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

时间:2023-02-11 06:34: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文化旅游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文化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从经济学、人类学等方面,对云南民俗文化的市场化研究状况作了总结,可资参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的便捷和人们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对民俗文化发生浓厚的兴趣,客观上在促进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其推向了市场化的境地。与此同时,对以丰富的民俗资源著称的云南进行有关市场化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内容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现将其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文献典籍中的记载

民俗文化市场化是经济进步和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国内早期专门研究民俗文化市场化的著作几乎没有,但关注商品市场与民俗文化之间关系的观念中国早已有之。从历史典籍记载进程来看,《庄子·逍遥游》记载:“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用“章甫”(帽子)这个商品因民俗文化的不同而在市场上无法流通的事例,记载民俗与商业贸易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货殖列传”专栏,以区域性民俗特点作为该传的基本框架。把各地物产概括为山东、山西、江南和江北四区,然后结合各地的民俗来阐述当时的商业活动规律,认为古代风土人情对区域贸易的影响很大。潘雄先生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如果经济民俗学或民俗经济学能正式成为一门应用科学的话,那么这一学科的先驱者应该是中国的司马迁。此后的《风俗通义》、《荆楚岁时记》等文献也对一些民俗文化事象展开论述,但未见将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进行叙述的内容。

(二)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目前,关于民俗文化市场化有系统研究的成果甚少,从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来看,专著类的成果有:何学威所著的《经济民俗学》,围绕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等方面展开,阐释经济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因素,首次提出了民俗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从经济开发角度系统地研究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挂钩。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实质为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辅相成,作者提出以经济腾飞带动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以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扬光大促进经济繁荣的观点。该著对民俗文化在经济的冲击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没有做深人地探讨与分析。论文类的成果,最典型而且最具代表性的是潘雄的《民俗研究在商业贸易中的重要性)(载于张紫晨选编《民俗调查与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文。该文作者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追述了中国民俗与贸易之间关系研究的最早典籍记载,见于《庄子》与《史记》,同时与马林诺斯基的“库拉”制度研究作对比分析,以实例论证的方式,阐释了民俗在商业贸易中的巨大作用:作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商人来说,只有翔实具体地了解民俗事象,才能在商品交易中获利与成功。该文只是着重论述民俗在商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对市场化给民俗事象带来的影响没有涉及。

(三)人类学角度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旅游经济正式纳人国民经济计划,作为旅游资源当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民俗文化资源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目前,真正对民俗文化市场化进行的研究,也着重从民俗旅游和产业化角度进行研究与分析。

从民俗旅游角度对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分析的成果较多。王德刚的《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基于实践的民俗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载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一文,通过对民俗旅游发展经验研究,总结出了民俗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品牌经营模式、社区一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节庆活动模式。同喜琴的《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载于《贵州民族研究》,X006,_年第1期),阐述了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伪民俗大量涌现,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

和谐性等方面。李彬,包磊的《旅游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究》(载于《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月(下旬刊))文,着力探讨民俗旅游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内涵,并力图寻求二者之间的内在张力,提出解决的建议,以获得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徐赣丽的《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载于《民俗研究》2006第3期),李正欢,黄远水的《解读民俗旅游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内在张力》(载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邱扶东的《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等一系列文章,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作了探讨与研究。

从产业开发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何学威的《民俗文化产业与振兴民族经济》,(载于《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6卷第2期),把民俗文化当作一种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研究民俗文化产业在振兴民族经济中的作用及可行性。姜继为,吕桂兰的《试论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载于《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主要论述了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市场经济的生长点的问题。此外,张来芳的《民俗文化产业化的构想》(《江西社会科学》,200()年第5期),邱扶东的《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等论文都相应分析了民俗文化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可实践性。新晨

(四)国外的研究状况综述

国外旅游产业发展较早,对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场化研究的论著也较多,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林伍德(Greenwood.1977)就对旅游文化的商品化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他认为,文化旅游的开展必然带来文化的商品化,但若是把文化完完全全按照商品来进行包装,就会带来极大的消极意义,因为这实际上“剥夺了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剥夺了构成文化的方方面面。商品化使文化失去真实性,使民俗生活置于舞台化和戏剧化之中,故格林伍德反对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将民俗事项商品化,提倡对文化的市场持一种理性的态度。但是,也有学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待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ErikCohen)就认为,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场化使其真实性丧失的说法是不贴切和荒谬的。一种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随时被接受为是真实的,哪怕仅仅只是市场化了的真实,同时这种商品还会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成为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经济效益带来的资金支撑,又反过来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更加完善和进步,进而促进民俗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此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现代旅游规模的日益扩大,民俗文化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加深,由此而带来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及民俗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负面的影响越发引起学者的关注。这些负面影响大多发生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涉及到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问题,成为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最感兴趣的领域。随着民俗旅游商品化倾向的日益严重,国外很多学者开始在“真实性”和“舞台性”两方面展开了研究,试图寻找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这方面,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就是马康纳(MaCannel)的“舞台真实”理论,较系统的探讨了关于旅游景观系统的六种舞台类型。国内对民俗文化市场化的境遇研究,较少有比较系统论述的著作,大多只是在民俗旅游的研究中有所涉及。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文章谈及民俗文化的市场化,但是对于民俗文化市场化进行实例探讨的文章并不多,在笔者涉猎的文献中尚未发现从市场化境遇角度出发来研究云南民俗文化发展的专题性论著。

第2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古城镇;旅游开发

一、相关概念

(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故有人称它为“文化”或“社会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源于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也随着时代的渐进和外界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变化。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大致包括3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并有着教化、娱乐和心理的功能。

(二)古城镇

古城镇,是指“需要或是已经给予保护要求的城区或城镇”(吴承照,1998),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经生活不断延续与演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物、古迹点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二,现代生活在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古街区、古建筑群、城市地段依旧延续;第三,城市的遗存具有自身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城市而具有明显特殊的意义。由此可见,古城镇一般是民俗文化相对发达,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

(三)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丽江古城就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这是丽江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造就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古城纳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和审美观。

二、纳西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双赢

(一)纳西民俗文化推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

1、独特的纳西族民俗文化是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丽江古城借助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建筑、独特的历史氛围、淳朴的居住环境和特殊的民族艺术等,通过古城的修复与文化保护,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内涵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丽江古城成为具有特殊魅力的旅游吸引物,大大提升了丽江古城的知名度,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人通过开发发展丽江古城旅游,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纳西族民俗文化为丽江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血液。一个旅游景点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丽江古城也不例外。丽江古城受到游客的追捧,也证明了纳西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旅游景点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纳西民俗文化是古城的造血机,能不断地输入新的血液,保持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发展成就了纳西民俗文化

1、纳西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挖掘、保护和发扬。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和“重构”。例如,木府、洛克故居、白沙壁画等古迹的修复;纳西古乐、东巴歌舞、字画等民间艺术的复活;打铜、制陶、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业也获得了新生;一些传统的饮食也得到了开发与发展;传统的纳西族建筑得到了保存。一批专家学者还对丽江的人文景观、东巴经典、史料文献、节日庆典、婚丧习俗、饮食服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音乐歌舞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和论证,还撰写了一批专著和论文,为纳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丽江古城旅游发展增强了纳西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丽江古城的成功让丽江人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硕果,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渐地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与时俱进,不断主动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新,并积极地把它推向全国以及全世界,并以他们的独特民俗文化为荣。

3、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奠定了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丽江古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推动了丽江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文化和文物保护部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当地政府和文物保护部门就可以用更多的经费来支持民俗文化保护和创新,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

三、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发展的矛盾

(一)原居民的外迁使丽江古城面临文化博物馆的危险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规模最大的聚居地,独特的纳西民居形式、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环境、亲切宜人的绿化环境、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孕育和承载着丽江的纳西民俗文化。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而古城淳朴善良的原纳西居民则是民俗文化的天然守护者和创造者。

古城和古城所承载的纳西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游人的卖点,每年数百万游客涌入丽江,大量的游客打破了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安逸,为了给商户和游客腾出地方,也为了躲避旅游带来的喧嚣,很多的原住民陆续迁出了古城。根据古城开发办公室提供的数据:1996年前,古城内居住着3万多纳西人,到2005年只剩下不到6000人,且多为老人。古城居民取而代之的是商户,住户多为来来往往的旅客,这些人多没有古城纳西人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不能真正地与纳西民俗文化水乳相融。文化天然创造主体的缺失使丽江古城的民俗文化黯然失色,古城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文化的展示场,那些店铺和旅游商品多为廉价的道具,古城面临着变为文化博物馆的危险。

(二)纳西民俗文化商品化导致丽江古城文化氛围减弱

独特的民俗文化使丽江古城大放异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把民俗文化推到了风口浪尖,民俗文化通过商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文化的商品化是市场的需求,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扩大影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某些开发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文化习惯,把文化作为赚钱的工具,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粗俗化和庸俗化。目前丽江古城正遭受着这样的命运,作为一个纳西族聚居地,古城内却随处可见傣族民乐葫芦丝吹出的乐曲,民族服饰店里的服饰很多也不是纳西族服饰,而是苗族的刺绣、白族的服饰的等,而生产厂家也多是广州、温州等地。民族歌舞被定义为娱乐游客的节目,服饰、动作的文化内涵被削弱,其原来所代表的文化涵义不复存在,丽江古城市场上充斥着的大批量生产的毫无特色商品终会使游客审美疲劳。

(三)民俗文化的真实传承与古城旅游发展遭遇尴尬

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首先是真实的存在与发展,旅游的开发,游客纷至沓来,很多游客要的只是快餐的体验,并不要求深层的真实。但是民俗文化要想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深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按照其发展规律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否则长久以往,必然会产生失望的旅游者和无所适从的变异的民俗文化,从而两败俱伤。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真实传承有两个尴尬:一是旅游的开发使丽江的纳西下一代生活在扭曲的传统文化中。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印象很多来自当地的旅游部门对游客的宣传和表演,一开始看到和听到的就是异化的民俗文化。二是原居民的大量外迁和房产的转移,纳西族的下一代失去了继承一个真正的有着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丽江古城的机会。纳西下一代儿童大都出生在新城,已经失去了接触原民俗文化的空间,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已经被剥离,再加上强势文化的影响,一种文化的传承面临中断。

四、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

(二)加强对本土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

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增多,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青少年既不喜欢听也不想去记,而宁愿去看电视。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三)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四)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目前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商业化氛围过浓的现象反映较多,因此控制旅游过度商业化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修复一些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

1、杨宁宁.论旅游与纳西文化的传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

2、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3、廖冬梅,张诗亚.丽江的旅游开发对传统纳西文化传承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06.

