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故障维修论文

故障维修论文

时间:2022-02-24 20:05:22

故障维修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手风琴是一种大众化的乐器,同时也是一种构造精密的仪器。在手风琴的演奏过程中,常常由于维护的不到位而出现各种故障,从而影响了演奏效果。文章针对手风琴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其外在及内部结构特征,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以便演奏者参考使用。

手风琴是一种年轻的西洋键盘乐器。由奥地利维也纳人达密安于1829年发明。它应用范围宽广、演奏比较简单、携带方便、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可以奏出各种旋律和节奏。目前在我国广为流传,是广受大众喜爱的乐器之一。

一、手风琴右手常见问题维修

在手风琴的使用过程中,右手出现问题最多的是按键或键钮反应不灵敏。而左手则容易出现漏气、贝斯按键反应迟钝等问题。

先来看看右手的情况。不管是键盘式手风琴还是键钮式手风琴,进口琴大多是采用穿通条式琴键固定法。因此,不能将其中某一个键或键钮单独拿下来。只能从低音区开始一个键一个键地往下拆。也就是说如果琴的最高音键出了问题就必须将所有的琴键或键钮全部拆下来才能解决问题,在这里请大家注意,一旦出现类似情况,一定要谨慎处理尽量不要自行拆卸,否则可能造成更大的问题。因为现在与进口琴相配的配件很少,(进口琴牌号、型号太多规格不统一)元件被损坏将很难配到合适的。当按键或键钮反应不灵敏时有两种可能一是键子木头受潮变形所致,遇到这种情况应将琴放到干燥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会自然好转的。如还不见好转最好能找专业人员解决。二是传动部件不好。可打开前后面板在不好的地方点上极少量的缝纫机油,一点点就够,千万不可过多。

二、手风琴左手常见故障维修

手风琴漏气是左手经常出现的一个普遍的毛病,它不但影响手风琴的音色、音量,而且伴有杂音,因此常常令演奏者大伤脑筋。解决手风琴漏气时,首先应该清楚哪些地方可能漏气,然后细心检查,准确判定后用相应的办法处理。

造成手风琴漏气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找到“病因”然后才可对症下药。

1.琴箱开缝:琴箱开缝有两个原因,一是制作琴箱的木材没有干燥好,当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时,琴箱便会出现缝隙而漏气。二是在生产中不细心留下缝隙。先来判断缝隙在什么地方,拆下手风琴右侧的装饰盖和左侧的贝司机,用力推拉凤箱同时将脸贴近这两侧并上下来回移动,以确定漏气的部位,然后用稍稠的白胶将该处缝隙堵上,待胶干后试验一下是否漏气即可安装好使用了。

2.风箱故障:用同样的办法判断风箱四周什么地方漏气,然后拆下风箱观察该处垫的皮圈是否卷曲、有杂物,如有,清理干净弄平皮垫把风箱装好。但有时也许是皮囵老化破损,这就需要更换新皮臼,如果手头没有可临时用合适的吹塑纸代替。年久的手风琴,把风箱迎光照一照,看看风箱上的羊皮折角是否损坏漏气,如果有孔则需更换羊皮或用白胶布粘上凑合一时。

3.附件松动:手风琴背带和风箱扣带的固定螺丝是穿过外壳从里用螺母拧紧的,这些螺丝松动也会造成手风琴漏气。先用上面的办法判断是哪个部位漏气,然后把这个螺丝拆下,往穿孔里塞一些蜡原样装好即可。如果螺丝穿孔太松,可用木材把穿孔粘死重新钻孔。同样的做法可以解决风箱销钉松动漏气。

4.音簧盖板:取下手风琴装饰盖和贝司机,可以看到许多粘有羊皮的长方形的金属板,这就是音簧盖板。它不正、不平或附有杂物都会造成漏气,调整音簧盖板一定要细心,一边前后左右仔细观察,一边用尖嘴钳子一点点的校正。排气孔盖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一样的。有时盖板上的拉簧会脱落或无力,这就需要重新装好或调换弹簧。

5.簧盒、簧片:卸下风箱后,能看到许多粘有簧片的簧盒。如果簧盒变形漏气,可将簧盒拆下来,在下面合适位置垫块呢子,再把簧盒装上去拧紧。使用过久的手风琴音簧上的皮子可能会卷曲、脱落,失去挡风作用而造成漏气,应该换上好的音皮子。另外把每个簧片座的四周用蜡封死,防止漏气。

另外,左手贝司按键反应迟钝这一现象也非常普遍。而且往往在按键时还会伴有机械摩擦声。这个问题一般是贝司按钮连杆变形所致。导致这个问题的发生有两个原因。第一,制造方面的原因。在制造过程中调整好按钮后经过一段时间按钮连杆金属回弹变形。第二,在我们拉琴时左手往往有比较困难的地方如大跳、手小的人拉大于十度的双音或和弦。遇到这些地方我们有些演奏者在练跳时往往不注意在大跳前先将手掌位置调整到接近将要大跳至那个键钮的位置附近,然后再去按那个键钮。而是先用手指勾住那个键钮将手掌带到位后再按键。因为贝司键的金属连杆比较细,这样反复练习多次容易造成机件变形的加速从而导致按键反应迟钝。希望有这种演奏习惯的演奏者能改变一下,也希望进行教学的老师们能注意一下自己的学生是否有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这种机械故障只能请专业人员进行修理,因为调整按钮连杆是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来进行的,甚至需要拆下一部分按钮来修整,否则可能会是修好了这个坏了那个。

三、手风琴故障预防

手风琴是一种娇贵的乐器。为了避免故障的发生,及时保养也很重要。在运输途中应尽量避免强烈振动。在使用、维护中,一定要做到防潮。因为手风琴的簧片,是用特殊钢片磨制而成,一旦生锈,不仅影响音准,而且因锈迹的腐蚀作用,会使簧片失去弹性以致折断。另外,无论是风箱还是羊皮护角,一旦变潮开胶,将失去柔软及密封性,会使风箱漏风,失去弹力。在冬季时,无论是从冷处将琴移到热处,或是相反,都要注意不要骤冷骤热。因为这会使琴内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簧片上,造成锈迹。琴身外部的尘土可用软布擦拭,琴壳化学片污渍可用湿布蘸少量肥皂擦洗。另外,按键时用力不可过猛,或久按,以免弹簧失灵。

结语

手风琴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为广泛普及的乐器之一。在当代,手风琴不仅在专业乐坛上,而且在大众音乐文化生活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手风琴维护工作者为手风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相信,在广大手风琴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的继续合作努力下,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特色的手风琴艺术之花,必将在我们的大百花园里,开放得更加芬芳艳丽。

参考文献

[1]《浅谈手风琴在新时期的发展》,歌海,2008年第02期.

[2]《探索手风琴的起源与发展》,四川戏剧,2007年第04期.

