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02 01:31:01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焊接;培养模式;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75-0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不但数量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目前,在我国工科教育中,存在着工程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职业精神的缺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行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尽管我国已成为工程教育大国,但还不是工程教育强国,目前培养的工程人才面临质量不高、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此,教育部在2010年6月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卓越计划的实施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原则,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因此,寻求合适的企业合作是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沈阳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为实行卓越工程师计划,积极联系各行业企业,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工作,积累经验。2011年,经过双方协商,沈阳理工大学和和沈阳瑞能钛宇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焊接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经过双方三年的合作,在焊接卓越工程师培养初步取得一些经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积累了经验。

一、焊接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选择与制定

目前,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订单式、“三明治式”、项目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等模式。“三明治式”培养模式是一种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教育模式,通常把人才培养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学生进行正常的学校内教育,第二阶段以在企业的生产实习为主,第三阶段为校内专业学习为主。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方案,借鉴以往校企合作的模式,根据专业及焊接方向的实际情况,选择“三明治式”培养模式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模式。确定培养的模式采用“3+0.5+0.5”方式,即在学校学习3年,在企业实习0.5年,最后0.5年,结合实习情况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充分考虑工程实践的重要意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内的实验课中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比例增加,在焊接工艺课程设计、焊接结构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焊接电源的课程设计,同时注意学校外的实习基地的建设,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

二、焊接卓越工程师试点计划实施

卓越工程师试点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前三年为第一阶段,在该阶段加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及部分专业课的学习,重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工作,重视生产实习工作。在教学内容上,尤其是专业课,重视焊接工程技术、焊接工程经验的讲授,培养学生的焊接工程认知能力和焊接工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焊接工程技术的兴趣及对未来从事工程生产的认可与努力。第二阶段,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要环节,由沈阳理工大学和睿能集团共同承担完成。按照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计划,学生完成在睿能集团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在睿能集团经过前期3周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允许上岗实习。学生分别在焊接检验、焊接生产、物流、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在每个岗位上,都有睿能集团指定的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实习辅导工作。实习学生和正常员工一样,工作日都要按时打卡上班下班,接受厂方的管理。同时,学校也派出专门教师辅助负责学生日常的管理工作。在实习阶段,学生也要完成一部分课程的学习,这部分课程经过和企业的共同商定,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把课堂搬到工厂现场,由双方共同派出指导教师承担完成,包括焊接检验、压力焊、焊接新技术、钎焊等。课程的考核由双方共同的指导教师完成。学生的实习成绩由厂方根据学生在工厂的实际表现、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指导教师的意见,在完成实习工作后由厂方负责给出。第三阶段,为计划的收尾阶段。根据学生实习的情况,指导教师负责给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题目。学生可以选择在工厂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也可以选择在学校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任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题目都是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拟定的,具有针对性。学生在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同时,也是对前期的实习工作的一个理论总结。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与企业的合作是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目前寻找卓越计划的合作伙伴是一件很关键的事情。沈阳瑞能钛宇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生产换热设备的企业,焊接技术是企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经双方商定,共同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学生在学校完成课程的学习后,能够在企业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同时安排企业的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实习及学习情况,并负责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答辩工作。

三、焊接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质量控制

焊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第一阶段在沈阳理工大学实施,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按照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负责实施教学计划的质量控制。焊接卓越计划第二阶段由沈阳理工大学和睿能集团双方共同承担。在计划的实施上,首先由睿能集团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沈阳理工大学负责监控计划的实施情况,确保计划按照培养方案落实实施。焊接卓越计划的第三阶段主要在学校内实施,主要由学校负责监控卓越计划的监督与管理。

四、焊接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效果

焊接卓越计划是在摸索中进行的,没有大规模的展开,只是在占焊接方向10%~20%的学生中展开。目前已经进行了三年。积累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为以后卓越计划的成规模展开实施奠定了基础。

1.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明显提高。在卓越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经过半年左右的工厂实践实习,学生的实践意识得到提高,实践的能力也得到锻炼提高。通过在工厂的现场实习,学生对现代企业的生产工作环境有了最直接、最具体的认识,对工厂的生产组织、生产工艺流程、焊接设备、焊接工艺、焊接检验有了初步直接的了解。而这些知识与经验比课堂教学更深刻、更具体。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工程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提高。这些直接的工程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对学生未来的成才发展非常重要。

2.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协调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一道工序、每一步生产环节都需要不同的人共同努力来完成,只有很好的同自己车间班组的人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在现代企业中,每个人要发挥他自己的才智,需要很好地融入到团队中去,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卓越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就是在工厂实习的环节。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环境,要与工厂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些人的年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个人性格气质不同,学会如何同这些不同的人打交道对学生是很好的锻炼。对于未来走上工作岗位,这段经历是很好的一笔财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3.学生职业精神得到培养与提高。通过卓越计划使学生对企业生产、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现状都有了深的认识。能够让学生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摆正位置,调整自己心态,正确的认识与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通过顶岗实习,培养了学生的吃苦精神、担当精神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主动适应企业文化,努力向周围前辈学习,为自己未来成为卓越的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

4.教师的执教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实施卓越计划,教师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现代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生产技术,尤其是焊接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未来教学工作都有帮助。同时,在实施卓越计划中,对企业的人才需求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对未来人才培养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卓越计划实施中,教师需加深对工程实践的认识,改变执教的观念,在未来教学中更加重视工程实践教学。

五、结束语

通过实施焊接卓越工程师计划,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培养下,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团队意识得到加强,职业道德水平、语言交流和沟通能力也得到提高。为将来职业发展,尤其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焊接工程师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高校实施卓越计划面临不少困难,首先企业对卓越工程师计划了解不多,热情不高,适合计划实施的企业有限。满足卓越计划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多,学生对卓越工程师计划认可程度各异。将来大规模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目前看来困难很多,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不进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就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质量需求,因此,不管有多大困难,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进行的工作,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以期卓越工程师计划能够在工程教育中全面展开,为我国工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传利.挑战探索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43,157.

[2]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若干意见[Z].2011-01-08.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2

一、背景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厂办技工学校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进行计划。这一时期,政企不分,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和企业机构合一;二是政府机构和企业职责不分。

本文探讨的厂办技工学校特指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技工学校。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一批技术工人,而解放前传统的以师带徒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本着建厂先建校,生产先育人的精神,普遍开办了技工学校,如钢铁、石油、纺织、机械、交通等所需技术工人都有厂办技校自行培训。由于这一时期的厂办技校归属国家业务部门管理,在学校办学资金上依托于国家对企业的让利以及所属企业对学校的拨款投资,所以学校办学体现了政府企业的要求,反映出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这种企校一体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在我国技术工人培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市场转轨时期的独立设置型二级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管理企业的行业主管局撤销,现代企业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企业作为独立经济实体实行政企分开,明晰产权,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从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改制,过去应该属于政府职能和社会事业的事业性事务正式从企业剥离出来。这一时期大多数企业不再自行举办技工学校培养员工,而是面向劳动力市场招聘或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这一时期职业学校的办学思想也逐步发生变化,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

本文探讨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是学校与企业以股份制合作的方式共同创建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企业以设备、场地(分院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学校投资。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资源建设、共同培育人才,企业全程参与二级学院的招生、教学、管理和就业,学院负责提供招生计划、组织教学和管理,进行教学督导和检查,双方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了紧密型的运行体制。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8年,学院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合作创办了股份合作制的黄海汽车学院(二级产业学院)。汽车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全额投资建设,学校负责运行管理。汽车学院现开设有汽车装配与制造技术等6个专业。目前,黄海汽车学院已经成为辽宁曙光汽车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和应用性技术服务中心。

二、不同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比分析

所谓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定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本文着重从办学模式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保障条件及招生就业等几个主要方面对比厂办技校及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异同及变化。

(一)培养目标:由强调岗位直接对接到重视岗位转换能力培养

厂办技校的培养目标强调岗位直接对接。1955年,劳动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技工学校校长会议,提出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工学校应该积极贯彻以生产实习为主的方针,使学生既有文化技术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到生产岗位后能较快地独立操作,技工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由于厂办技校服务于所属企业,学校培养目标通常围绕企业制定,强调对特定岗位的适应。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培养目标重视岗位转换能力。培养目标相对不同的专业而言,以就业为导向的目的就是学校各个专业根据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来确定培养目标,可以是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或“应用技术型人才”等,如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公司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建的二级学院——黄海汽车工程学院,该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各行业,培养的学生可从事汽车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鉴定与评估等。

通过对比可看出,培养目标的设定逐步由针对特定岗位能力培养过渡到不同岗位间能力转换的培养,这种变化体现了经济转轨期日新月异的社会对技能型人才转岗能力的要求。

(二)专业设置: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厂办技校的专业设置单一化。1953年高教部《关于中等技术学校设置专业原则的通知》,提出“技术学校设置的专业力求集中单一,以不超过四个为原则”。厂办技校立足为本企业服务,专业设置围绕企业生产需求设定,这一方面,紧密切合了用人部门的需要,培养了满足所属企业需求的人才,但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同一地区不同企业和部门重复设校或设专业,岗位覆盖面较窄,通用性不强,容易造成毕业生的岗位转换能力低,不利于以后的进修提高,而且人才需求量相对要少,专业难以持续稳定发展,办学效益不高。

