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空中交通管理论文

空中交通管理论文

时间:2022-04-17 15:12:00

空中交通管理论文

第1篇

【摘 要】本文提出了我国空管体制改革的思路,揭示空管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与紧迫性,研究提出制度完善、运行顺畅、技术先进、用户满意的中国特色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空管理论提供指导。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 空中交通管理体系 一、我国现行空中交通管理体制的弊病 1.政令不统一 上级空管局对下级部门发布业务性管理指令,民航地区管理局向地区空管局发布行政性管理命令,因此总局空管局需要以行政手段推行一项行业管理标准时,必须通过民航地区管理局发布。 2.设施建设管理不统一 空管部门根据业务需求所作的建设规划,项目安排在向上申报逐级审批的过程中,下级空管部门的信息分别通过行政和业务两条渠道上报,使各个渠道所获得的信息事实上不精确、不完整。空管部门所获取的仅仅是一些业务统计信息,而某些对空管非常有价值的管理信息都不能直接地、及时地获取。在管理体制不顺,信息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各级空管部门既要对空管系统的安全运行负责,又要开展行业管理,这实在是有违科学决策、政令统一、责权利统一的管理原则。 3.投资管理不合理 国家对空管的投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通过行政管理主线实施的。对于民航建设基金的投资,空管部门只提出需求规划和投资建议,并对已明确的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实施管理,而没有投资决策权,也不承担投资的风险责任。使得有些地方和部门领导没有投资风险意识,对投资额很高的进口空管设备只重视购买,而不设法提高其利用率,造成投资效率十分低下。对己购置的空管设备,不注重管理和维护,致使许多空管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大为降低,造成国有资产的不必要浪费。 4.空管设施资源配置不合理 民航总局统收统配国际航班的航路收益,各个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独立统计结算国内航班的航路收益,因此各空中交通管制中心与负责管理维护航路设施的民航部门之间,存在着航路费收益的分配问题。并且,航路设施的产权采用自然归属的方式划归原来负责管理维护的部门。维护管理部门对于航路设施未能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证维护质量和运行可靠性,严重影响了精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状况。 5.空域划分不合理, 航路设置未体现经济性原则, 空域利用率低 由于大量公布及未公布的危险区、限制区, 不仅现有民航航路多曲折设置, 不符合“尽可能减少飞行里程”的航路设置规范, 而且新辟航路困难,造成少数航路容纳不合理的高飞行流量。 6.军、民航飞行隔离方法原始 当军航特殊任务飞行时,军航指定的协商方案多为空域隔离, 由于军事飞行的突发性,民航避让的初期必然产生混乱, 后期由于空域使用限制往往必须进行流量控制。并且, 目前我国军、民航飞行间隔标准不同, 造成空域大面积的浪费。 二、中国特色空管理论体系框架 1.中国特色空管体系的定位 空中交通管理是建设我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民用航空安全、高效和公平运行的基础。在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空中交通运输方式是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民航在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将持续增大,成为长途旅客和高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民航发展的瓶颈在空管”,我国民航在空管领域投资、建设和行业管理水平的落后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特色空管系统开发建设是提升民航基础性运行体系的关键举措,可以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核心工程之一。 2.中国特色空管体系的框架 更多推荐: 管理学论文 管理论文 【摘 要】本文提出了我国空管体制改革的思路,揭示空管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与紧迫性,研究提出制度完善、运行顺畅、技术先进、用户满意的中国特色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空管理论提供指导。 【论

第2篇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指令翻译;误区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041-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攀升,航空事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诸多空企业为了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开拓市场,纷纷开始进行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该工作的实施有利有弊,实施的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航空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但是目前我国部分航空企业对空中交通管制及管制指令翻译工作还存在一定误区,制约了航空企业的发展脚步。

1空中交通管制及指令制定

1.1空中交通管制的概念

空中交通管制主要是运用导航、通信技术及监控等技术手段对航空飞行活动中的实际动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保证航空飞行的整体秩序及安全性能,在空中国航线空域中有诸多管理空域,比如航空飞行路线、进近管理区、飞行情报管理区、等待空域管理区及塔台管理区等等,在不同的管理区域应采用不同的雷达设备,利用导航设备、通信设备、雷达系统、二次雷达及地面控制中心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以此来实现对航空飞行状况的实时监视、识别及引导管理区域内的飞机飞行状态。

1.2空中交通管制指令的制定

空中交通管制指令是由空中管制人员按照实际管制中的时空条件,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将该结论发送给机组,这一结论实质上就是空中交通管制指令。其所参考的时空条件主要包括飞行动态电报、进程单、气象资料、备降机场资料及雷达设备屏幕上的飞机运行状态等。

当空中管制人员获得外界信息后,将其快速储存于自身头脑中的信息库中,那么空中管制人员就会将新录入的信息与自身原有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在两者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提取出

有用信息,将这些信息重新组合成新的模块,并为其进行编码操作,最后再利用标准的符号语言将其转化为空中管制指令,符号语言中不仅仅指中文符号语言,我国一些国际航空企业运用的是英文符号语言,这就需要空中管制人员具备一定的英文能力,能够将中文质量准确翻译为英文指令,从而将其发送出去。然而由于我国航空企业中的空中管制人员综合素质有所差距,在翻译过程中若英文水平不够,很容易导致指令翻译错误,从而影响空中管制人员的工作水平及航空的安全运行。

2空中交通管制指令翻译的误区分析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对航空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做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有利于航空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是确保航空运行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手段,然而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存在诸多人为风险因素,若把握不好极易造成航空事故,从而威胁航空工作人员及乘客的人身安全。为了保证所有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及航空企业的整体效益,应严格按照空中交通管制指令对飞机运行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准确翻译空中交通管制指令,但就目前实际状况而言还存在较大的难度,因为诸多航空企业对空中交通管制指令翻译还没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其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空中交通管制指令中的中文管制用语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在空中交通管制指令发送中最为显著的是英文管制用语,部分航空企业在选拔空中管制人员时将重点放在了空中管制人员的专业技能上,并没有过多考虑管制人员的综合水平,因此导致空中管制人员整体英语水平不高。对于交通管制中简单的英文指令还能够准确翻译,但是遇到一些稍微较难的英语单词就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在这种状况下不仅会降低空中管制工作的效率,同时还会影响空中管制工作的质量,对航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十分不利。

其次,随着航空企业的迅速发展,航班流量也随之不断增加,管制用语也不在仅限于中文管制指令,目前诸多航空企业已经将英语应用到多种空中管制指挥工作中,这一举动给空中管制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管制指挥中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当然涉及到的管制英文翻译也十分广泛,空中管制人员在管制指令翻译过程中无法准确无误的用英文将指令翻译出来。另外,有一些责任心不强的管制人员对管制指令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充分意识到空中管制指令翻译的重要性,因此在管制指令翻译工作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从而造成指令信息发送错误等状况。还有一些管制指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只是对指令进行了翻译,然而并没有考虑对方是否能够准确理解的问题,该种状况严重影响了飞行员对管制指令的准确接收。

总而言之,目前诸多航空企业的空中管制工作人员对管制指令翻译工作尚未形成清晰客观的认识,航空企业要想走出空中管制指令翻译的误区,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应建立正确客观的管制指令翻译观念,真正认识到管制指令翻译的重要性及影响;第二,应定期开展英语培训课程,根据空中管制及指挥工作的内容制定与之相符的培训内容,快速提升管制人员的指令翻译水平,准确把握英文指令的含义;第三,在管制指令翻译过程中要全面考虑飞行员的英文水平,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英文对空中管制指令做出合理化翻译,从而使飞行员能够按照所翻译的指令执行工作,提高航空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结论

准确的空中交通管制指令能够为空中管制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而空中管制工作又直接关系着航空的安全运行,由此可见,管制指令、管制工作及航空运行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了保证航空的安全运行,促进航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走出空中管制指令翻译中的误区,解决空中管制指令翻译工作中的矛盾。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空管安全;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空管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 V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1-0202-01

1 空管安全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目前,在民航空管系统“安全、容量、效率、服务”的目标要求下,国内外对于空管安全的研究都较为深入,理论研究成果亦较为系统、成熟。例如,国内目前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要求,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完善的报告系统。

2)科学的评估方法。

3)畅顺的沟通渠道。

4)高效的培训以及人性化的激励机制等。同时,国外学者也指出,人的因素、业务环境、飞机系统以及管制员技能等都对航空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欧美当局也已经开始了飞行机组研究计划,通过改善信息传输以及航空公司、空管、机场的信息反馈,实现在终端实现安全、灵活、和高效的目标,提高了空管安全水平。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的重要性,未来对空管安全的研究必将更加深入。