第2篇

煤炭机电设备发生故障主要发生于三个阶段,分别为:机电设备早期的运行故障,运行中期发生的偶发故障及运行后期发生的磨损故障等。

(一)煤炭机电设备早期运行故障

煤炭机电设备早期运行故障主要发生在机电设备磨合时期,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型的机电设备所需要的磨合期是不同的,磨合时期发生故障的概率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该阶段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机电设备自身设计存在的缺陷、出厂时质量不达标及其使用的具体环境与机械自身不协调。

(二)机电设备运行中期发生偶发故障

机电设备运行中期一般情况下是其运行效率最高的时期,该阶段发生故障的概率往往是整个机电设备故障最低的时期,但是也会出现一定的偶发性故障,这些偶发性的故障往往没有任何规律。探究该阶段该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为煤炭机电设备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使用规程及使用不恰当的机电设备中期维护方式等,要想降低该阶段的煤炭机电设备故障率,相关的人员应当从严把机电设备入厂时的整体质量,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使用机电设备及全面的做好机电设备的定期保养和定期检测工作。

(三)机电设备后期发生的磨损故障

机电设备后期发生的磨损故障的主要原因为随着机电设备运行时间的不断增长,其内部相关的零部件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老化、磨损、疲劳及不同程度的腐蚀等情况,对于该些磨损故障发生时,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实现对于机电设备相关零部件的及时更换,并做好定期的检查维修及保养工作。

(四)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相关类型

煤炭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主要类型有五种,分别为:机电设备老化性故障,主要现象为机电设备内部零部件出现变质、老化、剥落及异常磨损等情况;机电设备松脱性故障,主要表现为机电设备内部零部件的脱落或者松动等;机电设备堵塞或者渗漏性故障,主要表现为机电设备出现漏水、漏气及漏油的情况出现,或者为发生设备堵塞的情况;机电设备损坏性故障,主要表现为机电设备出现变形、断裂、龟裂及拉伤等情况;机电设备功能性故障,主要表现为机电设备相关功能的减退及不同程度的失常等。

二、煤炭机电设备故障检测

现阶段煤炭机电设备故障检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机电设备变频器故障检测与工况故障检测。

(一)机电设备变频器故障检测

在进行机电设备变频器故障检测的过程中主要为将机电设备各个工况检测点的相关数据传送给机电设备相关工况点和故障检测中心,然后通过故障检测中心相关的处理工作之后,做出相应的保护检测功能。在机电设备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每个变频器都拥有自身一个独立的电子显示器,能够将机电设备的电机电流、牵引速度及运行电压等相关参数直观地显示出来,其最为主要的功能是实现相关信号的传输工作,信号通过检测中心之后,检测中心会做出相应的故障处理信号,最后以图形或者文字的形式将所要表达的信号表示出来。

(二)机电设备工况故障检测

煤炭机电设备的工况检测是一种电脑计算机程度,该程序主要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检测。机电设备工况故障检测主要是为了发现存在于机电设备的故障或者为根据其中相关数据的变化实现对于煤炭机电设备内部相关故障的预测。如果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相关的检测设备发现了机电设备故障的存在或者潜在故障的存在,检测程序将会将相关的故障信息传递给机电设备控制中心,并且能够发出比较醒目的机电设备故障预警信号,煤炭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人员收到该信号之后,能够实现对于相关故障的第一时间处理工作,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实现相关故障的预防工作,这对于降低由于煤炭机电设备故障发生而带来的巨大损失。

三、煤炭机电设备维修

机电设备维护及维修工作人员应当明确机电设备日常维护和计划维修之间的关系,所谓的机电设备维护工作是机电设备维护人员采取预防为主的相关措施,对煤炭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日常检测和维护,进而实现对于机电设备实际的运行状况及相关磨损情况的掌握,并且通过日常的维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机电设备以外事故的发生。同时,当在维护的过程当中发现机电设备运行效率较低,磨损情况较为严重时,相关的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人员就应当制定相关的计划维修工作,做好对于机电设备的相关维修工作。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单位应规划好机电设备维修和煤炭生产之间的关系,因为在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过程当中必然会影响到煤炭生产的顺利开展,并且在维修的过程中也会消耗煤炭企业相关的财力及人力,尤其是在年终煤炭企业抓紧生产的过程中,相关机电设备的维修及必要维护工作给整个煤炭生产带来的影响往往较大,很多煤炭企业在该时段往往选择放弃机电设备维护,保证自身煤炭产量的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出现相关的机电设备在状态较差的情况下进行高负荷的运转给整个煤炭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带来较大的影响。此外,煤炭企业应将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和定期检修工作相结合,应当全面的认识到机电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是机电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延续,日常检修工作是机电设备管理单位每天安排相关的人员实现对于机电设备每天的保养和检修,而定期检修工作是按照预先设备的日期实现对于机电设备更为全面的、深入的检修工作,在进行机电设备维护的工作当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到一起,从而全面保证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机电设备维护相关人员在进行日常维护的过程当中,应全面的按照相关的规程进行操作,全面的提升机电设备维护工作的质量。

四、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数控机床 维修技术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T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189-01

数控机床是现代工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机械设备,关系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生产现代化的建设。数控设备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工业技术的结合,是数字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数控技术体现的是工业产品更加的精细和准确。数控机床从操作到维修都要按照机械操作和护理的程序进行,操作不当或维修不及时必然影响数控机床的正常生产。

1数控机床存在的故障

数控机床的故障一般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类。在机床维修之前,应该诊断机床故障是属于机械故障还是电气故障,然后检查电气系统的程序能否正常运行,运动现象是否异常,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

2数控机床维修所必须的条件

2.1物质条件。在物质条件中要备齐必要的维修工具、检查仪器表等,如装有数控机床维修软件的笔记本电脑;每台数控机床应该有完整的技术图纸和操作说明书;配备数控机床专用的电气配件;准备好数控机床使用和维修的说明书。

2.2人员条件。数控机床维修的好坏取决于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等条件。维修人员知识面要广,要掌握有关数控机床操作和维修的各种知识,特别在计算机技术、电路技术和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灵活应用。维修人员还要加强数控技术的理论知识学习,参加机床技术的培训班,学习丰富的操作维修经验,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维修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消化理论知识点,是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操作中解决维修的难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由于数控机床软件程序以英文为主,增加了一些不懂英文的技术员的维修机床的难度,因此,机床维修人员还应该掌加强英文知识的学习,能够正确的识别机床软件上的英文单词的意思,避免因为语言的原因造成机床维修中出现的障碍。

2.3数控机床的预防性维护。数控机床的日常护理非常重要,通过日常护理可以减少数控机床的机械故障。日常护理包括检查主轴、各项温度控制、磨损情况和接触器触头清洁等状况,同时要明确数控机床的各功能部件和元气件的保养周期。每台数控机床都应该分配专门的工艺人员、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要求这些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以适应数控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数控机床如果长时间闲置,当再次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机械故障题,或许是因为尘土、油脂凝固等原因影响到机床的动态传动性能,而机床的精确度降低和油路系统被堵塞。在 1a 之内基本上处于所谓的“磨合”阶段,在这一阶段机床的故障率会呈下降趋势,这期间可以不断的开动机床,此外在充分发挥机床设备的功效同时,也要合理的使用,注重日常的维护和保养。一台数控机床的寿命一般在8~10a左右,因此,更应做好机床的维修工作。

3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措施

3.1 采用常规检查法。当机床的数控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且系统无法报警而影响正常工作时,就需要根据故障发生前后的系统状态信息,结合已经掌握的应用理论基础,进行科学分析,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当数控系统发生故障时,通常会在操作面板上显示出故障信息和信号,对于发生频率较高的故障,在数控系统的操作手册和调整手册上都有详细的处理办法和解决方案。还可以利用编程器或操作面板根据电路图,遵循逻辑关系找出故障,并查出相应的信号状态,从而找到解决办法。

