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2-11-08 03:25:51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1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落实中、省、市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决策部署,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我市综合行政执法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组织领导

为做好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以下简称行政执法“三化”建设)工作,特成立综合行政执法“三化”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成员:执法大队、服务中心、环卫所、指挥中心、办公室、财务股、人事股、政策法规股、执法监察督查室、市容和环境管理股、宣传和信息化建设股、受理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股,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其他成员负责相关事务性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准确定位,明确工作整体方向

综合行政执法“三化”建设领导小组找准定位,召开领导小组研讨会,明确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完善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三化”建设工作方案。(完成时限:2021年1月31日前)

(二)统筹协调,保障工作取得成效

1.完善制度体系建设(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

(1)梳理行政执法制度体系。查找中、省、市、县、局关于行政执法方面现行有效的制度,建立制度清单。(完成时限:2021年1月1日—2021年2月10日;责任单位:局机关各股室、执法大队)

(2)深入调研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难点问题。通过案卷评查、执法培训交流、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前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执法中产生的重大矛盾和争议等,形成问题清单。(完成时限:2021年1月14日—2021年2月25日;责任单位:执法大队、政策法规股)

(3)建立健全局行政执法联席工作模式。在市司法局、市委编办指导下、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旅游局、生态环境局等执法部门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执法领域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完成时限:2021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责任单位:执法大队)

(4)更新案卷评查标准。根据我市案卷评查统一标准,更新执法案卷评查标准。(完成时限:2021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

(5)建立待完善制度清单。在现有的行政执法制度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从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及监督、议事规则、案件评查、案件满意度测评、错案追究责任等方面入手,梳理需要修改的制度以及需要新建立的制度,形成制度清单。(完成时限:2021年1月1日—2021年2月30日;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人事股、执法督查监察室、办公室)

(6)完善制度体系。根据中、省、市行政执法相关制度,结合职能职责,修订完善本单位综合行政执法制度体系,规范立案、审批、分办、调查、集体讨论、法制审核、结案等执法流程,形成本单位执法流程图并完成公示。(完成时限:2021年6月1日—2021年7月30日;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执法大队、办公室)

2.完善行政执法队伍建设(2020年12月1日起)

(1)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一是完成下设执法中队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二是配合市委编办等有关部门探索赋予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更多行政执法权项,推动行政权力下沉。(完成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人事股、政策法规股)

(2)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综合执法队伍机构人员配置,厘清层级关系,加强执法大队对执法大队各中队监督指导职能。根据执法大队、执法大队各中队等每支队伍配备队长、副队长及相应比例有正式执法资格执法人员等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力量配置;

二是优化基层执法中队班子结构。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将办事公道、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基层部门负责人岗位,增强了基层队伍领导班子“硬实力”。每月底以由各职能股室组成的局绩效考核工作组对基层中队班子进行考核评分,督促基层中队加强自身建设;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党员干部学习培训计划,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自学制度,重点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党建工作培训和城管业务工作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四是深化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治队。持续开展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和“三查三比”作风整治专项行动工作,定期开展执法人员军事化训练,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严厉打击发生在群众身边、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吃拿卡要、执法不公、以罚代管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严查处、决不手软。

五是注重考核监督,强化岗位职责。完善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细化岗位目标责任,督查室不定期地开展专项督查和检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依托“机关工作人员平时考核系统”平台,按照“标准统一、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奖勤罚懒”原则开展平时工作考核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严格落实考核结果运用,激励干部职工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热情。(完成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人事股、执法大队、执法监察督查室)

(3)合理配置法制审核人员。原则上按执法队伍5%配备。(完成时限:2021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责任单位:人事股)

(4)加强行政执法资格管理。根据2020年12月1日省新启用的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系统,完成执法人员信息录入,为已取得行政执法资格人员申领办理新版执法证件,对行政执法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推进全体人员参加我市组织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培训。(责任时限:2020年12月1日—2021年10月31日。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执法大队、委托执法单位)

(5)加强城市协管队伍管理,严禁宽出。(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人事股、执法大队、指挥中心、服务中心)

3.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021年1月1日起)

(1)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行政执法人员信息、行政执法流程图、行政执法决定等信息在单位门户网站或市人民政府网站监督执法专栏进行公示。(责任时限:2021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执法大队、服务中心、办公室)

(2)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一是加强执法部门执法记录仪等音像设备配备和使用。各执法部门要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等音像设备,特别是重大行政执法活动、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有可能引起行政争议的城市管理行为,要实现执法过程全记录并及时整理归档。(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执法大队、服务中心)

二是将执法过程全记录与城市管理数字化指挥平台终端相结合,实现“综合行政执法与智慧服务平台统一”。(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执法大队、指挥中心)

(3)全面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一是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重大行政执法法制审核目录清单》。(责任时限:2021年5月1日—2021年6月30日;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

二是完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责任时限:2021年2月1日—2月28日;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

(4)严格自由裁量范围。结合工作实际,简易程序案件,由执法中队自由裁量;一般程序案件,由执法大队自由裁量,并报局分管领导同意;重大行政处罚、规划建设执法领域案件或可能引起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按程序报批。(责任时限: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15日;责任单位:执法大队、委托执法单位)

(5)探索城市管理领域部分执法程序简易化。如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执法程序简易化。(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指挥中心、执法大队、政策法规股)

(6)深入开展“非接触执法”工作,创新执法办案新模式。(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执法大队、办公室、政策法规股)

(7)建立城市管理领域联合执法常态化工作机制。(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执法大队)

(8)强化“两法衔接”,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执法大队)

(9)开展法治培训。针对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三化”建设等内容开展法治培训(责任时限:2021年5月31日前;责任单位:政工人事股、政策法规股)

(10)开展案卷质量评查工作。(责任时限:2021年12月20日前;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执法大队)

(11)随时开展执法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执法监察督查室、人事股、政策法规股、执法大队)

(12)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制度。(责任时限:2021年1月—2021年2月28日;责任单位:财务股、执法大队)

4.完善行政执法内部监督机制

(1)开展互动评查。不定时抽取各执法单位执法案卷,按照我市案卷评查统一标准,由执法单位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进行交叉评查,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质量。(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执法大队)

(2)开展行政执法满意度调查。围绕事关社会安全稳定大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领域,开展行政执法人民群众满意度调查,针对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开展持续整改工作。(责任时限:2021年7月1日—2021年8月31日;责任单位:办公室、人事股、受理股、执法大队)

(3)加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备案报送工作。(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执法大队、政策法规股)

(4)建立内部二级法治审核制度。执法中队设法治员,执法大队设法治员,法规股设法治监督员。

(5)加强督查考核。通过执法单位自查、部门执法检查督查、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情况进行监督,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落实整改,将整改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执法监察督查室、人事股、政策法规股、执法大队)

5.探索建立“账台”模式。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根据自身职能职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和上级部门要求,编制工作台账,形成本股室、本单位和个人岗位“账图”模式。(责任时限:2020年2月1日—2020年2月28日;责任单位: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

(三)总结经验,提升执法能力水平

1.行政执法相关制度汇编。将中、省、市、县、局关于行政执法相关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局系统干部职工。(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责任时限:2021年10月31日前)

2.建立全局依法行政“账图”模式。以法治为根本遵循,以“三定方案”为依据,以岗位设置为基础,结合实际,全面梳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全局、股室和直属单位及岗位三级法治台账。(责任单位:法规股、正工人事股。责任时限:2021年1月1日—2021年3月30日)

3.总结工作经验。认真梳理行政执法“三化”建设工作,深挖特色亮点,总结经验成果,形成总结报告。(责任单位:办公室。责任时限:2021年10月31日前)

4.探索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指挥平台建立。以开展行政执法“三化”建设工作为契机,结合市城管数字化指挥中心建设,探索建立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指挥平台,彻底解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如部分解决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规避执法人员“人情执法”、“选择性执法”的可能)(责任时限:持续推进;责任单位:指挥中心、执法大队、服务中心、政策法规股、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组织行政执法“三化”建设工作开展。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2

一、云南省沿边开放政策回顾

(一)国家沿边开放政策

为提高民族地区沿边对外开放水平,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针对沿边地区特点的开放政策,其中边境贸易优惠政策构成了我国沿边开放政策的主体内容。1.边境贸易优惠政策。边境小额贸易税收优惠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国家对沿边地区实施的边境小额贸易优惠政策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实施进口税收减半征收政策(1996~2008年)和以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代替进口税收减半征收政策(2008年至今)。具体内容如下:1996~2008年。199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定口岸进口的商品除国家限制进口的机电产品和烟、酒、化妆品等商品外,1996~1998年,减半征收进口关税和产品税;1998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继续实行“两减半”政策。2008年至今。2008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问题的批复》指出,自2008年11月1日起采取专项转移支付办法替代此前边境小额贸易进口税收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的政策,并逐年增加资金规模,专项用于支持边境贸易发展和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能力建设。边民互市优惠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不断提高沿边边民互市进口商品免税金额。1996年,《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边民互市进口的商品,不超过人民币1000元的,免征进口税,超过人民币1000元的,对超过部分按国家税法征收进口关税和产品税。1998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提高边境地区边民互市进口免税额度至3000元;2008年,《关于促进边境贸易发展有关财税政策的通知》再次将免税额度提高至8000元。2.支持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为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对其进行有偿、无偿、贷款贴息;设立援外合资合作基金;建立对外承包工程风险保函贷款贴息等。3.口岸建设优惠政策。2009年3月31日,财政部发出《关于印发<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边境维护和管理,其中包括边境一类口岸运转、通关条件改善、边贸仓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4.人民币结算退税政策。2010年3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准予退(免)税试点的通知》,规定以一般贸易或边境小额贸易方式从陆地指定口岸出口到接壤毗邻国家的货物,并采取银行转账人民币结算方式的,可享受应退税额全额出口退税政策,明确限定可享受政策的口岸。2010年6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了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了境外结算的区域和扩大了贸易方式,提出实行试点企业备案管理制度。

(二)国家对云南沿边开放颁布的优惠政策

1.云南省人民币结算准予退税试点。2003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以人民币结算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试行退(免)税的通知》,决定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退税政策自2004年1月1日起在云南进行试点。试点第一阶段为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执行70%退税率。200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关于以人民币结算的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试行退(免)税的补充通知》,决定从2004年10月1日起,对云南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银行转账方式结算的,应退税额由以前的退付70%,上调为100%退付;对以现金方式结算的,仍维持按应退税额40%退付的规定。自2004年10月1日起至第二阶段执行100%退税率。2.国家支持云南省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政策。2011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总体要求,并分别从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投资与产业政策等方面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见表1)。

(三)云南省沿边开放相关配套政策

为加快沿边对外开放,云南省自2000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主要包括:第一,《关于鼓励和支持我省企业“走出去”的财税扶持政策措施的意见》(2005),采取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两种资金支持方式,专项支持到境外投资办厂,到境外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各类活动,对境外企业实行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境外投资经营,中方分得的税后利润,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免税期满后至2010年,按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减按15%的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第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2008),提出扩大开放的工作重点,其中针对边境贸易提出了提升边境贸易水平的要求,提出用好用足国家边境贸易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双减半”政策。探索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园区的新模式,建设一批边民互市示范点,扩大与相邻国家边民的贸易往来。第三,《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2年1月),提出云南将建设沿边开放经济带,提升对外经贸水平,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内经济合作;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2012年2月),提出努力构建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以周边国家为基础,积极推动一批互联互通项目。《加快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若干意见》(2012年6月),明确提出要下放4个审批权限、出台15个支持政策以及边境经济合作区,实施独立的管委会制度且拥有独立财权等,要使9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政策和投资洼地”。此外,云南省还颁布了以下一系列政策支持沿边开放工作,见表2:

二、云南省沿边开放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为全面分析沿边开放政策实施的整体效果,本文选取对外开放度①相关测算指标对云南省沿边开放水平进行评估。从目前学界所选用的衡量指标看,对外开放指标包括总量指标②和价格指标③。本文选用总量指标。对外贸易依存度指标包括外贸依存度指标、进口依存度指标、出口依存度指标。鉴于本文主要考察云南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因此,纳入边贸依存度指标。云南省对沿边开放“走出去”战略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因此,将对外承包工程依存度纳入到指标体系中。综上,本文对外开放度指标具体包括:外贸依存度—X1(指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出口依存度—X2(指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进口依存度—X3(指进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边贸依存度—X4(指边境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实际利用外资依存度—X5(指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对外承包工程依存度—X6(指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占GDP的比重)。由于单一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云南省沿边对外开放程度,故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开放指标在总指标中进行赋值。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表3中的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云南省沿边对外开放度的贡献率特征值和累计率,见表4。表4表明,前两个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达82.403%,较为充分地保留了原始变量信息,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文中仅选用前两个主因子的变化代表整个样本的相关变量变化。计算得出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表,见表5。

