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

时间:2022-12-30 06:42:06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药学毕业论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98-03

对于药学高等院校而言,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教学水平[1]。十余年来,药学高等院校为提升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毕业论文的质量,在论文的选题(如不再允许撰写综述型文章和调查报告)、书写的格式、涵盖的内容(如需包括综述和英文文献的翻译)、答辩的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使得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也在毕业课题的完成过程中得以强化,为他们走出校门,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迁,药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地凸显出来。

一、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目前存在的问题

1.论文的选题和方案设计困难。论文题目的选择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完成毕业论文的最根本前提。尽管药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大学四年开设的实验课程所占比重较大,但学生基本是听从教师的安排,“老师怎么说,我便怎么做”,没有科研选题和设计实验方案的经历。自主选题非常盲目,要么缺乏创新性、没有实际价值;要么脱离学校现有的仪器条件、难以实现。同时,指导老师由于研究经费等原因,不愿意学生选择自己科研课题之外的项目,但自身的科研课题又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交给本科生做又担心无法良好完成,最终造成毕业生选题难的尴尬局面。

2.指导老师资源紧张。现在很多药学高等院校在学生大二阶段便已开始实施科研导师制,但由于近年来高等本科院校普遍扩招,每年招收的学生均较多,专业老师相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非常紧张,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如愿找到自己的科研导师尽早开展课题研究。此外,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大都是各高校中的骨干任课教师,除了每天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还要进行课题的申请和实施开展、文章撰写、结题等工作。再要为学生毕业课题的设计、试剂药材等的购买、实验操作、论文的撰写事无巨细地操心,实在是身心疲惫、力不从心,因而从内心上也不愿意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

3.毕业生考研、就业压力的冲击。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场景,这使得毕业班的学生不得不向更高的学历挑战,每天在图书馆、通宵教室为考研而拼搏着,没有心情顾及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实验;这个学期也有不少医院、医药企业或公司来学校招聘或做校园宣讲会,很多学生都会积极参与以求取面试的机会。写论文也是心急火燎,到要交了临阵磨枪,故而难以有效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4.毕业生综合应用能力不强。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可以说是对大学生四年学习的一次综合检验,不仅考查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灵活运用程度。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尚显欠缺[2]。虽然《文献检索》这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已在药学专业的大二学年安排,然而真到了学生要利用文献检索工具来设计和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却发现所学知识早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都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更不用说是查阅外文文献了,部分学生甚至向指导老师索要英文文献供他们翻译,让指导老师哭笑不得。

此外,药学专业的论文,不仅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更重要的是必须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才能完成科学研究。然而学生在开展实验过程中,往往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来应付,缺乏热情,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开动脑筋思考实验设计的原理和依据,一旦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第一时间就去问老师。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最有感触的一件事情。

二、改善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1.论文的选题仍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主体。由于在短期内药学高等院校提供给学生毕业论文的经费不会有明显增加,除少数较优秀的学生自选课题外,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仍将是学生毕业论文的主要来源。针对教师科研课题难度偏大、本科生难以较好胜任的局面,教师一方面可以将课题分解成小的子项目,另一方面可让研究生担当其中的良好中介。让学生跟着研究生做课题,既解决了毕业生论文选题难的问题,也让学生有研究生更直接、更全面的指导和帮助,能更好地了解实验的目的、设计原理等,能较为有效地完成实验和论文。

2.从校外引入指导老师资源。除医药高等院校的教师外,不少医药企业、药检所等科研院所也在开展与药学相关的科研工作,由于这些单位编制人员少,对药学实习生的需求十分迫切。高校应搭建好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与企、事业单位间相互熟悉和了解后,实现学生与指导老师之间的双向选择。让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担任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不仅大大扩充了指导老师的资源队伍,减轻了在校教师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指导学生;而且也可扩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尽早接触校园之外的社会,为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3]。

3.合理安排时间,给予二次答辩的机会。针对毕业生考研、就业压力的影响,学校可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利用大三的暑假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并适当提前不参加考研、准备直接就业学生的答辩时间,让他们尽早开展实验;对于考研的学生则将答辩时间放在考研结束之后的两三个月,即给予二次答辩的机会,让这部分学生可以安心复习考研,等到考试结束后再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论文的工作中。

4.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几年大学生涯的积累,因此,要提升学生这方面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是药学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关注的问题。在毕业论文设计之先,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讲座等形式让相关的任课教师再系统地辅导一下学生如何充分使用检索工具,指导期刊文献特别是外文资料的查阅;学生也应重新翻阅《文献检索》等相关教材,回忆起遗忘的知识点,以提高检索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应明确毕业论文也是自身专业学习中非常关键的部分,是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练,从课题的选题、设计、实验操作到论文书写一定要认真对待。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的机理和原因,而不是糊里糊涂只当是赶紧把任务完成。同时,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应先自己思考该如何解决,然后再和指导老师或研究生沟通、商议或解答,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失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要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不要气馁,端正态度带着问题重新来过,以获取最终良好的结果。

5.强化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针对前面提到的部分学生在临交毕业论文终稿时,才会绞尽脑汁拼命撰写的情况,学校通过宣传并落实好导师的选择、开题、中期检查、终稿递交、答辩等每一个环节,可以较好地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4]。在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抽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实验进展情况等检查,以督促学生和老师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最终保证毕业论文的优质完成。

参考文献:

[1]龚波.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102-104.

[2]付以琼.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J].兰台世界,2009,(22):72-73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2

一、高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

(一)从学生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缺乏获取信息资料的途径与能力。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实施需要以充分的文献调研为基础。然而,绝大多数毕业生对文献调研并不重视,根本就没有慎重独立思考,甚至有的毕业生对自己所做的课题根本不理解。在査阅文献时,这些学生仅仅依靠百度、谷歌等大众搜索工具,而忽视专业文献査阅数据库,如SCIflnder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与ScienceDirec擞据库等。

2.面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差。学生对检验数据的信息转化能力,就要求学生清楚地了解检测方法的原理以及它的局限性,并正确认识结果的意义和解释。在药学实验中会出现各种实验数据,如波普数据、分析测试数据、药物活性数据等。作为一个药学专业毕业生,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分析这些数据。

3.剽窃与造假等不端正的学术行为泛滥。不端的学术行为,指的是学者对学术进行剽窃、造假、抄袭等的不良行为。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结束大学学业的标志,是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但是,许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根据调査,全国重点的一流大学百分之十的论文都存在抄袭现象,甚至普通大学的毕业论文抄袭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大学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现象曰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1)公然抄袭,即对别的学者的实验观察结果、数据以及记录,原始性的语言和思想等进行公开直接使用等不被认可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科研领域出现的频率比较高。⑵数据造假,即数据的捏造和虚构,以及参考文献的胡编乱造。⑶寻找。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但不符合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根本要求,而且违背了高校要求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初衷,更是对高校教育精神的极大挑衅。

紧张的毕业实习、找工作和各种考试影响毕业论文的写作精力。许多高校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但是最后一学期是学生忙于就业的时期,况且目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数学生都忽视了对毕业论文的设计,而是忙于择业。对学生来讲,最后一个学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D找工作的同学不是参加各种面试,就是忙于准备各种公务员的考试;(2)找到工作的同学还需要在单位实习一段时间(3研究生笔试通过的同学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研究生的复试(4没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要花很多的精力去找工作。

(二)从教师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指导教师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不足,本科设计选题不新颖。一些指导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一般,有的甚至不熟悉指导的学生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再加上指导能力欠缺,这就造成了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工作只是表面应付。

2.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一些指导教师以科研任务和课堂教学工作繁重为由,不与学生联系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认真解答,学生的论文拿来过一遍就成,没有中间的反复修改与指导。

(三)从教学资源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指导老师不足。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扩招。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此外,在现有师资力量中,许多教师由于长期不从事一线科研工作,导致与外界科研现状严重脱节。这导致所选研究课题陈旧,而且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现象。

2.学校科研经费与设备投入不足。学校在本科生毕业论中投入的经费与设备相对不足,导致指导教师在选择课题时受到局限。特别是没有承担课题的教师,这种感觉尤为明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关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套数充足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物质条件。然而毕业生人数多,用于毕业实习的仪器设备少,许多学生只能合用一套设备,使用时间按计划执行。

二、我校药学院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方面所做的改革

引入本科导师制,确立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与责任心。本科生导师制是由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辅导,定点定人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的制度。它是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本科教育改革新模式。本科导师制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便于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制订成才计划,便于导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早曰成才。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要求。为了杜绝论文抄袭,我院要求所有的本科毕业论文必须是研究性毕业论文。并且我院对论文的格式、论文内容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此外,在安排指导教师的时候,学院尽量安排正处于科研一线的教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如何从事科研。

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水平决定着选题的新颖程度、水平的高度以及论文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整体毕业论文水平,学院有计划地将年轻教师送出国深造,提高其自身的科研水平。

三、结束语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3

我校药学院成立于2000年,自2001年起招收四年制药学专业本科,药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学生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药物分析专业与药学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尤其是在毕业实习环节上有较大差异.药物分析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监管及研究开发领域,从事药物分析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4],药物分析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毕业实习来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则是实现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是药物分析专业学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需要通过毕业实习来完成毕业论文,并最终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学位.药学院从专业建立之初就依据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要求,遵循“提升能力,推动就业”的理念,结合学校及学院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了详细周密的实习方案.除了确保优良的实习内容、实习条件、带教老师等关键因素外,还建立了易于操作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来保证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质量.在多年教育实践中,通过抓住毕业实习各阶段的关键节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举措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初步探索出适合我院实际的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模式.

