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

时间:2022-06-26 00:08:22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 税务稽查; 会计电算化; 培训模式

一、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现状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近三十年,根据财政部的规划,预计2010年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程度将达到80%以上。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财务软件产业,通过部级评审的财务软件已达30多个,财务软件从简单的核算型发展到了集财务、业务于一体化的综合型财务管理软件。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小型企业普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一些大中型的重点税源单位已开始使用集企业供应链、生产管理及财务管理于一体的erp软件,不仅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而且实现了企业产、供、销集成化的管理。还有一些跨国企业使用国外的erp系统,内部采用局域网进行连接,总部和其他关联机构采用广域网方式连接,数据都存储于总部,信息高度共享。由此可见,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会计电算化新环境对税务稽查工作的新要求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深化促进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同时也给税务稽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务稽查的内容必须扩展

在会计电算化新环境中,所有的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手工会计中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计算或过账错误的机会已大大减少。但是,如果系统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硬件不符合要求,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那么输入的原始数据即使再准确,经计算机按给定的程序处理的结果也是错误的。我国目前财务软件繁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有的财务软件公司为了满足客户要求,设置了一些功能,弱化了内部监控,如反记账、反结账、清空年度账等。因此,税务稽查内容不再局限于会计数据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本身进行审核,包括系统内部控制的检查、系统安全检查、系统合法性检查、系统操作规范性检查,更重要的是软件功能和正确性的检查。

(二)税务稽查的手段必须革新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的载体发生了变化,纸张介质逐渐减少甚至无纸化,更多的或完全是新的载体,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等磁介质或光电材料。这些载体上存储的会计信息是肉眼看不到的电子信息,并且信息量非常大,如果继续采用人工手段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核查,将会严重影响税务稽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实现税务稽查手段的电算化,是税务稽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税务稽查手段电算化的实现一方面依靠计算机税务稽查软件的推广使用,另一方面则需开展计算机辅助税务稽查。

(三)税务稽查的方法必须改进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财务数据记录、存储、修改和删除都是通过计算机中的数据库功能来实现的,数据容易被人为修改、删除,而且一般不会留下痕迹,传统的稽查线索基本消失。随着财务软件在技术上的日新月异,稽查人员在检查这些数据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系统,以及各种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这给税务稽查取证工作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在稽查的线索和内容都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仍然采用常规的稽查技术和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稽查目的的。因此,必须基于财务软件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流程,对常规的稽查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提取各种所需要的会计数据,才有可能对所获得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稽查结论。

三、税务稽查人员现状

税务稽查工作的主体是税务稽查人员,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新环境对税务稽查工作的新要求,稽查人员必须具备和掌握除税务查账知识外的现代化综合技能,熟悉财务、税务法律、法规,掌握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熟悉财务软件的日常处理流程以及系统参数的设置,才能够运用专门的查账软件进行系统的测试,或运用计算机辅助稽查技术去应对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财务软件。只有这样,税务稽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一般办公软件的运用对稽查人员来说已经没有问题,但是既精通计算机又精通财务软件的综合型税务稽查人才却非常欠缺,很多人对财务软件仍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多数稽查人员还是要求被稽查单位的会计人员操作财务软件,将所需的一些会计数据通过打印机打印成纸质资料,然后再针对纸质资料进行手工核查。这种绕过计算机的方式,为企事业单位弄虚作假提供了机会。虽然少数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水平及会计电算化知识的稽查人员在得到许可的情况下,能够直接打开财务软件亲自将各种会计资料打印出来,但也很难保证稽查结果的正确性。因为在新的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如果不是对财务软件的程序、功能有非常深入地了解,即使稽查人员现场打印,也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见目前大多数稽查人员已很难适应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税务稽查工作的要求,加强财务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知识的培训,提升税务稽查人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已非常迫切。

四、常规培训模式的缺点

目前税务稽查人员的培训主要采取两种途径:一是与高校合作,依托高校资源建立培训基地;二是税务部门自身组织培训。从节约社会资源角度,前者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笔者所在的三峡大学与当地税务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依托大学的实验室资源和师资,对税务稽查人员进行轮训。在最初的培训过程中,立足于受训主体是税务稽查人员,会计电算化仅仅是作为其中一门课程来讲授,讲授的重点在于如何利用财务软件进入相关系统,根据稽查要求快速查询打印所需的凭证、账簿、报表,并通过对证、账、表的分析和核对来获得稽查的线索和证据。实践证明,这种培训模式在帮助税务稽查人员快速熟悉财务软件界面,利用计算机辅助稽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对财务软件的功能模块结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系统处理流程、账套设置、用户权限分配、系统参数设置、账证表文件的存放路径和之间的勾稽关系等缺乏系统地介绍和培训,造成了税务稽查人员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掌握得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软件的认识有局限性,从而无法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软件的正确性、程序有无舞弊和漏洞、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更深入的检查。

五、构建换位培训模式的思路与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税务稽查和企业会计电算化其实是一种对立关系,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把受训主体假设为会计人员,以此为基础来设计培训模式,将克服传统常规培训模式的缺点,有利于提升税务稽查人员适应会计电算化新环境的能力,培养出既有较高水平的财务会计知识又具备较高计算机水平的复合型税务稽查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查账技能及业务素质。这种换位培训模式的构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环境

利用学校已建立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对企业财会部门的职业环境进行仿真,设有组合操作台,提供各种实验用的原始凭证以及账、证、表、单等会计专用工具。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硬件方面配有服务器一台、微机60台、教师操作台、多媒体投影仪、打印机,软件方面配有用友u-8系列erp软件、金蝶k3系列erp软件、税务稽查查账软件。

(二)培训内容

1.手工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根据某企业某年最后一个月的财务资料,要求学员以一名会计人员的身份完成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与明细账、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账项核对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手工账务处理流程。

2.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利用培训中心提供的大型用友u-8系列或金蝶k3系列erp软件和一套某企业的仿真综合实验资料,要求学员完成账套设置、人员权限分配、基础档案设置、总账系统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总账系统的期末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购销存系统初始设置、购销存日常业务处理等实验项目,熟悉企业的实时财务核算、供应链、生产制造等业务。

3.税务稽查查账软件实训。利用税务部门提供的税务稽查查账软件,要求学员熟练操作查账软件,完成对企业财务数据的读取和转换,实现对这些数据的抽样、查询、排序、分类、汇总,从而发现涉税疑点,确定稽查方向。

(三)培训方式

采取课堂讲解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理论教学与实验均在实验室进行,将培训内容分解成各个模块,教师边讲解学员边练习,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而且练习资料来源于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实现了仿真化,从而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验有机地融为一体。为了提高培训质量,逐步建立一套教学绩效评估体系,对每个模块应掌握的知识点都进行标识,并有相应的评分标准,实施培训全过程监控,对学员的培训结果进行量化考核。

为适应不同学员的情况,培训还可以进行模块化组装。例如,如果学员有一定的会计知识基础,可以只选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如果培训时间有限,可以只选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培训模块。另外还有针对制造、商业、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等不同行业的仿真练习资料可供选择。这种菜单式的培训方式灵活方便,实用性较强。

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换位培训模式,税务稽查人员会计知识基础更加扎实,对企业财务和业务流程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能真正体会并掌握到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精髓,从根本上提高税务稽查技能。“用友”和“金蝶”erp软件是我国工商企业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实际工作中纳税人可能使用其它软件,但是大同小异。税务人员只要熟练掌握一套erp软件的管理与使用方法,就可以应对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财务软件,从而适应不同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钟晓鸣.浅谈税务稽查如何适应企业应用财务软件新环境[j].财会月刊,2008(26).

