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时间:2022-06-01 21:18:53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1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铭记教书育人的职责,深入浅出地对孩子进行相关教育。

我们幼儿园位于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余姚临山镇。400多年前的明朝,日本群岛上的倭寇经常呼啸而来,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组建戚家军,保卫临山镇,保卫富庶的祖国东南沿海。祖先们军民同心,痛击觊觎中国的倭寇,捍卫了民族尊严。戚继光的英名与临山镇共存,戚家军的故事在临山人中代代相传。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拥有这样一段英勇悲壮的抗倭历史而自豪。临山镇就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倭英雄的故事和历史遗存,就是我们最好的教材。

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改编民间故事。在临山,口口相传的戚家军、戚继光故事很多,但因为是成人记录与整理,故事讲起来比较拗口,幼儿不易理解。我们对众多的民间故事进行筛选并改编,努力做到情节生动、语句通俗、寓意深刻。生动的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浅显通俗的语句容易让幼儿理解,故事中蕴含着的教育意义又能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对于小班孩子,我们编了韵律感强又琅琅上口的儿歌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中班,我们改编了“戚继光的传说”“戚继光在临山”等故事;大班幼儿的活动就更丰富了,师生走出校门,来到抗倭战争遗址,缅怀英雄、聆听历史。

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孩子对英雄人物的理解。动画片《戚继光》讲述了戚继光带领戚家军金戈铁马、舍生忘死、清剿倭寇的英雄故事。这个片子适合大班幼儿观看。对中班与小班幼儿,我们选取了动画片中一些镜头,参考《戚继光》连环画,上网收集图片,去曾经的战场拍摄小影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教学视频,来辅助教学,帮助中小班幼儿更好地认识抗倭英雄。

我们还家园携手,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英雄的教育。只要是临山人,特别是老人,总会有一肚子的戚继光、戚家军的故事。我们利用家长沙龙,收集这些故事,作为编制教材的素材。同时,我们利用家长宣传栏、学校网络平台,将我们爱临山、爱英雄,颂扬抗倭抗日英雄的教育工作广而告之,以取得家园共育的效果。家长们纷纷表示,临山人从明朝起就奋起抗倭,让临山的孩子了解祖先英勇斗争、顽强拼搏的光荣历史很有必要。幼儿园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一定配合支持!

今年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将举行前所未有的盛大的阅兵仪式,我们期盼着这一扬国威、振民心、显意志的时刻的到来。我们要让孩子看一些有关视频。我们将继续立足幼儿教育,颂扬抗倭英雄,将发生在家乡的抗倭抗日英雄的故事一代代传下去,让我们的孩子为做临山人而骄傲、为做中国人而自豪。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2

男人与马

论及“英雄”,自古以来多为壮烈之士,其高昂之相有余而亲民之意稍缺。坊间更愿将历史里的英雄文化融在“侠”的虚幻故事里。再说中国之“侠”大致分为三种,一如乔峰那般“剧饮千杯难一醉,屠熊缚虎震山河”;二如郭靖一般“侠之大者刻心中,为国为民憾苍穹”;三似杨过刚烈真性之中又怀绕指柔肠,只道“单剑不畏江湖险,十六春秋觅红颜”。

演员、武指、导演,三个身份的合体让连奕名多年来过尽了英雄的瘾:“演员”诠释英雄的心气,“武指”展露英雄的风姿,“导演”掌控英雄的命运。在这个男人的身上,将三种侠情各取所长。乔氏之豪情融入他待人接物的气度间,郭氏之精忠藏在他不懈创造民族英雄故事的事业中,而杨氏之柔情,则流淌在他褪去戏里戎装后,回归到一个男人的平静生活里。

我们特地将拍摄的场地选定在京城郊外的马场。初秋纵有骄阳,但却凉风送爽,北京湛蓝的天总是可以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心情。明明是陌生的马匹,却让连奕名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这是一个怀揣英雄梦前行多年的男人,心中那份豪情的真实写照。看到今天一起出镜的骏马之前,他还严肃的“控制”着微笑,“大佬”范儿的和每个人周到的打招呼。

而当那匹骏马出现在他的视野范围内,这个男人身上所有的雄性荷尔蒙被迅速激起,尽管我们没有安排策马奔腾的镜头,但他搂着马脖子露出赤子笑容的那一刻,却是一个真汉子对英雄战友“马”最透彻的熟络与热爱。午间强烈的阳光把这一人一马照映成一组剪影,我们不由开始搜索,这更像连奕名那些英雄故事里的哪一幕?

摄影师开始拍照之前,他提出要喝一小口纯的白兰地。也许适量的酒精,能让这个男人更快进入状态,而完全摆脱因为穿着不是自己的衣服,对着陌生人镜头的那些许不适。这个男人在马跟前笑得最真,他一直觉得马是男人最忠实的伙伴,特别在拍跟马有关的戏时,他会特别照料剧组里的马匹。如果人生被定为一百年,那么五十出头的连奕名已经走过了一半,但抖擞的精神,健硕的身材,笔直的五官让他看起来并没有受到年龄带来的生理困扰,但如果你认真的跟他谈话,发现他眼角眉梢隐藏起来的故事,你会发现有故事的男人的魅力,还真不是那些“小清新”们可以比的。

拍摄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我们坐在马场供人休憩的长椅上攀谈。他把拍摄穿的风衣随手搭在扶手上,身子微倾,两手合十交叉用膝盖作为支点撑着身体,嗓音低沉却有种高昂的味道。这个男人享受着落日余晖,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从初生牛犊的时代聊起,――心里很明白这个故事很长,但有关有故事的故事,你永远都会好奇。

情怀追逐二十年

1992年,连奕名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在校七年他专攻京剧架子花脸和铜锤花脸,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国国家京剧院。但由于身形高健,与传统京剧扮相并不甚符合,连奕名没有继续国粹舞台生涯,而是签约了香港永盛音像公司,又在95年考入了培养出无数明星的无线TVB艺员训练班,在香港、广州、深圳等地曾担任过《夺命情缘》等多部影视作品的武术指导或动作导演。虽然后来因为两地文化差异,连奕名最终返回大陆谋生于国内影视圈,但香港影视文化及制作特点仍旧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影响。

“香港是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因为那个年代政府体制的不同,香港导演有更多发挥的空间,他们的想法很有趣,可以把一些无厘头的东西整合成一种经典。跟大陆烧钱式的拍戏方式不同的是,他们资金往往有限,大家每天想着怎么‘抠’,怎么从有限的空间里玩出精彩的花样。很多年后,我在拍《雪狼谷》的时候,这种拍戏上的‘巧劲’还能给我带来启发。”