作者:张丽君 吴凡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3

行政前台试用期工作总结

20XX年X月X日入职公司,任职深润川公司前台文员,在试用期届满之际,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试用期三个月来,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之下,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逐渐熟悉了公司的整个操作流程。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负责来访客人的接待、登记,并通报相关部门;2.负责收发传真、快递和报刊;

3.负责办公人员的考勤监督和统计,每月制作考勤表报集团人事部;

4.负责每月行政费用的统计,制作行政报表并通报相关部门;

5.负责电话总机的接转工作,同时负责公司通讯录的编制及更新;

6.负责公司办公用品的验收、登记、入库、保管、发放等工作;

7.负责公司报刊的收发,外来文件信函的收发,以及对外发放的各类文件信函进行登记;

8.负责会议室、接待室的安排及文印室耗材统计的管理;

9.负责每日的定餐工作;

10.协助行政主管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及职场环境管理维护;

11.协助做好公司办公饮用水、办公场所的花木管理;

12.协助文秘做好各部门之间文件的收发、传递以及一般的打字、复印工作;

13.协助本部门做好开工仪式的后勤服务工作;

14.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自进入公司以来,在公司领导及同事的大力支持及关心下,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也感悟了很多。我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和公司一起成长。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办公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效的保证。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行政前台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做为一个新人,刚刚加入公司时对公司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流程都很生疏,多亏了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和帮助,让我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了前台的工作内容还有各公司部门的职能所在,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在实习期间,我在生产制造部有做过一段时间。虽然时间并不长,却让对事后工作的观点大有改观。这才发现任何职业任何工种都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就好比插件来说,看着是挺简单的,但做起来又并非如此。插件最注重的是效益和质量。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细致活,不是说你有多懂它的结构和性能就能无所事事了。我们一些平常不注重的手法和技巧。怎样在小小的孔插上细细的二极管能又快又准呢?还得靠平时的经验积累!进入前台时,充满天真;就那么单纯的认为前台就只是接接电话和接待客人。通过深入了解才发现其实也挺复杂的。前台做的工作需要很好的耐心。硬硬头皮做下去一切都会变天明,当初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接手了此职务。这才恍然大悟过来,一切事物都是自己说着容易做着难。就拿接听电话来说,要注重语气、语调的平缓以及说话的速度,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声音要不大不小,也不要刻意修饰自己的语调;主要注重亲和力!

办公用品的管理方面:第一要知道公司职员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第二要知道仓库物品数量和类别,第三要了解领取办公用品的工作流程,第四要妥善管理办公用品的申购和领取。{要知道哪些人应该领取和哪些人没必要领取以及办公用品数量的规划和统计}而我却做的一塌糊涂。

对于前台文员工作的顺利进行我觉的有必要成立一些新的制度。比如说办公用品领用的管理制度、物品申购的统一性,仓库的规划和调整。初入职场还不了解工作的真正含义,有时候难免会犯些小错误需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处事能力。这段时间的工作历程让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的迅速发展,我深感骄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自己修养和内涵,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在新的学习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潜力为公司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前台是公司对外形象的窗口,近段时间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前台不是花瓶,一言一行都代表公司,接待公司来访的客人要以礼相迎,接听电话要态度和蔼,处理办公用品的事务要认真仔细,对待同事要虚心真诚..点点滴滴都让我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行政前台试用期工作总结精选

我于XX年X月XX日正式在客服部前台工作,试用期三个月,时光弹指一挥间毫无声息的流逝,转眼间试用期接近尾声。回首过去的三个月,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经历了一番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学习中,对同方人环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于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管理以及个人的岗位职责等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熟悉工作的过程中,我也慢慢领会了同方人环承担、探索、超越的精神,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为同方人环的稳步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学习情况作如下汇报。

我的工作主要是行政管理、费用管理、物资管理及办公室内的一些日常工作。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因无工作经验,期初的一段时间里常常出现问题,在此谢谢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让我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且认真更正。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后来我也熟悉了每天的工作,及时提交各种报表,做到主动工作。经过4月中旬去北京的培训,我对本职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工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还有领导和同事们提出讨论的问题,我也有了清楚的认识。工作中需要同事之间团结合作,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加入公司以来同事们给我最深的影响。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4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意见精神,结合海曙实际,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深化政务公开,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主要内容:

(一)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部门协作配合机制。

1、加强调研,初步形成机构改革设想。对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并对相关部门职能进行重新梳理,将相似或相近的职能进行统一归类,对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出现或强化的职能以及随着社会进步逐渐消失或弱化的职能进行重新界定,初步形成机构改革方案设想。(2月底前完成)

2、精简整合,科学制定机构改革方案。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调整优化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借鉴中央、省、市及兄弟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经验,按照规定不突破行政机构限额,进一步完善我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经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后,全面组织实施全区政府机构改革。(9月底前基本完成)

1 2 3 4 5 6 7 8

3、立足实际,重新拟定政府工作部门“三定”方案。在不突破现有行政编制总数的前提下,对人员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人员编制的余缺调剂,严格按规定核定部门领导职数,重新拟定政府工作部门的“三定”方案,及时加强对新“三定”方案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2012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4、注重长效,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注重长效管理机制,跟踪机构改革方案的运行情况,深入了解各部门“三定”规定的落实情况,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相关制度,严格控制行政机构编制,保持“三定”规定的相对稳定,将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行为,坚决纠正,严肃处理,切实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继续深化职能归并改革。

(1)对各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海党办〔〕145号)文件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切实理顺体制机制,确保“两集中两到位”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不断减少审批事项,进一步完善“批管分离”运行机制。(3月底前完成)

(2)扎实推进垂直部门职能归并改革工作,完成工商、公安、质监、国税、地税、环保等6个部门职能归并改革,具体进度安排将积极与市审管办联系确定。(6月底前完成)

1 2 3 4 5 6 7 8

(4)围绕行政审批各项指标居全市前列的要求,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一是提高即办件比例。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把一些经常发生,手续办理简单,流程成熟的承诺件转化为即办件,在现有20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即办件事项数。二是压缩承诺件的办理时限,缩短每一个审批事项承诺时间。力争承诺件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5天以内,所有事项的实际办理时限压缩到1.5天以下,比平均法定时限提速达78%以上。三是提高中心窗口直接签批办结率。做好新一轮窗口授权工作,使窗口授权到位,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直接签批事项占发生事项总数的65%以上。(6月底前完成)

(5)探索试行行政审批目录制,即未纳入政府公告目录的行政事项不得开展审评工作,不断规范行政审批权阳光运行;探索开展iso认证。(6月底前完成可行性前期调研论证)

(6)深化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全部实行网上审批,即资料审核、领导签批盖章等一律实行网上办理。(12月底前完成)

2、不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创新。

(1)抓好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市审管办进度安排,在宾馆业、金属加工业、机动车修理业、再生资源回收业、餐饮业、洗浴业、文化娱乐业等7个行业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使我区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2)扩大并联审批范围,完善“+6”并联审批运行机制,发挥其在服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以及街道招商引资中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3)强化企业服务办公室力量,继续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加强与81890企业服务平台对接,确保5分钟及时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4)加大服务举措创新力度,推行“无午休”服务制度,实行“现场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不断提高服务我区重大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3、不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1)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以“四个率”(即事项进驻率、网上审批纳入率、提前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为核心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公布考评结果,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委、区政府以及反馈至各个部门。(3月底前)

(2)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注册登记环节中企业归属和属地落户管理制度。

(3)加强对分中心和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的指导。6月底前制定好分中心管理制度,从审批业务、内部管理、规范运作等方面加强管理、检查、 指导和考核,促进分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6月底前完成相关试点工作,年底前出台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三)不断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应用”原则,按照 “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要求,以电子政务应用为导向,以构建统一的数字海曙平台为目标,加快区域内数字化资源整合步伐,全面推进“313”工程,即基本建成三大数据库,搭建一个统一平台,推进三大系统建设。

1 2 3 4 5 6 7 8

1、基本建成自然人库。以社区警务e超市为基础库,依托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依靠制度化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由公安分局牵头,区计生、民政、卫生、教育、劳动、房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一个覆盖户籍、婚姻、计生、教育、健康、社保、住房等信息于一体的自然人库。(2月底前完成)

2、基本建成法人库。由工商部门牵头,贸易、物业、安监、街道、公安、财政、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配合,共同做好法人库建设。(3月底前完成)

3、基本建成地理信息库。为避免重复建设以及系统之间的冲突,全区统一采用测绘院开发的地图,建设好地理信息库。同时,由区府办牵头,城管、教育、卫生、物业、贸易等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扩充地理信息。(4月底前完成)

4、搭建统一平台。由信息办牵头,区府办、公安分局、工商分局配合,进一步融合地理信息、自然人、法人基础数据库,以共建共享的方式,统筹数据资源,逐步构建集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于一体的公共平台。

5、政府管理系统建设。今明两年主要做好 “科技促廉”系统建设。由区纪委、信息办共同牵头,区府办、发改、审管、城管、公安、建设、财政、规划、环保等部门配合,建立一个包含行政审批、行政执法、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公共资源交易、资产(资金)管理、请示督查办理等内容的电子政务系统及其电子监察和绩效评估系统。力争年底前完成请示督查办理和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实时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

1 2 3 4 5 6 7 8

6、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在“数字城管”系统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公安、交警、消防、安监、卫生、工商等部门的信息设施,建立和完善信息的采集、交换、存储和服务平台,打造一个具有应急管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综治维稳、交通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字城管”系统。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大数字城管项目的前期调研和项目方案。

7、社会服务系统建设。重点做好海曙e生活平台的建设。由区府办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在三维地理信息库基础上叠加政府部门、学校、医院、景点、公园、公交、影院、酒店以及人口、法人等信息。(5月底前完成)

8、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快政府信息录入更新速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规程,做好申请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有效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

(四)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4月底前完成)

积极探索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

1、完善区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1)对考核内容进行归类整合。执行大部门考核,力求以量化考核为主,建立分类考核标准,力求考核程序简化,减轻基层单位负担。

(2)调整完善部分考核内容。在目标设置、内容确定上继续加强对区重点工作的考核,加大对民生事业、人才工作和文化建设的考核力度。

(3)实行分类考核评优。按党群线、政府线等单位或工作相近度进行分类评优,体现类别层次差异性,更具针对性和公平性。考核结果要作为领导班子政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与单位个体考核优秀比例挂钩,考核优胜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并可提高次年的个体考核优秀比例至20%。在安全生产、综治、计生、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重大问题以及目标管理考核中被确定为较差等次的单位,其个体考核优秀比例酌情减少。

1 2 3 4 5 6 7 8

2、完善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5月底前完成)

(1)合理分配评优资源。对区管干部和其他干部分层评选,调动普通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2)注重公务员考核科学性。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公务员考核与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和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防止年度考核对实际不称职人员迁就照顾现象。

(3)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监督反馈制度,要求实行“五公开”(考核程序公开,考核指标条件公开,优秀等次名额公开,量化测评公开,考核结果公开),确保基层公务员对考核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培训、辞退、职务调整、工资调整的依据,提高公务员的自我完善能力。

三、工作保障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切实把思想认识、观念作风统一到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上来,为服务型政府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区政府成立服务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型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定期听取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二)分工协调,形成合力。各牵头、责任部门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细化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由行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确保服务型政府建设顺利推进。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5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

十二五以来,通过统筹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在局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未能从全局上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问题。为更好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7〕5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73号)等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目标,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按照内外联动、点面结合、上下协同的工作思路,一方面着眼长远,做好顶层设计,促进五个统一,统筹谋划,锐意改革;另一方面立足当前,聚焦现实问题,抓好十件大事,重点突破,尽快见效。

(二)基本原则。

按照五个统一的总体原则,有效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切实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1.统一工程规划。围绕落实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相关规划,建设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建立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政企互联的政务信息资源大数据,构建深度应用、上下联动、纵横协管的协同治理大系统。

2.统一标准规范。注重数据和通用业务标准的统一,开展国家政务信息化总体标准研制与应用,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互认共享。建立动态更新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确保政务信息有序开放、共享、使用。

3.统一备案管理。实施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维备案制,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经费审批在同级政府政务信息共享主管部门的全口径备案。

4.统一审计监督。开展常态化的政务信息系统和政务信息共享审计,加强对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成效的监督检查。

5.统一评价体系。研究提出政务信息共享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政务信息共享评价与行政问责、部门职能、建设经费、运维经费约束联动的管理机制。

(三)工作目标。

2017年12月底前,整合一批、清理一批、规范一批,基本完成国务院部门内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清理工作,初步建立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一些涉及面宽、应用广泛、有关联需求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2018年6月底前,实现国务院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各地区结合实际统筹推进本地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初步实现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完善项目建设运维统一备案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审计、监督和评价,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模式优化,政务数据共享和开放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纳入整合共享范畴的政务信息系统包括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与社会企业联合建设、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或需要政府资金运行维护的,用于支撑政府业务应用的各类信息系统。

