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拓展训练后体会

拓展训练后体会

时间:2022-08-17 20:58:03

拓展训练后体会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身体素质的要求。很多高校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加强了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随着拓展训练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拓展训练课程。但是由于拓展训练项目的复杂性,在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而目前高校却没有对拓展训练课程实施安全管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拓展训练的热情和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拓展训练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并提出如何构建拓展训练安全保障体系,为高校更好的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二、拓展训练的概念及课程形式

1.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是指使用特殊的设备、利用特定的场地,为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团队意识等,在指导人员的指导下组织一些高难度动作譬如跳跃、上升和下降等活动。拓展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参与者应对挑战的决心、提高参与者的合作意识等[1]。

2.拓展训练的课程形式

目前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主要有以下形式:野外拓展课程、水上拓展课程和场地拓展课程。每一种拓展训练的课程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校的设备、场地条件等,对学生因材施教,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2]。

三、拓展训练课程中的安全教育

拓展训练也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体育运动就会有安全问题的存在,而且由于拓展训练项目自身的复杂性,在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意识到拓展训练的安全隐患,在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活动的过程不要盲目的追求训练的难度,应根据身体素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以保护自己和别人的安全。同时,学校应开展拓展训练安全教育课程,并将安全教育作为拓展训练课程的重要内容,将安全教育渗透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除此之外,由于拓展训练师是拓展训练的引导者,因此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开展拓展训练的教师进行学习,不仅是拓展训练的课程学习,还应包括拓展训练安全教育的学习。

四、构建拓展训练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拓展训练安全保障体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并联合各部门,共同构建拓展训练安全保障体系。

1.拓展训练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

1.1安全保障体系的可操作性原则

拓展训练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会涉及很多环节,同时也会有很多因素影响体系的构建。因此在构建拓展训练安全保障体系时,应将影响因素考虑在内,构建一个具有操作性的体系。可操作性是指拓展训练指导人员相互之间的能够相互配合,并能及时将信息反馈回来;另一方面主要是值开展拓展训练的相关设备及物资能够合理的利用。

1.2安全保障体系的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构建拓展训练安全保障体系时,要依据调研的结果,综合运筹学、信息学、应急管理学等学科,对构建的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评价体系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等。体系构建后应有一个试用的阶段,在试用阶段检验体系的科学性,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3]。

2.构建拓展训练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拓展训练安全保障体系,必须采取设计科学合理的拓展训练课程、规范化管理拓展训练课程、配备专业化的拓展训练指导教师等措施。

2.1设计科学合理的拓展训练课程

由于拓展训练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必须因材施教,设计科学合理的拓展训练课程。其设计依据主要是学校现有的场地、设备资源;季节的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等。因此要求拓展训练的指导老师前期做好学校现有的场地、设备资源、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基本情况等的调研工作。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出个性化的拓展训练方案,并将安全教育贯穿其中,以更好的开展拓展训练课程。

2.2规范化管理拓展训练课程

规范化管理拓展训练课程包括课程前期、开展中、后期的管理。拓展训练课程的前期管理是指在开展拓展训练前进行安全排查,主要是对使用的场地、设备设施、器材等进行检查,同时对将要参加拓展训练的学生进行相关的讲解;拓展训练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规范性及安全性,指导教师应进行实时的监督,一旦发生不安全的行为及时阻止;拓展训练的后期管理是指拓展训练课程结束后,有关人员应对场地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同时注意检修相关的设备设施、器材等。

2.3配备专业化的拓展训练指导教师

拓展训练指导教师是安全有效的开展拓展训练的重要保障。由于拓展训练课程的复杂性,学校必须配备专业化的拓展训练指导教师。目前很多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并不是由专业的拓展师进行组织,导致有些学校无法安全有效的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因此,学校应大力培养拓展师,定期发展具有拓展资格的指导教师,定期讲解有关的安全知识、设备设施的使用等,以便更安全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2

关键词: 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38-02

0 引言

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社会中,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体育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贯彻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高校学校体育改革的大潮,拓展训练作为一项对促进素质教育和新大纲“健康第一”理念贯彻有积极意义的运动形式,理应步入高校体育课堂。

1 拓展训练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1 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也称为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战,战胜一个个的困难。它起源于二战时期的英国,当时盟军的舰艇和商运船只经常遭受德国潜艇得袭击。许多缺乏临战经验的年轻海员在炮火中丧生,但是在灾难中总有少数人能顽强地自救而获得新生。人们逐渐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海员并非因为他们身体强壮,而是因为他们心理素质良好,善于与人相处。针对这种情况,德国教育家库尔特· 汉恩(Kurt Hahn)等人提出了“拓展训练”的理念,并于l941年在英国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专门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把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出色的部分升华到可能达到的巅峰。

1.2 拓展训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风靡全球半个世纪的拓展训练在1995年由原北京拓展训练学校(现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力先生引入中国市场,中国第一批受训人员新华社全体员工。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拓展训练行业不断发展,逐渐被列入国家机关、外企和其他现代化企业的培训课程。拓展训练进入西北地区也有七八年之久,目前陕西也有多家比较大的正规拓展培训机构(如西安蓝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金舟咨询公司,西安彼岸拓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力为管理资讯有限责任公司等)。2001年底,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等中央有关部委联合推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后许多高校也相继成立了各种素质拓展训练营。

如今,拓展训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通行、最科学、最有效的体验式培训方式。它是素质教育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一个分支。它以利用大自然和人工创建的特殊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项目来激发、调整、升华、强化受训者的心理、身体、潜能,帮助企业增强团队活动力、凝聚力和创造性,达到提升团队生产力,提高团队绩效,帮助员工达到心态稳定开放,敢于挑战,富于创新精神,促进团队形成的综合目的。

2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2.1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时代背景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部分学生从小受到家长的娇惯、纵容,在倍受呵护的教育背景下长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时,缺乏自信,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在合作关系中更是团队意识淡漠,集体协作能力差。随着社会竞争和学习压力的日趋增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比例逐年上升。要想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团队精神和健康的体魄。而拓展训练在提升人格,磨练意志,增强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方面有着特殊功效。如果在高校体育课堂中适时开展拓展训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增强体育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因此当代大学生很有必要进行拓展训练。

2.2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

2.2.1 拓展训练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 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把原有的仅限于大学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将体育活动与社会、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拓展训练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是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也符合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

2.2.2 拓展训练有利于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生活和学习都比较顺利,缺乏困难的考验,意志力相对薄弱,一旦受挫,会极大地打击他们,以至于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而在高校所设置的拓展训练中,可以使每一个参与者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磨练他们的意志,从而迸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

2.2.3 拓展训练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大学生或多或少养成了一些任性、孤立、自私等不良习惯。在拓展训练中,一些团队协作项目(例如信任背摔,穿越电网等),不仅有语言上的交流,身体上的接触,还有心灵上的沟通,通过参与拓展训练能让大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相互信任,团队协作的魅力。

