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09 06:43:55

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1

我首先教好汉语拼音、笔划笔顺、偏旁部首、基本字,教会用音序和部首查字,使学生掌握好识字工具,了解汉字规律,学好字的音、形、义。

统编教材单元分组性强,阅读目的明确。我按照每个小单元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根据阅读的需要,围绕阅读的要求,来确定每次集中识字的数量和形式。我把每个小单元课文中的生字集中起来,加入适当新字,按同音字、会意字、形声字、基本字带字等多种方式,进行同类相聚,分类排比的归类组合,使每个小单元的教材成为由集中识字,阅读课文两部分组成的统一体。

在教法上采用识字、阅读分步走。识一批生字,读一组课文;再识一批生字,再读一组课文。集中识字为讲读课扫清了生字障碍,学生不会为课文中的生字而分散阅读课文的兴趣和精力,使讲读课变得集中、单纯而精练。

在集中汉字中,我注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要求学生运用“五步识学法”。一读(读准字音),二看(分析字形),三想(联想字义),四写(书空默写),五查(自查互检),从而达到良好的识记效果,增强识字能力。实践证明,学生两年识字量可达3000字以上。

二、早读早写,读写启蒙

由于集中识字,改变了阅读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以学为主的积极性。我多采用以下方法。

1.以读议为特点,表情背诵为基本形式的阅读方法。低年级统编教材短小有趣,音韵优美,大多是儿童生活和童话故事。我给绝大部分课文都编排了背诵表演动作,学生对表情诵读很感兴趣。

2.采用直观教具,促进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集中识字中配合课文写了3000多张生字、生词卡片,画了30多幅挂图,近百张小图片、幻灯片,在课堂上交替使用,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改变了死读课文、死记生字的呆板学习方法。

3.采用同类型课文归类,讲练结合,进行集中式阅读教学。集中识字使阅读教学变得单一了,我根据一个单元课文的内容,采用同类型归类,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例如,我集中《我的爸爸》《音乐家聂耳》《小铁锤》三课课文,进行分析对比教学,只用了两个课时进行讲读,用一个课时让学生写记人记事练习。我还用“讲一带一练一”的方法把讲练融为一体综合训练,使学生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我讲《蜘蛛》一课,让学生自学同类型《小虾》一文,然后以《小猫》为题练笔。

由于集中识字,提早了写作训练。在集中识字中我不是单纯为识字而识字。在一年级时我主要进行字不离词,连词成句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从二年级起,就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写小片断文字,大大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由于集中识字,扩大了阅读范围,丰富多彩的书籍、报纸吸引了他们。学生在低年级时就已试读《西游记》、《三国演义》、《雷锋的故事》等长篇故事。学生在家一拿起《西安晚报》、《每周文摘》就能通顺地读出几段。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做到“三从三引”。

1.从字引文。我利用集中识字过的生字、生词与课文的内在联系,通过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变单纯的识字为识读结合,而达到精读的效果。

2.从图引意。一组图、一幅画就是一幕生动直观的剧情。我特别利用幻灯和板书画片,将文中的画面变成活动的多色的情景。它会把学生引进真实的境界,思维的长河,激情的海洋,以触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领会课文的深切含意。

3.从读引练。低年级读写训练大多应在课堂完成。我注意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口、动手,以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

三、多阅读、重引导,培养阅读能力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学,是以讲读为主要特征的。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师教的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只要引导得法,就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为此,我采用了“多阅读、重引导”的教学方法。多阅读是指学生学的方法,重引导是指教师教的方法。

多阅读,是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读书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预习中初读。这是课文讲读,学生了解性的读。通过自读课文,对不理解的字词做出记号,利用字典,达到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课堂上精读。这是在教师引导下,有思路的读。使学生入文理意,获得较完整的知识。

3.在课后熟读。这是重复、巩固的过程,通过自己熟读,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重引导,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读议,掌握规律。我一般是从三个环节上进行引导的。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精讲课文内容。文章思路是文章的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脉络,理解课文就有头绪。我是从文章的题目中,故事的情节里,篇章的结构上来理清文章思路的。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挖掘文章思想内容。词句是文章的基本元件,抓住关键词句,归纳论点,领会含义,才能较好地挖掘文章思想内容。

3.引导学生剖析课后作业,掌握重点难点。课后作业体现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领会教材的要求。在引导中要引导方法,引起兴趣、引练结合。

点评

本课为“集中识字、分步读写”实验第三轮一年级的一节阅读课。此项实验以统编教材为基本内容,把小学语文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前两年集中识字,读写启蒙;后三年读写并重,全面提高。

仅就本节课而言,至少具有“从小、求实、创新”之特点。

对于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课如何进行把握他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至关重要。米老师采取编口诀记难字,以动作示词义,用图片、幻灯等手段辅助于教学,儿童化的语言,这些做法都是服从儿童实际,体现了一个“小”字。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2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兴趣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你们想猜猜吗?这个谜语是:‘一口吃掉牛尾巴。’(打一字)”同学们听了,脸上都闪烁着兴奋而好奇的光彩,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这时候我抓住时机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谁说的对?”孩子们齐声回答:“想。”“那么,请你们翻开书本,读一读《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生字,从里边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充满激趣的导语,很容易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识字活动。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但他们平均每天都要认识十几个字,而识字教学本身又很枯燥无味及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又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四册《识字学词学句(一)1》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整节课,我设计了一个旅游的大情境,在愉快的旅游中分成六个环节,让学生识字。

1、买票:自读生字,组词。

2、浏览景点:认识景点名称(即山东泰山、安徽黄山、杭州西湖、贵州黄果树瀑布、西安兵马俑、洛阳龙门石窟、四川乐山大佛、南京中山陵)。

3、扫除拦路虎:认识“徽、杭、瀑、俑、洛、窟、陵”等字。

4、请小导游介绍景点特色。

5、奖励优秀小导游。

6、请优秀小导游再带大家浏览景点,再认读景点名称,巩固生字词。整节课,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如亲临其境,学得津津有味,效果极佳。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3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识字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下面具体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自主识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我会让学生说说,这些字中哪些是你认识的。当学生说出后,我及时鼓励他说“你真棒!”并问他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会说我是在阅读带音节读物中认识的,我是在广告招牌上请教父母认识的,我是……。“你真会识字,继续努力!”学生听到老师这真诚的鼓励,从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增强了自主识字的信心。于是,自主识字的愿望更加强烈,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主动在家里、街上、商场等生活中识字,从而增加自己的识字量。他们还收集商标字及有关图片,剪贴成集,拿到班里向同学展示,并把其中的得意之作张贴在教室周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敢于当众表现的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二、合作识字,体验情操

