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生活论文

大学生生活论文

时间:2022-08-30 22:24:44

大学生生活论文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1

1.德育过程重“智”轻“育”。在中国,“知识形态”的道德教育依然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知识成为道德教育主要的材料。而道德教育过程变成接受、理解道德概念、原理的过程,传授和学习德育课程的过程。这客观上导致学校德育目标只讲究“关于道德的知”,以便在考试时外显出来。因此,衡量学校德育质量评判只能是以升学率、优秀率作为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考试分数、学业成绩等一系列的被量化的科学数字成为衡量学生道德素质的准绳。这种道德教育理念忽视了教育内容的多重性、多样性,重智育轻德育成为一种常态现象,其导向性的失误也导致学校道德教育方向出现偏差,最终出现学校道德教育,成了一种单调无趣而又机械乏味的理论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其作用和效果明显弱化。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受压抑,情感生命的成长被忽视,使得学生产生了逃离道德教育的心理倾向。虽说在道德教育中,向学生进行道德知识传授原本无可厚非,也非常有必要,但如果仅靠单纯的知识灌输,就自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最终只会让道德成为一件“摆设品”。

2.道德教育“专人工作化”。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将德育作为“专项工作”,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并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德育工作者,而且德育“专人工作化”便成了一种流行的趋势影响至今。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将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加以突显,同时也潜在地将德育工作加诸某些特定的人群,而忽视整个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德育作用。就道德教育本身而言,理应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但德育被“专人工作化”后,给人造成这样的错觉:德育似乎就成了德育工作者的专项工作,与其他教师毫不相干。而且,德育课教师或道德教育主任在“专职”角色意识影响下势必产生“专权”意识,这愈使得“非德育工作者”对道德教育敬而远之,认为道德教育不再是“我”的责任,客观也造成了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分离。通过“专人工作化”来加强道德教育的初衷非但没有实现,反而使道德教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德育没人再“多管”,教学不再“传道”。

3.教师队伍存在失范行为。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学校德育中承担当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但因受西方腐朽思想和市场经济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行为,如有的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功利心,甚至有的教师为满足自身生理、心理需求而走上犯罪歧途。作为本应教书育人、率先垂范的教师出现失范行为,更直接加剧了学校道德与生活的割裂、学校德育道德性的缺失和功能的萎缩,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困惑,使得学生不听其道、不信其行,从而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实效。

4.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课堂教学是我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形式,它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过,当前学校德育仍采用课内教学这种单一形式,学生很难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即使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联系了生活,但因课时以及固定化、程序化的课堂内容所限制,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受到极大限制。因而,这种统一化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因材施教的进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导致学生在道德学习过程中无法与自身的生活相关联,道德只是作为外在的、冰冷的知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无法内化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二、建构生活化的学校道德教育路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作为现代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欲望,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要自觉主动以人为本,把人的道德生活、人的道德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人本精神,切实确立“人”在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包括:身心全面发展即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把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将培养受教育者独立人格和个性作为优先追求的目标,即既要追求全面发展,又要突出个性发展。作为德育工作者,除了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德育,将国家、社会提倡的合理主导性的道德规范、原则、准则系统地传授给适龄学生,还要在德育工作中创设道德冲突,自觉地在道德生活中运用它维护自身合理利益,进而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需要和道德信念。

2.优化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道德环境是道德教育的助推剂,因此,创造和谐的自然环境,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软文化环境与硬文化环境,形成朝气诗意的生活,使道德与生活“情景交融”,在潜移默化中使人高尚、纯洁、奋进。一是强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通过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净化,赋予校园的景观、设施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师生的心智。二是强化校园精神环境建设,大力营造和弘扬符合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学风、教风、校风,展现学校师生精神面貌,激励和熏陶广大师生,凝聚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共识。三是强化学校制度环境建设,逐步建立科学系统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制度,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总的来说,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就是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学校,引导学生在这个充满诗意、富有人文关怀的氛围中去交往、去实践、去生活,开创美好的人生,让学生一进校园就能感悟文明、接受熏陶、怡情励志,在“润物无声”中陶冶自身品德。

3.切实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的力量极为显著,为此必须着重教师道德建设。一要激发教师道德教育的主动意识和自觉性。每一个教师不管其在学校教育中身兼何职,都必须努力奉行在所有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因为“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偶发事件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二要唤起教师道德教育的热情。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激情与责任感,切实关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调动教师从事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讨提高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成长为具有较高道德影响力的教师。三要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青年教师是祖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力量中坚,学校要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积极开展符合青年教师成长特点的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加强对年轻教师培养和岗前培训力度,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让年轻教师既成为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又成为争做师德建设的“标兵”与“楷模”,成为学生德育的“标杆”和“榜样”。

4.组织生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思政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渠道,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是增强课堂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一是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寻学生道德需求与教师德育的共鸣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索问题,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二是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多思考、科学辨别和认识社会问题,做课堂的主人,做自己道德践行的主人,逐步提高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要创设生活情景,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坐而论道”虽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一大传统,但鲜活的实践活动比课堂教学更鲜明、更生动,更容易使学生受到道德教育,也是学生道德形成的根本途径。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锤炼,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班团队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访问、义务劳动、法制宣传等,通过大胆鼓励学生将学校课堂习得的知识亲身投入到实践中去感受、去检验、去强化认识,并真正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2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社会实践是一趟心灵语行动的交互。过程中会遇到不一样的的挫折,包括心灵上的压力。

但是我们要学会自己调节,快乐的面对每一天。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3

【论文摘 要】新形势下,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定的价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产生于20世纪末,研究和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主要方向的学习研究会,在各高校的党委、团委的支持和指导之下,其发展速度、受关注的程度、影响的广度超越了其他学生社团,越来越成为当今教育界和新闻媒介关注的热点。红色理论社团不同于一般的学生社团,作为一种课堂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形式,它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与主流思想观念保持高度一致,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先进性,理论社团的成员都是优秀的学生干部和先进青年学生,他们是积极学习、宣传、研究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示范群体,已经成为高校青年理论学习和思想引领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中,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有着其特定的价值。本文结合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红色协会”(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通过理论社团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等成功案例,对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特定价值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理论毕竟是理论,还需要客观实践的有力说明和积极支持,才更具说服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方面面,通过正确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和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理论社团为载体,一方面在立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重大节日、社会热点,以爱国主义、感受改革开放成就等为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了解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融入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使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透视角度、不同的思想观念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交融。学生在参与理论社团丰富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将思想观念、理论知识内化,从而达到提高道德素养、理论水平和综合科学文化素质的良好效果。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主阵地、以讨论播放影视资料片等单一的方式进行,是一种防御式、单向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而大学生理论社团具有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开展校内校外各种形式的提高自身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参观考察百色革命老区等红色资源、利用柳州市文化名城和工业城市等丰富的博物馆、国有企业等教学资源开展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阵地,丰富了理论学习的形式,提高了理论学习的效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大学生理论社团引领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大学生理论社团能够很好地把课堂和课外联系起来,更由于社团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思考和活动紧密结合,因而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顺畅地内化于学生心中。大学生理论社团集聚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大学生理论社团通过丰富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课堂和舞台,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广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大学生理论社团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面对新的社会趋势和竞争要求,积极寻求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途径。大学生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如果单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的。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利用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活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力地化解了冲突,保证学校的和谐稳定,促进了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大学生理论社团开展的各种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感受时代的变化,从而使大学生理论社团成为学校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而真实的窗口,使学校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脉搏,调整工作思路,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学生理论社团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理论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在学校中的大量出现,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学生理论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块新阵地,可以通过利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去占领这块阵地,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提高广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

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需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在班级概念日趋弱化、学生流动性日趋增强的情况下,以社团为单位的学生集体组织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理论社团精彩纷呈的活动给校园文化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对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高校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而理论社团的各项活动集中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向作用,有利于保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大学生理论社团在长期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的价值观、社团形象、社团精神、社团品牌和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使校园文化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富有时代特征,更加健康地发展。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在学校内,校园文化只有经过传播,才能影响和感染更多学校成员,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大学生理论社团则能够有力地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如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各种以节假日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社社会实践活动,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和党校学习、学术报告会,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无不是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这一系列活动都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同时,大学生理论社团活动的一项重要形式就是社会实践,如暑期社会调研和红色之旅调研考察活动,它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向学校以外的社会传播、渗透与融合。一方面,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将各种校园文化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并将学校的精神风貌、校园风尚展示于社会;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又将社会文化传入大学校园,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校园文化,进而达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融合的目的。