[2] 张玉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税务稽查[j].信息系统工程, 2008(6).

[3] 曾月霞.会计电算化对税务稽查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分岗实训

一、目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内容的不足

(一)缺乏高度仿真的实训项目,弱化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银行结算和纳税申报的认知教学内容

在现有的会计实训教学体系中,主要的模拟实习项目往往都是在实训教材中直接以文字性材料来叙述各种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内容和结果,学生直接根据这些材料进行账务处理,完全无法理解各种业务的实际发生过程。

怎样与银行打交道,办理存、取、贷款及各种结算业务,怎样与税务部门打交道,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交纳税款等业务,也是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1]。 对这些在实际工作中高频率发生的业务,在实训中应详尽介绍其办理流程,然而在实际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根据事先填好的结算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和填制几个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忽略了实际办理流程,这使得学生缺乏走上工作岗位后进行银行结算和税务处理的能力。

(二)缺乏会计相关岗位的角色认知教育

学生毕业后走上具体的会计岗位,如出纳、材料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资金往来核算、工资核算、财务成果核算等。但是,在现有的会计实训体系中,主要的模拟实习项目往往被设计成“个人全能项目”, 学生一人包揽全部业务,缺乏角色模拟,在实训中无法形成鲜明的岗位意识,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从所学知识中自行梳理有关内容。

(三)缺乏原始凭证认知教学内容

基本的会计核算程序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序时日记账及明细分类账,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或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期末对账、结账后编制财务报告。

由此可见,认知并能准确处理各种原始凭证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有经验的会计人员在处理原始凭证时,甚至不需细看原始凭证上的联次,只要一看凭证的颜色,就能正确地判断出这张原始凭证所代表的基本业务内容。因此在实训中理应向学生展示各种原始凭证的仿真样品并详尽介绍这些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传递程序以及审核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强调从记账凭证到账簿,从账簿到报表的会计核算环节,而忽略了原始凭证的填制、传递和审核,造成了实训与实际的脱节。

(四)缺乏手工、电算一体化的实训教学内容

据笔者了解,实际工作中,多数中、小企业的手工账和电算账都是同步处理,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会计人员手工核算的工作量,另外也可以将手工账和电算账进行相互验证,起到查错、纠错的作用。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一般都会安排会计手工账和会计电算化的实训内容,而且,多数都是在学生用一套资料完成手工账之后,再要求学生用同样的资料在计算机上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这样就造成了手工账和电算账的不同步,使实训与工作实践相脱节。

二、手工、电算一体化会计分岗分群实训教学的构建

(一)实训中,将实习小组分为3个实习群,尽量创造真实的经济环境,同时满足培养学生办理银行结算、进行纳税申报能力的需要

1.关于实习群

(1)企业群:企业群中包括若干工业模拟企业和若干商业模拟企业,每个模拟企业除了涉及企业内部业务之外,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还会涉及采购、销售等日常业务,同时与其他实习群之间还会发生银行结算和税务处理业务。学生通过在模拟企业中的实习,可以真实感受到自己是经济链条中的一环,是推动经济业务发生的本体。

(2)税务群:税务群中包括模拟国税局和模拟地税局,主要办理税收业务,进行日常的税收管理、接受企业和银行的纳税申报、业务期末对企业和银行进行税务检查等业务。

(3)银行群:银行群中包括若干模拟银行,分别为企业群和税务群中不同的主体的开户银行,主要办理各种银行同城、异地结算业务和人民币现金的存取业务,同时,定期为各个客户发放银行对账单。

2.模拟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将企业群、税务群、银行群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了解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企业群中模拟企业内部发生的存、取、贷款业务或者模拟企业与其他会计主体之间发生的银行结算业务,由模拟企业中相应岗位的实习学生填制相关的票据,送到企业的开户行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涉及税务方面的业务,由实习学生分别在税务群中的模拟国税局或模拟地税局办理。通过企业、税务、银行之间形成的这种业务链,3个实习群能够在业务上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经济业务的发生过程,同时也能够在处理这些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培养办理银行业务、进行纳税申报的能力。

(二)实习群中设置会计核算相关岗位,做到“一人一岗,各司其职”,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

1.企业群中模拟企业的岗位设置

(1)财务科长:负责记账凭证的复核、记账凭证汇总表的编制、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负责协调财务科各种业务关系。

(2)记账员:负责部分记账凭证的编制;明细账的登记、结账和对账工作。

(3)出纳:负责现金的收付和保管、支票的签发以及银行结算业务;负责涉及货币资金业务的记账凭证的编制;负责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结账、核对等工作。

(4)业务员:按实验要求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填制各种原始凭证,办理相关手续,传递各种凭证等。

2.税务群中模拟国税局和模拟地税局的岗位设置

由于在一个核算期间内,涉税业务量不是很大,出于充实学生实习业务量的考虑,因此在实训中简化税务群中岗位的设置,在模拟国税局和模拟地税局中分别设置两个岗位:

(1)税务员:主要负责办理税收业务,进行日常的税收管理、接受企业和银行的纳税申报、业务期末对企业和银行进行税务检查等业务。

(2)记账员:负责登记简单的流水账。

3.银行群中模拟银行的岗位设置

(1)会计主管:负责记账凭证的复核、记账凭证汇总表的编制、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负责协调财务科各种业务关系。

(2)记账员:负责记账凭证的编制;明细账的登记、结账和对账工作。

(3)出纳:办理存、取、贷款业务以及银行转账业务。

学生通过在相关岗位上的角色实习,能够在具体掌握某一个岗位技能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不同业务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和相互牵制,这就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一人包揽全部业务”的实训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实习群中有的岗位涉及的职业技能的面较狭窄,如出纳岗位;有的涉及的职业技能的面较宽泛,如会计主管、业务员等,在组织实训教学过程中,要兼顾这两类职业岗位,并在实训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轮岗,使学生既能获得单一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又能获得综合职业技能培养的机会[2]。

(三)使学生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传递程序和审核技能,进而深入理解经济业务的本质

为了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应尽量采用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的材料进行实训[3],特别是实训项目中所需原始凭证,尽量与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单据一致。对于借款单、内部调拨单、工资表等能够直接获取的原始单据,可以直接购买使用。对于支票、汇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等不能够直接获取的原始单据,则应当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单据的样式进行印制。实训中所需的原始凭证,事先由实习指导老师准备好,依照业务周期,按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岗位,每5天发放一次,同时讲解这些原始凭证的填制、传递、审核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于原始凭证有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还可以借由原始凭证的发放控制学生的实习进度,有利于需要数据共享的实习小组保持数据传递的同步性。

学生收到原始凭证后,开始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训教材填制原始凭证,在群内部或者跨群传递原始凭证,对自制和外来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传递和审核的技能,而且还能够深入理解经济业务发生的实质内容。由于原始凭证起到推动实习进程的作用,因而指导老师必须对发放给学生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控制,不能多发或者提前发放原始凭证,对学生填写错误的原始凭证要及时回收和换发,同时还应当为填写错误的学生个别讲解这些原始凭证的正确填写方法。

