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液压培训总结

液压培训总结

时间:2022-07-19 15:46:31

液压培训总结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1

1.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不合理。目前在液压方面的课程主要分为《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两门课程。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且课时总数较少,无法具体讲授重点和难点。且讲授《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这两门课程为不同的教师单独教授,不能将这两门课程的相互关联分析透彻。同时随着液压技术和电气传动技术的发展,电液相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当前的液压传动类课程和电气传动类的课程基本上是分开设置的,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液压与电气的相互交叉优势,且侧重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工程实践训练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教学实践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培养力度不够。多年来,实践教学平台依然选用专用的本科教学液压试验台,这种试验台的液压回路均已事先设计好,对学生而言只是单纯的记录数据,无创新可言。目前的本科教学平台设计的实验技术滞后于时展的技术,甚至部分实验手段和方法的原理也出现错误。比如液压动态流量的检测,大多本科教学平台采用容积式的流量计进行检测,事实上,由于容积式的流量计的动态响应较慢,根本不能检测动态流量。而超强的能力和素质对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最大的筹码,但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在面临实际的工程项目问题时,多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能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有的工程意识及能力。

3.教学模式偏重于传统教学方式。目前,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按自拟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照本宣科;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兴趣,这些不利于学生对液压传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现行的教学仍沿用传统的灌输方式,缺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与企业社会沟通和交流过少。许多工科院校在实践培养环节上存在较多问题,如与相应的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致使学生不仅不能明确区分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制造、检验和调试的不同;而且缺乏对基础设备、工艺装备技术及国家行业标准的了解,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表现为自身的专业性不强。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改革

1.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相结合,将流体力学的各个基本知识交叉在《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内,并将电气传动中与液压课程交叉较多的知识点,全面提高实验学时数。液压系统由包含多种液压元件的各种回路组成,各种回路之间协调工作,完成液压系统的既定功能。在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各种阀的开启、关闭和比例调节,这就需要通过适当的电气回路设计实现液压阀和液压回路的相应功能,因此液压传动的讲授还应与电气传动知识点相结合,真正地实现机电液一体化。

2.启发式、项目式与精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液压元件》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精神。新增课程《液压系统仿真和设计》在学生基本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只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精神,结合教师精讲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课程的教学中,除配备有综合性系统实验支持外,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讲授与现场教学(科研实验室进行)、讲授与研讨(专题讨论)、讲授与自主学习(科研论文及宣讲)等综合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调实践与研究融入教学过程。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中,将部分课堂放在实验室,讲解元件结构、原理时,直接使用实物,辅助动画教学,并让学生动手拆装,使学生对元件及系统设计有更为直观的理解,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增加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科学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增加课内实践教学学时,教学中安排丰富的设计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和全情投入。设置讨论型、项目训练型课程,采用课堂教学、科研项目训练与学生论文宣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建设完善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基本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性型实验等多个系列,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调控系统能力。建立实验实践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理论实验互动,能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模块化、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设计中,注重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地设置实验类型,通过基础层、综合层、设计层和创新层实验项目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图1所示为流体传动与控制等基础课程模块化、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为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基础的实验项目的全面训练,掌握本学科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技能,掌握液压元件的基本结构、拆装方法和工作原理,理解液压元件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学校液压基本回路的控制特性,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处理实验数据和写作实验报告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精神的目的。第二层次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学生通过提高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项目的训练,达到学生会自己设计实验内容,自组简易实验,实验后会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第三层次为设计能力与自主思考的培养。通过增加大量的液压实训模型,比如挖掘机模型、叉车模型、推土机模型、起重机模型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通过创新研究型实验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实际液压技术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其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层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该层是对课内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创新研究型实验项目的训练,即由创新想法到创新设计,再到创新模型制作,最后形成产品创新的实践全程训练,培养学生提出自主创新课题、自主创新构思、创新设计和创新实践动手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命题,自行制定实验目标,进而完成自主设计、分析、实践、总结与汇报等全部环节。另一方面,可组织部分高年级学生,尤其是立志想读研究生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辅助教师做一些试验性实验,为后期的科研实践打下基础。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已不能满足现代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向研究型、创新型发展,以小组为单位增加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起指导性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结束语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 高职 液压 气动 课程 教学设计

由于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在各行业越来越普及,先进国家生产的工程机械、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等90%以上都是采用的液压传动或气压传动的。客观上要求高职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因此《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被大多数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列为核心课程。机械制造和数控等机械类专业也把它列为必修课程之一。如何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相关知识,形成液压与气动操作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备相应的液压与气动操作技能,是该课程教师和学生努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自动化类、制造类的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要求,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经验,在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整体设计。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内容包括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学习资料、教学团队、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与方法、考核评价、教学反馈。

一、设计依据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基干意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这些专业的《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液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气压传动的组成、液压系统图、职能符号、优缺点等; (2)液压传动基础中液压油的性质及选用,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基础;管路液体的压力损失计算等; (3)具有液压元件结构、原理、功用、拆装、选用及控制维护能力; (4)具有气压元件结构、原理、功用、选用及控制维护能力; (5)具有液压基本回路设计、连接、调试维护能力; (6)具有综合设计和控制维护液压基本回路能力; (7)具备对项目设计进行总结、整理、归纳的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能力; (8)培养学生查阅手册、检索资料的能力。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物拆装可以锻炼学生的拆卸、装配能力,掌握元件各个部件之间的装配顺序、定位要求,部件的加工间隙、加工精度等知识。 (2)具有检测,调试,维护常见机械设备液压系统的能力; (3)具有设计一般复杂程度的液压系统的综合能力; (4)参与诊断并排除工程机械常见的液压气压故障的初步能力。

3、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习惯思维中解脱出来,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善于思考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3)使学生具备在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评定事物的能力。 (5)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诚信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6)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三、学习资料

1、教材: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四版)、邹建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9

2、参考资料:

《液压与气压传动》,左健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三版),张宏友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

3、拓展性学习材料:

《液压工程手册》 雷天觉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

《实用液压机械故障排除与修理大全》 陆望龙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

四、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教学团队由课程负责人、团队成员和企业专家组成。

(1)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应熟悉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熟悉高职教育规律,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具备操作、维护、设计大型机床、大型工程机械控制设备的能力,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素质教师。

(2)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

主讲教师:机电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5年以上。

兼职教师:机电一体化技术或相关专业毕业,在液压或气动相关行业工作5年以上,具备大型工程机械控制系统设备维护、设计能力。

(3)企业专家:

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具备操作、维护、设计大型机床、大型工程机械控制设备的能力,具备高级技师或技师职称。

五、教学准备

1、教室:

多媒体教室(含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液压与气动仿真实训室。

2、实训条件:

液压与气动技术仿真实训室配置(表1)。

六、教学单元(模块)及内容(表2)

七、教学的组织与方法

1、直观教学法。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实物、图片、动画演示等方法,将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感性的方法展现出来。

2、参与式教学、体验式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行动学习,“在做中学”。 以实训开始,先行后知的 “在做中学”,采用边提问、边实践、边讲解及指导的方法, 在“学”中“做”。

3、讨论交流法。课程教学中,经常将关键工业应用技术拿出与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4、激励教学法。实训过程中,经常采用小组之间竞赛的方法,竞赛的结果记入考核成绩。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和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考核与评价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制定工学结合的课程学习阶段的考核量化标准,按量化指标对过程和结果实施考核。课程总体上以理论考试成绩占60%,学习活动过程占40%组成。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对参与技能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应给予加分奖励。

九、教学反馈

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反馈,从而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尽快地找出原因,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1)课程组老师常规教学提问反馈;

(2)召开学生坐谈会反馈;

(3)根据学生实训结果反馈;

(4)问卷调查反馈。

由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是在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自动化类、制造类的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提出的,考虑问题较为全面,并且非常切合实际,实施起来不仅方便而且可行。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大部分学生达到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相关知识,形成液压与气动操作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备相应的液压与气动操作技能的目的。说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是可行的,能够满足《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建华.液压与气动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专业人才培养;可行性分析

一、编制的依据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结合自动化生产设备行业的发展现状、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及我院实验实训条件、教学团队情况,以人才需求调研为依据,以我院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骨干建设为基础,开展本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行业背景

通过走访全省多家企事业和高职毕业生的基础上,开展从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随着陕西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对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尤其在国防科技、汽车、机床、自动生产线、包装印刷、自动控制、电力设备制造等领域人才缺口高达58%。近年来,良好的政策环境、迅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和行业背景,为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培养大批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对陕西及西北地区的发展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才培养方案可行性论证

(一)专业历史

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始建于2007年,几年来,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为国防科技工业和陕西地方经济培养了百余名优秀人才,我院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努力把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办好、办强,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近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二)教学团队

通过建设,本专业现有教师28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任教师比例1:1;其中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5人,“双师素质”教师10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2人,3位教师具有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考评员资格。近三年,教师50余篇,获得国家新型实用技术专利3项。

(三)实验实训条件

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拥有机电综合创新实训室、液压实训室、气动与PLC实训室、工业自动化实训室、电液综合实训室等12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与中船重工西安东风仪表厂、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东方机械厂、汉江机床厂、上海英集斯自动化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在这些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

1、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训室。

服务课程:可用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控制系统安全与保证》、《工控组态技术》、《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

主要设备:具备满足不少于40人学习,20个工位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软件、数字量实验模型、模拟量实验模型、触摸屏、手持式编程器、计算机、控制对象(PLC控制系统实验台或工控载体)、兆欧表、数字万用表、压线钳、剥线钳及电烙铁等。

实训项目:PLC硬件组态;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Y-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红绿灯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运料小车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典型工控系统程序设计及工控组态等;以及维修电工取证相关的训练项目。

2、液压传动技术实训室。

服务课程:可用于《液压/气压传动技术与应用》、《液压/气压系统安装与调试》、《比例液压/比例气动技术与应用》、《液压/气动设备故障诊断》、《工程液压技术应用》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

主要设备:具备满足不少于40人学习,5个工位的基础液压实验台、液压泵站、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液压油、比例液压实验台、比例压力阀、比例流量阀、比例方向阀、多功能检测箱(包括流量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组件)、工程机械组件、用于拆装的工业液压元件、万用表、常用的机械拆装工具等。

实训项目:液压典型系统安装与调试;比例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液压系统运行维护、故障检测、诊断与排除;典型工程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训练项目。

3、气动传动技术实训室。

服务课程:可用于《液压/气压传动技术与应用》、《液压/气压系统安装与调试》、《液压/气动设备故障诊断》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

主要设备:具备满足不少于40人学习,5个工位的基础气动实验台、空压机站、气动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比例气动实验台、比例压力阀、压力继电器、带内置测量系统的气缸、比例阀操作模块、开关、输入输出盒、带数字量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PLC、编程软件、计算机、万用表;用于拆装的工业气动元件、常用的拆装工具等。

实训项目:气动典型系统安装与调试;电气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比例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气动系统运行维护、故障检测、诊断与排除等训练项目。

(四)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上依托行业优势,实施校企共建,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实习指导等关键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与中船重工西安东风仪表厂、陕西飞机制造工业有限公司、西电集团、东方机械厂、上海英集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确保了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初步形成了“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手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五)课程与教材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4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摘要:围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重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两方面分析了实践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同时,结合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训环节,它将电气控制、PLC控制和气动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 :转型发展;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H1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33

0引言

由于液压传动独特的技术优势,使得它在工程机械行业、汽车工业、现代农业、采矿与冶金工程、油气探测与加工、土木水利工程、航天与海洋技术、生物与医学工程、军事装备、国防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成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它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及实践性强的特点。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11月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指出,“应用技术大学重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注重技术应用,突出实践教学”。在该主旨下,如何改革《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实验内容陈旧、设备落后

当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液压传动实验内容主要分为典型液压泵、液压阀的拆装实验(属开放式实验,学生自由安排实验时间)和液压泵、溢流阀以及进油节流调速回路的性能实验。实验课时共计6学时。结合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学生亲自动手对常用液压泵、液压阀进行拆装,可加深对其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液压泵性能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测试液压泵基本性能(如压力、流量、容积效率以及总效率)的方法,得出泵的性能曲线,一方面可根据理论知识,判断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反过来可验证课本理论知识的准确性。溢流阀性能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溢流阀稳定工作状态下的静态特性,学会溢流阀静态特性中的启闭特性、压力稳定性、卸荷压力等测试方法,得出溢流阀的启闭特性曲线。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主要让学生得出不同通流截面积下的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并能分析它们的调试性能。不管是拆装实验还是性能实验,均属于认知性与验证性实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内容过多地侧重于液压元件的性能测试,弱化了对液压系统基本回路的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设备落后、直观性差,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