合作识字就是指学习者在小组学习中、同伴相互学习中识字。例如:我在教归类识字(二)“自选商场”这一课时,我说:“最近同学们认识了很多商品包装上的字,现在请你把认识的字告诉给自己的同伴”。接着就让大家拿着自己搜集编排的商标版面字去找自己的伙伴相互展示,大声认读。这样使学生感到自己不但会认自己收集的商标版面字,同时还学会了对方展示的商标版面字。各取所长,共同进步。再如:我还经常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交流自学情况或组长检查所学生字、讨论问题、玩“给生字找朋友”的竞赛游戏。这样既让学生学得快乐,记得轻松,又让学生体验到与伙伴合作的乐趣,体验到团结雅的高尚情感。

三、探究识字,培养能力

探究识字就是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识字,初步寻找出识字规律,培养自主识字能力。例如:在教学《操场上》这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编排特点问学生:你读了“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球”这些写活动的词时,发现了什么特点?接着有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打球、拔河、拍皮球”这些活动跟手有关,所以“打、拔、拍”用了提手旁。而“坝高、跑步、踢球”这些活动是跟脚有关,所以“跳、跑、踢”用了足字旁。再如:学习“笔”字时,我先出示一支毛笔问:这是什么笔?你是怎样记住“笔”字的?学生会说:我看见笔杆是用竹子做的,笔尖是用“毛”做的,我记住“毛”字加竹子头就是“笔”。如果碰到已学独体字与已学部首组成的合体字时,我会问:你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这个字?学生会说:我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识字效率,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4

一、有效的多媒体识字教学使神话变成了事实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两个月后能认1000个汉字。进校一个半月的学生能在电脑中输入600多个汉字,“写”96句话。进校时只认64个字的学生,经过不到两个月的训练,会认720个字了。有人认为这是“神话”。不,这是事实。

上海市实验学校自1991年利用电脑辅助学习汉字以来,学生的识字量逐年提高。1997年当媒体技术介入识字教学后,学生进校两个半月的平均识字量已达990个,98年竟达到1240个字。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小字生在电脑输汉字速度达20字/分种,最高的达到42字/分钟。有些进校时就认1000个字的学生已能在电脑中“写”童话故事,尽管他们还不会写这些字。许多学生能流畅地读《365夜》故事书。

也有人认为,能进上海市实验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是“神童”。其实不然。95学生能在入学后的三个月中平均认700-800个汉字。96年上海浦东明珠小学引进了这套教学方法,平均识字量与上海市实验学校持平,达990个汉字。98年又将该识字教学推广到河南信阳实验小学,学生学习汉字,运用汉字的效果达到了教材要求的各项指标。江苏苏州国际外国语学校、浙江温州新世纪学校、云南昆明春城小学的教学反馈是令人满意的。

二、电脑是识字的好帮手

1991年开始上海市实验学校自编的语文教材中,识字教学引进了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扶良文教授发明的“智能双拼编码”,改变了先学汉语拼音再学汉字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入学后两个月内边学双拼输入法,边学汉字一千个。由于不断研究,学生平均识字量逐年提高。

其中有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等原因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几年来电脑的迅速发展。教学中使用电脑多媒体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其理论是在60年代就由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特端赤拉证明了的。他提出过这样—个结论:人们学习,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此外,特瑞赤拉在说明人类的记忆与感官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到的10%,自己看到的3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他的结论,说明了从记忆角度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而电脑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正能让学生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来学习。

三、传统的识字教学使人走入误区

(一)认为应先学汉语拼音再学汉字。

许多人认为中国儿童阅读起步迟是汉字挡路,若不加分析,从表面上看,汉字确实音、形不一,很难自学,而且许多字笔画繁复,若学字迅速加快,还怕产生错别字。于是让入学儿童先学汉语拼音,验收过关后方能教学汉字。有一阵子还要来学生读全拼音读物,更有甚者要求“一口呼”。其实,大可不必进行这种耗时的训练。因为一个学生拼音文章读得再流利,最后还是要转到读汉字文章的。汉语拼音在教学汉字中起“拐棍”作用,在学汉语拼音时,同时学汉字是比较好的方法。

(二)认为应先学笔画少、字形简单的汉字。

教学中应遵循“先易后难”的教学规则,但哪些字是容易学的,哪些字是难学的,历来有分歧。有人认为笔画少的、字形简单的字容易学,应先学,因此,许多教材中大多数是先学:人、口手;上、中、下;大、小、多、少……然后再学字形复杂的字。一般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但实践证明:“天、夫”,“大、太”,“石、右”等字学习时容易混淆,而“魔”、“鼻”“脚”“嘴”等字,笔画虽多,却一学就会。且不易混淆。究其原因,复杂的汉字能帮助记忆的特征也多,就像人的脸一样,特征多的人不容易被遗忘。

(三)认为应从“看图识字”开始学汉字。

有些教材在小学生初学汉字时,在所学字上都配相应的图,认为学汉字应该从“看图”开始,不让学生产生学汉字的畏难懂绪。汉字虽是象形文字,为提高学习兴趣,有些字在初学时确实可以介绍它的演变过程。但是,如果学生依赖于图,那对认识字不是起促进作用,相反,有些学生是因为看了图才认识字的,一旦字和图分开,许多字就不认识了。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具有方块图形的特点。可以说,每个汉字本身就是一幅图,加上汉字组字有一定规律,能促进联想,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大可不必因难学而配以太多的图。其实汉字是一种科学的智能型易学的国际性优秀文字。在日本曾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位一年来连假名都记不住的智障儿童,居然毫不费力地记住所学的汉字,重度的智障儿拼命地学了一个假名,还是无法记住,但每天学一个汉字,这些能力不高的儿童则几乎都能记住,不仅如此,也由于学汉字,连带地学习能力也随之提高,最后连假名也记住了。