2 空管安全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空中交通管制是民航运输的重要部分,空管安全则是航空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空管工作中,诸多因素将对空管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空管安全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果能做好定期检查、预防;工作中提高警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等等工作,那么空管安全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2.1 影响空管安全的人为因素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以人为决策控制主体的管理系统。人是空中交通安全中最积极、最活跃、最主动的也是最不稳定的影响因素,系统中人的行为对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效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人在空管工作中出现失误等人为原因,极有可能导致空管安全事故发生,对此我们要特别重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管制员这一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人员自身的因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界面因素[1.2]。

2.2 影响空管安全的解决对策

2.2.1 加强空管安全培训工作

要想不断加强空管安全质量,首先就要加强空管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升空管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培训期还应科学、系统地展开,改善以往散乱的培训项目,实现培训管理系统化,程序化,层层深入得提高空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

2.2.2 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1)在进入院校培养之前先对备选的空管专业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基本认知能力测试、心理素质测试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测试等。经过初步测试合格方可进入专业院校学习。

2)在院校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经验教学的结合,注重培养空管学生的管制理念和管制意识,对管制模拟机的设备进行改进、练习进行优化等等。全面结合一线管制单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空管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进行培养和教育。

3)对于刚刚进入空管单位的新管制员,要加强岗前培训,培养其对管制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心。严把执照考试和放单关卡,一定要待新人足以胜任本单位工作之后再委以单独执勤的重任。

4)定期召开交流会,组织空管工作人员在会上交流工作经验,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与其他同事一起讨论并解决,相互交流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以加强空管安全、提高空管工作质量为中心,共同提高。

2.2.3 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空管对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顺畅度和合作有效性要求很高,因为空管工作是一个团体的工作,在这个团体里的每个人都应该以集体、团队为中心,充分发挥集体、团队的力量,全面加强空管安全工作,即使其中个人出现失误,也可以及时弥补。对此,空管在注重个人沟通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不同岗位席位、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遵循协作配合中的换位思考、及时沟通、相互尊重、平等互助的原则,一旦发现有不和谐因素应立即协调处理,以免个人原因影响大局。另外,还应重视TRM建设,加强班组资源管理,建立健全人员技术档案,合理分配值班,让工作人员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下分工协作、相互监督和提醒,实现1+1>2的合作效能,更好地保障空管安全。

3 进一步建议与改善措施

安全管理体系SMS(SafetyManagementSystem)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是世界民航业多年安全工作经验积累的成果。它对于全面提高空管系统的抗风险和事故预防能力,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脚步,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应加强建立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其中包括:报告系统、评估方法、沟通渠道、安全文化、培训方案、激励机制等的建立和完善。另外,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在具体工作应不断更新、持续改进、并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才能逐步掌握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律,使安全工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4]。也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空管安全管理才算走上了程序化、标准化的科学管理轨道,空管安全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4 小结

综上所述,在空管工作中,安全非常重要,它犹如一条生命线,关系着整个空管的质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改革发展,空管也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围绕安全工作这个中心,进一步确保和提高空管安全和质量。通过分析和研究,就如何加强空管安全对策和建议方面,本课题认为应该以人为本,加强安全培训与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同时结合我国空管行业的实际,从精神层面创新建设富有我国特色的空管安全文化。使安全意识与安全理念融入管制员的价值观,形成“文化生产力”,从根本上提高空管安全水平。进一步而言,对于空管安全的改善应该采取宏观措施,从宏观方面整体规划。未来的研究重点也将更加倾向于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建立,特别是将空管安全自觉化、理念化、意识化,形成和谐的安全文化,从精神层面、思想层面指导行为

安全。

参考文献

[1]霍志勤.人为因素学术研究讨论文集[M].中国民航总局出版,1996,9.

[2]杨昌其,付令.浅析空中交通管制中人的因素[J].空中交通管理,2000,06:37-41.

第4篇

关键词 飞行;人为干扰;管制;事故;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V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72-02

1 背景

笔者在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了多年,看到了大量人为干扰因素导致航空飞行出现重大问题的实例,有时人为干扰因素带来的危害甚至远远超过飞行环境的恶劣带来的消极影响。根据笔者积累的经验,判断出人为干扰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它们带来的干扰是无法预判的,即便平日里做好了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处理方案,有时仍然会出现重大的航空事故。我们知道空中交通工具出现事故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远远超过陆地交通工具,而且在空中出现事故往往无法进行及时救助,惨痛的后果也难以挽回。

2 各种人为干扰因素的分类

根据笔者从事多年航空管制工作的经验,本文认为把人为干扰因素基本可概括为如下两大类。

2.1 管制部门的工作人员做事没有责任心,不认真

他们往往对工作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心中根本没有考虑到飞机上人员的生命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些员工做事拖拖踏踏,对待问题也没有积极解决的态度,总认为问题出在别人那里,自己没有一点责任和关系。

2.2 员工的个人素质对管制工作有极大影响

空中交通管理人员知道自己这个岗位的职责非常特殊,他们的某个疏忽或者错误分析、判断,发错命令指示,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不管是来自上级领导、身边同事、社会舆论还是自身良知,都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太大了,让他们变得压抑甚至抑郁,这样的心理状态只会让他们变得紧张、恐慌。在工作中,过度的紧张和压抑也会让空中交通管理人员身体状态急剧下滑,没有良好的食欲和睡眠,这些恶性循环将导致他们在工作时把技术细节弄混甚至弄错,造成进一步无可挽回的局面。

3 人为干扰因素的具体体现

3.1 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实

空中交通管理人员在遇到一些突发的、特殊的情况时不能进行灵活有效的处理,遇事不够冷静,导致很多可以避免的飞行事故最终还是发生了。

3.2 人为因素产生的影响在很多行业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对于空中交通管理事业,这个因素更是重点中的重点,整个空中管制系统的方方面面都依赖于对这个因素的良好分析和判断。

4 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

空中交通管理这项事业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同时也需要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人员来进行机制改革优化。

1)人的性格各异,空中交通管理人员需要有合理的搭配,这些搭配不光要充分考虑能力和年龄,还要考虑性格上是否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搭档

一位具有很深资历的老职员就可以带着年轻、富有激情的空中管理部门人员员来完成工作,但是如果此时再分配一名老资历的员工,双方可能就会出现意见分歧,甚至产生矛盾,导致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2)负责思想工作的部门要注意给空中交通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引发展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实际问题灵活处理

加强对空中管理部门人员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在面对复杂问题和棘手问题时有一马当先的气魄,敢于去解决问题、敢于去面对挑战。增加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定时对空中交通管理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并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方法的检测,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解决。

3)空中管理部门要投入一部分人力和物力支持员工参加体育锻炼、文艺活动

另外,由于工作繁忙,空中管理部门人员学习的机会减少,这样不利于他们的思想进步,业务水平也就不会提高,这样下去,即便航天器再好,科学设备再先进,事故仍无法避免。所以空中管理部门要重视对空中管理部门人员的培训、学习氛围的创造,鼓励和支持他们去外地甚至去国外交流学习,加强与外界的沟通,适时举办内部员工业务水平的理论考核或者比拼,刺激他们去不断完善巩固自己的业务知识。这样,不仅为空中管理部门人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反过来对空中管理部门也起到推动作用。

空中管理事业的发展必须拥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管理事业的顺利进行。如果对航空知识都学习得不扎实,遇到问题时还要去翻教科书,那么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当空中管理人员的。要用创新的思维为空中管理部门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在空中管理事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在人生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为空中管理员工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

比如种植一些绿色植物,用浅色调的墙漆装潢工作空间,减少各方面带给他们的压力,增添释放压力和缓冲压抑情绪的设施,比如增加体育锻炼设施,让他们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良好地疏导自己的情绪。员工与员工之间也应该经常互相交流,互相鼓励或者提醒,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模式,大家团结一致,互帮互助,这样就能为我们国家的空中管理事业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5 结论

人为因素带来的后果往往不在各种科学理论的计算范围以内,而航空事业绝对不能因为目前遇到的管制问题就停滞不前,我们应该尽量在保证航空飞行事业稳定较快发展的基础上提高航空管理部门对于空中交通的科学管制。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空中管理体系将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对人为干扰、产生的后果以及如何快速有效解决进行深刻总结,积累丰富的经验,这将会有效促进空中管制工作的高效进行,使得人类的航空事业能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李琰.民航青岛空中交通管理站服务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3.