3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实施对策

3.1 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项目设计 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拓展训练课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有所不同,在设计训练方案时,应该主要借鉴拓展训练的先进培训理念和一些好的培训项目,但不能简单地照搬拓展培训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高校的拓展培训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设置水上项目和野外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许多简单便于操作的拓展游戏(如雷阵、盲人摸号、信任背摔),可直接安排到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去,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一些情景,使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有机结合,用拓展训练的内容、手段改进当前体育教学枯燥的组织形式,使体育课更加生动,活跃体育课堂气氛,推进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3.2 高校拓展训练的具体项目 高空项目包括巨人梯、高空断桥、高空漫步、空中抓杆、泸定桥、天使之手、空中相依、高空绳网、软梯、合力制胜、绝壁逢生、高空天平、高空独木、缅甸桥、极限攀岩等;场地项目包括穿越沼泽、穿越弯桥、巧过网阵、人生棋盘、信任背摔、模拟电网、有轨电车、移花接木、罐头鞋、金字塔、梅花桩、孤岛求生、盲目障碍、礼让通行、齐心协力、奇宝奇兵等。如果条件允许,高校还可以开设水上项目和野外项目。水上项目包括游泳、潜水、跳水、划艇、赛龙舟等;野外项目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长城跋涉、野外定向、滑翔、野外生存等。高校可以把拓展训练课作为选修课,利用周末在高年级展开拓展训练,合理安排课时与内容。

3.3 高校拓展训练的场地和器材设备 拓展训练项目所需要的场地比较简单,它不需要标准的田径场,只要有一片空地就能开展拓展训练。只有像高空项目需要专门的场地,但它的建设成本也不高,只需建12米的钢架,在其8米处设置具体的设施即可。在拓展游戏中需要的许多器材并不需要购买,都可以自制,有些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比如信任背摔项目。与其他体育器械相比,拓展训练所用的器材简洁紧凑,功能强大,节省空间,适用性强,便于快捷安装,同时,科学的组合也节省了器械使用,节约了体育器材的开支。

3.4 高校拓展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 拓展培训师是拓展训练课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高校体育教师完全可以胜任这一角色,但是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因此在开拓展培训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学习有关资料,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到正规的拓展训练营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之后,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将社会上拓展训练的方法与体育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3.5 高校拓展训练的组织形式 一般来说,高校拓展训练课课程模式主要包括:前期分析——课程设计——场景布置——挑战体验——分享回顾——提升心智——改变行为。拓展训练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可以作为选修课,也可以作为必修课。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先考虑将素质拓展作为选修课进行试点教学,等时机成熟之后再进行全校推广,作为一门必修课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种体验式的教学中受益。

3.6 高校拓展训练的经费来源 高校可以向政府有关教育管理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用于高校拓展课场地建设及师资的培训。高校自身也可以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拓展训练课的启动资金。另外,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高校的拓展训练场地,也可以对外开放,利用寒暑假对社会人士做培训或把场地对外出租,以尽快回收资金。

4 高校开设拓展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4.1 高校拓展训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时刻保持警觉。在训练期间,所有活动均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实验,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危险因素,并由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严格地依照安全程序指导和监控活动的全过程。

4.2 高校应健全风险保障制度 一方面,高校应在拓展训练课上设置医疗应急机制,处理一些擦伤、撞伤、扭伤等意外伤害。另一方面,各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人身意外险或各种意外伤害风险,万一发生意外状况,也可得到赔偿。

5 结束语

传统的体育课程在其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已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拓展训练课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新模式,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它不仅顺应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代大学生自身的迫切愿望。因此,在高校进行拓展训练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洪峰,李世昌.试论野外生存训练对大学生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2003,(1).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33.

[3]潘胜.普通高校实施拓展训练课的必要性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1).

[4]庞元宁.体育课程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3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11-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仅具有健康的体魄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良好的心理品质、坚强的毅力、直面挑战的信念及社会适应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十分重要,因此,高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采用多视角、全方面的教育方法,以便能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直面挑战的信念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内容还存在诸多弊端,难以实现该教学目标。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直面挑战的信念具有重要作用,若能将拓展训练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既能充实教学内容又能实现教育目标。基于此,笔者对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研究。

一、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教育与传统体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将训练目标定义在心理因素和社会适应方面,不是简单的游戏而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是在挑战下体验,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训练,磨练坚强的毅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所以,拓展训练对人的心理、创新、社交能力等方面具有传统体育难以比拟的优势,具有下述几个特点:第一,在体验中教育。拓展训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能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增强自信心;第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拓展训练的场地不受空间和具体环境的影响,组织方式灵活多样,强调团队协作,通过从团队中吸取力量,充分体现个人的个性魅力;第三,集组织性、趋味性和挑战性于一体。拓展训练具有严格的教学程序,所设计的每个项目都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同时能够通过利用项目游戏的娱乐性、体验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训练中。

二、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如完善的人格、健康的身心、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团队意识、创造与创新能力等[1]。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运动技能,以教师示范、学生训练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遏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学生的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仅将知识传授作为最终目的,虽然体育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然而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基于此,开发实践性的体育教学课程势在必行。而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的训练,能显著提高学生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及环境适应能力等,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1.高校生追求全面发展是开展拓展训练的前提。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因此现代高校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对自己毕业后的生活充满幻想,对具有娱乐性和挑战性的体育运动十分喜欢,然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只注重体育运动技能的训练,不重视学生个人的自我需求,因此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现代高校生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具有很大的变化,通过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培养团队协作、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是他们的最重要的需求,而拓展训练恰能满足此要求。拓展训练是一项具有娱乐性、挑战性、趋味性的运动训练,组织方式多元化,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枯燥性,能使高校体育教学过程更有趣、更活泼。改变了传统教师为主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挑战中来,通过体验式学习,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高校生全面发展。

2.拓展训练的特点是以高校体育教学为基础。拓展训练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针对性设计的训练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形式灵活多样,训练活动对于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对较低,项目可根据学校体育设施条件灵活设计,很多项目可不用器材[2]。拓展训练部分项目虽然看起来具有危险性,但由于每个项目都是精心设计的,安全系数很高,同时学生训练过程都有严密合理的保护,因此学生的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拓展训练的特点和优势十分适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

3.拓展训练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达到下述三个教育目标:第一,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面向全体学生;第三,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素质教育强调因势诱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拓展训练以人为中心,以科学育人为理念,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相符合,而且拓展训练的每个项目都是经过周密论证和实践检验的,遵循当代高校生的发展规律。拓展训练的项目面向高校生,以体育实践为手段,促进高校生的全面发展。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存在种种弊端,难以培养创新型、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拓展训练这种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正好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十分必要。

④高校体育资源能满足拓展训练的需求。要有效开展拓展训练,师资和场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高校都有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这些教师都毕业于专业的体育院校,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高校的体育设施比较健全,场地比较广阔,拓展项目通常场地简单、方式灵活多变,在校园开展十分方便。拓展训练项目所需要的各种设备都简单且便宜,很容易买到,部分教材还可以自己制作,甚至部分项目都不要器材。与传统体育教学器材相比,拓展训练器材简单、功能强大、场地适应性强,极大的节省开支。

三、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高校教育要与时俱进,及时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体育更快、更好的发展。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最终教育目标;其次要树立素质教育价值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基地,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发扬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后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高校的教育目标要及时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拓展训练对学生人数、项目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实行小班教学,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难以实现小班教学,高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如下尝试:可采用选修课形式;正确认识拓展训练;探索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3]。

(二)拓展师资,实现优势互补

师资是拓展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然而目前高校能胜任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师还不多,但是由于高校教师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都很高,学校只需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就完全能胜任拓展训练的教学工作。近些年来,拓展训练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教师人数急剧增加,高校可聘请专业拓展训练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高校也要创造条件为有能力、有热情的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加强对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满足高校在拓展训练开展的需求。由于拓展训练不仅仅涉及到体育学科,还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体系,高校可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协作担任拓展教师,整合学校资源,便于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目标,统筹规划

高校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指导开展体育教学,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要坚持变革和更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顺应时代潮流,及时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做出符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育理念设计和规划,以便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基本政策支持,给体育教学提供改革、创新的空间。高校要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大力支持体育教学改革,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构建满足素质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

(四)循序渐进、确保安全

为了确保体育教学改革质量,高校引入拓展训练要循序渐进,分批次稳定进行,不能一蹴而就。高校在引进拓展训练项目时,可以先引进成本低、操作性强、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可以首先在高校举办体育社团活动、运动会、趣味活动等,如团队战鼓、协同争先等[4],随着拓展训练的持续开展,待到高校各项条件成熟后,再适时引入其他挑战性强、难度高的拓展训练项目,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建立拓展训练专用场地,确保学生在拓展训练时的安全。

(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拓展训练在国内高校开展较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可以参考的实例也比较少,因此高校在开展拓展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师资、项目内容、场地等,以确保拓展训练的顺利进行。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开展拓展项目,如公园、游泳池等,这样既能有效开展拓展训练项目,也能节约投入成本,还能让学生更投入到生活中去。除此之外,高校要充分考虑拓展项目的特点,对组织方式、模式、课时数等进行科学规划。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作为新兴起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训练能磨练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引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去,成为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邹翔.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趋势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02):34-36.