(四)手工账和电算账同时运作,形成手工账和电算账一体化实训

每个实习小组配备一台计算机,按照小组内会计手工账岗位来安排会计电算化岗位。学生在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以后,一边完成手工账,一边在计算机上进行电算化处理,这样,不仅能够解决手工账和电算账不同步的问题,也能够解决学生对电算化岗位认识不足的问题。教师在评定学生成绩时,也能够在核查每个实习小组的手工账与电算账的一致性的基础上,给予更加客观和准确的判断。

手工、电算一体化分群分岗实训目前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还相当少。应当说,这种综合实训在今后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中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从软、硬件上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建立手工、电算一体化的会计模拟实训中心;编写适合手工、电算一体化会计分群分岗实训的教材;根据实训教材收集和整理相关业务的原始凭证;培养或者聘任高水平的实训指导老师等。这些工作将是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手工、电算一体化分群分岗实训的重要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剑盛.高职会计技能培养的瓶颈[J].职教论坛,2005,(2):53.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3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应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合理设置实训课程,加大实训力度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特别是高职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训课时,选择或自编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重视岗前培训,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合理安排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程、课时和内容

在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安排上,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电算化课程所占比例太低。在专业课程中,手工会计占到50%,计算机课程占到35-40%,会计电算化课程所占比例不到15%。2.缺乏系统、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1)增加电算化课程比例。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它涉及到会计电算化原理、常用商品化软件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和开发等内容。因此,电算化课程至少应达到3门,比例在30%以上。(2)扩充会计电算化实训科目,将以前手工模拟实训的科目也实行电算化模拟实训。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基地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方面,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自身一定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熟练掌握常用电算化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二是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三是具有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管理技能。这些实践技能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

(一)教师要认真备好实训课

长期以来,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课的备课,但对于实训课,几乎普遍缺乏充分、认真的备课过程,造成自己对软件操作不够熟练,对操作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做出确切的答复的现象。教师要备好实践课,应针对实践内容,上机反复实践,随时记录有关问题,在备课本上安排上机内容、流程、目标等内容。

(二)教师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是专业进修

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会计核算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商品软件的发展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与会计软件开发业的迅速发展相比,电算化的教学却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其原因除了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不当等原因外,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太慢、实践技能不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实际,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

三、强化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将教学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型教学环节应该包括案例分析。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其次,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将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将社会调查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察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

四、加强校企合作,拓宽高职教育的办学之路

学校与企业合作,能够全方位地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之路,同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具体到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中,其必要性一是校企结合有利于学校了解企业对电算化人才的需求状况,进一步有目的地培养人才;二是与企业开展合作,有利于开辟多种办学途径,使高职学校教育和职业社会培训相辅相成地同时蓬勃发展;三是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

合作途径主要有:

(一)和软件生产或经销公司合作

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进行会计电算化初、中、高级培训。生源除本校学生外,还可以面向社会招生。

(二)和企业合作

学校可派教师深入企业实际,及时了解电算化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4

摘要: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面向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关键。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任务驱动;角色体验

四平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2004 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吉林省高职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时被我校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9 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吉林省特色专业。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将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考试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从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不断修订、教学效果的不断评价、教学实践和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三分六结合”的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明确

通过人才需求调查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论证,确定本专业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事业和金融机构,具有良好的操作规范、严谨细致的会计职业素养,掌握助理会计师必备知识、专业能力和业务技能,从事出纳业务、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和财务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职业发展空间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讲诚信、会做账、有发展的会计。

二、教学团队专兼结合

四平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2012 年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目前有15 人,其中专业教师13 人,校外兼职教师2 人,高级职称1 人,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企业专家2人,1人既是注册会计师又是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4人,经济师4人。有经验的教师被企业聘为企业的技术顾问和企业人员培训工作,并得到企业的好评;中青年教师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到企业一线学习相关的会计专业经验,掌握企业实际会计业务流程和要求,然后再把经验和经过加工的企业经济业务资料带回学校,运用到各科教学中,提高了教师“双师”素质,也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悉企业财务流程的专家、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校内实训、顶岗实习进行指导。一方面,使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更贴近企业需求,增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另外一方面通过与企业专家的交流和学习,带动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及时适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势必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专业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社会调查在界定的专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共同商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内容,不断适时地调整专业教学模块。

四、职业岗位能力设置科学合理

通过综合深入企业会计一线岗位调研分析和企业专家的建议,会计电算化专业主要职业岗位有出纳岗位、结算会计岗位、成本核算员岗位、材料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往来会计岗位、收入和利润会计岗位、资金会计岗位、工资会计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岗位和会计电算化会计岗位。

五、构建“三分六结合”专业技能培养教学模式

“三分”。即教学案例分行业,教学体验分角色,教学内容分岗位。根据用人企业对不同行业会计人员与工作岗位的需求,进行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专业教学与分项实践,增加就业上岗的针对性和专业综合性。“六结合”,实现课程内实训与课后实训相结合、会计阶段实训与会计综合实训相结合、学校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实习相结合,手工会计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课程学习内容与考核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学校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业务内容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

六、课程改革、考核改革等教学改革效果明显

会计电算化专业有5 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所有的教学案例资料均来自企业的真实资料,课程教学实现各课程均使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改革,加强了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七、教学手段、方法突显实践能力

1.案例教学法,教师利用假期走出去到企业实际岗位找案例,把企业的专家和一线的会计师请进课堂来,把企业的业务资料拿到课堂给学生使用。

2.网络多媒体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理论学习与实际的脱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3.实务引导法,即通过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这种方法在讲解凭证、账簿和报表时运用。

4.角色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扮演企业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体会、领悟会计职业的内涵和精髓。

5.以会计电算化岗位的任务驱动法,在课程的教学中以各项工作岗位为具体任务,采用真实企业的案例资料,以完成每一任务为目标,让学生根据会计实际工作过程所需技能的操作方法和规范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产生对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的需求,针对其需求引入相关理论知识,用工作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实践理论一体化。

6.以赛促学教学法。每学期会计电算化专业均开展与课程相关的财会技能知识竞赛、数码字书写竞赛、珠算、点钞竞赛等,让学生参与到各种竞赛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业务处理水平和标准化操作技能,通过开展各岗位技能比武,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省级会计技能大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八、完善实训环境和实践基地建设,创建良好的实训条件

本专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是实现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会计电算化专业现在已经在四平及周边地区建立一正药业、修正药业、四平红嘴油脂有限公司、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四平隆百洲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四平巨元换热器有限公司、吉林健隆实业有限公司、四平禾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等十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学生在毕业前的顶岗实习需要。会计电算化专业现在校内有一个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和一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基本在现有的这个手工模拟的基础上,准备再构建一个集银行、税务、企业财务各岗位为一体的模拟实训室,并购买必需的模拟工具;更新了会计电算化实训设备,新近更新了计算机,升级了erp财务软件。

九、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不间断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习、实训由于受到会计工作本身保密性的限制,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影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继续完善现有的“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校内专业实训量,同时以实际企业的业务资料为载体,依托“用友”财务软件,进行边教边学边练的一体化教学,进行专业课内的实训;第一学期设置独立一周的会计阶段模拟实训,第二学期设置独立一周的纳税模拟实训,第三学期设置独立两周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第四学期设置两周的分行业分岗位的会计实训,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全部为毕业顶岗实习,做到了岗位技能训练不间断,缩短了与实际工作的偏离,也满足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实习的教学要求。

