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故障分析论文

故障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02 02:20:29

故障分析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锅炉故障故障预测

一、锅炉故障的可预测性

锅炉是由汽水、燃烧及烟风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多层次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划分为若干次级子系统和部件,各层次子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只要某一个子系统出现异常或失效,就可能会使其它子系统产生功能异常或失效,甚至使整个机组处于故障状态,并且从原发性故障到系统级故障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故锅炉故障具有层次性、相关性、延时性的特点。

锅炉故障一般具有一定的时延性,即从原发性故障到系统故障的发生、发展与形成,是一个渐变过程。以其高温过热器壁温为例,其某一时刻的壁温值,与其在过去时刻的壁温值有一定的关系,使其壁温序列间有一定的关联性(确定性),这种关联性是锅炉故障预测的基础。另外,由于影响高温过热器壁温的因素很多,如负荷、烟气温度、主蒸汽温度等,它们之间相互关联,且在锅炉运行中还受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其故障预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使壁温序列间的关联性减弱,这就决定了高温过热器壁温值小能准确地预测,而只能从统计意义上做出最佳预测,使预测误差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故障预测是故障诊断的一部分,故障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指导运行和维修,因此,进行锅炉故障预测,对提高锅炉现代化运行水平和机组可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锅炉故障预测相关知识

人工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是随着现代化技术、经济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型技术,它能鉴别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发现和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性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且采用故障预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故障的早期发现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便于对火电机组及时调整以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使机组能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根据预测期限长短的不同可将故障预测分为:长期预测,为了制定锅炉机组的长远维修计划和维修决策而进行的预测。时间一般为一个月以上。预测精度要求低;中期预测,对锅炉机组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内的状态进行预测,为机组的中期维修计划和维修决策服务。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预测精度要求较低;短期预测,对锅炉机组的近期发展情况进行预测。时间为一大左右。对预测精度要求高。对于中、长期预测,由于精度要求不高,可考虑采取简单的预测模型,建立单变量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而对于短期预测,由于对精度要求较高,同时也由于各相关因素对当时的状态值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短期预测时,除了要考虑时间序列本身外,还应适当将其他相关因素考虑进去,这就需要建立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以满足短期预测对精度的要求。

三、常用的锅炉故障预测方法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灰色模型预测法、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锅炉设备故障诊断研究,以探索快速有效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常用的预测方法有:

(一)线性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是寻找几个不完全确定的变量间的数学关系式之间进行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在这种关系式中最简单的是线性回归分析。

(二)时间序列分析法

时间序列是指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时间序列分析法是指采用参数模。型对所观测到的有序的随机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法主要参数模型有以下四种:①曲线拟合②指数平滑③季节模型④线性随机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法主要适用于进行单因素预测,而对锅炉故障预测这种既有确定性趋势,又有一定的随机性的多因素预测时,需要进行确定性趋势的分离,计算比较复杂,同时还需对分离残差的零均值及平稳性进行假定,且其预测的精度不高。

(三)灰色模型预测法

灰色模型预测法是按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它是根据系统的普遍发展。规律,建立一般性的灰色微分方程,然后通过对数据序列的拟合,求得微分方程的系数,从而获得灰色预测模型方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作故障预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基于灰色系统动态方程GM(或DM)的灰色预测模型,二是基于残差信息数据列的残差辨识预测模型。其中,GM(1,1)预测模型即1阶1个变量的微分方程描述的灰色模型比较常用。灰色预测的解从数学的角度看,相当于幂级数的叠加,它包含了一般线性回归和幂级数回归的内容,故灰色预测模型优于一般的线性回归或指数曲线拟合,也好于确定性时间序列分析法。灰色预测模型不要很多的原始数据,短数据GM(1,1)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并具有计算简单速度快的优点。

(四)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能成功地解决某些专门领域的问题,也有很多优点,但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它离专家的水平总是相差一段距离,有时在某些问题上还不如一个初学者。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知识获取的“瓶颈”问题;模拟专家思维过程的单一推理机制的局限性;系统缺乏自学习能力。

(五)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

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存在很多问题,它不能很好的利用领域专家积累的经验知识,只利用一些明确的故障诊断实例,而且需要一定数量的样本学习,通过训练最后得到的是一些阑值矩阵和权值矩阵,而不是像专家经验知识那样的逻辑推理产生式,所以缺乏对诊断结果的解释能力。目前应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预测的网络训练收敛速度慢,因此无法应用于实时诊断,只能处理历史记录数据。

(六)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

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由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构成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它可以利用神经网络的大规模并行分布处理和知识获取自动化等特点,解决专家系统存在的知识获取的“瓶颈”、推理能力弱、容错能力差、处理大型问题较为困难等问题,实现并行联想和自适应推理,提高系统的智能水平,使系统具有实时处理能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同传统的专家系统相比,基于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具有以下几种优点:具有统一的内部知识表示形式,任何知识规则都可通过对范例的学习存储于同一个神经网络的各连接权中,便于知识库的组织和管理,通用性强;知识容量大,可把大量知识存储于一个相对小得多的神经网络中;便于知识的自动获取,能够自适应环境的变化;推理过程为并行的数值计算过程,避免了推理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推理速度快;具有联想、记忆、类比等形象思维能力,可工作于所学习过的知识以外的范围;实现了知识表示、存储和推理三者融为一体,即都由一个神经网络来实现。

参考文献:

[1]蒋宗礼,《人工神经网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2篇

论文摘要:在现代化生产程度很高的今天,企业的生产,产品的加工制造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动机的使用,在电动机的使用过程当中有很多注意事项以及要求,否则将会发生机器的损坏,这对企业的运转,人民生活等都会带来诸多不便。对电动机常见的故障,主要分为电气和机械两种,每一种故障都给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威胁。因此,对电动机的故障分析维护与检修更显得至关重要。

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为保证时机的正常工作对运行的电动机要按电动机完好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运行中的电动机与被拖动设备的轴心要对正,运行中无明显的振动,一定要保持通风良好、风翅等要完整无缺。要时刻观察和测量电动机电网电压和正常工作电流,电压变化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电动机的额定负荷电流不能经常超过额定电流,以防时机过热,同时检查电机起动保护装置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检查电动机各部分温升是否正常,还要经常检查轴承温度,滑动轴承不得超过度,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0度,滚动轴承运转中的声音要清晰、无杂音。对于电动机的运转环境要做到防砸、防淋、防潮。对于环境不良,经常挪动、频繁起动、过载运行等要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一、电动机电气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一)时机接通后,电动机不能起动,但有嗡嗡声

可能原因:(1)电源没有全部接通成单相起动;(2)电动机过载;(3)被拖动机械卡住;(4)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开路成断线;(5)定子内部首端位置接错,或有断线、短路。

处理方法:(1)检查电源线,电动机引出线,熔断器,开关的各对触点,找出断路位置,予以排除;(2)卸载后空载或半载起动;(3)检查被拖动机械,排除故障;(4)检查电刷,滑环和起动电阻各个接触器的接合情况;(5)重新判定三相的首尾端,并检查三相绕组是否有灿线和短路。

(二)电动机起动困难,加额定负载后,转速较低。

可能原因:(1)电源电压较低;(2)原为角接误接成星接;(3)鼠笼型转子的笼条端脱焊,松动或断裂。

处理方法:(1)提高电压;(2)检查铭牌接线方法,改正定子绕组接线方式;(3)进行检查后并对症处理。

(三)电动机起动后发热超过温升标准或冒烟

可能原因:(1)电源电压过低,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造成温升过高;(2)电动机通风不良或环境湿度过高;(3)电动机过载或单相运行;(4)电动机起动频繁或正反转次数过多;(5)定子和转子相擦。

处理方法:(1)测量空载和负载电压;(2)检查电动机风扇及清理通风道,加强通风降低环温;(3)用钳型电流表检查各相电流后,对症处理;(4)减少电动机正反转次数,或更换适应于频繁起动及正反转的电动机;(5)检查后姨症处理。

(四)绝缘电阻低

可能原因:(1)绕组受潮或淋水滴入电动机内部;(2)绕组上有粉尘,油圬;(3)定子绕组绝缘老化。

处理方法:(1)将定子,转子绕组加热烘干处理;(2)用汽油擦洗绕组端部烘干;(3)检查并恢复引出线绝缘或更换接线盒绝缘线板;(4)一般情况下需要更换全部绕组。

(五)电动机外壳带电:

可能原因:(1)电动机引出线的绝缘或接线盒绝缘线板;(2)绕组端部碰机壳;(3)电动机外壳没有可靠接地

处理方法:(1)恢复电动机引出线的绝缘或更换接线盒绝缘板;(2)如卸下端盖后接地现象即消失,可在绕组端部加绝缘后再装端盖;(3)按接地要求将电动机外壳进行可靠接地。

(六)电动机运行时声音不正常

可能原因:(1)定子绕组连接错误,局部短路或接地,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而引起噪音;(2)轴承内部有异物或严重缺油。

处理方法:(1)分别检查,对症下药;(2)清洗轴承后更换新油为轴承室的1/2-1/3。

(七)电动机振动

可能原因:(1)电动机安装基础不平;(2)电动机转子不平衡;(3)皮带轮或联轴器不平衡;(4)转轴轴头弯曲或皮带轮偏心;(5)电动机风扇不平衡。

处理方法:(1)将电动机底座垫平,时机找水平后固牢;(2)转子校静平衡或动平衡;(3)进行皮带轮或联轴器校平衡;(4)校直转轴,将皮带轮找正后镶套重车;(5)对风扇校静。

二、电动机机械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一)定、转子铁芯故障检修

定、转子都是由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是电动机的磁路部分。定、转子铁芯的损坏和变形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

(1)轴承过度磨损或装配不良,造成定、转子相擦,使铁芯表面损伤,进而造成硅钢片间短路,电动机铁损增加,使电动机温升过高,这时应用细锉等工具去除毛刺,消除硅钢片短接,清除干净后涂上绝缘漆,并加热烘干。

(2)拆除旧绕组时用力过大,使倒槽歪斜向外张开。此时应用小嘴钳、木榔头等工具予以修整,使齿槽复位,并在不好复位的有缝隙的硅钢片间加入青壳纸、胶木板等硬质绝缘材料。

(3)因受潮等原因造成铁芯表面锈蚀,此时需用砂纸打磨干净,清理后涂上绝缘漆。

(4)因绕组接地产生高热烧毁铁芯或齿部。可用凿子或刮刀等工具将熔积物剔除干净,涂上绝缘溱烘干。

(5)铁芯与机座间结合松动,可拧紧原有定位螺钉。若定位螺钉失效,可在机座上重钻定位孔并攻丝,旋紧定位螺钉。

(二)轴承故障检修

转轴通过轴承支撑转动,是负载最重的部分,又是容易磨损的部件。

(1)故障检查

运行中检查:滚动轴承缺油时,会听到骨碌骨碌的声音,若听到不连续的梗梗声,可能是轴承钢圈破裂。轴承内混有沙土等杂物或轴承零件有轻度磨损时,会产生轻微的杂音。

拆卸后检查:先察看轴承滚动体、内外钢圈是否有破损、锈蚀、疤痕等,然后用手捏住轴承内圈,并使轴承摆平,另一只手用力推外钢圈,如果轴承良好,外钢圈应转动平稳,转动中无振动和明显的卡滞现象,停转后外钢圈没有倒退现象,否则说明轴承已不能再用了。左手卡住外圈,右手捏住内钢圈,用力向各个方向推动,如果推动时感到很松,就是磨损严重。

(2)故障修理

轴承外表面上的锈斑可用00号砂纸擦除,然后放入汽油中清洗;或轴承有裂纹、内外圈碎裂或轴承过度磨损时,应更换新轴承。更换新轴承时,要选用与原来型号相同的轴承。

(三)转轴故障检修

(1)轴弯曲

若弯曲不大,可通过磨光轴径、滑环的方法进行修复;若弯曲超过0.2mm,可将轴放于压力机下,在拍弯曲处加压矫正,矫正后的轴表面用车床切削磨光;如弯曲过大则需另换新轴。

(2)轴颈磨损

轴颈磨损不大时,可在轴颈上镀一层铬,再磨削至需要尺寸;磨损较多时,可在轴颈上进行堆焊,再到车床上切削磨光;如果轴颈磨损过大时,也在轴颈上车削2-3mm,再车一套筒趁热套在轴颈上,然后车削到所需尺寸。

(3)轴裂纹或断裂

轴的横向裂纹深度不超过轴直径的10%-15%,纵向裂纹不超过轴长的10%时,可用堆焊法补救,然后再精车至所需尺寸。若轴的裂纹较严重,就需要更换新轴。

(四)机壳和端盖的检修

第3篇

××电力局的开关装备水平其近十年的高压开关缺陷进行统计。

得出以下结论:

(1)油开关缺陷所占比例较高,主要集中在油异常与跳闸达限两方面。

(2)开关机构缺陷比例较高,且主要集中在液压机构。

(3)SF6开关运行整体稳定,但气压低报警缺陷较频繁。

(4)真空开关运行整体稳定,缺陷主要集中在开关机构部分。

2变电开关设备故障规律分析

根据××电力局开关设备经过的几个不同阶段,结合近五年开关设备缺陷分类统计和典型故障分析结果看:

(1)由于油断路器的开断能力的限制和其密封性能的不足,使得其开关本体的渗油、不检修开断次数达限等规律性故障占据了主导,达到此类开关故障总数的96%左右。

(2)SF6开关总体性能稳定,故障少。特别是以ABB、西门子、阿尔斯通为主的110kVSF6开关设备,其科技含量高,开断能力和防污闪能力明显提高,同时灭弧自能化使得机构功小故障少,设备相对稳定。而仅有的两台LW6-110型和35kV部分的LW8-35型国产SF6开关相对故障率较高,主要表现在SF6低气压报警。但从缺陷与典型事故可以看出SF6低气压报警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且开关自身能检测,可以控制发展。

(3)真空开关设备的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开关本体故障较少,相对在机械引起的附件故障较多,特别是在无油化改造中采取机构沿用的做法,使ZN-10系列真空开关与CD10电磁机构之间出现配合未达到最佳状态,使得其机械故障发生率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动作频繁或连续动作的开关其传动机械易出现变形、脱销,辅助开关出现变换不到位等故障。这也是使得统计表中电磁机构故障率和二次回路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构性能不稳定,也主要是一些连续动作中突发性的过程。

(4)国产液压机构(CY)的渗油、打压、暴压故障率较高。总体上看应该说SF6开关、真空开关的本体性能稳定,故障极少,即使国产LW8系列有一些问题,主要也是年泄漏率超标,其具备发展缓慢、运行中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条件。油开关本体的故障则具备明显的规律性和发展缓慢的特性。国产液压机构运行极不稳定,既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的渗油,又具有突发性的暴压故障,国产弹簧操动机构则相对稳定。断路器的关合与开断故障、绝缘故障、载流故障远少于二次、机构故障。

3变电开关设备状态检修对策

根据上面的综合分析,提出采取的开关设备开展状态检修的总体策略是:

(1)SF6断路器由于其技术较先进、性能稳定、开断能力强、防污闪能力高。为此,其应完全依据:①开关触头的电寿命,既开关开断故障电流次数达到产品技术要求时进行大修;②开关机械动作次数达到产品的机械寿命时进行机构的大修;③当开关存在影响正常运行的缺陷时进行针对性消缺检修;④当开关防污能力不满足所在地的要求时进行清扫性检修或外施防污措施;⑤每三年进行一次回路电阻和微水测试。

(2)6-35kV真空断路器由于其故障基本上是由机械引起,特别是国产和无油化改造的真空开关的机构故障大多数是发生在连续动作过程中,小修对它的控制能力并不强。为此,其应完全依据:①严格控制机械动作次数,动作达限时必须及时进行检修、测试、调整;②加强对发生过连续动作开关的管理仁如出现后加速动作的开关,及时进行机械状况的检查;③加强控制回路器件的检查和调整;④加强对真空泡真空度的测试;⑤不论试验与否至少每三年应进行一次机构的检查调试,每年雷雨前有选择性的进行转动模拟试验;⑥每三年进行一次绝缘电阻、回路电阻、交流耐压测试。

(3)油断路器由于其故障有明显的规律性、普遍性和渐变性。为此,应采用①周期性小修和维护方式;②控制开关本体的开断次数,及时进行解体检查;③控制大修周期确保开关油密封性能和电气性能;④运行中每二年进行一次绝缘电阻、回路电阻、泄漏电流测试,每年进行一次绝缘油耐压试验。