英雄的梦想从一开始萌芽,就从未在连奕名的心中破灭过。在香港一直跟武打戏剧“较劲”,回到北京后,连奕名参与执导了《英雄郑成功》、《天下粮仓》、《乾隆王朝》、《独行侍卫》等多部很有影响的长篇电视连续剧。签约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后,陆续主演了《烈火金刚》《一双绣花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执导并主演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中天悬剑》《民国往事》《雪狼谷》《对与决》等具有广泛影响的抗战作品。连奕名以他的爱国热情和铁汉形象,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连派英雄”,以他含蓄内敛、细腻入微的创作风格,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青年导演之一。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每个人对于英雄的定位亦有所不同。纵观连氏英雄,大多是出身正统,形象高大全的经典英雄形象。2007年的时候,“宫斗”和“婆媳”题材还未红透半边天,而战争年代的戏剧却是层出不穷。当时银幕上的英雄形象正随着时代审美的偏向而日渐多元化,类似于《亮剑》里李云龙那样的另类英雄深受追捧,而中国影视市场一直都有“跟风”的爱好,令貌异神却似的“李云龙”比比皆是。当时的连奕名觉得,应该有一个中国传统式的经典英雄出现,就像《地道战》里的高传宝那样,于是在2007年执导主演了《大刀》,用“郑羽”的正气形象把中国英雄的气场重塑了一次。

2011年,连奕名正式成立了“连奕名工作室”,第一部作品《雪狼谷》以破军之势夺下收视宝座。这部被称为是首部“狼性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也为中国的西部片填补了空白。早已被冠以“金牌抗战导演”称号的连奕名,为了拍出真正的西域风情,率领他的团队进驻宁夏。盛夏季节练枪练马,剧中所有的马上群戏都是由演员亲力亲为。连派英雄系列之《雪狼谷》,以它悬疑惊险的故事情节、风格凝重的战地情怀、血气方刚的民族气节,粗犷豪放的西部风格,在屏幕上挂起了一股强劲的狼性雄风。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3

今年是2005年,是充满革命胜利气息的一年。在今年,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和我国抗日战争胜利都已经60周年了。68年前,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的铁蹄肆意的践踏我国——这个神圣的、有5000年文化历史的东方净土,让广大的同胞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侵略,海内外中华儿女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顽强抗击日本的侵略,经过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迫使日军无条件投降。在60年后的今天,我们湖北省的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又编写了《民族魂》一书,令我们广大的少年儿童深受爱国主义教育,被书中抗日英雄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所熏陶。

当我第一下翻开这本书,“狼牙山五壮士”这六个醒目的大字便立刻射入了我的眼睛。我便将这篇文章看了一遍,便被那五位战士坚韧不拔、誓死与阵地共存亡的英雄气概所感动得热泪盈眶。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战士完成了掩护任务之后,为了不暴露目标,自断后路,背水一战,上了棋盘陀,后来跳崖自杀了。在他们牺牲之前,从这五们英雄口中喊出了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痛恨;喊出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决心;喊出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深深情感。短短的十五个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表达了战士们深深的爱国情感。在抗日战争中,数不尽的爱国将士为了中国的生存,为了民族的解放,在枪林弹雨中冒死拼杀,为国捐躯。而这五壮士是千千万万个英雄中的代表。他们舍生忘死,直至战到弹尽粮绝也毫不退却,仍旧英勇抗战的革命故事惊天地,泣鬼神。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载史册,万古流芳;他们的爱国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保家卫国的斗志;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在我们的心扉上熠熠生辉。

我继续看了下去,忽然发现了“王二小”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正在放牛的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将其全部歼灭,自己英勇牺牲的故事感动了几代人。当我读到敌人罪恶的刺刀刺中了王二小,想到王二小的生命像一滴清澈的水滴,滴在了地上,消失在抗日事业的大地上时,热血沸腾,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痛恨使我咬牙切齿。不光是王二小一个,在抗日战争时期有无数少年儿童为抗日事业做出了牺牲。这些小英雄们有志不在年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以史为鉴,毋忘国耻。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忍受屈辱的中国;今天的中华民族已经不是任人欺凌的民族。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好好学习,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4

童年,我常做一些美妙的梦:做大海的梦,做白云的梦,做金秋的梦……梦见自己是一朵向日葵,永远在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梦见自己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一片绿叶,将无边的荒漠浇灌成一片绿洲;梦见自己是一只百灵,歌唱春天,歌唱我们亲爱的党。

童年,我常听爸爸、妈妈给我讲战争的故事。那个时候党在我心中,就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个个英雄组成的。像描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孩子》、《飞夺沪定桥》,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小兵张嘎》、《英雄王二小》,描写解放战争时期的《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以及后来描写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儿女》,还有、、、,这些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这些闪亮的名字,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下了根。

那个时候,我总是问爸爸妈妈,谁是好人?谁是坏蛋?当我知道谁是共产党员的时候,我可以肯定的说他一定是好人。而且,每当看到电影上,有人喊出“共产党员,跟我冲!”我就会激动不已,甚至也会和他们一起呐喊“冲啊!”那时,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更要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因为他们顽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铭刻在了我心中。

渐渐的我长大了,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这些英雄和故事贯穿其中的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争史、奋斗史、革命史。

亲爱的党啊,你是巍峨的万里长城,我就是长城上的一块砖石;你是烙印着铁锤和镰刀的红旗,我就是旗帜上的一丝纤维;你是一座郁郁葱葱的青山,我就像一棵小草,在春风的摇摆中,在归鸟欢愉的鸣唱中,谱写着绿色的篇章。

如果党是一轮无私奉献的太阳,那我们就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在阳光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竞相开放。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三中学初一:赵泓博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5

本次暑期活动自7月20日起至8月15日结束。在这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近50名**学校的青少年参与其中,社区通过邀请司法、公安系统的老师讲座,组织学生观看爱国教育影片,参观“七一七”戚家山抗日战争纪念碑,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参加公益劳动,开设暑期市民学校爱国课堂等形式陶冶青少年爱国情操,引导青少年为构建和谐社区作贡献。此次暑期活动赢得青少年以及家长的支持和广泛的好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革命英雄驻我心”夏令营

夏令营以“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线,开展的活动有:

1、7月20日上午,在社区活动中心举行了夏令营开营仪式,社区领导及工作人员,**学校辅导老师,以及参加夏令营的50位学生出席了开营仪式。仪式上,社区主任对本次夏令营活动进行部署和安排,并举行了授旗仪式,使本次红色夏令营更有时代的使命感,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严谨。**电台对我社区夏令营开营仪式进行了报道,活动信息在小港街道网上登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利用社区图书阅览室和多媒体室,组织学生在7月21日至8月10日的每星期一、三、五上午,读阅革命英雄故事、观看红色爱国影片;每星期四晚上6:00—8:00,邀请**学校的音乐老师为夏令营的学生教唱革命歌曲,通过故事、影片、歌曲中的爱国内容,直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8月6日和8月10日举行抗日歌曲大比拼和革命英雄故事演讲比赛,学生们积极参加踊跃报名,每个人至少参加了一个比赛项目。**学校的老师担任评委,并评出了奖项。通过比赛的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竞争意识,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那些熟悉的抗日歌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更是让学生从不同侧面深刻认识到英雄的伟大,党的伟大。

4、8月15日上午,社区组织35名学生参观了“七一七”戚家山抗日战争纪念碑,**学校教导处主任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学生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共同回顾了65年前发生在戚家山一带的抗战故事,革命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领土,取得浙东抗战胜利。学生们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禁感叹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爱国抗日的故事极大地鼓舞了学生,鼓励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英雄的光荣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之后,我们还在纪念碑前举行了爱国知识竞赛,使这个竞赛更有深刻的意义。

二、开展青少年志愿者活动

1、社区是我家,整洁靠大家。8月5日,社区组织15名青少年环保志愿者开展了一次“绿化家园,美化心灵”的活动。学生们顶着烈日,活跃在小区各个绿化带和公共场所。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小区的整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主人翁”精神。

2、8月13日,“小小网吧监督队”志愿者再次行动,在**城区内开展了一次网吧监督活动。10名监督队员胸配红牌,手拿小本,在小港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城区内3家网吧进行了巡查监督。一有发现小学生在上网,监督队员毫不留情地上前劝阻,表现出极强的责任心。

三、市民学校为学生开设暑期课堂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6

  2022年《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雨来竟然没有死。这正是因为雨来从小就在河边长大,练就了一身游泳的好本领,这次才能躲过鬼子的魔爪。当我读到小雨来掩护李大叔不向日寇屈服时,我真的很佩服小雨来的机智勇敢;可又当日本军官伸出两只像鹰爪一样的大手扭着雨来的耳朵,打了两巴掌时,我立刻哭了。我为雨来有这样的遭遇感到心痛。但是雨来意志坚强,没有向日寇屈服保护了李大叔。

  当读到后面乡亲们都说小雨来牺牲了时,我的心顿时揪了一下,可最后雨来并没有死,我也放心的舒了一口气。和小雨来相比我们幸运多了:我们没有生在战争年代、我们有可口的食物、还有美丽的玩具,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父母的关心与爱护。读完这个故事后,我觉得雨来在我的心中的的确确是一个小英雄。我想对雨来说:“雨来你真了不起,你小小年纪面对鬼子的诱惑和威胁没有妥协,没有退缩,你的镇静和勇敢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我们会把你的这种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我也想对自己说:“一定要向小英雄雨来学习。做一个勇敢、有志气、热爱祖国的好少年。还要刻苦学习,长大后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

  2022年《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

  当我看了《小英雄雨来》这个故事时,心中不禁为雨来的勇气而赞叹。他敢于和日本鬼子抵抗,坚决不透露李大叔的一点儿消息!

  雨来是晋察冀边区北部的一个小村庄的一个小孩子,雨来非常喜爱游泳。他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但他妈妈不让他玩水,说很危险。

  到了秋天,雨来的父母亲提议上夜校,雨来答应了。夜校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老师是东庄学堂里的,穿着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

  当雨来轻轻地念起“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时,便知道为祖国付出,宁死不屈的道理。真正的中国人,必须为自己的祖国付出鲜血、生命。面对死亡而从不恐惧,面对生离死别从不流泪。

  当日本鬼子用糖块来诱惑雨来时,他从不退缩。当看过这一则故事时,谁不为雨来的勇气而感到欣慰。

  但我们中国人绝不会胆怯,当日本鬼子把雨来拉去还乡河枪毙时,雨来的目光是如此坚定。因为他感觉到,为了中国而死是光荣的。当你走进他的,便会感觉到一种正气。但雨来是幸运的,他从日本鬼子的魔掌中逃了出来。

  小雨来是个小英雄,是个真正的民族小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斗争,小小年纪,智勇双全。是个真正的中国人,他年纪是小,但全身充满了民族正气。同学们,有志不在年高,我们从小就要练好本领,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2022年《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红色经典图书,那就是著名作家管桦写的《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主要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不怕牺牲、掩护革命干部、和日本鬼子作斗争的故事。

  合上书本,闭上眼睛,小英雄雨来和他的同伴一起抗日的情形浮现在脑海里久久不能抹去。他们帮八路军埋地雷、救出一位受重伤的八路军叔叔、帮忙送鸡毛信……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帮八路军埋地雷的情节。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7

  电影《小英雄雨来》观后感400字左右

  今天,我看了一部十分搞笑的抗日题材的电影。主要讲了河北白洋淀地区的少年英雄雨来利用熟悉的水乡环境与当时的日本鬼子之间展开了斗争并最终战胜了鬼子的故事。

  小英雄雨来是一个十分调皮的孩子,有一次雨来同学给老师捉了两条大鱼送去,老师让他把鱼放在厨房里,他跑到厨房后,就在锅里放了一只蛤蟆,当老师去做饭时打开锅盖,蛤蟆跳了出来,把老师吓得叫了起来,雨来和他的同学们躲在厨房后面偷偷地笑了起来。后来经过老师的一番批评教育后,雨来认识到了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向老师承认了错误;雨来也是个十分聪明、勇敢的孩子,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去保护李大叔,而且他非常机智,把敌人骗了过去。

  看完《小英雄雨来》,我要学习他的爱国行为。在学习条件上,我们学校的教室又明亮又宽敞,可有的同学却不好好学习,可雨来同学在豆腐房里上夜校,那里又旧又破,但雨来学习却很认真。

  雨来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到:要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好好学习,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电影《小英雄雨来》观后感400字左右