[2]高明阳.拓展训练在院校体育选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2):58-60.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4

【关键词】高校 田径 拓展训练 教学模式

田径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着一个突出问题,即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较差,利用拓展训练提高田径教学质量也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努力的新方向。

1高校田径教学拓展训练模式

1.1田径室外热身类拓展训练

田径室外热身类拓展训练指在田径教学热身阶段,利用小强度、短时间、小运动量的拓展训练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模式。这种拓展训练是萌芽教学的开始,将田径拓展训练运用到田径教学中去,目的在于在课堂开始之前用身体预热的方法,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心理上热爱田径运动,并积极参与到田径学习中去。如许多学生在室外田径教学中,都很难迅速融入学习氛围,团队整体学习氛围低迷,教师可以利用小型的快踢腿、背向滑步拓展训练,使学生快速提高学习热情。这样,既起到了激发受教者主动参与运动的目的,还达到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精神的目的。因此,在高校田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喜欢用这种拓展方式来“点燃”课堂。

1.2适应类拓展训练

适应类拓展训练指在田径教学中,将器械和户外运动结合起来设置一定难度的拓展训练任务,要求学生以个人或者集体的形式完成训练任务的训练模式,这种拓训练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它所设计、安排的训练内容具有一定的负荷、强度,学生能通过训练提高身体体能,并从中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如许多学生在起跑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起跑爆发力,教师可能会针对学生情况开展专项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并组织设计训练任务,此类训练就可以归结为适应类拓展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在适应类拓展训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合理掌控拓展训练的强度,确保学生在安全条件下进行训练,以避免因为体育训练强度失当而导致的体育损伤和安全问题。

1.3挑战类拓展训练

挑战类拓展训练是通过实施困难挑战类拓展训练来检验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抗挫败能力的一种拓展训练方式。挑战类拓展训练具有前度大、要求高、刺激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困难挑战类拓展训练如快速跑比赛、穿越绳网、定向越野、攀岩活动等训练项目,训练学生的跑步速度,耐力水平和跳跃高度,还可以在挑战类训练中锻炼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身心承受能力,并使学生在高强度的团队协作中增强自信心,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2高校田径教学拓展训练教学要义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科学、专业的教师力量是确保高校田径拓展训练教学能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此,高校要加强体育教学队伍建设,并针对拓展训练展开专题研讨、进行大力宣传,使广大体育教师认识到体育拓展训练教学的性质、作用和相关知识,鼓励教师学习和了解更多的拓展训练知识,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上的拓展训练组织和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参与了解拓展训练的实际情况,为体育拓展训练教学打好基础。高校体育教师则要通过自主学习、社会实践把握拓展训练的积极意义,了解拓展训练的灵活性、教学环境适应性特点,积极利用拓展训练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然后借助拓展训练不断优化体育教学结构,使学生尽快认同和喜欢上这种体育教学模式。

2.2丰富拓展训练教学内容。

过去,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都没有开设拓展训练课程,这是高校田径拓展训练教学相对不足、许多师生对拓展训练课程不重视的主要原因。鉴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高校要就拓展训练积极听取专家的建议,深入分析将拓展训练引入田径教学的可行性,并就拓展训练教学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大胆创新、丰富拓展训练课程内容。要求体育教师充分利用校内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等各种体育资源,充分利用节假日、课外时间开展体育拓展训练。如许多高校校区附近有着丰富的森林、草地自然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的体育资源开展各种拓展训练,如春季组织郊游,带领大家登山,在自然环境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

2.3利用拓展训练挖掘学生潜能

高校田径拓展训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同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田径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田径拓展训练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入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变。如在“信任背摔”拓展训练中,教师要以同伴信任、责任心为重点,鼓励学生做好自己的事,同时相信别人,积极融入团队,让学生充分明白“1+1>2”的团队合作道理的真谛。在“横杆挑战”项目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恐高、畏难情绪,做好平台起跳、跳跃动作,然后在抓住跳杆时要眼明手快、坚决果断,使学生在挑战自我、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敢于挑战的勇气。

2.4科学组织,确保安全

高校田径拓展训练教学涉及到教学组织、管理、评价等各个方面,要想确保田径拓展训练科学运行,学校必须加大体育教学投入,完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优化体育教学环境。高校体育教师则要认识到拓展教学科学组织的重要性,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科学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以提高田径教学的有效性。如在田径拓展训练中,教师要定期检查体育田径器材、设备和场地,并对拓展训练进行精心安排,确保拓展训练的内容符合学生发展兴趣,强度适当。同时根据拓展训练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安全操作,以减小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是体验式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它在学生学习潜能挖掘、自信心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这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熟练掌握体育拓展训练知识和技巧,利用拓展训练构建高效体育课堂,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5

[关键词] 拓展训练 学生影响 社团

时展的需要使当今社会对职业院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探险精神强的毕业生成为一种趋势。在体育教学方面,简单的体育教学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唯有和拓展训练结合,才会有划时代的意义。拓展训练可让参训的同学通过体验活动项目,认识自身潜能,认识群体的作用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训练模拟一个非常态的情景,让你从这样的情景发现自身的平时意识不到的欠缺和潜力。使人体验到个人奋斗的成就感和集体作战的愉悦感。把拓展培训引入到我院中,可以让学生们体验到平时训练体验不到的成就感和团队合作意识,针对性的对学生一些能力素质进行有效地培养,完成学生价值再创造过程并使之获得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对未来生活有实际性的意义,这将是未来体育改革的趋势。

1、拓展培训起源和发展。

拓展培训,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 ,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 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并可能发现新的机遇。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后传到美国得到发展,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世界各国相继借鉴这一形式来培训员工(OB管理方式)。一时间,拓展训练成了全球的时尚培训。其中管理培训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境,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由于拓展培训这种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

2、我校以社团开展拓展训练的优势。

我校的开展以社团形势开展拓展训练的优势在于,每年毕业生实习培训及招生学生培训一直学校最为重视的一个方面,在调查中显, 75%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实习钱参加拓展训练,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和提升自己能力。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培训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目前,我院老师虽很多拥有拓展培训的经历和教育功底,但对拓展培训了解不多,实际经验少。同时,教师在周末多会休息。因此,我院发展社团开展拓展训练就可以灵活解决多种问题,师资力量完全可以由学生代任。学生首先要掌握拓展培训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培训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培训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培训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同时可以提高这些学生自身工作能力,为踏上社会提前做准备。在初步了解拓展培训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我院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培训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我院学生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科学设计拓展培训的内容奠定基础。而且在接受调查时,有两名我院在校生表示有兴趣担任社团的拓展训练师。

