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厂毕业论文

工厂毕业论文

时间:2023-01-06 16:17:09

工厂毕业论文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路径,毕节试验区

 

新型工业化,是指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前提,以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为目标的工业化方式。换言之,新型工业化是指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

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地区,生态脆弱,地理区位没有明显优势,人口多而且密度大,民族成份较多,人民收入较低。因此,在1988年即被国务院批准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但同时,毕节试验区也是资源富集地区,是国家资源安全检查保障的重点地区,是国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上的重点地区,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选择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对于毕节试验区今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毕节试验区工业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毕节试验区三大产业产值结构排序长期表现为“一、二、三”的格局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直至西部大开发以及西电东送项目在毕节地区启动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折,2004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产业产值结构开始由“一、二、三”转为“二、一、三”。2005年,三次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2.17%、37.51%、30.32%。2007年,三次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0%、39%、31%,形成了“二、三、一”结构。

从三次产业内部分析,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绝对比重,从1991的59.97%上升至1996年的72.17%后,开始回落至2005年的57.62%;牧业比重有所提高,由1991的29.77%上升到2005年的39.55%。随着煤电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将处于快速调整升级中,至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达到38%。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的比重也快速上升,由1998年的17.54 %迅速上升到2004年的59.66%、2005年的80.55%, 2006年为96.21%。同时,能源工业发展较快,据预测,到2008年毕节地区能源工业将占整个工业的比重将达65%以上,会比2002年的22%提高40多个百分点,取代烟草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纵向分析,1949年以来毕节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以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依据):

第一阶段(1949-1977年)。这一阶段,毕节地区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属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资源投入产出效益值(按多元化系数法)均小于2的经济体。煤炭开采主要为民用煤,是典型的“以煤代薪”、“以煤取暖”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随着“三线建设”的推进,发展了一批“五小”工业(即地、县办的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工业),第二产业比重仍然变化不大,产业结构排序呈“一、三、二”格局。

第二阶段(1978-1988年)。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土法炼锌”、“土法炼硫”等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由于乡镇企业和烤烟用煤量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加快。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产业结构排序呈“一、二、三”格局。

第三阶段(1989-1999年)。这一时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二、三产业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04%、9.74%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两烟”和煤炭工业发展迅速,毕节卷烟厂1995-1997年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利税7.1亿元。1997年开始,由于市场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两烟”的销售收入和上缴利税连续下滑;取缔“五小”,小煤窑、焦化厂、铅锌炉等的关、压、停产,经济增长速度、上缴利税有一定幅度的下滑。总体而言这期间第二产业比重呈快速上升态势,由1988年的39.32%上升到1999年的56.55%,上升达1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排序呈“二、一、三”。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国家“西电东送”的实施,一批火电厂陆续兴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大批中型规模煤矿相继建成投产,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1-2005年,第二产业年均增速达19.53%。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快速上升,2000年为37.55%,2004年为59.66%,2005年为80.55%,2006年为96.21%。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快速改变,产业结构排序呈“二、三、一”格局,且第二产业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二、毕节试验区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毕节试验区自建以来,工业产值不断增加,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以“两烟”、“两电”和煤炭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到2007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259.10亿元。一、二、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为30:39:31,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格局,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初级阶段。

(一)有利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能源资源丰富。二是组合良好的矿产资源。三是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四是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

2、地缘区位优势:毕节试验区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规划建设的毕节飞雄机场、成贵快速铁路、隆(昌)黄(桶)铁路、清(镇)织(金)快速铁路、厦蓉、杭瑞高速公路的建设等构筑了区域中心枢纽。

3、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毕节试验区人口730万,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试验区政治优势,给毕节的工业化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5、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经过20年的发展,毕节试验区已初步形成了“两烟”,油菜加工,煤炭、铁、锌采掘业,水电站、火电厂等具有相应规模和一定竞争力的工业产业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内部结构:(1)产业层次低,产业竞争力低下,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工业总产值结构分析,2007年,煤炭采掘业46.24亿元 ,占17.8 %;电力工业69.36亿元,占26.68%;烟叶复烤与卷烟56亿元,占21.54 %;其它工业企业的产值与资源开发产值的比例很小,仅占33.98%。(2)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源开发粗放:区内企业(除大方火电厂、黔北火电厂、黔西火电厂、纳雍火电厂、力帆骏马车辆制造厂、毕节热电厂、卷烟厂、康星炼油厂等几家屈指可数的企业外)大多数长期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经济效益差、资源利用率低、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近几年来,全区工业企业每消耗1元原材料,创造的产值(当年价、下同),约为2.5元;每消耗价值1元能源量,创造的产值约为18.2元;每消耗1吨煤实现的产值为3212元;每消耗每千瓦/小时电实现的产值仅为6.73元。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全区年均废水排放量为5483.32万吨,经过处理的只占12.97%;年均燃烧废气排放量为873612.37万标立方米,经过消烟除尘的只占15.7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仅为6.09%。(3)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不长(4)工业经济外向度低,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缓慢,利用外资水平低,项目储备不足

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毕节试验区的工业发展必须靠投资拉动。受交通等自然条件限制,区外企业进入我区投资总量仍然较小,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贷款困难。地县市财力紧张,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成本高,政府负担重,对企业难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地、县(市)有关部门和领导重招商引资、轻项目库建设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项目基础工作薄弱,影响向外推介和争取上级支持。

毕节试验区2003-2007年招商引资项目及到位资金情况

单位:个、亿元

 

指标 时间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招商引资项目

110

151

161

228

278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14.8

28.8

35.0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2

教学内容是整个专业教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使之后的实践探索顺利进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枯燥的授课方式,单单的知识灌输往往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应在讲解枯燥的专业知识时增添一些专业相关的时事、趣事。在授课过程中不要只依靠课本,要以课本为主其他资料为辅,通过辅助资料给学生丰富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将以后的实验、实习的内容加入其中,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并为实验、实习奠定基础。

2实验探究

在经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后,每个专业课都要附加实验教学,实验能够很好的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到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并对实验原理、过程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专业课的实验课题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使使学生感到有兴趣,并能全身心投入到实验探究中来,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讲解改变学生的一些错误的操作方式,为以后的厂房实训奠定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我校曾多次建立创新小组团队,由责任老师负责管理,以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实验探索。

3厂房参观、厂房实习

外出参观往往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离开熟悉的学习环境,来到一个新的地方进行参观学习,往往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探究的双重教学后,本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以接受一些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在污染物处理厂的参观,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厂房的实际操控技术相联系,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结束厂房参观后,可组织学生做参观演讲,让学生总结在参观中所学到的知识,通过总结和交流达到强化专业知识的目的。厂房参观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强化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通过厂房参观,学生将对厂房的一些仪器操作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厂房实习奠定了基础。通过厂房参观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会对本专业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厂房实习可以强化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实习是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基本技能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本科教学的一门重要实践课,通过该教学环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设计、厂房实践、组织管理的基本技能,还能使学生了解环保治理设施以及设备的运行管理知识。学生的厂房实习需要通过学校联系实习单位,由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好实习计划,针对实习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实习指导教师,选择所带核心课程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实习中遇到相关专业知识,指导教师可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来进一步讲解,丰富实习内容。通过生产实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做好生产实结,确保学生在厂房实训过程中学到了真本领,同时促进理论知识的升华。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系统的全面的归纳、总结、应用和提高的重要环节,即是总结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情况选择毕业设计导师,导师则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学生确定论文题目,论文题目采用一人一题,毕业课题要来源于科研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毕业课题确定后,由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学期内,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通过实验等方式进行毕业设计的探究,最终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要严格要求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由负责课题的老师之外的教师参加论文的评定,从学生的选题、查询资料、开题、实验设计、开展试验、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严格要求,严令禁止论文抄袭的现象,最后综合各个老师的意见,给出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5考核方式

专业课传统的考察方式为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形式,为了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可适当的增加期末考核中平时成绩的比重,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综合考虑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做出最终的期末成绩评定,避免学生因考试而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学得快,忘得快”,无法掌握专业相关知识的问题,将传统的“应试型”教育理念转化为以注重学生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育理念。

6结语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3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通过“五对接”的方式,将电厂化学专业建设成为特色专业,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就业竞争力;特色专业;五对接;高职高专;电厂化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150-03

