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09 21:08:29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青年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08-02

我国是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由于农村生活水平偏低,许多青少年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6亿人,其中,16―30岁的占61.6%。这些年龄在16到35周岁之间青年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是户籍仍留在农村,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岗位竞争激烈的城市里,这些年轻、有职业期望值、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的青年农民工,虽有工作热情,但是他们的工作耐受力很低、社会阅历较浅,职业技能相对较差,大部分青年农民工在工作特征上表现出收入水平低、劳动时间长、就业稳定性差的特点,他们在城市里仍是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1],这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自我效能感低、社会支持较少和幸福感水平较低等感受,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自我效能反映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体现个体以自信的观点看待和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并决定着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维持度[2]。进一步了解和提高青年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幸福感,不仅能促使他们自身地位的提高,而且会使得他们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不可取代的力量。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湖南省长沙市农民工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75份,有效回收率91.67%;有效问卷为211份,有效率为70.33%。其中男为78人,女为133人;汉族195人,少数民族16人;有效样卷的平均年龄25.63岁。

(二)工具

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Schwarzer等人编制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3],由10个条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的方法(从完全不正确到完全正确),得分越高,效能感越高,修订后的中文版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测量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87。

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4]

该量表由Zimet等编制,共有12个条目,有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3个分量表。各项条目采用7级评分(从极不同意到极同意),各分量表和总表的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

3.总体幸福感问卷[5]

此问卷是主观幸福感量表(SWB)中一个分量表,它主要评价个体在整个生活中的幸福或痛苦体验,分为9个等级,从非常痛苦到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示幸福感越强烈。数据先由EXCEL录入,再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

二、结果

(一)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和相关矩阵见表1

表1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及Pearson相关矩阵(N=211)

注:*p\

从表1相关矩阵来看,各主要研究变量之间有显著相关:自我效能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家人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与总体幸福感也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领悟社会支持的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

(二)青年农民工在各变量上差异分析

表2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的性别差异(±S)

对不同性别被试的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2结果显示,男性青年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比女性青年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要高;男性青年农民工的领悟社会支持的各个因子都比女性青年农民工要低;女性青年农民工的总体幸福感比男性青年农民工也要高,但以上的差异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三)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的年龄差异

表3 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的年龄差异(±S)

对3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农民工在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方面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二者在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和总体幸福感三方面有差距,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从表3可见,30岁以上的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比3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要高;3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在家庭支持上稍微高于30岁以上青年农民工,但在领悟社会支持其他的因子(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社会总的支持)要低于30岁以上的农民工;30岁以上的农民工的总体幸福感高于3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

三、讨论

从各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及相关分析可见,青年农民工的自我效能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青年农民工自我效能感越强,青年农民工体验到的社会支持就越多,这一结果与国内已有研究是一致的[6-7];自我效能与总体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可说明青年农民工体验到的总体幸福感是影响他们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这与Bandura、Gerbino等学者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是一致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使个体有效应对压力、提高人际关系质量、提高幸福感等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8]。

从不同性别被试的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二者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男性青年农民工的自我效能要高于女性青年农民工,而女性青年农民工的领悟社会支持和总体幸福感则比男性青年农民工要高。这可能是由于男性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技术含量比女性青年农民工高,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要高一些;而女性青年农民工的领悟社会支持和总体幸福感水平较男性高可能是由于女性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性水平更高所致。

将30岁以下和30岁以上农民工的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3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在家庭支持高于30岁以上的农民工,但在领悟社会支持的其他因子、自我效能、总体幸福感上均低于30岁以上的农民工。这说明青年农民工的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有待提高,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干预措施,有助于他们缓解消极情绪体验带来的压力,提高积极情绪体验[9]。

城市、社会对青年农民工缺乏足够的尊重、重视、支持,导致各种资源、机会在他们身边都错失了,后天不足则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先天的弱势,从而使得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工作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人和主体,但没有享受到城市基本的福利和资源。同志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说,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让他们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进一步加大维护他们合法权益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力度,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和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归属感。加大对青年农民工培训的力度,加强对青年职工特别是青年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增强青年农民工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预防他们心理问题的发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解决心理问题,更进一步了解和提高青年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幸福感。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青年农民工的心理问题,使广大青年农民工有尊严、有信心地生活、工作,实现他们的体面劳动,让他们有身处异乡为归客的主人公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刘俊彦,胡献忠.新一代农民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9(1).

[2]BANDURA A.S el-f efficacy: Tow ard a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ch ange[J].Psychol Rev,1977,84( 2 ): 191- 215.

[3]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24.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K].北京:中国心理卫生,1999:131-133.

[5]Diener E.Subjectivewell-being[M].Psyehologieal Bulletin,1984.

[6]叶俊杰.领悟社会支持、实际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J].心理科学,2006,29(5):1141-1143.

[7]苏莉,韦波,凌小凤.建筑工地农民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6).1096-1097.

[8]Bandura A,Barbaranelli C,Caprara GV,et al. Self-efficacy-

beliefs as shapers of children’s aspirations and career trajec-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2

刘贞福

(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09)

摘要: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但是新大纲、义教课标仅提概念,未作详说,本文顺着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思路据以推断、演绎出它们的应有之义。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3.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3-06-26;修回日期:2003-12-30

作者简介:刘贞福(1959—),江西南昌人,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文教学,阅读学,文学鉴赏。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宜宾县以支部为单位,采取基层推、党员推、群众推和组织荐、领导荐、个人荐的“三推三荐”方式,在全县各行各业征集党员干部在岗位实践、支部生活、榜样力量、成长收获、党员心声等方面的所思所想、所获所得、所感所悟。广大党员以诗歌、顺口溜、对联等形式阐述自己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感悟,并在感悟中追寻入党初心、继续前行。

真学真悟 在党规和系列讲话中追寻初心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学习教育中,宜宾县高场镇小学教师杨明珍同志把感言总结成了一首诗:“两学一做扎心底,植根教育我做起。忧党兴党记心间,不忘初心继前行。教书育人做贡献,百年大计自此行。塑造栋梁天地间,伟大复兴梦成真。”杨明珍的诗只是该县众多普通党员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感悟的缩影,他们在学习教育中,通过原原本本读党规、系列讲话和党的理论著作,做到了学有所悟、以悟促学,通过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再次回忆了入党初衷,拧紧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筑牢了心中的信念“丰碑”。

实做实悟 在守住底线与看齐先进中砥砺前行

“扶贫攻坚路漫漫,党员示范谋发展。学习教育是关键,争做合格只为强。基础设施划远景,产业奔康人更忙。专合带动全村富,脱贫摘帽民向往。‘五正要求’记心上,‘两学一做’岂能忘。”这是宜宾县商州镇两河村党支部刘扬厚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说到“做合格党员・向优秀看齐”,全县广大党员不甘落后,他们坚持把实践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对党规、系列讲话的所学所悟运用到脱贫攻坚、基础项目建设等日常工作中,将学习成效体现在服务群众上,做到了心里时刻装着工作、脑子里时刻想着群众,着重提高服务意识,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守住了合格的底线,并不断向优秀标杆看齐。

彻改彻悟 在红脸出汗与开方治病中纠偏走正

“‘两学一做’似华佗,未生病、打预防,染小病、开药方,患大病、手术除,神医再世救病人。”泥南镇坪桥村农民党员王建恒这样写道。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宜宾县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主动向人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并对照党规对理想信念进行“体检”,做到了“红红脸、出出汗”,并认真制定整改清单、整改台账和整改方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开了方、除了病”,在“红脸出汗”“开方治病”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入党为了什么”“入党后做了什么”“今后该怎么做”等问题,做到了对不足进行整改,在整改中深刻感悟,在感悟中思忖不足。

笔者感悟:

农村党员文化水平不高,大规模组织他们参加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不现实,而征集“微感悟”很接地气,不受体裁限制,可三言两语,也可缀句成文。农村党员可以用三句半、顺口溜、快板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抒发心得体会,从而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针对性。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 护理技能训练;感悟式教学

护理技能训练教学是护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使护理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丰富的扩展,对护理人才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如何培养综合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已成为我们每个护理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引入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感悟式教学。

1 护理技能训练感悟式教学的内涵

1.1 感悟的基本内涵[1~3] “感悟”一词,最早源于东方佛教中禅宗的“顿悟”思想,禅宗的顿悟是一种直觉悟性体验,需要借助形象而又超越形象,从形象中领悟到了某种情致意味,但又难以用语言概念准确表达,不同于感性与理性认识。

下面我们看看各类字典辞书对感悟的解释:

《辞海》(新版4547页)解释为“受到感动而醒悟”,《辞源》(缩印新版622页)解释为:“有所感而觉悟”,《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解释为:“有所感而领悟”。 《说文解字》解释为:“感,动人心也。” “悟,觉也。”综上所述,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的活动,它是一个感知、积累、思考、领悟并不断提高的思维过程,是认知与情感体验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是知识学习与人生感悟相统一的心理意识活动就其实质来看,它是一种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具体表现为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从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和把握,以一种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某种猜测。就其内部结构的关系来看,感悟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感”,即是教育心理学所说的感知,属于感性认识的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悟” 在“感”的基础上引发的思考,理解及创造,体现着学习主体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这是感悟的最高境界,属于理性认识的层面。所以从其内部结构来看感悟其实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

1.2 “感悟教学”的内涵[1,4] 何谓教学? “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活动是在过程中实现的,而过程则是通过活动得以展开的。因此教学活动与教学过程在本质上的含义是相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学双方的认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相互作用,不断成长的过程。

什么是“感悟教学”呢?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实践活动,感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思维方式。感悟教学,就是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充分运用感悟这种认知思维方式,教师提供感悟契机,学生通过感悟认知,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感悟式学,这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第二个方面是感悟式教,这主要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

1.3 “护理技能训练感悟教学”的内涵 护理技能训练感悟教学就是指在技能训练教学中,将感悟教学的方式贯穿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过程,以优化教学,促进体验,实现护生的整体感悟,来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技能操作能力。

从护生学习的角度来说,感悟学习就是指护生通过教学观摩、亲自操作的方式而对教学内容有所理解(感),从而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思想相照、认知升华的一种过程、一种状态(悟)。也就是说,“感”是感知,是对教学内容即每个操作步骤的认知和把握。“悟”是理解,是明白,是对教学内容即每一项技术操作步骤、操作要领的深层内核的理解;技能训练中的“感悟”是护生凭借对技能训练过程中每个操作步骤、操作要领的直觉,获得某种印象,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而获得的,需要学生亲自去体验,调动各种感官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收罗信息,才能实现。感悟学习过程,护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感受、体味、想象、领悟每一项操作步骤、操作要领,来提高护生的护理操作水平。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技能训练感悟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指导和帮助护生,在技能训练教学中充分调动护生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护生的想象,促使护生通过体味、领悟每一项操作要领,来提高护生的护理技能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2 实施护理技能训练感悟教学的必要性

2.1 传统护理技能训练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2.1.1 存在问题之一 从教学方法来看,我国护理技能教学方法多采用:教师讲授 ,学生听讲;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学生练习 ,教师指导。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学也越来越普及。但上述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片面追求教育的工具性、科学性,一定程度地忽视了人文性、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很多护生能感知、体悟的东西变成了繁琐的分析和讲解,教师只考虑教会操作程序和步骤方法,至于如何教好、怎样学活,则考虑不多。

2.1.2 存在问题之二 从护理技能训练的特点来看,护理技能训练是一项细致的实践性教学, 每一项操作都需要严格按《 护理技能操作标准》执行。很多院校为了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一味地追求强化护理技能训练,过分强调操作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护生在训练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忽略了训练过程中主体的感受和体验,认为训练次数越多护生操作动作就会越规范、越熟练。殊不知这种单纯的、机械的、频繁的训练,不仅达不到训练效果,使规范操作训练流于形式,甚至会挫伤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 只要训练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主动精神就会受到局限[5]。

2.1.3 存在问题之三 从护理技能训练的内容来看,护理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操作技能训练和心智技能训练。操作技能训练指进行实际身体活动的训练;心智技能训练指在头脑中反复思考动作技能过程的训练,但由于它的潜隐性, 常常被忽略, 在传统护理教学中几乎没有一席之地,教学中纯操作技能的训练有增无减。诚然, 护理技能的确需要进行操作训练,而仅仅依靠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 这种训练方式尽管可以通过训练在短期内达到速成的目的,但忽视了对护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所学内容过后很快就会遗忘。而且单调、过度的操作技能训练可能破坏护生的心智技能。

2.2 护理技能训练感悟式教学的必要性选择 “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是在感受、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与理解;是一种在训练基础上的“悟性”的生成,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想象、积累,使自身的知识得到扩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感悟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感受、体味、想象、领悟从而获取了知识、提高了护理技能操作能力,进而完善了自我。感悟式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作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主体性。

我们将其引入护理技能训练教学中,在训练过程中能充分调动护生的各种感官,动眼、动口、动手、联想、想象,让护生对每一个操作步骤,操作要领进行切身感受,进行分析或推理,仔细品味,深入推敲、揣摩。这样既达到培养护生的操作技能训练的要求,又达到了培养护生心智技能训练的目的;还能使护生在短期内较快地掌握操作要领,提高了护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护生的主动性,极大限度地调动护生的积极性,把护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有必要将感悟教学理念引入护理技能训练教学中。

3 护理技能训练感悟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培养自悟 营造教学氛围,激发护生对护理技能训练的热情与兴趣,是培养护生自我感悟的前提。积极的兴趣可以促使护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所学内容进行感知。而且兴趣高的护生可对每个不同的操作步骤之间形成更多的相互联系,这样有利于护生积极地去自我感悟。当自我感悟变成护生学习的主流时, 护生的自我感悟, 就成为他们进行更广泛的高级学习的重要动力。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可将技能操作训练制作成多媒体的形式来传授给护生。因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文字等,显得形象直观;还可利用课间时间播放优美音乐,可以一扫过去课堂的沉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护理技能训练毕竟是以训练为主,切不可以视频和图片来代替护生的亲自练习,应在护生已经充分练习的基础上,再辅之以视觉冲击,这样可增进护生对每一个操作步骤、操作要领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记忆。

3.2 训练思维,注重理解,深层领悟 思维是感悟的关键[6],学者陆世仪说过:“悟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这个“思”就是“思维”,“是大脑在对客观事物反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理性的认识加工活动”。这里指的思维是科学的思维,而不是胡思乱想,因为只有科学的思维才能激发感悟。针对护理技能训练课中的直觉思维是指护生很快对教学内容、每个护理技能操作步骤、操作要领有了一个直接的觉察。在护理技能训练中,教师应指导护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引导护生“爱思、多思、善思、深思,逐步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从而培养其感悟能力,锻炼其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

理解是“感悟”的基础[7],没有理解的积累就不会凭空产生“感悟”,没有深入的“理解”就不会有真切而深刻的个性化“感悟”,只有理解透了才能更好地感悟。《辞海》对理解的解释:是通过揭露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所以,护理教师在技能训练课中注重开发护生的“灵性”与“悟性”的同时,不要忘了还要引导学生打好“理解”能力的基础。针对护理技能训练课中的理解是指护生对每一项护理技能的操作方式、操作技巧、操作要领重在理解(理解是护生真正的理解,不是表面上肤浅的认识),而不是死记硬背,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领悟,因为理解了的才是最深刻的。

