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疑难病例护理

疑难病例护理

时间:2022-12-05 19:06:46

疑难病例护理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1

为了延长癌症病人的生命,减轻痛苦,了解病人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不同的心理状态对临床的治疗护理、疾病的转归均有重要的影响。笔者对2004年2月-2007年7月收治的164例肿瘤患者,通过临床观察,对其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和分型护理,改善和调动了病人的精神状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4例,男92例,女72例,平均年龄68岁,其中食道癌19例,肝癌46例,肠癌12例,膀胱癌6例,淋巴系统肿癌10例,肺癌56例,乳腺癌10例,宫颈癌5例。

1.2 分型 本组病例住院时间5-11个月,病程较长,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出现多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初步分为:紧张恐惧型36例,忧郁多疑型39例,悲观绝望型30例,求治心切型59例。

2 不良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施护

2.1 紧张恐惧型 得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人人都谈癌色变,对可疑肿瘤的病人,从检查到确诊阶段,更是惧怕肿瘤诊断,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主观上出现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临床上表现愁眉紧锁,坐立不安,难以入睡,恶梦或易惊。

护士在护理此类病人时,要实行保护性医疗措施,但对家属要实事求是地说明病情,对探视的家属亲朋等应根据需要,在探视前,把病人情况扼要地向探视者介绍,以免因不了解病情,在谈话中给病人以不良刺激。护士要主动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及个人爱好等,帮助病人建立病友之间的关系,多接近病人。

2.2 忧郁多疑型 多见于知识分子、干部及性格内向的患者。确诊肿瘤对病人是个沉重打击,病人常忧郁多疑,异常敏感,某处不适,就怀疑肿瘤转移,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半信半疑,甚至误解、猜疑。有些病人自己翻一些医药书,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盲目对号。

对此类患者,要尽量缩短护患距离,密切护患关系,不厌其烦地与患者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向病人介绍病情要谨慎中肯,不能简单化或搪塞了事,使病人产生怀疑。讲有利于调动病人积极性的情况,以免病人在精神上受到不必要的刺激,以科学方法解释癌症,说明精神与治疗的关系,通过安慰与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协助治疗。

2.3 悲观绝望型 认为生命即将结束而悲痛不已,陷入悲观绝望之中,有的患者绝望之余留恋现在的美好生活,考虑、规划有限的人生,往往不顾病体的虚弱,多做些工作或家务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临床表现:轻者郁郁寡欢,沉默少言,不愿与人接触,拒绝治疗,重者消极厌世,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对此类患者及时给予心理支持,使病人镇静,语言简单明了,处理问题谨慎,用其他患者现身说法,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悲观失望的心理,化验结果有好转时,及时告诉病人,肯定疗效,使之转入充满信心的心理状态。

2.4 求治心切型 对一般人来说难以接受的手术,癌症病人却易接受,往往强烈要求手术,加大药物剂量,增加放射治疗次数等等,病人对手术、化疗、放疗抱有一线希望,治疗初期疗效较好,病情缓解,对治疗充满信心。病情恶化,病人再次出现悲观情绪,对治疗产生怀疑,消极等待生命结束,有的病人经不住折磨,为能解除家属负担而轻生。

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时,首先向病人解释清楚取得合作,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减少病人的恐惧心理,说明手术及各种治疗的重要意义,安抚病人的情绪,指导病人如何配合手术或检查,请疗效显著的病人介绍亲身体会,加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取得病人的配合,争取较好的治疗效果。

2.5 弥留病人的心理护理 晚期癌症病人死亡之前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弥留期,身体严重衰竭而神志尚清醒,除了忍受躯体的磨难外还要忍受将与亲人永别的情感痛苦。因为每个人性格特征、生活经历、文化素质、信仰的不同,对死亡的态度亦不一样,医护人员应尊重病人信仰,不对信仰不同的人表示出任何轻蔑态度,对待弥留阶段病人要尽职尽责,这不仅是对病人的人格尊重,也是对家属最大的精神安慰。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2

建立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1人才培养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只有优秀的护士,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护理,才能更好地贯穿专科发展的主旨,更专业地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例的护理问题。因此,我院坚持以人为本,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临床护理专业实践发展的需要。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需要,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培训基地,改革培训方式,规范培训课程,把教育训练贯穿于日常护理活动中,把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与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核心工作制度紧密结合,在日常查房、会诊等工作中,实现高级责任护士对初级责任护士的传帮带和规范的技术指导,实现层级管理,保证护理质量。此外,护理部不断提供各种专科经验分享、交流的平台,使相同专科和不同专科间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每年除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交流讲学外,同时选送近200名临床专科护理骨干赴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和学习。迄今为止,我院已经培养了具备专科护士资格的专科护士40余名。

2开展危重症护理特色培训

危重症患者护理联合查房是我院专科护理发展的亮点之一。此项工作已开展10多年,每月1次的危重症护理联合查房护理部主任都坚持参加,通过专题讨论、疑难危重症护理业务查房、工作坊、临床实践等方式,解决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针对1例主动脉夹层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做详细的查房;就如何让使用硝普钠患者的血压不因药物更换而变化等方面展开讨论,解决临床硝普钠更换零缝隙连接难题等。借此培养临床护理人员急危重症护理的临床思维,为急危重症患者及时解决更深更难的专业问题。此外,每个病区每月进行1次疑难病例讨论,护理部每半年组织全院护理疑难病例讨论。通过讨论,提高护士病情观察的能力,培养护士对危急情况的迅速反应能力,同时增强护士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的能力,为专科护理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拓创新,应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培训

将传统的培训课程(专题讲座、多媒体课件、技术操作演示)开发成网络课程,为临床护士提供数字化学习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专科护理教学培训及认证体系。现已有5个培训基地和1个中心落户我院,分别是广东省ICU专业护士准入培训基地、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消毒供应中心技能培训基地、慢性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急危重症医学护理基地及我院与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其中,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是美国心脏协会授权的华南地区第一家培训中心。

搭建专科护理发展的平台

1规范专科护理小组的管理

专科护理小组作为专科护理活动的基本单位,保障专科护理的发展。2007年我院成立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先后成立了18个护理专科小组,分布在重症监护、造口伤口、急诊、肿瘤、静脉输液、骨科、腹膜透析、糖尿病、老年等护理单元,每个小组还设立了18名专科护理带头人。各专科护理小组结合护理专业问题,建立标准规范,制订科学流程,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每月安排专科学术讲座、专科护理查房,定期召开专科小组会议,介绍各小组活动进展,进行临床疑难护理技术和疑难病例讨论等。各专科小组紧密围绕“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例的问题”主旨,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已创新技术19项,解决临床疑难复杂护理问题4590余例。