三、大学生理论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内容繁杂,主要包括基层组织的建设、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学生党建教育工作则包含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以及正式党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等。其中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任务。各项教育工作中都需要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入党动机的教育、党的知识的教育、党员意识的教育、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更加明显,而大量学生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又有些学生入党的思想动机不纯,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学生党建教育工作更显重要,也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开展党建教育工作。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理论社团开展的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在内容上有一致的地方。二者都是在高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学习、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教育、凝聚、鼓舞、引领”,都涉及学生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都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这种内容上的相通性特征,也就使二者工作之间的互通有无成为可能,也要求彼此之间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对方工作提供促进作用。这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下的大学生理论社团为促进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可能,提供了更有效的党建工作培养途径。

大学生理论社团的自我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高校社团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的营造、学生党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新形势下,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还要通过不断的探讨、交流与沟通互助,探寻到一条更加适合其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凸现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丽红,于淑华等.高校理论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6(1)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4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建构 洞察力 考试改革

新世纪以来,文艺与审美活动日益走向日常生活化、商业化和市场化,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大众的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理论》课程也在不断调整与转型,以期能够积极有效地介入当下的社会文化审美活动。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王一川的《文学理论》、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南帆的《文学理论(新读本)》、汪正龙的《文学理论研究导引》等几部独具特色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出版,促使文学理论的教学有了较为可观的改进和发展。

综观目前的课堂教学,大部分课堂仍然是知识传授和思想规训。主要表现在:第一,循规蹈矩的知识教学。目前流行的文学理论教材,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内容在不断增值与膨胀,在传统的“五论”即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和发展论的基本结构上,不断吸收中外文学理论资源的最新成果,一直在努力地建立一座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宏伟精致的理论大厦,使天下文学理论皆备于我。结构庞杂,内容繁多,将产生于不同的哲学观、价值观、审美观基础上的众多不同形态的文学理论融合在一起,教材变成了一个庞杂的知识拼盘,很难消化吸收。

第二,理论与现实相脱节。“哲学的生命不在哲学的技术性,而在于哲学的人间性”[1]。文学理论的学术创新能力虽然有诸多来源,但最根本的动力还是来自对于现实中提出的问题的积极参与和回应,一旦脱离现实,理论的生命力就会枯萎、衰竭,意义和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从总体上说没有能够对这些新的文化与文艺状态作出及时而有力的回应,这导致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厌倦和漠视。一些学生反映,目前的文学理论学习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不能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他们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现实的文艺知识和审美经验。

第三,文学与理论的分离。目前的文学理论教学,能够让学生基本掌握相关的概念、范畴等基础理论知识,但是面对陌生的或者当下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却大多不能够灵活运用,只能泛泛而谈,缺乏对文本“肌理”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这说明,文学理论课程的习并没有调动他们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关注和敏感性,能够进行文学研究的人就更少了。在当前的教学中,理论与文学相互分裂,学生的理论修养与文学审美鉴赏能力没有能够很好地进行统一,因而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

要走出目前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需要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教师与研究者们树立一种建构意识。“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的知识社会学与后现代主义学说中的一个关键词。福柯指出:“人的本质――假如人有本质的话――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固定的、普遍的东西,而是由许多带有历史偶然性的规范和准则塑造而成的。”[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和赛义德的《东方学》等充分体现了福柯的建构主义思想。陶东风在《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中谈到,他这本书的基本思路即以当代西方的知识社会学为基本武器重建文艺学知识的社会历史语境,有条件地吸收包括“后”学在内的西方反本质主义的某些合理因素,以发挥其建设性的解构功能[3]。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建构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开放的文学观念。“不把‘文学’视作一种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的概念,而是转向把“文学”视作一种话语建构”[4]。没有一劳永逸的、普遍有效的关于“文学”的定义,它们只是某个时期、某个学术团体或某种意识形态条件下的产物;也不存在无条件的、纯客观的“文学本质”,它必然受到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我们从属的群体归属、民族认同、文化教育、意识形态,以及作为社会实践的语言符号的中介和影响。比如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时期被奉为“圣经”的“三突出”、“高大全”等曾经的“普遍真理”原来是作为具有特定政治目的的“事件”出现的。同样,文学理论课程也是一种话语活动形态,而不是一种知识体系形态,因而不具有绝对客观性,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误区之一在于用本质主义的态度理解“文学”及其本质,把那些从以往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成文学的普遍标准和本质,把现有的文学理论体系当成“天然正当性”的认识,认为现有的体系结构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文学艺术问题,从而建立起一种机械的评估――筛选――排除机制。这就使得目前高校的文学理论课程呈现出逻辑化、演绎化的特点。

理论体系的封闭性、确定性常常意味着理论的终结,正如文德班在《历史与自然哲学》中指出:“人类的理智愈是努力追求概念和规律,也就愈要把个别的东西本身抛掉,忘掉,放弃掉。”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文学”和文学的“本质”应采取一种历史的、非本质主义的开放态度,应深刻认识到文学理论的开放性、未定性、过程性等特征,应使目前的文学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与当下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文学理论的课程教学应不断追问这样一些问题:如何在动态的历史关系中理解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如何使文学理论与时代的文化旨趣保持和谐?构成文学理论前提的那些要素是否仍是恰切?文学理论对于现在和未来人们的文艺实践所具有的解释力是否依旧充足?通过这些追问,目的是使文学理论永远保持自我更新的欲求和能力,从而推动文学理论不断开启着各种新的“可能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把所谓的“本质”、“原理”当做一种话语的建构。其次,把这种话语建构事件化、历史化与地方化。

第二,具有深刻的现实洞察力。抓住文艺的现实问题或时代问题,始终正视文艺现实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现象,这就是文学理论的深刻洞察力。文学理论教学既要面对当今形形的西方文艺思潮,又面对当代文学变幻莫测的创作实践;既要面对当下各种文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又要面对文学是什么、为什么,人为什么需要文学等普遍有效的问题。比如,21世纪,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中西文化交融沟通明显增强,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突然“崛起”、大众文化的蔓延,这些新的文化景观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多的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也对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知识传授提出了新要求。在传统的文学理论课堂上,我们比较集中地探讨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文学家的个体才能与创造力、文学艺术生产的精神观念属性等,很少考虑到物质的、机构的、技术的维度,也很少有教材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数字媒介大量涌现,网络写作大肆盛行,商业化、产业化、功利化等一些新的文化因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方式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式的理解。这都需要我们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人具有现实的洞察力,将文学历史与文学现实紧密结合,不要让理论模式将我们封闭在学院高墙里,无法与社会现实形成有效的对接。

当下文学理论教学受到一些质疑和抗拒,很大的原因即是现实洞察力的缺失。由于教师知识与视界的原因,一部分人对于当代文艺发展的新经验、新问题缺乏前瞻意识;一部分人不愿、不屑于关注当前文艺实践中涌现出的大量的新现象;还有一些人回避乃至抗拒文艺发展前沿动态。当既有的理论框架无法解释新的文艺现象时,文学理论研究者如若不能与时俱进,则只会削足适履,将新的文艺现象硬塞进某种理论框架,抑或抱怨新的文艺作品缺少品位或创作方式不合“规范”,这些都束缚了当前的文学理论教学。

当前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应从两方面增强现实洞察力。首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生活现象的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和熏陶,形成对文学理论相关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例如,阐释“女性主义”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践出发,寻找一些社会热点和具有普遍意义事件,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加之教师的理论梳理和点拨,相结合就会对“女性主义”这一既具个性又能反映社会本质的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它既遵循了文学由于生活到艺术再到理论总结的规律,又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对于生命主体的尊重。通过引导学生对于生活的关注、体验和思考,使学生在自主的实现过程中,释放、确认自我。其次,直面新的文化与文艺生活。南帆说:“文学终于将日常生活带入历史。尤为重要的是,文学解放了这个领域的巨大能量。所谓的‘解放’意味了这种时刻:个别、琐细、日常经验、个人的感受与气息―――这一切在文学之中汇聚起来,瓦解种种成规,甚至冲出一个历史缺口。”[5]比如,在介绍“文学的传统与创新”这一章节时,在感性体验的层面,可以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当前“文学的传统与创新”的现状及其得失,从而进入理论层面探讨。有了理论准备之后,即可在回到文学活动的现实本身,为当前文学传统与创新的问题开出良方。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便形成了“文学现象――理论总结――回归生活现实”这样的逻辑理论,文学或文学理论,从来都是与体验及日常的生活世界和经验密切相关。

第三,进行考试改革。大学文学理论教学固化考试――评估制度与方式妨碍了文学理论的学科的建设。现有的考试模式无论从题型、内容到形式、比重具有一些弊端,与课程的性质特点、考核目的不太相符,不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易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能力。以题库统一出题、流水交叉改卷的形式将教师和学生牢牢地束缚在教科书以及教科书宣讲的知识上,不能发挥个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导致学生的思想被纳入统一模式中,忽视了思维的活跃性和个体的创造性,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极为不利。所以,文学理论课程的考试环节应从单一的偏重知识考察的笔试型,改变为对学生基本知识、文学审美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的综合考评。通过考试改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考试改革带动课堂教学和作业形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考试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的死记硬背、接受知识型变为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型。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利用已有的文学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1页.