4、刘燕.旅游的发展对丽江古城社会文化的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5、杨福泉.从丽江古城谈遗产地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一些想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6、朱良文.丽江纳西族民居[M].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7、蒋高宸.丽江――美丽的家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第3篇

【摘要】古村落民俗旅游日渐走热,为人们青睐。本文以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分析其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思考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的生态特性。在文化生态理论内涵的理解下,探讨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性建议,提出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明确古村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内涵、优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等几点启示。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吴中区古村落

在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流行选择的主体态势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已然在旅游市场中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同时,伴有乡愁回忆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亲民性和体验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为人们所青睐和重视。然而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和不断走热,其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位于苏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个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苏州市级认定的古村落共17个,吴中区独占六成11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其分别为陆巷、明月湾、三山岛、东村、杨湾、植里、f里和东蔡。吴中区太湖古村落[1],作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积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区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吴地特色乡土民俗风情,充分显示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然而当前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古村观光、农家休闲为主,内容单一而非物质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质遗产备受青睐,深挖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视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历史性的旅游空间和传统的社会人文气息,博得诸多游客青睐。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传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尽数内容,从古建民居、古街商贸到特色餐饮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作为古村落的文化瑰宝,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

吴中区古村落群体性保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风貌、建造技艺、民俗风情历代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传达着太湖吴地乡土文化,极具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一)耕读传家

吴中古村自古人才辈出,乡举里选之风极盛,有“进士之乡,教授摇篮”之美誉,勤敏为贵,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明代王鏊连中三元,两朝宰相、两大书香世家为故里传延下淳厚的诗书习教之风,至今儒风习习。“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 [2]思想广为村民流传,成为古村人之家风家教。同时坚持“蓄千金而樵汲树艺未尝废”,即使是家有千金财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种,或下地劳动。至今可见耄耋老人坚持日耕、富贾官员从事耕作,并非完全为了生计,而为承袭一种勤勉的生活习惯。

(二)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作为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说的即是如今吴中区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狭民稠、不堪重赋,借其物产丰富、水路之便,而行贾四方,厚积资产,亦有“钻天洞庭” 赞叹其精明能干,无物不营,糜远不到,无业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资开办的上海钱庄就有65家,在上海钱庄业占相当比重,实力雄厚。涌现出席、叶、翁、王、沈、周、吴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们审时度势、和气诚信、乐善好施、重文化教养,使洞庭商人在长江八九百年的经商活动中,经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视乡帮情谊,互帮互助,情重桑梓,敦亲睦族,义举乡里。修桥铺路、兴学施药、办善堂、置义渡,恩报故里。告老有还乡筑宅的传统,可见虽吴中偏隅乡村,巨宅连片颇有衣冠礼乐、博采人文的大邑规范,这都与洞庭商帮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艺民俗

吴中古村落游艺民俗异彩纷呈,不亚于苏城之热闹精彩,而为外人所注目与向往。正月猛将活动作为古村春节期间的全民盛会,从初一出巡“贺年”,初五“路头会”接财神,初六“逛会”,初八“出灯”,初九至十二“漫山转”到十三猛将诞辰,各种猛将活动热闹持续。旗伞蔽日,锣鼓震天,威仪甚盛,一村一猛将,一村一节目,人声鼎沸,蔚为壮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台阁为民间演艺,以高空杂技表演剧艺为主,两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脚悬空,衣裙飘拂,飘然而又惊险,令人惊叹叫绝,为东山一绝。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游艺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为吴中古村落一道靓丽的风采。

(四)本真生活

吴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拥太湖,依地势而建,讲究天人合一风水观,古街古巷空间宜人,住宅、祠堂、庙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闭式宅院园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时期和民国留存至今,民居风格上延续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在型制上更显内敛与简约,营造法式以“人”为中心,建筑营造技艺精细考究,雕刻冼练彩绘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产丰富,常年花果不断、湖鲜肥美,饮食讲究时令,村民天明即起、午来吃茶,生活自然生态又讲究细致,透露出浓郁的太湖流域的吴地乡土气息。如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台阁、婚俗及以太湖水产农产为原料的船餐、开捕节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村落旅游虽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如人意。吴中区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多年,古迹探幽、观光游览、农家乐休闲、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兴起,以庙会活动、民居体验、时令性登山活动等暂时性群体活动为主、以热闹吸引眼球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民俗旅游开发的共通性问题。

(一)民俗文化资源,因“看不见”而被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尚集中停留于物质层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评定和修缮及村落卫生环境的改善等。即使是开发较早的陆巷和明月湾,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关注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开发。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对其理解不应只包括物质部分,非物质部分更是其生命和灵气所在。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地方特产、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等“看得见”的有型遗产,古村落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传说、饮食、乡里民风等无形资产更没有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视野。“看不见”资源――民俗文化的开发脱节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风古韵打折。

(二)民俗文化环境,变迁与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古村带来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冲击。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民间习俗等不断消失,文化内涵被弱化,以农耕渔猎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被淡化。以乡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庙会、台阁等活动的市场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电视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严格的保护,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开发价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观也因低水平的修补或改造,造成隐性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文化环境破坏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产品单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现有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局限于原有物质载体范围,如陆巷古村落遗风的参观游览及杨湾杨梅节,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吸引力低,资源的整体开发层次低。

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围影响,主体民俗文化趋同。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割和影响,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从而导致开发利用上难以协调、不成系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认识

(一)民俗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关注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照自然环境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各类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为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6],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历史延续性,蕴含了其文化生态特性的内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全面审视民俗文化,认识、掌握其文化生态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态,对多样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力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特性

以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与吴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质而经典的文化生态特性。

1.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吴中区古村落群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吴文化的一个亚圈层。既有吴文化的地域背景,又与宋室南渡历史渊源极深,同时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脉的影响,在饮食起居、工艺审美、节庆礼仪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典型意义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独特地域文化。并表现出可贵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代表。

2.多样民俗群落式富集。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现存民俗资源中,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游艺民俗、自然崇拜和婚庆民俗、工艺民俗和饮食民俗、乡里民俗和农耕渔猎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东山台阁、婚俗。形成质朴而独特的吴地太湖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区,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内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吴中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中,无论是传统手工技艺、营造法式,还是自然崇拜、乡里民俗或传统节庆,无不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学观,折射出太湖人家独有的儒雅气质和文化精髓。

4.安居乐俗的原生态传承。调研发现,与其他地区古村落民俗资源过度开发、商业化和舞台化不同,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开发较晚,受商业化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发性,在当地呈现为原生自然式安居乐俗的和谐状态。如西山村民修复天后宫,杨湾人集资重建刘宫祠、重塑刘猛将,自主开展庙会等民俗活动的自发行为成为吴中区古村落民俗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启示

(一)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旅游景区化的侵蚀,古村落遭受内外夹击。看得见的是古村环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传统工艺不再,看不见的是古村文化意蕴的淡化、陨灭,人心不古。历史街区拆旧建新,而忽视文化生态环境、割裂文脉式地开展旅游开发,必将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发展危机,失去了纯朴乡情传统民俗的乡土村落就像失去了灵气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续的活着的文化,其旅游开发是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以彰显其地域文化魅力为目标。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的4大层面:民俗文化景观及空间的保护、传统人文风貌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民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传承人与传播者的保护。突破“看得见”才为资源的误区,将自然环境基础、人文环境底蕴纳入保护范围,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重新审视和更新民俗文化资源库。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作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已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资源正为人瞩目,据了解多个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开发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作为地区旅游形象的关键词,具有重要影响力。民俗文化旅游应赋予什么主题内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讨研究。如西双版纳以经典的泼水节民俗活动突显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饰、舞蹈等民俗内容,从而树立起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分析其民俗文化资源,依据历史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题。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吴文化为本质特征,其经典内涵是吴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围绕“太湖吴地人家”这一主题内涵,挖掘太湖文化、吴地风情的特质要素,融入风水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真实反映太湖吴地人家的生活风貌,构建太湖古村落吴地乡土文化圈,保证其地域性和真实性,诠释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内涵。

(三)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突显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历来备受研究,主要可总结为博物馆型、民俗村(寨)型和异地模拟型三种,也有针对“孤岛式”弊端提出生态博物馆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作出了分类研究及建议,见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减小破坏性。

吴中区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个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点,其民俗文化生态也各有差别,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态类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态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开发模式,深入结合每个村落的个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吴中区古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还应把握集群化战略和协调原则。一是将古村落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保护开发体系中;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太湖各个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旅游品牌与项目的整体开发和创新,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打响“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区”、“太湖吴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统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三者关系,以多元价值利用为手段,既注重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利用,破环民俗文化生态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互生共进,相得益彰,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契合。

五、结语

古村落凝结了灿烂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活态体现,而民俗文化正是其灵魂所在,对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将随着民俗开发热潮不断深入扩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态理论,结合深入详实的实证调研,尝试探讨文化生态性对旅游开发的要求,对苏州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庆年.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华.东山人文[M].中国文联q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4]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67-174.

[8]郑玉玉.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24(1):105-108.

[9]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化――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 26(1):66-69.

第4篇

关键词:白鹭古村;学术史

白鹭村,位于江西省赣县的最北端,毗邻兴国和万安,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在这个古村落里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到目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客家古村落,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的祠堂、庙宇共69座。在2006年9月18日于湖南闭幕的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旅游节上,特色独具的中国十大古村隆重亮相,赣县白鹭村成为中国十大古村之一。悠久的历史让白鹭拥有了为数不少的“第一”和“唯一”:中国第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堂,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故宫唯一一块遗留在外的金砖等,继2003年公布第一批2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2007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又公布了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其中,赣州唯一入选的是赣县白鹭乡白鹭村。正因为白鹭村有浓郁的古村特色,所以,近几年来白鹭村成为各个专业的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以前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赣县白鹭村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的学术史回顾。

一、民俗事项的研究

关于白鹭村民俗事项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抢打轿”这一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谭东辉《客家“抢打轿”的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打轿”体育民俗的由来以及“抢打轿”的仪式,重点分析了白鹭“抢打轿”活动长盛不衰的原因,作者认为,“打轿”这一民俗体育活动维系着人们对生活的信心与希望,填补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一丝空白。“抢打轿”作为赣县白鹭村独有的古老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充满活力的民俗体育。白鹭人尚武好斗,刚猛有余而文气不足,“抢打轿”意在以一年一度的赛事满足勇士们的斗勇之欲,同时赢得平日族人的尚文重德、团结和睦。“抢打轿”表现出了儒学性、历史性、农耕性、传承性和娱乐性的体育文化特征,并有浓郁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商业价值。打轿活动产生于赣南白鹭的生产生活中,寄托于民族的神灵崇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关于“抢打轿”的民俗活动,张玉菊,吴玉华,曾晓莉《探析客家白鹭“抢打轿”民俗体育及其传承价值》一文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等方法,也对“抢打轿”这一民俗活动的历史渊源,活动组织程序,传承价值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该文作者认为“抢打轿”作为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内容的丰富,其蕴含的精神思想与思维方式,对人和社会的发展、整合都有深刻的启发与借鉴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民间休闲娱乐功能以及可以促进旅游的发展价值。