  星期五,老师在班级里给我们看了一部革命影片,名字叫《小英雄雨来》,这也让我们重温了红色历史,感受到了雨来机智勇敢、保家卫国的高尚品质。

  到了下了第一节课,老师将电脑打开,开启了电影之旅,我完全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只见雨来和他的朋友们为了救出老师,冒着生命危险,想要把敌人打败。不过,最厉害的还是雨来了,将鬼子都淹死在了河里,成了村子里的小英雄,让同伴们很佩服他,也让老师对于雨来充满了感激之情。

  这部电影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战争再可怕,只要你能够勇敢地向前迈进一步,我相信战争一定会烟消云散一样很快消失。我们也想让雨来那样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学得好,什么都不会缺失。

  看了这部电影,不仅让我知道了小英雄——雨来的勇敢,也让我知道了和平和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电影《小英雄雨来》观后感400字左右

  今天下午,我在电脑上认真地观看了《小英雄雨来》这部电影,我被小主人公雨来勇敢机智的精神打动了。

  这部电影很好看,它主要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小雨来很熟悉水性,但是他很淘气。上课总爱戏弄老师,有一次他捉了几只青蛙,故意说是送鱼给老师,当老师揭开锅盖的时候,老师被吓得跳了起来。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8

大家好!

有一首歌我想大家都还记忆犹新:“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讲述了一个壮烈的故事:在山坡上放牛的王二小,把准备进村“扫荡”的日军,带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当敌人发现上当后,疯狂地把刺刀刺向了他的胸膛……

有这么一句话我想大家耳熟能详:“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31岁的宜宾籍抗联战士赵一曼,在牺牲前夕写给幼儿的绝笔信。

两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两代人视死如归的牺牲,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还记得,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还记得,那座硝烟滚滚的美丽山城?

还记得,那声“妈妈我要回家”的凄厉哭喊?

还记得,那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这是怎样的屈辱,这是怎样的践踏,这是怎样的残暴!以身殉国日,血沃中华时。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于是,在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中,在那个悲壮惨烈的年代里,就有了王二小、就有了赵一曼!还有杨靖宇、彭雪枫;张学良、杨虎城……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而每一曲爱国之歌都在吹响着战斗的号角!

那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但那又是一场令侵略者胆寒的战斗: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投江。“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39岁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在就义的刑场上,以树枝作笔,大地为纸,赋诗一首,气贯长虹!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之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奋起抵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万山丛中、青纱帐里,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武装,让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人民战争的大海……

8年抗战,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侵略者“三个月内”的妄言彻底破灭,骄横一世的日本法西斯终于缴械投降!倍受煎熬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英雄的中华民族终于胜利了!中华大地三千五百万颗灵魂终于含笑九泉!

今天,当我们仰望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不会忘记,那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当我们举国同庆欢歌笑语,我们不会忘记,那是英雄的生命成就了它;当我们合家团圆享受安适生活,我们不会忘记,那是无数英雄的祖国卫士守护了它!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是最可爱的人!因为有你们,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忠诚和善良;因为有你们,祖国的花朵可以快乐无忧的成长;因为有你们,我们的国家可以骄傲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来自)

但是,在骄傲与自豪之余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中日建交33年后的今天,还有日本右翼势力故意忘记和篡改历史,否认侵略,参拜靖国神社,抢夺我!我不知道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还能否记得60年前的抗联将士?还能否记得那一场场让他们丢兵弃甲的战役?还能否记得在中国有一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威武之师?但是我相信,在他们的记忆里,一定有那一条条鲜血染红的河流在悲泣,一定有那一座座尸横遍野的山头在控诉!历史不仅仅是用来铭记的,更是用来警戒的!如果他们还有自知之明,他们就应该知道,60年前被我们赶出了长城,60年后我们的国防战士还能允许他们侵占我一寸国土吗?!今天,维护正义与和平已不仅仅是一个、两个国家的责任,而是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共同使命!我们做为华夏儿女,英烈之后,我们不仅会为祖国今天的强盛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更会把我们的爱国之情、(来自)报国之志化为实际行动,用自己勤奋的工作来换取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明天,用自己永不磨灭的民族自豪感来守卫祖国的疆土和尊严,用自己无比张扬的青春和活力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自己无比博大的爱心和正义来维护全世界的美好与和平!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9

关键词:临泽 红色文化 开发和利用

高邮东北隅的临泽古镇是革命老区,是革命的摇篮。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高邮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高邮县委以及高邮县抗日民主政府均诞生于此。“三打临泽”在高邮地区数规模最大、影响最大、战果最大。扬州建设专门学校(简称建专),是快速培训各行业建设干部人才的学校。当时,在临泽筹建公学、敌后办学、游击教学成为高邮人民的又一革命史。临泽镇现有近300名烈士。可谓是革命历史辉煌,红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临泽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具有本地的特色,是不可再生的的文化资源,也是我多元化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好教材或理想场所。因此,我们进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整理、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形态,具体包括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烈士陵园;包括英雄故事、革命歌曲以及孕育的革命精神;还包括至今依然健在的老红军、老战士等。面对如此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如何进行整理、开发和利用呢?

一.建立两支队伍,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组织领导。镇宣传科牵头,成立由文化站、社区教育中心、社区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红色文化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广泛宣传,成立红色文化教育志愿者团队,负责具体工作。

二.扩建纪念设施,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阵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志愿者团队开展调查研究,寻访革命遗址、遗迹时发现:1928年11月高邮第一个党支部在临泽正式成立。当时,她是高邮唯一的一个党支部,直属扬州特委领导。1942年7月,高邮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临泽小葛庄建立,全县人民投身抗日斗争拉开帷幕。“三打临泽”在解放战争时期高邮斗争史上首屈一指,有力地配合支持了济南攻势和淮海战役,为全面解放高邮创造了条件。据此,领导小组向镇政府建议新建了红色文化广场,利用三组浮雕形式将这三段历史进行集中展示,以示纪念。此外,临泽镇朱堆村在解放前后有20位烈士光荣献身,乡贤杨文华发起成立红枫志愿者协会,新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成为临泽镇又一个红色教育基地。

三.走访革命前辈,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亲身感受。组织优秀学生代表走访李元才等本地抗战老兵,请他们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讲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争的英雄事迹,讲自己英勇杀敌的亲身经历,讲珍视和平、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从而立志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干好每一天,干好每一件事,长大为祖国建设建功立业。