[2]李银河.福柯与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4.

[3]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参见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0页.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具有一致性,内容具有交叉性,形式具有重合性。一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载体和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活动和长期形成的校园精神及培育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校园文化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情操、理想、道德、思想、意志、生活、管理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的任务,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具有一致性,内容具有交叉性,形式具有重合性。可以说,一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好坏,与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校园文化为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特有的条件。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一致,内容交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立足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需要,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为国家培养能较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促使学生的智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二者育人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由此可见,二者在内容上密切相关,且具有交叉性。

二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二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校内部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校园文化建设可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可供利用的资源环境,反过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为促进校园文化功能的健全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和保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比如:校史校训校歌知识抢答赛、辩论赛;和谐社会之和谐校园小论文、征文;爱国电影观后感等,可将学生作品,如观后感、小论文、收集的相关图片、照片等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栏、报刊栏、校报、广播、文化长廊等方式展现,从而创设蕴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校园景观。又如,开展主题座谈会、举办主题晚会、组织校园大型活动展、图片展、板报和红歌会等,都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也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同时,相对于校外实践方式,校园文化在资金、场地、安全、组织等方面优势明显,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 转贴于

三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思政课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殊途同归,被当做大学校园的“第二课堂”或“隐性课程”,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易脱节。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个展示载体,使得思想教育活动利用很多形式更加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避免了过于传统单一的理论灌输所带来的厌烦情绪。思想政治理论要为受教育者接受和掌握,既需对其进行系统地灌输,更需要通过环境、舆论、教育者言行等方式对受教育者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并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与体验去感悟和接受。校园文化反映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和共同目标,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它把校园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形象塑造,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心灵、言行中。共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对外界的事物做出相似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求真、务实、向上的抉择,在道德情操方面受到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德育不是直接的理论输入,而是通过创设各种校园生活、人际关系和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同时校园文化展示着学生的精神风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的重要窗口。因而校园文化活动能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德育效果。目前,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力量的熏陶和感染,并如春风细雨般将这种精神逐步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和行动。

四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成果的重要保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校园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扩展和推广,以此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笔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编制了配套的实践教学手册供学生使用。手册中设置了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校园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参与的主要由团委、学生处、各系部及班级组织的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专家讲座报告等各种实践活动。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点。这些活动虽然不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实施的,但在客观效果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实践教学资源。学生参加了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后及时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手册”,记录下活动的名称、时间、地点、内容及感想等。这样,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布置了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手册”会使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更加认真,对活动进行及时的记录和总结,通过学生的思考,活动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注重“从理论到实践”,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校园文化注重“从实践到理论”,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炼、总结出理性知识,验证和发展科学思想。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内容提供了更多符合时展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例如学生社团开展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全体师生一起出谋划策设计校园文化形象、道路、景区的命名及各道路的宣传标语;学习和理解校训、校风、校歌的深刻内涵;结合校内实际编写《校史录》《榜样风采》《校友风采录》并发放至学生手中;指导“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勤工助学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活动等。学生们在这些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实践着、完成着教育者所希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和主渠道,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形象和灵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重要途径,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必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校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6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a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345-0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跃校园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办好有特色学校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国家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承担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角色。然而在两项任务进行过程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校园文化受学生价值体认差异影响而难以达成共识,校园文化的传播缺乏有效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面临着形式单一、实践教学匮乏的瓶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急需寻找提供新的方法和资源。然而二者之间恰好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教学与管理割裂开来,各司其职,教育资源不能高效组合,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又影响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因此,在我国大力倡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现状与工作需要,寻找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途径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对此问题做以探讨和研究。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一)二者育人的根本目标一致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称学校文化。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内和课外文化思想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通过师生互动得以体现和形成的,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构成来看,校园文化包括外显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内隐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它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学校建设的灵魂,是决定学校兴衰的重要因素和维系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高职院校在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都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学校打造成文化养成之地、文化交融之地、文化创新之地、文化传播之地、文化引领之地、文化交流之地。这些既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之一。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文化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教学育人。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各有特点,侧重不同,但是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二)二者内容交叉,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健全的、开放的、自由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具有交叉性,形式上具有重合性,例如,校园文化中传达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等观念正是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常用的形式,如爱国主义的演讲,三观教育的讲座等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载体和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可以互通有无,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实践价值

(一)加强学生对学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慢慢实现的,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观念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校园文化的感悟和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也需要必要的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融入课堂,给予学生明确的分析和指引,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学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使学院文化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教材建设取得成效,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未能与其他工作部门一起建立教学、管理、服务等综合育人的良性体制,理论教学和环境育人未能有效结合,未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导向作用和全程覆盖作用。而此次课题中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全新的视野和方向,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开辟了新的教学资源,能够开启思政课教学的新局面。

(三)提升学院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从理论到实践”,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校园文化注重“从实践到理论”,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炼、总结出理性知识,验证和发展科学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更多符合时展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能够有效地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提升是极大的促进。

(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院一直强调全员育人的理念,就是要将各部门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将形成理论育人、实践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统一的有效机制,营造育人的良好氛围,改变了以往教学与管理割裂开来的局面,将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三、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途径

(一)校园文化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设一定的学时,设置教学专题,向学生介绍本校校园文化中的精髓(如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使学生直接的触碰到校园文化的内涵深处,并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和领悟校园文化的内容。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积极渗透校园文化的内容,包括学校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等,使校园文化中坚持的主流思想和精神在学生的生活中时刻闪现,潜移默化的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二)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与本门课程内容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期内主动去参与实践。并要求学生在活动过后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交活动的心得体会,作为实践考核的一个部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更加留心,注重体会,避免了应付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也可以实现理论教学的应用性。即可以减少教师自行组织实践活动的麻烦,避免重复劳动,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保证学生可以有充足的精力完成各项活动。

(三)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工作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因为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具有优势,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具体意见。尤其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和具体形式的设定上,可以与主管部门共同研究,群策群力,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实现理论育人、实践育人与环境育人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岩.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二识[J].江苏高教,2006,(2).

[2]吕广南,罗丹桂.对高职“两课”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3]朱振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5).

[4]覃晓晗.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拓展——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于松.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兼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7).