2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实践

2.1优选校外实习基地,创建高水平实习平台.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是完成毕业实习的前提与基础,药物分析专业的毕业实习对分析仪器设备及实验室要求较高,考虑到校内现有的大型分析设备、科研实验室及带教老师现状,一时难以满足近百名学生的实习所需,因此在加强校内毕业实习教学环境建设的同时,药学院在筛选现有药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依托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药物分析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我院原有药学专业实习基地主要是以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等为代表的各级医院,其中只有部分医院开展了治疗药物监测及体内药物分析等工作,除了利用这一部分实习基地外,学校又拓展了一批具有高水平药物分析仪器平台及带教老师队伍的实习基地,包括以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实验室,以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为代表的药品检验机构,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药物研发企业,以常州制药厂公司、丰原药业为代表的药品生产企业,这些实习基地所具有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实验室为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障.2.2遴选实习带教老师,推行双导师制.优秀的带教老师是学生能够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根本保证,学校与实习基地共同对带教老师的带教经验及科研经历进行综合考评,聘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责任心强的人员作为带教老师,优先选择研究基础好、项目经费高的带教老师.原则上每位带教老师每年只带教一位实习学生,避免带教老师因分身乏术而导致实习带教质量下降.每届毕业实习完成后,由药学院组织实习单位及实习学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考评,及时掌握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校外毕业实习是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衔接,对于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校外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通常缺少学生管理经验,药学院还为每一位实习学生指定了校内老师作为带教老师,实行毕业实习双导师制,校内带教老师还最终负责毕业论文格式审定及毕业答辩辅导工作.2.3开设相关课程,实习前强化培训.毕业实习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与学校教学有很大差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毕业实习,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则是非常必要的.药物分析专业培养方案在实习前的第6学期设置了《药学综合知识》、《药物分析实验技术》两门课程,前者由高职称教师围绕毕业实习相关的文献查阅、论文开题、论文撰写等内容对同学进行指导;后者则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通过开放实验室的形式来强化学生对各种分析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以期让学生可以在实习基地更快更好地投入实习工作.2.4利用网络论文管理系统进行毕业论文管理.考虑到学生多在校外基地实习,为了便于对毕业论文的过程进行管理,药学院采用了基于互联网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审核、提交、修改等工作均可在系统中实现,校内带教老师与校外带教老师均可通过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带教老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拟定实习项目后通过论文系统递交.由药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对项目进行审批,项目经审批后即可通过系统向实习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在获知自己的选题后,在校内外带教老师指导下制定毕业实习计划、查阅文献、设计试验方案等,并于指定期限内录入论文管理系统,也鼓励有条件的实习基地进行开题汇报.2.5利用中期检查关键节点,及时掌控实习进度.对于为期一年的校外毕业实习,除了平时通过校内外带教老师对实习进度进行监督管理外,在中期进行实习检查也是对毕业实习及论文质量进行控制的关键步骤,通过实习中期的检查可以对学生毕业实习进度进行检查监督,及时调整试验进度,确保能够如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中期检查通常安排在每年11月份左右,由学校向实习单位发送书面的中期检查通知,再由药学院选派年级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共同至实习点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中期检查,由实习学生作课题进展汇报.通过中期检查还可以加强学院与实习基地间的沟通交流,方便学院更好地掌握学生实习及教师带教情况.2.6重视论文答辩及论文成绩复审.毕业论文答辩是对学生实习过程和实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的关键环节.在实习结束前,要求学生必须于规定时间内通过论文系统提交毕业论文,由校内外带教老师对其论文质量进行审核评分,每位同学的毕业论文除了由带教老师评分外,还要求另外两位评阅老师对其论文进行评阅评分,提交评阅意见,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实习单位对学生论文进行预答辩.药学院内成立答辩小组,实习学生返校后在校内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所有毕业答辩材料,并提交至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严格的答辩资格审查,对于达不到要求的论文一律不给予答辩资格,对于经修改后达到答辩要求的论文给予安排延期答辩.学生分组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答辩小组专家对学生答辩过程进行打分,最终的实习成绩由带教老师评分、评阅老师评分及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为了保证论文的严肃性,避免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干扰,保证毕业论文质量.药学院对所有评定为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会组织专家进行复审,对于评定为其他等级的论文也会抽取其中的10%进行复审,如有成绩评定与专家组评审结果差别较大的论文,则要进行更正并予以公示.严格执行论文评阅与答辩,把好论文答辩关口,能够提高毕业学生对论文质量的重视,并对将要开始实习的下一届学生具有警示作用.

3结论

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学生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处理以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还可以从侧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科研写作、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全国药学类本科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中“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是衡量专业建设水平的18个二级指标之一[5].我校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经过6届药物分析专业的实际运行,均顺利地完成了毕业实习任务,递交了较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高水平的实习平台还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就业.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自2010年至2015年已有1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药物分析本科专业,我校药学院对于药物分析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和实践也为兄弟院校本专业的实习工作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胡颖廉.监管和市场:我国药品安全的现状、挑战及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07):38-44.

〔2〕毕井泉.用“四个最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J].行政管理改革,2015(09):17-22.

〔3〕刘维蓉.供给侧改革: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3+X”路径[J].亚太教育,2016(30):200-201.

〔4〕梁颖,刘浩,张小红.如何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151.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蒙药学;毕业生;带教;PBL

蒙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实习主要包括专业选题、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以及撰写论文等多个环节,成熟完善的实习带教方法会使毕业生从毕业实习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培养与锻炼,可提高蒙药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养。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法不同,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结合,使学生投入到问题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笔者拟在蒙药学专业毕业生实习带教中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毕业生实习带教的各个环节中,提出基于PBL的蒙药学毕业实习带教模式,为蒙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 基于PBL的专业选题

蒙药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包括掌握蒙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掌握蒙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蒙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熟悉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蒙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掌握蒙药及其制剂质量的控制和鉴定分析;了解现代蒙药学发展的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实践工作能力。即蒙药学专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主要从事蒙药化学、蒙药药理、蒙药方剂及蒙药制剂等相关方面的实验研究。

因此,在实习之初,带教老师可多通过PBL启发学生去思考如何选题。比如,引导学生首先根据自己的专业选取待研究的蒙药,启发学生思考研究选用蒙药的哪方面内容,是倾向于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还是倾向于药物的质量控制标准,是倾向于蒙药的药理方面研究,还是蒙药的剂型改革研究等,若是药理方面的研究,是研究抗炎、解热、抗癌还是其他等问题。

2 基于PBL的文献检索与阅读

在初步确立研究课题后,检索文献与阅读文献是接着要进行的重要环节。由于蒙药的相关资料一部分被电子数据库收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在电子数据库中查找;而一部分由于蒙文文字的特殊性存在于印刷版的工具书或者材料中。教师基于PBL启发学生搜索当前常用的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有哪些,并指导通过哪些数据库能下载到蒙药的相关文章的全文而哪些数据库只能看到蒙药相关文章的摘要等;在了解文献数据库的正确使用之后.就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指导学生去图书馆或者资料室查找印刷版蒙药相关资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文献查阅方法之后,对所下载、复印及借阅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阅读,并进行总结、归纳。同时举办专题研讨会让学生通过讲解文献的方式对所选课题的相关内容初步熟悉,并随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在纠正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文献阅读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将文献内容与所选课题联系起来。

3 基于PBL的实验设计

在专业选题、文献检索与阅读之后,即进入实验设计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安排实验时间、准备哪些实验材料、采用哪些实验方法、需要哪些实验条件等问题。从而使学生为即将开始的实验奠定扎实的实验设计基础。

4 基于PBL的实验操作

实验设计后马上要进入的是具体的实验操作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需要培训哪些实验方法操作、具体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抽出专门的时间给学生演示实验操作,并边演示操作边讲解要点,并指出操作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从而能更好地完成实验。

5 基于PBL的实验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分析

在实验操作阶段完成之后,即进入了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分析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选择何种统计软件、利用所选统计软件中的何种检验方法来分析、如何分析统计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差异、如何制作图表来表示实验结果等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对实习期间获得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6 基于PBL的论文撰写

最后一步进入毕业论文的撰写阶段。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要求,每一部分的撰写要点、注意事项等问题。之后,教师抽出专门时间对学生撰写的论文进行修改、指出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撰写出更专业的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QQ群;药学类;毕业实习;管理

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是让学生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里,到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岗位实习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做中学”的一个过程。它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的检验,是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也是锻炼和检验自己社会能力、工作能力的过程。实习期间也是学生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时期。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讯软件,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平台,是QQ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很多实用功能。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QQ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管理工作,建立符合时代性、科学性、规律性的实习管理新途径、新载体,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1QQ群在实习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QQ群的普及,不少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其应用到实习管理工作中。张震[1]利用QQ群对医学专科生进行实习的动态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徐暄[2]利用QQ群对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进行实习管理,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习过程中分散实习、分散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吴帆等[3]通过使用QQ群功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尚会静[4]将QQ应用在高校心理工作中,实现了即时与非限时、点对点与点对面的思想交流,解决了正式场合面对面沟通的尴尬和困难。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QQ群功能的不断完善,将QQ群应用于药学类毕业生实习管理的探讨应更加深入。