二、建筑风格的研究

关于白鹭村建筑风格以及其表现出的文化特色和价值意义,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张嗣介《赣县白鹭村聚落调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白鹭村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作者从白鹭村的地理与历史谈起,详细叙述了村内街道与建筑布局,并以典型的村内代表古建筑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说明了白鹭村建筑的与众不同,作者认为,白鹭村的街道布局建筑设计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村庄的发展和布局以及建筑追求风水意识,同时也周到的考虑生活的功能。建筑中的装修一般比较朴实简单,“祠”和“堂”在白鹭村没有本质的区别,关键是看何祠何堂。白鹭村以钟氏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村内人口繁衍至数千人,但实际上是一个家族村,是宋代客家钟氏没有间断的延续族体,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较多的宋代客家人的文化原型。白鹭村的整个村庄布局、街道、建筑基本上还是明清时期的格局和建筑,有着自己独有的建筑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是我省现存罕见的一处客家古村落。针对白鹭村的古建筑的研究,学者郭粼、曾国光《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研究》一文主要从白鹭村的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的分类及表现手法出发,探讨其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作者认为,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的艺术表现一是顺应当地群众传统欣赏习惯,在建筑物的雕刻装饰上,呈现出局部与整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二是着力写意,有情有趣。三是寓教于乐的表现手法。在建筑装饰中雕刻技法的不同体现出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和匠心之巧的艺术特点。通过不同部位和不同内容的雕刻之间的配置、组合、呼应,构成统一面完美的艺术形象。白鹭村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其真实的反映了白鹭古村落居民的家族形态、生活形态、文化形态、艺术形态、观念形态及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是赣南传统民间吉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白鹭人民的精神的需要,而且表现了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的思想情感、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而另一学者许鹏在《客家民居建筑文化风格――白鹭村》一文中,作者认为白鹭的客家民居,借“祠堂”而独秀天下,白鹭祠堂从使用功能上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奉祀祖宗神位并举行“辞祖”仪式的祠堂,一种是既聚居人家,又奉祀祖宗神位的祠堂。从构成上角度看,基本是由建筑实体围绕中空的天井构成,即“四水归堂”建筑。白鹭民居为砖木混合结构,其重要特点是注重雕刻装饰。学者高健婕《赣南客家女性祠堂研究――论“王太夫人祠”的文化内涵与装饰艺术特点》一文从祠堂的建筑理念以及与客家民俗的关系上,详细探讨了“王太夫人祠”的文化内涵和装饰特点。作者认为,“王太夫人祠”的建筑特点不仅体现出了赣南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团结互助、勇于开拓”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客家民俗观,同时,其建筑风格与装饰特点又与祠堂主的思想交相辉映,呈现出质朴典雅、庄重秀丽的艺术风格。“王太夫人祠”作为客家民俗文化与客家人文精神的物化形式,也体现出了独特的赣南客家区域人文环境和民俗观,并蕴涵了独特的客家建筑审美文化,它融客家民俗文化之精华,已然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象征符号,折射出了客家人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对自然、人生、世界的观点与看法,体现了客家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当下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研究

白鹭村自2006年被选为中国十大古村落之一,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去参观,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白鹭村也成了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熊桂兰、戚蕙兰在《白鹭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主要针对白鹭古村作为旅游品牌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村民对古建筑等文物保护意识尚需加强、村民对发展旅游业积极性不高、旅游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以及白鹭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提出白鹭村今后旅游开发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思考:充分调动村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走保护与建设之路,注重清洁与整齐并举以及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内容。作者认为,白鹭村不仅有着成群的古建筑,而且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东河戏、木偶戏等民俗文化。其中发源于赣县白鹭的东河戏,在2008年6月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白鹭村客家文化在国内外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白鹭村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要使旅游观光的人们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还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努力。另一位学者钟福民《论赣南客家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以赣县白鹭村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认为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文化资源因为与人的有机结合而显出相当的复合性。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古村落加以合理的保护,涉及到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关系,并且体现出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作为农业文明孕育下的村落,白鹭村不但布局合理,而且其村落文化的构成要素也很完备。白鹭村正是靠其古老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的文化资源,体现出古村落的独特价值。但是,白鹭古村在文化保护的问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新旧景观的不协调,景观的生活性和观赏性不协调以及直观的物质文化与潜隐的非物质文化的不协调三个方面。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作者提出相关的对策,根据白鹭村当前的情况,对其保护宜采用“分区式”和“景观式”相结合的思路,并且做好村民的环境卫生教育,让他们不要将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随便摆放,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进行科学处理,再者,政府或旅游主管部门,要帮助村民对村里的道路进行统一规划。而学者涂秋风《处在深闺无人知,客家古村重放彩――白鹭古村旅游资源特征分析》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在对旅游资源特征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古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初步构想和基本思路,重点阐明了客家文化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价值和地位。作者认为,白鹭古村及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明显,它包含了建筑、民俗、民间艺术、饮食及客家迁徙历史的相关旅游资源,尤其重要的是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广大的市场潜力和前景。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主要有:树立良好的保护意识,正确协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依托赣州城作为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中心集散地的强大优势,加大旅游促销力度,积极开拓旅游新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体系配套;实施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项目间的区域协作,打造优势集成,以观念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营销创新为向导,提高白鹭古村对赣南乃至全省旅游发展的贡献度;积极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筹措资金。作者把古村旅游的功能定位位以客家文化为主脉,民居古建为依托;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为辅的自然-田园-风水-寻根游。策划的旅游项目包括:客家溯源寻根游、民居古建观光游、客家民俗活动游以及绿色家园休闲度假游。

四、结语

白鹭村作为一个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古村落,近几年来,不管从其民俗活动、建筑风格以及旅游开发项目等方面都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白鹭古村的研究对现代古村落的开发与今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于古村落原有生态保护的重视,而且对于其他古村落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多年来学界对于白鹭古村的研究尽管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不足,比如白鹭古村作为旅游开发的具体实践有哪些可行性,人们意识上的不重视导致传统文物大量的流失现象以及古村落的建筑修复的经济来源,今后的发展状况等等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待于对白鹭古村做进一步的研究。(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谭东辉:《客家“抢打轿”的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2期

[2]张玉菊,吴玉华,曾晓莉:《探析客家白鹭“抢打轿”民俗体育及其传承价值》,贵州体育科技,2013年9月

[3]张嗣介:《赣县白鹭村聚落调查》,南方文物,1998年第1期

[4]郭粼、曾国光:《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研究》,艺术与设计

[5]许鹏:《客家民居建筑文化风格》,中华建设,2006年第1期

[6]高健婕:《赣南客家女性祠堂研究》,美术大观,2011年第3期

[7]熊桂兰、戚蕙兰:《白鹭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第5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民间音乐;作用分析;紧密联系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66-02

我国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在开发和应用中,一直秉承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继承与发展原则。特别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民俗习惯,其中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核心的应用发展尤为重要。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春地区民间禅宗音乐逐渐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宜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宜春地区民间禅宗音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既能够保护民族传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还可以拓宽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从而推动宜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收入的增长。从最早的月亮文化节上演“月下观禅舞――赏心”到后面几届的“月下听禅乐――静心”以及到一整套完整的“禅乐”表演晚会,都把宜春民间禅宗音乐文化推向了更广更大的旅游市场。

旅游产业在我国各式各样的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会谈的跳板,还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拓展旅游产业是实现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尤其是民族旅游资源,对民族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民间音乐的合理应用与开发不仅能够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民间音乐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一、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一)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

民族民间音乐的萌芽时期是在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当时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奴隶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号子。随着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的变更,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初现雏形。经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秦汉,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断被发展被传承,摒弃了以往的分散形态,在吸收民间音乐的优势和精华的基础上转变为宫廷音乐,奠定了民俗音乐的基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逐渐达到了鼎盛时期。

魏晋南北朝后,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开始进入全新全面的变迁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艺术,开始尝试融入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拓宽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和种类,丰富了音乐艺术的内涵。这也为后来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在发展本民族的民间音乐时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尽管如此,当时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仍是以宫廷音乐为主。辽、宋、金后,由于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让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有了一个可靠的保障和相对稳定的环境。正是如此,这一时期的民族民间音乐逐渐呈现出显著的亲和力和突出的个人特色,强大的群众基础的支撑也让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性和民俗性等特征展露无遗。

(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一直以不容小觑的姿态构建在我国的民族文化艺术体系中。如今,民族民间音乐不仅仅是人民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更是走上了电视荧屏成为百姓的娱乐大餐。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使得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更上一层楼,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更是走出了国门,在国际文化艺术的舞台上发光发亮,绽放中华民族的光芒。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国际文化艺术舞台上显现的迅猛之势,也进一步推动了以民族民间音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其不断壮大。

二、宜春地区民间禅宗音乐对旅游开发的影响作用

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也让我国与世界各国加强了交流,尤其是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方面。不但能够让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和了解,同时还使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开发和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空间。作为一个拥有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东方古国,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旅游胜地接纳的游客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我国的自然景观及秀丽河山更是获得了外国友人的一致称赞和好评。随着外国游客的增多,显然传统自然景观已经无法满足外国友人的旅游需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对我国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民族民间音乐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引起足够的关注,同时能够从民族民间音乐为出发点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势必能够为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深一层的拓展力度,丰富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体现我国五千年历史的重要载体。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借助民族民间音乐的力量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高度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无论是对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是毋庸置疑的必然选择。

三、旅游开发对宜春地区民间禅宗音乐的影响作用

(一)提升人们对民间禅宗音乐的关注

随着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大,民族民间音乐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展现也越来越游刃有余。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个人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魅力逐渐显现,凭借自身的优势不断地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喜爱。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本身带有十分浓郁的地区和民族特色,其在长久的历史发展沿承中已经成为我国文明艺术发展的奇葩,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的青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宜春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特别是近几年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的思想观念开始盛行,越来越多的宜春地区文化产业工作者也开始加入到对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探索中来。毫无疑问,宜春民间禅宗音乐是宜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宜春地区的文化产业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对其历史发展探寻研究的源头和媒介,也是宜春地区对外展示旅游文化的名片。所以,宜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既能够为宜春地区的民间禅宗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还可以让宜春民间禅宗音乐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宜春民间禅宗音乐的重视程度。

(二)有效保护宜春民间禅宗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在对宜春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对传统宜春民间禅宗音乐的开发能够对传统的宜春民间艺术文化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从音乐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宜春地区拥有具有本地区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但在一些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一些传承下来的民间音乐艺术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因此,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能够充分挖掘其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文化底蕴,以便能够有效保护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四、结语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民族民间文化的历史发展情况和如今的现状及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现状为切入点,针对民族民间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论述。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融入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既能够带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能够保护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使之有效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鹤,龚毅.湖北黄梅禅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商业研究,2012,(03):171-175.

