动自己又能感动同事,就可以入围;第二就是要能感动顾客,这一点,我们采取了实验调查法,在部分老顾客中实验,看看能不能被感动。经过严格筛选,最后我们选了三篇文章:《母亲,我至亲至爱的人》、《来世,我做你的母亲》、《爱的第100个理由》。这三篇文章在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母爱和母亲的伟大。为了更好的配合母亲节这个活动主题,我们还下载了跟母亲有关的音乐《母亲》、《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懂你》等,并根据不同环节的需要,分别为每个故事配了一个背景音乐,同时,为了表达我们这些员工对母亲的节日的祝福,我们还专门到网上下载了《母亲节问候》的Flash(7位小学生对母亲说节日快乐以及祝福语),在活动开始前播放。

其次就是活动现场氛围的营造和高潮点的制造,这也是重中之重的环节。根据以往操作活动的经验分析,顾客购买产品的两个重要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老顾客发言,因为在老顾客发言里他们可以寻找到同感,从而被同化;第二个环节就是订机前的氛围,也就是本文指的让人感动的环节。所以,我们决定就在这两点上下功夫。首先是老顾客发言环节:结合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我亲自就发言的思路和重点与发言顾客本人进行了沟通,最后确定发言的主要思路:首先简单的叙述自己这操劳的一生,再从劳累一生以至积劳成疾,到遇到公司的员工、感受了公司的产品和亲情服务,最后到购买公司产品并重获健康,再感谢公司等。尽量选择大众化的经历让每个顾客在发言顾客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并达到同病相怜的效果。其次就是第三个故事的讲演环节,这个顾客在整个活动的环节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在顾客发言后,马上就要让顾客感动,所以,这个故事在讲演的时候,我们做了很多细节工作。比如说在讲解第三个故事的时候,全场灯光关闭,同时点亮我们提前准备好的蜡烛,并且有各专卖店经理手端蜡烛徐徐走上舞台,哼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背景音乐,与此同时,全场的员工手拿着康乃馨慢慢的从顾客的身后走向顾客,并将香花轻轻的放在顾客手中,轻轻的道一声:妈妈,节日快乐!这样一来,整个现场显得十分神秘和温馨:听着似曾相识的故事,手捧着香花,享受者不是儿女胜似儿女的祝福。

万事俱备,只欠执行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8

[关键词] 受者;电影;故事

笔者虽然认为文艺界可以在道德、文化等方面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但也赞同李安的说法:“如果一个导演有使命感去改变什么是不实际的。只能去拼命做些东西,产生一点影响。”

最近几年,中国内地的导演确实很敬业,电影年产量急剧增长,票房也一再飙升——“2011年中国共生产各类电影791部,总票房达到13115亿元人民币”[1]。但是,如此多的电影,真正能得到观众好评的、能被广为流传的不多;如此高的票房,真正能赚钱的电影没有几部。

影响电影创作水平与质量的因素很多,改变国内电影市场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认为,在说话者、话题和听者中,决定对话目的和内容的要素是听者。[2]所以,考虑到中国人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笔者结合自己观看过的几部电影,立足于观众的视角,仅从“说故事”的角度分析创作“好电影”的“奥秘”。

一、能把故事讲清楚

一般观众看电影,看的都是剧情,也就是其中的故事。观众如果看不懂电影所讲的故事,就不会给电影很高的评价,有些人甚至在中途失去“继续看下去”的耐心。

观众中很少有人反思经典电影为什么被称为“经典”,但百分之百的人都能概述自己心中的“好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原因很简单,依据最小代价律,[3]169观众记故事比记具体的镜头、场景更省力,所以故事自然而然地被记住了,镜头、场景等细节则在无意注意的作用下“有选择”地被记住了一部分。

在传播过程中共享的是符号,不是意义——意义因人而异、因传播环境而异。[3]69所以,为了减少对故事理解的干扰,故事的主线越清晰越好。《建国大业》明星很多,票房很高,把那么复杂的历史、那么多的故事压缩糅合在一起也确实不容易,但若论传得广、传得久远,却不一定能与朝鲜老电影《卖花姑娘》、国产电影《海洋天堂》相媲美。原因很简单,前者的故事高度浓缩,线索也很多,如果没有一些历史常识,很难说清楚里面的故事;后者则是细细道来的故事,而且能够触及更广大人群的情感——当年创作和监制电影《卖花姑娘》的人是金日成之子,[4]所以,当年拍《卖花姑娘》的主旨应该是用一家人的遭遇演绎旧社会人民的苦难,教育人民热爱新社会。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上升到较高的政治层面来理解这部电影,但这并没有影响观众对影片的评价,因为他们都无法抗拒故事本身对自己心灵的震动。《海洋天堂》把肝癌父亲对自闭症儿子的牵挂演绎得淋漓尽致,不知道有多少人边看电影边流泪,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含着眼泪把电影看完的。

二、内容详略得当,能抓住关键点、卖点

正如印度电影《圣雄甘地》的开场白——“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用一个故事说完,无法逐年逐月地叙述,无法巨细靡遗地全部拍出来,也无法将他一生中有关的人物逐一拍摄出来……”——没有办法用一部电影表现人物或事件的每一个细节,所以对材料的取舍很重要。

