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政治建设论文

政治建设论文

时间:2022-07-03 10:26:01

政治建设论文

第1篇

【摘要题】理论园地•热点聚集

【关键词】政治文明/内涵目标/突破口

【正文】

同志去年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他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同志首次提出了“政治文明”这一范畴,并把政治文明同精神文明并列起来,这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深远的实践意义。然而,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推进21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等等,都有待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作出回答。

一、新世纪呼唤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人类文明建设应当是全面的。既要物质文明建设,又要精神文明建设,还要政治文明建设。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就是文明建设。通过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方式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构成物质文明;通过改造主观世界,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构成精神文明;通过改造社会,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和进步构成政治文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到的“文明的国家”、“现代文明”等,其内涵都包括了政治文明。世界近、现展史也证明人类文明进步的全面性。现代社会包含三项最伟大的文明成果:其一,以蒸汽机、电力、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进而导致了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全球化,构成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其二,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为起点,科学的飞速发展,思想、道德、观念的剧变,以及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巨大成就,构成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其三,通过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革命、民族独立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走上了民主化之路,建立和完善了民主政治制度,构成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需要建设更高形态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也应当是全面的。只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而且,正如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创造更高生产力一样,社会主义要建设具有更高形态、更进步的政治文明。然而,社会主义实践中却遭遇了种种挫折。前苏联、东欧由于没有重视政治文明建设,没能真正找到和遵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特有规律,简单化地沿用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治运作方式,使党和国家政权逐步脱离人民,最终导致悲惨的结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们对政治发展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基本上沿用革命战争年代的阶级斗争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所谓的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导致政治生活严重被扭曲,人治、专断,法制遭受践踏,公民的人权得不到保障,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等等,直至发生了。经过拨乱反正,我们才开始逐步意识到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就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36页。)1986年,邓小平讲得更明确:“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化的成功。”(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6页。)

新世纪要求加快政治文明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理论取得三次大的突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而确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确定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经济体制模式:十五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确定了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环节的国有企业的运行模式。三次思想解放,三次理论突破,使我们找到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之路,并通过实践的努力,到20世纪末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了物质文明的飞跃发展,令世人瞩目。在政治建设领域,虽然认识有所深化,实践也取得一些进展,比如从十二大提出加强法制建设到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法制得到加强;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推行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等,但是同物质文明建设相比,政治建设明显滞后:一是未曾召开一次重大的专门性的会议来部署政治体制改革。二是政治建设中许多重大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突破困难,比如,党政关系认识模糊、出现反复,民主选举、民主监督难以真正到位,民主集中制走向集中,依法治国任重道远等。三是政治效率低下,、形式主义盛行,腐败严重等。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都对政治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进入新世纪,西方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较量将更加激烈,这也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政治文明,以应对“西化”的挑战。

二、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和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

什么是政治文明?回答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人们对“文明”一词用法和理解不甚统一。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使用的“文明的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所讲的“文明时代”是指奴隶制时代。再比如,《辞海》对“文明”一词的解释,一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二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因此,要界定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有必要作如下约定:第一,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明,这里只能指现代的政治文明,即现存的最具有进步意义和最具有本质特征的的政治状态和政治成果。第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对政治文明会有不同的理解,这里只能指政治领域人类最高形态的文明成果。第三,要放在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地位来考察政治文明的内涵。物质文明表现为生产方式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即经济基础的进步,精神文明表现为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进步,那么,政治文明则表现为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制度等以及由此而派生的体制和机制的进步。基于上述约定,笔者认为现代政治文明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

1.政治民主化,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和最本质的特征。在批判“君权神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主思想——人民思想上是近几百年来最具有本质意义和进步意义的政治理念。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的政治目标和最伟大的成果是建立民主政治制度。西方国家在反封建基础上建立并不断完善的立宪制、选举制、议会制、政党制、公民参与制等等,无一不是建立在“人民”原则基础之上,是民主的具体形式。政治权力运作中带有根本性的原则,如制衡原则、程序化、制度化原则等,都是实现民主的基本要求。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就是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是为了实现民主,实现更高形态上的民主。目前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等无不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需要。

不可否认,从本质上看,有资产阶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区别,从理论上看,人民民主高于资产阶级民主。但也应看到,资产阶级民主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而且民主的运行模式较为成熟,而人民民主的运行模式,却有待实践中继续摸索。因此,界定政治文明内涵不应把西方政治民主一概排斥在外。

2.政治法治化。民主的本质是人民的统治或人民。然而,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不可能直接进行统治,必须把治理国家的权力委托并授权给少数社会精英,通过组织国家政权的形式来实现统治。由此而带来:①委托需有一定的程序(选举是一种最基本的委托程序),而且程序必须制度化和法律化。②为了使国家政权的运行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通过立法,要求国家政权依法运行。③为了使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不违背人民意志,应通过立法来使权力互相制衡和接受监督。上述三个方面,即权力委托、权力运行、权力制衡和监督都要依法,这就是依法治国。因此,法治源于民主又为民主服务,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又一重要特征。

3.政治现代化。一般意义上说,民主化、法治化都属于政治现代化,但这里是指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现代化。在政治现代化研究中,颇受人们重视的是亨延顿的观点,他认为政治现代化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政治权威的理性化,即由全国性、理性化的权威取代各种传统的;宗教的、家族的,即落后的政治权威,对外坚持国家,对内坚持中央政府的权威。二是政治功能的专门化,即各种专门职能部门,如立法、军事、行政等,都应由专门化的机关去执行。三是社会参与的广泛性,不管是动员性参与还是自主性参与。(注:[美]亨延顿:《变迁中社会的政治秩序》,第35-37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政治现代化是国家施政能力的增强,社会参与作用的提高,即政治效能化。

综上所述,政治文明就是指政治民主化、法治化和现代化。民主化是政治文明的本质,法治化是民主政治的程序或手段,现代化是民主政治的效率,三者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成果。

确定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目标,首先要考虑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性和基本成果(这一点直到现在还是常常被忽视的),同时也要考虑中国特有国情,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作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这一目标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建设最具本质的特征。现代政治离不开政党的参与,但我国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实行多党制,只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中国特有国情所决定的。

二是坚持人民当家做主,这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最本质要求。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是现代政治文明最本质的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当实现更高更广泛意义上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所追求的目标。邓小平还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8页。)

三是坚持依法治国,这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环节。现代政治不仅要求政权的产生和运行要程序化、制度化,并用体现人民意志的法来约束,同样,政党的活动也要受到法的制约。

上面三个方面中,党的领导是前提,人民当家做主是根本,依法治国是保障,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因此,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可以表述为:建设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当前和今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如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完善民主集中制度、扩大民主完善法制、加强民主监督等等,都要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

其实,关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就曾作过回答,“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之一。”随后党的十四大报告从体制角度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作了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里,十五大报告不仅指出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或三个基本特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三、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突破口: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为了实现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今后要着重明确和理顺三个基本关系:

一是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关系。这一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两者是并列关系还是从属关系?如果是从属关系,那是怎样的一种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的地位和利益高于一切。邓小平曾指出:“党的领导责任是放在政治原则上,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干涉,不是党权高于一切。”也指出:“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还从历史兴衰角度阐述了政权、党权来源于人民,他说:“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必然。”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究竟什么是党的领导?所谓党的领导就是受人民之托执好政。因此,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关系的要害,是党的执政权的本源问题。

二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这一关系的核心是党的领导要不要依法?回答是肯定的,一方面,党的领导取得要依法,另一方面党的领导权的运用要依法。如前所述,法治源于民主,是民主的方式或手段。为了使国家政权的运行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通过立法,要求国家政权依法运行;同样,为了使执政党能真正代表人民利益,人民也通过立法,要求执政党依法取得领导权、依法行使领导权。前者是依法治国,后者是依法治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其中,既包括权力的取得,也包括权力的运用。也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那么,在依法治国中如何体现党的领导?其一,党领导立法,即通过立法程序,党将人民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其二,不仅党要带头守法,而且要监督执法。

三是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权的关系。这一关系的核心是党政(指国家政权)要不要分开,怎样分开。党要领导政,党的领导要通过国家政权机关行政来体现。但同时又不能以党代政,党政职能要分开。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国家政权机关都有自己独立的职能和运行方式,党的领导只能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以党代政、包办代替,不仅不可能,而且还会降低权力效率、削弱党的领导。邓小平曾多次讲到要党政分开。“七一”讲话强调党政要各司其职,他说,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