在场地与器材方面,拓展培训所需场地、器材比较简单,培训方式灵活多变,有利于在我院中开展。另外,多种器材可从学校借取,且器材成本也较低,有些项目所需器材完全可以自制,不需要购买专业训练器材,如背摔所需要的背摔台,缅甸桥所需要的轮胎、木板等都可以自制。有些较大较难项目,也能因陋就简, 选择一些器材要求简单的项目进行训练,为学生参加拓展训练减少预算。专业的拓展培训公司相对来说,开展这种培训的经验非常丰富,同时,具有场地优势。拓展训练社团也可以通过与专业拓展中心合作,将拓展培训更深入的注入到体验的学生当中,组织我院学生分批参与培训,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上我院训练“自建”的经费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地培训。

3、我校以社团形式开展拓展训练存在的阻碍。

就目前全国以开展拓展训练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拓展培训师看来,领导观念是制约高校拓展训练发展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学生认可、宣传力度、资金和场地设施、项目自身原因以及其它因素。体育教学的组织(管理)者们认为,制约拓展训练在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A、观念问题。B、领导重视力度不够,缺少资金投入,场地器材没有保障。C、对拓展训练的了解程度不够。D、现有教学项目和教学模式的替代作用。除了最后一条,这也是我院社团组建面临的问题。而学生的了解程度直接制约了社团发展。在问卷调查显示中,近一半人认识不全面。关于什么是“拓展训练”,在受访的调查中,有46%的人对拓展训练的认识并不全面,心理训练、团队协作、游戏是他们对拓展训练较为普遍的看法。在组建资金上也有问题,前期组建的资金只能通过对学校申请或者寻找赞助商。这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而在参加社团活动收取费用问题上,调查中也显露出。只有15%的同学认同消费参加活动。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6

关键词: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41-03

1 问题的提出

高校体育教学是整个高校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保持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状提供体质保证;另一方面,体育教学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和健身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由于高校学生身份和所处年龄阶段的优越性,其健身意识的增强无疑会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形成积极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教学都能产生上述作用,只有达到良好教学效果、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体育教学才能在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生素质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除了受教师素质、硬件设施等的影响外,还受教学方法和训练方式的影响,可以说,恰当的训练方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但通过与相关专家和学生的访谈发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尤其是教学方式的选用情况很不乐观,大多数教师仍只采用讲授、模仿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积极性低,教学效率差。因此改革体育教学的教学和训练方式迫在眉睫。

拓展训练是一项集体能训练、生存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形式,最初产生于二战期间对存活船员的研究。近几年来,由于其新颖的训练形式和显著的训练效果,拓展训练被运用于各行各业的身体和心理训练中,其中包括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表明,拓展训练不仅能使体育教学充满乐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友好的协作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然而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关于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少之又少,这就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意义,其目的就在于完善体育教学方法,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借鉴。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媒介查阅了大量与“拓展训练”、“高校拓展教学”等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在认真研读资料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拓展训练的发展情况、拓展训练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等有了大致把握,为本研究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

2.2专家访谈法

以参与本文研究的教师、专家及被抽查学生为访谈对象,听取教师、专家对于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意见和可行性分析,总结学生对拓展训练的接受情况,并认真对访谈结果进行记录统计。

2.3逻辑分析法

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和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的抽象与综合,从而探索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和具体运用,使全文具有逻辑性。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拓展训练及其特点

拓展训练由英文Outward Bound翻译而来,又称为外展训练,其英文本意为航船无意停靠在平静的港口,为了追求未知的挑战而义无反顾地驶向未知的航程。该训练最早出现应追溯到二战期间,为了提高海员海上生存的技巧与能力,用这种训练来锻炼海员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战争结束后,人们认识到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海上困境往往是人类头脑无法想象和估算的,只有将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模拟成各类培训项目,人们才能在培训中总结失败的教训,获得成功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对现实的应变能力。拓展训练以这一需求为出发点,意在锻炼人们的意志力并培养其自身适应现实环境的应变能力。该训练方式能在二战中之所以能保留下来,正是由于其新颖的训练创意和独特的训练方法,以及优异的训练效果。此后,拓展训练由单纯的以海员为训练对象扩展到企业员工、公务员、学生等各种群体,并广泛运用到各色训练中。

拓展训练一般有水上、野外、场地三类课程,通常体育学校会根据学员的身体素质以及不同的训练目的等条件选择相应的课程,再采取具体的实施过程。游泳、划艇、跳水是常见的水上拓展项目课程;野外拓展一般倾向于设定进行远足、露营、户外生存、野外定向等课程;有专门的训练场所,利用特定的训练设备进行训练则是场地训练课程。综合考虑存在的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场地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着重选择的训练方式。如今,拓展训练已日趋发展成熟,对个人、社会、团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拓展训练是对训练者情操、人格、意志力的综合考验,因此具有细致负责的责任感,用于创新进取的精神、相互协作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的心胸是其最基本的要求。拓展训练不仅能培养受训者的团队合作意识,还重视学员自我表现的能力,在集体中彰显个性。此外,由于当今社会个人英雄主义已不再占主流地位,合作之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良好的团队意识是当今社会人才的必备基础,因此,拓展训练带来的社会意义更是不容小觑。拓展训练将低挑战与高挑战元素相结合,从个人和团队两个层面上培养学员毅力,让其通过沟通、危机感、面对逆境如何处决、领导等方面的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拓展训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活动性综合。该训练通过体能活动的引导,促感、认知、交往、意志活动,根据具体的操作流程让受训者全身心投入。(2)极限挑战。具备一定的难度是拓展训练项目共有的特性,这对学员的心理是一定的考验,要求学员对自己的承受极限进行挑战,突破极限。(3)在集体中凸显个性。为了突出团队合作,拓展训练一般分组进行,让每名学员都为集体荣誉竭尽所能,同时鼓励学员从集体合作中寻求自身的信心和优势,彰显出自己的个性。(4)体验高峰。挑战各种极限达到课程要求后,学员会获得人生中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体验到难得的胜利。(5)自我反思。拓展训练注重培养学员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员课前简述课程内容、要求、目的、安全事项,具体实施过程中让学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学员的主导地位,从而实现学员学会自我教育反思的目的。参加拓展训练的培训者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具体有:改善形象,增强信心,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潜力;克服心理障碍,锻炼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毅力。激发开拓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提高战胜困难的技能;承认集体力量,加强参与集体的积极性以及对群体的责任心。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能够与群体相处融洽,学会合作;更为关爱和保护大自然。

3.2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指导理念一构建主义教学思想。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背后都有相应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撑。具体到拓展训练来说,其背后的教学思想是构建主义的教学思想。具体来说,这种教学思想的特点是倡导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并认为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只起到促进者、组织者、辅助者的作用。同时,这一思想理念还强调应充分利用协作、参与、情景等环境要素,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并最终达到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的教学目标。依据这样的论述来反观拓展训练,无论是教学情景的设定、学生作为拓展训练主体的积极参与、团队的协作以及教师作为这一过程指导者的身份定位、所获取的最终结果等,都无不体现着构建主义教学思想的“火花”。由此可见,构建主义的教学思想正是拓展训练模式所依据的主要教学思想理念。