《卖花姑娘》主要表现穷人的苦难,所以,尽管花妮及其家人的苦难与白地主一家直接相关,但片中白地主家的生活情境很少,花妮一家的境遇占了绝大多数篇幅:母亲忍着病痛,受苦受累受委屈,她这样坚持的理由很简单——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给白地主家当奴隶;花妮为了给母亲买药,采花、卖花,挖野菜、卖野菜,攒了几个月,终于给母亲买到药了,她和妹妹一起像拿着宝贝一样,满怀希望地往回走,恰巧遇见一群人围着刚刚病逝的母亲——刚见彩虹,又来暴风雨;哥哥是一家人的希望,母亲去世后,花妮身无分文地去找哥哥,把失明的妹妹委托邻居照料——花妮得到哥哥已经去世的确定性消息,妹妹拄着棍子孤零零地站在山冈上等姐姐回来;花妮因为妹妹才九死一生地活着回来了,妹妹却被白地主家给害了;花妮无所顾忌地到白地主家拼命,哥哥不仅回来了,还带回了大难不死的妹妹。

“受众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他们被不同的内容所吸引。”[5]所以,尽管能够把故事说清楚的素材都是电影的取材范围,但是,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能够引起观众情感波澜的素材才是电影制作的最佳素材。《卖花姑娘》之所以能够铸就“经典”,是因为选取的素材能够“牵着”观众跟着它“七上八下”,欲罢不能。

与《卖花姑娘》相比,《海洋天堂》的故事简单了许多,但简单的故事并没有给观众“简单”的感觉。父亲的操劳、病痛与成年儿子的“无忧无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感觉心里沉甸甸的。特别是父亲教儿子乘坐公交车那段故事,儿子不知道下车,父亲就坐在椅子上不厌其烦地重复公交车报站,不厌其烦地教儿子应和下车——儿子每次反应对了,父亲都鼓励性地说“大福真棒”。看父亲那灿烂的笑脸,联想到他沉重的压力,还有教21岁的男子汉如此简单的问题竟然需要采用此等方法,怎能不让人流泪——可怜天下父母心,哀民生之多艰,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情感一拥而上。

所有令人感动的电影都特别注意“细节”,因为观众感情的闸门就需要这些细节去打开。《海洋天堂》如果不能用细节取胜,那么,它只能给人沉闷、压抑的感觉,但实际上,它却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三、善于挖掘和讲述故事之外的故事

如果电影中只有主角唱独角戏,那么,这部电影的故事往往是单调的,而且有时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孤掌难鸣”,所以故事之外的故事作为“辅料”有时是必需的、必要的。

《海洋天堂》充满了父爱,但另一种爱在其中也没有让人感觉多余,相反,在其中增添了生活气息,那就是邻居阿姨与父亲之间的感情。邻居阿姨对父子两个都很好,所以父亲两次把后事托付给她。

第一次,电影开始部分,父亲肝癌晚期,没有起死回生的希望,因为担心儿子大福没人照顾,所以决定带儿子一起葬身大海。临行前,父亲给邻居阿姨留了一把钥匙,嘱咐她七天过来照看一次家,还在桌子上给她留了一封信,以为是最后的遗言。投海后,大福解开了与父亲绑缚在一起的绳子,他死不了了,父亲也不能死了,所以父子两个平安地回来了。

第二次,电影临近结尾部分,父亲终于给大福找到了安身之处,但需要陪他适应一段时间。在搬家的时候,父亲和邻居阿姨坐到了一起,不仅告诉她因为怕拖累她而不能接受她的感情,还把贴在骨灰盒上的照片留给了她,让她帮忙贴上。

《海洋天堂》中有几个角色帮助父亲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人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但邻居阿姨的出现,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邻居互相照顾以及相互守望的爱情。

其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很多时候都不是孤立的,所以有时为了刻画其中的某个人或说明其中的某件事而努力地把他们从与之相关的集合中剥离出来是行不通的。李连杰担任主演的《少林寺》《南北少林》,两部影片的主线都是报仇,但前者有“牧羊女”,后者有戴在小腿上的铃铛,而且两者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牧羊女给李世民和觉远(李连杰饰)送饭、假扮新娘掩护李世民逃走,然后才有李世民率领大军渡过黄河直取东都,使得正烧少林寺的王仁则乱了阵脚,落荒而逃,无家可归,无兵可调,顽抗至死;智明和尚(李连杰饰)腿上的那只铃铛,促使他不顾一切地跑到南少林,然后才有大家群起而攻之(赫索王爷)的痛快场面。

四、善于寻找推动故事发展的内在因素

尽管绝大多数观众看电影都不会用严密的逻辑来推敲故事的合理性,电影中的故事也不必严格地遵循逻辑,但是,电影创作追求逻辑上的完美还是必要的,因为遵循逻辑不仅可以进一步满足理性观众的需求,还可以使影片出现“点睛之笔”。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了一位好老师——尼克——改变了一个诵读困难学生——伊夏——命运的故事,同时产生另一个结果:尼克老师被同事、领导认可,并且从临时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那么,尼克老师对伊夏的所作所为,是立足于“职业”,还是立足于“就业”,还是由于更深层次的原因呢?答案是后者,是“教育爱”。

