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试用期业绩总结

试用期业绩总结

时间:2022-05-03 02:47:41

试用期业绩总结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1

关键词:绩效管理;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学生管理;实证研究

绩效管理是一个信息获得和应用的过程,即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和考核范围对部门及员工的工作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修正部门和员工工作目标中出现的偏差,对部门和员工做出各种必要的奖惩及相关活动,以此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经营管理的改善,从而达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增强组织凝聚力,提高组织经济效益的目的,最终实现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的过程。

绩效管理本质上是管理组织绩效的实现,即通过制定绩效目标和计划,过程控制,实施考核,运用考核结果(即反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和培训发展的循环系统。它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不断地批判和吸收传统的绩效考核(评估),并开始从赢利性组织向诸如政府、医院和学校等公共部门扩展。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壁垒的阻滞,绩效管理系统观点和思想并没有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本研究选取100名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研究方法设置试验组(50人)和控制组(50人),对试验组进行学生绩效管理控制,检验在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学生中间实施绩效管理是否有显著差异。

1.实验设计

1.1学生绩效管理模型

本研究将绩效管理理论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实践中,构建从目标到结果一整套的任务定向、反馈、激励、评价控制模型,即制定目标和绩效计划、过程监控、绩效考核、考核结果运用四个环节的学生绩效管理模型(见图1)。

1.2学生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兼顾结果和过程两方面,前者是产量、成绩、目标实现情况等可以衡量指标,而后者则从产生结果的过程入手,指那些与既定目标有关的行为,认为行为本身就是绩效。本研究的学生绩效包括思想品德、专业技能、文化成绩、综合能力四个指标,具体见表 1。

2.实验过程

本研究采取准实验研究范式。选取武汉专业技能学院武术学院2004级100名学生为试验对象,其中50人组成试验组被试,另50人为控制组。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对学生进行试验。试验分以下四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目标和绩效计划(2006年8月)

在学期初期,辅导员根据本学期各个科目的考核指标和学校学生工作计划等制定年级目标,学生据此制定详细个人计划(目标)。辅导员再对学生计划进行审核,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化调整,最终争取实现学生个人和班级目标的统一。

第二阶段:过程监控(2006年10月―2007年6月)

在学生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由辅导员对学生绩效进行阶段性反馈、监督和指导(每个月1-2次)。通过上课考勤、作业情况、自习检查以及参加活动记录等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总结反馈,对于达到行为规范的学生予以鼓励,对于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辅导员要积极的与他们沟通反馈,分析其原因,共同商讨新的解决办法。这个过程强调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支持,如多接触学生,关心了解学生的生活等,经常提醒学生的日常行为。

第三阶段:绩效考核(2007年7月)

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的标准为第一阶段商定的计划。根据试验组总评的分数与控制组总评的分数进行比较,通过显著性差异检验绩效管理应用于学生管理中的效果。本阶段的重点是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绩效。

第四阶段:考核结果运用(2007年9月)

考核结束后,根据结果对优秀学生或进步大的学生进行奖励,包括公开表扬、奖学金等;对后进学生采取谈心沟通等方式,帮助其解决问题。同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制定新一轮的绩效计划。

3.试验数据

根据试验组与控制组共100名实验对象2006学年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期末综合考评成绩,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试验组与控制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

3.3.1试验组与控制组差异检验

结果表明,控制组第一、第二两个学期学生绩效除了在文化成绩和综合能力两方面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方面均未有明显差别。结果见表2。

经过第二学期对试验组实施绩效管理,到期末进行考核,通过t检验发现第二学期试验组与控制组学生绩效在思想品德、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总评上都有显著差别。结果见表3:

表4为试验处理前后试验组绩效差异比较(前第一学期与后第二学期)。同样采取t检验方法,考察试验前后学生绩效是否发生显著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被试前后的学生绩效发生了显著差异,其中思想品德、专业技能、文化成绩、综合能力、总评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且各项目第二学期的平均数都高于第一学期。而控制组被试在没有接受试验处理的情况下,其学生绩效并没有显著差异。

注(表2):*表示p<.05

4.实验分析

4.1实验有效性讨论

本研究采取准实验研究范式,在实际的学校情景中对学生进行试验干预。为了取得有效的结果,控制试验组之间的无关因素的影响,我们采取了纵向研究的方法,即被试来自同一个专业年级,学习内容、接触的校内外活动大致相同,从而增加了试验组之间的可比性。

通过考察试验组与控制组的起始绩效水平,发现两个组的被试在思想品德、文化成绩、专业技能、综合能力总评四个方面都没有显著的差异,t检验结果p值都显著大于0.1,表明试验组之间的思想品德、文化成绩、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指标是大致相同的,这就从被试的个体差异上控制了无关变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证明试验结果的有效性,我们还考察了控制组被试两个学期学生绩效的差异情况,发现他们除了文化成绩和综合能力外,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区别,这个数据为我们论证试验处理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在学期初制定目标和绩效计划,不仅包括学业课程计划,还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等其他计划。目标为行动指引了方向,学生就能按照既定目标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不断对学生予以督促和支持,特别是心理上的关怀,不但保证学生坚持执行计划,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将自己得到的关怀和帮助也用同样的方法传递给他人,从而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助人为乐的品德情操和积极向上、开朗大方的性格特征。公正、公平的期末学生绩效考核使学生能够检查自己绩效计划的完成情况,在进行总结之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增强自我学习动机,养成自主管理的习惯,同时为改进个人绩效计划奠定基础。学校在考核后根据绩效对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2学生绩效管理结果分析

表3结果显示,在接受试验处理之后,试验组与控制组相比,学生绩效都有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试验组被试的思想品德、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等三个方面都显著的优于控制组,总评提高了十个百分点。表4结果显示试验组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前后绩效比较,思想品德、文化成绩、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等四个方面都显著提高,总评提高了十个百分点,明显优于控制组学生的绩效考核。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将绩效管理方法引入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实践当中,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得到明显提高。

5.结论

在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学生的日常管理中采取绩效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文化成绩,特别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有积极的作用。绩效管理的四个阶段――制定目标和绩效计划、过程监控、绩效考核、考核结果运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必须强调绩效过程和结果。将绩效管理引入学生管理是一个有意的尝试,其作用还需在实践中不断论证、探索和更新,以便更好的将绩效管理思想与学生管理特点联系起来,总结出适合于学生的绩效管理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文化成绩、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等绩效,最终实现学校、社会对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 乔恩・沃纳・双面神绩效管理系统[M]・北京: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美]Fred C.Lunenburg,Allan C.Ornstein・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 任秀华,何克抗・以绩效为核心的企业培训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9):54-56

[5] 杜勇・绩效管理系统有效性保障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05(10):28-29

[6] 赵玉兰,李新・绩效管理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4(9):37-38

[7] 牛成,李秀芬・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J]・甘肃科技纵横,2005(5):103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2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成本核算与管理 成绩评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2010年7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谈到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不管是教育部16号文还是国务院的规划纲要,其核心观点都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近年来,教育界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讨论很多,其中一体化教学模式被广泛接受,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解决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反过来,再利用积累的专业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新的工作问题,即所谓的“做中学,学中做”。

一、实验设计背景

成本核算与管理是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共设有90个学时。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下,以材料费用核算为例,其教学实施过程一般是:首先由教师讲解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然后学生模仿例题做练习,最后由教师评讲。结果是学生连领料单是什么都没见到,只会做练习,并不能解决工作中材料费用的核算问题。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后,我们首先对材料费用核算涉及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分析(见表1),接下来针对表1分解的知识与能力重新组织教学过程,基本过程如下:学生(分组分岗)熟悉虚拟企业经营环境(来自实训教材或教学软件)、生产工艺流程、成本核算制度、对单据进行归类、编制发料汇总表(假设企业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对发出材料进行计价)、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相关账簿;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或者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面对众多的领料单怎么办?要不要一张张处理?怎样设计合适的发料汇总表?为什么要编制分配表?怎样设计合适的分配表?用什么方法分配公共材料费用?依据是什么?处理材料费用的原则是什么?明细账在材料费用核算中起什么作用?不要行不行?设计明细账的依据是什么?老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要管控好课堂,做一个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高度体现“知行合一”,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考核形式也由传统的“考勤+练习+期末考试”的形式改变为形成性考核方式,具体如表2所示,侧重考察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计

在高职教育中,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说明

(1)自变量:本实验中自变量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2)处理:被试采用该教学方法则是实验的“处理”。

(3)因变量:本实验中因变量是学生学习效果(用总评成绩来表示),可以由学习态度、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三个指标来衡量。由表2可知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的考核由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团队作业、期末考试三个方面构成。平时成绩主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可以用平时成绩作为学习态度的测量;团队作业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含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因此可以用团队作业成绩作为综合能力的测量;期末考试试题主要是按课程标准要求,从题库中抽取试题并做适当调整,因此可以用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专业知识学习效果的测量。