二、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十件大事

(一)审清结合,加快消除僵尸信息系统。结合2017年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2017年审计署专项审计的工作成果,组织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项督查,全面摸清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情况。2017年6月底前,通过信息系统审计,掌握各部门信息系统数量、名称、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频度、审批部门、审批时间、经费来源等(审计署牵头,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配合)。2017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对系统使用与实际业务流程长期脱节、功能可被其他系统替代、所占用资源长期处于空闲状态、运行维护停止更新服务,以及使用范围小、频度低的僵尸信息系统的清理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

(二)推进整合,加快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动分散隔离的政务信息系统加快进行整合。整合后按要求分别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或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2017年6月底前,国务院各部门根据自身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清单。2017年12月底前,各部门原则上将分散的、独立的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对以司局和处室名义存在的独立政务信息系统原则上必须整合(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

(三)设施共建,提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支撑能力。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政府系统建设任务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健全管理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二期建设,拓展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满足业务量大、实时性高的网络应用需求。2018年6月底前,基本具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负责)。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目前政府各类业务专网都要向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或外网整合(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各部门负责)。

(四)促进共享,推进接入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开展政务信息共享试点示范,研究构建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促进重点领域信息向各级政府部门共享(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各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管理单位负责)。2017年9月底前,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初步提供公民、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相关基本信息,同时逐步扩大信息共享内容,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库的覆盖范围和相关数据标准,优化便捷共享查询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工商总局、中央编办等负责)。2018年6月底前,各部门推进本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向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或外网迁移,对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按必要程序审核或评测审批后,统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国务院办公厅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负责)。

(五)推动开放,加快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数据开放网站()。基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构建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按照公共数据开放有关要求,推动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原始性、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再利用的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开展中国数据创新系列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化开发利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网信办、国务院办公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协同,推进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完善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将其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门户,支撑政府部门间跨地区、跨层级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应用。2017年7月底前,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正式开通上线,按照以试点促建设、以普查促普及、以应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共享网站推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负责)。2017年12月底前,实现信用体系、公共资源交易、投资、价格、自然人(基础数据以及社保、民政、教育等业务数据)、法人(基础数据及业务数据)、能源(电力等)、空间地理、交通、旅游等重点领域数据基于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的共享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018年6月底前,实现各部门政务数据基于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的共享服务(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

(七)构建目录,开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全国大普查。落实《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加快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2017年6月底前,出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网信办负责)。组织完成面向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试点和信息共享专题培训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各有关地区、部门配合)。2017年12月底前,开展对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全国大普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各有关地区、部门配合)。逐步构建全国统一、动态更新、共享校核、权威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八)完善标准,加快构建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数据采集、数据质量、目录分类与管理、共享交换接口、共享交换服务、多级共享平台对接、平台运行管理、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推动标准试点应用工作。2017年10月底前,完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急需的国家标准的组织申报和立项(国家标准委牵头,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管理单位等配合)。

(九)一体化服务,规范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统筹推进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着力解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信息难以共享、业务难以协同、基础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各部门要整合分散的政务服务系统和资源,2017年12月底前普遍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按照统一部署,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要主动做好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对接,实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和资源接入(各地区、各部门负责)。

(十)上下联动,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培训交流和试点示范(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在80个城市大力推进一号一窗一网试点。2017年7月底前,完成试点城市2017年工作评价(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2017年12月底前,试点城市初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各有关省级政府、试点城市政府负责)。

三、加大机制体制保障和监督落实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政务信息系统统筹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管理制度,加强统筹协调,明确目标、责任、牵头单位和实施机构。强化各级政府及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政务信息系统统筹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责任,原则上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责任不落实、违反《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地方和部门,要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国务院办公厅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督查落实)。

(二)加快推进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把信息共享有关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按照本方案要求统筹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抓紧制定推进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加强台账和清单式管理,精心组织实施,每年2月底前向促进大数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报告上一年度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情况(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情况、政务信息系统接入统一共享平台进展、数据对接共享和支撑协同应用情况等,报告请径送联席会议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切实保障工作进度(各地区、各部门负责),经汇总后向国务院提交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情况年度报告(促进大数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负责)。加强经费保障,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相关项目建设资金纳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相关工作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各级财政部门牵头)。

(三)强化评价考核。充分发挥国家电子政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作用,建立政务信息共享工作评价常态化机制,督促检查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政务信息系统统筹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落实情况。2017年12月底前,组织制定政务信息共享工作评价办法,每年对各部门提供和使用共享信息情况进行评估,并公布评估报告和改进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网信办、中央编办、财政部等负责)。

(四)加强审计监督。审计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政务信息系统的审计,保障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推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审计结果及时报国务院(审计署牵头)。探索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方式方法,2017年12月底前形成具体工作方案(审计署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网信办配合)。

(五)优化建设模式。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投资、运维和项目建设模式改革,鼓励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与服务,提升集约化建设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牵头)。2017年9月底前,修订《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完善社会投资参与的相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2017年12月底前,制定电子政务服务采购管理相关办法,完善政府购买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等信息化服务的相关政策(财政部牵头)。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6

一、2006年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

2006年的两岸关系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台湾当局推动“”活动受到多方制约,两岸关系呈现和平稳定发展态势。2006年台湾当局继续坚持“”立场,竭力推动以“宪改”名义谋求台湾“法理独立”,推动“去中国化”。2月27日,不顾各界反对,强行宣布终止“国家统一纲领”适用,终止“”运作。之后,在各种场合反复鼓吹,将在任内催生一部“合身合时合用”的台湾“新宪法”,并将其作为所谓“三大运动”之一,即“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合国”、催生台湾“新宪法”及催讨党产。9月13日,在图谋加合国第14度失败后,公开宣布将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合国”,声称要以此议题发动“全民公投”。9月24日,在出席“”座谈会时,首度提出“修宪”将触及“领土”问题。10月15日,又在老牌“”分子辜宽敏80岁生日宴会上,鼓吹要冻结现有“宪法”,“制定符合台湾现状的第二共和国宪法”。上述表明,念兹在兹的就是通过“宪改”催生新“宪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在的鼓噪下,10月4日,提出包括修改“宪法”总纲、改变“领土、国旗、国号”等内容的各种“宪改”版本,只因内部争论激烈、外界强力反对而尚未定案。与此同时,各项“正名”活动也在加紧进行。包括将 “中正机场”改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将现行“民法总则”及“施行法”中有关“服从中国法律义务”的字眼删去等。据台行政部门表示,当局持续“去中国化”的“正名”政策,已完成约七八十种行政命令修改。

尽管台湾当局不遗余力推动“”,甚至企图重新挑起台海紧张,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意图无法得逞。一是大陆不随其起舞。大陆坚持建构台海和平稳定发展架构的政策方针,在坚决遏制“”活动的同时,先后举办国共“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大力推动两岸节日包机直航,继续推出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主导向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使台湾当局挑动“统独”对立、激化两岸对抗并从中渔利的意图难以实现。二是美国政府持续“看紧盯死”。由于常有“意外”演出令美方猝不及防,今年以来美国明显加紧了对的防范,对其催生“新宪”、“宪改”触及“领土”等动向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予以敲打警告。如9月24日,在“”研讨会上抛出“处理领土范围”问题,次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凯西即表示,美国将“非常严肃地看待反复保证不允许‘宪改’程序涉及领土定义的承诺”,认为“这是对他领导能力和保护台湾利益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他维持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维护两岸稳定的考验”。10月4日,中执会提出“党纲版”、“台湾前途决议文版”与“不动宪法总纲版”3个版本的“宪法”修改草案,同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凯西即指出,美国希望新出炉的“修宪”版本,以及最后的“修宪”结果, “都能遵守对美国及其它国家所作的承诺”。尤其是美国将信守“四不”承诺与其政治信用、领导能力挂钩,犹如对上了紧箍咒,迫使其推动“急独”不得不有所收敛。三是弊案缠身号召力下降。年初以来,深陷“台开案”、“SOGO案”、“公务机要费”案等重大弊案,国亲两党三次提出罢免案,百万民众掀起“反贪倒扁”运动,强烈要求辞职下台;尤其是11月3日“公务机要费”案侦结,吴淑珍被依贪污、伪造文书罪嫌,也被列为共同贪污正犯,只因受“刑事豁免权”保护而暂免遭。弊案使陷入空前的政治危机,推动“”心有余而力不足,号召力也大幅减弱。四是岛内充斥反对声音。包括在野党坚决反对、台湾民众对“宪改”制造政治纷扰缺乏兴趣、内也不乏反对“宪改”涉及敏感问题的声音。上述因素的制约,不仅打乱了推动“”的步骤,也使其制造两岸紧张对立的图谋未能得逞,两岸关系基本保持着和平稳定发展态势。

2、两岸经贸文化人员交流在台湾当局紧缩政策中曲折发展,构成连结稳定的重要纽带。元旦提出以“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取代“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后,台行政部门于3月23日公布配套机制,对两岸经贸交流采取更为严格的紧缩政策。重要者包括增加对台商投资大陆的限制,提高向大陆投资重大案的审查层级,强化对敏感科技项目转移至大陆的管制,加强对台商资本和技术输出的全面搜索跟踪,加重对“违法”赴大陆投资案件的处罚。而工商业界呼声强烈的开放40%投资上限的要求,当局仍坚持不松绑,并先后对台湾“联电”公司和剑度公司以所谓“违规投资大陆”为由,处以500万元和200万元新台币的罚款。台湾“陆委会主委”吴钊11月17日在“立法院”称,当局对违法的偷跑厂商严加惩处,目前已经查到1797件违反案例,罚金高达1亿元新台币以上。同时,为鼓励和吸引台商返台投资,台经济部门于4月20日公布《台商回台投资专案融资计划贷款要点》,为台商提供2000亿元中长期资金专案融资。但开办3个月却未接获一名台商申贷。

台湾当局上述紧缩政策遭到各界的强烈反对,被认为是台湾经济的“断头台”。美国贸易副代表卡兰?巴蒂亚4月24日在台美国商会发表演讲时,即呼吁台湾当局取消对大陆的贸易限制,认为这些限制给台湾造成明显的竞争劣势,阻碍了跨国公司在台湾的投资。台美国商会和欧洲商会先后发表年度报告,批评台湾当局不解除两岸管制,将有越来越多欧商撤出台湾市场;强调将把落实直航与缔结台美自由贸易协定(FTA)相连结;直航不实现,一年内落实台美VIA的希望渺茫。台湾《远见》杂志7月27日民调显示,认为直航有利于台湾经济发展的民众,已由两年前的48.6%、去年7月的51.2%,增加至60.8%;另有64.6%民众认为应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湾投资,47.8%民众赞成开放大陆优秀人才到台湾工作。这期间,祖国大陆政府排除“终统”及鼓噪“宪改”的干扰与影响,以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着眼于台海和平稳定大局,依计划举办一系列两岸经贸、农业、文化交流合作活动,推出一系列惠及台湾民众的政策措施。尤其是针对大陆中小台商融资困难,继去年宣布提供台商人民币300亿专案融资贷款后,今年7月11日国台办又与华夏银行签约,委托华夏银行专责提供中小型台商融资500亿元贷款。大陆的上述做法获得台湾民众

包括台商的广泛好评,对台湾当局则形成莫大的压力。

在台湾各界的压力及大陆不断释出善意的情况下,加上发展岛内经济的需要,台湾行政当局在“积极管理”的前提上,秉持所谓“争议性少、对台湾利多于弊,且不需要大动作修法即可进行”三原则,对现行的对大陆经贸政策进行评估,并在总体紧缩下作出适度开放,使两岸交流在部分领域取得较大进展。重要者包括:4月25日,台湾当局宣布扩大“小三通”实施范围,同时自6月起增设金门与泉州间的航线。4月27日,台“经济部”宣布,自即日起有条件开放低阶半导体封装测试业与4英寸以下小尺寸面板中段制程厂商赴大陆投资。6月14日,两岸就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放专案包机达成共识,两岸客运包机从春节包机扩大到清明、端午、中秋、春节4个主要民族传统节日包机。9月26日,台“陆委会”通过“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商务活动许可办法”修正案,企业每年邀请大陆商务人士来台人数由30人次放宽为50人次。