[6]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张红.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职业圈,2007,(1l).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7

一提起“维他命”,科学家头脑中呈现的是特定的化学成份、物质结构;普通百姓头脑中呈现的,则是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相当模糊(与科学家相比)却略带灵性的那么一种东西。百姓不可能,也无必要像科学家那样清楚、精确。正因为模糊、不那么精确,才为自由想象预留了空间,使百姓能以“用”为基础,在一物与另一物间建立起一种想象性联系。于是,科学家的精密学理,便转化为大众化的知识形式――“喻”。自然科学与大众的关系如此,人文、社会学科与大众的关系更是如此。

洞察一个时代的教育学术风貌,最便捷的,莫过于发现那个时代流行的教育学概念和命题,即教育学的大众话语。这些概念和命题常常是由个别思想敏锐者最先提出,然后或快或慢地流布开来,变成了时代话语,成了不言而“喻”的东西。我把这个“喻”字加上引号,是要强调:它不仅意味着“明白”,也意味着“隐喻”,即以隐喻形式被明白、被言说着的东西。“喻”中包含着“能喻”与“所喻”两部分内容。“能喻”是说者与听者的自明前提。作为自明前提,一方面,它凝聚、积淀了学者的严密学理,却又略去了学者证成它时的复杂过程和具体细节,具有概括化、简约化特性;另一方面,它又吸纳了“言说―倾听”者的思想常识、价值体验和思维方式,成了后者的概括化、简约化形式。正是这双重简约的同一,使教育学的大众话语成了一个时代文化密码的存储器。

在新世纪中国学术界,有一句话似乎很流行,叫作“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是用来批评那种知识化人格的。它看似平常,却是传达时代精神的典型话语。在当代中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知识”和“文化”是同义语。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的“有文化”对应着“觉悟”,其实就是“有知识”。然而,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代,就是这点有限的“文化”,也遭到了无情批判和否定,以致于改革开放要从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类的基本常识开始。但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心目中的知识,主要是科学技术或科学技术化了的知识(民间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句话,很可以表达当时的状态)。进入90年代,“尊重知识”的观念普及了(尽管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鉴于体脑倒挂,大学教授上街卖馅饼,知识界曾有“光着屁股坐花轿”的自我揶揄),人们也朦胧地意识到“知识”与“文化”的不同,但把握和表达“文化”的方式却仍然是“知识化”的(准确地说,是自然科学化的),只不过是朝着专业化方向推进和深化的。其典型代表,是由“文化热”转变而来的“国学热”。“国学”关怀着“国”,却落实为“学”(其实就是知识),并走向考据化道路。在新世纪,当人们说出“有知识而没有文化”并得到比较广泛认同的时候,“文化”已经处在与“知识”的对比和超越关系中。对比是为了区分,区分是为了强调,强调被区分出来的东西的某个方面。

这话句在不同场合、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含义会略有不同。有时,它是说一个人只有关于科学和技术的知识而没有历史和文化的知识,这主要是人文社会学科中人批评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口吻;有时,是指向那些只有西方知识而缺乏中国知识特别是文化和社会常识的人,这大半是“土鳖”嘲笑“海龟”的口吻;有时,又是指“知识”与“人格”、“理智”与“情感”、“理论”与“实际”(特别是“生活”)等的分裂,这多半是人文社会学科学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在文化与知识的对比和超越中,“文化”的重心显然发生了偏移:在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对比中,强调社会和人文知识;在与外来(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强调中国文化(或本土文化);在与外在知识的对比中,强调内在的人格和境界;在与理智的对比中,强调情感、需要、信仰;在与理论的对比中,强调实际、生活。当然,对于“文化”的空前强调,并不意味着否定“知识”,而是要凸显“知识”与“文化”的密切关联,把“知识”置于“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而超越知识。于是,思想重心同时也是价值重心的转移,又指向一个极其高远的“文化宏愿”:对于“文化”的完整把握和全面实现。不难看出,“有知识而没有文化”这一学术界的生活话语,以具体而微的形式,袒露出新世纪中国学术界(当然也包括教育学界)的思想密码。以此为出发点,反观新世纪教育学界的流行话语,如“本土生长”“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实践”“生命立场”“叙事研究”“质性研究”等,我们将会发现,各种说法看似纷繁歧异,却是同一个时代精神――“超越知识的文化追求”――的不同表达,属于同一个相互关联、彼此呼应的知识家族。

在此,我们仅以“回归生活世界”话语作一简要分析。“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并在他写于1935―1936年间的《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得到了集中论述。90年代初开始为我国学术界所研究,并在一些教育学者的论述中有所反映,但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教育学术话语,却在最近几年。

要理解“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学旨趣,首先要弄明白“生活世界”的对应物是什么。大体说来,“回归生活世界”的完整表述,主要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和“教育理论回归生活世界”两种。前者的对应物是“教育”,准确地说是“学校教育”,即“制度化”的教育,特别是“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结构性和有序性”的现代教育(或者说“科学世界的教育”)。在这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显然是过去“教育―生活”关系问题的新表述,它们都有弥缝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分裂的意图,因此,有一定中国教育史知识的学者,会十分自觉地去关注和援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但是,在陶行知那里,“生活教育”主要作为“老八股”和“新八股”(即“洋八股”)的对立面出现,并不存在“科学―人文”之间的紧张和对立关系(从某些意义上讲,陶行知可能还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也不存在对于“体制化”本身的批判,虽然“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明显的非学校化成份。而“生活世界”话语则建立在区分“科学―人文”基础之上,表现为对于“体制化”教育之非人文性的反思乃至批判。于是,“生活世界”被赋予了人文性、个体性、生命性等新涵义。所以,“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实际上就是回归意义世界(即人文学意义上的文化世界),回归个体化的生活和生命世界,个体生命中的非理性方面(如直觉、灵感和顿悟,情感、意志和欲望,以及无意识等)得到了空前强调;师生关系,亦被还原或建构成基于理解和对话的“交往关系”。虽然“回归”的倡导者们一般不主张取消学校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而是力图沟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融合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但生活世界显然被赋予了本原甚至本体(作为自然与应然统一体)的意义。

在“教育理论回归生活世界”命题中,“生活世界”对应着“理论世界”,所以,这个命题是过去“理论―实践”关系的新表达和新建构。值得注意的是,在与“理论世界”的对应中,“生活世界”的场域常常也在“概念―隐喻”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位移,转变为学校场域中的生活。这意味着实践的生活化,即实践由原来执行理论命令的角色,转变为特定教育活动主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自我定夺和自我展开。其中,来自于理论家的理论,不再具有主宰具体教育行动的能力;导致具体教育行动发生的,是行动者的常识、信念、利益权衡、生活习俗和常规,以及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或活动结构。这使得“生活”(哪怕是学校生活)概念,具有了突出的人文化色彩。这大概可以用来解释20世纪90年代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本质定义出现后,为什么有学者会主张进一步区分“教育实践”与“教育活动”,强调“教育活动是不同于教育实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学概念,是解开教育领域中主体性发展之迷的一把钥匙、一个入口……教育活动有主―客体、主―主体和主体―自我三个互为条件的层面,在不同的层面上分别发展着主体的能动性、社会性和个性”;“回归生活世界”的倡导者们为什么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拥抱“活动”而疏远“实践”。这是因为,“活动”没有理论的强制性(或者说,理论的强制在活动中是无效的),更具主体自为性、个体性、情境性、动态关联性等特点,与“生活”更加接近。理论家的理论即使对教育活动主体有影响,也只有在其进入活动主体意识、变成活动者个人知识的一部分时才有可能;而且,这种影响常常只作为活动中的“部分”因素发挥作用。

与“实践”的生活化同时发生的,是“理论”的生活化倾向。一方面,教育学家在专业化的书斋里所建构的抽象理论,不再被认为是有效的、合法的。有效的理论不只要联系实践,它本身就必须来自实践,来自对于实践的全面理解和把握。要实现这一点,理论研究者必须参与实践,做到不仅在“知识―技术”层面而且在“情感―体验”层面上把握实践。这意味着理论性质、理论功能、理论研究者姿态以及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关系等的根本改变:“理论”不再提供单一的“规律―规范”,它在本质上是呈现性的――全面呈现教育活动的结构和状态;“理论”的主要功能不是指示和规范,而是基于理解、解释的实践知识分享;理论研究者不再以“实践大脑”或指导者自居,而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之一;它与实践者的关系,也由指导者和被指导者,转变为基于共同实践的各自个人知识的“对话―交往”关系。另一方面,理论研究本身也开始被理解为一种实践、活动或生活,因此,要区分“教育学”和“教育学研究”,区分静态的“教育学知识”与动态的“教育学活动”,因为静态教育学知识不过是动态教育学活动的产物;要理解教育学知识的意义,就必须将其纳入生成它的活动过程之中,全面关注研究主体的生存环境、文化氛围、个体生命。这种生活化指向,同时包含着对于教育学研究主体的实践的人文要求,即在知识与人格的统一中进行理论创造,并以人文化的方式去探究教育问题、表述教育知识。“良知先于理论”“尊德性而道问学”“同情之理解”“学者的人间情怀”“意义与学科的统一”“表达与塑造的统一”等在述旧中开新、穿梭于各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话语,都是这种实践的人文要求的不同表达。说到底,“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到以人文世界为根底的人的文化世界。它使得的“理论―实践”范畴超越了具有浓烈“工程―技术”色彩的知识论,走向“生命―文化”的生存论。