技能训练不是动作的简单重复,不是对每个操作要领的死记硬背,而是一个包含着理解、感悟、记忆等环节的复杂过程。在教学中,应着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开启护生的悟性,让护生仔细观察每个操作步骤和深刻理解每个操作要领,调动护生的想象,激活护生的思维,让护生深入理解每一项操作步骤的深层内涵,让护生真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男病员导尿技术”其中的一个操作步骤为“阴茎与腹部成60°角”,很多护生在操作时都容易出错,如果我们透过文字的表面含义,多问几个为什么,来充分调动护生的思维,再以思维为核心进行深入地领悟,潜心地思索,就能使操作中的出错几率降到最低。“阴茎与腹部成60度角”,究其原因这还得从男性尿道的解剖结构说起,男性尿道有3个狭窄即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两个弯曲即耻骨下弯、耻骨前弯。耻骨下弯固定不变,耻骨前弯则随阴茎位置不同而变化,如将阴茎向上提起,耻骨前弯就会消失[8]。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男性尿道的解剖结构,操作时出错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这样即达到培养护生的操作技能训练的要求,又达到了培养护生心智技能训练的目的;还能使护生在短期内较快地掌握操作要领,提高了护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总之,感悟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引入护理技能训练课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悟与训练犹如护理技能训练教学的双翼。离开了“训练”,“感悟”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们必须同时并举。

参考文献

1 周丽梅.感悟式阅读教学的探讨: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8.

2 后晓东.感悟式学习是生成和建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7.

3 孙玉清.新课程视野下的语文感悟教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7.

4 刘云.当代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感悟教学: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4.

5 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2,(1):19-24.

6 申国君.思维是感悟的关键.内蒙古教育,2001,(4):17.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5

在教师中,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口中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感慨之言:“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作为语文教师,为什么说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呢?其实这句话是说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语文感悟能力比较强,课堂上,教师稍微点拨一下,他们马上就能领会感悟到,这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一般又都比较感兴趣,所以学起语文来就显得相对轻松,不用教师费力而语文成绩都相当稳定。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感悟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感悟能力呢?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感悟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心有灵犀一点通”所指的其实也就是感悟能力。感悟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智商与知识层次乃至外界启发都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感悟能力并非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学生阶段是一个人综合能力(包括感悟能力)形成与提高的关键时期。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从哪些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培养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

一、在阅读中培养感悟能力

关于阅读,叶圣陶有过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借助所刻画的人物,所叙述的事情,所描绘的景物,所抒发的情感等艺术地表现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悟。而我们的阅读,就是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引导中,我们可按“读、思、评、品、悟”五个步骤进行。前四步是基础,只要我们对这几步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对作品有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且是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从而完成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例如阅读《紫藤萝瀑布》一文,通过教师对创作背景的介绍,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对关键词句的讨论、分析品味,学生很容易得到“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这样的感悟。这是作者的创作本意,而通过学生自己对文本的把握,有的同学还得出了“越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越需要努力地开花”这样独特的感悟。我认为这就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在生活和写作实践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说明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是学生创作之源。生活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但如何从每个人每天都面对的生活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呢?这就要平时引导学生“留心”于生活,“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在平时我们除了教育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这些好习惯外,还要告诉他们,他所记的那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很有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的并能给人启迪的哲理。这一点对于目前比较流行的话题作文尤为重要。比如,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领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察生活,也就是说不要满足于纯客观的收集材料,而应亲身加以体验,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不平凡甚至是伟大的一面。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也才可能写出感动自己,乃至感动别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才会有深度。

三、在综合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文教学一直提倡大语文教育观,通过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例如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中的《我爱我家》,通过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三个环节,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温馨,而且也使他们进一步感悟到用心去领会、用心去珍藏人生中美丽的风景。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设计、精心组织每一次的语文综合实践课,让学生有机会在活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感悟能力。

当然,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语文教师做长期的、细致的、积极的引导和训练。以上提到的仅仅是我们平时接触比较频繁的,只要在这些方面寻找规律多下功夫,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到那时我们也就会自豪地说:“好学生也是教出来的。”

(作者单位:333000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四中学)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品读;感悟;思辨

在新课改理念的感召下,我们的阅读教学日益凸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重视学生自我感悟后的独特体验,努力满足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并使之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因而我们注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读自悟,不断获得“自然得之于己”的愉悦,从而达到“欲罢不能”的乐学境界。

一、品读文本。感悟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自主读书作为最主要、最经常的活动,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读书,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特级教师于永正坚信“读中自悟”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教学规律:“知识要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教师的职责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领悟。

《五月端阳》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懂得一心为祖国富强着想、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必将受到人民的敬仰。笔者在教学此课时,力求将人文性和情感性渗透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屈原的爱国情怀,笔者抓住文中“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长叹一声:“永别了……祖国!”一纵身跳入江中。”这句话中的“长叹一声”,借鉴名师名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滋味,理解文字蕴涵的营养。

师: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他在为谁而悲叹,又在悲叹什么呢?

生:屈原在悲叹自己的祖国已经被秦国所占领。

师:为国家的灭亡而悲叹,这是绝望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师:他还为谁而悲叹呢?

生:他还会为楚王悲叹。因为是楚王把他赶出了都城,把他削职流放。

师:因为楚王听信奸臣的甜言蜜语,不听忠臣的肺腑之言,最后导致国破家亡,这是无奈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生:屈原还会为老百姓而悲叹,因为楚王听信奸臣的话,使得国家灭亡,老百姓遇难,成为亡国奴。

师:是呀!楚国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屈原热爱楚国的百姓,这是凄凉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师:还有吗?

生:屈原也在为自己而悲叹,因为他永远也不能为祖国效劳了。

师:屈原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为了不做亡国奴,他只得选择以死明志,这是悲愤的叹息。因此屈原在投江之前长叹一声(引读)。

师:在投江之前,屈原的心情是非常痛苦、矛盾的,而这种痛苦和矛盾就融到了这一声长叹之中。让我们再次来朗读此句。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地为学生去创造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进行一次次引读、一次次齐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引导学生体味词句中蕴藏的绝望、无奈、凄凉、悲愤等复杂的情绪,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的阅读情感也便自然地从心底里喷发出来。

二、品读文本,思辨解惑

古人主张“熟读精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自主阅读中思辨,在思辨中质疑解疑:教师要善于设问,循序渐进地提出精读的要求,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反复朗读,仔细思考,读思结合,培养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对课文有所感悟,有所收益。

在学习《一夜的工作》第七和第八两个自然段中,笔者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和段落,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学会思辨,把读、思、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发掘”文章的蕴含。

师: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说说你觉得哪些词句让你感动,为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并思考课后问题)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句话:“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新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让我感受到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不仅工作劳苦,而且生活简朴。他为了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师:理解得非常好。作者亲眼看见了一夜的工作,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胸中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因此——生接读第七自然段。

生:第八自然段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句话:“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说明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他的一生是为国为民的一生,为国操劳,为民解忧。

师:对!从一夜想到了无数个这样的工作之夜,作者心潮澎湃,更加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于是——生接读第八自然段。

师:作者不仅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渗透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在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中集中抒发了自己对总理的敬仰爱戴之情。请你用自己真心的话语表达对总理的爱戴之情吧!

