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前沿技术论文

前沿技术论文

时间:2022-08-03 20:16:21

前沿技术论文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材料科学前沿 教学目标 课程论文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材料科学前沿》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新动态,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和技术以及新材料的研发对现代材料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近几年内材料学科的热门研究方向,介绍新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征及新材料产业与材料科学前沿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与发展规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了解新材料的研究领域及相关的新材料表征技术。通过近几年来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笔者主要阐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实例教学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探索如何让学生全面了解材料科学前沿领域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同时就如何进行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以材料研究前沿动态为指引,拓展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其内容可分为前沿动态和新技术发展两个部分。课程基于ESI数据库中多个研究前沿,根据材料学科的特点,甄选出了2014-2015年排名前10的热点研究前沿和5个新兴研究方向,涉及材料科学及材料结构表征领域。

在前沿动态教学方面,主要学习材料学科前沿动态和国内外最新报道的新材料制备技术和实验研究方法。在新技术发展方面,主要集中在现代高新产业中正在实施产业化的新材料制备技术以及新材料研发过程中采用的先进工艺和方法。这两部分涉及知识范围较广,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新知识和新理论的系统化,需要不断更新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注重先新实验技术的介绍,以知名科学家及其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来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保障。课程中对于实验原理和设备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最新设备和最新技术相一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如Nature和Science等专业期刊网站的链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2引导学生探索材料研发新领域,培养创新思维

当前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缺乏重视和认可,结果造成教学的低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在课后有兴趣去网络搜索课堂介绍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科学兴趣的培养是学生能够在该课程有所收获的基本前提,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从科研实例引出技术问题,从技术问题引出科学概念,由科学概念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思考所学的内容。课程基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去洞悉科学研究是如何展开的,揭示了不同研究者因探究科学问题产生的关联性。

课程中关于新技术的介绍一般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时必须注重从现实生活中的直观现象入手,解释抽象的概念。教学计划总学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涉及有材料科学进展和前沿动态;第二部分内容涉及有先进纳米材料、先进能源材料和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的应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侧重:

(1)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由于本课程中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所涉及的化学概念较多,因此学生必须对材料化学等前驱课程进行回顾。这部分章节侧重于选择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功能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铑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基于石墨烯的光催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与应用等前沿内容。

(2)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由于本课程中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所涉及的物理概念较多,因此学生必须对材料物理等前驱课程进行回顾。这部分章节侧重于选择硅烯的生长与特性、碱金属掺杂铁硒超导体、高能量转换效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铁基高温超导等前沿内容。

(3)在材料结构表征新技术方面,为了增强学生对材料表征技术课程内容的理解,将AFM、XPS、FESEM、HAADF、STEM、CEPC和SPPC等材料性能现代检测方法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3立足金属材料专业特色,促进教学改革

该课程主要教学对象是参与金属材料研究课题的学生,根据金属材料专业的特点,课程应当使学生系统了解金属材料研究的概况、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掌握先进金属材料的主要用途和未来应用发展趋势;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材料科学素养、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该课程要充分考虑作为钢铁材料的组织控制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所应具有的基本工作能力,所以教学内容必须体现金属材料专业的特色。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展,物理前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理论、原子分子理论、原子核理论等理论在教材中有不同程度体现,如万有引力章节通过介绍四中相互作用力、引力场,提升了学生的场理论认识,在简谐运动学习中,以单摆非线性运动、混沌理论场教学,改变了学生线性直线运动认识。实验内容上,包括云室、质谱仪、传感器等的运用,如在云室条件下探索原子结构,以质谱仪分析天体演变,以粒子回旋加速器研究高能物理等。在应用内容上,一些前沿科技技术被应用于医疗卫生、生活工作、生物研究、环境保护等各方面,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人们以影印技术获取信息资料,医生借助全息成像技术救治病人等。

二、前沿内容教学思路与基本理论的契合

1.前沿内容教学思路与格式塔完形理论

格式塔完形理论即为人在面对空白格式塔或不完整格式塔刺激时,在知觉中,会产生改变他们、使其完整的欲望。这个过程中,人的大脑神经被刺激、认知程度提升,驱动人内心产生动力,刺激人去改变或是填补格式塔,而当人构建起完整而完美的格式塔后,内心会产生极大的兴奋感,提升人的成就感,推动人继续创造或创新。由于前沿内容新鲜,能提升大脑的兴奋性,引发人内心产生能动力,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这对创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2.前沿内容教学思路与认知-发现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重点阐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认为在感知认知的基础上,学生可对已学知识进行转化、深化,并在教师的指导、评价引导下,实现知识的运用及创新。前沿知识中的新成分,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心理自由,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前沿内容教学思路与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泊尔认为新知识学习以认知结构为基础,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后,使旧知识通话,进而实现原油认知结构的完善,习得新知识。前沿内容本身是新材料,其前沿性决定了其具有极高的概括意义及辨别程度,若将其与原有知识结构相互作用,则可巩固原有知识,深化认知。

三、大学物理前沿内容教学的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推动自我学习物理学前沿中的众多概念来自于物理现象、创新实验结果,知识具有新颖性,能刺激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前沿内容的理论成果应用于现代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及生活性特征,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寻找新技术、新手段,同时,还能引导学生终身学习,以不断完善自身认知结构,充实自己。2.提升科学认识,培养科学精神前沿内容包含了对前人的质疑及超越,可以说是一种前瞻文化,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将其运用教学,可更新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认识,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发展的实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研究并不完美,许多知识、理论仍待开发,进而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热情,使其投入到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3.推动求真求美,塑造人性品格前沿内容之所以是一种前瞻文化,不但在于其新颖,且关键在于其真实,其中所含的科学奥秘向人类解释多种物理问题、生活现象。因此,将前沿内容引入其中,不但可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求真求美的品格。

四、开展大学物理前沿内容教学的路径

前沿内容几乎涉及到每一章节,其概念抽象性较强,教学中应当在概念讲述后,运用图片、影音等资源,向学生适度讲解相关知识,并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分析前沿技术的运用,以提升学生的前沿知识认知。下面以“电磁场”中前沿内容引入为例分析前沿内容教学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1.激发学生兴趣,引入前沿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电磁场”章节教学时,课前,随机向学生提问“谁知道蓝牙技术?”学生会说手机蓝牙,并说借助蓝牙能免费传递图片、音乐等,这就将远离学生生活的高新技术拉进学生日常生活中,提升了新技术的“亲民性”,同时,刺激学生进一步了解新技术。再以讲故事方式,向学生介绍蓝牙的相关内容,不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科学人物,且能够调动学生对新技术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2.立足学生实际,把握“度量”教学