(四)认为应先学“四会字”。

在现行的许多教材中,一开始学汉字就要求“四会”,即会读、会理解字义、会写、会用。这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要求小学生会读字后即会默写和运用,那学习的量一定不会很大。但汉字若没有积累到一定字数是不能阅读文章的,因此就会出现学了几年,学生还不能读浅近读物的现象。这无论从当会信息社会发展的要发,还是学生自身智能发展的需要来看,都是不相适应的。

学习汉字得分散难点,先学“二会”字,只要学生会读会理解字意即可,不忙要求写和用。这样就能在不长时间内学会一批常用字,可以较早阅读一些浅近的儿童读物,这样既可以提高识字兴趣,又可以拓展知识面,由于反复运用,还可以减小生字回生率。等到学“四会”字时,教学的重点就可以放在字形的记忆和书写上,对巩固汉字是很有效的。

(五)认为应随着年级的升高,增加识字量。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汉字比高年级的字生效果好,学得快,记得牢,这是我们当年实验教字中发现的规律。相比之下,一年级学生的记忆力最好,随着年龄增加,记忆力越来越减退。早在1975年前就有人证明“能力递减法则”,认为:人的记忆方法大致分为推理式的记忆和机械式的记忆两种。机械式的记忆能力以零至三岁之间为最强,过了三岁便逐渐减退。照此法则,应让一年级学生学最多量汉字,随着年龄增加慢慢减少字数,学生们不会感到记忆负担很重。但目前的一些教材中,在记忆能力达巅峰的一年级只让学生学不到200个汉字,在记忆能力逐渐减退时却反而逐年级增加识字量,可以说,目前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有时是因为我们不按教学规律办事的结果。

(六)认为在一年级集中识字、增加识字量就能提前阅读。

为解决小学生提前阅读问题,识字教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推广面为最广的“集中识字”,以学一个字能带出一串字的方法,让学生在较短的间内识了大量字。但为什么识了一千个汉字的小学生还是不能提前阅读呢?这就要从“先让学生认哪些字”中找原因。学了“青”字后,如不同的偏旁能顺带学“清”、“倩”“静”、“情”等字。从字数上来说,是增加了好多,而且学起来也并不费力,但这些形近字不是高频度字,它们不能组成有意义的句和段,即使学了一千个汉字,也不一定能读短文。其实,汉字中的高频度字是非常集中的,香港的安子介先生曾作过统计。下面的图表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实践证明:当一年级字生认识了第一、第二频度总共一千个左右的汉字时,阅读适合他们的读物己基本上没有大的障碍了。

四、有效的“电脑双拼识字法”

(一)引进“双拼”编码,运用电脑识汉字。

上海市实验学校自编的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其中多媒体识字教材改变了以往先教汉语拼音,再识汉字的传统方法,引进了“良文双拼”输入法,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识字方法——电脑双拼识字法。这是一种新的自然识字法,它只采用26个英文字母,就能拼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全部音节。每个字的声、韵母只需用两个英文字母就能正确拼出,它符合汉语固有的声韵双拼规律,具有简洁、易记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使用。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图像、文字、声音的有效结合,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26个双拼字母和识记653个汉字。

学习了双拼字母之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拼读能力,认识了一定量的常用汉字,开始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短文、儿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整体地认识一批常用汉字,使汉字的学习和汉语的学习、语言的发展同步进行。

教材中先学的一千个“二会”字是“良文双拼”中的一码字(击一键就能出现的汉字)、二码字和二码词(只需击每个字的声位字母就能出现词语)。所有一码字、二码字一栏中的字序、词序,都是按照字词的使用频度高低安排的。

以往的经验认为:中国的方块字要用手一个一个地去写,那么只能先学笔画少的字,再学笔画多的字。但有了电脑,情况就不同了,笔画再多的字,同样只需击两键就能出现一个字或一个词语。

汉语拼音是常用的辅助识字工具,因此,学习了双拼字之后,开始将双拼转换成汉语拼音。由于汉语拼音的声韵的读音,每个字母的写法和拼读音节的技巧在双拼字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为学习汉语拼音已经打下了基础。在转换过程中,单韵母和声线的转换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们几乎是同一个字母,复韵母部分则需教师指导,运用多媒体软件,使学生建立概念。

五、有多媒体技术介入的新型识字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学习开放化。

在实践中,教师们感到变化最大的是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逐渐明确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教会学生独立学习。观念变了,对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式就能自觉主动接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改变了教师的观念,同时也改进了教学的方法,形成了全新的教育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教师们为高新技术与教育结合所产生的令人难以估量的效果而感到无比兴奋。在教改实践中,教师不满足一课一个相对独立的课件,急待设计出让学生能根据自己需要的速度和方式学习的教学软件──《电子学本》。

(一)《电子学本》的诞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中国从孔夫子时代起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但几千年来,万物都发生了变化,当年的许多幻想如今已成事实。只有“因材施教”却还是难解之题。古代能接受教育的人较少,教师能根据不同学生进行说教与指点。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大批有技术的人参与到社会大生产中去,“一对几”的教学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一对几十”甚至“几百”的课堂授课制。在其发展过程中,弊病亦随之呈现。在政治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其迫在眉睫,却找不到彻底解决的办法。多媒体技术的问世,为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使实现“因材施教”有了可能。

有人认为,电子课本只适合较高年龄段学生学习,只有他们才懂得要学什么,怎么操作。真实学习方法从孩子一开始学习就应该教,效果会更好。邓小平同志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不无道理。实际上,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盲打字母速度比高年级快,输入汉字也比高年级快。什么不懂,从哪儿入手,经教师一指点就学会了,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复杂。学生哪个字母读不准,哪个字忘了它的读音,一按鼠标就可以得到帮助。由于人的智力有差异,理解、接受的能力也不同,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了解每个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需要什么,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但一个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面对不同程度的众多学生,只能照顾中间,兼顾两头,于是就出现了“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现象。对理解力强的学生来讲,是对智力的浪费,面对理解力差、困难较多的学生来说,就会出现掉队。《电子学本》是“机器教师”,任何人任何时候请教它,多少遍都能不厌其烦地准确地满足你的需要。在电脑上学习,能因人而异地请教各种问题,直到弄懂为止。一些学得快的学生,可以超前学,也可以学其他内容,充分发展他的特长。