独立设置型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多样化。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结合,根据市场需求,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不同职业技能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到专业建设的原则“专业大类原则不变,专业类相对稳定,专业基本开放”,并强调专业设置“应注意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变化规律,调整和设置专业”。2009年,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与中锐集团创办的二级学院——中锐汽车学院,在考察到当前市场对汽车维修和营销有较大需求后,于2010年学院又开设了两个新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通过以上对比可看出,专业设置越来越注重跟随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变化,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需要。

(三)办学保障方面:由计划配置到市场整合

从师资保障方面看,(1)厂办技校的师资由企业配置。教师身份附属企业,具有“双重”身份。国有企业改制后,学校从企业“剥离”,原来属于厂办技校的教师,大部分被所属企业安排到工厂中做工人。这些有文化有技术的教师和工人承担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因而从师资方面保障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2)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师资队伍有来自学校的专任教师,也有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教学团队共17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8人,占47%,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是9人,占53%。专兼职老师互相配合,理论和实践特长互补,保障了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从实训保障方面看,(1)厂办技校实训设备和实训场所主要由企业配置。实习基地的教学物资、设备条件比较好, 特别是为第三学年的学生下车间进行适应性实习提供了条件, 对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成为厂办技校办学的亮点,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的副校长在谈到技校对学生吸引力时说“一是学校毕业的学生有一部分进厂里工作,这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有利于学校招生;二是学生能去厂里实习”。(2)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的实训场地一般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校内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在辽宁曙光集团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有合作企业为保障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内投资兴办实训基地,如辽宁装备中兴通讯NC学院依托国内通讯企业的龙头中兴通讯,投入学院价值近1600万元的通信专业实训设备,全真模拟通信企业的工作环境,建立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涵盖了3G通信技术全系列产品线的设备,同时建立了八个专业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配备40台专业维护终端及专业软件,供学生学习使用。

由以上对比可看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师资和实训保障方面,越来越注重市场整合。市场转轨时期下的职业教育办学应发挥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互利双赢,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

(四)招生就业:由统招统配到双向选择

从厂办技校来看,“计划招生、统包分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工学校实行的是“计划招生、统包分配”的运作模式。由劳动部门根据企业的需要下达招生计划,统一安排生源。毕业生是由劳动部门和办学单位联合定指标, 定毕业生分配名单, 与学校商议后 ,发文件通知各用人单位, 由学生持学校的介绍信到所分配的单位工作。学生成绩的好坏不和用人单位挂钩,分配流向主要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属于一次分配定终身,学生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

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来看,企业学生双向选择。一是与学校合办二级学院的企业优先享有挑选优秀毕业生的权利,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优先安排在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业,同时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从合作企业角度来讲,企业愿意从二级学院选择员工,这是因为,首先,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紧扣企业生产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去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毕业时,能迅速适应胜任岗位需求;其次,二级学院在与企业合作办学中,会适当的把企业文化融合贯通到校园,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校园文化,让学生毕业之前就已经融入企业文化中。从学生角度来讲,对于毕业后不能留在合作企业或不想留在合作企业的学生,可以去人才市场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位。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人本管理;目标管理;培训体系

人本管理,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将人本管理理念融入员工培训体系,是生产一线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戈壁荒滩的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气厂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大背景下,如果采用简单粗放的方式大力降低人工成本,其负面影响巨大:低回报和低福利不仅会严重影响员工的企业忠诚度,恶化劳资关系,员工工作积极性受挫,产生消极怠工情绪,而且对员工的低投入会导致员工成长速度缓慢,进而影响生产效率的提升,最终影响气田开发大局。

由此可见,低成本战略并不是指一味在降低员工福利待遇上下功夫,更何况苏里格气田生产一线本身就地处戈壁荒滩,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情况复杂,较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才能留得下人,也才能留得住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技能骨干。但是“三低”气田的特性又决定了苏里格气田必须走低成本开发的路子,只有低成本才能带来收益。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第四采气厂提出了低成本战略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即用人本管理的理念,控制用工总量,尊重人才,培养人才,肯定员工价值,使员工“以一抵三”,用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代替员工数量的盲目扩张。

一、以培训对象为核心,抓好培训需求调研

培训脱离了对象,一味强调“企业目标”自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第四采气厂摒弃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陈旧观念,提倡以“员工为中心”的全新理念,使企业和员工坦诚相对,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年初制定全年培训计划之前就花大力气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工作,立足长庆“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和苏里格气田“200亿方,2000人”的要求,遵循“统筹规划、满足需求,区分层次、把握重点,拓宽领域、全面覆盖”的思路,把培训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素质提升服务与培训为企业各项生产服务结合起来,及时下发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充分考虑员工的意愿和心理诉求,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将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技能人员培训项目分开,严肃对待培训计划,重点扶持新业务、新内容、新技术培训项目,召开培训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工作开展有主线,有重点。

二、树立正确的培训目标,注重两个方面的落实

“目标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它指出企业管理应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第四采气厂将员工培训工作目标分为两个方面来抓:第一,人本管理下培训工作的员工目标,即满足其知识更新需求,取得满意的工作绩效,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增强员工的职业稳定感,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第二,人本管理下培训工作的企业目标,即不断提升第四采气厂的竞争力,增强稳定性,努力造就亟需的人才;不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传播中国石油、长庆企业文化,创造自身文化,增强第四采气厂的凝聚力,从而最终实现苏里格气田长远稳定发展及公司5000万吨油气当量战略目标。

三、培养自己的内部兼职教师队伍,实现双赢局面

培养第四采气厂自身的兼职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本身就是骨干和专家,这类高精尖人才的不断增多有效带动了第四采气厂管理和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和高级技能人才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内部兼职教师队伍又可以不断提升课件质量和授课水平,增强了作为学员的基层操作技能员工的培训效果。学员随着素质的全面提升对培训又提出了更高的诉求,也督促着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创新和思考,如此反复,推动第四采气厂人才建设步步增高。

四、制定科学的培训考核评估体系,巩固培训效果

为了使培训效果落到实处,培训考核科学有效,第四采气厂成立了以主管领导牵头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细则》、《第四采气厂操作层员工培训考核管理细则》,对第四采气厂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从系统工程的思路来安排部署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纳入第四采气厂年度《综合业绩责任制及考核办法》,以第四采气厂年度员工培训项目计划为主线,以两个细则为准绳,对第四采气厂各单位培训组织及管理工作严格考核,奖惩有度,激发各单位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和积极性,从制度角度完善培训管理体系。

人本管理下培训工作的大力推进为第四采气厂的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2007年开始,厂高级工从无到有,目前增长到22名,获得技师资格人员1名,中级工达到106名,中高级技能操作人员占操作人员比例达到43.9%,在几个采气单位中名列前茅。干部队伍方面,由于2007年及以后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达到了厂干部总数的48.6%,第四采气厂除了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重点培养外,还采取了设置专项技术奖励等特色激励措施,厂四届技术工作会共诞生获奖成果24项,获奖论文49篇,厂技术干部队伍勇夺公司级科研成果9项,硕果累累。高级操作人员、技术骨干的不断涌现,是以人本管理理念完善员工培训体系的最好印证,是低成本战略真正实施的最好诠释:第四采气厂天然气产量连续四年翻番,5年时间油气当量成功跨越200万吨大关,人均产值近0.5万吨,水平井开发等多项技术处于苏里格地区前列。

参考文献:

1、雷蒙德·a·诺伊,约翰·r·霍伦贝克,巴里·格哈特,帕特里克·m·赖特.人力资源管理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赵继新,吴永林,叶茂林.人本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学合作 校中厂 厂中校 模式建构

[作者简介]李涤非(1970- ),男,山东济宁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管理;王生雨(1967- ),男,甘肃武威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校企合作教育、科技成果转化。(江苏 常州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11年课题“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DGZ2011000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35-02

一、引言

通常情况,在高职院校层面上,可以将“产学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结合教育”等称谓理解为相同的概念。

目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模式有很多种,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为主线,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符合地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范例;以实习或工作项目为主旨,锻炼学生高技能实践能力的 “工学交替”模式(“三明治”模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范例;以就业为主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与实现学生就业的 “订单式”培养模式,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范例;以培养一线操作技术人才为主旨,培养学生某一职业技能与素养的“2+1”模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是范例;以满足人才市场对某一行业人才的需求,学校由行业龙头企业管理,共同培养特定行业应用性专业人才的“校企合作企业为主”模式,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是范例。

“校中厂、厂中校”是诸多产学合作模式中的一种。此处的“厂”,不仅囿于生产制造类企业、还可以广谱地理解为流通经营类公司等。

二、“校中厂、厂中校”概述

1.请进来的“校中厂”。所谓“校中厂”是指企业将一部分的生产、销售任务放在学校里完成,按协议为学校提供教学和实训项目。学校出场地等教学资源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企业的生产或销售场所,该场所既是企业的车间或门店,又是学校的实训现场;参与实训的师生既是实训中的教学双方又兼任一线工作人员;企业的员工既是生产者与销售者又兼任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

2.走出去的“厂中校”。所谓“厂中校”是指企业内部提供学生实训基地并承接部分教学任务,学校与企业共建、共管和共育人才。学校物色与专业相关性强的企业作为实训、教学基地,通过协议明晰双方投资产权,并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生产经营计划。施教内容与企业岗位标准(典型工作任务要求)相一致,校企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三、“校中厂、厂中校”合作模式剖析