2立足岗位,促专科护理发展

专科小组的成立保证了专科护理的规范发展,而“责任制整体护理”和“医护共同管床”的开展,则为专科护理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平台。通过“医护共同管床”,责任护士与管床医生、教授共同查房,使责任护士更加全面深入掌握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情况,有计划、有预见性地安排检查和治疗。责任护士在病情观察、判断、迅速反应能力等的提高,让她(他)们在同行和患者眼中变得更专业,拓宽了护士职业发展的道路。

专科护士兼任科室的护理组长,负责护理组日常组织管理、科室危重病例及疑难个案的护理、科室的教育研究、全院相关专科护理会诊等工作。针对临床护理难题,各专科护理小组发挥护理会诊的作用,使患者得到更加合理的护理。其中,重症监护、慢性伤口造口护理、PICC专科、糖尿病、血液净化5个专科的全院会诊已经成熟运作,临床上患者很多复杂疑难危重症的护理问题都得到解决,每年的会诊量达到2200多例次,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他专科也在不断完善中。

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库

2011年4月,我院的“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敏感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被批准为广东省卫生厅的指令性课题。我院对质量控制模式进行了探讨改革,采用了数据化的敏感指标,有效地反映了护理质量问题,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我院8个ICU率先建立ICU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制定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常规与工作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专科护理质量管理目标监测。

2开展品质圈活动

护理部鼓励各科室根据患者满意度与病区实际存在的问题选择QC课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内容涉及患者用药、安全、饮食、健康教育、满意度等,每季度进行1次成果,还通过现场验收质量改进的结果,评选出优秀QC课题并给予奖励。QC课题的开展,完善了临床常见疾病病情观察指引、突况的处理指引、专科药物使用说明书、护理工作交接流程等指引,使专科护理发展触及临床护理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延伸专科护理服务范围,深化优质护理内涵

1开设专科护理门诊

早在2004年我院率先开设了慢性伤口造口专科,至今我院共开设5个专科护理门诊,包括慢性伤口造口专科、静脉治疗专科、糖尿病专科、肾病腹膜透析专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科,延伸了专科护理的服务范围,为出院患者提供换药、造口护理指导、糖尿病自我管理指导等服务。2011年造口专科门诊、静脉输液专科门诊、糖尿病专科门诊、肾病腹膜透析专科的接诊人数达14533例次。护理门诊的开展,拓宽了服务范围,加快了护理的专业化进程。

2出院患者随访服务

我院独有的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制度,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开展随访的病区由最初的6个增加到55个,共随访了超过2万余例次,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满足了患者出院后的需求,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3开展居家护理

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腹膜透析患者、肠造瘘患者、无喉患者等还开展了出院后康复指导、透析指导、导管护理等,每年进行居家护理人数达到210余人次。

帮扶基层医院,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3

三类患者可请多学科专家会诊

患者在求医过程中,常常遇到不能明确诊断或病情复杂的情况,而这往往会浪费患者大量的就诊时间和检查费用。而如今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多次去不同科室就诊都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只要集中到一个科室,就可由专家会诊确定病因并给出治疗方案,免去多次转诊之苦。

疑难病会诊中心是一种全新的综合诊疗模式,一般都会集中医院多个科室的医疗资源。

以广东省人民医院疑难病会诊中心为例,该中心集中了37个科室的医疗资源,包括心内科、心外科、肿瘤科、儿科、妇科、精神科、影像医学等。就诊的患者先将病历资料交给中心,中心医师会先做一个病历摘要登记,然后根据病情联系各科专家会诊,讨论病情,治疗方案将在一天内明确,然后指定专科跟踪后期治疗进度。

哪类患者应看疑难病会诊中心?

1.在同一专科就诊三次以上,或在多个专科就诊仍未明确诊断或诊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2.就诊时,同时合并多系统疾病,需要多个专科协同会诊的患者。

3.外地患者在当地就诊诊疗效果不佳,需要请专家会诊的患者。

很多疾病的诊治其实与多个学科相关,例如胰腺癌患者的诊治策略就可以由胰腺外科、化疗科、放疗科、消化内科、介入科的专家共同制定。为某种疾病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可以为患者制订更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多科专家会诊只需挂一次号

由于患者病情的多样性,疑难病会诊中心都是由多科室专家共同诊治疾病。一旦疑难病会诊中心的医护人员给出了邀请专家的建议,无论涉及几个科室专家,患者只需要挂一次号;而专家则由疑难病会诊中心的医护人员预约,也不需要排队。

在医生的选择上,患者也有充分选择的自由度。患者可以指定权威专家,如果患者没有指定专家,则由疑难病会诊中心的医护人员推荐,推荐的专家都是对应科室副高级以上的专家。

另外,疑难病会诊中心的作用不仅仅是邀约专家及联合会诊,也是准确的导诊服务,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国内疑难病会诊中心开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式在门诊设立疑难病会诊中心的部分医院有:

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华西医院、上海中山医院、 上海长海医院、湖南湘雅医院等。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4

近年来,我们采用分型的方法对臌胀病患者进行心里疏导,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两年来,我们共收住院臌胀病患者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最大73岁、最 小32岁,病程最长者9年、最短者3个月。全部患者按1:1随机分为心里调护组与对照组各23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比较无显著差异。

心里调查:1急躁、紧张、恐惧型22例,此类患者病程长,长期住院,表现为性情急躁、情绪易激动、易提出不合理要求。2忧虑悲观型17例,表现为表情淡漠、沉默少语、对外界事务兴趣甚少、意志消沉、消极、垂头丧气、情绪沮丧。3怀疑型4例,怀疑诊断错误、认为自己患的是传染病而怀疑亲属及朋友不愿意与自己接触。

2疏导方法

心里疏导组:在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里调护;对照组:只进行中西结合治疗与一般常规护理。

2.1一般心里疏导

2.1.1热情接待患者,主动自我介绍、介绍医院环境、医院规章制度、作息时间等。尽可能提供优美、舒适、整洁、安静、空气新鲜的治疗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可减轻肝脏在代谢方面的负担,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有利于肝细胞的恢复。