《电子学本》能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教育,让各类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可以说,电子学本的诞生使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得以实现。

(二)《电子学本》的诞生动摇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多少年来,改革者想方设法要破“三中心”的传统模式,但“立”的效果都不理想。如果学习只用教科书,那么学生围着教师在课堂里“齐步走”的学习模式就难以彻底改掉。教科书内的知识和信息是按线性结构来排列的,阅读方式只能是对抽象的文字作理性思考,若想弄懂不理解之处,就要从各种图书资料中查找所需信息,因此,阅读与检索的速度和效率是很低的。而年龄越小、知识背景越少的学生则效率更低。然而,《电子学本》的诞生,给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带来了福音。因为《电子学本》中知识间的联接是非线形的,符合学生思维的组合方式。当学生想学习某个字时,不仅可以马上找出有关这个字的读音、笔顺,还可以根据要求读出每个笔画的名称,以及它能与哪个字组词。当你对课文中“嫁接”一词不理解时,用鼠标一点这个词,有关“嫁接”的方法和过程就会以图像形式—一展示在你面前,这比从字典里查出“嫁接”一词词义要丰富、形象得多。其检索速度之快,记忆效果之佳是任何其他方式无法相比的。这种各取所需的学习方式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无论何时何地,学生可以从自己需要出发,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只要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就能选择适宜自己的日程,安排感兴趣的学习课目;即使在同一教室里学习,他们的学习内容和进度却可以不同并互不干扰。

集教师、课堂和书本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学本》是一种“公共资源”,一旦上网,可参与学习的学生就不计其数了。形成了“处处是课堂,人人有教师”的局面,开放学习也就成为可能。

(三)电子课本的诞生使学生自学成为真正的可能。

教改中一直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目标,但任凭师生怎么努力,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很难达到预想的要求。因为,教科书是用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的语言写的(一旦理解了就要学新的知识了),没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内容要记住,只能求助于死记硬背。因此,花在记忆上的时间多于思考,背出的东西也不一定理解,这种学习方法等于是用别人的头脑在思考,学习的效果是很差的。特别是对缺乏知识背景的小学生来说,他们需要辅助读物作更多的支撑。全拼音的读物虽然能给人帮助,但它是一种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因为不是每个字都需要帮助的。谈到不知其义的字,就得放下书来查字典(自学能力的一种),查到所需要查的字后,其释义有多种,还得“根据上下文意思”择义,等一切完成,读书的兴趣索然。若读物多处需要如此,有谁还有勇气继续往下读呢?试想,一个小学生当他跨入神往的学校大门后,迎来的却是一个紧接一个的“拦路虎”,犹如一垛垛的高墙,能逾越的有多少人,而碰壁甚至退缩的又有多少人?现在看来,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原因之一就在于传统的印刷课本。若用《电子学本》学习,那学到的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是另一种情形了,因为《电子学本》中的知识结构是非线性的,它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快通便捷,大大缩短了学习的时间。“能积极、主动、部分地在学生自己的控制下学习”称为“自学”,教师不用多考虑怎么讲得使每个人懂,而是指导学生如何自己学懂。尤其重要的是:会找不懂之处自学。只有《电子学本》能够把支配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得真正意义上的自学成为可能。而且,《电子学本》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四)《电子学本》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教师给学生补课是常事,学生中途插班、病假、事假也属难免,以前教师、家长最担心这类事的出现,然而现在有了《电子学本》,这些麻烦事就解决了。这位“教师”永远与学生同行,随时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

那么是否会后的教学中就不再需要教师了,或者说教师的功能减退、地位下降了?不然!教师仍然是学生需要的长者。使用《电子学本》后,学生理解课文所需时间少了,教师可用更多的时间训练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讨论,还要在培养学生的未来社会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上花更大的工夫。在计算机前工作久了,人的情绪会有变化,急躁、焦虑会产生,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调控,为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要编写出适用于学生科《电子学本》,教师必须在与学生的充分接触中才能了解学生的需要,而且无法量化的师生之情永远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六、多媒体《电子学本》实现学习开放化

1997年6月,上海市实验学校给每位教师配了计算机,学校的计算机也开始升级,装上声卡、光驱等设备。同年7月,上海市实验学校成立了实验推广部,并接受了国家课题《21世纪中、小、幼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和实验》中的子课题《新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和实验》任务,从此实验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前两年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发展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为重点进行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化改革,将计算机搬进教室,与电视机相配合,实施多种媒体的教学实验。实验推广部的教材编写者与程序设计员根据教学需要编制了各种教师用的《电子课件》和学生用的《电子学本》。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家庭,使教和学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不再为抽象之词比划不清而痛苦;学生不再为复习时无人辅导而苦恼,家长陪读现象大大减少。运用多媒体软件辅助识字,学生识字数超过了教师所教的字数,“人机交互”式的学习成了师生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近年来,上海市实验学校实验推广部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已将近一年级的语文配套的《电子课件》和《电子学本》编制完成,经过边使用、边研讨、边修改,软件日臻成熟。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5

我校在实施语文学科教改过程中,从改革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着手,运用教师和专家合作开发的辅助教学软件,进行了近三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必要性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提高对汉字的识字的能力,在识字的过程中又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的过程来进行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教学,就显得死板单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扶不放,学生只记不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的主体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要掌握汉字,还得死记硬背,反复抄写,且得不到巩固。识字教学的效率低下。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然而,在CAI状态下的识字教学与传统的识字教学过程相比较,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计算机有其特殊的功能,师生在运行这套CAI

软件时,具有汉字的动态显示功能,笔画的重写功能和重点部分的闪烁提示功能,还有学写字练写字的功能,它替代了教师的全部教学功能。计算机和其他电教媒体的综合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足。学生面对计算机实现双向交互式学习,通过操作演练达到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这样,学生占据了CAI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由于现代教学媒体的介入和CAI的实验研究,

促使教师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变革,教师的识字教学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这对于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和极大的推动。