1.2课程设计整体质量不高

课程设计是液压传动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应用的能力。课程设计环节时间仅一周,但设计的内容包括明确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分析液压系统工况、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论证系统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通过计算选择液压元件、验算液压系统主要性能等。学生要在一周的时间内翻阅大量文献资料,独立完成一个质量较高的课程设计,难度非常大。

2实践教学改革

2.1实验教学

引进新的实验得设备,开发新的实验内容。目前用得较多是快插任意组合式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将典型液压泵、液压阀的拆装实验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将理论教学迁至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对照实物学习,能更好、更快地消化吸收新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实验安排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比如液压泵性能实验,在液压泵知识点全部讲完之后,立马进行液压泵性能实验,这样不仅能避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遗忘,反过来可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亲自动手能力,每次进行实验时,按小组进行,一班分成2~3组,保证每台实验设备3人左右,尽量要求每位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强实验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分值,比如:在课程考试试卷中,增加实验考题或者提高实验在平时成绩中的考核比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2.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选题应结合液压传动的技术特点,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选择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题作为设计题目。比如工程机械行业常见设备:混凝土泵车、挖掘机、叉车等某一子液压系统作为课程设计题目。由于课程设计时间短,要提高课程设计整体质量,靠学生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依赖团队的力量。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将3~5人分为一个团队,每个团队挑选一个组长,负载整个团队的统筹、协调工作。由组长根据组员意见挑选课程设计题目,并定期汇报整个团队的成果以及遇到的难题,带课老师及时给予解答并做好考评登记。答辩时,以小组为考核对象,对其中的每个成员所负责的设计内容进行考评。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3综合实训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重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特点,结合实验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局限性,开发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践环节势在必行。综合实训是将过去简单的、独立的实践环节转变为综合性、设计性的大型实践训练,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根据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的设置,开发了新的综合实训内容即“基于PLC控制的气压系统设计与开发”,它将电气控制、PLC控制和气压传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综合实训学时为2周,实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确定实训团队(每个团队3~5人)及其课题,下发任务书,给定已知条件,动员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第二阶段理论设计,根据现有实验器材和已知条件,设计气压传动系统及其电气控制电路,PLC控制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第三阶段在实训平台上搭建气压传动系统,完成控制系统接线,输入控制程序,验证设计结果。实训平台如图1所示,它由电源模块、PLC模块、气动元件模块、按钮模块、继电器模块等组成,采用双面布置,多个团队可同时进行实训。

综合实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为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基础。

3总结与展望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不断改革和创新实验内容、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在转型发展大环境下,学校应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引进当地企业高端技术人才来校讲课或将学生送进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或在校内建立校企合作培训班,落实“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尽管这些目前较难实现,但相信在后续转型发展中,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刘振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认识论及方法论诉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4(6)

2倪君辉.地方本科院校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0)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项目教学法 《液压与气动技术》 实训教学

1.引言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为以后机、电、液一体化和设备液压系统维修等专业课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础。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心”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分离。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90%的高职学生感到理论知识枯燥乏味、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实训教学时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和怎样利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训学习。针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这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特点,我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的设想,其目的是通过行动导向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项目任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特点、使用和维护,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工作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选用适用的液压元件,对液压系统进行组构、控制,并能排除简单的故障,以及具有设计简单液压传动装置的能力。

2.项目教学法内涵

2.1项目教学法概念与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通过师生共同合作实施一个或多个项目,从而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已得到充分重视和推广。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导向,根据现有的可利用教学资源,以可使学生实际操作的工程项目为依托,创建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项目教学法可按照以下步骤开展:(1)项目任务的确定。项目任务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一起讨论,帮助学生确立项目的目标和任务。(2)项目计划的制订。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应用能力,确定具体的工作过程。(3)项目任务的实施。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各学生应用能力现状进行分组搭配成诺干项目小组,以小团队形式实施既定的项目。(4)项目成果的评价。此阶段主要反映在项目小组实训日志上,也可搭配各项目小组互评的形式。

2.2实践性问题教学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性问题教学,可以实现学生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整合,形成技术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1实践性问题必要性

(1)知识整合的必要性

在实际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不学书本上的技术理论知识同样可以完成项目中规定的工作任务,此现象表面上看,技术理论知识和完成项目任务无关,更深层的含义是:其教学本质是学生仅仅掌握了技术实践知识(操作技能),而忽视了技术知识的另一个方面――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其结果是导致学生技术知识的掌握不完整,这明显与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相违背。从教学角度,其本质是在项目设计或教学过程中,没有找到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结合点。要真正地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在什么条件下两类知识能够整合”转向“在什么场合下两类知识能够整合”。也就是说,在“什么场合下”的实践过程需要技术理论知识。那么有两种场合可以进行知识整合:第一种场合是学生迫切需要理解项目实践过程,即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需要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问题,来理解技术实践过程;另一种场合是当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通过模仿获得的操作方法已无法完成项目任务,这时就需要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项目完成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即“怎么做”的问题。

在上述两种场合情况下,分别出现了诸如“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以及“怎么做”项目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以技术理论知识为前提,将技术理论知识用于了技术实践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即实现技术实践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的整合。也就是说,实践性问题是整合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必须结合点,以此形成技术知识。

(2)驱动学习的必要性

最能驱动学习的莫过于学习者参与有意义地学习的任务。有意义地学习的任务具备的最一致的特点就是需要人们去解决问题。对于职业活动而言,有意义的工作任务就是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有意义地学习的任务也就是解决未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此,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性问题不但是知识整合的需要,而且是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和驱动学生有意义地学习的需要。

2.2.2实践性问题设计

实践性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能否顺利实现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整合的关键。在设计实践性问题时,在遵循具有普遍性的实践性问题设计原则:实践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思考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对于项目教学中的实践性问题的教学设计也应遵循以下细则。

(1)镶嵌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必须把实践性问题镶嵌在项目之内,不能脱离项目内容而设计实践性问题,否则就成为了没有情境化的学科问题。学生只有解决实践性问题才能顺利地完成项目中规定的学习任务。

(2)“最近发展区”原则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设计实践性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维果斯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不是指现有水平,而是指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对于知识教育而言,是指学生凭借过去的学习经验、积累的知识,在没有指导的条件下,通过独立学习所能达到的水平;另一种为可能发展水平,它是指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凭借学生发展潜力和现有教育资源,通过教师的教学、辅导,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这个可能达到较高发展水平与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实践性问题的设计时必须针对学生已具备的问题解决能力来设计实践性问题,特别要注意把握难度,不宜过难,否则只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解决实践性问题。这样的实践性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为此,最近发展区原则是指应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进行实践性问题的设计。