1.“校中厂”合作模式。“校中厂”合作模式的实施需要一些前提,如学校领导的重视与认可、学校具备殷实的办学条件、取得企业信任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详实可行的合作预案等。“校中厂”是高职院校很值得研究与尝试的一种产学合作模式。原因有如下几条:第一,“校中厂”的实施让学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可以按照校方思路调整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第二,“校中厂”可以降低实训、教学成本,如师生在途的时间与体力成本、交通餐饮的货币与物力成本等。第三,“校中厂”便于学校掌控实训、教学过程,就近给予学生更为客观合理的学业评价,并能够降低学生外出实训带来的安全隐患。

2.“厂中校”合作模式。在20世纪末就有不少学校对“厂中校”合作模式做过尝试,典型的表述就是“走出去办学”,将课堂搬进工厂车间或经营场所,学生可以在工厂企业吃、住、工作,感受职场氛围、学习企业文化并体验工作者的身份。这种模式更适宜于实践教学,但不太适用于理论教学。同时还需考虑“厂中校”的企业必须主观愿意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如何让企业在合作中受益、学生是否可以毕业就业贯通完成、职业转换和晋升的能力培养是否得以实现。

3.“校中厂、厂中校”存在的通病。无论是“校中厂”还是“厂中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限制、工作岗位的实战要求不能满足全体学生实训或教学的需求。为了便于管理方便操作,高职院校希望产学合作的企业最好能够接纳更多学生的实训或教学任务,比如一个班级乃至一个专业,但事实上企业难以提供如此多的岗位。或者有能力接纳,但还要考虑工作岗位的安全性、熟练操作、产能维持等因素,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原有的一线工作人员。这样就势必分割班级学生进入同一业态内不同的企业,无形中增加了校方的管理事务及承担责任的风险。

第二,企业提供的岗位锻炼相对于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要求,显得单一和受限。若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全过程来讲,可能会全面覆盖专业的技能训练要求,但由于在固定的企业、固定的时段、固定的岗位进行固定的专业技能训练,有着很强的“企业四定”表现,不利于整体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兼顾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店堂前台获得了客户推销能力的训练,而不能兼顾后台主管的客户资源管理能力。

第三,产学合作双方存在时间错位,难以调和。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时间与学校教学时间安排上遵循各自的行业规律与特点,在双方合作期间难免出现时间上的矛盾冲突。当学校教学任务进行到某个节点,需要企业提供实训岗位时,合作企业有可能处于生产经营转制、业务组合变化等因素造成以往的实训岗位缺失;当企业腾挪出学生实训岗位,可以接纳学生进行实训时,学校的教学有可能正处于不同于该岗位要求的教学任务或环节。

第四,学校层面不能有效地给企业提供利益。现在的产学合作往往是“产”冷“学”热,造成的主因之一就是学校不能够满足企业的某些诉求、缺乏与之交换的对等资源,简言之就是不能针对性强、明显有效地给企业提供利益。在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经济利益,即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学校带给了企业什么利益。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利益驱动,在产学合作中显得被动与消极,即便形成合作也是松散型的、停滞于浅表,或是目的指向廉价的学生劳动力。

第五,企业教学团队成员长短不一,企业指导教师的身份界定、资质评价模糊。对于延请“校中厂、厂中校”的企业指导教师,一直是困扰产学合作的问题之一。什么样的企业一线员工可以成为指导教师?其身份的界定是否需要诸如职业资格证、专业职称等形式要件?还是操作技能达到行业企业标准、实战经验达到优秀抑或卓越的层次?他们在专业技能上可以成为学生导师,但缺少对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和学生心理的辅导,可能会造成“教书”有余、“育人”不足的现象。企业教学团队与校内专任教师需要磨合,彼此之间的实践与理论需要沟通借鉴。

由于学校与企业分属不同的行业,对待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有差异。就算是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追逐利润仍是其终极目标,所以不能够强求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围绕学校的教学活动展开。

四、“校中厂、厂中校”合作模式的改进建议

1.企业将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经校企双方协商,遵循教育由简单至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定量地分解某岗位的工作任务。没有学生加入时,本岗位按照企业正常要求运作;有学生的加入时,即可将本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由受训学生加以分担,这样操作好处是,第一,减轻员工(企业指导教师)的业务量将精力转投至指导学生;第二,提供给新入岗位学生的工作任务是经过测算的、定量的负荷、可操作实现的工作;第三,企业在无形中增加了一定比例的可供学生实践的工作岗位。

2.企业实现岗位交替与轮作。结合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圈划出专业岗位和工作任务,制定工作岗位的执行标准和流程,让学生在实训周期内,突破固定的岗位和固定的专业技能训练约束,尽可能让受训学生多接触适合本专业的其他岗位和技能训练,实现在固定企业、固定时段内,不固定的岗位交替和不固定的技能轮作训练。这部分内容针对“厂中校”而言,尤其适用。

3.学校调整教学计划,适应企业现实。为了适应企业的作息时间,在做好预案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在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同时需要随时观察、聆听企业的业务变化与动态,发现有非常利于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机会且对整个教学计划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对原教学计划予以调整,率先适应企业的工作。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正常教学活动时,接到合作企业为期两天的商洽会信息,此时对教学计划予以暂停,派遣学生赶赴商洽会现场配合合作企业的商务活动,强化学生的促销、谈判、现场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4.学校计算交换筹码、增强服务企业的能力。无论请进来的“校中厂”,还是走出去的“厂中校”,要想得到企业认可,职业院校首先应当考虑自身有什么可以与之交换的筹码。是提供给企业科技上的攻关、现代企业的管理?还是校内政策的优惠、人力资源的输送?只有增强了对企业的服务能力,才可以更好地谋求到乐意合作、深度合作、持久合作的企业。笔者所在学院材料系教师握有多项发明专利,引起企业的兴趣与关注,签署了多个深度校企合作项目;经贸系教师社会培训经验丰富能力强,签署了多个长期的企业培训任务。高职院校能够给企业带来利益,产学合作就会朝向良性发展、深入发展。

5.企业指导教师身份界定与资质评价的指标应当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产学合作双方可就企业指导教师的认定与聘请流程、操作方法进行磋商,既不可阳春白雪、标准过高造成难以觅寻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也切不可下里巴人、良莠不分造成企业指导教师难当其责。把握适度原则,尽可能出台一些界定与评价指标,比如任职时间的长短、业绩贡献的高低、一线实战经验的多寡、担任岗位职务的情况等。

另外,还必须明确政府在“校中厂、厂中校”产学合作中扮演的角色,政府搭建的产学合作平台及政策舆论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校中厂、厂中校”的发展走向与健康度。政府应当颁布法律法规,明令要求企业有义务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与机会、鼓励企业进校办厂,增强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的义务感。同时,国家可以对实施“校中厂、厂中校”产学合作的企业给予明确的、实际性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或专项补助。

五、结语

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校中厂、厂中校”合作模式的探讨,很好地体现了校企合作双方的诉求对接与资源整合,从高职院校单方的考虑波及双方利益共享,进步很大,成绩很多,但至今仍缺乏可供复制的典型,还需不断摸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黎刚,曾柳宁.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8).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新建电厂 培训 员工

人力资源是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企业的核心软实力。通过合理的培训可以有效的优化和开发人力资源。作为一名新建电厂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员工,谈谈在当今电力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紧缺的大背景下新建电厂的员工培训。

1.新建电厂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力行业的技术进步,电力企业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新建电厂大都通过采用大容量、高参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机组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对于新建电厂,扩大人才引进和加大培养力度显得更加急迫,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来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成为新建电厂必须面对的难解和必解之题。

新建电厂初期往往急需技能型人才,企业会非常重视技术人才培养。以不断强化的职工岗位培训及考核力度让职工意识到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的基本途径,新形势下通过培训学习掌握技术技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当新建电厂逐步进入正式运行后,部分技术人才将担当更多的角色,他们需要较强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来胜任岗位的管理职能,甚至未来走向更重要的管理岗位,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向着复合型人才迈进,也就意味着需要通过自我学习或培训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因此除了岗位技术技能培训,还应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培训内容,使员工得到全面发展,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2.我公司人力资源培训的主要做法

我公司根据自身战略发展规划及人力资源发展需要,自筹建以来就陆续招聘电力及相关专业工程师和大学生,积极为电厂储备人才,有组织、有计划、多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培训和开发活动,从而不断改善和改进员工的职业态度、行为模式、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塑造和传播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敬业度和满意度,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同步成长。逐步实现电厂项目从筹备、基建、调试、投产运行全过程的人力资源需要,实现企业平稳起步、科学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1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树理念强队伍

公司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尝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员工队伍。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深化和延伸。通过学习型党组织的开展,员工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提高员工的自学力、思考力和创新力,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职业兴趣,提升职业能力。

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公司掀起了“一带一,一帮一”的活动热潮,党员干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员工,仔细分析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目标和措施,并与帮助对象进行沟通验证措施可行性;对每次活动的内容和效果进行记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活动真正落在了实处,达到了人人创先进、争优秀的目的,帮助员工在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2.2重视新员工培训,为企业储备人才

