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庆学习计划

国庆学习计划

时间:2022-08-11 10:48:45

国庆学习计划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1

重庆专升本学校

重庆专升本可以报考的院校主要有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

重庆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哪些

1.文科类:《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

2.理科类:《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

3.小语种类考生不参加《大学英语》考试。

重庆统招专升本考试分数:各统考科目满分均为120分。

文科类考生语文英语计算机,理科类考高数英语计算机。这里的文理科是大家所读专业分的文理科,并不是高中所读的文理科。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属于文科还是理科,可以去学校教导处问一下。这样就可以做相应的学习。

拓展阅读:专升本的复习备考方法

升本学习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要想升本成功制定计划,是十分必要的。说到计划,首先要有一个可执行的计划,需要把学习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去。计划的时间跨度不宜过长。以一周一计划(或半月一计划)为宜。因为若跨度太长,则难以做到“具体”。

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每一天。具体到某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一周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并且,要在每一天睡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每天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安排时间复习时也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如果你的兴奋点在白天的话,就可以多安排一些白天时间来学习,晚上多安排一点时间来休息。

如果是“夜猫子”,就可以晚上多安排一些学习时间,中午安排一些时间来休息。

感觉学习没有进展。这可能是你的学习方法不好,你不妨改变一下学习方法,调整一下学习状态。明显感到学习状态不好时。先别着急学习,先通过体育运动、严格作息、放松等方法提高学习状态。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2

一、校企合作培养的背景

中都物流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为北汽集团所属北汽鹏龙和首钢集团所属首钢国际共同投资设立的物流公司,是北汽集团汽车物流的总服务商。注册资金为4.5亿元。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北汽高端及越野车、北汽新能源、北汽株洲、北汽增城、北汽黄骅、北汽银翔及首钢集团提供整车物流、生产物流、售后物流、钢铁物流、国际业务等物流业务运营及物流管理咨询。随着北汽集团业务的发展,中都物流公司已从单一的整车物流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北汽集团所属企业提供全方位物流解决方案的总包服务商。目前,公司下辖一个中外合资公司、三个分公司以及四个子公司,2014年营业额达到30亿元。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需要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因此中都物流公司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愿望非常强烈,希望能在高校选拔一批学生订单式培养成为企业发展所需的中间力量。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具有六十多年办学历史,学校2011年9月成为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2013年6月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12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始终把面向应用作为培养和发展重点,2014年11月,重庆科技学院成为了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物流管理专业牵头建设单位。为避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以及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重庆科技学院将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向确立为汽车物流方向。以培养汽车物流卓越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专业建设目标。因此,重庆科技学院与中都物流公司一拍即合,于2015年1月5日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决定成立“中都物流经理班”,双方共同参与为中都物流订单式培养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卓越物流师。

二、物流管理卓越人才培养规格

卓越物流师是物流师中杰出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规格为人文素质高、管理基础厚、物流能力强、创新精神佳。1.人文素质高主要体现在人格健全,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品德高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追求卓越,目标远大;具有强烈的个人成功意识和奉献社会的理想。2.管理基础厚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统计分析等数学知识,通过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自我发展管理、团队建设管理,资源使用管理、运营绩效管理)。3.物流能力强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如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具备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能力;掌握业务流程重组理论与方法、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理论与方法、运筹学理论与方法,能够在调查了解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物流解决方案;行业应用:结合汽车物流行业(汽车生产物流、汽车整车物流、汽车备件物流、汽车物流项目管理、汽车物流企业管理)的知识学习和实践,具备从事汽车物流管理的工作能力。4.创新精神佳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方法,具备管理创新能力。

三、物流管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1.围绕一个目标

以培养人文素质高、管理基础厚、物流能力强、创新精神佳的卓越物流师为目标。

2.打造八项能力

着力培养卓越物流师的八项能力:通用管理能力、四项专业基础能力、行业应用能力、物流项目与企业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1)通用管理能力。通用管理能力是指不同职业群体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共性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要求,是超越于某个具体职业与行业特定知识和技能的,一切管理者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通用管理能力针对组织中必备的自我发展管理、团队建设管理、资源使用管理和运营绩效管理四个能力范畴展开。

(2)四项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基础能力。根据《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卓越物流师应具备仓储管理能力、运输管理能力、配送管理能力、采购管理能力四项专业能力。

(3)行业应用能力。行业应用能力能够结合汽车制造业,形成汽车生产物流、整车物流、汽车售后物流管理能力。

(4)物流项目与物流企业管理能力。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物流项目设计,并监督物流项目实施,协调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领导物流企业人事、财务、物资、运营、市场等部门开展工作的能力。

(5)创新能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能够开展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物流系统规划、物流战略规划;能够进行供应链管理策略设计、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供应链管理机制设计。

3.实施五项改革

(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教材为载体的教学内容改革。将以学科思维、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改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内容,以通用管理能力、仓储管理能力、运输管理能力、配送管理能力、采购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开发相应教材和教学资源。

(2)以模拟物流企业运营为重点的教学模式改革。改变课堂讲授加专题实训的教学模式,以模拟汽车物流企业、电子商务配送企业运营为重点,实施探究式学习。

(3)以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为载体的教学条件改革。通过培训、企业实践、共同开发课程等手段,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打造通用管理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物流三个教学团队,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在现有实验实训软硬件条件基础上,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新建汽车生产及物流管理模拟实训室、电子商务配送模拟实训室。

(4)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改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加大第二课堂力度,通过承办一年一度的物流文化节、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强化专业实习等手段,发挥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5)社会化认证考试和答辩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通用管理能力认证、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等可认定相应课程学分,这些课程不再进行校内考试。

四、校企合作倾力打造卓越人才

1.依托行业培养汽车物流人才。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增长迅猛,从2005年的570.77万辆到2014年的2372.29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1%。截至2014年底,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00辆,在世界各国处于中等水平。重庆是全国性物流枢纽城市和西南物流区域核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汽车工业是重庆市第一支柱产业,是全市工业经济最强支撑,目前已经形成“1+8+1000”的产业格局。“1”是指重庆市汽车工业龙头企业长安汽车股份公司,是国家重点培育的四大汽车集团之一,“8”是指全国排名前列的上汽、东风、北汽等8家企业在重庆建立了整车生产基地,“1000”是指重庆市有超过1000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2014年,重庆汽车产量达260万辆,居全国第一。重庆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一直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办学的目标,经过调研考察,为突出专业特色和顺应发展需要,将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为汽车物流。在这一点正好与中都物流一拍即合。物流业发展迅猛,汽车物流人才需求旺盛,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舞台。