在实际中,上述三个关系还未理顺,主要表现:一是人民委托党执政的授权机制和对党监督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二是以党代法、以权代法的事情时有发生;三是以党代政、党政不分情况严重。而且,在这三个关系的矛盾中,党的领导,即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党政机构臃肿、权力效率低下,、形式主义盛行,不正之风蔓延、腐败严重等都根源于此。因此,在新世纪要加快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找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党执政的路子,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1.要构建和疏通人民授予党执政权的授权路径。在西方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政党执政必须经过人民授权,以取得执政的合法地位。总统制国家由政党推出总统候选人,通过竞选总统而执政,议会制国家通过议会选举,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执政或联合执政。西方政党政治的这种形式,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优点也很明显:一是执政党通过授权而执政,既体现人民原则,也体现法理精神。二是执政党的行为始终处于选民的监督当中,避免了执政党特权的形成。

社会主义国家通常实行,这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这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面向21世纪,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必然性,既不能仅仅以理论来说明,也不能由党自己来确定,而是应该通过人民的授权。因为,①过去人民的选择不能代表现在和将来人民的选择;②通过授权符合人民当家做主这一最高政治原则以及符合法理精神,也是政治上同世界接轨的需要;③通过授权,党可以真正接受人民的监督,避免特权的出现;④通过授权,不仅不会削弱和威胁党的领导地位,相反,是党保持更为长久的执政地位,经受更长历史考验的需要。

在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如何通过授权,建立可行的授权机制,使党的领导符合法理要求,这既是政党理论和实践,也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必须作出回答和积极探索的难题,还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前提条件。就我国而言,授权的路径可以是:

①选民——县乡人大代表——上一级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宪法。即通过人大选举,选出全国人大,由人大制定宪法,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党的执政地位。现行宪法没有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只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另外,可由人大制定“政党法”,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及与派的合作关系。

②选民——党员人大代表——党员人大常委——人大党组。即共产党党员以其先进性,通过人大选举,进入国家权力机关并组成党组,党组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

③选民——基层党代会代表——上一级党代会代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即选民(包括党员选民和非党员选民)选出基层党代表,再通过层层往上选,选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④普通党员群众——党的基层组织及其负责人。即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及其负责人的产生,既要通过党员大会的选举,又要让普通群众参与。最近,杭州萧山在农村发动党外群众民主推荐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候选人的做法,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2.要完善党接受人民监督的监督机制。对执政党的监督分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但党外监督,即党接受人民的监督更为重要。人民对全党和对各级党组织的监督的重点是干部任用、党员发展、重大决策等。监督的方式可以考虑建立以下几个制度:①列席会议制度。任何一级党组织召开任何重大决策会议(军事、外交等有保密要求的除外),都应有相当数量的非党人士和新闻记者列席会议,以便于决策公开、接受监督。战争和革命年代沿用至今的党委会议保密制度,已不适应建设年代、法制社会以及公开透明、权力制衡的政治文明进步潮流。②公示制度。发展党员、任用干部都要通过公示。现行的公示方式有待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③民主测评制度。多数人认为不先进的党员要除名,多数人认为不称职的干部降级或免职。④党务公开制度。同政务公开一样,党务也应公开。

3.要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坚持党政职能分开。执政党同国家政权之间关系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体内运行,执政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内的党组织或党员来实施对国家政权的影响。二是居高临下,执政党居于国家政权之上,直接对国家政权发号施令。三是简单取代,执政党直接行使本应由国家政权机关行使的职能。按照现代政治文明的要求,第一种执政方式最符合民主的原则,能够获得类似韦伯所言的“法理型权威”。目前,我国党政关系中后二种情况都存在。专家指出,党政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党委包揽过多,权力过分集中”。因此,理顺党政关系,就是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为主,而不是以党代政、党政不分。为了理顺关系,明确党政各自的职能,需要进一步制定出比较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制度,其中,建立和完善“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组织结构非常重要。

4.要进一步理顺党与法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党。党的活动、党的执政权的运行,仅仅依靠来规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依法。因为没有通过体现人民意志的法来规范党的权力的运行,权力就会演变成一种特权,权力就会脱离人民。坚持依法治党,重点应在三个层面:一是党的领导权和执政权要依法授予,二是党的各级领导人的更替要依法,三是党的各级组织的执政活动要依法。

【参考文献】

[1]李铁映,《论民主》,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洛克,《政府论(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4]、邓小平、,《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5]梁琴等,《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胡永佳,试论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方式,《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2)

[7][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8]沈宝祥,社会主义需要建设政治文明,《学习时报》,2001.8.6.

第2篇

1.基层的涵义。

人们关于“基层”的理解,莫衷一是。但是,归纳起来无非是广义与狭义的两种表述,根据我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从行政区划角度来说,基层应是指包括农村乡(民族乡)、镇和城市街道。这是狭义的基层观。以上述表述为限,向上扩大到县(含县级市)和城市区一级、不设区的市一级,向下延伸到行政村,这种上浮下低的基层范畴,则是广义的基层观。本文所指的基层是特指乡(民族乡)、镇和城市街道及其属下的行政村范围。

2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涵义。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健全民主制度”。①无疑,这些正是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最主要内容。当然,也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3.基层政权民主建设的涵义。

从宏观上说,我国的民主政治运行机制中,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每一层面都有四类政治主体,即政党、国家(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团体、经济文化组织。③而在国家政权运行机制中,每一层面都有政党、国家两类政治主体。就一般意义而言的政权,特指国家,包括各级的立法机关和政府机关。基层一级也一样。农村基层政权是特指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与同级人民政府两者有机构成的统一体。这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此外,实行村民自治建设也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部分。至于“民主建设”主要是指以维护和实现村民自治权利为核心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四个民主”制度建设为基本内容。其中又以“民主选举”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二、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新时期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否定政社合一的高度集权化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逻辑起点的农村改革,使农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推动了以民主选举和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发展。表现为两个方面:法律规定的健全与完善,实践活动的深化与发展。

1.法律规定的健全与完善。

广大农村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村民不仅成为了生产经营的主体和相对独立的财产主体,而且,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也不断增强,越来越要求有知事、议事和决事的权利,要求直接参与村里大事的决策和财务的管理。1982年《宪法》根据我国农村的这种变伦清况,规定了乡、镇政府为农村基层政权,取消了体制;规定了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负责办理本地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等。这为广大村民行使自己的民利和进行新的实践与探索提供了宪法依据。1985年吉林省黎树县的“海选”模式,从参与候选人的最初提名到正式选举,完全由村民无计名投票产生,每个选民都有提名权和被提名权,充分体现了广大村民的意志和愿望。

在全国各地村民自治试验摸索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1987年11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实行,使1982年《宪法》关于村民自治的规定更加具体化,使以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为标志的村民自治制度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98年10月14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

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全面推进村级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监督。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部法律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精神相一致,也是党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各项方针、政策的法律化和具体化,充分反映了广大村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行使当家作利的愿望,将极大地推动着我国农村以村民自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以村民自治为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推动了以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为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政权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村乡镇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发展,而这又主要体现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即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的选举上。本文主要是就选举过程中,候选人的产生与选举范围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是我国第二部地方组织法,它就、镇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中,候选人的产生和选举范围作了如下规定:、镇人民代表大会只选举主任、副主任、管理委员会委员,决定镇长、副镇长人选;镇长、副镇长、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人选,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名额一般应多于应选人名额。如果所提候选人名额过多,可以进行预选,根据多数人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取消了对管理委员会和镇人民政府组成人员数额的规定。

我国第二部地方组织法的制定还是处在改革开放之初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时期,所以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1982年12月10日对第二部地方组织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有关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候选人的产生和选举范围修改为:涉及的,一律改称为乡、民族乡;将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范围限定为选举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木再选举政府其他组成人员;选举可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办法,也可以经过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选举。

1982年对地方组织法所作的修改,是以新宪法为依据,在候选人的产生和选举范围等方面,形成了新时期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雏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政治体制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1986年12月2日,对我国第二部地方组织法进行第二次修改成为必要。其修改的主要内容有: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由主席团主持会议,并负责召集下一次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的人选,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十人以上代表联合提名;乡长、镇长的候选人数一般应多一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一人,也可以等额选举;副乡长、副镇长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一至三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超过上述差额,由主席团将全部候选人名单提交代表酝酿、讨论,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补选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时,候选人数可以多于应选人数,也可以同应选人数相等;主席团或者1/5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的罢免案。

