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

时间:2022-07-06 11:47:24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江西目前仍有38个特困片区县和原中央苏区县、3400个贫困村、385万贫困人口,特别是还有100多万贫困地区群众居住在生存发展条件较为恶劣的偏远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而此前开展的有土安置移民搬迁,随着形势变化越来越难以推进。为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实施搬迁移民扶贫新途径、新办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近年来,江西在修水等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搬迁移民进城镇进园区无土安置扶贫方式,并取得了较好成绩,闯出了一条新路,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一、新形势下推进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工作意义重大

随着形势的发展,江西已实施十年的有土安置搬迁移民扶贫的方式逐渐突显两个问题:一是有土安置点难找,接收地农民难以或不愿提供土地给搬迁来的移民;二是有土安置搬迁虽然解决了贫困群众生存问题,但仅靠少量耕地难以解决其发展问题,搬迁移民和其他大多数农民一样,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因而,移民更希望搬迁至城镇或工业园区,并且原来已搬出的贫困群众也要求向城镇和工业园区二次搬迁。而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将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区贫困人口搬迁移民至城镇或工业园区,进行无土安置的条件也日益成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

1、大力开展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工作,是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展潮流的明智选择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由于农业初级产品消费弹性系数小,附加值低,且农业生产受到土地、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虽然随着农业投入不断增加,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绝对值在不断增长,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因而农业吸纳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承载的人口都极为有限。这一状况和态势,驱使人类社会不断由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只有当农村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与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经济总值基本相当时,劳动力转移才能基本趋于稳定。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尤其是近十年来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未来几十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必将加快。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突破50%,预计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2030年达到70%左右,2040年达到80%左右,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近十年来,江西城镇化步伐也显著加快,2012年达到47.5%。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再则,从江西目前农业生产总值来看,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而农业人口却仍占总人口55%,两者相差甚远。因此,江西必须加快城镇化步伐,缩小与全国的差距,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和较快发展。

由此可见,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搬迁移民进城镇进园区工作,将大量农村人口搬迁进城镇和工业园区,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展潮流,切合当前江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是一种科学理性的选择。

2、大力开展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精神的有效举措

扶贫工作属于“三农”工作范畴,解决贫困问题必须置于解决“三农”问题之中通盘考虑,而解决“三农”问题又必须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统筹考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十已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同步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一方面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快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并为工业和城镇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也为继续留在农村的农民实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减少农民,达到致富农民的目的。对整个社会而言,这将有力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农场或种植业大户及农业企业集中,并同步促进农民向市民、农场主、农业产业工人分化,进一步优化人口布局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能够迅速壮大经济实力,积累更多的财富,以更大力度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公共福利建设,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个过程是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简单概括为“人进城、钱下乡”。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基本路径。显然,大力推进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将有力地推动“四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完全符合党的十精神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重要新举措。

3、大力开展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工作,是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两大突出矛盾和同步推进“四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如两极分化严重,内需不足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工作,可以有效缓解当前社会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和矛盾,并同步推进“四化”发展。一是有利于大规模快速、高效地减少贫困人口,缩小两极分化。将贫困地区群众大规模搬迁出来,是一项“多快好省”的扶贫举措。所谓多,就是一举可以有效地解决居住在偏远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区农民的行路、上学、就医、住房等多重困难;所谓快,就是能快速有效地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减少贫困人口。通常一对青壮夫妇搬迁进城镇进园区,就江西而言,一般年务工收入均能达到5万元左右,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既可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又可迅速提高他们的收入,其收入提高速度和水平远远高于就地扶持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所谓好,就是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不仅解决了当代人的贫困问题,而且解决了其子孙后代的发展问题,阻断了贫困在代际之间的传递;所谓省,就是相比就地扶贫可以更加有效地节省大量物力财力。由此可见,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是破解当前减少贫困人口、缩小两极分化这一个重大难题的有效切入点和重要途径。二是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健康、平稳、持续发展。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增长较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出口和投资,然而在当前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一发展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制约。无论从当前形势还是未来发展情况来看,依赖出口和投资都将难以为继。因此,要使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加大消费,扩大内需。从边际消费倾向来看,收入的增长将导致消费支出的增长,而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通常远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穷人的消费是最基本生存的消费,基本生活资料消费在穷人的消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富人早已超越了基本生存消费层次,基本生活资料消费在其消费中所占比例不大。据粗略计算,农民搬迁进城,收入可以增加三倍以上,消费也可扩大三倍以上,再加上搬迁移民过程中建房等消费,其扩大内需的作用十分明显。有专家研究指出,中国要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寄希望于大幅度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帮助贫困人口进城镇进园区,无疑是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增加消费和扩大内需的有效重大举措。三是有利于破解人口城镇化难题,提高城镇化水平。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这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今后几十年,我国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仍要借助推进城镇化这一强大动力。但这些年,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土地城镇化发展较快,人口城镇化进展缓慢。江西城镇化率与全国相比差5个百分点,有些县城镇化率更低。通过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将极大推进人口城镇化,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四是有利于破解工业园区招工难问题,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江西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招工难逐渐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县域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江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外省。大规模将贫困地区群众搬迁到工业园区居住,让他们在家门口打工就业,既可以有效破解招工难问题,又可以解决园区企业各自解决职工生活设施成本高的问题,促进县域工业发展壮大,同时可解决农民因外出务工造成“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无人照顾的社会问题,可谓一举多得。五是有利于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改革的巨大潜能已得到释放,农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引导农村人口进城进园,充分激活农村人力资源,促使农村各种资产得到盘活和利用,对整个农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尤其是可以大大促进土地承包权和山林经营权置换和流转,宅基地复耕,为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六是有利于拓展现代信息的空间形式和依托载体,大力促进信息化快速发展。搬迁移民进城镇进园区,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拓展空间,使信息化在城镇里更好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城镇信息化,促进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不仅对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三农”工作,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全省扶贫和移民系统每年计划安排搬迁10万贫困人口,未来十年,江西将完成100万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如果将这项工作扩大到全省整个农村,以更大的力度推进,那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全省贫困发生率,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城镇化率,使江西城镇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全省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都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可以有效地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总之,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最佳切入点,是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新形势下做好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工作的条件具备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奋斗,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乃至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一个新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尤其是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级政府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创造了一系列有利的条件。

1、各级财政及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实力得到迅速的壮大,各级财力迅速增长。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江西财政收入也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全省县级财政总收入1564.1亿元,占全省收入的76.4%。各级财政实力的增强为民生支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农业生产性收入逐年提高,加上在外打工等收入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江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828元,比上年增加936元,增长13.6%。随着各级政府财力的增强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政府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搬迁进城镇进园区的能力大大提高,贫困群众也产生了搬迁进城的内生动力。

2、涉农部门关联搬迁移民专项资金逐渐增多,为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的资源整合拓宽了渠道

随着国家支农力度的加大,各种直接涉及支持农民建房的项目和资金逐年增加。2012年国家下达江西农村危房改造指标是17万户,2013年可能达到20多万户。农垦危房改造2012年4.7万户,2013年计划改造5.6万户。林业危房改造2012年0.8万户,2013年计划改造1.4万户。搬迁移民扶贫2013年也增加到了6万人,2014年计划将扩大到10万人。公租房和廉租房全省高达30多万户。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江西涉及农民搬迁建房的项目总数约50多万户,按户均4人计算,惠及人口可达到200多万人。如果将这些政府部门的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全省每年可专项安排搬迁人口至少达100万人。同时,这些年涉农部门关联搬迁移民的项目和资金也大量增加,如交通部门的村组公路建设项目、水利部门的人畜安全饮水项目、卫生部门的农村医疗诊所建设项目、林业部门的绿化项目、新村办的新农村建设项目等,也可统筹整合用于搬迁移民安置点道路、饮水、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现行政策,搬迁扶贫移民进城镇进园区单项专项人均补助约4000元,按一家4口人计算,户均约为1.6万元左右;整合相关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有可能人均达6000元左右,户均可达2.4万元左右。

3、国家出台的土地政策,为减轻搬迁移民的经济负担提供了支撑

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出台了《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部分试点省通过整治节约部分农村建设用地,以指标调剂的方式按规划调整到城镇使用,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土地结构、高效利用农村土地发挥了积极作用。江西可以充分发挥试点省的优势,争取在组织实施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试点过程中,用足、用好、用活土地增减挂政策,既可解决搬迁移民所需土地,又为县城经济发展增加用地指标,同时能为移民搬迁筹集较多的资金,减轻贫困群众移民搬迁的资金压力。按照现行政策和各地做法,此项政策补助移民户均可达5万元左右。

4、县域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为移民进城镇进园区就业增收创造了条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确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依托工业园区办工业的发展思路,工业园区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省工业园区总数达到94个。工业园区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器,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平台,成为扩大就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而目前移民群众相当一部分已在外务工,留在农村的群众搬迁进城镇进园区后,完全可以充分就近就地就业,一方面,有效解决工业园区用工难问题,另一方面,移民完全可以充分就业,为他们稳定增收创造了条件。

5、移民搬迁愿望迫切,为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与农村相比,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平整的道路,琳琅满目的商品,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构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生活环境。同时,资本高度聚集的城市,提供了比农村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工作条件,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城市工作,也能及时地接受到现代思想与观念的熏陶和感染,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结识来自各地的朋友,丰富社会关系,扩大生活圈子。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与发展机会,对那些年轻、文化水平高、有追求的农村劳动者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农民在建设住房问题上还存在一种比较普遍且极不合理、不经济,堪称悲剧式的做法和现象。即有人把它描写成:外出农民工在城里辛辛苦苦赚了点钱回家盖栋房子,过个年住上几天后把门一锁,房子让给老鼠住;回到城里租个破烂房子又和老鼠一起住。如果就地大规模改造危旧房,若干年以后可能形成无人居住的空心房、空心村。这是当今急需改变的现状,它对农民个人财富而言是一种巨大损失,对于社会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和资源浪费。实施移民搬迁进城镇进园区集中安置,顺应了广大贫困地区移民群众进城安置的现实需求,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综上所述,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无疑完全符合现阶段省情和民意。特别是事关搬迁移民成败的两个关键因素,即资金筹措和就业安排,条件基本具备。就资金而言,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政策,可为安置区无偿置换土地,通过有效地整合涉农部门关联搬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可解决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从各地实施情况来看,建房直接成本基本可控制在1200元/平米左右。如果按商品房价格出售一部分商铺,还可进一步降低房价;搬迁至乡镇或中心村,采取统一规划、分户建房方式,建房成本可控制在800元/平米以内。搬迁农户如选择与自己财力相适应的房屋面积,依靠专项补助和实施土地增减挂政策补偿,可获得资金6万余元左右,加上自筹资金(包括向亲朋好友借款或房屋抵押向银行贷款等),基本可筹措到所需资金。对于贫困户和特困户,通过采取提高补助标准或享受政策叠加补助,以及社会帮扶等措施,也基本可以购置与其财力相适应的房屋。至于就业问题,据调查,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都已外出务工,只有极少数青壮年和为数不多的中老年进城镇后,需要新增就业岗位,而从当前城镇就业岗位供应状况来看,还是比较充裕,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招工难,搬迁移民进城镇进园区就业问题基本可解决。

三、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应着力把握的五个关键问题

实施大规模搬迁移民进城镇进园区,显然不同于过去有土安置方式,它不是简单的人口迁徙,而是一项重构经济和社会体系的重大改革,也是一项涉及面极广、面临诸多问题、情况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施好这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级各方共同努力,精心组织、周密谋划、强力推进,切实做到“政策组合、资金整合、资源聚合、功能综合”。在工作中,要特别把握和掌控好以下五个方面。

1、确立“以县为基本单位和平台,以县城为龙头,实行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基本框架,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在我国现行的中央、省、设区市、县(市、区)、乡(镇)五级行政单位中,县是三类产业齐备、行政机构相对齐全的最低层级。在一个县中,可以比较好地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推进“四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而在一个乡则不具备条件,因为大多数乡镇以第一产业为主,仅有少量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极少,业态不完整,行政机构不完全。设区市及以上层级单位,虽然一、二、三产业齐备,行政机构齐全,但单位过大,不便操作,难以组织实施。因此,实施大规模搬迁移民扶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应当以县为基本单位和平台,在县级层面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最佳效果。县城是一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县城通常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公共服务机构比较完备,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就业岗位比较多,在县域规划中,县城人口布局通常占全县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在实施大规模搬迁移民扶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应当以县城为龙头。但搬迁,无论是前期搬迁安置、还是后期社区管理、人员就业、土地流转,都涉及到县、乡、村三级及各方面,因此,实施搬迁移民,必须“县、乡、村”三级联动,以统筹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由于县一级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沿,县级党委、政府是组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线指挥部,各项政策和措施都需要他们去组织实施,而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应允许县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此,省和设区市应加强对县的指导,并赋予县级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县级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活力。

2、围绕“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基本要求,坚持移民整体搬迁、梯度安置、差别化扶持、综合推进