二、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可行性

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实施,必须要求师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软件的使用。我校教师中25% 的教师已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学生也通过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初步学会了简单操作。这些条件的成熟为CAI教学打下了基础。

从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来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长时间的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它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认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汉字笔画、部首的动态显示、闪烁、重写等形象实体,并能通过键盘操作,显示出所写的字,就会产生饶有兴趣的感受,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求知欲也就大大激发出来。

由于CAI识字教学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教师的演示讲解和学生的操作演练,促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的综合利用,他们边听、边看、边动手、边思考记忆,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和书写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

从现代教学理论观点来看,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来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CAI 识字教学,有利于计算机的特殊功能,加以突破,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有“扶”有“放”,“扶”是为了“放”。学生通过计算机演练,自己学会识记的方法,学会正确规范的书写,独立掌握汉字,达到自学的目的,避免了重复抄写,减轻了学生过重负担。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增大,节省了教学时间。

三、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实验过程

CAI识字教学的实验研究,我们是分三步进行的:

其一、设计编制的软件。开展CAI实验,建立计算机房后,

必须考虑硬件保障对软件支持的依赖。开发教学软件仅仅依靠校内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我们与两位专家合作开发义务制语文教材一至四册的识字教学软件。语文教师承担软件设计要求(稿本),专家负责软件的编制,使软件符合教学要求。

其二、软件的试用、鉴定。在近两年的试用中,学校领导和专家亲自听课、评课,发现软件的缺陷。教师在实际使用中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经过多次的修改,使软件基本符合教育目标要求、教育认知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使用操作的简单性。

其三、制定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我校是省是教示范学校,十多年来坚持开展多种媒体的电化教育,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从九四年九月起,我们选择了一年级(3)班进行题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识字教学效益”的CAI实验研究。实验的预定目标是:利用《汉字笔顺、笔画和汉字结构教学》四套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结合多种是教媒体的结合运用,有利于教师创设学字的语言环境,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自学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汉字识记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则。

此项实验采用对比法,时间为两年。选用义务教材四册中的1150个生字为实验内容,通过四阶段的实验进行四项测试:a.汉字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的识记能力。b.多笔画难书写的重难点汉字的掌握情况。c.独立识记、自学汉字的能力提高。d.汉字书写规范程序。

四、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效益分析

我校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实验已进入第三阶段,从教学实效和初步测试分析,以有下几方面的优势。

1、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CAI

识字教学是在微机室进行,学生的学习环境起了变化,外部环境促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提高,有了兴趣,学生注意力才集中,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得到发挥。传统教学,教师只重视教学目标分析和学习者特征,但辅助教学还能很好地体现师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作用。我们根据制定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助有结合,教为学服务,教又借助计算机的辅助作用(演示),达到有效服务,这样课堂教学的模式根本上起了变化,动静搭配合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互相协调。教师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依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理想交互作用,促使识字效率的提高。

2、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弥补了一般直观教学的不足。由于计算机的特定功能,它给识字教学的直观性方面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先进的直观教学,使教师实现了图像、文字和语言的互补,又提高了学生感知、认知、确知和反馈的程度。计算机所显示出的每个汉字的一笔一画,笔顺规律,笔画数,每一笔,每一字的书写方法、位置都是动态的,且有提示、重写等特点,因此直观性更强。教师利用直观材料,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定向、定位观察,使学生充分地感知所学的每一个汉字。学生通过操作,再现汉字整体形象和部分笔画、部首的形象,确认已知、巩固学字成果,反馈学习效果,确立正确的感知。因此现代直观教学是对传统识字直观教学和其他电教的直观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它的识字和教学效率是明显的。

3、增加教学容量,加快教学节奏,突破重难点。教学模式的改变,直观手段的更新,学生兴趣的激发,自学能力的提高,使每节课的教学进程随之加快,平均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比一般的教学进程增加了30%

到40%。有些教材共有十多个生字,一般的教学方法很难教完, 但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一节课便可识记全部的生字,既不增加负担,巩固率也较高。识字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某些基本笔画、某些字的笔顺及特殊的偏旁部首。由于软件的明显特点是笔顺笔画写错,屏幕就不显示这个字,这就保证学后认识和书写的正确性。对难写难记的笔画,通过反复闪烁,可引起学生注意和重视。有些基本笔画,如“ @@@@@@”看上去是由几笔组成,但学生操作时,只需击一次键,就显示出来,学生就领悟了是一笔写成的。对于有些字作为部首偏旁时,需改变某一笔画,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计算机可闪烁提示、重写,提醒学生注意变化。总之,突破识字教学重难点的力度都比较方法和手段强得多。从第二册教材中的部分生字的笔顺\笔画识记测试中看出,笔画正确率实验班为96.7%,对照班为88.4%;笔顺的正确率,实验班为94.3%,对照班为73.5%;多笔画难书写的字测试结果是实验正确率为99.5%,对照班为96.16%; 独立识字的汉字,实验班正确率为99.5%,对照班为94.5%,这说明CAI识字教学的效益是明显的。另外从学生书写的规范上看,实验班学生都胜过对照班的学生。

五、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系统需要探讨的问题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6

字理识字教学法内容丰富,操作性强。为便于教师根据汉字不同的构形特点和造字方法采用相宜的教学方法,笔者简要介绍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三种字理识字教学方法。

1.图文并茂,形象法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状的方法来造字。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字形、字义与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如“日”字教学,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形体,像太阳形,像太阳的圆形,里面的一点象太阳里的黑斑(有的说像太阳里的光);再讲解由到日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演变为,拉长为一: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学生理解了“日”字的形义联系,便会掌握“日”字的构形原理。

图文并茂,形象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编制字谜,联想法

汉字繁难的笔画、复杂的结构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看到,汉字的形体结构却为我们编制字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字谜是用暗示字义或描摹汉字形体特征的方法为谜面,以文字为谜底的一种谜语。它分为两类型:

(1)揭示汉字形体的字谜。乖:乘人不备(拆字法)。俄:先人后己。化:华北。乃:后起之秀(特指法)。更:与人方便。今:用心读书(反拼法)。碍:砸左边,得右边(拆拼法)。券:拳头对刀(移位拼字法)。翠:刘邦闻之喜,刘备闻之悲(会意拼字法)。

