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

时间:2022-10-02 02:52:06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1

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中华网的老师能给我这个机会今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孩子教育问题,感谢各位老师和家长朋友积极参与今晚学习活动,感谢各位专家的现场指导。作为一名学校老师,一位孩子的父亲,今晚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家长怎样对待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在接待家长咨询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家长这样的困惑:

“老师打电话说孩子最近老是不完成作业,可我看到孩子每晚要写很晚才能睡觉,我该怎么办?”

“孩子回家说,今天上课时明明不是自己说话了,可老师偏偏怀疑自己,说自己是班里的“祸害”,感到很憋屈,我该怎样对孩子说啊?”

“这次开家长会,老师把我单独留下,说了一大堆孩子的不是,并且说家长如再不想办法让孩子改正,就要考虑让孩子退学,这可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问题,大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家长面对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家长朋友们,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如果有,请你写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

从孩子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作为家长,我们就有相当一部分精力随孩子一起与学校、与学校老师连接了起来,怎样做好家校结合成了摆在我们每位家长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有位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朋友有一天向我诉苦:“从小学毕业到现在二十几年了,孩子上学才感觉到,自己对现在的学校和老师还真是不了解了。该怎样和学校老师打交道呢?”

是啊,想想我们即使从大学毕业算起,到孩子上学也至少有十几年,如果从上小学算起,至少有二十几年了。这一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的教育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现在,孩子上学了,又把我们与学校、与老师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掌握科学合理的处理老师、孩子、家庭之间关系的方法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

今晚想给大家交流四个问题。一,老师对孩子评价概述,二,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类型,三,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原因分析,四,家长怎样处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一、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概述

1、老师对孩子评价的渠道 家长会,打电话,当面交流,写评语,通过孩子反馈;

2、老师对孩子评价的内容

从评价的性质来分:孩子表现优秀的方面,孩子表现不好的方面,孩子在学校的平常表现

从评价的角度来分 成绩,行为,性格,品德,

从评价的主体来分 班主任老师的评价,任课老师的评价

从评价的时间来分 随机性评价,具体事件的评价,阶段性评价,学期总结评价;

老师都是经过专门系统学习的教育专业人才,又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在评价孩子方面一般是比较准确到位的,这对我们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科学开展家庭教育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的。但我们也应该想到,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老师也是普通人,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在评价孩子时同样可能出现许多不正确的时候和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进行再评价,引导孩子辩证的分析理解老师的评价,避免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要充当好孩子的“保护神”。

今天主要给大家交流一下老师对孩子不当的评价

二、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原因分析

1、 受社会、学校大环境的影响。

我们应该清楚,虽然现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大多还是在扎扎实实的搞“应试教育”。“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的现象还是在普遍的。社会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学校以及格率、优秀率老评价老师,家长以孩子能不能升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来评判学校、老师的优劣。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老师不得不把分数、名次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因素。所以当家长埋怨老师布置作业多、按名次排座位、疏远成绩不好学生时,很多老师就觉得冤屈。这种“惟分数论”的教育方式从根本上违背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孩子的成长发展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每个孩子有都有个性差异,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是不能客观评价孩子的。

2、 教师精力的限制性

现在好多地方的学校班级人数太多,少的五六十,多的七八十,有的一个老师还要教两三个班级。这么多的学生要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这是不现实的。在对孩子爱好、性格、优缺点、成长经历、家庭状况、学习发展不熟悉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评价,不准确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3、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学经验的局限性

客观的讲,老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是不一样。虽然现在老师都是科班出身,上岗前都经过了系统的培训,但由于个人基础、勤奋程度、敬业精神、教学时间长短、教育经验等不同,老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对学生状况的准确分析、对处理学生事件的水平是不一样的。

如有的老师教育教学方法不科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成绩,没办法,就强压学生时间里熬,让学生无数次重复练习,完不成就加重处罚,这种“好心办错事”不但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反感。

以前我有个同事,小伙子刚毕业,工作满腔热情,总想着把自己的班级抓好。有一天,有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叫了一遍后孩子又趴在桌上了。看到这种情况,这位老师怒火冲天,对这个学生在班级上大加批评。学生当场顶撞,一时都下不了台,对学生、老师都是伤害。后来了解到,那个学生那两天家里出了事故,心情不好,无心学习。过后,这位教师说,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冷静处理,不会那么盲目冲动了。

4、 教育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的影响

现在的教师队伍中,有些老师对教育工作充满了深沉的爱,对学生认真负责。但不能否认,也有些老师只是把教学工作当做一门谋生的职业,只管上自己的课,不能对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关心爱护,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出了问题,就埋怨学生笨,不努力,或者是直接推给家长。更有些老师,职业道德不高,工作敷衍了事,孩子出了问题就一味指责抱怨孩子。这样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就不能做到客观公平了。

5、教师情绪化的影响

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当遇到表现优秀的孩子时,就会“锦上添花”;当遇到缺点突出的孩子时,可能就会“雪上加霜”。还有,有的老师情绪化较强,高兴时,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优秀可爱之处;心情不好,或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情时,就可能看着孩子很平常的小毛病,把它无限扩大。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评价不当的原因所在。

虽然我们每位家长都想着自己的孩子能遇到责任心强、教育教学水平高的老师,但现实却不会和我们的理想完全一样,能认识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也可能存在不当的地方,对我们做好家庭教育还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的。

(互动,大家想想还有哪些原因可能造成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

三、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类型

1、 终身性评价

每个孩子都是发展中的个体,如果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是终身性的是不能认同的。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如果老师说孩子“低能”“天生笨”“”“这辈子肯定没出息”甚至是“你家孩子若有了出息,我手心煎鱼”一类咒语似的评价,家长是不能认同的。同理,夸奖孩子是“天才”“聪明绝顶”“无人可比”“不学也能考名牌大学”一类评价,家长也只能一笑置之。因为给七八岁、十几岁的孩子下终身性定论绝对是不科学的。

2、 性格和品行混淆的评价

性格和品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四个组成部分。如,自信,独立自主,果断,勇敢,优柔寡断,固执己见,任性,情绪化强,积极乐观,有主见,随大流等等。而品行则是有关道德品质的内容。性格没有绝对的优劣,而品德则是有明确的好坏。如果老师将性格问题混在品行问题里去评价,家长要进行再评价。

比如一个孩子很自卑,处处退缩、顺从,一般不可能争强好斗,惹是生非,教师也就可能评价孩子“遵守纪律,团结同学”。这种正面的肯定评价会掩盖孩子的不良性格,是不良性格得不到纠正。又如一个孩子独立性强,支配性强,有主见,常常坚持己见与老师争辩,甚至顶撞老师,不服气,老师就可能评价孩子“不礼貌”“品质差”,这就把良好的性格特征作为非良好的品行来评价。

3、 夸大或者缩小的评价

老师在评价孩子问题时很可能出现夸大或者缩小的情况。如有个孩子看到同桌有个新奇的玩具,就偷偷拿回家想玩一玩,第二天再还回去。老师发现后就反映孩子有偷盗行为,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现在的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常有老师向家长反映,“你的孩子有早恋倾向”,“你的孩子早恋了”等等。其实很可能就是孩子对某个异性表示出了好感而已,这本来说就是很正常的心理生理反应。

有个家长说自己孩子原来成绩一直在班级倒数3名,后来经过鼓励学习努力了,在一次考试中前进了五个名次,但还是在倒数十名之内,老师就说孩子“我看你真不行,怎么学也上不来”。孩子刚刚记起来的学习热情一下子给浇灭了。对这个孩子来说,前进五个名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4、 过于笼统的评价

有些教师习惯于孩子笼统的评价。如“这孩子学习就是差”就比较笼统。“学习差”差在哪里?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努力程度不够,还是其他?同样,“学习好”也要指出哪方面表现突出,哪方面还需改进。过于笼统的评价对孩子是没有帮助的。

5、 “贴负面标签”式的评价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看到孩子表现不好的现象就会直接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学生吼着“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了,“贴标签效应”也因此发挥出了它的负向功能的作用。因为这样的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孩子的自尊。所以,老师们必须力戒嘲笑羞辱、歧视绝情、责怪抱怨、威胁恐吓、敷衍欺骗性等语言,多用目标激励性的言语,对学生多贴正向的标签。当我们看见一个大孩子欺负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语言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怎么搞的,比你小的都要欺负,你是虐待狂啊!我跟他的父母讲,也揍你一顿,看你怎么办?”“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负小朋友的是吗?”两种说法,两种效应,结果截然不同。

6、 “揭老底”的评价

孩子时刻都在变化着,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用发展的眼光,就事论事。当孩子犯错时,不能把孩子以前的不好的事情都翻腾出来,“老账新账一起算”,揭孩子过去的“伤心事”。有一次,有个家长对我讲,说自己孩子上高中后表示要好好学习,努力改正以前上课迟到、旷课的毛病,可开学两个月后的一天又偶尔迟到了,老师就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江山难改,本性难移,我就知道你初中时的恶习是改不掉的。”一句话,把孩子的刚刚建立起来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打击的全没有了。