回忆学过的课文完成填空题:读了《借书》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读了《当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一夜的工作》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我感受到总理__________________。

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说说令自己最为感动的句子及理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有创见性和个性化的体会表达出来。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引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上的感染。最后引导学生顺着课文延伸想象,拓展内涵。通过对总理发自内心的赞颂,有效地升华总理的形象。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7

2、孩子在这一学期,总体来说比以前有长足进步,明确了奋斗目标,看到了发展期望,有了健康向上的心态,感谢学校,感谢老师们。

3、你要领悟并领悟独立自强,领悟方面要领悟并领悟运用工作不依靠别人,目标性更强,时刻安排好。改掉拖拉的坏习惯,发挥你的优势,争取在下个学期取得好成绩。加油。

4、有些任性,做事拖拉,领悟拈轻怕重,要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5、从开学到此刻短短几个月时刻,你各方面的进步是家长有目共睹的,平常父亲母亲都很忙,没有时刻照顾你,这是咱们觉得对你最亏欠的,能够有此刻的成绩,这都离不开平日里老师们的辛勤培育!期望你继续发奋,取得更大的进步!

6、光阴似箭,初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过。回首三年历程,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即将面临中考的选拔,我首先感谢培养我的学校社会及养育我的父母。

7、你是个可爱文静多才多艺的小姑娘,领悟自觉,成绩优秀。你的字也得十分棒,但胆子很小,上课要大胆回答,期望你在下学期的领悟和以前一样棒。

8、这个暑假你长大了很多,懂得了自觉领悟,能合理安排时刻,有了体育锻炼的意识,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期望你制定计划后能坚持并严格执行,那样你的暑假生活会更精彩。

9、雅欣是个懂事的孩子,深受大家的喜爱。在那里十分感谢老师们一学期来无私地奉献关爱和辛勤地教导,坚信在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发奋下,咱们翰林小学和翰林娃务必会共同成长,务必会越来越棒!

10、在新的一年里,望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作为家长也会全力配合老师的工作,咱们共同发奋使学生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多谢。

11、领悟态度端正了,领悟成绩务必会提高。今年,咱们家长很高兴看到孩子这一可喜的变化:作业比以前认真了,对领悟感兴趣了,能主动领悟了……咱们有信心,就这样发奋下去,务必是领悟最棒的!

12、翔翔钟爱上学,钟爱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作为家长咱们很欣慰。期望翔翔在以后的领悟中能提高做作业的速度,继续持续好的品质,十分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忙!

13、你在这个暑假进步了很多,父亲母亲为你感到骄傲,尤其要提到的是在这个暑假更懂得体贴父亲母亲了,每一天下班回家,你总是为咱们准备好拖鞋,晾好开水,真的多谢你,虽然你说这些都是小事,但在父亲母亲眼里,这是大事,说明你长大了,懂得爱了,一个懂得爱他人的人,更加会得到别人的爱,开学了,祝愿你能够获得更多,天天愉悦。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8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当前的教学中,不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学设计,都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基准。翻阅身边同事的教案,三维目标一应俱全,甚至有列举到七八条之多。我们有些老师不敢越雷池半步,对三维目标亦步亦趋、生搬硬套,教学设计没有独立的思考,教学目标只在“求全”上下足功夫。实际教学中又把教学设计的目标甩到一边,想到哪里上到哪里,随意性很大。如此教学,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维目标教学设计是新课改的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它应该是教学设计中的“宪法”,而不是每个学科每节课都必须遵循的“宝典”。作为一线教师,当熟悉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与存在意义,并且要设法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地落实三维目标。但是,精细到每个学科,应该有符合此学科特征的学习目标。具有学科特征的学习目标既要符合三维目标的总体要求,又要对其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分解。一节课,如果能重点安排两三个具体目标,让其他目标成为“无心插柳”之举,说不定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落实。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课程的人文内涵,又要兼顾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有鉴于此,针对语文学科课程的特点,我们提出融“感知、感受、感悟”为一体的“三感式教学设计”。这是我们试图突破传统的套路化教学设计的一次尝试,也是我们对三维教学设计的一种延伸。我们尝试从感知、感受、感悟的角度,重新设计学习目标,对传统教学设计进行改造,让学习目标更具体、更精细,更加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感知,词典义是“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感知目标是指语文学习中那些知识性、识记性较强的内容。如对字词积累、名段背诵、作者简介、背景知识、文体特征等具体知识点学习,强调“知”的一面。现代语文教学,一谈到“知”就好像与死记硬背沾上了边,就会遭到一些人的指责与嘲笑。好像拿了“工具”,就必然忽视“人文”。这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偏激态度。不论是哪一阶段的语文学习,知识性的内容都不可忽视,必须要积累。否则,语文将无处生根。感知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一种浅层次目标,可以对应于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

感受指生理学上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强调的是人对外在事物的接受、体会与感想。感受目标主要指对语文学习中情感、思想等人文性知识的一种习得与接受。它强调对作品中所涉及的人文性知识的一种认同、思考、辨析等思维过程。“感受”侧重于情感的认同或排斥、思想的理解与批判、现象的接受或摒弃,强调的是经由主体习得之后的一种思想或情感的接纳,是对作品经过一种思考性阅读后的整体认知,可以对应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又不仅仅包含这些方面。它应该是在理解感受基础上的一种接受,是对作品中思想感情的一种体认。

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醒悟或领悟,侧重有感而悟,感悟侧重于感情上的变化,而领悟侧重于明白道理。感悟目标,强调学习主体对学习对象在情感上的醒悟与道理上的领悟。对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知识点的学习,很多东西靠教师的灌输是无济于事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悟”,把学生自己悟到的点单列出来作为教学目标。提醒教师,教学时要懂得“留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对那些思想性强、情感色彩浓的内容进行自主感悟。这样,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如果仅仅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很多时候,这样的目标都是形同虚设,在教学上不起任何作用。另外,教学目标中强调“悟”,本身也是对学习过程的一种重视,暗合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

感知、感受、感悟,贯穿于一个“感”字,体现了语文学科重视语言文字、思想文化在学习主体心理上的触动。知、受、悟三位一体,由知识到能力、由工具到人文、由过程到结果,又体现了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当然,感知、感受、感悟的三感式教学设计只是针对语文的学科特点而提出来的一种教学设计的方法,它也不是适用于所有课文的万能公式。但如果我们在进行自主设计课文的学习目标时能考虑到这三个方面,必然会对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效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9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思 悟 活

高中语文教学直面高考,背负了太多的期望与功利,逐渐走上了极端化的发展道路,严重脱离了语文教与学的客观规律,舍本逐末,高耗低效,贻害无穷。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无论是要教好语文,还是要学好语文,其实质性的方法只有三个:思,悟,活。

一、思

这里所谓的“思”,就是思考,就是对语言材料、语言现象、语言运用规律的深入加工,就是自己真切的用心的个性化的感受过程。只有经过这样一个加工内化的程序,才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在的营养和血肉,否则,不论你知道了多少知识,记下了多少实例,读过了多少作品,到头来充其量只不过是个掉书袋或者是个移动的书橱。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没有收获。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过硬的思考本领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战略目标来抓。

在当前形势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必须发挥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一个好的思考习惯可以简化记忆,让记忆变成一件轻松的事;一个好的思考习惯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丰富联想和想象,让我们从一个随处可见的事物或场景中想到许多相关相似的事物或者场景;一个好的思考习惯还可以锻炼出敏捷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让我们在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现象中一眼洞穿问题的实质,做到有条不紊;一个好的思考习惯能帮我们快速地整理出一件新事物的特征或发展规律,抓住问题的重点、难点。一个拥有好的思考习惯的人也是一个去除了浮华躁动的人,遇事冷静,沉着应对;拥有一个好的思考习惯的人,总能在思考中获得收益。

二、悟

这里所谓的“悟”,就是体会、揣摩、升华、顿悟、豁然开朗、会心一笑,就是对规律性的科学把握,就是对情感人性的入微体察,就是对外部事物和内心世界进行整体的历史的变化的辩证的综合的观照和认识。