四.凭悼革命烈士,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体验。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祭扫烈士陵园,真切感受临泽军民抗战斗争的光辉历程,更加深切地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近5年来,镇各机关团体、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利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在朱堆村红色教育基地集中举行祭扫活动29场次,受教人数已超1.2万人,使接受教育人员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补了精神之钙。

五.收集革命资料,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资源整理。2010年春天,志愿者杨文华历时三年,行程2000多公里,奔波17个县市区乡镇,收集整理了两万多字的烈士事迹材料,汇编成《热土血火铸英雄》,成为乡土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教材。镇党委宣传科牵头组织创作班子,通过查阅烈士档案和调查走访,编辑出版《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建专”曾在临泽两度办学,在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下,为军队、地方输送了急需的人才,为抗日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杨文华又挖掘出“建专”这段尘封7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临泽与“建专”》上万字的史料。

六.充分利用资源,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利用。一是组织征文活动。以“缅怀先烈、自强不息”为题在小学中高年级及中学生中进行征文比赛,回忆临泽革命历史,传颂英雄故事,珍惜美好生活,坚定今天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信念。二是开展手抄报展览。组织学生以临泽革命历史故事为题材,搜集整理资料,排版设计手抄报,宣传革命英雄的壮举。三是举行歌咏会。组织学生学唱红色歌曲,并进行歌咏比赛,在歌声中传承烈士精神,激发革命斗志。四是开展烈士事迹宣讲。组织志愿宣讲团,邀请志愿者走进校园和社区,举办故事会让学生走上讲台,反复宣传英雄事迹,学习他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高尚精神。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1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重点打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特别节目《海报里的英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关于最新《海报里的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海报里的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一炎黄华胄经受了5000个仇恨的日日夜夜之后终于赢来了和平。和平,这鲜血灌溉的和平是中华民族用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换来的最为宝贵的收获。

在中华民族8年的浴血奋战中,到底受到了怎样的耻辱呢?

日军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取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

在国难当头之时,人们看清了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是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挽救民族危机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联军在广袤的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电战线为抗日的最终胜利奠下最牢固的基石……

抗战风云让人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的先进政党,具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英国《每日先驱报》记者詹姆斯·贝特兰这样赞叹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个拿起武器的民族,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领路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的人民奋起反抗,在战线的旗帜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它不仅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它更为中国在国际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必然的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已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点。

结束战争的日子应当值得铭记!然而铭记,绝不仅是为了_年前胜利的喜悦和欢乐。

在纪念一个以千百万抗日英雄牺牲为代价的胜利时,所有珍爱和平的人们啊!请让和平永驻人间,让当今的世界更加美丽与繁荣!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这才是和谐的今天,对于那场战争最深刻的铭记!

《海报里的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前夕,我们有幸来到平度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红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平度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大泽山高家民兵联防遗址处,前身是建于1962年的高家民兵联防抗日斗争史展室。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平度作为胶东半岛的西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抗战八年,有着光荣传统的平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创建了大泽山、河里套、高平路一带抗日根据地,展开游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平度的抗日斗争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缩影,是胶东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的平度人民,以顽强战斗、英勇牺牲的精神,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展厅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战时期平度抗日斗争”、“平度大地燃遍抗日烽火”、“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五个部分。展出照片300多幅,实物120 余件。

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纪念抗日战争正是为了要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伟大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努力奋斗。

自1921年7月建党至今,历史证明了我们的党是正义的、先进的、无私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不仅是抗战中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辉旗帜,而且是今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光辉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四精神历久弥新,法院事业催人奋进。作为人民法院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倍感光荣,也深知责任重大。九十余年前,“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呐喊,唤醒了沉睡千年之中国。当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年轻的呼吸。作为现代中国的青春记忆,“五四”,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更蕴含着发展变革的时代强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曾经深情寄语法院队伍的青年一代:“青年干警是人民法院的主力军,代表着人民法院的明天,代表着人民司法事业的未来。希望大家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知行合一,努力争做践行‘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努力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努力争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法律、无愧于时代的大写的人。”我们必定不辜负王胜俊院长的殷切希望,不辜负法院领导的良苦用心,深入学习红色精神,提升自身思想境界。

作为司法机关的青年干警,我们应该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遵纪守法、求真务实,继续发扬以“不畏强暴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统一抗战的团结精神,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抗战精神”,努力践行“”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司法为民,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把每一项本职工作做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不辜负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把人民放在心里,把国家放在心里,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定不移跟党走,为构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海报里的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三英雄——一个古往今来不知令多少人追求一生的字眼。

人人都爱戴英雄,人人都敬仰英雄,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他人心中的英雄。但是,当他们为此而奔波,甚至一辈子在刀光剑影中挣扎的时候,他们其实并不清楚“英雄”的真正含义,也并不知道一个真正的英雄到底是什么样。很多时候,仅仅是因为这个模糊的信念,成千上万的人们心甘情愿地在尔谀我诈中打滚,在生死一线上徘徊,在真理与情感之间矛盾,在名利与良心之间抉择。

于是,当他们的生命走到尽头,都会忍不住要问自己:到底谁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位英雄?英雄又代表了什么?这个令无数的人苦苦寻觅了一生的问题的答案究竟要谁来解答?

还记得有一句话,大概是这样:“当初在山脚下仰望山顶,那山顶是何等的高不可攀,又是何等的诱人,而当我登上山顶的时候,却发现在山顶上是那样的孤独,回忆起来,还是当初在山脚下的日子快乐啊!”对于这句话,我只能说大概是这样,但它的含意却是值得任何人回味的。“高处不胜寒,位于山巅的人未必就可以称得上是英雄,却常如果你这一生注定要打许多仗,又多又艰难,那么记住,只有打赢你自己,才能打赢你的敌人。”这句话道出了英雄真正的含意——只有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人常难逃骄傲两字,使得最终的失败。所谓失败,并非仅仅局限于“英雄之争”的胜负,也相当于是败给自己。

武则天虽算得上是女中的真英雄,真豪杰,却杀子暴虐,是谓之不仁;曹操虽有惊世骇俗之才,却不忠不义,“宁可我负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负我”,为万世唾弃,是谓之不忠;李世民虽成就一代盛世,却是用兄弟的血液换来的,是谓之不义;周俞虽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却只为了一句“既生俞,何生亮”而悔恨而终,是谓之不知类……总之,人无完人,英雄也同样如此。

好了,我们不要把话题扯得太远。所谓英雄,不过是骁勇善战,为众人认可,即成为众人景仰的对象。而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勇,还要有谋,不善妒,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求得天下太平,万民安居乐业,不愧对自己的良心,而已。

