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各科复习计划

各科复习计划

时间:2022-07-22 23:38:56

各科复习计划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1

用好记忆时段

我们从一些中学了解到,有的初三生一到寒假就彻底放松,把学习完全忘到了脑后;有的则把学习安排得过于紧凑。北京汇文中学老师丰来迎认为,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她建议初三生做一个寒假计划表,用小本记下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照计划学习。

寒假里,初三生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建中提醒,初三生利用记忆效果的时段复习会事半功倍。起床后半小时和睡前半小时是记忆效果的时段,初三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脑海中过一遍当天复习的知识点,效果会更好。各学科的复习穿插进行,也利于提高效率。

合理制订复习计划

中考看的是考试总分,考生各科成绩均衡很重要。初三生可以利用这个寒假纠正自己的偏科习惯。沃建中认为,纠正偏科首先要解决心态问题。很多考生数学不好,主要是害怕数学,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天赋,学不好。其实只要努力,大部分学生的偏科现象都可以纠正过来。

根据期末考试结果,初三生要抽出时间认真总结教训,找出自己的强弱项,并强化强项,弥补弱项。弱项提高分数的空间很大,考生要认真分析自己弱项的问题所在,找到弥补的办法。除了在弱项上多花时间外,强项也不能放松。有的考生觉得自己平时数学不错,就很少花时间在数学上,结果到了中考时,数学成绩反而下降了。

别忘搜集作文素材

不少初三生对作文头疼的原因是觉得没东西可写。对此,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老师高超提醒,寒假时间相对充裕,初三生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寒假中,初三生要有意识地思考一些问题,并注意积累,多看、多听、多想、多练习,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不少同学喜欢利用假期阅读课外书。高超建议,初三生在阅读时可将一些有意义的素材记录在笔记本上,如一些名人名言、时事知识、历史人物故事及成语典故等。这对写好作文有帮助。

老师还提醒初三生,寒假生活要劳逸结合,可多和父母、老师或同学沟通交流,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如何过好寒假十分重要。下学期就要参加中考了,压力大,寒假里需要调整好心态,以正确面对中考。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新常态;中考复习;基本理念

物理中考复习该有怎样的新常态?

顾明远教授在《中国教育发展面临三个“新常态”》一文中指出:“第一,促进教育公平;第二,提高教育质量;第三,学习个性化、互动性、探索性将会是未来教育的特征。”

汤勇在《教育该有怎样的新常态》一文中指出:“新常态下的教育,当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个性,解放孩子的身心,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尝试、直面挫折。”

笔者认为,“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提高质量”将成为物理中考复习备考的新常态。

中考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怎样才能使复习更具有效性,提高复习效率,提升复习质量呢?笔者认为必须践行以下基本理念:

一、计划也是生产力

中考复习的目标是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通过题型归纳,活化解题方法;为学生参加中考做好相关准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精心谋划、科学安排,树立“计划也是生产力”的理念。计划制定得越具体,复习就越有条理,老师心神稳定,学生就心中安定。

从中考复习实践上看,物理学科中考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复习,主要任务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着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复习;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第三轮复习,以综合与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无论哪个复习阶段都必须精心策划,合理制定复习计划。下面以第一轮复习计划的制定为例,来说明复习计划制定的基本策略。

在制定复习计划前要“三学习”“三理解”“一分析”,即学习《课程标准》,理解其中每个知识点标准、尺度、重难点;学习各地中考指导意见,理解评价项目、内容及方式;学习教材,理解每个知识点与《课程标准》的关系;分析学科近几年中考试卷,把握考试走向。

在制定复习计划中要合理安排时间,教师必须明确:共有多少复习时间?有哪些复习内容?每天复习哪些内容?时间够不够用?学生每天应达到什么目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撰写复习计划时还要明确复习计划的一般结构,一个比较完备的复习计划包括:复习的背景分析、复习的目的与目标、复习的内容与方法、复习的具体时间安排、复习效果的检验等。

在执行复习计划时还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在执行中调整,在调整中完善。

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强化基础要在“三个重视”上寻求突破。

1.重视课本

一是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复习。概念和规律是初中物理学科的基石,复习时要结合相关的练习,加强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尤其要注意易混淆知识的比较、归纳、辨析。

二是重视课本中插图的复习。物理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图文并茂,课本中的重要插图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拓展深化。中考实践表明:课本中的插图是物理学科中考命题的热点。

三是重视教材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往往是各学科命题新的增长点,如物理学科的综合实践内容、科学探究内容等。

2.重视基础

全国各地中考试题表明,试卷的主体内容是考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运用。我们要牢记两句话:优生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中考原创题你不一定能遇到。我们要切切实实降低难度,认认真真复习好课本,踏踏实实做好练习。把学生教活才是解决中考原创题的法宝,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变能力,以应对新情境下的新问题。

3.重视实验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向来是中考题的重点内容。一是要复习好演示实验;二要复习好学生实验;三是关注实验的改进,这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

三、只有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

“向研究要质量”,中考复习要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研究题

要研究中考题。研究本地区近年来的物理中考试卷、研究其他省市试卷,在复习中要千挑万选,优化试题的使用。

要研究错题,尽量“不要让学生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要研究题组,笔者认为,“只有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老师不但要跳进题海,更要跳出题海”,设计题组就是跳出题海的有效方法。中考复习要充分利用题组进行教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研究课

教无定法,复习课究竟用什么方法没有固定模式。但教学有法,在复习课设计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知识呈现。由于复习中不断地重复,学生对复习的知识产生审美疲劳。创新知识呈现的方式很有必要,例如知识点通过口诀、简笔画、概念图、寓言故事等重新梳理;一些贴近试题的演示实验、自拍视频、简单易行的体验性活动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网络建构。心理学研究表明:“框架式结构”记忆最牢固。复习中要重视串珠成线,织线成网。

(3)学生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

(4)分层要求。要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现让90%的学生学会90%内容的课堂目标。

3.研究合作

首先,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合作”是新课改的关键词,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们老师首先要学会合作。青年学者张文质说:“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真正的合作是不可能的。”所以,创设适度、和谐的竞争环境很重要,复习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教师间的合作,抱团发展,产生共赢的效果。

其次,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周六和周日占一周的七分之二时间,这是一块有待研发的“资源宝地”,谁研究得深入,谁能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谁就能取得决定性的效果,我们要和学生家长建立起学生发展的共同体。

四、树立“三维质量观”

在中考复习备考中教师要树立“三维质量观”。与“知识与技能”对应的是考试分数质量;与“过程与方法”对应的是学生能力质量,有些能力是可测的,有些能力是不可测的;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应的是学生发展质量,这是不可测的,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我们没有分数不行,但我们只有分数也不行。

教学相长,教师在提升学生学科质量时,也要提升自身的质量。教师追求“三维质量”的高度,也将是个人发展的高度。“君子爱分,取之有道”,我们要在体验教学成功的同时,享受教学人生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发展面临三个“新常态”[J].教育,2015.10.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3

顾明远教授在《中国教育发展面临三个“新常态”》一文中指出:“第一,促进教育公平;第二,提高教育质量;第三,学习个性化、互动性、探索性将会是未来教育的特征。”