在各方努力下,2006年两岸经贸往来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至10月台湾与大陆贸易总额88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其湾对大陆出口总额710.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自大陆进口总额16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1%,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高达54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大陆与香港已成为台湾最大贸易出口地。台商对大陆投资方面,今年1―10月,大陆共批准台资项目2932个,实际使用台资17亿美元。截止今年10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1027个,实际使用台资434.6亿美元,占境外投资金额的6.5%。尤其是台商在大陆掀起投资自建医院风潮,包括台塑长庚、明基、旺旺、华泰电子等公司,先后透过成立基金会或以董事长个人名义在大陆兴建医院。两岸文化、医学交流、人员往来也十分活跃。9月24日,由4300多名信众组成的“台湾妈祖联谊会进香团”经由“小三通”前往莆田、泉州等地进行5天的拜谒。10月30日,“海峡两岸医疗合作与交流论坛”在北京召开,台湾400多名执业医师与会,就“医疗产业投资”、“台湾医师在大陆的资质认定和执业相关问题”等4个议题进行为期两天的探讨,并就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医疗卫生合作提出有益的建议。尤其是大陆一年来推出的政策措施已得到台民众的热烈回应。在11月5日结束的大陆报关员考试中,有551名台籍人士报考,其中421名取得报考资格。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议题已被摆上议事日程,有望在近期取得突破。8月17日大陆宣布成立“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从事推动大陆民众赴台观光后,台方成立的“财团法人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也于10月10日挂牌运作,受权专责与大陆协商谈判上述事宜。据台湾交通观光部门评估,一旦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1年可望给台湾带来190亿元新台币的商机;而旅游业者更乐观地认为,1年对台湾经济的贡献度可高达500亿元新台币。与此相配套,台湾当局将同步开放人民币在台兑换,将以机场、港口及特定观光景点为“定点试办”,甚至扩及到部分优良银楼或旅行社等,每次大陆观光民众兑换金额最高为2万元人民币。经贸文化交流的发展,犹如严冬中的一缕暖阳,使两岸关系在政治僵局无解的情况下,维持着一种微妙的互动。

3、两岸农业合作交流迅速发展,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新亮点。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大陆近年致力推动的领域。去年大陆推出开放台湾部分农产品免税进入大陆政策,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今年10月16日,为期两天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更将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推向新阶段。这次论坛通过《两岸农业合作共同决议》,大陆方面宣布了22项惠台农业措施,涵盖农业园区、技术合作、便利贸易销售、保护知识产权及权益等四大领域,为今后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新的契机,受到台湾各界的盛赞。10月下旬,为缓和台湾香蕉丰产滞销困境,大陆宣布采购2000吨香蕉,受到台湾蕉农的热烈欢迎。在大陆的努力推动下,目前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领域包括农产品的贸易流通、农业投资、农业人员往来、种子种苗交换等日益广阔,两岸农业合作已走上正轨,农业交流民间往来日益频繁,农业合作试验区也取得较大成绩,大陆惠及台湾农民的成果正在逐渐显现。据统计,目前大陆有5000多家从事农业项目的台商,在海南就有上千家。另据厦门检验检疫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台湾水果进口量已达到19批次235吨,总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2006年两岸关系发展的特点

2006年两岸关系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大陆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能力进一步增强。大陆把握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总体趋势的能力明显增强,不为岛内政局一时的变化所影响,不为台湾当局的恶意挑衅所干扰,坚持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坚持推出有利台湾民众的政策措施,坚持做争取台湾民心工作,增加了对台工作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有力的主导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年初强行宣布“终统”,两岸对立升高,大陆冷静应变,在严厉抨击“”行径的同时,加大推动两岸交流力度,按计划举办国共“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论坛等,吸引了岛内包括“绿色”背景在内的众多企业家纷纷与会,挫败了制造两岸紧张局势的企图,避免了恶化,确保两岸关系继续在和平稳定的轨道上发展。大陆对台工作已超出了过去“刺激――反应”的模式,更具有前瞻性,更加娴熟,更加大气,更容易获得台湾民众的认可。海外一些舆论即指出, “大陆在长期对峙中培育出智慧,冷静巧妙地化解的挑衅”。

2、两岸关系政治经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2006年尽管两岸经贸、文化、农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十分踊跃,但政治僵局依旧,两岸关系仍呈现出一种政冷经热、官方治民间热、在朝治在野热的状态。这主要是台湾当局顽固坚持“”立场,不仅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反而变本加厉推动以“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分裂活动,加紧“去中国化”步伐,使两岸政治接触谈判迟迟不能恢复。不仅如此,台湾当局还对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人为地加以限制,尤其是对各界呼声已久的直接“三通”迄今不予开放,对大陆推出的一些惠及台湾民众的政策措施也一律以“统战”、“三战”论之,千方百计予以抵制。7月26日,澎湖县当局通过“澎湖县推动与大陆地区直航自治条例”草案,要求把澎湖纳入试办“小三通”范围中,台湾当局却以逾越地方职权为由认定其无效。岛内许多研究报告显示,直航可以让台湾人员与货品往来所节省的运费与时间成本每年超过380亿元新台币以上。台湾一些舆论也指出,“三通不一定是改善台湾经济的万灵丹,但若没有三通,台湾

的经济就很难发展起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上述不正常状态,台湾当局自是难辞其咎。

3、两岸反“独”谋和阵线得到进一步巩固。2006年,通过双方深化交流合作,我党与台湾主要在野党于去年连宋访大陆后形成的反“独”谋和阵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4月14至15日,国共“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召开,荣誉主席连战率领四位副主席与会,总书记会见连战一行并就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提出四点建议。论坛就深化两岸经贸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了《共同建议》,大陆还宣布了15项惠合政策措施。9月18日,中共中央台办与台商服务中心在北京举行第二次保护台商合法权益工作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保护两岸同胞合法权益工作,落实“双向合作、平等保护”精神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达成十项共识,内容涉及立法、税收、入出境、就业等多个方面。10月17日,为期两天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副主席钟荣吉等国亲新三党高层及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出席了论坛,就进一步推动两岸农业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达成八点《共同建议》,大陆公布了4大类22项有关两岸农业交流的新政策措施。诸如此类,我党与、亲民党、新党等在野势力在扩大交流合作,争取两岸双赢上已达成默契,并共同为遏制“”活动而努力。它对壮大岛内反“独”谋和力量,维系台海和平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两岸关系发展趋势预测

2007年的两岸关系,将在既有轨道上继续发展。尽管会有一些新的因素增加两岸关系发展的变数,但在大陆的有力主导下,两岸关系总体上将平稳度过。

1、台湾当局大陆政策在政治方面难有根本性突破,两岸政治僵局短期内不易改变。尽管身陷弊案风波,但不会轻易认输,仍会负隅顽抗。从固有的立场与执政以来的表现看,除非下台,否则在其最后一年多的任期内,不会轻易承认“九二共识”,不会放弃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目标,不会停止推动“去中国化”的步伐。相反,只要形势允许,他还会全力加以推动;甚至不排除为了摆脱危机进行政治冒险,制造“”重大事变的可能。10月30日,在与日本政界的视讯会上宣称,2006年北高市长选举后是推动“宪改”工程的最佳时机,2007年“宪改”将蔚成风潮,预示着其将大肆炒作“宪改”和推动“法理”活动,加上在年底选举中保住了高雄市长席位,明年台湾将进行“立委”选举、将产生下一届“总统”选举候选人等。这些都决定了台湾当局大陆政策在政治方面难有突破性的举措,两岸的政治僵局将持续下去,不易出现转折性的改变。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7

(一)人事工作

1.按照集团批准的xx年海天编制规划,全面展开各招聘岗位的招聘工作,重点跟进“行政主管、企管部经理、企管专员(审计)”三个岗位的招聘工作;本月“企管部经理助理”已正式到岗为企管部补充了新鲜血液;

2.策划组织全员参加的专题培训、基层经理参加的新任主管培训、部门经理参加的领导力提升培训;落实全员压力管理培训及非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批准后组织实施;

3.完成中层干部续聘前各项工作与360度考核结合;

4.编制xx年海天公司各部门职责与岗位职位说明书;

5.完成8月绩效考核评定工作,以及6月人力资源动态报告;

6.完成三位员工的续聘及竞升考核工作;

(二)行政管理

1.做好日常行政管理、行政协调、后勤保障、信息平台公文流转等工作;

2.迎接国资委审计组进驻海天公司协调、接待及薪酬解释方面的工作;

3.完成公司一届五次董事会组织协调和接待工作,并提交董事会会务组织工作报告;

4.确定办公楼租赁方案,支付国际航运大厦保证金,全力跟进租赁合同的审核和谈判,并与小业主协商租赁合同事宜并达成初步意向,租赁合同已报集团公司审核同意并具出书面意见;

5.新办公楼设计招标,最终从三家投标装修设计公司确定dms为入围者,修改办公楼设计方案;

6.与浦东政府落实5号地文件审批进度,跟进盖办公楼地点的选址;

7.完成新车购买和拍牌相关手续;

8.《人事行政手册》相关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并上信息平台报批;

9.上报8月份中国航油集团海天公司任务分解表完成情况;

10.参加季度经营分析会,汇报人事行政部第二季度工作;

11.完成第二季度预算差异分析及第三季度预算分解,并且将第三季度部门预算分解到费用管控者;

12.六月份员工考勤报表、分机话费、办公用品台帐等数据统计分析;

13.做好网络设备日常维护,保证安全、正常使用。

(三)完成其他工作

出差天津xxxx公司组织落实“xxxxx”轮首航仪式;

(四)未完成工作及说明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8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意识,依法推进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公开、规范、精细、亲切”为主题,普及住房公积金法规和政策知识,宣传住房公积金惠民便民政策,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影响力,提高社会知晓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宣传内容

广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住房公积金制度法规,突出有关法律法规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深入宣传最新的住房公积金政策、住房公积金特色便民服务等;重点宣传单位和职工在住房公积金建缴、提取和使用方面的知识;积极宣传住房公积金在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广大职工居住条件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住房公积金在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帮助低收入职工解决住房困难中的积极作用;有针对性宣传住房公积金行业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特色党建工作,展现住房公积金行业文明服务形象和党建工作成果。

三、宣传形式

开展宣传月活动要注重形式多样,载体丰富,务求实效,要通过宣传达到提高公积金知晓度、提升公积金亲和力、树立公积金阳光形象的良好效果。

1、组织住房公积金进企业、进社区、进楼盘,以面对面现场直接交流的方式,深入群众中去,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家。

2、组织政策“大宣传”活动,与广播电合推出公积金专题咨询类节目,在报刊、电视、公交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平台开展最新政策、最新工作成果宣传,借助各家受托银行开展公积金制度宣传。

3、组织特色工作“大展示”活动,及时向各有关部门上报住房公积金重点工作动态和特色工作情况,展示宣传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

四、实施步骤

按市管理中心要求,确定2017年6月15日-9月30日为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宣传月的开展时间。宣传月工作分为前期准备、具体实施、总结完善三个阶段组织开展,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前期准备阶段(6月15日至7月1日)

一是部署动员。根据市管理中心要求制定分中心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宣传月活动指导思想、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及要求。二是明确宣传月活动具体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关活动计划,确保宣传月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具体实施(7月1日-9月15日)

1、举办公积金政策知识答题活动。以微信为平台,举办“公积金政策知多少”答题送流量活动,根据参与者得分排名赠送不等流量,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答题活动和学习公积金政策的热情,提升住房公积金政策宣传效果。

2、开展住房公积金微服务活动。利用《瑞安日报》的《公积金微服务》栏目,撰文为广大市民解答热点问题。同时,在微信上定期公积金政策法规,对微粉提问48小时内及时予以答疑解难,定期进行维护。

3、办好住房公积金广播电台栏目,每周四上午10点30分,分中心中层干部做客瑞安广播电台FM91.0“房行天下”栏目,为群众现场答疑,对住房公积金扩面、新化、住房公积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宣传。

4、开展住房公积金展板宣传。制作住房公积金“易拉宝”展板,以此为载体,进入上市企业、机关单位、新开楼盘进行宣传,提升企业公积金建缴热情,帮助缴存职工了解公积金新政策,重点宣传公积金公转商和职工身份认证。

5、举办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培训会。培训对象为全市各银行客户经理和有建制意向的部分企业负责人、经办人。主要目的是以承办银行为借力点,对企业进行辐射,开展宣传培训,进一步加大扩面工作力度。

6、完成各大承办银行网点宣传氛围布置。及时制作材料、图文、视频并送达银行,利用银行系统内的宣传平台,以横幅、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宣传板、台板等形式开展住房公积金联动宣传,力争辖区内每家银行每日可见各形式的住房公积金宣传活动。

7、进乡镇、街道宣传。围绕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和提取、贷款政策进行宣传,让职工了解住房公积金如何使用,进一步增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积极性。在职在编人员到联系的乡镇、街道集中召开企业扩面宣传会,开展建制宣传。

8、开展流动咨询服务。选定社区、企业设摊宣传,设立咨询服务点,宣传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配套发放住房公积金各类宣传资料、提供咨询、发放调查问卷、受理群众各类投诉。

(三)总结完善阶段(9月15日至9月30日)