(4)测试对象:本实验的测试对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2012级会计1班和2班学生,其中1班学生人数为45人,2班学生人数为43人。

2、实验设计方案说明

本研究拟采取事后对照组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以2012会计1班作为控制组,该控制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未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2012会计2班作为实验组,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该实验方案中的处理X,表示是否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由于该变量与班级完全对应,所以可以直接以班级变量作为分组因素变量。R表示随机抽样,从诸多项目式教学课程中随机抽取到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作为实验。实验观察结果O1表示的是2012会计2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用平时成绩O11、团队作业成绩O12、期末考试成绩O13、总评成绩O14四个变量来衡量;O2表示的是2012会计1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学习效果,用平时成绩O21、团队作业成绩O22、期末考试成绩O23、总评成绩O24四个变量来衡量。除了独立样本T检验外,本实验还将采用方差分析,纳入分析的分组变量包括班级和性别。

(1)独立样本T检验的假设如下

H01:O11=O21,假设两个班平时成绩无差异,即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习态度无影响。

H02:O12=O22,假设两个班团队作业成绩无差异,即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综合能力的提升无影响。

H03:O13=O23,假设两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差异,即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无影响。

H04:O14=O24,假设两个班总评成绩无差异,即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习效果无影响。

(2)一元方差分析检验的假设如下

H05~H08:假设一体化教学模式分别对两个班的学习态度、综合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和学习效果无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

H09~H12:假设性别分别对两个班的学习态度、综合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和学习效果无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

H13~H16:假设一体化教学模式、性别对两个班的学习态度、综合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和学习效果无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

3、外生变量的控制

在本实验中通过以下途径来控制外生变量的影响。

(1)课程都安排在第3学期,所学课程一样,两个班的学生人数、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差不多。

(2)没有同学重修该课程,所以没有学生接受重复测试,这样也就不会产生因重复测试而对实验产生影响。

(3)两个班都是同一个老师负责上课和考核,课程考核方式也完全相同,所以对应的测量手段是一致的。

(4)在数据预处理时可以通过分析软件剔除掉极端值。

(5)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消除选择偏差。

三、实验结果及评价

1、数据的预处理

数据的探索分析结果的描述性统计摘要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2012会计2班的平时成绩、团队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总评成绩,无论是算术平均值还是中位数,都比2012会计1班高。两个班成绩的标准差规律性不明显。由于T检验和方差分析都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和独立(对两个班级成本核算与管理成绩的测量是独立进行的,满足样本的独立性),所以在数据预处理阶段要做正态分布检验、方差齐性检验。从数据预处理的结果来看,只有2012会计1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和总评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要求(见表4,KS检验对应的P值分别为0.140、0.200,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接受服从正态分布的零假设),但样本数大于30,近似大样本,是否正态分布对后续分析影响不大;而方差齐性的Levene统计检验的结果(见表5)表明,除团队作业成绩的P值接近0.05,其余的P值都远大于0.05,接受方差齐性的零假设。从数据的探索性分析结果来看,本次实验数据可以做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

2、独立样本T检验的实验结果

从表6可知,平时成绩、团队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总评成绩四个变量T检验的P值都小于0.05,拒绝原假设,有95%的把握认为两个班平时成绩、团队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总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在控制好其他外生变量的基础上,两个班级在成本核算与管理学习方面唯一的区别就是是否实施一体化教学,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态度、综合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学习效果四个方面都会产生明显影响。

从表7可知,平时成绩、团队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总评成绩四个变量T检验的P值都大于0.05,接受原假设,即有95%的把握认为学生在平时成绩、团队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总评成绩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3、方差分析的实验结果

(1)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与T检验一致,此处不再表述。

(2)双因素方差分析

该分析主要是考虑班级和性别两个因素对各项成绩的影响。根据班级与性别的交叉表(见表8),2012会计1班的男女比例和2012会计2班的男女比例刚好颠倒过来,虽然从上面的T检验知道性别对成绩没有影响,但性别与班级的交互效应是否显著并没有得到证实。从表9班级与性别变量相关性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班级与性别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从表10至表13各项成绩的双因素分析表来看,所用方差分析模型检验的P值都小于0.05,所用模型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用该模型来判断变量系数的统计学意义。与T检验的结果一致,班级变量对四项成绩的影响显著,而性别变量对四项成绩均无影响,班级与性别的交互效应对四项成绩影响不显著。

四、结论

从以上研究我们发现,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显著影响:采取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班级的总评成绩明显高于采取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而且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提高衡量学习效果的三个方面指标:学习态度、综合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均有显著效果。这为我们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提供了经验指导。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实验过程中尚需完善的地方如下:一是选取的教学课程太少,可以抽取更多课程作为研究案例。二是选取的研究班级太少,只选取本人所教的2个班级进行测试,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和其他任课老师合作,均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样可以选择更多的班级做研究,比较适合做对比实验。

(注:本文由广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资金资助:高职财经类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优化与机制建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1B052。)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3

大家好!紧张的期中考试已落下了帷幕,优异的成绩见证了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也见证了老师们辛勤的工作。我们为你们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付出的劳动有所收获而感到欣慰。

正所谓: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抚着大地时,教室里传来了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课堂上,同学们总是瞪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细心聆听老师的讲解;课后,很多同学更是放弃了看电视、玩耍的时间,用于复习功课;然而奋斗的路上你们并不孤单。为了提高你们的学习成绩,老师们也常常披星戴月、挑灯夜战。有些老师的孩子虽然还年幼,可是轮到早读课也同样早早地到了班级;有些老师为了备课,批改作业习题常常夜深人静时还在绞尽脑汁;甚至有的老师为了不影响白天正常的教学工作,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来批改试卷、批改作文。同学们,有时我们也觉得自己太苦太累了,可是每当看到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我们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你们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再多辛苦也无怨无悔!

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老师和同学们都愿意付出自己的汗水,可能有些同学要问了:“我在复习的时候也很认真也很努力呀,可是我的成绩为什么总上不去,总是忽上忽下呢?”

如果你能够有这样想法,就是很大的进步,说明你已经知道开始反思了,这就值得表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可以看看那些优秀的同学,他们又为什么能够一直保持这样良好的成绩呢?通过观察,老师发现:这些同学的学习习惯非常的好!

你看,每次上课,他们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的发言,都认认真真地倾听。通过倾听,他们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其实这一次次的倾听,不就为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吗?

你听,他们在自习课上做作业时是那样的专心致志,甚至老师在他身旁轻轻走过,都没有发觉。遇到不会的题目,他们紧锁眉头独立思考,决不轻易去询问周围的同学、查看书本。

每到老师讲评同学们的家庭作业时,被表扬到的同学常常又是他们。翻开这些同学的任何一样作业本:字迹端正、正确率高。无论是抄写词语还是作文练习,无论是平时的还是周末的作业,每一道题目、每一样作业,每一次都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用心!

仔细观察他们,认真回想自己。原来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法宝!同学们,学习如细水长流,不是靠几天的突击就能有好的成绩。以后该怎么做,我想每一位同学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同学们,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道路有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阴雨连绵的岁月,你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已。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要从暂时的喜悦中走出来,从暂时的沮丧中走出来,胜不骄,败不馁,及时调整自己,为下一次考试早作准备。

期中总结之后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同学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吧!

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范文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大会发言稿

期中考试总结大会发言稿

期中考试总结会上的讲话

教导主任期中考试总结会上的发言稿

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发言稿

期中考试总结表彰会讲话稿

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稿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4

期中(末)考试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考试工作是检验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对教风和学风有着导向性作用,为了使我院的考试工作更加规范、更加科学,以考试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订考试工作管理办法。

一、工作总则

1.考试工作总原则:科学、严密、规范、公平。

2.考试工作的总目标是:科学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达到通过考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3.考试工作由学院教务处全面负责,逐步实施教务处宏观组织、督查、以系为单位具体组织实施的院系两级管理工作模式,以便于各系根据不同课程特点采取更为科学的考试模式。

二、考试工作内容、程序及要求

1.总体实施工作方案制定:统一考试前4周教务处依据本方案制定xxxx学期期(中)末考试总体工作方案,发至各系部并备案。

2.具体实施工作方案制定:统一考试前3周各系部依据本方案制xxxx系xxxx学期期(中)末考试次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上交教务处审批后实施并备案。

政治、英语、语文、数学、计算机基础、体育等公共基础课全院统一安排考试,工作方案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学科教研室制定;各系负责组织所属班级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考试、工作方案各系组织相关教研室制定。

各系部的考试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录一xxx系考试工作方案模板。

3.命题:命题实行责任制度,各试题由开课教研室负责安排命题组并指定负责人负责命题工作,试题要经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系主任审批签字方可使用。命题内容符合大纲要求,格式符合教务处要求。见附录二试题要求模板。

4.试题印刷、分装与保密:试题印刷由教务处与学院办公室联系,安排统一印卷时间,以系(排课系)为单位根据印卷时间安排表进行印卷。试卷印制完毕,公共基础课的试卷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分装保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试卷由各系统一分装保管,试卷袋的内容要按要求规范填写。

各系要指定专人负责试卷的印刷、安全保密工作,杜绝试题泄密事件的发生。

5、考试、监考与巡考:

考试分为笔试、口试、技能测试等,笔试采取单人单桌、闭卷考试方式,时限为90分钟。特殊方式考试要经系主任、教务处批准。

监考人员由各考试组织单位负责安排,每50人以下的考场安排2人监考,50人以上的考场安排3人以上监考。考场守则和监考守则见附录三、四。

巡考由督导处和各系安排,考试督导守则见附录五、

6.阅卷:

阅卷工作由教研室成立的阅卷组完成,教研室阅卷组由多人组成,教研室主任任组长,采取流水作业阅卷,要有专人核查阅卷情况。

7.成绩上传:

阅卷完毕,学生成绩经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审核签字后交教务处备案,并上传成绩至教务管理系统中。

成绩上传要求见附录六。

8.试卷封存保管:

考试之前的试卷封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由专人负责保管。

试卷移交过程要严格保密,并执行移交签字制度.