北宋张载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清代教育家陆世仪则强调“学必求悟”。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悟性”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入境”是悟性培养的基础。若把掌握基础知识作为学语文的必要前提,那么,让学生调动全部心智机能,进入一定的语言环境,就成了培养学生悟性的基础。据统计,语文教材中80%以上的文章是文学作品,它们是从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中筛选出来的精品。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要让学生从内容到形式把握其精要,首先要引导他们进入作品的具体语境中去,将语言符号“还原”成作者所建构起来的具象,然后让自己置身于其境之中。如读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得设法让学生眼前出现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辽阔的大漠,奔腾的长河,孤烟袅袅直上,夕阳悬挂在西天的地平线上,一幅北方旷远荒凉静寂的场景。同时把自己摆进去,好像自己身临其境。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方能去理解作者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之情、之旨。

2.“察情”是悟性培养的重点。文学作品,常常是人物的情感信息激发作者的感情功能的产物。作者的愿望是真诚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传达给读者,以唤起读者相类似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读者的道德情操。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但是,读者要把握这个“情”并非易事,读者必须在“入情”后加以细察、咀嚼、体味,这就是所谓的“察情”,它是悟性培养的重点。主要训练方法有三种。

(1)寻觅动情点法。有的作品中有表现作者感情的画龙点睛之笔,抓住了它,就能感悟作者的感情。在《风景谈》中,茅盾在描绘了“沙漠驼铃”的画面后情不自禁地说道:“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些语句并不难寻觅。“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景语”入手感悟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深情,这样的“景语”特别是那些具有动情点的“景语”有时需要寻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寻觅的“动情点”也不少,其中有:“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从整体上考察,我们可以悟到作者用独特的表达方式,抒发了对平常事物的不平常的感情。

(2)设身处地法。有的作品,要想悟出其中的精妙之处,读者“以当境者一员的身份,调动和发挥自身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和再创造潜力,认真思考,切实体验,全身心投入”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若要把握作者怎样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特点,就得努力使自己进到1934年作者写此文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去,并领悟作者当时的处境,体察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客观描述,正是作者当时心灵的映射。

(3)视角转换法。对作品精要的语言作增、减、调、换,从而悟出作品表情达意的精妙。《守财奴》中葛朗台赞美女儿时说:“你真是我的女儿。”他为何不说“你真是我的好女儿”呢?鲁迅在描绘祥林嫂手里拄着的竹竿时用“下端开了裂”,将这五个字删去行吗?《荷花淀》中描写水生女人那句经典对白:“怎么了,你?”调成常式句,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呢?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的“执”字,换成“握”、“拉”、“抚”、“牵”等动词,表现力有何不同呢?使用这种视角转换法,对把握作者在作品中的感情脉搏非常有帮助,更能引导学生去真切体察作者创作作品时的那种特有的观察、感受、体验和情感。

3.“悟理”,悟性培养的升华。文学既然是现实在作品反映的产物,它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宣扬某种思想或观点。所谓“寓理于景”、“寓理于情”、“情景交融,富有哲理”便说明了这一点。文学作品中的“情”、“理”难分难解又相互有别,“理”往往决定着“情”。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感情,是因为这种感情建立在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理性之上,舍此便没有该诗震撼千古的感染力。别林斯基说:“感情是对真理的直接观察。没有感情,就没有理性;没有感情的人,他就只有有限的知性而没有理性。对于他来说,对生活的崇高理解是不可能的。”因此,对文学作品的理性理解,应是语文教学中悟性培养的升华。

三、活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10

摘要:阅读作为文学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之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向来居于语文四大能力之首。

关键词:语言;表情;状态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51-01

阅读作为文学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之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向来居于语文四大能力之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确,阅读训练对青少年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在于感悟语言能力的培养。

如何教会学生感悟语言呢?

首先,教会学生感悟语言所表达的基本意义。意义是通过完整的语来表达的,因此,感悟语言意义的实质,就是从整体上感知句子及语段,弄清究竟说了什么:是在叙述一件什么事情;是在描摹一个事物,表现了什么情状;是在抒发一种情感么,什么情感……通过这样的“问和答”,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即所谓据言得意,这是阅读的最基本的工作。做好这一工作,可从三方面进行:首先看写了什么,其次看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再次从局部到整体联系起来看,思考作者想以此造成什么效果,达到什么目的。如对《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们上了船,离开了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句话的理解,判断一:这是在写我们乘船出海;判断二:运用了叙述加描写的方法;判断三:作者意在以大海的美丽景色衬托出菲利普全家出游时的愉悦心情。再联系上下文思考就会明白:这种愉悦心情的产生并非真正来自二姐的婚事,而是来自于勒的“福音书”,那么,因为于勒而产生兴奋憧憬的心情就不言而喻了。可见,感悟语言有字面的字里两个层面,理解表层是基础,理解内涵才是核心,这些,都需要从言内意思开始,深入挖掘,最后破译言外之意,这样,阅读才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其次,感悟语言所包含的感情。文章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只不过在文字表现上存在着或明或暗,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等区别。这种感情通常情况下是需要读者去揣摩、体会的,这样才能弄清什么感情,如何表现的,这种感情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观点等等。所以,感悟感情要努力做到以情体会情,以情解悟情,达到情情交融。因为阅读,不仅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更是一种具有强烈自主性的情感活动:首先由阅读而产生 种情感,然后再以这种情感去支配更加深入的阅读。因此,认真细致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自身真挚的感情去解悟文章的感情真谛,理解这种情的实质与来源,是高质量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阅读时就会切实地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心理状态,才会从寂静的文字中听到感情波澜的咆哮,从平常的语句中看出感情火焰的燃烧,阅读也才会达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

再次,感悟语言呈现出的构成状态。为了写好不同的事物,表达独特的情感,作者运用的语言是千变万化的,这使文章生动形象,准确严密,同时又成了阅读时的困难与障碍。理解它们,就是注意解析其组合构成方式,看词语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有什么修饰限期,表达的重心在哪儿,然后再到句子,看其句式,语调,修辞手法的运用,再扩大到句群,看其组合情况,是如何衔接连贯的,如何布置先后顺序等。当然,也可以上述的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相反,从整体到局部认知,这样就可以深入挖掘出语句表达的核心以及作者的用意,进而解悟出精妙所在。如《〈还乡梦〉自序》中“没有新中国,便没有长江大桥,黄江中便没有自制的军舰;没有新中国,乡村里便没有电灯,农民便没有独立自尊的人格;没有新中国,便没有核子弹,更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对结构形态的感悟是:句子采用了否定句式,以加强语气力度;内容上从工业到农业再到国防,层层深入,句群组合上采用了排比修辞法,一气呵成,以增强表达效果。当然,对结构形态的感悟要靠语法修辞等知识,但更要靠自身的感悟素养。靠悟感带来的形象化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理性概括。因此,这种感悟,既是知识与生活体验的结果,也是语言运用的普遍性规律与个性化特点的结合。

最后,感悟语言表达的主要特色。特色是对语言的总体认识评价。作者针对不同事物所采取的不同表达方式,决定了语言特色,反过来,这个特色又丰满了所要表现的人和事物,展示了作者的态度观点,思想感情:因此,特色是作者驾驭语言并以此反映生活的客观表现。《竞选州长》的语言特色是讽刺和夸张,《人类的语言》的语言特色是平实、缜密,《春》的语言特色是生动、形象、亲切……如此等等,都说明好文章皆是各具特色的。写同样事物,由于需在不同,也会表现不同的特色。如同样写刮风下雨,《在烈日和暴雨下》与《七根火柴》就截然不同。前者重在客观描绘,语言朴实明了,着力表现雨大雨急的特点;后者重在从人物主观感受角度描写,语言细腻形象,重在表现雨的多变、寒冷。同样是写老师,《我的老师》语言自然亲切,充满了孩子的天真烂漫;《藤野先生》的语言则凝重深沉,饱含了对老师的敬重与怀念。对特色的认定,首先来自于读者对词、句、段的推敲品味,来自于推敲品味时基础上的总结概括。另一方面,这种概括又离不开对文段的整体认知和领会,只有把整体和局部结合起来理解,才能真正总结出特色来,而总结出的特色又将促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感悟语言的表达特色,实质上也是在感悟作者所表达事物及所流露的感情,感悟表达上的风格倾向,并由此弄清为什么这么表达,进而达到对表达手段的理解与认同,否则,语言特色就很难概括出来,阅读理解也就只能流于表面,深入不到核心的境界。