我相信,说到这里,即使不再逐一解读新世纪流行的教育学话语,诸位方家已能洞悉“超越知识的文化追求”是怎么一回事了。大致说来,它是这样一种东西:以人为主体,把与人相关的世界进一步区分为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并通过凸显人文世界的本原性超越知识,谋求对于“文化”(同时也是“生命”“生活”“实践”等)的完整把握和文化价值的全面实现。这就是笔者对于新世纪教育学话语之文化密码的历史解读。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8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媒介为代表的视觉文化迅速兴起,使得图像、文字、声音的交融成为一种事实,对传统的阅读方式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文学理论课如何利用现代电子传媒技术,把抽象、枯燥的文字图像化、声音化,是每一个文学理论课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本文以信息时代电子媒介为论述对象,考察、分析其给文学理论知识的传达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信息时代文学理论课面临的文化现实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开始独霸天下,它不仅改变着世界的样貌,也改变着现有的文化形态。尤其是图像文化的出现,使传统的纸质文字文化形态遭遇了空前的危机。自古希腊以来,语言是最重要的理性范畴,认为“感受主要是推论性的,它使言词优于意象、意义优于非意义、理性优于非理性。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却从根本上颠覆了语言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后现代主义认为感受是图像性的,视觉感受优于刻板的语词感受性,图像优于概念,感觉优于意义”。在后现代主义学者看来,感官和经验优于抽象物和概念,反对那种以文本与话语为中心的文本主义看法,“感觉美学”是优于“解释美学”的。后现代主义对图像和视觉的推崇直接改写了现代主义美学,在这之前,由于艺术与生活的分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满足可以在艺术中寻找到寄托,反映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是被排除在美学视野之外的。而后现代主义解构了现代主义精英权力话语所设定的界限和秩序,重新将艺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发现了另外一种艺术类型:大众文化,认为大众文化是虚假的艺术体制的扬弃形式,艺术家们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将美学元素融入到大众文化创作中,创造出一种超越了先前文学样式诗、小说等局限的多元性的新感受艺术形式,它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文化的转型和扩张,使文学观念发生了改变,由旧有的文学是意识形态、认识教化转变为文学是日常消费、消闲娱乐等。

二、信息时代电子媒介对文学理论课的意义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地使不可掌握的东西变成可以掌握的东西的过程。为了使“不在场”的“在场”,人类发明了语言文字,用语言文字来记载、保存、呈现人类文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开始由抽象性的语言文字向直观的图像化发展,图像认知成为一种必然。福柯曾经指出,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从“黑暗”“封闭”“保守”“隐蔽”,向“照亮”“透明”“启蒙”“去蔽”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语言文字对文学意义是一种遮蔽,而图像却是一种敞开,以可视、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语言文字抽象的内涵,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不费解地享受艺术的审美心理和消费心理。消解了往日高高在上的高雅文化的权威性,使得精英文化在图像的阐释下变得通俗易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电子媒介的介入使得深奥艰涩的文学理论课变得通俗易懂成为了可能。

(一)文学理论的图像化成为了可能知识的传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文学理论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的规律的理论总结,因其语言的内指性和抽象性、分析性导致了课程自身的晦涩难懂。再加上当代大学生是在图像、传媒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习惯于可视、直观的阅读接受方式,对于蕴含丰富、复杂的语言文字的阅读方式有着抵触的畏难心理,在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转化过程中存在着困难,从而丧失了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和兴趣,造成了教与学的困难。因此,如何根据文学理论的专业特性和接受主体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调整教学方式,是新媒体时代每一位文学理论教师必须思考、面对的课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改变文学理论教学窘境提供了途径。在电子信息时代,文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表达,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言文字,而是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文学理论内容能以声音、图像单一的或者两者与文字相互结合的方式呈现。这样文学理论的内容就不再单纯地存在于纯粹的语言文字中,而是溢出了传统语言的范围,存在于图像文本中了。这就大大增强了文学理论的形象性、生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像、声音在阐释本该属于文字表达的内涵时,也要常常运用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因此所彰显的审美体验并不亚于文字文学作品所能激起的审美冲动,比如相较于小说,作为影视剧的《红楼梦》,那种繁冗复杂的空间叙事、复杂交错的人物关系、具有古典文化韵味的语言描写,都在形象、生动的画面中以直观的方式坦陈出来,就连文字中的隐喻事件也可以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背景音乐,甚至一个镜头得以展现。人们在轻松娱乐中就可以饶有兴致地认识、了解、掌握《红楼梦》(大学生不是学者、研究者)。这是传统语言文字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图像的形象化特征还有利于教师将抽象的理论意识通过图像以物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语言是一种静的载体,借助图像平台却可以把自己鲜活地表现出来,文学通过图像可以把语言文字变成直观形象、把想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把抽象的理论内容变成通俗可感的画面、声音。文学意义的阐释不再是语言的专利,“图片”也可以叙说理论。文学理论的图像化使得理论具有了语言文字叙述所无法比拟的形象性和真实性,增强了历史的“在场性”。比如鲁迅小说《祝福》中有关祭祀场面的描写,影视画面所展示的不仅仅是民间风俗,我们还看到了当时中国的历史现实和鲁迅先生哀叹的国民性:封建礼教的迂腐性和毒害性,以及下层人民的麻木、愚昧。图像巧妙地把理性的精英文化和一定的娱乐化元素对接起来,使得精英文化离开书斋开始走向大众。现代传媒成为大众解读经典的有效途径。

电子媒介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接受方式。当今的大学生,通过图像与网络接受信息的方式远远超过对传统纸质文本的阅读,在我们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趣味时,目前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做法是,在守护和建设人类精神家园的同时,针对大学生的现状,尽可能地多利用电子媒介,运用图像文本的特点来增强文学理论课的趣味性、生动性,使学生在乐学中尽可能多地学习文学理论知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可以避免教学的平铺直叙,能够立体、直观、多层次地展示教学内容。而且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把学生带入到文学艺术的情景中,在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中完成知识的掌握。大大地促进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认知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图像认知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掌握文化的重要方式。它不仅从技术层面重新塑造了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还从审美层面和心理层面渗透到人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影响着人们认知方式和接受心理。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文学理论教师需要在对知识的表述阐释过程中,结合专业特性和学生的实际阅读习惯,搭建起图像文化与文学理论沟通的桥梁,使晦涩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手段变得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多媒体技术实现了语言文本与图像文本在某种程度上的共生与互读,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现代人的接受方式和审美趣味。

(二)文学理论的日常生活化成为可能文学理论知识理论性很强,又囊括了古今中外文论和文学史、文学批评的知识,冗繁而庞杂。对刚刚入学、专业知识储备较薄弱的大一新生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教师在讲授时,要考虑如何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和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相联系的具象知识。让高深的理论日常化、生活化。电子媒介的崛起使文学理论的日常生活化成为了可能。影视、因特网、手机等占据了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的同时也从各个方面规定和制约了我们,决定了我们的认知边界,甚至阻隔了人与客观世界的鲜活联系而使人生活在“虚拟环境”里。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阅读行为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有深度的经典文本遭遇前所未有的冷遇,而迎合感官愉悦的图像阅读却大受欢迎,网络、广播、报刊等成为各种消费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影视、网络成长起来的,他们对文学的感受、体验和认识更多的是来自影视、网络、手机,而非文学文本的阅读。因此,教师的授课就不能一味地固守书本知识,在文学作品和文学史里打转。其实,文学理论知识的阐释并非只能由深奥的理论和固化的文学作品来完成,生活中很多的文艺现象都可以阐释文学理论,比如广告、电视文化节目,甚至茶吧、广场都晃动着“文学性”的影子。

尤其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人们对文学、文学的特点以及文学的作用、发展、演变趋势等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通常对文学艺术的深度、意义不再关注,更愿意接受的是艺术的游戏化、休闲化、享乐化,连传统的沉思默想式的文学阅读也正让位于电子传媒所带来的超感官的视听享受。因此,文学理论教学要面对这种变化了的文化现实,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大众文化的图像化、娱乐化引进到课堂中,在保持文学理论知识科学性的同时,利用影视、广告、网络文化等来淡化文学理论的理论色彩,在引领学生进行感性审美体验的同时,逐渐引导学生向理论高度迈进,在学生消除畏难情绪、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可逐步加大、加强理论深度和理论高度的学习,在循序渐进中完成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着眼点。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审美现象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消弭了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界限,社会进入了一个通俗文化或流行文化高唱凯歌的时代。面对自身的高度理性本质和接受者对图像文化的推崇,文学理论课必须适应现实时代作出调整,充分利用影视等图像的便捷、感性、直观、轻松的特点,实现对高深文学理论的“去理论化”,以直观、可视、不费解的理念去调试、建构当代文学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作者:张丽青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中文系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9