指导理论――体验式学习。教育活动既具有规律性又具有原则性。它强调实践是活的知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知识;而知识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拓展训练正好符合这种原则,拓展训练的原理是通过户外体验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活动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事实证明,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和创造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使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独特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力和强烈的进取心,养成勤奋、刻苦的优良作风。总之,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3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满足社会需要,促进学生就业。社会高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人才,然而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象时时存在,显然不正常。为了解决这一反常现象,各大高校努力探求原因并致力找出应对方案。在设置课程上,同步社会需要,按照市场要求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合格人才。另外注重综合素质开发,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是具备良好的职业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符合现代社会需求。拓展训练为锻炼人的心理素质提供了一个极富有挑战空间、并且安全可行的实验场地,突出了其培养健康心的独特价值。在训练过程中,设定的环境和气氛往往具有特定的意义,其需要学生提高自身情绪、克服心理障碍、学会自我调控、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挑战自己的极限、战胜自己,最终将自己培养成具有果断、坚忍、顽强、冷静的良好品质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坚定的意志、坚韧不拔的坚持、强有力的动手技能很大程度上比简单的书本知识更利于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体育价值需求。传统上说,体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协同发展等方面。然而,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逐渐加深,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些富于时尚、富于激情的体育项目逐渐流行,大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加强交往和培养竞争意识等价值取向逐渐显现。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高校在体育运动项目方面也进行种种改革探索,各种体育项目类型应运而生。如保健体育课、选项体育课等课程类型都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领域的常见课程项目。但从实际取得的成效看,这些课程项目的设置和推广却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显著效果。而与此相对,拓展训练却可以把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的体育运动有机整合,使学校、社会、自然成为共同增强大学生体育参与和提升体育技能有机整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选择余地,并且适应了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需求取向。

对我国传统体育教育内容进行补充。长期以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主流。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却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点。即:教学过程以体育教师为主体,注重对传统知识的灌输,并把传统知识的获得作为教学的唯一最终目标。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尽管近年来开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但取得的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总体而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割裂了学生的知识构建与精神构建过程,不利于学生创新性和适应性的培养,对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起到十分不利的消极作用。与此相对,拓展训练的引入为解决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在拓展训练模式下,其主体是作为教学对象的广大学生,以学生的广泛参与为中心,通过学生“学”的过程而达到预设的结果。在拓展训练中,“教”是作为“学”的辅助而存在的。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因此,在拓展训练中学生是教学环节的主体和主人,使学生在参与中既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又获得了体育运动带来的无穷乐趣。可见,高等学校引入拓展训练模式可以起到辅助、补充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作用,为优化体育教学开拓了新的思路。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拓展训练项目对于学员的体能、意志、心理等都是一种考验,需要学员有跨越“极限”的信心和能力。同时这种考验也是一种锻炼,可以增强学生体能、磨练意志;将拓展训练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并能为学生提供在团队中展现自我、开发自己潜能的机会,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改善教学效果;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训练项目,它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交往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方法,可使学生主动融入体育教学,并在其中深刻体验体育的文化魅力,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总之,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不仅能改善现在高校体育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而且能推动整个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2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已得出,将拓展训练应用于体育教学不仅可行且意义重大,而关键在于如何将拓展训练运用于体育教学,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就这一方面进行研究,创编出适合体育教学的拓展训练项目,将大大促进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7

关键词:拓展训练; 提高; 大学生; 心理健康

1.前言

当代社会是一个融合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是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社会。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明确的职业规范外,还需要有特别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团队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克服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但是因为现代生活的安逸、家长的过分保护和溺爱,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等等。

1.1 研究对象

拓展训练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大学生参加户外拓展的意义进行理论研究,并对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2.2 观察法。采用观察法了解我校大学生在参加了拓展训练之后的表现。

1.2.3 比较法。采用比较法对比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前后身体和心理上所发生的改变。

1.2.4 访谈法。采用访谈法针对拓展训练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与相关专家和老师进行调查和交流,通过分析、验证,得出结论。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拓展训练的定义

拓展训练英文为 Outward Development,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是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条件和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室内、野外、场地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受训练者在掌握一定的遇险生存技能的同时,达到开发心智、培养团队精神等训练效果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

拓展训练是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学习与教育模式,其所开课程独具创意,融合思想性、教育性、挑战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2.2 拓展训练的分类

2.2.1 按拓展训练项目的场地分类

2.2.1.1 室内训练项目。室内拓展训练即室内体验式培训,是室内情景模拟培训,结合室内的灯光、音乐、歌曲等培训手段进行的以智力为主,兼有体力游戏为辅的培训项目。

2.2.1.2 场地训练项目。场地训练项目重在通过参与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突破心理极限达到培训目标。这类项目的培训目标明确,项目内容经典突出,形式表现活泼多样,具有极大的心理挑战性,学员的体验极为深刻。因此,场地拓展训练是拓展训练的主体。

2.2.1.3 野外拓展项目。野外拓展训练有着十分明确的培训目标,在要求上比一般的休闲式户外运动更为严格,而且在难度上有了人为的设计,因而对受训者的体能和安全要求必然会高一些。

2.3 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训练以体验、分享为教学形式,设制一定特殊的环境,让学员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直接灌输给学员某种知识或技巧。在参与、训练中通过让学员在陌生且有挑战性的环境下完成任务,培养学员积极的生活态度,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的突出特点是:综合活动性,挑战极限,熔炼团队,集体中的个性,高峰体验,自我教育.

2.4 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2.4.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人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能力的心理状态。

2.4.2 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2.4.2.1 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作为一个现代人人格特质的核心内涵之一。拓展训练通过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在最后的自我总结中让他们懂得一个道理:不管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不管是有多么困难,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将是决定自己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心态的好坏决定思维模式,思维的不同影响行动,如何行动导致最后的结果。

2.4.2.2 拓展训练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感受人生的高峰体验

拓展训练项目要求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克服困难,体验成功,而这种成功的体验正是大学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事物和困难的基础。面对新鲜事物有着本能好奇,富于挑战性是当代大学生突出的心理特点,而拓展训练项目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刺激且冒险性强,这些陌生的活动对于大学生来说充满了神秘与吸引力。但是拓展训练的各种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不仅表现在体能要求上,而且表现在心理考验上。因此,要求学员充分发挥体能和心理上的潜力,经受一定难度的考验,最大限度的去完成任务,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证明自己能行。

2.4.2.2 拓展训练能使大学生正确地自我评价,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自我评价能力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这种自我认识活动既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优点,发掘自我的潜力,又能够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缺点,进而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情感体验中,发掘出最大的潜能。

2.4.2.3 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相互信任的品质。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成员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团体目标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

拓展训练在开展过程中给学员提供了一个团队合作学习的大环境。困难在拓展训练的团队合作项目中是一路相伴的,唯有队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才能克服困难。拓展训练使参加训练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队友间相互信任,拥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团队制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郝小刚,高雪梅,郝全刚,王光磊.结合社会需求拓展高校教育――高校建设拓展训练基地必要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8-9.