总之,只要学会感悟语言,就能提高阅读水平。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11

关键词:阅读教学;体验;感悟

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后,“体验”“感悟”出现频率飙升,在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领域更是如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1](17)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建议,我们已耳熟能详,但我们对体验感悟的理解、思考和实践都还刚刚开始,对其内涵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这一建议的缘由还需从理论上进行深层的追问,对具体实施策略的探寻还需更加深入,唯如此,当体验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又一个着力点时,也将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新的增长点写作论文。

一、诠释:体验感悟的内涵与特点

何谓体验?“体”是“亲身”,“验”是察验。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具体落实到阅读,体验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动眼,动口,动手,动心,诵读,联想,想象,凭借直观直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实践活动。荀子在《劝学篇》中强调:“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2],这与我们所说的体验内涵相通。

感悟,是领会的意思,明白了某种东西存在的意义也就是会意。感悟主要凭借经验,而经验是人们分析、提炼的感性认识的沉淀,特别是表象性认识的结晶。人的感悟是高于感性认识的认识。但是感悟与感性认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表象性认识的升华。[3]

感悟既是感性的,又不排除理性的成分;感悟既是感性认识的终结点,也是理性认识的发端。它既与感性认识交叉,也与理性认识互渗;与感性认识有着相似的特点,与理性认识也没有天然的沟堑。它不是一种理性的逻辑思维,但也并非非理性、反逻辑。它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互相渗透,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交汇点。

体验是感悟的基础,感悟是体验的升华,但在阅读过程中不是相互分离,而是彼此交融。尽管二者内涵有所不同,但又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亲历性。这是就体验感悟的主体而言的。“体验”必须亲为,“感悟”也产生于阅读主体的内心,别人无法替代。所以,只有让学生直面文本,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文本展开平等对话,亲历阅读实践活动,才能有所体验和感悟。《语文课程标准》告诫我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1](17)其实这也就告诉了我们体验感悟具有亲历性的特点。

2.形象性。这是就体验感悟的对象而言的。阅读时,体验感悟的对象,一方面是文本描绘的社会生活、人物形象和自然风景等,它们都是活生生的形象;另一方面是语言形式,语文教材中,文本的语言也往往充满了形象性。形象是引发联想、触发体验的物质基础。只有当阅读主体面对文本,走进文本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与栩栩如生的形象进行亲切“对话”,让形象走进自己的心里,才能对文本内容感同身受。没有形象,体验感悟就成了无源之水。

3.情感性。体验感悟的对象具有情感性,这情感既有流露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喜怒哀乐,也有文本人物的酸甜苦辣。对象的情感性,是体验感悟的触发剂,是体验感悟的发动机。“在体验的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4]

4.直觉性。这是就体验感悟过程而言的。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大多不需要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不需要经过严格的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演绎,不需要对语音、语义、语汇、语法作过多的条分缕析,凭借已有的言语经验,往往就能直接迅速地对文本的词语、句子乃至篇章的情意和表达技巧等进行直接的感受和领会。

5.独特性。这主要是就体验感悟的结果而言的。阅读是与文本的对话,这种对话建立在阅读主体的知识背景之上,学生往往带着自我的色彩去体验文本中作者创造的人生世界。由于每个读者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所以,阅读的体验、感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即“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1](2)“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1](17)正是基于体验感悟具有独特性而提出的。

二、追问:体验感悟何以能成为阅读教学增长点

《语文课程标准》除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体验感悟外,另有18处用了“体验”一词,两处用了“感悟”一词,与体验感悟意义相近、相关的“感受”“体会”“体味”等词则比比皆是,遍布教学目标各个部分,尤其是关乎阅读教学的段落,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感受和想法”,“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注意在诵读中体会情感,领悟内容”等。

《语文课程标准》如此强调体验感悟,有其背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忽视了阅读教学本身的规律,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强调体验感悟,就是为了纠正长期流行的理性化阅读分析的偏差。[5]把体验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又一着力点,这是因为它们能够成为阅读教学新的高效的增长点。作出这种判断的理论依据如下。

(一)重体验感悟显现了语文的特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1)工具性为我们所熟知,“人文性”的提出,则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由于这一基本特点,阅读教学教材不是呈现出这样的一个系统:严密的知识体系,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序列,知识和原理,再加上一些例子和供学生操练用的习题,例子用来说明知识和原理,习题的操练是为了巩固知识和提高运用原理的能力。不少课程的教材都是这样呈现的,但语文教材特别是阅读教学教材与之则明显不同。多数情况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场景、形象、意境、故事,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它们的意蕴需要通过感悟去获取。在此活动中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作品向读者的移情。这就是课程标准所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17)在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的过程中,体察、玩味和领悟描绘场景形象、述说故事的语言形式,积累语文经验,学习表达技巧,掌握语文规律。

(二)重体验感悟是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的体现

语文学习以培养学生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核心任务。“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1](1)语文素养的要素很多,但语文能力居于核心地位,这毋庸置疑。能力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无知必无能,这是普遍的规律。语文学习当然不能背离这一规律。语文能力培养需要掌握积淀知识。例如,没有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阅读和书面表达就寸步难行。但在很多情况下,语文学习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律。比如,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是在一定的语境里通过倾听、模仿、实践,学会了正确、明白地说话,而不是事先学习语法知识然后根据规则去遣词造句;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受、模仿、迁移,学习写作,而不是事先学习抽象的写作方法,然后依照这些方法下笔成文。所以,语文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大量感性的语文材料,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掌握语文规律,形成语文能力。

(三)重体验感悟合乎汉语的特点

王力先生曾说:“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6]所谓“法治”,是讲究规律和逻辑,追求严谨和精确;所谓“人治”,是讲究直觉感悟,追求韵味和传神。汉语的精神从本质上说不是西方那种执著于知性、理性的精神,而是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汉语的思维带具象思维的成分。由于汉语的单词蕴藏了丰富的语文感受,将这些基本单位组合起来就成为一幅幅生动可感的具象,因此体验和感悟在阅读汉语言作品时便如鱼得水。

三、探寻:体验感悟应怎样成为阅读教学的增长点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体验感悟必须且完全可能成为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但是,要将理论上的可能性变为实践中的现实性,还必须探索寻求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架设起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桥梁,否则体验感悟有可能被异化,体验感悟的功能可能被消解,理论上的科学判断和严密推理也终将变为现实的空话。由于体验感悟具有共性,在阅读过程中又彼此交融,在教学中,也往往采用共同的策略。我们认为,让学生有效地进行体验感悟、使之成为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切身观察

主体感受言语对象是以自身的经历为起点的。感悟源于深层的生活阅历。如果我们熟知中国近代历史,了解祥林嫂的辛酸苦难,林祥谦的慷慨就义,日本强盗的奸淫烧杀,政府的无官不贪以及分到土地后梁三老汉的欢欣鼓舞……我们就不能掂量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分量:深沉庄严的历史感,人民翻身做主、不再被人任意宰割的由衷喜悦和豪迈气慨,如此等等。切身体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联系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越逼近原型,体验越快、越真。叶圣陶说:“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7](13)对于课文中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有时文本反映的生活是学生不曾经历过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生活作业,让学生亲历类似于文本反映的生活,以加强体验、促进感悟。如《捞铁牛》一课主要讲述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出铁牛的故事。有位教师在课前安排了一道家庭作业:每人拿一只小桶,盛满水,沉入水中,再提出水面,反复试几次,感受一桶水在水中和水外的重量变化。尽管教学时并不讲解抽象而深奥的浮力知识,但由于学生已经通过亲身体验,对怀丙和尚为何那样捞铁牛的原因,也能有直接而深切的领悟。

