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公共管理论文

高校公共管理论文

时间:2022-02-05 02:56:02

高校公共管理论文

第1篇

一、现有研究成果状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社会科学I辑”、“社会科学辑”目录下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对2000-2015年间与本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关于高校管理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因而观点纷呈、莫衷一是;2、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比较多,体现了研究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的认可和重视;3、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文献检索结果较少,反映出研究者对这个研究问题角度的忽视。

二、现有研究的基本观点和认识

(一)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由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到外部取向的转变,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强调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两大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认为“从实践来看,它是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是以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为基础,对行政与管理概念、内涵的重新解读,对经济理论、私营部门和技术变革的关系进行再次梳理。”中央财经大学周湘林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民为本、市场化、结果导向、分权协作、民主参与、多中心自主治理等理念和指导原则,旨在促使政府职能从‘划桨’回归‘掌舵’,并走出规制导向的困境。”虽然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相同点主要有: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人为本,加强公共部门内部竞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措施等。对我们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研究高校管理具有启示和帮助作用。

(二)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现状

从已有文献来看,当前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着重点在政府与髙校的关系上。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把当前政府与髙校关系的问题主要归为两类:1、政府对高校行政的干预;2、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表示近些年来,由高校外调入高校任职的干部逐渐增多,髙校中政府对高校的严格管控,因而髙校中出现行政权力一家独大,让高校中逐渐缺乏学术氛围。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湘林教授提出政命应采取何种模式管理高校的问题。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分析,指出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管理模式仍主要表现为“政府服务”模式。并提出基于契约的高校管理模式,即政府与高校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协商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通过中介机构的评估,帮助双方判断和辨明对方是否尽到应尽之责,即政府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和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产出责任。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其他方面的研究有教师绩效评价角度、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等,目前尚不足,还有待深人完善。

(三)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完善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完善尚且不足之处。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髙骏敬在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引人竞争机制方面提出建议。主张建立现代化高校,树立服务型的行政管理理念,取代上级对下级的绝对管理模式,可以引人市场机制,并可以从人事制度人手。在完善髙校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上海外国语大学吴慧针对目前高效管理队伍中存在的管理角色模糊、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目标粗放等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责任和结果的强调及突出资源配置、竞争机制、对服务理念的追崇等理念,研究者吴慧认为应转换职员任用机制,在管理上强化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打破职务终身制,增强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髙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办事效率。

我国髙等教育长期以来属于紧缺的公共产品,髙校的规模和数量在短期内还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现在高校的复杂程度、参与社会领域的深入,对高校本身的管理也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因此,对高校管迤的完善在今后也应更加深人的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基本评价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现有成果対于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稍重视,而对于结合具体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客观分析问题的多主动建树少,而且从成果(文献)产出数量上看也不丰富,尚不足以形成基本研究的局面。

第一,对于高校管理改革尚未引起重视。新公共管理理论已发展多年,但是在高校管理方面运用并不妥善,学术地位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少。也许,真正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很少顾及至此,但是,任何实践都应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的深度不够。比如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问题上,研究者仍然在模式分析的层面,具体针对不同类高校的实施方法的研究成果还极为少见。同时,研究视野还比较狭窄,除了对政府与髙校关系、政府职能的问题有些研究之外,对与高校管理密切相关的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研究极少。

第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创新性不足。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分析问题阶段,少有提出新的管理方法的研究成果。这种缺乏创新点的管理模式在建国之初或是改革开放之初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现在在一体化、全球化的新世纪背景之下,没有创新便没有进步。

第2篇

1.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尚不完善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求之间尚存在一定的距离。受“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尚未被摆到应有的位置,尚缺少能够适应人才培养需求、规章制度健全和管理服务到位的校外实训基地,致使学生出现了创新意识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和协作能力较差等问题。目前,已建成的校外实训基地,既不能满足所有实训项目全部开设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更难以满足学校对外服务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需要,导致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不高。

2.实训条件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现有校外实训基地虽然能够满足学生实训及顶岗实习的需要,但其条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而需要进一步明确校企双方在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中的权利和义务,理顺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应通过校企深度合作,逐步把所有校外实训基地打造成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并建立教师挂职锻炼、科研推广、技术咨询、管理服务和职业资格鉴定等运行机制。

3.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各项业务的操作性较强,加上公共管理类行业企业的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及操作程序等发展变化较快,作为专业教师,若不能及时跟进,就无法跟上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变化。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践能力、科研推广能力和技术咨询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有一部分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由于忙于教学事务等,忽视了自身综合能力提高的问题。

4.行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行业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如在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学校。再加上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任务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行业企业在这方面的热情不高。另外,因部分合作单位负责人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

二、加强高职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对策

1.健全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

应按教学培训、就业创业、技术咨询、管理服务和职业鉴定等多重职能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管理,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双向互动。还应建立“企业运转保证体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和“学校社会服务体系”,以形成适应各种功能同步协调运行的良性管理运转机制。为此,应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校外实训操作规程和工作责任制,建立并完善校内实训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实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长效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确保学校与行业企业实现“双赢”。

2.实现基地类型的多元化

由于公共管理类专业由众多的业务模块组成,因而在实训的过程中,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训练需要,实现基地类型的多元化。为此,既要与诸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锻炼学生的公共行政管理能力,也要与各种类型的民办非企业组织、各种社会团体和各种基金会进行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校外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的专项业务能力。

3.加强实训教材建设

实训教材的编写应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由校企共同编写。实训教材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应合乎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应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把国内、外的最新知识和最新技能充分体现在实训教材和课程体系中,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操作技能获得协调发展。实训教材建设,也应满足向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进行职业资格鉴定的需要。

4.打造“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

“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可采取从行业企业中选聘管理人员、工程师和技师到学校担任实训教师的做法,并对他们实施专业教学资格培训。与此同时,要有计划地从学校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让教师全面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由具备条件的教师担任相关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鼓励新进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职业考核等级证书。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的过程中,既要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完成工作运转任务,确保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经验等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5.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为使学生在实训中能够接受职业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应对校外实训基地实施学校化管理,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分配任务,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实践教育过程中;对校外实训基地的考核应企业化,实行严格的上下班制度,要求学生不论在行动上还是在心态上,都要用行业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工作纪律一视同仁,工作态度一丝不苟;不仅要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

6.促进实训基地与就业基地、科研基地的有效衔接

拓展实训基地的功能是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应考虑满足以下条件:1)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求;2)能满足学生就业创业的需要。通过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加强了解和沟通,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教师在参与行业企业科研创新项目及管理服务活动的同时,还可以按照行业企业的需要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为地方及行业企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使行业企业在分享学校优势资源的同时,参与到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中,以促进实训基地与就业基地、科研基地的有效衔接。