四、怎么对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1、 不能安全复制

有的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不好评价时,缺乏冷静、理性分析,回家后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孩子,把责任全部推倒孩子身上,并且不容孩子辩解,这是非常错误的方式。老师反映的情况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有不当的地方,完全复制性的反馈给孩子,或者只相信老师不相信孩子是忽视孩子的个体独立性的表现,只会激化矛盾,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2、 不要不管不问

有的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信息后,不放在心上,认为无所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作为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家长的失职。无论对错,老师的任何评价都会是有原因的,都可能隐藏着教育的契机或者暗含着对孩子的伤害,不管不问就可能失去机会或者埋下隐患。孩子的问题出现是有潜伏期的,问题出现了,大多是长时间积累的爆发。

3、 客观分析

得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后,要用心去观察、了解孩子,看看老师反映的情况是不是客观真实的,如果是,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老师反映的情况与孩子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应该怎么和老师沟通,怎样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不能只听孩子的,也不能只听老师的,在这个时候,家长充当的角色就是“法官”,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

比如,老师反映孩子最近作业老是完不成,想想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家里有没有发生一些影响孩子写作业的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了,还是作业就是太多了,其他孩子也存在完不成的情况,或者孩子最近课程学的吃力,作业不会做,甚至是孩子和老师产生逆反,故意不完成等等,找到了问题真正的原因所在,才能想出解决的好办法。

4、 冷静处理

面对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有时家长不要急于去解决问题。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怎么解决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什么形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成长改变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作为教育者,要有耐心,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冷静观察中寻找契机。如有的家长一听到老师对孩子不当的评价,立马就来火了,回家后当着孩子的面说了一大通老师的不好,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有位家长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迷上了“经商。在一次我们带他到文具市场去批发水笔后,他发现价格与学校附近的商店相差较多,便利用周末自己去市场批发来以稍便宜的价格卖给同学,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除了笔又做起了书的生意,为了培养一下儿子的经济头脑,我们也没有横加干涉。只是关注着事情动态的发展,但我们要求儿子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正当生意蒸蒸日上时,班主任老师知道了,把他叫去狠狠的训一顿,并问我们叫到学校,问是否知道儿子在学校做生意的事。孩子回家后,很沮丧,也很委曲,还非常害怕我们也把他批一顿,因为他看到老师跟我们在交谈。晚上我抱着儿子,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看着孩子无精打彩的样子,我对他说,妈妈知道你今天受委曲了,老师的话也并不是都对的,你要自己学会分辨,但是不能怪老师,她是从这个班集体来考虑的,所以你要理解并尊重老师。而且从你个人来说,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在学校里交易,总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别人。儿子见我非但不像老师那样骂他,反而安慰他,非常的感激我们,很乐意接受我们的建议。感觉这位家长的做法是智慧的。

5、安慰鼓励孩子。

如果真是老师错怪了孩子,还要想办法给孩子解压。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是很重要的,父母的鼓励安慰能给孩子以很大的精神力量。有位家长说“既然我不能阻止别人不对我做任何不公平的批评,我却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决定是否要让我自己受到那不公平批评的干扰。”我感觉是很道理的。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受了委屈可以在这里得到抚慰。

6、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亲其师,信其道。”无论孩子面临的是什么样的老师,作为家长,我们要引导孩子理解老师、尊重老师,这不仅仅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有利,更是培养孩子以后走向社会的必备的素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可能会面临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老师不是圣人,也是优点和缺点并存,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做的完美无缺,让每个同学和家长都感到满意。如果孩子因老师对自己评价不当,而产生敌对心理,受伤害的还是孩子。当然,理解、尊重不是完全接纳,不是屈从,而是换角度思考而取得自己心理的平衡,使自己不受伤害。

有个学生成绩不好,老是感觉老师和自己过不去,犯错的事往自己头上安,很是苦恼。家长就打印了一张纸条,贴在孩子的房间里。纸条的内容是这样的:不喜欢老师,最愚蠢的办法是不学习,让自己破罐破摔,而聪明人的做法,就是更好的学习,用实力证明自己。你没资格不喜欢老师,老师甚至也不在乎你是否喜欢他,只有成绩上去了,成了班级的顶梁柱,老师就会努力与你改善关系。结果还真管用,很短的时间,孩子就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7、 保护孩子的个性差异

老师的评价往往是按照一般的标准,大多数的标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行为特点都有个性差异。如果把孩子的个体差异当做“另类”,就可能扼杀孩子的天性,消磨掉孩子独特的地方。

日本前两年做了一个发明或者是创新,就是西瓜。因为它是圆的,占空间,运输也是比较不方便的,他们就把小西瓜在不大的时候放在一个塑料盒子里面,这个西瓜很快把这个塑料盒子长满了,然后把这个盒子打开,这个西瓜就是正方形了。我们现在有些教育就是做的这样的工作,叫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最后把孩子弄成一个方的了。孩子一旦到了社会,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创新型的社会,我们已经把他完全规矩化了,孩子已经习惯于被指责,然后再去埋怨孩子怎么这么笨呢,你说我们的孩子怨不怨啊!

最好的教育结果应该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在这方面,家长应该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因为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才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主阵地。

8、 主动与老师沟通

当老师对孩子有了不当的评价后,家长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要主动和老师进行沟通。和老师的沟通要注意三点。

一是尊重理解老师。有些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不当评价,就气愤难平,带着满腔的怨气非要去找老师讲理,这样只会把事情搞的更麻烦。所以一定要等自己情绪稳定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去和老师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双方相互尊重理解,真诚相待。人都是有情绪的,你把怨气发泄完了,也就等于把沟通的路子给堵死了。

二是说清真相。无论是老师错了,还是孩子错了,都要把事实真相、自己的想法讲出来。有的家长在和老师交流时,拍老师以后报复孩子,不敢说老师的不是,只是说孩子的错,这样老师就不能认识到自己错怪的地方,不利于孩子的转变。

三是学会“两头瞒”。 其实有些时候家长就像夹在婆媳之间的男人,善意的说些违心的话,效果也很好。聪明的家长应该善于化解孩子和老师之间的矛盾。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2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班主任工作 教学体会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这是我最真实的感受。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孩子的明天都灿烂。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看法。

一、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1.我在班级内首先开展学生自评活动,每人建立一个自我评价笔记本,每天晚上记录自己一天的得失,自己最满意的一件事和自己最不满意的一件事、一个变化、一次展示、一次表扬或批评等。有的学生在评价本上写道:我今天词语听写都对了,看着大大的红色对号,看着那讨人喜欢的“优”字,看着老师送我的那一张小笑脸,好像自己在照镜子,我们俩嘴角上扬的弧度应该是一样的。有的写道:我今天在英语课上回答了一个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掌声,我很激动也很满意。有的写道:我今天终于挺直了腰板听课,对于这一点我感到很满意。学生的自评包括了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2.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再在下周一的班会上结合自己一周的自我评价在小组内互评,在互评中学会寻找自己的不足和欣赏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学生在这些鲜活的评价中,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这样作出的评价避免了教师评价的片面性、一言堂,且学生由被动的评价对象变成了评价的主体,体现了评价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易于接受,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引导家长,配合教师工作

学生自评互评的结果通过《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反馈给家长,由家长再进行评定,教师及时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进行下一轮的评定。这种评价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反省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社会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把教育教学融入孩子的生活中至关重要。借助家长对评价改革的期待,对孩子发展的关注,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合力。家长参与评价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参与评价后,最显著的变化是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孩子智力因素的发展固然重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不得小视。家长们认识到“孩子自信、向上的心态,与人沟通、遇事应对的能力和学会做人,比什么都重要!”使家校对孩子的评价达成共识,给孩子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我还邀请家长参与到我班的评价课中,看着自己孩子的表现,有些家长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郭佳琪同学的家长说:“通过评价活动,我看到了自己孩子的优点与不足,以及与别的同学之间的差距。这是一次难得的了解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的机会,看着孩子在强烈的求胜欲望中跃跃欲试的样子,未达到目标时失落的心情,甚至为了发泄自己的不快借故找我大发脾气,都叫我心动,评价活动对我和孩子的触动都非常大。”

丁明泽同学是班级的小班长。家长过去对她的知识习得比较重视。曾一度认为担任班长职务直接影响她的学习,劝孩子放弃,要求老师换人,但是,看到评价课上孩子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俨然一个小领袖,心里简直乐开了花。课后,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老师,太谢谢你了,我还真不知道,这孩子是这块料。我会遵从孩子个性的发展,绝不会成为他人生路上的绊脚石的。”

整个评价过程让家长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和不足,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认识绝不仅仅是分数,还看到了孩子的成长,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