认真对本次宣传月活动进行总结,总结宣传月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并于9月30日前填写活动情况表,并整理相关照片等素材上报市管理中心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对今年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的组织领导,分中心成立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月活动的部署、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积极协调宣传月活动中的有关事项,为开展宣传月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各科室、塘下管理站要高度重视,落实专人抓好宣传月各项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陈瑶,成员:郑新岳、高晓义、陈洁、陈赛、陈威、魏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设在综合科,由综合科所有人员担任成员。

(二)做好组织协调。将宣传月与我市住房公积金实际工作相结合,与全市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工作相结合,与2017年度重点项目相结合,与新政调整实施相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两周开1次碰头会。

(三)抓好督查落实。要做到有计划、有抓手、有督查、有成效。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宣传月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宣传月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9

银行信贷的迅猛扩张,在防止经济过快下滑、支持经济回暖的同时,也引发各方的高度关注与疑虑。据统计,自2008年末以来激增的天量银行贷款(剔除票据)中,有大半投向了基础设施行业,大量银行资金集中涌向各级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加剧了信贷资源分配结构的失衡。这种由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商业银行的市场化选择共同作用下的贷款结构,对解决政府基建项目的融资问题起了关键作用,短期内无疑会止住经济迅猛下滑的趋势,但中长期所蕴含的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式与特征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是指地方政府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发起设立并授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或土地开发的市政实体公司。通过搭建融资平台,地方政府意在解决辖内城市建设、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实现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职能市场化运作。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表现形式为地方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城司”)。近年来,由于禁止地方政府直接从市场借贷,城司便成为地方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力量。地方政府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将一些政府背景的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一个资本金和资产等可达到融资标准的城司,代表政府进行城市建设相关资金的投融资,建设和管理城建相关项目和资产。

关于地方政府拥有的各类融资平台究竟有多少,尚无可靠的统计资料。此类融资平台大多依托于各级城市。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城司以来,全国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部分地级市以及县级政府陆续成立了名称各异的投融资平台,为本地基建融资。一个城市多的有八家,少的也有一两家。据《财经》报道,2007年全国有四个直辖市和283个地级市,平均按每个城市两家推算,即有近600家;在全国2895个区县中,假设有三分之二的区县有一个县级融资平台,就有近2000家,两者之和在2600家左右。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构建融资平台方面已有不少探索和各具特色的经验,重庆、上海等城市都针对当地情况逐渐摸索出适应地方特色的融资平台建设方式。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在平台搭建过程中忽视了诸如对担保和资金运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政府过多介入平台公司运作,最终导致融资平台实质上成为政府规避法律进行融资的载体:表面为企业直接向银行借款,实质是政府通过企业间接向银行借款。“政资不分”是当前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和运作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这使得融资平台不但不能发挥积极作用,还从多方面增大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扩张及成因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快速扩张

以城司为主导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近年来实现了超常规增长,2009年以来更成为银行信贷的主要增长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通常基于自身信用或政府承诺进行借贷,筹集资金从事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平台的负债规模究竟有多大,同样没有公允的估计,但从不同侧面可窥其一斑。

1999年,全国银行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不到25%,此后十年迅速攀升,2007年突破50%并维持至今。这与城司蓬勃发展的历程基本吻合。到2009年5月,中长期贷款余额已过18万亿元,其中有逾8万亿元流向由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

据财政部财科所估计,目前各地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规模约在3万亿元至8万亿元之间,且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国地方政府负债余额约为4.1万亿元,其中地级市与区县两级占61%,约2.4万亿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2009年1~5月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投向基础设施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近1.3万亿元,约为同期新增中长期贷款的46%,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各级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

2009年以来,随着国家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各地城司贷款规模快速扩张。现以上海和广东为例说明如下:上海城投总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建设项目总投资将达到2000多亿元,2009年计划投入500亿元。在各家银行的支持下,该笔资金已基本到位。预计到2009年底,仅中行对上海城投的整体实质性授信将达到450亿元人民币。而此前,农行已提供约300亿元的综合授信。广州市城投集团2008年成立运作,2009年与16家金融机构参与的银团签订了总金额高达713亿元的贷款合同,其中约433亿元用于债务重组;280亿元用于中心城区的雨污分流工程、主要干道的改造工程、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和旧社区的改造工程等。另外,城投集团还获得了100亿元的项目临时周转贷款。

在经济低迷期间的大举融资和全力投资,对各级地方政府未来的财政压力已不容忽视。以陕西省为例,财政部财科所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底,陕西省的债务总额达1272亿元,已相当于当地GDP的23.2%。这一研究仅测算了政府债务总额中的显性债务,并不包括隐性债务。然而,仅此看来,存量债务规模已然超过了全省的财政总收入。随着新一轮投资热潮的涌动,未来政府的真实融资杠杆率的高企,势将成为经济复苏和城市繁荣新起点不容忽视的暗疾。

成因分析

2009年末以来,随着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各地掀起一轮建设大工程、大项目的新高潮,在私营经济部门投资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信贷集中投向以城司为代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便成为商业银行的一种现实选择。

新一轮投资热潮创造了巨大的信贷需求。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计划投资1.18万亿元,加上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约4万亿元。为加快重点领域的建设,国家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都在以抢先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姿态,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由此而来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需求迅速增加,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相应出现爆发式增长。积极“争抢”4万亿投资计划中率先推出的优质项目,成为2009年前几个月信贷激增的主因,而在银行信贷投向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基建项目成为了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主要领域。据《每日经济新闻》对2009年前两个月国内14家银行的公开授信资料进行的统计显示,前两个月,国内14家银行授信额度总规模达到4.52万亿;其中对地方政府授信3.49万亿,对大型投资项目和大型企业授信1.06万亿,对中小企业授信1956亿,仅为总规模的不到1/20。

私营经济需求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集中度。2008年底,受金融危机冲击,国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在私营经济部门投资未见回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放贷可供选择的范围和空间相对有限。新项目大部分集中于垄断行业、政府融资平台,真正生产经营型企业的投资需求明显下降。除了政府类的项目,私营部门的项目贷款要么没需求,要么就是风险大,银行不敢涉足。所以大量的资金涌向政府类项目,竞争异常激烈。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2个上报工业效益情况的省份统计,绝大部分工业企业的利润呈现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09年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7.9%,降幅比一季度缩小4.3个百分点;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下降20.4%,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18.6%,亏损面达到21.7%。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6个行业利润增幅比一季度回落或降幅进一步扩大,其中钢铁行业利润同比下降97.5%。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自2008年底以来政府投资以少有的速度大幅扩张,但目前国内非政府部门的投资反弹依然难见成效,这亦是商业银行信贷扎堆投向政府项目的根本原因所在。

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

在“保增长”背景下,各地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纷纷开展大规模基建投资,以城投为主导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遍地开花,规模由小到大,政府的融资能力加速膨胀,而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放松无疑为商业银行大规模投入地方基建投资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理财产品等多种方式向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源源不断地输入资金,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不断放大,来自地方市政工程的坏账隐忧也随之而来。尽管短期内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应仍在可控范围内,不过一旦宏观经济及政策发生一些变化,坏账上行风险将加大。 具体而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下降引发过度授信风险

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为94%,但其中有的项目按工程进度,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究其原因,就在于地方财力严重不足,且短期内难有改观。

2009年以来,经济大幅下滑和结构性减税导致财政收入转为负增长,但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财政支出增速大幅提高,财政紧张格局日益凸显。2009年前5个月财政支出增速较财政收入增速高出34.5个百分点。2009年1~5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27108.67亿元,同比下降6.7%;全国财政支出22496.98亿元,同比增长27.8%。2009年前5个月收入减支出后的总财政盈余为4611.7亿元,但前5个月中财政支出仅完成预算的29.5%,而财政收入已经完成预算的40.9%。这意味着,随着预算支出在2009年下半年释放力度加大,财政压力将集中体现在2009年下半年。

此外,房地产市场萧条,往日火爆的土地交易日渐冷清,使得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为主的预算外收入大幅缩水。以北京市为例,据报道,2008年北京市政府土地拍卖筹资500亿元,约占当年市财政总收入的27%(不包括以议价方式出售的土地收入金额)。2009年一季度,开发商购地量同比下滑86%,政府土地拍卖收入降至仅为47亿元。2008年以来各地土地出让数量大幅减少,价格下跌,导致大量以土地为抵押或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要还款来源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不稳定。加之受经济下行影响,地方财力下降且支出增加,政府项目信用风险增加。

在2009年第一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已明确表示,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资本金较少,资产负债率普遍高达80%以上,地方政府背景贷款风险上升。监管部门高度关注的具体风险包括: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比例普遍较高,举债速度有不断加快之势;受房地产市场下滑和经济收缩的影响,地方政府财税收入缩减较大,部分不具备自偿性的建设项目还款来源难以保证;一些原定以市场化运营方式回收现金流偿还贷款的政府投资项目,偿债能力大打折扣;银行难以真实、全面地评估地方政府整体债务水平等。

地方政府融资规模非理性扩张,加大了金融体系波动性风险

与中央的基建号召和地方的大规模投资相伴而行的,是地方政府负债规模的无约束膨胀,各级地方政府借用各类融资平台大量举债,多头授信使政府融资规模非理性扩张,在催生基础设施建设泡沫的同时,很可能在未来引发新一轮不良资产的发生。

同时,在“银政合作”之下,地方政府直接参与低成本资金市场竞争,对民间投资形成挤出效应。在货币政策宽松时,地方政府贷款超常增长,挤压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一旦货币政策收紧,中长期基建项目贷款短期内难以压缩,回收贷款的压力很可能将集中在贷款期限较短的中小企业客户,对中小企业将造成更沉重的打击。

此外,银行资金集中投向地方融资平台可能使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难度增加。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城投、交通等不同融资平台不断扩大融资规模,致使未来投资增长过度依赖信贷的持续投入,甚至不少政府直接将新贷款作为旧贷款的还款来源。如果银行资产大量积压在这类项目上,流动性必然减弱,风险也会加大。一旦通胀预期加大,信贷政策被迫紧缩,地方政府贷款将难以滚动,发生流动性危机的概率将大大增加。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发生支付危机,货币政策调整的时效性堪虑。

贷款主体的制度性缺陷可能引发信贷风险

由于规范地方政府运作的法律框架不允许地方政府从市场借贷,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城司作为独立经济实体,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向市场借贷并快速实施基础设施项目的公司化政府机构形式。然而,《公司法》并未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对城司承担债务责任的限制。为了保证贷款安全,银行一般要求政府出具政府补贴还款的承诺函,承诺在政府指定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本息时,由政府实行补贴还款。然而,严格从法律意义上分析,地方财政出具的“还款承诺书”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由于地方政府不具备法律许可的贷款资格和担保资格,这类地方政府控制下的融资平台公司承担的基建项目的最终还款,将由地方税收或土地出让收益来保证。由于地方政府的负债规模不断膨胀,严重依赖财政补贴的融资平台能否真正做到还本付息,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土地价格的上升。鉴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居高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财政收入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使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最终转化为信贷风险。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10

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宣传工作取得新进展

20*年上半年宣传工作,结合沧源的实际,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团结、鼓劲、稳定、正面宣传”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按照省、市广电局、县委宣传部对宣传工作的要求,集中力量对贯彻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三力建设”、“三个核心指标”、新农村建设、七大战略、十大产业、中国沧源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进行宣传报道,并进一步改进宣传报道形式,力求出新、出彩、出亮点,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倍加珍视团结、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

(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圆满完成各项宣传任务。

20*年是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广播电视的宣传任务比往年更加繁重。围绕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要求,坚持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新沧源的宣传主题,围绕“矿电结合打基础、农林产业搞突破、文化旅游强后劲、社会稳定求和谐”的总体发展要求,突出宣传重点,着力提高节目质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力宣传我县创新发展方式、找准发展载体、全县人民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大好形势,圆满完成各项宣传任务,为沧源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据统计,*电视台1-5月共播出新闻960条,其中《*报道》(汉)480条,《*报道》(佤)480条;《一周要闻》23期;《走进*》播出60期;制作各种专题40部;上中央电视台1条;省级电视台新闻3条;市电视台新闻71条;1-4月上临沧市人民广播电台10条。

一是加大沧源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县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解放思想、创新方式、制定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氛围、大招商、招大商的重要举措;宣传沧源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形势,为沧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做好“三会”的宣传报道。围绕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及时宣传报道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落实“三会”的情况,扩大宣传县委、政府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有效措施。

三是对党的*的宣传报道,突出宣传重点,做到新闻、专题类节目以宣传*为主;先后在*电视台开设“学习*、开创新业绩”和“贯彻*、再创新业绩”专栏,大力宣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优异成绩贯彻*的良好精神风貌。

四是在林权制度改革宣传上,开辟专栏,营造氛围。*电视台安排专职记者加强对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及在林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为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氛围,做到每期《*报道》至少有两条林改新闻。