7.改进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

应全面改进校外实训教学的环境、理念、手段和方式等,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学研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突显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让教师在工作环境中进行教学和科研,让学生在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熟悉并掌握工作技能。为此,应采取“教、学、练结合、精教多学、以练为主”的实训教学模式。应坚持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将职前教育与全过程管理相结合,将动手能力训练与职业习惯、工作作风培养相结合,将实习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结语

第3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等学校食堂采用了新的管理,经营机制,但是在推进学校食堂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与投入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起到稳定和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等学校食堂采用了新的管理,经营机制。总的来看,就餐价格还算基本稳定,饭菜质量与食品安全已产生差异,花色品种有所变化,服务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推进学校食堂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思想认识与投入监督管理不到位。一些经营食堂的单位或个人的经营思想有着偏差。致使诱发事端,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为保证食堂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学校的稳定,现就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工作,推进社会化改革的思路浅谈几点见解。 一、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工作 改进学校食堂管理和运营机制是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和正常的学习,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学校的后勤部门应加强对食堂的管理,要从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食堂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与监督始终是学校与后勤管理部门的责任。虽然改革了学校食堂的运营机制,但学校作为甲方,既承担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改变,因此,常抓不懈,要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食堂菜品质量安全卫生和餐厅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认真把好经营单位和人员的资质关以及各方面的素质相关合同关,严禁腐败行为,对违约违法经营、诱发事端的食堂经营单位和个人,学校及时与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处理。转变相关人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日常监督工作,坚决防止与杜绝诱发事故的苗头和隐患。加强内部管理,端正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学校食堂工作 学校食堂改革始终要坚持为教育,为师生服务的方向为原则,应注意结合具体情况。因此,因地制宜、积极稳定推进学校食堂改革方案,要特别注意纠正各种错误倾向。不能随意改进企业和个体经营人员承包食堂,以包代管,一包了之。注意纠正“随意涨价”的错误认识。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更主要的是为师生服务,既要考虑经营者利益,又要讲究职业道德。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提供餐饮服务,是有明显的公益性。更要兼顾广大师生利益,决不允许不顾学生兼受能力,以涨价、质量差,在采购原材料时发生差别。来推动经营,来衡量食堂工作的标志,保质保量,价格适当,是搞好食堂改革的关键。学校食堂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食堂的就餐价格实行最高限制。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对学生的健康安全关心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学校及后勤部门要积极宣传《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产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中规范管理,合法经营。按卫生程序操作,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在安全卫生管理和食品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食堂经营各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加强各食堂检查、评估。对食堂发生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承包单位或个人的责任。确保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同时为防止发生意外,建立健全学生食堂食物中毒和疫、病情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制度。 四、严格学校饮食经营准入制度,实行食物招标和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对学校食堂经营者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是提高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学校食堂经营部门要建立餐饮经营准入制度。全面审核投资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技

第4篇

1新公共服务理论概述

1.1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背景

新公共服务理论尽管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产生也有着相应的时代背景和动因。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提出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公共部门改革的实践中与新公共管理理论运动在取得一定成功后遇到挑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当时,公民权利的概念得到了社会的极大重视,政治的焦点聚焦到了如何实现公民民利的问题上来,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以促进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而以效率为主要追求目标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显然不能解决如何充分实现公民权的问题,迫切的需要新的理论进行阐释,于是登哈特夫妇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想反思与替代观点整理基础上,形成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和模式。

1.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模式来代替之前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并为更适合当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的实践需要,提倡公共服务以公民对话协商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由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来源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四个方面,并将公共服务与公民权、民主结合,因而使得人们在公共服务的范畴内重新审视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与多元性。新公共服务理论还认为,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为其划浆,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也就是说,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应该把政策制定同服务提供分开,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的中心,强调政府治理角色的转变与公共服务价值的提升,是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型公共服务模式。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其核心观点主要有七项核心主张:(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2)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追求的目标而非副产品;(3)公共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而不仅仅是行政官员;(4)思考要有战略性,行动要有民主性;(5)责任不是单一的;(6)服务而不是掌舵;(7)重视人,不只重视生产率。

1.3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理念与图书馆核心价值有共同的契合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思想就是力图把以人为本的治理过程和以人为本的服务价值目标相统一;把追求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平原则与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效率的经济原则相协调,以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所倡导的服务具有普遍性,其不仅适应于政府公共部门,也适应于以平等、优质、专业服务为行业核心价值中最为根本价值的图书馆事业,同时也符合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可以说,我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理念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相契合的,与当前我国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相一致的。因此,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启迪图书馆的服务建设思路,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机制、方法、途径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2新公共服务理论语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

2.1新公共服务理论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作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突破了公共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将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效率、服务价值纳入到公民权、民主、公共利益这一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中,体现了一种平衡发展的新途径。因此,作为一种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管理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无疑将拓宽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建设理论支撑,并将在服务建设的内部结构重构、管理模式创新、服务理念重塑、图书馆员责任建设等方面产生一定的作用。如在管理模式方面,新公共服务理念一方面强调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也强调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性与竞争性,因此,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体制中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利益引导机制,将激发改善服务的内在动力,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外在表现质量。

2.2新公共服务理论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启示

(1)以公民权的视角去认识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价值。公民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新公共服务理论把公共服务的价值提高到公民权的高度,这种揭示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本质的先进理念对于任何一个公共服务机构来说都是适用的,因此也有必要用此理论来提升我们对图书馆服务价值的认识,首先,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在校师生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客体,但据新公共管理理论,他们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也不仅仅是图书馆领域所称的读者,更不是管理主义服务模式中的“顾客”,而是公民,[4是现实社会中享有公民文化权利的公民。其次,高校图书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看来,高校图书馆工作还是一项公共管理活动,具有特殊的使命,作为高校最大和最不能或缺的教学辅助单位,其还应利用自身的丰富资源和专业服务去培养人、发展人,促进人(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图书馆员的责任感是提升图书馆服务的一条捷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核心理念之一是“责任不是单一的”,也就是说对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来说除关注工作所要求的准则、宪法和法令外,还需关注社会价值、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等。对高校图书馆来说,这种理念的理解则是图书馆员在承担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责任外,还需认识自己需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承担思考图书馆的事业发展规划、客体对象的深层次需求掌握等责任。