2.1.2健康教育:讲解臌胀病的相关知识、预防原则、诱发因素、饮食禁忌、治疗方法,酌情介绍隔离知识。

2.1.3主动与患者交谈,勾通护患感情,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2.2分型心里疏导

2.2.1急躁、紧张恐惧型:告诫患者恼怒易伤肝,继而导致肝失条达,从而加重病情,情志失调是其致病的一种主要因素。因此,及时转告他们的病情、治疗方案、所用药物、用药目的、药品价格、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等,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恐惧感。在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时,适当给予优先,以防他们因等待而产生烦躁和焦虑,在他们情绪不佳,出言不逊时,要克制忍让,避免使之受到强烈刺激。

2.2.2忧虑悲观型:针对此类患者除精神护理外,还要耐心安慰,同情其病情、理解其心情,了解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及时将身体康复的进展消息转告给他们,让他们看到疾病治愈的希望,促使他们增强抗病能力,为治疗打基础。

2.2.3怀疑型:明确告知诊断无误,客观介绍病情,告诫其亲友定时探视,护理人员及亲友多与患者交谈和开导,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多关爱,使其感到温暖,移情易性,消除怀疑心里。

3结果

两组效果见表1。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16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352-02

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出现的最严重问题是发生压疮。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发生与否是衡量一个医院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2]。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住院患者危重程度增加,压疮的防治成为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为加强压疮管理,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我院于2010年8月成立压疮专项管理组,开展以压疮现场查看、压疮知识培训、压疮学术交流等形式,对全院护理人员规范培训、压疮患者及高危患者进行规范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风险评估能力,既有效预防了压疮发生,又总结了促进压疮愈合的治疗方法。具体工作方法总结如下:1 方 法

1.1 研究并制定专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1.1.1 确定管理组成员,由神经内科、骨科、老年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组成,内科系护士长任组长。

1.1.2 进行工作进度安排。

1.2 制定压疮专项管理组工作计划

1.2.1 制订压疮管理流程,并组织学习。

1.2.2 及时查看科室上报的高危压疮,进行难免压疮的认定。

1.2.3 指导病区对高危压疮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压疮发生。

1.2.4 对科室上报的家带压疮,及时查看,指导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压疮愈合。

1.2.5 选择高危压疮人群较多的科室,开展新业务,选用新方法,进行压疮护理的探索。

1.2.6 每季度召开压疮管理小组工作会议,进行经验交流并进行阶段性总结。

1.2.7 年底总结压疮管理经验,撰写论文。

1.3 制定压疮管理小组职责

1.3.1 在护理部领导下开展工作。

1.3.2 负责全院各病区申报难免压疮的认定。

1.3.3 组织全院各病区疑难病例护理会诊。

1.3.4 了解有关压疮治疗护理新信息。

1.3.5 督促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压疮危险评估,及时上报高危压疮。

1.3.6 负责高危压疮及压疮转归跟踪。

1.4 确定压疮管理流程

1.4.1 压疮风险评估 更改原来的首次护理记录单,制定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增加了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内容,压疮危险因素采用量表(Braden评分法)进行评估,18分为预测有发生压疮的诊断界值;15-18分提示有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有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有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有极度危险。患者在住院期间,若有病情变化,压疮评估表中评估项目至少二项出现问题时,应及时给予压疮评分,直至病情好转稳定。

1.4.2 高危压疮和压疮上报 评分≤18分上报病区护士长,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评分1次/周,直至评分>18分。评分≤12分及时填高危压疮预报表(高危压疮预报及难免压疮认定),24小时内上报压疮管理小组,并在病区醒目位置公示,让病区所有护理人员重视,并将该患者作为床头交接的对象。已具备难免压疮条件,但科室未及时上报,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而发生压疮者,不认定难免压疮。无论是入院前发生或是住院后发生的压疮均填写压疮报告表,并上报压疮专项管理组。患者出院或转科后病区及时完善报表,上交压疮专项管理组。

1.4.3 压疮预防措施

1.4.3.1 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 随时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患者皮肤清洁。评分≤18分者,应定时协助或督促翻身,悬挂翻身卡,每次更换时,避免拖拽动作,将身下的床单拉平,皮肤情况作为交接班内容,如潮红或发紫需增加翻身次数,绝对避免局部按摩,翻身后检查有无管道、导连线等压在身下,患者服是否平整等,对评分≤15分者给予气垫床预防压疮。

1.4.3.2 加强特殊患者的管理 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或牵引器。使用时应随时观察局部状况及指趾甲颜色、温度的变化,认真听取患者反映,适当调节松紧度,必要时给予减压;平卧位床头不要高于30°,强制半坐卧位的患者,可摇高床尾,屈髋30°,腘窝下垫软枕,以减少躯体下滑,并每1-2h在局部涂以0.5%稀碘酒(75%酒精∶2%碘酊=6.5∶3.5),保持局部清洁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收干角质化、形成干结痂,形成一层保护膜[3]。大小便失禁者注意会保持清洁干燥,炎热季节,肥胖者注意每天定时将两腿、两臂处于外展位置,减少过度摩擦,保持腹股沟、会、腋窝等处无汗液刺激,每天清洁后扑爽身粉(切记皮肤有破溃者禁用)。

1.4.3.3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如糖尿病、贫血等,注意改善全身情况,加强营养,必要时鼻饲,纠正低蛋白血症、休克等。

1.4.4 压疮治疗及护理

1.4.4.1 疑难病例会诊 压疮专项管理组及时将疑难病例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组织压疮专项管理组及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并邀请部分相关科室的护士长或护理骨干到现场查看、评估,给出意见和指导方案。必要时请医生会诊。

1.4.4.2 压疮治疗方法 根据压疮分期,采取疮面换药、局部吹氧、贴蛋膜、用胰岛素、微波治疗仪、压疮膜等。2 结 果

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共查看科室上报高危压疮156例,压疮危险因素评分12分56例,11分34例,10分17例,9分20例,8分23例,7分6例,其中具备难免压疮条件者48例,实际发生II期压疮13例,病情改善后压疮痊愈。未上报高危压疮而发生压疮者3例。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发生压疮16例,该时间段共收住住院患者15414例,压疮发生率为0.11%。查看家带压疮18例,Ⅳ期压疮患者8例因病情恶化死亡,Ⅳ期压疮患者3例疮面减小,III期压疮患者2例疮面减小,III期压疮患者1例完全愈合,II期压疮患者4例均痊愈出院。3 讨 论