(2)揭示汉字形体、暗示汉字意义的字谜。泛:分开水太少,合拢水太多。臭: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

我们从上述字谜可以知道制谜的两大要求:

(1)语言要求。谜面用字都是熟字,谜面用语都是人们所熟悉的词、成语、俗语以及语意完整的句子。这就是说,编制字谜这种识字教学法是根据汉字的构形特点或形义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通过丰富的联想,用熟字教生字,以“已知”解决“未知”。

(2)内容要求。谜面内容应体现以下“三性”:

思想性。谜面内容应做到观点正确,思想健康,这样的字谜才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益智性。猜谜本是一种智力游戏,它对开发儿童的智力有很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制谜要有利于学生的猜谜,让学生根据谜面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运用推理、判断的方法,猜准谜底。

知识性。谜面虽小,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自然物事,社会现象等都可入谜。这样的字谜才能达到通过识字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之目的。

制谜要求告诉我们,编制既通俗、形象、简短,又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益智性和知识性的字谜,让学生猜,非常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形体或意义,使识字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取得识记汉字和娱乐益智的双重功效。

3.动作示范,示意法

汉语单音节动词中,有很多是表示人体动作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做示范动作,让学生从中领会动词的意义,掌握动词的构形特点。如睁、握字的教学:

张开两眼——睁(目字旁)

五指收拢——握(提手旁)

动作示范,示意法既可用于动词的词义教学和词形教学,又可用于动词的听写,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词义和使用。

4、形近比较,辨异法

汉字从结构上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类型。独体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画组合而成,合体字则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组合而成。用这有限的笔画和偏旁组合成数万汉字,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困难,就要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区别形近字的异同,重点是辨“异”,即区分形近字的不同点。辨异可从字音、字义、笔画、构件、结构、构字和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

:字中间是“”,以“”为声符的形声字,韵母为an,如缓、暖、援、媛等字。

爱:字中间为“”,以爱为声符的形声字,音节是ai,如嗳、暧、嫒等字。

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寻同辨异,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

5.部首表义,求同法

部首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辞书中有三大部首系统:一是形体部首系统,如一、|、乙等部首,它们一般与字义无关;二是形位型部首系统,如“叛”字中的八部和又部、“颖”字中的水部、“腾”字中的马部,它们有的与字义无关,有的与字义有关。三是形义型部首系统,它按字形分部,以表意的偏旁作部首(亦即按义分部)。因此,形义型部首系统是辞书中主要的部首系统,它最能体现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合体字,尤其在形声字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对同部首字的字义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认识到每个部首都存在着表义的类属性,如引导学生分析着表义的类属性,如引导学生分析“顶”、“项”、“颈”、“额”、“颊”等字的意思,让学生认识页部的表义类属:从页的字,字义与人体肩部以上的部位有关;分析“儒”、“侠”、“俭”、“侈”、“仰”、“伏”等字的意思,认识人部的表义类属:从人的字,字义多与人的类别(儒、侠)、品性(俭、侈)、行为(仰、伏)等有关。

部首表义,求同法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部首的表义类属,加深学生对汉字据形知义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汉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望文生义的理解能力。

6.构件分解,形缀法

有的合体字尽管结构复杂,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认识到,陌生的合体字大都由熟悉的构件组合而成,合体字的形、义、音是由构件的组合关系来体现的,这就决定了合体字结构的可分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来教合体字: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合体字的形、义、音;再将合体字分解成若干个构件,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构件的读音和意思;然后再将几个构件连缀起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构件与合体字在音或义上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合体字。如“葬”字的教学过程:

葬:

A.葬字读zai,本指掩埋死人。

B.把葬字分解成(草)、死(尸体)、(双手)三个构件。

C.将三个构件连缀起来理解葬字:手把尸体掩埋在草丛间。

构件分解,形缀法是一种化难为易、驾轻就熟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构件与合体字的内在联系,从形体结构和造字方法这两方面掌握汉字的形、义、音。

7.意义合成,义缀法

意义合成是会意字的一种会意方法。这种会意字的特点是字义为各个构件义之和。因此,这种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应该先将字分解成几个构件,让学生了解各个构件意义,再将这些意义连缀起来,理解该字的意义,最后因义识形,让学生从构件和字的意义关系这个方面掌握该字的形体。如尖、卡字的教学:

尖:由小、大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小下大的东西。

卡:由上、下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不来、下不去,夹在中间。

意义合成,义缀法是从构件与字的意义联系这个角度,让学生掌握意义合成的会意字的意义和形体。

8.反义联系,辩证法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充满着矛盾,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非常有趣的是,有些汉字的形体、意义和造字方法正充分体现了矛盾的这种同一性。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

识字教学 课堂教学 主动学习 改变现状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我们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外巩固,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怎样提高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质量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具体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借助猜字谜。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泉”字:上白下水;如“工”字:可以说成“二”加“ 1 ”等等;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2)利用图画识字。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山、火、田”这些字时,我利用简笔画,如教学“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3)利用竞赛法。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4)利用游戏

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北风和小鱼》一课中,让孩子分角色表演“北风”、“小鱼”。结合指导,经过多组表演练习,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几个词语。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又将“看是送信快”、“词语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三、利用实践活动,带学生走向生活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个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如举办“一(7)超市”、“水果运动会”、“小花市” 、 “逛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四、利用多样的方式,在课外识字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8

一、激发兴趣,发展智力

1.编故事,巧记字形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字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段小故事。

如教“游”时,我一边讲故事,一边在黑板上逐一写出笔画:一个小孩子(子)戴着一顶游泳帽(丿一),在方形的水池里游泳。

如学“呆”时,有个学生说:“一个人张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是发呆呀。”

在这样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又发展了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借助字谜,乐记字形

在识字教学中,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时我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形。如:教“王”字时,告诉学生:“王”就是“一”加(+)“一”。怎么写呢?孩子们动手动脑,拼拼凑凑,就已经掌握了。

此外,我还设立“编字谜有奖”作业,激励学生观察字形,展开联想,自己编字谜。这样的作业避免了学生单调枯燥的重复抄写,有趣味性,有创造性。如“头戴一顶帽,忠实又可靠--实”;“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思”;“山上山--出”;“工人力量大,建功立业少不了他--功”等。

二、丰富想像,鼓励创新

1.给生字配画,让生字充满活力

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运用想像,让字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

2.见生字质疑,激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有一天,一个学生问我:“老师,‘篮球’不是用竹子做的,可‘篮’为什么是‘竹’字头的呢?”我趁机说:“这么平常的一个字你就能提出这样高深的问题,老师真佩服你!如果你也能解答出这样高深的问题,你就更不同凡响了。回去想想好吗?”