影片通过尼克老师与残障儿童的互动,初步展示了尼克老师对学生的耐心;面对残障儿童成功地表演节目以及节目结束后孩子和家长激动不已的场面,尼克老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表明尼克老师对学生爱得很深。尼克老师去伊夏家与其父母沟通,在长途汽车上帮助邻座的母亲照看婴儿,就像父亲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自然”;中途,尼克老师漫不经心地在一家便利店吃饭,突然发现有一个儿童在该店打工,他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那个孩子身上,心情变得有点沉重,叹了一口气,然后请该童工坐到桌子旁边一起吃东西,期间还心疼地拍拍那个小孩。婴儿、童工,说明尼克老师拥有教育爱,爱所有的孩子。总之,尼克老师是真正的“园丁”,不忍心看见任何一株花儿枯萎,所以他尽力“挽救”伊夏——这才是故事发展的真正内因。

同样,印度电影《圣雄甘地》在向我们展示甘地所作所为的同时,还为我们很好地解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起源以及甘地一心为民的心理基础。影片中不止一次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我们绝不攻击他们,可是我们将承受攻击,经由我们承受的痛苦,他们会看清楚自己的不公正,这和攻击他们一样具有杀伤力。”此外,影片意安排甘地与美国记者在海边对话这一场景,通过“甘地”之口告诉我们,他小时候经常在庙里唱一首歌,其中有这样的歌词:“真正的信徒会了解,别人的苦难就如自己的。尊敬所有的人,不鄙视任何人。”坚持背后是坚定的信念和信仰,这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内在因素。

五、结 语

有人说,“好莱坞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观众心理学的潜心研究和学以致用”[6]。即便是我们不能跃进式地赶上好莱坞的水平,但至少我们应该从中学到“什么是受众中心”“如何以受众为中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好”电影都具备上述四个条件,比如说,《卖花姑娘》就没有故事之外的故事,也没有进一步深入挖掘推动故事发展的因素——母爱、亲情——因为这些都没有悬念,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天然的。总之,只要影片把要讲的故事说清楚,故事够丰满,就可以了,不一定求全责备。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影2011年产量近800部,票房超130亿[DB/OL].省略/yl/2012/01-10/3591910.shtml.

[2] 徐美恒,李明华.公共关系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182.

[3] 南国农,李云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创作“卖花姑娘” 的[J].世界知识,2005(02).

[5] 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9.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9

一.一个前提:知人论世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新的阅读理念认为,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从阅读的基本规律看,这种多元主要体现为三个层次:一是文本的作者意义(主观意义),二是文本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三是文本的读者意义(个性意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作为读者,要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其前提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等等。这样,才能够在了解文本的作者意义(主观意义)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文本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效实现文本的读者意义(个性意义)。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有限,教学中需要教师借助辅助材料向学生介绍作者、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解读文本。

比如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传统的教学一般都围绕“父子情深”这一主题展开文本解读,这看似无可厚非。但散文是作者运用个性化语言表达自我思想情感的文学形式,品读散文就是要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经验和情感。文本讲述的是“父亲坚持到浦口车站送别儿子”的故事,在整个故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与“父子情深”这一主题相悖的细节:“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面对一个疼爱自己的老父亲,已经二十岁的朱自清为什么会如此“不谙孝情”?学生们无法理解。教学中,我及时向学生展示《朱自清家族的命运变迁》中所述相关背景:原来朱自清的父亲是在徐州榷运局局长(掌管盐专卖的肥差)任上,因讨了几房小老婆,姨太太闹事,才丢官的;原来丢官后负债,家道中落,朱自清祖母为此一病不起而逝世,于是便有了父子回家奔丧之事;原来由于朱自清父亲的封建家长式作风,父子俩后来又一度失和;原来八年后朱自清收到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来信,回想起当年父亲爬月台的艰难的“背影”,他原谅了父亲的荒唐,体谅到父亲的艰辛,以《背影》一文抒发了永远的父子情。了解了这些背景后,学生们在对文本故事的深度解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者那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愫。

二.两个视角:故事内叙述和故事外叙述

谭君强认为:“根据叙述者相对于故事的位置或者叙述层次,以及叙述者是否参与到故事之中以及参与故事的程度,可以区分为故事外叙述者/非人物叙述者,与故事内人物叙述者/人物叙述者;根据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关系,可以区分为可信的叙述者与不可信的叙述者。”叙事类文本解读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初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写作思路,对文本内容有个大概了解,知道文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一步解读文本时适时调整自己的阅读视角,走进文本,融入故事,设身处地地理解每一个人物的情感变化,获得丰富而又深刻的阅读体验。