(3)教学过程差异性原则

由于实践性问题可分为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不同的问题其解决过程也是不同的。为此针对不同的问题就需要不同的解决过程,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

3.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3.1项目任务的确定与分解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项目任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方向为: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等等。该专业核心课程为:《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控制及接口技术》、《机床电控与PLC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等。这里可以看出,《液压与气动技术》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有鉴于此,本项目实训教学题名为:《典型液压系统的机电一体化控制实训》。此项目课可分解为两个模块(表1):

3.2项目小组分配

项目小组由教师事先根据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来分配,每组原则上为2人。但是,考虑到各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也可使多个小组分配1名优秀学生为顾问,使之在学习任务时互帮互助,达到了教学效果,也培养了团队精神。

3.3项目实施

根据表1中各子项目进行依次实施,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各项目的进度控制,组织学生对实训教材中该项目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详细分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等资源查阅相关技术资料,以便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知识建构能力。表1中,基本技能训练是针对学生对各种液压元件的主要工作原理、外形结构、保养维护方法、故障排除的强化技能训练,它与理论教学中液压元件部分对接,可实现“学而知之”,也充分训练了今后在液压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时的能力;综合应用模块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己动手搭接油路、电路实现控制要求,同时也可利用仿真软件实施仿真动作,使学生由此得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以解决所设置的实践性问题为导向,通过解决所设置的问题,实现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整合。

3.4项目成果评价

每个子项目完成后,都要进行集中总结、答辩,先由学生对所在项目小组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再由指导教师和其他组学生对其项目组实训日志进行审阅,最后给出成绩。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应采用的解决问题方法。

整个项目评价和总结是通过由项目教学教师团队组成的评价组对学生综合知识进行评价,以答辩的形式进行。

4.结语

在机电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确定项目时应考虑如下因素:一是从该专业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知识选取项目题目,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就业岗位,令学生感到该课程有用,既起到对专业知识承前启后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项目应尽量覆盖本课程的知识,以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本课程知识体系;三是在覆盖本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本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高职教学原则,学习任务的内容需要剪裁与增加,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文明等.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 工程机械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4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而高职高专教育承载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科技在不断进步,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高职高专教育中某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知识的传授存在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满足不了社会时代的要求。因此,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高职教育中一些课程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建筑类院校工程机械专业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为例,探讨面对新形势的教学方法改革问题。

一、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工程机械专业中的重要性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逐渐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随着液压技术迅速发展,液压元件的制造日趋完善,液压传动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突飞猛进,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在工程机械专业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对于工程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工程机械的使用保养、检测、维护、维修、运行管理、技术服务等,几乎所有的工程机械都用到液压与气压传动,所以学生掌握好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今后从事工作必需的。

二、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现状

下面以建筑类院校中的工程机械专业为例,来说一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条件不完善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工程机械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把这门课程学好,才能为后面的现代工程机械以及汽车底盘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在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教学中关于液压泵学习中,这部分知识图形符号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和识图能力相对较差,所以这部分的学习需要实践的支持。例如,这部分可以进行液压泵的拆卸实训。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很多实训,如液压缸、液压辅助元件的实物演示实训,液压回路的观看和实操实训,大型工程机械液压传动工作原理演示实训等。然而大部分学校不具备较为齐全的实训设备,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课本知识,所以我们有必要改善这门课的实训条件。

(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高职高专,年轻的老师一般是刚毕业的研究生,理论知识够用,但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这就需要去企业锻炼,多实践,加强动手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学生不想学习,学习兴趣差

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知识面广,知识点多,概念较抽象,实践性强。不少师生觉得该课程难教难学,特别是学生普遍基础差,觉得课程难理解,理论难懂,实践条件不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

(四)教材内容过于偏重液压知识部分

工程机械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的可能进入一些企业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作,而多数生产线是以气压传动为主的,有必要讲授一些气压传动知识。大部分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偏重于液压传动部分的知识,液压传动部分的知识基本上占据全书内容的80%,气压传动部分的知识内容仅占很少一部分,有的教材甚至没有气压传动这部分知识,实践知识讲解得相对较少。因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显得更为重要。

三、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针对现状,我们有必要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笔者根据液压与气压传动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兴趣,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教学改革和尝试。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本学科的很多内容如各种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工作原理等的教学,如果按教材采用板书讲解,内容比较枯燥,学生难以理解,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例如在讲授液压各种回路的时候,采用CAI课件,把速度回路、压力回路、方向回路的运动、停止以及无杆腔进油或有杆腔进油的动态用动画演示,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强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直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每部分的知识点都需要有实践的支撑才能理解,要想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门课程有必要采用直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例如在二位三通换向阀教学中,由于看不到阀体内部结构,如只按书上的图和通过板书讲解工作过程,学生不易理解,而利用剖开的滑阀实物以及利用多媒体演示滑阀工作原理,学生可直接观察滑阀的几个动作过程,便很容易掌握换向阀不同通路情况和中位机能等原理。

(三)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讲课时,根据所讲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授液压泵时,首先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的注射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大家见过的水泵是怎么工作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注重网络资源的利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受到重视。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网站或着网上资源库,以及一些优秀的微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扩大知识面。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在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教学中,要本着为学生着想,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最终能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彭兰,夏毅敏,郭海波.深化液压传动与控制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9).

[2]潘丽君.浅析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实践[J].中国外贸,2011,(14).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教学改革 液压与气压传动 士官教育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基础概念与工程应用于一体的专业课程,内容抽象,实践性强,教学难度比较大。按照以往的教学顺序和内容安排,其过程基本是从基础理论到元件结构、课堂讲授到实验室验证实验、最终到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目前,各院校对这门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教学学时等都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进行一定的改革。士官教育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培养直接从事使用、管理和维护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如何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军械维修岗位的士官学员,我们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积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不断探索与改革,使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一、深入分析课程与授课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一)课程新知识不断增加。

近年来,机电技术迅速发展,液压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紧密结合,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和技术,使液压与气动技术正向高压、高速、大功率、高集成化等方向发展,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成果也不断推动了新型武器装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系统所组成的元件数量急剧增加,元件小型化、系统集成化趋势显著。面对军械维修岗位士官学员的教学,如果能兼顾传统元件和系统以及新型元件和系统,以满足后续对老装备和新装备同时展开的专业教学需求,是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员基础知识薄弱且重视不够。