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学生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影响学生就业率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专业建设是否具有特色。我校电厂化学专业自2008年被列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以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基于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将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养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以工作过程和任务引领设计教学情境,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五对接”的方式,将电厂化学专业建设成为特色专业。首先,在电厂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上,突出了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在核心课程开发和教学中,结合了本专业的职业特点和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以“就业导向、市场导向、电力需求导向”为核心的转变。再次,认真抓好职业培训、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实行了“双证书”培养制度。因此,培养的毕业生到企业后,能够“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在95%以上。

通过“五对接”,建设特色专业

在电力工业领域,电厂化学作为一个基本专业,涉及电力生产与管理的方方面面,所培养的人才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因此,电力企业对电厂化学专业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对电厂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稳中有升。同时,本专业针对性强,主要针对发供电企业的水质化验、水处理设备运行、燃料化验、油品分析等岗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要面对的工作,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毕业应聘到电力企业后,可直接顶岗工作,无需再岗前培训。我校在电厂化学特色专业建设中,主要注重了人才培养过程的“五对接”,即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专职教师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对接。通过“五对接”的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为从事火力发电厂化学专业生产运行、检测分析及专业技术管理等的一线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性强、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校与企业对接 学校对接企业,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电厂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分析电力行业发展需求和相关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相应地,随着时展、社会进步,不断完善电厂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职能。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协同安排实践教学,负责“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校企双方员工实行互兼互聘,共同修订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在学校与企业对接过程中,构建校企双向服务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主动服务、项目合作”的校企双向服务机制。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师资、实训场地、仪器设备、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条件,以项目合作方式开展校企之间技术咨询、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学校则利用企业的优势,分时期、分阶段地对学生开展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在学生下厂实习过程中,学生对电力企业的认知逐步得到提高。通过认识实习,实现从陌生到认识;再通过生产实习,实现从认识到熟悉的转变;最后通过顶岗实习,实现由熟悉到融入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有对电力生产过程、热力设备、仪器仪表的认知,又有对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了解。总之,校企结合各自的内在需求,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另外,在学校对接企业中,每年要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和相应措施,避免形式主义。近年来,我校与聊城热电有限公司、国能石横发电厂、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山东泰山钢铁、博兴诚力供气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签订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校外实习奠定了基础。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电厂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是: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课程)。在电力企业中,欲做好水质化验岗位工作,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电厂化学专业水处理系统工艺、水汽系统图的识别与绘制;常用化学仪器、仪表、药品、工具的使用;化学设备、仪器仪表的常规检修;水质分析技术、水汽技术标准规范、电厂水汽质量运行标准;计算机技术应用操作等。要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学习的核心课程有:工程制图与识图、无机化学、化学分析与测试、仪器分析测定、电厂水处理等。在讲授课程内容时,要打破学科制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和任务引领设计教学情境,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有关课程内容后,接着进行相应的实训操作,这样就为学生毕业时获取“双证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火力发电厂化学车间的生产实际,合理安排课程的授课顺序。一门课程的情境教学设计以及不同教学情境中的任务,也要与生产过程对接。如我校水处理设备运行实训室,就是对应电力生产过程的制水车间而建的,内部主要的设备有过滤器、电渗析、反渗透、混床、EDI等,只是与现场生产过程成比例地缩小而已。水处理系统连接可以是原水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电渗析水箱保安过滤器反渗透水箱混床水箱,亦可采用如下方式连接,即原水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水箱保安过滤器反渗透水箱EDI水箱。根据上述水处理系统连接方式的不同,可知这两种水处理工艺的不同。教师在讲授“电厂水处理”课程时,就容易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情境,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学生学习时由于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容易激发出学习兴趣。理论知识讲解后,接着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很容易掌握。通过这种形式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后,在生产一线工作起来轻车熟路。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为使毕业生至少掌握一门技能,做到毕业到企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操作,应基于学生就业和岗位准入的要求,实行“双证书”制度,使教学计划同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相衔接,把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正式纳入教学计划之中。通过调查毕业生就业情况,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确定电厂化学专业学生可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有:电厂水化验员、电厂水处理值班员、燃料化验员、油务员等。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确定不同职业资格理论培训内容、技能考核范围和技能鉴定时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或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及实训项目参加鉴定,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时获取“双证书”,可为就业上岗提升竞争力。

专职教师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对接 专职教师对接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将这些技术难题反馈给专职教师,双方进行项目合作,共同攻破难关。这样教师有了科研课题,学校锻炼了教师队伍,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对而言,专职教师在理论知识方面比较丰富,但在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相对薄弱。专职教师对接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后,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校企共同制定《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实施办法》、《企业兼职教师实施与管理办法》、《校企人员互聘管理办法》、《“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发挥各自优势,构建“责任明确、管理规范、成果共享”的双向交流机制,努力实现专职教师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身份互换。两者以结对子的方式共同开展教学、教研、科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即学生除了要由一位本校教师作为导师指导实习外,还要选择企业的一位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导师,从而接受共同培养。通过这种培养方式,学生不仅知道了怎样操作,而且还明白了为什么这样操作。毕业生上岗操作起来,工作任务明确,思路清晰,可避免误操作。

建设特色专业的体会

首先,建设特色专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次,毕业生就业评价标准不仅要看就业率,还要看就业质量。因此,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加强对学生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对学生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的培养。再次,在特色专业建设上,学校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专项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特色教材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及时更新设备、仪器,强化专业文化建设,搞好社会综合服务。最后,通过“五对接”建设特色专业,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达到在电力等工矿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厂化学及相近专业方面工作的技能要求。

参考文献:

[1]华挺,仰文昕.高职院校的优质就业“秘诀”[N].光明日报,2013-07-27(10).

[2]伦国瑞.电厂化学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教育前沿,2011(7).

[3]王启洋.按照五对接原则建设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工厂供电毕业设计 选题原则 任务书编写

工厂供电毕业设计主要根据待设计工厂的电力负荷基本资料,作出该厂地面降压变电所的初步设计,高职学生以10KV变电所设计为主,设计内容包括主接线的设计、负荷计算与变压器选择、短路计算和高压电器的选择、变电所的防雷及变电所的布置等。在设计中要以实际负荷为依据,以变电所的最佳运行为基础,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完成变电所的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掌握降压变电所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法,同时还可以提高计算机作图、文档使用等多方面的能力。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

1.依据电气专业综合训练的要求选题

高职理工科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接受本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一次综合性的检验。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在学生的专业范围内多方位、多角度地选取,可以是单一学科的,也可以是多学科综合性的,如果有可能,最好是依托就业,具有实践意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创造能力及适应能力。高职学生以工厂供电设计为题的毕业设计,选题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工厂中总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又可以是高压配电所或车间变电所设计,还可以是车间动力或照明设计,更可以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等等。

2.选题应结合工厂供电实训

在工厂供电专业教学中,应有一周的实训课程,所以毕业设计的选题资料应尽可能地结合试训中的工厂或生产实际,但不一定都要直接来自实际的工程。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在实训的工厂或是学生即将就业的单位由学生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收集设计的选题资料。最好是由指导老师结合实际自拟的模拟性的设计题目,同时布置设计任务。总之,选题资料的来源不拘一格,可以结合实际真题真作,甚至可以设计并制作出来,但作为工厂供电设计这一类工程设计,只能是真题假做或者假题假做,也就是模拟设计,目的使学生在工作之前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一个综合提高。

3.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计算能力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尽可能做到一人一题,但学生在完成时可以是多人一题,共同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但在完成设计时,必须强调分工协作,各有侧重,以充分发挥各人的水平和体现各人的能力。选题份量不大且学生有能力一人完成的,则不宜多人同做,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计算能力。

4.毕业设计的时间选择

课程设计的选题与设计时间应提前规划好,特别是高职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上应区别于本科学生。所以指导老师在下达设计任务书时,必须认真考虑这一点。

二、工厂供电毕业设计任务书编写

选好题目之后的关键是顺利完成设计任务,任务书应符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具备设计题目、设计要求、设计依据、设计任务和设计时间等,同时还应有设计的变电所主结线图和变电所平、剖面图等。设计完成的顺序也是按照规定依次进行的,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设计的基本要求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原始数据的分析,其次进行负荷计算等多项基本任务,最终得出设计中设备和结线选择结论。

在任务书中设计任务一项是关键,学生也可以单独把此项列为设计说明书。完成设计实际核心任务是设备和主结线的选择,所以为了更合理地选择必须进行如下工作。

1.首先是对变电站变压器的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进行系统的计算,根据对变电所的负荷状态和自然条件来对负荷计算进行系统的计算分析,而电容器组总容量的确定是对补偿电容器进行计算的前提条件。在变电所的选型中根据负荷的计算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型号,并通过计算确定无功功率补偿的方式。在设计主变压器选择上,应考虑该工厂规模增加的需要为其留出了扩建的空间。