(3)服务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才能有效、最负责任贯彻执行政策和计划,同时认为实现政策目标的机制,不能只靠单一的公共部门,而应建立公共部门、私人和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盟关系,以便调集各方力量和整合资源,回应公民的公共需求。l5高校图书馆服务价值的实现也可引入这种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结构,而这些共治主体,既可以是学校领导、教学/辅机构、学生团体、教职工团体、师生个人,也可以是愿意办好图书馆的社会团体、企业家,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改善图书馆内部治理的主体,实现从统治型管理图书馆范式向治理型管理图书馆范式的转变。

2.3新公共服务理论语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途径

(1)进行图书馆服务理念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图书馆界特别是学术界对于图书馆服务理念及核心价值的研究与倡导,“以人为本”、“读者永远是对的”、“读者至上”、“一切为了读者”等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图书馆服务宣言》也提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图书馆服务理念理论研究与实践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比较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共服务理念上升到公民权、民主与公共利益的高度,高校图书馆还可将图书馆服务建设的理念与公民权、民主及公共利益结合起来,通过理念的宣传、建设来提升图书馆员的服务理念认识,进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进行治理结构与建设体制的改革。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原因,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基本是以“馆长一副馆长一部室负责人一馆员”的领导体系,不利于汇集更多的领导力量,过度的权利集中也不利于民主协商。同时,图书馆的治理主体主要是以馆长、副馆长、部室负责人及学校相关领导为主,建设经费投资尽管出现了一些企业、个人的参与状况,但还是以国家投资为主,投资主体单一,但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倡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即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在投资建设方面,应鼓励社会企业、个人的参与;在服务主体方面,还需要图书馆员、学生、教师或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参与。因此,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当前图书馆内部治理结构及建设体制的缺陷,有必要对当前的治理结构和建设体制进行尝试性改革,鼓励任何有愿景建设图书馆的社会团体、个人参与建设,并广泛听取师生、社会的意见,汇集广泛的建设力量,提升图书馆服务的管理水平。

(3)培养具有社会责任的图书馆馆员。进入到当今的知识社会以来,我国的图书馆界更加重视人才建设,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也已成为众多图书馆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同时,部分图书馆也采取了引进人才、成立研究院等战略措施去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图书馆学术界也就图书馆员的素质提高、素养教育、文化程度、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了或实证、或理论的持久研究,在众多的学术成果中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对策中提出的人才建设比比皆是,如进行学科知识的掌握、外语水平的提高等,但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工作人员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如果高校图书馆馆员都能具有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倡导的责任感,以服务更多、更专业、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信息服务为己任,那么,之前存在的被动培训、学习、学术创作可能才会转变成馆员的自觉行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也就自然会得到极大提升。

第5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体制;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90-02

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如何科学地做好学生工作,是摆在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关键课题;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也很大,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精髓,将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及影响

新公共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主张政府部门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竞争模式,强调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简化政府职能,减少运作中的成本;强调加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遵循顾客第一和尊重消费者的理念。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公众对于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它大大扩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野,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新的操作模式;深化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了公权力的透明度,有利于充分保障公众的权益。高校作为公共组织,也能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受到启发,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有缺陷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主要为层级管制,是具有官僚型特点的管理体制。学生必须被动地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学校自上而下有一套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服从命令是这个结构的关键理念,学生工作方面的重大决策权集中在学校的党政机关部门,二级学院的工作自很小,特别是学生辅导员,其工作任务量重,压力大,与学生的直接交流最多,但受重视程度较低,工资待遇也较低,在进行学生工作时需要过多地请示学校机关,受到的约束比较多。

(二)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仍然注重“管”,即对学生的约束和命令性质的要求比较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色彩仍然浓厚,只求学生平稳地、认真地度过大学生活,忽略了服务于学生的重要性。新时期的学生个性差异比较大,生活观念、学习观念比以前有很多不同,自我独立意识也比较强。而目前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影响了其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难题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目前,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比较模糊,没有坚定将大学生培养成“四有”青年的信心,思想政治教育有时流于形式,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进行“两课”的教学,而课堂气氛比较古板,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感染力不高,没有启发学生主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因此,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这对于学生工作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四)学生干部队伍管理需要改进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高校对于学生干部管理也呈现出命令式的形态,即学生干部接受学生管理老师的任务并照章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干部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学生干部内部也没有较合理的竞争与考核机制,学生干部队伍的运作方式与党政机关的模式很相似,考核目标很模糊,工作完成情况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忽略了普通学生的评价,这使很多学生干部安于现状,工作效率不高。另外,对于学生干部的业务培训也比较缺乏,使很多学生干部边摸索边工作。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新公共管理理念强调以顾客第一,即以公众的满意度为第一要素;而高校学生工作则可以受该观点的启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官僚式的的管理体制,坚持服务于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和观点,适当减少命令性或约束性的管理方式,加强同学生的沟通,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将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

发展。

(二)建设辅导员的激励机制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主体,要构建精神鼓舞和物质奖励有机结合的激励机制,在精神鼓舞层面,需要推广优秀人物和事迹,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关注辅导员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在物质奖励层面,要建立公平的工资福利待遇,加强绩效奖励,保障科研经费,加大学习培训等。精神鼓舞和物质奖励二者都不可偏废,只有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帮助其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对待,不仅仅只局限于“两课”的教育;应当加强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使家长与社会有效地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创新“两课”教育的形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同时协调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文化建设、道德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教育载体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学生能够充分参与,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效果。

(四)提升学生干部管理工作水平

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的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去划桨。在高校中,学校可以作为学生工作的掌舵人,指挥学生干部划好浆。不能对学生干部进行死板式的管理,适当地放权于学生干部,改革评价考核机制,注重学生对学生干部工作的满意度,加强业务培训,要让学生干部自主性得到增强,竞争意识提高,这样才能使其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好老师与学生之间桥梁纽带的作用。

总之,新公共管理理论有很多闪光点值得高校借鉴,其对于有效开展学生工作意义重大,而这之中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只有坚持服务于学生,关注学生的评价,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才能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邓崧.电子政务价值评估:基于政务流程和信息整合的研究视角[M].人民出版社,2008.

[2] 马骁.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干部管理队伍的启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6).

[3] 林禄水,陈益纯.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探索[J].时代教育,2010,(5).