目前,士官队伍的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基础差的学员很难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员都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培养目标,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有不少学员认为专业课才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会用到的知识,基础课不用下多大功夫。这就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下课后也不认真学习,直接影响其对本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显然,传统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已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单一性。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员与学员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双向活动方式。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更好地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课程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而且比较抽象的一门课程,如果仅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等不能有效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只会是教员讲地累,学员学地更累,效果不尽人意。如何综合采用多种授课方法,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培养要求,是需要教员综合考量的。同时,课程包括理论课、实践操作课以及实验课,如何采取合理的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员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也需要进行深入思考。

二、以技能型能力为向导,调整教学内容

军械维修岗位士官学员是部队军械装备应用与维修的专门人才,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有关液压传动的问题一般是关于装备的调试、保养和维修,不会接触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复核计算工作,我们结合实际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一)不片面追求理论知识和系统的完整性,删减冗长的理论阐述和公式推导。因为士官学员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不容易理解复杂的理论计算,并且大量的理论阐述与公式推导部分不符合其岗位任职需求,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删减,只保留有助于其理解液压与气动工作原理的基本公式。

(二)增加所学武器装备液压系统实例。为培养士官学员对后续专业课程中所学装备液压系统的调试和维修技能,必须加强学员对系统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进行大量的实例分析,可以使学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可以更好地把零散的液压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得以灵活应用。通过典型液压回路分析,学员可以理解一些关于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等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但是这些都仅仅是液压与气动系统的一个个组成单元。以专业涉及到的武器装备上的液压与气动系统为实例来分析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不仅增加了学员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学员在直接观察其操作方式和动作执行情况的前提下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从而加强学员对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整体分析理解能力。

(三)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加深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锻炼学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使学员具备元件测试、回来搭建的综合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满足其工作中对液压系统故障部位进行分析定位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员对元件测试分析、回路搭建的能力,我们改革了实验教学体系,在完成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典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以锻炼学员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员的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合士官学员特征,改革教学过程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进行液压与气动元件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如在讲解过程中配以实物拆装演示,在学习齿轮泵、叶片泵时,教员利用课件一边讲解结构原理,一边进行实物的拆装,然后再让学员分组拆装,教员巡回指导,提出一些关于结构特点,易发生的故障及排除的方法等问题,让学员进行研究和讨论。这样让学员在接触理论的同时,通过自己动手拆装掌握一些实践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加深了学员对理论的理解,还提高了学员的动手能力,同时有利于开展互动教学,要比在课后安排拆装实验效果更好。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为了更好地让每一名学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我们将以前所采用的液压与气动回路搭建的示范性实验改成学员自己动手主动搭建的形式。学员在搭建过程中首先分析所要搭建的液压与气动回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然后选用正确的元件进行系统的搭建并对其功能进行演示。这样就使学员不再是只当观众,整个过程既培养了对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分析能力,又使其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开展综合实训。

为提高学员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结合士官本身特点及教学目标,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安排综合实训。选择功能和组成相对简单的装备,首先要求学员分析由图形符号组成的系统原理图,再根据装配图找到各个组成元件在装备上的位置,并完成对各元件的结构类型及参数的认知。然后让学员阅读操作使用说明书,在教员的监督指导下完成操作使用。最后,由教员设置一些故障,让学员分析与该故障相关的元件并定位故障点。经过这样的锻炼,可以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评价学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以往采用单一的理论考试进行评价,往往造成学员平时不好好学习,考前搞突击、死记硬背,学员没有真正地学到知识。因此,课程考核应把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课后作业、课堂操作训练、课堂提问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降低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增加实验操作成绩比重。实验操作以“操作+答辩”的形式,教员给学员出题或指定实验指导书中的一个实验项目,作为考核题目。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教员对其实验油路的连接和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并针对实验提成相关问题让学员回答,最后综合评定给出成绩。最终课程考核成绩,按照平时成绩20%,操作成绩30%和期末理论成绩50%进行评定。这样,督促和引导学员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实验,达到真正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加强“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员业务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员的业务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要讲好课,就要求教员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员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加大培养力度,形成合理梯队。为使教员顺利成长为所需的“双师素质”教师,我们采取形式多样的培养手段,让他们参加各种理论提升和技能培训。在不断提高教员队伍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选派教员到专业联系紧密的部队和工厂进行专业实践,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及发展方向,便于培养出适应部队需求的适用型技术人才。通过主持精品课程建设、实验室和专修室建设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员,提高教员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与此同时,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年轻教员快速成长,从而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二)加强外部合作,促进“双师素质”提高。加强与部队和工厂的合作,让教员到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部队进行实践锻炼,直接参与部队的装备维修,可以获得更多与实际工作接触的机会,从而丰富实践知识,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员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在部队和工厂建设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员的岗位训练、技能培养提供较好的平台;聘请经验丰富的部队或工厂修理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员,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指导实训基地的建设,参加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使培养的学员成为 部队装备维修一线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五、结束语

通过不断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在满足军械维修岗位的士官任职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简,减轻了学员的学习压力。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使教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不断提高,更多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到了应用,增加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也有很大改善,从而使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树海.《液压传动》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液压与气动,2008(5):57-60.

[2]周洁.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发展[J].中外教育研究.2010(2):23-25.

[3]刘军山等.外军院校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及其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155-157.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8

按照名安办发[__]52号文件要求,我局对__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认真自查总结。__年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了我区特种设备安全,全年无责任事故发生。现将我局安全生产工作自查总结报告如下:

一是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组织全区70余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召开了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会,传达各级政府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宣讲了我局制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强调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宣贯了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要求各单位按照“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的基本要求认真开展自查。此次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为进一步开展好我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开展液化石油气瓶检验单位、充装单位专项检查,确保灾区人民用气安全。针对“4.20”地震后,灾区群众对液化石油气瓶需求量激增的情况,执法人员对位于百丈镇的液化石油气瓶检验单位开展了专项检查。查看了该公司检验记录、不合格钢瓶处理记录、水压试验、气密试验以及壁厚测量等记录。要求该单位负责人以对灾区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把检验关,坚决杜绝不合格钢瓶流入市场。对正在建设之中,尚未投入使用的__县五里液化气充装有限公司开展多次检查。执法人员向该单位负责人宣传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依法依规安装、使用压力容器等设备,在建设完成获得充装资质后,必须严格按规范开展充装活动。

二是开展非化工行业使用危化品专项检查。对世佳微尔、冠峰气体等单位使用的介质为液氨、液氧等危化品的压力容器开展专项检查。分别上述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和落实情况,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特种设备管理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情况,特种设备维修保养和定期检验情况,特种设备档案建立情况以及特种设备运行保养记录等进行逐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未办理注册登记证的两只介质为液氨的压力容器当场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并在整改期限届满前开展复查,确定其整改完毕。