第5篇

关键词:空中交通 流量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N94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240-01

1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航班数量的增长速度太快

笔者从相关数据统计中看出,我国民航实际航班飞行量每一年里都会增长十五个百分点,并且航班活动轨迹较为集中,而这样一来,就加大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平均流量以及处理冲突事件的工作量,同时,飞机所经过的空域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当航班数量增大时,空域环境就难以达到实际要求。

1.2 气候环境造成的影响

尽管现在的航空器都配备了先进的导航设备,但是,由于恶劣天气的存在给空中交通的飞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低能见度、台风、雷暴天气等,如果航班在遇到这些天气时,不能一味地就将航班取消,而是需要分情况来定:如果上述天气对飞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又是距离较近的航班,那么可以视情况不予取消;如果航班为国际航班,而且飞机无法承受上述恶劣的天气,那么就一定要取消航班。

1.3 空军活动造成的影响

如果空中在进行军事演习时,那么,航班经过的相关空域就无法使用,并且也无法保持正常的飞行高度,再加上民航空域范围领域本身就很小,而由于空中开展军事演习活动,其机动余度就变得更加的小了,所以,从该区域经过的航班在空中会发生拥挤情况。

1.4 管理机构与管理控制方式

在整个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中,经常围绕在是采用集中式为主的系统进行还是采用分布式为主的系统进行的问题上,如果以集中式系统为主,那么,所有的系统决策都应由系统的中央控制人员负责,同时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统一配合工作也应由其负责;而如果以分布式系统为主,那么,所有决策就变成了子系统的控制人员在系统的辅助支持下进行,同时各个系统间的统一配合工作也应由各个子系统控制人员采取系统所提供的诸多的必要的信息与控制手段和系统间共同完成。管制控制方式是否明确,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将造成直接的影响。

1.5 管理规章不够健全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在我国实行时间较晚,除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中对其进行了一些规定外,目前,还没有一套详细的规定,尤其对于实施流量管理的部门、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等没有标准的规范要求,那么,这样将严重的制约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 提高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应将空域的自由度进一步扩大

一般情况下,当空域自由度较大时,就会进一步加大了飞行流量的疏散程度,对于发生的空中交通拥挤、集中等问题就会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相反,如果航空器所飞行的空域范围较为狭窄,那么,就会进一步加大了空中交通流量的集中程度。当前时期,在国内的航空管理体系中,航空器在经过某一空域时依旧是要从某点进入,然后在根据规定的航线飞行,最后,从一个固定的点离开该空域,那么,这样的飞行方式最终会导致空中交通发生拥挤现象。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空中管理部门来说,无论是民航系统还是军航系统,必须将这种飞行模式进行全面的转变。如果航空器实际工作中不再用地面导航设备所制定的航线进行飞行,同时在地面管制单位中设置较为先进的雷达系统实施辅助监督与控制,那么,这样就能够大大的提高空中交通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良好的运行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将空域的利用率全面提高,飞行流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现阶段,绝大部分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部门都配备了先进的雷达监督控制系统,并且在航空器中也融入了卫星导航系统,假如可以将这两种系统进行联网,那么就会增加空域的覆盖率,从技术的角度上将空域自由度全面的提高了。

2.2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专业素质应进一步提高

空中交通管制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不仅能够确保交通安全、防止航空器间发生碰撞现象,同时,他们还是实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重要人员。最近几年时间里,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部门领导者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专业素养有了高度的重视。在聘请空中交通管制员时,应采取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以增强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要定期对空中交通管制员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培训,以确保他们有较高的管制技术水平。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力争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只有具有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人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水平才会更上一层台阶。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其计划需求来看,在最近几年时间里,民航总局空管局、各个空中交通管制中心、重要机场以及终端区,将会形成专门的飞行流量管理控制系统,对全国的飞行流量分配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另外,还可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阶段性融入到空中交通流量各个系统之中,具体有雷达系统、飞行计划系统、空域系统以及情报系统等,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简单的论述了当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水平的措施,希望对于民航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灵清,白存儒,吴炯,等.基于AFP的航班延误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7(6).

[2] 陈世林.协同式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关键技术及若干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3] 田勇.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第6篇

论文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航空事业的大步跨进。空管安全是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空管人员的素质是导致航空的安全因素之一,如何掌握空管人员的心理状况,消除人为因素造成安全事故,是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的。

0、引 言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班量的不断增加,航空事业安全的体制日益发生着变化;近年来,航空事业的事故频发,所以不得不重视航空管制的方面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简而言之,就是人为方面的原因导致航空安全事故的因素。严格意义上是指工作环境、机器、人、人与工作环境、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而制约人为因素包括人的本性,人的知识结构,能力极限,个人与团队的协作精神。

1、空中交通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制不严

1)空管行业的管理体制老化,公司缺乏竞争机制,工资不以能力定量,导致管制人员安于现状、丧失进取心、缺乏责任心。

2)航空事业因存在着高风险,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比一般行业要高出许多,空管人员付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比较高,所以如果没有相对应经济收入会导致空管人员容易产生个人情绪,这是造成不良事故的原因之一。

3)决策能力不够。当飞机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快速的根据综合因素,对飞机做合理的指挥。比如,要准确的控制飞机的飞行时间、飞行的次序、飞行频率等,给出飞行及时的指令和相关的限制。管制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尽力锻炼这方面的综合能力。

1.2 能力欠缺

1.2.1 责任心不强

部分管制员对管制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尽管他们也能遵守公司的制度,按时上下班,但是不会关心与自己职责无关的事情,比如,发现了管制人员的在操作中存在失误,他们也不会去提醒,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

1.2.2 业务水平低

一些管制员的业务水平不高,主要表现是;对新技术的学习不透彻,不能熟练运用,导致的后果是;在交通流量高峰期或者危及的情况下,不能对飞机准确的进行指挥;还有一种情况是对飞机潜在的危机不能及时处理,造成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遭遇不安全的事故的发生。

1.3 压力过大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管制员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因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一种时刻都小心翼翼的心态。而人不是机器,长期在高负荷、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运转,必然会导致精神上的紧张和心理压力的增大。因此,管制员存在心理压力是一种客观现象,关键看怎样引导、缓解。

2、方法及对策

2.1 加强管制力度

要加强管制的力度,除了从制度上要制定激励员工的政策,实行奖励机制以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外,还要求管制员的必须具备相关的能力:良好的分析决策能力,例如对进离场的飞机进行指挥时,管制员要对相对飞机的飞行高度、位置、速度、机型等进行完全、细致的了解,最终做出决策,决不允许优柔寡断;良好的沟通能力,班组成员间或者相邻的管制单位之间,只有做到了及时准确的沟通才能促进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良好的应变能力,对于飞机发动机失效、液压系统失效等突发的特殊情况,管制员必须随机应变,重新根据所面临的现状制订出相关的调配方案,分清主次,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短时间内恢复有序的飞行环境。

2.2 提高个人素质

1)航空事业是比较特殊的行业,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对于空中管制员的要求也比一般行业要高,因为管制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飞行安全,如果管制员的基本素质很差,没有责任心,对于飞机的安全隐患不及时排查,不积极汇报,那么很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安管部门可以不定期地在员工中开展思想政治的学习,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引导所有的管制员充分认识到空管在民航事业中的基石作用,使其意识到空管直接关系到祖国和人民的安全,进而能够自觉地、热情地投身到民航事业发展中,努力提高空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管制员有业务水平的提高业务水平的保证是管制员实现空中安全的关键。如果管制员缺乏过硬的操作技能,即使其思想认识多高,也无法胜任该工作。例如,当2架飞机在向一个导航台做同高度会聚飞行时,如果管制员缺乏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而采取了错误的避让措施,势必会影响飞行的安全。所以,加强管制员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规范用语,中英文表达流利。空管部门要经常组织管制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使管制员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3 合理释放心理压力

现代人压力很重,管制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空管公司应该经常组织管制员进行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重点在于让管制员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而不论其对错,也不拘泥于形式。要让管制员能够找一个能舒缓情绪、释放压力的渠道,从而达到减小心理压力的目的。工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有多种;一是鼓励其说出来,把自己压抑在心里的苦恼宣过泄出来,和大家进行沟通,赢取其他人的理解。人如果有压力而不能说出来,就会产生郁闷、烦躁等不正常心态,从而会进一步造成压力增大,影响人的正常工作;二是鼓励其通过运动等方式释放出来,组织参加体育运动和各种游戏都可以缓解压力。鼓励管制员通过这些形式把压力释放出来。转移管制员的注意力,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娱乐中,这种形式能够使管制员身心完全放松、释放压力,为更好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结 论