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学生先把自己假想为文本中的“我”――咸亨酒店的小伙计,扮演着咸亨酒店里发生的故事的目击者和参与者,以故事内叙述者的身份解读文本、理解文本。而故事内叙述者可能有不同的叙述眼光,“一为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另一为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这两种眼光可以体现出‘我’在不同时期对不同事件的不同看法或对事件的不同认识程度,它们之间的对比常常是成熟与幼稚、了解事情的真相与被蒙在鼓里之间的对比。”文本故事中被追忆的十二岁的“我”是见证者,见证了咸亨酒店里发生的一幕幕故事,见证了孔乙己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命运轨迹;十二岁的“我”还是参与者,参与了对孔乙己的鄙夷与不屑。如今的叙述者“我”又是感受者和提炼者,深刻地揭示出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笔者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叙述视角的解读,以“我”的感悟、体验一层一层剥开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

再如学习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一文,我们先以故事外叙述者的身份阅读文本,了解文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初步感知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在整个故事中的言行举止。作为叙事类文本,本文以事件为中心,但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人物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将自己分别假想成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以故事内叙述者身份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学生设身处地,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理解、体验两位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揣摩、感悟不靠窗病人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回到故事外叙述者的身份,对比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对比人性灵魂的高尚和卑劣,从而深入把握文本主旨。

三.三个述点:聚焦点、矛盾点、空白点

语文之所以失去了“想象”的灵魂,正是因为语文失去了故事。也正因为如此,肖川教授在多个场合公开呼吁,我们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讲故事这个技巧,即使有些课里面没有故事,也要善于编故事、改写故事。故事讲究文趣、情趣、理趣,这是故事能够“载道”的基石。运用讲故事这个技巧解读文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该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细读文本,局部深究,抓住文本中的聚焦点、矛盾点和空白点等三个述点进行赏读、品析,挖掘其中文趣、情趣、理趣,探究文本主旨。

一是聚焦点。叙事类文本在对其中情境、事件、人物进行描述的时候,总要掀起情感的高潮,这种情感的高潮往往会聚焦到某一具体意象上,我们称之为聚焦点或动情点;而这一聚焦点(动情点)往往构成文本的一条线索,既贯穿全文,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中,“背影”是全文的线索,父亲为“我”买橘子时攀爬的背影,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教学中抓住“背影”这个聚焦点(动情点)进行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通过赏读、品味文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深刻体悟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愧疚等情感。

二是矛盾点。矛盾是文学创作中较为普遍的创造手法,往往会使作品产生许多独特的效果。运用矛盾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命运,传达作者意图。好的故事,一定是善于设计矛盾的。如李森祥《台阶》一文中,其故事的聚焦点无疑是“台阶”,作者在这个“点”上又巧妙设计了矛盾:“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围绕这个矛盾点进行探究: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会相应高吗?很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矛盾的。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偏偏信奉这种说法,他的思想已经完全被这种封建残留的传统说法所束缚。在当时社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种错误的、矛盾的乃至有些愚昧的说法必然会导致父亲的悲剧命运。教学中,两次引导学生品读这一细节,第一次并不揭开这种说法的矛盾,而是作为理解父亲渴望高台阶的直接原因;第二次是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主题时揭开这种说法的“矛盾”真相,学生自然而然地探究出父亲最终感到失落的根本原因。

三是空白点。留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空白点并不是作者写作的疏忽和无法言说的无奈,而是作者不忍道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文本解读中,不仅要解读出文本的字面意义,还要能发现文本的空白点,从空白点读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以李森祥《台阶》一文为例,文末这样写道:“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这人怎么了?”父亲辛苦一辈子最终的失落就凝聚在这令人纠结的五个字上。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揣摩这五个字的言外之意:其一,父亲问自己“我怎么了”,怎么就这么不中用了?以前能背三百来斤重的青石板,而且背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现在咋就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呢?已经拥有九级的高台阶了,我的地位怎么没得到提高呢?其二,父亲问乡邻们“你们怎么了”,我已经拥有九级的高台阶了,你们怎么没有尊重我、羡慕我呢?怎么还和以前一样看待我呢?这一切的疑问父亲自己无法找到答案,显得无比的失落和无奈,所以“又像是问我”,想从“我”这里得到答案。正如李森祥自己所说:“关于小说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作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最终的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当时乡村农民最真实的一个结局。”从文末这一空白点中,我们读出了“父亲”这一辈中国老农民的辛酸命运。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10

[关键词]《伯特伦旅馆》;侦探小说;亲情;爱情;世情

《伯特伦旅馆之谜》本身就是一部很有名的侦探小说,在世界范围内都很畅销,改编的电影和影视剧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改编成的电影《伯特伦旅馆》在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设计上都尊重了原著,不仅很好地再现了原著中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而且还将作家本身的价值思想观展现出来,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改编电影。