2药学类毕业生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药学类实习点类别多且分散

药学类毕业生实习有很强的实践性,实习单位类别多,岗位丰富,相互距离远,实习生分布广,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难度,容易形成管理上的“真空”。

2.2教师与实习生联系困难

由于学生大多数在外地实习,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更换了手机号码却未及时通知所负责教师和班内其他同学;有些学生因为漫游费用较高,而选择不经常开机;导致教师与实习学生间联系不畅,有关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到位,给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时沟通带来了一定困难。

2.3毕业生实习相关信息传递、交换缓慢

在毕业生实习管理工作中,涉及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格式及就业信息、实习考核、学校通知、评先评优等信息的传递,信息量大,若以传统的纸质版传递,交换缓慢,管理成本较高。

2.4学生对实习认知不足,社会经验不足,适应性差

药学类毕业生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过程,在实习过程存在很多方面的不适应。一是环境适应慢,二是吃苦能力差,三是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由于学生实习期间较分散,与教师联系联系少,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心理梳理,不能尽快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和误区。

3利用QQ群进行实习管理的可行性

3.1QQ群是一种普及率及使用率高的即时通讯工具

QQ自从1999年问世以来深受广大用户欢迎,2010年3月5日19时52分58秒QQ同时在线用户数首次突破1亿,这也是全世界单一互联网应用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1亿[7];据统计,到2016年为止,QQ同时在线用户数达2.59亿人[8],针对大学在校生使用QQ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500位分布于文、理、工、艺术各学科的受访者普遍使用QQ,拥有QQ号或上QQ的比例高达97%[9];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手机中安装了QQ软件,且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QQ号码,每天使用QQ及QQ群功能的频率很高,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和进行联络沟通,为动态管理分散在各个地方的实习生提供了可能[1]。

3.2QQ群的功能强大,模块丰富

QQ群成员除了可以互相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即时聊天、交换信息外,还有图像传送、文件共享、群邮件、数据传送、群视频、群内讨论组、QQ电话、群公告等多种功能,并不断推陈出新。通过QQ群可以提供一个远距离交流平台,能快速、准确、详细、大容量地传递信息,为药学类毕业生实习工作提供有力帮助。

3.3QQ群技术成熟,操作简单

QQ群技术成熟,管理员可以要求群成员更改备注名称,要求学生备注班级等相关信息,不需要添加群里的人员,就可以很快速地找到需要单独交流或集中交流的对象;管理员可以对无关人员进行及时清理,以免虚假信息,给学生带来损失;管理员可以限制群成员无用信息,以免覆盖有用信息;整个QQ群操作页面简单、直观,容易上手。

3.4QQ群具有稳定的运行系统,终端设备多样化

QQ群可以同时在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登录,群消息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同步,并且保留历史消息,方便查看;整个QQ及QQ群运行稳定。

4如何利用

QQ群进行药学类毕业生实习管理笔者在进行药学类毕业生实习管理的过程中,组织拥有创建QQ群权利的班委,为每个班都创建了一个毕业生班级QQ群,以班级命名,要求本班学生全部加入QQ群,负责实习就业的教师及重要班委担任管理员;创建一个全院毕业生的QQ群,要求本院所有实习毕业生全部加入,由笔者担任群主,并委派每个班班长担任群管理员,让他们帮助教师管理好QQ群。学生在各QQ群中的群名片设置为各人的班级加上姓名,以便管理,及时清除无关人员,杜绝其在群内虚假信息,以免造成混乱。下面详细论述如何利用QQ群的群消息、群文件共享、群邮件、群公告、群视频、群视频、群讨论、群相册等功能开展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工作。

4.1QQ群消息功能的应用

利用QQ群消息功能,可以向群里成员发送文字、语音和图片等信息,在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全体学生及时招聘通知,相关就业政策,毕业事宜等信息,学生可以在群里对消息进行回应,负责就业的相关同学也可以将信息转到本班群里,以免遗落重要信息;针对特殊学生,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一对一”“一对多”开展心理预警和心理帮扶工作。教师不必事先将每个人加为好友,就可以通过QQ群单独向群内学生发送消息,同样学生也可以向教师单独发送消息,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有一个解决的问题渠道;方便教师即时了解学生状况,准确传达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4.2QQ群文件共享功能的应用

QQ群文件共享功能,可以用于资源共享和资料存储,药学类毕业生一般校外实习时间为半年到一年,这期间有很多信息需要传递。采用传统的纸质形式,耗时耗力,并且传递不及时,利用群文件共享功能即可很好解决。在实习期间,虽然主要的工作、学习都是在实习单位进行,但学校很多工作是实习单位没办法替代的,如各种考试的安排,奖学金的评选,简历的制作,毕业论文格式,实习报告格式,学生离校手续等。将相关文件上传至QQ群,学生就可以便捷、快速地获取材料,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4.3QQ群邮件功能的应用

利用QQ群邮件功能,用户可以向所在群所有成员以文字、图片、附件等方式发送传递信息,在邮件附件中可以添加普通附件和超大附件。对有些文件过大不方便在群共享传递的,可以通过添加群邮件超大附件而传送,另外有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注意QQ群共享文件,而错过了一些重要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群邮件功能,将重要文件、通知等信息发送到每个人邮箱,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流。群邮件功能也可以用于奖学金、评先评优等投票,教师通过群邮件评选项目及注意事项,利用QQ群邮箱开展专项投票,提高评选的公开性、公正性。

4.4QQ群公告功能的应用

QQ群群主和管理员可以利用群公告功能文字、图片等信息,公告栏处于群醒目位置,在公告同时,公告信息也会以群消息的方式发送到群消息窗口中,以便群成员及时知悉。在公告栏可以实习时间安排,毕业手续办理及时间节点,招聘信息,考试通知等相关信息,利用群公告功能对重要信息进行反复推送,以便传达到位。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准确传达了相关信息。

4.5QQ群视频功能的应用

利用QQ群视频功能,用户可以发起或参与群视频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用户可以进行PPT演示、分享屏幕、播放影片及上台等操作。在药学类本科生的毕业实习管理中,因学生分散在外地,有些重要表格及资料需要填写,教师可以通过群视频演示PPT或播放视频文件、分享屏幕等功能,提供在线指导,学生在自己电脑上实时观看,学生也可以及时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了解学生最近动态,学生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咨询就业等相关信息。

4.6QQ群讨论功能的应用

利用群讨论组功能群用户可以创建讨论组,然后邀请部分群成员参与讨论,在讨论组中的消息只有本讨论组成员才可以看见。在药学类实习管理中,在同一单位或地区实习的学生可以建立讨论组,方便彼此的联系、关系的建立以及信息的相互传达;另外,针对同一类问题的学生(如对就业政策不了解等)可以建立讨论组,以便教师节省时间做更好的解答;也可以对各班主要班委建立讨论组,使得在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及相关事项的传达上(如毕业手续要点要求等)更有效率。

4.7QQ群相册功能的应用

QQ群相册功能允许群成员创建电子相册及上传相片,并可以对上传的相片进行评论。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分享本实习单位照片,个人实习照片;也可以将与就业相关信息以图片格式上传到群相册,以供学生浏览、下载、评论和转载。

5结语

面对药学类实习管理的难题,借助QQ群的应用,可以加强沟通与联系,拓展了工作空间,是药学类毕业生工作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为网络时代实习就业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所论述的方法和经验也可以推广到其他高校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工作中去。但也应看到,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配合,QQ群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毕业生工作,它仅是一个提高就业工作效率的新工具,是传统就业工作的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震.腾讯QQ群在医学专科生临床实习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6):128-129.

[2]徐暄.QQ群在五年制高职园艺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中的运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3,(18):140-142.

[3]吴帆,张文彬.QQ群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中的应用探析[J].科教文汇,2013,(21):189-189,191.

[4]尚会静.论网络媒介QQ在高校心理工作中的应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4):121-123,132.

[5]颜亮,马金珠.辅导员如何加强医学院校药学类学生的实习管理[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3):46-48.

[6]赵钟祥,祝晨蔯,李小翚,等.药学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模式[J].药学教育,2009,25(4):47-49.

[7]李淼.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过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3-08(3).