(4)对于配国产液压机构,由于液压机构性能不稳定渗漏油严重维护工作量大,我们建议仍延续一年一次的小修制度和二年一次的解体检修。

(5)加强巡检及开关传动模拟试验,强化检修人员的设备状态巡检和消缺工作。首先工作重点做了调整,特别强调开关的实际动作模拟、控制回路的检查、转动部件的检查、设备附件的维护。通过每年的春季、夏季两次针对性巡检,一方面更全面掌握了设备的真实状态,做到心中有底,另一方面通过检查、维护,控制回路、转动部件的缺陷检出率明显提高,起到了提高整体状况的作用。

(6)由于开展状态检修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所以,我们在进行设备个体状态评估的同时结合设备组结构、电网结构进行间隔综合评估,以实现成本最低化、供电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具体原则是:①加强户内母线设备的防污能力仁加绝缘热缩;②逐步提高电缆的绝缘等级(由8.7kV提高到12kV);③间隔工作坚持“以小靠大”原则,统一时间减少重复停电;④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检修策略。

4结语

实施状态检修是对检修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供电企业在开展输变电状态检修的各方条件日益具备时,状态检修必将成为变电设备检修的主流。本文结合××电力局的运行实际,深入分析开关设备的故障规律,提出了设备状态检修的整体策略,并依此制定状态检修应用导则,在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指导了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刘国贤等.变电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力,2004,21(4):45-49.

[2]陈维荣,宋永华,孙锦鑫.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的概念及现状[J].电网技术,2000,24(11):12-17.

[3]苏鹏声,王欢.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1):61-65.

第4篇

对于电子控制发动机,主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机械部分;二是电子控制部分。是通过控制不同的执行机构,监测和控制发动机工作。在使用中,造成发动机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机械部分,也可能是电子控制部分的问题,其故障诊断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对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时,我们要分清故障是在机械部分还是在电子控制部分,了解故障的特点,遵循故障诊断的一些基本原则,就可以用较简单的方法准确而迅速地找出故障所在。

1.1故障特点

电控发动机机械部分的故障特征我们可用常规检查方法和经验法诊断即可,故不再详细叙述。

电子控制部分主要由电控单元ECU、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而这些零件又是由各种电子元件和电子电路组成。一般电子元件对过电压、温度十分敏感,一旦这些电子元件或电路损坏,则会使电控部分某一零部件不工作或工作异常,那么在电控发动机上则表现出某些特定的故障现象。

1.1.1元件击穿

电子元件被过电压击穿或在高温、大电流击穿,故障现象表现为短路或断路。例如,电子点火控制器内部的电容或三极管被击穿,就会使点火控制器工作异常,造成点火线圈次级绕组无法产生高压电,高压火线不跳火或火花弱,故障现象表现为发动机无法启动或工作异常。

1.1.2元件老化或性能退化

电子元件长期在高温、电压、电流变化频繁、灰尘等恶劣条件下工作,就会使其老化或性能退化。

1.1.3线路故障

主要包括接线松脱、接触不良、潮湿、腐蚀等导致的绝缘不良短路、旁路等。传感器和执行器都是固定在发动机某一位置上,通过导线与电控单元ECU连接,若导线接头插接不良或导线短路等,就会使传感器无法将检测的信号传给电控单元,而电控单元不能控制执行器工作,从而造成发动机工作异常。

2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2.1直观诊断法

直观诊断就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汽车故障现象进行看、问、听、试、嗅等,判断得出结论的诊断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诊断的维修人员必须具有较丰富实践维修经验和熟悉车辆结构,否则在诊断时不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和原因。

2.2利用随车自诊断系统诊断

随车故障自诊断可以对系统的故障进行自诊断,在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中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诊断方法。当发动机出现某种故障时,自诊断系统就会立刻监测到故障,并以故障代码方式储存该故障的信息,通过警告灯方式报警。

注意:自诊断系统给出的故障码,只表明故障的范围,具体的故障点还应通过其它方法进行检查确定。由于自诊断系统能够存储多个故障码。如果故障排除而未及时清除故障码。那么在检查时,则有可能原始故障码和新发故障码同时出现,这样造成无法具体确定真正故障原因,给检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每次排除故障后,必须清除故障码。

2.3利用简单仪表诊断

电控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均有一定的电阻值。工作时有输出电压范围和输出脉冲波形。因此可以用万用表测量元件电阻或输出电压、线路是否导通等,也可用示波器测试元件工作时的输出电压。

用万用表检查电控系统故障时,必须以被测车辆的详细维修技术资料为依据,应知道电控单元线束插接器中各端子相连接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名称、电路连接图,发动机不同工作状态下各端子标准电压值和各端子之间的标准电阻值等资料。

例如;检测温度传感器其结构多为热敏电阻式,检查可用电吹风或将传感器放在热水中加热,模拟其工作环境,测量其电阻。其阻值应为负温度变化,即随温度增高,阻值下降。若不变化,即可判定传感器失效。

2.4利用专门诊断仪器诊断

目前在对电控发动机进行故障诊断中,更多的应用故障解码器,如电眼睛等专用车系诊断仪等。大大提高了电子控制系统的诊断效率。当需要进行故障诊断时,将故障解码器的插头和汽车上的故障诊断插座相连接,打开点火开关,进行操作后,可以很方便地从诊断仪的显示屏上读出所有储存在电脑中的故障码。

使用故障解码器在读故障码的同时,我们也可在发动机数据流中分析发动机工作情况,这种方法现在使用的越来越多。数据流可以具体反映出传感器和执行器现时工作状态。如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电压变化;水温传感器的电阻变化;喷油器的喷油时间变化等等。通过对它们工作状态时的变化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哪些传感器和执行器工作是否正常,诊断方法也同样简单、有效、可靠、工作效率也高。

2.5故障症状模拟诊断法

在对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经常会碰到发动机有故障但没有明显故障症状的现象,这为我们诊断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运用上述介绍的各种检查方法,尽可能的缩小故障范围。然后模拟出现故障时相同或相似的条件和环境,找出故障原因,有针对性的维修排除故障。

2.5.1振动法

(1)连接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轻轻摇动连接器。

(2)配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轻轻摆动配线。连接器接头、振动支架和穿过开口的连接器体都是应仔细检查的部位。

(3)零件和传感器:用手指轻拍装有传感器的零件,检查是否失灵。不可用力拍打继电器,否则可能会使继电器开路。

2.5.2加热法

用电吹风或类似工具加热可能引起故障的零件,检查是否出现障。加热时不可直接加热ECU中的元件,且加热温度不得高于60℃。

2.5.3水淋法

用水喷淋在车辆上,检查是否发生故障。注意不可将水直接喷在发动机零部件上,而应喷在散热器前面,间接改变温度和湿度,也不可将水直接喷在电子器件上,尤其应防止水渗漏到ECU内部。

2.5.4电器全接通法

接通所有的电器负载,包括加热器、前灯、后窗除雾器等,检查是否发生故障。

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单一诊断方法,也可以多种诊断方法结合使用,也可以运用个人的智慧创造实用的诊断方法对发动机进行故障诊断。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是科学的诊断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

第5篇

论文摘要:在现代化生产程度很高的今天,企业的生产,产品的加工制造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动机的使用,在电动机的使用过程当中有很多注意事项以及要求,否则将会发生机器的损坏,这对企业的运转,人民生活等都会带来诸多不便。对电动机常见的故障,主要分为电气和机械两种,每一种故障都给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威胁。因此,对电动机的故障分析维护与检修更显得至关重要。

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为保证时机的正常工作对运行的电动机要按电动机完好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运行中的电动机与被拖动设备的轴心要对正,运行中无明显的振动,一定要保持通风良好、风翅等要完整无缺。要时刻观察和测量电动机电网电压和正常工作电流,电压变化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电动机的额定负荷电流不能经常超过额定电流,以防时机过热,同时检查电机起动保护装置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检查电动机各部分温升是否正常,还要经常检查轴承温度,滑动轴承不得超过度,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0度,滚动轴承运转中的声音要清晰、无杂音。对于电动机的运转环境要做到防砸、防淋、防潮。对于环境不良,经常挪动、频繁起动、过载运行等要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一、电动机电气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一)时机接通后,电动机不能起动,但有嗡嗡声