3.2 参数修正法。数控机床的维修过程中,有时也要利用一些参数来调整机床,但必须是在机床的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修正的,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在经过多次的调节机械能力的基础上,尝试着改变参数,并将伺服系统的位置系数逐渐修调。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维修人员还要查阅更多的关于机床参数的更改方法,以此来提高加工的精度。

3.3初始化法。通常情况下,由瞬时故障引起的系统报警,可以用开关系统电源或者硬件复位来依次清除故障。一旦数控系统的存储区因电池欠佳或线路板等问题造成混乱的局面,就要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清除。

4 对数控机床维修的总结

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应该在实践中去找值得研究的项目课题,结合实践所得出的结果来进行探讨,最后写出论文。在故障的排除过程中,必须要认真的分析判断,由此可见事后总结十分有必要。总结数控机床的维修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文字资料等,如文件资料有不足之处,需要事后补充,以便在今后的日子中来研读和应用。维修人员应该记录好从故障的产生到解决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并采取有关措施,结合电路图、相关软件及参数等因素来进行。如在处理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的欠缺之处,应及时的学习补充。

5结论

虽然数控机床的型号和种类比较多,但日常的护理和维修技术都基本上一样的。数控机床的保养与维修技术随着数控机床的改进而发生变化,因此维修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数控机床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发放,不断的投身于实际的维修工作当中去,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在维修中不断的探索和发现问题,在维修技术上不断的创新,及时解决数控机床出现的各种故障,减少维修费用,节约成本,使数控机床能够安全的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亚飞,娄斌超,钱锐,等. “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课程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4):21-22.

[2]胡彦文,吴美玉.我国的数控机床的状况及发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5(23):34-35.

[3]张超,罗玉婷,李海洋.论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1(13):12-13.

第4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92-01

摘要:

设备的使用、管理、保养及维修阶段占设备总寿命周期的绝大部分,抓好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它维系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根基,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随着现代机械设备制造技术的高科技化、结构复杂化、操作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设备维修的难度愈来愈大,维修要求愈来愈严,维修地位也显得重要。半个世纪以来,维修思想、维修观念伴随着机械设备的进步,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

关键词:焦炉设备;维护

设备的使用、管理、保养及维修阶段占设备总寿命周期的绝大部分,抓好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它维系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根基,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随着现代机械设备制造技术的高科技化、结构复杂化、操作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设备维修的难度愈来愈大,维修要求愈来愈严,维修地位也显得重要。半个世纪以来,维修思想、维修观念伴随着机械设备的进步,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与劳动的经验县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

1从“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到定期维修思想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决定于其可靠性。故认为预防工作做得越多,修理周期越短,机械设备越可靠。这就是我们沿用多年的以定期维修为主的预防性维修思想。它依据概率和数理统计所得到的结果,不论每个具体维修对象的技术状况如何,使用环境如何,都必须按照统一规定的时间(或行驶里程)进行分解、检查和维修。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强制性定期维修(如现行规定的一、二、三级保养);另一种是有针对性的定期维修。早期的定期维修制认为多做维修工作、增加维修项目、缩短维修周期就能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结果是多做了很多无效工作,增加了维修工作量、维修费用及停机时间,但却不能排除随机故障和早期故障。根据对故障数据的统计分析却表明,定期维修对许多故障的控制并不起作用,所进行的分解检查不能提供用以确定尚可使用的零件在何时可能会出现故障的真实基础,过多的拆修反而易产生人为故障,增加维修消耗,降低维修效率。定期维修的这种思想对于早期机械设备及零件维修是比较合适的,曾对我国机械设备维修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复杂的机械设备维修,其故障主要是随机性的。理论证明,定期维修对于排除随机故障无效。于是,2O世纪6O年代初人们对传统的维修思想产生了怀疑,是否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修理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时有的国家开始通过应用可靠性大纲、针对性维修、按需要检查和更换等一些试验性大纲进行探索,在统计的基础上初步产生了新的维修思想。

2 从“可靠性为中心” 的维修思想到视情维修思想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现代维修理论的核心。是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问题,视维修对象的研制、设计、制造、使用与维修都是与维修有关的环节,各个环节都围绕着可靠性这个中心进行工作。这种维修思想也是对传统的“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可靠性理论的深入研究,可靠性技术在机械设备设计、制造和试验中的广泛应用,机械设备的固有可靠性得到了提高;由于在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中重视了数据资料的积累和处理,使得掌握机械设备零部件及总成的故障有了可能;加之较先进的不解体检测设备在机械设备上的应用,为改革维修方式奠定了基础。根据这些情况的变化,人们对维修的认识由原来的“工作一磨损一故障危及安全”,演变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机械设备可靠性下降的因素,以保持恢复机械设备的固有可靠性”。这是人们从传统的“以预防为中心” 的维修思想发展为“以可靠性为中心” 的现代维修思想的飞跃 通过对机械设备可靠性诸因素的分析,科学地确定维修工作项目,优选维修方式,确定合理的维修周期,只做必须做的维修工作,使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恢复,同时又能节省维修时间和费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推行定期维修制度难以使维修工作做得更科学、更合理与更经济,因而在维修实践中便确定了视情维修制。视情维修是立足于故障机理的分析,根据不解体测试的结果,当维修对象出现“潜在故障” 时就进行调整、维修或更换,从而避免“功能故障”的发生。所谓“功能故障”一般是指机械故障,如离合器打滑、变速器跳档、发电机不发电等;所谓“潜在故障” 是指还没有发生的故障,但它有迹象表明故障即将发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故障隐患。但是机械设备在贯彻“以可靠性为中心” 的维修思想、实施视情维修制的过程中,许多单位由于维修检测设备不到位,对工程机械的状态监控往往存在诸如漏检、漏控等问题, 由此忽视了对工程机械的正常维护保养工作,漏保现象也较为普遍,这些对提高工程机械的可靠性极为不利。

3定期维修与视情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思想

定期维修与视情维修相结合制度的理论依据是可靠性理论,可靠性理论告诉我们,机械设备的故障可以分为突然的和渐进的两类。所谓突然型故障是指在出现故障之前没有出现可以觉察到的征兆,机件的损坏是瞬时出现的;所谓渐进型故障是指损坏程度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加重的,如零件的磨损、腐蚀等。

无论是哪种故障,在其使用过种中均有早期故障、随机故障和耗损故障3个故障阶段。

3.1早期故障阶段。在机械设备使用初期零件的损坏率较高,经过一个时期使用后,损坏率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制造质量和产品装配检验上的问题。对零件的原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加强检验和质量控制,可以减少或避免这种早期损坏产品的出现,降低早期损坏率,对此,预防维修是无能为力的。

3.2随机故障阶段。经过早期故障阶段后,零件的损坏率开始减少,一旦进入随机故障阶段,不但故障率很小,并且大体上是一个常数。在这个时期,零件所发生损坏大部分与其强度和所承受的负荷有关,损坏是偶然发生的,对随机故障进行预防维修是无效的。

第5篇

在我国的化工企业,目前三种维修方式同时存在,对于边缘设备一般采取事后维修,对于重要设备一般采用以预防性维修为主,预知性维修为辅的维修方式。近年来RCM维修理论越来越被我国企业认可,在企业的检维修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如果将RCM维修理论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从而为企业的检维修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RCM 设备管理系统 平台