三、写好评语,教会学生做人

在上面评价的基础上,到学期末老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以评语为主。评价的书写方式一改过去老师对学生判定式的评定方式,采取第二人称撰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娓娓道来,由冷变热,达到师生平等对话、情感交流的目的,而后附以褒奖、警醒、激励和祝愿的语言,受到学生及家长们的普遍欢迎。下面是第一学期结束时,我给我班学生下的操行评语:

“韩雪,在老师眼里,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同学眼里,你是他们的好伙伴,宽容真诚。你学习努力,课上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漂亮,每次看你的作业本都是一种享受。这次期末测验你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两个班的第一,你是我班的全“优”生,我向你祝贺,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老师更希望你能用你的才华带动几个学困生,等候着你的佳音。希望你能一路坚实地走下去,超越自我。”

“刘帅,老师非常喜欢你,你的思维敏捷,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小精灵’,你数学课上独特的思维方式令同学们刮目相看,但老师有时也会因你皱眉,那就是你的书写,希望你能静下心来练得一手好字,既然人已如其名,愿你的字也如你的名字一样帅气。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采用这种评价收到了以下效果:一是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并且后进生也能体验到某些方面的成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二是有利于家庭教育的进行,消除了分数上的攀比,有利于家长把精力放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上。三是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参与评价,透明度高,能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情况。四是能减轻学校教师的压力,教师可以把主要精力从抓偏题怪题上放到抓基础、抓能力上,抓学生的综合素质上。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种乃至一万种评价”。评价内容是因人而异,丰富多彩的。评价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换言之,评价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

无论哪种评价都带着美好的愿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都在传递一种力量,表达一种精神。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心的交流,爱的呵护,愿每个孩子都拥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3

这是自己曾真实经历的一件事,由于它的存在,让自己在教育和教学中学会了更加理性地反思,学会了不断地尝试与探索。让我更加知道了对一个孩子来说,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激发人的主体精神的过程性评价是多么的重要: 看着放在办公桌上的日记,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老师,他成绩差,家里穷,难道男同学就该对他拳打脚踢吗?”“和他一起学习快五年了,可我却从来没有看到他笑过,他也是我们的同学啊,我真的好想帮他,让他也和我们一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他实在是个太微不足道的孩子,当接到这班时我甚至忽略了他的存在,十几分的成绩让人一见就觉得心灰意冷。尽管也曾试着给他辅导过,可似乎天生愚笨的他总让人束手无策。渐渐地,我放弃了,孩子似乎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似乎总害怕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尽管课间的教室总是那样的热闹,可他却常常一个人孤独地躲在角落,神情漠然地望着周围地一切。 在班会课上,我读了学生写孩子的那些日记,很多孩子都哭了。那些经常欺负他的学生仿佛突然间长大了许多,第二天,纷纷把精美的贺卡送给孩子,幸福的笑靥让孩子变得那般可爱,我走上前,轻轻地摸着孩子的头:“孩子,你能行!”孩子涨红着脸,盯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尽管孩子的成绩一如往昔,可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孩子,我总爱对他说:“孩子,你能行!” 时光流逝,一切似乎都那样平静,可一切似乎又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记得那是一堂语文课,我刚提完一个问题,竟发现孩子悄悄地举起了手,尽管他的手很低很低,可眼神却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孩子竟然举手了,这可是我教了他近两年来的头一次,不知为什么,那刻,我也竟站在那儿愣住了……所有的学生似乎发现了他,都不约而同的放下举得高高的手,在静静地期待着。孩子站了起来,涨红着脸,想说些什么,可微动的嘴唇却始终说不出来一句话。他的脸更红了,只傻傻地站在那里。“孩子,你能行!”我的眼神充满了期待,轻轻地告诉他。孩子似乎大胆了些,断断续续地说着,他的回答的确很差,甚至让人不知他在说些什么,可就在他坐下的刹那,学生们所有凝视的目光,所有期盼的眼神,都化作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久久得不愿停歇…… 现在,孩子毕业了。他经常会回到学校来看我,来告诉我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他现在的学习情况。在孩子滔滔不绝的谈吐间,我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融化了!“孩子,你能行”,一句多么简单,多么微不足道的话,可它却一个孩子身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还有什么能比换回一个孩子的自信更重要的东西呢?或许,他的成绩仍将很差,但我相信,他的心却在一天天走出孤独,走出禁锢,走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是什么让孩子有如此大的转变,难道仅仅是一句话吗?在反复的思索与咀嚼中,我明白了:是因为孩子从生活的点滴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自己成长的方向。追根溯源,其真正的本质是孩子们和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对他们评价才让他有如此大的变化。 实践的教育,让自己更多了一些理性的反思与探索: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否该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作为评价的标准?如果那样,那孩子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吗?或许他的成绩将一直很差,但我能用获取的知识的多少来扼杀掉孩子参与学习生活中积极的态度、情感和意志吗? 如何给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以合理、恰当的评价,如何让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长便成了摆在我教育中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实践的探索在不断地告诉我: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是对孩子评价的关键;更为关注对成长发展过程的评价,强调终结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将评价日常化、通俗化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动力。对孩子评价的最基本的理念是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所以,在对学生成长的过程评价中,我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其评价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评语建立起教师、学生和家长交互评价的纽带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通过评语给孩子的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对教师和学生间相互的理解和沟通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合理地评价每一位学生,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在思想道德上和教学上的一种艺术。 “教育是人跟人的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理解是沟通的桥梁,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平等和谐的关系,在心灵上要与学生要一种民主和谐的交流平台。这样会给孩子一颗更健康的心灵。 一)、让周记、作文架起教师和孩子沟通的桥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他们虽然小,但他们都渴望别人把他们当大人一样尊重,给予他们真诚地理解: (日记1):“……自从妈妈走了之后,爸爸每天都要骂我,在学校,许多同学都不理我,有的男生甚至还给我取绰号,每当听到那些难听的声音,我的心总是一阵又一阵地疼痛,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日记2):“……难道女子真的就不如男的吗?不然,为什么那位母亲要抛弃自己亲身的小女孩呢?……” (日记3):“……当拿到试卷以后,我兴高采烈地跑回了家,可心情在那时也仿佛掉进了冰窟窿——冷极了,“你的作文为什么扣了两分,不是说你的作文好吗?骄傲,哼!看你还骄傲什么?……” 我的心被深深的震动了,我们平时所谓无知、所谓天真与幼稚的小孩子的心里,原来有太多苦恼,太多不解的问题,太多社会不良的现象,太多的心理话需要向人倾诉,这难道不正是需要我这个做老师的朋友去为他们排忧解难吗? (评语1):“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太多的挫折和坎坷。人生百味——酸甜苦辣,而你所经历的,也是我们成长所必须用心走过的一部分。学会用真诚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接受你的!” (评语2):“传统的观念,造成了许多人心灵的残缺,酿成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但老师相信,只要你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十年后的你,一定是个很好的例证:谁说女子不如男!” (评语3):你的心情老师能够体会,但老师相信你父母那样做有他们的良苦用心。抽时间多和爸爸妈妈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他们。相信你会体会更多! 心灵的交融,让孩子在成长的路途多了一些勇气和自信,尘封的心灵,有了更多可以倾诉的场所。从孩子的脸上,从孩子的一言一行,我读懂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 二)、与家长建