[2] 马兰军,王德玮.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2097-2098.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8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想要实现教学质量的强化,那么开展一定的拓展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拓展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其体育锻炼。首先针对拓展训练的具体内涵作了阐述,然后就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渗透实现提出几点方法建议,希望可以对初中体育教师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拓展训练;内涵;方法建议

拓展训练从其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在既定训练内容之外的一些拓展项目。拓展训练的概念最初起源于企业管理,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行业。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学,那么对于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效果并不显著。在融入拓展训练之后,通过针对性、专业化的拓展,可以让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初中体育教学的进步发展。

一、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本质意义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当前在教育活动中,对于拓展训练的理解,普遍认定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之外的拓展,即利用超出课堂的内容ρ生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教学内容是球类运动、田径和武术这几类,而新课标对体育教学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对这几个传统项目巧妙利用实行拓展训练,也可以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实际创设全新的项目实现拓展训练,以便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强化。

二、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现

1.构建拓展训练方案

要想将拓展训练切实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就一定要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拓展训练的方法进行详细编制,确保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训练时能够有的放矢,不至于出现盲目教学的情况。构建拓展训练方案,需要从拓展训练目的、拓展训练项目、实施流程、活动评价等方面出发,详细完善地编制出具体的拓展训练方案。比如,在进行篮球项目的教学时,这一教学项目既要求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篮球技能,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配合意识。篮球技巧可以通过课堂的篮球教学实现,而团队意识则可以通过拓展训练进行培养。对此,就可以编制详细的拓展训练防范,具体

如下。

拓展训练目的:培养学生团队配合意识,然后学生能够在篮球项目中加强团队配合,减少单打独斗。

拓展训练项目:小组绑腿跑竞赛。

拓展训练实施流程:先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从身高、运动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等方面出发,将学生划分为4个小组。然后让学生横向排成一列,利用专门的绑腿用具将相邻学生的腿绑在一起。之后,先进行单组限时跑,规定距离,让每组学生轮流进行限时跑。在限时跑完成之后,再展开小组竞赛跑,让四个小组同时开跑,最先达到终点的小组获胜,对获胜小组与最后一名设定不同的奖励和惩罚。

活动评价:先对学生拓展训练的具体成绩作出总结,然后指出学生在拓展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同时还需要点名表扬部分做得好的学生,以此树立榜样对其他学生形成激励。

2.拓展训练具体实施

在编制了详细的拓展训练方案之后,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实施拓展训练。方案编制是比较简单的,只需参考条件作出计划即可。而要实际实施则会面临不少意外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拓展训练时灵活应变。

比如,上文所设计的拓展训练方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所要实施的拓展训练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及绑腿跑的规则,确保学生理解到位。其次,在分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分组需求。再次,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个小组的协调,尤其是一个小组在进行训练时,教会要督促其他小组进行热身或是原地踏步练习,避免其站在原地成为看客。最后,在实际训练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保护,避免在拓展训练中造成学生受伤。比如个别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出现了扭脚,这时教师应该即时暂停,让扭脚的学生退出,让其他学生继续训练。

3.拓展训练教学评价

在体育中进行拓展训练,适当的教学评价也是不可缺少的。针对上述的绑腿跑拓展训练,在完成小组竞赛之后,教师就可以展开训练评价。首先,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自评,主要是对竞赛成绩作出评价,同时要分析其中的具体原因。即获胜的小组要自己分析为什么能获胜,失败的小组要分析自己为什么失败。其次,在每个小组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总结归纳,从而得出拓展训练的核心思想,即团队配合,并且结合每个小组的成绩点明团队配合的具体效用。最后,教师要从拓展训练回归到篮球教学上,让学生明确篮球运动同样需要团队配合才能取得

胜利。

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现,需要教师从拓展训练方案编制着手,加强拓展训练的实施和评价,确保其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9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可行性

1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英国出现了相关的管理培训后,这一模式逐渐走向世界,传入了中国。拓展训练的主要环节是:体验、交流、分享、整合和应用,通过求生墙、时速极限、驿站传书、真人CS、信任背摔等训练项目,让人们在体验式学习中积累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教训,然后在与他人的交流和培训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反思,达到对体育知识、团队知识等的运用和积累,实现自我学习和提升的目的。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则是在体育课堂上,以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以及人本教育等为指导,把社会上时兴的、有用的运动形式搬到体育课堂上来,用拓展训练的优点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2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2.1满足体育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的一个教育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型人才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变革,学校和家长都逐渐意识到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因而学校要完善体育教学,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储备更多全方位人才;

2.2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尽管新课改提出了创新体育教学的要求,但很多学校仍在实践自己传统的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变革只开展了小部分的创新,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学生也不能从中得到适当的体育锻炼。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仅对于提高学生兴趣有着显著作用,还能让学生在丰富、有趣和充满挑战性的拓展训练中增强对体育的热爱;

2.3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备受宠爱的环境下长大,缺乏集体意识和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缺乏在社会里生存的能力。拓展训练更多地考验了学生团体协作、集中智慧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个人问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拓展训练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育素质等,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就社会发展趋势而言,拓展训练经由一个国家扩散到全世界,并在各个国家盛行,必然有其强烈的可实践性,尤其是拓展训练已经普遍融入到了各国的体育教学中,实践表明它对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所以,将拓展训练融入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也是大势所趋。而且,我们可以借鉴拓展训练在与各国校园的体育教学融合过程中的实践记录,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好地融合,形成属于本校特色的体育拓展活动。就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而言,拓展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各种刺激、好玩、奇特的体育项目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将大家的智慧运用起来,实现团体的大胜利,以大带小带给团体成员成功的自豪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共同成长和发展。而体育教学的本质目的也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并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规则的习惯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等。拓展训练以自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弥补了传统体育难以有效开展的缺点。拓展训练需要体育教学作为基点来引入校园,让体育教师扮演培训师的角色对学生加以引导,体育教学也需要拓展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度,所以说,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是可行的。就拓展训练本身而言,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场地和器材因素。拓展训练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训练,其中的不同训练项目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各有不同。有些项目例如攀岩等,它首先需要一整面攀岩壁,其次学生在进行攀岩时,需要安全带、主绳、保护器和主锁、快挂、吸汗粉袋以及一双攀岩鞋等。学校可以利用周围的公园、广场或者校内资源建立室内攀岩馆,攀岩壁也不会占用太大的场地,学生可以先进行低难度的攀岩训练,并不断挑战高难度。其他许多项目对场地和器材没有太高的要求,比如信任背摔、无敌风火轮等,传统的体育课堂就可以提供训练场地和器材,而远足等项目更不需要器材限制,只需要体育老师选好路线带领大家一起训练即可。因此,场地和器材因素的限制并不大。

(2)时间因素。新课改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初中学生每周有三节体育课。而且初中生不像高中生有那么大的高考压力,因此其他科目的老师占用学生体育运动时间的现象相对较少,甚至不存在。因此,拓展训练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在体育课上进行开展训练。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不同训练项目的训练时间,将体育时间和项目训练顺序进行调整,使学生能在体育课堂中完成拓展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堂内容,还能提高学生训练能力。

(3)资金因素和安全因素。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课堂,是时势所趋,顺应国家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要求,得到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的强烈支持,而且体育设施对大部分中学来说并不是大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在满足了资金要求后,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也是学校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拓展训练表现上看起来存在一定风险,但实际上,老师在开展拓展训练前后,都会对器材进行精细检查,带领学生规范操作,保证学生安全,而且很多项目并没有器材,可以保证基本安全。总之,传统体育课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高素质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本身的体育运动要求,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作者:全力军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长塘镇杜亚泉中学

参考文献:

[1]陈龙涛.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5(2):26-27.