近年来,虽然高中物理教学中陆续引入前沿内容,但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前沿内容教学力度参差不齐,且大学生在个性、知识基础、能力、潜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大学物理教学必须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前提下适度引入新知识。如蓝牙技术概念抽象性强,学生之前所接触的相关知识较少,学生较难把握里面的概念与内容,因此,教学之初借助故事法降低蓝牙概念的抽象度,在学生把握蓝牙技术实质后,具体展开此技术分析。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数字照相机、摄影机、手机等设备,并在它们之间以虚线连线,使之形成网状结构,并注明蓝牙技术以高速跳频、时分多址等技术将数字化设备连接成网,是一种无线连接后,取消各种数字化设备间的虚线。

3.采用媒体资源,深化学生认识

媒体资源是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尤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程度更大。在电磁场章节蓝牙技术讲述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数字照相机、摄影机、手机等设备,并在它们之间以虚线连线,使之形成网状结构,并注明蓝牙技术以高速跳频、时分多址等技术将数字化设备连接成网,是一种无线连接,然后取消各种数字化设备间的虚线。这就提升了教学的形象化,便于学生接受。

4.走进生活课堂,降低前沿高度

新技术、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由于前沿内容与现实生活所拉开的距离较大,简单叙述或是概念描述,很难实现前沿内容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学中应紧密结合生活,降低前沿内容高度。如结合学生提到的手机蓝牙解说蓝牙技术是一种短途无线通信技术,电子装置设备科通过此技术而连接,省去了传统的电线,且降低了传输费用,而这种无线信息交换技术就是今天所学的电磁场传播,进而展开电磁场教学。

五、前沿内容教学思路的应用体会

1.前言内容教学思路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从教学模式创新方面看,大学物理教学在展开前沿内容教学后,打破了传统以教材授课的内容教学模式,关注了学生全面化发展,打破了传统只求学生智能的教育方式。从教学效果上看,将丰富化、先进性的知识引入课堂,让大学生感受到物理不仅仅是实验、知识与技能,且包含着生活中最真实的部分,解说着“不可说的秘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了教学效果的实现。从学生发展状况看,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化发展,以新知识刺激学生认识物理新现象、掌握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践,以新思路感染学生,刺激学生积极创新。

2.践行前沿内容教学思路时的注意点

前沿内容教学思路作为一种新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由于其涉及内容新颖、科学、广泛,教学若进行传统授受教学教学很难将学生带入比较深奥、陌生、高科技的学习及相关知识链接中,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运用此思路教学时需要做到:其一,更新观念,关注前沿内容教学。大学物理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前沿内容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感染学生品格、培养学生精神方面的作用,将前沿内容教学作为现代物理教学的义务,积极主动引入前沿知识。其二,寻找前沿内容与学生生活最相近、最相关知识或经验的结合点,从学生兴趣点出发,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展开教学。其三,讲前沿知识、现代科技积极引进课堂的同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如生活化教学方式、故事性导入、探究学习等组织课堂,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四,在进行智育同时展开德育、美育教育,如以讲故事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科学家及其成长经历,感染学生,以多媒体画面播放形式,展示我国科技、先进人物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提升学生的科学情感,完善学生人格。

3.践行前言内容教学思路需发挥多方力量

前沿内容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成分,表现了新课程教学的创新性,而要将前沿内容教学切实纳入当下大学物理教学中,并在教学中发挥前沿内容教学的作用,还需充分调动全方位可用力量。如学校应加大媒体资源、教学教具、物理实验室等条件的支持,为教学展开提供可靠的资源支持;对大学教师积极展开教育培训,将新技术、新方法传输给教师;以学校创新性教学评估、教师能力发展评价等方式,刺激教师更新认知结构;加强学校与校外科技企业、科研基地、实验环境的联系,为前沿内容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社会科研机构应积极为高校提供现代科研理论支持;政府机构加强学校前沿教学改革资金、设备等方面支持。通过各界共同努力,将前沿内容教学加以落实。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企业顶岗实习;教师

1前言

继续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为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及技能。改革开放以后,高职教师培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教材教法过关为主的非学历阶段、学历补偿阶段、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结合的继续教育阶段。目前我国多数地区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已经进入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阶段,并逐渐以非学历教育为重点[1,2]。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所处的阶段及侧重点,采取体验式及委托式的教学模式接触行业技术前沿及理论发展趋势,并加强国际交流,是向高职教师传递前沿知识、更新教育观念以及强化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体验行业技术前沿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一线技术人才。然而行业技术革新的发展往往快于职教课程的设置,这就要求职教老师对行业技术热点有一定程度的包围,方可在教授课本知识之余,还能使得学生能对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适应性。而采用体验式教育模式来对高职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加强对行业前沿的体验可有效提升教师对行业前沿趋势特点的把握。体验式教育指根据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专业需求,组织联络行业内优势企业或前沿单位,为受训教师提供可有效体验行业前沿的培训环境(或是平台)。体验式培训可以生产项目为导向,甄选前沿项目,并派遣受训教师以项目参与人员的身份参与项目并适当承担一定工作,来掌握专业相关的最新技术发展及实施动态,同时了解生产项目实际运作过程中各种专业协同工作的流程。也可以技术革新点为导向,把握行业技术革新热点,将受训教师派驻到具备技术优势的具体企业,近距离接触体验技术革新的跃进。

3感知理论发展趋势

继续教育不仅关注教师在对行业前沿的把握,还需要使其在理论知识体系和业务能力上有持续的提升。因此采取委托的方式,依据培训目的,将具体培训工作委托给具备理论优势的相关中科院、本科院校或者专业培训机构,有针对性的为受训教师开展专项项目的培训,可帮助高职教师增进对行业理论发展趋势的了解。例如在理论更新方面,可由组织受训教师不定期的走进校园,走进实验室,走进科研院所,利用教学科研的单位在理论上优势,使得受训老师熟悉并掌握最前沿的专业发展动态或是接触尖端及研究成果。

4加强国际交流

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事业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国际交流是本着为受训老师提供国外先进理念为目的,与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职教院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定期组织受训教师开展国际交流或以进修培训方式,了解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职教方法、职教手段、课程设计、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等信息)。例如组织受训老师进行国外院校进行研修,深度了解国外职校在校企深度合作、跨学科学分认证体系、职业认证体系、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先进做法或理念。也可以国内讲座论坛方式,聘请国外合作学校选派各专业的精英教师定期到国土资源技术学院开设交流讲座,为受训老师提供交流平台。

5结语

总的来说,理论在发展,行业在进步,培养合格的毕业生需要高职院校教师能与时俱进不断的提升自己,来满足行业发展对教学要求。而是采取体验式教育方式促进教师对行业技术前沿的了解、委托理论优势单位加强教师对理论发展趋势把握,以及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是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有效继续教育方式。

作者:杨柳 詹芳香 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宁.21世纪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5,3(61):123-128.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前沿理论;基础教学;工业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三大构成基础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同学,在中高年级阶段切入专业的速度较慢,即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不够流畅,出现了基础课的老师不触及专业内容,专业课的老师又很难拔高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们专业的学习深度与精度,也削弱了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基础教学的改革问题。我们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中较有代表性的院校的基础课程做了调研与分析,初步形成一些观点。