搬迁移民扶贫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始终坚持整体搬迁,如果搬迁一部分留下一部分,不但扶持成本加大,而且极易造成搬富户遗穷户的问题,这有违搬迁移民扶贫的目的;也不利于土地“增减挂”政策的实施,影响整个搬迁的成效和进度。因此,在搬迁对象选择上,要以农民居住点为整体搬迁单元,有条件的可以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整体搬迁单元。考虑到搬迁农户对搬迁地的多种要求,各地可结合实际,采取梯度安置方式:一是进县城进园区安置。即将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尤其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工业园区打工的农户,引导他们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这也是安置的重点。二是乡镇安置。将一部分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乡镇的移民,集中安置到乡镇所在地。三是中心村安置(包括敬老院、养老院安置)。即将没有离乡意愿和条件的(包括一些五保户、智障和残疾人员)、打算长期在农村发展的农民搬迁移民到中心村(包括敬老院、养老院),这样既能缓解他们生存发展条件差的问题,又能确保这部分农民可以依靠自身能力在当地生存和发展。由于搬迁移民就经济状况而言,有富裕户、一般户和特困户,为保障他们整体搬得出,宜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实行差别化扶持。针对自愿搬迁而又因贫困无力搬迁的特困群众,可采取相应提高其建房资金补助标准,或采取补助政策叠加措施,或动员和引导社会(主要是企业和个人)“一对一”帮扶等办法,帮助特困户解决资金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问题。搬迁移民扶贫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搬迁移民对经济和社会巨大的促进作用,必须十分注重全面协调、综合地推进各项工作。要在保证整体搬得出的前提下,建立新型社区网络和管理体系,要切实加强搬迁移民的就业培训和宣传教育及其他服务工作,帮助移民尽快地就业,并适应城镇生活,较好地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巨大转变,确保搬迁移民能长期稳得住。同时,要以搬迁移民为契机,同步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和山林流转,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3、施行“移民原有权益不伤害,现有权益可增加。未来权益可预期”的基本政策,切实保障搬迁移民合法权益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就必须彻底打消农民“想进城、怕进城”的思想顾虑。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各项优惠政策及扶持制度,真正让利于移民群众,确保移民原有的土地、宅基地、山林、水面的承包权及所有权不变,收益仍归移民所有,引导移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在原有权益不伤害的前提下,通过移民搬迁,让农民享受到搬迁移民扶贫补助或危房改造补助、土地增减挂政策补助,以及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创业服务贷款等。同时,政府在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特困户还可以享受政策叠加补助。要切实把各项优惠政策具体落实到移民身上,真正让移民得到看得见的实惠,并对未来的权益可以预期。总之,在搬迁移民扶贫工作中,政府在处理富人与穷人利益关系上,要充分体现优先扶贫扶弱、先富帮后富精神,尽可能向穷人倾斜。在处理政府与搬迁移民户利益上,应尽可能让利于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理实施土地增减挂政策所产生的利益分配时,政府应尽可能照顾搬迁农户的利益。修水等县在搬迁移民扶贫中,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值得各地借鉴和参考。如在移民住房上实行“四享受一支持”、就业上实行“一扶三免一确保”和保障上实行“二转一选择”,即:在住房上享受移民扶贫政策补助,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旧房拆除补偿、县城购商品房和小户型安置房的财政奖励、安置房凭产权证可以抵押享受信贷支持等;在就业上的优先扶助贫困家庭每户3至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子女免费就读中职和高职、免费创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在保障上,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险互转、农村和城镇低保互转、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保险自由选择,切实保障移民的各项权益。

4、注重“规划引领、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基本方法,促进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工作有序开展

搬迁移民扶贫工作的成效取决于规划的可行、财力的支撑、合理的措施以及稳步地推进。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等都要在规划中体现。要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导向性,确保所制定的规划科学合理,经得住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既要科学制定规划,又要严格实施规划,既要保证规划的严肃性,不因人而变,又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及时完善,保障搬迁移民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一是要制定县域总体发展规划。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新村建设、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形成由点到面、梯度推进、覆盖全域的城乡规划体系。合理规划本地人口结构布局,具体明确县城、乡镇、中心村居住人数。一般而言,未来40-50年,大约50%左右的人口住县城、25%左右的人口住乡镇、25%左右的人口住中心村,要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搞好县城规划建设、乡镇规划建设、村庄规划建设,确定需要保留那些乡镇、中心村或自然村,明确乡镇、中心村的范围及规模,并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二是要制定搬迁移民规划。按照“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原则,编制本地的搬迁移民扶贫规划。具体分析搬迁移民基本情况,县城的承载能力,确定进城镇进园区集中安置的总体目标,明确搬迁对象、范围及安置模式,资金筹措与管理、保障措施等内容。三是要制定年度搬迁移民扶贫进城镇进园区集中安置计划,确保稳步有序开展。按照搬迁移民规划要求,根据当年财力和农村贫困人口搬迁移民要求以及城镇承载能力,在广泛征求移民群众的意愿,充分了解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同时,要认真搞好设计,注重考虑特色和建筑艺术。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2

一、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及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为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区文旅局及原区文化委、区旅游局多次召开专题学习会议,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学习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

二、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落实情况。

(一)常态化走访情况。2016年以来,每年年初即按照各级有关部门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围绕文化和旅游部门工作职能,制定了详细的全年扶贫工作计划。原区文化委、区旅游局及区文旅局领导班子均高度重视扶贫帮扶走访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定期组织包保干部走访贫困户,落实包保责任,掌握扶贫政策,坚持一线走访,提供资金支持,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宣传扶贫政策,及时了解贫困群众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和合理诉求。了解掌握日常生活、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了“帮就业、解民忧”集中走访帮扶活动及“访平安、解民忧、创和谐”大走访活动。同时,每年均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慈善募捐,资金均汇缴至区统一制定账户。

(二)文化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1、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常态化开展送戏进万村、书美影展、广场舞、趣味娱乐等文化惠民活动。坚持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通过招标采购,对全区23个行政村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破损的电视机、机顶盒进行设备更新。农家书屋书籍更新补充工作已与新华书店达成协议,由新华书店完成全区农家书屋书籍配送工作。

2、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依托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举办了“区文化扶贫专题培训班”及各类讲座,聘请了戏和舞蹈专业老师为学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开展各类文艺惠民服务活动,积极帮助每个贫困村建立一支以上的文艺队伍。全区已成立41支广场舞蹈队、14支合唱团、2个辅导站、6个民间剧团,免费开设合唱班、班、舞蹈班、器乐班等,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演出队伍和业余文娱骨干。

(三)旅游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1、不断完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工程,推进A级旅游村创建活动,发展旅游新业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组织参加旅游扶贫培训工作。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已批准为2A级旅游村;镇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已通过省评审;社区、村成功创建省特色旅游名村;山庄获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称号;生态园、阳光雨露生态采摘园获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称号。助力消费扶贫方面,局机关率先垂范,并鼓励景区景点、涉旅企业积极参与,景区、两邓故居及局机关均已完成采购。民宿方面,村、社区、社区三个民宿产业扶贫项目已列入2021年扶贫项目实施计划。

2、委托师范大学环资学院编制完成了乡村,镇村、村、社区和镇社区、街道村等6个村(社区)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同时,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我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已实施。

3、超额完成旅游带动脱贫任务。旅游带动脱贫工作2017年完成2063人,2018年完成18人,2019年完成6人,2020年完成6人,均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旅游带动脱贫任务。同时,根据市局要求,已完成通过涉旅企业流转、租赁贫困户土地、入股分红、涉旅企业吸纳贫困户长期或季节性务工等方式巩固旅游带动脱贫人数600人。

4、推动旅游企业帮扶支持工作。一是动员旅游企业就近就与当地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推动旅游扶贫。已促成镇新农村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帮扶结对村、龙云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帮扶结对乡村、龙汪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帮扶结对镇社区、印象田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帮扶结对街道村。二是鼓励4A级景区和星级宾馆设立贫困户特色农产品专柜和展板。目前已在、等4A级旅游景区设立旅游扶贫农产品专柜;在南翔邦臣、君澜豪庭、天域花园酒店等星级宾馆酒店大堂设置了旅游扶贫农特产品展板。

5、制定出台旅游扶贫奖补政策。结合区政府出台全域旅游扶持政策,制定了旅游扶贫奖补政策,纳入《区促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中,该政策立足我区旅游扶贫工作实际情况,鼓励贫困户创办农家乐,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租赁贫困户山场土地等方式带动脱贫。

6、积极组织参加旅游扶贫各类培训。推荐了2个省旅游扶贫村村干部参加省级旅游精准扶贫培训班,通过举办区旅游负责培训及参加省、市旅游扶贫培训等方式,完成旅游扶贫培训200余人次。结合全区实际,编制了《旅游扶贫培训资料》,宣传旅游扶贫相关业务知识,指导填写扶贫手册、档案资料收集和汇总等。

(四)积极助力消费扶贫。局机关率先垂范,积极采购已认定的扶贫产品,并鼓励景区景点、涉旅企业积极参与采购,目前景区、两邓故居及局机关均已完成采购。同时,结合25项节庆活动,推广农特产品亮相节庆活动,助力消费扶贫:结合郁金香节举办了“欢乐扶贫购”消费扶贫体验活动,大镇梨花节,镇漫步节、中国旅游日活动、白泽湖农旅文化节、“10·17”扶贫日现场活动等都设立了消费扶贫农产品专区,借节庆之契机,以贫困户农特产品为媒,旅游消费搭梁,打造“旅游+购物”扶贫产业链,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销售收入。

(五)巡视整改成果巩固情况。

1、做好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成立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排查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抽调专人组织开展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重要问题,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推进。

2、认真开展中央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针对要求“两室一场”(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要全覆盖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逐条进行了整改措施的实施,在2019年3月底之前完成了三项任务的整改,并且通过了市文旅局和区扶贫办的验收。同时将整改经验整理汇编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有效整改,巡视整改是一项政治任务,务必要做到立即整改,长期坚持。科学规划了2019-2020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实施目标,2019年12月份结合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强对“两室一场”管理运营进行了整改要求。截至目前,区“两室一场”覆盖率为91%。

(六)宣传报道工作情况。自2016年以来,区文化委、区旅游局及区文旅局均高度重视扶贫宣传工作,明确任务目标,制定任务分解,均很好的完成了既定任务。截至目前,本年度区文旅局已完成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20余篇。

(七)扶贫项目申报情况。根据扶贫办文件要求,已完成列入负面清单的项目调出工作。积极谋划新项目,申报2021年拟入库民宿类项目2个。

三、存在问题

虽然区文旅局多年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与产业扶贫等相比,旅游带动脱贫不明显,项目谋划不够精准等问题,下一步区文旅局将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解决存在问题,凝聚共识,坚定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付出加倍努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根据扶贫部门要求,制定、完善帮扶计划及帮扶措施,积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结合。

2、实施旅游重点村宣传推广行动。支持重点村通过网络、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将重点村纳入全市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媒体赴贫困村开展踩线采风活动。支持和培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以周边城市游客为重点,推广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yinjiarenus1”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关于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落实进展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乡镇关于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落实进展情况报告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按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为扎实做好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推进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推进有效衔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有关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镇关于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工作,经镇党委、政府梳理总结,形成了《会埠镇关于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落实进展情况报告》。

现予以上报。

此页无正文

中共会埠镇委员会

2021年5月13日

会埠镇关于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落实进展情况的报告

自奉新县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工作启动以来,我镇严格按照县委整改工作方案要求,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推进我镇整改工作,会埠镇关于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台账,共细化为19个具体问题、40条整改措施。截至5月13日,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共完成40条整改措施:计划5月15日前完成并长期坚持的18条整改措施,已于5月初前销号完成并长期坚持;计划5月15日前完成的22条整改措施,已于5月13日前销号完成。

一、坚持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扎实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工作。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工作,召开党委会议专题深入学习最新讲话精神,通过2月26日召开专题党委会议学习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做好脱贫攻坚整改工作是一项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有关巩固脱贫成果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较真碰硬狠抓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以坚决的态度、强烈的担当、顽强的韧劲、有力的举措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二、成效考核问题整改总体进展情况。

(一)推进部署整改工作情况

按照县级整改文件精神,我镇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关于脱贫攻坚整改工作的最新部署,于4月8日下午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问题认领工作,梳理总结出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台账具体问题19个,细化整改措施40项;4月9日-4月10日落实村级整改工作责任,督促村两委针对问题整改工作对照认领问题建立台账;4月19日召开全镇范围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部署推进会;4月28日全镇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回访工作推进会暨调度各村整改工作进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落实“三位一体”整改

按照制定的整改工作台账时间节点要求,自4月8日起我镇就开始着手整改工作一体化推进,对问题整改工作认真研究谋划,周密安排部署。各村、镇直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分工承担整改主体责任,落实挂点村干部回访挂点村脱贫户制度,推动帮扶资源力量进一步下沉到村。严格落实“镇负总责、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镇、村上下联动,强化挂点村领导及大村长对村脱贫攻坚整改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各村、镇直各单位整改责任,细化整改举措,狠抓整改落实。在整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镇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村级排查工作。组织业务骨干深入村组开展督导检查,重点针对问题整改台账是否建立,整改落实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敷衍应付、避重就轻、弄虚作假等作风不严不实问题;确保各村整改工作有序进行,问题逐一销号。

三、聚焦重点问题,逐条逐项推动整改措施落实

本次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问题举一反三整改,我镇结合脱贫攻坚实际,梳理出全镇19个问题,制定措施40项。目前,我镇已完成销号40项整改措施,长期坚持的整改项动态更新相关佐证材料。

一、工作落实还不够扎实

1、个别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与帮扶不及时,返贫致贫监测与帮扶力度有待提高。抽查882户建档立卡户中,发现1户存在一定返贫风险的农户和1户存在新致贫风险的农户。评估组将上述两户情况向当地政府反馈后,当地扶贫部门已及时纳入监测,制定帮扶计划,但也反映出个别地方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不够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于4月28日下午召开全镇防(返)贫监测会议,组织镇村扶贫工作站干部、驻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下村逐户开展排查工作,在各村村委会及人员流动密集场所张贴宣传表,及时核实处理省系统反馈下来的数据,严格落实防止返贫监测机制;二是于4月29日-5月6日开展全面回访现有脱贫户及边缘户,调度各村监测帮扶落实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开展整改;三是对我镇现有的5户8人边缘易致贫户(已消除风险)定期排查情况,及时研判风险制定帮扶措施,申报防贫险。

2、有的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信息不够精准。某县存在就业监测务工信息与实际不一致,务工地点与实际不符、电话信息有误; 有的贫困户家中多人在外务工,系统录入1人;有的贫困户无劳动能力,监测系统显示为劳动力。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我县仰山乡仰山村某贫困户常年在广东省白云区企业务工,但系统录入为临时零工,并且未录入务工地点、电话号码。

整改情况:镇人社所每月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摸查,及时在国扶系统及省扶系统做好同步更新,数据比对。

3、基层基础信息不够准确。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我县建档立卡系统填报不规范。通过比对2020年残联发放残疾补助名单,发现贫困人口46人享受残疾人补助,但国扶系统中该46名贫困人口健康状况标识为健康。经核实,该46名贫困人口为2020年4月至10月新办残疾证人员,已享受残疾人补助,但建档立卡系统未及时进行更新。少数贫困户年度收入统计核算不精准。经入户调查了解,仰山乡坛下村某贫困户,2020年1月6日获得民宿产业分红850元,未及时统计收入;会埠镇水口村某贫困户2019年10月至12月在奉新县城从事水泥砂石等小型货运,获得的经营性收入6000元统计为工资性收入。