批阅后的试卷按要求整理存档。

9.成绩分析及考试工作总结:

阅卷结束3天内,各科要针对学生成绩就教学和学习等方面进行总结,成绩分析上交教务处存档。课程成绩分析模板见附录七

考试工作总结以系为单位进行,阅卷结束1周内完成,总结报告上报教务处存档。主要总结考试组织工作,考试形式、考试安排、试题、学生成绩分析、教与学改进建议。格式模板见附录八。

三、其他

1.考试安排原则:6周以上课程都要期中考试,全院期中、期末考试一般控制在1周半以内完成,期初补考在开学第二周进行。

2.存档材料:

①.学院xx考试工作安排方案,教务处存档。

②.各系部xx考试工作安排方案,系部、教务处存档。

③.试题申报表各系存档备查;

⑤.命题申报表、试题(卷)移交、发放流程记录表各系存档备查;

⑥.试题、评分标准;

⑦.试卷及成绩分析;

⑧.系部及学院考试总结及成绩分析。

3.学生考试期间请假:考试期间严格控制学生请假耽误考试,特殊原因必须经班主任、经系主任、学生处、教务处批准备案后方可办理缓考,否则,按旷考处理。

4.安排监考教师,非特殊原因不得请假,不得私自调换,特殊原因有系主任批准,并有系主任安排调换。

本规定自2008-2009-2学期开始执行。

四、附录

附录一xxx系考试工作方案模板。

xxx系xxx学年xx学期期(中)末考试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二、工作要求

三、工作任务、时间安排等

四、科目、班级、考场、监考教师等安排

附录二试题要求模板

1.出题标准:

考 查

知识点分值

分配试题难度

(理想得分率)

基本题60分90%

水平题30分55%

难度题10分15%

注:出卷时,三类难度试题要各自相对集中,如:①基本题:可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题型,②、水平题:可包括简答题、计算题等题型,③、难度题:可包括证明、论述等题型,以便于成绩统计与分析。

2.试卷排版

试卷编排格式要统一规范,试卷头参照以下样式执行: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

08-09(二)学期_(此处填课程名称)__期(中)末试卷A

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

阅卷人

.

复核人

说明:

(1)试卷头标题用黑体3号;班级、姓名、学号部分采用宋体4号,表格内文字部分采用楷体四号;

(2)纸型按B4分两栏,上边距为2.54cm,下边距为2.54cm,左边距为3cm,右边距为2cm,页眉距边界为1.5cm,页脚距边界为1.75cm

(3)试题内容字体以宋体五号为主,单倍行距。试卷的大标题如“一、填空题”用黑体小四,括号内的说明文字用宋体小四。小标题如“1、” 字体与试题内容一致。多层次标题字体根据本格式自行确定。

(4)试卷中的文字、插图应工整、清楚、准确,印刷规范,试卷页脚需注明“第 页/共 页”,用宋体小五号,特殊试卷(如外语试卷、工科试卷中的字符等)的字体、字号可以参照本格式自行确定。

每份试卷,做到内容正确、题量充足、符合教学进度、编排规范,无校对及印刷等技术和非内容性失误。试卷必须加密保存,在考试前不得对外透露试题内容。

附录三考场规则

学院考场规则

1.考生应提前15分钟到达考场。开考后30分钟不得入场,考试过程中无特殊情况不得出考场,如确需外出需经监考人员同意并由监考人员陪同。

2.考生入场后应将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指定的位置,将考试证、学生证放在座位的左上角。

3.考试使用统一印发的试卷、答题卷和草稿纸,不准用其它纸张代替。

4.考生领取试卷后,先填写学号、姓名、系(院)、专业、年级(班级)。严格遵守考场纪律,独立答卷,不准交头接耳、相互暗示、左顾右盼。除开卷考试科目外,不准携带和翻阅书籍、资料或笔记。

5.考试中如有问题需举手征得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提问。

6.开考30分钟后,考生可提前交卷退场,提前交卷的考生,应立即离开考场,保持考场内外肃静,不准在考场附近逗留、讲话。

7.考试结束时间一到,应立即停止答卷,并将试卷和草稿纸扣放在桌面上,经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考场。继续答卷者其试卷作废,该门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按违反考场纪律处理。

8.考生必须服从监考人员的管理,对不遵守考场规则、阻碍监考人员正常履行监考职责、无理取闹、扰乱考场秩序或对监考人员、检举人打击报复者,依据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9.考生有责任监督监考人员和同学,对违纪作弊行为及时向监考人员、考试巡视检查人员和教务处举报。

附录四监考规则

学院监考守则

1.监考和考试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佩带证件,坚守岗位,不做与监考、工作职责无关的事情。维护考场秩序,严格考试纪律,制止无关人员进入考场。关爱学生,文明监考。在监考过程中不准吸烟、交谈、读书、阅报,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监考过程中必须关闭随身所带的通讯工具。

2.考场安排为单人单桌、拉开距离、活动课桌桌洞朝前,在课桌左上角张贴座号。监考人员必须在考前15分钟到达考场,组织考生随机抽号、对号入座。

3.考前10分钟,监考人员应向学生宣读《考场规则》和《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规定》,在黑板上写明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和监考人员姓名。考前5分钟发放试卷。

4.开考后,监考人员应提醒学生在试卷规定位置写明学号、院(系)、专业、年级(班级)、姓名等。考试中,发现学生有违犯考场纪律的行为,要立即制止。对违纪作弊考生,监考人员应责令其停止答卷,没收试卷,令其退场,在其试卷记分栏上写明“违纪或作弊”字样,如实记入考场记录。

5.监考人员不得与学生交谈,对试卷内容、题意不作任何解释或暗示,字迹不清或试题更正要当众说明。监考人员不得监守自盗,不准暗示、协助或支持考生违纪和作弊。

6.考试结束前15分钟,监考人员要提醒学生注意考试结束时间。不得提前和推迟考试时间,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推迟考试时间,必须经过批准,公共课由教务处长同意,专业课由院系(部)院长(主任)同意。

7.考试结束,监考人员收齐试卷,按规定装订、密封,认真填写考场记录,与试卷一起交院系(部)办公室。注意整理考场,关好门窗。

8.对违反以上规定的行为,按教学事故进行处理。

附录五巡考规则

学院巡考规则

为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工作,规范巡考工作职责,特制定本规则:

1. 成员构成:巡考组由院系两级构成,分别由院领导,督导室人员及各系人员组成,原则上由各系系主任负责本系的考试巡考工作。

2. 工作职责:考试期间,各巡考人员负责对所分管考区考场秩序,对监考教师是否履行监考职责进行全面监督,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及时反馈考试期间出现的各种情况,妥善处理好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3. 工作要求:

(1)按照考试时间安排,巡考员提前10分钟到教学督导室处领取巡查胸卡,《考试检查记录表》和《监考教师岗位考勤表》。

(2)在巡考的同时让监考教师在《监考教师岗位考勤表》中签名,并于每场考试完毕后认真如实填写《考试检查记录表》,然后将两表交教学督导室整理后放教务处存档。

(3)每场考试至少检查一次,巡查时须二人同往,考区分工表中第一人为负责人。

附录六成绩上传要求

成绩录入前,各系须认真核对学生名单及各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确认无误后方可上传成绩

格式一:期中成绩上传

一、只需输入期中成绩,其它项目无需输入

二、如有违纪、旷考、缓考等异常情况,[考试状态]列选择相应状态,[期中成绩]项记0分,

三、成绩输入完毕后,请单击[保存]按钮即可(总成绩列已屏蔽),不要单击提交。

格式二:学期末成绩上传

一、输入帐户:

密码:

二、选择成绩录入---正常成绩录入---200x-200x(x)

三、选择对应课程---选择初始化成绩—选择班级

四、录入成绩

1、在自动计算总成绩前打勾;

2、单击设置按钮,例设置如下:

设置1:无试验成绩,平时成绩满分为30分或100分

考试成绩占总成绩:50%(百分制,取其中的50%)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100%(30分制,取其中的100%)或30%(百分制,取其中的30%

试验成绩占总成绩:0%

期中成绩占总成绩:20%(百分制,取其中的20%)

设置2:有试验成绩,满分为10分,平时成绩满分为20分或100分

考试成绩占总成绩:50%(百分制,取其中的50%)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100%(20分制,取其中的100%)或20%(百分制,取其中的20%)

试验成绩占总成绩:100%(10分制,取其中的100%)

期中成绩占总成绩:20%(百分制,取其中的20%)

3、如有缓考、缺考等异常情况,请在[考试状态]列选择后,在[总成绩]列输入0(不允许为空)。

4、全部输入完毕后单击提交,显示提交成功后方可关闭。

附录七课程成绩分析

一、系内教师任课情况分析

1、《****系教师任课情况分析表》,格式另附

2、系部对本系教师任课情况分析

二、系内班级成绩分析

1、《****系班级成绩分析表》,格式另附

2、系部对本系班级学习成绩状况分析

三、对异常情况进行说明

附录八系部考试工作总结及成绩分析

一、组织工作

二、考试形式

三、考试安排、

四、试题

五、学生成绩分析

六、教与学改进建议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本科生 英语成绩 专业课成绩 相关性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高校和大学生对英语学习愈发重视,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英语学习高潮。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批评也时有耳闻,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挤占了其它课程的学习。清华大学教授孙复初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语言文化政策研讨会”上提到,清华大学许多专业教师抱怨英语课冲击了专业课。著名教育测试专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也认为:“四、六级考试确实冲击了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母语学习。”但也有专家学者持不同观点,《青年报》在2004年2月2日发表署名一知的文章,认为“并非英语四、六级考试占用了大量时间以至于耽误了专业课学习,而是总体学习时间太少。专业课好混,于是马虎学学,到最后自然发现没学好。将其怪罪于英语考试,实在不该”。

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英语学习挤占其它课程学习的观点有失偏颇,并没有普遍意义。根据央视“时空调查”,只有29.7%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将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甚至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更多的情况是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其它各科成绩也相对较好,英语学习挤占其它课程学习的现象并不普遍。因此,笔者假设:英语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之间并不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英语学习并不对专业课造成冲击,并通过社会科学统计

软件包对本科生英语成绩和其它各科成绩进行相关分析,以验证此假设。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江南大学2005级学生。之所以选择2005级学生作为样本学生,一方面是因为作为2005级的大二学生入学已经两年,他们已经逐步摆脱了中学阶段学习方式和环境的影响,基本适应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在学习上他们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大二阶段也是英语学习的最后阶段,学生已经完成了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随后要参加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便于采集数据,进行同期比较。

2.2数据采集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和召集样本学生举行座谈会的方式采集数据。

2.2.1随机抽样

本研究对江南大学非英语专业2005级4059名学生进行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按5%的比例在江南大学17个学院(外国语学院除外)随机抽取样本学生。样本学生在各学院学生成绩汇总名录中从第一名学生开始等距离抽取(间隔为19),共抽取样本学生212名。采集样本学生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各科学习成绩、英语成绩,以及当期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剔除因各种原因造成成绩缺失样本学生44名(其中休学、缓考及因通过四级考试而免考28名,四级考试缺考11名,四级考试成绩无效4名。专业课成绩缺失1名),实际获得有效样本学生168名。其中男生99名,女生69名。样本学生总成绩、文科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均采用均值,文科成绩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邓小平理论等以识记为主的课程,专业课成绩包括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2.2样本学生座谈会

在样本学生中按35%的比例召集样本学生共计59人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是否挤占其它各课学习”这一问题的看法。座谈会实到样本学生57人,座谈会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英语学习对今后自身发展是否重要?

2.英语学习是否挤占其它课程学习?

3.是否在上其它课时看英语书,背英语单词?

4.用于英语学习的课余时间是否比其它课程多?

5.您是否觉得英语比其它学科更难学?

6.你认为英语考试容易及格还是其它学科考试容易及格,为什么?

2.3研究工具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对样本学生的各科平均成绩、英语成绩、四级考试成绩、文科成绩及专业课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其是否存在相关性,若存在相关性,呈现何种相关关系,相关程度如何,以此验证“英语学习是否挤占其它课程学习”。同时,组织样本学生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是否挤占其它课程学习”这一问题的总体看法。

3.结果和讨论

3.1英语成绩和四级成绩与各科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如表一所示,样本学生大学英语成绩和四级考试成绩及各科平均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489和.354,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大学英语成绩越好,四级考试成绩也好,其它各科成绩也越好。其次,样本学生大学英语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319,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英语学习并没有冲击专业课学习。而同属文科类课程的大学英语成绩和文科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154,颇令人费解,有待进一步研究。样本学生座谈会的看法是他们比较重视英语学习,而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邓小平理论等课程不够重视。最后,各科平均成绩和专业课成绩、文科成绩、大学英语成绩和四级成绩之间也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733,.442,.354和.223。这说明学生总体成绩好,则其它各科成绩都好,学生成绩好坏与课程类别没有直接关系。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英语成绩、四级考试成绩、各科平均成绩、专业课成绩和文科成绩之间总体上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充分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英语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之间并不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英语学习并不对专业课造成冲击。这一点在随后的样本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

3.2样本学生座谈会信息反馈

从座谈会样本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半数以上样本学生(66%)认为英语学习并不影响其它课程学习。他们并不认同“英语学习挤占其它课程学习”这一观点。他们认为英语和其它课程一样,只是所有课程中的一门课而已。有45.3%的样本学生承认有过在上其它课时看英语书的经历,但只是在考试前夕,平时不会。只有少数样本学生(3.8%)总是或经常在其它课上看英语书。超过半数以上的样本学生(62.3%)表示他们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比其它课程多,但并没有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英语学习,这和央视“时空调查”的结果(29.7%)是一致的。有半数样本学生(50.9%)认为英语比其它课程难学,因为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而且英语考试内容捉摸不定,难以把握。因此,将近半数的样本学生(43.4%)认为英语考试比其它课程更难及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青年报》一知的观点。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也得到了参加座谈会的样本学生的认可。

4.结语

从统计结果看,大学英语成绩、四级考试成绩、平均成绩、专业课成绩及文科成绩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大学英语成绩和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其它各科成绩也好。学生成绩好坏与课程类别没有直接关系,不存在英语学习挤占、冲击其他专业课学习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井升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费时低效的原因[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2-24.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6

《内科学》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整体性较强,涉及知识面较广,重点阐述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教学计划规定的临床医学专科《内科学》总学时是136学时,授课时间是在第三、四学期,授课内容多、过程长,时间跨两个学期,结业考试是在第四学期末进行,学校统一规定考试时间、地点、监考老师,一次性闭卷笔答考试,如果考试不合格,只有一次补考机会,毕业前进行补考,再不合格,影响毕业。考试内容包括两个学期学过的全部内容,但大部分学生对第三学期学过的内容印象已经不深刻,导致期末考试前出现了学生找老师划重点、复习任务繁重、开夜车、焦虑、紧张等现象,考试成绩不理想。

二、研究目的

随着我校教学三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模式逐步确立,传统的考试内容、方式、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题通过对临床医学专科《内科学》课程考试模式进行改革,更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客观完整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避免一张考试卷定成绩的现状,减轻学生最终一次性考试的压力。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授课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授课方法,多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边学习,边复习,对重点内容强化掌握,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成绩,降低不及格率,让学生真正听得懂、学得会、考得过。

三、研究意义和价值

通过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客观完整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避免一张考试卷定成绩的现状,减轻学生最终考试的负担,把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化为平时的学习动力[4],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努力学习和积累,相应降低学生作弊动机,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增加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一是弥补《内科学》成绩无实训考核的缺陷,总成绩中实践技能强化培训成绩占一部分;二是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习前实践技能强化培训,改变以往学生不重视培训过程,培训成绩用不上的状况,使学生认真对待整个实习前实践技能强化培训过程,促进学习实践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在整个实践技能强化培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4],为第三年的实习和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对象

以2011级临床医学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该专业的《内科学》课程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将课堂提问、出勤、作业批改、期末考试、病历书写、实践技能考核等按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变总结式考核为过程考核,改变原有一纸定成绩的考核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

五、研究内容

(一)编写《内科学习题集》

1.组织召开《内科学》任课教师座谈会,传达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征集建议、分配任务。2.依据教学三项改革新修订教学大纲要求,依照教材《内科学》(第6版,主编雷寒,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相对应的《内科学习题集》,将《内科学》授课内容按照任课老师分段授课章节进行分配,每人负责所讲章节的习题编写工作,题型包括名次解释、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其中选择题分A1型题、A2型题、A3型题、A4型题、B1型题、X型题。学期初发给学生,学生边学习,边复习,内容重点与校内内科学考试及专升本考试相吻合,着重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内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科学》多形式考核