1 概述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工业生产设备的维修策略和管理思想也在持续进步,目前企业常用的维修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事后维修,预防性维修,预知性维修。在炼油化工行业还要加上定期停工大检修(通常是3-5年一次)。事后维修是指当设备出现故障后再进行维修,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此类维修主要针对边缘设备,即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设备;预防性维修是指在故障出现之前,通过分析检测等技术结合行业经验发现设备异常信息,提前进行维修;预知性维修是指运用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计算机分析处理模型,根据设备当前运转状态和历史数据预测设备运行寿命和故障发生时间。

2 RCM理论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是国际上流行的、用以确定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优化维修策略的系统工程方法,它从设备故障模式的分析出发,根据故障模式的实效特征和影响程度来确定维修策略,其理论体系包括以下六项内容:

(1)在设备的故障预防中,定时维修通常无效。源于现代设备制造工艺的提高和设备构造的复杂化,设备故障的出现与使用时间已没有直接关系;

(2)充分运用潜在故障的价值,RCM理论认为:设备故障发生前通常会有潜在故障,重视潜在故障的检测可以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维修、更换,从而杜绝故障的真实发生;

(3)及时检测隐蔽故障可以杜绝多重故障,传统观念认为多重故障时无法检测的,而RCM理论认为隐蔽故障与多重故障存在密切的关系,增加对隐蔽故障的检测可以防止多重故障的发生;

(4)只有设计才能改变故障后果,RCM原理认为预防性维修只能降低设备的故障频率,不能完全消除故障更不能改变故障产生的后果,只有设计才能改变故障的后果;

(5)合理选择预防性维修,RCM原理认为只有确定风险能够被消除或能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同时消除风险的费用小于事后维修的费用,才有必要采取预防性维修策略;

(6)RCM原理认为预防性维修大纲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且大纲需要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部门共同制定,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不断的修改和完善,通过大纲的完善可以优化维修资源、提高维修效率;

3 RCM在企业应用过程中的缺点

依靠纸质台账和设备管理人员个人经验的RCM分析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型设备的日常检维修管理需求,主要表现在:

(1)大型设备的数据量非常巨大,数据采集记录困难,纸质台账不便于分析和整理,基于纸质台账的RCM分析过于依赖设备管理人员的个人经验;

(2)无法将历史维修记录、历史运行状况、实时运行状况相结合进行分析,而故障的诊断和预测与历史记录息息相关,因此基于纸质台账的RCM分析无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维修策略和优化任务;

(3)基于纸质台账的RCM分析流程是由分析人员根据主观经验设计的分析流程,缺乏客观的分析模型支持,决策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基于上述情况,只有将RCM分析技术与能为其提供大量数据支持的计算机软件相结合才可以有效提高分析结果的质量,进而为制定科学又富有针对性的维修策略提供了保障。

4 平台设计

系统包含四部分:初始设计情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RCM、运行系统,其中最初的维修策略由设备的初始设计情况决定。RCM是知识库系统,负分析并给出最优维修策略。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可以抽取设备的实时状态数据,结合设备的初始设计参数为RCM分析最优维修策略提供支持。这样RCM就集成了设备的设计参数和实时状态数据,为制定最优维修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同时整个系统融入了PDCA的管理思想,在设计阶段,RCM依据设备的初始设计参数给出最初维修策略。随着设备运行中故障的不断产生,故障数据不断累积,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不断的抽取最新的设备状态数据、故障数据、维修记录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RCM,RCM根据得到的数据重新分析,进而调整维修策略。该过程在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重复,从而可以动态的调整维修策略,增强了维修策略的适应性。

目前,现代化设备正超着复杂度更高、系统性更强的趋势发展,对维修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概率统计、故障诊断、可靠性工程、疲劳与断裂力学等学科的知识。设备管理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技术、经济、制度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和尝试。

第6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设备是工厂及企业生存的基础,设备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工厂及企业存活的前提,而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就必须要做好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机电设备维修工作必须推行和贯彻全员参与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目的是通过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深入,最大限度地降低机械故障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1 机电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

设备维修体制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它由五种具体的维修方式构成。

1.1 维修预防。维修预防是一种很好的思想,它提倡在产品设计制造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和避免设备的维修。

1.2 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是设备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之所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一方面是因为设备故障在生产中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事后维修方式还是比较经济的,对于简单或不重要的设备,可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

1.3 改善维修(技术改造)。改善维修(技术改造)是不断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其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运转率。通过维修同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更趋于完善。

1.4 预防维修。预防维修是以加强设备检查为主,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能大大减少故障的停机时间。

1.5 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PM)。TNPM 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系统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体制。研究和实践发现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采用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和费用。

2 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类型

2.1 损坏型故障:如断裂、开裂、点蚀、烧蚀、变形、拉伤、龟裂、压痕等。

2.2 退化型故障:老化 、变质 、剥落 、异常磨损等。

2.3 松脱型故障:松动、脱落等。

2.4 失调型故障:压力过高或过低、行程失调、间隙过大或过小、干涉等。

2.5 堵塞与渗漏型故障:堵塞、漏水、漏气、渗油等。

2.6 性能衰退或功能失效型故障模式:功能失效、性能衰退、过热等。

3 故障原因分析

3.1 故障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判别故障的性质、查找故障原因,更重要的在于将故障机理识别清楚,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预防故障重复发生。通过故障分析,找到造成故障的真正原因,从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调整、使用与保养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机械产品的可靠性。

3.2 故障原因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系统分析、结构分析、测试分析,以及有关疲劳、断裂、磨损、腐蚀等各种学科的知识。对故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3.2.1 现场调查主要包括收集发生故障的时间、环境、顺序等背景数据和使用条件;故障现场摄像或照相;收集和整理故障件的主要历史资料如设计图样、操作规范、验收报告、故障情况记录和维修报告等;对故障件进行初步检查、鉴别、保存和清洗等。

3.2.2 分析并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机理。主要包括对故障件的无损检验、性能试验、断口的宏观与微观检查等检查与分析;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如强度、疲劳、断裂力学分析及计算等;初步确定故障原因和机理。

3.2.3 分析结论。当每一件故障分析工作做到一定阶段或试验工作结束时,都要对所获得的全部资料、调查记录、证词和测试数据,按设计、材料、制造、使用几个方面是否有问题来进行集中归纳、综合分析和判断处理,提出一个结论明确、建议中肯的报告。一方面是为了改进工作、积累资料、交流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为索赔和法律仲裁提供依据。

4 控制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

4.1 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对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包括现场操作)合格,颁发合格证,人人持证上岗,按章操作,严禁无证上岗。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设备原理,设备构造,设备性能;会使用,会维修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使用设备切忌超负荷运转。工作环境要清洁卫生,温度、湿度合适,有适当场地和空间。

4.2 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安装设备必须按照技术说明书(或规程)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进行,安装的全过程所有数据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安装完毕要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移交使用。机电设备维修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做到眼勤、嘴勤、手勤,即:勤观察、勤说话、勤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同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实行日常与定期维护保养相结合,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注油、干燥、防锈等技术处理,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磨损程度,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大型固定设备,执行班、日、周(旬)、月检查制度;对采、掘、开拓等移动设备,执行两班生产,一班检修。综采工作面要实行班、日、旬检查制,并坚持三班生产、一班检修、班班维护制度。

4.3 对各类机电事故认真分析,使职工受到教育。对于发生的机电事故,无论时间长短、性质轻重、责任大小,都要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和当事人按照“事故责任倒查法”详细分析事故原因和找出责任者,严格考核,奖罚兑现。对于事故当事人要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心服口服,吸取教训受到教育,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杜绝类似的事故发生。

4.4 保证必要的设备资金投入,以较为先进和节电节能新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来代替原来的陈旧设备。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降低环境噪声污染和耗电较多的设备,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利用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利用经济奖励和绩效考核机制带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技术比武、师带徒、星级评定等措施检验学习成效,为机电设备事故率的降低和企业“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 ”的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设备维修、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各大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随着我国的技术改造,大型的机电一体化装备大量的应用于生产的各个环节,改变传统单一简单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将先进的维修思想和技术应用到设备维护中,可以将设备的故障率和额外折旧率及设备维修成本降至最低,而将整个生命周期中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增至最高。

参考文献:

[1] 安连荣,张洪武.提高检点使用效益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17(3).