一、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概况

(一)国内大学工业设计本科基础课程设置

样本A:素描、视觉语言、形态研究、色彩静物、图案基础、平面设计表达、立体设计表达、造型基础、金工实习。样本B:基础素描与色彩、设计素描与色彩、设计速写、设计表现技法、图形创意、设计图学及数字建模、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样本C: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表现技法、模型制作、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工程图学、机械设计与力学基础、金工实习。

(二)台湾大学工业设计本科基础课程设置

样本A:工程图学、透视图学、统计、科技概论、造型原理、设计方法。样本B:设计绘画、设计制图、创作基础、家庭科学、机构设计、色彩实验与应用、人文思潮。样本C:创造性想像与美学标准、制造与创新管理。

(三)美国大学工业设计本科基础课程设置

1.罗德岛设计学院基础的工作室课程:绘画工作室、设计工作室、空间动力学;文科课程:文学研讨会、文字设计、艺术史和世界文化、艺术史和世界文化研讨、历史、哲学和社会科学研讨;专业基础课:木材I、金属I、设计原理I、设计文案、设计原理II、三维模型、金属II、木材II。2.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矢量成像或光栅成像、绘画制图、二维设计、三维设计、设计调查、文学、西方艺术与建筑调查、工程图、模型制作、图形可视化、造型、设计工作室。3.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分析、综合推理、文物、经验模型、交互媒体设计、企业(商业)构架、网络产品、原型(样机)制造方法、隐喻和类比设计、理解情况、先进的图示、设计企划、问题构架、图表研究、社会创新、行为金融学、用户观察、品牌设计、经济学与设计、产品企划、产品与整合(宣传册)、人的因素、产品开发研究方法、设计程序、重塑形象、激动/兴奋的用户体验、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案、创新说明、创新文化。

二、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剖析

工业设计专业院校的基础课程设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色彩、设计形态、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表现、工程基础、设计与经济、设计与社会等。围绕“设计色彩”的课程有色彩构成、色彩静物、色彩实验与应用;与“设计形态”相关课程有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形态元素等;教授“设计方法、设计思维”的课程一般是设计方法学;“设计表现”一般包括手绘效果图、三维电脑效果图及模型制作;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图学、机械设计与力学基础、金工实习等。如上所述,国内工业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现状有三类:1.未曾进行改革,依旧是美术教育模式,仅开设素描、色彩、绘画课程。2.维系包豪斯传统的三大构成模式,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3.已经进行改革,但改革不到位,仅更改了课程名称,课程内容没有改变,依旧按照三大构成的内容上课。台湾地区及美国相关工业设计院校的基础课程设置比较先进。如台湾地区学校,融合了统计学理论、科技概论、透视图学理论、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美国的学校则融入了空间动力学、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可视化原理、三维模型、行为学、金融学、心理学等内容。

三、前沿理论反哺基础教学—基础课程设计的趋势

本文所提出的前沿理论,从微观角度讲是指全球产品设计领域内,前沿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与产品创新相关的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与设计教育相关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从宏观角度来讲,包括一切新生的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前沿理论的反哺作用需要更多地依靠一线教师的能动作用来实现,有计划地制定教学计划,把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及就业竞争力培养放在首位,勇于与时俱进地修改教学大纲。从近年来,台湾地区及美国院校课程设置的情况看,基础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为:逐步增加了与人文艺术领域前沿理论、科学技术领域前沿理论相关的课程。设置在综合性大学内的工业设计专业,普遍注重设计与人文艺术的结合,遂基础课程(群)的设计更侧重人文;设置在理工科院校内的工业设计专业,其与工程技术结合更为紧密,注重艺术、科学、技术的结合;独立的设计院校则更注重设计与商科前沿理论的结合。这些院校各有特色,他们都是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及各自的培养目标从不同的角度整合艺术、人文社科与科学技术,并衍生出适宜的基础课程(群)。

四、结语

大学本科教学中,前两年基础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完善与否是相当重要的。设计类学科传统的三大构成基础课群,已经不能满足学科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尤其是工业设计专业,其学科特色包含了艺术与科学、人文与技术结合的特质,其基础课程更加需要与产品创新相关的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紧密结合,与流行的设计理念紧密结合,与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使这些前沿理论,融合进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中,反哺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1](美)桑戴克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1).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沿空留巷技术 尾巷 锚注支护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45.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沿空留巷(英文gob-side entryretaining)技术是指一种能够使采矿工作面的运输巷在回采过程中直接采用特殊支护,保留原来巷道的功效,作为下一个采面回风和运料巷道的施工方式。由于这种留存巷道的方法是在原顺槽位置上,沿着采空区边缘予以保留的,所以称之为沿空留巷。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建设资源、减少煤体损失,因此,认真研究当前我国沿空留巷技术的现状,吸取教训,探究新工业体制下行之有效的施工和支护方法,是煤炭工业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1沿空留巷技术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煤炭工业发展迅速,无论是煤炭工业的管理模式还是建设技术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沿空留巷技术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支架形式效果差。以传统的支架形式来支护沿空留巷,曾经一段时间确实解决了煤矿回采工作面无煤柱采煤的问题,也杜绝了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安全隐患。但据调查显示,传统密集型的支架形式主要应用于采面地压小且煤层条件好的低瓦斯矿井开采工业中,在每层条件相对较差或瓦斯含量超标的煤矿开采中就不能使用。传统支架形式支护材料品种多,施工量比较大,而且效果不佳,在现代煤炭生产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使用。

第二,煤矸石堆垛法依然在使用。煤矸石堆垛法是一种相对简单而且经济的做法,但支撑矿井顶板的效果却很差,顶板很容易下沉而不利于巷道发挥回采工作功效。这种方法成本低、人力消耗量大,而且矿井隔离效果并不理想,但在当今煤矿开采过程中该方法依然在使用。

第三,砌墙法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很多煤炭企业利用预制块砌墙的方法以克服密集柱支护法和矸石堆垛法存在的缺陷,虽然能够在矿井内形成一道甚或数道隔离采空区密闭墙,但该方法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隔离墙与顶板之间的密合问题,最终难以真正实现支护目的。

第四,巷帮充填体支护法不稳定。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煤炭企业矿井巷道依然使用巷帮充填体支护法对巷道予以支护。该方法是指在煤矿采空区一侧构筑一些巷帮充填体以形成一条支护带。巷帮充填体支护法一般使用的材料强度较低且不能有效改善接顶问题,因此很难保障采煤巷道的稳定。该支护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支护带充填范围较大大,可机械化施工程度高,而最大的缺点是支护强度低,很难适应沿空巷道的高压突变性。

2沿空留巷技术施工工艺及留巷支护方式探讨

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煤矿矿井留巷位置一般处于煤体与煤矿采空区的边缘地带,属于应力卸压位置,巷道所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只要采用足够强度的支方法,就一定能够实现沿空留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施工和支护:

2.1构筑混凝土石墙和护墙点柱

石墙主要是由混凝土结构构筑而成,其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在煤矿回采工作面,沿预留巷道的走向构筑一道混凝土石墙,而且要随着采煤深度的延伸及时构筑。再用水泥和煤面混合料进行铰接,以增强石墙的牢固程度、减缓顶板的下沉速度;同时,由于沿空留巷有一定的宽度,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巷道所筑石墙所处位置的倾斜压力就会增大,为保证混凝土石墙的支护强度,要在石墙与煤层接触的一侧打上一排质地坚硬的木柱作为护墙点柱,从而防治顶板的下沉。

2.2对巷道加强支护和提前支护

在沿空巷道支护过程中,由于顶板与混凝土石墙的接触部位难以衔接,因此,可以利用高强度螺纹锚杆配合梯形钢带对巷道顶板予以支护,这就大大加强了巷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巷道采动影响是从采煤工作面前方开始的,临近工作面时采动影响就会越强烈。随着工作面移近速度的增大,巷道宽度就会急剧缩小,支架变形折损就会非常严重,这也是巷道支护最困难的阶段。基于这一原因,为了增加工作面后方动压区的支护强度、防治顶板错位以及巷道受损,要采用一定强度的单体柱或钢梁棚作为临时支护结构,随着采煤工作面的前移而提前支护。

此外,在沿空巷道技术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构筑混凝土石墙是沿空留巷的关键,只有加强该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支护强度、减缓顶板下沉;第二,实践中可能会遇到较软的煤层,这时可采用锚杆支护的方法防治煤帮的位移;第三,对于一些顶板压力较大的部位,可以使用小锚杆进行支护。

3结语

总而言之,沿空留巷技术是当前煤炭工业不可或缺的技术,采用该技术不但能够节省资源,而且可以加快煤矿开采的进度。面对我国沿空留巷技术现状,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为我国煤炭工业探寻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金磊辉纪道荣 于春贵 .深部薄煤层软岩、大矿压沿空留巷技术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2]吴西斌 王琼瑶. 台阶式沿空留巷技术在Ⅱ351-2工作面中的应用[J] .山东煤炭科技,2011(01).

[3]崔宁宁. 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05).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技术效率;产出前沿面;随机前沿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3. 056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3- 0100- 01

技术效率指标,可以从衡量城市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形成。对城市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质量。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数量指标只能从一个侧面说明总量的差异性,而对于差异性形成的深层次原理却难以体现。而代表着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效率指标,能够反映在现有条件下,对城市资源的利用情况。

以辽宁省14个城市13年的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据进行测算,得到结果如下:

第一,站在13年发展的总体角度,辽宁省全省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688 5,这个数值刚刚及格,显示辽宁省整体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很高,社会的实际产出与理论的产出前沿面还有很大的距离。现有技术和现有资源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被搁置甚至被浪费了,不论是资本投入还是劳动力投入都没有产生应有的价值,还存在很大的蓝海区域,还有很大可以挖潜的空间。

第二,从面板数据横截面来看,技术效率数值,也就是资源利用的水平,都以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发展,见图1。

可以看出,2000年辽宁省平均技术效率为0.588,2007年平均技术效率为0.771, 上升了31个百分点;2000年中部城市群平均技术效率为0.631,2007年中部城市群平均技术效率为0.796, 上升了26个百分点;2000年沿海经济带平均技术效率为0.585,2007年沿海经济带平均技术效率为0.770, 上升了31个百分点;2000年辽西北地区平均技术效率为0.631,2007年辽西北地区平均技术效率为0.796, 上升了39个百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城市各个地区对于资源的利用水平都在稳步提高。

第三,从面板数据纵截面来看,辽宁省14个城市之间的技术效率水平不均衡,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是省会――沈阳市,2012年的技术效率为0.917,说明省会城市对各项资本投入利用的水平较高,与生产前沿面的差距很小。资源利用效率最差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2012年的技术效率为0.670,说明阜新市对于各项资本投入利用的情况不好,与理想前沿面的差距很大(具体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资源利用效果最好的城市有沈阳、鞍山和锦州;资源利用效果中等的城市有大连、朝阳、辽阳、丹东、葫芦岛和盘锦;资源利用效果较差的城市有营口、本溪、抚顺、铁岭和阜新。第一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都在0.8以上,第二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在0.6~0.8之间,第三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都在0.6以下。利用效率低的城市应该寻找内部原因,注重资源的利用性,利用效率中等的城市要技术效率和创新共同发展,利用效率高的城市要利用技术创新,使理论前沿面再度提高,以此来刺激城市的更好发展。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7

    一、引言

    技术效率在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在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时,国内经济学家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研究工业企业的多个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刘小玄和郑京海,1998;姚洋和章奇,2001;叶蓁和刘志迎,2006)[1][2][3];二是研究工业企业单一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姚洋,1998;刘小玄,2000;刘小玄,2004;刘小玄和李利英,2005)[4][5][6][7];三是研究行业技术效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顾乃华和李江帆,2006)[8]。刘小玄和郑京海(1998)用1985—1994年的数据分别采用超越对数的OLS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决定国有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认为国有企业的产权、人力资本和市场竞争、开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等是国有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姚洋和章奇(2001)用基于Cobb-Douglas的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研究了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认为影响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的因素有所有制形式、企业规模、公共研究结构和企业的R&D支出、FDI及其外溢效应、地理位置等。涂正革和肖耿(2005)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及非技术效率模型分析了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间技术效率差距因素,认为所有制因素、预算软约束、企业规模效应、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技术外溢效应、行业竞争压力、地区因素等影响了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9]叶蓁和刘志迎(2006)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即劳动力素质因素、R&D、企业的业务构成、企业规模、行业的外向程度等。顾乃华和李江帆(2006)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劳均服务业增加值区域不均衡的影响。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期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的因素现在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分析影响经济增长,尤其是分析影响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效率的各种因素,并解释不同因素影响下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效率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有一些外部变量不直接进入生产,但却对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考虑这些外在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会得到更有效的估计结果,从而获知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生产效率的变化。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服务,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国家统计局2002年出台了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本文和大部分学者一样也采用国家统计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①*由于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口径的原因,本文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信息传输业合并,简称交通邮电业。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原值和增加值几个方面来说,1993—2004②**年间中国交通邮电业、金融业与房地产业之和占生产性服务业的90%左右,因此可以用交通邮电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来代表生产性服务业。本文即是用交通邮电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加总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影响因素。从已有研究出发并结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实际可以得出可能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因素如下:(1)外国直接投资(FDI)。FDI具有资本积累的直接效应,而且具有技术扩散、人力资本提高和制度变迁的间接效应,通过竞争效应、示范与模仿效应、联系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效应等对我国企业产生技术外溢。引进外资通常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获取最新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2)产业结构因素。产业结构的演变引发经济资源不断从传统产业向新产业转移,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使资源配置优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的部门流向高生产率的部门可以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产业结构用不同产业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变换的速度迅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越高。(3)资本密集度。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就曾指出,资本积累量的大小是经济增长率高低的关键。哈罗德、多马和索洛等更是强调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资本密集度可以更好地衡量资本的作用,资本密集度越高,表明人均劳动的设备装备水平越高,从而就越可能提高技术效率。(4)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反映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财政支出越大,说明政府对市场干预越强,财政支出的大小可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效率产生影响。其他可能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因素有:(1)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其涉及市场化、对外开放和产权制度多元化等几个方面。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可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技术效率的改善。市场化程度涉及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产权制度、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程度、经济行为主体的独立性等。因为市场化本身代表了产权制度多元化的方向,可以用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来衡量制度因素。(2)R&D(研发)因素。R&D的投入被视为知识和技术的投入,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R&D对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可能有一定的影响。(3)城市化。生产服务业中心区位集聚的布局模式显示,生产服务业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密切。一般认为,生产服务业比制造业更有明显的集聚效应,这类行业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或都市圈。由产业集聚过程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对生产性服务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建模