一、情感基调

改编的电影《伯特伦旅馆》与原著小说有一些不同。为了增强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导演刻意对电影的片头做了一些补充。在小说中,主人公马尔普小姐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为了更好地展现马尔普小姐这个人物的形象、性格等,在片头特意描写了马尔普小姐和赛奇威克夫人两人的外貌、穿着、行为举止等,通过这种外在的对比来展现她们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性格和身份地位上。马尔普小姐年龄虽然比较大,但是她的行为举止依然很端庄,并且她还是一个很有智慧且身材娇小的女人;而赛奇威克夫人是一个中年夫人,她身材高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贵夫人,一个很洒脱的人。不管是从外在形象上,还是从性格上来说,她们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然而两人却去往同一个地方――伯特伦旅馆,不同的是马尔普小姐乘坐的是最普通的交通工具(火车和出租车),而赛奇威克夫人乘坐的是“高大上”的飞机和跑车,这一点就突出了二者身份地位的不同,即一个是中产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贵族。例如影片结尾时赛奇威克夫人受到警察指控时,她戴着黄金项链和手镯,这一外貌描写表现了赛奇威克夫人的雍容华贵形象。马尔普小姐是作家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类人物,由于她热衷于管闲事儿,并且很聪明、善于观察人性,因此被称为业余侦探。电影也是以马尔普小姐为故事线索而展开叙事的。为了表现伯特伦旅馆的温馨和神秘,导演用全景镜头缓慢地拍摄了伯特伦旅馆周围的环境以烘托氛围。伯特伦旅馆位于伦敦西区的市中心,马尔普小姐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怀念其年少时的美好回忆,旅馆虽然豪华,但不失优雅,其建筑的设计、内部的陈设、装饰、食物以及服务都还保持着20世纪初爱德华时期的样子,而居住在旅馆的每个旅客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们虽然古板怀旧,但是言谈举止却很优雅。以上这些都和她回忆中的一模一样,都展现了博特伦旅馆的贵族气质。[1]当马尔普小姐再次看到旅馆时,她不禁产生了怀疑,感叹道:我怀疑这太好了,几乎不是真的。随着伯特伦旅馆内不断上演的精彩故事,旅馆是否还是和以前一样的辉煌,马尔普小姐对此产生了怀疑。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旅馆未来的发展、旅客的人性以及社会变迁都将随着影片所要传达的伦理思想展现出来。在影片一开始,就突出了影片的情感基调,旅馆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和以前一样美好,但是在马尔普眼中这一切都是假象,就像戏剧一样,终究会落幕,走向现实。

二、亲情

改编的电影突出展现了赛奇威克夫人和女儿之间的亲情。影片中有这样一些场景:当母亲和女儿第一次重逢时,母亲的内心其实是激动的,她一直很爱女儿,所以当她看到女儿的照片时那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其实是一个母亲不由自主所展现出的情感。而当母亲真正地和女儿见面时,母亲却表现得很冷淡,主要是母亲和女儿太久没有见面,现在的女儿和以前似乎有些不一样。在女儿心里,母亲一直是一个非常勇敢、伟大的母亲,能和母亲重逢女儿是很高兴的,然而面对母亲冷淡的表现,女儿对母亲开始失望,甚至有一些埋怨:在过去母亲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重逢后又是这样的冷漠无情,母亲对自己没有任何的母爱。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母亲为了保护女儿,承认是自己杀的人,然后在逃离中因车祸而死,母亲死亡的场景非常凄惨,她衣服上的白色似乎也寓意着死亡。由此可见,母亲对女儿的爱一直没有变,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命来换取女儿的安全。但是当女儿知道母亲死了的消息时,女儿表现出的不是悲伤和伤痛,她不仅没有说出事实,反而还责怪母亲年轻时不谨慎的行为阻碍了自己的爱情。女儿一直崇拜母亲,母亲在爱情上勇敢的表现其实一直激励着女儿,也是这种崇拜使得女儿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爱情。当母亲不支持她的爱情时,女儿开始埋怨母亲,可见女儿对母亲的爱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在女儿心里母亲不认可自己的情感,也就是不认可自己。

在亲情中,母爱一直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不论国内国外,母爱的伟大一直都是被赞扬的。在中国的诗词中有很多表达母爱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无不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远超过子女对父母的爱,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种爱仅限于家庭内部,是一种不平等的爱,这种不平等主要是因为父母和子女社会地位的不同,不管从辈分上来看,还是从身份地位上来看,父母都应该得到子女的爱戴和尊重。如果父母能够为子女付出的更多,相应的子女会更加爱戴父母,父母得到的爱也更多。[2]但是亚里士多德也曾这样表述:母亲对子女的爱与其他亲人对子女的爱是不同的,母亲会为了子女付出所有,却不会要求子女一定会爱自己,因此母爱是无私的。父母之所以会爱自己的孩子,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这就是所说的血浓于水的亲情,然而子女对父母的爱是从他们开始懂事、明事理之后。[3]因此,影片中母亲为了保护女儿而牺牲自己是符合亚里士多德对母爱的理解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当父母为子女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同时子女也为父母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种亲情和爱戴才会公平和长久。在影片中,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没有做到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应该做的,因此母亲和女儿之间的爱和亲情没有长久地持续下去,但最终母亲还是做到了伦理中所要求的无私的母爱。在影片结尾时,马尔普小姐也对赛奇威克夫人的行为感到赞叹,认为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反过来,女儿对母亲的付出和牺牲却丝毫没有感到悲痛,这不是一个女儿对亲生母亲应该有的表现,是女儿亲自掐断了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影片中对母亲和女儿亲情的描述实际上是对英国传统价值观的一种挑战。母亲和女儿对爱情的勇敢追求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下传统女性被动和贤惠形象的反对,表达的是对爱情和事业的自由追求。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们虽然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婚姻和爱情,但在传统的婚姻和爱情观下,最终以不幸而结束,并引发了其他的社会问题。