2.电气主接线设计是变电所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主接线的选定直接关系着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和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所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因素。结合原始资料分析,以及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进行综合比较,确定出最终高压侧和低压侧的接线方案。

3.短路计算是工厂供电电气设计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对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继电保护、接地方式的选择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应在充分学习短路计算的方法和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知识之后,利用标值法完成设计中的短路计算部分,同时生成短路计算表。

4.导体及电气设备选择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因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的作用和工作条件并不一样,具体的选择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对它们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电气设备要能可靠地工作,必须首先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来校验动稳定和热稳定。并且在满足运行的情况下,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电气设备主要从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几个方面选择出最佳方案。

5.高压配电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接受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对配电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有所了解,为自己的设计作较合理的布置。

6.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继电保护方面,继电保护的作用应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等基本要求。继电保护主要分为电力线路保护、电力电容器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等,通过比较计算选择最好的保护方式。

7.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结合防雷保护的知识,设计防雷和接地保护措施。

8.最后参考相关的设计规定和规范。根据《电气 AutoCAD》书籍知识,了解我国在发电厂设计工作中电气具体的布置规划,同时参考其绘图、编号等要求,为自己的设计绘制主接线图、平面图和断面图。

在完成设计计算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列表,比如主结线方案对比和短路计算的列表都是必要的。另外,在工厂供电设计必须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必须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要求,所以指导老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设计手册。

参考文献: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双轨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65-02

一、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

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可以概括为:组织文化、创新理念、能力开发、校企合作。

1.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无界化、处处创新、超前意识、先驱精神、终身学习、精益求精。也就是说学院下面的各个系之间是无界限的,彼此之间可以加强联系,这样就可以提供很多创新的机会,而且学校的专业开设要根据市场要求有一定的超前性,大家都有为了学院发展的先驱精神并且要不断的学习、精益求精使自己变得很强大。

2.创新理念。创新理念:包括“教学工厂”理念、“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综合科技教学”理念、“量身订制”理念、“无界化”理念。这里体现的也是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的核心。

3.能力开发。能力开发:包括系统能力开发、校企合作(科技/开发/创新中心、项目、实习)、教职员能力转向。主要针对职员能力专向培训、与企业合作(项目、实习)等,提升教师的能力。

4.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指学院与本地和外国企业、学府和政府机构联系/合作,以便于吸取市场发展最新信息,为职员提供专能开发的机会,扩充学院教学与发展资源,为师生提供研发项目,最终为学生提供国内外企业实习、就业的机会。

以上办学特色的核心则是“教学工厂”。

二、“教学工厂”理念

1.“教学工厂”内涵。“教学工厂”理念是以学院为本位,在现有的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而设立的。所谓教学工厂是指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在学校内建立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用于教学的模拟环境。

2.“教学工厂”具体体现。建立教学工厂实际是建立了一个灵活、创新而又富伸缩性的教学系统,并以先进的科技达到“超前培训”,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应变、分析和创新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毕业就基本能适应企业岗位的工作要求,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零距离”就业。我们看到,南洋理工大学的工厂,实际上是一个集教学环境、工业项目及经验积累与分享于一体的教学工厂。在科技中心,到处可见现代化的机器、标准的操作和陈列的产品。这个“工厂”保证了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犹如处在一个大企业的各个部门,既接受了完整有效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又接受了来自“教学工厂”行之有效的技能培训。在教学工厂基础上,建立了若干科技中心,进行专业教学活动、企业员工培训、应用项目开发等,从学生项目到工业科研项目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实践证明,在“教学工厂”理念下进行的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技能,也促进了校企之间的协作,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实际工作环境里。

三、“双轨系统”教学模式

1.“双轨系统”内涵“双轨系统”的教学是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模式。所谓双轨制教学就是将同一学年中的课程划分成两个相独立、互不干扰的课程组合1和课程组合2,分别在同一学期同时开课,到了第二学期互换对调,以此类推,在三年中都采用这种双轨制教学模式。同一系内的学生在入学时就被相应的分为两组,当其中一组在上学期学习课程组合1课程,下学期学习课程组合2课程时,而另外一组则在上学期学习课程组合2课程,下学期学习课程组合1课程。如图所示。

2.“双轨系统”优势。这种教学组织模式的好处就是使教学设备、师资和企业得到充分利用,灵活安排课程,使综合效益最大化,随时可以保证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与研究,确保企业项目的完成和企业实习岗位的连续性。另外,这种教学组织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还允许后续学期重修,使技能培养得以顺利进行。南洋理工学院的“双轨系统”的开发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企业项目需求,二是学生技能培养。

四、思考与建议

1.正常教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及高速铁路客运组织、行车组织工作,适应轨道运输企业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票务中心、控制中心、停车场等部门从事客运组织、票务管理、接发列车、列车调度指挥及调车工作等职业岗位人员。显而易见我们需要高技能的人才,然而日常教学中我们缺乏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下第三年第一学期会进行正常的课程教学,第二学期会被安排在西安地铁进行顶岗实习并且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常规的教学模式会导致我们和企业的联系在一年之中会集中在一起,实习岗位不能满足学生要求,企业联系不够紧密。

2.启示。首先我们可以借鉴“教学工厂”的理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现在已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让学生完成前两学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其中我们的实训室就相当于南洋理工学院的科技中心,在这个实训中心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实训基地完全将企业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之中,以真实的设备达到“超前培训”,开发学生最大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应变、分析和创新综合能力。由模拟到模仿,最终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其次我们在第三学年教学时也可以利用南洋理工学院“双轨系统”教学模式。我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由于近几年地铁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校生的人数2002届录取新生达到了500人左右,显而易见如果这些学生都在第三学年到企业去实习将会出现岗位不够学生分配。因此,我们也可以将毕业的学生分为A、B两组,A组学生第一学期可以先进行企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第二学期进行全日制教学;B组学生则第一学期先进行全日制教学,第二学期进行企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这样安排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全年当中我们都会和企业有紧密的联系而且老师也可以分别在不同的学期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有充足的岗位得到锻炼。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职业教育的前景是美好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联系自己所处学校的特征,将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用到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6

Abstract: Through survey of job satisfaction of vocational textile graduates in recent three years in Shaanxi by sample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henomenon that "two high and one low" of textile vocational graduates and proposed the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关键词: 纺织类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Key words: textile graduates;job satisfaction;survey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208-01

0引言

2009年国家出台《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事业发展对人才产生同步增长,纺织中职人才需求短缺之势越演越烈。“就业是民生之本”,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开展纺织中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研,对于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骨干作用,对政府服务、企业发展、学生就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调研方法与手段

本文通过毕业生流失率;毕业生工作状况分析;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企业对毕业生质量评价等指标进行调查,客观分析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学生样本:从陕西省现有5所纺织中职职业院校07-09届毕业生中抽取300人为样本。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7份。

企业样本:省内纺织企业样本为:西北国棉一厂、西北国棉二厂、唐华四棉有限责任公司、五环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第八棉纺织厂、陕西正义纺织有限公司、咸阳华润纺织有限公司、总后三五一一厂。省外企业样本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宁波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江阴福汇纺织有限公司、阳光集团等。

政府或行业协会样本: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咸阳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江苏省江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浙江省绍兴市劳动服务局,福建省莆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广东省惠州市人事局。

学校样本:陕西省咸阳纺织工业学校、陕西省纺织高级技工学校、陕西服装艺术学院(中职部)、陕西科技纺织技工学校、陕西茂陵纺织技工学校等5所纺织中职院校。

方法手段:资料收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企业、政府、行业协会访谈、召开各类座谈会、讨论会等。

2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统计与分析

2.1 毕业生就业岗位满意度及相关因素调查统计从工资水平、岗位类别、满意度、流失率等方面对287位毕业生就业质量满意度统计结果显示:近三年来,陕西纺织中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稳定保持在97%以上,同时,流失率也高达50.34%,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满意率仅为8.99%。毕业生就业状况呈“两高一低”特征:即,就业率高、流失率高、满意率低。学生对企业不满意的原因:薪酬低占34%,工作环境占24%,工作强度大占16%,人际关系占10%,不重视人才占9%,其它原因占7%。学生对企业人际关系满意度最高占27%,对工作环境次之占23%,对重视人才居第三位占17%,对工作强度大的合理性占12%,其它因素占17%,满意率最低的是对薪酬,仅占4%,成为最后一位。