采用多种形式考核,用综合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定。新的考试模式包括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10%),第三学期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病历书写(占总成绩的10%),实践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20%),第四学期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1.平时考核: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主要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表现、作业批改等方面,百分制打分,优秀为90~100分,良好为70~80分,一般为40~60分,极差为≤30分。此项占总成绩的10%。2.分阶段考试:《内科学》为两学期的课程,按教学计划在第三、第四学期各进行一次期末考试,统一时间安排,进行闭卷考试,学什么就考什么,不重复考,每学期考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30%。3.病历书写:在第四学期开卷进行,讲完部分系统疾病后,规定时间,让学生写一份完整的大病历。此项占总成绩的10%。4.实践技能考核:为将实践技能与专业课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了专业课后再体会一下实践操作,并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第四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前实践技能强化培训,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肺脏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心电图、心肺复苏八个项目,培训结束后,将考核成绩计入《内科学》总成绩。此项占总成绩的20%。

(三)流水式阅卷

改变传统的分班级阅卷方式,期末组织教师,按照题型分配,流水式阅卷,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成绩确定后及时上报。这样就能较好地避免个别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徇私情和个别学生在阅卷环节中存在的侥幸心理。

六、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随机抽取2011级临床医学专科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600份,通过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分析,97.5%的同学认为目前的考试模式不能体现出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需要进行改革;98.3%的同学认为现代教学应该是综合考试模式,包括平时考核、理论考试、实践考核等,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96.8%的同学认为目前的考试制度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考试单一,一次考试就决定成绩不合理,二是考试内容多是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三是考试形式多为闭卷考试,不利于多方面能力的培养。97.6%的同学希望考试改革对他们的影响是能提高上课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改变一次考试定成绩的方式、注重平时能力的发展。

2.通过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把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化为平时的学习动力,增强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变的有方向感,知道学什么了,并且边学习边复习,加深记忆,提高了学习成绩,降低了不及格率。据统计,2009级学生《内科学》结业考试的及格率是81.3%;2010级学生《内科学》结业考试的及格率是83.6%;2011级学生《内科学》结业考试的及格率是87.4%。3.通过增加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促使学生更加重视整个实践训练过程,练习双方扮演的就是医生和患者的角色,实践训练过程中,紧密联系理论知识,认真思考、认真练习、认真对待每一个操作项目,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据统计,2009级学生实践技能强化培训考核合格率为93.8%;2010级学生实践技能强化培训考核合格率为94.4%;2011级学生实践技能强化培训考核合格率为98.5%。

七、结论与展望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7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学 考试方法 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学活动中评价教学的方法比较简单,通常是采用试卷考试或者期末课程论文等形式,但是过于单一的考核模式暴露出诸多缺陷,如考试内容覆盖范围的局限性,论文评价标准的主观片面性等。国外高校的考试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笔试、个人陈述、论文和平时作业[1]。考试作为高校教学活动中检测教与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信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传统的考试方法滞后于现代教学的要求,对传统考试方法的改革应成为高校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

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在对学生的考核中通常采用的是期末闭卷考试形式,这种传统的“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法让学生形成了考前强记强背理论知识的应付考试固定思维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不利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药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制药方向)本科生的专业核心必修课,是在相关学科基础上,以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围绕现代中药制药领域和中药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学科[3],它提供学生从事中药制药工作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知识。近年来,在中药制药工艺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考核模式,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

1.平时成绩

目前,高校很多课程考核都是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模式,某些学生平时学习不积极,期望老师考试前划重点,临时强记强背应付考试。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既需要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要求仅凭考前的突击记忆是不可能完成的,学生必须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从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实践看,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外,还需要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将平时成绩计算到总评成绩中,而且将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加大到占该课程总成绩的50%,使学生平时学习更有目的地进行,增强学习效果。

按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计算,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1)平时考勤,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允许迟到早退和旷课,每迟到早退一次平时分扣3分,旷课一次平时分扣10分,课堂上认真听讲,不允许聊天、听音乐、手机上网或玩游戏,每发现一次平时分扣5分。该项为扣分项,直到平时分扣至零分为止。(2)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和课后提出问题,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每答对一次平时分加5分,答错不扣分。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根据所提问题情况进行加分。该项为加分项,用于奖励平时喜欢积极思考探讨问题的学生,直到平时分加到满分为止。(3)五次作业(提取与分离纯化工艺一次,浓缩与干燥工艺一次,固体制剂工艺三次),根据作业上交情况、作业完成态度、作业的正确率等进行打分,五次作业满分为50分。(4)PPT报告及分组讨论,在课程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药制药相关知识点的分组讨论或者分组PPT报告,每组学生根据老师所给文献资料或范围,进行分组讨论或者制作PPT并进行报告。该项满分30分。

通过平时成绩的考核,学生减少了考前的临时抱佛脚,可以循序渐进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自信心,减少侥幸浮躁的不良心态。老师每一次给学生平时分时都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发展。

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是对一门课程的总结性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的评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对于中药制药工艺学这样的核心必修课程来说,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对该课程期末考试内容和题型进行了改革。目前,我们将其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规定为50%。虽然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法发展比较成熟,可以较系统地考查学生对该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如果试卷内容和题型模式一成不变,就很容易让学生抱有侥幸心理,形成考前突击的思想。我们在试卷内容中加入一些平时教学中涉及的实例分析,这些实例可以来自于平时作业和发给学生的文献材料,也可以来自于学生自己的PPT报告,考试内容与平时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试题除了可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外,还可以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期末考试内容灵活性更强,学生不得不从平时就开始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钻研问题,积极地进行知识积累和整理,很难再通过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应付考试。对期末卷面考试的题型要进行适当改革,避免出现过多需要死记硬背的考题,体现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平时学习时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上,增强学生钻研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教师对考试试卷进行批阅后,通过学校的网上考试分析系统对试卷题型和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理论考试改革提供依据。

3.结语

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考试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改革探索才能更好地反映教与学的质量。在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平时成绩进行考核,在总评成绩中加大学生平时成绩比重,丰富平时成绩考核方法,改革期末考试内容和题型,发挥学生平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焕焕,刘爱国,孟凡玲,武小娟.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下面向能力评价的考试方法改革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14-115.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8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县城管委职能划转的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面向全县选聘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以充实南皮镇社区工作。

一、选聘岗位数量

此次选聘范围为南皮辖区内事业单位财政供养的正式工作人员,选聘岗位共计14个。

二、选聘条件

(一)、应聘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身份:乡(镇)政府事业在编人员和暂未占编但已通过入编考试合格人员;县直部门事业在编人员和暂未占编但已通过入编考试合格人员。上述人员不含教育、卫生系统。2、年龄:未达法定退休年龄者。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2、受党纪、政纪处分,处分期未满的;3、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的;4、试用期或约定服务期未满的;

三、选聘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时间:2018年 1 月2日至 1 月3日

2、报名时需提供如下材料: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近期小2寸正面彩色免冠同底照片六张。

3,报名方法:个人下载填写《报名表》,并在所在单位进行报名。单位负责资格初审,填写纸质版《汇总表》,由一把手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连同汇总表电子版及相关材料2018年1月4日报人社局312房间。

报名人数与选聘人数的比例不低于2:1。报考人数达不到这一比例的,减少该岗位选聘人数。

(二)资格审查

报名的同时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贯穿于公开选聘全过程,发现与要求不符以及提供虚假材料的,随时取消其资格。

(三)考试

考试采取笔试加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1、笔试100分

考试采取闭卷答题方式。笔试内容为:《职业能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及《报告》相关学习内容;

2、面试100分

面试人员确定。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拟招聘人数2倍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比例内末位笔试成绩并列的都进入面试。

3、总成绩合成及排名确定。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两部分计算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确定排名顺序。岗位末位的总成绩出现并列时,依次按笔试成绩、学历层次和院校录取批次由高到低进行区分排名,若仍不能区分排名者,则另行加试。

(四)资格复审及人选确定

根据总成绩分别按应聘人数与选聘职位计划数1:1的比例对考生进行资格复审。合格者进入下一环节。如产生不合格人员,按由高到低排名依次递补。

(五)办理调动手续

公示结束后,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选聘情况上报政府审批,批复后办理调动手续。与单位签订《河北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列所在单位事业编制。

四、有关注意事项及说明

1、此次选聘相关的公告和通知均在“阳光南皮网站”,请所有考生及时关注该网站信息。无特殊情况人社局不再另行电话通知。凡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报名、领取准考证,未参加笔试、面试的均视为自动放弃本次选聘。

2、经审查,发现报名者填报情况不实,不符合选聘条件,或者在考试等环节确认有舞弊行为的取消其选聘资格,责任自负。

3、此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举办任何形式的考试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命题组、专门培训机构等名义联系考生以及举办的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上网卡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敬请广大应聘者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4、请考生在填报《报名表》时,务必填写本人常用联系方式,确保在选聘期间保持手机等通讯设备畅通,因通讯不畅影响报名、考试、资格复审等事项的,后果自负。特别注意的是,请接近进入资格复审名次的考生,在资格复审期间,务必保持手机等通讯设备畅通,如出现递补情况,无法联系到考生本人的,后果自负。