可能原因:(1)电源没有全部接通成单相起动;(2)电动机过载;(3)被拖动机械卡住;(4)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开路成断线;(5)定子内部首端位置接错,或有断线、短路。

处理方法:(1)检查电源线,电动机引出线,熔断器,开关的各对触点,找出断路位置,予以排除;(2)卸载后空载或半载起动;(3)检查被拖动机械,排除故障;(4)检查电刷,滑环和起动电阻各个接触器的接合情况;(5)重新判定三相的首尾端,并检查三相绕组是否有灿线和短路。

(二)电动机起动困难,加额定负载后,转速较低。

可能原因:(1)电源电压较低;(2)原为角接误接成星接;(3)鼠笼型转子的笼条端脱焊,松动或断裂。

处理方法:(1)提高电压;(2)检查铭牌接线方法,改正定子绕组接线方式;(3)进行检查后并对症处理。

(三)电动机起动后发热超过温升标准或冒烟

可能原因:(1)电源电压过低,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造成温升过高;(2)电动机通风不良或环境湿度过高;(3)电动机过载或单相运行;(4)电动机起动频繁或正反转次数过多;(5)定子和转子相擦。

处理方法:(1)测量空载和负载电压;(2)检查电动机风扇及清理通风道,加强通风降低环温;(3)用钳型电流表检查各相电流后,对症处理;(4)减少电动机正反转次数,或更换适应于频繁起动及正反转的电动机;(5)检查后姨症处理。

(四)绝缘电阻低

可能原因:(1)绕组受潮或淋水滴入电动机内部;(2)绕组上有粉尘,油圬;(3)定子绕组绝缘老化。

处理方法:(1)将定子,转子绕组加热烘干处理;(2)用汽油擦洗绕组端部烘干;(3)检查并恢复引出线绝缘或更换接线盒绝缘线板;(4)一般情况下需要更换全部绕组。

(五)电动机外壳带电:

可能原因:(1)电动机引出线的绝缘或接线盒绝缘线板;(2)绕组端部碰机壳;(3)电动机外壳没有可靠接地

处理方法:(1)恢复电动机引出线的绝缘或更换接线盒绝缘板;(2)如卸下端盖后接地现象即消失,可在绕组端部加绝缘后再装端盖;(3)按接地要求将电动机外壳进行可靠接地。

(六)电动机运行时声音不正常

可能原因:(1)定子绕组连接错误,局部短路或接地,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而引起噪音;(2)轴承内部有异物或严重缺油。

处理方法:(1)分别检查,对症下药;(2)清洗轴承后更换新油为轴承室的1/2-1/3。

(七)电动机振动

可能原因:(1)电动机安装基础不平;(2)电动机转子不平衡;(3)皮带轮或联轴器不平衡;(4)转轴轴头弯曲或皮带轮偏心;(5)电动机风扇不平衡。

处理方法:(1)将电动机底座垫平,时机找水平后固牢;(2)转子校静平衡或动平衡;(3)进行皮带轮或联轴器校平衡;(4)校直转轴,将皮带轮找正后镶套重车;(5)对风扇校静。

二、电动机机械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一)定、转子铁芯故障检修

定、转子都是由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是电动机的磁路部分。定、转子铁芯的损坏和变形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

1)轴承过度磨损或装配不良,造成定、转子相擦,使铁芯表面损伤,进而造成硅钢片间短路,电动机铁损增加,使电动机温升过高,这时应用细锉等工具去除毛刺,消除硅钢片短接,清除干净后涂上绝缘漆,并加热烘干。

(2)拆除旧绕组时用力过大,使倒槽歪斜向外张开。此时应用小嘴钳、木榔头等工具予以修整,使齿槽复位,并在不好复位的有缝隙的硅钢片间加入青壳纸、胶木板等硬质绝缘材料。

(3)因受潮等原因造成铁芯表面锈蚀,此时需用砂纸打磨干净,清理后涂上绝缘漆。

(4)因绕组接地产生高热烧毁铁芯或齿部。可用凿子或刮刀等工具将熔积物剔除干净,涂上绝缘溱烘干。

(5)铁芯与机座间结合松动,可拧紧原有定位螺钉。若定位螺钉失效,可在机座上重钻定位孔并攻丝,旋紧定位螺钉。

(二)轴承故障检修

转轴通过轴承支撑转动,是负载最重的部分,又是容易磨损的部件。

(1)故障检查

运行中检查:滚动轴承缺油时,会听到骨碌骨碌的声音,若听到不连续的梗梗声,可能是轴承钢圈破裂。轴承内混有沙土等杂物或轴承零件有轻度磨损时,会产生轻微的杂音。

拆卸后检查:先察看轴承滚动体、内外钢圈是否有破损、锈蚀、疤痕等,然后用手捏住轴承内圈,并使轴承摆平,另一只手用力推外钢圈,如果轴承良好,外钢圈应转动平稳,转动中无振动和明显的卡滞现象,停转后外钢圈没有倒退现象,否则说明轴承已不能再用了。左手卡住外圈,右手捏住内钢圈,用力向各个方向推动,如果推动时感到很松,就是磨损严重。

(2)故障修理

轴承外表面上的锈斑可用00号砂纸擦除,然后放入汽油中清洗;或轴承有裂纹、内外圈碎裂或轴承过度磨损时,应更换新轴承。更换新轴承时,要选用与原来型号相同的轴承。

(三)转轴故障检修

(1)轴弯曲

若弯曲不大,可通过磨光轴径、滑环的方法进行修复;若弯曲超过0.2mm,可将轴放于压力机下,在拍弯曲处加压矫正,矫正后的轴表面用车床切削磨光;如弯曲过大则需另换新轴。

(2)轴颈磨损

轴颈磨损不大时,可在轴颈上镀一层铬,再磨削至需要尺寸;磨损较多时,可在轴颈上进行堆焊,再到车床上切削磨光;如果轴颈磨损过大时,也在轴颈上车削2-3mm,再车一套筒趁热套在轴颈上,然后车削到所需尺寸。

(3)轴裂纹或断裂

轴的横向裂纹深度不超过轴直径的10%-15%,纵向裂纹不超过轴长的10%时,可用堆焊法补救,然后再精车至所需尺寸。若轴的裂纹较严重,就需要更换新轴。

(四)机壳和端盖的检修

第6篇

关键词:电力电缆故障解决方法在我国电力电缆较普遍使用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等级有限,使用范围较窄,当时为解决电缆故障,科研人员研制生产出了以“冲闪法”为原理的电缆故障测试仪。该仪器测试电缆故障的方法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用测距仪测距离。其实,先要判断电缆故障是高阻还是低阻或者是接地,根据这个条件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如果是接地故障,就直接用测距仪的低压脉冲法来测量距离;如果是高阻故障就要采用高压冲击放电的方法来测距离,用高压冲击放电的方法测距离时又要许多的辅助设备:如高压脉冲电容、放电球、限流电阻、电感线圈以及信号取样器等等,操作起来既麻烦又不安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更为烦琐的是还要分析采样波形,对测试者的知识要求比较高。

第二步是查找路径(如果路径清楚这一步可以省掉)。在查找路径时,要给电缆加一信号(路径信号发生器),再用接收机接收这个信号,沿着有信号的路径走一遍,就确定了电缆的路径。但是,这个路径的范围大致要在1-2米之间,不是特别准确。

第三步是根据测出的距离来精确定位。其依据是打火放电产生的声音,当从定点仪的耳机听到声音最大的地方时,也就是找到了故障点的位置。但是,由于是听声音,所以,受环境噪音的影响,找起来相当费时间,有时要等到晚上才可以。当遇到交联电缆时,就更费时间了,因为,交联电缆一般都是内部放电,声音非常小,几乎听不到,最后只有丈量了。

因此上说,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大部分的以油侵纸作绝缘材料的电力电缆故障,对于近几年出现的以交联材料和聚乙烯材料作绝缘材料的电缆故障,测试效果不是太理想,原因是打火放电所产生的声音往往很小(电缆外皮没有损伤,只是电缆内部放电),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只有用其它方法来解决了。