我国1986年地方组织法的修改,使候选人的产生、选举范围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性更强,从而把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地方组织法又表现出了与经济发展要求的不相适应性。于是,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对地方组织法进行了第

三次修正。

第三次修正后的地方组织法,除了重申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外,增加了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的内容;对候选人的提名作出更为严密的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人以上书面联名,可以提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和人民政府领导人员的候选人。不同选区或者选举单位选出的代表可以酝酿并联合提出候选人。主席团提名的候选人人数,每一代表与其他代表联合提名的候选人人数,均不得超过应选名额。提名人应当如实介绍所提名的候选人的情况。在确定正式候选人的方式上,新修正的地方组织法恢复了预选的内容,并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人民政府正职、副职四种职务候选人的确定,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2.实践探索与发展。

新修正的地方组织法的实行,推动了我国现行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选举的改革探索。这种选举改革包括了选举前的人事考察程序,以民主评议与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与党委决定、酝酿协商为人事考察的主要步骤;设立大会主席团程序,通过选举办法程序;组织提名与代表提名候选人程序;确定与介绍候选人程序;投票选举程序;等。由于各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不同,使得一些地方在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选举中,并不是完全固守这种已有的选举模式,而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采取了一些新的做法。诸如四川绵阳市进行的乡镇人大代表提名选举乡镇长的改革探索,其中心内容就是将乡镇长、副乡镇长候选人由主席团、代表提名两种方式改为由代表直接提名一种方式,并确定了候选人施政演讲、答辩和代表秘密划票、公开计票等程序。山西省临椅县在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两票选任制,即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人大主席和乡镇长、乡镇党员代表大会选举党委书记之前的人事考察中,将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的范围扩大到全体选民的一种新型选举制度。其实际内容就是村民投信任票推荐候选人,人大代表和党员投选举票选举人大主席、乡镇长和党委书记及党委成员。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改革探索出了“公选制”,这是公开推荐选拔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的制度设计。其具体做法就是改变组织提拔干部为干部自荐,在干部候选人提名方式中引入竞争机制和自我选择机制;增加了考试程序,以“考”的办法来筛选预备候选人人选;建立了通过对考试选拔之后的候选人人选进行民意测评投票的预选程序,以确定候选人选;确定公选过程的透明度,一改过去选拔干部前的人事考察的秘密状态或半秘密状态。深圳市龙岗区探索出了“两票制”推选乡镇领导的做法,试行群众推荐镇长预备人选。他们实行“两票制’冷的第一票是推荐票,或叫民意票,即民意测评中的赞成票。通过这一票,由村民推荐产生镇长的初步人选,并作为确定正式候选人的依据;第二票是人大选举票,即区、镇党委对已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后,提交镇人大主席团,由镇人大作为正式候选人进行投票选举。1998年11月,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在“公选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民直接选举乡镇长的改革探索。直选制的实行,使选民由直接提名乡镇长候选人发展到选民直接选举乡镇长。③

我国各地在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改革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上述做法,不论它们叫什么名称,也不论它们采取何种外在形式,但它们在实际内容上都包含了如何产生候选人以及如何对候选人进行投票选举两个部分。因此,我们用宽泛意义上的“两票制”来概括上述的各种形式。本文正是在这种宽泛的意义上使用“两票制”的概念,不是某个具体地方所实行的具体制度。这种“两票制”形式的出现和推行,是新时期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尝试。“两票制”真正体现和贯穿了民主选举的基本原则。“两票制”对候选人的确定体现了由下而上的民主集中原则。“两票制”有效地体现了民主选举的量度,具有广泛性。“两票制”体现了直接民主选举。④

三、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政治学思考

“两票制”围绕着我国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候选人的产生及其选举所作的改革和探索,从整体上有利于全面加强乡镇一级党委和政权组织建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由选民直接投票推荐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候选人,使我党选拔干部从机关到机关的考核向社会、向选民进行民意测评的转变,扩大选拔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民意测验的范围,将人选直接交给选民选择,这正是“两票制”所蕴含的民主选举精神。无疑地,这必将对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与推动,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对此,下面试做三方面的政治学分析。

1.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性质定位分析。

本文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范畴。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两票制”及其所蕴含的民主选举精神,既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基层政权建设,又推动着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因此,正是这种民主选举的精神和原则,把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没有民主选举,就没有基层政权建设的加强与完善,就没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我们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定位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范畴,其意义并不只是对以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将来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认为,民主是指居民与政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公民权利,主要是指公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公民权利表明这个国家的民主性质和民主程度。谁享有公民权利,是表明民主的性质,谁真正享有民主,谁就是政权的主人停有公民权利的大小多少是表明民主的程度。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民主理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无疑地也是表明了村民与基层政权之间的关系。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村民就应是农村基层政权的当然主人。要使村民能够真正成为农村基层政权的主人,就必须使村民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充分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民利。因此,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是使村民真正成为农村基层政权的主人的制度保障。我们决不能脱离民主政治来谈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或者说,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决不能没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实在内容。各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不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可以、而且应该采取不同的民主自治形式,但内核只有一个,这就是村民必须是基层政权的主人。

同时,我们不应该把农村基层政权狭隘化。忽视村民自治委员会是作为农村基层政权的基础而存在,忽视村民自治委员会亦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忽视村民自治委员会在我国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木可替代的职能,而否认村民自治的民主政治属性的观点,是有悖于客观事实和历史发展的,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绩效价值分析。

我们认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所引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效,远远地超出了农村基层的范围,而是对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在村民直接选举村民自治委员会领导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以“两票制”形式选举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这在相当程度上不只是对村民自治的拓展和提升,而且是从更深的层次上促进了农村民主型政治文化的形成,从而为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国家政治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具有悠久封建专制传统的国家,缺乏法制,更缺乏民主。在封建专制统治的高压下,人民不敢为主人,也不能为主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虽然解决了人民敢为主人的问题,但人民如何才能有能力去行使主人可以行使的权利?这可以说是摆在我国政治现代化、民主化任务面前的首要问题。正是从解决这一首要问题出发,实行村民自治,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强和完善乡镇政权建设所作的各种形式的改革和探索,最终发展成为从选民直接推荐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候选人到选民直接选举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其目的就是要在各种自治形式中,在各种形式的改革和探索中,培育和融人一种现代民主政治的观念。

一方面,实行村民自治,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将逐渐消除了村民对政权的依赖,锻炼了村民的民主管理能力,培养了村民的政治素质,提高了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使村民逐步熟悉和习惯于民主的操作规程,造成村民基于基层民主所训练出来的宽容与协商精神,培育了村民独立的政治品格。另一方面,有利于重构国家与村民的关系。在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与村民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命令与服从的不平等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原有的不平等关系使国家与村民之间产生的磨擦和冲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激烈。因此,迫切需要调整与重构国家与村民的关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被认为是如何改造传统的政治结构和权威形态,使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获致合法性并转换成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政治核心”。⑤而国家与村民关系的调整与重构,是通过农村具有民主政治属性的基层政权建设才能完成。村民从关心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角度参与到基层政权建设中。能否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村民选举和撤换村委会成员、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重要标准;抵制上级行政普遍存在的诸如滥摊派和不洁行为,也已成为村民对新任领导的最重要的期望。因此,正是通过这种具有民主政治性质的基层政权建设,使国家与村民的关系重构为:政治上将国家与村民的关系置于宪法、法律的规范与监督之下,国家依法对农村基层和村民实行领导,村民依法履行对国家的义务,并约束自己的行为;经济上按照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处理国家与村民之间的利益问题。同时,也使村民可以有力地监督和约束上级政府的不合理收费和摊派。这种监督和约束本身必然使农村基层民主自村级扩展延伸到乡镇,乃至更高一级,并成为推动国家民主、支持国家改革的基础性工程。

3.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机制分析。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机制问题,实质是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来源问题,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如何搞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着社会的政治。文化制度的理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结。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小农经济,对于中央集权模式的强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分散的、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必然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与之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依附于自然环境而存在;在社会中,则表现出对于社会团体的极大依从性。人还只是作为物种的个体而非独立的个体。所以,马克思指出:“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体,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体,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集体”。③