    目前研究技术效率主要有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种,参数法有随机前沿分析方法,非参数法有Malmquist分析法。分析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一般用参数法,如随机前沿分析法。大量文献的实证研究采用了两步回归方法,首先估计出随机前沿的生产函数,估计出效率值,然后用效率值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通过各个系数的显着程度和数值来判定真正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两步回归法也存在着一定的计量问题:首先,超越对数函数的参数估计、无效率值和随机误差,无效率值与超越对数模型中的投入、产出变量是正交的,即假定投入要素与这些外生变量不存在相关性。如果遗漏了关键变量会造成第一步的估计结果就是有偏的,估计出的有偏无效率项会造成第二步估计的效率方程系数也是有偏的。其次,随机前沿模型往往假设无效率项同分布,但是在第二步的生产效率回归方程中,生产效率项是随着不同的外部变量变化的,这就与第一步的两者不相关形成了矛盾。因此,两步回归法容易影响结论的可靠性。解决方法是采用一步回归,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或是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王泓仁和施密特(Wang、Hung-Jen and Schmidt,2002)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证实了一步估计优于两步估计法。[10]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不仅考虑了随机冲击的影响,更考虑了技术的非效率的影响,可以反映技术效率水平,也可以揭示技术效率差异的原因。因此随机前沿分析法在技术效率研究中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刘小玄和郑京海(1998),姚洋和章奇(2001),涂正革和肖耿(2005)等都是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来研究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问题。本文即是用一步法的考虑人力资本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影响因素。Aigner、Lovell and Schmidt(1977)[11],Meeusen and Van den Broeck(1977)[12]分别提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在早期的研究中随机前沿模型主要运用横截面数据,Pitt and Lee(1981)[13],Kumbhakar(1990)[14],Battese and Coelli(1992,1995)[15][16]等将其发展为可以使用面板数据。此后该模型进行了扩展,Ui分布假设为截断的正态分布或者两参数γ分布,支持面板数据和时变技术效率。详细的论述可以参看Forsund、Lovell and Schmidt(1980)[17],Schmidt(1986)[18],Bauer(1990)[19]及Greene(1993)[20]等人的论文。Batteseand Coelli(1992)提出支持平衡或非平衡的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效应假定为随时而变的截断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本文在Battes and Coelli(1992)模型基础上,运用包含人力资本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技术来研究影响1993—2004年间我国29个省市技术效率的各种因素。采用考虑人力资本的非中性技术进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为: 其中wit服从非负结尾正态分布N+(0,σ2w);δk是待估计参数,表示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δk为负表示对技术效率有正的影响;δk为正表示对技术效率有负的影响。对外开放度(EXPORT)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应该具有促进作用,因此EXPORT的系数δ1应该为负。外国直接投资(FDI)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通过模仿,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干中学和技术外溢,必将达到促进国内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作用,故FDI的系数δ2也应该为负。资本密集度(K_L),即生产性服务业资本投入和就业的比例,反映人均资本装备水平,人均资本装备水平越高,技术效率提高越快,因而资本密集度的系数δ3应该为负。研发(R&D),这里采用各省(市、自治区)产出专利的授权数量作为研发投入,即通过研发结果反推研发投入,与经济学中的显示性偏好相似的处理方式。专利包括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R&D产出越多,技术效率提升应该越快,故其系数δ4应该为负。财政支出(FISC),财政支出越大,表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大,越不利于提升效率,故假定该系数δ5为正,即财政支出越多,技术效率越下降。产业结构,服务业GDP3和工业GDP2发展得越快,结构越高级化,技术效率提升也越快,故GDP3和GDP2前的系数δ6和δ7的系数为负。城市化(URBAN),城市化发展越快,有利于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必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效率的提升,故其系数δ7为负。市场化程度(MARKET)越高,竞争越普遍越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故其系数δ9应该为负。实证分析的结果将对这些效率影响因素进行验证。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随机生产前沿模型中涉及29省(市、自治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以及投入要素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及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①*1993—2004年各省市的基础数据—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来源于《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06》;固定资产原值通过永续盘存法得到,即由1993年第一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得到1992年生产性服务业的固定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8