汤勇在《教育该有怎样的新常态》一文中指出:“新常态下的教育,当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个性,解放孩子的身心,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尝试、直面挫折。”

笔者认为,“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提高质量”将成为物理中考复习备考的新常态。

中考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怎样才能使复习更具有效性,提高复习效率,提升复习质量呢?笔者认为必须践行以下基本理念:

一、计划也是生产力

中考复习的目标是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通过题型归纳,活化解题方法;为学生参加中考做好相关准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精心谋划、科学安排,树立“计划也是生产力”的理念。计划制定得越具体,复习就越有条理,老师心神稳定,学生就心中安定。

从中考复习实践上看,物理学科中考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复习,主要任务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着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复习;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第三轮复习,以综合与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无论哪个复习阶段都必须精心策划,合理制定复习计划。下面以第一轮复习计划的制定为例,来说明复习计划制定的基本策略。

在制定复习计划前要“三学习”“三理解”“一分析”,即学习《课程标准》,理解其中每个知识点标准、尺度、重难点;学习各地中考指导意见,理解评价项目、内容及方式;学习教材,理解每个知识点与《课程标准》的关系;分析学科近几年中考试卷,把握考试走向。

在制定复习计划中要合理安排时间,教师必须明确:共有多少复习时间?有哪些复习内容?每天复习哪些内容?时间够不够用?学生每天应达到什么目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撰写复习计划时还要明确复习计划的一般结构,一个比较完备的复习计划包括:复习的背景分析、复习的目的与目标、复习的内容与方法、复习的具体时间安排、复习效果的检验等。

在执行复习计划时还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在执行中调整,在调整中完善。

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强化基础要在“三个重视”上寻求突破。

1.重视课本

一是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复习。概念和规律是初中物理学科的基石,复习时要结合相关的练习,加强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尤其要注意易混淆知识的比较、归纳、辨析。

二是重视课本中插图的复习。物理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图文并茂,课本中的重要插图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拓展深化。中考实践表明:课本中的插图是物理学科中考命题的热点。

三是重视教材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往往是各学科命题新的增长点,如物理学科的综合实践内容、科学探究内容等。

2.重视基础

全国各地中考试题表明,试卷的主体内容是考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运用。我们要牢记两句话:优生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中考原创题你不一定能遇到。我们要切切实实降低难度,认认真真复习好课本,踏踏实实做好练习。把学生教活才是解决中考原创题的法宝,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变能力,以应对新情境下的新问题。

3.重视实验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向来是中考题的重点内容。一是要复习好演示实验;二要复习好学生实验;三是关注实验的改进,这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

三、只有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

“向研究要质量”,中考复习要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研究题

要研究中考题。研究本地区近年来的物理中考试卷、研究其他省市试卷,在复习中要千挑万选,优化试题的使用。

要研究错题,尽量“不要让学生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要研究题组,笔者认为,“只有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老师不但要跳进题海,更要跳出题海”,设计题组就是跳出题海的有效方法。中考复习要充分利用题组进行教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研究课

教无定法,复习课究竟用什么方法没有固定模式。但教学有法,在复习课设计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知识呈现。由于复习中不断地重复,学生对复习的知识产生审美疲劳。创新知识呈现的方式很有必要,例如知识点通过口诀、简笔画、概念图、寓言故事等重新梳理;一些贴近试题的演示实验、自拍视频、简单易行的体验性活动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网络建构。心理学研究表明:“框架式结构”记忆最牢固。复习中要重视串珠成线,织线成网。

(3)学生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

(4)分层要求。要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现让90%的学生学会90%内容的课堂目标。

3.研究合作

首先,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合作”是新课改的关键词,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们老师首先要学会合作。青年学者张文质说:“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真正的合作是不可能的。”所以,创设适度、和谐的竞争环境很重要,复习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教师间的合作,抱团发展,产生共赢的效果。

其次,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周六和周日占一周的七分之二时间,这是一块有待研发的“资源宝地”,谁研究得深入,谁能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谁就能取得决定性的效果,我们要和学生家长建立起学生发展的共同体。

四、树立“三维质量观”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4

全省信息化应用能力考核活动在即,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为了充分调动各相关业务科室、各分局和参考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培训氛围,激发大家学习的热情,切实提高培训的效果,力争在全省信息化应用能力考核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根据通知精神,现就培训工作有关具体职责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业务培训牵头科室职责和要求

1、集中培训本着“谁牵头,谁组织,谁培训,谁通知”的原则开展,办公室根据培训通知做好后勤保障。

2、监管科、消保科、公平交易科和办公室四个业务培训牵头科室根据职责各自组织《应知应会标准手册》中所负责内容的培训,相关责任业务科室积极配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组织条线的培训,在7月5日前牵头科室各自对基层分局参考人员的全员培训不少于3次,闭卷考试不少于2次,各人考试成绩和分局平均分抄送监察室全局公布。

3、各牵头科室应落实好培训授课人员,认真准备培训课件和考试题库;并根据复习内容列出各自具体的培训日程安排,及早下发给基层分局,同时抄送监察室、人教科和办公室。

4、各牵头科室应着重围绕基层分局全员第一次在线考试题型(单选、判断或多选题)展开培训,紧扣《应知应会标准手册》中的复习内容进行讲解,尽可能将每一条复习内容都编写成单选、判断或多选题,培训时逐条过堂,帮助参训人员掌握重点,理解性记忆。并适当用讲操作的方式增进参训人员对复习内容的理解。

二、基层分局职责和要求

1、认真做好分局参考人员的思想发动工作,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参考人员参加区局的集中培训,鼓励大家认真复习迎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拟订本分局的集中复习计划,明确基础较好的一、二名年轻同志作为分局的小教员,定期组织分局的参考人员集中辅导复习,并将复习计划和小教员名单上报区局监察室。

3、基层分局从现在起必须每周集中复习一次以上,每次不少于2个小时,在省局考试前分局自行组织闭卷考试不少于3次。

4、基层分局35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必须对所在分局基础薄弱或年龄偏大的同志实行一对一帮扶结对复习,帮助他们制订复习计划。

三、督查和考核

监察室会同人教科和办公室对各部门培训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和考核,并负责每次区局集中培训的秩序和培训人员参训情况的监督。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5

坚持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导,积极落实“松江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若干要求”,围绕学校新四年发展规划,抓好初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寻找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引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讲究教学策略,把握中考新方向,力争使本届毕业班教学质量上一个台阶。

工作目标:

1、努力提高学生的各科及格率,力争在本届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新的台阶,即初三年级毕业合格率要达区前13名,平均分确保前15名。

2、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培优工作,力争提高优秀率。初三中考达到区重点高中以上人数确保30人,争取35人。

工作重点:

聚焦课堂教学,真抓教学质量

提高专业发展,狠抓教学质量

提倡有效教学,实抓教学质量

工作要点:

1、制定初三年级组、班级、备课组教学质量任务书,召开初三任课教师会,协商并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与任务,全身心开展初三毕业班教学工作。