医院成立压疮专项管理组使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更专业化。压疮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实施,进一步确立了压疮专项管理组的职能以及角色定位。压疮管理组成员在压疮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较好地实现了压疮的三级质控(病区、压疮专项管理组、护理部),有利于压疮的规范管理,提高了护士对压疮的预防意识,使护士能够预见性地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缩短压疮的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6

    1.1临床资料

    通过对2009至2011年内科老年患者抽样取证,采纳50例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特点的分析,在此次抽样分析的内科老年患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1:1,男性内科老年患者25例,女性内科老年患者25例,平均寿命为75岁。其中,50例老年患者中有3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恐慌、孤独寂寞等症状;有8例患有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有5例心理依赖他人感强,有2例有严重的固执猜疑病症。

    1.2内科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分析

    1.2.1烦躁不安

    烦躁不安是任何一位内科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心理特点,尤其对于第一次住院的患者来说,这种心理特点更加突出。一旦住院,老年患者对生命的渴望以及对疾病的恐惧很容易会产生烦躁不安的心理,这种烦躁不安的心理特点在行为举止上主要表现为:容易发怒生气、脾气暴躁、寝食难安,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也会随之减退。这种烦躁不安的心理特点在老年患者住院的第一周表现最为明显。

    1.2.2极度恐慌

    对于第一次住院的患者以及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的患者而言,是十分容易出现极度恐慌的心理特点的,而这种心理特点在绝症患者中最为突出,一旦被告知病情无法抑制患有绝症,患者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事实,加之对死亡的恐惧,失望恐慌的心理自然而生,对生活的激情以及生命的渴望会减退,失望情绪严重,产生极度的恐慌心理特点。

    1.2.3固执猜疑

    老人到了晚年一般比较固执已见,而对于内科老年患者而言,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特点。产生固执已见的内科老年患者一般都只相信自己的观点,对旁人的建议和观点无法接受,对护理人员也抱以怀疑和猜忌的心理,无法与旁人建立相互信任的沟通桥梁。这种心理特点的外在表现主要为:对任何事情都疑神疑鬼,很容易误认为自身病情加重,对护理人员抱有戒心,严重的还会对治疗抱有抵触行为。

    1.2.4自暴自弃

    老人一般到了晚年之后,总认为自己年事已高,而且又疾病缠身,无法为家人分忧解难,在心理上会自认为是旁人的包袱,因此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特点。内科老年患者在住院之后,会抱有放弃生命的想法,在这种消极的思想的刺激下,患者便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生命失去信心和激情。一般产生这种心理特点的外在表现主要为:放任病情自流,不配合治疗,意志消沉,对任何事物都难以产生兴趣。

    1.2.5孤独寂寞

    老人到了晚年原本就害怕孤独和寂寞,加上疾病的折磨,老人更加渴望家人能够陪在身边。对于一些家属无宽裕时间来陪的患者而言,最容易产生这种孤独寂寞的心理特点。产生这种心理特点的患者一般表现为:沉默寡欲,不主动与人交谈,对护理人员的关心也是以冷漠相对,情绪低落,时常会感到孤独寂寞。

    2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通过对所抽取采纳的内科老年患者在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的同时,护士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进行了仔细观察和研究,根据所记录的数据以及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结论:医生和护士根据不同患者的个性特点与之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给予关心和爱护,可使得内科老年患者的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2】。

    2.1与内科老年患者建立相互信任、亲密无间的关系

    护理人员应当做到对患者要尊重,并主动为患者解决困难。在日常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做到尊重患者的选择,帮助他们端水、端饭,协助他们大小便等,使患者感觉到温暖,增强信心,战胜疾病[3]。护士要把患者当做健康人来对待,不以任何歧视、冷落的态度对待患者。要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护士应当以热情的语言、积极的行动来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真情实意,如:多几句关心的话语、多做一点小事,都可以让患者对你产生信任。

    2.2经常与患者交流,消除患者自闭心理

    护理人员应当经常与患者谈论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在同一护理病房内,帮助鼓励患者与其他临近患者交流,尽量少让患者陷入孤独的局面,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相互交流的平台,如:进行唱歌、下象棋等等游戏活动。如果患者出现自我封闭、意志消沉的现象,护理人员应当以热情的态度让患者感受到关爱的存在,对此类患者应当多付出一些关心和呵护,在患者家人的共同帮助下让患者走出自我封闭空间,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2.3加强放松训练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3结果

    在对所采纳的50例患者的问卷调查统计的数据中,35例患有烦躁不安、恐慌、孤独寂寞症状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有29例已经彻底康复;8例自暴自弃患者,症状减轻了,再延迟两周治疗,基本可以出院;5例心理依赖他人感强,2例有严重的固执猜疑病症的患者均已康复出院。有48位患者和家属对这种护理方法表示满意和赞同,仅有两位患者的家属对此保持了保留意见,由此可知,该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为96%。这些数据显示,我们采用的心理干预治疗方法效果显着。综上所述,在对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护理人员以热情真诚的态度对待,与患者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7

【摘要】 目的规范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会诊的组织管理。方法建立护理专家库、制定护理会诊制度、跟踪评价会诊效果等。结果护理会诊避免了因疑难危重症护理的质量问题引发的护理缺陷及投诉。整体护理合格率由93.7%上升到98.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93.1%上升到98.7%。结论护理会诊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强化各学科之间的合作,推动护理科学研究,提高护理价值,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关键词 护理会诊;组织管理;规范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明确规定,建立与完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保障对危重患者实施安全的护理操作。为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护理,2010年以来,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通过规范的护理会诊解决专科护理难题,效果良好。

1 主要做法

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共有科室28个,45个护理单元,其中内科16个科室,28个护理单元;外科12个科室,17个护理单元,全军诊疗中心3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

全院年危重病人逐年增加,2010年度9 125人次,2014年1~10月达15 330人次。近年来,随着新农合及城镇医保的发展,年收治下级医院转送的疑难危重患者人数逐年增加,2014年1~ 10月已达5 787人。

1.1 建立护理专家库

护理会诊人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诊质量。护理部建立了护理专家库参与护理会诊的储备人才。目前,护理专家库成员共16名,进入专家库的人员资质要求为:(1)专科护理技术组成员。以4个专科护理技术专家组为基础,即危重症护理指导组、伤口压疮技术管理组、造口管理组和静脉输液管理组,由护理部主任及总护士长任组长,小组成员均为副主任护师以上护理专家;(2)专科护士或专科主管护师。近年来,医院培养了多名专科护士及专科主管护师,已成为护理会诊的新生力量;(3)省内三甲医院知名护理专家。护理部聘请省内4所三级甲等医院知名专科护理专家5名进入专家库,护理专家均为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