虽然有这样的不足之处,但以“冲闪法”原理设计成的电缆故障测试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企业解决了不少电缆故障,大家基本上是认可的,其贡献有口皆碑。目前已广泛运用到各个行业,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电缆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电缆的种类也不断增多,这样电缆故障不断发生就是一种必然。我们知道,各行业对所用电缆的等级、使用的环境、接线配电的方式、绝缘要求各不相同,不同电缆的电缆故障特征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原因是使电缆发生故障的因素有许多方面,可目前人们由于以前养成的习惯,总想以一种方式解决所有的电缆故障,所以现在市场上还是以“冲闪法”为原理设计的电缆故障测试仪占主导地位。然而,在有些行业用“冲闪法”去解决电缆故障,根本就测不出故障,而且很有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如路灯用的电缆和矿山用的井下电缆就不能直接用“冲闪法”去测试故障。同样其它行业用的电缆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此我们不能详细介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能够找到更加简便的测试方法,把电缆故障进行分类,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实际有些电缆的故障无须“冲闪法”的原理,解决起来也十分方便快捷。

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的故障各有许多不同之处,高压电缆故障多以运行故障为主,且大多数是高阻故障,而高阻故障又分泄露和闪络两大类型;而低压电缆故障只有开路、短路和断路三种情况(当然,高压电缆也包括这三种情况)。

另外,低压电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有以下特点:

⒈敷设的随意性比较大,路径不是很明白。

⒉敷设时不像高压电缆那样填沙加砖后深埋,相反埋深较浅,易受外力损伤而出现故障。

⒊电缆一般较短,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不像高压电缆往往在几百米到几公里。

⒋绝缘强度要求低,处理故障做接头时,工艺较简单。

⒌绝大多数电缆在故障点处都有十分明显的烧焦损坏现象。故障点在电缆外皮没有留下痕迹的情况,十分罕见。

⒍所带负载变化较大,而且往往相间不平衡,容易发热,由此引发的故障多为常见。

针对低压电缆的以上特点和广大用户提出的建议以及我们对各个地方的实际使用情况等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我科宇公司的研究人员又成功开发出了DW型低压电缆故障测试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测距仪和定位仪两部分。DW型系统的测距仪是完全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它自动完成电缆故障点的测试,无须人工分析故障波形,直接报出故障点距离和故障性质。采用电池供电,方便野外工作,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无须任何辅助设备。DW型系统的电缆故障定位仪是针对直埋低压电缆的埋设路径,埋深及故障点位置进行同步定位测试的仪器。因为,它是采用电磁感应和跨步电压原理设计的低压电缆故障定位系统,它基本上满足了低压电缆故障测试的全部条件。这种测试系统比起以“冲闪法”为原理的电缆故障测试仪来说有许多优点:

⒈多种测试方法集于一身,相互验证结果,以确定故障点的唯一性。

⒉体积小、重量轻、单人轻松操作,没有辅助设备。

⒊采用电池供电,适宜野外工作,不用打火放电。

⒋电缆的路径查找(可以确定在30公分之间)、埋深探测、故障点定位同步完成,效率高。

⒌对故障点的确定,仪器有直观显示,不需要作波形分析。

⒍不受地下情况(如电缆的分叉、打捆、接头扭曲等)影响,像探地雷一样,点对点去查找故障点,定位误差在十几公分以内,相当准确。

⒎不受路面情况影响,如:地砖、绿化带、水泥路面等。

⒏测试现场安全,对测试者没有危险,对电缆没有二次损坏。

⒐价格低廉,一般用户都能接受。

我们知道低压电缆绝缘要求较低,同时运行过程中电流较大,出现故障后有明显的特征,具体归类如下:

第一类故障:整条电缆被烧断或某一相被烧断,此类故障造成配电柜上的电流继电器动作,电缆在故障处损坏相当严重。

第二类故障:电缆各相都短路,同样,此类故障造成配电柜上的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都动作,电缆在故障点损坏也很严重(可能是受外力引起的)。

第三类故障:电缆只有一相断路,电流继电器动作,故障点损伤较轻但表露较明显。可能是该相电流太大或者是由电缆质量造成。

第四类故障:电缆内部短路,外表看不出痕迹,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电缆质量造成的,比较少见。

DW型低压电缆故障定位系统中的测距仪和定位仪结合使用能非常方便地完成测试。同时针对不同故障特征及电缆长度也可独立完成测试。具体如下:

第一类故障和第二类故障如果电缆较短时(小于500米)可直接使用故障定位仪进行故障定位,无须测距仪配合。只需手持接收机沿路径(路径可边走边测)走上一遍,即可确定故障点。

第三类故障:由于电缆在故障点处损坏较轻,发射机发出的信号在此泄漏较少,用定位仪故障定位时,指示范围较窄,这时可先用测距仪测出故障点大概距离,再用定位仪定位也很方便。

第四类故障:此类故障是目前所有电缆故障中最难测的一种故障,此时可用测距仪分别在电缆两头对电缆进行测试,再拿测试结果和实际长度相比较,就可将故障点确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1-3米),此时将电缆挖开后再找出可疑点,或干脆将这一段电缆锯掉(因为低压电缆很便宜,绝缘要求低,接头好做),或用定位仪,在这一段范围采用音频定位,也可确定故障点。

目前,广大的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的用户所使用的以“冲闪法”为基础的电缆故障测试仪,在解决低压电缆的低阻故障和死接地故障时,一般都能用测距仪较方便地粗测出故障点的距离(此类故障点的距离测试是无须高压放电设备的,用的是低压脉冲法),但故障点定位还是要用打火、放电、听声音这一方法,同时该类仪器的路径仪和定点仪是分开的,这就造成了找准路径时无法同步定点,而定点时又往往走偏路径,而且该类仪器的路径仪由于原理所限,找电缆路径时,很难找到电缆的准确路径,一般是在1-2米的宽度之间。

第7篇

关键词:电脑硬盘故障分析检测

作为微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硬盘在微机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在使用硬盘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为了有效地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经常性地进行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从坏的区域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故障现象一:开机后屏幕显示:“Deviceerror”,然后又显示:“Non-Systemdiskordiskerror,Replaceandstrikeanykeywhenready”,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drive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改,也可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也别急,有些高档微机的CMOS设置中有“HDDAUTO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

故障现象二:开机后,“WAIT”提示停留很长时间,最后出现“HDDControllerFailure”

故障分析及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卡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最好是能找一台型号相同且使用正常的微机,可以对比线缆的连接,若线缆接反则一目了然。

故障现象三:开机后,屏幕上显示:“Invalidpartition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partiontable”的错误提示。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KV300,NU8.0中的RESCUE都具有备份与恢复分区表的功能)。如果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修复。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还有一招,就是先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用NDD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硬盘不但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其实用FDISK分区,相当于用正确的分区表覆盖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用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这一招特灵。

故障现象四:开机后自检完毕,从硬盘启动时死机或者屏幕上显示:“NoROMBasic,SystemHalted”

故障分析及处理: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故障现象五:开机后屏幕上出现“Errorloadingoperatingsystem”或“Missingoperatingsystem”的提示信息

第8篇

关键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故障分析处理

2001年3月中旬,我局继电保护人员在对110kV金原变电站新安装设备电源自动投入(以下简称BZT)装置进行投运前检查时,发现备用电源侧无电压。因为这个电压是通过安装在备用电源线路侧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CVT)而引入的,于是继电保护和高压试验人员对CVT及其二次回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试验,结果发现该CVT电磁单元烧损的严重故障,检修人员及时对其进行了更换,避免了一起设备事故的发生。

1设备故障发现经过

我局金原变电站有两条110kV电源线路,正常运行时,一条主供一条CVT备用。为了在主供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能快速合上备用线路开关,110kV系统装设了BZT装置。如图1所示,BZT装置接入金原110kV南北两段母线电压和两条线路侧电压,通过装置的切换把手,可以分别将每条线路转换为主供线路或备用线路,并把相应母线电压、线路电压和二次回路做相应的切换。正常运行方式下,紫金线为主供电源,T金线备用,这时将金原110kV北母线电压和T金2线路侧电压切入BZT装置,北母线电压反映主供电源工作状态,T金2线路侧电压反映备用电源是否正常,能否起到备用作用。