2、 学习、领会学科新课程标准精神和内涵,深入研究考纲和近10年中考试题,把握正确的中考改革趋势,明确复习方向和重点,遵循“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认真总结近几年中考复习指导工作,研讨新形势下中考复习策略,制订好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提出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复习模式和方法。

3、 做好06、07两个学年各学科中考试卷分析,分析相关数据信息,找出薄弱环节,并寻求07年各学科中考动向及命题的趋势。

4、明确初三各班级行政联系人,一班(陈国红)、二班(姚玉芳)、三班(胡俊)、四班(金晓燕),行政联系人必须对所联系的班级予以经常性的监督,针对班级问题,提出改善意见。

5、抓好常规,强化教学,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1)严格教学秩序,加强对教学秩序、教学纪律等方面的检查。

(2)做好各次月考、模拟考的质量分析,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完善学困生学习小档案,定期描绘他们的学习成绩质量跟踪图,坚持落实每周一交流、一汇报活动,同时大力开展成功教育,举行分层次的学科竞赛,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并及时召开学生会、教师会与家长会。

(3)组织各备课组听随堂课,加强相互交流。

&

nbsp; (4)加强学法指导,提高优秀比率。继续编撰初三学法指导快报,多途径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召开各班分层次的学生会议,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提出不同要求与希望。同时向学生发放阶段目标责任书,让学生能结合学习实际,确立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以目标促任务,促使学习的进步。

(5)举行初三年级语数外理化学科竞赛,竞赛采用分层形式,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鼓励与表彰。

(6)充分利用周五下午的时间(学校重要事情除外),为数学与英语补缺补差辅导时间。

6、要求各备课组制定详细的本学期总复习计划,要求每位

教师详细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列举重点帮助学生名单,制定帮教计划。

7、 强化练习,增强“实战能力”。广泛地收集信息,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及强化练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任课教师应以作业与小练习为突破口,紧密围绕课程标准、教材和考纲,精心设计针对性、典型性、新颖性极强的同步强化作业与练习题,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纠,使学生通过解题,掌握与巩固学习和复习重点、难点,检验自己的学习和复习成果,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备考。

8、协调好学科间、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关系。本学期由于教学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科目较多原因,为了避免各科留的作业太多、或者个别辅导集中到个别差生身上,造成学生的课业压力太大,学校将协调好学科之间的关系,规定好每天的最多作业量,协调好各科之间的均衡进步,避免学生的整体偏斜,为打好整体仗奠定基础。同时,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及时针对班级情况进行总体分析,既防止学科间的不均衡,又要针对学生情况进行个案分析,帮助学生寻找新的分数增长点。

9、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将通过召开全体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及时通报学校初三工作安排和设想,听取他们的意见,最大限度的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10、加大对外交流,拓宽信息的渠道。 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密切与市教研部门的联系,拓宽有关中考的信息渠道,并适时邀请专家为我校中考复习把脉诊断。行城厢片初三总复习计划交流研讨活动,充分挖掘各校初三教师的资源,相互借鉴,合作共赢,有效提高各校初三复习的效率。

11、 协助发展指导处强化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人,细心到每一次考试,对重点学生要多谈心多指导。

每月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 教学常规检查。(开学提前两周备课量检查)

2。 各备课组讨论中考复习方法,并制定中考总复习计划。

3。 初三学生验血。(2月19日)

4。 初三学生大会。(2月18日)

&n

bsp; 5。 初三学法指导活动。

6。 周末兴趣班活动。

十月:

1。 初三月考。(3月19、20日)

2。 初三月考质量分析会。

3。 教学常规抽查。

4。 配合区招办完成体检工作(3月7号)

5。 学法指导活动。

6。 初三体育测试。

7。 周末兴趣班活动。

十一月:

1。 期中教学常规检查。(第10周)

2。 教学质量月活动。(第10周至12周)

3。 抓好体锻测试、理化实验操作等级考试等工作

4。 初三模拟考。(4月23、24日)

5。 初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6。 初三学法指导活动。

7。 周末兴趣班活动。

8。 初三毕业工作会议,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中考复习方法与计划

9。 春季校运会。

十二月:

1。 初三月考。(5月21。22日)

,2017年下半年初三毕业班工作计划

2。 参加区1——5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3。 初三学生志愿填报工作。

4。 教学常规抽查。

5。 初三学法指导活动。

6。 周末兴趣班活动。

7。 抓好初三政治毕业会考工作,努力提高合格率。

8。 初三年级家长会,进行志愿填报工作的辅导。

9。 全面开展中考最后阶段的复习。

10。 初三填报志愿。 元月:

1。 周末兴趣班活动。

2。 初三学生考前心理辅导及中考动员大会。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6

一、明确高三复习时每个阶段的具体学情任务

我们高三的复致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9月―2015年3月中旬),是基础复习阶段,主要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在一轮复习阶段每一个科都在逐章节地进行复习,我们要紧跟老师的进度,进行细致复习。各学科基础知识是高考复习的首要任务,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才能构建合理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复习时我们特别注意要真正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含义、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阶段(2015年3月中旬― 4月底),是专题复习阶段,我们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做到提纲挈领,全面复习。二轮复习阶段的时间紧,要求高,高考针对性要强,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注重培养自身能力,抓好学科内综合,并进行一定的学科间综合训练。在前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以适应由一般的考试训练向高考情景的转变。选取适量有代表性的学科内综合题进行练习,以便使自己更好的融会贯通。

第三阶段(2015年4月底― 5月底)。本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解题方法的理解,重视考试能力的提高,主要进行强化训练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加强一下综合科目的练习力度,把解题速度练上去。在这一阶段我们复习既要侧重于自己平时所暴露出来的知识缺陷,又要避免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在练习的时候不要满足于就题论题,而是通过题目再次复习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

二、制定符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复习计划。在制定计划时,既要有长期计划又要有短期目标。短期学习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复习计划除目标外还要有时间上的计划,要制定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注意将闲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把可利用的学习时间列入计划表内。

三、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在高考中试卷中对知识的考查,是尽可能的覆盖本科所有的知识点,此时面广其难度就有限,高考试题的难易比值接近5:3:2,这也就要求我们心中有数,在学习的过程中狠抓基础。因此同学们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只做偏题难题,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基础练习。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就是要要脚踏实地,吃透课本,落实单元主干知识,梳理出高考考点,做好基础题。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同时要提高自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弄明白,我们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我建议尽可能的多问老师,因为老师教的会更调理,而且能联系知识网络。在二轮复习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注意拓展延伸,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复习中首先要对问题本身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做细致入微的分析,弄清初始状态以及发展演变的过程,同时判断研究对象在各个过程中的特点和遵从的规律。此外还要将问题拓展延伸,推广到与本问题知识点相似、思维特点相似或相反的问题,然后归纳总结解答这些相似或相反问题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起解决问题的学科思维。