2.校企合作制定培养方案。一方面,企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校也缺乏足够的现代化工程实践条件,相对缺少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学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也往往落后于企业和社会的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在此情况下,十分需要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探索和实践新的合作办学模式,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企业需求什么?高校培养的人才如何达到企业需求?需要双方共同研究。为此,中都物流与重庆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共同研究制定了“中都物流经理班”培养计划。确定了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并确立了“工学交替、理实结合”的培养方针。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培养师资队伍。教师是卓越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和执行者,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师的授课体系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导,这种传统的师资类型及授课方式已不能适应目前卓越计划的要求。因此,卓越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建设也是目前卓越计划的一个难点和关键问题。培养卓越人才需要有一支出色的师资队伍,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实践能力也要强,还要能够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重庆科技学院通过培训、企业实践、共同开发课程等手段,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打造通用管理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物流、创新能力四个教学团队,全面提高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能力。2015年暑假期间,物流管理专业特别选派五名专业教师去中都物流挂职同时进行课程开发,与企业合作开发了《汽车生产物流管理》《整车物流管理》《汽车物流项目管理》等5门课程。根据企业实际运营采集教学素材,根据企业需要研究授课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研究和开发,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习内容为企业所需,学生到企业能学以致用,快速成长。

4.过程管控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考量以及学生的意愿,中都物流经理班先由企业在大三学生中选拔实习生,假期参加企业带薪实习,在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轮岗实习,实习期间由中都给实习生配备指导老师,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并接受实习考核。实习结束后由企业方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组班成立“中都物流经理班”。由中都物流公司给学生提供进班奖学金。该订单班按照校企双方制定的培养计划学习校企双方共同开发的课程,学习完成后学生要完成来自企业的课程设计内容,最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之后可以拿到中都物流提供的奖学金。考核通过者与企业签约然后进入毕业实习阶段,这样经过多次实践锤炼,最终能通过考核的学生都显示出综合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特点,也达到了培养卓越物流师的目标。

五、结束语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战略;对策

一、终身学习背景下的继续教育

(一)终身学习背景下的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是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继续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它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1996年,OECD国家教育部部长推出《全民终身学习》报告。1997年的《汉堡宣言》提出,一种温和的、建设性的、以成人教育为主体的全民终身教育、全民终身学习的时代,正向我们大踏步走来。世界银行教育局长贾米尔•萨米尔(Jamal Salami)认为:“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但它远远超出了正规学校教育与培训的范畴。终身学习框架包括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学习――从婴儿幼儿到退休的各种环境下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就其本质而言,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中所受教养、教育和训练的总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把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 Further education)定义为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既包括继续接受某个阶段的正规教育,也包括在特别领域里的探索、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的活动。我国教育大辞典将继续教育表述为:“继续教育是对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为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想的实践载体。终身教育打破了封闭的教育模式,了一次教育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强调学习不再随着学校教育的结束而告终,提倡人们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显然,终身教育理念是继续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二)国际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1.终身化和持续化。进入21世纪后,继续教育的终身化和持续化,已经成为国际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化而引起的职业结构变化,人们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生存竞争能力,适应岗位工作变化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2.国际化和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终身教育、无国界教育、流动学习、在线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新型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新潮流。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全球化,一些具有实力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积极拓展国外市场。

3.多元化和社会化。继续教育需求的个性化和职

业的多样化,直接推动了继续教育发展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既表现为培训机构和内容的多元化,又表现为社会对继续教育需求的多元化。由于继续教育涉及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众多继续教育机构,把继续教育的发展推动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教育活动。

4.信息化和远程化。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远程继续教育,其方便快捷、跨越时空、成本低廉的优势,促进了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和远程化。英国通过建立开放大学利用信息技术采取远程方式把面向成人的继续教育推向了全欧洲,印度国立开放大学把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有机结合,远程继续教育发展到亚洲和非洲的35个国家和地区。正如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CDE)首席执行官瑞德•罗尔所指出的那样,“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21世纪全世界人民获得高质量教育机会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继续教育的新发展

1.国家高度重视继续教育。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2004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完善继续教育和培养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党的十七大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大决策。继续教育在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继续教育机构不断增加。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继续教育呈现出“蓬勃兴起,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教育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和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国教育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进入我国的国外教育机构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善的管理服务,成熟的培训模式,较高的市场预测能力以及充裕的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发展。

3.继续教育手段不断创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继续教育对象的持续扩大,利用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有效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汇入世界科技教育发展潮流,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继续教育手段信息化、现代化。

二、重庆市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继续教育机构初步整合

截止2007底,重庆有独立设置成人高校8所,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15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54所(进修校34所),成人(农民)中学59所,成人初等学校1 056所;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127 986人,成人中等教育在校生65 367人,成人中学在校生6 913人,成人初等教育在校生28 126人,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在校生82 513人,面向成人的本科、专科、中等学历教育在校生总规模30.1万人。

(二)继续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重庆已形成以干部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市和区县党校(行政学院)为主要基地,行业、高校、企事业单位业余党校为补充的干部继续教育体系;由市人事局牵头,高校、委办局培训机构为主体,行业协会、社团配合,市和区县两级联动的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由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行业与社会培训机构为主体、企事业单位送培与自培相结合的职工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电大为主体,利用广播、电视、网络,面向社会大众,街道、社区、大众传媒配合的社会教育培训体系。

(三)现代远程继续教育快速发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信息化推动下,现代远程教育在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出现萎缩情况下,却展现出蓬勃发展势头。以重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网络教育为重点,市外高校网络教育为补充,覆盖全市城乡,面向成人的现代远程本、专科学历教育,已发展成为重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力量。截止2007年,全市现代远程教育市内在校生已达82 513人,占同期全市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2%。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效。电大利用电视、网络面向社会开展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年培训量已超过36万人次。

(四)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明显不足。重庆市在继续教育政策构建、经费投入、部门协调、人才开发等方面明显缺乏整体设计和要求,没有把继续教育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由于政府层面缺乏对全市继续教育的宏观管理和统筹,重庆的继续教育基本上还是由部委局办和高校、培训机构在开展,继续教育体制构建、规划建设、政策保障、功能定位、经费投入、办学模式等,都显得不确定和比较模糊。组织、人事、教育、劳动等部门各管一块,缺乏沟通协作。政府统筹、部门负责、分类指导、规范办学、质量评价的机制远未形成。

2.继续教育施教机构良莠不齐。市和区县教育管理部门对继续教育的开展缺乏统筹安排、宏观设计和规划。各类教育机构受经济利益驱动,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甚为突出。有些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惜以降低质量为代价,致使教学质量和继续教育声誉下降。由于施教机构良莠不齐,部分机构教育质量低下、教学质量标准混乱以及培训效果差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质量和社会认同度上存在明显差距。