1.2制定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是保障病人安全的有效举措之一。护理部制定了护理会诊制度及护理会诊作业指导书,规范了护理会诊的申请程序,形成护理会诊机制。

1.3 明确护理会诊范围

(1)疑难危重症。本专科不能解决或不能独立解决的护理问题;(2)专科护理技能。患者合并压疮、造口、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疾病、伤口等涉及专科护理问题,需要相关护理专家指导;(3)专科操作技术。气道护理与呼吸机的管理、心律失常患者异常心电图的观察、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非专科有创操作、介入治疗的护理等;(4)各类静脉置管操作。PICC置管操作、输液港的护理;(5)康复与健康教育指导。例如肢体功能锻炼、糖尿病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6)跨学科专业知识、临床用药管理、患者营养与饮食管理等。

1.4确定护理会诊程序

1.4.1 科室提出会诊申请 由科室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向护理部总护士长提出护理会诊申请,总护士长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提出护理会诊意见和建议。会诊前科室需做好相关准备:责任护士准备护理病历及相关影像资料,提出会诊需求及希望解决的问题;向患者及陪护人员说明护理会诊的意义。

1.4.2 总护士长组织专家会诊由护理部总护士长通知参加会诊的专家,紧急会诊30分钟内到达,普通会诊一般在24小时内完成。

1.4.3 专家会诊流程 (1)责任护士汇报病例。由责任护士详细汇报患者病情,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人院时间、手术情况;简要病史、既往史、过敏史;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目前病情、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当前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责任护士提出会诊需求,护士长进行补充。(2)专家查看病人。听取科室责任护士病例汇报后,专家进行系统的专科护理查体,获取患者关键护理问题的资料,查体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时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的落实。(3)专家提出会诊意见及建议。专家根据患者病情及查体,针对科室的会诊需求,分析问题,通过剖析,提出具体护理措施及解决方案。必要时现场教学,专家指导性意见要具体,科室认真做好记录。(4)总护士长汇总会诊意见。总护士长总结会诊意见及建议,结合患者病情,提出具体护理要求。科室护士长或责任护士负责整理归纳会诊意见,并修改、完善护理计划,组织实施。

1.4.4 跟踪评价会诊效果 护理会诊实施后,病区护士长及总护士长对会诊质量进行监控。48~ 72小时跟踪,了解护理措施落实及护理问题解决情况,并根据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或组织再次会诊,确保会诊效果和护理质量。总护士长负责填写“护理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并交护理部备案。

2成效

2010年2月~ 2014年9月,护理部共组织护理会诊72次,申请护理会诊的科室达到全院科室的62.5 010,解决护理难点问题216项,患者护理问题得到解决的有效率达到91.5%,护理会诊的常态化,杜绝了因疑难危重症护理的质量问题引发的护理缺陷及投诉。整体护理合格率由93.7%上升到98.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93.1%上升到98.7%。

3讨论

由于疑难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在整个疾病转轨过程中涉及跨专科护理问题多,护理难度大。而现在医院护理人员普遍严重缺编,临床一线的护士多是新聘用的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经验及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这无疑为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埋下了隐患。专科疑难危重症护理会诊的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了护理团队的优势。和中高级护理人员的作用,弥补了专业的局限性,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通过护理会诊,不仅解决了患者的临床问题,强化了护理合作,还为培养护理业务骨干提供了教学机会,提高了护理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科疑难危重症护理会诊为护士提供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在护理会诊的过程中,护士可以发现许多护理难点问题并进行相关研究,从而推动医院的护理科研活动,充分体现护理的价值。

越是危重病人,医疗纠纷的风险越大,许多纠纷是由医患之间的认识差距引起的,通过专科疑难危重症护理会诊,汇集专家们的共同智慧和学术经验,为患者制定高品质的护理计划,从而提高了病人与家属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丽,李继平我国护理会诊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04 - 106.

[2] 眭文洁,葛围曙,李春会,等,电子护理会诊单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护理进修杂志,2014,29(7):1177 - 1178.

[3]李世英,杨晓媛,王红梅,等,对危重患者实施分层级护理会诊的实践与效果[J].两南国防医药,2010,20(7):788 -789.

[4] 徐书玉,孙超伤口护理会诊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 ,11( 12):3216 - 3217.

[5]郭玉梅,张 滢,肖玉霞,护理会诊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4):150 - 151.

[6] 张文芳护理会诊在促进临床专科护士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 19):68 - 69.

[7] 熊国英.专科护理会诊制度的建立与实践[J].护理学杂志,2009,24(3):18- 20.

[8]杨红玲,魏绪仓,梁向辉,等.预防医患纠纷自律制度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5):82 -84.

[9] 强万敏,苏玲,护理会诊的组织管理与实践[J].天津护理,2011,19(1):42- 43.

[10]杨萌萌,薛桂芬,苏兰,等,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在全喉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574 - 575。

通信作者:

王亚丽: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主任护师

E - mail:wangyal198315@ 163. com

收稿日期:2014 - 10 - 24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8

作者:郑焱玲,蔡红卫,张利容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0038)

【关键词】  糖尿病;心理护理;整体护理

    糖尿病(dm)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因此,对患者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整体护理来配合实施。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现将我院内分泌科523例dm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糖尿病病人523例,其中男317例,女206例;年龄16~79岁,以中老年病人多见。所有病人的诊断均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1],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护理,523例患者中487例愉快地配合治疗,其余36例患者心理状况也有很大改善。

    2  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2.1  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通过调查发现患者在初患糖尿病时,由于疾病来的突然,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都有焦虑恐惧心理,并且随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反应不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而出现头昏、眼花、心慌、多汗、血压和血糖升高等,使病情恶化,不易控制。针对焦虑恐惧的心理状况护理措施有:①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尤其对患者在平常可以做到的护理措施进行讲解。②对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焦虑,应首先向患者目前的困难表示理解,但要强调现在所用治疗方案的必要性,说明中断治疗可能对病情造成的影响,鼓励患者克服困难,同时与医生沟通,在用药方面,从价格较低并有适应症的药品开始用,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还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使患者有信心坚持治疗。