2.设身处地。让学生暂时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与作品的表现对象同喜怒,共哀乐,借助角色效应,缩短与对象的距离,增强了情感体验和领悟。《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有这么一句:“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有位教师教这句话时,先让学生设想自己仿佛就是蝴蝶,边读边做动作,然后对“蝴蝶们”进行了随机采访:从哪里来?经过了哪些地方?为什么经过“花丛”时是“飞过”,经过树林时是“穿过”,经过“小溪”时是“越过”?为什么急急忙忙地“赶”?在赶往山谷的过程中快乐吗?幸福吗?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送到句子里,再次把句子美美地读一遍。这种设身处地的角色体验,不仅让学生易于领悟对象的言行所内蕴的情感,对描写对象言行的语言形式也易于领悟其妙处。

(二)活现形象

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大多充满形象。而文本的形象,与影视、绘画、雕塑等形象不同,它不具有实体性,不能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不能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直接感觉它们,而必须借助言语这个中介诉诸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人们只有在了解言语的前提下,通过想象、联想,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才有可能感受并还原出形象。但是,了解言语未必就自然而然地还原、活现形象,教学时,应采用适当的方法,促使学生完成形象的再现。

1.想象还原。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言语对象经过再造想象,逐一转换为新的形象,让学生译解作者言语编码,入情入境,步步还原出作者所反映的各种事物的表象及作用和意图,心领神会。这一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也常常是感悟的过程。《白杨》中有一句话:“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有位教师先让学生想象,说说白杨在风沙、雨雪、洪水、干旱前的种种表现,促使学生眼前呈现出白杨在各种恶劣条件下顽强生长的表象,心中树立起白杨的高大形象,进而再让学生从此形象中感悟白杨的可贵品质。这样,学生对白杨品质的认识,建立在由表及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的感悟,内在而深刻。

2.呈现情境。有时候,单凭再造想象还原形象可能有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言语描摹、画面再现、媒体演播、角色扮演等方式,再现文本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体验,从而获得感悟。

(三)诵读涵泳

所谓涵泳,就是沉浸其中,细细体味。涵泳的基本方法就是诵读,熟读。这是学生感知教材和获得审美享受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无视觉形象的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符号载体还原成一种真情实感。诵读过程中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进入文本,由读生感,感中得悟,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陶冶心志。诵读要力求深入文本内核,同文本在鲜活的生命律动中展开交往,争取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从而“文若己出”,通融一体,达到身临其境、神会其中的境界。曾国藩在《家训》中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泳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8]诵读涵泳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必将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四)点拨促悟

体验感悟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但教师的点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早已是人们的共识,有其合理性,但单纯的自我诵读涵泳,是一种渐悟的过程,参悟所得尽管刻骨铭心,但也有效益不高之虞。同时,阅读中的感悟常常是在特定情境、特定因素促发下产生的,古人称之为“机缘”。这些“机缘”有些被学习主体把握住了,但大量的却在不经意间擦肩而过。因此,教师的导悟、促悟必不可少。实践也证明这种引导、点拨常常会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特级教师宁鸿彬教《变色龙》时,先让学生充分阅读,然后请同学们说出“一个的警官”,学生答案各种各样:“看风使舵”的警官,“变化多端”的警官,等等,都围绕一个“变”字。宁老师没有满足于此,又提出在奥楚蔑洛夫的千变万化中,是否有着不变的因素,这不变的因素是什么?经这一点拨,学生们立刻回答是“媚上欺下”。正是教师的引导点拨,促进了学生的顿悟,使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提升到了单凭自悟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五、反思:体验感悟不能抛弃理性和训练

阅读教学强调体验感悟,凸显了语文的感性化一面,以纠正过于倚重理性分析的偏差,但不能完全否定理性和训练的作用。这里所谓的理性,既有理法知识,也有理性思考,包括理性的概括、分析、判断和推理。良好的阅读教学从来不曾让理性远离课堂,在语文课改的今天也不应让理性走开,它们与偏重感性的体验感悟完全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互动效应。而科学的语言训练,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在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

(一)体验感悟应与理性相结合

理法知识、理性的归纳、分析、判断和推理,不仅本身也是阅读的手段,而且可以成为体验感悟的一种助动力。

首先,理法知识是体验感悟的背景。掌握语文理法并不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但体验感悟并不排斥理法学习。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悟是以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经验为背景的。作为背景的知识,不独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一方面,学生顺利阅读,走近文本,不同程度地需要语音、文字、词汇、修辞、逻辑、文章乃至文学方面的知识基础,这些理法知识的多寡,往往决定体验感悟的深浅和水平;另一方面,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又会从文本中学到新的理法知识,这些知识的积淀,可以成为后续学习的知识背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体验感悟的能力和水平。请看《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片断:

(一生读:“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教师指导朗读。)

师:看得出同学们都喜欢上他读的这部分了!如果把这部分改一改,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欢。(出示: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很圆。)

生:我觉得少了“像皮球一样”,我们就不知道这鱼有多圆了。

生:我觉得这样写不生动,也不形象。

师:是呀,作者在这儿巧妙运用了一个比喻句,这样使表达更形象更具体了。(教师用同样的做法教学“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接着,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把句中其他部分写具体生动。)

生:“有的身上布满了彩色的条纹”,如果用上一个比喻句那就更生动了。

师:如果让你用比喻句把它写具体,你会怎么写?

生:有的全身布满了彩色的条纹,像穿着一件五颜六色的外衣去参加海底世界选美大赛。

生:有的全身布满了彩色的条纹,像穿着一件五颜六色的外衣去参加朋友的宴会。

……

上例中,学生通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初步学得比喻这种理法的知识,正是这种知识对感悟“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和学习运用表达,起了重要作用。一般说来,在理性的指导下,感性经验可以得到修正、整理和提高,促进认识的飞跃,形成真正敏锐、准确、深刻的悟性。叶圣陶说:“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偏向一面,丢开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7](339)词语、段落结构、语法、逻辑、文体等知识有助于培养言语的准确感;句式、句型、句序知识有助于培养言语的畅达感;文学表现、鉴赏等知识有助于培养言语的情趣感。它们对学生把握形象、领悟情感、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形成语文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阅读教学过程中,这些理法知识的教学必须贯彻“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与形象的感受、情感的领悟互相渗透,或者在充分的体验感悟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概括和提炼,而不宜将这些知识从课文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进行传授。

其次,理性思考是体验感悟的伴侣。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始终伴随着思考,尤其是感悟阶段,这应该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将感悟和思考并提的原因。苏轼在《送章憞秀才解西归》中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9]管子说:“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10]“鬼神教之”,即瞬间的顿悟。清初学者陆世仪在《思辨录辑要》中也说:“悟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考愈深入,感悟愈深切。思考,既有感性的思考,也有理性的思考,而二者常常彼此交融。

此外,在阅读教学的过程,还应让学生掌握理性的学习方法,学会自能读书。比如,解词析句方法;心到、眼到、口到的“三到读书法”;边读边画边记的注读法,还要在阅读中学会查阅和运用信息资料的方法,等等。

(二)体验感悟应与科学的训练比翼

阅读教学是学习母语的最重要的载体。母语学习不能仅凭体验感悟,还必须借助训练。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独立式”。将静态的语言材料,或者从动态的课文语言中抽取出字词句,编拟出各类习题,独立让学生反复练习。二是“依存式”,即在学习课文,体验领悟意蕴的同时,积累、运用语言;在积累运用的过程中,加深体验和领悟。前面《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片断就是依存式语言训练的典型案例。科学的语言训练,就是要将两种方式的训练进行合理搭配,使之各得其位,各尽其长。“独立式”训练,便于反复操作,长于牢记知识并转化为技能,但短于整体感悟和情感熏陶。这种训练适宜于在阅读教学课后适当、适量、适度地进行。“依存式”训练,对于知识点的识记不及“独立式”训练之长,却避其所短。阅读教学,特别是课内,应以“依存式”训练为主。“依存式”的语言文字训练,就是同时接受情感熏陶和形象感染的过程,从而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验感悟与科学的语言训练,对于阅读教学,犹车之双轮,人之双脚,鸟之双翼。

总之,阅读教学注重体验感悟,必须首先明晰其内涵,把握其特点,在此基础上采取得当的教学策略,并注意不放弃理法知识的学习,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还要伴之以理性的思考,并结合科学的语言训练。倘若这样,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体验感悟将会成为阅读教学又一高效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篇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69.