3.财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市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放在普通高校学历教育上,对继续教育、岗位技术培训等几乎没有任何投资。继续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但市和区县财政除对农民工等极为特殊的群体拨款“埋单”外,无论是成人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继续教育,政府投入都严重不足,培训经费主要由送培单位和学习者个人负担。企事业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的规定,在一些单位和企业很难落实。

4.城乡发展及资源配置不平衡。重庆既是大城市,又是大农村,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发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城九个与其他区县,渝西地区与渝东南民族地区、三峡库区,无论是继续教育的规模、层次、水平,还是办学基地和施教力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继续教育的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地理分布极不平衡。

三、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对策建议

(一)创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全市继续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统一宏观管理,行业部门配合实施,统分结合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市和区县建立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各级教委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在市教委增设远程与继续教育处,以加强全市远程与继续教育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

市级政府部门和国有、民营大型企业,根据本行业、系统、单位职工队伍规模和状况,建立相应的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制定本行业、系统、单位职工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完善继续教育相关制度,指导和管理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调整充实重庆市继续教育学会,发挥继续教育学会指导、协调和服务的作用。

(二)加强继续教育法规建设

市人大及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应根据国家立法规划,主动参与全国人大近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修订,以及计划制订的《终身教育法》等立法活动,及时反映重庆城乡居民终身学习与接受继续教育的法律诉求。根据重庆市情特点,制定《重庆市终身学习促进条例》,以法规形式明确继续教育的法律地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体制,以及政府、单位、施教机构、个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

(三)构建新的继续教育制度

以国家和重庆市的继续教育法律和规章为依据,完善市级部门、大型企业、高等学校等有关职工继续教育的政策,推进重点行业、职业岗位群的就业培训和执业认证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初次就业、再就业、进入特种岗位执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建立城乡居民接受继续教育的政策保障制度,构建继续教育准入与退出、检查与评价、统计与年报、激励与约束等制度。构建学有所教,执业认证,定期受训,能力为本,具有重庆特色的继续教育制度。

(四)构建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继续教育施教机构、高校、电大、进修校等全民事业单位,按照分类要求、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市和区县财政按照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或年度培训规模拨款。建立政府、单位、企业继续教育专项基金,市财政可按全市上年GDP的1%提取,建立远程和继续教育基金,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教育费由工资总额的1.5%提高到2%,以适应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单位、个人按比例负担的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社会公益性教育培训、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继续教育,根据不同的资金渠道和业务委托,由政府“埋单”。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因工作需要进行的培训,由送培单位承担培训费。因个人发展需要产生的培训费用,主要由个人负担。鼓励企事业单位、境内外组织和机构、个人对继续教育进行投入或资助。

(五)加快继续教育基本建设

巩固和发展电大、高校、行业培训中心、农民科教培训中心等传统继续教育施教机构,积极引进市外、境外培训机构来渝办学,大力培育新的社会培训机构,加强社区、村镇居民文化教育活动中心建设,形成层次分明,城乡联动,分工合理、体系健全的继续教育新体系。

发挥高校人才集中的优势,加强继续教育教材和数字化、网络化资源建设,积极引进承载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资源,整合高校、企业、行业继续教育资源,建立继续教育资源库,推动和促进继续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按办学规模和生师比核定公办继续教育院校编制,确保继续教育院校专任教师、管理、技术人员的数量。引进与在职培训结合,提高施教队伍整体水平,改善教师学历结构。

加大公共财政和行业、企业对继续教育的投入,改善继续教育办学条件。大力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继续教育施教机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六)实施继续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1.现代远程教育推进计划。以电大为主体,整合全市远程教育资源,促进自考、农广校、奥鹏的改革与资源整合,建立重庆开放大学,打造重庆继续教育“龙头”施教基地。以开放大学为基础,整合电大远程教学技术平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干部教育网,建立独立域名的远程与继续教育网站,打造重庆城乡居民终身学习信息服务平台。

2.开展继续教育示范建设计划。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实力的施教机构、学校,调动基层政府发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提升继续教育能力,适应城乡市民终身学习,提升素质和竞争力的需要。

3.中小企业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基于重庆市中小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从业人员接近300万,职工素质偏低的实际情况,配合实施国家“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中小企业“311”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即培训中小企业企业家3万人、创业者1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次。

4.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计划。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和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的市情特点,全面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计划。针对在乡在土“留守”农民,发挥电大、农广校、农民科教培训中心、乡镇农民文化中心等的作用,重点开展面向村社干部的培训,农村经纪人,产业带头人、“留守”农民种、养、采、加的实用技术培训。

5.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提升计划。开展大学后学历提升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帮助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抓好汽车摩托车、高新技术、交通运输、商贸物流、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房地产六大行业以专业科目继续教育为基本内容的知识更新工程,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优化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和政策,支持、鼓励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和职务晋升联系制度,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

6.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开发计划。开发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整体性提升企业员工生产、经营、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完善各类企业和新生劳动力(含农民工)就业培训制度,使教育培训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推进职业培训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衔接,构建以职业能力开发为重心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加快推进职业认证工作,形成整体性的以职业技能等级谋取职业岗位的企业用工制度,推动职业资格与劳动工资制度的衔接。

7.城乡市民素质提升计划。综合运用各种继续教育方式和施教手段,全面加强市民职业技能、科学知识、文明素养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全体市民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电大、电视台、报刊、网络等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社会通用知识、文明行为、法律知识、科学知识、传统文化的素质教育,传播先进文化,颂扬文明行为、倡导文明新风。

8.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计划。牢固树立质量是继续教育生存发展生命线的理念,按照分类指导、发展特色的原则,强化继续教育教学过程和重要环节管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加强精品课程和特色资源建设,推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制定继续教育分类指导、评估的政策和措施,引领施教机构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建立继续教育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检测体系,加强施教机构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和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价,形成继续教育施教质量向社会定期公布的制度。

参考文献:

[1]本部分数据于2003-2007年的《重庆市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资料》,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编印.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4

认真学习国发3号文件

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理念

——学习国发3号文件精神有感 xx

3月30日下午,我委根据区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传达学习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3号)文件精神。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文件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下是我就3号文件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充分认识统筹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设立直辖市以来,重庆市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努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任务繁重,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市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赋予重庆市新的使命。加快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示范的需要,是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的需要,是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二、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理念,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协调发展