    2.2  悲观和失望的心理

    有的患者得知没有根治的可能,需终生治疗和控制饮食,出现消极的心理反应,尤其是合并有慢性并发症、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健康失去信心,悲观失望。针对愤怒、悲观和失望的心理状况护理措施有:①对因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针对患者的疾病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患者对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②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治疗进行引起的恐惧,应当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要达到的目的在检查前向患者说明,以诚恳的态度告诉患者,“我们将会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所受的痛苦。”在做治疗时应提高操作成功率,可帮助患者减少恐惧感。

    2.3  拒绝和满不在乎的心理

    见于糖尿病早期的患者或老年人,症状较轻或无症状,认为自己没有病或是得了dm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无大影响,拒绝改变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还有的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一无所知,不在乎病情之好坏,对疾病采取听之任之、满不在乎的态度。针对怀疑与不信任的心理状况护理措施有:对由于与书籍上治疗方案有差异引起的对治疗怀疑,可以向患者解释个体存在差异,而书籍上治疗是针对大多数的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通过此类与患者具体情况相同的治疗方案的分析,从而消除患者的怀疑。

    3  讨论

    虽然dm是一种慢性病,但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患者不能长期住院治疗,当病情稳定、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得到良好的控制即可出院。病人出院前护士应做好出院指导,帮助病人学会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指导内容具体有:①让病人认识适当的运动和饮食的控制对促进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性,并指导饮食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②指导病人正确测尿糖、血糖及家用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时间、部位、剂量、种类,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③让病人及家属了解低血糖的表现(如心慌、出冷汗、脉快等)以及紧急处理方法,了解疾病好转与加重的表现,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到医院就诊等。

    糖尿病因为并发症的缓慢出现,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疾病的长期折磨也使患者极易产生懈怠情绪,稳定的情绪可以缓解病情,而不良的心理因素常常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使病情加剧或恶化,对治疗和护理极其不利。因此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和了解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认真分析,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消除了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改善不良的情绪反应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为糖尿病病人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身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 玲.浅谈糖尿病与肥胖患者的健康教育[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1):67-68.

[2] 丁良菊,刘静华,刘艳秋.对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4):97-98.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9

尽管G先生对人类总是持怀疑态度,但对机器深信不疑。例如,他开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宁可用经常犯错的车载自动导航仪,也不愿意向当地人问路,理由是谁能保证不会遇上个心眼坏的人给指个错误的方向呢?导航仪就不同了,它可能会犯错,但永远不会说谎。

正因为这种对人类和机器截然相反的态度,G先生向医院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要求:把照料自己的护士都换成机器人。

“真人护士可能会向我隐瞒病情和治疗进度,但机器人不会。”他向院方陈述要护理机器人的理由。事实上,当时他疑心自己得了绝症,没有几天活头了,而护士们都在向他隐瞒病情,所以想换个护理机器人问出真相。

医院了解到他的需要后,觉得很为难,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完备。护理工作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药理学知识,还要会察言观色,了解病人喜好,并能应付一些突发事件,这一切对目前水平的人工智能来说都太难了。但G先生坚持要机器人。因此,他的儿女来到了L博士的工作室。

博士得悉他们的来意后,面露难色,表示自己帮不了他们。

“其实也不需要那种完全的人工智能,只要保证能够跟父亲对话而不露出破绽,并能说服他相信自己只是患了普通的病,并没有得绝症就可以了。”G先生的儿女说。

“只要达成这个目的吗?这可以考虑一下……”

大约过了一周时间,护理机器人就制造成功了。这台护理机器人外表看起来笨笨的、傻傻的,又有一点可爱,给人一种绝对不会撒谎的感觉。

院方接到博士的电话后,派人去取

来了机器人。一名护士把机器人送进G先生的病房。等护士出来后,博士走上前,交给她一个黑色的物件,并在她耳边小声说了些什么。护士点点头,拿着那个物件走进了自己的休息室。博士又对G先生的主治医生说了一番话,大概是注意事项什么的。

半个月后,G先生的子女拎着礼品上门拜访。

“自从父亲有了那个机器人的陪伴以后,心情开朗多了。他不再怀疑自己得了绝症,也开始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了,这一切都是博士您的功劳啊!”他们满怀感激地说。

“哪里,哪里,”博士挥挥手说,“我只是耍弄了一点小聪明,真正要感谢的是护士小姐。其实,我的这个机器人根本不是什么人工智能,充其量只能算个能说话的玩具。它的外表像个机器人,实际上里面只有一个普通的通话装置和一个变声器。”

“那它是怎么跟父亲说话的呢?”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10

【关键词】 重危疑难心血管病;临床救治;疗效分析

重危疑难病历来极为重视, 仅就收集的200余例中选出30例心血管病进行分析, 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 其中男16例, 女14例。1~10岁2例, 11~20岁4例, 21~30岁0例, 31~40岁10例, 41~50岁6例, 51~60岁4例, 61~70岁4例。

1. 1. 1 发病诱因 饮食后快走2例, 劳动时晕倒2例, 分娩后发病2例, 突然发病2例, 缓慢发病22例。

1. 1. 2 病因 药物致病6例, 农药中毒2例, 低钾2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 风心病2例, 心律失常2例, 心内膜炎2例, 嗜铬细胞瘤2例, 原发动脉夹层2例, 动脉坏死2例, 冠心病2例, 先天性心脏病4例。

1. 1. 3 合并症 涉及17种, 颅内高压、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过缓、房性早搏、频发性早搏二联律,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室颤,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阻滞、完全性房室阻滞、室内阻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支阻滞), 心室间隔穿孔、心包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衰性腹痛腹泻、急性左心衰竭、肾功能不全、动脉夹层、血栓阻塞主动脉瓣口、左右心室肥厚、双室肥大、肺动脉扩张、结核、草酸沉着症、肾动脉旁嗜铬细胞瘤、急性肺水肿、休克。

1. 1. 4 症状 心悸12例, 出汗10例、气促8例、恶心8例、呕吐8例、抽搐6例、头晕6例、发热6例、浮肿6例、腹痛6例、口唇发绀4例、颜面浮肿4例、胸部压迫感或刺痛、背痛、腹胀、腹泻、颈部不能活动, 喉头痉挛、左及右足背痛(伴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左眼失明, 不能平卧、大小便失禁、烦燥、咳喘等各2例。