四、保证状态,坚定信念,争取胜利

高考是考生在智力、心理和身体的综合比拼。因此学会调节状态是很重要的

(一)在心理上方面,自信和坚持不懈是决胜高三最关键的。进入高三后,我们要迅速调整心态,进入高考状态。尽管高考还有一年时间,但是我们必须要迅速进入到高考的倒计时中,一方面,我们要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使高考的目的更加明确。另一方面,要做好心理准备,高三的一年是充满坎坷和荆棘之路的一年,在未来高三学习的一年中,你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难,甚至是挫折,但是只要你坚定信念,那你将会取得成功。同时我们还应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接纳自己,赏识自己,相信自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对高三的学习充满信心。只要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理想不懈地奋斗,发掘潜能,一年的时间可以从很大程度改变我们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要从容平和,不要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心浮气躁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同学们可能都碰到过这种现象:老师讲的都能听明白,平时复习觉得没有问题,题目也能做,但一到考试就是拿不了高分。高三的复习是一个连续而且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一轮复习阶段,学习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基础复习上来。只有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才会练就扎实的功底。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增地起”,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缺被漏、巩固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三)加强身体锻炼,高三是毅力,心态的比拼,到了后期更是身体的比拼。经过一轮复习,很多同学都会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在二轮复习及其后期,总有一些同学身体状态跟不上,导致成绩下滑,高考成绩不理想。同时,也总有些同学在二轮复习的时候身体依然强健,依然可以用一种良好的身体状态奔向高考。到了那个时候身体的重要性就会不可或缺。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在一轮复习初期就要经常锻炼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当然高三的锻炼也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难度上不易过大,只要心中有锻炼的意识就可以了。

五、利用好每一次考试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7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学期考核的各项标准,使考核中的各项内容在操作中具体化,真正体现每位教师德、能、勤、绩与平时实际工作挂钩,加强教师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扎扎实实搞好本职工作,发扬教师敬业精神,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开展,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一、教师教学能力(30分)

(一)、制订教学计划(10分)

教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复习计划和课时计划。

1、学期教学计划、复习计划(3分)

(1)学期计划必须包括:a、教材简析;b、全册教学要求;c、全册教学重难点;d、实施措施;e、教学进度表(年级段统一)。

(2)复习计划必须包括:a、复习内容。语文分基础知识、语言积累、阅读、习作几部分;数学分计算、概念、应用题几部分;b、各部分重难点及相应的复习措施;c、各部分的典型教案及相关练习。复习计划要体现共性(同年级段可相对统一)与个性(针对班级学生实际制定)。

2、课时计划(7分)

课时计划即教案。教案应当能反映出每一堂课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般包括:a、教学内容;b、教学目标;c、教学重难点;d、教学媒体;e、教学过程;f、作业(练习)设计;g、板书设计;h、教后小记。

说明:

1、提倡教研组集体备课。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集体备课,先集体讨论确定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解决办法,再分组备课。撰写的教案既体现共性(同年级段可相对统一)又体现个性(针对班级学生实际)。 如完全一致要扣一半。

2、欢迎电子教案,从网站下载的各类资料只能作为参考,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相应的修正,并在其末用上交教案刻录光盘。如果教案只是下载,未作消化,或只是消去网络记号作象征性的修改则此教案为0分。同时要求刚毕业的青年教师集资撰写详细的教案,每周一次送师傅审阅,师傅则做好简要的点评。

3、根据实际情况,兼任音乐、体育、美术、生活与品德、常识、生活与劳动等课的教师可有选择地写了一门学科的简案(简案应当包括教学目标或内容、教学过程),其余几门学科在教本中注明教学要点。

4、制订教学计划、撰写教案不完整或不及时,不给分,兼任了其他学科但未撰写教案的要倒扣3分。

办法:教研组长协同教导处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复习计划)及备课情况进行检查评定等级。每档差距0.5--- 1分

(二)、日常教学工作(10分)

希望各位教师能自觉根据学校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操作规定来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到:

1、按课表上课,调度权属教导处,教师不私自调课、改课(包括写字课 )。

2、课前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师一经进入课堂,不(或令学生)中途出入取教具、学具到时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不坐着讲课(生病等特殊情况除外)。

3、能用普通话上课,语言、板书规范:教态大方,教法得当,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学任务完成好。

4、课堂教学组织得当,学生认真听课,教学效率高。

办法:教导处、行政值周随时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学生座谈等,对违反教学规定的行为记录在案,并酌情扣分。以下几种情形,每发现一次扣1分:

①上课铃响后,未到教室上课的

②上课后随便离开课堂。

③组织教学不力,课堂秩序混乱。

④私自调课、换课。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8

第二、要合理安排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主要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新知识。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归自己支配的时间,这一时间可用来预习、复习功课,查缺补漏和进行课外阅读、训练等。

第三、计划要全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学生不能成天只讲读书,智育只是人追求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除此,还有德、体、美、劳等。因此,在制定计划时还要安排锻炼身体的时间、娱乐的时间以及充足的睡眠时间等。

第四、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应当有个大致安排,每星期、每天干什么,也应有个具体计划,长远计划可以使具体计划有明确的实现目标;短安排,则可以使长计划的任务逐步落实。

第五、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定得太死,太满,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可作必要的补充和安排。

另外,需提醒同学们的是,学习计划不是制定给老师或家长看的,更不是用来装璜门面的,而是指导自己学习行为的准则。计划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检查计划内的任务是否完成,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检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调整补充计划或排除干扰计划执行的因素等。

如何制定学习与复习计划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古人寒窗十载,才得以有金榜题名的荣耀,现在虽说废除了八股取士,在入大学之前同样有十几年的书要读,读这么长时间书,计划显然必不可少,“宜未雨而绸缪,忘临渴而掘井。”所以,下面我就说一说如何制定计划。

学习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所以作计划自然也分学习计划与复习计划两种。首先说一下如何制定学习计划。由于针对高考,所以暂只就高中而谈。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当有明确的目标,考大学,考什么大学,高考中考到什么程度,这是学习计划的第一条:终极目标。然后就是根据这一目标制定远近期计划。

从长期看,一个学期、一个学年都可,但一般以一学期为宜。计划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打算考到的名次,包括保位名次或超出几个名次;2、对总分及各科分数的阶段性要求。这就使你在短期内有了目标,在每次小测验、单元考中向所定的目标靠拢,但切记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否则结果如果离目标太远会十分打击自信心。

从短期看,作出一周至一天的计划来,可以使自己对学过的东西有一个更好的掌握。对于一周的计划,每周可以有一至两个重点科目,如果你对知识的渴望超过对升学的热衷,计划中的自由时间可以多一些,反之可以少一些。对于一天的计划来说,要注意对老师所讲内容消化时间的安排,并留出适当的时间以备调整。对于新生来说,全面掌握是十分重要的。总之,远期与近期计划都应符合自身情况,并要结合学习情况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它的效果。

下面是复习计划的制定问题。复习计划的制定已是完全针对高考而言的。学完所有的内容后,老师一般会按他出的计划带领同学们复习,而对同学来说,课余时间没有必要按老师的思路做。首先,计划书中要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基础知识,无论哪一科,基础知识往往比考生忽视,实际上,这才是高分的基石,必须踏实。其次,考试题型训练,熟悉高考,消除手生的感觉,做到熟练解题。第三,留出时间放松心情,这对考前的学生来说必不可少,很多考生就是在冲刺阶段搞坏了身体,以致无法正常发挥的。最后,在临近考试时,回顾基础知识与历届考题应是计划的主要内容,这时计划不要过紧,养足精神备考。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制定计划的一点儿心得。当然,最重要的不是制定而是执行,只要持之以恒,相信同学们都可以考出个好成绩。