关键词:游戏文化 超游戏文化 小学生汉语学习 活动理论

一、引言

游戏作为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中,尤其是儿童语言教学。维果茨基及其学派所提出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游戏理论、活动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等为游戏和游戏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维果茨基采用社会文化历史的观点解释人类认知的发展,认为人类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王光荣,2004)。在游戏研究方面,维果茨基坚持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认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强调游戏是幼儿同化的最佳方式(吕晓、龙薇,2006)。而活动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也为游戏和语言游戏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一代活动理论重点强调中介概念,活动系统由主体、对象和中介工具组成;第二代活动理论除了主体、客体、中介工具等核心要素之外,还包括共同体、规则、分工等调节要素;第三代活动理论又加入了网络的元素,主张建立活动系统网络。(于璐,2011)

根据上述理论,游戏中的学习不仅包括玩游戏过程中的学习,还包括玩游戏之后的另一维度中的学习,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游戏文化。Dongwan Ryu(2013)调查研究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在游戏中学习英语的全过程,指出游戏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不仅在于学习者参与到游戏中,而且还在于游戏后的互动交流;并将“游戏文化”分为“玩游戏的过程”和“超游戏文化”两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部分,指出游戏参与者并不是单独地通过玩游戏或超游戏文化来学习语言的,而是通过综合的游戏文化来学习语言的。所以,玩游戏过程和超游戏文化中的语言学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了游戏文化,进而使学习者在这种情境中提升语言水平。

由此可见,超游戏文化在语言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相关研究仍然仅仅停留在玩游戏的过程和课堂游戏层面,鲜有人关注到超游戏文化和课后游戏。目前在海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生汉语教学中,游戏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和环节。那么,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上,小学生是如何通过游戏进行汉语学习的呢?超游戏文化在小学生汉语学习中有什么表现和作用呢?

据此,本文以澳大利亚大南方文法学校(Great Southern Grammar School)为例,调查了小学生的汉语游戏学习情况,并结合活动理论和游戏文化的已有研究作了分析,尤其强调了超游戏文化的作用和发展前景,以期能够丰富小学生游戏教学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

大南方文法学校位于澳大利亚西澳洲最南部的奥尔巴尼(Albany)地区,是一所“K-12”(从幼儿园至12年级)一贯制全日制私立学校,分为学前部、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共800余名学生。该校于2015年初在小学部(1-6年级)全部开设汉语课程。小学部共180余名学生,从一至六年级共10个班。所有学生第一语言都是英语,汉语课是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课或外语课。针对该校的实际情况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汉语课运用了大量的游戏活动来带领他们学习汉语并感受汉语文化,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所学校的游戏教学和学习情况对于调查小学生汉语游戏教学具有代表性。

二、课堂游戏过程中的汉语学习

(一)汉语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包括一个特定的任务或目标、一套规则、游戏者之间的竞争,以及游戏者之间沟通所用的语言(韩鑫兴,2009)。从广义上说,语言课堂游戏指二语课堂教学中一切有组织的语言活动;从狭义上说,语言课堂游戏指在二语课堂教学中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巩固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趣味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内容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活动;目的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二语教学效果。(曾健,2006)

在澳大利亚大南方文法学校的小学生汉语课堂教学中,游戏活动出现在每一节汉语课中。例如,利用“抛绣球”“N-1”“传递信息笔”“猜词与抢答”等游戏来强化练习所学词语;利用“萝卜蹲”游戏来操练家人称谓;利用“模仿动物”游戏来学习动物词语;利用儿歌《两只老虎》及其动作和手势来学习汉语数量词短语和其他句子;利用“筷子夹乒乓球”“画脸谱”“叠龙舟”等文化游戏活动来学习文化知识等。游戏应用于汉语教学的各个主题、内容和环节,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和动机。

我们以“汉语课上,你最喜欢什么”为题,通过口头提问和访谈法(主要针对1~2年级小学生)以及问卷调查法,针对该校小学部1~6年级全体181名学生进行了汉语课堂游戏活动的态度调查,其中1~2年级(6~8岁)44人,3~4年级(8~10岁)48人,5~6年级(10~12岁)89人,均为有效反馈。答案选项为:A.“所有事情”,B.“课堂游戏活动类”,C.“与语言本身相关”,D.“与教师相关”。调查结果如表1。

表1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汉语课内容中“课堂游戏活动类”的数量占到了决定性的地位,分别是78%、87%和92%。此外,学生在课堂游戏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内在动机”,且随着年级的增加,自主性不断增强,对游戏的“内容性”“文化性”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由此可知,课堂游戏活动对小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二)活动理论与课堂游戏过程中的汉语学习

根据活动理论,结合Dongwan Ryu(2013)对游戏过程中的语言学习的分析,小学生在汉语课堂游戏活动中的学习,属于“玩游戏过程”中的语言学习。小学生(主体)在汉语课堂中,通过一系列课堂游戏活动(协调工具)来学习汉语(客体),即参与到了有结构的、以特定学习目标为导向的汉语学习活动中。

课堂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一种简单的情境,学生可以参与到游戏的角色对话中,从而学习到汉语语言及文化知识。但是,玩游戏过程中的汉语学习具有较高的限制性。学生只是参与到“游戏者―游戏”的活动中进行汉语学习,而不是“游戏者―游戏者”的活动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玩游戏来学习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玩游戏的过程也缺少真实的互动,游戏的内容、时间、规则、目的等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这就激发了他们参与到课后的“超游戏文化”的汉语学习活动中,进行更多真实的练习、分享、合作和实践。

三、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

(一)超游戏文化

超游戏文化是一种受到课堂游戏的激发,学生自发形成的游戏延伸的环境和活动。游戏在课堂之外得到了延续和升华,并获得了新生命,从老师安排的“游戏中”的活动升级为“超游戏文化”。在超游戏文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与其他同学、朋友或家人一起练习、交流、讨论、思考和实践等。

课堂游戏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学生对游戏内容和性质的更高要求,所以学生在游戏之外或课后就会自发形成超游戏文化。这种超游戏文化是课堂游戏活动的延续和升华,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练习、思考和实践,是汉语课堂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和提升,对学生的汉语学习也起到了更加积极有效的帮助。

鉴于此,我们也对该校小学部3~6年级(8~12岁)全体137名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小学生汉语学习超游戏文化的调查。调查的问题是:在课后或回家后,你有没有将你在汉语课上的游戏内容和经历告诉其他同学、朋友或家人,跟他们一起对此进行讨论、练习,或者教他们汉语游戏内容,或者去查询更多资料?如果有,有什么表现?