第二天,他告诉我,通过上网找资料,他果然找到了其中的奥秘,而且在全班同学面前做起小老师,使他感到十分自豪。

三、拓宽途径,培养能力

1.自作“识字课本”

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食品、饮料的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还有各种报刊杂志的刊头等。这些都是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正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2.开展实践活动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9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材理解不深。教识字的老师本身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刻。老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识字学习,如果老师对字本身理解不够深刻,那么学生也很难对字有很好的认识。比如,老师只教识字而不重视教词义和字形。

2.教学方法有问题。首先,如,“燕”字,老师可能会告诉学生这是脚踩四点水,但是这是不恰当的,“四点底”没有水的意思,而本意有“火”的意思。这种教学方法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教学的时候偏旁部首应该分得很清楚,而不应该是只教整体的字形。汉字某种程度上就是各种偏旁部首的组合,所以把汉字分开理解好了对以后的汉字学习也会奠定很好的基础。

有些老师不重视笔顺的教学。不正确地对偏旁部首的理解会造成学生对整个汉字结构理解的不正确。而不正确的笔顺也会使写字速度降低。写出的字也不那样美观、规范。

再次,时间分配不合理,老师教的时间太长,而留给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太短。

最后,老师对学生写字习惯方面的要求不够多。老师做到的仅仅是口头上的提醒,而在老师的提醒下,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姿势仍然是错误的,老师却不能进行及时的纠正。

3.教学的形式主义过重。首先,教学过程追求时髦,而不重视实用性。很多教师可能教的方法很新颖,但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却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识字作为小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项,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用性为主。

其次,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教师应该让知识在难度上有个过渡。

4.对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关注不够。首先,低年级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难免贪玩好动,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地引导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老师需要因材施教,用最适合的方法来教学。如果都用相同的方法,那么教学效率是很低的。

5.社会原因:书面字已经逐渐被电子版所取代了,人们越来越不重视手写字。

二、教学策略

1.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学习写字的用途。孩子们只有明白了为什么要写作,他们才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课堂的趣味性更强。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所以,老师应该设计一些比较有趣的学习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注重文化的传播。例如,讲汉字“滚”字,可以利用汉字形声字的方法,借助电脑视频等让学生明白“滚”是水奔流的样子。然后组词,例如“滚滚而来”。也可以讲一些汉字的演变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仅学的是一个字,还了解了中国的文化。

此外,年龄小的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来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的道理,学习知识。还可以利用猜字谜的方式,例如冬天藏在框里头答案是图。通过猜字谜,老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对识字课更感兴趣。

3.生活中,比如认识“花”就可以举例,比如荷花、玫瑰、牡丹等。

4.语境中,学习识字写字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够得以应用。所以,当教师教学生识字写字时,应注重组词造句的练习,为学生创设场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字。

5.实践中,比如学习“扫”就可以让学生亲自扫地。

6.突出重点。在识字写字课中,可能教师会设置很多环节,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围绕让学生能够认识字,理解字,学会写字,不可以过分地强调花样,而没能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

7.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讲识字写字课时,可以利用幻灯片、动画、视频、图片等,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汉字,并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8.模仿熏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模仿名人的书法,或者描字帖,让他们体会书法的魅力,并且找到自己与名人大家的书法存在的差距,激励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10

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教会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生字。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读准了字音;其次,我让学生看田字格中有几个生字,并要求他们从文中一个一个地找出来拼读。这样,通过预习,学生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也为课堂上学习生字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比如教“画”这个生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什么……”的“画”与“一幅画”的“画”的不同意思。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学生理解到了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

三、教会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记住字形

听课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又是很难掌握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要注意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耳,要善于发现老师指出的重点,如老师说“雪”字上面是“雨字头”,“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或横折钩;“牙”,共4笔,第二笔是竖折,不要把它写成两笔等。脑,要牢记字的读音、字义、字形。简单的字,如“画”“叶”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分析字形;“几、用、笔”可与熟字“儿、同、毛”比较字形,加深记忆。

四、教给学生运用“自我再现法”复习巩固生字

记忆的东西在保持中会发生遗忘。因此,复习巩固生字很重要。我教给学生学会自我再现生字,实践证明对巩固生字十分有益。

(一)自我口述法

将课堂上学的生字的读音、笔画、笔顺、组词等,不看生字口头复述出来。说出来之后,再看书或与黑板上的范字对照,及时纠正复述中的错误;也可以说给同位听,说完后让同位指出正误。此法可用于课堂巩固练习或放在课间休息时进行。

(二)自我笔录法

把自己回忆起来的生字按笔顺写下来,然后再和黑板上的或书上的字相对照,及时纠正错误记忆。我通常让学生在课堂巩固练习时采用此法。

(三)自我默忆法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注重科学有序,从机械走向灵活

1、要遵循汉字的特点和汉字结构规律进行序化教学。教学时要遵循汉字三个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实行序列化识字,使学生全面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可先让学生记住字形,再记住读音,识记字形、掌握读音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字义,把汉字的音、形、义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看准一个字形便想到字的音,进而想到这个字的义。

2、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汉字的序化教学。根据学生对汉字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进行序列化教学,教学时,一是要由具体到概括进行教学。象形字可借助图画,如“月”就借一幅新月图引导学生认识字形。二是“四会”分步走,即按照会认读、会理解、会书写、会应用的顺序。

二、增强情感体验,由被动走向主动

1、以“尊重”为基础,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既尊重自己,更尊重别人的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宽松自如的民主气氛,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学生发言,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同时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情感依赖,教师要抓住时机,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形成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中,使课堂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大胆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不断探索的寻宝人,体验发现宝藏的成功与快乐。