    近年来,林业产业发展迅速,2000年林业产业生产总值为3555.47亿元,2009年达到17493.73亿元,为2000年生产总值的4.92倍;从2000年开始,各年的林业产业生产总值增加率均在10%以上,远超过同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3年、2005年、2006年和2009年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20%。林业生产要素投入方面,固定资产要素投入增加是林业产业产值增长的重要原因,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1291.89亿元,为2000年的11.92倍,2001年、2002年、2007年、2008年及2009这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均超过了30%;相反,近年来林业产业的劳动力投入并没有显着增加,2009 年林业系统从业人员年末数为135.83 万人,从 2000 年起以 3%左右的速率平稳下降。林业科学技术方面,每一年的《中国林业年鉴》均详细记录了林业科技管理情况:2001年开始对林业科技体制改革;2006年国家林业局党组明确将林业科技作为“十一五”林业增长方式转变、林业生产力提高的根本性措施(中国林业年鉴,2007)。2008年的林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39.1%(中国林业年鉴,2009),林业科技的发展对林业生产函数中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林业部门领导对发展林业科技亦十分重视,张永利(2010)在“中国现代林业技术装备发展战略”项目成果汇报会上指出:建设现代林业必须重视林业装备,其关系重大,要有紧迫感,但目前,从研发、生产、使用等环节都比较薄弱,使许多林业技术装备高技术产品仍然依赖于进口,研发固然重要,但应讲究策略重在应用,发展林业装备可以一部分进行自主研发,一部分采用“拿来主义”善于吸收消化再进行创新。利用各类生产函数研究各个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多。测量农业技术效率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全炯振(2009)侧重于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原因和特征;石慧、孟令杰、王怀明(2008)重点比较各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变化的特征;王珏、宋文飞、韩先锋(2010)重点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陶红军、冯中朝(2007)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量了湖北省畜牧业的技术效率。席利卿、彭可茂(2010)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省区渔业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并分析了省际间的渔业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趋同效应。本文在构建林业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析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对林业总产值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林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2 理论模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技术对经济贡献的传统方法为索洛余值法,即将要素投入贡献以外的部分全部归结为技术进步。假定所有生产者均达到了最优生产状态是运用索洛余值法的前提之一,但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生产者没有达到生产函数的产出边界(Farrell,1957)。前沿生产函数准确度量了现实中生产者的实际产出与最优技术生产函数产出边界之间的差距。即使两个完全一样的生产者,均采用最优技术且投入同样的生产要素,但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产出也可能不一样,因而有必要在生产函数中引入随机项。这也正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确定性生产函数之间的主要差别之一,即考虑了随机误差的影响。Aigner, Lovell 和 Schmidt(1977)以及Meeusen 和 Van Den Broeck(1977)提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形式为:其中 Yi是指第 i 个生产单位的产出;Xi是要素投入向量;Ui是度量技术效率损失的非负随机变量,即度量实际所利用技术与最优生产技术之间的差距;Vi为随机变量,刻画的是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除了尽可能准确地描述生产函数外,确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也十分重要。传统的做法是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首先估算技术效率,然后计量分析技术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此种两阶段方法所估计出来的参数是有偏和低效的。Bat tese, Coell(i1992)提出了同时估计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损失影响因素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两阶段方法中参数估计的有偏和低效问题。函数形式如下:(2)式中各经济变量的含义与(1)式一样,但其所适用的对象主要是面板数据。需要强调的是:Vit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均值为0,即Vit~N(0,σ2v);由于Uit是非负随机变量,其服从半正态分布,对应的均值为 mit,方差为 σ2u,即Uit~N |(|mit,σ2u),显然,当Uit=0,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没有效率损失,达到了最优的生产状态,mit值越大,生产单位与生产前沿面差距也越大,技术效率也就越低。(3)式为效率损失函数,度量的是技术效率损失 mit的影响因素;zit即为 mit的影响因素;δ 是对应的参数向量,当其估计值为正时,反映的是该系数所对应的自变量对技术效率有负的影响,若其估计值为负,则说明该变量能很好的促进技术效率水平的提升。由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随机项不满足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假定条件,可以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2)式和(3)式联合组成的模型。Battese 和 Corra(1977)建议:令 γ=σ2u/σ2,其中,σ2=σ2u+σ2v显然,γ的取值范围为〔0,1〕,首先在此范围内对 γ 赋初始值,再利用非参数估计技术估计各系数的最大似然估计量。当 γ 值接近于1时,反映的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术利用的非有效性造成的;反之,当 γ 值接近于0时,反映的是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随机误差引起的。 γ 值的统计显着性可以反映技术效率变动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着性。正如前所述,当Uit=0时,生产单位达到了最优的生产状态,因而可以用实际的生产产出比上最优的生产产出来衡量技术效率,Uit值越大,技术利用有效性越差,实际产出越低,技术效率值就越小。令技术效率为TEit,其表达方式为:由于 Uit是非负随机变量,因而0<TEit1,当Uit=0时,即没有效率损失的情况下,TEit=1,此时的生产点位于生产前沿面上,处于完全技术效率状态;当0<TEit<1时,生产点位于前沿面下,生产处于技术非效率状态。

    3 指标说明、数据来源与计量经济模型

    3.1 指标说明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02~2009年间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由于数据缺失,研究样本中不包括西藏。本文的产出变量以各省区的林业总产值表示;投入变量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其中劳动力数据指的是林业系统各地区从业人员年末总人数;资本数据根据各地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推算,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本文依据永续盘存法的原理确定每年的资本投入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上年扣除折旧后的林业资本存量,二是每年新完成的林业固定资产投入量,根据张军、吴桂英和张吉鹏(2004)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的研究,本文确定基期2002年的资本存量为当年的固定资产投入额除以10%作为当年的资本存量,以后各期的资本存量按照永续盘存法推算,对应每年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为9.6%。林业总产值数据按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以2002年为基期,把各年以名义价格计量的林业总产值调整为实际价格;固定资产数据也按照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了调整。本文选取影响(3)式效率损失函数的变量主要有人力资本、各地区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率和防治率。Luca(s1988)认为人力资本是技术效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参考傅晓霞、吴利学(2006)的处理方法,以各地区基层林业工作站的平均文化程度代表人力资本水平,平均文化程度以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假定大专、高中或中专和初中以下文化的教育年限分别为16年、12年和9年,以各层次文化程度的基层林业工作站人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率反映一个地区自然灾害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采用此指标的文献有亢霞、刘秀梅(2005),宋长鸣、胡兴明(2011)等。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率反映的防治技术水平对产出技术效率的影响,一般而言,防治率越高,对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技术效率的负面影响就越小。文中林业总产值、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数、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文化程度、森林病虫鼠害发生率和防治率的数据均来自于各年的《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3.2 计量经济模型

    一般而言,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需要确定函数的具体形式,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是常见的形式,相比较而言,后者放宽了对固定弹性和技术进步中性的假设,但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由于本文的投入变量只有两个,采用的函数形式为柯布达哥拉斯生产函数,具体形式如下:(5)式中,Yit代表第i个地区第t年的林业总产值;Lit和 Kit分别代表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量;FSLit、FZLit和EDUit分别代表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率、防治率和人力资本。 β1和 β2分别为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

    4 实证分析结果

    4.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误差来源

    模型估计的结果显示,σ2和 γ 值分别为2.7177和0.8766,对应t值分别在0.05和0.01的显着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林业产业存在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 γ 值趋近于1,说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术效率损失所引起,即没有达到生产前沿面的87.66%是由技术非效率所引起,而随机因素引起的误差仅为12.44%,林业产业的实际技术利用水平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显然,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区分生产函数中的误差,准确地刻画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水平程度。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 贵州发耳煤矿;沿空留巷;成功留巷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8-0204-01

1 墙体的形式

以混凝土砌块砌筑矩形直墙。

2 墙体参数及位置

10302工作面回风顺槽巷道宽度4.8m,墙宽度1.3m,墙于10302回风顺槽采空区侧,沿空留巷保留的巷道宽度3.4m。墙砌筑从底板接顶板,墙高平均约2.2m。

3 墙体结构及施工

图1墙体宽度方向第一、第二皮砌块排列图(向上重复)

注:水平灰缝厚度15mm,竖向灰缝厚度20mm。

3.1 混凝土砌块

3.1.1 砌块规格及数量:长度(mm)×宽度(mm)×厚度(mm)

砌墙墙体在1.2m以下,采用以下规格砌块,共6皮,各3皮。

1)650×190×200mm

2)430×190×200mm

为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减轻砌块重量,砌墙墙体在1.2m以上,采用以下规格砌块,共6皮,各3皮。

3)650×190×150mm

4)430×190×150mm

砌块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普通C30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50Kg/m3,则最大尺寸砌块重量为60.51kg。