[8]腾讯17年,一部QQ成长史[EB/OL].(2016-02-11)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24-02

21世纪是一个以人才为核心的高级技术产生迅猛发展的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及GMP等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我国医药工业将直接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但大多数制药企业由于工程技术的问题和制药设备的落后,不能完全实现工艺设计的要求,造成产品技术含量底、质量不稳定。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的陈旧,也使得药品的生产不能完全融入国际制药行业的竞争中。如何尽快的缩小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适应集约化生产以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是我国制药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医药工业的发展速度与制药工程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只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知识的药学类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医药生产企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大批既懂制药又懂工程同时擅长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而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又懂得工程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几乎为空白。因此,教育部已于1998年调整了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其中在药学类增设了制药工程专业,以期培养出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宽阔的知识领域,并且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重视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和见习期都比较短,而既具有工程教育背景,又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比较少,在诸多教学环节中,学生很少做工程设计,多数进行专题实验。制药工程专业的课题设计环节的重点不突出,与实践脱节是目前影响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要突出该专业的特点,就要贴近工业实际,把制造技术、质量意识、市场竞争、工业安全与法律约束等内容联系起来。注重发挥各学科的交叉作用,围绕重要的药物原料、中间体和辅助材料的生产工艺,以及典型药品的合成与制剂,带领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参观学习,了解制药企业的生产实践,让学生在制药车间感受工业化制药过程,建立工程制药的观念和思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时间一般不少于4周,通过实习,应使学生详细了解实习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点、主要工序操作、控制方法、操作条件、主要设备的结构、尺寸和性能及工作原理;熟悉实习产品的能源条件、节能措施、“三废”防治及综合利用、实习车间的布置、技术安全、实习车间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情况;掌握实习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实习车间曾出现过和现存的问题、曾采取或打算采取的改进措施。实习结束后,应当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含设计说明书与图纸的质量,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文字表达是否简洁、清楚,程序模块能否进行联动计算,工作界面是否友好,可读性、可移植性是否强,设备选型与车间布置是否合理、先进,主要设备总装图的结构是否正确,图纸表达是否规范,图面是否整洁、清楚等。

二、重视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强调的是突出创新性和实践能力。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很少相关,这使得不少学生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让科研成果进课堂,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加强创新实践,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新体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开创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开放式实验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它主要分为五个阶段:①教师给出实验题目;②学生通过自学、自查文献,独立设计实验方案;③经教师审批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④总结归纳实验规律,以论文形式完成实验报告;⑤举行小型报告会。开放式设计实验的选题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各类文献资料,并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开放式实验的全过程中,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从事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锻炼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独立观察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学生得到了全面的科学研究训练,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能力培养上升到了高的层次,经受的锻炼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将各实验室打造成为本科生科技创新的第二课堂,积极组织二、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校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和学院级基础教学平台对学生全日开放。鼓励学生从二年级开始以研究平台为基础,自带课题或科学问题,或以教师的课题为前提,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导师制下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学术氛围。

四、提高和把握制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让学生提前参与科研实验。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通过大一和大二基础课程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经验。对于进入大三的学生,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参与老师科研实验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过程。在毕业论文总体安排上要做到提前参与,做好准备,合理安排。通过双向选择,学生在大三阶段就确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不仅能够在今后专业课程学习中从导师那里获得必要帮助,同时有助于毕业论文工作顺利进行,导师也能够将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与自身科研工作结合起来。提前做实验,避免毕业论文与找工作和考研及复试时间冲突。毕业论文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开始,但该学期是学生最没有心思留在学校学习的时期。此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也是令指导老师最为头疼。毕业论文在预答辩阶段学生要么找工作在外、要么是考研复试在外,根本顾不上实验和毕业论文。所以提前让学生做毕业论文的实验工作,后期写毕业论文时就不会因忙乱导致论文质量下降。同时为确保论文质量,还有必要加强该实践教学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经验。教师要认真指导,及时检查学生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提出论文中问题和不足,启发学生找出解决方法和建议,督促学生按计划进度进行论文工作。

综上所述,医药工业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产出等特点,属知识密集型、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产业。由于其发展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因而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未来优先发展的优势产业。医药工业的发展速度与制药工程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如何才能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制药工程类型的人才?我认为应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工程实践的训练,培养创新和创业能力,成长为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又懂得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小平,徐海星,李湘南,等.制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9(5):93-94.

[2]李华,胡国勤,梁政勇,等.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4):24-26.

[3]祝宏,刘永琼,巨修练,等.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及实践[J].药学教育,2005,21(5):17-19.

[4]谭倪,聂长明,袁亚莉,等.新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0,(4):63-66.

[5]燕方龙,赵琳静,任新锋,等.地方工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5):29-32.

[6]颜凌燕,陈明功.指导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63-64.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名老中医;师承方式;中医药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2-0266-03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政策的不断推出,全国中医药发展以北京为代表日益呈现出一番新气象。不少医学院校设立了中医药学院或中西医结合学系,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将一些医院作为部级或地市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并对各类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进行审批和认证,多数大型公立综合医院也逐渐强化了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学的学科建设,一些医院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科,为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专家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名单的下达,标志着各级政府部门把落实中医药政策提到常规议事日程。

1 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业绩

正如在建国五十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上,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士奎教授所指出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近些年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也的确朝着积极蓬勃的方向发展而去,前景乐观。主要可概括成如下四个方面。

1.1 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成果显著 科研方面,形成了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临床方面,确立了“病证结合”的诊断模式和方法,逐渐形成中医学规范化、客观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为祖国传统医学的“挖掘抢救”式保留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研究经验,为中医乃至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开发、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方法及经验。

1.2 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 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将中西医结合理论精华融会贯通,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观念,并编著成书,为相关学科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理论;在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首创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在各省市设立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这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科研及临床队伍的显著壮大。

1.3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学术组织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这一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结合产物,为世界首创。从临床到科研,再从科研回到临床,不断丰富中西医结合理论及经验。在学术组织方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是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随之成立的全国各地中西医结合学术及分支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的学术交流及各学科的发展建设。

1.4 中西医结合医学观念深入群众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观念深入各级医院及普通老百姓之中。在临床治疗上中医、西医优势互补,互相借鉴渗透,疗效显著,形成了广大的群众基础。这为中医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树立了良好形象,对明确疾病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并贡献了丰富的经验,为科研思路提供了新方向,使中西医结合观念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1-3]。

2 当代中医类专业与西医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

西方医学以近现代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为基础,尤其在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微观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辅以大量容易重复、精确定量的辅助检验、检查手段,使得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回顾中医药的教育,我国古代推崇官办学校教育和民间师承教育方式共存的医学教学体系,方式上以师承教育为主。晚清时期,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学遭到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传统医学在医疗系统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中医几经存废之争。在以同志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领导下,我国首创高等传统医学教学制度,为传统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湮灭的贡献。反观古印度医学、古巴比伦医学以及所谓“韩医”“汉方医学”等传统民族医学均退出正式公立医疗领域,唯有中医学凭借其博大的文化渊源、深厚完整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经验论著等卓越特点,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独树一帜。不过,我们应当正视的是: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与西医类专业学生相比,仍有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面临着几个问题。

2.1 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及相关法规制度的不足 随着医学院近年来不断扩招,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大型综合性医院人才过剩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格外突出。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的一项调查表明,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受到很大的影响。从96级起,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已从100%逐渐下降到79%。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中医七年制专业在不断扩大,人数在不断增加,就业难度也在随之加大[4]。长学制临床医学生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相比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且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较好,这些优势在就业中本应有很大优势,但毕业生就业形势况且如此严峻,医学本科生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国内中医院床位比西医院少,医院规模比西医院小,对中医医师的需求不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另外,中医学毕业生的专业特点限制了就业面,中医院聘用西医专业毕业生成为一个怪现象,即使中医专业毕业生成功就职于西医院,从事的也是中医之外的工作[5]。此类因素均加重了中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2 高等中医教育与就业单位需求部分脱节 高等中医药教育制度还需改进。针对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满意度的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中医类毕业生所持证书最看重的是专业操作技能证书(占75.44%),79.84%的从业人员建议在校学生的临床见习、实习活动应开始于大二或大三。而现实情况确是见习基地不足,带教教师人员短缺,实习期间的临床技能考核形式单一,尤其是在实习后期,又涉及找工作和考研问题,很多学生不能安心投入临床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临床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基本技能功底不扎实[6]。由此可见,在各项技能中,医疗类就业机构对临床能力最为看重,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临床思维及技能方面有所欠缺,而欠缺的部分恰恰是就业单位所需要脱节,中医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此外,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也是一大问题所在,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增加了就业压力。有学者认为,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问题明显,集中体现在: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的优势学科重复设置专业,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之间专业雷同性强,母体高校与独立学院之间课程设置雷同[7]。

2.3 医学专业类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完美主义”倾向及择业焦虑 医学专业类学生本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福建省一项包括中医、西医类专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临床类毕业生的择业焦虑现状不容乐观。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不足、担忧就业前景、消极应对等因素均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影响[8]。另一项针对中医专业的就业调查表明:就业焦虑总分及其子维度得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中医骨伤学>针灸推拿学,且中医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分数相比其余3个专业程度较高。因此,提高医学类专业就业能力、对基层医疗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合理化专业设置以及针对医学类学生心理指导有利于消除医学生就业焦虑倾向,创造就业岗位[5]。

3 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优越性

从当代中医类专业就业遇到的难题与困境中不难看出,提高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比例的合理安排尤为关键,其中,名老中药专家师承制度不失为一种高效且成熟可行的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直接提出:“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 [9]。

首先,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通过对其个体临床经验,思考过程、学术思想、学术源流以及成才之路进行全面的传承研究方式,是对中华传统医学宝藏的抢救性发掘手段。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无疑是他们数十年(甚至包括其先辈在内的更长时间)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新财富,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传承研究继而发展名老中药专家们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能更好地继承中医学传统精髓,也是提高中医药服务诊疗水平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医学术进展的需要[10]。

其次,祖国传统医学自古以来便是通过师徒相传、父子相传等一对一的传统的中医教学方式传承下来的。可以说,正是这种口口相传、谆谆教导的方式,保留下了许多祖国医学的精华,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治疗经验。这种教学方式从临床出发,将理论寓于临床之中,有利于学生对抽象中医理论的理解。将临床中的大量感性认识,升华成理论,有利于初学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前辈的用药特点,有利于前人经验的传承和研究。