整改情况:省检反馈的水口村脱贫户甘朝清在县城从事小型货运收入明细归类错误已及时在系统中整改过来,在村级做好收入公示。镇扶贫站针对各类存疑数据及时下发村核实,国扶省系统同步修正更新。

二、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

4、扶贫产业发展政策依赖性强,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抽查3县扶贫产业覆盖面虽然比较广,但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依然不突出,产业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大量扶贫产品的销售主要靠政府及事业单位带动,产业发展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依赖程度较高。县、乡、村各级对于扶贫产业发展的长远谋划有待加强,自主发展意识不强,更多地寄希望于后续产业帮扶政策和帮扶资金。村干部访谈中,80%以上的行政村希望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整改情况:镇农技站积极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引导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种养殖技术,通过流转土地,务工分红进一步强化产业带贫益贫机制。

5、农业合作社运营状况有待优化,户贷社用风险防范有待完善。抽查的29个行政村,虽然都设有农业合作社,但整体运营状况一般,部分合作社产业发展成效不明显,且带贫效益不足。实地调查了解的46个合作社中,近30%产业发展较差或刚刚起步。抽查882户建档立卡户中,通过合作社获得务工收入的不足10%; 获得分红的,标准大部分为200-400元/年,少数低于100元。70%的抽查村反映集体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经营人才,不利于农业合作社后续发展。此外,合作社运营资金中有部分来自于农户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抽查的368户贷过扶贫小额信贷的农户中,有96户(26.09%)为户贷社用,目前对于这些资金的使用管理尚待规范、风险防范措施尚待进一步加强。

整改情况:一是镇农经站深入各村扶贫合作社开展业务指导,规范各村扶贫合作社建设;二是推送各村优秀青年人选参与“赣鄱好青年”相关培训活动,进一步将强本土人才培育管理;三是通过回访工作落实全面开展小额信贷需求再摸底,再宣传,确保有贷款发展产业的脱贫户应贷尽贷;四是督促各村建立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后跟踪管理情况。

6、个别地方就业政策落实不够精准。实地核查了解,某县一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年初提交就业培训意愿,但全年均未参加培训。一专业合作社作为扶贫车间,以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名义获得补贴,但实地核查发现该合作社并未带动贫困劳动力务工。

整改情况:一是通过回访工作组织帮扶干部入户落实全面开展劳动力培训需求摸底,积极引导脱贫户参与就业技能培训;二是镇人社所定期开展摸排监测各村务工情况,及时申报如交通补贴等就业补贴政策。

7、少数地方公益性岗位管理不够规范。实地核查了解,某县一乡镇开发公路养护、森林防火等公益性岗位124个,但未建立岗位管理制度,聘用合同未明确岗位工作范围、职责要求等;另一县某村在岗生态护林员4名,其中3人聘用合同于2020年9月30日到期,入户核查时3人均在岗但未续签合同,1人于2020年11月上岗,但未签订聘用合同。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我县澡溪乡黄石村某贫困户台账资料,显示户主公益性岗位职责为森林防火,其妻子公益性岗位职责为护林员。经调查了解,户主实际从事护林员工作,其妻子实际从事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同时,户主2018年8月前从事村保洁员公益性岗位,2018年9月未再从事村保洁员岗位,已停发工资,但岗位合同未及时撤销。

整改情况:一是做好公益性岗位监督工作,对水口村公益岗位管理不规范及时整改,续签各扶贫专岗合同;二是督促各村开展防火护林排查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三是镇人社所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定期下村监督各村公益性岗位履职情况;四是经回访工作排查后对水口村脱贫户甘红星履职不到位进行清退处理,及时建立各村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台账,定期清退新增;五是镇人社所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及时更新系统内需更新信息,确保账实相符。

8、个别地方健康扶贫家庭医生履约服务有盲点,未履约或履约不实。某县个别家庭医生履约落实不到位,未达到与其签订的协议上每年6次、每2个月随访一次的要求。

整改情况:一是截止至5月6日止,辖区脱贫人口总人数为488人,已建立健康档案人数488份,其中已签约人数488人,签约率为100%;二是截止至5月6日止,辖区脱贫人口老年人数为108人,签约人数为108人,履约人数108人,履约率为100%;0-6岁儿童人数为14人,签约人数为14人,履约人数为14人,履约率为100%;三是截止至5月6日止,辖区脱贫人口数为488人,已建立健康档案488人,全面体检人数为101人。其中已签约人数488人,签约率为100%。脱贫户共183户,共发放联系卡183张。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结核病已完成2次随访人数分别为:105人、24人、37人、1人,均做好了随访记录;四是组织家庭医生可通过门诊、巡诊、随访、电话、微信等形式为脱贫人口提供履约服务。

9、少数地方消费扶贫“三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三专”建设滞后,某县暂未建设消费扶贫专馆;有的运营不到位,某县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非扶贫目录产品,有的商品没有标注扶贫产品,价格标识不准确等;有的消费扶贫专馆收购贫困户农副产品,未及时结算拨付。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我县放置的18台消费扶贫无人柜均未通电,扶贫产品也未上架。

整改情况:2021年组织镇青树村龙头企业润民米业申报扶贫特色产品奉心米,进一步打开扶贫产品销售销售渠道。

三、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还不够规范

10、个别项目实施缓慢。某区移民办2017年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8万元实施村庄整治项目,建设内容为道路硬化、休闲广场及绿化工程。项目计划2017年竣工验收,实际2019年1月完工。2017年9月该区将资金拨付至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因工程进度原因2019年4月才支付核算,项目进度滞后。

整改情况:镇财政所定期开展扶贫项目实施进度调度,镇财政所加快资金审核拨付,让上年度项目尽快产生带贫益贫效益。

11、资金支出进度较为滞后。某区财政局2019年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42万元实施“雨露计划”项目,计划补贴1400人,实际补贴850人,支出资金256万元,支出进度57.9%。

整改情况:对各村适龄贫困学生开展全面排查,针对雨露计划应享受学生落实相关补助申报。

12、个别项目后续管护不到位。某县农业农村局2017年使用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9万元实施村道路硬化工程项目,虽明确管护人员但后期管护不到位,经实地勘查发现,部分路面出现2 条长约1米的裂缝。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按照“五定五有“落实各村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落实环境管护责任人,分村包片开展定期管护;二是督促各村召开扶贫资产管护会议,确定资产管理专干,落实资产管护。

13、有的项目内容变更程序不规范,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和规模。某县道路防护工程项目批复建设内容为1750米波形护栏及防撞墙,实际该道路没有建防撞墙,而改为全部建设波形护栏,实际验收工程量3088米。

整改情况:一是规范项目库建设,针对入库项目做好前期考察,村开会审议公示,镇审议公示后上报;二是对镇域内项目进行全面摸查,确项目建设程序不合理的项目及时变更报批;三是镇交通站针对我镇水口村存在的扶贫资金交通项目,进一步加强监督指导。

14、有的项目未留质保金。2020年省脱贫攻坚资金绩效考核反馈我县2020年安排90万元用于赤岸镇街子村新建菌房扶贫车间468㎡项目,合同约定项目完工结算后扣留5%(4.5万元)作为质保金,该款项完工结算后已全额拨付,未留质保金。2020年仰山乡塅上村民宿改建项目,批复资金22万元,合同约定项目完工结算后预留3%(0.66万元)作为质保金,该款项完工结算后已全额拨付,未留质保金。

整改情况:镇财政所按照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制度要求,落实相关扶贫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按合同约定程序拨付项目质保金。

15、有的项目扶贫资金未发挥效益。2020年省脱贫攻坚资金绩效考核反馈我县2018年1个产业项目,截至评价日贫困户未受益。2019年10个产业项目,截止至评价日,贫困户未受益。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按照扶贫资产后续管护要求,督促各村落实管护责任人,制定长效管护机制;二是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发放,鼓励通过以务工形式进行发放,扶持脱贫户自主致富意识。

16、有的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2020年省脱贫攻坚资金绩效考核反馈2020年安排126.942477万元用于赤田镇石湖村建设稻谷烘干厂项目,项目绩效目标表中效益指标为增加环境氧气,项目实际情况就是稻谷烘干稻谷加工,不能增加环境中的氧气。

整改情况:镇财政所对各村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进行业务指导,确保各村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设置规范。

四、中央考核发现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重点关注问题

17、因病因残特殊困难群体占比较高。全省因病因残致贫476612户、占59. 53%; “两类对象”因病因残监测16272户、占63.94%。实地走访218户中,患慢病151户、占65.1%,患大病32户、占14.7%,因病因残特殊困难人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需重点保障。

整改情况:一是进一步加强村级排查工作,结合脱贫攻坚回访对全镇目前现有的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还有普通农户开展全面摸排,确保低收入困难人群及时发起申请;二是针对系统数据比对反馈下来的各类申请,及时开展核实,对应纳入风险监测人员及时纳入风险监测名单;三是对全镇目前现有的边缘易致贫户及脱贫监测户制定分层分类帮扶,确保逐步消除风险。

18、医保低保等政策调整压力较大。江西省对贫困人口实行“四道”保障线,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明年统一调整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保障线,报销比例会下降,政策落差较大。同时,全省建档立卡人口中,有92万人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占32.7%。实地走访218户中,有121户纳入低保保障、占55.5%。若医保低保等保障政策退出太快,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增加返贫致贫风险。

整改情况:一是2021年贫困人口虽然由原来的“四道”保障线调整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保障线,但报销比例仍保持在90%的适度水平,未减损贫困人口的医疗待遇;二是镇民政所按照上级要求对镇域内脱贫户做好延退管理工作,对确有此类情形的脱贫户提前做好上报工作,确保稳固脱贫成效。

19、光伏运维管理不到位。有的地方未设置运维管理公示牌,运维公司及运维人员信息未公示;有的地方使用发电收益重复列支运维管理费用,光伏发电收益分配管理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镇扶贫站联系县国资委对镇域内光伏电站设置相关运维管理牌,落实运维管护;二是督促各村制定2021年光伏收益分配方案,严格按照分配方案公示公开收益分配。

四、巩固深化整改落实成效,巩固现有脱贫成果

一是思想认识更加深刻,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学习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讲话精神,干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的工作要求,迎战乡村振兴工作。

二是坚持“两不愁,三保障”不动摇,推进脱贫成果提质增效。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开展全镇村组脱贫户饮水安全入户检测并整改不合格水源,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解决成效考核中指出的问题难点。同时积极在脱贫群众中开展扶贫扶志感恩行动、树立脱贫典型,讲好脱贫故事,引导脱贫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依托自身努力走上致富路。

三是基层工作作风改进优化,群众满意度提升。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彻防返贫监测全过程,把作风建设贯彻防返贫监测各环节的基础上,基层工作作风大大改进,进一步减少文山会海填表报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大大减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多元化发展,群众满意认可度提升,为推动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4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市扶贫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近期的扶贫工作任务,落实社会扶贫责任,实施和完成*年度扶贫开发项目,也是统一思想,组织发动全市干部、群众响应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号召,在新阶段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动员会。现在,我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就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实施扶贫开发的工作背景:

一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客观要求。我市实施扶贫开发,是在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市“五三六”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向扶贫开发的广度、深度进军的征途中,探索新阶段、新一轮农村扶贫工作的新形势下,我市“十五”期间(20*—20*年)承担了市定50个特困村的扶贫开发任务,解决1.*1万人的温饱问题,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将特困村分成3—4批,每年启动一批,2—3年完成一批,逐步解决,连片开发。

二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同志曾多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除贫穷。”*年南巡讲话时,*同志又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扶贫开发,缓解并最终消除贫穷,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更是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扶贫开发不是哪个单位的工作,也不是哪个部门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市级各部门,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多形式的社会扶贫活动,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成功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绝大多数农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在一些“偏、边、高、远”地区,农村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农村贫困问题还比较突出,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正基于此,开始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第一步。

二、我市特困村现状及五年奋斗目标

最近,市农调队对特困村的20户贫困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的20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水平为525元,其中:纯收入低于400元的15户,为调查面的75%,收入在400-625元之间的5户,占25%。调查显示:20*年,农村贫困户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8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93%,连简单再生产都无法保证,莫说修房建屋、生病就医、子女上学。20户贫困户中,欠债的17户,占调查面的85%,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欠款。且截止6月31日止,有12户已经断粮,占调查面的60%。这个典型调查,是全市特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的一个缩影,其生活状况十分忧心。同时,也反映了特困村生产生活状况。概括地讲:

——交通条件差,环境闭塞。全市50个特困村主要分布在龙多山台地和华莹山区,占84%,沟深坡陡,地势偏僻。且有34个村不通公路,与全市公路通村率相比,低59.8%;就是通公路的14个村,也是晴通雨不通,路况极差,不能正常使用,仍主要依靠肩挑背磨。

——农业结构单一,经济收入水平低。这50个村主要是粮猪型结构,既缺少经济作物,粮食产量又低。特困村农民人均产粮仅353公斤,比全市平均人均产粮低207公斤;经济林村平173亩,比全市村平均低54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仅985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1537元。

——水源缺乏,灌溉条件差。特困村多数处于易旱地区,灌溉条件差,水源缺乏。特困村的有效灌溉面积比全市平均有效灌溉面积低二十六点四个百分点;灌溉保证率比全市低一十七点六个百分点;饮用水困难人数比全市平均高一十二点五个百分点。

——贫困人口比重大,生活条件差。特困村现价农民人均纯上入657元以下的占1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5%;农民人均纯收820以下的人口占21.9%,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8.8%;村平农村经济收入5*万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31万元。

落后的面貌令人痛心,贫困户的生活令人忧心。时代要求我们,群众呼唤我们,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到20*年达到以下奋斗目标。

——改变50个特困村的落后面貌,解决1.*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实现34个特困村通公路,完善14个特困村村级公路,解决2个特困村行路难的问题。