第6篇

    摘要:旅游业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就要保持和持续发展,所以需要渗透独具特色的文化及当地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我们所提到的歌舞文化。因为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没有旅游文化是不会有效益的,所以民族文化。民间歌舞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业。

    关键词:民间歌舞、旅游业、地位和作用

    民俗旅游为经济贸易、商业发展开辟了市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有的传统节日游艺活动。民间歌舞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每个地域的特色不同,所以发展的旅游特色和方向也是不一样的。而民间歌舞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民间歌舞支持了旅游业的发展。

    所以有些地域的旅游业发展一部分是靠当地的民俗特色发展起来的,敢问,一个没有没有知名的建筑、风味食品、文物遗迹等旅游特色,他需要靠什么来发展旅游业,唯一的方法就是开发民间的歌舞,和风俗。民俗旅游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经济现象。它的开发,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如民间工艺品,它既是包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象征物,又是民俗旅游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和较强的竞争能力。作为一种新兴的产品大批量的生产,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可是这些民间的工艺品需要一种推销的方式和代言,所以,一个地域的民间特色成了一个纽带,销售工艺品的中介和代言。而引起民俗文化的兴起一部分原因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激发了民众的经济动机和功利思想,加上部分地区缺少发展其它长夜的优势,由此促进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这样也有利于人们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由此而来,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促进了经济均衡发展,弘扬某些民俗文化,有利于各民族间的发展与借鉴融合。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民间歌舞起到了很重要的角色,有些民族也是靠这一方式慢慢在旅游业行业中崛起,像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哈尼族的生活娱乐性舞蹈除了乐作舞外,还有扇子舞、三弦舞、罗鼓舞等。哈尼族是西双版纳州主体民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底蕴深厚的民间歌舞,透出了浓郁古朴的民俗民风,凝重深沉的民族气质,外柔内刚的坚强意志,优美动听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来到西双版欣赏歌舞如同观赏繁花似锦,走近哈尼族山寨,体验多种节日的喜庆,观看各种节日的歌舞表演,感受各类多彩独特的民间歌舞犹如嗅到一朵朵鲜花吐露着奇异的芳香。勐海县格朗和,南糯山一带的旅游比较活跃。这里是哈尼族民间歌舞的海洋,民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树立了地位,它唤起了村寨旅游经商的浪潮,用歌舞名称“冬巴叉”起名的“冬巴叉”歌厅、“冬巴叉”娱乐场、“冬巴叉”舞厅、“冬巴叉”风味餐厅效应而立,欣赏着优美动听的哈尼族民间歌舞,品尝着哈尼族风味。已经是人们的一种消费意识。歌舞搭台,旅游经商、经济实惠。哈尼族民间歌舞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是给更多的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财富。他们的舞蹈一古朴庄重的芒鼓声为伴奏,动作大同小异,男女老少,三代同堂,一脚前半屈膝,随着节奏而弹动,另一脚半蹲,双手上下交替,外柔内刚,沉稳中而又见灵活,展现了原始古老生产生活和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在那里,可以亲身体验多种节日的喜庆,观看各种歌舞表演,感受各类原生态的民间歌舞,正是这些独特的民间歌舞位民族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诸如了新的活力、

    哈尼族民间歌舞在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民间歌舞就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歌舞,哈尼族的旅游业发展的很快,受到了国内外有课的高度重视,因而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可见民间歌舞在发展旅游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这一成功的发展也促进各个民族的了才有发展趋势,大部分拥有着民间歌舞特色的民族继而发展这一特色,以此来至此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

    以上是我举得一个例子,靠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民族。由此可见民间歌舞的发展很重要,有的民族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知如何开发和保护,我认为要发展这一产业首先就要学会保护。其次大找好这一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人关注它,从而被他吸引,打造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歌舞,然后鼓励和支持广大的歌舞艺人,和爱好者更好的发展它。推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

    这篇小论文我以西双版纳的歌舞发展作为例子,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了民间歌舞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纵观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随着旅游者的不断增加,旅游者自身旅游观念的改变,尤其是民间歌舞的开发与利用使旅游者自身的旅游品味不断提高。与自然旅游资源相比,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可再生和可增质的资源, 是真正“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开发价值,这些才是旅游业向前发展的永不衰竭的旅游资源。

第7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旅游;开发设想;可持续发展;绍兴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49-02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比如旅游地的不合理的开发造成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产生负面影响。生态旅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生态旅游的外延从自然生态领域逐渐拓展到社会生态领域,城市生态旅游便随之出现。

一、城市生态旅游的概述

1.城市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城市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以城市地域内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情为基础,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旅游的需要,同时维护城市环境生态平衡和促进环保观念的一种旅游活动体系,包括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两大内容。

2.开展城市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意义。随着近几年城市旅游的不断升温,有些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导致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促使城市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将对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绍兴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条件分析

(一)绍兴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

1.优越的生态旅游区位条件。在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苏州、上海、杭州、绍兴等九个城市密集地分布在一个Z型带上,这个地带称为中国的Z型黄金旅游带,绍兴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在这一黄金旅游带上占有特别的地位;绍兴市还是宁苏沪杭旅游区与浙东南旅游带的重要纽带。

2.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绍兴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比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兰亭国家森林公园、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吼山旅游观光农业园等,可以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园林城市,绍兴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比如鲁迅故里、沈园、印山越国王陵、柯岩鲁镇、安昌古镇等,游客可以感受绍兴的历史文化、名人逸事和特有的民俗风情。

3.良好的生态旅游发展环境。绍兴市第五届人代会做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决定,会议认为,打造生态绍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努力把绍兴市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型生态市。

4.广阔的市场前景。绍兴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而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称号,使绍兴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更加提升,对更多的旅游者产生了吸引力。绍兴生态市的建设对开发城市生态旅游有很大的促动作用,一些开发商也对生态旅游的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绍兴开发城市生态旅游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绍兴发展城市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

1.旅游产品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绍兴目前的旅游产品较为单一,以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为主,旅游收入比重中游览、购物、娱乐等项目一直处于低水平。随着旅游者需求日趋多样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特殊需求的各种新兴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保健旅游、探险旅游、修学旅游、森林休闲旅游等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2.不合理开发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压力。某些旅游景点不合理的开发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一些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人满为患,超过了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给景区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3.绍兴特有文化风情受到冲击,人们生态意识薄弱。现有的旅游对绍兴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比如绍兴安昌古镇,为了吸引游客和制造人气,把绍兴的一些传统文化,像鲁迅小说中的“祝福”,扯白糖、串腊肠等民俗风情变得过于商业化、庸俗化,失去了其原有的吸引力,这样将不利于绍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绍兴市民和游客的生态意识薄弱,一些旅游开发商、经营者和导游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也不足,缺乏对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正确引导和环境教育,这些都会阻碍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绍兴城市生态旅游开发设想

绍兴城市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是:以绍兴江南水乡为特色,开发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相融合的城市生态旅游。可在原有景区的基础上,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如会稽山百鸟乐园生态度假村、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吼山旅游观光农业园区、柯岩鲁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等,也可以新建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如城市生态公园、植物园、生态博物馆等。

1.会稽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浙江省旅游局和浙江省环保局联合发文命名绍兴会稽山风景区为浙江省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

会稽山景区以禹陵、百鸟乐园、香炉峰三大景点为主要景观。绍兴每年4月份都要在大禹陵景区举行公祭大禹的活动,如今祭禹大典已成为国家级的祭祖活动,可以开展寻根祭祖、学禹精神等文化生态旅游活动。百鸟乐园是目前国内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百鸟乐园,可以作为科普教育基地,让游客了解各种鸟类的知识,唤醒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香炉峰是会稽山的主峰,是一处佛教寺院与风景名胜兼有的游览胜地,可以开发佛教文化生态旅游,注重对佛教文化的保护。

2.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合理的设置湿地景观区、鸟类观赏生态区、湿地农业示范区、湿地生态教育基地等区域,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湿地公园东侧是梅山,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鹭,可以建设白鹭等候鸟栖息地,还能开展观鸟等生态旅游,游客可以了解有关鸟类的知识,比如不同鸟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但要注意的是必须进行生态化的管理,对游客进行生态意识教育,并可在门票、导游图、导游手册上增加鸟类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的注意事项,使他们认识到保护鸟类、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在镜湖东、西两侧可以建设生态游乐园,其开发利用可采用观赏植物园、野生动物园、湿地生态保护区、高尔夫球场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人们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的兴趣日益增加,可开发“湿地浪漫之旅”,还能利用湿地公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景,吸引恋人、夫妻等来湿地公园拍写真、婚纱等。

3.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兰亭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集森林、山水自然景观和兰亭书法圣地、印山越国王陵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型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建成了水上乐园、森林浴场、山野牛车、跑马场、孔雀苑、鸵鸟园、森林茶楼、森林度假村等一批配套设施,为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了条件。来此的生态旅游者可进行森林植被的考察、划船、烧烤、垂钓等活动。森林公园还可以作为青少年的夏令营基地,青少年在这里识别各种植物,适量的采集标本,烧烤、露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接受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随着2009年11月“绍兴金秋森林休闲节”的开幕,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将推出书法表演、野外烧烤等一系列活动,使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融合,这必将掀起一股森林生态旅游的热潮。作为生态旅游景区,兰亭国家森林公园要推行生态化管理,注意限制游客的数量,加强景区垃圾的收集和管理,在景区周围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如骑马、骑自行车等,对旅游从业者进行生态保护的教育。

4.吼山旅游观光农业园区。绍兴吼山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在旅游果园的基础上,新辟了蔬菜园、花卉园、稻麦区和特种水产养殖区,进一步实施生态农业的综合开发。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自采摘、品尝各类蔬果,参加种花栽树、修剪花木、除草施肥、捕鱼捞虾等农事劳作,还可以参与游乐型的生态旅游活动,比如水车灌溉、简单农具制作等,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了解生态农业的知识。在吼山旅游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中,要尽可能生态化,比如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提倡使用有机农家肥料、高效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保护生态环境。

5.环城河和鉴湖水上生态旅游区。绍兴具有江南水乡得天独厚的优势,区域内不仅河网纵横,而且有古运河、古环城河、鉴湖、东湖等在城镇、街区及建筑物内穿行。目前,绍兴的水上旅游项目已有坐游船游古环城河,坐乌蓬船游市区的主要景点等等。游古环城河,游客可以沿途欣赏新建的稽山园、鉴水苑、治水广场等园景,还有独具绍兴特色的石桥等。导游可以一边向游客介绍绍兴的水乡风光,一边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如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等。游客乘坐乌蓬船,既可以游览沿途各景点,又能领略“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6.柯岩鲁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鲁镇占地150亩,鲁氏宗祠、鲁府、赵府、钱府、水上戏台及店铺酒店,参差于湖光山色之间。在鲁镇,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生动再现,使游客能了解鲁迅笔下的人物风情;此外,景区还向游客展示绍兴传统的民俗文化,如抢亲、社戏、祝福、扯白糖、做年糕等,游客既可以品尝绍兴美食,又能亲身体验特有的民俗风情,比如戴一戴绍兴特有的乌毡帽,坐一回花轿,亲自动手做年糕等等。可以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行业中来,一方面增加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增添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李丰生,沈鸿,朱晓媚.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一体化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6-30.

[2]张红,刘继生.都市生态旅游的初步研究――以长春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2):86-89.

[3]李艳娜,胡波.城市生态旅游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2):87-89.

[4]张红.都市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长春市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05-01.

[5]吕逸新,黄细嘉.旅游生态化与生态旅游建设[J].南昌大学学报,2005,(2):57-58.

[6]杨友孝,蔡运龙.绍兴市旅游业发展的区位分析、形象设计与项目策划[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6):116.