第6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于1999年起招生。本专业的开设初衷是为了突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瓶颈效应”,调整和改革涉及到人民福祉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医疗卫生、住房、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市政建设、城市交通以及供水、供电、煤气、邮电、通讯等公共事业的发展[1],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体制。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布局的调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加,2000年为57所,2001年为132所,2002年为196所,2004年224所,2006年则达到了317所。有人估计,若将高职高专也计算在内的话,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至少达500所。[2]它们分布于师范类、医学类、科技类、农林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各类院校。

一、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高校专业布局调整过程中,多数师范院校也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办学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定位,办学效果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确

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定位为教育事业管理或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公共管理,不少师范院校不论专业办学效果如何、学生就业情况如何,盲目效仿其他高校的办学模式,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没有形成适合师范学院的专业特色。教育部原专业目录认为本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位,如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而目前师范学院由于专业定位不准确,颁发学位也差异较大。

2.培养目标不清晰

原国家教委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范围较宽且缺乏针对性。师范院校是以教师教育为主,本应确立适合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但不少师范院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没有确立合适的培养目标,采取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不是范围更宽就是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对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缺乏明确的指导作用。

3.师资质量相对薄弱

由于起步晚,本专业教师多由相关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师范院校本专业教师基本是由管理类、思想政治类或教育类教师转型而来。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尽管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背景或公共管理硕士背景,但对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发展方向等缺乏了解,本专业课题研究较少。从整体来看,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实力不强等问题。不少教师对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不深入,只是疲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有针对性地钻研适合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4.课程设置不合理

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多数都是以教育类为主,或仿效其他综合院校专业课程的安排,沿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层次设置,灵活度不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科门类划分专业课程,涵盖范围较大,公共课课时量大、选修课的选择余地小且开课随意,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课程内容上存在着门类大同小异且划分混乱、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开课先后顺序不当等,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缺乏实际意义。

5.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是通过师范技能训练、模拟讲课、师范生讲课大赛等环节提高专业技能的。但不少师范院校并没有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为师范专业,造成专业技能培养很难准确界定。实习基地由于数量少、范围窄而流于形式,尽管有些师范院校安排了专业实习,但却存在着盲目草率、走马观花、指导匮乏等问题。学生无法从实习中获得任何收获,也就谈不上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适应性较差。当用人单位问及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处理和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难以明确回答,就业市场上自然不受青睐。

二、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办学的转变对策

1.合理控制办学规模

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本专业的开设条件,严格控制本专业的审批数量,避免盲目审批、盲目建设。针对师范类院校,要建立相关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专业审批程序,重新对本专业的建设水平、社会效益以及人才供给和需求等方面采取规范化指导,确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和体系,压缩师范院校开设本专业的数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本省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依据科学方法排出等级和名次,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布点调整,扶优淘劣,确保各省只有少数几个强势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的培养方向。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生源、信息和就业市场等调节高校的教学,师范专业就业面较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不能完全朝师范方向发展。要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人才的需求变化、资源配置关系、市场走向以及信息动态的变化制定培养方案。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来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到二年级应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三年级再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并安排相应的专业见习和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就业岗位挂职实习,提交毕业论文。

3.完善课程结构

要根据专业方向开设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为学生系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要依托专业特色,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开设符合各高校实际的方向性课程,如,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口环境管理、公共财务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科技文化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开设技术性、实用性课程,如,应用统计、管理文秘写作、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社会调查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奠定基础。

4.提高师资质量

要以突出师范院校专业特色为基础,通过自学、短期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本专业的师资质量;让教师在当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非政府公共组织挂职、担任顾问。要鼓励教师参加地方或全国举办的各类专业研讨会,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向国内名牌高校派送访问学者,或派教师出国了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学校要提供科研经费鼓励教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领域教材的编写,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教材建设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的作用,省内高校、同类高校、名校与非名校之间还应定期交流,共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水平。

5.改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学要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专业实验操作环节,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4],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先进设备和实验场所;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大本专业实习的力度,重视与当地政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由教师指导、检查和考核,落实学生的实习基地,做到不走过程、不搞形式。还应该通过“经验讲坛”活动,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管理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交流探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6.搞好毕业分流

本专业学生不能像师范生那样通过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到学校任教,而应多考级考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要将本专业毕业生分流为考公务员类、考研类和就业类三种,采取不同的技能培养方式。考公务员类毕业生:着重培养学生对我国公务员机制及公务员运行各项体制的熟悉和理解能力,聘请相关人员举办公务员培训讲座;考研究生类毕业生则着重培养学生探索和钻研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而就业类毕业生则应培养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的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等能力。

总之,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服务于本地区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走出师范院校固定的办学模式,办好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孔春梅,李春林.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C].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编印.2005,(4).

第7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信息公开;参与

中图分类号:TU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060-02

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进一步深入,是信息公开理念在高校的一种体现,对于档案界而言,由此也引发人们对高校档案馆能否参与高校信息公开业务的思考。高校范围内,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规约下,对高校档案馆参与信息公开业务的质疑来自于法律基础、理论支撑、实践条件等多个方面,本文无意对高校档案馆参与信息公开业务的各种质疑作出阐释,旨在从学术理论的视角对其作一分析。高校档案馆参与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可以在多学科视野之下加以探究:从档案学的角度看,它是档案信息价值的展现,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认识回归;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它是高等教育公共性特征的必然要求;从法学的角度看,信息是一种权利形态,公民享有知情权,信息公开实为高校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一、档案学基础:档案价值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档案信息公开不仅是为了满足来自各个层面现实要求的被动性举措,从本质上讲更是档案自身价值实现的主动需要。档案是人类对凭证信息的合目的控制[1],它作为一种行为方式所展现的凭证的结构和功能可以称之为“工具价值”,而作为一种实体对象所体现的凭证信息内容可以称之为“信息价值”。虽然档案产生的初衷是作为管理控制的工具,其工具价值的认同要先于信息价值产生,但是要想最大化实现档案自身价值,信息价值的展现同样不容忽视。从档案价值实现的“椭圆现象”[2]中我们也发现,偏颇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中的任何一方,都会拉大档案价值实现与档案价值本体之间的距离,导致档案价值实现程度变小。过分强调信息价值导致“失控”与过度关注工具价值形成“封闭”都是档案价值实现不能的极端状况。纵观我国档案发展的历史,在档案价值的运行轨迹上,还是能够明显感受到统治者对档案工具价值的眷恋。我国的档案文化里还是深藏着控制工具的色彩,流淌着“保密”、“封闭”的血液。从总体上而言,我国档案的两种价值远没有达到均衡的和谐状态,档案信息价值一直有待提高重视。参与高校信息公开,不仅是档案开放在另一个层面的续写,是由被动规定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更是档案价值实现的本质呼唤。高校档案的内容中,除了极小比例的内容因为密级的原因不能直接服务于高校信息公开外,绝大多数的高校档案完全可以在高校信息公开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文档分离管理体制,文件与档案不仅被当做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也被安排在两种不同的管理轨迹中运行。因此,档案机构对现行文件的介入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越界行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二是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一完整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三是文件在每一阶段因其特定的价值形态而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