《海报里的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四每次我到外公外婆家时,总会看见外婆坐在书房里拿着一个神秘的小盒子,她用毛巾轻轻的擦拭着小盒子里的东西。小时候我一直很好奇那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现在我长大了,外婆终于让我看到了那个神秘盒子里的东西——勋章!那是一盒子各种各样的勋章,虽然看起来已经有些陈旧了,可是每枚勋章都被外婆擦得闪闪发亮。我很好奇,便问外婆:“外婆,您可以告诉我这些是谁的勋章吗?这些勋章是不是有什么故事啊?”外婆拉着我坐在了椅子上和我讲起了关于勋章的故事。

“宝贝,你的老外公是一名老红军战士,他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这些勋章都是老外公曾经的战功。”哇!我有一位这么厉害的老外公,我觉得好骄傲啊!外婆接着说:“在1935年,老外公和他的战友们为了北上抗日参加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一路上他们要翻过一座座的雪山;爬过一块块的沼泽;穿过一片片的森林。饿了啃树皮、挖草根,渴了吃雪块、喝雨水,一路上历经了千辛万苦。”听了外婆讲的这些我都震惊了,我所知道的仅仅就是每年的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我不知道这其中还有这么多的曲折故事啊!外婆告诉我:“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略中国犯下的最凶残、最暴力的罪行。日军烧毁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屠杀了30万的中国平民,这场抗日战争整整持续了8年,如果没有像老外公一样的千千万万的红军,中国就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老外公也是在那场战争中被弹片从颈部击穿了左耳,造成了终身残疾,而且在那场战争中,老外公身边很多很多的战友都牺牲了!”外婆说着说着已经泪流满面!

今天的我们在祖国的怀抱中幸福快乐的成长,我们在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学校学习;我们有相亲相爱的家人、有亲密无间的伙伴;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以我的老外公为荣!我向所有的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喜欢梁启超先生的话: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中国的新一代,我们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海报里的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五几年前看过类似的假设,但是对中国的抗战史不了解,所以无从去分析,今天刚好看完抗日战争部分,就试着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需要回顾抗战之前国内的形式,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国破家亡用在此时最恰当不过;另一方面中国陷入对政府的不信任,军阀割剧的混乱局面。而这时出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那就是孙中山,他不为名利,只为能重夺江山,所以我们看他北伐胜利之后把权利拱手让给他人,他不是妥协,只是不像众人贪图名利权势,但是他对当时情况的估计不足,酿成了他的民主共和的理想的破灭。

并且在孙中山身同还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虽然在1921年建立中华民国,并担任中华民国总统,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虚位,因为孙中山并没有实际的权利(比如没有军队,所以后来他在广州创始了黄埔军校),他没有办法改变当时军阀割剧的场面,所以孙中山实际上在国内的威信远远不够。并且他与各军阀是很难联合的,因为各军阀所怀的目的基本上只有一个,就是权利之争,孙中山与他们的目标不一致,不可能走到一起,更不用说他的三民主义触动了军阀们的利益。

而与孙中山同心一意的只有------------------,这就有了后来孙中山建议的国共合作,但是合作还没有展开,孙中山突然病故,对------------------一直怀有意见的蒋介石露出水面,他自始至终都在抵致------------------,第二次国共合作是蒋迫于百姓坚决联合抗日的声威,才迫不已表示愿意与共合作,但实际上来看,所谓合作基本上没有实现,正如书中所说的,蒋当时其实很矛盾,一面担心亡国,一面又担心与共合作,让------------------抢了权位,所以蒋的抗日显得很心不在焉,损失惨重,不但在之前失了东北三省,后又华北五省被占领,继而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等纷纷失陷,此时,中国除了国民政府西迁的重庆,四川部分,基本上都被日本侵占,正在日本感到胜利在望之时,苏美英突然插足(苏有一阵因为苏德签订的协定,退出了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嚣张的气馅迅速息灭。

所以综观起来,同盟国的出现才真正扭转了中国即将亡国的局面。但是如果没有苏美英的加盟,中国胜算的机率有多大?首先,关于政权的问题国共两党存在很大分歧,这主要是在此前双方都过份的强调了国共的敌我身份,所以在这种前提之下谈合作非常困难,这就给后来的联合的失败埋下了隐因,------------------的军队当时被整编为"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所以蒋完全是为了缓和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才勉强答应合作抗敌,对------------------一直很防备。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11

郑峰的长篇小说《蓼花河》我看得比较迟,在之前,已有一些评论家同行进行较细腻的分析研究,我最近因朋友推荐,才有机会阅读到这部小说。阅读之后,我觉得这部小说除了有很多朋友分析的那些特点之外,关键还在于作家的创作是建立在一个庞大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就是建国以来我国文学工作者呕心沥血营造的红色经典谱系。

红色经典谱系,在一段时间内曾经有人怀疑过它的生命力,也曾经有人指出它的种种不足,但近60年的实践证明,红色经典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学作品依然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和特定的审美功能、阅读功能。红色经典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描写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反映特定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英雄事迹。因此红色经典有辉煌的长征系列、抗战系列和解放战争系列。不同的系列,体现了不同的美学色泽。

描写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文学作品很多,成功的也不少,但最成功最能够产生审美效应和教育价值的当推描写长征的作品,几乎每部好的描写长征的作品,都具有史诗的品格。从的《七律・长征》开始,关于长征的优秀作品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家族。描写抗战的作品也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像广为阅读广为流传的《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等,都区别于长征题材,带有章回小说特点和民间叙事风格。

《蓼花河》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从抗日战争写到解放战争,直到建国以后,人物命运也是起伏跌宕,迁徙变化。但小说主要还是描写了主人公战天魁在抗战中的成长过程,再现了抗日战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小说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小说在叙事形式上秉承了红色经典的一些精华,小说讲的不是一般的革命烈士,而是突出抓住几个人物的命运来讲革命故事,表现山东老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斗争。主人公战天魁,由农民当上草莽英雄,再到接受革命洗礼,直到成为一名革命干部,尽管从军长到团长直到武工队长,职务越来越低,但革命的信念却越来越成熟。作者对革命的激情和对农民生活的了解,以及对革命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了战天魁的身上。

作品一开始就紧紧围绕着战天魁展开,这个从小出身贫寒的人,因为教书的先生冯碧云被鬼子追杀逃走,突然陷入了无助的境地。后来在受到加入共产党的冯碧云的引导下,战天魁从过去只记住家恨而忽略国仇的土匪成长为将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置于第一的抗日英雄。