——调整特困村农业结构,每个村培育1—2项主导产业。

——解决50个特困村15600人饮用水问题。

——改善42个特困村的水利灌溉,确保有效灌溉率35%以上。

——确保特困村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实现1600元以上。

三、今年扶贫工作任务及进展

根据*扶办项[20*]29号和*计委投[20*]778号文件,今年我市主要承担新建村级公路56.4公里,改建公路34.9公里,新栽蚕桑4370亩,新种粉葛1200亩,种水果2300亩,种花椒2000亩,修石渠1500米,打井40眼的建设任务。实现启动22个特困村建设、住房改造43户,新通公路18个村,扶贫培训30人,解决农村温饱2500人的目标。今年以来,各任务镇街不等不靠,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采取“贷、捐、垫、投劳”等多种办法筹措发展资金,早启动、早完工、早见效、早受益。截止8月底统计:全市今年计划启动23个特困村建设,现已启动36个特困村建设,超任务56%;规划新修公路56.6公里,目前完成毛胚路60公里,完工11.4公里;规划改建公路30.9公里,已动工32.8公里;规划发展蚕桑4370亩,现已栽2*0亩,育苗900亩;规划种粉葛1200亩,现已种2600亩,超任务117%;计划种水果2300亩,现已种1100亩;计划新种花椒2000亩,现已种850亩;其他规划的项目也相继动工,同时特困村还种植了两用竹、西瓜等2480亩,整治山平塘16口,建屯水田84处。总之,今年我市扶贫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发展态势良好,为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打下了好的基础。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工作班子得力。各任务镇街和村、社干部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扶贫工作班子和落实了扶贫工作人员,一起研究规划,落实项目,筹措资金。如土场镇党政班子,带领全体机关干部到特困村召开启动扶贫项目现场会,现已种粉葛500亩。隆兴、香龙、张桥、二郎、盐井、三汇、太和等镇领导班子,对特困村倾注大量热情,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是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筹资。由于中央扶贫资金要9月份才能安排到地方,但有的扶贫项目若不提前启动,将无法完成项目建设。针对这个特殊情况,各任务镇街和村社不等、不靠、采取“贷、捐、垫、投劳”等多种办法筹措资金。日前,已落实村、社干部贷款5万元,承包项目方垫支50万元,各种捐款1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140万元,共计筹措扶贫开发资金2*万元,促进了扶贫项目的健康开展。

三是干群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任务镇街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全市50个特困村都积极筹划项目启动工作。如隆兴镇党委、政府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安排2万元扶持特困村发展,机关干部捐资1万元用于特困村公路建设;燕窝镇高峰村村两委会干部,专程到*市召开打工人员座谈会,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打工仔纷纷支持家乡建设,共捐款7000元,村干部还以私人名义贷款两万元,筹资开发扶贫项目;*希尔安药业公司主动捐款2万元给三汇镇元寨特困村发展两用竹;隆兴镇在公路建设中,附近农民主动给民工送水果、烧开水,其情融融。由于干部群众认识明确,尽管扶贫资金尚未到位,但扶贫项目建设健康进行。如太和石桠村蚕桑基地、土场靖林、张桥鹞子粉葛基地已具雏形,古楼称山、隆兴佛珠公路建设机器轰鸣,其他已启动的特困村也相继动工。

四是业主开发推进,扶贫效果明显。在扶贫开发中,各任务镇街十分注意扶贫效果,力争起好步、带好头。如太和石桠村村主任,主动承包100多亩土地,带头建标准化桑园,目前已栽植完毕并嫁接;三汇元寨村引进业主,承包开发粉葛和笋竹,日前效果明显;隆兴镇引进老板建公路,招标承包,全额垫支,进度快、质量好,干群满意。

五是深入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发展。为了实现扶贫规划目标,单靠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远远不够。各地坚持国家补助为辅,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反复向群众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如古楼镇称山村,要新修村级公路,建枇杷基地,群众积极投劳折资,全村劳平筹资270元;再如香龙金龙村为发展水竹和修公路,劳平集资130元以上。不但多数群众毫无怨言,积极交款,还主动做个别户的工作,积极参与扶贫项目的发展,为完成扶贫任务,打下了好的基础。

但是,在前进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少数镇、村干部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够明确,有座享其成的观念,不是我要干,而是要,工作责任心不强;二是在扶贫实践中,一些项目规划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群众参与不充分,规划的主观性强,在客观效果和可行性上考虑不周全;三是少数特困村等待观望,有畏难情绪,存在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想;四是部份特困村群众未真正发动起来,对扶贫的政策不甚了解,投工投劳不落实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妨碍我市扶贫工作的健康开展。

四、理清思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一)、以解决温饱为中心,坚持把扶贫工作落实到特困村、贫困户。

我市特困村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千头万绪,温饱第一,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虽然,特困村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重点应放在解决温饱上,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特困村、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其核心是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和干部帮扶措施真正落实到特困村、贫困户。因此,我们要以贫困村为基本扶持单位,实行市级部门联系到特困村,有关企业联系到镇街,镇街领导包特困村,镇街干部联系到贫困户。特别是市级部门,要明确那个领导负责,帮扶什么项目,一年办1—2件实事,五年帮助特困村改变面貌,决不能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

(二)、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集中力量发展种、养殖业。

所谓开发式扶贫,其实质量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特困村干部群众开发当地资源,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这是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坚持这一方针,一是要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思路和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要求,帮助其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培植支柱产业,这是重点;二是要帮助特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特色、有市场的种养业项目,要确保1-2个项目覆盖贫困户,解决温饱要以见效快的知短项目为主,巩固温饱要以长期受益的长效项目为主;三是要搞好科技培训,市扶贫办要结合实施的项目分片或分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各镇街要抓好示范片点,科技户、重点户的培育和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第四,要千方百计为特困村经济发展项目开拓市场,组织销售,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

(三)、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这是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打下坚实基础的可靠保证。基础设施重点是村级公路、农村电力和农村通讯;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重点是:基本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和贫困户住房改造。就我市而言,主要是切实解决好村级公路问题,小型、微型水利建设和人畜饮水问题。市级有关部门在规划、安排这类项目时,要优先照顾特困村,以加快改善特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步伐,市级部门联系特困村要以此为重点,努力解决特困村发展瓶颈制约,推进特困村的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增加扶贫投入,管好用好扶贫资金。

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是加快扶贫进程的基本条件。今年,*市下达我市特困村建设的资金2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占60%,计12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占40%,计80万元。市里专项安排了21万元用于住岩洞特困户的搬迁;同时,已向*市扶贫办争取到130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计划,目前正在落实之中。市级有关部门和企业,要以扶贫济困为己任,希尔安药业已向三汇镇元筹村捐款2万元,带了个好头,市委、市政府号召社会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来关心支持我市特困村建设。当然,增加扶贫投入是必要的,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使用效益更为重要。一要加强扶贫资金的统筹管理,全市扶贫领导小组确定资金投向、重点、原则和分配办法,各镇街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特别是项目的招投标,项目建设经费的管理,资金使用方向等。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我市采取县级报帐制管理,市计委、市扶贫办要加强经常的检查和资金审核,市财政要及时调度安排好资金;三要建立扶贫资金和项目公示制,要将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情况,作为政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张榜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四要加强检查和审计,审计部门要把扶贫资金的审计纳入日常工作,形成制度,纪检、监督部门也要加强监督和检查,以确保有限的资金到村、到户、到项目。任何挤占、挪用、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的行为都是对人民的犯罪,一经查出,必须坚决纠正,并追究责任。

(五)、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努力推进社会扶贫工作。

帮助特困村贫困户解决温饱问题,既是各镇街党委、政府的任务,也是共产党人的义务和责任,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市群众的温饱问题不突出,但具体到少数村、社、户,情况还是相当严峻的。江总书记:“牢固树立扶贫开发长期作战的思想,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以后,扶贫开发仍然不能放松。”“发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帮困济贫的美德,动员全社会继续支持贫困区。”社会扶贫工作,*委办[*]*号文件已发出通知,各相关单位要认真落实。各帮扶单位要把自身的优势同特困村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为特困村的经济发展,人力培训,技术推广,项目引进,市场开拓等作出自己的贡献,各镇街要把干部一对一或一对二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工作落到实处,建档立卡,明确任务,把社会扶贫工作引向深入。

五、加强领导,全力推进扶贫开发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5

调研基本情况和总体评价

此次调研选取了丽水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的松阳县、龙泉市和云和县,考察了部分乡镇,走访了一些低收入农户、扶贫重点村、资金互助会联合会、扶贫易地搬迁社区、企业,并与相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

总体来看,2000年以来,浙江省不断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扶贫新思路新方法,取得显著成绩。扶贫开发理念实现了重要转变,扶贫开发方法着力于把农民组织起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贫改革试验区以扶贫开发为切入点,在“四化同步”背景下,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途径,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扶贫开发理念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基本完成由消除绝对贫困到减缓相对贫困的转变;二是较好实现由减缓区域贫困到减缓区域贫困与人群贫困并举的转变;三是积极开展由农村扶贫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的探索。

产业扶贫方式实现了“三个组织化”:一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技术支持体系,把低收入农户组织起来,构建具有一定规模和品质优势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是通过来料加工经纪人、来料加工点(企业)和农村电子商务,把低收入农户组织到农村工业化体系中;三是通过扶贫资金互助会,把低收入农户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合作金融服务。

扶贫改革试验区实现了“两个赋权”:一是通过“三权”抵押、流转,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利,为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造条件;二是通过集体资产折股到户到人,明晰农民在集体资产中的份额和权利,为统筹城乡要素流动创造制度基础。

2000年以来,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明显。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4254元增加到2013年的16106元,年均增长10.7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6年最高时的2.49:1,降低到2013年的2.35:1。2013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6178元,其中29个欠发达县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608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

浙江省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000年以来,浙江省积极探索符合本省实际的扶贫开发道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逐步探索出一套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一)努力构建减缓相对贫困的新格局。

经过十多年的自主探索,浙江省逐步深化对扶贫内涵的认识,不断完善扶贫理念,实现了从以“保障基本生活、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为目标的消除绝对贫困,向以“缩小收入差距、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的减缓相对贫困的转变。

浙江省1996年全面建立城乡低保制度。2000年以来,该省对扶贫瞄准及扶贫标准进行了4次调整。2000年参照国家扶贫标准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确定以乡镇为单位,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乡为扶贫对象,扶贫标准远高于全国当年贫困标准(625元)或全国的低收入标准(865元);2003年同样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农民人均收入2366元以下的乡为扶贫对象;2008年以后,扶贫对象直接瞄准低收入农户,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500元(2007年);2013年再次将扶贫标准提高到5500元,省内发达地区自定扶贫标准,市级最高扶贫标准为9000元,县级甚至达到10000元。

经过不同时期的调整,浙江省扶贫标准确定机制基本定型:即每届政府首年,按照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左右和不少于农村户籍人口10%的要求,制定扶贫标准,认定扶贫对象。2008年以后,主要考核低收入人口收入增长情况,不再考核贫困发生率下降情况。每届政府五年内的扶贫对象相对稳定,总体上摆脱了因调整扶贫标准造成的贫困人口“增了又减,减了又增”的循环和困惑。

在实现2008―2012年“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目标之后,浙江省2013―2017年“低收入人口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7年,29个欠发达县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达到10000元以上(现价),70%以上低收入农户(“低保”户除外)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对差距呈缩小趋势;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达到5000元以上,低收入农户的人均教育、医疗消费实际支出(减去政府补助部分)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与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全面覆盖;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

(二)从减缓区域贫困到减缓区域贫困与人群贫困并举。

扶贫理念的转变,带动了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和扶贫政策的变化。

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浙江省扶贫的区域瞄准就逐步从贫困县下沉到贫困乡镇,再到低收入农户,实现了工作重心的逐步下沉。而从2011年以后,浙江省把扶持欠发达区域加快发展与帮扶低收入农户加快增收相结合,一方面先后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另一方面又出台了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特别扶持计划”。目前,全省有欠发达县29个,其中列入“特扶计划”的重点欠发达县12个;全省低收入扶贫对象176万户、417万人,其中省定扶贫标准下的扶贫对象134万户、318万人;全省还确定了6386个扶贫重点村,其中欠发达地区5000个。低收入农户都完成了建档立卡。

“特扶计划”已实施两期,第一期为2011―2013年,第二期为2014―2016年。目前,省财政对其中最困难的6个重点欠发达县每县每年支持2亿元、300亩建设用地指标,对另外6个重点欠发达县每县每年支持8000万元、150亩建设用地指标。功能上,“特扶计划”侧重提升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内生发展能力。第一期“特扶计划”对12个重点县支持财政资金50.4亿元,加上其他渠道的资金,总投资161.3亿元,其中用于扶贫开发类项目18.6亿元、产业发展类项目63.2亿元、公共服务类项目79.5亿元。

“收入倍增计划”是贯彻中办发〔2013〕25号文件精神的有力体现。功能上,侧重通过小额信贷、来料加工等促进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收入倍增计划”主要任务包括“五大工程”(产业开发帮扶、就业创业促进、农民易地搬迁、社会救助保障、公共服务提升),其主要举措包括“五大行动”(金融服务支持、区域特别扶持、山海协作助推、社会帮扶关爱、改革创新促进)。“特扶计划”与“收入倍增计划”相互呼应配合,实现了区域发展和到村入户的有机结合。

除了行业扶贫、结对帮扶和山海协作投入的资金之外,从专项扶贫的角度讲,浙江省在财政和信贷资金的使用上,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特扶计划”,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6.8亿元,年初下达90%,其余10%根据年底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奖补。二是扶贫小额信贷,支持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财政贴息带动,每年14亿元左右。目前正向低收入农户普遍发放“爱心卡”,并通过信用评估,对低收入农户实行授信服务,以强化普遍的到户帮扶机制。三是扶贫易地搬迁,每年搬迁6万人以上,需要补助资金5亿元左右,分别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个人补贴部分。

(三)积极开展农村扶贫到统筹城乡扶贫的探索。

2008年起,浙江省在农村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在城镇实施“城镇低收入家庭增收工程”,实行整个省域的统筹城乡扶贫。目前扶贫系统的工作范围,主要是随着扶贫易地搬迁和农村人口城镇化,从农村向城镇延伸。

浙江省的扶贫易地搬迁,是农村扶贫向城镇延伸的组织载体,主要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中心镇、小城镇、中心村四个方向转移。总体上是以全省29个县的5000个扶贫重点村为范围开展的,大体每年6万人,本轮的省财政补助标准是人均8400元。

方法上,在坚持自愿搬迁的前提下,实行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整体搬迁,并结合零散搬迁;在安置方面,根据农户需求,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的需求,设计大小不同的户型,对无经济能力的农户提供廉租房。安置小区临近工业园区,方便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做好幼儿园、小学的建设,保证迁入户子女入学。搬迁户在原居住地享有的土地山林承包权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相关权利不变。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易地搬迁农户在搬迁后应拆除原住地旧房,实行宅基地复垦,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县政府统一调剂,相关收益主要用于易地搬迁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