立“爱心”互动联系卡 教育并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纯的教育形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更需要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勿庸质疑,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也起着极大的作用。 和家长建立“爱心”互动联系卡,将评价的主体互动化,对于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有极大的作用。教师把学生一月的表现(通过日记或作文及平时的表现)和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一些趋势,通过每月一次的“爱心”联系卡反馈给家长,以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促进家长采取更优化的、更艺术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从而让孩子的心理得到更加健康地发展。(附“爱心”互动联系卡表1): “爱心”互动联系卡 年 月 学生姓名: 自己的心理话 (略) 同学的心理话 (略) 老师的 心理话 还清楚地记得那次运动会,你表现出来的勇气让每个同学和老师都感到佩服,你不仅为班集体赢得了荣誉,更让每个人都相信“你能行”!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和孩子一起谈心,在你精心地教育下,你的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快,长得更健康! 家长的心理话 (略) 三)、掌握和孩子交流时评价的基本方法 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面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们深信它的真实,“丑”的评价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美”的评价则让他们欢欣鼓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感人心者,必先感其人”,在交流中,我尽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关系平等,尊重学生 平等和谐的氛围是心灵交流的基础,它最能够拉近孩子和老师之间的距离。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而这种爱的核心就是尊重。 “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在评语中的使用,能够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它为师生之间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真心向教师敞开心扉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二、 鼓励为主,欲贬先扬 “任何时候都不要争于揭发儿童不良的,应受指责的行为,应该让儿童表现出克服自己缺点的内在精神力量,这就是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宜直接提出,如果那样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不容易接受,甚至造成学生跟教师的对立情绪。而必须采用一种合理的沟通方式,让教师的愿望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迫切需要的精神力量。 实施这一方式的途径,最好是在评价中采用“欲贬先扬”的方法:先讲学生的优点,再含蓄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事理,受到教育。多采用假设性的语句,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三、 文道结合,以理服人 学生的成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在成长的道路中,会产生许多的迷惑、苦恼。引导得法,会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引导不当,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挖掘评语积极向上的育人作用,“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充分发挥评语评价的教育性,让学生从评语评价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 针对实际,有的放矢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不同,造成学生在人格上的差异,这要求教师对孩子评价时的侧重点与不径相同。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必须学会因材施“语”,这对学生的教育才更有目的,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完善才更有益处。 优生的评价不仅要看到优点,更应该以不足为主,这样会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中“更上一层楼”;后进生不宜过多地进行批评,宜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更容易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更快的进步。即使在某一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如学习成绩都优异等),由于其个性的差异所作的评价也有区别:有的学生喜欢含蓄些;有的喜欢直截了当;有的则是“响鼓不用重捶”。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处的环境,这样作的评价才更有针对性,才更具说服力,更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五、 潜词造句,艺术陶冶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教师在给学生作评语评价时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而且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那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教师要学会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语言上精雕细琢,在形式上力求和谐统一,争取让评价创造出一种意境。这样,学生会从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中会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自己情操。 教师通过评语给学生作评价时一定要倾注自己的真情,融入自己的真心,让评语不落俗套而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时,能让教师真正细致入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不仅让教师能“观其行”,更让教师能“明其心”,对教师有的放矢地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实施教育方法大有裨益;对孩子心理健康地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通过这种平等和谐的倾诉式的途径,给学生创立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能真正让学生心里的烦恼,心里的愁闷都溢于字表,自由畅快,无拘无束!让学生的心灵更加纯洁,更加真实,从而对孩子心理健康地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以“成长经历表”以媒介,评价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孩子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之中,必须学会遵循相应的道德规范和学校及班级的规章制度。如何记录下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如何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进行更规范、更制度化、更合理化地评价与记录,如何在评价过程中让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我和孩子共同协商设计了一张融入孩子每天、每月、每期“成长经历”表:(附“成长经历”表2): “成长经历”表 学生姓名 第一学月 第二学月 第三学月 每四学月 备 注 一组 优秀组别 进步学生 二组 三组 为了让“成长经历”表发挥其固有的作用,我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进行合理的评定与操作: 1、 将孩子成长的每个方面(日常行为与学习态度、情感与意志)都纳入到“成长经历”表中; 2、 制定好相应地加分扣分准则; 3、 每个学月给学生50分基础分,当学生在月末时分数上100分或以上者,给予表彰奖励(奖励方式:学生上台领奖,奖品是教师写有祝福语言的一张小卡片);月末未上60分的学生,小组、教师和家长能力帮助。同时,对比上月,进步大的三位同学也给予一定的奖励(祝福小卡片)。根据每组分数的高低,每月评选出一组优秀小组。 4、 “成长经历”表的填写由进步大的三位同学负责填写。 一种成长过程的量化评价,给孩子建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让他们每天都更关注自己的“成长经历”。每到下课,那是总是人头攒动,有的为自己进步而手舞足蹈,有的为自己的稍微落后而捶足顿胸。孩子的变化,让我感到欣喜,因为从他们的表情,我知道孩子已明白了自己的价值,更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每周末在小组内进行自评,互评,让他们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差距,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每月末每个小组组长总结本组的优点和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其他同学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表现比较突出的孩子,通过联系家长,教师、学生干部和他们结成“一帮一”互助的队子,逐渐促进其进步。 “成长经历”是一个过程化的评价过程,它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作为教师,更为关注对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评价(设立进步大的学生),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给予孩子多次评价的机会,以促进孩子的转变和发展。 三、教学中评价方式的点滴 心得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助记词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传统教学对孩子的评价,过多的倚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与新课程的精神大相径庭,建立评价主体多元,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的评价体系是迫在眉睫。 一)、(书面、实践)作业的全面评价 传统作业的评价,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只强调作业的正确与否:做对了,一好百好;做错了,一无事处。但对孩子融入其中的情感、意志,忽视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价被轻易扼杀或者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如何改变这种传统的评价现状,我和孩子们开始了尝试。将每次作业的评价分为五部分:正确率、书写工整、积极态度(完成是否保质)、有无进步(与以前相比,是否有进步)、个性特色(完成的是否是新意、创新,是否有个人的独特观点)作为每次作业综合评价的标准。并将作业的综合评价与“成长经历”联系一起,及时作好评价和记录。 时间久了,虽然工作量大些,但我越来越发现,每个孩子都在作业的评价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都更加精心呵护自己的优点,更加在意自己的不足,对于每次作业,都学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通过“以长避短”、“以长扬长”,孩子在作业中的弱项也在一次次作业中渐渐得到提高!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促进孩子个体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课堂中的互动评价 孩子个性的差异及生活的氛围造成了在课堂中的表现不径一致。如何给不同的孩子一个恰当的评价,对教师、对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不以回答的正确作为衡量度标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答错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自己能学会积极地思考、学会积极地质疑。依据此,采用小组及个人的综合评价的方法。 同时,针对学生个性及个体差异,采用其它的方法进行补充评价。 1、自学评价法 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终身学习的有力保证,关注孩子自学的点滴,对孩子自学习惯的培养大有益处。利用固定的时间,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自学情况的交流机会(书本知识的交流、相关资料的交流、初读课文感受的交流、自学方法的交流等),让学生通过交流互相评价,以此达到相互学习、扬长避短的目的,对自学优秀(方式方法、情感、态度、意志)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有益的评价 2、代表回答评价法: 对学生天生胆小、害羞或学习基础差的的孩子,更多的采取代表回答评价法。其具体的做法是,对一个问题,每个小组推荐或教师指定孩子作小组代表进行交流,让小组内的孩子通力合作(强调孩子间的思维的交流与沟通、切忌因为孩子个性的局限而敷衍了事),给予他(她)们积极地帮助,而该孩子则作为该组的代表进行全班的比赛发言。孩子在小组内同学出主意,想办法的基础上,取长补短,促进了他们知识的交流。当代表的孩子面对如此多同学的支持与鼓励则更多了一些自信和集体的荣誉感,更多了一些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代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个性的不足得到削弱,而自信与果敢得以更充分地体现! 3、个体鼓励评价法: 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孩子回答问题时常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面对如此状况,是让孩子坐下,还是对孩子进行责骂(因为教师或许觉得它故意破坏了课堂纪律),或是给孩子戏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在教师或同学的诱导下尝试回答。答案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最关键的时候给孩子以鼓励,相信孩子通过努力一定会做得更好!并通过孩子的努力能得以回答,不论正确与否,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当所有的孩子目睹了这一切,他们更会知道尊重他人是多么重要!也更有勇气面对更多挑战! 4、独特个性评价法 精彩的回答,价值意义取向大的质疑无疑是课堂教学中“闪光点”。当课堂中出现这种情感与智慧火花的时候教师切莫等闲视之,应该给予充分地鼓励与评价。因为它不仅助于孩子积极思维地培养,也助于其他孩子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他们,从而促进他们心灵深处的反思! 将学生的“自学、合作、创新”的的横向评价方式和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的纵向评价方式融为一体,学生不仅敢于向同学说“不”,更敢于对教师说“否”;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不再随波逐流,敢于融入个体的理解和感悟……评价让孩子学会了理性与分析,而孩子个体,则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更加和谐全面的发展。 [!]在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化评价中,我的理解和尝试还有许多肤浅甚至是幼稚的地方,但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化评价却让我尝到了甜头,因为它让孩子学会了更自信、更从容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我不敢说这是评价的创新,但我却深深地体会到:关注孩子个性,促进孩子个体和谐地发展是评价中最至关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会让孩子更自信地面对生活地挑战!愿我们每位教师都学会在评价中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促进孩子个性和谐健康地发展!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4

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终生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对每个学生的学业成功及其一生的成就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专制粗暴或急功近利、方式单一的家庭教育方式直接遏制孩子的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转变当前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策略也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有利于其一生事业的学习策略,从而使得学校教育取得最大的成功。

一、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实施多元评价

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孩子对学习过程的调控、方法选择、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等是取得优秀学业之关键。家长要关注并参与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要善于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为孩子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学习策略创设更多的途径,通过各种方法来促进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策略性。

在家庭日常的评价中,我们还应该指导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兴趣个性等心理品质特征及特长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评价方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轼、苏辙幼年,其母程氏按照两个儿子不同的性格,苏轼好动,苏辙爱静,两人的功课及教诲评价就不一样。我们应该变专制单一的家长评价为综合客观的全面评价,即:学校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社区评价、实践活动基地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受评者变为主动参与者,使家长转变为“合作者”角色。要求家长在对孩子的评价过程中,要经常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中的多方面表现;与孩子的同学、朋友、熟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人对孩子的多侧面的评价;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听取社区对孩子的评价;孩子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基地都有对孩子的评价记录。对孩子的综合客观评价,就是对孩子人生发展的持续性评价。其目的是突出孩子的优势和长处,针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关注了孩子的现状、激发他们的潜能、把握他们的发展趋势,促进孩子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形成使其终生受益的、具有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策略。