在《意见》中,就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发展提出了“健全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立快速、科学的人口信息采集和监测机制”等工作任务。面对党中央、国务院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就如何加强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协调发展谈点个人认识: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经过全区上下不懈努力,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口出生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符合政策生育率逐年提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惯性增长势头强劲导致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劳动年龄人口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总之,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因此,牢固确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在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统筹抓好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战略工作。

(一)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要广泛开展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婚育咨询和指导,增强群众生殖保健意识。努力提高综合避孕率和长效避孕率,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出生缺陷干预检测网络。加强科学研究,积极推广运用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的新技术、新成果。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密切配合,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行定期评估、通报制度。人口计生、卫生部门组织开展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出生缺陷儿童适当医疗救助服务。健全完善婚前、孕前、孕产期及产后服务制度,降低出生缺陷实际发生率,重点加强产前筛查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康复工作。加强艾滋病预防监测,采取干预措施阻断母婴传播渠道。鼓励婚检,逐步建立政府出资、群众自愿的免费婚检制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倡导母乳喂养,建立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制度。

区生殖健康中心要充分利用新建机遇,完善服务设施,改善队伍素质结构,至少要有1名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认真履行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药具发放和人员培训等职能,起到技术服务龙头带动作用。要开展生殖保健、环孕情服务、节育措施落实,产术后访视等服务项目。同时,要加强村计生服务室的建设,开展必要的避孕药具发放,生殖保健等服务,让技术服务进村。各级计划生育服务部门要坚持面向基层,上门服务,定期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和“新农村新家庭计划”。

(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近年来,我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势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近期又呈偏高趋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建立健全关爱女孩基金,落实关爱女孩优惠政策,从根本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各 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终止妊娠药物、b超和手术管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经营计生药具和终止妊娠药物,严禁擅自为计划内孕妇人流引产。对计划内怀孕对象建立孕情跟踪服务制度,落实跟踪服务责任。严厉查处“两非”案件,对从事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公职医务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开除公职。健全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对经查证属实的举报人予以奖励。

(三)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体制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保障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2009年推出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始建于1990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在精密塑性成形、模具数字化制造、特种成形等三个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培养特色,并于2009年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但是,面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计划,这对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基于此,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也尝试进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适应未来社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中企业学习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必须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和措施。因此,以下就实施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相关保障进行探究。

1.实施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保障

1.1校企合作

首先,校企合作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和核心。为了落实和推进学生企业学习经历,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至今,材控专业在前期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与相关企业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与重庆建设集团、重庆大江工业、重庆大江至信模具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达成了专门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意向,并建立了多个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其次,学校(学院、专业)应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协议文本另定),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及其应承担的义务。第三,企业实践内容的细化。为了让学生能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应与企业沟通、商议学生的具体实践内容,并具体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比如,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应该针对某个金属产品,对该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追踪,每个实践的学生应该经历以下几个阶段:A.产品的测量、分析及汇图;B.基于有限元模拟(CAE)分析并制定该产品的工艺方案;C.参与该产品的模具设计;D.各个模具零件的制造与加工;E.模具的装配与调试,等。

1.2试验班学生的选拔

为了保证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实验计划,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由于企业接待学生实践的人数也有限,因此,学院会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选拔和评价工作。为了保证选拔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学院一方面加强选拔宣传,另一方面制定了严格的选拔原则和程序。卓越班是吸纳优秀学生的一个团体,必须制定完善的出入机制,使其实现合理的流动。已经选入但成绩、表现不是很理想的可以按相关制度淘汰,最初未选但后来学习优秀并且要求进入卓越班学习的学生可以按相关制度纳入。只有这样,卓越班才始终是一个活的、动的优秀集体。

1.3学生安全保障

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是顺利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基本条件。由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领域涉及铸造、锻造、冲压及焊接等,因此,学生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实践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磕磕碰碰。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训,不管是在校教师,还是企业指导教师都有责任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要求在校和企业教师均应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此外,企业还需对学生培训进厂的相关规章制度。(2)为学生购买相应的人身保险,发放必要的劳保用品及安全帽等,并培训学生劳保用品和安全帽的正确使用方法。(3)实行分配制和教师责任制,将选的学生分别分配到不同企业或部门中,由企业制定相应的导师和在校教师共同负责,严格规定每个企业导师带的学生数量。每天由企业导师带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和生产,并严格管理学生的出勤和表现,这将作为定期评价学生的依据。(4)对于离校较远的企业,学校或学院与企业沟通后统一为学生安排企业内部的宿舍,以便学生更好的投入企业生产实践中。

2.结语

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探究了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相关保障,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培养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文松,刘延辉,何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工程材料课程建设.大学教育,2013:139-140

[2]程虎.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科教文汇旬刊,2012(3):41-41

[3]孙道胜,程家福,潘和平.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保障机制研究.《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6-69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有南山、学府大道两个校区。美术系位于学府大道校区,轨道交通、公交干道汇集于此,航空、水路、公运、铁路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可供选择。美术系现有教师45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24人,有重庆市名师1人、市优秀女园丁1人、市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1人;同时,在四川美术学院、美国马里兰州大学以及法国、韩国等聘有客座教授。现开设有美术学、美术学(中国画与数字艺术)、美术学(插画与三维动画)、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美术学(应用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及方向,现有在校学生1472人(其中,先后赴韩国交换学习学生22人,赴中国台湾交换学习学生4人)。

美术系专业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充裕,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业教学场地面积15400平方米、实验实训室近2000平方米;有专业图书、画册、期刊、光盘和软件共计4000余册(件);有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30余个;现有市(校)级教学团队共5个、精品课程共6门,承担了教改项目共25项,获教学成果奖共11项;有学术研究、科研创新团队共2个,承担了市(校)级科研项目共近50项;教师的作品和论文参加市级以上展览和公开发表近700幅(篇),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近100项,教学论文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教师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主编(著)教材、作品专著60本(部),其中《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丛书》被全国20余所高校选用,共出版10万余册。

美术系学生作品在众多省(部)级及以上专业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学生参加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演”、“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中国美协‘未来之星’大奖赛”、“重庆•长江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重庆•中国西部工业设计明日之星作品大赛”等赛事,获奖共近60项、省(部)级奖200余项;同时,美术系每年都要举办“学生作品年度展”、“毕业作品展”、“学生社团作品展”等专业赛事,并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高校服装专业优秀毕业作品联合展演活动,中央二台、人民网、中国教育网、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美术系学生工作以“抓常规、浓学风、重规范、强素质、促就业、创品牌”为主线开展工作。一方面,积极围绕专业教学,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和艺术素养,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夯实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争做有孝道、有理想、有理论、有理念、有理智的美术学子,促进学生情商培养和提升,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相当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广告公司、室内装饰公司的设计总监、项目经理和业务骨干,有的成为了基础教育行业专家并多次在全国和市级美术教学竞赛中获奖。近几年来,先后有数十名学生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二、2016年拟招生专业介绍