十、与企业进行课程开发,教材开发走校企合作之路

会计电算化专业正在与四平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和吉林帝达饲料有限公司两个企业合作开发《基础会计实务》和《会计电算化》课程,同时开发教材。在企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岗位分析和课程设计,参照职业标准,与企业人员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和教材,企业专家参与整个开发过程。结合职业能力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和实训项目,将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

十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考核方案

继续深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测试,增加“校内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技能证书”。在取得会计从业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同时,增加了“校内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技能证书”证书,“校内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技能证书”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中贯穿始终,此证书包含如下几项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技能,第一项技能为财会专用字书写和数码字书写,此项技能在《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内完成,该技能训练的要求是会写大小、高度、倾斜度均规范的数码字,会写规范的财会专业字;第二项技能为财经应用文写作技能,该项技能在《财经应用文基础与应用》中开设,最后以课程成绩作为此项技能审核依据;第三项技能为计算机技能,该项技能包括汉字录入,办公软件的使用,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开设;第四项技能为珠算运算能力;第五项技能为点钞技能。高职学校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优秀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更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实践、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张洪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29期.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5

1.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总体上偏低,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的采用明显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当前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不到总数的10%,而且分布极不平衡。

2.会计电算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手段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主要是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采用ERP的企业就更少。

3.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在一些启用了“管理型”或“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由于管理环境跟不上,或软件使用人员的知识技能跟不上,致使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不充分。

4.会计信息系统启用的成本效益比还比较高。一些单位在会计信息系统使用的理念上还有不务实的现象,将其看作是一种身份,一种形象,在购置软件时盲目求大求先进而不顾企业实际,造成高价购进的软件只能有小的使用。还有些企业只重软件,不重视或不懂软件的维护和二次开发及管理环境改善。

二、现存的问题

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与适应,才能促进工作的高效率。从会计系统的情况看,各级各部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一,从实践看,会计电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

一些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2.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

三、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细化对商品化软件的评审规定,杜绝软件的非法功能。

2.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这些内控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即对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系统操作员以外的操作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

(2)相互制约原则。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人、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3)内部防范原则。主要是针对个别人容易出现的个人垄断现象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进行防范。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3.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1)加快高校高层次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建议在大专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或在财会专业中增设计算机专业知识。同时各高校还应加强电算化审计人才的培养,现在各高校几乎没有会计电算化审计课程,造成了我国计算机审计方面的人才奇缺的现象。

(2)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知识培训。由于一些小企业没有开展会计电算化,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也需要基层会计电算化人才,所以一部分人可以只具有初级会计电算化知识。但要重点培训一批真正具有中级会计电算化知识的人才,并在培训结束之后,每年将会计电算化作为重点知识进行后续教育培训。

(3)更新培训,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也不过一两年就升级,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即使未更换,但也存在升级、追加新功能等一系列。这都要求不断地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的再培训。

(4)企业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带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建议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训数名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知财务软件知识,对计算机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会计人员,既可提高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又可在必要时在部门内开展不定期的培训活动,带动其他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4.结合实际,制订完善的实施规划,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首先是结合会计情况,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选点及推广工作。再者是作好软件管理与开发工作。在会计实践中,只有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才能实现会计电算化,这不仅可以把广大财会人员从复杂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而且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管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四、结论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培养高科技的计算机人才,来开发计算机软件,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人员,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废除会计法规中的一些不符合会计电算化的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中的一些法规和条例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在我国电算化事业中要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人员要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

[2]刘语成.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3]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有着重要作用,并在整个会计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在高职学校中有着独立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强化学生的掌握水平造成阻碍,现分析其中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提高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定位课程目标。目前一些学校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后,但其实没有合适教材,使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时,没有合适教材给教学造成相应阻碍,而学生在学习时,也造成相应影响。而有些教师在没有合适教材时,无法准确把握这门课,使它成为软件培训课、程序编写课和计算机基础课。

2、缺乏规范的课程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算化教学与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不相符合,其中有着一些矛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比如在会计工作中,会计软件的主要技术向基于网络的ERP软件转变,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是无法顺应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而且教材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落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落后现代社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3、缺乏完善的课程讲授方式和方法。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缺乏实践性。目前许多学校都知道实践性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重视课程的理论性传播,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践性,使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性。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1、明确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在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中,主要是为会计工作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在教学目标中,保证学生能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中各个模块的操作进行熟练操作,同时能够将软件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在安装、调试和维护会计电算化时能够熟练掌握。另外在企业中会计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了解会计电算化使用中的问题。根据教学目标,要结合相应实例安排教学内容,对会计软件的操作、模块功能等进行讲述,并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调整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时,需要相应的开展“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同时要开展数据知识相应的课程。比如Access数据库系统具备着实用性和简单性。Access数据库系统能够创建报表,可有效管理和分析数据,有着简单操作。在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时,了解Access数据库系统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财务软件运行环境构建、安装数据库、配置服务器及安装调试财务软件等内容进行讲述。

3、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可以相应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进行分析,按照教学内容等方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编制教学案例。其次要激发学生教学兴趣,启发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相应的思考和讨论。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考及讨论适当的引导、提示和总结。最后学生要根据自身上机实践活动,将案例实验报告进行编写,有效总结自身对案例的认识和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去任何一个企业进行一段实践工作,或者在一个企业进行兼职工作,,从而获得实践经验和工作实例。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当中的财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有效的工作案例,在教学中合理的结合教学设计,选择优质教学案例,保证教学工作的可行性。

4、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训模式。在一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训模式中,主要是进行教学模块实训模式,学生根据财务软件系统,选择某个企业公司案例设备财务软件系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核算操作。但是学生若只是完成这些实训工作,是无法提高操作水平。这时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时,主要进行分段实训、分岗实训及综合实训。首先分段实训主要是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时,科学选择案例教学方法,在对使用财务软件进行学习时,根据学习内容在财务软件上完成教师需要的操作,有效实验所学内容,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验证。其次分岗实训,学生在完成了分段实训后,就可以进行实际岗位的模拟实训。当发生会计业务时,学生可以在不同岗位,以不同身份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比如在发生采购业务后,采购人员要处理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出纳也要相应处理财款,并由会计处理凭证和记账。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可有效融合教学目的和就业,并提高了学生相应的综合素质。最后保证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同步实训。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后,可以采用手工和计算机的方式对某个公司企业的财务案例资料进行分别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和会计管理,并比较分析手工业务处理和计算机业务处理的不同,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所具备的优势,以此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掌握能力,增强学生实际的实践能力,必须要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因此要全面分析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大勇.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若干思考.活力.2012,36(12):556-559.