二、家校互动及时反馈学生学业进展,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策略

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取得及时的联系,如:家校留言、家庭任务作业、教学重难点、个人考试成绩、课程表、成长记录袋、健康日志等形式,而家长也可以就学生的情况与老师联系、沟通。教师要及时告知家长学生上次作业的反馈、本次作业要求和现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且要求家长告知老师孩子在家中完成作业和自主学习等等情况,并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书面形式的寄语。

在家庭作业中可以增添学生自我评价,促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会成功的乐趣。通过教师及时全面客观的评价,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基本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添加家长的评价,通过评价与老师沟通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就学生身上的不良的学习习惯、不恰当的学习方法策略跟老师进行及时沟通,共同寻求方法来纠正、促进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调控、全面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富有个性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

我校处于边缘农村地区,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只是采取一些枯燥的说教形式,对于这些老生常谈,孩子不以为然、习以为常,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很难激发出来的。我们在与家长沟通后,建议:家长可以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如:科学课程,家长可根据课程内容,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家长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家庭条件,鼓励孩子在家里进行家庭式实验,如探究:水的沸腾现象、高压锅的工作原理、物质与醋酸的反应、植物的呼吸光合作用等。让孩子自己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在动手过程中,孩子会不断有新的发现,促使他的学习兴趣不断得到保持和发展。再者,家长有心,家庭日常收支、存款利率、家电的简单护理维修、如何养植等生活中的琐碎事务,也都可以让孩子参与主办。家长通过让孩子紧密联系生活,针对孩子学习的内容,带着生活实际问题去学习,可以唤醒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使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的确是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有效途径。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优化学生的认知策略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拥有电脑且能宽带上网的家庭越来越多。在学校,学生都已经学习过相关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对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很浓厚。教辅市场上有许多针对初中学生的配套学习软件,家长可以有选择地购买或选择网上学校、登录教育教学网站同步进行学习辅导,来培养孩子学科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有益拓展补充,比课堂教学更轻松活泼,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既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学习渠道,又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方式手段。父母也可以成为学习者参与进来,与孩子共同学习探索,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5

【关键词】阅读兴趣;快乐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75-02

由于家长、教师等人的文化修养各不相同,幼儿通过直接交流学到的知识也参差不齐,而通过阅读各类图书,则让幼儿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且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它提供了语言、知识学习上的无限可能。一本贴近幼儿、理解幼儿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图书会让幼儿爱不释手,目前,好多绘本书都具有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深受幼儿及家长的喜爱。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让家长感受到亲子阅读的益处、快乐,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摸索。

一、通过亲子阅读,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1.帮助家长掌握指导幼儿阅读的技能。家长们在指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困惑: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将看过的故事讲述一遍就可以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如要求孩子自己读懂故事的寓意及自己的收获,甚至过早要求孩子续编故事。对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开展不同的亲子阅读形式,从而明确阅读目标。每个学期,学校都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让家长观摩教师组织的图画书阅读活动,让家长身临其境地感受孩子们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家长逐渐认识到亲子阅读在孩子语言、社会性等多方面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我们还通过班级网站、家长园地等,开辟“亲子阅读专栏”,向家长宣传有关早期阅读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如妈妈宝贝一起读、早期阅读从分享开始等。我们也通过这个专栏向家长介绍亲子阅读图画书的价值和方法,使家长对早期阅读的理念有所提升,以利于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的阅读。

2.鼓励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家庭氛围。通过家访,我们和家长共同商讨给孩子布置一个安静的读书角。通过为孩子开辟阅读区,摆放好小桌子、小椅子或是铺上地毯、放上软垫等,让孩子可以在桌前看书,也可以坐在地毯上,背靠在软垫上看书。把孩子所有的图书整齐地摆放在便于取放的书架上,孩子想看书时随时可以拿书看,给他们多创造读书的机会和与书建立感情的氛围。孩子在如此舒适、有趣、丰富的阅读环境中,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地阅读图书。

二、选择合适绘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绘本虽然为教师和孩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教育内容和学习内容,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绘本,选择什么样的阅读形式进行语言教育活动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对于语言学习,各领域间的相互渗透对孩子语言智能的发展十分有益,同时也可以为孩子其他智能的发展提供机会。一本图画书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不仅要理解图画,理解故事情节,学会语言、句式等,还要从优秀的图画书中学到蕴含的智慧。有的图画书画面独特,可以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图画书语言精彩,其优美的语言让孩子陶醉;有的图画书故事让孩子入迷,其寓意深刻,可能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一生……图画书中的语言、美术、情感体验以及其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孩子是亲子阅读的主体,他们只有学得积极、主动,才能体验到阅读活动的价值。教师应该在了解孩子已有水平的基础上,从关注孩子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出发,选择适合的绘本书,同时考虑语言教育的目标和集体教学的可行性,关注语言活动对孩子发展的多元价值,从而有效地促进绘本阅读的开展和孩子的身心发展。据此,我们结合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和阅读水平,向家长推荐一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亲子图画书。

三、自制亲子绘本,多维培养孩子

在开展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除了选择一些好的绘本外,还可以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绘本,这样既能发展孩子的创新思维,又能培养孩子的动手或绘画能力,还能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比如,针对幼儿很喜欢听科学知识类故事,就可以以“神奇的水滴”为题,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绘本。先是小水滴从杯子里飞到空中,飞啊飞,飞到空中变成云;然后云在空中飘啊飘,飘到山上变成雨,滴答滴答落地上;地上的水滴游啊游,游到了小河里;小河里水滴跑啊跑,跑进长江里;长江里的水滴翻滚着,一路流进大海里。孩子和家长一起用笔画杯子、画云彩、画雨滴、画小河、画长江、画大海,他们一边画一边学念儿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手指的动作也得到了发展;通过水滴的变化,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也了解到许多自然知识。在孩子和家长制作绘本的过程中培养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在相互交流绘本时也学到了别人的长处。这样,通过组织孩子和家长自制绘本,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特别浓厚,在学念儿歌的过程中,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亲子阅读还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倾听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在阅读绘本的时候,教师会要求孩子跟着一页一页地看,一页一页地听,从刚开始的2~3分钟,慢慢地增加时间。这样日复一日,长期进行亲子阅读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和倾听能力就会比一般的孩子强很多,而倾听能力提高了,其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四、读后分析总结,使孩子实现全面发展

教师在组织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对每次活动都要进行分析,看看孩子对这个绘本是否喜欢,绘本的阅读是否还需要改进,阅读活动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等,都要进行总结。在每学期结束后,还应组织教师将自己本学期开展的一些亲子阅读活动的心得在集体中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使亲子阅读更精彩,孩子的语言教育活动更有效。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6

独二代是指4―2―1家庭,即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第二代独生子女。评价这一群独二代孩子,是新的挑战,我们践行着“每一位孩子都重要”的教育理念,尝试在成长档案的评价中用各种方法来促进这一群独二代孩子的成长:1.创造温暖的环境,让孩子有归属感;2.建立评价的标准,让孩子有发展方向3.孕育成长的希望,让孩子有发展空间。

【关键词】

独二代 成长 档案 评价

独二代是指4―2―1家庭,即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第二代独生子女。两代独生子女,带着各自区别于任何一个时期中国人的长处与弱点,在21世纪初的当代相遇了。

“独二代”独享亲人无限关爱,学术界对此持截然不同的对立观点。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风笑天教授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目前,国内对“独二代”的系统研究很少。孩子成长要顺其自然,过早主导孩子不见得是好事。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家王涛博士则认为,“独二代”大多在0~3岁,还未形成鲜明个性,早教可培养孩子的潜能发展,让孩子先胜一筹。

儿童发展测评是对幼儿成长发展进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找到儿童成长的最佳起点。评价这一群独二代的孩子,是新的挑战,我们尝试在成长档案的评价中用各种方法来促进这一群独二代孩子的成长。

一、创造温暖的环境,让孩子有归属感

社会学家研究,孩子有归属感,孩子会定位自己,不乱来,知道保护自己,比如,一小女孩因妈妈说爸爸是周杰伦而大哭、愤怒,又如有老师会对孩子说“你今天再不乖,去小一班吧。”这是被群体开除,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是深层次的伤害。孩子的归属感是有规则的,所以在评价中,首先要让班集体成为有规则的集体,只有在“温暖的环境,信任的情感”中,孩子初步的归属感才能良好的建立起来。

在班级心理与物质环境的创设中,注重以幼儿为主,让孩子舒心,物质环境的布置是以营造温馨的“家”的感觉,而心理环境的营造主要是温暖互助的支持系统。过于自由和过于干预的规则式教育都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班级公约的制定,正是自由与规则有机融合的积极探索。让幼儿真正成为管理自己的主人,这是一种善意的尊重,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公约制定的内容和要求,这个主动权一定要交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认识与理解规则重要性的基础上,提议、协商、制定规则,并执行规则,完成了幼儿规则教育的整个内化过程。