第8篇

论文摘要:西安市作为举世闻名的 文化 古都,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但就其开发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该文旨在探讨如何深入开发西安市的人文旅游资源,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城市。

1.引言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以 社会 文化 事物为吸引力本原的旅游资源,它是在人类 历史 发展和社会进程中由人类社会行为促使形成的具有人类社会文化属性的悦人事物,其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历史、 民族 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自然 环境 的深刻影响。人文旅游资源的构成比较复杂,包括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无形的人文旅游资源两种。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历史文物古迹、民族文化及有关场所、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盛事、以主题公园为代表,富有特色并具备一定规模的现代人造游乐场所或其他消遣娱乐型的现代人造旅游景点等。例如不同时代留下来的历史 建筑 、文明遗迹、宗教庙宇和寺院、展示民族 艺术 和风俗习惯的博物馆、艺术馆及民俗活动等,它是吸引旅游者浏览观光的重要资源,也是促进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

2.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西安市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有着3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及1100多年的建都史,周、秦、汉、唐等许多有影响的历史朝代都在此留下重要的文化遗迹,因而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独特的历史古迹、文化遗迹、革命旧址等遍布整个市区,大量的碑刻、典籍、绘画、 音乐 、戏剧等方面的多种实物和其他文化遗存,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西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004年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国际化、 市场 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观念,以及“文化名市”的发展方略,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西安市的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2006年,西安市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大关,达到204.3亿元,同比增长14.45%。但是,与丰厚的旅游资源相比,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2.1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西安作为千年帝都,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级别相对较高,占绝对优势。但是,从总体上看,开发利用很不充分,据估计,西安“还有75%的资源有待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按照传统的静态展示的方式进行旅游开发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人文旅游资源的精髓在于其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那些对历史文化具有一定修养的人才容易体会到其中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如果开发方式不得当,对于普通游客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从而导致旅游重复率和滞留时间不够理想(海外游客在西安的停留时间仅为2.9天),从而影响旅游业的收入。

2.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西安向国内外旅游市场所推出的拳头产品,几乎主要是以文物古迹为主体的线路和景区,多为陵墓型、博物馆型,不能优势互补,以西安为中心的东线一日游、两日游,西线一日游,北线一日游,多年来没有多大改变,模式陈旧,且差异性不突出,吸引力减弱。观光型产品多,休闲类和特种旅游产品少,旅游资源功能结构相对单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特品级的旅游资源,也以浏览观光为主要开发形式,游客参与性、体验性较差,满意度不高。这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2.3旅游物品开发落后。西安市各个旅游点出售的旅游商品主要有仿制兵马俑、青铜复制品、玉器、瓷器等工艺品,产品雷同,地方特色不突出,或制作粗放,有特色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工艺品、纪念品极为缺乏。游客购买兴趣不大,创收能力落后于其他地区。这与西安市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2.4 管理 分散,旅游相关部门协作不力。由于人文旅游资源所属 行政 管理部门不同,不同部门分割管理,没有注意发挥合力优势,造旅游资源分属省、市、区三级,涉及文物、园林、建设、宗教、文化艺术等相关部门,使旅游市场条块分割,与当前大合作、大效益的管理经营理念有很大的差距,造成丰富的资源,较低的效益,成为制约西安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

3.西安人文 旅游 资源的开发

针对上述问题,西安市作为 历史 文化 名城,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要提高其在国内外旅游 市场 中的知名品牌地位,就必须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多动脑筋,充分利用西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提升西安的城市竞争力。

3.1积极创新,提升形象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商务旅游等已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因此,要想提升西安的旅游城市形象,就必须更好地利用西安丰富的人文资源,突出西安“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加大对人文景观的开发建设,形成以西安城市为依托,以文物古迹为主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补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不同旅游景观区(带),从而形成西安古都旅游区,临潼旅游区、四大遗址保护区和秦岭旅游带等三区一带的景观格局。同时,还要不断推出新一代的人文旅游产品,使市区内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增大,在已开发的秦兵马俑及其博物馆、大雁塔广场等这些有形的文化旅游产品基础上,应大力开发西安的秦文化、唐文化等无形的旅游产品,使西安的秦风唐韵在国内外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总之,传统的人文旅游资源是西安旅游业前进的基石,我们要在继承 传统文化 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进西安旅游业的发展。

3.2突出个性,发展民俗

西安作为中华 民族 和黄河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不仅拥有丰厚的文物资源,更孕育了璀璨的关中文化和独特的风土民情。西安有古老的秦腔和眉户、社火、皮影、木偶等地方戏种;有剪纸、农民画、泥塑、刺绣等黄土气息浓郁的民间 美术 ;有唐三彩、景泰蓝、蓝田玉雕等举世著名的工艺品;有保存完好的关中民居、刚刚兴起的农家乐旅游项目;有书院门、北院门、古玩城等文博市场;还有仿唐乐舞、集贤鼓乐等古典 艺术 以及传统节会,这些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独特的历史特点造就了古城浓厚了民俗文化气息,故而民俗购物、民俗娱乐、民俗饮食、民俗住宿等为主要内容的西安民俗文化展示能够迎合大众旅游的口味,成为西安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3.3与时俱进,发展动态旅游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过去的静态的观光型的旅游已无法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就西安的人文旅游资源来说,也应该与时俱进,合理开发。我省华清池景区开发的动态文化旅游,在这方面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其经验值得 总结 ,该景区以丰富多样的动态实景,再现盛唐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如唐华清宫梨园的仿唐乐舞、宫廷茶道、仿唐沐浴、贵妃伴驾等,收到了良好的效益。再如大唐芙蓉园里每日上演的大型诗乐舞剧《梦回大唐》,亦吸引着大量游客。西安旅游业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不断探索,努力发掘风景名胜的文化内涵,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主动性,变静态旅游为动态旅游,由此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3.4积极宣传,扩大市场

西安市作为一个旅游型的城市,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和著名景点,整体宣传对其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在这方面的投入显然相对薄弱,近一两年,对西安的宣传有所发展。2006年,西安旅游推介会在香港举办,同年,西安的宣传大篷车走进洛阳、郑州等近10个城市,中央 电视 台首次出现了西安旅游形象,这些都为西安的宣传与促销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让西安的旅游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扩大了旅游市场。2007年西安市又选出20位旅游推广大使,组成了专业的宣传促销队伍,成为助推西安旅游业更强大的力量。这些举措对发展西安旅游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后还应该不断创新,为西安的城市旅游推波助澜。

总之,西安的人文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我们应该合理规划,合理开发,发掘文化潜力,使其独特的文化资源更具魅力,有力促进西安旅游业及整个国民 经济 的快速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国内;乡村旅游;开发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何景明和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05期)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一)传统的乡村旅游

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实际上,传统的乡村旅游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都广泛存在,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

(二)现代乡村旅游

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

三.乡村旅游开发分析

(一)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二)乡村旅游开发类型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国外一些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旅游主要有:农业旅游、农庄旅游、绿色旅游、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区域的旅游等。

综合国内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1.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

2.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

3.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4.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目前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乡村旅游经营和开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品牌效应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城市化倾向明显。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此外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多以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如观光果园、观光茶园、高科技农艺园、多功能花卉园、休闲渔场等,与其它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中农村人员偏少,旅游收益主体不以农民为主。而发达国家开发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收入,一般以小型开发为主,农户为参与主体,旅游收入只是对当地农民收入的一种补充,这与我国的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年01期

伍卓;彭小月;;刍议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之路[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第10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产品创新;顾客价值需求;湘西自治州[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12-0064-07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3?12?007

1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理论基础

早在1984年,沃德(Wood)在对东南亚国家进行实证研究时,指出地域民俗文化在其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之后,洛德利格(Rodrigo)研究了巴西村镇波尔图(Porto)和塞古罗(Seguro)民俗风情游的案例,当地居民力图通过销售旅游纪念品和传统手工艺品的“文化复兴”工程,将传统文化以商业化的形式加以展示[2]。其中,奥克斯(Oakes)以中国作为研究样本,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西南地区民族旅游的发展模式,指出中国民族旅游发展应淡化政治目的,更多考虑社会因素的作用[3];杨(Yang)于2008~2011年期间发表了一组研究论文,从政府、项目开发商、员工和游客视角,实证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民俗旅游,通过再现我国云南省民俗旅游村多民族文化旅游现象,指出民俗旅游项目开发进程中,民族元素运用和民俗风情展现的形态类别,并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景区实际规划及相关管理问题之间的差距[4-6]。根据伍德拉夫(Woodruff)、塞丝(Sheth)等人的观点,只有面向顾客价值的产品开发,才是产品竞争优势的来源[7-8]。启德(Chadee)与马特森(Mattsson)从顾客层面来探讨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需对游客背景及其旅游经历的质量进行衡量,指出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不同的质量指标与顾客感受之间存在差异[9];皮尔斯(Pearce)基于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旅游历程阶梯”,指出游客的需要由低到高遵循着放松、刺激、关系、自尊与发展以及实现等5个层次逐步攀升[10];吴(Wu)继而研究了顾客交流、游客同质性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协议和交际事件”等游客相互感知六因素[11];帕特里克(Petrick)、威廉姆斯(Williams)等则进一步将顾客价值概念转化为多维构造,其中,帕特里克结合感知价值量表[12]和PERVAL量表[13]构建了SERV?PERVAL量表,对休闲和旅游服务的顾客价值进行了精细的划分[14];威廉姆斯则通过一系列对游客满意度有着强烈的、积极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了质量价格关系、情感价值与独特的价值观3个基于顾客面向的产品开发价值维度[15]等。

近年,我国学者保继刚、张捷、陈海波等从顾客价值层面,对丽江古城、九寨沟、凤凰古城等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研究梳理和经验总结[16-18]。另外,不少学者在对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中进一步指出,相对于某一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感知,最值得重视的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价值的感知”[19-21]。民俗旅游者有两大追求:一是寻找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寻找现代都市已经或正在丧失的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希望通过旅游释放自己平日的疲惫和压力;二是希求满足文化预期[22]。而对于顾客价值构成维度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本研究的主要任务。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整理(表1)。

但是,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开发与顾客价值如何进行有效对接尚属新鲜课题,且尚未出现丰裕的研究成果。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2 研究方法与样本本文通过探析顾客价值需求和民俗旅游资源的特质,研究在我国民俗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中,应着重考虑民俗旅游者的价值需求。本文采用顾客价值曲线评价法的思路,即通过评价一个公司相对于该行业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关键性要素的业绩表现,来评价顾客总体感知服务质量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要求顾客作出评价,还要求内部员工和管理人员作出评价,最终目标是发现使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产生质的飞跃的关键要素[29]。首先,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定性分析,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特质;同时,结合对湘西自治州旅游市场的进一步观察和对游客的访问,获得湘西州大众旅游市场游客价值感知的关键要素;然后,依据“资源特质”和“需求要素”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再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获得游客对“资源特征”的重要性排序并绘出湘西州顾客价值需求曲线,筛选后得到民俗旅游顾客价值因子矩阵的两大维度;最后,将民俗旅游顾客的主要价值需求点与民俗旅游资源特质进行对接,获得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的顾客价值需求因子,构建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的顾客价值矩阵。

3 民俗旅游资源特质分析及重要性排序

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独特的人文资源,体现着某一特定地域人们所普遍认可的传统、信仰、喜好和禁忌,具有文化性、地域性等特点。本文结合湘西自治州特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以及理论界有代表性的观点,将民俗旅游资源特质进行归纳(表2)。