松阳县筏铺易地搬迁小区从2005年开始实施,分四期建设,计划安置下山搬迁农民1200户、5500人左右,现已完成安置农户594户、2493人,其中来自高山远山11个乡镇的有190户、814人。小区建设30套农民公寓房一幢,用于整村搬迁困户申请租住。搬迁户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采茶工月收入3000-8000元,来料加工者月收入1000- 4000元。小区99%的农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的农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小区住户的儿童享有与市镇居民同等的入学待遇。

(四)产业扶贫的“三个组织化”。

1、农业产业组织化,提质、增效、致富。浙江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作用,培育特色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乡土科技人才,带动县域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培育具有扶贫功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到扶贫重点村建立农产品基地,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专业合作社吸收低收入农户入股。

龙泉市把黑木耳作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建立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201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9.49亿元,其中来自木耳的产值占1/3,农民就业和收入的1/3来自黑木耳。带动龙泉市黑木耳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是浙江省天和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全国扶贫龙头企业,2013年产值1.04亿元,食用菌自营出口居全国第三。公司通过1600亩标准化基地带动农户500户,订单生产3200亩,带动农户1.5万户。

2、农村工业组织化:多元来料加工产业扶贫模式。来料加工是浙江省扶贫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浙江省政府要求,来料加工要对易地搬迁小区和扶贫重点村实现全覆盖,目前这两个覆盖率已接近90%。

浙江省已形成集中加工与分散加工相结合的来料加工组织模式,把进城进镇农民和留村农民紧密地组织到产业链中,建立了多元化来料加工扶贫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各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温州、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优势,由扶贫部门与妇联密切协作,发挥妇联的组织优势,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经纪人负责业务订单、培训从业者、组织生产。

近年来,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很快,在销售农产品、加工品,带动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方面开始显现独特作用。丽水等地发挥共青团作用,引导和培育农村青年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目前,来料加工与电子商务开始结合,来料加工经纪人通过电商平台展示样品、承接订单、购买原料、寄送成品,昔日主要发挥中介作用的经纪人开始转变为自行设计、自主经营的创业者。

作为“家门口就业工程”的来料加工业,已成为低收入农户持续普遍较快增收的大产业。上轮扶贫五年,29县累计发放来料加工费268.8亿元,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11648名。2013年,29县来料加工从业人员105万人,发放加工费92.1亿元,人均年加工费收入超过8000元。

在云和县,来料加工对易地搬迁小区和扶贫重点村的覆盖率已双双达到100%。俊浩箱包来料加工厂覆盖全县1.3万人,其中80-90%为女性,30%为低收入农户,共有69个一级经纪人和700多个二级经纪人,覆盖全县168个行政村,每个村平均约5个经纪人。一级经纪人的主要角色是接单、分配给二级经纪人,并对二级经纪人进行培训;二级经纪人负责去村里安排加工和培训。来料加工促进了低收入农户增收,从业者年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

3、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化,立足于满足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2013年,29个欠发达县组建扶贫资金互助会620个,当年借款2.4万户(次)、2.8亿元。龙泉市竹畲族乡率先探索建立了乡扶贫资金互助会联合会。

乡级资金互助会联合会是浙江金融扶贫的创新举措之一,是在已有的村级资金互助会的基础上,在乡镇一级建立的资金互助会联合组织。联合会对村级资金互助会实行运行安全监管、资金余缺调剂和风险防范救助,不直接开展借款业务;联合会实行农民民主管理,由参加联合会的村级资金互助会代表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和监事均为各村农民)。

龙泉市竹乡资金互助会联合会于2013年4月成立,由10个村级资金互助会组成,共有会员905户,其中低收入农户400户(含低保和五保户100户),互助资金总量303.95万元,其中省财政原渠道扶持资金100万元,特扶资金110万元,会员股金93.4万元。联合会的成员――10个村级资金互助会累计借款211户、260.9万元,已到期还款56户、38万元,资金占用费收入0.64万元。

(五)扶贫改革试验区的“两个赋权”。

丽水市是2013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的三个全国首批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丽水扶贫改革试验区以“四化同步”为背景,紧紧围绕城镇化进程中扶贫开发这个主题,把明晰产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此次调研主要涉及“三权”抵押和集体资产量化折股。丽水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改革氛围热烈浓厚,投入力度大,对全国扶贫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先导性。

1、“三权”抵押。丽水市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山林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赋予农民更加完整的财产权利,提高农户的融资能力和财产性收入。承包经营权抵押设置了“向金融机构抵押”这一前置条件,规范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凭证抵押的方式,避免了农村高利贷、农民失地等潜在风险的产生。

松阳县是茶产业大县,2013年茶叶种植面积11.3万亩,产量1.02万吨,产值9.05亿元。松阳县各乡镇通过对农户茶园的资产评估,向茶农发放“茶园资产评估证”,证书上标明了茶园的位置、边界、面积、品种、整体评估价值等。茶农本人凭借评估证可以向信用社抵押获得10万元以下的小额循环贷款,并享受基准利率优惠和财政贴息。10万元的贷款一年可少付3600元利息,并可获得2400元财政贴息。到2013年底,全县共办理“茶园资产评估证”8108本,抵押贷款余额超过1.5亿元。

2、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折股到户。扶贫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主要通过四个步骤推进,包括: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界定成员、明确股东;确权固化、量化股权;搭建平台、规范流转。其中,村民与社员身份界定、集体资产股份量化等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了合作经济的性质,也为下一步产权流转交易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围绕扶贫易地搬迁所发生的产权、户籍、社区等相关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以上改革项目的设计,完全是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此外,农村产权流转网上交易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使得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便利化,而且有利于流转的农用土地连片集中,促进规模化。

对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浙江省的扶贫经验和做法对推动全国扶贫工作有借鉴意义,也对当前的扶贫工作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实施扶贫工作分类考核办法。根据中办发25文件的精神,应不断完善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实施扶贫工作分类考核办法。目前,浙江省等东部省份基本进入减缓相对贫困的新阶段,其它地区尚处于由消除绝对贫困向减缓相对贫困的过渡阶段。前者的扶贫工作侧重于缩小发展差距,而后者仍把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重点任务,因此,扶贫工作考核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实际发展水平,用一成不变或“一刀切”的方式既不符合实际,更容易挫伤这些地方扶贫改革的积极性。对于东部发展较快省份减缓相对贫困所进行的创新和探索,要充分肯定和鼓励,并给予必要的支持。

(二)充分发挥产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浙江省产业扶贫的“三个组织化”,为精准扶贫的实现形式提供了有益尝试。这是“不走的工作队”,通过农业经营、农村工业、合作金融的组织化,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精准帮扶,既能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导向作用,又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扶贫易地搬迁中对低收入农户的倾斜政策,也值得充分肯定。

(三)继续探索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导向。浙江产业扶贫主要依靠信贷资金,财政资金则更多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倾斜。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关于“70%到户,70%用于产业”的规定,的确值得进一步探讨。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对扶贫小额信贷进行担保、贴息、奖补,可以带动更多金融资本用于产业扶贫。产业扶贫过多使用财政资金,容易使贫困农户滋生依赖思想。

(四)注重培育合作金融健康发展。农村金融改革要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三位一体的格局,当前,对创新商业性金融举措考虑较多,而对发展合作金融考虑较少。开展资金互助是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尝试,乡级资金互助会联合会的创办值得关注。乡级联合会如果直接开展借款业务,就突破了村的“熟人社会”界限,风险就会明显增大。因此,要特别明确以下两点:一是乡级联合会不能直接开展借款业务,它的职责是对成员互助会的运行安全进行监管,在成员互助会之间进行资金余缺调剂,应该建立风险防范救助机制。二是乡级联合会依然要实行民主管理,由各成员互助会代表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所有理事、监事都应是农民,乡镇干部不能担任理事长,也不能干预其具体业务。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6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通知》要求加强农业用地征用管理工作。禁止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名义,占用基本农田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禁止圈占土地搞“花园式工厂”;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严禁闲置土地。农用地转用批准后,满两年未实施具体征地或用地行为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征地补偿可以超过年产值30倍

新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提出,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法定的统一年产值的30倍计算,仍不足以使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话,当地人民政府将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收补偿按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最高补偿标准执行。

大力发展农资连锁企业

根据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将逐步放开包括化肥在内的农资市场。“这一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将是提高农资流通企业竞争能力的必要选择。”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在2004年11月12日召开的“全国农资连锁经营战略发展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

张志刚指出,政府下一步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关于支持连锁经营的政策措施,对连锁企业实行统一纳税,简化工商登记手续;鼓励农资流通企业体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将农资连锁配送设施、仓储、门店的改造与建设纳入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给予支持。

及早筹划2005年农资打假

年前,农业部副部长牛盾指出,必须对当前的农资市场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假劣农资仍在流入市场,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仍有发生,农资打假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牛盾强调,2005年要进一步加大农资打假工作的力度,要及早筹划,早作准备。

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评选揭晓

第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是:江西省余江县青年农民万河保;河北大名县青年农民丹志国;河南省新郑市青年农民石聚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青年农民李兰江;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青年农民肖亚农;云南省丽江市青年农民和云;辽宁省凌海市青年农民张运生;湖北省荆门市青年农民郭从莲;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青年农民斯琴花;山西省娄烦县青年农民曹春亮。

农民工有了《维权手册》

年前,数十位农民工代表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手中领过了一批只有手掌大小的《农民工维权手册》,《手册》介绍了农民工在劳动保障方面享有的基本权利,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途径、应该履行的义务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农民工人手发放一份《手册》是普法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

全国撤并864个乡镇

据国家民政部消息,截止到2004年9月30日,全国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撤并乡镇工作,共撤并乡镇864个,精简机构17280个,裁减财政供养人员86400人,减轻财政负担8.64亿元。撤并乡镇有利于精简机构,减少乡镇行政人员和财政开支,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

外交部定点扶贫累计投入1.3亿元

近日,云南省金平和麻栗坡两县的农民向外交部赠送了锦旗,感谢多年来外交部通过参与中央定点扶贫活动对他们的扶持,特别感谢外交部坚持参加“文化扶贫送报下乡”活动。外交部坚持“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连续12年不间断,累计向两县投入资金和实物达1.3亿元,今年又投入资金1240万元,实施项目37个,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商界杂志社捐图书2万册下乡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媒体《商界》杂志日前向全国部分扶贫办、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资企业捐赠其出版的乡村财经版――《农村致富天地》杂志2万余册,价值近5万元。商界杂志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的扶贫办、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资企业与其联系,共同参与“文化扶贫传播行动”,为中国农村脱贫致富作进一步的贡献。

我国大米在韩国有竞争优势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韩国农林部依据该国大米研究机构的报告认为,在目前向韩国出口大米的诸多国家中(包括中国、美国、泰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国东北三省的大米从质量、卫生标准和价格方面最具竞争优势。我国粮食生产和经营企业要把握机遇,适时开发韩国大米市场。

中央将全面取消农业税

记者从全国农业税收工作会议上获悉,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做出决定,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部分地区免征农业税、降低农业税率,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税务财政系统将继续推进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向深度发展,决定在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7

一、设施农牧业示范点建设情况。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养殖产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根据《县2020年乡村产业发展奖补方案》文件精神,9个村计划实施养殖暖棚示范点建设项目,计划建成30座(每座60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示范点11个,至目前已落实养殖暖棚共1929亩,除村、村2个村外,其他8个村已全部开始土地平整,剩余村正在等待林草局批复或道路规划中,预计5月初将全部开工建,8月底全部竣工。

二、调优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在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基础上,通过培育发展特色种植适当调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优质饲草和夏秋作物比例,落实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建立与水资源、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种植结构布局。全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6.5万亩的基础上,适当压减小麦种植面积,突出品质优质化,在2019年基础上压减小麦种植面积5000亩,2020年小麦种植面积14947亩,大田玉米计划种植面积20000亩,现已落实大田玉米种植面积22940亩;以教场村、台子村等2个村为重点,着力发展露地线椒;蔬菜类计划种植面积5500亩,现已落实露地蔬菜种植面积5800亩,其中线椒示范点2个,共1000亩;推动日光温室精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镇设施蔬菜达到3400亩;马铃薯计划种植面积4000亩,现已落实马铃薯种植面积4800亩;青贮玉米计划种植面积5000亩,现已落实青贮玉米种植面积5300亩;结合水资源条件和现有山旱地,积极发展豆类、谷物等小杂粮5000亩;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推广以玉米为主的滴管技术,加快农田过水速度,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2020年全镇计划在10个村实施节水农田2万亩左右。

三、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全镇53户农户土坯房改造提升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25户已基本竣工,剩余正在主体施工;按照县上关于对“四有”人员危房实施改造的要求,目前初步确定的23户“四有”人员危房改造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同时,继续加大危房排查摸底力度,确保符合条件改造农户及时纳入实施改造。

四、劳务输转工作情况。经过镇村组三级干部认真入户摸排,全镇16个村均建立《富余劳动力输转花名册》《劳动力“一人一案”帮扶落实务工岗位登记表》,切实做到数字清、情况明、工作实。截止目前,全镇共摸排已输转劳动力445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输转1543人。

五、扶贫车间建设情况。认真落实镇扶贫车间发展的吸纳贫困劳动力奖补、税费减免、电费优惠、稳岗返还等扶持政策,把县人社《关于严格落实肺炎防控期间稳就业政策措施的通知》(古人社发〔2020〕72号)中明确的奖补措施都已宣传到我镇全部复产复工的3个扶贫扶贫车间,确保了政策知晓率达到100%,返岗就业7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4人。同时,持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扶贫车间,我镇已向县人社局申请了镇扶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粮改饲种植基地(扶贫)车间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扶贫)2家车间的认定。

六、旱厕改造情况。镇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168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区,总户数12660户,总人口38391人。全镇2018年已实施改厕数量1232座(农户三格式改厕335座、棚户区改造897座),2019年实施改厕720座,2020年县上下达我镇任务1240座,截至目前已完成689座。