这样一个雷刚式的英雄,后来在《亮剑》等同一类型的作品中都有呼应。《蓼花河》的亮点正在这里,与其说它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毋宁说它重点反映的是党对民间抗日力量与活动的协调和调动。在山野,在江湖,正义力量有爱国心,苦于找不到正确途径;混世魔王趁火打劫,随时可能沦为汉奸。辨别善恶,划分清浊,团结一切有利于抗日斗争的力量,是一件很艰难的工作。

这部小说的优点还在于,在塑造这个匪气和英雄气并存的英雄的同时,作家还同时围绕着他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比如老实厚道的父亲战贵祥,美丽而勇敢的结发妻子王屏梅。小说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日军发动围剿的马头山战斗中,战天魁的老父亲和妻子王屏梅面对敌人的包围,一个英勇跳崖,一个怀抱两岁孙儿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作品中这样可以圈点的细节描写很多。作家有着娴熟的叙述手法,他将一个抗战故事写得耐读而且令人感动非常不易。而且作者注意到常识叙述和描述性叙述的穿插,人物对话和人物性格的贴切逼真,使得整个小说的情节在推进过程中丝丝入扣,悬念迭出,加强了小说故事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红色经典的创作有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往往是悬念迭起,情节性非常强,这也是红色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郑峰的《蓼花河》成功地把握住这一艺术上的秘诀,因而小说出版后又再版,与此关系极大。据说作家还要写作续篇,希望能够继续汲取红色经典的精华,写出更优秀的作品来。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范文12

[关键词]《南京!南京!》;“鬼子叙事”;人性觉醒

《南京!南京!》采用的是多视角的散点叙事法,散点叙事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加电影的叙事容量,便于处理繁复的事件性题材。影片在多元视角中突出了角川那双惊恐、游移、困惑、迷茫的眼睛,可以说,这是惟一具有贯穿性的叙事视角。对角川视角的刻意强调使影片叙事呈现某种非均衡性,入侵者和陷落者在事件中本已不是平等主体,在影片叙事中也非处于均势状态,陷落者一方被符号化了,代表集团情绪的个人面孔模糊、抽象,缺乏新意。相比之下,角川对观众而言更有亲和感,我们似乎总是在他的引领下去看、去听,他战争中的恐怖眼神、他人性的小小闪光使他更像一个平凡的人。我认为,如果把角川作为视角,那么影片的故事显然就是“一个鬼子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如果关注角川的故事,那么影片叙述的就是“南京大屠杀中的鬼子兵”。因此,从以上两方面看,影片本质上是一出不折不扣的“鬼子叙事”,但遗憾的是,这种叙事却有着诸多需要检讨的地方。

20世纪的中国虽然饱经战乱,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却没能产生出具有思想穿透力和艺术震撼力的战争影片。我们虽然制作了很多抗战题材的电影,但是能够对这场战争做深入反思的作品几乎没有。我们是受害者,也是最后的胜利者,有权谴责日本掩盖侵华真相的企图,这是正当的也是必需的;可是,我们自己是否也曾经有意无意地突H;放大,或者曲解、掩盖了某些抗日真相,甚至“创造”或抹杀了某些抗战事实?如果说这种叙述战争的方式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必要的、可以理解的,那么,我们现在是否有可能对战争做更深入的反思?哪怕是有限度的。我认为,面对战争,我们的电影不但要揭开战争的真相,更要反思战争与人的关系;我们不但要谴责侵略者,更要做自我反省,甚至也要反省我们多年来叙述这段历史的方式。必须承认,这些依然是摆在今天中国电影人面前的尖锐课题。

相信很多中国观众对侵华日军的了解源于十七年间大量摄制的抗战电影,《新儿女英雄传》(1951)、《鸡毛信》(1954)、《平原游击队》(1955)、《狼牙山五壮士》(1958)、《地雷战》(1962)、《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小兵张嘎》(1963)、《地道战》(1965)等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清晰美好的记忆。这些影片创作于“十七年”的历史语境,以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斗争为题材,目的是为新生政权的历史合法性做出有力的论证,担负着明确的思想教育的职能。因此,这些作品形成了共同的美学特点:首先,浓厚的政治教化色彩,这是此类电影的核心特征,具有决定性;它在作品中表现的隐显、强弱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时政治氛围的紧张或宽松。其次,乐观向上的精神气质。这里指的是“正面”人物的整体精神风貌,它包含英雄主义和无往不胜的乐观主义。再次,明快通俗的叙事风格。电影要教育I:农兵大众,就必须去迎合工农兵观众的审美习惯和欣赏水平,所以,明快通俗的叙事风格取决于电影的大众化需要。又次,在政治内容中挖掘娱乐性。十七年的新中国电影被“泛政治化”了,它的一切特点几乎都围绕在政治动机周围,但有意思的是,电影工作者却能够在不逾政治规矩的前提下赋予政治某种“娱乐性”,用轻松诙谐的风格表现严肃的政治命题,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娱乐。

纵观“十七年”的抗战电影,我们发现,以上四个方面集中统摄于敌我较量的二元叙事结构。一方面,“我们”一方英勇、顽强机智的斗争精神得到充分表达,在抗日英雄传奇中完成了宏大的关于历史的政治叙事。另一方面,作为“我们”的必然的对立面,侵华日军显然被简单化了,“鬼子”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共名,日本侵略者在艺术的丑化、矮化、概念化、脸谱化中,最终被彻底“鬼化”了。在“十七年”电影的抗战叙事中,政治与娱乐奇妙地融合一处。敌我双方的浴血搏杀被游戏化了,战争似乎不具有任何残酷性,在道义、精神,甚至智力上,我方总是有着压倒的优势,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的抗日军民是无往不胜的:敌人则愚蠢、顽劣、虚弱得可笑,影片往往以夸张滑稽的方式给予调侃。对于我抗日军民而言,敌我对垒宛如猫捉老鼠,决战成了围捕猎物的盛大节日。在观众的哄笑中,影片的娱乐性伴随政治性产生,寓教于乐和寓乐于教成了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较强的娱乐性使抗战电影抓住了大批观众,也使“鬼子”形象深入人心。