[2] 张伯乾.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21).

[3] 倪勇:《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浅谈》,《中国科技博览》,2012(11).

第7篇

关键词:故障;检修;排除;电工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路的稳定、安全运行需要靠维修电工来保障,电路系统在使用的时候,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出现,导致了电路的使用受到影响。所以,应该要对这些故障及时的排除。电路的维修以及故障排除就是电工日常的主要工作, 电工应该要能够掌握各项电路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知识,在进行日常维护的时候,应该及时对故障进行排查,才能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既要能够了解故障出现的原因,同时还要能够最大限度的不影响电路系统来进行维修。因此要求电工的技能水平比较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基本工熟练、实践动手能力强,否则同时实现这两个要求还是比较困难, 这也是影响了电工维修职业技能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设备的运转正常是其生产作业的基础,若是电路系统有问题,那么生产势必就会受到影响。所以,电路故障不仅影响了工厂的经济效益,还会给操作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危险,因此需要定期对电路故障进行排查和排除,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在实际的电路故障中,大部分故障都有相应的排除方式和方法,只要我们对这些排除方式熟悉,做到熟能生巧,就能够应对绝大部分的故障问题,便于维护的时候快速的修复故障,也让我们能够更快的找到故障的主要原因,尽快的处理完成。

一、故障排除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对电路故障进行彻底的排除,需要长期的工作积累,以及准确的定位分析,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故障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基础之上。众所周知,电气是一个复杂的、具有较高技术性的设备,因此,电气的维修技术水平也应该是一个技术与经验积累的过程,它需要漫长的时间。电气设备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给工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率和减少人工劳动能力,要更好的保证设备的两样运行状态,维护维修便需要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因为专业技术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能否胜任这份工作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对维修人员有一些条件要求。因为电气系统非常的复杂,电工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五花八门,在进行排除故障的时候经验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专业技能提高。要求电工其对电气设备的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比较深入了解,其原因是因为电气设备的维修时间长、会直接影响工厂的经济效益。所以选择维修的人才也都是技术水平较高的高级技术人才,这样的人才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有比较高的要求。

首先,维修人员应当精于专业理论知识。电气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是指电路、机械等方面的知识。机械方面的知识包括机械、气动、液压等技术。电气方面的知识包括弱电、强电等。只有对设备的工作原理、设备运行状态、各元部件的位置,以及电路布局具有充分的了解,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时,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原因,并加以有效的快速解决。如果一个维修电工不能掌握最基础的理论知识,那么他在工作中,势必不能做到一切运动形式了然于胸。

其次,电工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强,自身有相关的维修经验。电力维修和其他的工作有很大的差别,既需要强大理论知识的支持,也需要长期实践经验的支持。电力维修的技术成长是理论和实践相互交替的作用。在进行故障维修的时候,有些故障的原因比较多,在对其进行判断的时候往往还需要借助电工的个人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在维修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有基础扎实、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电工,才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其主要故障原因,所以技能水平是一个方面,经验也是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两者的相互结合在实际的维修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最后,维修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如果电路出现问题,那么维修人员在故障排查之后,就需要动手进行实际维修操作了。一名合格的维修人员,应当能够通过自我诊断,以及检查修改系统参数,对系统的维修操作进行正确的应用,然后对电路进行手动和运行操作等。另外,作为电路维修工还应当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维修工具,以及仪器仪表设备。与此同时,维修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做到认真细致,也就是在操作前要认真检查,情况了然于胸之后,再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时,要做到既稳又准,能够找准故障,再加以快速完全解决,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稳、准、快。另外,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胆大心细、头脑清晰、思路清晰。

二、排除故障的步骤

排除故障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人而异,但在一般情况下,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通常排除故障时,所采用的步骤大致可分为:症状分析设备检查确定故障点故障排除排除后性能观察。

在实际操作中,故障的排除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既定标准的,不同的维修人员会按照不同的习惯来进行维修。尽管如此,但在故障排除还是讲求一定的次序和规律的。通常情况下,故障排除可按照以下次序进行。首先要进行故障的分析;其次要进行设备的检查;其三要定位故障部位;其四要动手操作,排除故障;最后,在故障排除后要对机器进行性能观察,以防止机器性能损坏。

首先,对于故障的分析,维修人员应当切实了解故障发生时的状况。如果要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维修工作者可以详细询问当时的操作人员。如果得不出结论,可以再进一步的观察,通过听、闻、看等方式查看机器是否有破裂、异味、过热等奇特现象。如果确定机器并无危险了,再通过试车,准确定位故障所在部位。其次,要对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锁定故障发生的范围。对故障的分析,一定要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在此基础之上,再动手操作,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的可能范围。最后,在确定了故障发生的范围之后,就要对故障点位进行及时的排除了。事实上,只要找到了故障发生的点,那么排除故障就简单得多了。故障的排除一般是修复机器,或更换相关零部件。

三、排除故障的方法

通过借助对故障的检测手段来确定故障所在位置,从而更好的来分析故障原因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故障的排除方法。在对设备故障检测判断的基础上,排除故障还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但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电阻法。通常是指利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电机、线路、触头等是否符合使用标称值以及是否通断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要求线路在断电的情况下使用。2)电压法。电压法是指利用万用表相应的电压挡,测量电路中电压值的一种方法,通常测量时,有时测量电源、负载的电压,也有时测量开路电压,以判断线路是否正常。3)电流法。即通过测量线路中的电流是否符合正常值,来判定故障原因。4)替代法。在怀疑某个器件有故障,但不能确定,且有代用件时,可替换试验,看故障是否恢复。5) 短接法。适用于低电压、小电流回路中,将怀疑短路的点用导线短接进行试验。6直接检查法。在了解故障原因或根据经验针对出现故障几率高、或是一些特殊故障,可以直接检查所怀疑的故障点。7)仪器测试法。借助各种仪器仪表测量各种参数,以便分析故障的原因。8)逐步排队法。如有短路现象出现时,可逐步切除部分线路以确定故障范围和故障点。9)比较分析、判断法。它是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环节的动作程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故障发生,分析和判断,减少测量、检查等环节,迅速判断故障发生的范围。

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损坏,线路接线良好,只是由于某些物理量调整不合适,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这时应根据电气工作原理及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结束语

电力系统要想切实解决自身的故障问题,就必须加强对维修电工故障排除工作的要求与标准,从而使得电工能够在保证自身理论性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科学、合理的排除步骤,来进行故障问题的有效排除与解决。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应对电工维修中故障排除的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从而切实加强电工维修中故障排除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郑志民.故障排除在电工维修技能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