现实中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误读。首先,是过分强调文件运行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不同阶段管理方式的差异,而忽略了文件运行的整体性特征,这也是文档分离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其次,对于文件运行中价值形态变化的认识存在偏颇。关于文件运行中的价值表现,最为著名的当属谢伦伯格的“双重价值”理论,他认为文件运行中包含两种价值,一是具有对形成机关的原始价值;二是具有对其他机关和个人利用者的从属价值;在我国被对应的称为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谢伦伯格认为文件运行初期第一价值更为突出,随着文件的不断运行,第一价值会逐步衰退而第二价值会不断显现。我们的误读在于将文件运行中的外显价值当成了文件的唯一存在价值,将两种价值力量的博弈看做是有明显阶段的生死更替。实际上,文件两种价值在文件运行的整体过程中,表现为随着文件运行阶段的变化而发生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外在呈现价值的变化。文件经过归档变为档案后,并不代表其完全失去了在现实工作中的作用,高校档案完全可以在高校信息公开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所以,高校档案馆参与高校信息公开,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回归,是对文件运行整体性特征的观照,是具有理论基础的可行行为。

二、教育学基础:高等教育的公共性特征

公共性一词被学界广泛关注是源于汉娜・阿伦特的《人的条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两部著作的问世。关于公共性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本身就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与私人领域是相对的”[3]。公共性指的“是一种公有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4]。不管如何定义公共性概念,但公共性强调社会公共利益与社会公平,以及社会进步基础上谋求个人发展的理念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具体到高校领域,高等教育的公共性是指“高等教育涉及社会公众、公共经费以及社会资源的使用,影响社会成员共同的必要利益,其共同消费和利用的可能性开放给全体成员,其结果为全体社会成员得以共享的性质”[5]。

高等教育的这种公共性特征在我国高校,特别是公立高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首先,高校具有投入上的公共性。我国公立高校一般由政府来投资主办、管理和运行,开办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的投入。高校由政府来投资主办,从所有制的角度而言,高校就应该属于国家和社会全体民众所有,高校信息作为高校“资产”中的一种,也具有广泛的公共性,社会民众作为所有权人有权知悉高校相关信息。其次,高等教育产品的公共性。我国高校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为公众服务的,与公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我国高校投资的公共性和它提品的公共性,让我国高校信息具有很强的外溢性,涉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公众有理由去要求作为教育公共事业单位的高等学校对社会公开其相关信息。虽然高校档案馆作为高校的一个内设部门具有一定的内部性和非独立性,但是基于高校在整体上的公共性,高校档案馆也具有社会服务的职能要求。因此,高校档案馆参与信息公开是符合高校公共性特征要求的一种社会行为。

三、法学基础:知情权与信息公开义务

知情权,即知道、了解情况的权利,也可以被称为了解权或知晓权。对于知情权的具体含义,呈现众说纷纭的情况。有的学者从广义的角度认为,知情权是一个人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的权利,是指人们通过视、听、嗅、触等方式,感触外界信息,接受他人传递的情报资料,获得与己有关(如自己的档案材料)或与自己无关(如社会新闻)的种种情况的权利[6];也有学者从狭义角度认为,知情权是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7]。笔者认为不管怎样对知情权概念进行定义,知情权都应该包含公权利和私权利两个方面的内容。知情权首先是一种公权利,例如公民拥有知政权,有权知悉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重大政治制度和行政决策行为等;知情权还带有私权利的性质,例如公民有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这是公民作为民事主体不可缺少的民事权利,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

知情权的产生与发展,在实际生活中直接推动了各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不管在形式上是否将知情权纳入相应的法律规范之中,实质上都不得不正视知情权对公众信息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唤醒。我国还没有将知情权明确写入有关法律规范,包括已经颁布执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还缺少法律文本形式上的认可,但是从我国宪法的整体思想及其相关权利的规定中,我们还是可以得出公民享有知情权的结论。我国公民享有知情权,首先是符合我国国家体制要求的,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知情权和信息公开理念符合人民原则的基本宪法精神。其次,我国实行民主政治,民众拥有参政议政和监督权利,知情权和信息公开正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再则,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对公民传递信息的自由权利作出保护。既然传递信息是自由的,那么不论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信息的接收者,都拥有对信息的知情权,而且不容妨碍。

公民的知情权最主要的内容是获知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社会公共机关同普通公众地位悬殊,通常要以法律或注册规范来规定有关部门公开信息的职责,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8]。因此,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高校也有公开自身相关信息,接受民众监督,保障民众知情权的义务和责任。《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也是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后,国家对民众高校信息知情权的尊重和保护,是民主政治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责任和义务,它的开展也有助于高校通过“自我革命”的方式对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从而达到整治失范、促进学校发展进步的目的。高校档案馆作为高校可公开历史信息的主要管理机构,参与信息公开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知情权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覃兆刿.双元价值观的视野: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25.

[2]覃兆刿,范磊,付正刚,乐庆玲.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的一个发现[J].档案学研究,2009,(5):3.

[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2.

[4]王保树,邱本.经济法与社会公共性论纲[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3).

[5]余雅风.重构中国高等教育公共性的法律保障机制[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4.

[6]蒋碧昆,鲁志坤.初析公民的了解权利[C].中国宪法学会,1998年年会学术论文.