(1)紧抓思想教育工作,培养职业精神

做好思想工作,是顺利开展其他工作的保障。电厂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即使是电力类专业毕业、有实习经历的员工也必须从入职起就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好奇心可以帮助新员工学到知识,但也可能给带来伤害,因此要将安全意识记于心、刻于脑。对于刚迈出校园的新员工,最通常的作法就是进行安规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可进入生产现场,使员工在心理上自我加压,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由于新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较低,因此亟需从思想教育上下功夫,积极宣贯企业文化,使新员工在心理上建立一种归属感,了解企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明确自身的培训方向和奋斗目标。

(2)重理论强实践,按需培训塑人才

培训作为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可以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一方面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员工的岗位工作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等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新员工量身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目标明确化、过程精细化、效果实用化,切实把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公司根据项目进展、人力资源战略与政策和业务部门的发展等要求,拟定了人员需求计划,适时引进人才。由于招聘员工在文化程度、专业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员工综合考虑,制定了详实的培训计划。首先对所有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培训,安排机、炉、电、控四个专业的基础课程,熟悉发电厂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了解发电厂各生产环节的原理;其次,为了使员工具备集控值班员中级以上水平,掌握机组整体运行状况,通过仿真机培训使员工了解机组热力系统和电气系统的构成、熟悉DCS操作,掌握机组正常启停操作、运行工况调整及常见事故处理。全面的理论与仿真机培训为下一阶段进入电厂岗位培训奠定理论基础。

为使员工快速进入岗位角色,公司通过调研考察选取培训机制完善、条件成熟的电厂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根据已拟定的人员需求计划分专业实施培训,运行人员实行贴岗培训,深入掌握热力系统图及运行规程,锻炼实地检查、操作和监控能力;热工、化学专业执行跟班实习,采取“一对一”的培训方式,即师傅带徒弟、深入生产现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训中定期由培训方组织不同专业的授课,举办经验交流会、技能竞赛等活动,促使员工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技能。组织大范围分阶段的考试,要求员工专业精、涉猎广、素质强,将考试成绩与工资挂钩,激发员工的培训积极性。

从事管理岗位的员工,在接受完基础理论培训后即进入岗位工作。该部分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尽快的熟悉业务,分担部分日常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电厂项目。

(3)培养管理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虽然有专人负责培训工作,但要将培训工作深入每位员工,需要选拔部分新员工担当培训班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对新员工的了解,参考培训中的综合成绩及日常表现等,从中选拔出若干优秀员工作为管理者,并在一定时期后进行重新选拔,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培训方及公司培训负责人作为指导者,监督、协调相关工作的开展,这样不仅培养了员工的人际交往技能,如沟通、组织、协调能力等,同时也培养了员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新员工服从管理、参与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员工的不断自我完善和超越。

2.3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培训,掀起学习热潮

(1)公司开展了“员工学堂”活动,领导班子成员亲自走上讲台,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以诚信、执行力、负责等为题为全体员工进行职业化教育。课上领导从思想上消除大家厌烦、恐惧工作的心理,培养大家热爱工作的热情;课下更是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为员工今后的职业生涯指明方向。该活动为领导和员工相互走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指导了员工的职业发展。

(2)公司各部门根据自身需要,安排时间学习业务知识。公司处于电厂项目前期的关键时期,各部门在完成相关工作的同时,由部门负责人牵头,指定专人负责业务学习。学习内容涵盖了公司制度、业务知识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职业水平,为以后电厂运行做好准备。

(3)为促进公司全员全面发展,专门购置网络视频课程,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课程内容涉及广泛,为公司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公司鼓励员工继续深造,提高学历水平,增长学识才干;鼓励员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为早日合格上岗及岗位晋升做足准备。

3.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3.1新员工需进一步加强贴岗培训

目前我公司新招聘大学毕业生都要接受重返课堂式的电厂热力知识集中理论培训、在培训方电厂接受实践培训并配以理论强化学习的培训流程。这种方式对于新员工在短期内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员工的知识、技术技能水平将有很快的提升,辅以较全面的培训考核制度会解决部分员工在培训中思想松懈、积极性下降等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按照岗位需求结合员工业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员工的贴岗培训,让员工在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培训目标下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培训中,进一步提高职业能力。

3.2内训师力量缺乏,培训费用持续增加

电厂技术密集、专业设置复杂,人力资源培训对于电厂是一项长期工作。公司目前内训师力量薄弱,新员工数量持续增加,在学校、其他电厂的培训效果明显,但公司为此付出高昂培训费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因此,在不影响公司人力资源培训规划实施的情况下应进一步优化内训师资源配置,降低培训费用。

4.结论

为达到预期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要求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针对培训需求做好调研、策划、组织和实施,实行全过程监督和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应在每次组织培训过程中认真做好总结,研究提出更为科学、严谨、高效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积极开发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帮助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优化培训奖惩机制,优化用人机制,完善培训成果评估办法,继续建立健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周雪梅、梁弈庆.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白玲.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02)

[3]孔燕.企业战略与培训需求[J].华东经济管理,2001(S1)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6

【摘要】本文就如何围绕企业的发展,做好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和实效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企业;思想工作;问题探索

一、通过规划企业愿景、明确企业使命、倡导企业精神,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

1.规划企业愿景。企业愿景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精神指引,我们工厂的愿景就是创建全国一流的教学型实习工厂。通过规划宣传企业愿景,来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提高职工凝聚力、增强人才吸引力;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境界和高度;来提升产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职业素养。2.明确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企业生存的价值和灵魂,我们工厂的使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实习工厂是学校独资投资的校办企业,服从学校管理,服务立德树人,是工厂的根和魂,必须担负起服务学校和发挥大学功能的使命,这也是直属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和魂。(1)人才培养方面。人才培养是工厂的根本使命和首要任务,所以,工厂应该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坚持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生产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关键是产教结合,核心是产教育人、立德树人。通过军民融合项目的产教结合来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准,通过培养能参赛能夺冠的标志性精英人才来提升人才培养的档次和影响力。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把全厂职工的思想认识和产教行为统一到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的高度。(2)科学研究方面。注重产教工作的研究化、研究课题化、课题实践化,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纵横课题研究,重点在成果转化、试验试制、样品加工、工艺设计、加工编程以及发明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不断提高工厂的科研水平,不断激发职工的创新精神。(3)社会服务方面。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从经营产品上升为经营平台。对上家,开展试验试制、补偿配套服务,承接批量化、成套化产品加工服务。对下家,开展产品外协、技术指导、人才培养、设备维修等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形成自身独特的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3.倡导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我们工厂的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以及爱厂如家和感恩学校的人文精神。企业精神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最好的价值取向和最大的公约数。

二、通过制度建设、流程建设、文化建设,实现产教育人、立德树人

企业愿景、使命、精神是企业战略层面的管理思想,他具化到微观工作中就是企业的制度规范、业务流程、职业素养等。企业通过不断地设计、检查、考评、激励等,就会慢慢形成一种习惯和自觉,习惯和自觉固化下来就会形成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文化就可以持续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精神作用。工厂不仅生产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人才,所以,要站在产教育人、立德树人的高度,规范产教行为、提高职业素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路线图和着力点。

三、通过自我分析、自我改革、自我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

不改革就有可能被革命,不发展就有可能被淘汰。工厂的改革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针对具体的个人,任何个人也不可能阻挡工厂改革发展的前进步伐。工厂是学校的教学型实习工厂,具有教育和经营的双重属性。教育属性要求工厂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立德树人的标准来组织和规范产教行为。经营属性要求工厂面向市场,适应竞争,必须改变低效率、高成本的弱势格局,否则,就只有被淘汰。工厂在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设备配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果延续简单的来料加工,短板效应将会越来越突显,生产效益将会持续下滑,所以,改善经营模式,提升经营战略,势在必行,比如,从经营产品上升为经营资源,就能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都是盈利性组织,都是用资本赚取利润的经济组织。利润对于企业,就像氧气食物水分对于人一样,没有利润企业就没有生命。所以,工厂应按照企业的要求,加强产品价值、经营成本、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改善,确保利润、确保生存。那利润又是咋来的呢?利润不是企业经营的主要产品,只是企业完成经营使命的副产品。老虎伍兹说:我从来不去想我要挣多少钱,我只想在高尔夫行业做到数一数二,钱自然会追着我来。试想,格力完成“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使命,其利润还会少吗!所以,我们工厂完成好自己的使命,干好自己的事业,利润作为副产品,何愁不来。思想政治工作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毛主席说“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往大处说,就是要维护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往小处说,就是要争取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团结广大党员群众一起干事业。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统一思想、鼓舞士气,为工厂的教学生产和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互动模式

作者简介:刘全忠(1978-),男,河南浚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王洪杰(196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 B211029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10-02

20世纪末,由美国康奈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8所大学联合发起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运动,引领了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回归工程”的潮流,由此,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改革方向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选择。[1]

2013年我国普通本科及以上的在校生中工科学生数达到了485万,如此大规模的工科在校生无疑是实现工程强国战略目标的宝贵人力资源,并为欧美国家所羡慕和瞩目。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整体质量以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不高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教育系统的质量(Quality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和“研究和培训服务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of research and training services)”分别排名57位和55位,“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也仅排名46位。