第8篇

[关键词]AFC系统;设备管理;维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地铁AFC站级设备管理概述

1) 地铁AFC设备简介。地铁AFC系统设备一般分为线路中心级设备和站级设备。站级设备包括车站计算机 (简称 SC)、半自动售票机(简称POST)、自动售票机(简称TVM)、闸机 (简称 GATE) 和便携式验票机(简称PVU),具有数量多、使用量大、直接面向乘客服务等特点。

2) 设备综合管理是在设备维修管理的基础上,运用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成果,吸取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益和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小为目标的一种新型设备管理模式。设备综合管理强调对设备的一生进行管理,强调设备管理工作中技术、经济、组织三个方面的内容。

3) 地铁AFC站级设备管理。地铁AFC系统作为地铁主要设备系统之一,其站级设备具有直接面向乘客服务、数量众多、智能化与精密化水平高等特点。AFC设备不是以产品生产为目的,其设备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设备的服务性能前提下,充分使用设备为乘客提供服务,并实现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维修费用最小。由于AFC站级设备直接面向乘客服务,大面积、长时间的停机故障会直接影响车站运营与乘客出行。因此站级AFC设备需要保持设备运作性能良好,减少故障发生。维修人员除快速修复故障外,还要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利用设备正常停用时间做好检查、维护,对导致故障发生的主要零部件进行调整、更换甚至改造,以提高设备性能。对于老旧设备,通过综合评估,制定大修或者报废计划,以保证经济效益。总之,地铁AFC设备需要进行综合管理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与服务水平。

二、AFC站级设备综合管理内容

1) 设备前期管理。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设备规划到设备投入使用这一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包括设备计划编制,投资技术经济论证,设备选型、招标采购、订货,设备的安装调试、验交建帐,设备初期使用效果的分析等工作。在设备的需求分析以及设备设计初期,安排设备维修人员和车站服务人员参与相关环节,结合已有线路设备的使用、维修经验提出要求与建议,在需求与设计前期为后续的设备管理打下基础。

设备样机成型后,由上述相关人员对样机的内部空间设置、模块安装等内容进行确认,确保模块的拆装、维修检查等具有足够的空间与条件。同时对于设备的装配、外观等影响前后台操作的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反馈,在设备设计期间减少故障发生的部位,为后续的设备维修做好充分预想。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由设备维修人员和车站服务人员对设备的安装位置与情况进行确认,留意周围的位置是否满足乘客使用、维护维修的可实施条件。同时,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对设备内部模块装配、线缆连接防护等内容做好检查把关,在设备投用之前消除一些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的因素。设备安装调试后,需进行施工验收、功能验收、压力测试等多项测试,对设备的安装情况以及软硬件功能进行检验,确保设备满足功能需求。同时,在各种测试中发现设备问题,要求供货商及时进行修改。最后进行设备交付,做好设备签收、设备台账的整理和设备履历的建立,为后续的设备管理打好基础。

2) 设备使用过程的管理。设备使用过程的管理是AFC设备管理的主要环节,通过对设备特性的分析,结合各类管理理论与手段,全面了解设备的状态,不断优化维修的时机与内容,可以使设备得到合理维修,以最小的投入保持设备的运行性能。a.正确使用设备:在日常的使用当中,车站服务人员直接对设备进行操作。操作是否规范,将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与寿命。操作不当或者超负荷使用设备,均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因此需要编写设备操作手册,指导并规范其操作行为,避免不当操作导致对设备的损害。b.合理维修设备:AFC站级设备一般维修可以分为故障修、预防修和专项修。故障修就是在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投入使用时,由维修人员对故障进行处理,使设备重新投入使用。由于AFC设备数量较多,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而一些乘客的不良使用行为(例如使用的硬币带有粘性物质等) 也会触发设备故障。故障修需要维修人员快速修复设备,恢复设备的性能。预防修是以时间以及设备状态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工作的内容与计划,利用设备的正常停机时间进行提前维修。预防修是设备的主要检修内容与手段,一般包括多种不同检种。预防修根据设备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使用频率、组成零部件的运作特性等,事先制定维护检查的内容与周期,通过清洁、整理、检查、调整、对老化件提前更换等手段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消除故障因素,恢复设备性能。另外,通过对故障修记录的统计分析,掌握各个模块、部件的性能状态,作为定检计划的补充,尽量避免设备的过修或者欠修的情况。专项修是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对状态劣化、难以恢复其生产工艺要求的部件进行功能恢复的针对性计划维修,主要是对设备的关键和主要部件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必要时对基准件进行局部维修和调整精度,从而恢复所修部分的精度和性能。开展专项修前,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模块状态劣化的部位与原因,确定专项修的内容与方式。开展专项修后,需要对完成情况、效果等进行评价,不断跟进完善。c.合理改造与升级设备: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需要对设备升级改造(例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零部件因为材质不合理导致设备经常性故障停机等)。在充分论证适用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之后,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已达到减少故障、方便使用、提高安全性或节能降耗等目的。d.配套的规程编写、人员培训以及物资管理:作为设备管理的技术基础,需要编写设备的操作手册、检修规程、维修手册等技术文本,以指导与规范各项设备管理活动的行为。同时需要做好人员的培训,使规范能够真正得到实施。另外,还需要加强维修人员技能的培养,以提高维修质量,减少设备故障停用时间。e.做好备件、材料的预算与采购,为各项维修提供物质支持与保障,通过采购物资的构成分析,结合设备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或者委外维修以节约维修成本。

3) 设备报废管理。设备的寿命一般以故障出现的频率来考察判断,设备故障率高,维修成本就高。当故障率高到需要付出更高的维修费用才能保持设备所带来的效益时,维修就失去了意义,需要对设备进行报废。AFC设备报废,应该根据国家以及企业相关规定,对设备的残值、可维护性、可改造性等进行综合论证判断,按企业流程进行论证实施。

三、结束语

设备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问,对AFC设备的管理,需借鉴与应用各种设备管理理论与模式,同时也需要结合设备的使用要求与特点,摸索更加合适的管理套路,真正实现设备的保值与高效应用,降低维修成本,延长设备寿命。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模拟教学方法 汽车维修教学 应用

我国汽车维修教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亟待解决,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够推动我国汽车维修教学发展。本文以汽车维修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模拟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优势,希望能够提高汽车维修教学质量。

一、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统一引领下,学生与教师一起根据所创建的教学情境开展角色扮演,将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展现出来。模拟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增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模拟教学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进行应用,能够让学生在思维活跃的情况下,与教师积极合作,真正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汽车维修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原因

汽车是一种高科技集合性产物,也是现代科技发展下的成果,但是汽车在实际应用中一定会存在问题,这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这也是开设汽车维修教学的真正原因。

目前,汽车维修教学中所涉及的科目种类繁多,涉及汽车应用的各个方面,因此汽车维修教学内容跨度十分大。现代化汽车在维修中的保养及零部件更换等故障,都需要在汽车维修教学中融入大量的实践。

2.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汽车维修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高水平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目前汽车维修教学工作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实践能力较差。汽车维修专业人员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院校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过于看重,造成学生缺乏实践动手机会。