[2]曹欣欣.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所存在问题及其优化建议.教学探索.2010,34(34):113-115.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7

张 蕾 国家电网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客服服务中心哈西分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王宏涵 国家电网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营业及电费室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文章摘要】

提高电费核算的准确率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其影响着电费发行的时间,也影响着用户缴费的时间,如果电费核算的准确率较低, 会造成电费回收不及时等问题,会影响供电企业以及用户的经济利益。电力市场的改革在不断加快,相关人员对电费核算的准确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创新电费核算技术,还要优化电费核算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保证电费资金的可控性,才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关键词】

电费核算;准确率;创新;实践

电费核算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电力企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电费核算面临着新的调整,相关工作者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电费核算的准确率,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电费回收的及时性,还可以避免用户由于电费核算失误而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电费核算出现失误,还会造成供电企业资源浪费以及收益减少,所以,对电费核算技术的创新,也是当前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提高电费核算的准确率,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收益,还可以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下面笔者对电费核算准确率的创新与实践进行简要的分析。

1 创新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电费核算质量的监督

在电力企业中,一般都制定了信息月报制度,这是由我国电费结算中心自主创办的,相关人员需要将供电企业每月电费资金的审核、异常以及退补等特殊情况进行集中上报,这也可以对当月信息以及电费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的处理与解决。创新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监管力度,可以保证电费核算的准确性,避免出现人为恶意篡改信息内容等问题。在有的电力企业中,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不严,使得一些收费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违规侵占或者挪用电费资金,所以,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会滋生腐败或者贪污问题。

信息月报制度是电力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这项制度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月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还可以集中范围出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也可以准确的反映出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合理性。有助于对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信息月报制度还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当前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这一制度可以将每月的问题集中反映出来,有助于节约时间、节约能耗, 提高工作效率。信息月报制度利用对比的方式,可以及时有效的找到处理问题的措施。针对月报中集中反映的问题,通过每月的对比,可以清晰的反映出相关措施应用的效果,从而对解决措施进行不断的改进与优化。总之,只有对电力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并加强对电费核算的监管,才能提高电费核算的准确率。

2 建立信息汇总制,提高电费核算质量

信息汇总制也是电力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对信息月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建立信息汇总制, 可以有效的反映出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信息月报可以对电费核算信息进行直观的反映,但是想要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些信息,还需要对其进行整理、汇总与比较。所以,建立信息汇总制,可以提高对这项电费核算信息的利用率,可以对不同时期的月报信息进行集中反映。信息汇总制可以对供电企业全年的月报信息进行总结,有助于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可以针对当前供电企业电费核算、收取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弥补。进一步信息汇总制,是提高电费核算质量的前提,有利于企业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所以,供电企业的相关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监理信息汇总制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建立出科学合理的信息汇总制,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电费核算质量的目的。

3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专业素养,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还要制定相关考核制度, 确定有效的考核标准,这样才能保证电费核算人员的技能水平。在我国电费结算中心,制定了相关《电费核算岗位绩效考核标准》以及《电费核算管理办法》,这对供电企业工作人员有着较大的约束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供电企业不同岗位职员的专业技能,这些职员必须各司其职,才能达到岗位工作要求。电费核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且需要包含了多个核算岗位, 只有核算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才能有效提高核算的质量以及准确率。

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需要按照不同的岗位需求,改进与优化培训内容, 还要提出自学的要求,努力激发工作人员学习的热情以及主动性,要以保证电费核算的准确性为目的。供电企业还可以聘请专业的讲师对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对电费核算人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工作建议,弥补其在核算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另外,通过制定考核制度,也可以激发核算人员自学的热情,可以带动其工作积极性。

4 制定岗位轮换制,保证电费核算质量

一直拘泥于手中的活容易产生惰性, 新的工作内容可以带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并且互相之间交流工作方式和方法。这样可以极大的带动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定期的轮换让不同的人做同样的工作,可以在同样的工作中发现不同的问题,有利于减少核算异常比例,提高核算质量。轮换于各个核算岗位,做不同的工作,发现不同的问题,处理用不同的方式,更利于核算员工的技能提高。岗位的轮换,增加了大家的工作技能交流,提升了大家的互助热情,使员工之间更加团结,使工作环境更加和谐。

5 推陈出新提意见,增加电费核算质量

在新系统上线后,提出增加“自定义查询”功能,在查询项目中增加实时查询项目,可以查询实时客户电费电量信息, 有助于更加准确的了解信息和制作报表。提出“四化”审核功能明细化,环节精细化,二次审核安全化,人员分工明确化“四化”的实现,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电费核算质量,节省核算消耗。利用“飞秋” 实现联络实时化,把工作交流简便化,能够实时沟通,有效防止信息的错误传达和错误理解,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可以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6 结语

本文对提高电费核算的质量以及准确率提出了几点创新性建议,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措施,建立信息汇总制, 才能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另外,还要加强对电费核算人员的培训,在企业中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 这样可以激发员工自主学习的热情,还可以提高电费核算结果的准确性。电力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费核算存在较多的问题,只有结合当前形势以及企业发展的现状,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电费核算准确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承磊. 浅谈电量电费核算管理创新与实践[J]. 技术与市场.2014(08)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8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理实一体化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77-01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实践性强,要求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操作一种实用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增强学生运用会计软件处理经济业务的意识;能维护一些系统常见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借助相应软件平台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参与部分企业管理。如何通过课改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就成为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结合课程改革的目标,突出电算化会计实训课程的特点,将课改的基本思路总结如下:

一、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改革课程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着实用、好用、够用的原则,结合课程特点,我们将目标定位在选用金蝶K/3作为教学软件,通过网络传输、大屏幕投影对学生实施演示教学,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帮助学生自学。实践证明,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具有极强的在线教学能力和很好的实时示教效果。系统强有力的屏幕及语音广播示范教学功能、远程监控功能、教师机和学生机的交互功能、网络信息交流和共享等功能,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而生动。多媒体网络教学运用不仅解决了原先单机版软件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使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掌握学习主动权,学生的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我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的升华和“学”的突破,为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理实一体化”进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如教学中我们考虑中职学生及相关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设置了总账、报表、固定资产管理、现金管理、工资管理等项目模块,以金蝶K/3作为教学软件,仿真企业环境、仿真企业流程、模拟职能岗位进行教学。实训中我们将学生划分小组,选择良好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小组长作为系统管理员,同时注重组内分工协作与监督。每组启用一个账套,账套内用户成员分成系统管理员、制单会计、出纳、固定资产会计、工资会计,每个成员有自己的口令和操作权限。教师充当系统维护员,指导学生实验,协助做好数据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丰富和完善了实训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基本操作流程,并能够熟练应用;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务的差别,并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所谓会计电算化实训案例教学法即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会计教学方法。如我校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特色,选用金蝶K/3软件案例进行全真模拟实训。金蝶K/3软件案例以企业的实际应用为视角,以企业案例为背景,以业务操作为主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实训,学生具备了“实战”经历,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变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会计电算化实训案例的选择,应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选定,遵循实用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原则。教师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资料,加以整理取得;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自行设计;也可将手工的会计模拟资料,经过整理改编为电算化实训教学操作案例。

四、教、学、评有机结合,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我们将课程考核嵌入学生学习过程,分阶段对实训操作进行考核,做到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学习测评的有机结合。考核过程采用开放式考核,即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按照考核要求,自主完成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分为必考和选考,其中系统初始化及系统资料设置、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是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必须完成且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是必考内容,不但要求会做而且要完全正确,不能有任何差错。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选考内容。课程评价采取模块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方法。评价方法,既有客观定量的方法,如通过率、考试成绩;也有定性的方法,如教师的综合评价认定、个人的自我评价。

五、推行“名师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多媒体网络教学要求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课程的内容力求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进行表述,使高深的理论通俗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一方面靠教师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提供创造条件,有好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此外中等职业学校应该配备学历、职称、水平都比较高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并要求教师要有实践经历,能把握会计实践的新变化,贯彻新政策新制度,对原教材规定内容作适当调整,适当补充形成和提高课程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教师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新的标准;也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通过上列教学改革措施实施,一定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

[2]杨爱平,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3).