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进入到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依赖关系已经发展到人的独立发展形态。由于商品经济是一种以主体的平等独立和平等自由的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形式,大量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表现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之间横向平等的契约关系和平等的竞争关系,以及行使约定的权利和履行约定的义务行为,市场主体为着各自的利益而进行经济活动,参与市场竞争和交易。因此,这种经济形式,它一方面要求具有强制力的国家制度以其内含的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价值标准对利益是否正当、合理作出权威的区分与认定,并以法定权利鼓励对正当、合理利益的追求;它另一方面又内在地要求由权威化的国家制度来保护平等与自由,限制或阻止对不当的非法利益的追求,从而维护经济秩序,实现主体自身的最大化利益。由此,必然会产生这样的政治要求:第一,政府的权力和法来自个体公民的赞同,例如,在自由选举中,体现了这种关系;第二,政治代议制,作为一种制度,它不是秩序、等级、社会功能和阶层的体现,而是个人的体现;第三,政府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的需要,保护个人的权力,使个人能够去追求他自身的利益。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使人之间的关系改变了,社会结构也必须随之而改变。由于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的组织形式,即是社会组织及其管理形式。因此,社会结构的改变也会引起社会制度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原理为我们正确认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产水平提高及其所引起的经济形式、农村社会结构形式的变化。

因此,把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来源与如何建设基层民主政治混为一谈,误认为政府的规范和政策指导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这恐怕是不切合实际的。片面认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源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的理论观点,将会导致实践中忽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忽视村民的主体作用,忽视提高村民民主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任何人、任何组织和任何集团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而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时期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正是适应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要求,从社会政治方面保证了村民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的需要,从而实现了我国农村治理模式的创造性转换。

广大村民作为农村基层民主的主体,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应具有主体作用。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基于政府的独特的作用和我国目前村民素质不高,尚未养成民主习惯的现实,由政府加以规范政策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政府的这种规范与政策指导,从国家制度的层面上看,主要体现在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供给上;从各地方实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则主要体现为地方政权系统的不同层级部门推行基层民主政治的意愿和行为对该地村民民主政治建设效果的直接影响上。如果没有有关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示范的政策导向,没有地方政府的组织规范,村民所要求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不可能迅速落实到我国农村基层的。由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作用的特殊性而决定,它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政府的这种规范与政策指导并不等于基层民主政治本身,而应是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具体化。因此,强调政府的规范与政策指导,又不能偏离村民的意愿与要求。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应当把充分发挥村民自下而上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规范、政策指导作用相结合,才能全面而有效地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注释: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施九青、倪家奉:档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组织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尝试》,lop年。

4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人《中国农村观察》,An年第1期。

第3篇

十精神指导法院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党的十会议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的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新的前景。党的十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做好新时期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进一步加强法院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始终坚持人民法院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党的十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当今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放松;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自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认真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全市法院实际,增强主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解决影响法院工作正确发展的错误思想和偏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错误观念,引导干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做到讲政治、讲宗旨、讲法治、讲清廉,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永葆政治本色。坚持人民法院的人民性,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司法为民护民便民,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座谈会、讨论会、专题学习会、专家辅导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辨明是非,澄清模糊认识,真正搞清搞懂为谁司法的问题。

以司法公开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全市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公正是司法的生命,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础。司法公开是一种态度、一种自信、一种力量,有助于对审判权的监督,增强群众对司法的信任,拉近法院与群众的距离,消除群众对法院和法官的神秘感,通过司法公开、民意测评、法制宣传等措施,切实提高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坚持民意测评,科学制定在全市法院开展民意测评的实施方案,对测评对象、被测评对象、测评方法、测评内容等进行科学设置,院党组两次研究方案,此项活动正在实施中。坚持司法公开,及时召开新闻会,对法院重大工作、重大决策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让群众及时了解法院工作,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已就执行工作召开了2次新闻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坚持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各阶层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观法院、旁听案件庭审,增进对法院的了解和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密切和人民群众的感情,满足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广泛听取群众那些理性中肯的意见,不断加强和改进法院各项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运用各种载体,反映群众对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提升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积极参与社会诚信建设。

以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全市法院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要完善党支部考评机制,使考评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增强考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发挥考评的带动和引导功能,推动党支部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以学习贯彻十精神为契机,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严格遵守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的模范,凡是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凡是规定党员不能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不做。认真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在规范化制度化上下功夫,狠抓落实,杜绝组织生活制度流于形式,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过双重组织生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贯彻执行院党组的各项决议和院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组织的决议,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增强大局观念、集体观念,克服小圈子、小集团利益,紧紧围绕建设“全省一流法院”目标凝神聚力,做到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力。

以提升司法能力为主题,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全部工作的基础,是人民法院永恒的主题,事关人民司法事业的兴衰成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拔干部方针,把那些德才兼备、群众公认、能力突出的优秀干警选拔到领导工作岗位。紧紧围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加大对干警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广泛开展“法官教法官”、每月一课等活动,选派干警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院授课,要加大在职学习力度,把学习当成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从书本中、实践中、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广大干警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的能力,认识和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司法作风建设,严格规范司法行为,坚持按程序办事办案,杜绝司法行为的随意性,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从小事做起,从态度改起,从便民利民抓起,对待群众多一份热情、少一些冷淡,多一些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点蛮横无礼,增进群众感情,关心群众疾苦,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把人民群众

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少些个人私利和急功近利,多做些打基础、谋长远的实事,甘于寂寞,不图虚名,用心干事,切实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勇气用在敢干事上,把本事用在会干事上,把目标定在干成事上,努力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坚持完善科学考评机制,用一把尺量长短,用一杆秤称轻重,提高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抓好《工作(司法)绩效考评办法》的落实,进一步完善考评办法,真正发挥《工作(司法)绩效考评办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党的十报告深刻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司法廉洁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人民法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以提高队伍凝聚力主线,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文化建设。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全体干警中筑牢核心价值观思想体系,深入推进法院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坚决应对各种思潮冲击,抵制腐朽文化,培育职业信仰。进一步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树立良好的法官职业道德,重塑法官精神世界,提升法官品位。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机关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读书、文艺体育等活动,活跃干警业余文化生活,健全体魄、陶冶情操,营造奋发向上、文明和谐的司法氛围。(编辑:果宝)

第4篇

作者:张建民 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历史唯物主义还说明了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诸多动力因素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最革命最活跃的是生产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理论虽然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提出的政治口号,但是真正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正是这种政治文化建设,使得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听话,跟共产党走”成为广大翻身求解放人民的强烈愿望;也使得在今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成为亿万人民的共识和心声。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道路的道德评价基础判断和评价,是人们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常见认识和倾向。正确判断和评价的前提条件是有科学合理的标准,在确定什么样的判断和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标准的背后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文化。政治文化之所以是政治发展道路的道德评价基础,首先,是因为政治文化直接影响人们确定判断和评价政治的标准。我们知道,人类的道德观念不是先天生就的,而是受到社会生活实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后天形成的。所以在不同的时代、处于不同地位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标准。可以说,生活在什么样的政治实践环境中,受到什么内容的政治文化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判断和评价政治的标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如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文以明道”的要求,三国时期曹丕和后来宋学家周敦颐的“文以载道”,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以贯道”等等。在今天,政治文化是人们确定政治判断和评价标准的深厚道德基础。因为政治文化中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认识、政治情感等等因素,内含着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者“哪些可以做”和“哪些不可以做”的政治内容,以及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主体“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的道德要求。人们总是依据所受政治文化的熏陶和教化,来对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进行判断和评价。其次,还因为政治文化决定着人们的政治判断能力和政治辨别能力。政治判断能力和政治辨别能力从何而来呢?依靠文化构建正当性、合理性。因为文化与人的关系表明,文化对人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教化”来完成的。如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通过“三纲五常”的政治文化灌输,社会道德实质上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目的是要使被统治者心甘情愿地接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在这种政治文化的奴役下,人们依据封建专制道德观念来判断和辨别社会政治生活,“君权神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等,都被当作天经地义的东西,都是正当的、合理的。在西方,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时,总是要首先宣传人人生而权力平等、民主自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等思想,由此而来的是对专制统治、封建等级制度的否定。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道路的长久精神动力所在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也是文化,说的是文化的作用。知识就是力量,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知识可以提供智力支持,开发创造力;而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说,作用还要广泛一些。文化不仅同样提供智力支持,提供思想保证、形成向心力,还可以提供精神动力、增强凝聚力和创新力。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曾经指出的:“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1]P558综观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的作用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方向引导上和对社会关系的规范调控上,还表现在对社会力量的凝聚和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上。政治文化成为保障政治发展道路安全的长久精神动力,其作用机理在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政治认知,政治认知增加政治信仰和信任,政治信仰和信任产生政治支持。因为任何政治制度、政治发展道路都必须要有道德伦理支撑,否则就会无法建立起来,建立了也无法持久。文化最本质、最深刻、最精华的体现就是认同感和凝聚力,所以文化的支撑是最内在、最持久的支撑。我们知道,面对反动腐朽的旧制度时,革命的先进的政治文化,是批判、否定和超越的锐利武器;而蕴藏在新制度新体制中的政治文化内容,能够以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和新的价值目标蓝图,给人们以理想信念的强力支撑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可以说,文化是消灭旧制度、建立和巩固新制度的内燃机。文化能够造就人们消灭旧制度创立新制度的自觉行动———因为文化,形成认知,然后产生不可阻挡、无法估量、自觉自愿的巨大力量。如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兴起后扩展到西欧各国并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思想文化运动,宣传人文精神,反对宗教神学思想,实现了伟大的文艺复兴。后来兴起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成为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行动。又如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情怀和无数革命先烈面对敌人屠刀而不改初衷,就是这种高度革命自觉性的突出表现。今日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的有效实践证明中,产生对政治发展道路的高度信任和自觉支持,必将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成为保障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安全的长久精神动力。