目前国内工科院校一般在通识教育和基础课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专业课程,并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形式单一且效果有限。另外,教师科研任务普遍繁重,影响到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企业更注重生产效益进而不愿接待学生实习。近年来随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工科院校广泛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存在忽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趋势,一些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基本实践教学环节实际上是被弱化了。毕业设计引入大量研究型课题,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工程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体来看,工科院校具有理论知识学习的优势,企业具有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而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的最好途径还是通过院校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因此,需要立足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探讨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深入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方法,在人才需求分析、培养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工作,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一、校企合作背景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研究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进入新世纪,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领袖素质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2]欧洲一体化以后,欧洲高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通过加强校际协作、学生交流等促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把实行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3]虽然各国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殊情况,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却有着共识: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的工程教育开展比较成熟,早在1949年MIT就发表了著名的Lewis报告,提出“实事求是的专业人员”概念,强调工程教育的实践和综合[4];1955年ASEE发表Grinter报告,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建立了完整的工程教育课程结构模式;1967年的《工程教育目标报告》提出了五年一贯制和工程硕士计划,改变了美国高校以研究为取向的传统路线;1989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美国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2005年美国工程院(NAE)发表《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研究了2020年工程教育的战略、工程教育实施项目与机制,以及对2020年工程教育的具体建议。欧盟也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对工程教育的类型、模式和核心课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5]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受前苏联影响,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而较少从需求出发进行考虑,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学科课程观。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几十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近30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的思路还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的改善,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表现在:大部分工程教育依然维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没有打破学科的壁垒,课程的思维仍在学科内单向进行;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仍未解决。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之前,包括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内的高校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总结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拟制了“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从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能力、知识多个维度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品德养成计划、心理健康计划、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等教育实践当中的具体改革来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较早推进了工程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方法,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进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等五方面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985高校,结合自身在工科专业和工程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的基本思路,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优化和调整了本科、研究生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倡学校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可以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满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为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858人,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所属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该专业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此外,学科牵头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通过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形成了若干校企合作的互动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

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培养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培养大纲,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学校在进行本科生培养计划方案修订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在第二学年新开设了“项目学习方法与实践”课程,在第三学年新开设了“企业专家讲座”课程,并结合工程化培养的需求详细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情况下,结合专业课程及就业需求,深入分析和制定了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和管理规范等。

2.共同开发和共享人才资源

企业具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人员,双方可互为提供科研、讲学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长期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和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已有10余名高级工程师在从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合作培养等教学工作。

3.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工程化背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约有40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课题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开发和测试的实际工作,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全部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答辩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人员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目前已有约70名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5名学生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

4.建立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实行双师制,即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院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2011年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遴选出6位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技术专家担任应用型硕士指导教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先后已有30余人进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进行实习并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调试,有15人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1人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工程化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5.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

学校和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先后共同申报并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合作。在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参与项目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有了更多与企业接触、和生产实际接触的机会,且以上科研成果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一定程度上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可持续的条件。

6.加强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校企联合培养为学生的工程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受众面毕竟有限。为了进一步扩展校企合作培养的适用范围,有必要在校内创新实验平台建设中引入校企合作机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根据校企合作培养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建设方案,在校内建设了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管路系统动态特性等10余个创新实验平台。这些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有机地结合了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为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另外,通过企业的合作与资助,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承办了包括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在内的各类科技创新实践竞赛,为全国能源与动力类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

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模式根据学校的培养标准、企业的研发结构,以及校企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实行何种合作模式,关键在于使校企双方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且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形成具体的方案和制度,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过程中受益,并且有继续深入合作的驱动力。

三、结束语

探索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融合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企业发展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总体良好,企业对高级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也有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目标,这些都给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工程教育改革中不断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工程教育制度进行完善和提升,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差距,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

[2]甘俊英,赵婷婷.工程实践项目:回归工程之本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84-88.

[3]倪师军,曹俊兴,等.新时期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2):12-14.

[4]何振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启示[C].纪念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2009: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8

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职业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制造类专业近几年一直探索建立“校中厂”工学结合的模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产教结合。规划将学院的机械加工中心建设成可集教学、实训、生产真实产品及技术开发、培训等多功能一体的“校中厂”。

1 “校中厂”的基本内涵及功能

“校中厂”是将学院的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引入学校实训基地,与学校设备、师资进行整合,按企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和科研,结合生产按学校要求开展教学。

“校中厂”可以使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学生校内学习与基地实训相结合、学生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要求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真实的身份、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从而提高学生技能,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因此在创建“校中厂”时保证具备以下功能。

一是计划安排的双向性。“校中厂”的工作计划必须要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又要保证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因此协调好教学计划和工作(生产)计划是实现“校中厂”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二是人员身份的双重性。“校中厂”的人员因所履行的职责不同而不断转换。教师或其他员工既是教师也是师傅,即他们在教授知识时是教师,在指导实践完成任务时是师傅,是教与导的有机统一。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学生又是员工,既要完成学习任务又要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工学过程的交融性。“校中厂”中教学与工作、学习与实践相互交融,既要在工作中学习,又要在学习中工作;既要在教导中工作,又要在工作中教导,两种活动交互存在,使得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的同时,将学习与工作联系起来,既相互验证又相互促进。

四是工学场景的兼容性。“校中厂”的车间或办公室、职业岗位区,既是工作场所,也是教学场所,都存在教与导、学与做的交叉兼容场景。在这里,学生不仅要在教师或师傅教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还要完成好工作任务(生产出合格产品)。

2 把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做好各项前期工作

学院组织了相应的课题组,专题研究校企一体在各国的发展现状,深入探讨开展“校中厂”相关制度的细节。在此基础上,决定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专业开展基于“校中厂”平台开展工学交替的试点,先后组织校内外教育、劳动、企业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制订了具体目标的方案。

(1)成立管理组织机构。“校中厂”的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成立一个由学院相关部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由副院级领导任主任。然后建立具有明确的企业组织架构,设有厂长、副厂长和技术指导,分别由二级领导、专业课教师等担任。还有按工艺流程精心安排各岗位,明确分工,下设如设计、工艺、制造、质检、售后等工作室。并对各工作室进行了定编定员。

(2)制定配套管理制度。建立了明确的校中厂教学模式的配套管理制度。如建立设计室责任制度、制造室责任制度、调试、维修室工作责任制度、质检室工作责任制度等,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并在生产安全上作严格要求和规定。同时校中厂教学模式运行中,存在着教育教学的稳定性与生产任务市场变动性的矛盾,存在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训练性与完成订单任务的矛盾。所以推行机动灵活的弹性学制和管理制度,根据生产任务需要或忙闲不均的情况灵活调整,可实施分段式、多学期、全天制轮班教学,把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变共性管理为个性管理,变面对班级管理为面对企业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3)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校中厂的生产任务情况,将培养目标分解到完成任务的各个环节中,让校中厂所有人员和学生都清楚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各课程标准,使之与企业、专业发展实际相符;在教学活动中,营造真实的职业实践情境,学生按照行业规范开展学习并完成符合质量、经济和环保要求的工作成果,获取工作经验知识和技能。

(4)加强课程建设的改革。基于“校中厂”的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生产性和教育性。充分利用“校中厂”的综合资源,以实际产品的生产过程为载体,提高课程内容对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度,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提高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程度,反映行业企业第一线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

(5)成立了一支双师型队伍。校中厂教学模式的人员既要懂课程的目的、层次和进程,具备职业教育的教学能力和方法;又要懂工程及其成本运行机制,具备企业实际操作能力,能将教学过程融进生产计划。因此针对原专任教师,安排其进入校中厂进行实践锻炼,或选送到相关企业去进修培训,提高实际设计、操作能力;对原工厂技术人员或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各种专业课程培训,提高其设计课程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6)改变评价体系。使学生和教师评价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全方位结合。特别对学生的评价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实施多元化的综合考核。例如借职业资格考试取代传统的考试,借上岗达标测试取代课程考试,借完成规定项目或任务取代课程考试,强化过程考核,用过程的产品达标测试取代考试。

3 制造类专业“校中厂”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校中厂”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成长规律。制造类专业选择从简单到复杂的典型项目为载体,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分阶段培养学生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实施课堂学习与“校中厂”认岗实习、技能训练性实习、生产性轮岗实习与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形成不间断的课堂学习与“校中厂”实习循环机制。课堂学习期间按班级进行,实习期间将班级分成每组5~8人小组,每组安排一个指导师傅,高职学生在校三年时间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见岗阶段以认识岗位、掌握基本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为主,实现的是以认识学习为主的做,体现的是见习性专业岗位的认知。

第1学期,专业岗位认知。通过见习进行岗位认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使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能力及职业素质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建立职业岗位目标。如模具设计与制造(以下简称模具)专业学生在第1学期要在工厂进行2~3周的认识实习,了解该专业主要从事主要见表1。

第2学期,基本技能培养。通过真实生产任务式学习情境,进行基本职业素质培养和基本技能学习。主要学习机械加工、手工制作零件、液压与气动、模具加工设备认知等,使学生掌握所从事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

(2)第二阶段:跟岗阶段以熟悉岗位、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培养专业核心技能为主,实现的是以体验学习为主的做,体现的是熟悉性专业岗位的体验。

第3学期,核心技能培养。通过项目教学、实境训练,进行专业职业素质和岗位核心技能学习。主要学习模具造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与制造等知识、技术、技能,使学生掌握所从事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