[3]姚晓宇,浅析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信息,2007(27).

[4]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9

1 前 言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处理与传递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管理策略的深远影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娴熟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本人在多年的实训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养,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呢?具体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内容,重视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加大实践性教学投资力度,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走校企合作之路。这里就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谈几点个人看法。

2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有所提升

2.1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稳中有升

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知识、信息的扩散和传播,电子商务企业、网上公司、中介服务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的兴起,导致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性,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覆盖面和升级率在急速扩大。同时,会计电算化软件本文由收集整理在安全,稳定前提下,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会计电算化现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2.2 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

目前,市场上相当多的企业非常看好“拿出去就能用”的专科层次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有如下要求: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练的电算化操作技能,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沟通及创新能力,尤其对会计人员诚信品质,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税收专业知识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必须认清高职高专学生的现实情况

目前,在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加之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社会实践很少,接受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方面也不太熟练,这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应该有所关注。此外,学生们在对待财务核算管理上不会从管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容易单纯地理解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使得无法更好地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管理电算化。加上实训课时不足等原因导致授课内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训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刚就业时所面临的工作不会太过于复杂,而且目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也不是太多,这或多或少会会影响到学生对实训课的认识和教学效果。

4 必须把对电算化会计实训的认识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更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训课时,重视岗前培训,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合理地安排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程、课时和内容。目前,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实训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训时间和教学设备的投入。

5 强化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人们对于案例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束缚。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分为3个步骤:①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些案例;②在课堂上先由学生们对案例进行讨论,然后教师通过引导、提示、总结来激发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案例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拟实验、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

会计电算化案例可以大量地应用在会计模拟实训中。先将教师所提供的会计案例,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中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训工具进行实训,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并且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然后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再在电算化模拟实训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会计案例的选择,应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以及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在选择会计案例时应遵循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原则。在案例的来源上,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也可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在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初期帮助进行软件的初始设置,从而收集会计资料作为教学案例。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案例。③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④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教学案例。

为了编制案例,有条件的教师可深入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电算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有条件的还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践的保证,由于会计专业学生较多,一般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不可能容纳太多学生,应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在大学一年级时,带领学生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参观实习,熟悉会计流程,看实际的账本、报表以及相关资料,感受会计工作;第二步,在大学二年级时选择部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具体从事会计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进行经验介绍,并在校内实训中充当辅导其他同学的角色。

6 认清实训目标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10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当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运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财务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发展提出的要求。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具体工作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工作,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公司在会计工作发展的现代化转变。

(二)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1.数据处理一体化

在手工的方式下,从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进行登账、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需要经过很多人的手工才能完成,增加了数据处理中出现差错的可能性;而计算机则不同,财务数据一旦进入系统之后,记账、对账、汇总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都是在一个一体化处理过程中。

2.信息存放磁盘化

在手工方式下,一切财务信息都记录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媒介上;而在计算机方式下,除了原始凭证,其他所有财务信息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磁性介质(硬盘、软盘)中,同时,随时可根据企业的需要,将信息打印到纸介质上。磁盘也可以进行拷贝,使会计数据的保存更加安全。

3.查询高速自动化

在手工方式下,要对一个数据进行查询,特别是收集汇总或者加总的数据时速度很慢,而用计算机进行查询,可以进行查询条件的设定,能够很快地查到所需要的数据;另外,在查阅的时候,还可以进行数据归类,打印查询的结果。

(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促进会计工作的创新

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科技发展顺应时代的产物,其有别于手工做账的方式,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一种创新,会计电算化的创新能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使用计算机进行做账工作,也包括整个财务系统的运用管理,企业的管理工作也离不开财务信息的审核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使企业财务信息便于交流,它的发展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提高企业劳动效率

和手工进行财务工作相比,会计电算化显然在工作效率上有很大的提高,所以企业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改革能够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与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我国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我国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1.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历程

我国烟草行业推行会计电算化可以说是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曾经历过三个阶段:上世纪90 年代末为推行单机版核算软的件应用时期,此间行业内初步实现了从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的转变。而从2003年开始,烟草行业电算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开始普及了会计核算软件,并且部分企业开始了网络型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到2006年,随着烟草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行业内一些大型的烟草企业已初步搭建起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集成企业各业务系统的会计信息平台,并开始探索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烟草行业内出现了一大批既精通财会专业知识又精通财会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

2.烟草企业会计软件功能的日趋接近

依照烟草业务系统的财务处理的要求, 关于烟草企业运用的会计软件从离散的部门型走向整合的企业型,发展至今,它们的功能日趋接近。其财务系统往往具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双重功能,有的还具有针对具体业务的财务管理功能,同时也与制造、管理模块无缝集成。关于烟草企业的财务软件一般都包括总帐、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三个基本功能模块。功能较多的还包括存货、工资、固定资产、购货、销售、报表生成和预算编制等子系统,增强了财务软件的数据处理能力,也扩大了会计信息加工的深度和广度。

3.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得到领导重视和资金、人员的支持

各级领导普遍比较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工作,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并在软件开发、人员培训、资金投入、设备配置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现今,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具体工作有目标、分步骤、由点到面地逐步开展。湖南省公司财务处投资36万元,与湖南财经学院三门电子财务公司联合开发了适用于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的财务软件,并分别在湘潭烟草公司、零陵卷烟厂、新晃卷烟厂等试点单位投入使用,在使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修改,同时在软件实际运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向全省一百多个核算单位进行全面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联合开发软件,可以根据烟草行业特点和核算需要随时进行修改,财会人员不出省培训,使得培训面大大增加。

4.烟草商业企业财务软件进行新的开发与试点运用

烟草商业企业是以卷烟批发,烟叶收购、调拨经营为主的经济实体,其特点是资金收付量大,辐射面广,经济活动频繁。湖南省烟草公司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不仅可以大大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可以加强企业资金的动态管理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并且能股随时反馈经营情况和资金使用状况。他们努力开发了“三门通用财务软件”。“三门通用财务软件”是按照新的会计制度,结合烟草行业特点开发的。该软件分为帐务处理、出纳管理、通用报表、工资核算、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系统维护几大模块,在试点单位湘潭烟草公司运行了半年多,反映良好,能够满足日常会计核算的要求。

在日常财务工作中一般有一台主机,六台终端,财会人员在权责范围内分机独立工作、打印所需的会计资料,在录入会计凭证之后,计算机自动记录明细帐、总帐、对帐、汇总出当月报表,运行半年多来,该系统维护简便,性能稳定。但某些方面还需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二)我国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烟草企业外部环境的市场化和基础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以及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求与落后的会计模式、不合理的会计流程及不完善的软件功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烟草企业财务软件的数据交流滞后,软件应用不充分

烟草行业大多数企业的财务软件目前存在着建设分散、重复开发、软件多样性的问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会计信息编码体系,企业财务信息不能共享,造成了企业的管理决策、预算、投资、生产决策会因信息不能充分及时的传递从而使决策延误的现象。有的地方存在省级公司与下属企业的核算软件不同,使得财务部门仍需要经过手工输入的程序对汇总数据的分析和管理进行审查,这样的流程导致会计工作的时效性较差,会计信息管理滞后。