[2]王茂平.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2015(12):110-111.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健康、身体健康与道德健康一起构成了人类健康的共同要素。在目前全国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也在围绕如何更好地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讨论。本研究通过分析论证,试图将目前成功应用于企事业社会培训的拓展训练引入高职院校,作为高职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延伸、补充,并通过高职体育课程整合和融合,探索高职院校对“准职业”大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内容的理论分析

拓展训练实质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它是根据对象的不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拓展项目和拓展课程,这与体育教学的实质没有什么区别,也可以说拓展训练其实就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和延伸。因此,拓展训练回归体育教学也是教育面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一种时代需要和趋势。

1.拓展训练的目的和体育教育目的相一致。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提升个人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目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这个目标上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拓展训练中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所以两者从根本目的上来说是一致的。

2.拓展训练的培训手段和方法与体育教学相同。拓展训练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参与者的体验中,从学员在面临挑战时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表现人手,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最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通过体验式学习形成新的行为品质;同样,体育教学也是通过反复练习,完成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相关意志品质的培养。

3.拓展训练运用的原理和途径也与体育教学相似。调查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住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住20%;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住80%。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都是利用这一原理,拓展训练设计特定的情景让学员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从而培养在社会中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心理素质。这与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比赛雷同。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注入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

1.研究对象。2006年9月~12月,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银行柜员职业实用性体育”授课对象2005级金融专业租国际金融专业171名学生为实验和研究对象,各进行为期四轮的以团体合作为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每轮次一个授课班,教学时数8学时。对实验前后研究对象在人际关系、团队意识、竞争环境的适应和意志品质的养成等“非智力因素”的自我感知、自我期望等指标进行了跟踪调查,以了解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注入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教育效应。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2002~2006年以“拓展训练”为主题的论文共759篇,查阅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育结合的文章约50篇。(2)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浙江杭州3家经营性拓展训练咨询公司,并亲身参与培训。(3)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实验对象授课前、授课后的问卷调查,取得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期望、学习认知、学习感悟和学习建议等实验的第一手材料,对分析研究心理拓展训练课开设的意义、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4)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的处理、统计与分析均借助于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

3.基本结果。专家、教师和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主体对这项活动的体验感受和认识上趋于一致。在进行的健康跑、盲人方阵、众志成城、生死电网、木人梯、信任背摔等团体合作类项目实验中,师生对此类活动价值的认识均集中在培养团体合作精神、与同伴沟通、人际关系与配合、责任感等几个方面,且在位置排列上也趋于一致。

经过四轮四个班级的拓展训练教学后,问卷跟踪调查结果表明:92.9%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中注入拓展训练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96.5%的学生对课程有较大的学习兴趣;96.5%的学生赞成开设拓展训练课;93.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拓展项目活动时总体表现出色,自己在团队中表现非常努力,92.9%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团队中具有价值。这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满足感。82.5%的学生认为通过拓展训练,自己团队的凝聚力提升较快,96.5%的学生对团队感觉很好。学生通过拓展训练教学后,对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学习积极性、感悟成功与失败能力以及提升能力等方面认为有很大的收获。

4.讨论与分析。随着现代三维体育教育理念的建立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职体育教育要积极按照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来设置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更加体现体育的实用性功能,充实和完善学生对职业活动有益的体育教育知识储备、体能储备和运动技能储备,强化发展对职业重要的身体能力及其相关能力培养的意识,为“准职业人”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工作提供积极的“身体素质一心理素质一社会适应能力”准备,从而为提升将来的职业工作能力服务。

高职院校体育拓展训练课可采取小班化教学,将体育班分成以14~16人为一组的小队,每次教学课可安排团队构建、团队竞争和小队活动等项目。活动过程中统一着迷彩服、戴迷彩。课程结构一般由气氛营造、布置项目任务、设计计划、完成任务、反思、教师引导与总结等几个阶段。

三、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整合

1.将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结合。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一般采用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这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体育与技能的传递都是单向的,学生、教师的主次地位颠倒,不符合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而拓展训练以活动为途径、以学员为中心,为学员创造难忘的学习体验;通过对体验的反思,使体验者超越体验本身;同时使学员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在激励中加速所学知识的有效转换;并能联系生活与工作实际;以学习为目的,提供挑战和高峰体验;拓展训练课程始终遵循“理论一应用一活动一反思一迁移一提升一理论”的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寓教于乐,融挑战性、教育性、职业实用性为一体。

因此,我们在设计体育课程教学时,需从原来的竞技体育项目理念圈子里跳出来。拓展训练项目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好的借鉴,我们也可以将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结合,设计出适应新世纪需求的课程来满足不断发展的高职学生的需要。

2.引进在体育课上易于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绝大部分仍沿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即“三段论”模式,这种划分的理论依据是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而拓展训练注重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增进学员问的了解和鼓励学员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这种观点更符合目前学生身心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引进在体育课上易于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把拓展训练中的游戏、攀岩、信任背摔、盲人方阵等项目移植到体育课教学中,改变体育教学只注重生理效应的单一局面,按照人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诸方面的规律来重新安排体育教学模式,让体育教学内容、方式和形式多元化,使高职体育教学更生动、活泼,为“准职业”大学生提供服务。

3.采用目标式管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发令,学生响应”的指令式管理,而拓展训练用个人与团队的目标来指导训练的进行,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更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迁移、提升。因此,我们在高职院校中采用拓展训练这种目标式管理,它有利于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4.注重学习效果,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把理论与实践学习割裂开来。教师只是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造成不同的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大不相同。而拓展训练强调的是把知识信息融人拓展项目中,“在体验中学”带给学生的是亲身的感受,激发的是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导演”,学生才是“演员”。教师只用20%的“导”为学生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指明方向,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加80%的“演”——思考、计划、体验、分享回顾、迁移、提升,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参与。

四、拓展训练注入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拓展训练作为先进的培训理念,进人体育教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拓展训练教学应采用小班化教学,每次培训学生人数以14~16人为宜,才能保证较好的培训效果。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拓展训练课程,体育教师的数量不可能满足开课的需要。(2)拓展训练需要相对较长的授课时间(一般为l~2天),这样才能保证连续不断的项目刺激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悟”,这样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而现行高校体育课时间一般为90分钟,导致培训特别是反思阶段匆匆流逝,影响反思提升的效果。(3)拓展训练项目虽对改善学员心理素质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大帮助,但对三维健康内容之首的身体素质提高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是让学生感受到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获得参加体育锻炼的急迫感和欲望。建议在高职院校中将拓展课程与现有的体育课程交叉渗透进行推广,以达到体育带给人类健康的完整性。(4)拓展训练要求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体育运动学知识,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和预见能力。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开展课程教学的老师需要参加拓展课程的进修、提高,切勿盲目开设。(5)安全问题是拓展训练进入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拓展训练内容的高空项目对参训的高职大学生在心理上有较高的挑战性,同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提高挑战性、降低危险性,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安全的、能够达到万无一失的安全保障系统,为整个拓展训练提供安全保障。(6)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一项新生事物,许多事情还在摸索阶段,需要尽快调查、研究,真正做到科研与实践同步。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11

摘要: 拓展训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它不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其本质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心理体验为手段的教育模式,也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体现和延伸。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课程,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达到了拓展训练的目的,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Abstract: Outward bound is different from study method and training way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It is not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Its essence is a kind of education mode of taking a physical activity as the carrier, taking th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as a means, also reflects and extends social function of sports. Penetrating the outward bound into outward bound course, it not only enriches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also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outward bound, which is the effective way of college quality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教学

Key words: college sports; outward bound; course teaching

1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21世纪人才素质包括完善的人格、顽强的毅力、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队合作的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独特的创造思维等。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不难看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开发以实践性的素质教育实施方式势在必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设置完善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增设学校课程体系中普遍缺少的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实践课程,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必将使高校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2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2.1 大学生追求个人全面发展是开展拓展训练的重要前提 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对那些娱乐性强、挑战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尤为偏爱,但是传统体育教学组织方法单一、枯燥,以及课程内容设置以教师为主体,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爱好,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2.2 拓展训练自身的特点是其在高校开展的基础 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具有综合活动性、挑战极限、培养团体意识与个性、高峰体验和自我教育的显著特点。拓展训练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可以预先设计的活动,它内容充实,形式灵活多样,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不高,训练项目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来设计,很多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而且为达到一个目标可有多种设计可供选择。