3.1.2 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C30。

3.1.3 混凝土砌块配合比

3.1.4 混凝土砌块制作、运输、堆放、砌筑

1)混凝土砌块制作:采用钢板定制模具,混凝土必须振实以确保混凝土砌块的质量;2)混凝土砌块堆放搬运砌筑:混凝土砌块的搬运堆放砌筑必须28天后达100%设计强度后才可进行。

3.2 砌筑用砂浆

1)砂浆等级:M20混凝土砂浆;2)砂浆配合比:水:砂:水泥=350kg:1590kg:460kg

注:砂为人工细砂,水泥为海螺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3.3 操作工艺

基底铲平墙体放线制备砂浆立皮数杆、挂线砌块排列铺砂浆砌块就位校正竖缝灌砂浆勾缝

4 墙体稳定措施

1)沿空留巷墙体厚度为1.3m,由混凝土块砌筑而成,砌缝需用水泥砂浆灌满并沟缝,并且砌块间的缝隙要错开,保证墙体呈连续的整体;2)为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在沿空留巷巷道侧每隔1.3m紧靠墙体支设一根单体支柱。如果单体支柱用量过大,可用半园木或园木支柱代替;3)墙体上方用粉煤灰袋接顶。

参考文献

[1]陈勇,柏建彪,王襄禹;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J].煤矿学报,2012.

[2] 方春锋,阎刚,刘喜增;太平煤矿9601工作面沿空留巷工艺与经济效益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1.

[3] 柏建彪,周华强,侯朝炯,涂兴子,岳殿召;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技术的发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

[4]李群,刘树宏,李辰龙,李欣.困难条件下锚网索支护沿空留巷Y形通风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5]张广云.凤凰山矿154307工作面沿空留巷充填体参数及工艺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

[6]唐建新,邓月华,涂兴东,胡海.锚网索联合支护沿空留巷顶板离层分析[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

[7]李学彬,曲广龙,黄万鹏,张国炎,陆侃,王军.高支承压力区沿空留巷充填体强化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10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为社会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不断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这种发展的反衬之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却显得跟不上步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应用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出相应的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需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发展非常快的学科,尤其是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之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对学科前沿技术进行关注,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这些前沿知识,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增长。但是,我们现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没有根据社会发展而进行相应的更新,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也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可。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忽略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因为只有从业人员具备了相关的应用能力,才能够切实承担各种工作任务,解决各种突发问题。但是,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理论素质的提升,而忽略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高分低能,使得学生难以快速地融入到岗位工作当中。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良好教学方法能够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科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很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教师教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方法影响下,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差、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低,因而教学质量较为低下,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计算机科学与计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1.及时更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

首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前沿内容予以不断地关注,然后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新,将学科前沿知识融进来,既能够让学生明白学科发展方向,又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前沿知识,提升其专业知识的新鲜程度,避免被社会淘汰。其次,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知识,另一部分为学科前沿知识,基础知识为固定的教材,学科前沿知识则根据专业技术的发展而随时更新,促进教材内容的时新性。

2.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加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应用。实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理论课程之后开展实践,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其次,让学生进入到相关的企业中进行实践,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学习,促进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3.改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开展教学,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做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应用能力的提升。其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来促进教学过程的进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兴趣提升的前提下实现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因此,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出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璐,赵琳,吴进保.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蒸发冷却;干空气能;纺织厂: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

1 概述

2015年3月27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其内涵强调国内沿线区域与国外沿线国家或地区相互开放双向格局[1~2]。在此战略背景下,如何交汇互通、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某方面共同特点,延伸与分析某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及适用性,是学者们目前需要着重考虑的方向。值得关注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处于经济上升期,针对工业生产场所人体舒适性的考虑显得关注较少,同时其气候高温干燥,蒸发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制冷技术,相比传统通风空调系统,可节能约30%-70%,能够减少温室气体和CFCs的排放,可以提供更好的送风空气品质,且机组结构简单[1-4]。前人根据纺织厂应用蒸发冷却技术的原理、形式,亦或是具体部件节能性分析,应用前景已做了多方面的研究[5-8],本文就该技术的一种形式分析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厂的应用[9~10]。

2 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

2.1 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工作原理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及气候特点,同时考虑到纺织车间含尘浓度高、发热量及送风量大、空调系统能耗高、换热器易堵塞等问题,提出蒸发冷却式节能净化空调,将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与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复合,对空气进行间接加直接两级蒸发冷却处理,提高空气处理温降,降低机械制冷的开启时间与比例,节省能耗。

2.1.1 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

产出空气流经管外,与外管壁间接热交换,降温后由送风机送入所需区域。排出空气流经管内,与内管壁水膜进行直接热交换后经排风机排出。产出空气流道较宽易于清扫维护;换热管内的堵塞问题也大大缓解。同时,采用换热器采用立式结构可缩小设备在水平方向尺寸,减小机组占地面积。

2.1.2 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

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其雾化机理与现有靶式撞击流喷嘴相同,利用液固两相流的相向撞击,雾化效果好,同时雾化角为180°,节省喷嘴使用量,防堵省材[12-13]。

2.2 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降温效果

该项目为山东省某纺纱厂细纱车间空调室如图1所示。该空调室主要针对细纱生产车间降温加湿,纱线生产规模为6720锭,空调送风量为7万m3/h,除去车间正压排风,回风量为6.5万m3/h。该空调系统采用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的流w动力式喷水室,并加装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构成蒸发冷却式节能净化空调。

为了解该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的温降效果与节能特性,于2015年7月30日对该空调系统进行现场工程测试,测试工况:室外新风干球31.9℃、相对湿度60.5%、湿球温度25.5℃,二次/一次风量比为0.67。测试结果表明:回风平均温度由35.2℃预冷至29.1℃,平均温降6.1℃、平均湿球效率62.6%;因机组漏风及混风室内热源影响,喷水室进口平均温度为30.3℃,经喷水室降温除湿,露点室平均温度20.4℃、相对湿度96.3%。

3 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

蒸发冷却技术的驱动式为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露点温度)之差即“干空气能”,换句话说,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性直接取决于其“干空气能”的富足度。“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城市及国家干湿球温度差大多在10~24℃范围内,具有较富足的干空气能,这也就表明蒸发冷却技术在该类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性。

4 结束语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厂工业车间具有气候干燥、经济不发达、室内外空气品质差等一系列特点,而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系统采用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与带有增压腔的靶式撞击流喷嘴的流体动力式喷水室复合,构成间接加直接的两级蒸发冷却系统。这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厂工业车间提供了新思路,相信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系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拥有的干空气能可再生能源,将会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厂空调向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空调系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5:538-544.

[2]郑志来.“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7:25-28+42.

[3]黄翔.空调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黄翔.蒸发冷却空调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约翰・瓦特(John R.Watt,P.E),威尔・布朗(Will K.Brown,P.E)(美).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手册[M]黄翔,武俊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黄翔.国内外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研究进展(2)[J].暖通空调,2007,0

3:32-37+53.

[7]宋祥龙,黄翔,申长军,等.立管间接-靶式喷嘴复合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设计与性能分析[J].制冷技术,2015,02:59-62.