2.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及相关因素调查统计从用人单位角度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满足岗位需要情况、顶岗所需时间、毕业生需要加强的素质能力等方面,对调研企业近三年现就业学生由企业进行评价,其统计结果显示:87.5%的企业认为毕业生最需要加强操作技能。其中62.5%的企业将加强操作技能排在最需要加强第一位。87.5%企业认为应加强学生适应能力培养。其中,12.5%认为应将其放在最需加强第一位,50%的企业将其排在第二位,12.5%认为应将其排在第三位或四位;(在进一步座谈中,向企业求证“适应能力”包括:操作技能与实际岗位、角色心理调适即由学生向纺织工人的角色转换心理适调等)。25%的企业认为应当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其中12.5%的企业将其排在最需加强第一位;12.5%的企业将其放在第三位;37.5%的企业认为应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建设,并且分别有12.5%的企业将其放在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25%的企业认为要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并将其放在第二位;25%的企业提出应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培养。

3结论

综上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就业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相互认可度不理想,供需矛盾复杂,想就业却“跳槽”,要用人却“留不住”。当务之急是下大力缓和、解决纺织业人才供需要矛盾,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建议政府、学校和企业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高纺织中职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加强与企业对话。坚持为企业培养人,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抓好“工学结合”平台,以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二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实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从技能与文化两个方面实现对企业需求的对接。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学生扮双重身份:学生、员工。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通“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用名师带高徒。

3.2 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纺织中职毕业生就业环境:一是,积极落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获利空间,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吸引力。二是,深化校企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前校后厂,使学校教育真正符合厂企需要。三是,开展与毕业生对话,改变用人观念,完善用人机制,开创更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与毕业生“利益共同体”,提高相互融合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要进一步完善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使员工收益有依靠、事业有依托、精神有归属,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真正形成“企业―员工”利益共同体。

3.3 政府部门应努力改善纺织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准入制度,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二是,指导并给予企业必要的干预,提高纺织中职从业人员工资标准,增强纺织职业教育对劳动者的吸引力。三是,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职教投入,促进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四是,教育部门引导舆论,改变鄙薄纺织工、纺织职业教育的观念。五是,大力推进《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落实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7~2008).中国纺织出版社.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玻璃艺术毕业设计;实践型人才;东北特色玻璃出口产业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最后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大学多年所学的汇总和提升,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所以我们的毕业设计引入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学生在校巩固玻璃艺术设计知识,并按照企业要求绘制图纸,由合作企业和教师一起对图纸审评,送到工厂加工成样品,再带入广交会等国际展会检验设计成果。本文结合笔者辅导学生进行玻璃艺术毕业设计的创作,以及毕业设计和企业合作的经验来探讨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

一、基于东北地域特点和产业特点的玻璃艺术设计理论复习指导

外贸玻璃制品产业是东北的特色产业,我校坐落于大连市,所以借着地域优势,本校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积极探索与东北地区玻璃企业合作的方法和模式,不仅可以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贴近本地区的玻璃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新一代外贸玻璃艺术品设计师为目标,进行毕业设计指导。

1、艺术玻璃的应用领域与玻璃艺术史的复习

玻璃艺术史包括四个方面:西方古代玻璃艺术发展;西方近代玻璃的发展及有代表性的艺术大师;现代玻璃艺术和国际主流玻璃艺术展览;斯堪的纳维亚玻璃艺术、欧美主流玻璃艺术品、生活器皿品牌。本部分的学了要介绍玻璃艺术的发展史外,更着重介绍现代欧美主流艺术玻璃艺术品展览、各个玻璃品牌特色及它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玻璃艺术的历史,也掌握现代国际上主流的玻璃工艺品及生活器皿样式是如何发展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最后再结合合作企业的设计需要,了解合作企业的主要欧美客户产品如何定位的,流行趋势是怎样的,各家采购特点如何,做到更好与企业对接。另一部分是艺术玻璃的应用领域,通过本部分复习指导,进一步打开学生对于艺术玻璃的认识和眼界,这里主要包含几大部分:家居用品、建筑及室内装饰、空间形态作品、首饰及小工艺品设计。同样也要结合合作企业需要,着重展开家居用品玻璃艺术的探讨,目前东北玻璃产业自主设计研发的家居用品玻璃包含整套花器、烛台、工艺摆件等,这些产品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并不常用,但是在国外却是随着流行走的时尚消费品,多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紧密认识玻璃艺术目前在国外发展状况,以便后续做出更好的设计产品。

2、玻璃艺术工作室活动对玻璃艺术的影响复习

玻璃艺术的创作形式有很多,其中玻璃艺术工作室是艺术玻璃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国内外大师们用这种形式创作出各种精美绝伦的作品。这其中主要复习玻璃工作室运动,国外主要玻璃工作室、国内主要玻璃工作室。另外向学生们阐述玻璃艺术工作室采用的铸造法也会作介绍,扩展学生思维。

3、玻璃艺术作品的加工工艺复习

想要设计出优秀的玻璃艺术作品,作为设计师必须了解玻璃的加工成型工艺,只有在了解工艺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玻璃特性的作品。所以本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的是工厂批量生产化的玻璃成型工艺技术及后期冷加工工艺。结合本地区外贸出口玻璃玻璃工艺品的特色产业,着重介绍东北工厂的吹制玻璃艺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制作玻璃工艺品的原材料。复习玻璃材料的成分,属性等。2)玻璃工艺品的生产设备及过程。以我们合作的工厂为例,玻璃工艺品的生产设备及过程为:首先使用约1.5m中空铁管作为吹制管,工人拿吹制管一端蘸取玻璃液,此步称为挑料,另一端作为吹嘴;玻璃原料在窑炉中由固态变成液态,窑炉有土炉电炉之分。挑料后在滚料板上滚匀,用吹制管吹气变成小泡,形成玻璃料泡;此后可以再在玻璃表面做其他装饰,如按坑、缠带、钩丝、下丁字模等,完成这一步后就是下模具了,在模具中吹成玻璃工艺品的主要形态。玻璃成型后,仍还可进行水炸纹、喷珠光、七彩水表明纹理操作等。最后送入冷却炉里退火,目的是慢慢降至室温,如果不均匀降温玻璃会炸裂开来。之后冷加工主要包括研磨抛光、切割、喷砂、钻孔等。还可以化学处理包括化学蚀刻、化学抛光等。

二、校企合作下的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实际操作内容

结合本地产业优势,本校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尽量不断贴近本地的玻璃产业发展。具体玻璃艺术毕业设计课程实际操作内容包括分析工厂的分类与设计限制;按企业发展需求研发样品;参与展会检验设计成果。

1、分析不同工厂特点与这些特点带来的设计上的限制

作为与工厂合作的玻璃工艺品设计师,而不是手工操作玻璃艺术品的艺术家,了解工厂生产玻璃品的特性和加工生产工艺是十分必须的。在东北,每个工厂都是有自己的特点的,他们使用材料的特性、所擅长的领域等都不同,很有必要了解这些特点,并观察每个工厂近两年来的作品,充分认识不同工厂的不同能力。学生也能从这些特点上了解到玻璃工艺品的生产限制,在实际操作中,要尽量避免自己的创意被工厂的生产特性限制住,相反,要利用这些特性做出巧妙的设计,避免高成本和被限制固化的设计。

2、与合作企业一起进行样品的研发

与企业一起研发样品时,要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向导,设计符合现有或者未来一两年市场需要的作品,并且设计要现实,可以应用于真正实际生产中。具体过程大致为:指引学生在参考大量资料基础上,设计认识欧美家居潮流发展趋势,及色彩流行趋势和外观造型和工艺效果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广猎各类设计养分,大胆进行创新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绘制草图;多组草图进行反复推敲,选取最优秀的几组设计进行深化;对深化的设计进行第二轮探讨推敲,选取出最终方案,电脑绘制效果图;然后交予企业打出样品。

3、参与展会检验设计成果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8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厂办技校;二级学院;变化趋势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厂办技校,企校办学一体,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曾是我国技术工人培养的一面旗帜。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这种实质性紧密性的校企合作方式,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应运而生。两类学校虽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职业学校办学,其精神内核是相通的。本文从两类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对比分析两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特征,以期归纳总结出随时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变化趋势,试图为市场转轨期研究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参考。

一、背景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厂办技工学校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进行计划。这一时期,政企不分,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和企业机构合一;二是政府机构和企业职责不分。