“十七年”电影对侵华日军的鬼化是全方位的:从外形看,既然是“鬼”,隐现于影片中的当然是“鬼影”。夜幕降临,鬼影憧憧,“悄悄地进村,开枪地不要”是最典型的鬼子出现的场景。所有的鬼子均面貌模糊、丑陋、狰狞,行动呆板,他们或因一时得计而狂笑不止,或因气急败坏而暴怒不已,特写处理的面孔夸张变形,极尽狼狈之相。在称谓上,有名有姓的大佐,小队长往往以龟田、渡边、野村命名,隐含着南对汉语字面义的理解联想出的贬低与侮辱。鬼子说的则是半通不通的汉语,可谓鬼话连篇。从性格内涵看,鬼子的特点和抗日军民一样单纯,“鬼性”是鬼子的所有内在特征,面对财物与妇女时的贪婪,屠杀抗日于部、群众的残忍,小孩都能识破的“狡猾”(其实是愚蠢)等。当然,鬼子是见不得阳光的一群,在正义力量的阳光普照之下,只有一败涂地,这是鬼性的必然归宿。总之,鬼子的鬼性是为了衬托英雄的神性,这里,人性是缺席的。因此,陈晓明先生在谈到抗日叙事时说:“革命英雄主义成为这种叙事的基调,在这种叙事中,重要的是表现主体的历史形象,而敌人则只是一种对象化的概念,敌人只是从主体派生出来的对立面。宏大叙事给定了历史意义,就不再需要个体经验投入反思性的探究,这些探究的多种可能性,自我的深邃性、怀疑、质询等等,都会妨碍宏大意义的坚定性和明确性。事实上,在中国激进化的现代性宏大叙事的历史场域中,也不可能产生个人的经验以及对自我反思意识的处理,这使建构历史神话的现代性叙事总是带着过强的概念化和普遍性的色彩。”这段话道出了“十七年”抗战叙事的根本缺陷,那就是人性(个体经验)的缺席限制了战争反思的可能深度。

如果说“十七年”电影将抗战历史传奇化,塑造了纤尘不染的民族英雄和鬼性十足的入侵者,打上了鲜明的意识形态印记。目的是制造有关中共的政治神话;那么,新时期电影则是将抗战历史人情化、人性化,在酷烈的战场思考人,在战争间隙寻找人。抗战历史更多时候是作为人生存的极端情境而出现,因为极端情境中的人性最真实,电影表面上是在叙述硝烟弥漫的抗日斗争,实际上是借这段历史来反思“人”,目的是把革命的神还原为世俗的人,去除意识形态强加给人 的各种遮蔽,变党派的政治神话为民族一份子的英雄故事。如《柯棣华大夫》(1982)、《风云初记》(1983)、《望日莲》(1986)、《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1990)等抗战作品体现了这一变化,变化的核心可以概括为“英雄也有人情”。这些影片中的鬼子叙事没有本质性改变,鬼子之鬼性依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蓬勃兴起,在世俗的文化生活中,有关抗日历史的艺术作品已经不再居于主流地位。在电影创作中,主旋律类型的革命历史片受到政府的资助,以政府工程的面目出现,如果不是为了得什么政府奖,或者寻找机会进行必要的艺术训练,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拍摄这类影片。但是,在娱乐片的创作潮流中,包括抗战题材在内的革命历史题材再次受到电影人的重视。一方面,革命历史题材除了具备意识形态化潜质外,它的传奇性特征还可以提供纯粹娱乐化的可能;另一方面,很多革命历史故事或红色经典在受众中本来就有很好的审美接受基础,经过重写的革命历史仍以塑造英雄为立足点,但是尽量去除他们身上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党派特征,使英雄形象成为民族血性和民族智慧的代表,从而创造新的民族英雄神话。《烈火金刚》(1991)、《敌后武工队》(1995)、《平原枪声》(2001)等作品以及大量翻拍的电视连续剧代表了这一潮流。这些作品一方面延续了“英雄也有人情”的主题,另一方面要获得作品的娱乐效果,就必须加强叙事的传奇性,于是,“十七年”电影中一边倒的二元叙事代之以势均力敌的敌我对抗。鬼子形象变得清晰可感,一改愚顽颟顸的特点,以前那种可笑的狡猾变成了必须全力应对的狡诈,以前一击即溃的似强实弱,变为实实在在的残忍暴虐。鬼子的鬼性由此回归大地,为兽性所取代,但这兽性毕竟属于人性,尽管是人性中最阴暗的部分,这种鬼子叙事模式至今仍被很多影视作品所沿用。但是在部分影片中,如《哑巴女人哑巴弹》(2000)、《鬼子来了》(2002)等作品,这种叙事模式已经开始有所松动,鬼子形象中m现了在战俘营接受改造的日军俘虏、日本民间的反战人士、侵华日军中的厌战士兵等新角色,借助于人物身份的转换,鬼子身上于兽性之外加入了某些普遍的人性因素,即人之常情的部分,甚至有时体现出短暂的人性的善的闪光。不过,这种叙事方式的微调并没有带来深入的战争反思。

《南京!南京!》是企图全面反思这场战争的电影,战争中的中方与日方、英勇与怯懦、偷生与承担、兽性(道)与人性(道)、残忍与同情等均在反思之列。正是因为制作者追求反思的全面性,因此,他们舍弃了此类电影惯用的单线索故事,而是在对事件的全方位展示中,讲述了多个人的多个故事。每个形象和他的故事担负一定的主题职能,“刘烨”以及他身边的战士是战争中的民族脊梁,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民族英雄,代表着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唐天祥及其周围的人(妻子、晓梅、邻人)则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的一群,他们企图在战争中苟且偷生,希望以隐忍、怯懦,甚至出卖良知换得自己和家人在战争间隙的保全,电影最终让他们受到了惩罚。拉贝和姜老师是战争之外的中立者,他们以人道、同情、爱,甚至献身来承担作为一个“人”的责任,试图在战争中扶助弱者,反抗,维护人类的正义和尊严,但在战争中,他们的声音显得异常弱小。在影片的鬼子叙事中,编导者设置了伊田修和角川两个形象,前者代表了鬼子的兽性,暴露的是人性的恶;后者代表的是鬼子的兽性与人性的纠缠,或者说人性面对兽性时的挣扎,彰显的是人的向善的心。我们看到,影片如此全面的主题设计没有取得预期的艺术效果,一方面求全的结果是打乱了电影的叙事阵脚。各自为战的故事线如果互不关联则显得散漫凌乱,但将它们截搭一处则又显得牵强附会、不成逻辑。影片采用了后一种叙事方式,同时也带有它所有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