保障政治发展道路安全的政治文化机制内容保障

政治发展道路安全的政治文化建设具有特定的科学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以肯定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选择的正确性;掌握统一大国思想,以明确维护祖国统一的必要性;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维护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实践之中;学习阶级政党理论,以自觉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1.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是正确认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内在根据的基础条件。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共同规律性,说明了推动和决定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内部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在这些矛盾因素中,最根本的又是生产力因素。马克思就形象化论述过:一定的社会关系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2]P142掌握这种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才能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任务。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具体的历史的。因为生产关系的确定要以适应生产力性质和水平为依据,上层建筑的确立要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为依据。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所以就会有具体的制度和发展道路选择。因此,任何外来强加于人的政治制度和照搬照抄的政治发展道路,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持久的。近代世界历史已经从多方面证明了这一点。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懂得现行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选择是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的中国,一方面,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主张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并打倒了其代表者;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主张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愿意或没有能力也行不通。另一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掌握革命领导权、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公营经济、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共同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条件;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来巨大优越性的榜样吸引下广大工人农民向往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生活、愿意走社会主义阳光大道。所有这些,决定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掌握统一大国思想进行统一大国思想教育,目的是要培育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操。大一统思想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国家统一政治理论基础。早在《诗经》中就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孔子针对诸侯混战、社会动乱而提出必须尊崇周天子、恢复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孟子在与梁惠王的讨论中提出国家要统一才能使天下安定。秦始皇是把大一统思想落实为政治行动的杰出君王;近代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政治方案是主张国家统一应建立在政治民主、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了国家统一思想,更是争取国家统一的真诚实践者和英勇奋斗者。儒家文化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文化基础。我们知道,血缘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根,统一的是一个民族外显的思想特性,而中华民族实际上是由没有共同血缘和共同的多民族组成的共同体,维系这个族群长期共同生活在统一大国中的纽带就是以孔子思想为主干的儒家思想文化。这种共同的思想文化,具有一种超越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甚至是分立政权利益的民族凝聚力,使自秦以来大一统国家得以延续不断,历史上即使出现短暂分裂局面也很快被统一所取代,即使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也一定要推崇孔子思想、学习中原文化。主张和实行统一大国,一是因为团结就是力量。从小我们就知道“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于断”,我们还听过“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成语故事。个人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只有统一,个人的聪明才能形成集体的智慧,分散的干劲才能形成统一的战斗力,无序的行为才有统一的步调,国家才能真正强盛。二是只有实行统一大国,才能做到资源共享和规律作用最大最优化。我们知道,经济发展之所以会冲破地方割据,从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从单一国度走向世界,就是因为只有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价值规律作用范围才会更大,效益才能更高。经济发展是这样,政治发展也是这样。一个统一大国范围内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政治力量的凝聚、政治行为的影响力等等,无疑要比分散小国有利得多。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公民懂得,爱国是政治责任,也是应有的基本道德要求。爱国主义在人类社会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中都具有普遍性意义。首先,爱国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和必备的基本道德。如历史上的屈原虽然爱的是当时的楚国,但几千年来,无论是荆楚湖湘大地、还是黄河珠江流域,无论是天山南北、还是云贵高原,人们都很尊敬地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奥运会上金牌获得者首先想到的是祖国是国旗。其次,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国家普通公民所推崇的政治原则之一。就是说,热爱自己国家是古今中外世界各国对国民不分层次的普遍性要求。比如说在抗日战争时期,鲁迅对日本帝国主义口诛笔伐,卖国求荣投靠日本。但在当今日本国土上,有很多纪念鲁迅的雕塑或者画像,但是在公共场所却找不到任何纪念的东西。为什么?就是因为人们往往是依据爱国主义原则来认可鲁迅的行为,而不认可的行为。爱国总是历史的具体的,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与社会主义有机统一的。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爱国就包含着爱社会主义。第一,世界上任何国家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而历史又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所以爱国就要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的途径。因此,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内容上是有机统一的。第三,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本能感情和一种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作为一种觉悟、信仰和促使人们发挥积极性的机体,二者还是相互促进的。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强盛,既是爱国主义的支撑,也是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优越性的效用证明!爱国主义是精神风貌所在也是力量源泉所在。我们常说人总要有一点精神,这种精神首先就表现为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自觉自愿为自己国家的独立自主、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这是国家持续发展、能够克服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源泉所在。4.学习阶级政党理论学习阶级政党理论,是为了进一步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觉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党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成员是分为不同阶级的,阶级的行动是由政党领导的。我们知道,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社会成员被分为不同的阶级。一般而论,人们总是站在各自阶级立场上来主张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因而阶级斗争不可避免。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阶级斗争,政党便应运而生了。政党是阶级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代表和维护其利益的先进部分,因而阶级往往是在政党的领导下进行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斗争。列宁曾明确表述了“群众是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领导的,政党的领导通常是经过领袖人物来实现的”思想,[3]P151科学地阐述了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相互关系。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的普遍现象。当今世界上有政党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国家有近200个,占国家总数的90%多。政党政治的内涵有三层:要不要政党的领导、哪个政党来领导、政党怎样来领导。从政党政治是当代世界普遍现象来看,第一个问题一目了然。哪个政党来领导的问题,是一个国家人民的历史选择和实践选择。政党怎样来领导,这是一个治国理念和执政方式问题,有一个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党理论还告诉我们,阶级斗争、阶级利益既存在于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于国际政治舞台中。当今世界,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不同国家的人民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客观上存在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根本利益不同的阶级阵营、价值取向对立的意识形态。所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诞生后长期受到资本主义阵营的攻击、围剿和遏制,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是亡我之心不死。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保护政治发展道路安全视域下的政治文化建设路径