第三,新中国成立国以来,通过西学中方式我国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大家、理论大家,活跃在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界,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理论、科研成果。西学中是对世界传统医学精华的开发发掘方法中的一大创举,尤其是对于高年资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在学习了一定现代医学知识、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以后,再通过西学中的方式,接受传统中医学的熏陶,较初学者更容易理解中医理论,更容易在临床中发现现象、症状、证候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在科研中提出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名老中医师承制度行得通、成果显著。

第四,师承方式在现今医学生中有良好群众基础。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笔者就曾观察到,在该校国医堂门诊部出诊的名老中医专家身边,不乏自发前来跟诊的各年级中医专业学生。这显示出高等中医教育在读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师承制度的认可。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约66.67%)认为:大学教育与师带徒方式结合更适合中医人才培养。此外,不仅存在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之中,在西医学教育中也强调临床经验的重要性,提倡医学生多实践,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6]。由此可见,师承制度受到广大医学专业师生、从业人员的欢迎。

第五,科研是传承名老中药专家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一条捷径[11]。传统名医的成才之路漫长而艰辛,师承制度是传承宝贵经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科研则是转化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的催化剂,有利于其推广和发扬光大,科研还能促进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提高和创新。一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文献分析表明,总览几十年的文献,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走过了从起步到繁荣,从独立研究到合作研究,从运用传统方法到尝试各种新方法的道路。1993年至今,关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论文数量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12]。

4 对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展望及思考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难看出,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现代化中医教育制度。该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中医药专业本科生教育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弥补中医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临床实践时间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能总体提高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符合广大中医药学者的实际需求。此外,师承制度作为传统中医药教育的主要方法,自“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丰富的科研及临床成果,有利于抢救挖掘一大批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宝贵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向借助于基础实验、循证推广等先进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研究发掘中医药瑰宝的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素材。作为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师承制度是一条捷径,尤其是对于西医出身的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在达到了西医主治医师级别,有了对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生、发展的较深认识以后,若有志于中西医结合事业,通过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便能对中医药对于疾病的显著疗效产生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的兴趣,激发出科学研究中医中药的热情,如此以往,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传承、创新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士奎.建国50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4):304.

[2] 马晓昌,陈士奎.建国50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暨1999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工作会议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12):531.

[3] 危北海.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科研成就和学术展望[J].科技和产业,2002,2(5):28-30.

[4] 吴荫梅.中医七年制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2):39-40.

[5] 方楠.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倾向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2):63-64.

[6] 余晓辉,漆慧,赵凤,等.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本科医学教育评价的调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14-15.

[7] 李雪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8] 张艺玲.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统计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8.

[9] 王永炎.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677-679.

[10] 白桦,徐春波,顾晓静,等.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世界中医药,2012,7(2):96-98.

[11] 杨宁,伊凡.科研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捷径[J].世界中医药,2009,4(1):3-4.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 毕业实习;本科;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67-02

1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毕业实习是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综合化、系统化运用的过程。通过毕业实习,提高了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2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实习现状

毕业生和专业教师的比例上升 随着高校的大量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一直在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毕业生和专业教师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使得毕业实习碰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毕业生人数较少,专业教师平均仅带2~3名毕业生[1],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亲自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毕业生能够深入到企业生产的第一线或科研单位的实验室,进行实际生产或科学研究,使学生在学校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升华。然而现在,平均每一个专业教师需要带7~8名毕业生,除了指导毕业实习,还要搞科学研究、承担在校本科生的教学、处理学科的行政事务,其指导实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工作和研究生复试的压力 在就业压力巨大的中医药本科院校,有些毕业生从第七学期就开始投简历、寻找工作了,而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研究生复试,学生无法静下心来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毕业实习中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只是熟悉环境、了解情况,没有时间开展具体的工作,实习就已结束。与此同时,也出现有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协调,即学生抱怨教师不能理解就业或考研的压力,而专业教师认为学生浮躁,不认真对待交给的任务。有些教师感慨学生的难处,由于担心其就业与前途等问题也很少过于苛求,碍于面子不能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这就造成毕业实习的名存实亡。很多学生担心毕业实习会减少考研复习的时间,为了正常毕业,草草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交差。这种毕业实习安排形式,学生没有机会将学校所学的理论和实践运用到生产实际,不利于职业生涯规划。

事实上毕业实习与准备考研复试并不完全冲突,只要能够合理安排,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尤其是准备报考药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毕业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最好和自己研究生报考的方向一致,既能在实习中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又能为今后的复试和研究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规范的实习基地 由于毕业生人数增加,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不能满足毕业实习的需求,造成无法有效安排实习。大部分药学或中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实习时选择了药厂或医院,而有些实习单位因为生产任务繁忙,担心影响生产或会泄露商业技术和管理秘密,而不敢放手让毕业生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动手实践,只是参观性的实习而已,毕业生无法立刻融入工作流程中。极个别的实习单位没有精力甚至没有能力来培养实习的毕业生,安排实习生做一些接待、打扫卫生、登记等与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毕业实习了。

忽视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 毕业实习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然而在部分高校中还存在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的现象。由于有些实习单位在技术上的保护,使学生无法了解具体的操作工艺,这样毕业实习在学生看来就是可有可无的。有些青年教师不愿意进企业、下生产基地,进行实践指导。有些高校缺乏规范的实习教学大纲,有些学校的实习教学大纲不符合学科的最新发展,这样就导致毕业实习缺乏总体的指导思想。

3 改进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毕业实习是高等学校毕业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但是很多学生抱着无论怎样都能毕业的态度,忽视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有的随便找个和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有的做市场调查的毕业生调查数据的样本数量不足,草草填写了毕业实习报告;更有甚者,直接将他人的科研成果写到自己的毕业论文里面。

因此在毕业生实习前,向其讲解实习的重要性、目的、任务、要求,让毕业生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避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实习前应该将毕业生分成几类,派往不同类型的实习单位。对于在实习前已经签订工作协议的学生,尽量安排到签约单位进行实习,可以使他们尽早熟悉单位的生产和管理,投入正式的工作中;对于考研究生或日后打算从事科学研究的毕业生,安排到高校或研究所实习,为日后的科研之路奠定实践基础。

精心选择毕业实习的单位 目前的许多企业生产任务比较紧张,领导在主观上也担心安排学生的实习会影响生产。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和专业教师多和相关的企业联系,尽可能建立更多产―学―研基地,以便根据企业的人才需要和学校毕业生的培养要求选择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为保障学生的有效实习,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大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如河南中医学院已经为毕业生实习建立了GMP模拟生产车间、药材栽培生产基地、中药材标本馆等。

毕业实习与教师科研项目有机整合[2] 在大学三年级开始专业课的学习之前,向学生公布所有指导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的情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以后的工作意向选择研究课题。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查阅文献资料,训练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开展科研实验,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的闲余时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专业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有效整合[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专业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有效整合。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实习主要有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栽培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剂学等,这些课程实习需要到野外、药厂、医院或大型药材市场调研。可将这些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相结合,在这些课程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一些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利用实习单位和高校的科研条件,开展研究工作,培养学生在实际生产、科研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考核实行定期汇报制度,

加强对毕业实习的管理[3] 学校应充分重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加强对实习各环节的管理,包括联系实习单位,制订实习计划、具体的实习时间、实习考核要求与标准、实习目标,同时还要强调实习的安全性和纪律性,以防止实习过程中出现事故。监督检查毕业实习的准备工作、实习的过程以及实习成绩的评定等环节,对毕业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实习的质量。

4 结语

21世纪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一步融会贯通,也是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就当前的实习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既要求学校和教师高度重视毕业实习,同时要求学校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调整办学的思路,严格规范毕业实习的管理,真正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义忠,黄振锋.对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模式的思考和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83-184.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人―职匹配;分类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这一改革对医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医药类毕业生人数稳步上升的同时,医药行业对于人才需求呈现出几大变化:学历要求提高注重“质量工程”,专业要求从单一专业到一专多能,人才需求从城市到基层社区,交叉行业拓展就业渠道。就业环境、就业个体、就业指导的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医药类院校就业的分类指导势在必行。

一、建立分类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依据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特别是医药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类型更为宽广,不再为单一的研究、医疗机构、企业等类型。因此,就业环境的改变带动了就业个体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转变。

本研究正是基于此转变,提出了以“人―职匹配”理论指导建立毕业生就业分类指导体系。“人―职匹配”理论,即经典的职业生涯理论,以“职业辅导之父”的帕森斯所提出的“特质―因素”理论和霍兰德的类型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每个人均有稳定的人格特性(特质),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取向、人格等,同时职业也有一组稳定的条件(因素),即在工作上要取得成功所要具备的条件或资格,个人特质与工作因素越接近,则个人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该理论的提出实际就明确了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自我了解、获得有关职业的知识、整合有关自我与职业世界的知识。

所谓就业分类指导,即根据毕业生的学历、专业、性别、生源、年龄、能力、性格、兴趣、就业方向等特点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别的毕业生制订不同的就业指导策略,指导和帮助毕业生对个体进行正确认识和科学的评估,同时指导毕业生进行职业调查,结合就业期望及自身实际进行科学定位,从而减少毕业生择业的盲目性和就业的随意性,提高就业成功率和充分就业率,最大程度实现毕业生个体、用人单位和高校的就业目标。