公共艺术 [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能对室内外空间进行装饰艺术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构成基础、建筑基础、数码图形处理(3dsmax、cad、photoshop)建筑制图与测绘、手绘效果图技法表现、工程概预算、工程材料与工艺、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餐饮空间设计、陈设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办公空间设计、装饰雕塑、3d场景漫游、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可到建筑和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专业设计机构等从事公共空间、商业空间、住宅空间以及园林景观等设计工作,也能从事相关领域的施工管理工作。

美术学[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美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透视与解剖学、素描人物、色彩人物、色彩风景、雕塑、传统油画语言、油画风景、素描人体、油画人体、具象写实绘画语言、表现主义绘画语言、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照相写实绘画语言、综合材料、综合创意、当代艺术思潮、工笔花鸟、工笔人物、写意花鸟、写意山水、中国古代造型艺术考察等。选修教师教育方向课程: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堂教学技能、美术教师公招应试技巧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编辑、艺术机构管理,以及美术宣传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电脑辅助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商业摄影、插画设计、网页与界面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动态广告设计、型录设计、书籍设计、文化海报设计、设计概论、世界平面设计史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广告策划与设计、印刷品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商场商品陈列设计、网页及新媒体设计、商业摄影及设计管理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设计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效果图表现技法、服装设计思维训练、成衣设计、立体裁剪、服装材料与面料再造、创意服装设计、时尚摄影、针织装设计、化妆造型、服装展示设计、平面纸样结构、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具备设计造型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能够适应服装服饰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从事服装、服饰品的设计、制作和营销等工作,也能在相关时尚设计领域从事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

三、2016年录取规则

1.考生体检必须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

2.重庆市考生认可重庆市统考成绩,其它省(自治区)考生认可我校组织的美术专业校考成绩。

3.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总分×30+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总分×70)排序,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四、2016年招生计划(暂定)

专业名称

重庆

三校生

美术本科(非师范)招生计划

备注

重庆

江西

山东

陕西

山西

福建

广西

美术学

 

37

 

 

8-10

 

 

 

大一下期末可申请转专业;重庆三校生限招服装设计与工艺类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

 

80

10-15

15-20

7-10

15-20

 

8-10

公共艺术

 

81

10-15

15-20

 

15-20

7-10

7-10

视觉传达设计

(时尚艺术)

10

27

 

 

 

 

8-10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7

一、完善制度,加强自身建设

1、结合本部门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及时与市委宣传部等上级部门沟通信息,并到理工大学、职业学院等考察学习,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2、制定了部门职责和人员岗位职责,围绕学校和本部门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3、制定下发《宣传统战处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宣传工作管理的暂行规定》等四个规定,规范了学校宣传管理工作。

4、实行每周五碰头制度,总结一周工作,查缺补漏,并列出下周工作计划要点。

二、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

制定下发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编印学习资料,精心筹备学校首届干部读书会,并且在4月30日-5月1日,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为重点,进行了党员干部集中学习。

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与学校团委一起,结合当前学校工作实际,召开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答学生问题,加深了与学生的沟通与了解。

2、根据市委宣传部工作部署,由学校艺体系承办的xx市首届“大学生青春之歌演唱会”学校专场演出圆满成功,并参加全市会演,取得优异成绩。

四、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学校揭牌暨新校区奠基仪式,加强对内对外宣传。

1、建立系部、学生宣传、网络工作队伍,召开宣传工作会议,部署年度宣传工作任务。

2、购买新的网站平台,进行旧网资料导入;设计系部二级网站,正在测试开通。

3、与办公室一起,起草学校庆典方案(草案);在赵书记指导下起草宣传组活动方案。

4、6月9日,xx日报等7家市内新闻单位对我校联合采访。

5、xx市委宣传部、大众日报、xx日报等11家省市媒体参加学校庆典仪式。并对学校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

6月15日《中国教育报》第八版的四分之一版通栏文章《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xx省目前惟一小学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配地理区位图、学校整体规划图

xx日报 6月16日四版整版彩色学校广告。

6月18日头版压题《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的明珠----xx师专精心打造xx省小学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6月19日头版头条《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揭牌暨新校区奠基仪式》

大众日报 6月18第二版《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揭牌》

xx人民广播电台、xx电视台新闻频道、xx电视台科教频道、xx晚报、鲁中晨报、音体美报等近日连续报道学校办学成果。

6月17日开始,在xx省教育厅网站、xx教育网、学校网站学校庆典公告及新闻信息。

6、庆典现场整体氛围营造:

针对学校确定的庆典现场方案,我们和总务处分工合作,精心准备预案,16、17日,连续两天靠在现场,为庆典仪式的顺利举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庆典现场工作。

五、努力做好外事工作,促进中外交流

1、及时与市外办联系,尽快适应外事工作程序。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8

关键词:“卓越计划”;青年教师;工程教育;教学能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的实施将起到促进、示范和引导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卓越计划”的实施,应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协会、骨干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依据卓越工程师通用标准和行业补充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注重强化学生的工程认知、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卓越计划”实施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层次,分别培养现场、设计开发和研究型工程师等三种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一、“卓越计划”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由两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办学声誉良好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合并组建,于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学校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法、文、艺,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行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蕴藏着勃勃生机与较大发展潜力的高等学校。2011年9月学校成为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师作为“卓越计划”实施的主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要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就需要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卓越工程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他们既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把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和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专门人才。可见,“卓越计划”的实施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

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为教师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特征,以认知能力为基础,表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解决教学问题的程度和操作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主要涵盖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研究等[1]。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的最根本原因。工程专业教学不仅包括理论教学,而且体现在实践教学上。实践教学能力是实施“卓越计划”的核心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学习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并对具体教学情境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为了实现既定教学目标,依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学生的实际特征和特定的授课环境条件,组织加工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步骤程序,并配以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以期达到最佳授课效果的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媒介的选择和运用能力以及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揭示其中所包含的教学规律,进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更多体现在个人的业务水平、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传道授业解惑等综合素养方面。