综上所述,管制员由于从事的是关系到飞行安全的重要工作,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管制员的身心健康,保证管制员的工作、生活质量,防止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只要我们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共识,就一定能正确处理好这一问题,保障我国民航事业的安全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浩然,我国交通管理人才需求分析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0(3)

[2]孟磊,浅析管制员压力管理[J],空中交通管理,2007(3)

第7篇

关键词:空中交通安全;民航;交通安全;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V35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11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1.059

1 概述

在我国民航领域是具有高风险、高成本以及高科技性的产业,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的组成形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民航产业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每年航空旅客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但是可以看到民航的事故也在不断的增多,如马航客机事故、台湾客机事故等。所以在民航领域所面临的安全形势还是不容乐观,面对着民航客机安全的严峻的形势,民航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民航的管理来确保民航交通的安全性,尽量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整个民航管理系统的管理水平,使得民航产业能得到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在民航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空中交通安全的管理是民航安全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民航安全部门要切实做好民航交通的安全管理。从以往的经验和安全管理的组成来看,民航交通安全问题的引发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交通安全问题,另一类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交通安全问题。

2 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非常大的突然性,包括飞机、地面设备的故障以及大雾等天气因素或者是恐怖袭击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造成交通管制无法正常实施,这些事件被称为突发事件,上述情况是突发事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2.1 突然发生的安全事件

2009年,在我国的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大规模的烧恶劣的恐怖袭击事件,该事件是建国以来我国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之一。这种安全事件虽然不是直接导致交通安全管制的直接因素,但是其对于基础设备的影响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其没有对相应的管制措施形成威胁,那么其对于空中交通安全的影响就比较小。但是由于公共事件的不可预知性,其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对空中交通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突发的设备故障

在空中交通管理保障体系中,对空中交通运行安全影响因素最大的就是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这是多年的管理所带来的宝贵的经验。此外空管部门还包括其他的一些组成部分如气象、网络以及情报等,但是这些风险的造成都是由空中管制部门造成的。在以往应对突发的设备故障都是通过对相应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以及相应的演习来应对的。但是随着空中交通量的急剧增多,在设备发生突发故障的过程中,依靠这种传统的管制措施已经不能够应对设备故障突发所带来的风险了。

2.3 其他问题

此外除了上述突发事件外,突发事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问题如飞机的迷航、恐怖劫机等,对应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都已经制定相关的措施来应对上述情况,所以只要机上人员熟悉熟练运用上述的应急应对措施,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合理配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应对这类突发的事件。

3 人为因素

在航空交通管理以及飞机运行的过程中都少不了人的参与,人都是会犯错误的,所以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全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

3.1 不安全行为的预防机制

在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中人的因素涉及各个方面,但是从造成各种安全问题的根本的因素来看都是人参与活动的不安全或者是相关的物的不安全,所以造成安全因素的根本其实是人为的因素。因此,在进行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避免人为的不安全事件。

3.1.1 保证相应的管制人员具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应该对于管制人员的工作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空中管制人员具有充分的时间休息,使得体力得到恢复。管制人员的工作时间不能太长,应该安排合理的轮换工作制度,如果工作人员长时间从事这项工作就会产生相应的忽视心理,在工作的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疏漏,造成典型的“错、忘、漏”冲突事件发生,所以应该建立合理的岗位工作的轮换制度以及休息

制度。

3.1.2 对人员配置进行双配置,也就是在相同的岗位安排两个人。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很难想到所有的安全状况,两个人就会相互交叉检查和提醒,使得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增强。在一个人出现工作疏忽的状况下,另外一个人就会对此进行提醒,这也是目前空管行业普遍采用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工作气氛和合作氛围则成为保证此种模式持续安全运行的基础。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团队的工作气氛不够融洽、和谐,这是最容易产生问题的源头,所以应该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3.1.3 加强对于工作人员行为的监控。人是感情动物,如果发生问题都会在人的情感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人有心事或者烦躁的时候就容易走神,消极懈怠地面对工作,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通过对人这种表情的监控可以及时地发现管制人员潜在的心理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导或者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这对于保证管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应该建立相关制度培养管制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通过建立相应的流程制度来对相应的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和行为进行规范。培养一位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的管制人员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巨大的工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管制人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之外,还应该掌握管制人员工作的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些都和管制人员良好的习惯的培养有重要的关系。

3.3 要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安全的思想时刻不能够放松。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还要具有对管制工作较强的责任感,这种安全意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管制人员所必须具备的。

4 结语

让安全的意识深入到管制人员的思想意识当中来应对管制工作。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空中客机的不断增加,空中交通安全所面对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空中交通的安全管理来讲,必须要从各个方面的措施来应对空中交通安全,使得空中交通能够安全顺畅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肖相阳,王涛.论空中交通管理核心能力及形成[J].空中交通管理,2001,(4).

[2] 兰秀清.美国海洋空域空中交通管理自动化解决方案[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2,(4).

[3] 张嘉宁,骆孟会,陈宝刚.《空中交通管理》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J].空中交通管理,2006,(11).

第8篇

1 引 言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图书馆纷纷推出信息共享(IC)空间,利用图书馆特有的信息环境为读者提供便利的服务[1-3]。同时,IC空间建成以后,如何有效发挥其服务功能,而不是仅仅成为读者上机的机房、自习室或是借用来开会的场地,这个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图书馆员的关注[4]。

作为研究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为在校老师、学生以及研究人员等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素养的读者。高校图书馆IC空间的建设和运行模式不仅要继承图书馆的传统功能,更重要的是要主动开发出对信息发现、利用和创新的功能,使其成为帮助高校师生进行教学科研、学习交流和社交活动的理想平台。

2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IC空间建设概况

IC空间具有比较先进的服务理念,提倡一站式的服务设施以及协作型的学习环境,力求为读者提供完美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体验。为此,各高校图书馆IC空间的建设都是投入最先进的信息服务设备,如最新配置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服务器工作站、最新版本的各种应用软件、便利的无线网络等,同时为了营造利于协作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研讨室、会议室、学习空间。

根据自身特点及能力,高校图书馆IC空间的建设也各不相同,有的在馆内原有的基础上改建,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第三空间”,改建于原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由四个功能区组成:讨论区可进行开放式小组讨论,每组6人左右,配有可方便接入笔记本电脑的大屏幕。休闲阅读区配有休闲报刊、拼接式小桌,可自由组合形成学习交流或讨论小组。电子阅览区阅览桌及窗边吧台座位,皆配有电源接口,方便自带电脑学习。同时配置几十台高性能电脑,形成电子设备支持学习环境。新技术体验区目前配有苹果电脑和Ubuntu一体机,让读者体验Windows以外的系统及软件。空间采取读者自主管理的模式,通过自动化系统现场预约和网上预约等服务功能,合理分配资源,并培养读者自助利用、自我管理的能力。有的高校图书馆专门开辟空间,如美国Westminster学院图书馆IC空间。该空间有14个独立的协作讨论区,配备了桌椅、可以上网的电脑、电源以及网络接口;配备了2个多媒体工作站,学生可以利用高端仪器和电脑创建、编辑多媒体作品;配备了50个工作站的通用计算实验室(general computing lab),支持团队技术项目活动、小组会议,培训写作技能,提供图书馆资源检索等。有的将IC概念贯穿于整个图书馆管理,如美国谢菲尔德大学阿勒格尼学院(Allegheny College)图书馆。空间不仅对学校用户开放,也对外部用户开放。每个学校用户可以带领一个外部用户进入IC空间。学生在网上管理个人IC空间使用情况,包括预约团队研讨室、多媒体制作编辑室,预定数码相机套件、便携式声频/视频记录仪等。教师在IC空间中可以利用最新科技教学设施进行教学,如触摸屏显示系统、互动监控系统以及等离子投影仪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IC2服务模式也是融于本馆建设之中,以“学科服务”为主线,在信息共享基础上引入图书馆主动创新服务机制,支持主题学术交流、支持协同研究。共有24个小组学习室(8―20人),提供液晶显示器或者投影仪、会议桌椅、白板,支持学术研讨、教学培训、讨论交流、赛事支持和社团活动。浙江大学IC空间是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比较有特色的,多媒体空间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编辑软件和硬件,支持多媒体制作的学习和实践,空间包括2个多媒体编辑工作台和1个小型的独立放映室。可以使用性能优良的编辑工具,制作融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格式于一体的作品,也可以进行影视欣赏课程和影视群体赏析活动。文化空间包括宋厅、学术沙龙区等,不定期举办文化沙龙和讲座。系统体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组建系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并不定期邀请厂商工程师和业内专业人士举行IT技术交流会和新品发布会。