在政治文化建设中坚持一定思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是由千百万人组成的,就会具有千百万种思想,虽然这是一种社会历史的自然和社会前进的活力所在,但人类社会的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进化、巨大而复杂的繁殖过程,如果没有一种指导思想,就会出现思想发展历史越长积累越丰富、人们的思想就越混乱和越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要使千百万人的力量形成社会合力,就必须有一种大家共同拥护的指导思想,以达成行动的共识。否则社会就会一盘散沙,就会失去思想灵魂和共同目标。当然,指导思想一元化并不排斥具体思想文化内容的多样化,而且恰恰是以此为前提的———在众多思想文化中有一种思想起着指导作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独尊法家”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不可取,但要统一指导思想却是统治之道。我们在政治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灿烂光辉和阶级实质决定的。首先,马克思主义不仅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而且科学说明了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以及无产阶级如何去争取胜利,使社会主义理论真正站在现实基础上。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最高反映,具有价值合理性。再次,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又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是中国近代170多年来历史的选择和推荐、人民的选择和坚持、实践的选择和要求。剧变的惨痛教训,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武器千万不能丢。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把对马克主义的信仰当成“精神力量”和“真正优势”[4]P63。我们应该继承这种“精神动力”和坚持这种“真正优势”推进政治社会化推进政治社会化,直接目的是要将领导阶级的政治变为社会的政治,构建政治发展道路的合法性。政治社会化既是构建合法性的过程,又是凝聚力量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和规则,从而形成政治立场、政治价值观、政治情感以及政治认知模式,也是国家将特定的政治文化通过适当的方法和途径传播给社会成员以促使其形成统治阶级所希望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统治阶级与普通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文化上有了认同感和一致性,政治合法性就构建起来了。推进政治社会化,一要注意到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的互动过程。所以我们应发挥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二要看到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我们既要努力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政治意识,争取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又要依据人民群众意愿和实践发展需要,实现政治思想文化的与时俱进,以新的政治思想文化吸引和带领人民发展前进。三要高度重视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相互衔接、持续不断的过程,将政治社会化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持续于人的一生。四要充分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政治组织、大众传媒等多样化的途径,以及运用政治教育、政治实践、政治专业训练等有效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政治社会化。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首先,网络政治文化兴起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到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其中农村网民数量达到1.46亿人,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全世界看网民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这样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通过手指头和鼠标的运作,在一个既虚拟、又现实的空间中,每天生产和交流着数量十分巨大的文化产品,其中包括生产和运用着大量的网络政治文化。网络政治文化正深刻而又广泛地影响着现实政治生活。其次,网络政治文化建设对于政治认同和政治稳定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公众通过网络方式参政议政十分普遍,许多政要也纷纷开博客回应网民意见、表达政治立场和政策主张,争取选民支持。在这种网络政治中,执政党运用互联网不仅可以灌输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文化、宣传现行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的优越性、大力推进政治社会化,还可以通过对不同思想文化的宽容、对合理化建议的采纳、对腐朽和毒害社会成员的思想文化进行批判与清除,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政治稳定。再次,加强对网络政治文化的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众所周知,对于政治发展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推进政治发展,也可以破坏政治发展。所以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网络政治时,普遍加强引导和管理,规范网络秩序,防止损害国家安全的思想文化信息传播。如美国政府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在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规范网络行为方面的法规多达130多部。特别是自“9•11”事件以来,更是促使信息安全战略成为国家的核心战略,对互联网安全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最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推动网络政治文化发展要多途径进行。按照中央要求,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二是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三是要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四是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五是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5]开展国际学习与国际比较我们常说,站在别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一方面,在国际学习中吸取别人的经验和长处,借鉴别人的挫折和教训,自己才能发展更快、进步更大。进行国际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聚优过程。水稻专家袁隆平进行水稻杂交的实质可以说就是聚优———将不同稻种上的优势聚合育成新的稻苗。所以,向其他国家人民学习,集聚别人的优势和长处,形成最优、最强,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进行国际学习才能增强生命力,提高认同感。因为通过学习集别人的优势和长处于一身,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就没有了市场,崇洋就没有了资本,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就会增强。进行国际比较有利于我们增强自信心、自豪感。如中国和印度,自然地理位置条件、人口状况、独立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差不多,但在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政治发展道路引领下经过60多年发展后结果就大相径庭了。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虽然按美元标准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落后人家很多,但我们不仅在经济总量上跃居世界第二位,而且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差距绝对没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那么大。再加上我们国家长期社会稳定、各民族和睦相处、全体人民生活祥和、国际地位和威信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有效性,是无可争辩的。对此,我们一定要倍加自信和自豪。进行国际学习和国际比较,本土的心理、本土的认同是基础。学习别人的优势和长处,是为了发展壮大自己。且国际学习和比较不是单边行为,而是双向交流、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在吸收借鉴国外文明成果时,也要努力宣传推介中国的优势和长处,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展现中国和平发展、幸福安康的良好形象,增强世界人民对当代中国的认知,以优化我国政治发展的国际环境。优化政治文化建设环境一是不断夯实物质基础。物质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物质基础状况不仅影响文化政策和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容,而且还是政治发展道路是否优越的效用证明。所以,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完善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战略决策,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顺应了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政治文化建设同其它建设一样,要有效有序推进就必须有完备的法制保障。只有完善的文化法制建设,才能规范政治文化行为、推动政治文化建设有序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开展文化创造等基本文化权益;才能有效打击一切破坏政治文化建设的行为,营造政治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构建国际防范机制。应该看到,在当代世界的政治文化交流中,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强势经济和强权政治,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输送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为此,必须有效地进行国际防范。我们要主动积极地建设符合新形势新需要的政治文化,争取人民群众对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解支持、并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新人;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来完善我们的政治制度,使政治制度深深扎根现实土壤之中,这样就能在一切外来干扰破坏面前“任凭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要不断实现民主政治现代化,以有效地维护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和抵御外部势力的侵袭;要大力宣传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宣传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实践的和人民的选择,以加大世界人民的理解与支持;还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5篇

 

关键词:宪政制度  宪政意识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以宪政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说宪政制度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宪政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在于社会全体成员对它的接受和信仰,也即宪政意识的支持。可以说,如果脱离了宪政意识在全社会成员中的植根、认同和普及,政治文明的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认识和把握宪政意识与政治文明的这种内在关系,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思想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

    一、政治文明的核心在于宪政制度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在政治活动、政治过程、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上的逐步开化和前进的程度。近代以来政治文明的发展主要是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形成相联系。在同封建专制集权长期斗争的过程中,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发展出了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诸多政治文明理念,如人民主权、权力制约、法治、人权、责任政府等,这些政治文明理念被载入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根本的一整套政治法律制度,即宪政制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而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共和国。这不仅是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更重要的是它还推动了政治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目标途径在于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存在和运行则通过宪政制度得到保障。因此,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集中体现为宪政制度。首先,作为同封建专制集权斗争的产物和结果,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治文明的诸多理念是通过以宪法为基础的一整套政治法律制度得以确认、落实和贯彻的。也即宪政制度是对近代政治文明以法律制度形式做出的确认,是近代政治文明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宪政制度的诞生为人类的政治活动从腥风血雨的野蛮和暴力下解放出来,进而走向文明、有序的政治提供了最好的制度保障,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追求和选择。其次,宪政制度又是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并规定了民主国家政治文明的基本走向和基本原则。政治文明的诸多理念集中体现在民主政治中,它们要求民主政治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实现政治权力运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治权力的分配、政治制度的设计、政治权力的实现。宪政制度就是在现代民主国家中以其特有的制度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民主政治的要求,同时对可能的针对民主政治的破坏进行预防和限制,引导和保证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再次,宪政制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一个成熟的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政治只是少数奴隶主和封建贵族享有的特权,他们通过对国家权力的专制垄断实现对其他社会成员的人身占有和对全社会的财富占有。即使在古希腊奴隶制的民主制度下,享有民主权利的成年公民也不过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以后,政治思想和政治活动的民主化逐步成为政治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民主、自由、人权的基本理念,代议制度、政党政治等政治体制逐步成为政治文明发展的主要内容。这些发展成果最终通过以宪法为基础的一系列政治法律制度得以确认和加强。可以说,宪政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最高表现。

    二、宪政意识是宪政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宪政制度的产生、实施、贯彻不仅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场影响深远的制度革命,要求和实现宪政首先更是一场深刻的政治观念的革命。追溯政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代的政治活动总是内含着特定的政治观念。这种政治观念为一定的政治体制的建立、存在和发展提供着强大的道义和精神支持资源。一方面它使生活在该政治体制内的不同的种族、民族、宗教和其它社会群体保持了政治认同目标的一致性,并排斥任何可能导致背离该政治观念的政治行为。另一方面,这种高度的政治认同使得政治体制从中获得共同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使政治体制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政治体制的过程和目标才能得以畅通无阻和贯彻实施。作为现代政治体制根本的宪政制度的存在及其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同

[1] [2] [3] 

样也离不开一定的宪政意识的支持。

    宪政意识是现代社会成员对建立在宪法和以宪法为核心的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上的现代国家的政治活动的本质、特点、规律的认识和反映。与古代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下的政治活动相比,现代社会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在于政治权力的民主化,即政治权力产生、构成、更迭来必须自于公民的选举,必须得到人民真实的授予;政治权力的运做过程和决策目的必须保障和实现公民的依照宪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这意味着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首先必须建立在社会成员的认同基础之上,必须体现出社会成员普遍追求的价值观。这种普遍的认同和价值观反映在现代法律政治制度上就是宪政制度。宪政意识对宪政制度的意义概括地讲主要体现在:

      首先,宪政制度是宪政意识作用于政治活动的结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即有意识的活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正是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活动得以实现。正如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m[};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如此,人们的社会政治活动亦不能例外。世纪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考察美国的政治制度时指出,美国取得成功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上帝赐予美国人的特殊和偶然的状况。第二是他们的法律。第三是他们的习惯和习俗。”在这三个要素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是第三个要素—人民的精神、感情、信念,开宪政意识的产生,宪政意识则是宪政制度建立的精神之母。

    其次,宪政制度的完善依赖于宪政意识的不断培育和提高。如前所述,宪政制度是宪政意识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因此宪政制度必然地要体现出宪政意识的要求和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制度设计的目的及其功能实现的基础。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宪政意识,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宪政制度,宪政制度不能脱离宪政意识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宪政制度不仅是以宪政意识作为自己的起点,以制度的形式满足宪政意识的要求和价值取向,同时宪政制度又是以不断成熟和完善的宪政意识作为自己强大的精神动力,维持和保障着现代政治文明。

  再次,宪政意识的普及是宪政制度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宪政制度的作用在于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和实现公民依照宪法所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但宪政制度本身只不过是一种制度选择,是一种工具,其作用的贯彻和实施从根本上必须依靠具有宪政意识的社会民众的参与。如果只有制度的建立,而缺乏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识与毫无异议地接受,它也不会真正得以实现并持续长久的。这正如哈耶克在《走向现代化》中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因此,宪政制度的实现除了需要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相应完备的政治法律体系外,还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力培育社会成员的宪政意识,以此来保证宪政制度真正的得以贯彻和实施。

      三、宪政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是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相联系,并最先在资产阶级国家以制度的形式获得实现。它体现出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和革命的作用。也正因如此,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把资本主义社会称之为文明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文明只能属于资产阶级,只能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专利品。恰恰相反,政治文明首先是对以往整个人类丰富的政治生活经验的历史总结,它所蕴涵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已经超越了个别的阶级和个别的政治体制而对于整个人类政治生活及其进步和发展都具有一种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它是属于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的财富,也是当今不同政治体制可以共同享有的价值资源。

第6篇

1.1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共性。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代表着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哲学,属于管理理论范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这种思想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政治思想理论的范畴。对于企业来说,在组织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存在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并存的现象。此时两者的共性主要表现为:①具有相同的指导思想出发点,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②工作内容,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围绕价值观、道德观进行教育,这些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通过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重视人的社会价值;④原则方法,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指导思想、工作内容等方面存相似性,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都遵守民主、说服教育的原则。

1.2不可替代性。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由于在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尽管两者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在所属的范畴方面,由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不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取代的现象。

2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2.1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创新。

对于企业来说,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建立生动、活泼,并且容易被人接受的企业文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文化,通常情况下,这种企业文化不具有强制性,这时会消除员工的心理障碍与逆反心理。在改进、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这种寓教于文化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进行创新。

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高度关注文化因素对员工观念、心理等产生的影响,同时借助企业文化,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自身的经营活动、娱乐活动等进行融合,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空虚感在一定程度上降到最低。

2.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够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在心理方面,使他们更加信任领导和同事,并且更加热爱企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断地努力工作。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内容方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

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对建设企业文化的作用

3.1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其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对于企业来说,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通常情况下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并且会触及到一些人切身利益,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

3.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进一步塑造企业文化的灵魂。

第7篇

1.加强企业精神的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建设,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激励氛围。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到了企业精神的巨大力量,把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之一。优秀的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在企业内部生成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环境氛围,从而有力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2.运用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特定内涵,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人和的氛围。企业文化理论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其实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哲学,它关心人的利益和发展,满足人的价值实现和精神追求。这种基本原则是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原则相一致的。因此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可以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大力营造人本企业文化。

3.借助企业文化的整合和导向力,拓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时代步伐的不断前进,受文化水平、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等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企业员工思想日趋复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已难于在生产之中得到解决。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整合和导向作用,能够激发出员工内在的约束力和自制力,使员工不同的价值观在企业文化的整合作用下,逐渐朝着企业共同的价值方向趋同。企业文化这种整合和导向力能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八小时之外而发生作用,并收到积极效果。

4.利用企业文化的物化手段,丰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内容。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无所适从、软弱无力的状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必要的物化手段,使工作显得枯燥、呆板,效果不明显。在这方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的物化手段,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展开,从而将思想政治工作主题与任务渗透于这些活动内容之中,使每个员工在享受文化活动乐趣的同时,不经意间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道德情操、行为方式等方面得到陶冶和提高,这样既填补了日常教育的空白,又挖掘了教育的深度,使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克服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枯燥乏味、软弱无力的弊端。

二、通过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1.坚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功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国有企业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是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大局出发,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因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宏观指导,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为使企业健康发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和总体上把握,坚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在企业对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等一系列文化内容进行规范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导向作用。

2.借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层次内涵,丰富和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层次。首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丰富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特定内涵。由于经济基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使得西方企业文化建设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差异,西方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团体意识、思想、精神主要是指企业的理想、目标、精神以及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他们对企业员工素质要求几乎不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方面的要求,而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企业员工群体素质的要求首先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不仅要对企业员工进行企业精神、团体意识教育,还要对员工进行从业心态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这些构成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的特定内容。因此,要补充和完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必须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密切配合。其次,要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提升企业文化层次。

3.运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塑造、引导功能,建立企业文化观念。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培育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基石,是企业生存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指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做好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根据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对企业的客观要求,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方面需求,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等等应是现代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所应拥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建立需要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使员工自觉地担负起满足社会需求,为顾客创造更大价值、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社会责任。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塑造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导和精髓,是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抓好企业精神塑造、弘扬和实践,既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人文精神,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应当以集体主义、拼搏进取、求实创新精神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坚持以集体主义精神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爱企业、爱集体的觉悟;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相互帮助、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建设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企业内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体与社会、企业与社会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既是本企业员工的道德行为规范,同时又是该企业对社会应负的道德义务。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一些企业出现了道德失控现象,如为提高经济效益,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做出有损社会、有损环保的企业行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当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引导和教育广大员工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经营的目的,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职业道德义务,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企业、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使企业道德建设逐步深化。

(4)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目标确立。企业目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提出的奋斗目标。由于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服从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还必须结合各基层单位、班组岗位及员工个人目标,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具有沟通协调作用和激励功能,不仅能够保证企业文化服从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还能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使员工感到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所以企业文化对企业目标的导向、整合功能还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制约,也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功能才能调整好这些目标。

三、总结

第8篇

一、在教育方式与途径上相互通用

政治思想工作中所采用的方式以及途径在文化建设上也能够适用。例如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活动、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教育,搭建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与范围,各种创先争优、业务技术创新等活动,不仅仅是疾控中心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

二、政治思想工作与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的途径

(一)依托文化建设对政治思想工作进行完善与创新。通过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手段的综合使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职工能够在“看得见、摸的着”的文化建设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教育。需要将“和谐中心”建设活动放到疾控中心工作的突出位置上来。疾控中心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大力的宣传,并组织职工积极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化疾控中心“和谐中心”建设。疾控中心的政治思想工作通过文化建设不仅仅是让工作内容得到充实,还要以推动工作方式的创新,让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得到深化,并以文化建设作为载体来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以让每一个职工都参与其中。

(二)利用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添加新的活力。在疾控中心文化建设之中,培育疾控中心精神、强化文化环境建设是核心所在,同时也是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新时期,疾控中心需要形成“科学防控、优质服务、诚信风险、和谐发展”的中心精神,要在对现有信息掌握的基础上加强疾控中心网站建设,在网站上开办政工建设、中心文化、职工风采相关栏目,并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来对疾控中心的形象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来为政治思想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三)通过政治思想工作与文化建设增强干部职工自我管理能力。强化疾控中心的内部管理活动,构建起有助于职工工作与学习的良好环境,是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疾控中心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疾控中心需要积极强化民主管理、制度管理,并在日常工作中融入激励、勉励、关心、情感等政治思想工作的内容,对过去那种命令式、强制式、“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善;与此同时,还需要形成完善的领导班子议事制度,重大的决策都需要提交到职代会进行讨论,采用领导班子议事票决制建立起完善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以有效改善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进而改善群众关系,提升疾控中心的管理水平。