这套BZT装置是2000年12月份安装的。今年3月中旬,继电保护人员对装置进行投运前检查。工作人员在装置屏后端子排上测量了两段母线电压和紫金线路侧电压,正常:当测量备用电源T金2线路侧CVT的二次电压时,没有电压。当时工作人员认为线路没带电,就将此事搁下,而只对装置本身进行了检验。因那时全站设备要进行定期高压试验,只有将备用线路投入运行,主供线路设备才能停下作试验。运行人员同调度联系后将T金线投运带全站负荷,紫金线停运。这时继电保护人员确知T金线有电,便再次在BZT装置屏上测其线路侧电压,仍旧没有。CVT二次保险,没有爆;拆了回路核对线芯,没有问题;拔下二次保险,直接在二次出线端子上测量,还是没有电压。继电保护人员这才意识到可能是CVT内部出了故障。所以在很快对紫金线设备做完高压试验后,将紫金线投入运行,安排T金线停电,拆除其线路侧CVT的一次引线进行试验。

这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型号是是2000年12月份才投入运行时,CVT的电气原理如图2所示。高压试验人员先测试了CVT的高压电容C1、中压电容C2以及总电容量,再试验了介质损耗,与设备出厂时和投运前的试验数据相比变化不大,说明电容分压器单元没有问题。

为查清CVT的电磁单元有什么问题,试验人员先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中压互感器的一次线圈电阻,其阻值为500多欧姆;然后在中压互感器的一次线圈上加交流电压,测二次电压的值,当一次电压升高时二次电压不仅不升反而下降;最后在中压互感器二次侧的da、dn线圈上加交流电压,用静电电压表测一次电压的值,电压均为零。根据这些试验情况和数据,试验人员初步判断电磁单元内部可能有短路。因没有更为详细的关于这些型号CVT的技术和试验数据,所以当时无法判定具体的故障。鉴于设备要尽快投运(该站载波通讯的结合滤波器接在这台CVT下),检修人员就将这台CVT拆下,我局物资公司通知设备厂家在郑州的办事处,第二天就送来一台新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新CVT与原来的型号一样,只是电磁单元的结构稍有不同。有这台新CVT作参考,工作人员又对拆下的CVT电磁单元的线圈直流电阻和在二次侧加压重做了试验,对比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这些数据表明,T金线路侧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磁单元的中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发生了短路。于是,工作人员很快对新CVT进行了试验和安装,及时投入了运行,并将旧CVT运回局里准备解剖检查。

2CVT解体检查和故障原因分析

2001年4月,我局专业技术人员和CVT厂家人员一起,对拆下的CVT进行了解体检查。当工作人员用扳手拧松电磁单元油箱法兰的几颗螺栓后,刺鼻和刺眼的油气从法兰缝隙朝外喷出,明显感到内部聚有很大压力。拆完一圈螺栓,用天车将电容器单元稍微吊离下节油箱,在取下中间电压端子A′和中压电容C2下端接线端子δ与电磁单元之间的引线时,发现固定中压电容C2下端接线端子δ的4只螺栓少了一只,因油箱中的油较满,也看不到这只螺栓掉到了哪里。工作人员用器具把油箱中的油慢慢抽出,当油面低于中压互感器的接线板时,人们终于看清了,掉下的螺栓落在了中压互感器一次绕组抽头的几个接线柱中间。在螺栓与接线柱接触的地方,发现有轻微的短路熔焊痕迹。油箱中的油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淡黄色,而变成了象酱油一样的黑褐色。在往外抽油的过程中,油中不断有气体逸出,油中泛起黑褐色的泡沫。当油被全部抽完后,人们看到了中压互感器的铁芯已经烧得没有了硅钢片特有的光泽,最外层的硅钢片已被烧变了形,中间鼓起来了。中压互感器绕组外面包的白布带已被烧成黑炭质,用手一扣就有渣子掉下来。油箱内壁沾满了含有炭质的油渍,用手一摸全是黑。为了拆掉补偿电抗器的引线,工作人员将出线端子盒上方的盖板拆开,发现这个盖板因内部压力太大已经鼓肚。至此,CVT的故障已经十分清楚,那就是中压互感器一次线圈烧损。既是这样,我们还是让油务人员取了油样,进行了油色谱分析。分析结果:除乙炔为零值外,总烃和氢气均大大超过注意值;经计算三比值为020,故障类型是低温过热(150~300℃),这进一步印证了故障的情况。根据对CVT解体检查所发现的情况,我局技术人员和设备厂家人员一致认为,造成中间单元烧损的原因是,固定中压电容C2下端的一只螺栓掉入中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的接线柱丛中,使一次绕组部分线匝被短接,其交流阻抗减小,一次电流超过额定值,造成一次绕组烧毁。但螺栓造成的短路不是太严重,或者说被螺栓短接的匝数并不多,因为如果短路严重,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热将在短时间内使变压器油分解出大量气体,这有可能造成下节油箱爆炸,或使高压电容C1两端所加电压太高而使其爆炸。至于这只螺栓为什么会在运行中脱落,我们认为,这是该设备在安装时未紧固好,工序间检查时也未发现。设备运行后,它位于中压互感器的交变电磁场中,在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不断振动、转动和向下移位,以至于最后脱落,造成中间互感器一次绕组短路。所幸的是,在这次对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检验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更换,防止了更为严重的设备事故发生。

3经验教训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象这次因螺栓脱落而造成故障的情况却是十分罕见的。对电力设备制造厂家来说,在出厂产品中若万分之一有问题,对设备用户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故障隐患。T金线路侧的这只CVT,幸亏发现及时,才未酿成更大的设备事故。因此,作为电力设备的生产厂家,安装人员一定要加强责任心,质检人员一定要把好验收关,以确保每台产品的质量。

第9篇

电路(系统)诞失规定功能称为故障,在模拟电路中的故障类型及原因如下:从故障性质来分有早期故障、偶然故障和损耗故障。早期故障是由设计、制造的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在使用初期发生的故障,早期故障率较高并随时间而迅速下降。统计表明,数字电路的早期故障率为3~10%,模拟电路的早期故障率为1~5%,晶体管的早期故障率为0.75~2%,二极管的早期故障率为0.2~1%,电容器的早期故障率为0.1~1%。

偶然故障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在有效使用期内发生的故障,偶然故障率较低且为常数。损耗故障是由老化、磨损、损耗、疲劳等原因造成的、在使用后期发生的故障,损耗故障率较大且随时间迅速上升。从故障发生的过程来分有软故障、硬故障和间歇故障。软故障又称渐变故障,它是由元件参量随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缓慢变化而超出容差造成的、通过事前测试或监控可以预测的故障。硬故障又称突变故障。它是由于元件的参量突然出现很大偏差(如开路、短路)造成的、通过事前测试或监控不能预测到的故障。根据实验经验统计,硬故障约占故障率的80%,继续研究仍有实用价值。间歇故障是由老化、容差不足、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表现出来的故障。从同时故障数及故障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有单故障、多故障、独立故障和从属故障。单故障指在某一时刻故障仅涉及一个参量或一个元件,常见于运行中的设备。多故障指与几个参量或元件有关的故障,常见于刚出厂的设备。独立故障是指不是由另一个元件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从属故障是指由另一个元件故障引起的故障。

二、测前横拟法SBT

测前模拟法又称故障字典法FD(FaultDictionary)或故障模拟法,其理论基础是模式识别原理,基本步骤是在电路测试之前,用计算机模拟电路在各种故障条件下的状态,建立故障字典;电路测试以后,根据测量信号和某种判决准则查字典。从而确定故障。选择测试测量点是故障字典法中最重要的部分。为了在满足隔离要求的条件下使测试点尽可能少,必须选择具有高分辨率的测试点。在大多数情况F,字典法采用查表的形式,表中元素为d…i=l,2,…,n,j=1,2,…,m,n是假设故障的数目,m是测量特性数。

故障字典法的优点是一次性计算,所需测试点少,几乎无需测后计算,因此使用灵活,特别适用于在线诊断,如在机舱、船舱使用。此法缺点是故障经验有限,存储容量大,大规模测试困难,目前主要用于单故障与硬故障的诊断。

故障字典法按建立字典所依据的特性又可分为直流法、频域法和时域法。

(一)直流故障字典法。直流故障字典法是利用电路的直流响应作为故障特征、建立故障字典的方法,其优点是对硬故障的诊断简单有效,相对比较成熟。

(二)频域法。频域法是以电路的频域响应作为故障特征、建立故障字典的方法,其优点是理论分析比较成熟,同时硬件要求比较简单,主要是正弦信号发生器、电压表和频谱分析仪。