(2)实践过于依赖课本。汽车维修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仅仅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汽车维修方面的基础性知识,如果在实践教学中还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讲解,这样就很难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实践的兴趣,约束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如果汽车维修教学仅仅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学生对先进的汽车维修技术并不了解,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3.模拟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汽车维修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就是学生的实践,实践并不是纸上谈兵就可以完成了。但是目前汽车维修教学所拥有的资金及硬件设备数量都有待加强,根本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实践的要求,也就需要将模拟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加以应用。模拟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学生通过模型了解汽车出现的故障,并且了解不同故障出现的原因。模拟教学方法还能够将不同型号的汽车出现故障的情况模拟出来,这样学生之间就可以自行对比,判断不同型号汽车存在故障的原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利用模拟教学方法中的模拟器,汽车维修教学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无法实际操作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汽车模拟器,将汽车维修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直观地为学生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利用模拟器对汽车故障进行仿真性设计,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器进行实践,进而解决汽车存在的故障。学生如果能够将教师设置的故障有效解除,这就表示学生对于该类故障分析的原因是正确的,并且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种故障排除方式。学生如果不能够将教师设置的故障排除,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在排除故障上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师就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汽车维修教学进度,保证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维修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电喷发动机的讲解中,就可以通过模拟教学方法,将电喷发动机存在的动力不足及起步困难等问题直观展现,学生可以根据电喷发动机的实际故障情况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排除电喷发动出现的故障。对电喷发动机故障排除完毕后,还可以检验发动机的油压等实际应用情况,提高故障排除效果。综上所述,模拟教学方式能够将汽车中存在的故障模拟展示出来,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的汽车开展实践性训练,了解汽车出现故障的原因,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汽车维修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华.模拟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2).

[2]孟剑庆.在汽车维修教学中模拟教学方法的探究[J].电子世界,2014(12).

第10篇

【关键词】设备管理;维修;故障

随着现代机械设备制造技术的高科技化、结构复杂化、操作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设备维修的难度愈来愈大,维修要求愈来愈严,维修地位也显得重要。半个世纪以来,维修思想、维修观念伴随着机械设备的进步,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一、预防视角的维修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决定于其可靠性。故认为预防工作做得越多,修理周期越短,机械设备越可靠。这就是我们沿用多年的以定期维修为主的预防性维修思想。它依据概率和数理统计所得到的结果,不论每个具体维修对象的技术状况如何,使用环境如何,都必须按照统一规定的时间(或行驶里程)进行分解、检查和维修。早期的定期修制认为多做维修工作、增加维修项目、缩短维修周期就能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结果是多做了很多无效工作,增加了维修工作量、维修费用及停机时间,但却不能排除随机故障和早期故障。根据对故障数据的统计分析却表明,定期维修对许多故障的控制并不起作用,所进行的分解检查不能提供用以确定尚可使用的零件在何时可能会出现故障的真实基础,过多的拆修反而易产生人为故障,增加维修消耗,降低维修效率。定期维修对于早期机械设备及零件维修是比较合适的,曾对我国机械设备维修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复杂的机械设备维修,其故障主要是随机性的。

二、从“可靠性为中心” 的设备维修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现代维修理论的核心,是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问题,视维修对象的研制、设计、制造、使用与维修都是与维修有关的环节,各个环节都围绕着可靠性这个中心进行工作。这种维修也是对传统的“以预防为主”的维修的继承和发展。随着可靠性理论的深入研究,可靠性技术在机械设备设计、制造和试验中的广泛应用,机械设备的固有可靠性得到了提高,由于在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中重视了数据资料的积累和处理,使得掌握机械设备零部件及总成的故障有了可能,加之较先进的不解体检测设备在机械设备上的应用,为改革维修方式奠定了基础。根据这些情况的变化,人们对维修的认识由原来的“工作一磨损一故障危及安全”,演变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机械设备可靠性下降的因素,以保持恢复机械设备的固有可靠性”。这是人们从传统的“以预防为中心”的维修发展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现代维修的飞跃。通过对机械设备可靠性诸因素的分析,科学地确定维修工作项目,优选维修方式,确定合理的维修周期,只做必须做的维修工作,使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恢复,同时又能节省维修时间和费用。

三、定期维修与视情维修相结合

定期维修与视情维修相结合制度的理论依据是可靠性理论,可靠性理论告诉我们,机械设备的故障可以分为突然的和渐进的两类。所谓突然型故障是指在出现故障之前没有出现可以觉察到的征兆,机件的损坏是瞬时出现的;所谓渐进型故障是指损坏程度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加重的,如零件的磨损、腐蚀等。无论是哪种故障,在其使用过种中均有早期故障、随机故障和耗损故障3个故障阶段。

(1)早期故障阶段。在机械设备使用初期零件的损坏率较高,经过一个时期使用后,损坏率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制造质量和产品装配检验上的问题。对零件的原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加强检验和质量控制,可以减少或避免这种早期损坏产品的出现,降低早期损坏率,对此,预防维修是无能为力的。

(2)随机故障阶段。经过早期故障阶段后,零件的损坏率开始减少,一旦进入随机故障阶段,不但故障率很小,并且大体上是一个常数。在这个时期,零件所发生损坏大部分与其强度和所承受的负荷有关,损坏是偶然发生的,对随机故障进行预防维修是无效的。

(3)耗损故障阶段。机械设备经过长期限使用后,由于疲劳或磨损等原因,造成零件的强度和性能下降,损坏率上升,在这个阶段,机械设备发生的故障多属于零件老化的问题。对耗损故障及时进行预防检查、保养,不让零件工作至耗损到故障阶段,可减少这类故障的发生,防止故障率迅速上升。

四、未来投资的维修

现代维修已不仅是恢复原有机械性能的手段,而且是改善提高机械性能,从而提高机械设备质量不可缺少的措施。正因为如此,在2O世纪9O年代初,东欧发达国家提出的“为了未来投资”的维修,反映了发达国家对维修地位的新认识。它从对故障和破损的修复,发展为通过维修取得对现用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后来又提高到对企业保持和发展投资的高度。它不仅标志着维修地位和作用的提高,同时对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新的维修认为维修也是一种投资,它是与固定资产同样重要的投资。没有维修投资,固定资产就难以收回,难以扩大。

“维修为了未来的投资”的思想也是对传统维修思想的突破。说明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维修已不再是一种辅助手段和应急措施,而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经济发展长远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种维修思想影响下,各企业领导对维修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它提升了维修的地位,促进了维修的发展。

五、绿色维修

众所周知,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球资源大量消耗,成了突出问题。我国为了履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承诺,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构想,绿色维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绿色维修是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维修模式,其目标是除达到保持恢复产品规定状态这一目标外,还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即在维修过程及产品维修后直至产品报废处理这一段时期内,最大程度的使产品保持和恢复原来规定的状态,又要使维修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最小,即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且对人员(维修者和使用者)的劳动保护好。还要使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绿色维修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综合体系,推行绿色维修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绿色维修是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生产模式在维修业中的具体体现,是现代维修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袁憬吾.按设备动态规律指导设备管理的探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2:19~21.

[2]贾忠军,吴志友.改善检修管理模式提高设备管理水平.青海电力,1999,5:41—43.

第11篇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个带服务契约的机器维修模型.为了合理优化设计机器维修服务契约,本文利用多服务器排队系统理论对具有多台机器和多个修理工的机器维修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每台机器产生的纯收益和商的纯收益期望值;利用非合作博弈论对维修服务契约进行分析,得到了最优保修期、保修费和修理工数目.我们发现最优保修期和修理工数目均与保修价格函数无关.而且,对于固定寿命的机器,机器总数几乎不影响最优保修期的设定.