调查的方法包括:1.问卷调查法:采用开放式问题的问卷。2.观察法:观察他们课后的汉语学习活动,如分角色练习、小组讨论、练习歌曲等;并通过和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聊天,了解他们课后的汉语学习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在137名学生中,有109名学生作出了肯定回答并给出了具体表现,占到80%。其表现为:

第一,表达汉语游戏经历并讲述汉语内容。如:向家人讲述汉语游戏、活动、歌曲、故事等汉语课内容;跟家人讲“孙悟空的故事”等。

第二,跟他人一起进行小组式的讨论和练习。如:下课后和同学一起看十二生肖、脸谱等相关图片并进行讨论;和同学一起练习中文歌曲;和同学一起分角色练习汉语对话,如“买东西”主题对话等。

第三,以汉语游戏规则为依据,教他人学习汉语内容。如:教家人唱汉语歌曲;教家人或朋友说汉语词语和句子;教他们学中国功夫等。

第四,主动思考、探索和应用。如:查找十二生肖的来源并查找自己与家人的属相;思考并搜索“孙悟空的故事”;主动地用汉语跟中国人交流等。

结果表明,受到课堂游戏的激发,绝大部分小学生在课后能自发地与其他同学、朋友或家人一起,分享课堂游戏经历,进行讨论、练习,还会指导他人学习汉语,进而形成了汉语学习超游戏文化,在这种环境中操练和提升汉语。这种超游戏文化,突破了课堂游戏活动的限制,学生们在其中可以自由分享、讨论,可以更加积极地互动、练习、思考和应用。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活动,形式灵活、自由,满足了学生对游戏内容和性质的更高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因此对学生的汉语学习更有帮助。

(二)活动理论与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

根据活动理论,结合Dongwan Ryu(2013)对超游戏文化中语言学习的分析,小学生在课后已经参与到了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活动中。小学生(主体)受到课堂游戏的激发,在课后也自发地与他人一起,对汉语课堂内容进行讨论、练习或思考(协调工具),进而参与到课后的汉语学习活动中(客体),来操练汉语并提高汉语学习水平(结果)。

此外,活动理论还包括规则、社区和劳动分工。这里的“规则”,是课堂游戏规则和汉语规则的类推。这里的“社区”,是小学生课后自发形成的小组合作空间,是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个人与他人一起生活和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于璐,2011;杨莉娟,2000)。在这种类似于“社区”的小组合作空间和学习环境中,学生与其他同学、朋友或家人一起,分享课堂经历,进行讨论、练习,学生也会指导他们学习汉语或做汉语游戏,进而参与到“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活动。这里的“劳动分工”,表现于“行动者”(学生)和“指导者”(教师)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学生处于“行动者”的身份,与他人一起分享游戏经历、讨论和练习。另一方面,学生还作为“指导者”的身份指导他人学习汉语。这是相互转换、相互促进的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游戏是超游戏文化的先导和基础,超游戏文化是课堂游戏活动的延续和升华,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练习、思考和实践,是汉语课堂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和提升。学生参与到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活动中去分享、练习、互动、讨论思考、应用,进而使他们更加积极热情地参与到下一次课堂游戏活动中去,他们对汉语课堂游戏活动的要求和期待也会继续提高。所以,在汉语学习中,玩游戏的过程和超游戏文化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这两个方面不断融合,构成了汉语学习的游戏文化,进而使得学生们在这种游戏化的汉语情境中学习汉语并提升汉语水平。

此外,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和活动理论,我们认为超游戏文化中的汉语学习更加真实、主动,更符合维果茨基提出的“社会文化”和“活动”内涵,也更有利于汉语学习。所以在小学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安排汉语课堂游戏活动;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汉语的超游戏文化环境,引导、帮助学生参与到汉语学习超游戏文化中;课堂游戏活动的设计要结合超游戏文化环境,激发学生在课后继续参与到汉语学习中,让他们更加真实积极地进行互动、讨论和练习。最后要结合汉语教学规律,提升游戏的交际性、情境性和文化性,形成适合各阶段学生汉语学习的游戏文化。

我们知道,海外汉语学习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汉语的,缺乏能够让学生练习、巩固课堂所学汉语知识的真实环境,而且小学的汉语课堂教学时数较短,很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我们认为,小学生汉语学习的“超游戏文化”恰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的不足,值得在海外汉语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推广,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Dongwan Ryu.Play to learn,Learn to play: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Gaming Culture [J].Recall,2013,(2).

[2]韩鑫兴.试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初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吕晓,龙薇.维果茨基游戏理论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06,

(6).

[4]王光荣.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西北师

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杨莉娟.活动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观[J].教育科学研究,2000,

(4).

[6]于璐.活动理论与当代教育[J].学理论,2011,(11).

[7]曾健.游戏在二语习得和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10

尤海军 大安市乐胜乡古城学校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语文实践性学习成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语文课程的人文实践性凸显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在课堂

教学还是在课程评价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多样的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被开发开始设计并呈现在各版本的教材中。但

却没有明确提出构建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体系。我们认为,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是直接为语文实践性学习服务的课程内

容,那么其体系设计建设也必须遵循其内涵与必要性出发。

关键词:语文;人文性实践;设计;构建

一、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内涵

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有其特定的阶段性要求,

小学,特定对象,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单一的语文人文性实践

活动是构成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的基础,也是人文性实践活动体

系设计的重要元素,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不仅重视对于单—语文

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设计,但它更重视的是各个实践活动之间的整

体联系,它们共同服务于一个目标,于多样中体现统一。另外,

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作为一种应用性的实践,它能够具

体体现语文活动课程理论和语文实践性学习方式理论的实际运

用,应该为当代语文教育新理论与师生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

梁,那么其结果应该是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

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必要性

(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

度正在日益加深,同时,崇尚国学的风潮在国内再度掀起,也带

动了教育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

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教

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的设计应当结合

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语文教育的特点,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

奇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意识,

并通过人文性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语文学科

的理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设计来

更加全面、充分的展示语文学科的内涵,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

解,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以达到语文教育促进学生价值

整体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重要途径

语文实践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

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当前不少学生

不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认为学语文没意思,比如一提作文就

头疼,还有学生认为已学过语文,早会了,为此听语文课当然提

不起精神。伴随着这种认识、态度、情绪、言行等的相互体验而

形成对语文学科的排斥的心理状态。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

体系设计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实践兴趣与方法,切实促进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当前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思想上轻视实践教学是小学语文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和有效落实的最大障碍。进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教学是一

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各大教育机构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来

说,需要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克服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从教育

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里,小学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

的,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造成太多的教师多用填鸭式的教

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个人创造性难以发挥,造成了孩子对所学知

识的兴趣极大的缺失,自主学习能力持续下降,变成了死记硬背

的机器。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明确要求教师应该采取活泼生动

的教学手段来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现实教学中,仍然

有很大部分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思想固化,没有摆正自身的

位置,教师,应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导航者和辅助者,而不

是主宰者。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固化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少小学学

校存在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对实践能力培养轻描淡写或重

视不够,对学生也只是重视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的过程。从而

在教育教学的思想意识上,把理论教学和理论教学管理放在首

位,而轻视实践教学和时间教学的管理。

四、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的建立

(一)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知道,任何涉及活动

都是从理论认识上的一种新的实践过程。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

的设计也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是上文所述的语文活动课程

理论和语文实践性学习理论。我们开始在中小学语文的人类实践

活动安排的考虑,并认为中国人文实践系统设计教学的需要,他

们是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的设计出发点。其次是小学生身心发

展的理论和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

的设计必须考虑的计划安排和实施过程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特点,与法律的认知发展和技能形成一致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和教材编写的理论。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还具有科学的范畴及

其理论基础,掌握设计理论是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的系统设计的重

要前提。

(二)学科性原则: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具有

实践性,在学习方法上具有多样性,在学习功能上具有整合性。

特别是活动内容应能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对语

文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新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是

创新教育的时代,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学

科性方向的再度明确。在这个背景下,继续贯彻过去流行的语文

教学原则,已不能适应新世纪语文教学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现

有的语文教学原则进行适时的审思。如现行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

的语文实践活动尽管主题各异,形式有别,但都把培养学生表达

能力作为重要的活动目标。这就从根本上抓住人文性实践活动的

语文实践属性,体现了现代人文价值观。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

计的构建方面,客观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

们的重视。在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坚持原则,

具体实施,良好反馈等细节方面的问题,并持之以恒。总之,在

素质教育体系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在小学

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

协调发展,是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可行

思路。

参考文献:

[1]张中原,徐林样.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篇[M].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7.

[2]孔凡成.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2005,1.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11

硕士论文致谢一:

研究生生活转眼就要接近尾声了,回首这三年的时光,我不仅学会了很多知识,还成熟了许多。我感谢这三年来老师们对我知识的传授、同学们对我友爱的表达,我感谢这段时间所有的经历对我的磨练,使我能自信而坚强地面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首先,在这里,我必须要感谢我的导师杨俊峰教授,感谢她在学习及生活中给与我的指引与帮助。杨老师学识渊博,在学术上有很大成就,对我的论文要求也很严格,从开题、初稿形成到一遍一遍的修改与完善,杨老师都给与了非常认真与细心的指导,我非常敬佩杨老师严谨务实的研究精神与诲人不倦的优良美德;在生活学习中难免有困惑的时候,听杨老师讲话真的会有茅塞顿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这就是智者向我传授的人生哲学,值得我细细体会。

其次,我要感谢会计学院的其他导师以及同学们。谢谢老师们不遗余力地给与我知识,以身作则地告诫我人生要奋斗、要努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各位老师的良苦用心,不会辜负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们的真诚付出,使我在学业上更加顺利,生活中总能感受到温暖。特别要谢谢我的室友们,感谢你们的包容和关爱,你们是我一生的财富。

最后,我还要向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致以真诚的谢意!