三、爱情

在影片《伯特伦旅馆》中表现爱情主题的两个关键就是赛奇威克夫人和女儿这两个人各自的爱情故事,马尔普小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性的思维洞察到了这对母女的心理性格特征。在原著中,母亲和女儿的外表虽然很相像,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在读者眼中,母亲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虽然已到中年,却充满着年轻的活力,喜欢冒险、放荡不羁,有着鲜明的个性。而女儿的性格却很内敛,没有母亲那样的洒脱和大方,遇事只会屈从,而且还有一些狡猾。但是在影片中,单从外表上来看,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很明显,母女二人都很漂亮,只不过女儿多了一些妩媚和神秘。尽管有这样的差异,母亲和女儿却有着相同的爱情观,电影在表达不幸的爱情和婚姻上,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原著小说。不管是小说本身也好,还是改编的电影,二者在表达和揭露人性上都很有深度,主要表现在人物在面对激情、欲望和理性时内心的思想矛盾斗争,尤其是在爱情上。母亲和女儿都曾经受到强烈的控制,都是激情和欲望战胜了理性,最终造成了爱情和婚姻的不幸。但是从细节上来看,母亲和女儿的爱情也有一些不同,女儿在爱情的欲望里沦为了欲望的奴隶,尽管女儿深深地明白赛车手是一个贪图钱财的人,但是最终她还是沉沦到欲望中,自愿为赛车手付出。母亲在年轻时期也曾一度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为了爱情和马夫米克私奔,尽管后来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很干脆地结束这段婚姻,因此才导致悲剧的产生。当母亲经历过失败的爱情和婚姻之后,她对爱情和欲望的认识更加成熟。她看出了女儿和赛车手之间其实没有爱情,两个人只不过是在互相利用而已,因此她会劝说女儿要远离赛车手。哲学家柏拉图对爱情和欲望有很深刻的阐释,在他看来,人的灵魂包括理性和非理性这两个部分,非理性是激情和欲望,人在认知和感知社会时,其身体和感官会影响到人的理性思维,如果是一个明智的灵魂,它就会去控制身体的情感和欲望。[4]因此,当一个人的灵魂处在一个最佳的状态时,他是正义的,才会过着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这样的人才会很好地用理性去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激情,成为有智慧、有正义感的勇敢的人。

影片中母亲和女儿的外表和思想之所以会很前卫,这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在那个时期,二战刚刚结束,在极度的社会动荡之后,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潮,这种思潮主要是反对传统的世俗观念,因此传统的伦理道德对于母亲和女儿已经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她们的理性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四、社会世俗情感

当我们观看《伯特伦旅馆》这部电影时,对于伯特伦旅馆会有很多看法。伯特伦旅馆其实就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样一个小旅馆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是对旅馆以外社会的真实反映。从表面上看,伯特伦旅馆依然是马尔普小姐印象中的样子,一切都和回忆一样美好。当马尔普小姐居住到旅馆中以后,她开始怀疑旅客的身份。让她感到奇怪的是,在火灾抢劫的事故现场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旅客,甚至后来还发生了悬疑的谋杀案,这些都很好地再现了英国社会的世俗情感。

在影片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故事情节就是牧师身上发生的故事。牧师是一个希伯来学者,他本来打算去瑞士参加一个宗教会议的,但是牧师却忘记了这件事,后来就回到了旅馆中并遭到袭击,而且还被丢弃到密尔顿圣约翰这个地方。可奇怪的是这个偏僻的地方离火灾抢劫的事故现场很近。在影片中,牧师在伦敦这个大城市被袭击,获救是在一个小地方,其实表达的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的胆大妄为和小地方人的善良和淳朴。在影片中不仅可以看到有美好氛围的旅馆和浪漫的爱情,也可以看到谋杀和抢劫这些不好的行为,由此引发大众对亲情、爱情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在这样一个充满幻想的美好的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不好的事情?马尔普小姐对此做出了回答:人永远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人应该往前看,生活就像一条单行道,只能往前走。[5]马尔普小姐最后的感叹其实也是作者自己对生活的感叹,作家感叹的是:在时间匆匆的流逝中,社会其实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无法想象社会的变化有多么复杂,作家在感叹社会的同时也鼓励了人们要勇敢地向前看、不断地奋斗。

五、结语

在影片的结尾,马尔普小姐感叹:伯特伦旅馆是一个可怜的旅馆,伯特伦旅馆不会再有回忆中辉煌的景象。最终,旅馆因为不合法的经营而被解体,伯特伦旅馆作为一个上流人士聚集的场所,这个结局正好也映射了二战之后英国贵族逐渐衰败的历史背景。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作家在创作这部侦探小说时,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侦探小说的悬疑和推理,作家意图用侦探小说这种题材来反映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以及社会现实。改编电影很好地继承了原著小说,利用电影艺术独特的表达形式将原著中的情感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王海.由主题和叙事看色彩在电影中的审美价值[J].电影文学,2014(01).