五是做好中国沧源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的宣传工作,为狂欢节营造氛围。*电视台自3月20日起每期有1—2条有关狂欢节前期筹备的新闻报道,滚动播出反映40年县庆、2005-20*年狂欢节盛况的电视节目。狂欢节期间,对当天的活动进行准确、及时、全面的报道,报道形式为现场直播、录播、新闻节目。并制作时长5分钟的*旅游形象片、时长30分钟反映*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的专题片在狂欢节期间在*电视台滚动播出。

六是配合县委组织部拍摄制作“三力建设”建设访谈录。共拍摄制作22期,每期节目时长40分钟,历时一个月,拍摄了县四班子、10个乡镇、县级等40个单位和部门,县四班子的“三力建设”建设访谈录由市电视台播出,节目播出后受到了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七是做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宣传。从5月18日开始,开设“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专栏,广泛宣传我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发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进展、动态,大力营造解放思想的强大舆论声势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是做好第二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宣传。从5月20日开始,开设“投身新农村、建设新沧源”专栏,派出骨干记者,深入全县9个乡(镇),对4名优秀指导员、3名优秀工作队长、两个先进派驻乡、三个县级先进派出部门的事迹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九是加强外宣工作,展示*新形象。20*年上半年对外宣传工作,按照县委、政府打造佤文化的总体思路,以司岗里狂欢节宣传报道为契机,积极向外展示*、介绍沧源,1-5月上中央电视台新闻1条,省级电视台新闻3条,市电视台新闻71条。

十是结合当前的宣传重点,加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宣传。做好禁毒、预防艾滋病,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交通法规和其他社会宣传工作。

(二)节目吸引力得到增强,栏目影响力不断扩大。

1-5月安排播出《狼毒花》、《维和警察》、《决胜天良》等电影、电视剧11部275集;MTV90期6.3小时;音乐点播7期56分钟;及时、快速、准确播出了政府指令、公告、商情、启事、公益广告等68条;完成创收任务55000元,扩大了《*电视台》的影响力。

二、事业建设重点突出,广电覆盖有所提高

20*年的事业建设在省、市、县的大力支持下,以实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大黑山转播台光缆工程、20户“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为契机,以扩大两个覆盖率为目标,以解决农村覆盖盲点工作为重点,以保证节目的高效、优质、安全转播为中心,使事业建设再上台阶,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92%。

(一)切实抓好技术维护工作,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目前,我县有卫星地面站9942面,其中系统内233座,系统外9709座;有村级卫星地面站233座;建成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58座,总功率688W;调频台6座,总功率2240W。为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信号的正常传送,我局积极做好技术维护工作,尤其在重大节日、重大会议、重大活动前都进行维修,保证节目的安全播出。期间,共出动车辆35驾次,派出维护人员125人,更换高频头37只,功分器40个,修理数字卫星接收机48台,修理放大器15个,安装“村村通”卫星中频分配用户62户,搬迁”村村通“小片网点机房3个,完成了班洪乡上班坝“村村通”卫星中频分配高频头防雷击技术。为确保节目的正常转播,对卫星中频分配器,高频头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雷技术方案,解决了“村村通”卫星中频分配被雷击的问题。

目前,我局有芒卡镇、班老乡、班洪乡3个小前端有线电视,南腊村、勐董镇上永和、茶厂短波、岩帅茶厂、来隆茶厂、翁丁村6个小片网点。在管理中,我局加强对小前端有线电视和小片网的管理与维护,定期进行检测、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

(二)小前端有线电视节目有所增加,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还增加了芒卡镇、班老乡、班洪乡的有线电视节目数,由原来的16套电视节目增加到现在的20套,并安装了班老乡中央3台、中央6台、中央5台、中央8台4套加密频道节目。

(三)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前期工作准备就绪。

围绕解决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的目标,我局精心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措施。根据摸底调查,全县20户以上已通电未通广播电视的自然村有347个,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扩大有效覆盖,利于维护管理”的原则,规划实施347个自然村12692户5*86人,主要采用无线覆盖、直播卫星、有线光缆联网三种技术方案。

根据临沧市广电局《关于做好20*年广播电视“村村通”有关工作的通知》(临市广发[20*]38号)安排,我县20*年共需完成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村(点)347座,其中:无线覆盖150座5876户23522人;直播卫星177座6227户249*人;有线光缆联网20座589户2356人。工程实施后,可提前完成到“十一五”末全县广播电视覆盖分别达到95%的目标。目前,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有望今年底前全面完成。

(四)全力实施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

在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中,中央投资1*万元,配套给我县1000瓦大功率电视发射机1套、50米铁塔一座以及天馈线(含多功器)、稳压和配电、信号源、附属仪器等,主要用于发射中央7套电视节目。工程建成后,电视可覆盖全县8个乡(镇)59个行政村343个自然村(组)90243人;广播可覆盖10个乡(镇)86个行政村536个自然村(组)128316人。

为切实把这件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抓实、抓好,我局高度重视,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同时,按照要求科学规划,明确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局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监督,保证工程所用材料质量和施工进度,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20*年第一期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中,中央省广电局共安排给我局传输线路改造25.5万元的托管资金,主要用于解决电力设备改造、房屋新建等。我县的糯良大黑山高山台站机房新建工程于20*年12月1日动工,4月1日全面完工;电力线路改造共3.768公里,于20*年11月25日动工,于20*年12月25日全面完工;铁塔新建工程于20*年1月12日动工,5月3日全面完工。目前,电源机房地埋工程、设备安装调试已全面完工,预计6月30日以前可按要求发射节目。6月16日,我县20*年第一期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已通过省、市广电局初验。

(三)糯良大黑山转播台光缆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为满足广大山区群众收看临沧电视台节目和*电视台节目的强烈愿望,结合我县实际,我局通过光缆传输,发射临沧电视台节目和*电视台节目,可覆盖岩帅镇、勐省镇、勐来乡、勐角乡、糯良乡、单甲乡和勐董镇等7个乡(镇)50个行政村173个自然村17169户70045人。

该光缆设计为八芯光缆,工程总投资414100元,光缆从大黑山-糯良村-坝尾村-县城,全长20公里,光缆价为每公里20633元,其中材料费269100元,施工运费145000元。目前,工程正在实施中,预计6月30日前完工。

(四)转播工作有序进行。

调频广播:大黑山2×1000W调频全天开机,转中一、云一节目;300W调频为备份机;班老、班洪、芒卡台转云一节目;无线数字智能调频广播转临沧广播电台节目。

电视方面:大黑山100W电视发射机转云一节目;乡(镇)小前端(3座)转20套节目;小片网(6座)转16套节目;“211”、“村村通”站转云一节目。

三、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有所提升

半年来,我局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抓好内部管理工作,在行政管理方面,加强对广播电视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办事程序,认真贯彻机关四项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行业管理方面,加强技术监督和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云南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确保广播电视安全转播;在宣传管理方面,认真贯彻《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的实施意见,使管理工作向制度化和法制化方面迈进,同时加强对广告的管理,严防虚假广告和违法广告的发生。同时,切实加强消防管理,车辆管理工作,并继续抓好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及时调解矛盾纠纷,有效地防范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在队伍建设上,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重点,培养全局人员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勇于奉献的精神,认真开展“三力”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行政机关“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省政府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公务员行为规范、党风廉政建设等活动,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对职工的学习培训,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有2干部加入中国共产党,局党支部党员数达16人,还有3名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年2月,我局被云南省人事厅、云南省广播电视局表彰为云南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单位,并记三等功;局长陈凤仙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表彰为*安全播出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张文春、李光强两位同志被云南省广播电视局表彰为*安全播出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3月,李江玮同志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为20*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四、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我局高度重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措施,认真抓落实,做到组织有力,时间保障,圆满完成了学习阶段的各项任务。结合我局工作的实际,于5月24日召开动员会,认真贯彻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会精神。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局领导明确指出我局的大讨论活动将采取“十个一”措施:一是组织好一场动员会;二是开展好一次中层以上干部学习讨论。三是举办好一场报告会。四是开展一次交心谈心活动。五是开展好一系列学习讨论调研活动。六是开展好一次征集意见活动。七是宣传好一批先进典型。八是撰写一系列心得体会和理论文章。九是建设好一个长效机制。十是开好一次总结会。目前,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展顺利,并且圆满完成了一阶段的各项任务,正准备转入第二阶段。

五、积极开展好送温暖、献爱心、扶贫济困活动

(一)为新农村建设联系村办实事。一是派出3名新农村指导员,分别入驻班老乡营盘村、班洪乡班洪村、芒卡镇焦山村三个村;二是帮助新农村建设联系村找项目,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思路;三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让联系村群众看好电视听好广播。如芒卡镇焦山村新农村指导员除义务为群众解决电视故障外,还坚持每天早上6:30-8:00、下午18:30-20:00为群众放广播,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四是大力宣传服务新农村建设,*电视台已办专栏9期,上临沧电视台3条;五是充分发挥指导员的指导作用,如班洪乡班洪村指导员积极指导该村建设22口沼气池,目前已在建设3口;六是积极向联系村的群众进行家庭理财、村容村貌教育工作,当好群众理好财、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义务宣传员;七是认真组织新农村指导员做好挂钩入户工作,要求每个指导员主动挂钩1户农户,由局上出资金,为挂钩户找一个项目,通过示范带动作用,调动群众发展种职业、畜牧业的积极性,促进新农村建设标准的稳步推进;八是解决联系村群众的需要,赠送给班老乡营盘村价值1300余元的卫星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扩音机、影碟机等,赠送给芒卡镇焦山村价值600余元的功放器、喇叭、话筒等,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深入挂钩村办实事。2月3日,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局长陈凤仙一行带着全局干部职工的爱心到定点帮扶的班老乡营盘村进行春节慰问,向该村送去了全体干部职工捐的1000元和局上送给的2000元慰问金。6月2日,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深入扶贫挂钩村班老乡营盘村进行调研,与该村两委班子研究商定发展规划和思路。要求该村要紧紧抓住沧源县发展十大产业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产业和木薯产业,适当发展核桃产业,巩固茶叶产业,努力完成“三个核心指标”制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沧源县人民政府的要求,还帮助该村完成100亩竹子连片种植的任务,竹苗由县广电局负责购买,总投资7500元,100亩竹子种植任务可于6月30日以前全面完工。

三是为挂钩村营盘小学献爱心。6月2日,局长陈凤仙一行深入营盘小学进行调研,并向该校送去了羽毛球、排球、篮球、兵乓球等体育用品以及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还将于近期出资5000元,为该校解决建篮球场资金不足的难题。

四是积极向地震灾区群众捐款献爱心。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局干部职工于5月15日上午,踊跃为灾区捐款献爱心,共捐款2950元。5月22日上午,局党支部的全体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支援抗震救灾,交纳了1400元的特殊党费,共向地震灾区群众捐款4350元,向灾区人民献了一份爱心。

八、下半年工作要点

20*年下半年工作,要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全局干部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危机意识,切实把大讨论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推动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抓好抓落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宣传沧源、解决好群众看电视难问题作出积极的努力。

(一)突出宣传重点,提高宣传水平。努力完成20*年上中央电视台新闻5条,上云南台新闻20条,上临沧电视台电视新闻150条、《*报道》(汉、佤)采用新闻2800条的任务数。

一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学习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握好舆论宣传主基调,及时准确地宣传贯彻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举措;二是突出县委、政府工作中心,继续办好“贯彻*、再创新业绩”专栏,全面反映*以来沧源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力宣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优异成绩贯彻*精神的良好风貌;三是继续开办好《走进*》和《阿*上党旗红》专栏;四是狠抓日常宣传,提高宣传质量和品位,努力提高新闻宣传影响力;五是紧扣县委提出的“矿电结合打基础、农林产业搞突破、文化旅游强后劲、社会稳定求和谐”的总体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我县“生态强县、农业稳县、工业立县、旅游富县、文化名县、开放活县、人才兴县”七大战略以及“矿电、核桃、茶叶、橡胶、畜牧、蔗糖、竹木、建材、文化旅游、生物能源”十大产业,做到服务到位,宣传到位;六是正确处理好正确舆论导向和加强舆论监督的关系,切实抓好舆论监督的宣传。

(二)加快事业发展步伐,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一是抓住无线覆盖工程建设的契机,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4%和95%;二是集中力量完成好347座20户以上“村村通”工程的建设任务;三是完成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的扫尾工作;四是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好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11

       一、完成了台内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工作。

       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台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制定了本单位《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经省气象局批准后抓紧组织实施,对科室进行了大的调整,台内共设立七个科室。成立了以短时,短期、中期预报科和新技术开发科组成的预报中心,对拟提任的科级领导干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推荐选拔,充实了气象台的干部队伍。建立了多轨道业务运行机制,机构调整和科室主要人员目前已基本到位。