第8篇

【 关键词 】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对策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作者单位:宁夏隆德县教育局联财学区)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2]朱立言.公共管理 硕士课程设置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第9篇

1999年到2009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1]高校连年扩招,一方面使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有机会步入大学殿堂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又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的差异增大,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招生就业市场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后勤管理社会化等各种变革层出不穷,高校学生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发育成熟,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提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和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都亟待进一步创新。因此,研究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收集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启示

1.新公共管理理论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新公共管理”最早由胡德(christopher hood)在1991年提出,是一种强调责任、产出和绩效,采用商业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的公共部门管理新途径。[2]它以“三e”即经济、效率和效益为追求目标,其核心是“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利用”。[3]

新公共管理变革了政府部门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是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民以“顾客”身份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以满足“顾客”需要,提供优质服务为第一要务。[4]

2.新公共管理带给学生工作的启示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是20世纪中期以后人类社会所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两场大革命。公共事务管理要能够回应时代要求,就必须构建知识密集型治理和学习型治理,[5]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以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方式实施管理和治理,更要求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应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新公共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强调民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和满足民众的诉求,并努力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值得我国高等院校借鉴。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并促进其发展,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高校学生工作就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优质服务。高校学生工作者应适应时代的要求,运用新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为学生提供服务并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误区与困境

1.“替代父母制”的学生管理模式普遍存在

所谓“替代父母制”,就是学校行使学生父母的职责,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的活动加以约束,通过各种手段惩罚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主要是保证平稳不出事,对学生采取的做法主要是“管、卡、压”,管住学生不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必将严加惩罚,在学生的生活和日常事务中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学校各部门往往扮演着管理者的身份,处事方式往往不是以服务学生为目的,而是发现问题后被动地去解决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处理学生的诉求,忽视学生个性化特点和个性化成长需要。

2.法治化的学生管理理念未受重视

近年来,高校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冲突和纠纷案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在于高校没有较强的法治意识、较高的立法技术运用水平以及良好的运行秩序。从法律意义上看,我国先后颁布多项教育法律及200多件规章制度,但仍然出现高校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出台文件禁止学生恋爱、突击搜查学生宿舍、校园监控曝光学生隐私等行为,引发人们对于高校管理权限的讨论。[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绝大部分均满十八周岁,高校理应把大学生视为成年人平等看待和给予尊重,放手让其以成年人身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3.教学环节与学生工作严重脱节

第10篇

一、遵循学科逻辑

学科是对知识和学术的分类,一个学科就是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2]。专业必须以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其方向设置必须遵循所属学科的学科逻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学科属性上来说,是公共管理学科下属的一个学业门类。公共管理学科,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它以研究各类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它以培养能满足各领域公共事务管理需要的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下属专业,其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必须遵循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逻辑。

(一)特色培养方向必须属于公共事业管理范围关于公共事业管理范围的界定,目前国内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即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教育部确定的公共事业管理“5方向”(文教、卫生、体育、环境、社会保险)主要体现的就是这种意见。另一种意见主张按照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的“准公共物品”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即公共事业是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一系列活动。按照这种意见,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可以拓展到市政工程、社区公共事业、公共住房等广泛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正处于不断深化改革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传统的“事业单位”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诚如李燕凌等所言,“似有‘画地为牢’之嫌”[3],既不利于公共事业的改革,也不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较宽泛的角度来界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即公共事业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必须处于这个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就违背了学科逻辑。如有些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企业管理方向和行政管理方向就明显违背了学科逻辑,因为,企业管理不属于公共管理的范围,而行政管理主要是政府管理,也超出了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二)特色培养方向必须区别于公共管理类的其他本科专业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与专业之间应该有较为明显的分工与区别,这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设置时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根据统计,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已覆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航运管理、海事管理、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国防教育管理、应急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16个本科专业[4]。在公共管理类的本科专业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学校最多,达472所[5]。因此,一方面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无疑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也必须区别于公共管理类的其他本科专业,不能开设与其他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名称一致的培养方向,否则就有违背学科逻辑之嫌。如有些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行政管理方向,就无法体现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区别,明显违背了学科专业设置的逻辑。

二、依托自身优势

任何一个专业的建设都离不开一定学科基础所提供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师资支撑。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现有的学科基础,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化优势为特色。这应当是当前各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特色培养方向的基本思路。

(一)依托学校特色在我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相当多的院校属于专业院校。对于这些学科优势明显的专业院校,在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的师资力量与培养经验,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特色。如师范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设置教育管理方向,艺术类院校可设置文化管理方向,医学类院校可设置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事实上,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事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大都是依托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来设置培养方向,如安徽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卫生管理方向、淮北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管理方向。

(二)依托院系特色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可以充分依托所在院系的学科优势。根据调查,综合性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都放在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或政法学院等院系。这些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充分依托所在院系的学科优势来设置特色培养方向。如设在经济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科优势,把培养B途径(工商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各种现代管理工具与方法的能力。设在公共管理学院或政法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可以把培养P途径(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制定和评价公共政策的能力。

(三)依托地域特色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具有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地域优势,从而其可以基于地域优势形成一定的学科优势。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及自身特有的学科优势来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是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可行思路。如民族自治地区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考虑设置民族文化事业管理方向,而位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地方性高校可以考虑设置“两型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把为“两型社会”培养合格的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三、回应社会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因为专业性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把回应社会需求提升到了高等教育改革导向的高度。因此,回应社会需求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设置的应有之义。事实上,讨论和具体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培养方向本身就是针对社会不同需求的一种回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培养方向设置要回应社会需求,首先就必须对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细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性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应该对这种多层次和多样性的需求予以回应。

第11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 高校辅导员 启示

20世纪80年代初,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其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范式的创新在各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当前,教育界人士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等院校工作有诸多探讨,得出相关理论。

一、新公共管理的兴起、理念

(一)新公共管理的兴起

新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在世界范围内的实际发展,植根于政府再造的观点。上实际70年代末开始,不断变化的新的外部环境逐渐开始挑战之前被认为是行之有效且占主流的公共行政理论,传统的公共行政因反应迟钝、规模庞大、效率低下、制度僵化等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80年代初,部分英美两国的公共先行者开始了他们的探索,寻求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与管理模式即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1)以市场为取向,重塑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以顾客的满意度为中心内容,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服务为政府第一要务。

(2)确立政府有限责任,由“划桨”转为“掌舵”。明确政府自身定位,主要“掌舵”,政策的制定者,学会放权,学会寻找第三方共同管理以提高效率。

(3)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管理广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更多的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以节约成本,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并确定绩效目标考核。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概述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性质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正式建立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同志建立了“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制度,首开我国高校实行至今的高校辅导员制度之先河。此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辅导员性质进一步发生了转变,从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到还是大学生日常管理事务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对于在高校中培养中国具有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学校对辅导员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辅导员角色定位不准确,辅导员主要忙于复杂、繁琐的日常事务,属于保姆工作类型。其次,辅导员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有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专业有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生物、管理等等,造成所培养学生素质各异,很难达到优秀大学生的标准。再次,辅导员日常工作属于管理型,制度型,缺少服务型。最后,辅导员工作缺乏有效的考核竞争晋升机制,造成辅导员缺乏工作动力,缺乏学术研究成果,每日重复机械式工作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一)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定位