高三复习计划

把高三的复习计划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一阶段,是整个高三第一学期时间。这个阶段时间大约五个月,约占整个高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这个阶段可以称为基础复习阶段。学校里每一个科目都在逐册逐章节地进行复习,我们自己也应该和学校的教师步伐一致,进行各科的细致复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五个月,把每一科在高考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都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农字逐句地复习到,应做到毫无遗漏。这个阶段,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增地起”,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缺被漏、巩固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这个阶段,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这就是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这次考试十分重要,它既可以检验自己一学期来的复习效果,又可以查找自己急待解决的问题漏洞,还可以向你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把它戏称为一次“小高考”。这次考试还有一层特殊的涵义:它是高校招生中保送、推荐、评选市级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我这里,特别提醒学习较好的高三同学,要格外重视这次考试。

第二阶段从寒假至第一次模拟考试前,时间大约四个月。这个阶段是复习工作中的最宝贵的时期,堪称复习的“黄金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最应该达到高效率的复习。也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全面复习阶段。 我们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直接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教育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学习检验和阅兵,是你选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一模成功,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一模受挫,也不要恢心丧气,妄自菲薄。应该为一模恰当定位,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第三阶段从一模结束至高考前,时间大约两个月。这是高考前最后的一段复习时间,也可以称为综合复习阶段。随着高考的日益迫近,有些同学可能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因此,这个时期应当以卸包袱为一个重要任务。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此时,第天不必复习得太晚,要赶快调整高三一年紧张复习中形成的不当的生物钟,以保证充沛的精力。另外,这个时期不必再做过多的过量的习题,更不应死抠难题和偏题,应该做少而精的练习。比如,花些工夫研究研究历年高考的题目,因为这些题目既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又是高考命题人意志的直接体现,可谓字字珠玑。在复习中,我们中做题应先易后难,选择题拿不准也不要放弃,选一个最可能的空填上等等。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9

一、对化学高考复习性质的认识

化学高考复习是学生学完了高中化学学科知识,初步形成了本学科的知识体系,认识了本学科的最基本的一般规律,初步掌握了本学科的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须完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学科的基本规律,学会用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学习任务。

高三的高考复习教学和高一、高二教学的区别首先在于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离开了这一认识,就易在复习教学中出现“炒冷饭”“走回头路”现象。高三复习的目的之一是“完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学科的基本规律”,要实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的查漏补缺和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高三复习中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目的——“学会用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忘记了这一目的,就会进入重复操练的误区或陷入“题海”的困境之中,使师生苦不堪言,而教学效率极为低下。

所以在高考复习中,对其性质的正确认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必须使广大教师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才能使复习计划有明确的目标,使复习工作走上正确的轨道。

二、复习体系的确定

复习体系通俗地说是指整个学科知识复习的先后顺序,这是各备课组在制订复习计划中首先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通常有三种选择:一是按学生先前(高一、高二)学习的顺序(即按教材顺序);二是按模块顺序;三是按学科知识块。

目前多数学校的复习体系受制于复习用书。一般教师往往采用直接按复习用书的编排顺序来安排复习内容。这样操作的教师往往不太在意对复习体系的研究,认为反正复习就是将高中全学科的知识过一遍,孰先孰后都一样。

按先前学生学习本学科知识的顺序来进行复习是否高效?以下案例可说明问题。

案例一:离子方程式的复习

学生在高一学习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是按“一写”“二拆”“三约”“四平”的程序展开的。但在复习教学中,就应突出从化学方程式到认识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根本原因是揭示了反应的本质,更忠实于事实。如Ca(OH)2和Na2CO3的反应,从复分解的角度看是一种碱和一种盐反应,生成了新的碱和新的盐,但从离子反应的角度看,这是碱和盐的反应吗,反应生成了新的碱了吗?我们不必反复对学生强调该拆不该拆,而是强调我们要忠实地记录事实:将一种物质置于一定环境(或条件)下,物质主要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是分子吗,是离子吗,是沉淀吗,有哪些离子相互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将此记录下来,这就是离子方程式。为什么非得从化学方程式翻译过来呢,直接指向反应的本质不是更好吗?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从离子方程式去还原化学方程式往往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一新生学习本学科知识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而复习重走老路,显然是不合理的,这样的复习课往往存在学科视角低下、思维层次低或难点集中的弊病。

新课标实施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分成八个“模块”,即八本教材。按浙江省高考方案,理科学生参加理综考试涉及化学学科有五个“模块”,这就产生了按“模块”进行复习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否合理?

案例二:二氧化硫能否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的解释

在《化学1》模块复习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二氧化硫能否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的问题,经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出了“两者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但对这一结论的解释是“假如反应发生了,生成碳酸钡和盐酸,而碳酸钡是能溶于盐酸的”。高三学生还只能从这种初中学生的视角解释这个问题吗?为什么不从溶度积常数来进行更科学的解释呢?

事实上各模块之间有许多内容是交叉和重复的,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交叉和重复的知识其内在有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问题,若完全按“模块”进行复习,很难从较高的视角来审视化学问题,不利于学生学科思想的建立。如《化学1》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复分解反应规律、离子反应规律等。但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尚未接触到化学平衡理论、电离理论、沉淀溶解平衡理论,他们对复分解反应规律、离子反应规律的认识是肤浅的。而当学生学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后,他们对复分解反应规律和离子反应规律就会有新的更为深刻和本质的认识。所以我们认为完全按“模块”教材复习也是不合理的。

集各校高三化学备课组实施的复习计划之优、之长,我们认为高三化学复习当按学科知识块来构建合理的复习顺序。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多年来高考复习的经验,人们往往将高中化学学科知识分成“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四大知识块,这四大知识块虽互有交叉,但侧重点不同,各自有比较清晰的研究对象。在组织复习时,这四大知识块的呈现顺序应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

以上四大知识块的安排是从学科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学科最一般的基本规律入手。学生有了这些基础理论的支撑,对后续复习的内容,就有了一种高屋建瓴的视角。如在其后“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知识块的复习时,能从理论的高度分析具体化学反应事实,从而避免了死记硬背。将“化学实验”放在最后,是因为化学实验涉及的问题除了实验本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既需熟悉各种常见无机物、有机物的性质,又需熟练运用各种化学基本理论。尤其是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更需学生具有评价、创新的高级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我们期望学生通过高考复习能得到培养和提高的。