2.部分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相关素质欠缺

一些烟草企业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是除了开机进行财务软件的使用之外,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并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然而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致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还会导致系统崩溃。

3.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重视度不够,缺乏相关认识

在我国财会人员和会计电算化人员之中,目前仍有不少人员对企业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做哪些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包括哪些内容等等问题认识不足,从而产生一些片面的观点。由于这些片面观点的存在,影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也使财务人员在接受会计电算化培训过程中毫无目的可言。大部分烟草企业在会计电算化上配置的人员也很少,据表二显示,在被调查的74家单位中,会计电算化机构人员数量在6—10人之间的有4家,在11—15人之间的仅有1家,15人以上的则无,5人以下的69家,其中3人以下的有49家,只有l人的则占1家。(见表1)

表1 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人员配置情况表

人员配置情况 单位数量(家) 所占比例(%)

5人以下 69 93.2

6-10人 4 5.4

11-15人 4 1.4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据我所知,部分烟草公司的财会人员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知,对会计电算化知识不进行主动的掌握与更新,认为只要会具体操作计算机,如录入凭证、电脑记账,然后会打印出报表即可,他们缺乏一种由“核算型”会计电算化向“管理型”会计电算化转化的意识。另一方面,一些烟草公司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在各级单位财会工作中的作用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和看法,总是认为财务上只要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硬件及适合本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就行了,却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软件的升级换代等问题。

4.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内控制度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并且还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由于受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现今我国烟草行业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会计人员的非专业化现象普遍存在,财务工作仅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浅层次上,难以做到全面的对整个公司的财务数据的把握;二是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如财务制度不健全,不少单位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或者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正常健康的运转。三是由于财务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的操作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烟草企业会计工作经历了从手工到电算化会计再到网络会计的发展历程。财务处理的流程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需要建立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内部管理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虽然财政部曾于1996年颁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其中明确规定了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各单位应该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之中,大部分烟草企业并没有将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的要求制度化,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的运转。

三、促进我国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烟草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年来,通过全行业会计电算化的逐步推广,总结各方面的经验, 促进烟草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促进我国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1.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

网络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方向,烟草企业财会工作要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中的软件模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预测和决策的处理。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烟草企业应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以会计数据处理为中心的并且与其他信息系统相互连接的涵盖财产物资管理、会计核算、人事管理等多部门、多职能够适应单位管理需要的会计信息网络,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作用。

在网络时代,所有录入到电脑里面的财务信息必须代码化,以便于电脑集中处理。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又必须与财政部规定相符,并且要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符,从而更好的发挥网络的优势。加强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在组织管理现代化的总体规划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长期或近期的发展规划并且认真计划和组织实施,重新对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进行调整,且建立一系列现代管理制度,提高组织的管理要求。

2.对相关会计人员进行素质培训

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烟草企业要重视加快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复合人才的培训,建立一支既熟悉会计业务, 又懂计算机操作的财务队伍是会计电算化建设的基础,行业内各单位财务部门要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并且保持计算机知识的逐步更新, 建立财务人员的轮训制度, 使人员素质逐步提高。还可以通过人才市场招聘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可以循序渐进的对在职财会人员进行相关电算化的知识培训,关于加强单位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的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培养人才,拓宽渠道,是提高会计电算化人才素质的关键。首先,要进一步改革人才教育培养的相关制度,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会计电算化所需的各个层次的人才;其次,相关的大、专院校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进行调整,把握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既懂会计和企业经营管理,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要掌握会计电算化应用软、硬件的开发,对维护等问题进行改进。

(2)加强财务从业人员的再教育。首先,要求财务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务的要求下,会计人员需要充分理解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含义,并且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其次,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更丰富的相关会计电算化知识,随着财务软件向网络化和管理型的方向发展,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和管理知识将成为时代对财务人员的必然要求;最后,应立足于在职财会人员关于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培训。

(3)培训的课程应对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进行分层次的培训,从基本的知识培训抓起,逐步进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也应逐步成为在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之一,可将培训工作逐步纳入会计证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的相关课程中。

3.加强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

领导重视即“一把手工程”,利用领导的重视从上而下的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保证会计电算化的财力、人力、物力到位, 同时保证各类管理规章制度执行顺利, 这些都是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保证。各级领导要清醒的认识到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需要,更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重大革命。只有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才能够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烟草单位财务人员要更新认识,克服传统的理财观念,主动地对新的工作方法进行学习和掌握,要认识到实行电算化不仅仅可以减轻广大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更能把财会人员从繁琐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从而促进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使会计人员可以使用更多的时间参与财务管理,并发挥财会人员在财务管理上的作用。

4.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规范的规章制度是成功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保障,建立一个规范的规章制度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加强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要建立一系列健全的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保证, 同时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能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开展, 这些都是会计电算化建设的关键。

(2)完善相关法律。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的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在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行进一步的约束下,会计电算化工作将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3)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这些内控制度的建立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不兼容的权限必须遵循分离原则;第二,相互制约原则以及安全、保密原则;第三,内部防范原则。

(二)促进我国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建议

1.将会计电算化工作纳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部署之中

烟草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管理的实现。在这种趋势之下,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全面企业管理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部分。原有的单一财务软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需要。企业管理者要求从卷烟商品的采购、销售、存货的管理到会计核算、应收应付款项的管理,以及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其他资产与成本费用的管理、财务分析预测等业务实现一体化,进而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总体规划和管理。所以,建议将现有的财务账务系统、成本分销系统、报表、资金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进行数据转换接口的实现,从而保障各软件系统内部的数据以便交换与重组,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使之适应现代商业企业管理的需要。

2.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网络会计使手工分散操作变为计算机集中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形式发生质的变化。财务软件须从存放在服务器和磁盘上的数据安全和传输过程中信息安全这两方面入手,着重考虑内部控制之中的安全性问题。它主要包括:接触控制、环境保护和安全控制。

接触控制是指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擅自动用系统中的各种资源,以保障各项资源的正确性。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第一,建立内部操作制度,对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电脑的动作进行禁止;第二,设置操作权限的限制;第三,对操作人员的密码身份进行设置和控制;第四,安全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需要相隔离,并且对操作日志进行设置。

环境保护是指为了尽量减少外界因素所导致的计算机故障,保障机器正常的运行。这主要包括:机房环境的保护、保护性设备的配备、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

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通讯、网络防毒、身份识别等措施。并且针对烟草企业的特定状况,应开发相应的技术来加强系统保护。

四、结束语

烟草行业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但只要各级领导重视, 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认真的学习, 整个烟草行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烟草企业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替代原先的手工记账模式之后,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大大的提升了,一些重复性的基础工作在该环境下也可以被财务软件简化完成。

会计电算化为烟草行业管理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不远的将来财务信息化工作必将由会计延伸到预算、控制及审计中去,不断凸现财务信息化在多维角度的管理高水平。在预算管理的层面上,随着会计核算系统实现与业务的集成应用,预算管理逐渐由手工预算转变为计算机的控制,从人为的软性约束转变为系统的硬性约束,从而达到了预算编制有标准、预算执行有流程、预算考核有手段、预算控制有成效的管理,实现预算管理的全覆盖。在资金管理的层面上,系统将来可构筑一个资金监管的平台,在总公司或省级公司层面,对下属公司进行统一资金集中控制和监管。将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和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监督,也将有力地控制各单位资金的使用,规范管理的流程。在审计的层面上,可以改变审计部门的影响、制约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和审计监督职责,有效的履行传统手工作业方式。通过财务系统使得行业所属的企业财务、业务数据能够适时采集和转换,对各企业的人、财、物、业务信息进行在线的审计,从业务流、资金流、物流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审计,将各个有关联的系统和各个不同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从审计的角度为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周南.论会计电算化的ISCA模型[J].会计研究,2003(10).