1、2017年南皮县公开选聘事业人员报名登记表.doc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9

关键词:电子线路;考试;实验;成绩;评价

“电子线路”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而考试又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信息反馈环节。考试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一个基本途径,是改进教学的一个参考依据,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个衡量指标。在以往的考核方式中,理论成绩比重较大,实践教学成果的检验不被重视,能力的培养成了一句空话。中职学生抽象性思维能力较差,单一的理论卷面考试,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弱项,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现行的考试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制度的改革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败。要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考试并非是随意的,本人在“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对成绩评价做出一些改革与探索,谨以此抛砖引玉。

一、目前“电子线路”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1.考试形式单一

期末一次性考试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忽视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考试次数少,评价不科学;考试方式固定,很难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前松后紧。许多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所以平时上课不专心听讲,对于这种考核方式,多数学生习惯于考前一两周突击复习,殊不知这种强记硬背的内容很容易忘记,所以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许多知识早已经丢于脑后,学以致用便无从谈起。

2.考试内容单一

目前考试过于强调学生应用公式的能力和熟练程度,这造成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日后的工作中,学生是利用所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学习新知识或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计算。考试内容缺乏实践性,考试题型不合理,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忽视实践技能和设计能力等的考核,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

二、改进考试评价标准

实现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目标多元化,使考试与学习全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使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更加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学生实际情况、课程特点和专业特点,加强对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实际技能、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充分体现全程化、多元化考试思想,逐步改变一次卷面考试决定成绩的课程考核方式。

为使学生明确考核内容和目标要求,成绩可由四部分构成,即平时学习态度成绩、实验及技能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加分。课程总评成绩=学习态度成绩×20%+实验及技能成绩×30%+理论考试成绩×50%+加分(平时学习态度成绩主要是日常出勤情况占25%、课堂纪律占25%、课堂问答占25%、作业完成情况占25%;实验及技能成绩主要是平时实验成绩占50%、实验考试成绩占40%、个人素质成绩占10%;理论考试成绩主要是单元测验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加分指参加本课程相关技能大赛获奖给予加分奖励,加分项最高不超过10分)。从几个不同方面来核算成绩,改进考试评价标准,使考试评价综合化,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核。而以往仅仅一次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很难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贯穿评价活动,这样才能达到客观评价学习效果的目的,才能够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

1.平时学习态度成绩

平时学习态度成绩,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日常出勤情况。考勤记录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将学生的出勤情况记录在“点名册”内,作为给出成绩的依据之一。考勤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以及学生纪律养成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上课考勤按一定比例算成绩,这样平时上课不认真,期末考试很难过关,可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2)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情况分优、良、中、差,教师按平时每节课记录情况,学期末进行总评。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对于暂时落后、纪律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教育和关爱,维护课堂和谐、活泼、积极、有效,学生身心也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课堂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记录完成课堂提问的次数和质量,期中、期末进行综合评定。以学生为中心,避免单向的灌输模式,实行讲课与课堂讨论及学生自学思考相结合的双向教学形式,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作业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教学进程,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依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进行评定。

2.实验及技能成绩

“电子线路”是电子、电气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实验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实验实践方面的成绩也非常重要。合理科学的考核能有效强化“电子线路”的实践作用,促使学生提高对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学习的关注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提高自身动手操作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为以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反馈信息。由三个部分组成:实验总成绩=平时实验成绩(50%)+实验考试成绩(40%)+个人素质成绩(10%)。

(1)平时的实验成绩。该成绩根据各实验项目的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各实验项目的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平时实验成绩=实验预习成绩(20%)+实验操作成绩(40%)+实验报告成绩(40%)。每个实验预习成绩按预习报告和教师提问成绩评定;每个实验操作成绩按操作的熟练和正确度打分;实验报告成绩按报告整洁、数据处理、实验讨论打分。

(2)实验考试成绩。通过制定单科实验课考核大纲,明确考核的标准。实验考试分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两部分。笔试的形式为问答题、选择题和填空题等,一般放在操作技能考试之前,考试的内容为电子技术基本操作知识、基本原理、实验中的问题和实验安全规则以及安全措施等。操作技能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以基本操作技能为主,学生到实验室抽取实验课题,考核的题目以基础的、重点的实验项目为主,所抽取的实验课题均为本期已经做过的实验,然后根据课题自己一人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完成情况评分。考核内容包括口述实验原理、画出实验线路图、看图接线、设计记录数据表格、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按考核标准,综合评定成绩。在实验考试中,有时为了增加考试难度,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或要求进行考查,也可以通过检验学生能否自行排除实验故障来考查,还可以通过给定实验现象要求学生进行分析来考查。

(3)学生的个人相关素质考查成绩。根据实验室的《学生实验守则》,考查学生能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如爱护仪器,安全规范操作,保证实验室清洁卫生等。

3.理论考试方面的成绩

(1)单元考试成绩。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平时时间努力学习,分阶段进行单元测试,定期地进行一些测验,同时将考试结果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其学习的进步点予以肯定,同时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及需要努力的方向。阶段性考核能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增加了平时考核,全体学生都能认真备考,课上课下学习风气浓厚;通过对测验中习题的讲解,教师对学生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及时强调,督促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亡羊补牢,改善学习方法,巩固已学的阶段性成果。

(2)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试卷以教学大纲为参考,覆盖面广,考题可以灵活多样,以闭卷为主。在期末考试中,制定完整的理论考试试题,将其作成标准化试题,试题要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难易程度适中,题目多样化,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简答题、设计题等,全面系统地考核学生是否系统掌握课程知识。

4.加分方面的成绩

(1)参加技能大赛获奖可以获得加分奖励。如参加市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加分奖励(比如一等奖的可加5分,二等奖的加3分,三等奖的加2分),计入期末总成绩,以资鼓励。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10

关键词: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理中学;课程设置;毕业会考

德国的教育由各联邦州负责,中学课程设置由各州设定操作细节,但一般大同小异。巴伐利亚州是德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州,其教育水平可以代表德国教育的最高水准。

德国基础教育①从五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分流后学生会进入3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中进入文理中学(Gymnasium)的学生在十二年级结束时需进行高中毕业会考(Abitur)。该考试类似于我国的高考,但与高考不同的是,它不是选拔性考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其成绩用来证明学生是否具有上大学的资质,只要通过即可。文章按照惯例将文理中学的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定义为高年级阶段,相当于我国的高二和高三年级。

一、课程设置与评分体系

(一)课程目标与重点

德国文理中学高年级阶段的课程目标与重点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第一,课程旨在使学生获得广泛、深入的普及教育,并以此为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做准备。第二,在高中毕业会考中,所有学生的必考科目须包括基础学科(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第三,高中毕业会考共设5门考试科目,除德语和数学外,学生可自行安排考试科目。第四,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从所在中学提供的课程范围中选课,并设置个人学习重点。第五,课程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教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技能,致力于为学生的大学学习、自主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第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自主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责任感。第七,课程特点体现在两类研讨课中,即科学导论类研讨课和针对大学学习及职业定位的研讨课。

(二)课程选择

十年级是高年级阶段的导入期。在结束导入期前半年的学习后,学生可以从学校提供的课程中选择一些科目,作为自己在高年级阶段的学习重点。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包括四个半年)取得的成绩将被纳入高中毕业总评成绩。各文理中学根据学校的学科重点提供相应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无例外,学生在整个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将受所选学科的约束。

1.各科目学时

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学生所选科目包括必修科目、选修科目和旨在培养个人能力的研讨课。三门基础科目,即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每周学时数各为4学时。其余科目每周2~3学时,若学生将第二门长期学习的外语列为会考科目,则每周学习4学时(见表1)。

2.选课说明

学生必须填报所有的必修科目。对于选修科目,学生可在表1所示每行的几门科目中选取一门作为选修课程。其中,自然科学2(生物、化学或物理)或第二及第三外语或信息学只需在十一年级学习。对于研讨课程,学生须在十一年级全年和十二年级前半年选择两门研讨课。针对个人能力发展情况,学生可根据总体选课情况自行决定其他科目及其学习时间。

(三)特色课程

1.研讨课

科学导论类研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技能,针对大学学习和职业定位的研讨课则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和职场能力。研讨课通过拓展校外联系,让学生对学术和职业实践有初步了解,并使他们对大学学习和职业规划有广泛定位。在十年级时,学校会通知学生哪些主要科目会开设研讨课,以及这些研讨课的主题,同时会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对于研讨课的想法。研讨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工作的普遍方法,并着眼于高校和职场对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就这方面而言,无论主题是什么,所有的研讨课都能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研讨课中,学生会进行自主研究,而教师只是作为专业和方法层面的专家指导学生开展工作。许多文理中学与高校和职场上的伙伴建立了联系,因此,研讨课发挥着联接文理中学与高校和职场的桥梁作用。