由于浙江省率先在高考“理综”考试中引入了《实验化学》模块,近年来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更注重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增大了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等。一些学校对“化学实验”知识块的复习产生了许多疑问。需说明“化学实验”并非《实验化学》,即“化学实验”知识块不是指《实验化学》模块,不要以《实验化学》中的具体实验来组织“化学实验”的复习。“化学实验”知识块可分解为两部分:一是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二是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前一部分建议穿插在元素化合物部分,在元素部分复习实验现象时,若学生没有观察过的实验需重新演示,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若已经做过了,可用录像代替。也可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对实验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如让学生回顾钠和水反应实验现象,预测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再让学生观察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实验,从对现象的分析可更深刻地认识钠和水溶液反应之激烈程度。而后一部分可单独组成复习内容。从研究化学现象所必需的最基本操作和方法开始入手,逐渐上升到用实验手段对化学反应规律、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的研究,从定性研究上升到定量研究,从单一物质的性质探究实验过渡到集多种实验方法和手段的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

三、复习进度的安排

从时间分配的角度来看,通常各校高三复习计划中将高三第一学期作为高考复习的第一轮,在高三第二学期的前两个月作为第二轮,在最后一个半月作为第三轮。这样的时间分配经多年实践证明是合适的。但在调研中发现,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近80%的高三备课组都抱怨复习内容多,时间来不及,原先制订的计划无法完成,第一轮复习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有20%的备课组干脆将第一轮复习延至高三第二学期。

近年来,浙江省“新高考”中“理综”考试的范围和要求多次作了调整,这些调整的基本思路是缩小考试的范围、减少考试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自课标实施后,高中化学新授课可在高二全部结束,留给高三化学复习的时间为整整一年。那么化学学科内容并未增加多少,而复习时间更长,为什么反而出现复习时间来不及的现象?以上问题的出现,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其实这种现象是由多年来高考命题视角不断变化和扩展,考试试题不断积累,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对每个知识点涉及的高考试题和命题视角都得在课内呈现所造成。

相对于以前的单学科考试,高考“理综”考试中理、化、生各科试题量少,知识覆盖面小,一些以往的常见考点由于“理综”卷试题量的限制,无法在每次考试中都出现。对付单学科考试的在每个知识点“深挖细找”,反复训练的复习策略在对付“理综”考试时,其低下的效益已显而易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当然不能心存侥幸,复习时还是应做到全面、细致,不留死角,但在复习进度的安排上,采取的策略应是“粗线条、搭框架、多轮次、补精细”。

“粗线条”指的是,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应着眼于学科的基本规律的呈现和基本方法的使用,不必过度拘泥于某些细节问题。以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为主线条,勾勒出本学科的基本轮廓,使学生在高三的化学学习中遇到问题时都能从学科的基本规律入手,使用学科的基本方法去解决。

“搭框架”是指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要注重各知识点的彼此联系,这些联系要在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模块中去寻找,使学生对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有了这个基础,极有助于学生从更高的视角来俯视化学问题,对问题有全局性的把握。

“多轮次”通常是指一轮、二轮、三轮复习。在多轮次的复习中对学科基本规律的反复认识,对学科基本方法的反复运用,使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越来越稳固,解题思路越来越清晰,解题方法越来越灵活。在制订计划时,较难的是,要设计好每个轮次不同的能力要求,具体应体现在试题难度逐渐增大、不断保持命题取材的新颖性,不断扩展解题的视角,这样就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其实从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进程来看,化学学科的复习并不是从高三才开始的,在高一学完了必修模块后,教师就应让学生对整个元素化合物知识作整体回顾,利用必修模块中所学的有限的结构理论,从众多的看似杂乱的化学的反应中找出规律,从而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认识水平。在高二会考前对会考涉及的三个模块,根据会考要求作一次系统复习,这样有利于在会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补精细”既指在多轮次的复习中逐步做到对知识点的细化,又指在复习计划中对每个知识点的呈现找到知识体系中的最佳位置。

知识的细化可加深学生对某知识点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在某一类问题的处理中形成一种独有的视角和方法,在这类问题的解决中达到较为熟练的水平。对多数学校和教师来说,对知识的细化在复习中是较为关注的。我们在这里提出“补精细”,其“补”的含义是指不要在复习起初就试图达到知识的细化,知识细化是在学科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力和复习允许的时间逐步达到的。

更为重要的是复习计划中每个知识点的呈现要找到知识体系中的最佳位置。如某校一位教师在复习离子键、共价键内容时,一味强调离子键、共价键的成因和类型,却没让学生书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课后和这位教师进行了交流,才知道该教师将电子式的书写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化学基本用语的复习专题中,已在前面的课中复习过了。这样的安排显然有其不合理之处,当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本质认识还比较模糊的时候,就让学生去练习书写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学生只能停留在机械模仿的水平,而不能认识电子式所表示的真实含义。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10

一年一度的大学招生考试即将来临,准备报考的青年正在温课复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把较多的功课复习好?这是考生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总结以往的经验,必须注意复习的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复习的效果自然好;反之,事倍功半,效果则不好。那么,必须注意哪些方法呢?

其一,复习要有计划,避免盲目性。这好象是老生常谈,其实很重要,往往被有些考生忽视。各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复习的各门功课通盘考虑,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先复习什么,后复习什么,何时复习第一遍,何时复习第二遍,最后留出多少机动时间,都应有个合理的安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按照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复习,才能分清主次和难易,合理使用时间,做到忙而不乱,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减少或避免复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现在有些考生远不是这样。他们复习无计划,或者计划太粗,不周密,盲目被动;有的把复习的希望寄托在辅导老师身上,依赖性较大,满足于听辅导课,老师讲到哪里就复习到那里,随大流,缺少自己的独立性。当然,老师的辅导和别人的指点是重要的,但老师的辅导只能是针对一般情况,并不能照顾到每个人的特殊难点。因此,在听老师辅导课的同时,自己还应该有小计划,列出自己的难点,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以往的经验表明,有的考生尽管平时功课不算太好,或者基础差一些,但在复习期间,注意复习的计划性,一仗一仗地打,一口一口地吃,复习有的放矢,结果,在高考时获得好成绩;而另一些考生,虽然基础不算差,但由于复习无计划,想起什么复习什么,形成前松后紧,临到考试有些真正需要好好复习的功课还未复习完,结果,仓促应考,成绩也就自然不佳 。

其二,以看教科书为主,不要迷信“复习参考资料”之类的东西。历年高考的试题都未超出高中教科书的知识范围,尽管题目比较灵活,只要真正学懂了教科书,并能融会贯通,就可以解答试题了。因此,复习功课,主要是看教科书,不要以为教科书上的知识简单,舍不得花力气去钻研。好的复习参考资料有助于对教科书的理解,可以看,但不要迷信它。现在,许多地区出了参考资料,可谓五花八门,多如牛毛。有些参考资料内容庞杂,不精粹,质量低,几大厚本,甚至十几本,两个月也读不完。有些考生却对它产生迷信,错误地认为,要想考上大学,就得多看些参考资料,于是,把教科书扔在一边,到处去寻觅参考资料,今天看这种,明天看那种,成天埋在资料堆里,理不出头绪,如坠烟海。这样一来,对教科书反而生疏隔膜。前几年的事实说明:有的考生看了不少参考资料,高考成绩并不好;有的考生并没有看多少参考资料,精力用在真正弄懂教科书上面,高考成绩相当好。我们要破除对参考资料的迷信,摒弃舍本逐末的复习方法。