本文探讨的厂办技工学校特指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技工学校。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一批技术工人,而解放前传统的以师带徒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本着建厂先建校,生产先育人的精神,普遍开办了技工学校,如钢铁、石油、纺织、机械、交通等所需技术工人都有厂办技校自行培训。由于这一时期的厂办技校归属国家业务部门管理,在学校办学资金上依托于国家对企业的让利以及所属企业对学校的拨款投资,所以学校办学体现了政府企业的要求,反映出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这种企校一体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在我国技术工人培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市场转轨时期的独立设置型二级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管理企业的行业主管局撤销,现代企业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企业作为独立经济实体实行政企分开,明晰产权,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从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改制,过去应该属于政府职能和社会事业的事业性事务正式从企业剥离出来。这一时期大多数企业不再自行举办技工学校培养员工,而是面向劳动力市场招聘或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这一时期职业学校的办学思想也逐步发生变化,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

本文探讨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是学校与企业以股份制合作的方式共同创建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企业以设备、场地(分院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学校投资。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资源建设、共同培育人才,企业全程参与二级学院的招生、教学、管理和就业,学院负责提供招生计划、组织教学和管理,进行教学督导和检查,双方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了紧密型的运行体制。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8年,学院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合作创办了股份合作制的黄海汽车学院(二级产业学院)。汽车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全额投资建设,学校负责运行管理。汽车学院现开设有汽车装配与制造技术等6个专业。目前,黄海汽车学院已经成为辽宁曙光汽车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和应用性技术服务中心。

二、不同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比分析

所谓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定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本文着重从办学模式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保障条件及招生就业等几个主要方面对比厂办技校及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异同及变化。

(一)培养目标:由强调岗位直接对接到重视岗位转换能力培养

厂办技校的培养目标强调岗位直接对接。1955年,劳动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技工学校校长会议,提出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工学校应该积极贯彻以生产实习为主的方针,使学生既有文化技术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到生产岗位后能较快地独立操作,技工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由于厂办技校服务于所属企业,学校培养目标通常围绕企业制定,强调对特定岗位的适应。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培养目标重视岗位转换能力。培养目标相对不同的专业而言,以就业为导向的目的就是学校各个专业根据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来确定培养目标,可以是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或“应用技术型人才”等,如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公司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建的二级学院——黄海汽车工程学院,该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各行业,培养的学生可从事汽车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鉴定与评估等。

通过对比可看出,培养目标的设定逐步由针对特定岗位能力培养过渡到不同岗位间能力转换的培养,这种变化体现了经济转轨期日新月异的社会对技能型人才转岗能力的要求。

(二)专业设置: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厂办技校的专业设置单一化。1953年高教部《关于中等技术学校设置专业原则的通知》,提出“技术学校设置的专业力求集中单一,以不超过四个为原则”。厂办技校立足为本企业服务,专业设置围绕企业生产需求设定,这一方面,紧密切合了用人部门的需要,培养了满足所属企业需求的人才,但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同一地区不同企业和部门重复设校或设专业,岗位覆盖面较窄,通用性不强,容易造成毕业生的岗位转换能力低,不利于以后的进修提高,而且人才需求量相对要少,专业难以持续稳定发展,办学效益不高。

独立设置型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多样化。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结合,根据市场需求,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不同职业技能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到专业建设的原则“专业大类原则不变,专业类相对稳定,专业基本开放”,并强调专业设置“应注意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变化规律,调整和设置专业”。2009年,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与中锐集团创办的二级学院——中锐汽车学院,在考察到当前市场对汽车维修和营销有较大需求后,于2010年学院又开设了两个新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通过以上对比可看出,专业设置越来越注重跟随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变化,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需要。

(三)办学保障方面:由计划配置到市场整合

从师资保障方面看,(1)厂办技校的师资由企业配置。教师身份附属企业,具有“双重”身份。国有企业改制后,学校从企业“剥离”,原来属于厂办技校的教师,大部分被所属企业安排到工厂中做工人。这些有文化有技术的教师和工人承担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因而从师资方面保障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2)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师资队伍有来自学校的专任教师,也有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教学团队共17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8人,占47%,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是9人,占53%。专兼职老师互相配合,理论和实践特长互补,保障了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从实训保障方面看,(1)厂办技校实训设备和实训场所主要由企业配置。实习基地的教学物资、设备条件比较好, 特别是为第三学年的学生下车间进行适应性实习提供了条件, 对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成为厂办技校办学的亮点,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的副校长在谈到技校对学生吸引力时说“一是学校毕业的学生有一部分进厂里工作,这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有利于学校招生;二是学生能去厂里实习”。(2)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的实训场地一般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校内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在辽宁曙光集团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有合作企业为保障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内投资兴办实训基地,如辽宁装备中兴通讯NC学院依托国内通讯企业的龙头中兴通讯,投入学院价值近1600万元的通信专业实训设备,全真模拟通信企业的工作环境,建立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涵盖了3G通信技术全系列产品线的设备,同时建立了八个专业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配备40台专业维护终端及专业软件,供学生学习使用。

由以上对比可看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师资和实训保障方面,越来越注重市场整合。市场转轨时期下的职业教育办学应发挥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互利双赢,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

(四)招生就业:由统招统配到双向选择

从厂办技校来看,“计划招生、统包分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工学校实行的是“计划招生、统包分配”的运作模式。由劳动部门根据企业的需要下达招生计划,统一安排生源。毕业生是由劳动部门和办学单位联合定指标, 定毕业生分配名单, 与学校商议后 ,发文件通知各用人单位, 由学生持学校的介绍信到所分配的单位工作。学生成绩的好坏不和用人单位挂钩,分配流向主要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属于一次分配定终身,学生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

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来看,企业学生双向选择。一是与学校合办二级学院的企业优先享有挑选优秀毕业生的权利,如黄海汽车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优先安排在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业,同时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从合作企业角度来讲,企业愿意从二级学院选择员工,这是因为,首先,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紧扣企业生产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去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毕业时,能迅速适应胜任岗位需求;其次,二级学院在与企业合作办学中,会适当的把企业文化融合贯通到校园,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校园文化,让学生毕业之前就已经融入企业文化中。从学生角度来讲,对于毕业后不能留在合作企业或不想留在合作企业的学生,可以去人才市场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位。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9

服装设计师直接设计的是产品,间接设计的是人品和社会。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服装设计毕业实习个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服装设计毕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一作为已经大四的服装专业的学生,我全面学习了服装专业的各门学科,掌握了关于服装专业重要的理论知识,不过我深知自己的实践能力还不足以在企业创造可观的价值。对于这次的参观实习的机会,我是非常珍惜的,希望对服装厂增加了解检验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参观过程中我认真地观看厂里流水线的设置与工人们的分工情况。看到工人们的熟练操作,我感觉到自己的实践能力真的还有待提高。我会在大学最后的时光里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老师给我们安排这次实习对我们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在实习期间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候,能够更快更好的体会到理论的精髓所在,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区别。从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

虽然读了三年多的的大学,然而大多数人对本专业的认识还是寥寥无几,对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有何具体作用一知半解。对于本专业到底适合什么职业,能干那方面工作,将来前途如何等这些问题心里面一直很茫然。在满怀期待的心情下,带着这些问题我参加了这次参观实习。

公司简介

繁昌县华阳服装有限公司属民营服装生产加工企业,是专门从事出口服装生产加工企业,是一家具有丰富外贸服装生产经验享有盛誉的民营公司。始建于 2015年12月,位于孙村镇国际服装工业园东区(东区4号),占地面积13320平方米,标准厂房6000平方米,厂区绿化率达45%,是一座花园式工厂,公司主要从事服装出口加工,目前拥有管理人员和高素质员工800余人。各类专用及通用生产设备480台套,具有年产670万件服装的生产能力。 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5991万无元,上缴税金295万元,实现自营出口交货值135万美元。产品主要出口欧洲、美洲、澳洲、非洲和中东等地区。

公司以建立一流服装加工企业为目标,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坚持高起点,软件建设不断加强,本着 务实、守信、开拓、创新 的经营理念,坚持 信誉为本,服务大众 的服务宗旨,努力实践 完善自我、勇于超越 的精神。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立厂。一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车间、宿舍和食堂都安装了空调,配备了应急药 箱,员工食宿全部免费。二为员工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管理、技术创新,为员工们发挥自己的潜力提供条件,创造机会。三为员工排忧解难,对员工子女上学就业、伤病等困难,公司都给予大力帮助。四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公司有选择地安排一些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岗位,专门安排了十余名残疾人在厂就业。