三是配合开展好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项治理。6月至7月,按照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深入开展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根据我局职能职责,配合住建、食药等部门对县城内8家液化石油销售(配送)单位销售的钢瓶进行了查验。对检查发现的涉嫌存在安全隐患的6只钢瓶依法予以查封,责令经营者立即停止配送,并送专业机构检验合格方可继续配送。

四是开展电梯专项检查。针对我区电梯数量激增,各使用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对全区18家电梯使用单位的73台再用电梯开展了为期2周的专项检查。着重检查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电梯紧急报警装置(五方通话)设置情况,并抽查了维保人员和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应急响应时间。对检查出的问题以雅质监名办发[__]3号《关于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检查的工作通报》印发给各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要求各单位对照问题及时自查整改,确保电梯安全使用。

五是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积极探索,组建__区电梯社会救援队。经过与上级部门、安监部门、电梯维保单位、使用单位的积极探讨,制定了《雅安市__区电梯社会救援队工作规范》,呼吁在__从事电梯维保的7家单位积极参与。经过座谈,各维保单位均表示自愿积极加入该救援队,在我局的统一协调下,整合资源,积极参与自然灾后的电梯安全排查、发生困人事故的救援、对使用单位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等工作。

该电梯社会救援队是我区目前第一支特种设备社会救[!]援力量,成功组建后,为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后的电梯安全排查效率,缩短发生困人事故后的救援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项工作受到雅安新报等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和专题报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全年,共出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163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85家次,检查特种设备305台次(其中锅炉32台次;压力容器103台次;电梯92台次;起重机械78台次;索道1台)。组全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会一期,培训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86人。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0份,消除安全隐患12处,查办违法案

件2起,处以罚款3.4万元。六是提升法制化水平,建设和谐__。为增强全民的法律法规意识,我局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法制宣传日、质量月、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宣传《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全年共接待群众咨询110人次、发放各类资料1000余份,增强了全民的法律法规意识。通过宣传,普及了法律知识,提高了公民的法律素质,为建设和谐__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9

内容及特点

为传统的培训模式为有效注重护士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本次培训我们采取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能力需求的不同,重点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实施不同的训练计划、措施、目标;同时随着技能级别的变化,核心能力的训练重点也随之转移。单项培训内容条目间的内容应尊重临床规律,呈现循序渐进的培训方法。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及临床实践互进行,以贯穿整个培训全过程,最终以临床实践例数积累达到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血液净化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计划见表1。

训练方式

①导师制训练法:临床护理专家—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培训期护士,实行一带一的带教方式,上一级对下一级护士负责;②计划训练法:针对个体化情况根据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课程,布置学习课程内容,要求学员在规定学时间内自学掌握学习计划,以便对学员进行知识考核;③观摩教学与即时训练相结合法:将技能操作制成光盘,供学员随时学习,同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随时提问和技术示范;④专题讲座法: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每周进行一次或二次理论授课;⑤实践说教训练法:选择罕见疾病或临床有意义的护理患者,进行个案分析,组织死亡、疑难病例讨论,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每周1次护理缺陷或不足的讨论,持续质量改进。⑥情景模拟法:模拟建立与工作环境相似的抢救环境、血液透析即刻并发症等实际案例来培训护士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

评价方法

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在培训前和培训后6个月组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核,专业理论知识采用闭卷考核,教学管理组织应该结合训练计划,并对专业操作将采用现场考核。②综合能力考评:参照澳门学者刘明等研制的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设计综合能力考评表,满分100分,内容包括患者病情观察能力(20分)、应急配合能力(30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30分)、医护临床评价(20分)于培训前及培训6个月后进行定量评价。③满意度测评:教学管理组在培训前和培训后6个月负责进行调查统计,现场发放调查表格现场收回,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工作秩序5个方面,发出问卷80份,收回80分,有效收回率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行t检验,以P<0.05具有临床意义。

结果

培训前后护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见表2。

讨论

1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血液净化由于其专科性特点,针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情况、临床教育训练存在着不能按护士的教育程度、能力、年资、职称等不同来实行不同层次培训和管理等不足,应用核心能力培养理论,采取临床需要与个人素质相结合的手段,制定层级培训方案,为护士建立一对一的个性化培训。由于每位护理人员在接受上级培训的同时对下级护士进行业务指导,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了培训效果,培训前后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核有明显差异(P<0.01)。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10

0 引言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也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校内实训基地是指设在校内以学生训练为主,又紧跟现代科技、生产、服务、管理发展前沿的实践训练场所。它是介于实验室、实习车间的一种人才培养空间,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1]。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具有培训受训者职业技术能力的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研发功能。

1 化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化工行业有别于一般的生产性行业,生产过程中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故企业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一般不愿接收学生进行深入的现场实训,仅仅是肤浅的认识实习,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的提高非常不利,没有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2]。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就必须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弥补校外实训基地在功能上的缺失,二者相互补充、彼此配合,以达到让学生边学边做边练、操作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因此做好化工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对于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专业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2月,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煤化工生产技术”获批山西省2015年高职特色专业,获省财政支持。自获批以来,我院积极筹备,做好相关工作,结合同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经验以及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旨在建成既能够满足当前本校相关专业中、高职学生的实验实训;又能够满足化工专业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还能够满足同煤集团安全培训中心化工类专业的技能鉴定,充实其社会服务功能。

2 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化工基地的建设本着“源于企业、高于现场”的理念, 采取“基础、够用、开放、共享”的思路,结合“有技有力,成匠成才”的办学宗旨,首先对现有实训条件进行深挖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典型的化工生产流程为导向,围绕我院现有化工类专业(煤化工技术、选煤技术、矿山地质、食品加工技术)及未来有可能申报的新专业的岗位需求,提出适合我院实际发展需要的建设方案,实训基地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3 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与任务

近年来,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对化工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逐年增加,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实训设施日趋完备,实训项目不断拓展,五大实训中心建设内容与任务如下:

3.1 基础化学实训中心

基础化学实训中心下设两个实验室,其中分析化学实验室承担常规的分析实验任务,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盐酸、氢氧化钠、高锰酸钾、EDTA等)、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等;有机化学实验室承担蒸馏、分馏、重结晶、萃取等基本操作任务,同时开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鉴定实验。