[2]姚骏.打造烟草行业财会管理平台[J].会计之友,2009(8).

[3]张代荣.会计电算化:规范管理提高效益[J].电子财会,2003(4).

[4]叶建华,易武君等.加快会计电算化建设促进企业信息化[J].烟草科技,2001(5).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11

1.课时分配长短不一在院校里教学计划的拟定工作主要由教师来完成,很少有企业的财务专业人士参与,所以在进行课时分配时,学校更多地是考虑教学资源的分配和专业课程设置的饱满度,很难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门课程课时分配的合理性。这就造成了有些院校设置了200多学时,分两个学期来完成教学,有些院校只给了20多学时来完成教学任务。不同院校课程分配相差悬殊,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高职高专院校在这门课程建设上存在一定问题。

2.课程设置和其他专业课程相脱节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都有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实训(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和其他基础课程相脱节。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运用个专业知识的实践性课程,应该设置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后面开设,而不能和这些基础课程并行开设。会计电算化和手工会计是一套账的两个处理方式,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院校将这两门课程完全分开,各行其是。

3.教材不能实用性需要在市场上会计电算化的教材琳垠满目,但这些教材的内容大多来源于原软件公司的培训资料,教材对会计软件的各个模块的介绍是面面俱到,但忽略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目标:培养技能型人才。大部分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后,专业工作重心都在日常会计核算上,也就是财务软件的掌握和操作能力是最重要的,对于财务软件的基础理论、组成框架、信息传递方式等内容不应成为教材大篇幅介绍的内容。

4.教师培训不到位,教学方法僵化由于现在高校招聘教师制度僵化,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老师很少有实际工作经验,大多通过购买教学软件附带的培训课程和自学上岗。尽管现在很多院校都鼓励老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但由于制度的僵化、激励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很少有教师能真正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实习,在教学时很难做到专、精、通。教学也主要采取教师演示一遍,学生操作一遍的简单方式。

二、改进课程的理念和思路

1.完善硬件建设会计专业的负责人应积极向学校反映实训室的现状,争取资金完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开展在线会计服务模式,保证教学使用的软件紧跟时代的变化,做好实训室的维护工作。有条件的可以配备打印机、大容量的移动硬盘和其他教学辅助软件等。一个硬件建设良好的实训室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也能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加积极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杜绝其他非会计专业教学使用,只安排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业务训练,不仅有利于实训室的维护工作,也可以培养学生职业教育的优越感。

2.设置合理的教学学时为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很多学校在制定完教学计划后很难修改。但改革就是要破旧立新,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时,学校可以考虑聘期一些企业财务人员和往届学生参与,探讨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拟定一个合理科学的教学课时。

3.课程设置和会计实训课程相结合电算化课程和会计实训课程(手工会计)一样都是实践性课程,操作性很强。会计电算化是按系统管理、总账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供销模块等不同模块教学,实训项目分散、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将这两门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同时进行,先进行手工会计学习,再进行电算化课程学习,让学生通过两种不同的会计业务工作方法的比较,对电算化课程有更好的学习。

4.编写实用配套的教材教材编写应结合学校的特点,考虑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和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证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调整,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会计岗位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结合会手工会计的实训资料,编写相配套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使手工会计的实践成果与电算化的实践成果之间相互印证,促进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保证电算化教学高质量的实施。

电算化实训个人总结范文12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本脱离了账务手工操作,普遍采用财务软件进行电算化处理。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在财会工作中系统应用的简称,是应用电脑替代人工记账、结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中职财会专业教育在明确中职财会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应尽快适应形势,及时调整专业知识建构,加强专业课程改革,优化配置专业课程内容,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现状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中职财会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与综合技能训练课程之一。会计核算工作由当年的“珠算”被现在的“电算”所替代,不仅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会计工作不断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需要的标志。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和现代财政管理工作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业已成为一门融汇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边缘性学科,会计学的新兴分支———电算化会计学。它与会计学的其余几个核心分支一样,在经济管理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1.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课脱节。财政部1994年5月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我国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各地职业学校纷纷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属于会计电算化初级教育层次。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许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只是当做一门计算机技能操作课,没有与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联系起来。主要特征是:与传统的会计课程相割裂,并完全游离于会计课程之外。传统的财、会、审课程仍然处于手工作业环境,唯会计电算化才能表明会计课程已引入新的技术环节,需更新传统的程序与方法。很多学校只是以上岗证电算化考核部分的内容要求开展教学,教学内容很不全面。财会专业的学生往往只能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才接触、了解和使用ERP软件。而ERP软件的会计模块集成了会计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仅仅靠一门课程根本不可能熟练掌握全部的会计功能。

2.课程教材与职教特色脱离。培养实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技能性,适用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大部分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基本上是大学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其教材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倾向于理论化、抽象化或类似于某财务软件的使用说明书,无法适应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由于教材内容没有涉及相关的财务知识,以至于有些学校安排计算机教师承担课务,《会计电算化》成了计算机操作课。

3.财务软件与社会经济脱轨。目前,许多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使用的财务教学软件与现行会计制度有较大差距。在教学中,使用这类不通用或落后版本的软件,致使会计科目不能及时更新、财务软件附带的计算器常出错、某些特定的模块操作只有一种输入法,单机版的操作与网络版有较大差距,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单位的工作要求,加大了再培训周期和成本。

4.单一的实训形式与实际工作脱轨。许多学校仅满足于学生的考证需求,将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专业课分开。课堂上只讲与考证有关的模块,如总账、报表、固定资产、工资薪金等,不能全方位地模拟会计工作流程。在综合实训这块教学内容,也只是开设手工账务处理,没有全盘考虑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训,学生容易淡忘所学内容。教师主要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一边讲一边操作,然后让学生跟着操作一遍就算结束。学生缺乏主动精神,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交流,没有从实训角度让学生模拟实训。此外,课程计划不合理,《会计电算化》一般安排在学完“基础会计”后的二年级第二学期,一共60课时。学完后,后续的课程学习再也不涉及会计电算化。

二、《会计电算化》课改的策略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实体的财务、会计、审计等专业岗位的高素质初级技能性人才。根据上述就业岗位,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上岗后的专业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日常财务核算的具体操作上。学生对于财务软件的操作和掌控能力将直接在实际工作得以检验。所以,设置课程时,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实训是课程中的重中之重。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涉及软件工程学中的相关知识和程序设计技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点到为止即可。

2.调整《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时俱进。当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各单位财务工作的主要媒介。所以,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不能只作为满足学生考证的一门独立课程,应将会计软件实务操作部分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融汇,贯通于整个就学期间。各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均采用ERP软件,它集成了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主要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中,应将各专业课程与ERP软件相应的模块操作进行对照练习。完成各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后,上机操作完成在ERP软件中的应用。最终达到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财务软件,并能具备财务软件的维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