(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

重庆科技学院虽然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但开办本科教育仅有10年时间。学校现有教职工1531人,其中:专任教师1122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超过40%。在青年教师引进方面,大多是“985”“和“211”院校的博士,也有少数留学归国人员,他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工程实践经历,这对“卓越计划”的实施极为不利。1.工程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国内高校的青年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实施“卓越计划“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工程教育要求教师能够胜任并指导学生校外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工作,熟悉工业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布置情况、生产操作与生产管理、企业新产品的开发状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并能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这恰恰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欠缺的地方,要提高工程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关键。2.缺乏国际化视野青年教师大多是在国内院校培养的,缺乏开拓性思维与国际化视野。作为“卓越计划”的实施者,应该熟悉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为企业输送各种类型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使企业在参与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重庆科技学院作为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单位,坚持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坚持“立足重庆、背靠行业、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办学思路,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确立了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走向国际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在工程应用型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深入实施了“卓越计划”,积极探索“双主体(学校与行业企业)、三结合(基本技能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学做研结合、校内外结合)、五共同(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同实施教学、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和共同实施教学考核与质量监控)、全过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重点支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除了完善人才引进体制外,还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培养高水平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强化上岗前的三种“经历”

三种“经历”主要是指教师的辅导员或导师经历、企业工程实践经历、取得教师资格证经历。教师的辅导员或导师经历主要是引导教师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做好学习规划、课外辅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企业工程实践经历是针对从高校引进的工科教师脱产到企业实习半年到1年,实习期间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做专任指导教师,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实习后进行考核与鉴定。要求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发现问题,分析并设法解决问题,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实践锻炼,教师既学懂了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又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不但提高了科研水平,而且授课内容与生产实际更贴近、更有针对性。取得教师资格证经历是学校集中新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等知识培训,提高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二)鼓励参加实践教学与科研

鼓励青年教师全程参与实验室建设申报、参与实验设备招投标、实验设备安装与调试,并承担大型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在实践教学方面,努力开发新的实验项目,编写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指导书。鼓励青年教师加入科研团队,参与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申报实践教学改革项目,锻炼自己的工程能力,并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三)走出去开阔国际化视野

近五年来,学校每年都选送30名左右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高等学府进修1年,开阔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开拓性思维,掌握前沿的创新技术,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更好地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服务。同时,学校还安排专任教师每3年1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访问的机会,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请进来传授实践教学经验

“卓越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行业指导、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既参与学生培养,也参与教师培养。因此,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也要体现校企合作[2],包括企业派遣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其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使学生和教师均受益。这种教学活动可灵活多样,如授课、讲座、项目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我院采取了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校外卓越实习基地、共建研究所与技术中心、共同攻关横向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工程实践教学质量。

(五)组织交流实践教学体会

学校建立了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监管与考评机制,聘请退休老教授返校做教学督导,随机到教室听课并进行考评。教师的教学能力由学生、教学督导与同行三方共同评定。每两周各院系的教学基层组织都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学团队之间的相互交流。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活动,包括教研室的教学研讨、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和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3]。

作者:阳辉 朱光俊 尹立孟 胡建平 秦跃林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肖芬.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J].中国冶金教育,2013(1).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9

关键词:大型学生活动国庆60周年组织经验德育爱国主义

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已经圆满结束,如何借助举国上下共迎国庆的东风,以全社会对于国庆60周年的高度关注和国民高涨的爱国热情为契机,推动高校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和快速开展,开创大型学生活动的新局面,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国庆游行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国庆教育的停止,相反,需要巩固已形成的教育成果,全面总结和分析此次国庆群众游行工作的组织经验及其对学生培养的德育价值,对高校今后组织各种大型学生活动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高校大型学生活动的组织经验分析

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参与人数众多,规模庞大,组织结构层次交错。参与的人员涉及学校各个部门,包括学工部、校医院、保卫处、后勤处、体育部、校团委等。从学校国庆游行组织管理体制看,既有以各职能部门划分权力的纵向流动垂直管理系统,又有以完成特定任务为目标、权力跨越部门界限的横向流动水平管理系统。这带来了学校国庆群众游行组织协调难度大的一系列问题。此外,国庆游行活动又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离开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各项工作的开展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一)大型学生活动组织的前提

1.活动组织需要清晰的主题和明确的目标

组织好一个大型活动,首先要对所规划的事情有一个整体性的框架认识,对所追求的结果有一个明确的预期。60周年国庆游行的主题必须考虑该活动的主办背景、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考虑国情因素、国际因素和目前全社会追求的总体目标。为此,游行本着“隆重、喜庆、节俭、祥和”原则,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总名称。因此,在爱国主义主题渲染下搞好我校群众游行活动,为祖国争光,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也是组织活动开始的基调。

2.活动组织需要以开放的视野遵循先例

国庆群众游行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基本规范。想从众多方针中脱颖而出,必须从战略上借鉴以往的宝贵经验,完成规定动作,然后才能打破陈规,坚持以我为主,创造出我校国庆方阵独有的特色。

3.活动组织需要在广聚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规划

我校国庆方阵游行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合理程度。“规划决定成败”是我校国庆60周年活动的灵魂和基础,也是所有大型学生活动的切入点。按照首都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集各方之智”的指示精神,我校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召开了师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以求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

(二)大型学生活动组织的关键

1.活动组织重在领导有力以保证运行科学

明确主题定位后,就应该迅速建立一套科学的运营机制,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由于国庆群众游行与以往我校举办过的任何大型学生活动不同,标准更高,挑战更大,由一个工作团队同时运作国庆游行学生的训练、集结疏散、医疗保障、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的组织筹备工作,在以往的大型活动中鲜有先例。运作起来需要整合学校国庆游行所需的各路人马,合理利用各部门的资源,形成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同时还需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一批有过大型学生活动经验而且政治素养过硬的教师和学生,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学校在暑期筹备阶段,就整合我校所有学工系统、校医院、保卫处、后勤处中青年教师成立了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这种由职能部门各自分工负责、由管理保障团队进行统筹协调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对我校大型学生活动从组织结构到运行机制的一次新尝试。

2.活动组织重在协调计划以保证进展顺利

大型学生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众多人员参与的社会与学校的协调活动。对外涉及到方方面面,对内涉及到数个部门、数千名师生,是名副其实的系统工程,必然要制定各项具体工作计划。如果其中哪件事、哪个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体计划就会受到影响,任务的完成就很难保证。

为此,我校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专门成立了综合协调岗、集结疏散岗、公共卫生岗、后勤保障岗、安全保障岗、组织训练岗、宣传报道岗。再做出树状工作分解结构,每个树状枝干的下端对应一个或几个可交付成果,并设置时间节点,实施计划管理和协调,确保工作进度。