第4学期,核心技能和拓展技能培养。通过项目教学、实境训练,强化岗位核心技能学习和岗位拓展技能培养。主要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快速成型等,使学生掌握所从事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和拓展技能。

(3)第三阶段:轮岗阶段以轮训岗位、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和培养岗位综合能力为主,实现的是以轮岗学习为主的做,体现的是典型性专业岗位的轮训。

第5学期,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对典型性专业岗位的轮训,熟练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学习专业岗位的综合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熟悉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

(4)第四阶段:顶岗阶段以熟练岗位、掌握专业综合知识、培养专业综合能力为主,实现的是以实践工作为主的做,体现的是生产性专业岗位的熟练。

第6学期,综合能力提升。通过顶岗进行专业综合职业素质与综合技能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预测决策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职业精神,实现学生身份与企业员工身份的转换,为顺利上岗做好准备。

4 基于“校中厂”的制造类业核心课程开发与实施

在对本地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企业用人单位对制造类专业人才技能的需求,提炼确定针对每个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如表1所示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应以已建成的“校中厂”为依托,基于工厂的主打产品,形成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将真实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分项任务与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实施教学。具体的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

(1)引入任务。实施“校中厂”机制下的教学模式必须要生产真实的产品。一方面对原校办工厂生产的系列产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1~2种产品作为产教结合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可以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联系,承接真实的生产任务,扩大业务。工作任务时以系列产品或典型产品为佳,并建立工作任务库。对长期合作的产品,应选派教师进厂学习培训,掌握相关技术,了解相关要求,与企业保持沟通与交流。

(2)提炼工作项目。工作项目是基于所引入的真实生产任务的工作过程,分析岗位或岗位群所包括的项目,归纳出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如产品设计、零件加工、装配与调试、品质检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项目。

(3)开发教学项目。教学项目是以工作项目为载体转化过来的。组织教学团队对每个工作项目分析研究,将该工作项目转变一个个教学项目。如零件加工可以分解为轴类零件加工、套类零件的加工、箱体类零件加工等。

(4)确定教学内容。教学项目确定后,教师按学科所涉及的有关内容、环节分解教学目标,整理归纳相关学科的知识,然后相关教师一起协作进行教学设计。在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合作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9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工学结合;就业;有效形式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并有效促进中职学生就业的教育模式。在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德兰德技术学院(sandlandtechnicalcol—lege)工程系与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associationforcooperativeeducation)在美国成立,将合作教育改为“教育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在国内,早在一百多年前,有“北洋实业权师”之称的周学熙就主张教育与实业不可分离。国家要“富强”,教育必须“工学并举”。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此类办学形式一般冠以“半工半读”,对“工学结合”基本未再提及。直到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发,重新提出“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近几年,为促进学生就业,中职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探索,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工”与“学”如何有效结合,如何促进中职学生就业仍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工学结合的有效形式进行论述,以期对中职学校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有所启迪。

一、工厂与学校结合

工厂是中职学生的主要就业之处,工厂与学校相结合,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工学结合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工学结合的实施,首先要加强工厂与学校之间的联盟与合作,着力解决工厂与中职学校两张皮的问题。工厂与中职学校结合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学校工厂型”。这种形式是以学校计划组织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寻找适当的企业,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相应的生产实践和培训场所等,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其代表主要有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和前苏联的学校一基础企业培训计划等。

二是“工厂学校型”。这种形式是由工厂兴办技校等职业学校,所办学校的产权属于工厂。这种模式便于工厂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需要的人才,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技工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部分企业兴办的职业学校逐渐与企业分立,成为产权明晰的办学实体。但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兴办职业学校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三是工厂学校联合型。职业学校与企业在产权上各自独立,只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联合,即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联合办学的形式多样,有的是企业委托学校培养人才或学校主动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联合办学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方面由企业或学校共同协商提出方案,校企联合审定后执行;在招生工作方面,企业与学校一方单独招生或双方派人联合招生,按专业要求择优录取。如,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和德国汉斯实行联合办学,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订单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工作与学习结合

工作与学习结合就是课堂学习与顶岗实习交替,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工作与学习结合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校内交替式结合。校内交替式教学模式依据“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的认识规律,通过“实践~理论”的多次循环反复,逐步深入,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其特点有:技能训练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做到技能训练几年连续不断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间隔安排,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教学内容重视新知识的吸收和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在实践中,应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学校比较多,也比较灵活。如,常州工业技术学校实行“3+1”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学制不变的情况下,把学生毕业后的一年见习期纳入教学计划,按照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互相交替、逐步深入的要求,全面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三年学制,四年完成,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不再有见习期。

二是校外顶岗式结合。这种模式采取集中学习基本理论加集中顶岗实习的形式,即学生在较为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后,集中时间去掌握技能,保证了技能练习的连续性,便于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技能。如,内蒙古乌兰察布职业学校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即用两学年进行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一学年集中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身份是实习技术员,由企业管理,教师定期集中指导,实习成绩中企业考核占75%。在学生毕业设计中,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不少于40%,他们直接考核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并依据企业岗位标准参与毕业生的岗前实训考核。

三、工人与学生结合

工人与学生相结合是学生习得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的中职学校在实施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必须将工人与学生紧密结合,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以促进学生技能的习得与养成。工人与学生相结合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师徒式结合。这里是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在企业“工人师傅”的带领下,作为“学徒”来参与真实产品的生产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只靠理论的积累是不行的。特别是操作性技能技巧的掌握,一定要由两个关键因子促成:“师傅”的示范和“徒弟”的模仿。在“师傅”的指导之下,通过“徒弟”的日益揣摩,实际“操练”才可能习得技能。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安排工厂的工人师傅给学生做技能指导,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景和职业氛围使其得到熏陶。学生在工人的指导和带领下,去体验工作的过程和技巧,在长期的模仿和练习中,掌握技能要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从工人师傅的作为中体验到企业文化、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是师生式结合。这主要是指职业学校聘请企业的专家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没有生产经验的教师指导实训,只能局限于从书本知识到书本知识,并不能指导学生在真实的生产情况下究竟应该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从企业聘请的专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在指导学生实训的过程中可以融人企业生产的理念和要求。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可以更多地从企业生产的视角出发,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和考核。这就更加有利于学生较快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与岗位更好地“对接”。

四、工件与学具结合

中职学校将企业生产设备的“工件”变成学生实习、学习的“学具”。而“实习实训”是将“工件”变成“学具”的重要手段,是职业学校学生习得技能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工件”与“工具”的结合。

一是仿真性结合。职业学校由于资金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引进本专业最先进的仪器和设备,特别是诸如计算机、电子类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很快,而且尖端仪器设备的价格昂贵。通过仿真企业生产的工具设备软件,学生也可以了解到生产的流程和设备调试的过程。这种形式,虽然最终的作品不是实际的产品,但可以加强学生对真实生产过程的体验。这种实训方法是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实训效果的一种较好方法。

二是实践性结合。对于有校办工厂的学校,把学生的实训安排到校办工厂的真实生产过程之中,争取实现实训过程的“全真性”,技能训练的“职业性”,运行管理的“企业性”。以往的实训与工厂的生产过程相脱节,学校花费大量的财力去购买学生的实训原材料,而学生颇费心思完成的实训作品,成型之后都弃之无用,实训的消耗和成本很高。校内生产性实训,学生实训的内容便是校办工厂的生产任务,实训的过程便是生产产品的过程,学生实训的结果便是企业的产品,实训结束后,学生便成了企业的员工。学生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直接作为工厂的产品销售,这就大大降低了实训成本。对于没有校办工厂的学校,就要加强顶岗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给他们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来体验真实的工作情景,为学生将来与企业岗位接轨打下基础。还可以根据学生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工时与学分结合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中职学校要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注意将学生课堂学习的“学分”与顶岗、工作的“工时”相结合,探索和完善适合技能培养和工学交替的“学分银行”制度。

在美国,非常注重学生的企业培训经历,一些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已经建立了继续教育单元制度(continueeducationunit,ceu)。ceu是一个国家承认的,量化花费在课堂、专业发展及培训活动上的时间的方法。10小时的教学或培训=1.0ceu。ceu的主要目的是给那些参加了非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人提供一个教育成绩的永久记录。这样就建立了在职培训与学校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衔接。

ceu也提供了一个质量指标,为公民提供持续教育和培训计划。ceu的积累达到一定数量,学生就可以申请毕业。ceu制度大致是按照如下程序执行的:学校的对外培训办公室对建议授予ceu的培训活动进行审查;副总裁对提出ceu要求的外部团体提出提案,并聘请适当的人员审查并提出意见;国际继续教育与培训协会对ceu进行指导与监督;继续教育咨询委员会将会定期审核ceu政策和程序,以及由外部组织主办的可授予ceu奖励的课程。

在我国中职学校工学结合的实践中,不少学校借鉴美国的做法,将文化课和实训课都赋予一定的学分,学生修完相应的课程后就可以积累学分,只要学生按规定累积修满学分,即可向学校兑换毕业证书;也有的学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学生考取技能证书和获得技能大赛的奖项后,也可以换成相应的学分;还有的学校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即允许学生学习时间的间断,即使相隔几年,所有的学习经历也可以折合成学分。这样,学生就业或创业阶段可将学分存人“学分银行”,犹如到银行零存整取。“学分银行”充分考虑到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同时注意到学生“工时”与“学分”的结合,这就为在职人员“间歇性”学习提供了便利。