七、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镇今年重点实施镇万只肉羊及凤凰鸡养殖项目,具体建设内容为:总在镇铧尖滩新建羊养殖棚10座,总建筑面积7500㎡;新建管理用房82.2㎡;新建消毒室、门房32㎡;新建草料场1000㎡;新建蓄水池2座,每座有效容积30m³;新建配电室11.88㎡。配套修建围墙774m、大门1座。在镇八步沙新建鸡养殖棚4座,每座255.6㎡,共计1022.4㎡,新建6m宽砂石道路160m,配套建设水电等附属设施。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稳评等手续,实施方案也已批复。项目具体由华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3月23日资格预审公告,4月10日完成资格预审,4月13日正式招标公告,5月6日开标。

八、合作社建设基本情况。按照“四有”“五好”标准,在全面摸排梳理的基础上,根据“运营规范、运营一般和未运营”三种类型对全镇240家合作社进行清理摸排并分类建立台账。其中基本规范运营20家、运营一般89家、未运营合作社131家。2019年,我镇对未运营的131家合作社“空壳社”进行专项清理,目前已注销155个,对虽达不到规范化建设标准,但生产经营基本正常的85家合作社,下达责令整改通知,督促其限期规范整治,进行规范化建设。目前全镇共有30家运达到运营规范标准,55家运营一般合作社达到较为规范标准

九、造林绿化工作情况。全镇计划完成绿化面积1347亩,目前已完成1510亩,涉及14个村和卫生院、学校等相关机构,共用苗量45605株。

十、动物防疫。目前,全镇共存栏猪12331头、牛3032头、羊130616只、家禽97781只。全力抓好动物防疫工作,从3月8份开始,防疫站组织防疫员对16个行政村进行接种免疫,确保全镇今年春季防疫工作做好、做实。至目前,镇已完善动物免疫进展制度,明确防疫员负责免疫进展的收集统计工作,完成免疫80%。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8

一、精准脱贫工作情况

(一)全镇基本情况。镇2015年底由乡和乡合并而成,位于县城郊区,分别与本县5个乡镇(街道)比邻,与省来县2个乡镇接壤,既是城郊乡镇,又是省际边界乡镇,镇政府距县城7.5公里。镇域面积121平方公里,辖19个村和2社区居委会,共有3.03万人,有9个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6户6425人(动态数据)。

(二)致贫主要原因。一是人均耕地较少。全镇耕地面积24988亩,人均耕地0.82亩,人均种植收入只有2000元。二是劳动能力不强。现有劳动力1.8万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部分劳动力身体素质不太好,创业创收能力不强。

(三)脱贫工作规划。

1、脱贫目标。一是贫困户脱贫。力争除社会兜底户以外的贫困户2017全部脱贫(2014年-2016年已脱贫2386人,2017年脱贫933户3597人(动态数据)),确保“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即所有脱贫户人均收入超过贫困线(其中超过贫困线1000元以内贫困户占10%、超过1001-2000元户占30%、超过2001-3000元户占40%、超过3001元以上户占20%);所有脱贫户不愁吃、不愁穿;所有脱贫户子女完成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二是贫困村退出。2017年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确保“两完善、一达到、一控制”,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2018年-2020年对脱贫户和已退出贫困村全面巩固。

2、帮扶措施。一是产业帮扶。每个村(社区)确立1个主导产业,办1个示范园(点),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对贫困户人均投入产业帮扶资金2000元。每个贫困村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70万元。二是医疗救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缴农合费用,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5%,重大疾病个人自付费用无力承担的全额救助。三是教育助学。对所有贫困户适龄学生予以资金帮扶,每年帮扶学前儿童1000元、小学生1500元、初中生2000元、高中生2500元,大专、本科新生一次性帮扶3000元、5000元。四是劳务输出。提供免费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每人提供交通补贴和稳岗补贴2000元。五是易地搬迁。对住房处于“两不通”(不通路、不通水)或地质灾害点的74户301人(动态数据)实行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全部完成。六是危房改造。对1183户(动态数据)贫困户的危房实施改造,D级危房予以新建,其他级别危房予以修缮,2017年全部完成。七是生态补偿。10543亩生态林每年每亩补助14.5元,从贫困户中聘请护林员55人,年工资1万元。八是金融帮扶。给贫困户授信5万元,可贷款3年自主发展,财政贴息;也可入股惹巴拉开发公司3年,每年分红2000元,由公司偿还本息。九是社会兜底。对无法脱贫的142户427人实行兜底,每人每月220元。十是完善公共服务。每个村(社区)投入100万元新建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含村部、文化广场、图书室、医务室、电教室、篮球场等),2017年全部完工。新建1所幼儿园和1所医院,扩建1所学校。十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每个贫困村投入270万元,非贫困村(社区)投入100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全部完工。十二是驻村帮扶。每个村(社区)派驻1个工作组,主要负责整村(社区)的扶贫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资料汇总和对结对帮扶干部的管理。十三是结对帮扶。每户贫困户安排1名干部结对帮扶,每月上门帮扶交流沟通不少于2次,全年不少于30次。发动企业、合作社、大户、“两代表一委员”、社会人士重叠结对帮扶200户以上。

(四)脱贫有利因素。一是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镇经济发展居全县中上游,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92元,比全县人均7632元高260元,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养殖、商业、务工。二是基础设施有一定支撑。境内有2条二级路、1条国道、2条省道贯穿19个村(社区),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所有村(社区)都完成了农网改造,绝大部分农户通了自来水(未净化)。三是资源开发有一定潜力。全镇生态资源丰富,与县内几大景区在同一交通线上,生态旅游有发展潜力。中国消费宝集团投资2亿元开发含锶弱碱性矿泉水,拟于2017年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2亿元。如资源成功开发,可带动就业,增加收入。

二、请求区支持事项

(一)支持主导产业发展。

1、请求支持百合产业发展。百合是镇优势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1.6万亩,有1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百合加工),有7个百合销售专业合作社,67个百合加工点,是全县百合交易中心,年交易额6亿元以上。一是百合产业示范园建设。该项目集加工、仓储、交易、展示、物流等于一体,投资1.4亿元,占地300亩,选址镇村,请求区在规划设计、土地报批等方面的协调上予以支持,力争2017年完工,建成全国最大的百合交易中心,建成后在资本和企业引进上大力支持。二是百合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该项目投资0.6亿元,请求区在规划设计上予以支持,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三是喜乐百合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该公司是我镇唯一的1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请求区在技术上予以支持,拓宽其生产领域,发展成为部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四是百合打开长沙销售市场。百合在长沙的销售份额很小,请求区支持百合产品与区各超市、农产品销售专业市场的直接对接,逐步拓展长沙销售市场。

2、请求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起步。镇库区、龙潭河流域、沙子坡林场三大板块生态资源丰富,目前已有社会资本进入开发,但规模较小,请求区在资源评估、规划建设上予以支持,实现旅游产业发展起步。

3、请求支持县工业园新区落户。我县原工业集中区已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要,拟新选址建工业园新区。目前县初步选址有3处,我镇红石村最有竞争力,请求区支持我镇向县争取落户镇。

(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1、请求支持小城镇建设。镇是我县唯一的卫星镇,已纳入县重点小城镇建设体系。一是至县城道路。该道路长7公里,宽18米,投资1亿元。请求区在工可批复、初设、土地报批等方面的协调上予以支持。二是集镇扩容改造。2017年投资200万元改造1条街道1公里,投资580万元实施2条街道房屋立面改造,投资100万元新建1个文化广场,投资50万元新建1座镇公交车站,投资150万元新建2个垃圾处理中心,请求区全额援建。2018年-2020年投资4000万元新建2条街道2公里,请求区在土地报批协调上予以支持,并支持部分资金。

2、请求支持帮扶村建设。2017年投资300万元新建红石、坡脚、欧溪3个村级公共服务平台,请求区全额援建。2017-2018年投资400万元硬化欧溪、红石、坡脚3个村组级公路、户间道15公里,请求区全额援建。

(三)支持民生事业发展。

1、请求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一是镇中学扩建。镇中学扩建工程投资460万元,2017年完工,请求区在规划设计上予以支持。二是提高教育质量。镇共有公立中学2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教学质量不佳,教育经费紧缺,请求区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对口支教和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资助贫困学生。请求区发动慈善机构、社会爱心人士每年资助100名贫困学生。

2、请求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是镇中心医院新建。项目投资850万元,2017年动工,2018年完工,请求区在土地报批协调上予以支持。二是提高医疗水平。镇中心医院、医院、各村卫生室医疗水平不高,请求区在医生进修、专家巡诊、对口坐诊、远程诊疗等方面予以适当支持。

(四)支持人力资源开发。

1、请求支持劳务输出。镇贫困家庭外出务工1147人(动态数据),年人均收入3.5万元,只要1人务工可全家脱贫。请求区为镇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施免费培训并提供优质就业岗位。

2、请求支持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选优配强派驻工作组。请求区在派驻工作组人员中安排规划建设领域、旅游领域、工业经济领域的干部各1名并在我镇党委政府挂职任班子成员,弥补我镇班子知识结构缺陷,帮助指导我镇推动相关工作开展。二是接受干部挂职锻炼。请求区每年接受镇一定数量的镇村两级干部挂职锻炼,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的方法,借鉴新的经验,以全面提升我镇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我镇工作水平。

(五)支持建立对口帮扶制度机制。

1、请求建立领导视察机制。请求区领导来镇视察工作,主要领导4年内最好确保1次,分管领导最好确保1年1次。

2、请求建立定期研究对口扶持工作机制。请求区1年最好确保研究2次对口扶持工作(年初制定规划1次,年末验收考核1次),重大工作适时研究,最好确保1年听取1次镇工作汇报。

3、请求建立全覆盖帮扶机制。请求区对镇21个村(社区)全覆盖帮扶,下辖乡镇(街道)2017年对口帮扶18个村,每个村帮扶资金100万元(资金可冲抵区4000万元总量)。

4、请求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请求区出台对口扶持镇资金管理相关办法,以区或派驻工作组为主,镇协助,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发挥效益。

5、请求建立派驻工作组管理考核制度。请求区出台派驻工作组的管理、考核等相关制度,以区为主,镇协助。

三、镇承接区对口扶持工作打算

(一)目标。

1、实现跨越。镇主动作为,在区的扶持下,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全面脱贫,2020年同步实现小康。

2、成为标杆。镇积极配合,使区援建项目和对口帮扶工作进度最快,形象最佳,效果最实,口碑最好,成为长沙市17个对口帮扶单位中的标杆。

3、树立丰碑。镇认真参谋,使区援建的每一项目和对口帮扶的每一项工作都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加大宣传,让人民永远铭记区的恩情,在人民心中树立一座区真情帮扶的不朽丰碑。

(二)措施。

1、专班对接服务。镇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承接好区的对口扶持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为区派驻工作组搞好服务,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坚决确保队员生活不出格,安全不出事,工作不筐瓢。

2、承担常规工作。扶贫和援建项目的一般性常规工作一律由镇工作人员承担,切实为区派驻工作组减轻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确保工作组集中精力抓大事。

3、全力优化环境。镇全面承担区援建项目的环境优化工作,确保进度、质量、安全、廉洁万无一失,树一流形象,出一流成效。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9

渑池县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县教体局  县计委  县财政局  县扶贫办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有关部门采取切有效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我县农村中小学仍有一定数量的危房,改造任务比较繁重。为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河南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03】90号),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我县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危改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目标和任务(一)危改工程实施的目标是: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现存的D级危房,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二)主要任务是:从今年起,用3年或稍长一些时间,完成我县农村中小学现存的D级危房改造任务。现存的或新增的B级、C级危房由县乡两级负责核查,要制定规划、落实资金、逐步予以改造。二、实施原则(一)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资金,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按期完成。严禁借危房改造之机向农民收费和摊派各种费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坚持“三统一分”的原则。对中央、省、市的补助资金,在保持资金性质不变、资金投向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的前提下,教育、计划、财政、扶贫办等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按资金性质分口实施”的原则,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三)坚持“四结合”的原则。即:一是与中小学布局结构相结合,布局规划中准备撤销的学校不得纳入改造规划。二是与已经实施的“中小学危改工程”和其他途径的学校建设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三是与农村教育发展相结合。在对教学用房进行改造的同时,要将农村学校急需改造的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纳入改造范围,统筹解决。结合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新建校舍要适当考虑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建筑设计要求。四是与实施的“整体推进、分批扶持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相结合。(四)坚持严重危房优先安排的原则。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对损坏严重、危及师生安全的校舍要优先从速安排,尽快改造。三、实施安排(一)实施范围。列入危改工程项目的学校必须是政府兴办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二)工作程序。全县危房改造工作由县教体局、计委、财政局、扶贫办研究制定工程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报县政府审批。各乡(镇)要根据县政府审定的本乡(镇)项目学校,抓紧制定本乡(镇)工程实施的总体规划,明确改造任务、资金数额和年度工程进度计划,报县教体局、计委、财政局、扶贫办审定,根据各乡(镇)规划制定、资金落实和机制建立的情况,按照中央、省及市级配套资金的管理要求,分年度审批下达实施计划,并签署危改工程目标管理责任书。(三)资金管理。为保证危改工程的顺利实施,教育、计委、财政、扶贫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对上级的专项资金和县政府安排的资金要统一纳入财政国库,实行分帐核算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财政部门要根据教育、计划部门核实的工程进度,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危改工程资金未实行分帐核算管理、未按要求建立投入机制、承诺资金不到位或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在分年度核定上级专项资金补助数额时,将缓拨、核减甚至停拨资金,并由相关的单位承担责任。(四)质量监管。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危改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勘察、设计和施工。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有国家认定的资质,严格工程监理,确保新建校舍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本着“经济、实用、整洁、安全”的原则。校舍建设要因地制宜,严禁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建设。工程实行项目管理,各项目学校要建立项目档案,有关部门要对工程进展情况、项目建设质量、专项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四、工作要求危改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危改工程目标按期完成。(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综合协调。危改工程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在县政府领导下,由县教育、计划、财政、扶贫等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共同组织实施。为加强对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由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教育、计划、财政、扶贫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协调和沟通。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危改工程实施的领导、协调和相关工作。(二)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工程进展。要根据全县中小学危房状况,统一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并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抓紧改造危险校舍,确保师生安全。县政府将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各乡(镇)政府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筹措资金支持实施危改工程,确保危改工程任务按期完成。要建立健全危房改造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有关政策,严禁以各种名义高收费、乱收费。(三)健全投入机制,保证资金到位。要建立健全以县级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农村中小学投入保障机制,要把维护、改造和建设中小学校舍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政府预算。要建立经常、稳定的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渠道,多渠道筹措资金。及时消除危房。各乡(镇)要积极筹措经费,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四)强化监督检查,彻底消除学校危房。各乡(镇)要建立校舍档案,每年要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区内中小学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和危房鉴定,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改造。县里每年要组织力量对全县中小学校舍进行安全抽查,督促各乡(镇)实施好危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建立中小学危房改造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失察、工作不力,发生校舍倒塌,造成伤亡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学校校长的责任。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0