1. 1. 5 既往史 风湿病2例, 高血压史2例, 26例无既往病史、家庭史。

1. 1. 6 体征 一般情况, 心率20~30次/min 2例, 40~50次/min 4例, 100~120次/min 6例, 130~140次/min 4例, 150~160次/min 2例, 200次/min 2例, 其余10例正常。血压不能测出4例, 最高34.7/14.7~34.7/20 kPa (258.72/108.75~258.75/150 mmHg) 6例, 7.8/3.9~8/4 kPa (56.25/26.25~60/30 mmHg) 6例, 正常14例。呼吸, 30~50次/min 4例, 14次/min 4例, 正常22例。查体, 面色苍白10例, 巩膜黄染4例, 四肢厥冷4例, 颈静脉充盈2例, 心界向左扩大8例, 心前区收缩期杂音Ⅰ~Ⅵ级10例, 下肢水肿6例, 舒张期杂音2例, 奔马律2例, 早搏2例, 二联律2例, 双肺可闻及干、湿性音8例。

2 结果

初诊与最后确诊相符10例, 初诊待查4例, 误诊14例。尸体解剖确诊6例, 符合初诊2例、24例依常规病史、体征、特殊检查确诊。药物治疗28例, 手术治疗2例, 治愈20例, 死亡10例。药物治疗涉及药物近30品种。行气管插管、供氧治疗2例, 心电监护2例, 洗胃2例, 中药治疗2例。

3 讨论

3. 1 心血管重危疑难病以心跳骤停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紊乱、心力衰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及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高血压危象), 多在临床上出现[1-3]。本组突发病2例, 缓慢起病22例, 余6例为一般急性起病, 但其17种合并症涉及心包、心肌、心内膜、心传导系、心血管、甚至及脑(脑水肿)、肾(肾功能不全)等心血管外脏器, 发病紧急, 且遇疑难病(心室间隔穿孔、动脉夹层、血栓阻塞主动脉瓣口、草酸沉着症、肾动脉旁嗜铬细胞瘤), 给诊断抢救带来困难, 死亡率高 (10/30)[4]。因死因不明, 尸体解剖8例, 2例少见的“草酸沉着症”(除肾脏有较多的草酸盐沉着外, 心肌和传导组织内并有沉积。患者以Ⅲ度房屋传导阻滞死亡, 并非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 2例心脏传导系统发育不良(经病理切片证实。否定了初诊“心肌病”。“心肌病”系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栓形成, 导致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而亡。), 2 例系曲霉菌性心内膜炎所致血栓阻塞, 主动脉瓣口通道仅能通过一探针。血栓经染色切片镜检为曲霉菌致使患者死于急性左心衰蝎。2例为特发性升主动脉中层坏死, 动脉夹层形成, 并从升主动脉始部向外破裂, 引起心包填塞。左肾动脉旁嗜铬细胞瘤(3 cm×2.5 cm×2 cm), 伴坏死, 玻璃样变, 灶性钙化和囊腔形成。继发性回缩肾, 左心室肥厚及轻度扩张, 肾、脑、脾等内脏小动脉硬化。肝、肺慢性淤血, 脑淤血, 水肿, 双侧胸腔内血性胸水约1000 ml, 腹水约500 ml。这就解除了初诊“嗜铬细胞瘤”的怀疑, 慢性肾炎、冠心病给否定。但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与升主动脉中层坏死有什么样的联系, 待进一步探讨。

3. 2 本组除2例嗜铬细胞瘤合并动脉夹层作手术治愈外, 余28例全行药物治疗(包括中药治疗在内。)其中抗心律失常药物者多持不同意见[5]。本组使用氨酰心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利多卡因为目前普遍使用, 本组用于6例病患者, 2例有效, 4例无效。无效时改用普鲁卡因胺无效, 后改用苯妥英钠加盐水静脉滴注而20 min就由室性早搏转现为窦性心搏。氨酰心安一个病例使用2次, 一次无效, 一次有效。有的学者认为氨酰心安用于一次快速持续房颤, 55%能在2 d内复律[6]。如何选择抗心律失常药?有的学者认为一般根据药理与经验, 各地治疗的疗效, 不宜相互比较。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品均有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 应用时要考虑患者状况。心律失常不引起大的症状, 不危及生命, 尽量不宜用抗心律失常药, 尤其是长期应用[7]。

3. 3 本组心血管重危疑难病经抢救治愈20例, 特别是1例在9 h内反复心脏停搏达53次又伴有阿期综合征竟能被抢救成功, 实是罕见。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治疗。这就揭示医务人员要提高抢救心血管重危疑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龙洋,马健,康强.重危疑难心血管病的临床分析与进展性研究.中国危重症急救医学, 2013,25(1):31-33.

[2] 龙官保,满媛,马笑.危重急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治与前瞻性研究.中国急救医学, 2013,33(2):101-102.

[3] 邝贺龄.内科急诊治疗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83-89.

[4] 陈健,姚建平.福建三明市2010-2011年心血管病死亡因素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41(2): 119-120.

[5] 方卫华, 朱俊, 郭继鸿. 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评价研讨会纪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41(3): 131-133.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1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82例,男94例,女88例,年龄5~79岁,发病后就诊时间2小时之内78例,2~4小时91例,8~12小时13例。浅昏迷119例,深昏迷63例。

伴随病状:本组病例中,呕吐、偏瘫81例,单纯呕吐 56例,发热51例,抽搐28例,呼气有异味11例,瞳孔缩小87例,瞳孔扩大14例,瞳孔不等大27例。

结 果

根据急诊就诊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后确诊其中颅脑疾病94例(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脑室出血),急性中毒79例(镇静安眠药中毒、CO中毒、有机磷农药、鼠药中毒)全身性疾病6例(肝昏迷、肺性脑病、糖尿病昏迷)、其他3例(心跳骤停)。

讨 论

急诊昏迷病史的采集:①可疑颅脑病变者,应询问有无高血压、高血脂及脑动脉硬化病史,有无头痛、呕吐、抽搐及偏瘫、有无发热。②可疑中毒者,应询问居住环境,饮食情况,精神行为情绪有无异常,与有毒物接触及服毒史,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抽搐、呕吐物或呼气有无异味。③可疑全身性疾病者,应询问有无心脏病、肺部病变、肝、肾疾病、糖尿病等病史,观察有无浮肿、呼吸困难、发绀,有无抽搐和震颤,有无发热、心跳呼吸节律有无改变,呼气有无异味等。