六、工资与学费结合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10

摘要:从建立“生产、教学、科研、鉴定”四位一体多功能实训基地,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量身订制”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对改革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关键词:教学工厂;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通过“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将真实的工业环境与教学环境融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开发,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业项目开发中。学院取得教学上的成功,得益于独树一帜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其“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变革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独具风格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是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新加坡经济发展、劳动力结构、企业岗位需求的实际情况,经多年不断摸索、实践、创新形成的,旨在使职业院校毕业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一线的企业开发项目引入学校并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有效融合,形成的学校、实训中心、企业三位一体的交互式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项目开发相结合,生产现场与岗位实习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学院教学为主体,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项目开发为主线,在现有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及项目开发)的基础上全方位营造工厂实践环境的人才培养新理念。这种理念同时渗透于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表现在学校教学机构设置、人员岗位设置及校企合作企业选择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源于企业需求,密切了企业与学校的关系,缩短了企业岗位要求与职业学校学生培养规格之间的距离,通过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可达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离不开一支学识渊博、技术高超、肯拼肯干、精益求精的具备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材、师资和工业项目是“教学工厂”的核心。学院的专业教师除了要有国家规定的学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学院教师均具备“双师型”资质,大部分来自于企业一线,他们不仅带来了学识,也带来了工作经验、企业各类关系处理经验,特别是带来了企业一线的开发项目。也正是这支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才能确保“教学工厂”企业项目开发的实施。学院将教师队伍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学院需求、个人需求”为培养原则,打破部门、专业、年龄、经验等界限,确立了终身学习理念,构建了教师专业能力开发与培养体系。通过实施全员专业能力转型计划、选派参加进修学习、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教学与管理岗位互置等措施培养教师的多元化能力,以适应新领域、多岗位专业前沿项目开发的工作需求,实现了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是专业课程体系,要求教学模式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实际生产环境接轨,没有与企业市场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教学工厂”将无法运转。南洋理工学院新专业与新课程的开发,一方面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规划,另一方面是通过企业调研,根据企业的需求,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新专业、新课程开发工作完成后,提请企业资深人士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董事会论证、批准,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确保新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能够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新课程实施后还要进行效果跟踪,定期调研分析,及时对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进行滚动修改。

企业项目开发是“教学工厂”的核心环节,也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学生合作开发项目,使教学与项目有机结合,学校围绕项目开展教学。项目开发的形式对教师而言,提供了与企业沟通的机会,其优势在于教师能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使教师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得以提高,为新专业的开发积累资料;对于学生而言,提供了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的机会,可以体验项目开发的全过程,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培养实践能力、工作意识与创业精神,使学生毕业后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教学工厂”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改革过程中最受关注的是“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怎样开展校企合作,如何构建教学模式是一个核心议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在开展校企合作、构建教学模式方面提供了成功典范,对于承担着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要职责的技师学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建立“生产、教学、科研、鉴定”四位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平台建设就是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技师学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实际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就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因此,建设现代化、多功能实训基地的要求应运而生。

“生产”功能的实现借鉴“教学工厂”模式,结合前店后厂的理念,本着“校企双赢”的思想,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在实训基地内设置与企业生产现场环境相一致的生产车间,将企业产品引入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即为实训学生,生产车间的运行均按企业化要求进行管理,由企业选派技术、管理骨干指导车间生产的运行,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下进行生产实习。这样做的优势,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校内生产车间可优先选择录用新员工,提高新进员工岗位的针对性;对于学校而言,可以进一步缩短校企之间的距离,按照企业岗位的要求进行订单培养,毕业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教学”功能的实现借鉴“教学工厂”模式,结合企业专用设备,以实践为主线,通过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造,强化实训环节,开发“项目式”校本课程,专业教师在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利用专业设备,结合教学项目和课题,采用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模式,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听到、看到、摸到知识,通过各种感官接触、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

“科研”功能的实现借鉴“教学工厂”模式,结合企业项目开发,在加强学校教科研活动的同时,将企业项目纳入教科研体系,通过课题立项的形式开展企业项目开发。立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技师学院与高职教育有一定的区别:学校教科研课题开发的形式是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科研开发的项目类型是企业项目与教学项目相结合;教科研项目开发的过程是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教科研项目开发的对象是教师与学生相结合。(1)“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是指在校企合作中,双方坦诚互信,为开展更为广泛、更具实质性的校企合作提供平台和政策保障,为后续项目的开发提供基础。(2)“企业项目与教学项目相结合”是指教科研课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来自企业的项目应是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旧产品改造、生产设备技术改造相关的项目,应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来自学校的项目应是与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研究改革、专业课程建设相关的项目,如理论研究(专业论文、调研报告等)、校本开发(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等)、实训基地设备设计改造等,应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3)“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是指教科研课题的开发不能埋头于教师进行研究,而应借鉴“教学工厂”模式,将研究课题的某个环节或某个项目分解成子课题纳入教学活动中。例如,技师层次教学环节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或者融入某个单一实训课题教学中的典型应用分析等,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项目保障和探究对象。(4)“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是指教科研课题在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是教科研课题开发的组织者,而学生则是教科研课题开发的参与者,通过对课题开发项目的任务分解,将研究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习小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项目的开发,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三创”能力,提高每一位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室”、“技师工作站”等,可以为推动教科研课题的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鉴定”功能的实现借鉴“教学工厂”模式,本着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在满足企业需求、教学需求的同时满足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要符合这三点要求,在设备配置、工位布置、环境布置上要精心设计,与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相结合;同时考虑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层次性,设备应按国家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考核标准进行合理配置,与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相结合,实现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多重功能。

(二)加强“理实一体化”高素质、高技能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力军,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而且导致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使培养人才规格与企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师即“双师型”教师,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逐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即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即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训车间为中心转变。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知识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学校下大气力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开发,安排教师进入高校进修,加快理论水平的提高;要积极引入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技能大师到学校开展专业教学、讲座,加大授课教师中企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更为重要的是要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领军人才,以此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带动专业教师开展项目开发,逐步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量身订制”构建“三以一划”专业课程体系

借鉴“教学工厂”中“量身订制”的课程设置,在新专业、新课程开发中,深入行业企业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剖析企业各岗位的能力要求,收集与学生就业工作岗位相关的资料用于开发专业、课程。聘请企业工程师、技师参与开发,确保专业开发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发的教材适应岗位能力标准的需要。

“量身订制”即根据不同企业的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冠名班”、“订单式”是校企合作“量身订制”培养的主要形式。专业建设应顺应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实际,以校企合作为支撑,紧贴岗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专业建设,构建“三以一化”的课程体系是实践“量身订制”的重要途径。“三以一化”课程体系即以“宽口径设置、大菜单选择、模块化组合”为设计思路,根据“项目”调整专业计划,进行岗位对接,使专业项目的培养目标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得到有效落实。

(四)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积极开展科学的多元化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在传统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用传统的观念和方法考查衡量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立足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思维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貌似“窥一斑见全豹”的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和客观性。

随着国家新课标的开发,课程标准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衡量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引入过程性评价、模块化评价、项目终结评价等形式,建构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评价方案,以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下取得的理论与实践一体、知识与能力一体、学校与企业一体、教学与研发一体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技师学院学习的宝贵经验。只要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坚持就业岗位引领,坚持能力为本位,就能在“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下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3]戚明.生产实习教学法概论[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11

一、离岗专门培训的具体形式

通常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或委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代培等形式。职业技术学校等代培机构已不同于以往基础理论、基本文化知识为主的培训模式,越来越注重动手操作与实践应用,在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培训能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术和技能,培养技术型人才。更多的职业技术学校已经逐渐适应市场需求,与企业紧密对接,开设企业所需的专业课程,不断改善实训基地条件。目前,探索实训基地建设这一校企组合新模式正日益成熟,教育部与劳动保障部等六部委正在开展的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涉及两百多所高职院校将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数控、汽车维修、计算机与软件技术、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紧缺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引入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德国“项目教学法”及“行业导向教学法”,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强化参培人员能力培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如郑州西儒职业学校,是河南本土最大的家装企业超凡饰设计师人才培养基地、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商)人才培养基地、西儒国际互联网营销工程师人才培养基地、森德尔(腾讯QQ河南核心)人才培养基地、锐之旗(百度河南营销中心)人才培养基地,课程体系的制定均来自超凡装饰、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知名企业成功案例,学校与超凡装饰、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数百家会员企业签订了长期的人才合作协议,培养既具备创意思维又同时掌握技术和具备执行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具备很大的升职空间。企业离岗培训人员本来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由于技能老化,逐渐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知识更新,职业学校可以提供企业急需的设计专业技能,提高了培训有效率。企业高端室内设计师、高端建筑装饰设计师、园林设计师、软饰设计师、绘图员、施工监理、项目经理等岗位可以通过此种方式快速充电。还有企业部分员工,如感到自己现任岗位缺乏发展空间,并未达到个人理想目标和生活状态,为了对造成现实和理想的巨大落差进行弥补,积极进行改变,企业可以鼓励这部分人员报名参加此类职业教育学校针对社会在职人士举办的周末班,对于学习费用可以采取企业与个人分摊的形式。此类培训针对性、实用性较强,作用比较明显,能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效益,有利于员工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上述职业培训,不仅能够使参培员工提高劳动积极性,产生报效企业的想法,而且由于专业技能的提升,大大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在岗业余培训是更有针对性常用的企业在职培训方法