三、增添识字情趣,从严肃走向活泼

1、根据汉字的特点来识字,培养识字能力。中国汉字有其丰富的内涵,音、形、义三者结合,汉字的特点非常明显。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汉字特点来识字。

(1)象形法: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如教形声字“马、妈、吗、蚂”时,我先让学生掌握“马”韵母是“a”表声,然后在不同的时间教学“妈、吗、蚂”时,我则指导学生分清生字的哪一部分表形,哪一部分表声。然后指导学生用换部首的方法识记生字。这种教法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久而久之,形成识字能力。

(2)点睛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学生易漏的小横、小竖、一点、一撇。例如“鸟”这个字,在写点时,教师用彩笔标出,同时用语言帮助学生记忆:“这一点就是鸟的眼睛,没有这一点,就如鸟失去了眼睛,无法歌唱,无法飞翔。”这样使学生先入为主,形象感知。

(3)比较法: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单纯地认识本课中的字,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我们可以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笔、减一笔或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日”加一笔是“目”、“目”减一笔是“日”、“日”和“月”合起来是“明”。在比较中,掌握形和义,为正确运用做好准备。

(4)部首的变化识字法。老师可以把学过的字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字。

2、在游戏与活动中识字,培养识字兴趣。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进行趣味识字更能激发其识字的欲望与兴趣,使其乐在其中,获在其中。例如猜字谜、摘桃子、找朋友等。这些游戏与活动穿插在识字教学中,避免了枯燥记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

四、坚持开放性,由课堂走向生活

1、寓识字于家庭生活中。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处处都有识字的契机。首先,营造一种文字氛围。如在孩子的卧室里设立儿童书架,摆放各种儿童读物等,良好的识字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孩子对文字的视觉分辨能力,培养识字的兴趣。孩子在这充满文字气息的环境里耳濡目染,能潜移默化地和这些生字词交上朋友。其次,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做识字游戏,如“词语接龙”、“互猜字谜”等,趣味盎然的活动使孩子在学学玩玩中便轻松识字,有效巩固了识字成果。另外,我们可以放手让他们注意收集起来商品包装纸,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2、寓识字于校园生活中。学校生活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是新奇的,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丰富的学习生活也是很好的识字教材,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识字乐园。

①识别学校、班级、功能室的标志和名称,读读宣传标语,校风、校训,参观画廊、板报等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②让学生互认姓名,快速有效地识字。除此之外,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在互动中巩固识字,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增进友情。:

识字教学论文范文12

关键词:识字能力;语文教学;低年级学生

一.前言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投入,耐心指导,培养学生独自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乐意识字,轻松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加入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把识字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识字,在识字过程中感受其乐趣[1]。然而,识字本身是相对枯燥的,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可以使学生乐意接受新的知识,对学习识字积极热情。学生一旦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求知、主动识字,并在识字中产生快乐的情绪。要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就要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往往难以长时间的集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课是老师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可以通过图画方式,进行生字的教学,例如,“山”、“水”等可以利用山水的图案向学生展示,然后告诉学生要学的生字就是“山”和“水”。这样图文并茂的方式,可以增添学生识字的乐趣。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足且好奇心强,在进行生字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把相关的生字以谜语或故事的方式讲给学生听。例如,在学习“朋”字时,可以编成谜语“两个月字肩并肩”,这样让学生觉得新奇又容易理解,从而使他们产生识字的兴趣。

三.寻找多种识字方法

最常见的识字方法是教学生学生念新的生字,然后释义,最后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就让他们抄一遍又一遍。这样的方法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导致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老师要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老师可以以儿歌的形式进行生字教学,例如:学生学习“一、人、大、天、夫、夹、来”等这几个生字,老师可以编成这样的儿歌:“一人大,二人天,天字出头就是夫,夫字两点夹夹牢,夹子站好来来来”。这样可以使学生轻易快速的区别并掌握形似的生字。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卡通动画形式进行教学,在卡通人物身上标注要学到的生字,学生容易被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吸引,自然也会注意到卡通人物身上的生字。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简化思维过程,减轻记忆强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激起学生对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的探索欲望[2]。

四.结合周围环境识字

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生活无处不存在语文,语文不仅存在于课本,它还存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有语文就有汉字,因此,汉字与生活是息息相关,普遍存在的,老师要转变观念,拓宽教学思路,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扩大认字范围[3]。学校的黑板报,学习园地,学生行为守则等都是认字的素材,老师要耐心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资源认字。大部分低年级学生爱看动画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字幕,注意每个字的发音,如有不懂可以向家长提问,这样,不断的听,不断的看,不认识的字就从陌生到有印象,再到认识的过程,看动画片既可以让学生得到娱乐,同时又让学生接触新的生字,巩固个已学过的生字。老师可以让学生记下垃圾箱上关于爱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商店外的宣传广告、街上发的传单,还有零食包装上的文字等生字,然后设计成卡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卡片上画上图画,还可以给卡片着上喜欢的颜色,把自己记下的生字写在卡片上,然后夹在课本里,学生每次翻开课本的时候,看到卡片上的字,可以加深印象。这样,认识的字也会越来越多,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换卡片,一起探讨学习。

五.举办学生识字活动

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举办一些小型的识字活动。如“我是识字能手”、“生字猜猜猜”等活动。大部分低年级学生都有较强的表现欲,老师举办这样的活动,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踊跃参加,为了能让自己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最佳的状态,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学习生字,不断的学习新的生字,巩固练习已学过的生字,直到自己熟练掌握。老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一次表彰大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对表现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安慰和鼓励[4]。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更加积极的识字,争取在下一次的比赛中表现更优秀,有利于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的培养。老师也可以举办“识字交流会”,让识字能力较好的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与同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生字,然后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上讲台把自己新认识的生字教给全班同学,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积极寻找识字的方法,对学习识字热情。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要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首先要把枯燥的识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予以相应的鼓励或表扬。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寻求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乐意识字,同时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扩大识字的范围,最后,老师可以通过举办多种识字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勇于表现自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励益飞.引领孩子走进“奇妙绚丽的大王国”DD谈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培 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9):83

[2].卢小卿.引・扶・放――谈低年级学生高效识字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 文.2015,(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