二、建立药学类毕业生分类就业指导体系的意义

就业指导涉及的三个主体包括就业指导者、就业受指导者和用人单位,而分类指导正是根据三者主客观上的需求提出的。

1.分类指导体系的建立是院系就业指导的具体要求。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主要是在校院建立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配备了相应的专兼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院系承担就业指导一线工作。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院系直接面对学生,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学校层面主要负责大方向的指导。因此,针对这样的模式,建立就业分类指导体系就成为了提高就业指导质量的根本。一线的就业指导者大多为毕业生辅导员或长期从事一线学生工作的教师,他们对每个学生的大致情况都比较了解,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就业指导更加符合“人―职匹配”理论的原则,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定位,实现学生自主择业。

2.分类指导体系的建立是毕业生高质就业的现实体现。调查显示,当今毕业生就业受家庭背景、个人兴趣、素质能力、职业规划等因素的影响逐年增强,毕业生就业率不再是评价就业的唯一标准。如何指导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即毕业生就业后能否达到“人―职”更高程度的匹配,成为高质量就业指导的评判标准,而建立分类指导体系正是对毕业生个体化就业指导的基础。

3.分类指导体系的建立是用人单位用人的客观需求。在我国,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找不到符合单位要求的人才,而就业的毕业生入职后又感觉工作不符合自身就业要求,极易出现“人―职”不匹配,双向满意度很差。而建立分类指导体系,通过就业指导者初步的筛选,用人单位到校选才后直接根据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的人才,提高了招聘效率和成功率。

三、建立药学类毕业生分类就业指导体系的标准

以药学院为例,近年来,药学类毕业生主要就业影响因素包括了学历、专业、性别、生源地、年龄、个人特点、其他因素、期望岗位等。而分类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人―职匹配”理论,在分类指导中,就业指导者针对所有类型的毕业生在就业机会上完全平等,无差别对待,只在不同职业选择和个人指导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建立体系的标准应该是既平等又个性。

1.学历。学历层次是分类就业指导体系的最基本分类标准,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方向不同,对于学历层次要求差距也很大,比如科研院所对于药学类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博士和少量硕士,几乎不考虑本科生。大多数毕业生向往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对于药学类毕业生也大多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地级市或者县级基层单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而对于企业而言,岗位和工作内容不同,对于学历层次要求也是有差别的,生产类主要需求本专科,研发类需求硕士以上,营销和管理类主要需求本专科,同时又根据单位自身需求出现新的变化。由此可见,对于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是势在必行的。

2.专业。对药学院近三年毕业生的调查可见,药学类本科层次毕业生是全院毕业生的主要群体,因此以本科类毕业生专业差别作为分类标准建立就业指导体系就更为重要。指导他们中医药院校药学类毕业生既包括了中药类又包括了西药类,专业涵盖了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不同专业类别的毕业生。用人单位选用人才时,需求也有一定差别。药物制剂专业面向的工作种类多倾向于检验,而制药工程主要面向的工作种类为药品生产等。

3.性别。虽然我国以法律形式规范过用人单位在招聘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男女平等原则。但是,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女性仍然处于劣势并受到限制。同时,在药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中,医药营销这一工作也受到很多药学类女性毕业生的排斥。用人单位和就业者双方在就业过程中都会受到性别影响。因此,就业指导建立分类指导体系时,性别就成为不可回避的因素。

4.生源地。近年来,由于就业安家成本特别是大型一线城市安家成本的提高,毕业生就业时更加注重对地域的选择。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在选才上更倾向于能够在某一区域稳定下来的工作人员,因此在选择就业人员时将人员的生源地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进行参考。

5.年龄。毕业生的年龄成为用人单位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目前,就业市场呈现出供过于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开始对毕业生的年龄做出要求。因为毕业生就业后工作的可持续性、再学习能力等直接与年龄挂钩。

6.个人特点。个人特点在就业中已经成为加分的优势。比如学生干部经历、兼职经历、艺术才能、体育才能等,部分用人单位在关注个人特点方面甚至超过了专业能力。

7.期望岗位。个人期望找寻的岗位是单位和个人选择的基础,将个人期望岗位纳入分类就业指导体系,既可以直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又可以使用人单位在选才时提高效率。

四、建立药学类毕业生分类就业指导体系的实践

药学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生较多的学院之一,2010年毕业生达到全校最多,人数超过800人(不包含研究生),学院根据学校要求配备就业干事。同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我服务和自主就业意识,学院在学生会中建立就业指导部,协助教师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在分类就业指导中,学院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1.构建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建立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是开展分类就业指导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学院建立数据库基本程序如下:(1)采集毕业生信息基础数据。学院在采集毕业生基础数据时,主要是以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毕业生登记表为基础,根据分类就业指导要求,采取职业规划加一对一谈话方式采集数据。学院的就业指导不再是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时才进行,而是贯穿整个大学全程。学院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从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分析并指导学生建立职业规划档案。同时,指导他们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在临近毕业时,再采取辅导员一对一谈话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详细就业信息即个性化的就业特征。(2)建立毕业生就业数据库。通过详细的数据采集,学院就业干事统计出全院该年度基本信息,供后期分类检索使用。(3)建立毕业生分类就业数据库。建立形成了毕业生就业数据库后,根据分类体系标准相应建立子数据库。(4)逐步完善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由于本研究是基于“人―职匹配”理论为基础,因此在数据库建立时,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的完善是分类指导的重要基础。在划分用人单位时,基本按照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前提进行划分。

2.建立分类就业指导的具体工作举措。(1)分类召开就业指导会议、座谈、讲座。在建立分类就业指导制度之前,药学院召开毕业生会议、座谈、讲座时都是要求全体毕业生参与。这样,参与人数多,指导效果一般,工作量也相当大。但是建立了就业指导制度后,学院根据情况分别召开毕业生会议、座谈、讲座,比如意愿考研的毕业生不再用花时间参与就业毕业生的讲座。学生参与意愿增强,工作就更顺利。(2)分类提供就业指导咨询。学院要根据毕业生的不同特点和就业诉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咨询,包括一对一指导和集体指导。特别是集体指导,把有相同就业诉求的学生集中起来,解决集体面临的问题,还可以让集体内部的毕业生之间互相帮扶,大大提高咨询的效率。(3)分类提供就业技能训练。根据期望岗位的就业特点,学院在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技能训练时,会提供相应的就业技能训练。(4)分类提供就业信息。学院在搜集到相关用人单位就业信息后,根据职位和用人单位相关要求,通过数据库筛选出有相关就业诉求的毕业生,再将就业信息给这些学生。这样有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减少了毕业生盲目寻求就业信息的时间,也为就业成功率的提高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集中就业信息,分类更体现了其优势。(5)分类进行就业推荐。学院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条件,过滤筛选出与之匹配的毕业生。初步具备双向选择的条件后,再为用人单位提供适合用人单位条件的学生,大大提升了推荐的成功率,也减少了毕业生每场招聘会都参加却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热情前往招聘却找不到合适学生的尴尬局面。

3.分类就业指导取得的成绩。作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学院,药学院逐步形成和推进的分类就业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三年来的就业率,特别是初次就业率名列学校前三。同时,在每年的就业先进评选中以充分就业和高质就业获得好评,连年当选就业先进集体。在近几年的就业回访中,药学院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和人职匹配度也非常高。

五、完善药学类毕业生分类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

目前,学院仍然处在建立就业分类指导体系的初期,存在着专业人员缺乏、经验不足、分类不全面等实际问题,因此要全面推广药学类毕业生分类就业指导体系,笔者认为仍然需要解决以下系列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连续性问题。由于该分类体系是以“人―职匹配”为基点开展的,院内在校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成为该体系的基础。而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一个“发展式”的动态模式。该分类指导数据库的建立应当是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就开始执行,分类指导者要将职业规划和分类就业指导结合起来。这为该体系的建立提出了问题:第一,分类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第二,分类就业指导工作的动态变化性。因此,要从传统的重政策、择业技巧的指导变更为个性化指导,生涯辅导成为该体系的前期工作。

2.信息采集对称性问题。毕业生信息数据库采集是建立体系的基础。在完善了职业生涯规划前期基础问题后,采集毕业生数据和用人单位数据成了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数据采集往往会出现不对称的状况,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信息数据不足,与用人单位采集信息时交流不充分。因此,对于毕业生而言,信息补充机制势在必行,通过对同学、辅导员甚至是家长的了解,能采集到更全面、客观的信息。

3.分类指导科学性问题。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时,如何更加科学地分类是笔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分类指导的效果。分类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只能在长期的就业指导中不断研究和归纳出来,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的标准和体系,在此基础上再逐渐扩大到学校,甚至是该类专业毕业生。

4.人员专业性问题。学院的就业指导人员均由辅导员教师兼任,专业化程度仍然是主要问题。数据采集前期涉及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如就业指导人员没有相关知识就很难开展数据采集工作。随着数据采集和分类指导的推进,辅导员的工作量也会成倍增加。在目前的条件下,一旦更加深入开展此项工作,工作人员的专职化程度必须要提升。

5.其他辅助手段引入问题。在分类就业指导体系建立过程中,其他辅助手段如计算机辅助、网络化的引入等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据库的采集过程需要时时更新大量的录入数据。在分类检索过程中需要计算机辅助,在进行数据匹配和分类推荐过程中,网络是重要工作手段。