明晰民俗旅游资源特质之后,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要求游客对每个民俗旅游资源特质的重要性程度予以评判,得到最受游客关注的资源特质依次是文化性、民族性、生活化、原生态、神秘性、参与性、地域性和历史性。

4 湘西州大众旅游市场顾客价值曲线分析

在前期文献综述基础上,以游客的功能性价值(质量和感知利失)、社交性价值、情感性价值、认知性价值指导,笔者通过进一步市场观察和访谈,归纳提炼湘西州大众旅游市场的游客价值需求面向,得到实惠、健康、安全、舒适、便捷、现代、美景、购物、美食、生态、放松、新鲜、刺激、高品位、活力、娱乐、学习、浪漫和交际19个影响游客感知的价值要素(表3)。

根据顾客价值需求评价法的基本思路,以这19个价值需求点为基础展开问卷调查,让每位调研样本选出10个其认为最重要的价值点,然后统计整理出主要的顾客价值点。本研究组在湘西州5个主要景区(凤凰古城、猛洞河、坐龙峡、德夯苗寨、乾州古城)投放了380份问卷,回收问卷354份,回收率93?2%。剔除无效问卷10份,问卷有效率90?5%,达到问卷调查的要求。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作出顾客价值曲线图(图1)。

5 民俗旅游顾客价值因子矩阵模型构建

5?1 民俗旅游产品创新的顾客价值因子矩阵模型

本研究以湘西大众旅游市场为样本,在图1中进一步截取了市场需求强度最大的12个价值需求点,然后与民俗旅游资源特质进行对接分析,构建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的顾客价值因子矩阵(图2)。

5?2 结论与建议: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的顾客价值因子矩阵分析

民俗旅游中,游客的价值需求层次丰富并存在着梯度性的强度差异,民俗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应面向不同的顾客价值需求,才能适应并满足市场的需要。

研究所得出的因子矩阵,依据横纵坐标的强度差异,分为Ⅰ、Ⅱ、Ⅲ、Ⅳ4个象限,分别代表顾客价值因子的4个等级。由于游客需求和对资源特质的看重程度不同,这4个等级的重要性也存在差异:Ⅰ象限中的因子为一级因子,包括感民俗趣味、随性生活、猎奇、观民族风情,这些因子代表游客最突出、最普遍的价值需求,是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应首要考虑的因素;Ⅱ象限中的因子为二级因子,包括互动体验、城市疏离感、原始本真、赏原生美景、品地方美食,这些因子由较强顾客需求与重要性相对较弱的资源特质对接而成,是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容易被忽视却拥有巨大市场前景的顾客价值点;Ⅲ象限中的因子为三级因子,包括冒险、浪漫艳遇和艺术创作,这些因子在特定游客群体中表现突出,是景区面向特定人群构建差异化特色的突破领域,其配套的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可有针对性的开发与设计;Ⅳ象限中的因子为四级因子,包括探古寻根、购买特色商品和民族特产,这些因子是游客完成一次完整旅游的补充性需求,在部分差异化小众游客中表现突出,亦不可忽视。

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应首先关注第Ⅰ象限,不仅其资源价值的重要程度高,而且顾客的价值需求强度大。如:以“随性生活”价值因子为例,当前团体旅游“上车睡觉,下车逛庙,中间停车拍个照,回家啥也不知道”的匆忙旅游模式,已经严重与该价值因子相背离,未来民俗旅游产品、旅游模式及旅游流程的创新,则可围绕该价值因子,进行重大的改革和创新。其次,对于第Ⅱ和第Ⅲ象限,则可各有侧重地进行创新开发,如:对于顾客价值需求高、而对资源本身要求不高的第Ⅱ象限,可别出心裁的贴合顾客的价值需求进行产品设计。譬如以“互动体验”为例,顾客只要求能够参与互动体验,并不苛求民俗资源本身是什么内容,可以在各种民俗资源的开发中,有意识地注入游客参与环节等;而对于第Ⅲ象限,即顾客认为其资源重要性程度高的价值要素,则可多围绕资源本身进行创新开发,如建设艺术创作基地、开发实景山水演艺项目、开辟浪漫的旅游线路等。最后,对于第Ⅳ象限,作为游客完成一次完整旅游的补充性需求,在产品创新开发中,也应给与充分的考虑与重视,并不断进行创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研究在矩阵构建中由于选用资源特质作为纵坐标,与游客需求中便捷、实惠对接不明显,故最后的因子表述中游客的功能性价值体现较少。矩阵中横纵坐标共可形成96个对接点,对于矩阵中其余的对接点,不同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本文最后得出的14个价值因子是本研究所得出的对接性相对较强的点,仅代表本研究的成果和观点,并不代表其已囊括所有民族地区的所有民俗旅游者的价值需求。本研究成果的外部效度和适用范围,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WoodRE.Ethnictourism,thestate,andculturalchangein SoutheastAsia[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4,11(3):353-373.

[2] GrünewaldRA.Tourismandculturalrevival[J].Annalsof TourismResearch,2002,29(4):1004-1021.

[3] OakesTS.Culturalgeographyandchineseethnictourism[J]. JournalofCulturalGeography,1992,12(2):3-16.

[4] YangL,WallG,SmithSL.Ethnictourismdevelopment:Chinese governmentperspective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8,35(3):751-771.

[5] YangL.WallG.Ethnictourism:Aframeworkandanapplication[J].TourismManagement,2009,30(4):559-570.

[6] YangL.Ethnictourismandculturalrepresentation[J].Annalsof TourismResearch,2011,38(2):561-585.

[7] WoodruffRB.Customervalue:Thenextsourcefor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1997,25(2):139-153.

[8] ShethJN,NewmanBI,GrossBL.Whywebuywhatwebuy:A theoryofconsumptionvalues[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1991,22(2):159-170.

[9] ChadeeDD,MattssonJ.Anempiricalassessmentofcustomer satisfactionintourism[J].TheServiceIndustriesJournal,1996,16(3):305-319.

[10] PercePL.TheSocialPsychologyofTouristBehavior[M].New York:Pergamon,1982?67-72.

[11] WuHJC.Theimpactofcustomer?to?customerinteractionand customerhomogeneityoncustomersatisfactionintourismservice:Theserviceencounterprospective[J].TourismManagement,2007,28(6):1518-1528.

[12] GrewalD,MonroeK,parisonadvertisingonbuyers’perceptionsofacquisition value,transactionvalue,andbehavioralintentions[J].Journalof Marketing,1998,62(2):46-59.

[13] SweeneyJ,SoutarG.ConsumerPerceivedValue:The Developmentofamultipleitemscale[J].JournalofRetailing,2001,77(2):203-220.

[14] PetrickFJ.Developmentofamulti?dimensionalscalefor measuringtheperceivedvalueofaservice[J].JournalofLeisure Research,2002,34(2):119-134.

[15] WilliamsP,SoutarNG.Value,satisfactionandbehavioral intentionsinanadventuretourismcontext[J].Annalsof TourismResearch,2009,36(3):413-438.

[16] BaoJigang,SuXiaobo.Studiesontourismcommercializationin historictowns[J].ActaGeographicaSinica,2004,59(3):427-436.[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59(3):427-436.]

[17] ZhangJie.Ageographicalapproachtoadescriptiveevaluationof touristvaluesandresourcesofregionalfolklore:Acasestudywith comparisionoffolkloresofTibetannationalityinJiuzhaigou district&WucultureinJiangsuprovince(partⅠ)[J].Human Geography,1997,12(3):20-24.[张捷.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一[J].人文地理,1997,12(3):20-24.]

[18] ChenHaibo.StudyonTourists’IntensiontoRevisitSomewherein thePerspectiveofCustomerPerceivedValue:TakethePhoenix TownasanExample[D].Changsha:HunanNormalUniversity,2010?54-56.[陈海波.顾客感知价值视角的旅游者重游意愿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54-56.]

[19] YuQing,WuBihu.Eco?museum:Amodelforsustainabletourism developmentofethnicalculture[J].HumanGeography,2001,16(6):40-43.[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16(6):40-43.]

[20] ChenXiaochun.TheExperienceMarketingEmpiricalResearchof TravelAgency’sProductsBasedonCustomerPerceivedValue[D].Changsha:HunanUniversity,2009?7.[陈小春.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旅行社产品体验营销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7.]

[21] WangDegang,ShiYun.Inheritanceandvariation:Theresponse oftraditionalculturetotourismdevelopment[J].Tourism Science,2006,20(4):1-6.[王德刚,史云.传承与变异———传统文化对旅游开发的应答[J]旅游科学,2006,20(4):1-6.]

[22] XuGanli.Lifeandstage:Observationofperformancelikesinging anddancinginfolkloretourism[J].FolkloreStudies,2004,(4):134-148.[徐赣丽.生活与舞台———关于民俗旅游歌舞表演的考察和思考[J].民俗研究,2004,(4):134-148.]

[23] WoodallT.Conceptualising“valueforthecustomer”:An attributional,structuralanddispositionalanalysis[J].Academyof MarketingScienceReview,2003,(12):1-42.

[24] LexhagenM.Theimportanceofvalue?addedservicestosupport thecustomersearchandpurchaseprocessontravelwebsites[J]. 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ourism,2005,7(2):119-135.

[25] PechlanerH.Enhancingtourismdestinationsthroughpromoting thevarietyanduniquenessofattractionsofferedbyminority populations:Anexploratorystudytowardsanewresearchfield[J].TourismReview,2011,66(4):54-64.

[26] HuangYinghua,HuangFucai.Touristsperceivedvaluemodeland itsmeasurement:Anempiricalstudy[J].TourismTribune,2007,22(8):42-47.[黄颖华,黄福才.旅游者感知价值模型、测度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8):42-47.]

[27] LiuQian.Astudyonrelationshipbetweenconsumptionvalueand customers’senseofbelonging:Taketourismservice?type businessesasanexample[J].JournalofJinan(philosophyand socialscienceedition),2008,(5):65-71.[刘倩.消费价值与顾客归属感关系研究———以旅游服务性企业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5-71.]

[28] ZhangXueting.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touristexperience qualitysystemaboutfolkloretourismproductinethnicminority areas:AcaseofFengHuang[J].TourismForum,2009,2(4):497-503.[张雪婷.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产品游客体验质量要素体系构建研究———以凤凰为例[J].旅游论坛,2009,2(4):497-503.]

[29] CuiLixin.Valuecurve:Theassessmentmethodforconsumer perceptionsofservicequality[J].NankaiBusinessReview,2001,(6):21-25.[崔立新.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价值曲线评价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1,(6):21-25.]

[30] MagnoniA,CableM.Whosecultureisitanyway?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onidentityandrepresentationinthecontextofethnic andheritagetourism[J].JournalofHeritageTourism,2008,3(4):227-230.

[31] TaoSiyan.Onthefolklorecustomstourism[J]TourismTribune,

1997,(2):37-39.[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37-39.]

[32] HuangLiang.LuLin.Analysisonthefunctionoffolkcustom

tourism[J].YunnanGeographicEnvironmentResearch,2007,19(1):127-130.[黄亮,陆林,丁雨莲.民俗旅游的文化功能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1):127-130.]