关键词:

排队论;服务契约;博弈论;可靠性理论

1引言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仅注意到产品实体本身,在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相似的情况下,更加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因此,企业在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的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新焦点.售后服务包括维修、安装升级、设备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咨询和培训,以及提供融资服务,甚至于文化活动等等,内容十分广泛.本文尝试利用数学方法定量地分析、优化和设计售后服务中的维修服务契约.

Murthy和Padmanabhan[1]最先将服务契约当做一种广义的保修行为来研究机器维修模型.Murthy和Ashgarizadeh[2]首先利用博弈论研究了一台机器和一个修理工的维修服务契约模型.他们利用Stakelberg博弈公式得到了商的最优决策结构.而后,Ashgarizadeh和Murthy[3]将此模型推广到多台机器和单个修理工情形.但他们都没有考虑机器的保修期和保修费等.Yeh和Lo[4]研究了对于可修产品的预防–维修策略.Pascual和Ortega[5]通过建立一个随机模型确定了产品每次检测和大修的最优时间.关于研究维修服务契约模型的主要方法和结果,读者可参见Murthy和Blischke[6]的综述以及Murthy和Djamaludin[7]的文献评述和Murthy和Blischke[8]的著作.近年来,Hu-ber和Spinler[9]对维修服务合约进行了最优定价分析.Xiang等[10]考虑了一个在马尔可夫随机环境中运行的维修系统的最优维修策略.本文推广了Ashgarizadeh和Murthy[3]的工作,利用多服务器排队理论和博弈理论对具有多台机器和多个修理工的机器维修服务合约进行最优设计,得到了最优保修期、保修费和修理工数目.

2模型描述

假设某公司以单位价格Cp,从一设备制造商(商)购入M台使用年限(寿命)为L0的机器.每台机器正常运转时每单位时间可产生收益R,而机器发生故障时则不会产生收益.假设这M台机器相互独立地工作,每台机器相继发生故障的间隔时间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机器一旦发生故障,马上送往售后服务部门进行维修,修复后立即投入使用.假设有N(1≤N≤M)个修理工,商付给每个修理工的固定费用为Cn.维修规则为机器先故障先维修,每台发生故障的机器的修理时间χ服从参数为µ的指数分布.商制定了如下维修服务契约:对每台保修期为L(0≤L≤L0)的机器,购买者一次纳保修费P(L),这里假设函数P(L)单调增、凸且在区间[0,L0]内二次可微.若在保修时期内送往维修的机器没有在规定的时间T内修好,则给予一定的补偿.令随机变量τ表示发生故障的机器送往维修直到修好的这段时间.若τ>T,则补偿费用为δ(τT),若τ≤T,则不补偿.若在保修期外发生故障的机器,则每次维修需支付Cs的维修费且无任何补偿.假设每台发生故障的机器的一次维修成本费为Cr(Cr<Cs).而且设修理与运转相互独立,每个修理工之间的修理也相互独立.此外,我们还假设L0充分大且λE[τ]1,这意味着发生故障的机器在维修部门所逗留的时间相对于整个寿命而言是相当短的.以下我们将利用排队论和博弈论来研究最优保修期L、保修价格P(L)以及修理工数目N.

3模型分析

注意到此维修服务模型等价于有限源M/M/N排队系统,其服务规则为先到先服务(FCFS).

4最优定价及设计

由于E[W](N)表达式太复杂,我们无法利用求导来得到最优修理工数目.但是,考虑到机器数目的有限性,我们可利用穷尽法来求

5数值实例

这一节,我们利用Matlab编程提供了几个数值实例来演示模型中参数变化对最优解的影响.在表1中,我们观察到最优修理工数目N和商最大的期望收益E[V]随着机器数目M增加而增大.图1给出了当机器寿命L0取三个不同值时,参数R和M对最优保修期L的影响.从图1可看出,最优保修期L随着机器产生的收益R的增加而递减.而且,当机器寿命L0越大时,最优保修期L下降越快.然而,当机器寿命L0固定时,机器总数目M几乎不影响最优保修期L.此外,正如我们所预料的,最优保修期L是机器寿命L0的单调增函数.

6小结

第12篇

关键词:船舶 视情维修 维修方式

1.引言

维修是为保持或恢复工程系统到其规定的技术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船艇是我国主要的运输装备之一,它集机械、电子、通导等多种设备及技术于一身,船艇维修任务繁重,维修成本高,因此,如何提高船艇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确保船艇装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一直是装备部门及设备使用和管理人员研究的主要内容,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船艇事业发展迅速,其结构也日益复杂,船艇故障的发生、维修以及费用随着系统的复杂化而呈现出新的特点,过去传统的维修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船艇装备维修需要,因此,本文提出了适用于船艇装备的视情维修策略,从而补充现有维修方式的不足,提高维修保障效益能力,确保装备出动完好率。

2.船艇装备传统维修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船艇装备维修主要采取定时维修与事后维修相结合的维修策略,在过去一个时期对维持船艇的运输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新技术及信息技术在船艇上的广泛应用,传统单一的定时维修方式和事后维修逐渐暴露出其不足,在船艇维修过程中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如对于技术状态较好的设备,本来不需要进行维修,但是,按照规定却必须进行定时维修,必然会带来以下问题:一方面增加了维修活动;另一方面,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维修,造成设备有效利用时间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导致成本提高,而且对于某些设备来说,频繁检修更容易损坏,从而引发故障。另外,对于另一类设备,由于多种原因在检修期未到时就已经产生了局部故障,但受维修计划制约,不得不带病运行,造成故障的进一步恶化,致使维修费用增大,更有甚者可能会酿成重大事故。

3.船艇视情维修的内涵

视情维修指的是用状态评估来检查潜在故障,以此采取措施预防功能故障,或者避免功能故障的维修策略。视情维修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大量故障的发生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会瞬间发生,也就是说大部分故障在它们发生前都有一些预告信号,这些预告信号称为潜在故障。如果通过采用新技术来检测这些信号,便可以采取措施,预防或者避免故障的发生。

视情维修区别于传统定时维修的关键在于,制定维修策略时考虑系统运行的状态,考虑到每一个系统个体之间由于制造过程、使用保障过程等原因造成的差异,尽可能使每个系统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维修,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减少维修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能够提高设备使用可靠度,改善工作过程,优化维修任务。

随着现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以及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船艇装备采取视情维修策略成为可能。

4.实施船艇装备视情维修要做的主要工作

视情维修是根据产品实际工作状态来进行安排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维修方式、状态监测开展、状态数据分析及维修决策等问题,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船艇结构与功能特点,对船艇上所有设备可采用的维修方式进行分析,依照对船艇功能影响的重要程度,确定哪些重点设备可采用视情维修方式;

(2)对实行视情维修的设备,分析可能引发设备故障的所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引发故障的影响程度,并对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时上述各因素的技术状态进行采集和分析;

(3)通过对船艇装备的数据监测可发现设备由正常状态不断地向功能故障状态发展,此时,设备预定的功能虽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但设备早已出现内部早期故障或损伤,其性能正在逐渐衰退和劣化。我们根据设备的监测数据的变化建立潜在故障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船艇装备每个系统在故障发生前的时刻,从而提前安排进行维修活动。

参考文献 :

[1]左洪福,蔡景,王华伟,维修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8

[2]贾希胜,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决策模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