6.信息反馈问题。在引入分类就业指导理念后,如何更加科学地建立标准体系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其中,信息反馈占到了很大比例。以前的毕业生回访中,信息反馈简单,方式也很单一,很难涉及到“人―职匹配”中最重要的职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建立数据库后,要进行深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信息反馈,从而建立起科学的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群,夏文芳.医学类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制药工程;实践教学;改革;GMP;校企合作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1998年公布设立制药工程专业,发展至今国内已有243所高校设立制药工程专业[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于2011年设立制药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因是新设专业,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实验室整合不够、校外实践基地数量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2],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创新能力。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正逐步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变,为配合学校转型,服务边疆地区,对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针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思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模块化,层次化,根据学生完成相关课程的情况,开设相对应的实践课程,通过完成各实践模块相关的实践内容,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

2 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夯实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主要指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这些课程开设的实验是基础性实验,应注重这些基础实验的原理和操作。对这类基础实验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力图每个学生对每个操作过程熟练掌握。

2.2 充分利用模拟仿真实验进行模拟实践教学

我校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成功建立区级模拟仿真实验室,拥有较先进的电脑设备和模拟仿真软件,可进行二维、三维的模拟仿真实验。制药工程专业可充分利用现有共享资源,利用仿真模拟实验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项目有:阿司匹林片3D生产工艺过程仿真实验、维生素C制剂含量测定的仿真实验、贝诺酯的合成仿真实验等,通过对经典实验进行模拟仿真,使学生在真正实验操作前有更清晰的了解。

2.3 注重专业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

专业课程实验主要包括药物合成、药剂学、药物化学、制药分离工程、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实验,主要通过降低专业课程实验项目中验证性实验的比重,加大综合性实验[3]、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比重以培养学生专业实验技能。建设覆盖“化学制药”、“中药制药”、“药物质量控制与检测”方向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新增应用技术型实践教学项目15项,将实验室小试与工厂中试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积极探索开发制药专业实验项目,提高实验课程和专业的结合度。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很好接受训练,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时间。

同时课程设计教学是工科类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该门课程基本理论与实践和科研实际相联系的训练,它包括了对理论知识的复习深化,也结合了对科研和课程设计的方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步骤,改革方法为将开设专业核心的课程设计。

2.4 实验室实施开放式的管理制度

武汉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通过设立“制药工程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4]。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免费向学生和教师全天候(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开放,主要有教学实验开放、创新实验开放、中大型仪器开放,为学生提供优质实验教学平台,实现实验教学资源最大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科技活动的机会,同时为教师科研实验提供便利。

2.5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和报考国家职业资格证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包括广西化学化工论文和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专业“国药杯”大赛等不同类别的竞赛;鼓励和指导学生申报校级、区级和部级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报考国家职业资格证,如化学检验工高级工证、食品检验工高级工证、中药调剂员证、医药商品购销员证等。通过以上措施,营造技能训练的浓厚氛围,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强化了学生职业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毕业生上岗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2.6 加强毕业设计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及论文是制药工程专业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可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及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时结合自身学习兴趣、教师科研项目以及社会需要和企业要求[5]。在进行毕业设计实验时严格要求,强调独立完成实验。通过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精神和独立工作的意识能切实得到锻炼。

2.7 校企联合教学,强化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

校外实践是实际生产与实习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并体会基本的化工生产过程,真正了解企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制药工程专业要积极与药企合作[6],拓展合作领域,建设更多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拓宽和深入合作领域、合作项目,满足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需求。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通过3-6个月的生产实习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同时学习实习基地的管理经验等,为走上社会后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3 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经过探索,制药工程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改革,实践教学取得一定成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于2014年成功申报“广西区级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并得到自治区100万建设经费,建成了具有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大功能的“化学制药”、“中药制药”、“药物质量控制与检测”方向的校内制药工程GMP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同时经过努力,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与“桂林澳林制药有限公司”、“广西崇左方略制药有限公司”、“广西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北海圣民制药有限公司”等形成校外实践基地,形成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

3.1 实践教学课程成绩斐然

通过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课程设置看,制药、药学理论以及制药实验技能等专业课程占主要部分,同时设置了充足的实践教学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能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基本技能,尤其是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及实习环节,对学生运用专业综合能力帮助颇大。2011级―2015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成绩统计分析表明,学生每门实践功课的及格率均在95%以上。统计数字说明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能力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预期效果。

3.2 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卓越

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参加部级、教育厅和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中均能获得较好成绩,2014年全国制药工程专业大学生“国药杯”获得优秀奖,2015年全国制药工程专业大学生“国药杯”获得三等奖,广西高校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共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1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积极报考国家职业资格证,如化学检验工高级工证、食品检验工高级工证、中药调剂员证、医药商品购销员证等。该专业90%的学生通过了国家职业资格证鉴定与考试,强化了职业技能,提高了毕业生上岗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3.3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累累

我校鼓励和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积极申报校级、区级和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功申报各级项目累计32项,其中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4项。这些创新项目在制药工程开放实验室中圆满完成实验研究并通过结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3.4 毕业生就业水平显著提高

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制药企业及制药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从事技术研究、教学、产品开发与检测、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从目前跟踪结果来看,毕业生主要在区内就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工作积极主动,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学生就业率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90%以上。

4 展望

在提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时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制药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在制药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要坚持创新的观念,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创新。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如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应用、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实施实验室开放制度等。只有加快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才能加快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国家医药工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磊,孟艳秋,刘丹,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1):33-36.

[2]闵莉静,李敬芬,赵明星.地方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CDIO 教学模式研究初探[J].科技信息,2014(04):251-252.

[3]孟庆伟,高志刚,宋其玲,等.制药工程综合性实验设置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321-323.

[4]刘小平,徐海星,李湘南,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06):16-17.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11

论文摘要:目的为了解北京市药剂专业中职毕业生社会需求情况,使我校药剂专业教育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方法采用问卷、个剐面谈、座谈会及深入企业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药剂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岗位群是: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医院药剂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结论建议药剂专业细分为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学服务3个方向。

为使北京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养的学生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我们于2006年9月-2006年12月对北京市药剂专业中职毕业生社会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调查目的

北京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突出药学专业职业教育特色,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现代医药知识、熟练实践操作技能、较高职业素质的药学技能人才,为北京市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高素质医药卫生队伍建设服务。通过调查,找准市场,确定就业岗位群,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调整药剂专业教学计划,指导课程设置,逐步建立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

2调查形式

为使我校药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调查紧紧依靠行业、企业,深入到企业、医院、药店等单位中,从宏观上把握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及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药剂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等,提出药剂专业改革的建议。

调查内容:被调查单位总体情况(单位名称、地址及邮编、性质、职工人数、现有我校毕业生人数、人才结构现状)、药剂专业各岗位和岗位群社会需求与学历需求情况等。

调查方式:问卷、个别面谈、座谈会及深入企业访谈等。

调查范围: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和各级各类医院或诊所。

3调查人员

药剂学科全体教师,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一线工人、技术人员、工段长、车间主任、营销人员、各企业和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及各企业和单位负责人沟通,与医院各岗位药学工作人员和药剂科主任沟通,完成调查任务。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填写访谈记录5份。

4调查结果

4.1被镧查卓位总体情况

4.1.1被调查革位种类及教量(见表1)被调查单位种类覆盖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详细情况见表l。

被调查药剂科的医院包括:三甲医院1个,三乙医院2个,二甲医院l4个,二乙医院6个。被调查的社区医院包括:一甲医院8个,一乙医院74个,卫生服务站29个,个体诊所17个,其他医院5个。

4.1.2被调查单位区域分布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单位覆盖北京市18个区(县),区域分布广。

4.1.3被调查单位性质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被调查单位性质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占总数的35.54%,其中社区医院或诊所最多,占总数的21.39%;其次是个体(药品零售企业和社区医院或诊所),占总数的22.59%;再次是集体(主要为药品零售企业和社区医院或诊所),占总数的22.29%。

4.1.4被调查单位有我校毕业生情况(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我校毕业生在医院药剂科工作的最多,占我校毕业生总人数的58.97%;其次是药品零售企业,占我校毕业生总人数的19.87%;再次是社区医院或诊所,占我校毕业生总人数的18.90%。这说明我校毕业生就业单位以医院药剂科(主要是2002年以前)、药品零售企业和社区医院或诊所为主。

4.1.5被调查单位职工学历情况(见表5、表6)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被调查单位职工学历以中职学历为主,其次是大专学历。

4.1.6被调查单位职工专业技米职称情况(见表7、表8)从表7和表8可以看出,被调查单位职工专业技术职称以初、中级为主。

4.2焉利专业近三年社会需求情况(见舂9、表l0)

从表9可以看出,药剂专业各岗位社会需求由多至少排序如下: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店调剂员、质量管理员、收银员、医药商品储运员、药品检验工、药物制剂工、医疗机构调剂员、医疗机构库房员、医疗机构制剂工。从表10可以看出,药剂专业各岗位群社会需求由多至少排序如下: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药品生产企业、医院药剂科、药品批发企业。

4.3蒋剂专业各岗位和嵩位群学历需求情况(见表l1、表12)