(1)科学导论类研讨课

研讨主题包括世界宗教在德国(主要涉及科目:宗教学)、文学模型在电影作品中的表现(主要涉及科目:德语)、发现莎士比亚――人物、时代与作品(主要涉及科目:英语)、经济市场中的数学(主要涉及科目:数学)、未来能源(主要涉及科目:化学)、历史转折性事件对地区的影响(主要涉及科目:历史)。

在研讨课中期报告中,学生将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对研究工作的结果作出详细论述,并自主撰写研讨课论文(大约为10~15页),参与答辩。

(2)针对大学学习和职业定位的研讨课

学生在对大学学习和职业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会得到为期一年半的指导。通过参与一个以应用为主的项目,学生对于大学学习和职业的定位将更加深入,尤其是有目的、系统性的团队合作能力会得到提升。伴随着外部伙伴的加入,学生有机会对企业及其所提出的要求有更加切实的了解。可行的项目包括借助机器人组合部件的汽车安全理念的发展(伙伴:汽车供应商;主要涉及科目:信息学)、网页设计(伙伴:区域报社;主要涉及科目:德语)、针对地方企业的市场分析实践(伙伴:中小型企业;主要涉及科目:经济与法律)、关于“预防成瘾”的项目规划和实施(伙伴:社会机构;主要涉及科目:生物学)、商场的围墙外立面设计(伙伴:城市建设局;主要涉及科目:艺术)。

2.附加科目

学生也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范围选择附加科目。通常,这些科目每周的学时数为2小时(见表2)。

3.外语科目

(1)长期学习的外语

指第一外语(从五年级起)、第二外语(从六年级起)以及文科类学生的第三外语(从八年级起)。学生必须在高年级阶段至少选择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作为高中毕业会考科目之一。

(2)较晚开始学习的外语

学生可以从十年级开始学习该外语,但必须选择该外语课程学习直至十二年级。由此,学生可以在十年级提前结束自己的第一外语或第二外语学习。

4.艺术或体育方面的附加科目

如果学生想把艺术或音乐选为会考笔试科目,那么除了正常的艺术课及音乐课学习之外,还须选择附加学时(艺术每周2学时,音乐每周1学时),以达到高中毕业会考对专业实践基础的要求。如果学生想选择体育作为会考科目,则须选择每周2学时的体育理论课程,以获得该科目的专业理论基础。

(四)评分体系

1.毕业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德国高中毕业总评成绩满分为900分,其中平时成绩600分,会考成绩300分。根据上述评分要求,学生从高年级阶段的第一天起就要为积累分数做好准备。在十一年级前半年、十一年级后半年、十二年级前半年和十二年级后半年4个阶段,学校将为学生确定半年成绩。最终,共有40门次科目的半年成绩计入毕业总评,每门次科目满分15分,共计600分。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学生将获得总评要求中的另外300分。这300分由5门会考成绩组成,其中每门满分60分。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如果学生的最终成绩超过732分,那么等级为优秀。

学生在高中毕业总评中获得的分数将最终换算成等级,具体换算方法如表3所示。

2.平时成绩计算方法

各科目的半年成绩由大成绩和小成绩或研讨课成绩综合评定而成。大成绩指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每门所选科目的课堂考试成绩,不包括研讨课;小成绩指学生通过口试、实践、测验、报告展示和实习所获得的成绩,包括小论文。在每个阶段的所有科目学习中,学生需要至少获得两个小成绩,其中一份是口试成绩。关于如何确定研讨课成绩,学生可以从自己所在学校获得相关信息。

在每半个学年结束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所有成绩为其计算出半年成绩。其中,大成绩和小成绩的平均分在半年成绩中权重相同。若学生有一个半年成绩为0分,则视该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未选此课程。通常,这种情况意味着该学生将不能参加高中毕业会考,且必须留级。

3.成绩录入规定

从十一年级前半年至十二年级后半年,共40门次半年成绩将会被纳入学生的总评成绩,包括来自必修、选修范围的30次成绩和来自能力培养范围的10次成绩,学生可选择删去一个较差的半年成绩。5门会考科目的成绩必须全部纳入总评成绩(见表4)。

二、高中毕业会考

在十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将参加包含5门科目的高中毕业会考。面向所有学生的必考科目是德语、数学和一门长期学习的外语。另外包含一门社会科学范畴中的科目,如宗教学或伦理学、历史和社会学、地理或经济与法律;一门其他科目,如生物或化学或物理、另一门外语、信息学、艺术或音乐、体育。

在毕业会考中,德语、数学和另一门科目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其他两门以口试(学术讨论)的形式进行。笔试为全联邦州统考。

(一)笔试

高中毕业会考笔试于每年5月进行。在5门会考科目中,3门会考科目是笔试,其中德语和数学必须笔试,第3门会考笔试科目可以从另外3门中任选一门。选择艺术或音乐、体育科目的学生还需参加特殊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笔试和专业实践)。

(二)口试(学术讨论)

高中毕业会考口试最迟于会考笔试开始前6周举行。学生必须确定自己的会考口试科目,除德语和数学以外,其他所有的必修、选修科目都可选为口试科目。考试委员会将针对学生4个阶段的学习确定主题范围,这些主题范围的内容就是考试的基础。

(三)考试结果

最终,5门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是每门考试分数乘以4(即最高15分×4),因此,每门科目的最高分数为60分,5门科目满分共300分。

三、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的前提条件

如果未满足表5中的某一规定,或学生退出高中毕业会考,则视为第一次会考不及格。

四、启示

德国文理中学高中课程体系给我国带来如下五点启示。第一,研讨课为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充分明白在大学将如何学习所选专业,且将来如何在这一领域发展。第二,选课系统为学生在必修、选修和能力培养范围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与天赋选择学习重点。第三,平时成绩占毕业总评成绩2/3、会考成绩占毕业总评成绩1/3的评分体系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格局,能够充分选拔人才,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平时打好学习基础。第四,平时成绩中40门次科目的成绩会被带入毕业总评成绩的规定,避免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只注重会考科目,忽视其他科目的现象,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第五,会考科目成绩必须计入总评成绩,其他科目可以忽略一次最差成绩的规定,尊重了学生天赋和特长不同的事实,使偏科的学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照。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11

关键词:考评方式;基础课程;激励约束

一、考评的难点与传统考评方式的弊端

公共基础课程诸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不同于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纯公共课”,也不同于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实务等“纯专业课”,似乎介于两者之间,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公共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它和“纯公共课”不一样,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不选修这类课程,但都必须修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不过相同的是,一般都采取大班教学,少则七八十人,多则一百五六十人。另一方面,它和“纯专业课”不同,专业基础课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没有专业课程那样具有“操作性”。有学生认为,学英语课可以和外国人交流,学计算机课可以使用电脑,学证券投资学可以炒股,学国际贸易实务会跟单做外贸,学经济学原理能干什么呀?简直“百无一用”。事实上,专业基础课程很重要,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当下不少急功近利的学生往往忽略“磨刀”的重要性。加上专业基础课抽象度较高,理论性较强,操作性较差,如果不系统学习和训练,要学好也有一定的难度。专业基础课程的这些特点,置公共基础课程于极为尴尬的境地。

对于诸如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和证券投资、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程,即便考评方式有一些小缺陷,可能也不那么重要,因为学生有积极性自主学习,即便没有考试,也可能会去系统地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但是,对于诸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在学习之前可能不了解其重要性,或者因为如上所述感觉“没用”而忽略其重要性,如果没有一套有效激励和约束学生学习的考评机制,不少学生可能就失去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具体表现为逃课、“逃学”或简单应付。

学生考评机制很重要,但是要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并非易事,突出的困难和“纯公共课”的大班教学一样,在于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考评方式主要是平时作业加期末考试,如每次上课的时候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重(比如30%),然后是统一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重(比如70%),最后综合这两个指标,给出总成绩,对学生的总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对于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来说,这种考评方式约束效率低,激励效果差,且非常不公平。

二、考评机制的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人们,“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良好的考评机制就是这种激励,包括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正向激励主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感觉学习很快乐,有劲头。负向激励主要是约束学生偷懒,使得他如果平时不学习则无法通过考评进而不能获得学分甚至不能正常毕业。

从2011年秋季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始,课程组在两个班进行了考评方式的改革探索,采取30%+20%+ 40%+10%的考评方式。具体的做法是,每次课布置课后练习,但不需要交作业,不过要进行两次开卷测验和一次与同年级其他班级统一的期末闭卷考试,学完“消费者理论”测验一次,成绩权重为30%,学完“生产者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再测验一次,成绩权重为20%,期末考试成绩权重为40%。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扩展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引导学生进行小型的调研,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并将其读书笔记、文献综述、小型调研报告和课堂讨论的结论进行整理,在公共教学博客平台上撰写经济学思考的小论文,依据数量和质量而定成绩,成绩权重为10%。