硕士论文致谢二: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就要告一段落,而我的校园生活也即将结束。回顾这三年的时光,会发现很多让我感动的点点滴滴。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敬爱的导师——李桂荣教授。

在生活中,导师是位和蔼可亲的长辈,关心我的生活,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在我的学习上,导师从来都是严格要求,让我在学术上不得有半点马虎。从日常的学习到论文撰写,我看到了导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论文写作的每一个环节,导师都严格把关,倾注了导师大量心血,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都是导师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的结果。

感谢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的各位导师,对我的论文给予了悉心指导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感谢我的两位班主任宋老师和蔡老师在生活和人生道路上对我的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一直鼓励我、支持我,使我有了不断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的动力。

硕士论文致谢三:

细雨绵绵的午后,我坐在安静的图书馆中,伴随着键盘一声声的敲打,两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活也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回首往昔岁月,感慨万千。此时,我首先想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和丽芬老师,可以说,我的论文处处都凝结着和老师的心血和汗水。

从我的论文选题、开题、撰写、到论文的定稿,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离不开和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关怀。和老师治学严谨、知识渊博、谦虚平和,与她的每一次谈话都让我受益匪浅,在撰写论文的日子里,每每遇到难题,经过我冥思苦想还是无法解决的,与和老师进行探讨,她的几句话却能让我茅塞顿开!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和老师教会我的不仅是做学问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我将带着这些在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努力,不断锤炼自己、超越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同样地,我也十分感谢会计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

从论文开题到最终定稿,学院领导及硕士研究生导师组都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开题答辩和预答辩过程中,杨国莉教授、毕艳杰教授、孙克新教授、刘敬芝教授和郭颖教授,他们对我的论文撰写框架和写作思路都给出了十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关键性的启发,还有我的辅导员宋茹老师和蔡杨老师,他们在我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同样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另外,感谢我的同窗好友,两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有关学术的正式交流还是生活中的非正式交流,从他们身上我学习到了之前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此刻,我脑海中浮现的是我们一起上课、一起打球、一起组织比赛的身影。感谢他们的陪伴使我这两年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最后,我想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不仅为我提供了温暖的港湾,还为我准备了随时远航的帆船。在校两年里,我倍加珍惜能够再次重返的机会,勤奋刻苦、努力钻研,无论是分析问题能力还是解决问题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我的心内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同龄人大多已经成家立业,在校园的读书的甚少,而我的家人却始终支持着我念完硕士的梦想。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在以后的人生岁月里,我将用自己所学,努力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绝不辜负家人对我的殷切期望!

硕士论文致谢四:

时光荏苒,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还记得匆匆那年初到河北经贸大学时候的欣喜和激动。在这里的三年,充满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当然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现在想想都是必然的过程。三年的时间,听起来感觉很长,但真正融入这里的学习和生活,又感觉很短暂。在我的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衷心地感谢很多人。

首先,我要感谢我最敬爱的导师——郭立田老师。在我读研的三年中,郭老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平时的生活中都特别照顾我,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循循善诱并且很慈爱,给予我很多关怀。我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很多都是做人的道理,是令我受用终身的。在我写作论文的过程中,老师给了我很多悉心的指导,从一开始老师就叫我多关注中国会计学会评选出的优秀论文,这样我才受到了启发,确定了论文题目。在之后的论文修改过程中,老师倾注了大量心血,并且每次修改我都会大受裨益,从而扩展思路。老师的谆谆教诲,我都会铭记在心,作为信条来指引我前进的道路。在此向郭老师表达我最真挚的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的各位老师,感谢各位老师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提出的宝贵的意见,感谢杨淑君老师教导我只有努力,才能活得更从容;感谢李桂荣老师在我最需要工作经验的时候帮我找到了实习机会;感谢王砚书老师使我懂得了原来学习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各位老师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启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真的万分感谢。

其次,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是你们陪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磨砺意志同时也是收获最多的三年,是你们给我平日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同时也感谢你们让我收获到最珍贵的友谊。

大学生生活论文范文12

关键词:生活教育 高职语文 教育实践

自从投身教育工作以后,笔者逐渐感觉到语文教学不仅在于书本,也不仅在于课堂;语文学习也绝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而应该是日积月累,细水长流。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不是机械地在课堂上把知识毫无选择、毫无过滤地灌输给学生。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而语文教师的生活本身就可以成为育己育人的一部分。这促使笔者找到了理论的依据,即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不妨可以用来引导高职语文教学,在实践中渗透这一理念。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这一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具体来说,首先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其次,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最后,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褊狭。以社会作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任何人都可以做师生。”这段话很好地概括了“生活即教育”的主要内涵,也揭示了先生对生活与教育关系的认识。联系当下,在我国如火如荼开展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推行的研究性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体现了先生这一理论的本质特征和核心理念。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起到沟通课堂内外的桥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网络平台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可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教学改革是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去实践“生活教育”理论呢?笔者认为,要关注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走向生活,课程面向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语文回归生活。在笔者有限的教学实践中曾经进行过以下尝试:

一、读小说,培养读写的习惯

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他们对小说有着普遍兴趣。兴趣是阅读的前提,而语文教学的目的本来就是“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字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所以笔者考虑从小说入手,来培养学生读写的习惯。在付诸实践时,笔者首先通过概述和专题讲解给予学生评价小说作品的基本理论,还使用了由人及文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作者人生遭遇和选择(比如美国小说家欧・亨利)、创作动因和态度等问题,基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提出“我的”看法,言之有物,并且能够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看法。

二、看电影,做活影片赏析

要想做好这个环节,笔者自身的体验和积累是前提。但要给学生看电影,还是要动一番脑筋。首先是时机选择。看电影的时间适合,选择密集但效率不高且紧接着可做写作安排的那些课时,比如放假前、习题课和考试之后等。其次是选片。内容要精当,适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要学生爱看,主题和谐,电影要有优于文字方面的长处。比如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年级,笔者曾经选择过针对低年级段学生的宫崎骏的动画《龙猫》《千与千寻》等,针对高年级段学生的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推手》《饮食男女》《喜宴》)、许秦豪的《八月照相馆》等,以及配合教材文本的影片,如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刺秦》等。以上电影无论是内容主题、台词情节、人物环境,还是影音效果,诸多方面都堪称经典。再次,是放映后的点评时间,要求学生在看完后做即兴评讲,把自己最直观的观影体会和感受表达出来,欢迎各种观点和看法的交流碰撞。最后是课后要求学生评论及交流并总结成文。比如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学生点评的关键词是家庭、亲情、代沟、老年人的婚恋、中西文化冲突等问题,学生也由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几年下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获得了学生的欢迎,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鉴赏水平。笔者以为,语文应该是所有课程里涉及面最广也是知识量最大的学科,笔者希望学生通过语文课学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或者文学,也不仅是阅读写作能力,还应该获取诸如观察、思考、比较、归纳等能力,也能有审美、哲学、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收获。

三、玩微博,玩空间,现代化科技手段为“大语文”所用

过去十年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和普及使每个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都拥有了话语权。只要你乐于发言,敢于发言,自然会有倾听者。微博、空间、微信逐渐成为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如果为“大语文”所用,其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的。笔者在平时会鼓励学生多练笔,把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所见所感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发表在网络平台。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受众来互动交流,自己亦可以从别人不同的观点、感受中吸取精华,为己所用。个人认为,这种现代化的方式比传统的布置作文效果要好很多。学生在此实践中,更乐意书写,更享受抒发。同时,笔者自己也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备课或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让彼此在教与学的困境中获得开解和启发,让学生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恢复学习兴趣和信心。可见,教育事业也需要与时俱进,利用一切新的条件来为培养学生服务。

通过以上有限的尝试,笔者也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认识到生活即教育,职业与事业、事业与生活、学生与学习并不矛盾而完全可以融会贯通。教师自身要兴趣广泛、知识面广,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并且要有包容的心态;在教学中,秉承“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理念,从任何人身上都能学习,随时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避免“师道尊严”的禁锢,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了解自己,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随时质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