(三)时域法。时域法是利用电路的时域响应作为故障特征而建立故障字典的方法。主要有伪噪声信号法和测试信号设计法(辅助信号法)。当故障字典建立后,就可根据电路实测结果与故障字典中存储的数据比较识别故障。

三、测后模拟法SAT

测后模拟法又称为故障分析法或元件模拟法,是近年来虽活跃的研究领域,其特点是在电路测试后,根据测量信息对电路模拟,从而进行故障诊断。根据同时可诊断的故障是否受限,SAT又分为任意故障诊断(或参数识别技术)及多故障诊断(或故障证实技术)。

(一)任意故障诊断。此法的原理是利用网络响应与元件参数的关系,根据响应的测量值去识别(或求解)网络元件的数值,再根据该值是否在容差范围之内来判定元件是否故障。所以此法称为参数识别技术或元件值的可解性问题,理论上这种方法能查出所有元件的故障,故又称为任意故障诊断。诊断中为了获取充分的测试信息,需要大量地测试数据。

(二)多故障诊断。经验证明,在实际应用中(高可靠电路),任意故障的可能性很小,单故障概率最高,如果考虑一个故障出现可能导致另一相关故障,假定两个或几个元件同时发生的多故障也是合理的。另外对于模拟LSI(LargeScale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路加工中的微调,也是以有限参数调整为对象的。因此在1979年以后,SAT法的研究主要朝着更实用化的多故障诊断方向发展。即假定发生故障的元件是少数几个,通过有限的测量和计算确定故障。因该法是先假定故障范围再进行验证,所以又称为故障证实技术。

四、其他方法

(一)近似技术。近似技术着重研究在测量数有限的情况下,根据一定的判别准则,识别出最可能的故障元件,其中包括概率统计法和优化法。此法原理与故障字典法十分类似,属于测前模拟的一类。采用最小平方准则的联合判别法和迭代法,采用加权平方准则的L2近似法,采用范数最小准则的准逆法等。这些方法都属于测后模拟,由于在线计算量大,运用不多。

第10篇

【关键词】故障树;故障树分析法;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1.故障树分析法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概念

故障树是一种能体现故障传播关系的逻辑关系图,反映了系统故障与导致系统故障的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1]。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方法[2],是一种将系统故障形成原因由总体到部分按树状逐级细化的分析方法,是对复杂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有效工具,目的在于判明基本故障,确定故障原因、影响和发生故障的概率。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是将专家知识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按照规定的推理算法,通过人机接口让使用者与计算机进行对话,由使用者回答系统提出的问题,系统根据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答案进行推理,最终给出诊断结论。

2.故障树分析法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共同点

将诊断专家系统和故障树分析法进行对比,可知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与故障树分析法之间存在相同点。

(1)故障树可以作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故障模型。诊断专家系统的任务是当部件失效时利用各种信息,依据知识库中的知识,通过推理确定部件失效的故障模式,找出故障源和故障原因,推理过程与故障树的逻辑关系相似。

(2)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看,故障树具有标准化的知识结构[3],若利用故障树知识结构生成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可表示诊断问题的求解策略,同时可以极大地降低系统知识获取的难度。

实际上,故障树的顶事件(故障现象)是对应于专家系统要分析解决的任务,其底事件(故障原因)对应于专家系统的推理结果,而故障树由顶到底的层次和逻辑关系对应于专家系统的推理过程。

3.故障树分析法适合于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造的原因

将故障树的割集同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库联系起来,故障树的一个割集是系统的一种失效模式,同时对应于知识库的一条规则。割集里的基本事件是该失效模式的最基本原因,对应知识库中规则的结论(故障源或故障原因);从顶事件到割集的路径,是该割集区别于其它割集的中间条件,对应于知识库中规则的前提。故障树分析法适合于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造的主要原因有:

(1)对于一个系统的描述,当其真实性与完整性一经核实,就能建造若干描述系统性故障的故障树,这些树可为系统的描述所包含的知识和专家系统要用到的知识库之间提供联系。

(2)故障树分析法的主要概念是把一特定系统的知识转化成用逻辑关系表示的图形(故障树),在故障树中一定数量的基本事件的组合可得出系统某些不希望的或关键性的状态,即故障树的顶事件、中间事件和底事件之间可以用逻辑门(与门和或门)联系起来。

(3)当专家知识可以用工程图形、运行规则、维护步骤以及试探规则等形式表示时,特别适合用故障树分析法来建造知识库。

(4)故障树的建造可以用手工方法,也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程序,而故障树的自动建造特别适合于专家系统知识库的知识获取,因为它可以把除了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及逻辑关系以外的包括故障模式的文字说明、图形参考、检查方法及针对具体故障原因的补偿措施等描述性知识添加到树的相应节点处,并且这些最终都将是诊断知识库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基于故障分析建立知识库的特点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建立起来的知识库,知识一般具有经验性、因果关系的特点。知识库中的结论知识之间具有故障树所独有的层次关系,也就是说,知识库中的一个结论性知识有可能是另一个结论知识的前件,也可能是其后件。

结合本文前述知识,我们可将故障树转化为框架和产生式规则相结合的知识结构,转化过程中故障树的一个节点转换成知识库中的一个框架结构,如图1。

在将故障树知识转化成产生式规则知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将故障树转化成一组“最小”故障树,也即每个故障树仅含有一个逻辑门(与门、或门)。而且,每个最小故障树能转换成诊断知识库中的一个或多个产生式规则,如图2所示,一个“与门”相当于一个规则,一个“或门”可以转化为与输入或门事件数相等的多条规则。

通过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对所建的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再将简化与等效树用于专家知识库的建立,既能解决诊断知识获取的难题,又使得生成的知识库尽可能地简化,降低冗余,便于推理的进行[4]。

参考文献:

[1]朱建军.基于元件故障模式的控制系统故障书的生成[D].大连理工大学,大连,2004,3.

[2]R G B. On the Analysis of Fault Trees [J] . IEEE Trans.1975: 175~185.

第11篇

关键词:人工免疫;故障;智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67-02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process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integrated in the control system to monitor, discovery and troubleshooting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fault analysis as a basis for the industrial process automation detection, intelligent analys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oda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inspired and based on artificial immune fault intelligent analysis resear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 artificial immune; fault analysis; intelligent

从控制论配提出到现在,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过程控制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工业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化工、电力、石油、冶金和钢铁产业中应用极为广泛。在过程控制系统逐渐复杂化和规模化的今天,系统通常被用于各种较为极端的危险环境中,一旦过程控制系统出现问题,不仅仅是设备出现问题,严重可能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所产生的损失,远远高于系统本身的损坏,对行业发展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在实际情况中,对基于人工免疫的故障分析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建立较为完善的故障智能分析系统对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在故障智能分析系统的使用中,提早发现和排除故障,保障设备和工业生产的正常安全进行。

1 故障分析存在的问题

故障分析系统发展到今天,许多故障分析和检测的方法已经在研究中被提出,在实际生产中,这些理论研究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应用效果上,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1 据压缩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逐渐在各种工业中的应用过程中,传感器检测的状态数据大量的被储存在计算机中,随着时间的不断积累,数据的存储量逐渐增多。因此,工业中运用的计算机中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数据。这种情况使得计算机在后期的故障分析中很慢有效的完成数据整理。

1.2 故障样本难以获取

在计算机数据存储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计算机对工业设备的正常运行分析数据读取较为容易,但是在故障数据传输中,计算机不容易获得。这造成计算机很难对存在大量数据的故障及时有效的作出分析。

1.3 缺乏具有在线学习能力的故障分析方法

在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在技术更新的同时,设备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由于现有的故障风险系统(如神经网络系统)不具备在线学习的能力,需要人为的对故障分析系统中故障类型样本进行更新,降低了系统的工作效率,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故障分析系统的在线学习能力的加强十分必要。

2 基于人工免疫的故障智能分析实现

所谓的故障智能分析系统就是通过对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系统对设备产生的故障进行智能分析,保证系统能够准确有效的对故障进行分析。故障智能分析系统对设备故障发现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及时对故障做出反应和处理措施,减少从发现故障到问题解决之间的工作时间,确保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降低运行成本。