(四)通过文化活动推动文化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将政治思想教育融入到职工所喜欢的、经常参与的文化活动之中,让职工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使得他们的素质得到有效提高。疾控中心可以定期举办职工文化节,组织职工出外旅游,开展各种以疾控中心工作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时政知识和疾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各种体育以及棋牌类的比赛。同时,还可以鼓励广大的职工组建乒乓球、羽毛球、书法等文体兴趣小组,对体育锻炼场所和器材、图书室、电教室、宣传栏等进行改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职工的政治素养以及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素质。总之,文化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之间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与共性,两者都是疾控中心强化管理工作所不可或缺的。因此,疾控中心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两者的融合,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疾控中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酒晓

第9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最近,江泽民又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这些论述,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政治文明”。(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政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主权,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政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及政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政治文明,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江泽民同志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是根据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内容提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补充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虽然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建设的战略举措提出,致使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的。

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明。政治思想包括政治理论、法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其中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理想在政治意识和政治活动中起主导的、支配的作用,它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能不能坚持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观点、理想,并不断提高政党、团体和公民政治活动的文明程度,将一直是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目标的确立,政治思想的形成和政治行为的规范,不可能自发实现,只能依靠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文明建设来完成。而且,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既面临着资本主义政治的强大冲击,又面临我国传统落后政治的干扰。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潮、“自由”观念、“人权”思想,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人际依附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遗传,对我国政治生活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成为我国向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严重阻抗。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政治思想,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重大而又艰巨。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包括政治行为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指政党、团体以及公民政治生活、政治活动方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行为上的反映。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政治文明规范尚处在系统建设之中,政党、团体及公民的政治行为文明也有待提高。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化倾向,无视法纪规范的“大民主”现象,政治生活的盲从与自发行为,干部中的家长制作风,领导层的等级特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以及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政治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都是受一定政治思想支配的。它表明我国政治制度化能力还不强,政治文明程度需要提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建设,进行引导,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直接阻滞我国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阻滞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政治思想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提高,事关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全局。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是指政治与法治规范、政治与法治程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制度上的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第10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代化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标志着将政治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目标已成为全党的共识,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性有了更为深刻的把握。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由此产生三种文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曾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经典的论述,明确指出政治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不能被随意删除或刻意回避。

我党第一、二代领导也有过包含政治文明的论述,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就指出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十五大报告则再次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政治文明被第一次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并列,突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预示中国共产党已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长期的、根本的任务之一确定下来。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必将并驾齐驱。政治文明这一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提出,是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具有现代政治文明的一般属性,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所赋予的个性特征。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这既揭示了人类现代政治文明所内涵的普遍价值在社会主义政治中的展现,同时又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鲜明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特点,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保证。现代政治大都是政党政治,离不开政党的参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取得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西方多党制在中国没有存在的历史依据和现实条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只能由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点,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和精髓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以人民民主为立国之本,依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民主理论来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护人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向前进,真正全方位地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以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法制保证。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思想提升为依法治国的战略,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重大转变。它既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顺利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而使人民广泛的民利和自由得到法制的确认和保障。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伟大实践中,是一个有机整体,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和对立起来。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基本内容就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政治民主,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志在“5·31”讲话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因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民主政治如果缺乏具体的制度化内容,就难以保障其充分实现。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的惨痛教训,在党的建设方面得出一个重要结论,那就是“制度是决定性因素”。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曾指出;“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就是要实现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真正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从而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水平,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达到预期的目标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从而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时代建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01)

第11篇

摘要: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关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的探讨,指出了它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新举措。理论上创新必将带来实践上的突破。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奋斗目标的实现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政治文明/理论创新/小康社会/新目标/新举措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又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加以明确。这是我们党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新发展。这一理论上创新必将带来实践上的突破,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奋斗目标的实现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以及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引起大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新发展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开化的健康的进步的状态,是与野蛮、愚昧、落后相对应的,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而取得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时对文明做过许多的论述,分析研究一下他们有关文明的论述便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阐明了他们的文明理论。这些理论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科学地划分了文明和文明时代。他们以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依据,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分三个时期,即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从奴隶社会开始的文明时代,并指出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文明的时代是对天然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二是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两重性。他们认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相继出现了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尽管这三个时期的文明都展示出了那个时代的风采,但资本主义的文明却远远超过了以往时代的文明。马克思、恩格斯甚至把资本主义文明称为文明国家、文明社会、文明世界、文明制度。与此同时,他们又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另一面,即它的局限性。恩格斯说它几乎把一切权利都赋予了一个阶级,把一切义务却推给了另一个阶级。[1](P177)马克思说得更加形象,他指出:“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1](P772);三是从理论上论证了文明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原理。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将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即废除私有制,同时又自觉地保存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以往文明的全部积极成果。恩格斯后来又进一步表述为文明的发展,即“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下一个更高的阶段”[1](P179);四是初步论及了社会文明的整体性。他们认为,文明是个整体的范畴,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个整体文明的社会,这一社会文明的发展将反映出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进步,即表现在社会经济领域,也表现在精神生产领域,还表现在政治生活领域。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明的理论,不仅对后人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而且对后人创建文明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关论述与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关于政治文明的提法,最初是江泽民在2001年1月10日全国宣传产部长会议上谈到法治与德治时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后来在2002年5月31日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即“5.31”讲话中又进一步表述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加以明确。他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重要目标。”随后不久在视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江泽民再次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2]最集中的一次论述则是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将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进行了全面阐述。江泽民明确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报告的第五部分还对如何深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向前进,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部署。尽管江泽民同志还没有具体论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与特征,尽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还有待在实践中全面展开和深入探讨,但仅就已有的论述来看,江泽民同志已经初步回答和解决了政治文明建设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正确回答了政治文明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体现了文明的时代性。马克思恩格斯虽然论及了未来社会与文明是不可割的,但未来社会对他们来说还只是一种理论上的预测,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文明对人类文明继承与创新,都是社会主义实践所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江泽民承接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明时代以及社会主义与文明不可分割的基本思想,又紧密结合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从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以新的时代气息,展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明确地指出了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的联系,揭示了文明的整体性。虽然马克思当年注意到了社会进步是各方面进步的总和,并且在阐述社会整体文明发展时首次使用了“政治文明”的提法,[1](P238)虽然恩格斯在“管理上的民主”与“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以及“普及的教育”将会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的论述中也曾包含着政治文明方面的内容,但毕竟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对未来社会整体文明,特别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做出明确的论述。江泽民关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论述恰恰解决了这一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试图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三是进一步解决了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的关系问题,突出了文明的目的性。江泽民同志以其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深刻理解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正确把握,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不失时机地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结合起来,特别是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加以明确,这本身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

第1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用制度来保证,这是三中全会的重大举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作为在社会全局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中居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生态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威胁以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畴,从而有助于增强全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观,进而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以推动我国“生态梦”的早日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国家当前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词,中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首先要塑造生态文明观。我们应意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的中心,而非自然的主宰。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受教育者中传播和宣传生态文明观,传播环境危机意识,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等等,通过宣传教育逐渐形成人们的生态文明观,从而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只有在全体公民都树立了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凝聚维护生态文明的正能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议培养“生态人”

“生态人”的培养,教育是最佳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回顾我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教育,导致了个体生态观念的淡薄。重视并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把生态价值纳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内涵。因此,培养具有生态价值观的“生态人”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重要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实环境的回应,更加需要理论来支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了人类无视自然界的规律盲目开发和掠夺所带来的后果。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途径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新塑造。其次,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例如,“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以及“美丽中国”的思想。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如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仁”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

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举措

生态文明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助于公民的全面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适时地实现创新和转变,才能承担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加入生态观教育的内容。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培养公民正确的生态观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把公民生态观的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范畴之中,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生态观教育是相互包含和融合的关系。只有把培养科学的生态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体现生态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中从功能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和经济价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价值。然而,随着生态危机的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其生态价值的实现。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过程和环节而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丰富和发展主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顺应时展,增强自身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树立生态价值的教育理念,强调和凸显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从而真正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注重社会实践。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基本上以理论宣传和课堂教育为主。然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让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使其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生态文明。让公民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课题积极深入到乡村、社区、厂矿去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调研、体验和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加强化和内化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实践活动中要始终牢记生态文明的观念,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保护生态过程中促进自身道德情操的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理论的出现,注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生态文明主体的培养,主体的培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生态文明建设更为有效。生态文明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通过对生态文明基本理念的总结,使之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为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环境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行为,帮助树立正确、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对于我国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构建美丽中国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2]张一兵.悲情的双曲线:关系主义中的生活废墟[J].人文杂志,2012(5).

[3]庄世坚.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的和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4]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

[5]夏国美.“生态人”:自然的回归[J].检察风云,2004(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