[8]董恺,黄翔,宋祥龙,等.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适用性分析[A]//中国纺织工程学会[C].2015全国纺织行业节能减排解决方案讨论会论文集,2015.

[9]宋祥龙,黄翔,李鑫,等.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初探[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5,03:52-55.

[10]王伟.管式间接+直接多级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优化和应用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

[11]黄翔,卢迅,许世刚.撞击流技术与空调流体动力式喷水室的研究[A].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中国制冷学会第五专业委员会.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

中国制冷学会第五专业委员会,2002,4.

前沿技术论文范文12

【关键词】沿空留巷技术;煤矿开采;应用;研究

1 引言

有关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在煤矿开采中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对煤矿巷道的保护,对于运输巷道的保护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深入,有关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一直都是煤矿开采技术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2 沿空留巷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2.1 支架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传统的煤炭开采工艺中主要是通过支架保护的形式来提升井下巷道的坚固性,这对于提升井下安全系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现今阶段的煤炭开采过程中也主要是采用这种方式。支架形式的保护措施只适合在一些埋藏比较浅的矿井使用,因为这样就不会对支架产生过大的地压,而且埋藏较浅的矿井中瓦斯的含量也是比较低的,开采比较容易进行,但是这类方法并不适用于大型的矿井,因为大型矿井具有高压力、高瓦斯等对支架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外界影响,而且通过支架进行保护对于支架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所以说支架不能够满足大型矿井的开采要求。

2.2 煤矸石堆垛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我国煤炭开采行业发展起步比较晚,所以很多传统的支护措施仍然在使用,例如通过煤矸石堆垛的方式来对顶板进行支撑这种价格相对比较低廉的工艺在煤炭开采工艺中一直在沿用。在矿井中顶板比较沉,而煤矸石堆垛的方式支撑效果非常不理想,所以时常会出现顶板下沉的现象,很难达到预期的隔离目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煤炭开采工艺的发展。

2.3 砌墙法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

无论是支架还是煤矸石堆垛等形式都不能够满足煤炭开采中的支护要求,所以有的煤炭开采企业通过砌墙的方式来进行支护,但是这种方式是不能够解决支护问题的根本的,砌墙法的支护效果也不是非常的明显。

2.4 巷帮填充法不够稳定

巷帮填充的方式在煤炭开采行业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其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实现大规模的支护,所以说巷帮填充法在我国煤炭开采行业支护措施中深受推崇。但是巷帮填充的方式进行巷道填充中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数强度都比较低,很难满足对矿井顶板进行很好的支护,其安全稳定性也有待考察。根据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总结,在煤矿的开采过程当中由于矿井巷道壁所承受的压力变化是比较大的,所以说有顶板支护措施必须要做好,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煤炭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沿空留巷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措施

3.1 实现沿空留巷技术的系统化发展

在矿井中所使用的沿空留巷方式所留下的空巷要承受很多外力的影响,例如矿井的后期挖掘和开采等都会对其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在矿井中应用沿空留巷技术时要注意后期波动对其产生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做好煤矿的回填以及支护等工作,通过系统化的发展模式来更好地提升沿空留巷技术对于促进煤炭开采行业发展的作用。

3.2 对护墙点进行混凝土砌筑

混凝土的压力承载力是比较强的,而且这种材料的操作性比较强,因此在很多建筑工程中都是用混凝土砌筑。在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中可以利用混凝土对井下护墙点进行浇筑,从而有效的增强支护措施的坚固度,而且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矿井顶板的下沉问题。有时候由于矿井比较深,在此类矿井中可以通过混凝土石墙的制作来提升护墙的坚固性,并且在石墙中做一些木桩而更好地实现对护墙的支护。

3.3 提前支护的措施

在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的实施过程当中,由于顶板与石墙之间的接触普遍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进行支护的时候要注重螺杆强度的作用。随着矿井开采工作的深入井下支护用具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说提升矿井底部支护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在进行矿井采矿作业之前要根据矿井的支护情况多预留一些支护工具,避免紧急情况时不得不进行二次支护的状况。

3.4 沿空留巷方案设计

瓦斯爆炸和火灾时在煤矿事故中的多发问题,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做好沿空留巷方案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开采矿井的风门处一般都设置有专门的混凝土输送泵,而且普遍将浇筑材料等在风门处进行堆积,以此来便于对墙体进行浇筑,本文中笔者将对煤矿开采过程中沿空留巷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3.4.1 对顶板的设计

开采矿井的混凝土墙体在浇筑之前要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这类墙体的厚度一般浇筑为1.5米,在其与井下开采区域之间的支护要通过金属网来进行支护,金属网的支护方式主要有锚网支护和梯形棚支护两种措施。梯形棚支护的方式主要是在梯形棚中做好替棚,之后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对支护结构进行浇筑;锚网支护则主要是通过设置锚索,同时对其设置有专门的钢带,这样便能够有效的提升顶板的支护作用。

3.4.2 瓦斯的治理方案

在矿井巷道进行浇筑的时候,要根据矿井的瓦斯情况做好通风系统,通常为每10米设置一个抽放钢管,通过将其余采空区域以及瓦斯抽放装置之间的连接来提升气体的流通,这样便能够及时的排除泄露的瓦斯,从而保证矿井中的低瓦斯浓度避免发生瓦斯爆炸。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通风管与主通风系统之间设置专门的开关,实现对支模段瓦斯浓度的动态控制。在煤矿的开采过程当中瓦斯泄露的问题时有发生,避免矿井事故的重要举措就是做好预防工作,所以加强矿井的瓦斯治理十分必要。

3.4.3 做好灭火和消防措施

在对顶板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当中,要根据井下的实际情况每隔0.8m设置一道注浆管,并且在这些注浆管上都设置有专门的控制阀门,避免注浆管导致底板中出现漏气的问题。在矿井的通风区域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区域巡查,并且对通风管中的气体进行实时监测,若发现气体存在问题则要及时的汇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并且及时的采取措施解决。

在目前我国的煤炭开采行业来看,沿空留巷技术的实施过程当中企业普遍比较重视瓦斯的排放,有效的降低了瓦斯爆炸以及火灾等事故的发生,这种利用沿空留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瓦斯排放量,有效的降低了气体排放阶段的时间成本,因此沿空留巷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5 注重对沿空留巷技术的理论研究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所处位置相差很大,因此不同矿井的沿空留巷所承受的力的大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有关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对矿井内部支护措施进行改进,因此对矿井外壁所承受的力的计算是沿空留巷技术发挥其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在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过程当中要求有关技术研究者能够根据煤矿所属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地址条件等方面充分的考虑,进行根据相关理论规范推行沿空留巷技术。4结束语

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煤炭开采行业作为促进工业发展的必要能源企业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有关煤炭开采中沿空留巷技术的探讨,就如何提高煤炭开采的工作效率,提升煤炭开采行业的安全系数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对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鸿俊.沿空留巷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