总体来说,IC空间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硬设施和软设施。硬设施是指物理空间、电脑设备以及安装的应用软件、各种信息技术设备、网络环境、空间环境等;软设施是指IC空间的信息资源建设,为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大范围的信息资源,提供信息互通以及人文艺术陶冶。

3 高校IC空间运行模式初探

IC空间作为一种服务理念,其运行模式包括三个重点:面向的服务对象是谁?提供什么功能?如何管理以提供优质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为师生、研究人员等在校工作人员,他们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文化信息素养,这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IC空间建设应当以增强大学图书馆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的功能性为目标,通过提供使用方便的设施和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配置大小适宜、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的物理空间,在图书馆多种资源的支持协助下,促进师生的学习、交流、合作和研究。在此前提下,空间应具备如下功能:1)提供便利的有线或无线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电脑软硬件。2)提供技术先进的设备体验。3)提供不同的功能分区。4)开放式的学习环境。5)支持人文拓展、学术研讨、学生活动、讲座交流、技术体验活动。对于高校图书馆IC空间来说,前4个功能是吸引师生走进、使用并喜欢IC空间的必备条件,而使得IC空间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运行模式则必须着重于将IC空间作为一个信息共享的互动平台,协助师生交流信息、研讨学术,帮助师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展示以及满足师生自主体验的分享需求。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这种模式。

3.1 学科交叉交流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当前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结果。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一直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满足师生对交叉学科知识学习的需求。图书馆是高校师生共享的信息中心,具备多学科交汇交融的资源基础。通过开展各种基于信息共享的读者活动,吸引有兴趣的师生前来参与互动、交流,不受学科和专业的限制,充分体现图书馆学科交叉融合、开放式学习、交流和创新中心的功能趋势。

依托于IC空间,在学科馆员的协助下,通过图书馆建立的专家库资源,与高校院系专家教授合作,创建一个面对面交流、畅谈,进行思想和文化碰撞的平台。围绕交叉融合学科的前沿学术选题,突破单一学科学术问题交流的定式,通过学术沙龙、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形式,定期举办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措施和方法,为开展高水平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活动内容不限,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只要是关注或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来参与,说出观点,讨论疑惑。活动形式要不同于传统的讲座,不是主讲人单纯地讲授、听众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师生交融、听众学习为主。活动主题可以由主讲人预先选定,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有共同兴趣的师生来参与;也可以根据师生各自的关注点,组团后选定主题和主讲人,通过宣传吸引人来参与。主讲人借助大数据科学背景、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话题、提问、讨论等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引导听众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参与听讲的师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学习了解话题,发现问题,形成观点。大家在轻松、自由的讨论环境中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讨论,在放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

IC空间具备舒适的物理环境、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便利的信息、专家资源,这些都为创建学科交叉交流平台提供了必备的基础。

3.2 知识分享展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大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便捷快速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自主学习作为当今教育领域热门的学习方式,在大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调节学生的自我学习水平来改善学习成绩,使其成长为有效的学习者。

在这样一种知识获取过程中,渴望分享、渴望理解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的必然需求。图书馆具有海量的高质量、权威性的信息资源以及有效的资源整合,在支持知识分享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借助IC空间,支持开展多样化的学生活动,为同学提供知识分享的平台。活动可由学生自主选题,自定形式,量需而定制,可以是读书分享、学习讨论、实践交流等。知识分享鼓励学生在台上主讲,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和同学一起在台下参与讨论和点评。主讲同学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结合主题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组织关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制作简单易懂、精美的课件进行讲解。

知识分享展示平台的搭建不仅能提高同学主动学习、合作沟通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社交舞台。高校图书馆IC空间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对于他们来说,组建、管理这样一个知识分享展示平台也是适应社会的一个良好方法,通过这个平台,使原本互不相识的同学聚集到一起,拓展了他们的互动交流空间,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习领域,提升创新能力。

3.3 自主体验分享

对于即将踏入社会工作的大学生,高校图书馆IC空间是一个开放、自由的自主体验和分享的平台,通过同学之间的经验分享,帮助他们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有效进行学校与社会的过渡。

高校图书馆IC空间允许同学参与管理工作,通过学生自治,促进其管理技能的提升。还可以提供创新实践的体验机会,例如新技术体验、科技展示、科技创新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定期举办学生实践分享活动,吸引有相同兴趣的同学来参与,分享在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避免错误的发生,共同进步。这些自主体验的活动,都可以由学生来进行策划、提供创意、实施宣传、组织人员,进一步给同学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

4 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IC空间运行实践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IC空间建设内容,IC空间布局包括电脑服务区、技术体验区、休闲阅读区、设备服务区、协作学习室和咨询台。空间内设置了5间大小不同的研讨室,为了方便使用和管理,对研讨室采用预约使用的模式,读者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预定研讨室。目前图书馆研讨室已经成为校内许多课题小组、学生团队、兴趣小组例行组织活动和开会的固定场所。

除了日常功能,为了有效发挥IC空间协作学习、信息服务的功能优势,从学科交叉、知识展示和自主体验三个方面出发,搭建了三大主题活动。

4.1 知识拓展活动

在学科馆员、学院专家教授等多种资源的协助下,依托图书馆IC空间开展了“慧读讲堂”知识拓展活动,强调创意思维,主要在学科交叉领域挖掘主题,吸引师生主动参与,自开讲以来,已经开展了以诺贝尔案例分析为主题的“诺贝尔之梦”,以介绍化学学科特点为主题的“美丽化学”,以鉴赏名画、体验绘画为主题的“艺术之光”,以思考哲学为主题的“哲学思辨”,以品味国学经典、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国学无双”等活动。主讲人有教授、导师,有图书馆馆员,也有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在各种活动中,涉及辩论赛、知识竞赛、作品展示、真人图书馆、名师讲坛和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尤其是辩论赛、知识竞赛以及真人图书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广泛好评,已经决定作为年度常态活动按学年举办,并在之后逐渐扩大规模。

4.2 读书活动

本着“分享、交流、思考”的理念,IC空间创建了“往来书社”读书活动,为喜爱读书、愿意分享的同学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聚集对读书感兴趣的同学,一同交流、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读书活动每两周举办一次,由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生馆员自主组织:策划活动主题、招揽参与人员、活动宣传、活动中的人员组织、秩序维护、拍照、新闻编写等,成员各司其职,分工有序,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了组织、策划以及管理能力。每一期“往来书社”读书活动前期会对相关主题资源,例如推荐阅读的书目、相关视频、慕课(MOOC)资源等进行整合,通过图书馆主页、微信、人人网以及馆内大屏幕等各种方式对外宣传,通过微信报名的方式召集有兴趣的同学或老师前来参与。导读同学从一开始就要结合主题去查阅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制作简单易懂、精美的PPT进行讲解,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沟通以及语言表达、自我展示的能力。导读的同学通过图书馆微信等进行招募,只要是对读书感兴趣,愿意分享的同学都可以报名。从2014年9月开始至今,在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支持下,“往来书社”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这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得到了读书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也吸引了一批爱书的同学前来为书社的发展出谋划策,逐渐形成规模。

4.3 3D打印

3D打印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普及3D打印机的使用,图书馆在IC空间开放了3D打印服务。“3D打印体验活动”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来了解、使用3D打印机,关注3D打印的研究进展、开发、应用情况以及3D打印行业的发展前景。体验活动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主,首先根据IC空间3D打印服务的有关信息,邀请对3D设计有经验,对3D打印感兴趣的同学,组织体验讨论会,通过这些同学的经验交流,吸引更多的同学来关注、了解3D模型的设计以及3D打印。其次,通过多次的体验活动,吸引部分爱好者组成3D打印兴趣小组,更加深入地了解3D打印技术的研究进展、开发以及应用情况,掌握3D打印行业的发展状况,近距离体会3D打印技术的魅力。最后,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3D打印竞赛”,加强同学对3D打印的了解,提高参与体验的兴趣。3D打印竞赛以设计为主,3D打印为辅。参赛者提交作品文件的同时,也要提供设计理念和表达主题(创新性)、表现技巧(工艺精致性,模型设计技巧)等文字描述。最后以设计理念与主题、表现技巧综合评分,并最终通过视觉效果和实用性评选出获胜者。在竞赛评选的过程中,IC空间根据同学的需求开展不同层次水平的培训,达到普及3D打印技术、支持广大师生体验3D打印的目的。

合理的管理模式保证了IC空间的高效运行。IC空间实行研究生馆员自主管理,由一名研究生馆员组长和15名左右的研究生馆员助管组成管理小组,在IC空间管理老师的指导和协助下,参与IC空间的推广、宣传等工作,积极参与组织、策划活动,完成空间的日常管理等。