[33] DengFeng,ZengTianxiong.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Ethnictourismdevelopmentbasedonthetouristsatisfactionofin westernHunanAutonomousPrefecture[J].JournalofCentral 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Edition),2011,5(4):92-95.[邓峰,曾天雄.以游客满意度为基础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92-95.]

[34] XuGanli.Acasestudyonquasi?folkloreizationandculture authenticitywithfolkloretourismofLongjiareainGuilin,Guangxi[J].TourismForum,2009,2(6):932-935.[徐赣丽.民俗旅游开发中的类民俗化与文化真实性———以广西桂林龙脊景区为例[J].旅游论坛,2009,2(6):932-935.]

[35] WangZewei.TheStudyontheExploitationofFolkloreCustom TourisminFujianProvince[D].Fuzhou:FujianNormal University,2007?13-14.[王泽巍.福建省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13-14.]

[36] MengZhigang.TheStudyontheExploitationoftheMiao NationalityFolkloreCustominLeishanCountyofGuizhou Province[D].Guiyang:GuizhouNormalUniversity,2009?11-12.[孟志刚.贵州省雷山县苗族民俗旅游的开发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9?11-12.]

[37] YangLihui.Context,process,performersandthefolklorewhichis towardthepresent:Contemporarytransformationofperformance theoryandChinesefolklore[J].FolkloreStudies,2011,(1):7-32.[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J].民俗研究,2011,(1):7-32.]

第11篇

关键词 寺庙 寺庙人文活动 寺庙公共空间 什刹海地区 发展与保护

引言

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包括古桥、园林、寺庙、王府、名人故居、胡同民居、老字号等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包括非物质形态的上元灯节、西寺庙会、观莲赏荷、祭祀火神等民俗活动,和戏曲、诗词、书画、曲艺等文化活动。什刹海地区的寺庙以其分布密集的特点,与其所承载的许多民俗文化活动,共同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寺庙及其所承载的各种民俗活动逐渐退出了城市生活的舞台,成为城市历史的象征。如何在城市发展的新时期,妥善保护和利用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什刹海保护规划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基础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即是将什刹海保护区的重要的保护对象之一——寺庙及其周边环境作为研究课题,对其演化发展和保护进行全面的研究,结合寺庙的历史和现状,对其保护和发展进行思考。

一、什刹海地区寺庙概述

(一)什刹海地区寺庙的特征

什刹海地区寺庙的特征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数量多,分布最为密集;级别高,多为历代皇帝赦建。据有关文献记载,北京“佛寺至千余所”,“庙宇不下千百”。清乾隆年间绘制的《京城全图》中标有寺庙 1300 多座。而数什刹海地区的寺庙最为密集。什刹海地区的寺庙多为赦建,深为皇家重视。在皇家看来,什刹海是京城水域的水关,因此什刹海畔寺庙的神灵是最灵验的。例如:什刹海东岸敬奉火神的火德神真君庙,其资历要比明清皇宫里的火神资历高深。

(二)什刹海地区寺庙的民俗活动演变

在众多的民俗活动中,与宗教祭祀相关的活动主要有:盂兰盆会、祭祀火神、西寺庙会、城隍出巡和上巳春禊。这些活动有的已经停止,有的延续下来,并以新的形式融入现代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之中。这既延续了历史文化传统,又增强了现代城市生活了文化底蕴。

盂兰盆会是一种宗教仪式,它在我国最早施行市在南朝初年(538 年)七月十五日,是曾三次舍身佛门的梁武帝首创的。由于皇帝的提倡,又符合民间孝亲的传统观念,所以盂兰盆会兴盛起来,一直到清末的一千年以来,延续不断。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宋代以前的盂兰盆会,以佛教寺院为中心,以供佛斋僧为主要内容;到了宋代,盂兰盆会从寺院走向民间,以祭祀祖先和超度亡魂为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带有民间娱乐活动,形成了一种佛教习俗和民间习俗合二为一的社会新风俗。

北京的盂兰盆会活动,早年间是在什刹海举行的。活动分为水上和陆地两部分。其中,水上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放河灯。 可见,什刹海地区的寺庙无论在选址、命名、院落格局和公共空间的景观特性上,都与水有密切的联系。在对环湖寺庙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的过程中,营造亲近水岸的公共空间,形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融合,既是对寺庙历史文化脉络的一种延续,同时又丰富了环湖景观的历史人文特色。

(三)寺庙人文活动和公共空间的特征

寺庙作为一种祭祀的场所,它的兴衰与祭祀文化的兴衰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漫长的古代封建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以及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祭祀文化兴盛。无论是宗教祭祀,天地鬼神祭祀,还是对历史人物的祭祀,祭祀活动是全民性的,它反映出人们的精神信仰,是城市居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寺庙作为祭祀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城市中是很有生命力的。近代 20 世纪上半叶,随着清朝的灭亡,受封建统治阶级推崇的各种宗教祭祀活动逐渐走向衰落,城市中的寺庙也因此香消火断,祭祀功能逐渐衰退,寺庙逐渐演变成了现代城市中的历史遗迹。

当然,寺庙作为现代城市中的历史遗迹,它与其所承载的祭祀文化一起,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若能对其进行挖掘和开发,用来发展旅游,将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品味的提高。在寺庙的祭祀功能逐渐衰退的情况下,一些寺庙周边的商业区却并未随之消亡,而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延续下来。有的保持了古代寺庙和商业街区合一的特点,如上海城隍庙;有的则完全演变成商业街区,古代庙宇已不复存在,如北京隆福寺。因寺庙而起的集商业、娱乐和祭祀于一体的庙会是古代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形式,对我国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经济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不可否认,由寺庙祭祀文化而形成的商业街区也因此具有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在这些商业街区的发展过程中,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强化其传统文化特色,将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

(四)什刹海的功能变迁对寺庙周边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政府再次组织了大规模的什刹海的整治工作,并打通了环海的道路,治理了整体的环境。由于当时的财力不足,难以对很多东西进行修复和保护更新,于是进行了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不当的建设对什刹海地区传统文化特色的破坏。什刹海地区的寺庙道观作为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物保护单位,部分也得到了重修和改造。随着后续多次的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工作的展开,什刹海地区的部分寺庙也逐渐得到了及时的保护和整治,其周边环境也正在逐渐改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宗教文化逐渐退出了社会文化的主流之列,寺庙也成了城市的文物古迹,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因而寺庙周边环境的发展趋势与什刹海地区的整治和保护规划有密切的关系。

二、什刹海地区寺庙及其周边环境案例研究

什刹海地区众多的寺庙,其古建筑风貌、使用状况和周边环境的现状情况各有不同,有的仍保持原建格局,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但未列入文保单位,如什刹海寺;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已经完全不存在,如丰泰庵、弥陀寺;还有很多文献记载的基本保持原建格局的寺庙还未被发掘。

(一)火神庙的历史沿革

火德神真君庙位于地安门外大街,占地约 4000 平方米,坐北朝南,南倚后门桥,北望钟鼓楼,西临什刹海,东临地外大街,是古都北京中轴线上一处重要的道教庙宇。

火德神真君庙建于大唐贞观六年(公元 631 年),距今已有 1370 多年的历史了。建成之初规模还很小,元、明时期均有重修,并且规模有所扩大。如今火德真君庙的格局就是明代重修后留下来的。至乾隆二十四年(公元 1759 年)又重修,明清时期是火神庙的鼎盛时期。清末民初时,火神庙被挤占了不小的面积,但建筑和神像仍基本保持完整。目前火德神真君庙的主体现基本保存完整。西城区人民政府已将火神庙列为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深度开发重点之一。

(二)火神庙人文活动变迁

火神庙是一家道教庙宇。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间风俗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六月二十二祭祀“火祖圣诞”的活动。过去皇帝每年都要遣太常寺官前往致祭,可见,火德真君庙也像其他皇家庙宇一样,列入了国家祀典。

在火神庙内,每年还有很多传统的活动: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诞辰;夏至为上清灵宝天尊诞辰;冬至是玉清元始天尊诞辰;七月十五位中元节,中元赦罪地管清虚大帝诞辰。

但在解放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火神庙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道士们陆续离庙还俗,该庙院落殿宇成为公安派出所,后来变成了防化兵招待所和公安局交通队的家属宿舍,据说有 30 多户人家居住。

(三)火神庙周边环境的演变及现状问题

火神庙历来是一处游玩的胜景。唐代修建火神庙时,什刹海还是一片野水,庙宇周边主要是一片自然野趣的景观。元代,什刹海成为京城航运的枢纽,来来往往的漕船经过火神庙前,以致鼓楼前大街逐渐成为繁华的商市,火神庙原有的野景野趣的环境因此大大改变,成为繁华的商业之地。明代以后,漕运停止,什刹海成为游览胜地,但因地安门外鼓楼前成为了繁华的闹市后,火神庙失去了其清静怡然的幽雅环境。

自解放以来,由于火神庙内宗教活动的停止和庙宇功能的变化,火神庙在长期缺乏规划的使用下,其周边环境整体质量大大下降。

(四)火神庙周边环境的整治规划

火神庙以其显著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和高级别的建筑形制,成为什刹海地区一处历史和宗教文化重要的人文景观,它引发的宗教和民俗文化活动是古代城市居民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火神庙及其周边是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修缮完成以后,将由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它将为什刹海地区的旅游观光和市民生活提供具有文化底蕴的场所。通过挖掘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城市旅游观光和市民生活的公共场所,有利于城市公共环境的建设和人文价值的提升。

三、什刹海地区寺庙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思考

由于历史的原因,什刹海地区的寺庙许多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和荒废。在现在仍保存完整或部分殿宇的寺庙中,被单位占用的大多进行过整修,现状条件较好;而作为民居大杂院的寺庙,建筑大多比较破旧,且居民私搭乱建现象严重,院落内拥挤不堪。

寺庙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历史文化遗存,既要保护,又要开发和利用。例如火德神真君庙目前已在修缮整治中,修缮完成以后,将有中国道教协会管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这对文物保护和地区文化内涵和人文活力的提升来说都是有益的。

什刹海地区的寺庙不同于建在深山密林中的寺庙道观,具有自然的野趣,它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沿海及大大小小的胡同中,与民居院落比邻而建,它们与社区的关系密切,更像是城市中的公共活动场所。依据寺庙的性质功能和所在社区的特点,创建既体现民族文化,又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休闲娱乐场所、文化生活交流中心、民间技艺的场所等,一些寺庙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传统习惯,定期举办一些小型的庙会活动,以弘扬民俗文化,改善社区生活环境,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结语

本论文是针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的寺庙道观进行的研究,包括地区内寺庙的整体概况、历史沿革和民俗活动,以及地区内现存的部分寺庙的历史和现状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希望这些努力对什刹海今后的保护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

北京的寺庙是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发展和保护思考对北京旧城内其它地区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本论文在第一部分中,从理论上阐述了寺庙的祭祀文化和寺庙引发的城市活动,并通过案例分析了寺庙对城市的影响,希望在对寺庙的保护和利用中,不但从文物建筑的角度,更从城市的角度去看待古刹寺庙。

参考文献:

[1]吴英才.中国的佛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候仁之.什刹海志[J].2002.