3.2 化工分析检测中心

化工分析检测中心目前下设五个实训室,电子天平室可提供药品及样品的熟练、准确称量;水质分析室可做常规水样分析及化工废水分析项目,包括pH值、浊度、溶解氧、COD、BOD、氨氮等;制样室配备双辊破碎机、自动标准振筛机、顶击式振筛仪、密封式制样粉碎机及全套煤样制备设备,既可为工业分析室提供合格的样品,也可独立开展原煤的筛分和浮沉试验;工业分析实训室配备离心机、恩氏黏度计、溶解氧测定仪、全自动量热仪、定硫仪、胶质层指数测定仪、黏结指数测定仪、智能马弗炉、箱型高温炉、奥亚膨胀度测定仪、结渣性测定仪、米库姆转鼓、数显鼓风干燥箱、灰熔点测定仪、真假密度测定仪等设备,主要承担煤质分析任务;光化学分析实训室配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微量组分的定量分析。

3.3 化工辅助及生产实训中心

化工辅助及生产实训中心下设四个实训室,化工CAD实训室安装AutoCAD软件,是化工行业应用广泛的辅助设计工具,可进行化工制图及设计;测绘实训室主要有典型零部件、标准件以及典型机械装配体的模型,可以开展典型零部件的三视图绘制、标准件的绘制、机械装配体的拆装和绘制及拆装和测绘工具的使用等实训项目;电器自动化实训室配备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配套设备,开展电工基础项目实训及电子产品制作与检测等;锅炉实训室配备模拟锅炉设备,可进行锅炉实操训练和特种作业项目考核。

3.4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下设五个实训室,流体输送装置由高位槽、玻璃管、转子流量计、染色液系统和调节阀等部件组成,可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类型、测定雷诺系数、了解溢流装置的结构和作用,并熟悉转子流量计的流量校正方法。

过滤装置由搅拌釜、滤液罐、清水罐、浓浆泵、滤液泵、清水泵、卧式板框过滤机、液位计、压力表、压力变送器、球阀、截止阀、疏水阀等部件组成,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原理,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学会测定过滤常数及压缩性指数,了解操作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

精馏装置由框架系统、装置主体、检测传感控制装置、仪表电控系统及分析仪器单元等部分组成,我院引进的精馏塔实训装置将化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处理等最新的成果揉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工厂模拟现场化、故障模拟、故障报警、网络采集、网络控制等培训任务。

吸收―解吸装置由吸收塔、解析塔、不锈钢规整填料、二氧化碳钢瓶、稳压罐、富液贮槽、贫液贮槽、液封槽、分离槽、吸收液泵、解吸液泵、风机、玻璃转子流量计、孔板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等部件组成。装置运行介质为CO2―水体系,可了解填料塔的结构和特点、典型的吸收―解吸流程、熟悉吸收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强化措施及吸收塔的操作型分析、熟悉吸收操作的常见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掌握吸收总系数的测定方法、填料吸收塔的开、停车操作等。

干燥装置由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外板翅式预热器、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不锈钢锁风连续取样器、低噪漩涡风机、锁风连续给料机、温度计、玻璃转子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压力表、差压变送器、闪光报警器及可编程多回路控制器等部件组成。装置采用流化床干燥器,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以水为湿分,可测定固体颗粒物料(硅胶球形颗粒)恒定干燥条件下湿物料干燥曲线和干燥速度曲线,以及临界点和临界湿含量。

3.5 化工仿真实训中心

化工仿真实训中心安装有两个化工类专业仿真软件,甲醇制备过程仿真系统,包含合成和精制两个工段。合成工段仿真系统是对低压甲醇合成工段进行模拟,精制工段采用四塔精馏工艺。此款软件通过建立动态数学模型,实时模拟甲醇生产装置的冷态开车、正常操作和正常停车、常见事故处理的现象和过程,再现了一个离线的、能够亲自动手操作的仿真操作环境,使学生能够对工艺过程的主要指标进行控制和调节;化工安全培训可视化仿真是面向煤化工企业的行业性仿真培训软件,根据产业生产实际和安全技术培训的需要,将煤化工生产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工艺流程、系统操作、设备原理、故障分析等知识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4 化工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

第一,为我院煤化工技术、选煤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矿山地质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使学生置身于化工生产环境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更优质的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为专业教师提供科研的平台与场所,也为我院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真正做到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创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产教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为我院教师和学生能够走出去参加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供专业的训练场所,开阔眼界,提高素质。

第四,具有针对煤质化验、水质分析等项目的服务性功能,可对外开展培训和检测服务。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11

1 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符合企业需求,突出核心技能

课程的设置应该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企业的需求展开。以数控机床维修专业为例,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是机床维修,企业对未来员工的要求是,能够看懂有关机床的各种图纸,能够对数控机床进行安装、维护及故障诊断、排除。由于数控机床集机电技术于一体,想要达到企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机械、电气、液压、气压、可编程控制、机械手等技术。因此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突出了这些核心技术。分别开设了机械安装技术、气压传动技术、电气气动技术、液压传动技术、电器液压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电工及电气传动技术、机床电气安装技术、机械手技术、远程诊断技术等,作为核心专业课,然后围绕着这些专业课根据知识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专业基础课,这些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都是围绕着这个专业的核心技能展开的。这种思路非常适用于职业学校,有了这样的主导思想,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避免基础知识铺的过大,而专业不精这一职业学校教学计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防止出现职业院校的教学计划为高校教学计划的压缩版。通俗的讲,就是用什么,学什么。

2 教师的能力是否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在两所名校教师的“一专多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老师一人主讲5~6门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教学内容跨度非常大,可以说能文能武。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多数是从事技能型工作,以机械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自动化为例,学生们在工作中将来所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机械、电气技术,而是机电一体的复合技术,作为培养他们的教师,首先我们自己应该是教机械的对电气控制有深入的理解,教电气的精通机械传动,专业课教师最好是机电一体的多面手,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既懂机有懂电的学生。一个学校只有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上来,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3 教材内容是否与实际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相匹配