目前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IC空间形成了“慧读讲堂”“往来书社”“3D打印体验”三大主题活动,每次活动都由组长推荐一名助管来协助IC空间的管理老师进行,包括前期策划、中期宣传和后期组织。助管在参与过程中能力得到锻炼,表现优异的助管还能得到适当的奖励,增加了助管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定期开展IC空间使用满意度调查,以了解读者对IC空间使用的情况。通过与读者的交互,及时获取了读者对IC空间内设施以及功能的反馈意见,采纳合理的意见进行改进,保证了IC空间的有效运行,同时也达到宣传普及IC空间的目的。

第9篇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空间;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3 文章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4-0054-04

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在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进的今天,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乃至每一位教师日益重视的问题。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是一个纯绿色无商业广告的网站,是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即时通讯、商务管理、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既虚拟又真实的大学社区平台。近年来,湖南省教育厅充分挖掘和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功能与优势,率先在职业教育教学及管理中推动了一场网络空间教学的革命,取得了显著成绩。笔者所在学校在基于云平台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与探索。

一、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概念界定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是教学单位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从内容上划分,教学管理分为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业务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监控管理;从方式上划分,教学管理包含互动管理、流程管理和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与存储);从性质上划分,教学管理分为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将教育信息化理念深度融入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中,借助信息技术或利用信息化产品优化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教学管理改革,均属于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的范畴。

二、教育云平台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特点分析

世界大学城居民是采取实名制申请空间账号“入住”,且实施了二级管理机制,即将同一单位的居民纳入到单位机构平台下管理。实名制与信息可控性(机构)特点优于QQ空间运用,确保了学校(单位)能对本院(单位)师生在大学城空间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为职业院校推行教学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条件。

世界大学城居民空间个性化网页搭建简单,空间建设与使用操作易学易用,只要略懂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人员都能学会。空间应用的这一普适性特点又为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排解了困难。

世界大学城空间对上传、浏览资料及互动交流具有实时记录和权限设置功能,优于QQ聊天信息只存于本机特点,便于学校通过空间实施教学监控管理,师生将空间建设成为资源库和档案库(资料库),开拓了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新途径。

世界大学城空间个性化应用及功能可再开发性,不但给大学城云平台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而且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敞开了一扇将各个“信息管理孤岛”集成化的探索之门。

三、职业院校推进云平台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有效路径

职业院校如何有效利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进行教学信息化管理?笔者认为必须从认真分析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的特点和本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需求出发,明确应用信息化手段需要改变或改革什么,达到什么目标,也即明确要管理什么,怎么管理的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管理,绝不是摒弃学校原有的教学管理特色,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优化、完善、提高管理效益。

1.深入学习,更新理念

根据建构主义、元认知等教育理论分析,要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必须遵循所教授、培养(或培训)对象的认知特点。世界大学城空间给师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职业院校的教师按照教、学、做(评)一体化原则创建精细化、情境化、立体化的空间课程资源;学生通过空间随时获取各门课程生动、丰富的学习资源,随处得到老师的指导,还能发挥专长创建自己的学习空间、张扬自己的个性特点。这些完全符合职业教育面临对象的特点――形象感知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行动能力强于理论分析判断能力、使用网络技术能力强于静心阅读书本的能力。现代教育方法论强调教育现代化就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开放性,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教育部所提出的“三通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种叫社会系统的管理理论,也称为开放系统的管理理论。这种管理理论强调信息的流通性、管理的科学性,强调外部环境与学校之间的平衡作用,要求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管理。在基于开放系统管理理论的现代教育管理中,注重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只有真正领悟了推行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会接受并尝试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只有师生使用了世界大学城空间,才有应用空间进行教学管理的基础。世界大学城云平台推广与使用的宣传与培训,首先是要用理论说服使用者,用政策文件背景分析引导大家认知、认同。深入学习、更新理念,是推进云平台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的第一步。

2.明确思路,制定方案

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能干什么?首先,要明确自己想干什么?如,笔者所在单位根据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严谨的传统,每个学期都要定期检查和审核全院教师的学期授课计划、教案及教学日志等教学资料,从每位教师提交纸质材料备查过渡到通过电子邮箱收集电子教案查阅,两个阶段都没有达到我们所要的管理效率,且第一种阶段,不但书写、打印成本高,而且需要的保存空间大;第二种阶段,查阅时要逐个下载,麻烦且费时,不便保护教师的个人版权。自学院推行世界大学城空间应用后,学校仅统一规范各类教学资料提交的标准,明确每位教师在个人空间设置“教学资料检查提交”一级栏目,按学期设置二级栏目(譬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如图1),按提交资料类别设置资料上传标题(譬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授课计划,如图2)以及资料阅看权限设置等要求。各位教师按要求上传教学资料,本人及检查者(通过规定空间账号)随时查阅,既节省了教学成本,又建成了教师本人的教学档案库,且达到了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目的。

有了思路,才会有方案。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重心是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而专业建设重点是课程资源、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借鉴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的现有功能,抓住教学管理工作重点或要突破的难点,明确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制定系列工作方案。

笔者所在学校根据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重点工作制定了建设“教务管理平台”、“教学督导平台”、“职教研究沙龙”等主题特色空间建设方案;根据教学管理中课程改革推进、顶岗实习管理等难点问题制定了“课程空间资源建设”、“企业专家空间建设”、“顶岗实习网络空间管理模式”等工作方案。

3.层层落实,逐步推进

笔者认为,建设空间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应用导向是创建空间必须坚持的原则。那么,借助世界大学城空间实现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有了工作方案之后,重在落实。任何一件新生事物,人们接受与应用都会有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了督促与考评,往往会易流于形式。笔者所在学校在推行基于空间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时,通过项目立项,明晰各项工作要求,并将任务分解,实施阶段性推进。同时,推行绩效考评机制,分阶段检查、考评,时常督促与鼓励,确保了工作实效。如,通过网络空间已实施了五个学期的教师教学资料准备工作检查,成为教师年度教学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实施了两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教师指导工作考评,成为顶岗实习教师指导工作量计算的重要依据;实践了课程空间资源建设等重点项目的申报与考核。

4.探索提升,改革创新

在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教学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空间互动管理和流程再造管理的效果不言而喻。但空间本身不具备数据统计功能,在流程管理过程中主要靠人工或运用其它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这一缺陷对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来说有较大的遗憾。因为,作为学校层面,注重过程监控同时,最为关注的还有数据的统计与管理。而且,只有实现了数据管理功能,才能是完整的教学信息化管理。按照管理碎片化的工作思路,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小插件,实现了基于云平台对教师提交的教学资料进行审核和数据收集、统计与查询。即在基于空间互动交流管理、流程再造管理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了数据管理功能,首创空间教学管理应用新途径。这一探索的成功,使得基于云平台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将迈上一个新台阶,云平台的教学管理创新应用带来的效益也将会非常可观。

四、职业院校基于云平台进行教学管理的成效分析

职业院校借助师生均拥有的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平台,开展空间教学和教学监控管理、质量管理等,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同时,广大教师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驱动下,有效地提高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适应了教育现代化的需求。作为学校层面,通过空间互动管理,使管理更为公开、公平,使信息更为通畅,使工作时空更为拓展,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教学成本。

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1.优化管理体系,提升服务品质

根据管理需要,创建部门主题空间(从教学管理部门至各系部)和建设标准化固定栏目(针对全院中层干部、教师或学生,都有某些固有栏目设置要求),构建立体化、互相监控可视的网络管理平台。在此过程中,进一步理清了学校教学管理层次及目标,细化了工作要求,规范了管理行为,优化了管理体系。

职业院校的工作重心是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教学管理最终落脚点就是服务于师生。通过互访空间平台,教学管理部门创建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课程资源选课平台和优质资源推介平台,为学生课内外查阅资料、自学补充提供了便捷服务;通过空间搭建文化选修课、自修课选课系统,在学生选课前提供被选课程资源及任课教师情况,有利于帮助学生选择切合自己学习的课程;通过空间平台为学生搭建顶岗实习、就业择业及校内外专家(含企业专家)指导“直通车”。同样,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及系(部)利用空间能跨越“时空”局限的特点,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共享、同行互评互促的交流平台,通过空间提交资料进行项目申报、评审与考核,不仅方便了教师的工作,而且整体提升了教学管理部门的服务品质。