二、建立评价的标准,让孩子有发展方向

教育是要实实在在地践行“每一位孩子都重要”的教育理念。对每一位孩子的进步、成长,我们都要鼓励,对每一位幼儿的暂时错误,我们的策略是:强硬的要求温柔地发出,敲打灵魂但不打击自尊。

独一代眼中的幼儿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拼命给孩子报学习班、兴趣班;隔代爷爷奶奶辈眼中的幼儿教育是不能苦了孩子;而科学的“独二代”教育方式是尊重幼儿,给幼儿发展的权利。我们的评价标准是引发好奇、好问,正面积极的情绪,支持态度投入专注、行为上自主探究。

独二代孩子不缺乏智慧,不缺乏技巧技能,但是热情与投入的培养是要引起关注的。如何引发好奇好问呢?我们的在成长档案中留白,让幼儿续编;出示未完成的半成品进行展示引发探索;设置比较、设疑的矛盾冲突;多种方式的图文信息提示,唤醒探究欲望。积极情绪的导向则是让幼儿拥有安全感、存在感、被尊重感、自我实现感,我们通过班级温馨一家集体照,我们一起过生日,我是班级小能人等活动,把这些活动照片图文并茂地放进个人成长档案,让孩子有集体安全感,又实现自己的特色展示。

教师是评价主体,如何恰当评价?首先,在评价前老师要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幼儿需要走进幼儿,这些都源于细致的观察;其次,对幼儿的作品、档案要客观评价,我们可以在幼儿讨论时放录音笔,再记录下来分析,可以通过谈话,先让幼儿表达,老师引导,生发策略了解幼儿,通过不同空间里的谈话,情感沟通促进教师专业修炼,也更全面地评价幼儿。

在成长档案中,对于幼儿学习的评价也是家长特别期待,孩子表现的坚持性、情绪管理和注意力这些是评价容易忽视的,要引起关注。我们从孩子好奇心和投入程度、坚持和注意、自主和自发性、合作、创造性、推理和问题解决、批判性思考、符号表征这方面来进行幼儿的评价,这能让幼儿、家长、教师全面、发展地看待幼儿。

三、孕育成长的希望,让孩子有发展空间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尤其要关注儿童的身体素质、社会性素质以及自由想象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我们在成长档案评价幼儿成长中以“孕育希望”为核心价值观。

孕育希望是在动态中培育,孕育希望是一个慢慢的滋长过程。希望从满足孩子细小的要求开始,希望从老师每日思考开始:“我今天爱孩子了吗?”“我用什么样的方式爱孩子的?”“孩子感受到爱了吗?”

发展评价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的,有利于他一生的生长,所以要鼓励他,第一,让他有自信。第二,要快乐,有获取快乐和让人快乐的能力。第三要专注,为孩子将来学习打基础。怎样孕育希望?我们对幼儿的成长抱有积极的、适度的期望,用充满希望的态度来追求实现希望,实现充满希望的幸福成长;要有一双发现“幼儿希望成长的方向和方式”的“眼睛”;要有一双“帮助幼儿实现希望”的“手”;要用灵活的机制发掘各种资源为幼儿成长服务充分发挥环境及文化的潜在影响作用。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7

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使评价更能促进主体的发展,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尝试。

1 允许学生失败,倡导“再来一次我能行”

教学的过程就是使学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因此,任何时候的评价都不要急于给孩子不好的成绩。允许他们失败,允许他们失败了站起来,鼓励他们再来一次,帮助他们树立一定能获得成功的自信心。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强调考试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考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孩子和家长知道得了多少分,更重要的是在于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吸取教训迎头赶上。因此,每次单元考试后,如果有一些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时,应允许这些孩子复习后重新考过,满意哪次成绩就把哪次考卷带回去给家长见面。孩子为了能在家长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最佳状态,总能主动认真地复习。通过复习,既弥补了知识的缺陷,又获得了好成绩;既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又满足了孩子家长的需求,一举多得。这不是比家长看到孩子差的成绩而大发雷霆,训斥一番,效果更好吗?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学习劳动的快乐,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

2 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因人施评

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不均衡性,作为教师应该通过给予每个孩子积极的评价,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帮助他们悦纳自己,拥有信心。去年我接了四年级一个班,班里有个孩子叫谢志彬,据了解,这孩子父母离异,母亲长年外出打工,他从小与外祖父一起生活。由于外祖父年迈,对他的管教有所欠缺,他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学习纪律性不强,从一年级开始语文、数学就没及格过,不仅他的母亲、外祖父对他有所失望,就连他自己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知道了这情况以后,我一方面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一同配合,一方面对他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方式与标准的评价。每天,只要他不违反学校纪律,按时上学,他可以得一个“优”。当天的作业中只对做正确的题目打钩,所有错题,课后我帮他一一讲解,重新订正后再评分,当他第一次得“优”时,他瞪大眼睛望着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我摸摸他的头,告诉他:“没有人天生就是违反纪律、学习不行的,遵守纪律、学习好,你也会做得到,这就是你付出努力的回报,坚持下去,老师相信你能行!”第一周,志彬同学还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再过了几个星期,他已把绝大部分的陋习改了,学习也认真了。他的各科成绩也从开学初的二三十分提高到六十多分了,他能集中精神去学习了。我也没想到,一个优字,改变了这个学困生的命运,一个肯定,使孩子看到了希望。他学得自觉了、努力了、开朗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他获得了信心这第一个台阶,他是踏着肯定、赞赏的阶梯一步一步地迈向成功的。

3 鼓励挑战自我,挖潜能,分阶段小结评价

根据新课改理念,在评价中应做到,在不同的阶段引导学生给自己提出新目标,自我激励发挥多方面的潜能,从而帮助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新学期开始,我就与孩子们一起开展“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的活动:每周小结的内容是本周我得了几个优,与上周相比,我多得了几个;月总结时,不只是优的个数最多的孩子能得到奖励,那些平时成绩不是太好,但每周优的个数在不断增加的同学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奖励。这无异在每个孩子的面前都挂着一个“苹果”,为了尝到“苹果”的香甜,谁也不敢懈怠: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充满信心,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学习好的孩子也常常会有危机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松动,就会被别人超越。因此,孩子之间形成互相竞争,不断追求进步的积极心态,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内驱力。

4 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自我总结、评价学习结果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总结、评价是学生一次极好的反思的机会,这种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孩子在反思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收获,这种体验性的东西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种体验对于逐步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学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节课中应该为孩子留下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说一说: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这节课我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对我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好处?孩子们对于这些问题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单元结束后,组织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次总结与评价。让孩子写一写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中你哪些内容掌握得好?还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对你的学习有何帮助?(3)你最想对教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孩子的反思交来后,就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在每个孩子的自评后写上几句老师想对他说的话:有鼓励性的、有指导性的、有诊断性的等等。多元智慧理论认为,反思出智慧,反思不仅是一种外显行为,同时在反思中学生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了隐性的评价,因此,它是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双向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调控自己。

5 家校互动,加强沟通,促进学生的发展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8

        幼儿的自我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自我评价高的幼儿在以后的发展中会表现出更多的自信,遇事不怕困难,积极面对,成就动机也高。而自我评价低的幼儿在以后的发展中会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遇事不求上进,易退缩,缺乏自信。因此,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持和激励作用。

        受自身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还比较低,幼儿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我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慎用横向比较,看到幼儿自己的成长。

        家长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孩子,仔细听听谈论内容:“某某家的孩子真聪明,都会做10以外的加减了,我家的孩子就只知道玩。”、“某某画的小狗真像,看你画的什么!”……家长们喜欢把孩子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而中国人特有的谦逊让家长口中的孩子缺点无限放大,优点无限变小。

在幼儿心中,家长和老师是权威的象征,他们的表扬和批评往往是他们评价自己的标准。家长们片面的横向评价就让幼儿形成了这样的自我评价:我不够好,我比不上别人……形成自卑、阴暗的心理,要想让幼儿积极、肯定地认识自我,成人对幼儿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是关键。

        我们要把握好幼儿发展评价的三原则,即: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更多地关注孩子本身取得的发展、进步,而不是总将他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努力,而不是只看到活动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孩子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是关注智力的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看到孩子自己的成长。

        二、发现与众不同,我有我的闪亮。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幼儿也都是富有个性、各不相同的,每位幼儿身上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发现,继而去肯定他们。发现每位幼儿的闪光点也是《纲要》中评价观的体现,幼儿发展评价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位幼儿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感知自己存在的价值。