急诊昏迷的诊断:对急诊就诊患者在观测生命体征同时,应根据病史中提供的线索,有重点地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①颅脑病变: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史、突发头痛、呕吐、昏迷、偏瘫等定位体征。有脑膜刺激征提示脑血管病,伴发热者提示颅内感染。②急性中毒:瞳孔小、昏迷无局灶性定位体征,提示镇静安眠药中毒和有机磷中毒。后者呕吐物和呼气有特殊蒜臭味,可伴有多汗、肌颤、脑水肿。以抽搐为首发症状或反复发作,伴昏迷瞳孔扩大者提示氟乙酰胺中毒,昏迷者伴口唇樱红提示CO中毒,对可疑中毒病例,有条件者可做毒物学检测。③全身性疾病:呼吸深大,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伴血糖高,尿酮体阳性,电解质异常者提示糖尿病,尿少、浮肿、血压高、皮肤可见尿毒霜、呼气有氨味、震颤、尿常规肾功异常提示尿毒症性脑病;呼气中有“肝臭”味,B超肝功能异常,提示肝性脑病,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脏杂音,肺部音、胸片、EKG心肌酶检测,心脏超声异常提示心肺疾病。

急诊昏迷的救治。将患者置于急症监护病房,取平卧位以利于脑部供血,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观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对症应急处理。如呕吐、偏瘫、颅内高压症者,应用脱水利尿药;口服中毒者,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应用解毒制剂;抽搐频繁者,,应用解痉药;血糖高者应用降血糖药物;肝肾疾病所致昏迷者,应用醒脑剂;心律失常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同时做好相关的辅助检查准备工作。记好抢救记录。

疑难病例护理范文12

关键词:呼吸科住院患者;安全;护理体会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环境的逐渐恶化,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1]。在呼吸科患者住院期间,由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又加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也在不断增多,呼吸科存在急、重、疑难、老年患者多的特点,是风险较大的科室。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本文:选取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100例呼吸科住院患者为护理对象,探究了呼吸科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做好防范措施,下具体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100例呼吸科住院患者,将实施综合护理前住院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实施综合护理后住院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研究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2岁;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40~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各类护理问题的发生率,并针对各类护理问题的发生、发展、结果等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策略。综合护理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呼吸科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作为护理人员要能及时发觉患者心理的变化,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注意倾听患者的思想与疑虑,根据患者的疑问给予详细耐心的解释[2]。进而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1.2.2皮肤护理 给予患者常规的皮肤护理,向患者及家属嘱咐经常翻身的重要性积极预防压疮,并保持床铺的干燥与清洁。呼吸科老年患者感觉迟钝,皮肤对对冷、热敏感性下降,因此沐浴时避免水温过高,取暖设备温度45℃左右为宜。

1.2.3防跌倒护理 在老年患者经常活动的区域铺防滑地毯,并给患者配备防滑鞋,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病房及活动区域的障碍物。呼吸科病房卫生间应设防滑地面,最好安装坐便,前应设扶手便于站立。并叮嘱患者大小便或者活动时动作要缓慢,走动前要先站稳,无人搀扶时最好扶拐杖,防止猛回头和急转身等动作[3]。

1.2.4安全用药护理 护士严应格执行给药操作规程,了解各种药物作用。在患者用药时护理人员撕去锡纸包装,按时送给患者,并亲自照顾服下。用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现患者有性格行为的异常如易激动、烦燥、失眠等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通知家属陪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4]。

1.2.5防呛、防噎护理 呼吸科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吃食物易噎,易呛咳,有时可导致窒息而死亡。在呼吸科患者饮食护理上,食物要容易消化,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尽量少吃。患者进食时应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尽量把食物做成糊状,按病情需 要可给予鼻饲,睡觉时应采取侧卧位。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处理,以P

2结果

研究组患者事故发生率、呛噎发生率及各类护理问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呼吸科住院患者潜在不安全因素

3.1.1呼吸科患者通常年龄大、基础病多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导致呼吸科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龄逐渐增大,多数为老年人。由于老年人体质减弱,免疫功能下降,多数老年人还患有慢性病,所以病情重、变化快、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3.1.2疑难杂症多,病情复杂 呼吸科患者通常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而许多危重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也是发热。许多患者对发热根本不在意,或者在当地基层医院反复治疗效果不好者,病情复杂,诊断困难。有时发热患者的病情还没有在最终确定就突然病情变化死亡,而这部份患者常常年龄较轻,家属常当作感冒导致死亡,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3.1.3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呼吸科住院患者老年人居多,这些患者需要护理的比较频繁,导致护理人员不足,病情观察不到位。白班护士往往忙于就诊患者的治疗,疏于对住院患者的护理,有些护理如检查多由陪护人员或护工完成,由于专业性有限导致一些病情变化早期未能及时发现,引起严重医疗后果;夜班护士更是不足,导致有危急病情时做不到快速、有效的配合,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5]。这些因素都是安全护理和医疗纠纷的隐患。

3.1.4患者易跌倒,活动耐力差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反复,心肺功能差。由于受病情的影响,这些患者活动耐力差,只有在供氧的状态才能适当活动。往往这些患者需要活动(例如上厕所)不愿麻烦别人,同时又高估自己的能力,当离开供氧条件时稍有活动便呼吸困难,更可能因为大脑缺氧发生跌倒。

3.1.5缺氧和药物副作用导致行为异常 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合并肺性脑病时,往往伴有性格或者行为异常。又加上呼吸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抗生素、茶碱类药物等,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可导致烦躁、失眠以及激动等,容易出现过激行为(伤人或自伤)。

3.1.6烫伤和压疮 由于呼吸科患者多为老年人,在冬季比较怕冷,常常需要采取各种办法进行取暖,如电热毯、电暖袋、热水袋等,经常会因使用不当发生烫伤。多数呼吸科患者因为治疗需要常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不能平躺导致能尾部长期受压,局部皮肤被摩擦伤,患者又不经常更换,久而久之便形成压疮。

3.2呼吸科住院患者多为老年人,住院期间比较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就是发生跌伤,预防跌伤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就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防止跌伤的重要性。临床实践表明,安全护理工作对呼吸科老年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预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在对呼吸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时要"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经常和患者进行交流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在日常护理时还要对呼吸科住院患者的各个环节监护和指导,防止不经意小细节给患者造成的意外伤害。在对患者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患者以及家属的安全护理宣教工作,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去护理呼吸科患者,让患者过上更舒适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郑丽华,李琦.骨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策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9).

[2]梁新英.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6).

[3]方素洁.呼吸科住院患者夜间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