2.再现工作过程,加强监控督促

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对上传资料及评论、访问具有实时记录的功能,教学管理部门通过空间进行教师教学资料准备情况检查提交及师生空间教学互动交流情况抽查等教学过程监控,真实可靠、公平公正;学院督导部门随机进课堂跟班听课是对课堂教学情况把握的一种常态工作,通过教学督导主题空间有针对性地(通过可视权限实现)课评,优化了督导发现问题或提出建议要逐层(本人、系主任、院领导等)汇报的程序,同时也能有效宣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特长(如图3所示),督促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教学督导主题空间搭建了班级教学信息员互通网络,随时收集学生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反馈意见并予以回复,定期公布全院各班学生到课率及分析表等。总之,通过空间管理再现工作过程,可有效实现教学管理部门的教学监控职能。

3.缩短好友距离,促进互动管理

对职业院校来说,顶岗实习管理是目前教学管理的难题。同一班的学生在半年的顶岗实习期(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可至1年)内不可能集成安排一个单位或一个区域,这给学校管理和教师指导带来了困扰。当师生都拥有了个人空间以后,学校制定了顶岗实习空间网络管理规定,通过空间互动,教师可随时了解学生实习动态、批阅学生实习笔记,学生可随时向指导教师咨询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破解工作困难。通过网络空间师生跨越了时空界限,改变了职业院校原来对顶岗实习过程无法实施有效管理的境况。

网络空间还缩短了学校领导、企业专家、普通教师及学生间的距离,只要大家都拥有空间账号,通过云平台可以便捷互动。学校领导的手机、QQ或邮箱的联系方式,普通教师、学生不一定知道,但师生可随时访问学院领导空间,通过留言、发私信向领导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建议,谈自己的思考,请领导、专家指导等等;企业专家、教师通过网络空间可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和批阅作业;领导通过访问中层干部、普通教师、学生的空间,随时了解各部门及学校各层面的工作动态,随时与教职员工、学生沟通学校发展工作思路等,有效地拓展了工作时空,提高了工作效率。

基于云平台的互动交流和流程再造管理的“可视”、“可存”性,能更好地实施精细立规、精细执规、精细考核;数据管理“可控(收集、分析挖掘、存储)”性,提高了管理效益。从事教学管理的工作者在建设与使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发挥平台功能,利用教学信息化管理方便、快捷、精确的特点,达到过程与结果管理相统一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胡小萍.教育管理理论教程(上)[M].南昌:西高校出版社, 2010(1): 19-38.

[2]金童,刘立浩,邹津,梁文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7):13-17.

[3]隋红建,王颖,杨东日,孙志霞,刘振清.国内外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5):4-6.

[4]章仙踪,李伦娥,廖镇卿,刘茜.湖南职业院校推广空间教学[EB/OL].http:///20120206/108346.shtml.

[5]张金领.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2(9):77.

[6]陈金艳.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6.(8):71-73.

第10篇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理;人工智能技术;航班流量;飞行冲突;系统构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阶段,计算机在我国各行各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行业的生产运行提供了坚实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为我国航空航天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民航业发展迅猛,乘坐飞机出行从以前的高不可攀变成如今的大众化出行方式,只用了40年的时间。在这40年里,我国航班架次大幅增涨,现有的空域资源也日趋紧张,在这关键时刻,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航空事业快速高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空中交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相撞以及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维护和加快空中交通的有序流动[1],因此,飞行流量管理和飞行冲突探测、解脱便成了空中交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任务。一方面,在空中交通流量接近或达到空中交通管制能力上限时,适时地进行调整,保证空中交通量最佳地流入或通过相应区域,尽可能提高机场、空域可用容量的利用率[1]。另一方面,飞行冲突的探测,能够帮助管制员及早发出指令,使用许可和信息防止航空器相撞,保障空中交通顺畅或控制空域内各航班的间隔,从而保证飞行安全[1]。空中交通管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运用,不仅能够加速空中交通流量,提高空域利用率,而且能够进行飞行冲突的判断、解除,最大程度的提高航班运行的安全性,为管制员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监控运行,降低工作负荷,提高综合管制服务水平。

二、人工智能与空中交通管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概述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2]。人工智能技术通俗的讲,就是使机器模拟人的智能行为,代替人从事那些人为操作容易出错、速度慢、效率低或者超出能力范围的复杂工作的新技术。它通过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指导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甚至超越人的智能才能胜任的工作[2]。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新技术行业融合创新不断,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社会发展相关的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逐渐成为了产业革命和行业融合的关键技术。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模型,实现对人类智力智能行为的模拟,具备一定环境下的自适应特性和学习能力[3]。现阶段,人工智能经成为与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变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4]。

(二)空中交通管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概述

人工智能技术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依靠人工智能辅助性数据分析和决策系统实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建立智能化流量管理模块系统,科学判断空中交通存在的问题,全面监控空中交通流量并对其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空域的利用率,以及建立智能冲突探测和解脱模块系统,进行飞行冲突的探测,通过引导飞行员采取速度控制、高度调整、航向改变等措施实现避让,解除可能的飞行冲突,实现安全飞行的目标。借助空中交通管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全面提升空中交通管理水平[5]。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及建议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飞行流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建议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目标是根据气象条件、航路结构、扇区容量等限制条件和资源的统筹规划,使航班流量尽可能达到最优状态,从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行效率。在引入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后,可以形成天气预测,流量预测,限制建议和超容告警等模块,通过气象条件探测,各航路各时段航班量预测和生成航班间隔调整预案等方法,为流量管理者在短时间内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从而大大降低流量管理者的工作负荷。其中,气象条件的探测需要民航气象部门提供气象数据源接口,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未来各时段的气象变化情况及其对各航线的影响程度。各航路的航班量预测需要接入综合电报处理系统,利用飞行动态电报来判断在未来各时段各航路的航班架次以及航路交汇点可能存在的飞行冲突。得到这些数据信息之后,需要对航班进行排序,合理安排并确定尚未起飞航班的离港时间,从而达到各管制扇区容流匹配,空域资源最优化利用。除此之外,航班排序还要依据接收到的外区限制,并结合专机、要客等优先级信息做出合理安排,对外区限制较大的航路可给出改航建议,并模拟、计算改航后各条航路的流量和交汇点冲突情况,进行进一步优化。对优先级高的航班可自动豁免并给出直飞建议,对确实需要延误的航班,同时模拟航班取消后的损失情况给出合理化延误建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做出合理化安排。完善、及时的数据库信息维护可以保证飞行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及时、准确,保证流量信息等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对于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做出正确、有效的建议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进而对各航路、各扇区的流量管理方案的有效性产生关键影响。因此,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管理人员应及时维护数据库,尽量避免由于数据不完整、不及时而导致的决策错误,减少因航班延误对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飞行冲突探测及解决上的应用及建议

在解决航班飞行冲突上,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通过分析航班存在冲突的概率及可能的状况,根据飞行动态信息做出合理化冲突解脱建议,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找到最有效,最经济和最安全的确定方案。另外,在最终方案选择中,通过对管制员选择结果的智能学习,建立系统自己的飞行冲突处置预案库,利用最短路径算法和偏好路由算法,在数据库系统中精确查找解决方案,并根据最终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实现闭环处理。为了在工作中放心的依照人工智能系统提供的方案,及时发现潜在冲突,解决安全隐患,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管制员需要做好数据库维护工作。对于典型的飞行冲突处置案例,如果系统学习有偏差,可人工校正,并及时更新,最大限度的帮助系统提高推理的效率和能力。此外,管制员在实践中可以及时发现人工智能决策系统提供决策能力的不足和尚需改进之处,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思考什么样的冲突解决方案是最优化的,并提炼出所需遵循的原则,并将这些原则告知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管理人员并协助他们进行完善系统。二是在实践中发现系统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反馈给系统管理人员,协助管理人员查找问题根源,更进一步提升系统可靠性。

四、结语

如今,人工智能辅助下的流量管理、飞行冲突调配和系统智能学习技术已经进入三期实验阶段。因此通过建立空中交通管理辅助系统,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系统自动学习的偏差和失误,达成系统学习能力多维度、多层次,才能推动我国航空业得到繁荣发展。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围绕着人工智能技术概念、空中交通管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构成、人工智能技术在空气交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及建议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与探讨。目的是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提高空管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性,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建议合理性,切实减轻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为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不断向安全、高效的方向迈进,推动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潘卫军.空中交通管理系列教材:空中交通管理基础[M].西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367.

[2]百度百科.[DB/OL]网上数据百度百科

[3]张滨.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的应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8,31(255).