是指为了使员工具备有效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的培训。常用的培训方法主要有师带徒、内部轮岗等。在职培训相对于离岗专门培训较为经济,不需要另外添置培训场所、设备,有时也不需要培育专职教员,需是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来实现培训。同时,培训对象在学习期间不须离岗,继续从事本职工作可以不影响生产。然而这种培训方法往往缺乏良好的组织,如就技术培训来说,机器设备、工作场所只能有限制地供培训使用。有些昂贵的高科技设备因参培人员不能实际操作因而影响培训效果。在职培训根据培训目的确立培训的目标、范围、对象和内容,方案从根本上决定培训规划所涉及的各种资源投入和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独立的小型组织部门的培训宜采用分散的培训方式;高层培训、管理培训、员工文化素质培训、某些基本技能培训宜采用集中的培训方式;专业技能采用边实践边学习的方法。我所在的企业根据需要和可能,对新入厂员工进行入厂教育,内容包括角色转换、企业文化、厂规厂纪、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内容。由基层单位对新员工进行岗前教育,内容包括技能培训、应知应会、文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新员工定岗后,各单位、部门为其安排固定的导师,由导师负责指导培养。岗位包括:经营类、工程技术类、行政和管理类、财务类、政工类。以人才类别为培养方向也可跨类别发展。导师指导制即师带徒,是指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骨干,与新员工或经验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建立的师徒关系。可以充分利用公司内部优秀员工的先进技能和经验,帮助新员工和部分轮岗人员尽快提高业务技能,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精通本岗位作业流程及工作项目、责任心强的导师制定指导期间的培养计划以及要达成的目标。对新员工、学员进行全面综合性指导,每月与新员工、学员要最少进行一次谈话沟通,了解学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就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交流工作经验和感受,并做好谈话记录和培养工作记录,为跟进和反馈工作创造条件。每季度向基层领导组提交一次工作报告,主要包括学员完成的工作与课题,学员的欠缺与进步之处,学员下一阶段的培养调整计划等。期间根据每个导师所带学员的数量给予导师一定的津贴,加强导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新入厂员工还可以轮岗培训,新员工在本岗位工作达到一定熟练程度,能独立完成本岗位工作后,可由其导师提出轮岗推荐意见,进行轮岗培训。内部轮岗即岗位轮换,通常在公司内部进行。轮岗培训可节约招聘成本,通过岗位横向调动,使工作内容丰富化,实现一人多能的岗位目标,激励员工,留住人才,通过岗位实践促进对公司各个部门工作流程的熟悉,增强工作中的协调性,有利于员工个人专长的发挥。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培训均应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性的评估或检查,对员工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培训计划是否有效的实施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和评价,然后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主管部门,作为以后制定员工培训计划,以及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依据。

作者:徐向连 单位:太原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12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备;管理与维护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3-0144-02随着社会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公众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日益关注,污水处理厂作为社会污水处理的主要机构,其发展越来越被重视,更多的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污水处理设备是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的基本物质基础,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决定着污水处理厂是否能够正常的发挥效能,从而保证安全生产,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污水处理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和日常管理与维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改进污水处理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1 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1.1 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的内容

污水处理厂的设备管理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两部分,前期管理是指从设备的规划到投入使用期间的全部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的制定、设备管理机构及人员的培训、设备的规划、采购、安装、调试等,后期管理主要是指从设备的日常维护到设备的报废更新期间的全部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操作维护以及设备的检查、修理、故障排除,设备报废及更新维护等等。

1.2 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

①决定着污水处理厂的生存。污水处理设备是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工作的物质基础,污水处理设备的品质性能、系统结构和运行状况是否良好,直接决定着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发挥污水处理的功能,能否抓住污水处理的市场,从而能否保障正常的生产效益,关系到污水处理厂的生存问题,因此,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对于污水处理厂本身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②决定着污水处理厂的生产成本。做好污水处理厂各种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可以有效的延长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检修周期,节省维修费用以及减少停工损失,从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利润水平和污水处理的质量水平,更有利于污水处理厂的生存和发展。

③决定着污水处理厂工人的健康与安全。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决定着污水处理设备是否能够实现良好运行,倘若出现设备故障或者由于人员操作不当等现象,就极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从而对污水处理厂工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的制度,并坚持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及时发现问题排除安全隐患,降低各种事故发生的几率,保障污水处理厂职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

2 污水处理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污水处理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问题

①缺乏综合性管理与维护人才。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涉及到了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以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以目前现阶段污水处理厂的人员状况来看,具备管理维护的专业技术与知识的人才及其缺乏,使得很多污水处理设备投入使用之后并不能良好的进行管理与维护工作,以至于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自主维修,甚至不能正确判断和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而仍然要依靠设备厂商委派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降低了维修管理的效率,不利于污水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②设备管理的体制落后。目前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设备管理体制落后,厂里的领导只是重视污水处理工程的进展情况,忽视了污水企业的正常运行与管理,更不重视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未能配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造成了污水处理设备管理与维修人才的缺失,无法保证设备能够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不能够保障污水处理厂的长期稳定运作。

2.2 影响设备管理的原因分析

①对设备管理工作不重视。大多数污水处理企业对于设备管理工作都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没有建立设备管理专业机构和日常管理与维护的运行机制,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不能够依照制度良好开展。另一方面,没有配备和引进专业的设备管理技术人才,不能够满足设备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需要,企业内部的设备管理与维护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没有掌握相关的设备维修技术和经验,长期缺乏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培训,使得污水处理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不能够良好开展,影响了污水处理企业的正常运行。

②缺乏必要的设备管理维护规程和备件。严格执行设备的日常和定期维护、设备检修、设备计划修理工作规程,不仅是污水处理厂的例行性计划工作,也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较好方法,不但能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密切跟踪和及时发现故障问题,也能将设备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但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都没有开展过此类工作,只是在上级部门检查与督促后才勉强设立了简单的设备台账,而设备维护与检修计划编制、备件的合理储备与管理等相关制度仍然没有建立与实施,维修人员总是处在设备坏了就频繁抢修,而平时又无事可做的状况。此外,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生产正常运行,缩短设备修理时间,对关键零部件和易损备件进行适当储备是非常必要的,多数污水处理厂的备件储备做得较差,经常出现当需要备件时要么没有、要么积压过多,造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

3 加强污水处理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对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重视力度

要做好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首先污水处理企业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对于污水处理企业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设备管理机构,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使得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能够依照制度和流程能够良好有序的开展,保证污水处理设备的良好运转,污水处理工作能够长期稳定的开展。

3.2 加强专业设备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由于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专业性较高,对于专业性人才的要求也就很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电气、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较强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对不断更新的污水处理设备要能很快的熟知其操作流程和维护技术要点,要做好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设备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首先,要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积极引进设备管理专业人才,如招聘一些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开展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骨干,招聘一些各大院校及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为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一线技术人才,通过实际锻炼后完全可以培养成为技术上的中坚力量,使他们能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使企业能够更好的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

此外,除了积极引进外来人才以外,更要重视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和能力提升工作。要从本单位中选拔一些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到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养和学习,不断提升其知识和技术能力水平,打造复合型综合型的人才。污水处理企业也可以经常开展一些对现有员工的专业培训工作,针对污水处理设备维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薄弱点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并定时组织员工分享工作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为污水处理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更加专业的环境氛围。

3.3 加强设备维修保养的力度

建立设备管理的专业机构,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部门要加强设备维修保养的力度,采用日常维护与定期保养相结合的方法,制定设备维修与保养计划,坚持每天对容易出现故障的关键问题点进行排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排除隐患。定期对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检查和保养,延长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设备维修保养成本,保障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转。其次,还要做好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易损部件的备件工作,以应对在设备发生故障需要更换备件情况的发生,避免设备故障维修时间过长影响了污水处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3.4 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

为避免出现设备故障无法修复,影响污水处理工作正常运行情况的发生,污水处理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预案,这无疑是降低事故造成损失的很好的一项安全措施。为了发挥污水处理设备的功能效应,以及在污水处理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故障的原因,污水处理厂在设备采购安装之初就应该加强与污水处理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交流,由污水处理设备的供应商委派专业的技术人才,在污水处理厂展开详细的技术交底,并针对污水处理设备日常维修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予以针对性的解答,譬如设备的加油、清洗、换油、检查、调整,以及设备机件的检查、状态的检测、零部件的修复等,确保设备能够迅速运行。此外,要对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应对各种事故的发生,从而将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4 结 语

污水处理工作关系到人民生活、城市建设、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建设快速推进的今天,承担着污水处理责任的污水处理厂的设备管理工作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和稳定运行,不仅要从污水处理厂的生产特点入手,改变和加强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现状,提高设备管理、操作和维修人员的知识层次及技术水平,还需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彻底改变企业管理者不重视、设备管理上工作不到位、备件储备不科学等问题,才能为污水处理厂生产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与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 杨柄臣.浅议建设污水处理厂存在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5,(10).

[2] 董海中.浅谈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与维护管理[J].科技风,2010,(14).

[3] 晓强,李晖.设备点检管理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J].河北企业,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