专业课教师都有体会,目前的高职教材并不能完全适应我们的教学需求,教材内容滞后与技术的发展,教材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技术的应用是国内高职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试验和实践课的实训教材与现行教学脱钩。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职教材内容并不成熟,好多是在本科基础上删减后得到的,并不是围绕着培养目标所需核心技能而编写的,所以与目标脱钩;其次是实训教材对各校设备针对性不强。这两次我们去名校学习,他们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学院自己的教材,所有实验、实训内容都是结合学院的设备给出,实用性强。纵观名校的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匹配,在实施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4 教学内容、方法是否适应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以我自己所讲的专业课为例,气动/液压技术,它是机械过程自动化专业的核心技能课之一,通过学习学生应:(1)看懂机床气动/液压系统图和电气控制图;(2)对应图纸在机床上找到这些元器件,(3)能够进行气动/液压件安装、拆装、日常维护;(4)能够进行气动/液压故障的初步诊断;(5)能够进行简单的气动,液压系统设计。我们一般首先讲一些专业的基础知识,介绍各种元件干什么用的,借助剖面模型、实物讲解元件的结构;剖析工作原理。对比名校的教学不是这样。第一步只是让学生了解元件是干什么用的,不讲结构和原理,第二步拿实际的图纸有教师圈定范围、提出问题请学生看、讲、回答问题,一个元件看两三张图,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所看的范围越来越大,整个学下来学生要看几十张系统图纸,整体下来看图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这种方法急功近利,但对职业教育非常适宜,因为它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元件设计人员。以PLC课程为例,这是一门在本科、高职院校都讲的课程,对于初学者来讲是比较困难的。在这门课上老师不是机械的讲解各种指令,而是把一个指令的意义介绍清楚,通过同学做各种练习来加深对此指令的理解,课上90%时间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资助学习,刚一开始无从下手,总好象有空中盖楼的感觉,但是坚持按照老师的要求走,通过不断的练习。回头来看收获还是很大的,学到的不仅是各种指令,而是碰到实际问题时如何自己正确的选用指令、适用指令,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易。在这门课的教学中他们强调的是通过应用加深理解。讲什么、讲到什么深度、怎么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名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5 资源共享

在两所名校我们看到一个教师可以使用校内的各个实验室、实训设备。教液压的教师可以到实训中心和车间的机床上给学生演示液压件是如何调节的,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节。讲PLC的教师可以带学生在车间的任何一台机床上进行指令的更改(当然这一切最终是要复原的),充分体现了资源共享。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资源,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学校应该有一套对教学设备科学的管理办法,打破本位主义,能够实现踌室、跨部门的利用实验资源,加快实现资源共享。

6 如何更加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价学生

液压培训总结范文12

关键词:可靠性研究 过程控制 机床早期故障 FMECA和FTA分析

1.研究目的与目标

数控机床能否稳定地发挥其功能与性能,关键取决于其可靠性。公司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影响了公司替代进口的战略实现,因此研究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

在数控机床的全生命周期开展可靠性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寻找产品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弱点,反馈给设计、制造、装配、采购及销售部门,共同提出可靠性增长对策与改进方案,最终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与维修性水平。

2.研究思路与方法

可靠性工程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以及使用各阶段。选择加工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在设计阶段实施可靠性分析,在制造阶段实施生产过程可靠性控制,在使用阶段根据故障与维修数据进行可靠性统计分析与评估。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的总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可靠性分析主要进行FMECA和FTA分析,找出产品的薄弱环节和潜在故障。生产过程可靠性控制重点做好关键配套件、外购件的质量优选和可靠性保证技术以及关键工序和装配过程的可靠性保证技术。生产过程可靠性控制采用PFMECA分析工具。在使用维护阶段,对加工中心的故障与维修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完成故障原因、故障部位及故障模式的统计分析。

3.开展的工作

3.1 加工中心FMECA分析

根据加工中心的功能结构,将其划分为10个子系统,然后对各子系统进行了FMECA分析,并给出了分析结论,如下图所示。

3.2 加工中心FTA分析

对加工中心各子系统进行了故障树分析。根据刀库功能结构及FMECA分析结果可知,刀库子系统是故障多发部位,所以重点对其进行了FTA分析,分析结论如下图。

3.3 数控机床早期故障试验规范的制定

经组织讨论,大家认为早期故障排除十分重要,我们联合制定一套数控机床早期故障试验规范。在查阅了有关机床早期故障试验的相关资料,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份比较详细的、综合性较强的数控机床早期故障试验规范。

3.4 数控机床故障分类办法的制定

目前在记录原始维修或故障数据方面还存在故障现象描述不详细、故障原因界定模糊、故障发生部位和故障发生时间均未记录。针对此问题,我们专门制定了如何正确记录数控机床故障数据的方法,重点对故障原因、故障部位、故障模式分类提出了详细办法。

3.5 加工中心故障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及建议

经过对去年技服单中的加工中心早期故障记录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装配质量(24%)、外购件(22%)、使用不当(19%)、技术培训(27%)是造成加工中心早期故障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技服中提供的911条加工中心整机故障数据按故障原因进行分类,发现装配质量(23%)、外购件(28%)、使用不当(18%)、技术培训(23%)是造成加工中心整机故障的四大主要原因,与造成加工中心早期故障的主要原因完全一致。

提出公司应在数控机床装配制造工艺方面全面深入地开展制造工艺的可靠性研究,从根本上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水平。

对早期故障和整机故障按故障部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刀库子系统是立加故障高发部位(与FMECA和FTA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约占总故障的1/3,公司应该从刀库订货、安装调试、技术培训几个方面开展可靠性工作,不断减少刀库子系统的故障数量。

3.5.1 卧式加工中心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MCH63卧式加工中心的回转式交换工作台在转位后即将停止时发生抖动现象。原因是当转台即将到位时,油路切断,马达两腔被液压锁封闭。此时受惯性作用,转台仍继续旋转,马达成为一个“液压泵”。接着,当马达瞬间停止转动,但回油口的高压油又会把马达反向推回去,这种情况会反复几次,直到进油口和回油口的压力趋于平衡后才稳定下来。

解决办法:借鉴液压挖掘机上转台采用的缓冲和防反转装置,可以在液压锁后加装缓冲阀和防反转阀;只装一对缓冲阀(溢流阀)也能起到减小转台抖动的效果,虽然效果差一些,但方便,且成本低;还可以装一对过载溢流阀达到交换台缓冲的目的,过载溢流比普通溢流阀结构复杂。

3.5.2 车削加工中心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SL50车削中心液压尾座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缓慢后退现象,更换电磁换向阀后解决了后退问题,但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不工作时尾座顶针会缓慢前移。经分析可知,以前用的电磁换向阀阀是正确的,出现尾座后退的原因是液控单向阀泄漏或液压缸泄漏。实测发现液控单向阀的反向密封性不好,存在泄漏。

解决办法更换密封性能更好的液控单向阀;采用蓄能器加压力继电器的保压回路。

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永和路1号

邮编:226011 电话:0513-81110540 传真:0513-85512271

作者:赵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