案例一:今天我最棒

        离园前的美工课上,因为雨天,有些家长提前来接孩子,我忙着照顾孩子们离园,在匆忙的收拾之后,还有一些放糨糊的碟子留在桌上,当我准备来收拾时,却发现碟子已经洗好了放在桌上。“碟子是谁洗的?”“是他!”孩子们一齐指向轩轩,轩轩则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件小事让我对平时沉默寡言、毫不起眼的轩轩有了新的认识。我把这件事记录在了“家长园地”的“今天我最棒”一栏中,与家长共同分享,并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轩轩。

        在我们的活动室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布置了一个崭新的栏目“闪亮舞台”,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我们就给他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并在上面记录下孩子的闪光点。每次入园离园或是家长开放日时,孩子们总是拉着家长去分享他们的喜悦。我们对孩子的悉心观察与深入了解,使得家长们深受感动,也引发了家长参与到我们的“寻找闪光点”中来,从此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家长赞扬肯定孩子的话,不只是比较和抱怨了,而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大的福音。

        三、让孩子体验成功,知道“我能行”。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是《纲要》中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需要成功体验,幼儿能积极、肯定地评价自己也需要成功的体验。一个赞许的目光,一次鼓励的掌声,对幼儿来说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9

“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这是2015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明确表述。在社会普遍期望减负的大背景下,一些学生未因学校减负而减压,反而由于校外的增负而加压了。这样的现实状况令学生困苦、家长不满、教师困惑,这样的教育现象、社会问题也就成为社会各界持续“围剿”的“教育乱象”。

减负为什么会进入“怪圈”、成为“乱象”呢?笔者以为,从家长、家庭的角度来剖析,大致有“不安”“跟风”“无力”等方面的原因。

第一,家长对孩子升学、就业乃至今后人生有较深的“不安”是造成乱象的一个主因。学校减负是好事,减负有益于孩子们快乐成长。可是减负会不会减质?是不是所有的学校、孩子都在减负?孩子的学业成绩、升学竞争力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会让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升学、就业等现实需求面前“吃亏”的。这恐怕是不少家长的“心病”所在。于是,为减轻“心病”,家长们寄希望于课外、校外,寄希望于补课班、兴趣班,一窝蜂地在课外、校外给孩子增负、增压,期盼借此增强孩子人生的“竞争力”。

第二,家长“跟风”是造成乱象的又一个原因。“不安”是会传染的。别人家的孩子补课、报班了,咱家的孩子也别“掉队”。在这样的“从众”心理驱使下,有一些家长选择了复制“不安者”的做法:别家的孩子补课,咱孩子也补,别家的孩子报啥班,咱孩子也报啥班。于是,这些“跟风”家庭的孩子也被家长安排进了校外增负、加压的行列。

第三,家长“无力”教育、管理孩子也是造成乱象的原因。学校减负,孩子在家时间增加了。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暇顾及孩子,或者由于自身等原因无力教育孩子,把本该自主享受寒暑假、周末、节假日及课余时间的孩子“托管”给了家教、社会辅导机构,请他们对孩子进行管理与教育。家长认为,这样的做法既安全又有益,可谓一举数得。于是,被“托管”的孩子继续进行着又一种形式的“学校增负”。这也是一些家长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面对学校减负、家长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这种教育现象和社会问题,社会、学校、家庭该怎样办呢?多年的减负探讨与实践告诉我们,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孤立、片面地去“围剿”;家庭、学校、社会必须三位一体,同向用力,才有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实效。基于上述认知,笔者以为:在发挥评价制度这一指挥棒导向作用的同时,加大教育内强素质和社会外塑环境的合力,会让学生减负、减压有理、有力地成为现实。

第一,评价导引。评价是指挥棒,指挥棒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这从中高考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指向性作用上就能看出来。着力研究并大力宣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评价理念,努力完善包括政府教育履职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庭教育评价在内的家庭、学校、社会同向机制。建设并发挥评价制度在观念、行为双方面对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方向性引导功能。如,积极稳妥地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社会关切的学校自主招生、入学录取机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评价等热点、难点问题。又如,科学务实地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等规划意见。

第二,内强素质。教育系统要认真审视减负背景下的教育现状,内部主动加压,精准研究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状况下,减负不减质,减负且增效,以客观的实践成果接受社会各界的检阅,最大限度地消除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人们对学校减负、实施素质教育的疑虑与不安。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工作者要用好用足教育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用好用优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要严格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的要求,切实提高校长、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努力提升学校依法办学、特色办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规范且充满活力的学校教育。

第三,外塑环境。如何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包括舆论、评价、用人等环境在内的适宜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需要教育内外呼应、共同实践的大课题。如,消除唯学历等不良现象,构建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制度,进而以社会选人用人理念和机制倒逼教育育人理念和机制,促进用人选人与教育育人的“和谐共振”。全社会合力监督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对各种违法违规现象“零容忍”;做好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健康、快乐度过假期和校外时间的好去处、好项目,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舒心,让减负早日成为“过去时”,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

(作者系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主任,

市级兼职督学)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10

关键词:小学德育;评价;现状;策略

小学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时期,是小学生的思想启蒙时期,对今后他们的人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小学时期进行科学的道德浇灌,可树立其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所以,小学德育的实施是不可忽略的,相关教育部门应当继续完善德育机制,对当下已形成的德育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改进。

一、当下小学德育评价面临的问题

(一)德育评价的开展在应试性教育的残影下难以开展

如今,国家为提升人口素质,大力畅行推广素质教育,但是在大多数院校中应试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不仅家长不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也为了学校的升学率,忽略了德育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就校方而言,学生的应试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升学率和声誉,且认为延续应试性教育的习惯保证升学率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所以大肆压榨了道德教育的工作时间。而在大多数老师眼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体现出一个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教学水平的高低,而老师是学生教育的直接施加者,自行主导应试教育便导致了学生道德教育的不足。甚至在家长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他们最应该关心的,望子成龙确实无可厚非,但人中龙凤的思想道德境界也非常人能比。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德育工作逐渐由于人们的思想习惯而被边缘化,只有在教育官方抓起时,偶尔做做表面工作。

(二)德育教育的内容过于浮夸,脱离现实

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光辉事迹,传奇伟业,体现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高尚精神和道德操守,致使道德教育工作往往依赖这些事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鼓励学生效仿先烈,学习伟人,但如今社会不断发展,学生们的生活环境与以前大不相同,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与生活现实所去甚远,在学生眼中就显得过于虚假,致使教育工作的效果事倍功半,同时,大多数教师由于对德育工作的不重视,喜欢照本宣科,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流于表面,学生对思想道德概念极为清楚,但因缺乏实际生活中的引导教育,在处理事情上,并不能表现出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致使未能充分展现德育的效果,也未能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家长对学生德育评价的忽略

如今的社会迅速发展,家庭生活条件也得到大幅改善。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原因,对学生的关心不够,甚至有的家长选择让孩子的爷爷奶奶代为照顾,从一定角度讲,他们认为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学校的工作,所以他们仅局限在为孩子提供相应的生活条件。但德育工作的开展往往是在日常实践中,家长的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做事习惯和思想价值观的形成,长此以往,加上家长的不重视,无形中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即便是想对孩子价值观进行纠正,也增加了难度。

(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过于片面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工作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这种观点是极不负责任的体现,也是造成学生素质和成绩差异的原因所在。学生的教育是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往往直接影响到了孩子,孩子的教育包括文化知识的教育,也包含了思想道德教育,家长需要协助老师对孩子进行德育工作。大多数学校会定期开展家长会,为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创造机会,以便家长了解到孩子在校某段时间的表现,同时为孩子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但往往这种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往往局限于学习成绩,显得过于片面,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体系本就不是很了解,老师应积极加强德育工作的交流,引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只有家长和老师对德育工作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缺陷并加以改善。

二、对现阶段小学德育评价的思考

(一)提升通过德育评价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由于应试化教育的深入人心,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往往漠不关心,过于期待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应加强对老师的要求,评价学生从德智体进行考虑,同时在进行老师和家长交流的同时,向家长灌输学生德育的意识,加强家长对孩子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学校进行优等学生评比时,不能单一地将学生成绩作为唯一指标,应当结合学生素质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可举办一定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校园氛围。老师增强自身的意识和规范,不能为了自己的高质量教学私心而忽略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从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虑,打造品学兼优的学生。对于家长,应当增强对孩子的德育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好榜样,并积极与孩子的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加以改善和引导。

(二)树立先进的德育评价理念,确立科学的德育评价目标

德育评价的作用是双向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特别是评价理念、评价标准或评价过程有失公平、公正时就会产生较大的消极作用。为了提高德育评价的质量,我们必须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评价理念,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淡化评价的甄别与诊断功能,力争通过评价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进步。在对学校进行德育评价时,要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校德育有自己的特色,把是否有利于学校德育过程的优化控制,是否有利于学校德育效率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校德育效果的增强,作为衡量学校德育评价质量高低的判断标准。此外,在评价时,不能仅限于学校德育工作的绝对水平评价,还必须看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否有改进和德育工作水平是否有提高,重视学校在德育工作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方面的评价。提高学校德育评价的质量,还必须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估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评价目标要以现实为基础,贴近现实又高于现实,既要重视德育评价的理想取向,又要重视德育评价的现实取向,充实具有时代精神的评价目标,避免德育评价空洞化。