公司先后获得 市纳税大户 市重点民营企业 市民营企业百强 A级纳税信用单位 服装设计毕业实习个人总结级信用企业 等光荣称号。

参观目的

企业参观实习是在完成服装专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服装生产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和工艺的相关知识,深入服装生产企业的时间学习,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校外教学时间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直接有效手段。

通过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运用包括服装系列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生产管理、制定生产工艺流程、不同类型服装在生产中的工艺要求和工艺标准等知识,提高专业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服从老师统一安排和管理,强调安全第一意识,对所学服装结构知识进行复习和检验,巩固理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任何理论和知识只有与实习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作用。而作为思想可塑性大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书本,还必须到实践中检验、锻炼、创新;去培养科学的精神,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为,健康的心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实习,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加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

希望通过实习,培养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纪律的自觉性,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实习,真正的深入社会、融入社会,加深对社会的了解,确切的了解社会的现状,了解自己的处境,真切的了解当今的就业形势,感受真正的工作氛围,了解工作中会遇到的什么问题,以及学会处理问题,学会安排和应对各种情况,从而为自己即将步入社会,毕业后找工作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观内容

我们先是整体的参观了整个厂区布局,对公司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工厂虽然规模庞大却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复杂,各个生产部门都是有条理的,安排的方式都是有效率的,这些是我们以后需要去深入了解的,毕竟学校对于我们的培养得方向是高级技术岗位实用性人才,除了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外,更要对整个服装产业做到一目了然,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

在对工人技术程度要求最高的裁剪车间里,技工们在裁布台上熟练地操作裁布机,动作很轻很快,每刀下去,正好裁在板纸上印好的线上,不容有一丝一毫的疏忽,一旦出现些许偏差,这几十匹的布料就全报废了。这不仅仅要求工人有丰富的生产知识,而且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认真积累,反复实践,才能达到准确无误的操作裁布机的技能。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生产线,生产步骤流水化操作,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我们沿着生产线一路向前走,一摞摞的布片魔术般变成了一件件漂亮的衣服。服装厂参观实习报告精选3篇服装厂参观实习报告精选3篇。生产线的最后工序便是熨烫组、包装组和检针组,经过细致的熨烫、包装和认真仔细的安全检针,成品服装就可以装箱出厂,流向世界各地的商铺卖场,来到消费者身边了。

参观感悟

这次的工厂参观活动令我受益匪浅,我不但学习到了很多生产知识,直观了解了生产流程,对工厂运作的参观使我悟出了许多道理。

首先,尊重知识,加强科学化管理。在裁剪车间里,我看见现在许多工厂仍然手工绘制图样,但是她们的工厂已经改进技术,用电脑绘制图样,直接印到打版纸上,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经过电脑计算,将浪费降到最少。企业增加利润不能仅仅依靠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来完成,尤其是全球面临金融危机的今天,企业想在危机中生存,靠的应该是先进的知识及现代化的操作,充分的进行生产调研,运用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加强科学管理,降低物耗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比较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重视团队合作。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每个操作工只需完成自己熟悉的一部分工作,这些步骤连接起来,就是制衣的全过程。工作一年来,我发现公司的任何一个项目的完成 ,都需要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通力配合。日常工作需要的也是配合,工作不是张扬个性的舞台,要把个人积极地融入集体中才能推动公司事业的发展。一个员工即使再优秀也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工作,所以,工作中一定要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补位,让自己成为团队中合格的一员,大家一定要同舟共济,谁也不能强调自己特殊,更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最后,细节决定成败。流水线的作业由不得一点马虎,每一个细节都会关系到成衣的合格率。我们的工作也是一样,一定要认真仔细,注重每个细节,要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要知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工作中,可能由于自己的一点疏忽而导致整个业务的失误,这是在教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防患于未然,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团队的损失。

从头至尾的从流水线车间走过一遍,从一摞摞布到一箱箱衣服,连我们这些参观的人都兴奋地充满成就感。工作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总以要完成某件事情为目标,又以圆满完成为结果。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业务上能独当一面的职业人, 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和领悟, 相信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会对我将来的工作和人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次在华阳服装厂的参观实习,不仅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服装生产流程,对服装厂的设备布置有了深刻的认识,还让我对服装这一专业有了更深的热爱,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我下定决心学好服装专业的各方面知识,到时候在企业里施展本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服装设计毕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二我们实习所在的工厂是科倍服装厂的分厂在新沂, 具有所加工的产品种类繁多, 变化快, 且产品完成质量好,工艺规范等诸多优势,非常适合作为我们学习观摩的服装企业。这是我 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从学校到社会,环 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后完全不 同,一切都处在巨大的转变中。

刚一到厂的时候,我们先是整体的参观了整个厂区布局,对公司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工厂虽然规模庞大却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复杂, 各个生产部门都是有条理的, 安排的 方式都是有效率的, 这些是我们以后需要去深入了解的, 毕竟学校对于我们的培养得方向是 高级技术岗位实用性人才,除了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外,更要对整个服装产业做到一目了然,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

我们的日程安排根据实习内容规定的四个方面, 由于时间比较短, 实行的是分组轮换制, 每一个阶段一天,在第一阶段,我被分到了公司技术部的制板室,这让我心中一阵暗喜,我 喜欢打板师这个职业,因为我喜欢思考,对数字敏感,对服装的变化好奇,制板这门技术把 服装款式设计的感性思维上升到了理性分析的层次。

我们还参观了 CAD 制版,其次一般工厂都有纸样间用来保存纸样,多年来积存下来的 纸样非常多,不但占用房间,保存困难,而且查询非常麻烦。使用 CAD 以后让所有的纸样 都成为数字,不管有多少纸样都可以保存在计算机里,每时每刻轻松查询。

后来我们到生产线上去呆了一天, 详细地记录下每一道工序, 从样衣制作的过程中去体 会纸样。同时也是对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外贸服装企业,客户是要检查样品的,因此,邮 寄过去的样品一定要符合其在样衣订单里的要求, 这样才能进行下面的步骤, 但是这一过程 是十分反复的, 往往要经过几次甚至十几次修改才能做到最后的确认下生产订单。

过长的时 间的反复,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违背了“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市场准则, 因此,这就要求业务部和技术、生产线各个环节更好的沟通协作,提高质量和效率;次一方 面,还要考虑减少邮寄的时间和费用,降低成本。

因为工厂实际生产的需要,我们被调到后段工作了几天,后段在工厂里指的是锁钉、整 烫、检验、包装等几个服装加工的后整理阶段。我待在检验的时间最长,体会也就最深:

检验是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完善的质量检验系统要完成质量是不可 能的。质量检验与质量预防相比,虽然说是落后了一个节拍,属于事后把关,但是把关毕竟 仍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控制手段。

如果预防看作为是可以不发生质量缺陷, 那么检验的积极 一面就是为了下次不再发生。

因此要对所有的产品作 100% 的检查, 如果返修或重新整理, 会影响出运。

在实习的期间, 厂方还专门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师傅给我们进行了理论课程的培训, 这与 在学校的理论课程是截然不同的, 是以闫师傅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为基础的, 以真实事例为 范本,讲述服装加工工艺和管理,分别从样品试制、原材料的组织、工时定额、裁剪缝制以 及织物密度、色差、缩率等等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更与我们讨论了现代服装企业的管理 中的一些问题。使我们对实习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半个月的实习转眼而过,回顾实习生活,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 悦, 也有一些遗憾。

那就是对服装企业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 看人做, 听人讲如何做多, 亲身感受做具体处理一些工作少, 还未能完全领会其精髓所在, 但也使我对服装企业生产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对服装的流程有了更深 了解。

服装设计毕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三这个暑假,为了增加动手能力,我找到了一家服装厂进行了一个月的社会实习。

首先,初步了解了服装厂的整个运营情况。对与一个服装厂它的基本流程是:订单生产库存客户。订单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生产则是保证工厂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库存是服装产销的必经阶段;客户是企业获取生存的对象。它们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对其进行的初步了解启发了我对生产效益的理解,一道我正确处理资源配置和人员配置,促使我以尽量少的人员以及尽量短的时间完成高质量的产品,这些对我以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会受益非浅。

其次,工厂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工厂期间我所学到的全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我从未曾听闻过的到亲手操作;从对工厂理解的误区到熟知工厂的各项运营,无一不证明着自己的一种成熟与进步,尤其是在此期间认真观察和学习的服装工艺流程。

通过对本厂设计产品结构特点、工艺要求、生产方法与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我可以正确的确定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一、裁剪:验料排料铺料开裁验片分包编号扎包送缝纫车间