其三,全面复习,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去掉侥幸取胜的心理。全面复习,就是要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认真复习教科书的各个重要章节,对书中一些基本概念、定律、公式,一定

要弄个明白,把学到的东西,加以消化。只有这样,才算是比较牢固地掌握了所学到的知识,考场上也才能取得好成绩。即使没有被录取,自己学到了知识,也是终生受用不尽的。我们有些考生对这一点往往认识不够。历年来,总有那么一些考生在复习时不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不去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而是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考试的成败是靠“运气”。受这种“撞大运”的错误想法支配,复习时就往往找些偏题、难题、怪题来演算,拿着题到处问人,求得答案后便心满意足,以为有了应付高考的资本。还有的考生把精力用在猜题上,而有的指导者和辅导者也在这方面花力气。这样做都是很有害的。由于忽视对基本知识的学习,一些基本的概念、定律、公式、常识也闹不清,偏、难、怪题猜了不少,算了不少,但头脑里并没有系统的基本知识。他们人云亦云,东抄西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遇到灵活多变的综合题又不知如何下手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做题不是坏事,但做题是为了掌握基本知识。离开了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去做题,是不会把题解答好的,有时看来似乎是应付考试的捷径,而常常是弄巧成拙。这个教训,要引以为戒。

其四,有劳有逸,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复习是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不花力气不行;但也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娱乐和锻炼,做到劳逸结合。逸是为了劳,劳也离不开逸。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有劳有逸才可以养精蓄锐,精力充沛,头脑清醒,学习效率高,记得住,效果好。有些考生不懂得劳逸之间的辩证法,一味苦读,劳而无逸,说“时间是有限的,休息就影响复习”。他们思想处于紧张状态,黎明即起,深夜不眠,走路吃饭也与书为友,生怕浪费了时间,搞得昏昏沉沉。这种只劳不逸的疲劳战术,不仅伤身,而且影响复习效果,看了记不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越是紧张的时刻,越应妥善安排,注意休息,须知,劳与逸是相辅相成的。

复习的方法,当然不止于上述四种,细说起来多得很,复习各门功课都要有一定的方法,这里就不去细说了。我们热望全体考生在温课复习中把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切实注意方法,不急躁,不慌乱,沉着勇敢,把各门功课复习好,迎接高考的到来,考出好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 (题图 王云林)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11

【1】高考冲刺复习计划书对于学习来讲,除了要对一年以来高考复习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时间,最大效率得提高复习效果尤为重要。以下每日学习计划安排,考生可以参考进行。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高考优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时间表,可供参考:

每天6:00起床,6:30-7:30复习英语,7:40-9:40复习数学,9:50-11:50机动安排;中午午休;下午2:00-4:00复习化学,4:10-6:10复习物理;晚上2个小时复习语文;其余时间机动。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要掌握好。

总之,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既要抓紧时间,又该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以一个较好、较正常的心态去参加高考,才能考好!

【2】高考冲刺复习计划书又到一年高考时,全国上下都在关注高考,只不过今年我们成了主角。你们复习好了么,最近心态如何?希望我讲解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离高考还有十来天,究竟该如何安排时间进行高考冲刺复习计划?很多考生都存有疑惑。有些考生认为,没有几天了,这段时间已经属于赛场上的垃圾时间,认为自己已经为高考准备了三年了,现在总算看到希望了,可以晃晃悠悠地过,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以养足精神备战高考。这种想法不尽合理,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由于考前特殊的压力氛围,在充分休息的情况下,很多考生越是临近高考,精力越易集中,学习效率反而会比平时高上许多。在这里我提醒大家不要过早的放松,也不要过于放松,如果这样就不容易在高考时聚敛精气神。古人曾说过行百步者半九十,但实际上,如果用最后十步的时间去干其他的事情,走了九十步和没有走是一样的。还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之类的话,这中间的道理有些是相通的,因此,不能过早放松。

因此在最后几天里,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非常重要,建议考生把每天的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与睡眠的时间安排合理,防止复习忙忙乱乱,按计划行事,使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增强。

在休息方面,可以适当的增加课余休息时间,尝试着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以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的、饱满的情绪迎战高考。但参加体育活动时,切忌剧烈运动,防止受伤。

剩下的十来天该怎么进行高考冲刺复习计划?面对如此短的时间,面对课桌上堆积如山的复习材料很多同学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学些什么?怎么复习才有收获?其实,复习到现在这个份上,已经不再以获取新信息为目的,不再做难题,少做新的题目,以免自信心受打击,我说:两大任务整合与回归。

先说整合。整合就是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反思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高三复习阶段,通过教材复习、专题复习、综合检测等形式,考生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知识、技能和其他高考信息。但由于复习时间紧张,节奏紧凑,再加上老师的狂轰乱(敏感词)、考生的贪多求全,目前考生储备的很多知识尚未完全消化,很多技巧尚未转化为能力,很多东西没来得及思考、沉淀。因而,考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反刍。其次,就是根据类别、专题或章节对复习的成果进行归类整理,比如,某一章讲了那几块东西,某一类型的题目有哪些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换而言之,从面的角度来讲,就是尽可能实现知识技能的网络化,是知识技能由点及线、由线及面联系起来,使头脑里一个清晰的线路图。从点的角度来讲,就是实现知识的坐标化,要清楚一个知识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及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需要考生要有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及充沛的精力和清晰的思路。

再说回归,就是回归教材,回归课本记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网络,把查漏补缺、解决前面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应该趁这段时间进一步夯实基础,系统知识,尤其是识记一些偏重于记忆性的东西。目前的复习,已经不再以获取新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要回到复习的起始点,把复习用过的教材、教辅,做过的练习和测试题,以及自己整理的笔记本、错题本好好地看一遍。此所谓返璞归真、追根溯源。其实,这一遍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更高层级上的再总结和再提高,在此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照应,相关知识的联系,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此所谓哲学上说的否定之否定。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重点等,一科一科地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及时重点补习一下,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还可以看自己整理的提纲、图表、考卷,重温重要的公式、定理等。这七天的复习,就像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或适应性练习一样。通过这七天的收缩复习、强化记忆,可以进一步为高考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当然,回归过程中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有所侧重,有意识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

我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复习要有自主性和针对性。很多考生着着实实地当了十几年学习的奴隶,总是埋头于老师的作业里,高考在即,最后一段时间属于自主学习时间,每个考生都要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最需要补救什么,要自主安排时间,做一回学习的将军。科目巧搭配。不同的学科运用大脑的区域不尽相同,将文科科目和理科科目合理搭配,识记理解为主的和逻辑计算为主的间隔进行,看书和做题交替,弱科和强项交叉,就会使大脑的不同区域交替休息,从而更好的发挥大脑的作用,提高复习效果。当然,如果能在长时间学习之后听听音乐,或从事适当的体育锻炼,效果会更好。心理学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早起后半小时和晚睡前半小时,这两段时间是最佳的记忆时间,所以,这一个小时要充分利用。