从表11可以看出,药剂专业各岗位学历需求由多到少排序是:大专、中职、本科、本科以上。药剂专业各岗位中职学历需求由多到少排序如下:医药商品购销员、医药商品储运员、质量管理员和药店调剂员、药品检验工、药物制剂工、医疗机构调剂员、医疗机构库房员、医疗机构制剂工。从表l2可以看出,药剂专业各岗位群学历需求由多到少排序是:大专、中职、本科、本科以上。药剂专业各岗位群中职学历需求由多到少排序是: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医院药剂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

5调查结果分析讨论

5.1被调查单位从业人更基本情况分析讨论

药剂专业目前从业人员学历基本情况是:中职、大专、本科、本科以上学历者分别占38.36%、30.40%、25.63%、5.61%。具有中职学历的从业人员最多,其次是大专生,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较少。这说明中职学历人员最受被调查单位欢迎。

药剂专业近三年目前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职称基本情况是: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者分别占44.34%、36.11%、9.71%,执业药师占9.84%。初、中级职称占80.45%,高级职称占9.71%。这说明药剂专业从业人员多为具有初、中级职称的一线人员,而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是主力军。

5.2北京市中职菊学人才近三年社会需求情况分析讨论

药剂专业近三年各岗位社会需求从多至少排序是: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店调剂员、质量管理员、收银员、医药商品储运员、药品检验工、药物制剂工、医疗机构调剂员、医疗机构库房员、医疗机构制剂工。药剂专业各岗位群社会需求从多至少排序是: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药品生产企业、医院药剂科、药品批发企业。综合以上情况,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店调剂员、质量管理员和收银员,岗位群主要是药品零售企业和社区医院或诊所。特别是药品零售企业,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由于民间资本和外资的进入,使北京市药品分销市场发展步伐加快,对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还有较大空间。

5.3北京市药剂专业各岗位和岗位群学历需求情况分析讨论

药剂专业各岗位和岗位群学历需求由多至少排序是:大专、中职、本科、本科以上。虽然大专排序在中职前,但二者差距很小,这说明大专学历人才最受用人单位欢迎,但中职学历人才也非常受用人单位欢迎。

药剂专业各岗位中职学历需求由多至少排序是:医药商品购销员、医药商品储运员、质量管理员和药店调剂员、药品检验工、药物制剂工、医疗机构调剂员、医疗机构库房员、医疗机构制剂工。药剂专业各岗位群中职学历需求由多至少排序是: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医院药剂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尽管目前用人单位用人趋于理性,主要还是看能力而非仅仅看学历,但中职药剂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必须及时更新,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6我校药剂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6.1蒋剂专业培养目标应与行业需书相适应

汇总调查结果和分析人才市场需求后,明确了专业发展的思路,确定了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高尚职业道德和过硬职业技术相统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药剂专业中职毕业生岗位群是:药品零售企业、社区医院或诊所、医院药剂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建议药剂专业方向体系结构为一个专业、三个方向、强调实践、培养能力。药剂专业可细分为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学服务3个方向。在教学中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充分利用学校实训资源(模拟GMP车间、模拟药房、药品物流配送中心、药品质量检验中心)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6.2专业锞程馥置应与岗位需求相适应

本科毕业药学论文范文12

1.1深入开展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建设研究,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是中医药院校的学科科研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是学科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源,对于学科未来“持续性”科研工作具有突出的“再利用”价值。目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的“资源价值”尚未得到应有重视。这些数据常被“杂乱无章”地管理,“历史数据”遗失、共享和再利用成为严重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建设,提升数据的“再利用”价值,有益于规范学科科研管理,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科研实力和水平,保障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

1.2构建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平台,加强交流与共享是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工程[1]。目前,“科研信息化建设意识”的欠缺制约着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进程。以“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为主题,推动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科研数据资源建设,提高资源交流与共享水平,有助于中医药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1.3以“加强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学科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最突出问题在于:信息化建设和学科建设之间严重脱节。学科信息化建设已是制约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加强学科研究生科研数据资源信息化建设”为助力,推动学科信息化建设,有益于提升学科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保障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2概念界定

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阶段[2]。其中,毕业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学业结束前,围绕某一课题,通过计划、系统的资料收集(或数据生成)、分析、处理和解释,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全过程。毕业课程研究数据是指研究工作所产生的全部结局性事物。依据不同的角度,毕业课程研究数据可以划分为狭义数据和广义数据。其中,狭义数据是指课题研究直接产生的、学位论文重要依据的实验数据、文献等数据集合,又称为原始数据。广义数据是指以原始数据为核心,解决问题过程所涉及的学生信息、学科信息、过程管理数据、研究成果等有组织的、相关的数据集合。由于毕业课题研究是一种过程,该过程与外部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上述广义数据充分考虑了毕业课题研究的过程性和系统性。相应地,毕业课题研究数据可界定为:管理工作、科研实施、结果形成等多个因素所产生的综合性事物。

3建设内容

以“毕业课题研究工作流程”为基准,以“数据资源整合和再利用”为目标,形成基于信息环境的建设方法与实施途径,构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库和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持久化和规范化存储,形成数据的积累、交流与共享环境。

3.1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工作及其数据特点的抽象

通过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的工作特点、数据特点和数据类型等方面分析,为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库的设计奠定基础,使得信息环境下的课题研究数据存储、管理和利用成为可能。

3.1.1研究工作特点分析

从研究类型角度,中医药科研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中药研究等类型。从研究思路角度,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日渐广泛和深入,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思路常为:题目选定科研/实验设计数据生成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形成结论,并融合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其中,原始数据是核心要素,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3.1.2数据特点分析

(1)从狭义数据角度,研究工作所生成的原始数据特点抽象需要依据研究类型自身特点,进行共性和异性分析。以基于古代文献的中医治疗规律研究为例,此类研究的原始数据有着较为明显的同性,如:医案、出处、朝代等。(2)从广义数据角度,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外部因素,如:研究生是在“研究生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工作制度约束下,结合科技管理部门等其他部门的相关工作规范,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实验环境(如:实验室、文献检索环境、调查环境等)和学术环境中,完成课题研究工作。上述外部因素管理着广义数据,如: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供学生所在学科导师情况,积累学生的开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等资源;科技管理部门提供研究工作所涉及的项目和实验记录规范等材料,积累研究工作所形成的学术论文、专利等成果。

3.1.3数据类型分析

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类型常包括文件型(如:Word、Excel、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纸质型(如:实验记录本、调查表等)、相关数据库、工具软件(如:SPSS、实验软件)所生成的数据文件等。

3.2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库的构建

作为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数据库技术是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建设的关键技术。

3.2.1数据处理

针对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自身特点,数据资源库的构建需要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1)数据的结构化处理工作:利用数据库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构建数据模型[3]。(2)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工作:针对难以结构化的数据,利用文件形式,直接存入数据库,如: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等。

3.2.2数据模型设计

以狭义角度的原始数据为核心,依据广义数据的内涵,设计课题研究数据所涉及的不同实体(即可以相互区分的、具有一定特征描述的事物,如:学生、学科等)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构建数据模型。其中,矩形表示实体,菱形表示联系(即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原始数据与结果之间存在“处理”联系,表征结果是在原始数据的处理基础上生成的、原始数据经过处理生成结果),短线标注表示联系的类型(其中,1:n和m:n分别表征一对多和多对多联系,如:一名学生归属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具有多名学生)。针对实体之间的联系,具体分析如下:(1)评价(原始数据-成果)。成果是指依托原始数据所形成的学术论文、奖励、专利、著作和学位论文等,是评价原始数据的重要依据。(2)研究(原始数据-学生)。通过学生的研究工作,生成/获取原始数据。(3)产生(原始数据-实验环境)。实验环境泛指在学生作用下,产生原始数据的客观环境,如:实验室、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等。(4)处理(原始数据-结果)。结果是指依托原始数据,通过一定处理技术所获得的新数据。(5)来源(原始数据-项目)。通常,毕业课题源自于导师的科研项目、自拟项目或研究生创新项目等,因此,原始数据与项目之间存在着“来源”联系。(6)参考(原始数据-文献)。原始数据的产生研究过程需要参考一定量的文献。(7)归属(学生-学科)。学生属于学科,学科培养学生。(8)管理(学生-管理环境)。在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接受管理环境(如:研究生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等)的相关管理,生成材料性数据(如:基于“开题报告阶段性检查毕业答辩”管理流程的材料等)。数据模型包括4个关键要素,即原始数据、结果、成果和文献。上述关键要素的持久性存储是数据再利用价值的根本保障。其中,原始数据和结果的持久性存储能够为学生自身乃至学科的未来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历史数据资源,文献的持久性存储能够避免相同文献资源的重复检索与整理,提高科研效率;成果的持久性存储能够用于评价学生(或学生群体)的科研水平和课题研究价值。

3.3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服务平台的设计

依据广义数据概念,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与多个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资源服务平台的最优模式应是:基于共享机制的“集成式采集、分类式访问”模式,为用户提供便捷、快速、准确的资源服务。其中,通过公共数据集成,实现课题研究数据资源服务平台与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共有”数据的集成,该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1)降低数据冗余。该模式保持了数据的所属关系(即数据所属权),避免了数据归属的争议问题,尤其是解决了数据的重复问题。(2)提高数据一致性。该模式避免了“同一数据、不同拷贝值”的不良现象。另外,针对特殊的数据(如:文献、结果等),可以单独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即服务平台的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此类数据的管理。最后,本平台可以采用基于Web的网络结构模式-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用户可以利用网页浏览器(如:InternetExplorer),使用数据资源服务平台,提高平台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