随着公共服务客体的多元化,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逐渐摆脱大政府的管理模式,从而转为小政府,大社会即从划桨者转为掌舵者。同样,对于日益复杂多变的学生群体来讲,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辅导员也应从日常繁杂、琐碎的事务管理中抽离出来,转变为从大方向把握学生的发展,保证学生利益的实现。因此,新公共管理中政府角色的定位为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定位提供了借鉴。第一、辅导员应作为掌舵者,实现保姆型的角色转变,注重引导,主要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心理、人际关系等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例配备辅导员,确勿超标才能保证辅导员具有充足的精力做掌舵者。第二、辅导员在学会掌舵的同时应选择合适的划桨者以提高工作效率即学会管理的权力下放,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高校学生干部大多数拥有较好的素质,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责任心、集体感以及奉献精神。辅导员应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善于培养,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等能力,共同管理班级达到事半功倍。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工作中心理念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市场为取向,以顾客的满意度为中心,在管理上即是“以人为本”,强调民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和满足民众的诉求,并努力提供优质的服务,值得高校借鉴。教育的目的是要充分的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并促进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高校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长期以来,高校以安全稳定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对于学生主要是管、卡、压,很多时候是被动式的处理问题,缺乏从学生服务角度出发。为此,高校应适应时代的要求,运用新的管理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理念,为学生提供服务并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履行以生为本理念,改变过去的以管理为本位的思维定势,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最终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开展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制定竞争晋升机制、确定绩效考核目标

新公共管理主张在政府管理中广泛引入竞争机制,让更多的私营部门、非营利性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以节约成本,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鉴于新公共管理的这个理念,高校在辅导员工作中可以借鉴。高校辅导员因高校的重视度及地位界定使其缺乏晋升制度或晋升制度模糊不能有效的实行。为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高校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高校的实际,为辅导员的晋升制定可行的制度,可根据辅导员工作的年限、职称、学历及学生的综合评价等等设定不同的等级晋升机制。此外,应明确绩效考核目标,高校辅导员工作性质上虽然繁杂,项目较多但还是应该具有可考核性,比如,德(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能(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开拓精神)、勤(出勤数量、工作效率)、廉(职业道德)、绩(从所带学生的出事故几率、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学生国家贷款工作、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心理问题评估、宿舍管理)等等,建立优胜劣汰原则,确保辅导员具有竞争意识,具有对工作有高要求、高质量的觉悟,更进一步说是能把辅导员工作从无意识工作转变为有意识的工作(即按部就班的工作转变为根据学生的实际,总结自身经验,确定教育、管理班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高校辅导员自身能力提升

公共管理要能回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构建知识密集型治理和学习型治理,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以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方式实施管理和治理,更要求管理者与时俱进,持续不断的学习、研究和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作为高校,应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是学生前进的指路明灯。为此,首先在辅导员的招聘制度上就应该严格把关,提高选拔任用标准,招聘基本原则上符合胜任辅导员工作的优秀人才并做好相关岗前培训工作。其次,作为辅导员,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善于抓住学习交流的平台,借鉴先进人物的有效管理、教育理念,逐渐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

中央16号文的出台,国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浓浓的春意,做好工作正当其时。我们应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发挥理论建设强大的作用,改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队伍,为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广利.公共管理理论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启示[J].科学时代,2011,(7).

第12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启示

目前,关于两岸公共管理学科比较研究较多停留在公共管理学科内涵分析、跨域合作、构架体系等几个方面[1]3,本研究以福州大学与台北大学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双方公共管理学科在教学理念、招生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就业去向等层面的差异,分析两岸高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以获得富积极意义的借鉴,以此促进两岸公共管理学科的长效发展,服务中国的高校教育改革。

一、两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概述

由于两岸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引入时间、学科认知上存在一定差异,对公共管理学科在名称上阐释也存在不同。为方便比较,本研究中,将大陆公共管理学科与台湾公共行政学科均视为公共管理学科。大陆公共管理学科自上个世纪90年代由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最早提出,开始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大陆出现。[2]1二十多年来,大陆公共管理科学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也有了多年的探索。[2]2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5月,是福建省首家公共管理学院。2014年1月福州大学在原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八方物流学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更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以下简称“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3]2公共管理系现有专职教研人员57人,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共26人,博士23人、兼职教授15人,十余年来共培育学生1300余人。[4]台湾的公共行政学科在1960年代开始独立独立设系。经历了初始期、充实期、多元发展期,现已形成一套完整学科体系,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等台湾高校均设立了公共行政相关系所的学士班。[5]4台北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以下简称“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创校的台湾省行政专科学校民政科。目前已成为海峡两岸规模最大、学制最完整的公共管理相关系所之一。台大公共行政系现有专职教研人员6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7人,博士25人、兼职教授4人,共培育学生1200余人。目前设有大学部、硕博士班、进修部、硕士在职专班与硕士学分班。[6]

二、两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教学理念层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积极回应学校的办学理念,建设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目标,全方位推进教学研究型的高水平学院建设目标的实现。以广阔的胸怀和国际的视野,吸取海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寻求科学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海西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新型公共管理人才。[7]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的教学理念是依靠悠久的历史、完整的学程与雄厚的师资阵容,提供学子最佳学习渠道。面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多元化,除了努力扩展学生学习广度,以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更以系所丰富的专业资源为后盾,充实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在教学目标上,台北大学公共行政学系致力于培养公共部门与公民社会科学整合的专业人才、精通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创新人才,为政府与民间的专业咨询提供交流平台。[6]从教学理念层面上,两者的目标均是为社会输出高水准的公共管理人才。不同的是,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人才创新创业技能培养,而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则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

(二)招生模式层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高中学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后,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报考志愿进行筛选学生。由表1数据可知,近三年来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福建省的招生百分比文科大致居2%左右,理科居5%左右,整体生源质量呈现上升趋势。从侧面反映出,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近三年来学生入学时的综合成绩有所提高。不过,通过学生的高考分数以及填报志愿进行甄选的招生方式虽高效迅速,合乎公平,但也存在由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误区而在入学后频换专业的情况。台北大学则采取多元的招生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职考所考取的分数与所填报的志愿。台北大学还推出了“繁星计划”,旨在招收农村高中中名列前茅的学生直接进入台北大学就读。除此之外,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还允许对公共管理有浓厚兴趣的高中生可以在职考前,通过申请入学的方式,申请进入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就读。经过面试以及学测,最后综合考量学生的职考成绩,决定是否录取。多元的招生方式以及人性化的招生门槛设置让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同时,能吸引到更多潜在的公共管理人才就读,提高学生日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让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近几年成为台湾地区最热门的报考系所之一。