二、缝纫:小片加工组合缝纫成品检验送整烫包装车间;

三、整烫与包装:1、上衣,烫内袖烫外袖烫左右肩烫里襟烫门襟烫烫背胁烫衣领烫袖癃烫袖山修正熨烫钉扣成衣检验包装进库;2、下装,烫腰身烫下裆钉扣成衣检查包装进库。

每一道工序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当然也都有其配套的机器,主要机器设备有:设计、裁剪、粘合、缝纫、饰绣、琐钉、熨烫、包装和其他辅助材料。只有在正确掌握了服装的工艺流程之后才能更好的制作出高质量的产品,而这些往往从课堂中难以既准确性又争对性地去获取。

再次,磨练的同时,获取了知识又启发了我的创作思维。在学校通常只是按图索骥,而在工厂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自己去字靠和钻研,在每一次的失败中成长壮大。特别是在打版室里的那段时间,从收集素材扩大知识面到动手绘图查找缺点、错误并更正再到吸取经验积极面对,我的投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丰收。

在采购中了解服装面料的分类与选择。服装面料主要包括:纤维制品、裘革制品、塑料制品和其他制品,其中较为常用的纤维制品又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集合制品。服装材料的繁多是满足于服装种类的多样。我们则需要深入了解然后投其所好,根据服装的用途和要求进行选择。比如精纺尼绒手感柔软、呢面细洁、织纹清晰、色泽鲜艳,用做春秋女装或冬季女面衣面料;再如长毛绒一般作为冬季大衣里子、衣领、帽子和手套等使用。

而服装辅料的选用也极其的重要,主要根据服装的种类造型要求、花色及穿着、保养方式等确定的选用的辅料应在外观、质地和性能上同服装面料相匹配,选料得当可以提高服装的整体效果和档次,反之,将影响服装质量与销售。

在制图中我可是扎实基本功、修正自己、学会思考和变通,理解了学会打版是短时间的,而学好打版却是长期的道理。没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们,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和运气,而是需要辛勤耕耘的结果,我懂得了汗水是成功的必经阶段。

然后,真正学会将理论运用于实习。假如你咬文嚼字,依旧照本宣科的去读解理论和实习之间的关系,那么你还是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只有参与行动,你才会体会实习所具有的真正魅力。例如:对机械理解的误区,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纠正;对服装制作工序刻板化了解,在动手制作中深受启发,知道了不同材料、不同款式的服装各自有相应的配置和不同的流程安排而不是一尘不变的;每一次制图都使我不断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习中得到了引导。

在工厂实习的一段时间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在了实习上,慢慢的发觉并不可以将理论直接的运用于实习,而是需要敏捷的反应力和成熟的思考力相辅相成的。而这些不仅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还需要一种叫做智慧的东西。

最后,实习期间让我看清了外来的方向,不再迷茫。在大三这个通常大家会乱了阵脚的时刻,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知道了自己能做什么和要做什么。而在短期内我该做的是:第一,学好英语;第二,学好专业。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喜欢一切和服装有关的信息,对美的东西特别的眷恋,所以以后我一定要进如这个行业的圈子,而并不会象一些人一样扬帆转舵追寻属于他们的另一片天空。

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打版师兼优秀的经营者,尽管梦想总是难以实现,但我要用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用功钻研和发奋图强,我相信自己的定位,更相信我行,并且矢志不移。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专业建设;调研;就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一、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建设调研基本思路

(一)调研目的

随着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发展模式和规模的转变,随着市场对人才水平需求的不断提升,我院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的培养模式日渐显示出许多方面的不足。为了弥补培养模式的不足,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我们走进热电厂、企业动力厂(站)、城市热源厂等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了解目前企业比较紧缺的专业岗位;了解兄弟学校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及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了解企业与院校在互利合作项目、顶岗实习意愿等方面的情况,我们从2012年9月到10月期间组织安排专业教师对部分企业和高校进行走访和调研,期间先后去了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锡林浩特热源厂、锡林热电厂、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和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通过调研,从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状况为切入点,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及岗位要求的变化,来研究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做到培养实用型人才和企业就业市场的有效对接。

(二)调研的任务

为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建设收集资料和素材,为创建品牌专业奠定基础。

(三)调研的范围

锡林浩特市部分企业、锡盟周边企业以及部分高职示范校。

(四)调研的内容

1.企业发展现状、用工需求及岗位要求

2.从业人员现状

3.我院开办本专业的优势和定位

4.兄弟院校专业建设的经验

(五)调研方法

调查小组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企业调查人员主要是:企业生产负责人、人事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人才需求分析

1.专业设置背景——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目前锡林郭勒盟地区有6家火电厂,容量593.3万千瓦;风电34家,容量265.4万千瓦;2家企业有自备电厂(多伦大唐煤化工和苏尼特碱业),装机容量30.1万千瓦;2家热源厂。

到“十二五”末,预计全盟工业增加值达到860亿元,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火电装机1500万千瓦,风电装机500万千瓦,光伏发电20万千瓦),发电量力争突破1000亿度。

2.专业发展的机遇——煤电综合企业的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锡林郭勒盟乃至周边地区大型电力企业将会不断增加,随着电力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较多的、高层次的设备管理、设备操作及维护人员,以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需要对设备不断更新、改造,以保证现有设备发挥最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大效益。我院立于内蒙古中部,当地褐煤储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十二五”期间以建设亿吨级煤田和推动煤电一体化为重点,加快大型坑口电厂建设,借着“煤电油为基础,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的发展,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弥补火电厂、企业动力厂(站)、热源厂等企业对发电、热能动力等专业人才需求不足的情况,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更好的服务。

(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布情况

通过这次走访调研,统计和分析回收的问卷得到:

1.专业从业人员情况(生产车间)

(1)要求学历是本科以上的占20%,大专包括高职高专及以下的占80%;

(2)在知识能力方面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占85%;

(3)用人单位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占98%;

2.目前较紧缺的人才

通过走访的企业了解到,目前企业比较紧缺的人才就是集控运行人员,尤其是熟悉锅炉、汽机、电气专业的全能值班员。

3.对应的一线职业岗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去热力发电厂、企业动力厂(站)、城市热源厂等生产一线,从事热能动力设备与系统运行、检修、安装、检测等方面的岗位技能工作和管理工作。

主要工作岗位:热力设备运行岗(集控运行及辅机运行),热力设备检修岗(锅炉、汽机、各种泵、热力管道等)。

相关工作岗位:热力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控制、热工仪表使用及维护、检修等。

发展工作岗位:热力设备节能技术应用改造和基层管理。

4.主要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

(三)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需求

我们经调研分析认为,本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应包括:

1.知识结构

①文化知识:是毕业生从业所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应掌握的常规性和前瞻性知识,如人文、数学、计算机应用、普通物理、体育等。

②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指适应工作岗位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如:机械制图、热工基础等。如锅炉设备知识、汽轮机设备知识、泵与风机设备知识、热工仪表及自动控制知识、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知识、热力设备运行知识及一定的专业岗位管理知识。

核心知识:锅炉设备知识;汽轮机设备知识;热力设备运行知识;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知识。

2.能力结构

①通用能力:计算机操作基本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收集信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拓展能力。

②专业能力:阅读和绘制机械图能力;金工操作基本技能;电工电子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热力设备检测能力;常用热工仪表的校验、安装能力;热工节能与环保技术应用能力;热力设备运行中常见事故的预判断与处理能力;热力设备运行经济性分析管理能力等。

③职业核心能力:热力设备运行、检修能力。

3.素质结构

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被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在构建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以基础理论为前提,以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为核心,优化技术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要专而精,针对性强,专业知识面和视野要拓宽,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的衔接和渗透、融合和转换,有效地更新理论知识,为专业增添当今科技的新内容,同时要打通知识、能力和技能培养之间的“接口”,使毕业生真正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对本专业教学环节的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能力的培养要以能力应用为主线,突出实用性实践技能,要把职业标准中应知、应会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要覆盖本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并把素质教育融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适应、调解能力。为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采用“宽口径”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凸显“厂中有校,学做一体,工学结合” 的专业特色。

三、对本专业现状的分析及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分析,结合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在办学层次上不是中职教育的简单上移;在教学模式上不是普通专科的翻版;在教学内容上不是本科的简单压缩;在教学设计上不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任意拼合。高职教育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任务,围绕培养目标,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明确专业的职业指向,其次是认真分析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然后确立课程体系,实现教学设计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