第11篇

关键词:航空;交通管制;差错成因;风险管理;空中交通活动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交通事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与之前相比,航空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航空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但是随之而来的关于航空交通管制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航空交通管制的差错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加强航空交通管制风险管理的措施,下面将展开详细介绍。

1航空交通管制中出现的差错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航空交通业虽然得到迅速发展,在交通工具中逐渐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与之相关的航空交通管制方面也存在很多差错和风险。我国航空交通管制中出现的差错成因具有多样性,通常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安置错误、配置和程序上出现差错等,其中人为因素占据主要部分。而航空交通管制中存在风险有很大原因也是人为造成的,下面将针对我国航空交通管制中存在的差错的成因和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下面展开具体论述:

1.1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导者,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内活动并有着主导权,航空交通方面也不例外。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航空交通管制差错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因素之一,这些差错都具有特殊性和个别性。调查显示,我国航空交通管制中差错出现次数较多,成因是由于管理人员对航空安全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在出现差错时很容易发生推脱现象,对工作岗位的责任感不强,在操作方面存在不按规章制度行事等现象。除此之外,在航空过程中,地面对运行中的航班指挥力度不够,两者之间的配合出现问题。同时部分技术人员责任心差,在航空交通管制出现差错时处理不及时导致问题不能迅速解决,带来很严重的恶劣影响等。这些都是在我国的航空交通管制中经常见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1.2管理因素的影响

导致我国航空管制出现差错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管理因素,管理人员对整个航空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直接影响着航空的发展。据资料显示,在航空交通管制中管理层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存在违规操作;(2)对航班以及技术人员的工作安排不合理,工作分配不到位;(3)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到位,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时有效解决;(4)相关工作人员的选拔制度没有落实,存在徇私现象等。这些原因都给航空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使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保障我国航空交通的安全。

1.3技术以及设备因素的影响

航空交通管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要提供天气、航空交流量以及机场特别安排等信息,帮助飞行员和航空公司做出相应的安排,因此需要很多设备来联合进行。另外,在航班飞行时,飞行员也需要利用通信设备、监控传送设备等对飞行状况及时向地面传送,因此对设备精度等要求都很高。但是我国的航空事业中,普遍存在机器老旧、设备老化、技术不到位等现象,导致航空交通事业发展受阻,同时也给航空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4自然因素的影响

除了上面讲述到的对航空交通管制带来差错的人为因素以外,还有自然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航空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却无法预知自然因素,只能通过预测来减少差错出现的概率。自然环境因素具有多变性,例如暴雨、大风、雷电等自然因素,都会对航空交通带来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有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由于外界通讯信号对航班电磁场造成干扰,严重影响航班与地面的信息传递,这都会对航空交通带来不利的影响。

2航空交通管制风险管理的优化措施

针对航空交通管制中存在的诸多差错,为了确保我国航空事业能顺利发展,必须要从根源上减少甚至解决上述差错,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下文将针对上述风险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制定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

针对上文中讲述的我国航空交通管制中存在的差错,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实践调查,制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航空交通管制中存在的人为的或者自然的因素造成的差错,相关人员可以这些差错为根据,合理规划出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防止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工作人员措手不及。另外还应该对风险评估体系进行演练,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最终确立一套完整的、合理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

2.2对航空交通管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我国航空交通管制系统的各个部门应该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结合制定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等级,安排专业人员在固定时期对航空交通管制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并及时记录在册,对相关差错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还要对其进行操练,以免真正出现差错时反应不及时。除此之外,将风险评估工作落实到个人,强化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杜绝对风险评估工作草草了事的现象发生。

2.3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当前我国关于航空交通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状况,为了防止有心之人钻漏洞,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对航空交通管制方面的法律法规等进行完善,使航空风险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另外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应变能力和紧急处理能力,在航空出现紧急事件时,有关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安排技术人员队紧急情况进行解决,将危险降至最小,保障飞行员以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

第12篇

就目前来看,民航交通运输职业是对从业者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行业,就目前国内的入学体制、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根本无法良好的选择和培养和时展需求适应的行业人才,因此我国的民航交通运输教育在很长的时间内存在教育和职业需求不对口的状况,人才培养方向不统一,长期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倾向严重,文章主要围绕中国民航交通运输高等教育改革展开,分析教育和职业需求对口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中国民航交通运输;高等教育;改革

1民航交通运输高等教育改革举措

1.1完善入学体制

空管和运控专业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素质层面的要求很高,利用综合测试和高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选拔,主要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对飞行员的选拔形式进行模仿,针对空管和运控的人员实施严格的身体检查,根据民航标准要求执行检查。随后对人员实施职业倾向和专业能力测试,对空管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力、心理素质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测试。第二,针对于没有参加测试的学生,可以利用高考、研考等形式录取成交通运输行业的大专、本科或者硕士生,注重交通运输理论知识的学习。

1.2重构交通运输教育体系

交通运输的普通教育和空管管控职业教育是分开的,主要措施有,第一,中专属于职业教育的内容,其作用在于提升员工的心智,十分适合偏远的新建起来的机场和部分小航站的航务助理人员的组织和培训,十分出色的人员可以选成管制人员的后备军,因此需要有限度的对中专航务教育进行恢复。第二,大专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主要适应的地方在中小机场快速且低成本的对空管和运控人员进行培养;第三,就目前的空管教育结构来看,本科阶段的空管教育主要分成以下几部分,空中交通管理部分,运行控制的专业教育,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第四,需要争取正式的设立空管、运控工程硕士专业,还需将教育定位在民航高等职业研究生的教育领域,实施空中交通的管理和民航运行控制的工程硕士,和交通运输实施的分工培养的形式。第五,就博士层次来看,暂时还没有看出国家中纯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是否有研究的必要性。第六,专升本的自考好像是目前十分火热的空中交通管理文凭和就业资格的获取类型,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作用显著,但其会受到交通运输专业普通教育的局限。第七,需要加快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按照具体的培养方向来修订教材。

1.3空管随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

空管/运控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将市场作为具体的引导,将职业的显示需求作为目标,将目标放在民航生产线上,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由此创立其创新型且实用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职业学历教育和普通的学历教育之间存在很大不同,其可以利用高等教育的方向调整的机会来建立起空管随控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由此将产业和学生专业、未来就业等联系起来;第二,采取订单形式的培养方式,为很多用人单位提供实际的解决问题方式,同时还可以考虑对德国著名的二元制方案进行借鉴,在企业不同的基地中增添实际训练的过程,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管理,即表现出一种“工学交替”的情况。分析订单式培养的形式,其主要涵盖的内容是学前订单和学中订单两种形式,根据具体的岗位需求来重新设置针对性的动态新课程。第三,对工程硕士企业导师的教学模式进行模仿;第四,空管和运控都是将基础的飞行当做是基础内容,过去缺少了必要的培训,对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事业发展的阻碍很大。自从新型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之后,需要将飞行训练纳入到空管随控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实际课程当中,作为必修课的重要部分,早点实现和国际之间的接轨,对飞行训练进行强化。第五,民航交通运输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的大众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属于一种十分精英化的教育。

1.4空管随控高等职业教育其他措施

民航交通运输高等教育和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差异性很大,其中民航、教育的主管部门需要要按照具体的法律规定在行政许可的范围内针对不同院校的空管和运控等职业教育等实施具体的准入制度和审核制度。

1.5空管随控

分析职业教育和交通运输之间的区别,分析联系空管高等学历教育和交通运输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重要共同点体现在以下几点,两者的服务对象都是社会,主要关注人员的升华和能力提升。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可知,第一,二者的差异性体现在价值取向上,前者主要关注劳动者在社会分工中的写作能力,分析个人发展的实际能力,后者主要目标是关注人这种高级生物的价值体现和自然界的和谐性。第二,两者的教育目标出现差异,前者十分关注个体在民航企业中的发展状况,后者注重人们身心结构的改善,提升整个行业和民族的素养。第三,二者的教育方式出现差异,前者十分关注现实层面的发展程度,后者十分注重对人才的研究和启发,由此会倾向于十分理想化且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第四,差异性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前者十分关注实用性,注重操作方式和操作过程,后者十分注重理论性的研究,以上两种教育主要针对民航对于人才的需求来实行员工培训的分工,还可以采取不分班灵活穿插教学的方式。

2展望

我国民航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高校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其发展势头迅猛,在内部启动了优化教学的方式,对基础性课程实施了调整,对交通运输专业的学习进行改革,未来的发展会朝向利用新体系交通运输的专业教育管控员身体更强壮,理论知识更强,职业信念和自豪感提升,将成为十分出色的空中管理者,成为航空企业运行的完美控制者。

作者:刘忠超 单位: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广西分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