1. 以约束性为主的考评方式——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

许多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已经不再实行平时测验了,但是从试验的结果来看,令人意外。在改革尝试中尽管每次课还是布置课后作业,但不需要上交,而是在下一次课对作业进行简单的讲解。代替上交作业的做法,是两次集中的课堂测验,即在课程内容进行1/3和2/3进度的时间点,分别拿出一堂课时间随堂开卷测验,规定50分钟做完上交,可以参考教材和课堂笔记,但是不可以抄袭,否则视为0分。以往考评的情况,是平时作业成绩权重为30%,期末成绩权重为70%,如前所述,这一考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少数平时很努力的学生,可能期末考试没有考好,没有拿到奖学金,有些学生平时不学习,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投机取巧”反而在期末考试中成绩很高。二是布置的平时作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抄作业的,浪费助教和老师的时间。通过考评机制改革尝试,课程组采取了30%+20%+40%的测验和期末考试权重,一方面因为有平时测验,学生平时不学习的话,即便期末考试成绩很好(当然这不太可能),平时测验成绩低,总评成绩也不会很高。从实施情况来看,90%以上的学生赞同这一考评方式,认为“阶段性测验很好,可以避免大部分学生期末抱佛脚,减轻期末复习负担”,“平时考试的时候忙一点,期末就轻松一些,促使平时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没有放松”。只有不到10%的学生持不赞成意见,不赞成的原因是,平时测验是随堂开卷考试,不可能像期末分开坐,而且监考也不够严,难于杜绝抄袭情况。与此同时,有将近90%的学生认为这种考评是公平的,认为“不公平”的学生的理由是在平时测验中难于杜绝少数相互抄袭的“水分”,而不是这一制度本身。

通过这种考评方式,该学期学生的成绩创历史新高,特别说明的是,这是在期末考试难度也创历史新高的条件下取得的。有意思的是,第一次测验的成绩明显比第二次测验的成绩普遍要低,这可能与在第8周进行第一次测验、许多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原因有关。

2. 以激励性为主的考评方式——博客运用及其效果

在2011年秋季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课程组首先在两个班做了一个尝试,开通了一个公共的教学博客平台(happyeconomics.163.blog),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在博客上撰写小文章,根据小文章的数量和质量,纳入总评成绩的考核,权重为10%。这实际上是让学生撰写课程论文的变体,但是以往要求学生交课程论文质量较差,应付抄袭较多,学生之间也无法分享各自的思考。而以公共博客的形式出现,字数不限,大多在300~500字左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从已经撰写的文章主题来看,主要包括四类:一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模型来分析观察到的各类经济现象,二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或模型,三是对经济学教学或课本学习的质疑和求教,四是阅读经济学经典文献的读书笔记或者听讲座的心得体会。

学生在博客上撰写文章的热情很高,短短4个月下来,总计短文约350篇。平均每位学生撰写1.5篇,平均浏览次数为3次以上。75%~83%的学生都很热爱或喜欢这个公共博客。

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公共交流经济学思想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激励大家用经济学原理思考现实问题,学以致用;而且从经济学视角看世界非常有趣,生活中的许多很有意思的问题可以用经济学来分析,把课堂学习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小事中发现其经济学含义,感觉微观经济学不再空泛,而是贴近生活,就在身边,有现实意义;而且从博客中看到身边人的思维和身边的故事,看到自己平时未留意、从未想到的一些观点、想法、思路和研究方法,引发自己的思考,开拓思维和拓宽知识面;博客上大家“各抒己见、自由开放、集思广益、互相学习、灵活新颖、百花齐放、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生动实际,成了微观经济学的第二课堂”,很好地调动大家平时积极观察和思考经济现象的积极性。

总体上看,开设经济学公共博客,并计入总评成绩,成效显著。从撰写文章的质量来看整体不错,大都是原创的文章,“抄袭”的很少,原因之一是实名制撰写博客,如果抄袭,学生和老师有目共睹。而且在学期后期文章的质量比开学之初有明显的提高。在学期结束第二次问卷中,问“学习微观经济学,你会运用经济学思维看待各类经济现象吗?”在要求运用博客撰写经济学小文章的另一个班90%以上的学生平常有经济学思考的习惯,只有不到7.5%的学生没有这样做。而平时没有运用博客写小文章要求的丙班有14.5%的学生不会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来思考身边的经济现象。

从改革试验结果来看,鼓励学生进行扩展阅读、进行小型的问卷调查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将读书笔记或者综述、调查报告、讨论结论撰写到博客平台上,并根据在博客上撰写帖子的数量和质量计入平时成绩,尽管只有10%的权重,但是通过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运用经济学解释现象的兴趣,慢慢地引导学生开始走上自主地、研究式地课程学习的道路。

三、公共基础课程学生考评机制创新的总结与若干建议

综上所述,课程组探索考评机制创新的初步尝试可以总结如下图所示:

建立公共基础课程大班教学有效考评机制的核心理念在于以考评体系为引领,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激励与约束。就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考评机制改革尝试来看,不应该忽略传统考评即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的做法,这是约束学生进行平时学习,进行基本的课程训练,进而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需要。因而,在改革尝试过程中给予了近90%的权重。此外,增加了创新的尝试,就是开通网上教学博客平台,鼓励学生对课程学习进行必要的扩展学习,如课后阅读参考资料,或从事必要的课程调研,进行自主思考和研究性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评论,并把这些思考写在博客上,和同学们分享,并计入平时成绩,这是激励性的考评措施,尽管只有10%的权重,但是效果很好,通过这一举措的引导,事实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忘记了这10分的考评,不再是为了成绩而学习——成绩成为副产品,不再是“逼我学”,而是“我爱学”。

试用期业绩总结范文1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改革;阶段式

1、现有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能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学生的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符合我国社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的课程考核方式,这就迫切的要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而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将其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种方式,理论考试的考核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理论考试的缺陷在于,考核的知识面有限,不足以覆盖整个网络基础课程对相关知识点的要求,学生在应付考试时可能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但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了解,也不利于学生将来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实践考试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中,考核的知识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的也只能考核到学生对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培养技能型人才不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的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优化考核标准,争取能通过考核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整个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这种迫切需要改革的形式下,我认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而言,采用阶段式考核方式将更有利于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分阶段的考核方式是在学生学习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分别采用一定的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学生也进一步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习薄弱点,教师就可以在授课时重点讲解,这样不仅利于教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同时,在学期末根据各个阶段考核的成绩所占有的比例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2、采用阶段式考核的思路

对于理论知识,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整个学期的授课中基本上分为三方面:第一,是对网络基础知识的讲解,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拓扑结构、数据通信系统。这一阶段授课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初步的系统的认识,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布置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形成一个成绩,这个成绩占学期最终总成绩的20%。第二,是对网络基础课程重点知识的讲解,包括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网络互连设备、IP地址和域名。这一阶段授课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各种参考模型、网络互连设备、IP地址和域名,并且能将所讲授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各种网络拓扑结构中,如给出一拓扑结构,在此拓扑结构中两个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分析数据在此拓扑结构中传递时会经过OSI参考模型中的哪些层次和使用了TCP/IP参考模型中的哪些协议,以及如何为该拓扑结构中的计算机分配IP地址。在这一阶段,通过闭卷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形成一个成绩,这个成绩占学期最终总成绩的20%。第三,是对网络基础课程难点知识的讲解,包括局域网技术、网络构建、网络管理、网络安全。这一阶段授课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局域网构建技术、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并且能通过给出的需求分析,对该局域网进行规划。在这一阶段,通过大作业的方式,由教师给出需求分析,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局域网的规划,并形成文档,最后由教师给出一个成绩,而这个成绩占学期最终总成绩的40%。学生在整个学期的考情以及作业占整个成绩的20%。由此构成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而在这种阶段式的考核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各个阶段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也更进一步的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对教学进度与安排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调整。

对于实践考核,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户端的配置,二是服务器的搭建。因此,在阶段式考核上也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客户端配置的实验,主要包括:双绞线的制作、操作系统的安装、对等网的组建、网络连通性的测试等基础性实验,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实验课程,对学生在实验课做的每一个实验当堂进行考核,并给出各个实验的考核成绩,而这些基础性的实验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40%。第二,服务器的搭建,主要包括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等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通过讲解让学生在实验室分别安装、配置服务器,然后通过综合性的案例来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所需服务器以及根据用户需求如何配置这些服务器,这样不仅考核了学生对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的掌握情况,也通过具体的案例式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一阶段学生的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60%。由此构成学生的实践成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网络客户端的配置,并且通过案例式的综合实验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网络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这种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总结:

    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各所高校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不尽相同,探索高等教育考试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在对待考试改革的课题上,也有很多优秀的教师提出过各自的见解。针对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考试改革,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采用阶段式的考核方式更为合理,不仅克服了传统考试方式中学生临时抱佛脚敷衍考试的心理,更进一步的是通过各种考核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更为牢固,对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