一、老区发展现状

二、主要症结

(二)支柱产业形成难。稳定的支柱产业是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根本。老区这些年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始终不能提高,支柱产业没有形成是重要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区贫困村在产业的选择上,没有结合本村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实际,不考虑市场因素,凭个人主观臆断,盲目鼓动群众发展,一年一个产业,一年一个品种,从而导致村内的产业品种杂、规模小、效益低,在遭遇市场冲击后,产业宣告失败,最终利益受损的只有群众。水田坝乡石垭村是个偏远贫困村,近几年来国家累计投入到该村各类扶贫资金达30万元,帮助其发展产业,由于该村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因而在产业的选择上左右不定,今年种植黄姜,明年发展魔芋,产业年年在发展但是年年没有效益,导致至今没有形成一项稳定的支柱产业,造成上级部门对该村的发展心灰意冷,村里的群众怨声载道。

(五)实用科技推广难。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农业实用新型技术的推动。我们在此次调查中看到,凡是农业实用科技推广好的地方,农民的生活水平就比较好。然而,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一部分老区贫困村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下,还处于传统的粗放型农业耕种方式,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工作难度很大,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少,缺乏长效的培训机制。近几年国家对老区在科技培训上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笔费用真正用于农业实用科技推广方面的并不多;在培训方式上也仅仅局限在培训几个村干部上,农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因而也造成了国家提出的“户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的目标成了一句空话。二是科技培训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目前,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量,主要依靠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然而由于乡镇农业技术部门待遇差,贫困地区工作环境不理想,致使乡镇农业技术力量匮乏,没有技术人员来具体从事技术推广工作,这一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农业新型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三是科技培训主体严重不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农民外出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已成为老区贫困群众增加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而打工经济在广大农村应运而生。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老区贫困村有一定文化的轻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的多是“386190部队”,导致农业实用新型技术在这些地方无法推广,从而造成了老区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

三、主要矛盾

进入新阶段后,党和政府对老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快老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老区人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现阶段,省委、省政府出台措施对老区和贫困地区实行集中资金、分批扶持、整村推进的办法,加速老区脱贫的步伐。从一年多来实施的情况看,项目的实施群众参与性高,老区贫困面貌有所改观。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老区在实施扶持项目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困扰,发展步伐仍然比较缓慢,主要存在着六个方面的突出矛盾:

(一)群众发展观念与市场经济规律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老区群众想脱贫、盼致富的愿望日益迫切,群众的发展观念进一步增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如今老区群众的项目意识非常强烈,急切希望国家多给点扶持项目,帮助其发展生产,改变贫困面貌。我们在水田坝乡调查时,该镇主管农业的副书记周玉波向我们反映当前老区贫困村存在着“村里没有项目群众盼项目,项目来了群众反而怕项目”的现象。该乡严坪村一直以来国家没有给该村扶持什么项目,前年国家投入资金扶持该村发展黄姜,群众在政府引导下,自筹了一部分资金发展了300亩黄姜。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黄姜收购价格猛然下跌,许多姜农血本无归,损失惨重,导致广大姜农抱怨政府“办事不利”、“坑害群众”,造成了一系列群众性矛盾,镇、村两级在这一事件中也深感委屈。去年,镇政府再次扶持该村发展柑桔产业,该村大部分群众纷纷摆手,“躲避三尺”。

(二)群众的积极性与项目额度过小之间的矛盾。在去年实施的整村推进工作中,老区贫困村群众深刻认识到了整村推进是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因而群众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由于受到国家扶持项目投资额度的限制,造成了扶持项目无法满足群众发展的需要。沙镇溪镇周家坪村去年是整村推进的村,去年国家投资扶持该村发展200亩优质脐橙,群众在优惠政策激励下,突破性地发展了300亩优质脐橙,种植面积大大超过了扶持面积,镇政府又不能阻止群众发展的积极性,且只能鼓励其发展,但是另外100亩的扶持资金又没有政策追补,从而造成了“扶持空白区”,把这一难题留给了镇政府。

(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到户项目之间的矛盾。扶贫到户是新阶段国家为彻底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而出台的又一重要扶贫政策。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实施整村推进的村中,实施到户的项目群众积极性非常高,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村级公路)群众就不愿意去搞。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制约着贫困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老区贫困村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公路建设也是贫困村农民最关心、最关注的项目。我们算了一笔帐,实施整村推进的村新修10公里村级公路,若按照每公里投工750个计算,农民将投工7500个。根据农民减负的有关政策,今年农民应负担的统调工、义务工只有10个,明年将予以取消。贫困村公路维修又不可能按国家建设的标准进行预算,通常只解决点“三材费”,大量的劳动用工全靠群众自筹,如今若不涉及个人利益群众不愿意投工投劳,这从而造成了繁重的公路新修任务与国家减负政策之间的矛盾。

(五)项目库与村内亟须发展的项目之间的矛盾。新阶段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省主管部门一直强调扶贫项目规划的严肃性,各县、市申报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选择。近几年来我们县级扶贫部门严格按照这一要求操作,但从近几年项目实施的效果以及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如果部分项目再一味要求按照规划申报,将会违背上级主管部门的初衷。如两河口镇香龙村当初在贫困村申报项目时,不结合区域实际确定项目,致使部分项目脱离发展实际。该村当初在种植业上申报了发展100亩板栗,从该村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来看,该村并不适宜发展板栗,由于在申报时村干部不考虑实际因素,加之乡镇把关不严,在规划中确定了板栗项目,今年该村在申报整村推进项目时,群众迫切想发展魔芋项目,但项目库中规划的却是发展板栗,造成了规划项目与实际需要相背离。

(六)专项经费缺乏与项目资金管理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扶贫工作在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干部群众的深厚感情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扶贫部门在认真实施扶贫项目,完成扶贫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对口定点帮扶、项目争取、项目检查验收、上级主管部门接待等方面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却没有相应的经费来保障,加之县级财政财力有限,使之扶贫部门不能保障有些工作正常开展。在沙镇溪镇调查时,该镇副镇长王山推心致腹的向我们说,他每年用于扶贫工作的业务经费在2万元左右,镇政府也没有给乡镇扶贫办拨付一分钱经费,所有正常开支只能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为了维持扶贫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后也只能在项目款中考虑。如今,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对挪用专项资金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若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若上级主管部门再不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县、乡扶贫部门配套一定专项经费,势必直接影响扶贫工作的正常开展,削弱扶贫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制约扶贫工作的进程。

四、思考建议

(一)对老区的感情认识要再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农村的关键又在老区。加快老区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同志曾说过:“不把老区的事办好,我们难以向烈士交待,向人民交待,向历史交待”。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老区人民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老区建设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老区,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加强老区建设,就是培根固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把老区问题重视起来,切切实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下更大的决心抓好老区人民的致富奔小康工作。我们不能一些人春风得意,而一些人向隅而泣,我们既要帮助老区人民长远谋发展,也要帮助他们眼前渡难关。同时,还要大力宣传老区人民的丰功伟绩,宣传老区精神,宣传党和政府加强老区建设的指示。通过宣传,改变老区意识弱化、淡化的状况,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增强全社会的老区意识,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区建设的生动局面。同时,也进一步激发起老区人民向贫困作战的斗志。

(二)对老区政策的制定要再优惠。认真落实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老区建设是重视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老区的政策,如平价供应生产、生活资料,减免税收等等。然而,这些有效政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的逐步消失了。目前,迫切需要的是进一步认真落实已有的政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适时制定一些有利于加快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政策。建议一是在政策的制定上,对老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 对老区县的税费及财政收入分配进行调查研究,区别对待,打破老区与非老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同一财税政策的简单管理模式,先做到少取,而后再力争多予。二是老区建设基金或专项资金,对“贫困老区”实行定位支持,优先解决老区人民基本生存、生活条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财政可能的情况下,预算列专项,解决老区的一些特殊问题,如公益事业等。并设立老区政策性贷款,为老区建设小康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和金融保障。三是在扶贫资金的投入上应向老区贫困地区多倾斜,对老区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社会发展等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帮助解决老区人民通路、吃水、通讯等问题,对扶贫到户项目的要提高补助标准,确保扶持的项目贫困户能够建的起、建的成且有效益。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1

一、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营造扶贫开发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增强扶贫开发合力,我镇严格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五个一批”对我镇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并积极与县工商、城建、运管等8个相关部门进行衔接,点对点核实我镇贫困户信息,严格把关,及时清退、更新数据,做到政策扶持“不少一户”,巩固脱贫成果“不增一户”。将核实后的所有贫困户信息在各村进行公示、评议,将公示期内无异议的贫困户纳入我镇建档立卡信息数据库及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最终锁定全镇贫困户为57户,146人。目前已建立档案资料,资料内包括了贫困户照片、贫困户家庭情况简介、扶贫措施、包村联系人、驻村工作组联系人等。根据我镇实际,拟定2016年度脱贫任务为26户69人,截至目前,已完成17户51人脱贫,在各类扶贫资金的支持、短、中、长期扶贫项目的支撑下,我镇贫困户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

二、加强产业扶持,提供项目支持,助力脱贫攻坚

(一)道路建设

我镇现已完成所有通村公路修建,正在进行各村通组公路修建,目前万年村不通组的公路有梓柏组、同心组、双河组、24组、25组、26组、红岩组,道路建设滞后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截止目前,已完成了19组、新华组的林区道路建设,同心—梓柏组的林区道路正在扫尾阶段,双河组—25组及红岩组林区道路正在建设当中。我们通过多渠道积极筹措道路建设资金,整合项目投入,不断改善路面状况,提高路面技术等级,使万年村大量优质竹木资源得到运输,增加群众收入,确保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二)阵地建设

为确保“村两委”健全村组织生活,提高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我镇在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5万元阵地建设资金,现已完成万年村办公设备和活动阵地建设;完善了《万年村干部日常管理细则》和《万年村村组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组织生活,加强贫困村党建工作。

(三)饮水工程及人行便道工程

经过对贫困户实地走访,万年村26组、19组等8个村民小组存在村民喝水不便、水质差、出行不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为此,驻村工作组及“第一书记”完成了对存在饮水困难的8个村民小组的现场调研工作,并制定了饮水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对中高山区饮水工程项目的上报工作,该项目总概算投资31.4万元,涉及8个村民小组148户606人。争取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经费20万元用于急需建设的19、26组饮水工程和26组人行安全便道工程,目前已完成26组饮水工程及人行便道工程。

(四)扶贫超市

针对万年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及群众意愿,我镇计划在万年村成立“扶贫超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雅安市环保局及荥经县委组织部提供了大力支持,现在正在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已与国资公司签订协议并落实了超市场所。

(五)大力发展产业

我镇驻村工作组与“第一书记”先后共组织两次扶贫产业项目考察,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村扶贫产业发展。先后邀请了4家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到万年村考察扶贫项目。目前黄柏套种黄精项目已落地,项目资金总投入10万元,涉及21户村民,其中贫困户3户。现已成功组建“荥经县万年村茶叶专业合作社 ”正在筹备组建“荥经县万年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三、实行联村帮扶,落实“五个一”标准

万年村帮扶单位有雅安市环保局、县委组织部、县林业局及县老干局;由市委组织部委派市环保局魏鸿同志为万年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由县林业局纪检组长季晓荣担任,成员为我镇党委副书记姚力;驻村农技员由我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杨成忠担任。我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驻村工作组与市环保局每个月召开一次扶贫联席会,对扶贫项目进展情况、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等扶贫工作进行总结,按季度汇总工作动态。

四、制定十三五规划脱贫计划,健全“四本台账”

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我镇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符合我镇实际情况的脱贫计划,按照2016年减贫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针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不同的脱贫措施,现已向25户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934只,由联系帮扶单位市环保局出资,鸡苗长成后贫困户可以自行出售,也可以由村合作社回收,为贫困户解决了销路问题,真正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引进有意愿和能力的茶叶种植大户,将在万年村发展了近千亩的茶园,拓宽脱贫致富路;从重庆潼南运来优良黄精种子,现已种下黄精2.6吨,涉及种植户21户,其中贫困户3户,种植面积达50余亩。

我镇与各村签订了减贫目标责任书,确定预脱贫名单,健全精准识别台账、“五个一批”帮扶和“一户一册”台账、五个一联村驻村帮扶工作台账、贫困户脱贫台账。确保今年我镇贫困村摘帽,18年实现贫困户全员脱贫,到2020年全面消除我镇绝对贫困,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穿,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镇实现同步小康。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2

压实各级河长责任,完善问题发现、报告、督查督办、整改落实和跟踪问责机制。下面小编整理了:乡镇农林水务局2021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一、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加强农资安全监管。为切实做好农资安全监管工作,xx镇农林水务局不断加强对农资店、兽药店的日常监管。截至目前,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xxx人次,检查经营单位xx间次,抽检兽药样本x个、农药样本x个。另外,xx镇农林水务局执法人员结合日常执法检查开展入户宣传工作,累计发放农资安全宣传资料约xxx份。

2.加强豆芽质量监管。截至目前,xx镇共有豆芽生产作坊x家。为切实保障豆芽菜质量安全,xx镇农林水务局严格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将豆芽菜纳入日常执法抽检范围,并将在生产豆芽过程中使用x-苄基腺嘌呤、x-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的行为作为使用禁用农药来处理。截至目前,xx镇农林水务局共例行抽检豆芽菜作坊xx间次、执法抽检豆芽作坊xx间次,累计办理涉豆芽案件xx宗,累计罚没款xxx元。

3.加强定点屠宰监管。一方面,采取不定期巡查的方法突击检查定点屠宰场,督促屠宰场严格屠宰流程,确保生猪肉品出场安全。经排查,xx镇定点屠宰场暂无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生猪入场、无害化处理、检疫检验等档案台账完备。另一方面,由肉食品巡查队定期对易发生私屠滥宰的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并根据巡查情况突击开展执法行动。今年以来,暂无发生群众投诉生猪私宰案例。截止x月份,xx镇累计屠宰生猪xxx头,生产合格生猪肉品xx.x吨,销毁不合格生猪肉品x.x吨。