3.活动组织重在全真演练以保证无缝对接

有了优良的团队运行机制和集体的智慧后,演练作为中心工作凸显出来。

由于我校国庆方阵是和北京服装学院两个学校共同组成的,涉及到两校多个部门,因而演练的每一个环节都需两校按照预定的合练流程精准无误地实现无缝衔接,才能形成整体效果。这个“精准无误”是两校在全真模拟的合练和演练场,经过多次训练和反复磨合、不断修正,逐渐达成的。在三次机场合练和三次天安门合练过程中,尤其是万人以上大联排,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交通运输、安保、医疗卫生、通讯设施、后勤保障等运营保障的全方位检验。正是通过这些不同阶段排练过程的积累,才确保了10月1日国庆群众游行的圆满成功。

(三)大型学生活动组织的保障

1.活动组织必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从经验看,大型学生活动中重要的工作环节因其显著地位而受到重点关注,一般不会出现问题;恰恰是那些貌似不重要的细节,则会容易被忽视而出现问题,甚至引发严重后果。我校国庆游行筹备的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千头万绪,成百上千个细节都要予以关注和落实。这就要求增强风险意识以及忧患意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

是无数个细节的精确无误,才确保了我校整个国庆活动的成功。第一次良乡机场合练,车队按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的时间节点出发时,与北京服装学院工作对接过程中发现少了一个车证。由于国庆游行合练的场地都是军事,只有严格执行规定有车证才能进入。试问,如果此种情形发生在十一国庆当天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可以说一场耗费国人心血的盛典就毁在一个小小的车证上。因此,只有无数个细节的精确无误,才能确保整个国庆活动的成功。

2.活动组织必须安全至上、服务到位

国庆安全是整个国庆群众游行体系的重中之重,庞大的工作团队离不开后勤服务,突发性意外事件更需要周密的应急预案来应对,这样才能确保开国庆游行的成功。

安保工作,首先是保障人员安全。国庆当天有几百位国家政要、数千名贵宾、数十万游行人员。会不会出现恐怖行动或其他突发事件?因此,必须有个人信息采集和入场资质审查,并提出应对意见。同时对每一位游行人员提供保险,确保人员安全。第二是通行安全。天安门是特殊的场地,而国庆游行演出又存在提前进场排练和穿行的需求。为此,首都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根据排练计划分时期、分人员并区分通行区域办理证件。这种制证管理方法,既能保证游行人员的工作开展,又消除了安全隐患。第三是信息安全。做好国庆游行活动的保密工作,是增强国庆新颖性的必要条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型学生活动必须有完备的后勤保障,后勤工作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观念,尊重个性,按需服务,不能只用一个管理办法应对所有的情况。比如集结疏散之时,多留出一辆备用车保持待命状态,并备齐食品和药品。

3.活动组织必须展开及时、透明的宣传攻势

在我校国庆训练期间,宣传报道岗突出抓好“庆国庆、我与祖国共奋进”的主题,积极营造良好的学生舆论氛围。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又充分利用游行学生动员大会、誓师大会、表彰大会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宣传氛围。通过氛围营造,并引入竞争机制、树立标兵典型,通过相互友好竞争,促进共同进步,以期不间断地熏陶学生的德育情操。

二、高校大型学生活动德育价值分析

当前我校在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中激发出的学生爱国热情为动力,大力弘扬我校国庆系列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进一步深化对高校德育价值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以国庆60周年大型学生活动组织为契机促进我校爱国主义教育、永葆先进性之长效机制的形成

高校是培养人才、聚集人才的基地,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也是传播文明和维护稳定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是青年中的知识阶层,是社会发展中的激进分子,因此,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果,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递进式的教学,帮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充分发挥高校党校的作用,重点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培训与教育。开设新生的学习小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预备党员班、专题学习班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有针对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3.引入现代教育媒介增强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学校应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来主动了解国家的发展情况、方针政策,收集一些现实生活中关于爱国主义的材料,为课堂的讨论和分析提供现实素材。

4.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对专业课的渗透、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在加强专业课教师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要拓展课外时间和学生就爱国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可以是私人沟通,也可以是组织式交流或实践。譬如,我校参加国庆群众游行的学生,对其意志、品质、思想作风都是一种磨练与考验也是一次在课堂之外全身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以国庆60周年大型学生活动组织为契机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融合并贯彻落实到我校德育的各个方面

荣辱观是一种最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念,是对人们是否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和是否表现为应当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认识和评价。荣辱观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内容。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好“两课”课堂,充分发挥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高校两课在培养四有新人和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两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等。这就对两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要注意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正确地对待生活。社会实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走近社会、走近工农、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育中,要突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他们大多数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缺乏艰苦生活的锤炼,缺乏逆境、挫折的考验,因此要采取有效形式加强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

3.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价值的作用。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低效问题引起了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高校德育的薄弱环节入手,从宏观机制建立和微观人格培养入手,显现出其重要的德育价值。

4.努力营造校园文化环境。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结合我校国庆60周年学生活动的组织经验所窥视出高校的德育价值浅析,即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渠道,并加强我校德育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坚持德育教育的长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真正壮大高校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砥柱力量。

参考文献:

[1]林伯海.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

[2]刘继华.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

[3]赵志毅,赵艳平,肖鸿雁.高校德育研究的后现代语境.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4]梁守英.论高校档案的教育功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30).

[5]吴秋兰.改革开放30年青年学生爱国主义表达的变化轨迹.中国青年研究.2009,(1).

[6].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人民日报,1997-5-11.

[7].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5-4.

[8]葛晨虹.守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11).

[9]蔡克勇.大学校园文化与创新性培养.大学教育评论,2004,(2).

[10]王国元.组织行为与组织管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1]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10

更新思想理念,强化“三个认识”

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引导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强化“三个认识”。

学习是明确方向的“引路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使企业各级党组织充分认识到学习才能使国企明方向、定信心,自觉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是创新发展的“不老泉”。学习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奋斗之基。越是困难越要加强学习,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加强学习。

抓学习是党组织的“主任务”。党组织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领导核心,更是抓学习的关键。抓学习,才能提高国企党组织的领导力、吸引力、战斗力。

结合国资特色,突出“四个重点”

市国资委党委结合国资监管的特点,突出了“四个重点”。

以学习政治理论为先。学习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政策,带领国企驶入正确的航道,必须培养一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国企领军人才队伍。

以学习企业战略为要。智慧应对金融危机,国企要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培养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意识和创新发展理念的领导团队。

以学习经营管理为本。经营管理是企业的根本。国企要实现经营目标,必须培养一支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的人才队伍。

以学习企业文化为基。百年企业,根基在文化。国企快速发展,35岁以下员工占到一半以上,更需培养一支以“唱读讲传”红色文化为根基的员工队伍。

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五个到位”