[2] 张秋彦.人性美:影视佳作之灵魂[J].电影文学,2010(24).

[3] 魏文静,田耀.从电影《盲点》看人性美[J].电影文学,2013(20).

[4] 李琨.人性的两极:《天上的恋人》小说文本到电影[J].电影文学,2011(02).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11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常常流于“走马观花”不留痕迹,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读书不会生疑,不能真正走进作品,理解作品的真谛。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读书思考,分析理解课文。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学生的阅读水平。笔者试图从操作层面结合一些案例,谈对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的一点思考。

一、同类相联,调动学生的知识背景

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的知识背景,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理解新知创造一定的条件。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教学《故乡》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时,教者先让学生一起背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让学生在回忆旧知的过程中,体悟到诗人贺知章对久别重返的故乡发出的深切感慨。这样就为学生理解《故乡》中的这一句提供了感情上的铺垫。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学生会很轻易地理解并回答:一个“阿”和一个“不是”表达了“我”重回故乡时的复杂的情感。眼前的故乡明明就是那个故乡,但和记忆中的儿时的故乡相比,变化之大令“我”惊讶!

再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些文言词和文言句式时,往往是启发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文言文中的同一词语或类似句子来理解认知。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运用同类相连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来创设情境,可以启迪学生根据已知认识未知,可以帮助学生根据教师的“举一”而进行“反三”,指导学生向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开掘,实现知识、情感的迁移。

二、激发兴趣,唤起学生探究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才会在阅读中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所以,有效情境的创设常常离不开学生的兴趣,要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设计语文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以教学《都市精灵》一文为例。在整体感知环节,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教者从析题入手,提出如下问题:“课文标题是由哪两个词语组成的?”“什么样的城市才算都市?”“精灵又指什么?”“看到课文标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这几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师归纳、提炼的基础上,得出能够实现整体感知的几个问题,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兴趣。

再以一节作文指导课为例。上课伊始,教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母亲,含辛茹苦将自己的儿子抚养长大,儿子成家立业后,开始觉得母亲碍眼多余,便提出想把母亲送到远方的亲戚家里去做客,母亲欣然答允。当儿子把母亲安顿好,起身想要离开时,母亲突然叫住了儿子,儿子极不耐烦地回过身来说:“你还有事吗?”没想到母亲艰难地弯下身子,从地上拾起一粒纽扣,看着自己疼爱一生的儿子,低声说道:“孩子,你的扣子掉了,让妈再给你缝上吧!”儿子震惊地看着要被自己遗弃的母亲,呆呆地站在那里……

讲完这个故事,同学们都为故事中的母亲深深打动,不少学生眼里噙着泪水。这时,老师发问:“看得出这个故事感动了大家,那么大家深受感动的是故事中的那一幅画面呢?”学生不难发现故事中最感人的“母亲艰难弯腰拾纽扣”的那个画面。教师进一步引导:无论是“弯腰”还是“纽扣”都是细微之处,而正是因为这些细微之处,才让亲情有了更为精当的注脚。继而教者抛出这节课要探讨的话题“感悟亲情——应从细节开始”。很显然,学生对本课话题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为本节课的顺利推进开了好头。

三、切中愤悱,搭建学生解惑的桥梁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是学生遇到疑惑不解的问题而欲求通达解决的一种心理状态。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努力思考,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就应加以启发,架设思维的桥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学生活跃起来,主动地探求问题答案。

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该如何理解作者从花那里得到的生命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以及“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这两句话时,由于初一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他们大多很难体会出女作家宗璞在看似平凡而柔弱的紫藤萝上感悟到的生命的尊严和蓬勃,针对学生的学情,教者出示了三张幻灯片:①中一家人的遭遇。②钟爱的小弟积劳成疾离开人世。③自己对弟弟的沉痛悼念。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教者用幻灯片给出了本文创作的背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问题情境,同时,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朗读入情入境,很自然地领悟到作者写作此文的深意,领悟到作品的深层之美:要乐观地面对人生。

再以教学《幽径悲剧》一文为例。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季羡林先生在文中表达的悲情,理解“悲剧”二字的深刻含义。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藤萝之美后,教师设问:“但有一天,美丽的藤萝被毁了,没了,永远的消失了,此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学生一时语塞。教师引导:假如你心爱的东西被破坏,假如你最亲近的人突然永远离你而去,你将是怎样的感觉?学生思维顿时活跃,纷纷作答。教师接着让学生谈谈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体验。由此再回到原题,通过进一步挖掘文中对被毁的藤萝的细致描写,学生水到渠成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作者的那份浓郁的悲戚之情。