在工业的设备不断复杂的过程中,传统的故障分析系统难以满足工业发展需求,工业中急需具有故障智能分析的系统代替原有的系统,以应对工业生产中日趋严峻的生产形势。生物的免疫系统是一种可以学习、记忆、新事物识别和自我不断更新的系统,它是一种具有智能的控制系统。通过准确识别各种入侵病原体的本体并及时将病原体消灭。故障智能分析系统具有和人体免疫系统相同的运行机制。通过借鉴免疫系统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过程,探索可以与免疫系统相似问题处理过程,准确迅速的识别设备的故障,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故障智能分析的过程如图1。

将现场采集的样本数据预处理后储存在计算机的运行空间中,利用故障检测装置对样本数据进行匹配计算。如果结果一致,说明设备发生故障。通过记录下匹配的数据,在故障智能分析系统中对故障类型进行激活和智能判断记录。

2.1 故障样本归属判定

为了是吸纳系统中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的涵盖,本文提出的故障智能分析系统中可以存在检测器之间的范围重叠。这样可能会长生另外的问题,即不同的故障检测装置在故障检测过程中可以对同一异常检测,数据分析计算机网络在对故障进行匹配时发生对个检测装置产生同一故障显示。所以,需要对故障进行一个检测的归属划分。

1)最近距离机制:在检测装置进行模拟训练时,按照故障在检测装置中的“距离优先” 进行模拟训练,在后期的应用于训练保持一致性的原则下,对故障进行“距离优先” 的原则进行样本的归属划分处理,应用对应的分析装置。

2)最大数量机制:在使用“距离优先” 原则对检测装置进行模拟训练时,在故障发生检测装置仲裁时要进行检测装置数量判断。统计出同类故障在各个检测装置中出现的次数,判断出现次数最多的检测装置对该类故障的存在进行激活。当故障智能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初始检测器是由故障样本直接产生的,由于省略了训练过程,在面临多检测器被激活要判定被检出样本的归属时,既可以采用“最近距离”机制也可以使用“最大数量”机制。

2.2 检测器更新

在故障智能分析系统中导入具有更新功能的运行机制。通过借鉴免疫系统运行记录,被事故激活的检查装置要能够对自身进行复制和更新。在故障分析数据中,激活检查装置的复制功能是将故障数据在同类检查装置中激活,更新则是对事故的储存空间进行位置预留。可见,实现克隆选择的方法有很多种。为了实现算法的自动收敛,而不用如上一章的故障检测方法中通过规定检测器总数控制检测器的更新,本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器更新实现。在故障智能分析完成后,被检测出的异常点不用于直接产生新检测器而是被移动到其所属的检测器边缘上,在新的位置计算该点是否被自体或其他的检测器覆盖。

3 总结

在工业设备逐渐集成化和复制化发展的今天,故障分析系统对设备运行的检测和控制尤为重要,通过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工业发展的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要。本文正是在免疫系统各种智能机理的启发下,对基于人工免疫的故障智能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维,张鹏涛,谭营,等. 一种基于人工免疫和代码相关性的计算机病毒特征提取方法[J]. 计算机学报. 2011(2) .

[2] 郑蕊蕊,赵继印,赵婷婷, 等. 基于遗传支持向量机和灰色人工免疫算法的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7).

[3] 赵宏伟,张清华,夏路易. 基于证据理论及人工免疫的旋转机械并发故障分析研究[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1(3).

[4] 李蓉一. 基于核主元分析的故障检测与分析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1.

[5] 吴康. 基于SVM与小波变换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传感器故障分析[D]. 浙江大学,2010.

[6] 潘腾. 基于虚拟样机的四驱采煤机搬运车的研究[D]. 太原理工大学,2010.

第12篇

【关键词】高低压配电设备 问题故障 解决方法 电路原理

高低压设备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对工作进度产生影响,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影响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因此,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要注意对高低压配电设备的安全保障,在设计安装高低压配电设备时注意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保障供电畅通和运作正常。

1 高低压配电设备电路故障原因

1.1 预警监管问题

高低压配电设备大多经由人力进行安装检测,因而缺乏有效的预警监管措施是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处理故障的措施不当,对高低压配电设备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和损耗,容易造成设备故障,影响企业生产运作的供电,造成经济损失。在日常的维修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由于预警监管缺乏有效的措施,检查维护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预警保障的作用。

1.2 变电设备自身出现故障或损耗

配电设备的质量和实用价值也是设备出现故障的重要原因,设备自身的原因常涉及电器元件的合理装配、电路的正确分析设计以及电路原理的设计使用。其中,高压配电设备主要采用真空高压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由许多电器原件构成,每一部分的故障都会影响断路器的正常使用。因环境变化造成分合闸的弹跳性不同,影响了分合闸对电路开断的控制,造成电路的供电故障。真空泡中的真空环境不纯,出现与外界环境的联通,会造成潜在的安全威胁。真空断路器的分闸出现故障,会造成故障时的电路保护机制无法正常运作,导致潜在的用电危险。在事故发生时而低压设备主要采用两路供电的方式供电,用电高峰时,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容易造成电路故障,影响供电工作的正常开展。

1.3 故障相关的资料文件缺乏

对高低压配电设备的妥善处理或处理失误案例都能为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因此每次故障情况的相关资料和文件是配电工作人员应当妥善保管和研究的重要资料。主要的资料包括接线图、电路图和设备故障说明书。对相关的资料加以分析研究,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分析故障原因、处理故障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的高低压配电设备故障分析处理工作中,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没有对故障原因和维护措施进行总结讨论,总结后的资料也没有进行妥善保管,因此造成了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无法对相关的故障原因进行统筹分析和处理。

2 高低压配电设备故障的解决方法

2.1 明确电路元件的配置

高低压配电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掌握与配电器相关的知识技能,对各种类型的配电器具备分辨的能力,并了解配电器设备的相关使用特点,并对电路图进行解读和分析,明确电路元件的配置和电路连接的先后顺序,防止电路安装中出现问题。高低压配电器设备的相关工作者在工作中自觉进行学习和知识体系的更新,对配电器维修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定期组织疑难案例的分析讨论,增强对配电器故障的分析处理能力。工作人员在借鉴成功案例的同时,进行分析思考,观察设备的运行规律,找到更加通用的处理方式,并在企业或行业内部进行推广。

2.2 定期进行高低压配电设备进行检测

高低压配电设备可能因为自身的问题产生故障,因此,日常的检修工作是处理高低压配电器故障的重要环节。电路老化会影响电气设备的使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使用时间较长、使用频率较高的配电设备进行检修处理,并对老化电路的处理做出合理预测和分析,对电路故障进行早期预防工作。并在高低压配电器安装前后对电路图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确保电路的畅通和合理,防止出现电路故障影响高低压配电器的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对电路检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报备处理,并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时间以及处理措施进行详细的记录,减少此类问题出现和发生的可能性。维修人员要掌握具体的问题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并对相关元件的使用期限和使用特点有具体的针对化的了解,在检修过程中多思考、多借鉴,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2.3 妥善处理配电器维修的相关资料和记录

高低压配电器的维护和维修记录是高低压配电器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借鉴和参考,能够为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相关工作者需要妥善处理配电器故障分析与处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定期研究和保管检查。在维修工作完成后,组织维修者进行维修工作的分析讨论,并对维修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记录,以便日后遇到相关的问题时进行参考借鉴。在记录时注意留取书面记录,进行长期妥善保存。对设计配电器安装阶段的电路图、接线图进行妥善保管,如果保管出现问题,电路出现问题时,便失去了查找问题原因的依据,加大了问题分析的难度,拖慢了高低压配电设备维修的工作进度。此外,工作人员在值班时,应多阅读维修记录,并对项目图纸有具体的了解,时常与其他维修人员进行讨论研究,为配电器维修工作提出新的可操作方法。

3 总结

高低压配电设备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用比较广泛,一旦出现故障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掌握一定的高低压配电设备故障处理技术和故障原因分析能力。本文主要针对高低压配电设备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故障的处理措施展开讨论,希望能对高低压配电设备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酒庆.高低压配电设备运行故障处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8):2557.

[2]尹i,王文魁.高低压配电设备运行故障处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126.

[3]杜正祥.高低压配电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44):2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