(一)本专业现状的分析

1.从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看,课程相互独立,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少,有些内容深度不够(比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相关知识、运行过程中操作票的填写等内容),实践课程独立设置,相关知识未能有机的渗透和融合到一起。

2.从知识方面看,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之后,因不能及时与应用“接口”或与相关知识接轨,在专业教育阶段很难形成综合应用能力。

3.从能力方面看,在实践教学环节,延续着传统的模拟训练方式,实训的项目、方式方法、要求与生产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与生产实际有较大的差距。

4.没有注重对学生个性、专业兴趣的发展。

综上所述,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企业科技迅猛发展的现状,必须加以改革,以便适应现代科技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1.加强与示范校的紧密联系。首先聘请示范学校的专业带头人为本专业建设的校外专家,指导和引领本专业建设;其次可以和一些示范院校签订交流互助协议书,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改革的探讨、实验实训室建设等多方面可以对流、互助合作。

2.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首先当地一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开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讨论新的课程体系,确立核心课程;其次和企业教师共同开发课程。

3.本专业核心课程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4.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使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可行,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把现有的实验实训设备进行合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企业环境与学校环境相结合,努力营造学生如在企业生产现场的工作氛围。

5.通过调研,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企业调研和专家咨询为指导,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参考,构建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要强化课程的质量管理。

6.依托专业,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梯次合理、有鲜明团队精神和良好教学效果、较高科研成绩的教学团队。

7.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通过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研究性教学,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8.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完成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试题库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组织教师编写课程讲义,并逐步完善和提高,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市场需要。

四、专业建设的目标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衔接,要加强课程与课程的衔接、课程讲授与能力训练的衔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使它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加大改革力度,并以区级品牌专业建设的获得作为未来本专业建设的一个全新平台,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和教学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符合市场需求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把本专业办成学院内乃至全区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参考文献:

[1]丘伟.《锅炉操作工》.

[2] 编委会编.《火电厂生产岗位技术问答》.

作者简介:

徐淑芳(1967.5—),女,副教授,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主要从事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教学与教育研究。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11

一:实习目的

经过大学四年关于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已经初步掌握了关于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逐步形成了在平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平时所碰到的生活问题。对专业知识的全面了解,使得我意识到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优势以及劣势。也全面的了解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以各企业要获得良好的发展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不过这所有一切的感触和认识,都仅仅停留在理论认识的表面上,如果要从实际生活中探寻真理,把握规律,就不可避免的要从实践中获得经验,掌握一些基于理论又高于理论的实践应用,使自己的知识更上一层楼。所以今年的三月一日开始,我就开始了在闽侯县晓峰工艺品厂的实习经历。回顾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

二:实习相关

晓峰工艺品厂地处福建闽侯县,在实习期间,我采用了看、问、做等方式。分别在生产一线,公司人事部,财务部,市场部,以及经理办公室进行过短暂的近一个月的毕业实习。

三:实习经历

1:背景

我所实习的闽侯县晓峰工艺品厂是福建的一家小型的工艺品厂,主要生产仿真类工艺品、装饰品、工艺礼品、树脂类工艺品等小商品。产品选料精良,造型新颖独特,形象华美玲珑剔透,颇有特色,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由于地处沿海。其产品很大部分为出口产品。这家外向型独资民营企业,创建于1998年,总厂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拥有资产300万元,年生产能力500万元,年创汇60余万美元,创税20余万元人民币,全厂拥有职工 130余人,其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占据15%。晓峰工艺品厂下设两个分厂,多家商遍布全国各地。

晓峰工艺品厂虽然是一家小型的工厂。但工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现有的技术实力,在短短的7年多时间里,相继研发出树脂装饰品和各种仿真装饰品两大系列,尤其是树脂装饰品的研制成功,博得了专家和广大同仁的一致好评,倍受世人青睐,其逼真性、耐久性、环境适应性远远超过国际上同类产品,

仿真装饰品是我厂多年来生产经营的项目,其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几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且形势喜人。市场前景大好。

晓峰工艺品厂自创建之日起,就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把客户的满意度与成功作为度量我们工作的一把重要标尺,靠高超的专业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连续多年被市授予“先进私营企业”、“重合同守信誉企业”。 XX年获得“iso9001:XX质量体系证书”。

为继续宏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满足世界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良好愿望,晓峰人将矢志不渝,继续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赢得消费者信赖和广阔美好的市场前景。

2:实习过程

晓峰工艺品厂虽然只是一个小企业,但是“麻雀虽小,五官俱全。”一个公司所应该具备的部门都有,但工艺品厂最主要的还是生产和销售,所以生产部门和市场部相对其他部门来说还是比较庞大些。我实习的第一站就在生产部门。

根据我在企业中实习期间的观察和跟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的聊天所知道,所感觉到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负责,总结起来说就是:对产品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上级负责。这个负责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工厂的正常运行的保证。其中办公室的人员还有对工作环境负责,生产线和工人的这种管理制度,这让我想起了管理学上的6s。这种方法在海尔的管理原则上也明确提出。虽然管理者可能不知道6s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国际的大企业也正在用他为自己创造的管理方法。也可能在本企业运用这种方法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管理者正在运用这种方法管理自己的员工,这也三产品质量的一个很好的保证,尤其相对于工艺品来说,也是客户满意的保证。

6s管理源于日本的5s管理。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是源于车间生产现场的一种基本管理技术。中国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第六个s——安全。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对现场管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整理(seiri):及时将无用的物品清除现场。

整顿(seition):将有用的物品分类定置摆放。

清扫(seiso):自觉地把生产、工作的责任区域、设备等清扫干净。

清洁(seiketsu):认真维护生产、工作现场,确保清洁生产。

工厂毕业论文范文12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厂实习;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又称为机械电子学,是指在机械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电子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可以说现在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1]。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从事机电一体化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随着近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了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机械技术等多种技术交叉融合的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之一,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机电一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当前生产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使自动化生产设备向高、精、快的方向迅速迈进,从而使生产效率迅速提高。

由于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再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3]。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前景相当好,而且就业后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经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毕业生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1.工厂实习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性

在当今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社会的就业压力越发的巨大,毕业生要想争取在毕业后找一份更好的工作,那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必须做好更多的准备,首先要求毕业生能在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再参加一些各种技能培训以便取得相关技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毕业后竞争上岗的综合实力,还有就是多参加一些工厂实习,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学习更多学校里面学不到的东西,提前与社会接轨,这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毕业后能得到用人单位更好的认可,可以更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毕业生通过工厂实习可以把从书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工厂实习不仅能增加自已的见识还能增加实践动手能力,这样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毕业生充分利用毕业前工厂实习机会,增加自身见识。总体上说通过工厂实习毕业生可从中得到以下实践知识:

(1)通过自身亲临一线的生产车间进行生产,真正的自己动手操作,可以熟悉生产车间生产各个零件的操作流程。从车间生产可以了解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

(2)更加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对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有个充分的感性知识,这对自身能力提高及知识面扩展有着极大的好处。

(3)在生产车间待得久了,耳濡目染,对书本的知识记忆及理解会更加深刻。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慢慢培养、提高和加强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生产车间时刻提醒的安全和质量问题,让毕业生内心领会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公共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这样高素质能力的培养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着极大的好处。

2.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厂实习要求

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工厂实习过程中有许多规范要求和注意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来到一线的车间进行生产,要真正的自己动手操作,熟悉车间各个操作流程。要了解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了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同时还要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在车间里要对照之前所学的书本知识,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此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3)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纪律,遵守工厂制订的学生实习守则,要虚心向工厂的师傅学习,做事认真仔细,不能马虎大意,杜绝安全事故。

3.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之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了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性很强,属于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之一,社会上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毕业生毕业后就业率较高。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及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还有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当今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动手实践能力,具有管理、设计、销售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是现代化企业急需的。

毕业生在毕业后就业范围主要有:机电产品及设备的制造、应用、维修企业;机电产品及设备的营销、安装、调试企业;CAD/CAM技术的电脑设计应用企业还有各种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的企业或部门。

4.结束语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空有一身抱负是不行的,还要有一身的本领才行。但是在新时代的情况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只要你跟不上,就会被社会淘汰。为了拓展毕业生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以便在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后,还要求毕业生进行社会实践比如说工厂实习。工厂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不仅让大学生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了解一个企业是如何进行生产的等。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方向是宽口径的,毕业生只有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社会实践能力,树立人生目标,确立职业规划,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才能在宽口径的就业条件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工作,才能在将来就业后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在将来走向社会后更快的融入现代职场,不被社会大环境所淘汰。

参考文献

[1]朱思洪.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