       二、汛期工作准备充分

       随着汛期的到来,我台做了汛期工作总动员,省气象台对汛期气象预报服务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电视会商会议系统运行良好,对办公楼中央空调、供电系统、发电设施进行了维护和检修。目前各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运行良好,天气预报指导产品下发及时准确,已开展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和落区预报。制定了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制定和方法。制定了气象信息制度及公众气象服务(电视、电台、电话、网站、报纸、短信)气象信息办法。     三、天气预报工作

       1、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及常规工作情况

   我省今年春季出现大范围的旱情,我们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对春季出现的重大天气过程,提前3到7天做出准确的预测,没有漏报一次重要天气过程,为人工增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表扬,同时为今春频繁发生的森林火险提供了准确的预报,为灭火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支持。尤其对公众关注的大风、沙尘天气过程,我们更是密切关注,没有漏报一次沙尘天气,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常规天气预报工作完成情况

       按时完成了常规24H、48H、72H全省和太原地区天气预报、逐日滚动周预报,旬预报制作森林火险预报和空气质量污染预报,1到5月空气质量污染预报质量为91。严格执行了预警信号的制度,XX年1到6月份,共二次大风降温消息,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二次,寒潮预报一次,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四次,雪灾预报二次,雪灾黄色预警信号二次,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一次,沙尘天气预报一次,高温预报一次,高温警报三次,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二次,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二次。为引黄工程提供中期旬预报。完成了灾害性天气预报及其次生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制作和对下级台站的预报指导任务及地质灾害预报任务。4月份开始制作全省分县120小时城镇天气预报。

       3、各项服务工作

       严格执行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和有关规定,认真作好春播、夏收等决策服务及其它气象服务工作。期间还不定期的接受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的采访40多人次,并热心回答一般公众的电话咨询。制作春节期间专题天气预报,为省政府制作天气公报,并接受山西电视台、黄河台、太原新闻快车、山西报社、山西商报等新闻媒体采访,提前一周入春以来第一场好雨预报,并召开了新闻会,由于预报效果较好,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人工增雨赢得了宝贵的时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4月11日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并召开了新闻会,指出了我省中南部正在开花期的果树有可能受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世界气象日接受公众参观采访,宣扬科普知识。今年春天我省森林火灾频发,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我台定期和不定期及时为防火指挥中心制作多项森林防火、灭火专项预报,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五一”期间天气预报。认真制作了麦收期专题预报。制作两会专题预报,为6月初高考提供准确天气预报。

       各类预报结论上网分发及时率达100%,圆满完成了给中央台制作的每日两次太原地区七城镇预报,编报格式准确,上网准时率均达100%。认真作好了对下级台站的技术指导及预报产品分发工作,按要求和下级台站进行了天气会商,常规天气要素短期分县指导预报格式正确、上网及时。

       四、做好决策服务为社会各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

       1、1-6月共向省委、省政府、省局领导提供决策服务材料163期上报灾情旬报表12份、上报灾情信息40条。

       2、春季气候趋势预测准确、服务及时 

       今年春季,我省降水前期异常偏少,后期偏多,气温大部明显偏高,部分地区发生明显春旱。对今年春季的高温、前期少雨天气,我们在XX年底制作的“XX年年度短期气候预测”中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之后,在今年各月的补充订正预报中均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测。预测意见通过“重要气象报告”、“气象信息专报”等形式,多次向省委、省政府等上级领导进行了报告。今年3、4月降水预测准确率分别达77.8%、87.0%,2—4月气温准确率分别达81.8 %、77.3%、100.0%。XX年12月--XX年5月降水预测准确率达68.6%,气温准确率达66.7%。 共4页,当前第1页1

       3、服务重点突出,成效显著

      (1)1月3--5日山西部分县(市)寒潮天气服务及时、主动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XX年1月3--5日,山西全省出现强降温天气,48小时内,北中部大部、南部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下降了8~13℃,其它地区平均气温下降了6~8℃。北中部部分和南部部分县(市)出现寒潮天气。另外,伴随着冷空气入侵,3--4日,山西全省出现XX年第一场大范围降雪,过程降雪量全省介于0.0~5.0毫米。降雪给道路交通造成了一些影响,省内高速公路大部分关闭,车辆和行人纷纷慢行。

       针对这次强降温天气,及时“大风强降温预报”、“大风降温消息”、“强冷空气预报”、“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等《重要气象信息》,并及时向省党政领导、有关单位和部门呈送,提醒有关单位和人员及时做好防寒、防冻等准备工作。服务及时、到位,社会反映良好。

       (2)2月26—27日强降雪预报准确、服务及时

       XX年2月26—27日,山西省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2月26日08时—28日08时两天过程降雪量在0.0—17.0毫米,晋城市全市、长治市大部、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运城市局部共有23个县(市)过程降雪量在10.1—17.0毫米。其中,26日,北中部部分、运城市西南部降小雪,中南部大部县市降中~大雪,沁源降暴雪(为10.3毫米);27日,晋城市全市、长治市部分、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运

城市局部共有20个县市降大雪,其余县市降小雪。

       针对这次强降雪天气,及时向省委、省政府、省局领导报送“雪灾黄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等重要信息,并及时报送雪情实况信息材料。另外,重要信息和天气实况信息均及时上载“全国气象业务服务信息系统”网。省委书记张宝顺批示“气象预报准确,增雪作业及时、效果好”。

       (3)为春季森林灭火积极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今年3月,我省大部分县市滴雨未降,全省干旱十分严重,各地森林火灾频发,左权、昔阳、寿阳、阳泉、沁源、万荣、原平、五台山等地相继发生森林火灾。为配合灭火工作,及时向省委、省政府、省森林防火办公室提供预报、雨情等气象信息,从不懈怠。有火情时一天信息材料3~4份、甚至5~6份。一个月时间共“森林火险气象专题预报”41期。另外,每次的火情信息我们都及时向中国气象局上报,中国气象局“两办刊物专报”149期、150期、157期、226期采用了我们上报的信息。

       (4)召开新闻会,对4月11日强降温天气进行了服务

       4月11--12日,山西全省出现寒潮天气,并伴有大范围雨雪。24小时最低气温均下降10℃以上。4月11日08时—12日08时,全省降水量在0.0~43.7毫米之间,其中,全省有27个县(市)的降水量在20毫米以上,黎城、榆次、介休的降水量分别达到31.7毫米、35.3毫米、43.7毫米。绛县地面积雪达8cm,介休积雪深度为15厘米。强降温对我省果树和已拔节的冬小麦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交通产生了不利影响。

       针对这次强降水、寒潮天气,制作了多期“强降雨、降温”、“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等重要气象信息材料,均及时向省委、省政府、省防汛办、省防火办等决策部门领导、中国气象局呈送。4月10日下午,还召开了“新闻会”,向社会各界了降雨、强降温的重要天气预报:“受西伯利亚强冷空气的影响,预计明天白天到夜间:全省阴天有小到中雨,运城市、晋城市、长治市、临汾市、晋中市局部有中到大雨,同时,大部分地区将出现8~10℃的大幅度强降温,至15日气温持续偏低”,还指出:“强降温对备耕春播生产十分不利,对各种果树开花受粉亦会产生一定影响。建议棉区适当调整播种进度,已播棉田应及时中耕松土,以增温保墒”。

       雨情信息及时向省委、省政府、省防汛办、省森林防火办等决策部门领导呈送。

       强降温造成的果树、冬小麦冻害灾情,我们通过“全国灾情信息系统”及时向中国气象局报送。还及时制作“气象灾情快报”向省委、省政府等决策部门领导呈送。

      (5)6月15—19日高温天气服务及时

       6月15--19日,临汾市、运城市、太原市、阳泉市、吕梁市、晋中市大部以及忻州市、长治市、晋城市的部分县(市)出现高温天气,尤其临汾、运城个别县市连续出现39℃以上的高温天气。

       6月14—19日,我们先后制作“高温预报”、“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解除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等重要气象信息6期,均及时向省委、省政府、省防汛办等决策部门领导呈送。 共4页,当前第2页2

       4、及时总结全省重大、转折、关键性天气预报、服务情况,并上报省局、国家局

       ⑴ 今年“春节”黄金周、“五一”黄金周刚刚结束,即对黄金周全省的预报、服务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及时上报至省局,经领导审阅后上报至国家局。

       ⑵ 及时对XX年1月3—5日寒潮、1月18—19日山西省强降雪、2月26—27日强降雪的预报、服务情况进行总结上报。

       ⑶ 对4月11日全省强降温、寒潮天气,我们也及时进行了全省各市(县)预报、服务情况总结,对全省的冻害灾情及时进行汇总上报。

       ⑷ 对6月15--19日中南部大部持续的高温天气,我们每天都向国家气象局进行了上报,对我台及全省各市(县)的预报、服务情况也及时进行汇总上报。

       五、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

       广泛开展富有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单位活动,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月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气象部门文化专项活动。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坚持按时上报思想政治工作年度报告,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落实。履行“一岗双责”,台长与各科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自觉履行廉政承诺,坚持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自查、检查、考核,认真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创新,学习宣传贯彻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纲要》,制定了贯彻措施。按时上报纪检监察报表、工作总结。领导干部认真贯彻中纪委“五个不许”规定,廉洁自律。做到台务公开,台务公开制度健全,保障措施监督到位。在遵守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国气象局和省局的规章制度方面,做到令行禁止。

       六、科研工作

       科技管理工作,上半年省台严格执行各项科技管理规定,组织完成年度各级各类科技奖励(省部级或厅局级)的推荐或评选工作。在争取科技经费方面,积极组织申报争取各类部级、省级科技项目,其中申报的《山西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和分发系统》项目,上半年获得国家局的批准支持经费20万元。立项课题研究任务方面上半年完成了《山西省气象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山西省中小尺度预报业务系统研究》、《山西省中短期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系统》等课题的立项。其中:<<GRAPES引进模式改进>>已经完成。局院合作科研项目“华北地区干旱预测新技术业务开发与应用”正在按计划进行当中。与河北省联合申报的北京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部级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产品在省级业务的释用研究”已申报成功,即将开展工作。

       新立项课题及科研经费到位。当年立项各类课题(包括计划课题、指导课题、主持横向合作课题等)27.5万元。 并对科研成果按照《中国气象局科技成果登记办法》进行了登记。在资料应用方面,对所实施的观测资料误差进行了认真分析,对资料应用有新思路和新方法。上级的业务数值预报产品在本地的使用效果有系统评估。业务总结方面,从业务需求提出科学问题并开展了研究工作,将科研成果(在正式刊物发表或通过正式鉴定的)进行了业务化和业务应用。天气气候研究方面,对发生在本地的典型天气、气候事件有系统研究。对本地的天气、气候特点提出新的认识。年内本单位科技人员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2篇,在<<山西气象>>投稿多篇。中国气象投稿4篇,发表2篇。其中在二级核心期刊

刊登2篇文章。另外我台还围绕自身科研业务问题,与外单位之间开展人员交流合作,充分利用自身人员队伍,通过与局校、外单位合作,有计划有目的组织队伍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国家局气候中心合作的《华北地区干旱预测新技术业务开发与应用》目前正在开始系统检验。在精细天气预报方面,正在组织研制和开发精细天气预报客观方法,也有部分投入业务运行。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有了一定提高 。30KM*30KM的精细化短期数值预报模式GRAPES、MM5、WRF等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已投入业务运行。

       七、通信网络工作 

       由于机构改革我台的通信网络工作从五月份开始并归信息中心。本年度前五个月完成了省到地市间电视会商会议系统的建设,并投入试运行。目前省台每天早上08:00-08:30和中央气象台、09:20 ?09:50和11个地市气象台进行会商。1-5月份国内基本气象信息传输常规观测资料传输及时率达99.94%,且无缺报,自动站、雷达、酸雨、沙尘暴大气成分观测资料、闪电定位观测(共享)资料传输及时率达99%以上,无缺报。国际交换气象信息传输参加全球交换的气象数据情报传输及时率达100%。一般站各类常规观测资料上行传输常规观测资料(包括城镇天气预报及市局负责集中编发的各类报)上行传输及时率达到99%,无缺报。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NOTES系统、自动气象站中心站系统运行良好,没有发生重大事故。每月10日前,按时上报信息网络质量统计报表(国家基本发报站上行传输月(年)报表、一般站上行传输月(年)报表、设备故障月(年)报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形成的拼图资料按中国气象局有关规定实时上传,发送资料达99%.。 共4页,当前第3页3

       八、人才战略、财务、干部管理、713大院行政管理工作

       人才战略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要求完成了中国气象局和省局下达的送培任务,组织完成了国家局和省局远程教育培训安排任务如《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远程培训。远程教育电视会商系统设备运转正常,并多次完成如“我给台风起名字”征名活动等省局和国家局召开的电视会议。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程序做好人事人才工作,及时、准确地上报各种材料。完成气象信息投稿123篇,在中国气象报投稿4篇,刊登2篇。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完成部门预算编制,按规定时限和要求报送项目库。完成部门决算、季度报表、国有资产报表、综合统计和企业财务报表以及各类临时报表。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有关规章制度。