2.3 拓展训练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各方面素养的教育。其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全面发展;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发展个性。基本特征是:强调因势诱导地开发人的智能,优化完善人的个性。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2.4 高校体育资源能满足拓展训练的需求 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是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备条件。高校拥有结构合理的体育师资队伍,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以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这一优势为拓展训练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高校具有比较完备的体育设施和相对广阔的校园空间。拓展训练项目所需场地比较简单,方式灵活多变,有利于在校园开展,一个篮球场地就可以进行训练,遇上恶劣天气可以选择在体育馆内进行。拓展训练所需的器材大致有各种锁具、模具、教学设备等,这些器材容易买到且便宜,有些可以自制。有些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比如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大家相互信任的卧式传递项目,并且同一个培训目标有多个项目可选择。

拓展训练所用器械与其它体育器械相比较,不仅简洁,而且功能强大、节省空间,加上场地设施的适应性强,便于各种场地上快捷安装,将大大节省购买体育器材费用的开支。

2.5 学生家长的共鸣为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动力支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未来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不仅希望子女学业成绩优秀,更重要的通过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做一名真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家长了解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学习的目的后,必将予以大力的支持。这就要求学校拓展训练机构家加强宣传力度,在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搭起拓展训练交流平台,让三者充分了解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同时,学校拓展训练机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训练项目,让家长亲身体验拓展训练的价值,引起家长的共鸣,从而更加主动地支持学校开展拓展训练。

3 高校拓展训练教学内容、程序与学习方法

3.1 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同时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开展的,所有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时间安排与分配全部由教师主控,而且对于每一届不同的学生所运用的教学大纲却基本相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高校拓展训练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补充而言,其开展内容应以实践课为主,理论课为辅,同时以户外运动为基础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在项目的选择上应主要以室内项目和设施简单的场地项目为主,同时穿插适当的野外项目为辅,项目不拘一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专业﹑个性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3.2 拓展训练课程项目分类 随着近几年拓展训练在国内的飞速发展,许多拓展项目也应运而生,名称各不相同,分类更加细致,根据团队情况可分为3类:①个人挑战类: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每项活动对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这一人生真谛,将使受训者刻骨铭心。②分组挑战类:竞争积分制项目有助于增加学员的参与性,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内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理解,交流,配合,建立相互合作的友好人际关系。③集体挑战类: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良好的团队气氛,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是集体活动成功的关键。集体项目对于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有很强的针对性。

3.3 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项目的筛选原则

3.3.1 筛选要有针对性 ①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筛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一些有利于发展和完善个人性格的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提高信任能力的“信任背摔”﹑提高沟通能力的“变形虫寻宝”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适当安排进行一些高空挑战项目。②针对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筛选。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进行专门的项目筛选。如:管理方面专业的学生开展“孤岛求生”﹑“盲人方阵”等项目着重提高学生的管理﹑分工﹑组织﹑协调等能力。③针对高校的特点进行筛选。各个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地质类院校应多选择户外项目开展以发展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公安类院校应多选择挑战类项目以发展学生的勇敢﹑果断等能力。④针对现有场地、器材设施,始终贯穿“安全第一”原则。针对各个高校的场地、设施、师资力量选择适合自己进行的项目。如:湖南大学坐落于岳麓山旁,对于“花样定向”则是其最好的训练项目选择,但是一定要对场地提前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

3.3.2 筛选应具备全面性 ①拓展训练项目应适合每一个参训学生,使其都能达到积极参与﹑勇于拼搏﹑团结奋进﹑乐观果敢的目的,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同时进步﹑全面发展。②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该是对每个参训学生的个人和团队能力的综合训练,不能顾此失彼。③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该着重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但也不能忽视了体育课程——身体锻炼的基本目的。

3.3.3 筛选要有适应性 ①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合高校自身的设施﹑器材和师资情况,同时兼顾学生的自身特点。②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应社会时事的发展,使每次课程都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特点和标新立异的风格。③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合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如:现在的拓展训练课程应根据80后的特点进行设置和创新。

3.4 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程序 引导——在思想上使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分成两个部分,近似于传统体育课程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每个项目开始前,通过对项目的规则等的解释来引导学员进入特设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每个项目结束后,通过对拓展训练以往的经验和项目进行时的观察,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分享更多的内心感触并发现自己的盲点。

体验——在训练过程实践中感受项目的新奇与完成后的成功与喜悦。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投入到活动实践中,体验活动带来刺激的同时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和价值,帮助学员创造“奇迹”。

感悟——在训练过程中察觉事实背后的真相。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价值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和团队力量的伟大。

总结——项目结束后的总体评价和想法。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培训师以提问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学员剖析自己,进而提升个人、熔炼团队。

4 结语

总之,体育学理论在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理论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是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延续;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是对体育课程的开发;也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通过理论分析、探究和逻辑推理得出:拓展训练课程开发是可行的;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必将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体育课程的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展了体育课程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张小青.拓展训练在北京高校开展情况及其部分练习效果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2]王文利.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拓展训练后体会范文12

关键词:初中体育;拓展训练;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68-1一、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主要是指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精心设计训练项目,让学生在训练中增强个人体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磨练坚强的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体育教学不能单纯地为了学生的体格健康,更要注重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这就要求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引入新理念,要让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既锻炼身体,又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在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得到重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必须得到增强,心理教育不能忽视。因此,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顺应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现代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兴趣应该是进行教学前提。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单一,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积极性不高。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必然会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与游戏性。拓展训练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设计,既能吸引学生积极锻炼,又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在各种项目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符合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二、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拓展训练本身目的是提高学员的各方面能力,主要是提高自身应对挑战的能力,培养学员应对各种挑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增强抗打击能力,提升自我认同感,增加自信心,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心理承受力等。而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保持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拓展训练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关联性很强,所以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具有可行性。

中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在场地和设备要求上很容易满足。学校可以根据现有的器材、场地、设备等条件选择简单的拓展训练项目,有的拓展训练项目甚至不需要任何其他器材,只需要一小片空地就能顺利进行,以此来看,学校进行拓展训练简单易行,可行性强。此外,中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对老师和学生没有太高要求,大部分教师在经过相关培训后,都能培训学生,而对于学生,拓展训练具有趣味性,对其吸引力比较大,并且一般学生进行的拓展训练都是为其专门设计的,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学生接触起来比较容易,只要学生有兴趣,有勇气,就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对学生没有太多要求。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并不会带来资金问题,灵活性很强。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相关投资。有条件的学校就可以多投资一些,建立自己的训练场地,如果学校资金实力相对较差的,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拓展训练,选择简单易行的项目。

安全方面,学生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安全,家长对拓展训练的内容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对拓展训练总是有一些质疑,感觉拓展训练存在一定的危险。实际上,拓展训练项目很多,有一些是存在危险性,但是有很多项目是很安全的。只要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训练,安全性就会很高。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质和心理特点等情况,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的拓展训练,在拓展训练进行之前,老师要提前检查好训练场地、器材和设备,保证拓展训练在安全、快乐气氛中进行。

三、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首先,学校要给予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应该进一步了解拓展训练,清楚拓展训练的意义,鼓励并支持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必要的时候校领导还应该调用学校的相关部门给予积极配合,保证拓展训练在科学合理的情况下进行。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老师的培训,提高老师素质。体育老师要经过系统性针对性的培训之后再进行教学,以确保真正达到拓展训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