[3]李洪君.“悟性”新说[J].理论探讨,2000,(2):35.

[4]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4.

[5]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0.

[6]王力.王力文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501.

[7]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8]张明仁.古今名人读书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60.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12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阶梯

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以前的自己越来越渺小,视线的模糊,是远方的路在招手。——题记

你永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永远有学不完的知识。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的成绩没有上升反而下降。真应了那句机遇挑战并存。我们在不停的懊恼,没有成功时的得意,我们迎来了失败时,别人的冷眼。多少人想说一句,生活节奏这么快,你们怎么能用,同样的标准来看我们呢?

百花齐放,我亦盎然。

每一段路程起跑的时候,我们平等。这条赛道很漫长,你永远不知道,谁是最终胜利者。你暂时的遥遥,永远不能代表你会成为东方不败,可我们已经赢得了足够的喝彩;你只是不够出色,却已尝遍旁人的暗讽。胜利者在春天的花园里开得正艳,平庸者也可占有一席之地。这个花园不论芬芳。

星光黯淡,何似明月

古人思乡为何独钟明月,因为“月有阴晴圆缺”啊。月在天上注视着世间冷暖,千年兜转,她依然没有看懂世界,人心易变。她要改变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逐渐理解为什么锦上添花永远比不上雪中送炭。

逆流而上,一叶扁舟

心还在?冷暖自知。不愿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埃,不愿被绳索禁锢。不在为了一句鼓励而欢呼雀跃,也不会因为别人的针锋相对而耿耿于怀。若天不容,则逆天而行。

十里河花到三秋桂子,素雪皑皑成春风拂面。地狱和天堂只有一步之遥。不要轻易评判是天使还是恶魔。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我的本心,我的道

想来吾已悟道一载有余,从开始的初发心,到我道无,再到做人与做心……每个阶段,思考的问题各不相同,但大的方面还是差不多的。我从开始的零散感悟,在自己的生活层面感悟,在小说的文笔中感悟,在一切的一切中感悟……

我道既无红尘,又无灵韵,只是清静二字以居,今日巧得一文章——太多放弃铸就一个自然的大家。我以前悟道时也曾想脱离红尘,寻求世外生活,所以我甚至把一开始当作终点,也许是这样吧。

悟宇宙,我自然,得先从尘世悟起,一人一世界,一花一世界,再到生活各层面,一人便是一意境,一句话便是一智慧,一智慧诞生一思维,所以说,世界为思维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存在思维,只不过是尘世中的思维罢了。

一旦这种思维与其他思维碰撞,擦出的火花就是道的感悟,道无处不在。道是世界之基,自然之理,万物之母,就看众生如何悟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每个人的感悟或许有多少不同。

我想来自认悟道第一,但现在却要以几个甚至几十个深奥道理撑下去,当初,每晚躺与床,每每睁眼而获,甚喜,遂得。行走在校中,思考在室中,每每有所获,但都一闪而逝,若记之一二,久而也淡忘之。

所以我还需悟道,悟道是每个人都会且都能,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我自认道的浅薄与无知,因为我曾说过:“我现在的境界是融于红尘,但在红尘中保持一颗仙心。”如今我为这话而愧,仙心,首先要学会做心,而我连做人都还不会做!但我相信,做心是自己最想要的,心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我历经几“劫”后,明悟这些道理,自己不是别人,自己的心,为心而活。难怪,这便是我的悟道之心,一颗清静无为之心。有为,便是做人。

我的本心就是如此,悟道,无止境。本心,永做心,只有做心,才是自我,以为一切。

要以极少的念想悟出的道,此为悟道第一原则,悟道如水磨工夫,没有几年十年是悟不出什么名堂的,天地启人。

我的道,心中的道,坚守本心,不外如是,一切皆溶。人,则给尘世之中了解心愿罢也,世事无常,未知是最危险也是,一切都是未知从这个方面讲也可以构成这个世界——思维之界。

所以我说,物质来了,那精神呢?精神终将超越物质,因为这是人类最深处!精神才是最根本!

所以我说,精气神以导躯体之,只有精神,才能调动躯体,才能做出一切。或者说,精神,以导万法之,也为同义,既为神、心控人,也为控世界,自然自在人之心中,人是世之反映,心是自然之源。

所以,我能悟道。

也就是说,这就是我的本心,我的道。

高考满分作文——倾听与倾诉

所谓倾听和倾诉,虽然只有字面的一字之差,但是它们之间的差距却完全不同。你曾想过它们之间的差距么?

倾听,便是字面上的意思,即:认真听着别人所说的,思考他们所说的。而且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那么,倾诉呢?倾诉即是你对着一个人,无论他是谁,只要那时他或她在你身边就是了。当他来到你的身边,你便是无助的小孩,没有丝毫掩饰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他或她。

那么,你真的倾听过他或她对你的倾诉么?如果没有,那么请你给他或她道歉吧。为什么呢?因为你并没有过一次倾听别人对你的诉说!你把别人对你的感情抛在了一旁,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因为别人因为你是一个可以倾听他或她倾诉的人,所以才来找你,可是你还使他或她感到失望,无助。

你觉得这么做对吗?当别人找你诉说的时候你却这么对他或她?

诉说者在对别人诉说自己遭遇的同时,把自己的痛苦分给了对方感受,但是倾听者却是倾听对方诉说的人,体会对方的感受,因此感同身受。所以比起诉说者,我更愿意做一个倾听者。

倾听别人的诉说,体会别人的遭遇,感受别人的痛苦。虽然说是感受到了对方的痛苦,但是相反,你也在体会痛苦的同时减轻了对方的痛苦,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正是因为有了倾听者的存在,才让倾诉者有了倾诉的对象,使得自己的痛苦得以减轻,同时也让倾听者体会到了同样的感受。

可是在现在,大部分压力大的倾诉者并没有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之间有着共同的压力,而身为师长的老师们却也有着来自学生的压力。所以正因为这样,才使得现在的学生们一个一个都把来自各处的压力和自己痛苦的遭遇深埋在自己的心中,生怕被某些人看见。同样的,学生也并不是没有像父母这样的监护人可以诉说。但是,对父母倾诉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啊,现在的学生们普遍都处于青少年的叛逆成长期中,而在这时,父母也有来自家庭,工作上的压力,从而使得倾诉者无法拥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和时间来对于父母的倾诉。

正是因为有倾听与倾诉的关系,才使得倾诉者与倾听者显得密不可分。而有是因为有了倾诉者的存在,才会使得倾听者的存在显得有意义,不是吗?

倾听者与倾诉者,本就是应该在一起的,而正是因为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才使得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不是那么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