       按国家政策规定,全面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及时按规定发放,离休干部的医药费按规定实销。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更新加固了办公楼防盗系统,在安全用电、消防、治安、交通、713大楼大院管理中,没出现责任性事故。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成了省局清房办关于对一般干部职工住房多占多购的清管和登记工作。按时完成了小店环保局下达的模范锅炉房的创建工作。固定资产管理有确实可行的管理监督措施,在XX年房地产清查基础上,全部完成用地办证工作目标任务。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省局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接下来的汛期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弥补不足,按照中国气象局和省局关于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通知精神,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奋勇拼搏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次预报和服务,确保全省安全渡汛,完成好局里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12

[关键词]房地产;政策效果;三线城市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155

1宿州市2015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运营情况调查为了调查宿州市2015年下半年至今的房地产市场运营情况,笔者从宿州市房管局网站“宿房网”上,查阅了2015年5月以来的所有市场月报以及大量新闻报道,获得了丰富翔实的数据。不过因为房管局网站上一月市场月报的缺失以及笔者自身获取数据信息的渠道有限,1月的市场数据仍大多根据2月市场月报提供的信息推算补充而来。这些数据经过筛选和组织整理之后,现编制成如下表格以供参考。

以上三个表格中包含的数据涵盖了宿州市四县一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度、供求关系、结构特点、区域差异等相关信息,可以认为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本市2015年6月以来的市场变化情况。为了更直观地表现这些数据,方便读者从中揭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运行规律,现将(表1~表3)中的数据进行分类,绘制成图1~图11,并结合这些图来对本市房地产近期的发展趋势做简要的概括。

22015年下半年以来宿州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分析21开发投资趋势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近半年多来本市房地产投资呈现出较大波动,但总的来说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表明房地产开发商对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总体看好。此外可以看出,市场的拐点大概出现在2015年8月,9月的开发投资陡然上升,此后六个月一直处在22亿~26亿元的较高图1宿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走势(汇总)

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与9月以后住房政策的密集出台有密切关系。至于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会在下出具体分析。

22供求关系及去库存压力分析

市场供应方面,从来看,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房地产竣工面积除了在2016年2月出现了大幅反弹之外,无论是市区还是各县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我们可以进一步借助“指数平滑法”来揭示这个趋势,为了较充分地体现近期政策的影响,故把指数α值选定为06,可以看出经过一次指数平滑后,预测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但如果同样对开工面积表中的数据用“指数平滑法”进行处理的话,可以看出,无论是实际值还是预测值都没有显示出较为明显和持续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而只是在40万平方米左右的水平上下波动,且幅度较大,故对其未来走向不敢妄加推测。

市场需求方面,以桥区为例,整个2015年备案面积和成交面积都没有明显变化,岁末年初之交,成交面积出现了大幅上涨,不过到2月时,又迅速回落到之前的水平;合同备案面积则在2016年1~2月连续处于高位,与2016年“房展会”和春节长假有明显的时间上的重合。据此判断,近期交易量虽有明显增加,但可能更多的是受农民工返乡等季节因素与“房交会”等偶然因素的推动,并不足以代表长期发展趋势。见图4和图5。

综合以上分析,近期本市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持续下降,而需求量全市长期维持在30万平方米的水平,最近两个月受楼市一些利好消息的影响还有显著增加。楼市总体的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库存压力也应相对减轻。见图6。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库存压力,本市的房屋竣工面积就算明显下降,但2015年6月以来的大多数时期,仍然高于同期的成交面积和合同备案面积,我市的房地产库存量仍然处于净增长的状态,市场供求关系仍是供大于求。再如图7所示,近半年多宿州市房价一路走低,也是市场供大于求的表现。

23结构特点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变动相比以上市场因素的波动要缓和平稳的多,从购房人户籍结构上看,市区人口和外地人口所占的比重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极小,过程极其不明显;而各县人口所占的比重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可以看出本市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和人口流动性正在逐渐增强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见图8。

从图9可以看出,年龄在30~40岁的中年人是购房的主力军,并且其所占比例还在持续稳步提高,而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30岁以下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尤其是30岁以下的人群下降明显,其所占的比例原来和30~40岁的人群不相上下,但截至现在,两者之间已显示出明显的差距。30~40岁的购房者已占据明显多数。可以预见,30岁以下的年轻人,储蓄和收入水平都必有限,能够负担十几万甚至二十多万首付的必定不多,以前父母帮助子女买房的现象较多,在30岁以下与50岁以上人群占购房者比例较大中也有所反映。如今这两个人群的比重同步下降,反映出父母帮子女买房现象的减少,年轻人经济独立性的增强、购房年龄延后,以及社会购房观念变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变化。图10套型结构变动

从图10可见,本市房地产市场销售的户型占比中,90m2以下的户型占比显示出微弱的下降趋势,反之,120m2以上的户型略有增长。数据显示的这种现象反映了宿州居民居住水平的持续改善,再结合近半年的房价走势分析,房价的下降也带来了购房者购买能力的相对提高,使更多的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大户型。房屋套型结构的这种变化应是本市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长期趋势与房地产市场价格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1资金结构变动

3房地产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2015年以来,楼市利好消息不断,降准降息,下调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层出不穷,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更好的分析今年以来的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现将今年以来的政策进行整理汇总如表4所示,之后再结合上文房地产发展近况的各项图表,一一进行对比分析。

从图1看,本市房地产市场在2015年7月之前一直处于低迷且下行阶段,前四个月的平均投资额仅有1606亿元,之后在8月出现转折,9月市场迅速升温,之后几个月投资额持续保持在22亿元以上。20159―20162月开发投资额平均达到2540亿元,为前四个月均值的158倍之多。结合表4,可以看出政策因素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015年9月之后正是政策的密集出台期,每月出台政策多达三四项。此外可以看出,8月之前虽每月也有政策推出,但多为货币政策。而9月以后的政策几乎全是财政政策以及公积金、降首付等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政策。据此可以看出两种政策截然不同的效果。货币政策更多是针对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有限,而房地产市场的回暖需要更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支撑。

32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各项政策,无论是降息降准、减税降费、降首付,还是调整公积金,都是着眼于供求关系的需求一方来进行的调整。因此接下来,将以房屋成交面积与合同备案面积的变化为准,尝试分析政策对市场需求端的影响。

以桥区为例,图4显示,整个取样期之间,成交面积始终在15万~2万平方米左右波动,只有岁末年初的两个月成交量有比较明显的增长,2015年12月的成交量达到26万平方米,2016年1月进一步上涨到35万平米。不过如果剔除掉持续整个一月之久的“房交会”以及期间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房屋补贴政策对房市的刺激作用,可以认为2015年9月以来密集出台的各项政策对房地产销售的影响实际有限。如果以9月为界分前后两期来分析的话,前期四个月的月均成交量为184万平方米,而后期的平均成交量为219万平方米,但如果将2016年1月“房展会”期间的过高数据剔除不计的话,其平均值则为192万平方米,较前期数据只增加了800平方米。

同理,前期的月均合同备案面积为2827万平方米,后期为月均3324万平方米;可是如果将明显过高的2016年1~2月两个数据剔除的话,2015年9~12月的月均合同备案面积仅为2718万平方米,比前期反而还下降了109万平方米。从实际效果来看,除了“房展会”期间宿州市地方政府推出的房屋补贴政策,9月以来的针对房地产的各项政策,对购房者的影响都较为有限。

33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中央在2015年10月出台了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此政策对我市房地产结构的影响可以从图8看出来。在10月之前,持外地户籍在我市购房的人群始终占购房者总数的13%~14%;10月该政策一经出台,外籍购房者随即呈现稳定小幅增长之势,连续四个月,外籍购房者占购房者总数的比例都几乎以1%的速度递增。反映这项政策着实为一部分人解决了外地购房的难题,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外籍人口的住房需求,是符合社会人口流动性增长需要的。

年龄结构上,上文已说明年龄在30~40岁的购房者在购房者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政策因素在其中起了多大作用呢?如果延续以上方法,将整个取样期间以9月为界分为货币政策为主的前期和公积金、房贷等政策全面密集出台的后期,可以看出,两个时期同为5个月,30~40岁的购房者占比上升幅度也同为4%。如果对这条曲线做线性分析,可决系数R2=094,说明这部分数据基本上是呈线性匀速增长的,政策影响并不显著。

户型结构上,2015年全年变化基本不大,只有90m2以下的户型和120~144m2的户型分别有月均024%的下降和月均020%的上升。90m2~120m2的户型5月时占比6053%,12月为6080%;144m2以上的户型只从16%上升到17%,几乎无变化。户型结构变化比较明显的月在2016年1月、2月,90~120m2的户型两个月下降41%,120~144m2的户型和144m2以上的户型分别上升20%和19%。这明显和2016年“房展会”期间以及持续到2月21日的房屋补贴政策有时间上的重合,而其他各项政策对户型结构的影响就微乎其微。而“房展会”和补贴政策主要是刺激了120m2以上的大户型房屋的销售。

资金结构上,如图9所示,按揭贷款占比的增长量本身即体现出较强的线性相关性,说明,其本身就具有较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在图中还是能看到两个较为明显的增长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5~8月,可能是受当时连续的降息降准的货币政策影响;第二个阶段出现在2016年1~2月,可能是“房展会”刺激了居民贷款买房的意愿。

4总结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从2015年下半年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都不停地出台各项房地产相关政策,中央连续几次会议都强调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无论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房地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普遍看好,认为房地产市场即将迎来冬去春来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预期从开发投资的持续提高就可略见一斑。此外,本市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出现好转,主要体现在房屋竣工面积逐步下降,市场需求近两个月激增,库存压力有所缓和。不过也应看到,市场供求之间的不平衡短时期内仍然难以达到根本改善,市场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随着市场预期的好转,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投资与新开工面积在9~10月之后又有所回升,给外来市场供求关系是否会持续改善增添了一些不确定因素。此外,由于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房价应该还存在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在分析2015年以来各项政策的效果时,可以看到,第一,房地产市场对政策有非常强的敏感度和依赖性,房地产市场如果想要迎来长期稳定的发展,持续的政策支持必不可少。第二,财政政策对楼市的影响远不如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直接和明显。从以往的经验里可以看到,每次降息后,资金更多的是流入了股市等资本市场,因此房地产市场受到的影响就较为有限。第三,9月以来各项房地产政策对开发商的刺激似乎大于对消费者的刺激,使得投资量的增幅大于成交量和备案量的增幅,其原因可能是房地产企业相比普通大众对此类政策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这种现象的存在可能会使“去库存”的努力大打折扣。第四,2016年“房展会”期间宿州市地方政府出台的购房补贴政策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地方政府的政策对本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更加直接,效果也更为明显。

结合以上现象给出的政策建议是:第一,如果政策的制定是以房地产市场作为调控对象,建议侧重使用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以期对楼市产生较为直接的作用。第二,在松政策,促销费的同时,严格控制市场供应,控制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和开工规模,“去库存”需要两头抓。第三,给予地方政府足够政策自,可根据本地本市的具体情况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如在今年2月下调首付比例的政策中就允许部分地区根据地方需要下调至20%。这种差异化的政策,往往比“一刀切”的做法能更有效地挖掘地方潜能,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事关国计民生,但经过前几年的过热发展,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各种重疾缠身,单纯依靠市场本身的调节已无法化解这些经年积累的顽疾,现在我国的房地产发展极度依赖政策干预。为了让2015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繁荣不至于成为昙花一现,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在时间上需要考虑政策持续性,在政策组合上需要考虑多样性和综合效果,才能使我市房地产市场迎来真正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马春晓2016年1-2月份宿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EB/OL](2016-03-14)[2016-03-23]http://news0557fdccom/details/2016-03-14/155313_1shtml

[2]马春晓2015年1-12月份宿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EB/OL](2016-01-21)[2016-03-23]http://news0557fdccom/details/2016-01-21/154539_1shtml

[3]马春晓2015年1-11月份宿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EB/OL](2015-12-11)[2016-03-23]http://news0557fdccom/details/2015-12-11/153896_1shtml

[4]马春晓2015年1-10月份宿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EB/OL](2015-11-11)[2016-03-23]http://news0557fdccom/details/2015-11-11/153228_1shtml

[5]马春晓2015年1-9月份宿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EB/OL](2015-10-14)[2016-03-23]http://news0557fdccom/details/2015-10-14/152552_1shtml

[6]马春晓2015年1-8月份宿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EB/OL](2015-09-10)[2016-03-23]http://news0557fdccom/details/2015-09-10/151852_1shtml

[7]马春晓2015年1-7月份宿州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EB/OL](2015-08-11)[2016-03-23]http://news0557fdccom/details/2015-08-11/151333_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