(二)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1.加强农业园区管理。一是做好休闲观光项目建设,今年年初,完成农业园的油菜花、波斯菊、百日菊xx亩种植,观赏花卉色彩缤纷,风景如画,吸引获得广大游客称赞。二是完成园区入口门闸的更换,加强园区安全保障。

2.落实水稻种植任务。市下达xx镇给镇水稻种植任务是xx亩,目前已在凤山农业科技园完成水稻种植xx亩。

3.开展农业技术培训。xx年x月xx日,xx镇农林水务局组织各社区(村)农业干部和荔枝种植户共约xx人在水平村举办了“荔枝幼果期田间技术管理活动”,并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王哲槐教授授课,讲授了荔枝幼果期肥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4.积极申报家庭农场。根据《x市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实施意见》和《x市家庭农场认定及奖励办法(试行)》有关规定,xx镇农林水务局积极向社区(村)宣传,并帮助相关农户申报。目前,xx镇有x间家庭农场申报,资料已上报至市农业农村局,待市局审核。

5.完成高标农田建设。根据省市机构改革后职能的变更,xx镇农林水务局开展全镇xx-xx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实地排查、加强与社区(村)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开展xxxx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其中凤山农业科技园农田近xxx亩,x月份已通过市验收。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竣工阶段,完成初步验收。

6.建设美丽田园。根据《x市田间窝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东府办函〔xxxx〕xxx号)文件要求,xx镇农林水务局高度重视,组织各社区(村)对田间窝棚进行实地排查。截至目前,xx镇共拆除田间窝棚xxx宗。xx年x月份完成统一建设农田工具房xx个。

7.完成粮食两区划定。根据省市要求,xx镇需划定xxx亩优质农田保护区为粮食功能区和保护区。通过现场调查、与相关社区(村)和职能部门沟通,在xx、xx、xx和xxx等x个选址划定了约xxx亩粮食功能区,保障粮食生产。现已完成调查、现场勘察、图文公示及签订协议等一系列的流程,并通过了市农业农村局的验收。

(三)落实气象安全工作

1.落实防雷安全检查。为切实抓好防雷安全工作,xx镇农林水务局定期组织开展防雷安全检查行动,检查范围包括市级重点气象灾害防御单位以及其他危化企业和中小学校,督促各相关企业、学校定期检测防雷装置,并协助市防雷减灾管理中心开展防雷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抽查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的防雷安全生产落实情况。xxxx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xx多人次,检查企业xx多间次。

2.加强气象安全宣传。xx镇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结合日常检查,积极开展“气象安全进企业”宣传工作,并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xxxx年以来,累计发放宣传xxx多份,开展网络专题报道x次。

(四)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1.加强隐患排查工作。在春节、清明、国庆及重阳节等节假日前,全面组织开展森林防火物资查漏补缺和问题整改工作,确保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在每年清明节、重阳节前利用电视台、荔香xx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并在辖区重点区域悬挂宣传横幅及林区道路沿线、进山路口、林缘地带等区域设置防火警示牌。森林火灾高风险期,各社区(村)要利用多种途径,全面加强群众森林火灾防范意识。

3.落实值班制度,责任到人。为保证森林防火监管不断链,除工作日做好日常巡防工作外,xx镇农林水务局要求各有林社区(村)及凤山农业园节假日必须落实值班制度,在进山人流密集的林区要做好火源管控。

(五)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

一是落实巡河工作。xx镇各镇级河长、村级河长、护河志愿者、民间河长、党员河长按照要求开展巡河工作。xxxx年以来,镇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xxx人次,村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xxx人次,累计形成巡河台账xxx多份,针对巡河发现的河道水面及周边保洁不到位,工厂、小作坊非法排污等问题,第一时间组织职能部门和社区(社区)解决,累计整改各类问题xxx个。

二是开展河长制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五清”行动,完成xxx个入河排污口整治;今年来清理水面漂浮物xxx吨。全面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累计整治“四乱”问题xxx宗,清理面积约xxxx平方米,目前已基本完成xx条河涌“四乱”整治。

三是河长制广泛宣传。通过派发传单、志愿者参与活动、创立党员河长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河长制工作,提升群众护河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河湖治理。每月举行“河湖保洁日”、每季度举办“河湖治理大家谈”活动,累计发放河长制宣传资料xxx多份。组织召开xx镇全面推行河长制会议,提高河长巡河质量。

四是确保水环境质量改善。xx镇共有内河涌xx条,目前已完成xx条河涌的整治工作,今年继续对余下xx条河涌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尤其是对污染程度高的西溪河流域加大整治力度,计划对全镇xx条河涌开展水质提升整治工程,确保年底前所有河涌水质稳步提升,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六)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1.落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xx镇派驻乐昌十个省定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和队员坚守初心使命,冲锋在前、硬核担当,与村“两委”干部一道,落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做好贫困户的宣传排查工作,确保每一位贫困户健康安全。楼下村驻村扶贫工作队联合村党员干部建立党员示范岗,对来往车辆人员,做好耐心详细询问,登记台账、动态跟踪,切实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另外,xx镇各单位企业疫情期间十分关心xx镇扶贫干部和扶贫工作。在防控物资十分缺乏的前提下,xx镇商务局、长塘社区以及x的多家企业向楼下村捐赠口罩xxx个、牛奶xxx箱、三面挡风帐篷x顶、消毒液和消毒水xx桶、一次性防护手套xxx双等价值x万多元的防控物资。xx镇扶贫办、工会分别向驻村扶贫干部赠送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减轻贫困村的防控压力和保障扶贫干部的人身安全。

2.落实抓好省扶贫考核工作。按照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的工作要求,各驻村扶贫工作队重点围绕xxxx年度扶贫工作减贫成效、帮扶责任落实、干部选派管理、扶贫资金投入及使用管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党建扶贫、消费扶贫、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宣传等各项迎检准备。x月xx日,省第三方考核机构对五山镇麻坑村进行抽检,各项工作指标均达到考核标准,并给予高度评价。

3.落实抓好业务培训。xxxx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x月x日,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要求要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x月xx日下午,“xx年xx镇驻村扶贫工作队业务交流会议”在楼下村召开,并由xx镇xx村、xxx村、xx镇楼下村就如何做好省检入户、资料考核和党建工作进行经验分享,同时还邀请了x市审计局、xx镇扶贫办为我们讲授xxxx扶贫资金项目使用流程和审计重点要点,全面提升扶贫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4.落实抓好就业扶贫工作。为降低疫情对贫困户复工复产的影响,各驻村扶贫工作队密切关注有劳贫困户的复工情况,同时加强与当地劳动部门企业的联系,优先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另外,x月x日至x日,xx镇人社分局、扶贫办、长塘社区、x市华灏科技有限公司和xx乐昌对口帮扶指挥部、xx市xx镇扶贫办、人社服务所联合,在xx市xx镇开展了一场“点对点”现场招聘活动。现场共面试xx人,成功招聘xx人(其中贫困户x人),为我们攻城拔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收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落实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贫困户的人居环境治理力度,提升贫困户的生活质量。xx镇扶贫办、xx乐昌对口帮扶指挥部以及xx有对口帮扶任务的社区(村),积极发动xx的热心企业和个人,向xx对口帮扶乐昌的贫困户捐赠衣柜、茶几、大床和电视柜等生活家居。x月xx日上午,在楼下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朗乐携手,共建贫困户幸福家居”“心愿卡”物资现场捐赠活动。另外,楼下村结合贫困户实际,制定《楼下村贫困户人居环境整治评比方案》,整合xx镇引导资金和x市扶贫经费共xx万元,对家居卫生评比为优、良等级的贫困户给予一定金额和生产物资的奖励,对于评定为差等级的贫困户不给予奖励,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户做好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6.落实党建帮扶措施。继续深入实施党建一对一结对帮扶,加强xx镇经济较发达的xx个社区(村)党工委与xx个贫困村的党支部进行结对。加强贫困村党建阵地建设,提升贫困村党(总)支部脱贫致富的能力。楼下村整合xx镇xx万文化对接资金和x.x万元x市审计局党建资金,为楼下村建设党总支部党员活动室和下辖x个党支部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党群主题文化广场,党建长廊等党建阵地建设,让党员群众有了真正的“家”。

(七)水库移民工作

xx年,协助宝陂村申请了xx年市水库移民专项资金xxx.xx元用于支付宝陂小区路缘石更换及停车场改造工程补助尾款;协助佛新社区申请xxxx年市水库移民专项资金xxxx.xx元用于支付佛新工业区人行道升级改造工程(二期)第一期进度款。在完善水库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其村容村貌的同时,切实减轻了村集体经济负担。

(八)开展市内帮扶工作

1.开展春节慰问活动。根据市扶贫办《关于开展xxxx年春节前夕帮扶送温暖慰问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xxxx年x月春节前夕,xx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市内扶贫春节前夕送温暖慰问活动,为全镇xxx户低保户及特困户发放春节慰问金xx万元。

2.落实相关扶持资金。协助佛子凹村申请x市旭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项目财政资金xxx万元。根据xx镇委委员、副镇长联席会议纪要〔xxxx〕xx号精神,同意由镇财政拨付xxx万元扶贫补助资金给佛子凹村,用于x市旭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xxx.x平方米,规划建设七层,总建筑面积为xxxx.xx平方米,项目工程包括土建工程、电气工程、消防工程、给排水工程等。于xxxx年xx月xx日在x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标,中标价为xxxx.xx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建成后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xxx万元。

根据《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x扶贫济困日暨x慈善日”活动募集资金使用办法》的通知》(东府办〔xxxx〕x号)的文件精神,申请xx年-xx年x扶贫济困日补助资金的请示xxxx元用于佛子凹村五区xx号旁边道路硬底化及排水工程项目。该项目为修建长xx米、宽x米、结构层厚度x.x米的水泥道路,并配套长xxx米、管径为DNxxx以内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的排水管道,预算总造价为xx.xx元。该项目已于x月x日开展了招标工作,目前正在建设中。

(九)开展援疆工作。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xx藏援疆办〔xxxx〕xx号)、《关于调整x市镇(街道、园区)与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农牧团场(街道)结对关系的通知》(xx援疆办函〔xx〕x号)及《关于调整我市镇(街道、园区)与第三师xx市团场(街道)结对关系的补充通知》(xx藏援疆办函〔xxxx〕x号)文件精神,xx-xx年,xx镇与第三师xx市xx街道的结对交流,为期x年。为切实做好新一轮援疆工作,提高结对帮扶成效,草拟了《关于xx镇与x第三师图木舒克市xx街道xxxx-xx年结对交流工作的意见》,呈领导审批中。

(十)开展xx镇雄县扶贫工作。根据《关于印发 《x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加力行动方案》的通知》(东扶贫〔xxxx〕x号)文件精神,xx镇长塘社区及x市长胜石油有限公司结对帮扶xx镇x县贫困村xx村,巷头社区及x市圆方云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结对帮扶xx镇x县贫困村xx村,并于x月底前分别落实了帮扶资金x万元共xx万元及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书。

二、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做好农业办工作

1.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参照本年度食品安全考核相关标准,开展农资日常执法、生猪屠宰监管等工作;二是协助市联合检查小组于x月份开展拖拉机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做好非洲猪瘟防疫工作,加强生猪屠宰监管,开展打击私屠滥宰行动,防止私宰肉、注水肉流入市场。四是开展豆芽菜专项执法行动,抽检不少于x间次豆芽作坊。

2.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一是开展不少于x期荔枝龙眼种子技术培训,组织各家庭农场业主参加交流学习活动。二是加强凤山农业园区经营管理,完成夏秋季x个休闲观光项目。三是完成田间窝棚整治任务和xx亩早造水稻种植任务。四是在凤山农业科技园完成剩余xx亩水稻种植,保障粮食生产。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春季村庄清洁战役,确保xxx%以上社区(村)达到“干净整洁标准”。二是督促做好xx个社区(村)的规划编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从整体上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三是出台《xx年x市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督促各相关单位、各社区(村)严格按照目标要求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4.做好气象安全工作。一是做好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气象安全进社区(村)、进学校活动。二是定期开展防雷检查工作,并协助市气象局开展防雷安全专项检查行动,督促各企业落实防雷装置安装和定期检测工作。

5.继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一是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检查各林区入口警示牌和宣传标语,对于缺失的及时补充。二是开展防火物资查漏补缺工作,督促相关社区(村)做好森林防火物资的管理。三是加强节假日期间森林防火应急值守工作,并会同镇电视台开展森林防火公益宣传。四是开展森林防火演练培训工作,提高村级森林防火队伍实战能力。

(二)做好扶贫办工作

1.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一是继续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业务能力培训,规范扶贫资金项目的使用,加强各项扶贫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为开展脱贫攻坚收官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继续优化葫芦坪砂糖、文书皇帝柑等村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结构。加快楼下村扶贫车间的建设,解决更多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增加贫困村收入。三是加大党建结对促脱贫的力度,确保xx年底如期实现脱贫出列。

2.做好市内帮扶工作。一是跟踪落实次发达村市定点帮扶项目;二是组织开展“x扶贫济困日暨x慈善日”募捐及慰问活动和中秋节慰问活动;三是跟进市级次发达村村组两级经营性纯收入增长情况;四是跟进“万企帮万村”结对帮扶情况。x.做好援疆及镇x县扶贫工作。

(三)做好河长办工作

一是压实河长责任,加强工作督导考核。压实各级河长责任,完善问题发现、报告、督查督办、整改落实和跟踪问责机制。制定《xx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对于连续两个月排名倒数三名内的社区(村)河长,由镇副总河长对其进行约谈;对于连续三个月排名倒数三名内的社区(村)河长,由镇总河长对其进行约谈,将视年度最终排名对该社区(村)书记、主任的绩效工资进行惩减。

二是建立各项长效机制,确保河道x久清。xx镇聘请保洁公司开展为期五年的河湖水面日常保洁,定期对水面漂浮物以及护坡上各类垃圾开展清理。同时,xx镇水务中心每旬对xx镇河道进行全覆盖巡查,各级河长、民间河长、党员河长、网格员也对辖区内河道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确保河湖“四乱”无反弹、河湖保洁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