(三)课程设置层面

表2可看出两校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有不少相似之处。第一,两校都共同设置了行政学、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公共管理基础科目,可见两岸高校在公共管理基础科目学习上具有高度的共识。第二,两校均应对政务网络化的趋势而设置相似课程,台北大学为电子化政府,福州大学为电子政务。可见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两岸均敏锐认识到互联网在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中的重要性,积极把电子政务课程引入高校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中,培养能适应网络化并利用互联网的新兴公共管理人才。第三,从表3看出,两校都依循“由浅入深,从基础深入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大一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大二大三进入专业课程的修读;到了大四,两校均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对前三年所学理论进行一个梳理与实际运用。两校的课程设置的差异主要从总体比较、核心课程、课程类型三方面进行剖析。1.总体比较两校在课程设置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学分数上。福州大学的培养计划所需学分多达180学分。台北大学的培养计划所需学分仅有137个学分。43个学分的差别使福州大学在课程数目上远远超过台北大学。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的学生大学四年需要学习40门以上核心课程,相比之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只需修读35门核心课程。过多的专业课对学生而言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吸收效果不佳。反观台北大学,在课程安排上确实做的比较科学合理。选择与自身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计划最为贴近的课程。增加每门课的学分数与课时数,让每门课程的教学贯穿整个学期,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吸收。2.核心课程除去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双方在核心课程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台北大学的课程教学重点放在“政府管理”上,共安排了宪法与政府、比较政府等9门政府管理方向课程;福州大学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共组织管理”上,安排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信息系统等8门针对公共组织管理的课程。核心课程的差异也反映出两岸学者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理念的差别,台湾高校更多把公共管理的研究视角放在政府管理上,对非营利组织关注较少;大陆高校对公共管理的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扩大到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组成的整个公共组织的管理。究其原因,其实跟双方在引入公共管理学科的时间有莫大关系。台湾的公共管理学科早在1960年代就已经形成成熟的体系,当时国际公共管理还处于公共行政时期,研究的对象还局限于政府;而大陆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引进已经在西方提出“新公共管理”观点之后,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政府,扩大到所有的公共组织。从该层面来看,大陆高校公共管理院系在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有助于培养具有广阔视角的公共管理人才,也更加符合国际市场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3.课程类型在课程类型分类上,福州大学做得非常细致,将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等9种课程类型。台北大学课程的分类就没有做的如此细致,只有校订必修科目、学院必修科目、学群核心科目3种课程类型。全面的课程类型分类有助于对大纲课程进行准确地分类,让学生对整个专业领域有全面的认知,切实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但是,从学分所占比来看,福州大学存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过高,占到总学分的53%。而真正深入研究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限选课程仅仅占到总学分的15%。这种学分分配模式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力,也更能适应社会的就业趋势,但是不利于公共管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相反,台北大学安排40%的学分放在公共管理学群核心科目的学习上。这种学分分配模式首先不会给学生造成过多学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由度,利用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其次,把教学重点放在最关键的学群核心科目,也有助于公共管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

(四)考核方式层面

普通课程的考核上,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大部分课程仅包括学生日常出勤情况与学生期末考考试成绩。反观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课程考核会设置日常出勤、期中考、期末考、个人报告、团体报告、参访心得等多种考核方式进行组合,综合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给出最终的分数。多元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教授的专业知识。而在毕业考核上,两校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台北大学只需要修够学分数即可毕业,学生无需做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论文。而福州大学则要求学生必修完成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并纳入学生的修读计划,完成才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毕业论文的加入让学生尝试将四年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毕业实习的加入则让学生主动去反思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要怎样才能去顺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做出适当转变。

(五)毕业去向层面

在建系十余年来,两系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均培养了上千名公共管理人才。多数学生毕业后参加公务人员选拔考试以取得公共组织中公务人员得任用资格。除了进入公共部门服务外,两系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进入非营利组织、企业就职。毕业的学子目前服务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行政管理,市场销售等。与台北大学不同的是,由于近几年福州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四年学习整个过程,实现了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在校生中共有126个创业项目在运营,实现工商注册31家,近500名学生参与创业项目运作,20个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就业人数近千人,其中不乏公共管理类学生。而在未来,如何将公共管理专业知识融入创业教育,让公共管理人才在自主创业中也能依靠相关专业形成特有竞争力是未来福州大学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本研究首次将两岸公共管理学科比较研究的视角放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理念、招生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毕业去向五个层面,深刻剖析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问调查法等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为本文观点提供强大的支持。但是,关于台北大学相关招生数据的缺失无法更为透彻对比双方在生源质量上得异同。以上研究反映出两岸公共管理学科在目标人才培养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性首先来自于两岸公共管理学科引进时机不同。台湾公共管理起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公共管理学科处于公共行政时期,研究对象局限于政府。大陆公共管理学科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公共管理学科进入新公共管理时期,研究的对象扩大到所有公共组织。其次,来自于教学方向的差异。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更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创新课程的学分占比。台湾高校则在思考欧美公共管理观点的引进与公共管理知识在地化运用之间的平衡,在教学上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通过对比分析,两岸高校在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各有优劣。对于台湾高校而言,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更加宽广的研究视角、多样的工具性课程教学、全面的课程类型划分以及职涯课程的教学可圈可点。大陆高校则可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多元化招生模式的加入能有效吸引潜在人才,保证生源质量并降低人才流失;其次,通过多样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量,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学分分配侧重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扎实,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无论台湾还是大陆高校,都应理性看待这种差异,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公共管理学科自成立以来,经历了诞生、发展、成熟、完善四个阶段。其主体、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两岸高校来说,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不能只依靠教学,正如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王文君教授所说:“院系应当在角色上发生转变,从高高在上的执教者转变成为社会及学生服务的服务者。在人才培养上,要同时倾听来自社会与学生的声音,作出适当转变。”面对公共管理学科未来的发展,两岸高校都应用更主动的姿态,更开阔的视野,才能为社会输出高质量、有水平,符合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人才。

作者:谢俊慧 陈永福 单位: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公共管理学院.PAM与跨域治理———开辟两岸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新视角[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5):F001-3.

[2]王乐夫.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5.

[3]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F002.

[4]圣才学习网.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EB/OL].http://gggl.100xuexi.com/view/otdetail/20080714/B8B421D7-5A16-445D-A888-A867ED79F7A3.html,2008-07-14.

[5]詹中原.台湾公共行政发展史研究[R].台北:财团法人国家政治研究基金会,20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