[3]田尚.中国的寺庙[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4]张敏.北京什刹海地区规划建设的回顾与论述[J].1992.

[5]晓许.老北京的庙会[J].中国商贸,2000(4).

[6]肖艳.“盂兰盆会” 是怎么一回事[J].文史杂志,2000(4).

[7]陈康.火神庙[J].集邮博览.2006(5).

[8]张必忠.什刹海的历史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1999,0191.

第12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资源;价值;开发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适应本民族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都具有独立的民族性格和社会意识,在其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的历史渊源中,不断承接外来影响而有所变异,逐步形成并充实本民族的文化积淀。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次,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是这个民族财富的历史积淀,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道德所体现的与自然、与人和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以及重人格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体育价值观。

“文化资源”是从文化的功能上说的,意味着它是一种可支配的资源,可以对拥有它的主体产生影响并制约其活动方式及活动的广度,这是它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方面。考虑到文化的内涵,可以将“文化资源”分为三个层次:一、社会心理和精神气质的层次,即观念层次,主要体现为哲学、宗教和道德的层面;二、文化生产的层次,体现为各类文化活动,大致包括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技术的生产两大类;三、文化品的层次,包括各种器物和成品,文化品是可以直接供各主体消费的对象[2]。上述文化的三个层次的界限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也互相依赖,紧密联系。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既包括作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应涵括非主流的汉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体育活动[3]。它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地域条件、地域文化背景下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而出现的。它可以以一定物质实体为载体,也可以是一些纯粹人类精神文化的东西,有形的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4]。为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内涵中,既有物质层面的传统运动项目,运动器械、设备、服饰、壁画、出土文物等,也有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组织文化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及规律。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特征

2.1 种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以“仁”为核心思想,蕴涵丰富的东方哲学、宗教、道德、医学、习俗、艺术等社会文化因素,它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高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5],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它拥有自身的内核和特征,拥有它的合理性和价值。我国民族体育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多达977种,其中,汉民族的项目有301种,其他55个民族的体育项目多达676种。它们的延续与发展,无不与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系在一起。

2.2 内容的民俗性

民俗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又是处于中下层地位的人民大众所创造的文化,毕业论文是各民族文化的基础和主体之一[7]。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要算民俗文化。它不仅将朝夕相处的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而且还能将分散于各地,甚至五大洲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也团结在一起。风俗习惯既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制约,地域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的长期影响,互相依赖,铸成多姿多色共存共荣的民俗特征。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于2000年1月19日公布调查结果显示,端午、中秋、春节仍然是百姓重视、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舞龙、高跷、狮子、太平鼓等娱乐体育活动成为超越时代存在的一种符号和民族传统。

2.3 文化的同质性

中国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基础的古老东方大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具有华夏文化同质性的特征。中国文化重人伦、重道德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传统体育运动,人们习惯于和谐、宁静及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而不热衷于带有冒险、冲突和对抗性的竞争活动,因此在传统体育中竞技运动并不居于主要地位,而以个人的修身养性为主,保健术在整个体育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典型项目是导引、气功、武术、太极拳等。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归位

3.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整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而民族精神又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于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拥有适合其生存的环境,显现出中华民族体育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

文化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家园,也是一种可供人类持续发展的资源。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但是光有继承而无创新,文化也就失去了活力。特别是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已经站立起来了,经济上也将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一席,但在文化上能否立起来,关键在于文化上的创新。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多元化,需要保护不同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因为只有不同文化的互识、互补、互证,硕士论文 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8]。民族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及其多元化的特点。国际奥委会2000年委员会提交的改革方案指出:“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必须是多元化的又是跨文化的。”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取决于它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取决于它能利用的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文化资源越多样,越丰富,其发展就越迅速,越健康。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将承办2008年奥运会,为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人文奥运”的内涵,向世界展示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彰显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和谐,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能力。如果说文化是“人文奥运”的核心内涵的话,那么,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将是中国实现人文奥运的基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延续至今,完全依赖于她自身的民族文化资质和功能价值。她的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健身娱乐性等,使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立足于世界体育之林,首先要做到文化自觉。教授为“文化自觉”作的定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方可在文化转型期取得自主能力,方可得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多元化世界文化之构建。与此相应的是传统体育文化也要自觉地实现现代转换,以抛弃民族传统体育中不适合奥林匹克全球化的消极、落后的东西。针对“文化自觉”,首先对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一个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挖掘中华体育文化的真精神,反省我们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并把优秀文化呈献给人类社会,赋予传统体育一种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其次,随着奥林匹克全球化的持续,不同的文化越来越多地交汇在一起,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民族传统体育也需要推广和传承,让国际社会广泛认知,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去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为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回归

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它需要与时代变化的韵律合拍,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其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开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有着直接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13],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是一笔特殊的无形文化遗产;其三,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生活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与特征,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是一笔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主张和,而且提倡和而不同,强调统一之中的差异、和谐之中的多样,在寻求一致的同时包容个别性,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中西方文化对世界其他地区弱势文化的强势压迫与侵犯,是一个很好的回应与补充。今天,奥林匹克文化更应强调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与对话,尊重文化身份、文化个性、文化多元化,这在全球化时代有着重大意义。

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4.1 注重优先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高速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很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遇到或正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医学论文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单边主义”,导致了不同文化地域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的冲突,奥林匹克全球化在削弱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奥林匹克的“共同体”现象日益加剧。特别在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横向交流与传播中,东西方的不同社会形态和民族文化背景,造成了体育价值观和体育伦理观等方面的冲突。然而,在奥林匹克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彼此影响和相互渗透并不是自愿的,更不是等值的。为此,需要唤起人们对体育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体育文化传统。

一个民族的文化,绝不仅仅具有一种符号象征的意义,而是民族存在的内在基础,是维系民族生命的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含义的范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行为实践的创造物,其核心是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已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至今已具备了多重的社会功能和史实价值。奥林匹克全球化绝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归宿感的消除,因为没有本土性就没有全球性。首先要更加重视中华文化源流中合理的内核挖掘,重新定位和认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涵义。其次,必须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诠释,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更为清晰和明确方向。为此,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优先建立、健全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转化机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要将体育文化资源的调查、发掘、保护同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结合起来。

转贴于 4.2 注重层次性、适应性

我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民族风俗各异,民俗风情资源相当丰富。各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其鲜明的民俗民风是维系民族发展的内核。当今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不是孤立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已融入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创造性、开拓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

第一层次,通常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认知(包括知识、道德和宗教)传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等等,它是无形的。因此这种资源是无形的。2003年少林寺启动了少林功夫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在我国文化界、宗教界以及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二层次,即文化生产的层次,主要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产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依照项目的内容、功能、形态,过滤筛选确定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不断将成熟的民族体育项目推广,以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换。“健身气功·五禽戏”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委托上海体育学院严格按照科研课题方式编创的健身新功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影响。第三层次,即文化品的层次,主要指人们的生活中体现民俗风情的一些活动。由于受民族因素、地域、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的长期影响,互相依赖,传统体育文化铸成了多姿多彩共存共荣的地域民俗特征。1995年国家旅游局举办了“中国民俗风情游”大型活动,依托已有的风格独特的民俗节庆,为传承中华文明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当前,许多地区非常重视民族传统节日,以体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竞赛和娱乐表演活动作为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成为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制定适宜的文化政策刺激、激励、促进、创造民族地区新文化价值的扩展,唤醒人们对新文化价值的需求。为使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选择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以突出民族化和地方传统格调,进一步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形成区域内的优势。政府和社会应该利用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来培养民族感情,重拾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认同感,实现文化上自然的传承。例如,湖北屈原国际龙舟节,以端午节、屈原、龙舟为主题找准了民俗文化最为活跃的资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龙舟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4.3 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自20世纪中期开始,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潮流开创了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而迪斯尼公司则用这个素材拍摄了动画大片《花木兰》,并融汇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化资料,又将这张“中国牌”打向世界市场,仅在上海的票房就达230多万元。在欧美,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 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14]。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南省,2002年旅游收入为200亿人民币,而到2004年旅游收入攀升到360亿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4大旅游客源输出国,第1大旅游目的国,将有1.57亿国际旅游者到中国旅游,又有2.5亿以上的中国人到各地旅游。预料到2006年全球旅游消费将支出4.1万亿美元,占居民个人总消费支出的12%[15]。

当今的体育,已经不是一种孤立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已融入到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职称论文 因此,要站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上,制定对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优惠政策,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体育产业不仅要把资源开发的范围扩大,而且要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转变观念,把优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向市场,提高自我造血的功能和产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具有的健身、娱乐、教育、竞技性,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

4.4 注重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念,而且构成了现时代体育文化建设的空间。随着中国发展步入小康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假日经济、休闲经济、观光旅游、健身娱乐业应运而生,迅速成长,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可持续发展”是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先诠释的观念,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经济发展并不是终极目的,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当代世界,面临由工业文明带来的全球性危机,每一种文化都有义务从自身的传统出发,积极寻求克服危机的途径。奥林匹克全球化绝不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消解,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当下社会的发展只可能是畸形的,单向度的,平面化的。在一个人类生态受到巨大破坏的当今时代,自然和人的和谐的共存与发展,也成为奥林匹克紧迫的课题。对此,我们应深入发掘传统理性,展开对人性、对体育的哲学上的判断和思考,排除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努力适应一个技术先进的社会,而又不放弃千百年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对人类共同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诠释[16]。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加快立法,树立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制观念,福建省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了《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这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安全防范意识,应从社会发展、民族未来积极倡导、培育民族精神,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精髓,珍视传统,才能形成我们的文化向往力。

5 结束语

一种民族文化尽管有其自恰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先验的、永恒不变的,它本身就是一个既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17]。我们应站在全人类文化的高度,从人性与人生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认识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有利于实现“奥林匹克文化共同发展”的资源,中国传统的一天人、合知行、兼内外的和谐自然观,将对奥林匹克竞技文化作出生动的补充,与自然和谐,与人类自身和谐相处,成为社会走向现代和谐的思维基点,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体现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共同进步,体现人性的回归和社会化进程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芦平生.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科学认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4-7.

[2]于靖.文化概念研究[J].哲学动态,1987,(7):10-13.

[3]王铁新.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1-4.

[4]芦平生,杨兰生,郭层城,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2002,22(1):18-21.

[5]周爱光,宋享周.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4):10-12.

[6]姜玉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走向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4):57-58.

[7]喻学才.旅游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95-203.

[8]乐黛云,(法)阿兰·李比雄.跨文化对话[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6.卷首语.

[9]赵发田,李英奎,李蕾.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旅游的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60-461.

[10]于先涛.全球化与体育政治功能转变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48-449.

[11]冯惠玲.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OL].Beijing-2008.org/12/13/article211621312.shtml.

[12]胡春雷.“人文奥运”的使命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29-31.

[13]胡小明.体育人类学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289-293.

[14]宗 体.体育旅游,燃起新渴望[J].体育博览,2004,(1):38-39.

[15]宁士敏.中国旅游消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