提早谋划,精心组织,确保了“五个到位”。

学习计划落实到位。年初,市国资委党委制订出学习计划,下发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企业管理人才建设和国企党员大规模培训意见,分层次确定学习计划,建立领导人员人头、班次、时间一一对应的学习计划台账。

学习内容明确到位。根据各层次需求安排学习,既有提升素质的学历教育,又有强化管理才干的各类短训;既有培养具体能力的专题研修,又有针对问题的专题讲座。去年共举办各类研修班52期,参加培训的企业管理人员达5.48万人次。

骨干人员学习到位。为解决“磨刀不砍柴,砍柴不磨刀”,市国资委党委重点抓骨干培训,已培训108个骨干培养对象,占总数的33%,37名新提拔的领导人员参加了培训。

管理人员政治理论学习覆盖到位。市国资委党委在党校办班,严格实行领导人员调训制,严格规定政治理论学习时间。

高品质的学习提升到位。去年,创建了“国资大讲坛”品牌,每月一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讲课,坚持引资引智、融资融智的结合。

学习指导实践,显现“六大效果”

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学习,坚持不懈学习,显现了“六大效果”。

学习蔚然成风。国资委党委和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各类学习,中心组学习坚持不懈,国企57岁以下的领导人员都参加EMBA学习,“国资大讲坛”场场爆满。

思想高度统一。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国企上下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在扩大开放、共渡危机中团结协作、抱团发展。

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国企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成长了一大批企业家,截止2009年底,28名企业家获得重庆争光贡献奖,20人被评为全国劳模。

责任意识强化。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国企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2009年、2010年融资100亿元支援渝东南、渝东北等区县工业园区建设。在抗震救灾和“五个重庆”建设中,国企充分发挥支撑作用。

实现理论创新。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国企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资本证券化、金融创新、投融资改革,既形成了国企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又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被专家誉为国资发展的“重庆模式”。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11

党的胜利闭幕后,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既是庄重豪迈的宣示,也是鼓舞人心的鞭策。在陕西考察时明确提出:“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是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前提条件,是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的基本要求。

长庆油田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田,集团公司对长庆发展寄予厚望,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明确提出长庆油田“大要有大的样子”,8月上旬在长庆油田调研时进一步要求长庆油田要“重规范、作示范、有风范”,高质量推进二次加快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这一要求内涵深刻、立意深远,既是集团公司党组对长庆油田的鼓舞和期望,又是对长庆油田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油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划发展、推进工作的立足点和指向标,是高质量推进二次加快发展的根本遵循。

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付锁堂先后七次深入总厂检查指导工作,强调“总厂要争做长庆油田油气装备制造的排头兵”。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党委对我厂发展寄予厚望,也承载着油田公司对我厂的期望和鼓励。我们要深入体会总厂在油田公司的体量和地位,深刻认识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担当作为,认真践行“大样子”的深刻内涵,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服务”模式,打好总厂智能化改造提升攻坚战、有效助推油田公司二次加快发展、实现总厂高质量稳健发展。

作为机械制造总厂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第一时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油田公司及总厂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积极为总厂高质量稳健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勤学博学,提升素质。持续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坚决执行油田公司、总厂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在真学善学勤学上下功夫,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各种学习活动的同时,自觉学习本职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使自己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有较大提升。

2、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作为物资采供管理人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认真执行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和相应的工作制度,以总厂利益为重,不索取回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牢牢守住自己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勤政廉政,清正廉洁。

3、推行精益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保供效率。一是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减少采购中间环节,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按时供货的前提下,寻求产品合理的性价比。二是提前组织梳理,加大框架协议定商定价招标数量,压缩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三是认真对库存物资进行盘库清查,摸清家底,研究制定措施,千方百计消化降低库存。四是严格物资计划管理,不断提高物资保供效率。要严格落实计划上报准确性、及时性,将采购计划执行中关键要素作为硬指标,进一步提升业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了解、掌握各生产分厂生产组织过程中的材料供应问题,实现计划的全流程跟踪,为生产组织提供物资保障,不断提升保供能力。

4、爱岗敬业,努力有所作为。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作为一名基层员工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始终围绕推动总厂高质量稳健发展这一主线,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培养热爱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争取在自身岗位上做出一些成绩,实现个人价值。

5、全面加强改进作风形象,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党员干部要加大思想观念更新力度,积极适应“油公司”改革形势,做到“重规范、作示范、有风范”。要在提升工作标准上重规范,切实加强对油田公司、总厂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认真钻研专业基础知识、企业管理经验、科学文化技术,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及相关规范,做到业务上拿得出、工作上过得硬、遇到困难时打得赢,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要在履职担当尽责上作示范,树立规矩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纪律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做到以身作则、勤勉敬业、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员工做出表率。

国庆学习计划范文12

1 引言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教育部等六部委于2014年6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有效衔接是重要一环。目前,中高职衔接还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解决好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1]。本文将针对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对策。

2 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很多职业院校在中高职衔接上已经开展了很多尝试,但在课程设置方面任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缺乏沟通,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形成有效衔接,致使中高职课程不能有效衔接,进而致使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学习时存在学习障碍[1],从而影响学生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中高职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没有进行一体化设计,致使中高职同专业课程设置缺乏一体化设计,经常出现课程设置重复或设置缺乏有效衔接。

3 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对策

解决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政府或行业搭建中高职沟通与合作机制;通过合理布局和优化中高职对应专业,在专业设置上形成上下贯通;找准自己的定位,对中高职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一体化设计;遵循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根据行业企业相关岗位要求,对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进行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设置进行一体化设计,中高职分阶段实施,实现学生能力“螺旋式上升”[2-3];课程建设与开发、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考核与鉴定等方面进行标准统一,保证中高职的课程设置能有效衔接[4]。

4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与重庆秀山职教中心开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两校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中高职衔接工作组,定期开展中高职衔接协商研讨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设置课程、统一课程建设与开发标准、共同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统一课程考核方法、共同确定转段考核标准,重庆秀山职教中心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参加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培训,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不定期派出专家教授工作组到重庆秀山职教中心进行人才培养情况专项检查与指导,形成中高职有效衔接。

我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实例如下。

编制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在各自实施阶段均采用同一个人才培养方案。

学制:全日制5年(3+2)。培养方式:实行“3+2”模式,前3年在重庆市秀山职教中心学习中专课程;经统一考试录取,后2年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习大专课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制作、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故障分析及营销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从业岗位:工业机器人开发、生产、测试、维护、销售等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