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收获更多,平均用力肯定不行,必须学有侧重。要理清各科的薄弱环节,清楚自己的知识缺漏。达到这一目标,至少有三个渠道:其一,把几次模拟考试的卷子(当然也可参考其他模拟试卷)找出来,一一对照,找出错误的共性,老在某种题型或某个知识点的考查上出错,此处肯定是你的软肋,要加强复习。其二,可以对照各科考试大纲所罗列的知识能力点,对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地毯式搜索。在搜索时,可以使用回忆法,即尽可能详细地回忆每个考查点必需的相关内容,回忆不上来的或回忆不充分的当然是急需补救之出。其三,温习错题本。错题本上的错题往往反映了初学某些内容时的犹疑、迷惑和不解之处,看看这些环节是否已经解决。

2.进入全真模拟状态。触摸高考原题,提前体验高考。把各科近两三年的高考试卷找出来,做一做,嗅一嗅高考试题的原味,找一找感觉。同时,高考试题是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长度等各项指标最科学最合理的,也有利于大家衡量自己的复习效果。全真模拟复习要与高考时间程序表一致,这样才能在高考的那天,顺利进入状态。每天做一套卷子,这样在几天后真正拿到高考试卷时不会感到手生,能尽快找到感觉。要进行限时训练。很多同学说,平时会做的题考试时就是做错,失了很多冤枉分。其原因除了对知识点不够熟悉之外,就是在平时练习中并不存在焦虑的情绪体验和时间的限制,而考试过程中则肯定存在这些情况。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考试和练习中能够很好的习惯这种焦虑和时间限制,那么高考就可以避免如上所提到的情况。通过限时训练,逼迫自己在限定时间之内,提高做题速度,提高正确率,以靠拢高考。在限时训练时,尽可能为自己创设高考情境,从心态上增强紧迫感,这样高考时就不会过于紧张。可以试图将自己的生物钟调向高考日。按照高考上午开始时间与下午开始时间复习功课,有助于进入高考状态,充分发挥已掌握的知识。

3.要保持自己平时学习和生活的节奏,适当减小复习密度和难度,可以得到退一步,进两步的效果。保持大脑皮层的中度兴奋(既不过分放松也不过分紧张),要避免和他人进行无谓的辩论和争吵。可以适当地看电视、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过最好别玩电脑,因为电脑游戏、网络容易令人沉迷。许多学生平时因为家长、老师在一旁监督,憋着没有没有去旁(手莫伸,伸手必被抓)不仅仅因为玩游戏、上网容易沉下去、忘记时间,严重影响考生复习时间,同时还因为玩游戏过于兴奋时,会在随后的考试中抑制考生对已掌握知识的发挥。这样,就能在考试前夕,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

各科复习计划范文12

症状一喜欢钻偏、难、怪题

表现:许多同学认为攻坚阶段就是需要做大量偏、难、怪的题来提升应试能力,这样才能拿下高考试卷中的“压轴题”,取得好的成绩。

对策:《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不考偏题、怪题,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是尖子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去钻研偏题、难题、怪题,也不是好现象。

口诀:重视双基,淡化偏、怪题,强化训练,重点专练。

症状二认为题做得越多越好

表现:许多同学的基础知识还不牢固,还没有过关,却一味没有针对性地做大量的习题。

对策:《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只有对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了,做题才会有效。

口诀:回归基础,精选练习,持之以恒,量力而行。

症状三不注重知识系统化

表现: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复习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系统,就难有头绪,就会令头脑中各知识点间彼此孤立,对各部分内容复习到什么程度,哪些地方过关了,哪些地方还是薄弱环节,心中无数。

对策:第一轮复习完后,应在梳理各知识点的基础上找出各知识点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通过简洁的归纳,不仅可梳理这一部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对今后在做一些有难度的题目时提供一种可行的解题思路。

口诀:梳理知识,形成线索,结成网络。

症状四不注重抓学科体系重点

表现:有些同学对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样样都想抓,结果样样都抓不牢。

对策:对基础知识进行第一轮复习以后,我们就应该抓住重点来学习。这里所说的重点,一方面要注意重点学科的学习,差的学科上升空间大,应予以重视,促进学科间平衡。另一方面,要理清学科内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力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还有,各个知识板块中的重点内容,要能够在梳理知识过程中有所把握,高质精量地练几道题,不贪多,只求精。另外,重要的解题方法也要作为复习重点,争取以少胜多,举一反三。

口诀:合理取舍,深化重点,追踪热点,有的放矢。

症状五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表现:许多同学在复习中不能说不努力,但成绩就是上不去,这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对策:要明确看书和解题的三重境界。看书的第一重境界是“记”,就是记住书上所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明白有关知识的意义。第二重境界是“联”,就是将现在所学习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整理知识使其系统化。第三重境界是“用”,就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只有会运用了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解题的第一重境界是“解”,就是想尽一切方法解决当前问题。第二重境界是“思”,就是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即总结解题经验和方法。第三重境界是“归”,就是把获得的解题经验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将知识回归到书本上去。

同学们要尽量将复习提升到第三重境界,看书时多设想应用这些知识的情形,并辅之以配套练习;解题时多想课本,建立习题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这样就获得了学习的真经。

口诀:学会看书,提升境界,改进方法,高效解题。

症状六不善于总结归纳

表现:这种症状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题海战术导致的后果。拼命做题,认为习题做得多了,题型见得多了,接触面就广了,方法就会练出来。殊不知,这样做只能导致学习效率更低。

对策:复习中,我们应该总结知识,归纳存在的问题,建立错题档案;归纳解题方法,如归纳某些类似问题的共同解题思路,总结某种方法能够解决哪些相关的问题以及某个经典问题的多种解题途径;还要归纳不同知识内在的联系和相近知识的本质区别,总之要把知识学透,把方法用活。

口诀:由表及里,总结方法,举一反三。

症状七复习计划不合理

表现:有些同学稀里糊涂地学习,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或者完全从兴趣出发,或者干脆将学习任务堆积起来,一直拖到不得不完成为止,但这时新的任务又来了,结果搞得自己无所适从!

对策:复习计划可以分为三种。一是阶段性计划,即对一个时间段内学习的大体安排。二是短期计划,常常可以理解为周计划,考生可以非常具体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制订好短期计划后要严格执行,不要轻易改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三是即时性计划,即通常说的日计划,它是对现实时间的安排,即完全控制一天的时间,具体安排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做哪些事情。

口诀:分段计划,科学有序,保证落实,严格执行。

症状八根据个人喜好下功夫

表现:许多同学学科发展不平衡,对某个学科感兴趣,就在该学科上格外用功,但是对不喜欢的学科就漠不关心,结果学科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对策:要想提高总分,就要在弱势学科或平时不太感兴趣的学科上多下功夫,并且要持之以恒。

口诀:优势学科稳步提高,弱势学科强行入轨。

症状九旧错屡犯,成绩难提高

表现: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不少同学没有从错题中总结出教训,没有找出犯错的根本原因,而是一味地认为自己没有记住。其实,有些错误是因为错误的思维造成的。

对策: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思维。

口诀:分析错题,追根溯源,反思错题,纠正思路。

症状十患得患失,考前心态失衡

表现:高考临近,有些同学精神过度紧张,甚至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