(三)构建多元、开放的学生评价体系

首先,可建立学生互评体系,学生德育活动应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个学生所表现出的道德行为、道德态度、道德情感等素质,其他同学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学生间的互评也不可忽视。班级成立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的成员均由学生自己推举而成。其次,可鼓励家庭教育者参加评价,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特殊关系,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如对学生勤俭节约、孝敬长辈、热爱劳动等习惯的培养方面,家长也可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通过班级的考核小组,以及家庭教育者融入到对学生的德育考评中去,能够增加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加强双方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不同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学生德育评价也不同,他们有些评价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老师应该强化和家长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一定的方式正确引导家长,让家长对孩子的德育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对于孩子们做得好的地方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做得不足的地方及时交流沟通,帮助孩子们改善,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才能让学校的德育评价工作真正的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四)加强教育投资

教育是兴国之本,国家政府应加强对教育行业的投资,某些院校因地区差异往往会产生经费不足的现象,由于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发展中,所以经济投资存在不平衡性,但教育是国家建设的重要行业,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都需要教育的支持,国民素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指标,所以国家应当适当加强对教育行业的投资。校方在组织学生活动,进行校园建设都需要资金,同时需为学生开发新教材;此外,还需组织校方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提升教师本身的思想觉悟和教学能力,只有在资金充足的基础下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国家应注重对教育行业的投资。

三、结语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思想启蒙之初,也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灌输的最佳时期,教育官方应当抓住时机,加强该时期的德育工作。虽然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社会发展不断加快,致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难以展开,不能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是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对于教育的改革创新还需要继续下去,为打造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型人才不断努力。

作者:刘秀娟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宁,高亚玲.对中小学德育评价时代困境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2,(23):147-148.

[2]顾秀群.让“鼓励”的阳光照亮德育的天空———小学德育评价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2,(29):188-189.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11

关键词:体育运动;幼儿;自信心

一、体育活动中影响孩子自信心健康发展的因素

1.幼儿身体的活动能力

有关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是其一切行动的基础,对其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也极为重要。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能够完成多种体育活动或体育动作的幼儿,获得的成功体验较多,往往会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从而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2.对孩子表现的评价和反馈

对孩子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是发展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尤其是孩子心目中最有威信的老师和父母,他们的一言一行、批评或表扬,往往是孩子评价自己的尺度。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能使孩子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自尊心得到满足,自信心得以树立。

二、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利用晨间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晨间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早晨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器具幼儿都是那么的兴奋。在这段时间里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器具、选择伙伴,自行规定游戏规则,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不能任其自流。鼓励他们在自由结伴的游戏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2.让每一个孩子感受老师的关心并融入集体中

在体育教育活动中,由于小团体的身体练习活动,使教师和孩子、孩子与孩子的心理距离缩小,相互感到亲切与依赖,并由此而引起彼此之间的情绪相互共鸣。由于团体的影响力,可促使每个孩子以教师和团体中的样板为榜样,努力学习与实践。

3.让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孩子要区别对待。如,在大班的一次《跳楼梯》体育活动中,我考虑到如果以100厘米的高度来要求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使他们遭遇失败,失去信心。于是我同时安排了100厘米、80厘米、60厘米等不同的高度,孩子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

4.给予空间,让孩子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当活动器具展示在孩子面前时,应让孩子自己想出玩的办法,如“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想的办法越多越好”“除了这样玩,还可以怎样玩”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5.正确评价孩子的表现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长的评价。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向孩子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孩子则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利用语言形式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应做到:(1)有丰富的评价语。如果孩子的动作做得好,而老师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孩子会感到不满意。如果说“你很勇敢”“你做得真漂亮”,这样既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又有利孩子自信心的树立。(2)用肯定性语句代替否定语句。如,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老师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更有激励作用。(3)动作行为。即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4)目光接触。教师还可以通过视线来与孩子交流,告诉孩子老师正在关注他们。

6.利用家园共育中的体育运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庭是孩子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摇篮,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合作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经常保持与家长沟通,促使家长认同幼儿园的培养要求和教育策略,尽可能地吸引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的教育。

对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自信心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活泼、积极向上。

参考文献: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12

评语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好的评语,不仅指导孩子扬长避短,完善自我,而且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健康的成长,为了一切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评语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2005年8月我调入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工作,任四年级五班的班主任。这是一群非常活泼好动的孩子,在班级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当我第一次踏进教室,我和孩子们之间是陌生的,在我的眼里他们没有好孩子和坏孩子之分,我认为这样在班级的管理上我就占有很大的优势。这个学期中在评语评价方面我感受颇多,我主要将它分成以下几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尝试。

一、课下评语,实现师生顺畅交流

我常对孩子们说:“人与人之间只有愿意沟通,才能建立深厚的情感。”我觉得在教师与孩子们的每一句交谈中,都是一种对孩子的评价,孩子从中会获得“好的”或是“不好的”信息,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会造成积极或的是消极的影响。教师与孩子的交流贵在真诚,让孩子信赖你,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教师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你的评语才会在孩子的内心世界激起涟漪,影响孩子的一言一行。所以,我十分注重在课下和孩子的交流。我们会从日常生活谈起,让孩子感到亲切、舒服,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这时的鼓励、提示、善意的小建议会使孩子受益匪浅,影响深刻。同时,教师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随时随机的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教师在课下的评价中,要注意综合孩子整体情况,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讲究亲和力,神情专注,语调轻柔,让孩子有如沐春风般温暖的感觉。

例如:我们班上的“调皮大王”刘吾洲,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就是纪律不好,老爱打架,并在班内带动了一批同学和他一起捣乱。对于他这个叛逆的孩子,我先想到的就是发挥评语的优势,给他一个与众不同的定性。“其实,你在老师的眼里是个帅气、聪明的小伙子。我很喜欢你!你所做的事老师并没有生气,小孩子都是要犯错误的。老师小时候也很调皮。你学习好,体育也很棒,要是学会好好和人相处,你一定比现在更优秀。”

评语还要进行分类和归纳。例如,孩子失意和挫折后要进行温暖的抚慰;孩子有了出色的表现,教师要给予由衷的赞美;当孩子退步时,教师要对孩子进行鼓励,使孩子萌生创新意识,追求远大的理想,这时教师要表现出对孩子的期盼。

总之,课下的口头的评语看似简单,但对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信念,力争上游的意志和能动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只要你用自己的心去抚摸孩子,你会感觉到孩子的心是那么纯净,那么天真,那你发自内心、恰如其分的评语就像涓涓细流,滋润孩子的心田。

二、课堂评语,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建立“爱的课堂”

课堂评语不单单是指作业、作文、素质发展手册中的评价,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必须要把教学中的评语创建成一架心灵沟通的桥梁。评语评价应该是激励式的。老师在课堂里对孩子采用随机评价语言,不是简单的对知识、能力进行“对”和“错”的判断,而是要挖掘问题背后的教育资源,使孩子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发展。尽量给予孩子鼓励,保护好他们后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在进行评语评价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育机智,还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尽量从欣赏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表现,鼓励他们的与众不同。

例如:我们班一直在进行班级明星的评选。这样得评选并不是把孩子和孩子简单的放在一起比一比,和孩子相比较的是他自己。即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有进步,明天的我要比今天的我有进步;只要不断前行就是明星。在我制作的“明星卡”后面,有两个寄语栏,一个由老师来填写,另一个由孩子自己或家长来填写。“弯弯腰,捡捡纸,进步从小事做起。”“你越来越有进步,老师和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你。”“事情虽小,但四五为你骄傲。”这样一句句评语,让孩子在学习和品德上都有发展的自信和空间。

一句成功评语,能让孩子体会到被关爱感、成功感、自豪感、愉包围的感觉。容易使孩子形成开朗活泼、乐观向上、积极探索的性格,师生关系也会更加亲密、和谐。孩子就像百花一样,各有各的特色,要从各角度肯定他们。记得有一个孩子的成绩特别差,但是记忆力却很好,在一次古诗默写中,他没有写错一个字。于是,我奖励给他一张明星卡。因为这一次鼓励,他变得积极了,自信了。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说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评语评价应该致力于培养孩子蓬勃的进取心,从平时入手,从微观入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呵护孩子的成长,促进孩子的发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评语不一定要等到期末时写在素质发展手册上,它可以写在作业本上或是教师精心准备的卡片上。例如,我经常通过平时的观察,在孩子的语文作业本上用对话方式进行交流,把对孩子的期望以“悄悄话”的形式写下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一直在关注我,我一定不能让老师失望。每次的作文评价后,我会将一些评语写在作文后面,与孩子进行悄悄的对话,并非简单的评价他的作文,而是鼓励、点评,谈论这一阶段的表现,给孩子一些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