四、 拓展想象,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甜甜的泥土》一文时,教者让学生回答“王小亮的生活幸福吗?”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反响较为强烈,当学生列举小亮在家庭所受到的种种虐待时,教师启发学生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如:①“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这句话中,后妈会对爸爸嘀咕些什么呢?②王小亮“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此刻,王小亮会想些什么呢?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合理的想象,丰富了文章内涵,使学生更加具体感受到王小亮在家庭所受到的种种虐待和他对母爱的强烈渴望,加深了学生对王小亮的同情,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入。

这样的例子在语文教学中并不鲜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或者基于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拓展想象,合理延伸课文的情节。既有利于丰富课文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能引爆学生想象思维的火花,闪耀着创造性思想的光芒!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12

“思乡”是人的一种情结,是一种感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很抽象。我们要想写好思乡类作文,必须要寄情于物、于人、于景,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这样才能写得生动、感人。

寄情于物,突显思乡情结

寄情于物,借物传情,是一种极为精妙的写作方式。它可以通过对“物”的精心描写,有力地表达心中蓄积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含蓄委婉,耐人寻味。请看优秀习作《乡井土》:

在闽粤沿海港口常常可以见到一艘艘红头船,乘着信风,把一批批中国人――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农民送到海外各地。在去海外谋生的时候,他们都习惯性地从井中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

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游子们的思乡之情,而是抓住了一个事物――“乡井土”,详细地写游子们出发之前“从井中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的动作来刻画他们对家乡的依依不舍,表现了即使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农民”,对家乡也是满怀深情!在这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啊!

寄情于景,展现家乡之美

俗话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自然地融会在景中,便无处不山水,无字不含情,虽处处有机巧,但处处显自然。我们在作文中想要抒写我们的思乡之情,可描写家乡的风景,让思乡之情在景中巧妙地展现出来。请看习作片断:

春天到了,我看河里的冰雪融化,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上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河堤上绿树成荫,河滩上瓜果满园。放了学,我们有时还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白皮的脆瓜、花皮的甜瓜可好吃了。有时我们还在岸边的树荫下帮妈妈洗衣服,直到黄昏送走一天的酷热。

……

这里作者虽着眼于写景,但爱家乡、思家乡的感情溢于言表。小作者认真观察了小河四季的特色,抓住了小河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使读者对这条小河有了感性的认识。它是不同于其他小河的河,是只有“我”的家乡才有的河。这位同学通过描写家乡的小河表达了自己爱家乡、思家乡的感情。

寄情于人,抒写无限依恋

所谓寄情于人,也就是说借介绍、描写家乡的人物来抒发对家乡的依恋、思念之情,如:

第二天,我早早就醒了,我闻到了房间里一股棕叶的清香。起身去寻,厨房里透出微黄的灯光。推门,是母亲,正在灶前忙碌着。看见我,母亲笑一笑,说:“新,妈昨夜包了几个粽子,你带一些回城去。锅里的这几个,我煮好了,你等会吃了再走。”看着母亲布满血丝的双眼,我心里热热的,嘴里却一个劲地埋怨母亲:“妈,这粽子又不是什么稀罕物,城里多得很,再说你手又不好,你……”母亲连忙打断我的话:“我知道,可是城里的粽子哪有妈亲手包的好吃,那馅料也不知道新不新鲜……”我嗓子眼发紧,只好坐下来,捡一个粽子,低头去剥。

这里作者虽不加修饰,纯用白描,但母亲的形象十分突出。作者生动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辞辛劳、关怀备至的母亲形象。这也水到渠成地揭示了“每当想起了母亲,也就想起了那让我魂牵梦绕的、生我养我的故乡”的题旨。

以上讲的是抒写思乡之情的方法。我们要想写好这类作文,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写作时要注意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家乡特点的人事物景来作为寄情的对象,这样才能更感人。二是写作时不能记流水账,将自己所记得的、有印象的大大小小的人事物景一古脑儿都写进来。如果这样,就会形成材料的堆垒,失去重点,也就写不出出彩的作文了。

古诗文素材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唐]白居易

事例素材

李嘉\深情报效桑梓

华人首富李嘉诚时刻关注着社会公益事业和家乡建设,从不吝啬解囊。从1980年起,他回到家乡,决心要为潮汕地区兴建第一座高等学府,并立志要把它建设成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高等学府。为此,他亲力亲为,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后来的师资配备,无不一一过问。他曾说:“汕大在我心目中的位置,甚于其他一切事业。”对于曾经因贫困而不得不中断学业并走上经商之道的李嘉诚来说,汕大的创立,不啻圆了他当年求学的一个梦。

一位旅美画家的遗嘱

侨居美国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画家杨令弗87时仍深深思念着祖国,一连写了两封信,托章行严先生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转交给我国领导人,流露出对故土故国的无限深情。她立下遗嘱:希望骨灰埋葬在故乡――无锡太湖之滨;把她历经艰辛带到美国的一批文物――书画和玉器,悉数送回祖国,交给人民政府,以报答祖国大地的哺育之恩。

语段精华

1.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

――韩少功《我心归去》

2.人为什么会离家?为什么每个离家的人都有割舍不了的乡情?对每一个人来说,乡关在何处?

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老舍《想北平》

3.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